七年级下册期末材料分析题

2024-09-02

七年级下册期末材料分析题(精选6篇)

七年级下册期末材料分析题 篇1

鲁教版七年级下册材料分析题专项训练

1.小杰是七年级六班的学生。一天在食堂吃饭时,旁边一个同学不小心把菜汁溅到他的身上。这位同学赶忙道歉。

结局一:小杰不听解释,揪住这位同学的衣领,一拳过去,打得这位同学鼻青脸肿。

结局二:小杰正想发火,听见这位同学的道歉,慢慢地把举起的手放了下来„„

(1)结局一反映了小杰的什么心理特点?这种心理特点有什么危害?(4分)

(2)结局二中小杰的做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6分)

2、晶晶和小强是同班同学,晶晶喜欢摄影,小强热衷上网。暑假中,晶晶一家去旅游,他一路上拍了不少照片。回家后,晶晶在照片上注明时间、地点,并在照片后写下了自己的感受,装进相册。她经常把相册拿出来和爸爸妈妈翻看,回忆美好时光。而小强却常常泡在网吧里玩网络游戏,经常到深夜,白天无精打采。为此,他几次受到老师的批评。

(1)请对晶晶、小强的生活情趣加以评判。(6分)

(2)请你就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给小强提几点建议。(8分)

3、镜头一:王娜主动护送盲人过马路。镜头二:某人故意砸毁小区宣传栏。

镜头三:周末,小明和几个同学在公园游玩,有吃有喝,玩得很高兴。然而,他们走后,原本干净的草坪上到处是他们扔下的垃圾。

镜头四:几个中学生为了取乐,在公用电话旁打“119”电话谎报火情。

镜头五:某校组织同学利用星期天到敬老院帮助孤寡老人。

(1)请将上面几组镜头中人物的行为,按按照真善美和假恶丑进行分类,并说明其判断的标准是什么。(6分)

(2)青少年在生活 应当怎样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现象?(8分)

4、由于忙于打理生意,父母对小亮的关注很少,小亮的日常起居由奶奶照顾。为弥补对孩子所欠的爱,父母从人限制小亮零花钱,以致小亮 养成了花钱大手大脚的坏习惯。他学港台电影中黑老大的样子,喜欢被前呼后拥,好像自己也成为老大。他学会了抽烟、喝酒并经常旷课,有时还留宿网吧„„有一次,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他以看着不顺眼为由,将本班一同学暴打一毒顿。

(1)小亮的周围存在着哪些不良诱惑,这些不良诱惑有什么危害?(8分)

(2)材料中小亮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3分)试从个人、家庭、社会三个方面分析小亮产生这一行为的原因。(6分)

(3)我们应当从小亮身上吸取什么样的教训?(6分)

5、诱惑,往往看上去很美,美的背后却常常隐伏着危险.虚幻的网络世界诱惑着无数莘莘学子,进去是一个世界,不进去是另一个世界.青少年因沉迷网络而犯罪的案例逐年递增,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声色世界编织自己的青春,让自己的妙龄湮灭在网络的虚幻空间.落花流水,零落成泥.别让美好的青春,葬送于种种不良诱惑中.坚守心灵,坚守寂寞,坚守纯真,让心灵在浮华中宁静.

阳光中学七年级一班准备召开一次“拒绝不良诱惑,珍惜美好青春,建设和谐校园”的主题班会。

(1)请列举三例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不良诱惑?(3分)你觉得不良诱惑会对青少年造成哪些危害(6分)

(2)在主题班会上,请你就“抵制不良诱惑,珍惜美好青春”向你的同学发出倡议。(6分)

6、16岁的魏明一直是三好学生,但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些不务正业的朋友后,逐渐发生了变化。上课经常迟到,作业经常不交,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他还经常躲在厕所里 吸烟,家里给的零花钱越来越满足不了他的需求,于是开始小偷小摸。后来发展到把 同学的自行车偷偷骑出去卖掉,为此,曾被公安机关拘留。出来后仍不思悔改,又多 次入户盗窃,最终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

(1)魏明的行为中哪些是违纪行为、一般违法行为、犯罪行为?

(2)魏明的行为变化说明了什么?

(3)魏明的行为变化给我们什么启示?

7、初中生丁某,学习成绩一般,但他非常喜欢计算机。考虑到他将来也考不上大学,母亲就帮他联系了一所计算机职业学校,但到了高二,文化课还是跟不上,于是就回家自己学习计算机。妈妈安排他从最感兴趣的游戏入手,而进口游戏是英文版的,必须先学英文„„就这样他拿下了英语的大专文凭。母亲又诱导他:人不能一辈子玩戏。于是为扩展计算机功能、设计程序等,他又开始学习高等数学。总之,他一步一步攀登知识的高峰,最后完成了全亚洲的最年轻的程序设计员。

(1)看了这个事例,你有什么体会?(4分)

(2)请你谈谈高雅情趣对个人发展有什么意义。(6分)

(3)你将怎样培养自己的高雅情趣?(8分)

8、有一天,哥哥把弟弟送进了戒毒所,生活在同一个家庭,为什么哥哥不吸毒,弟弟染上毒瘾呢?原来,这哥俩各有自己喜欢的朋友,哥哥的朋友是一群科技爱好者,常在一起搞小发明小制作;而弟弟则经常同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在一起吸烟喝酒,有个朋友拿了一些白粉让大家吸,弟弟没有拒绝,就这样漫漫陷入吸毒的泥潭。

(1)吸毒等不良诱惑的危害有哪些?(9分)

(2)请你告诉他们哥俩如何才能走出困境呢?(9分)

(3)请分别为拒绝“黄、赌、毒”和“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设计一条宣传标语。(4分)

9、2013年5月16日,经过上海警方连续48小时的侦查,一个以地震为名号召“爱心捐助”实施手机短信诈骗的犯罪团伙被一举摧毁,胡某等8名犯罪嫌疑人在贵州落网。

(1)胡某等人的行为是什么行为?(2分)

(2)这种行为对个人和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6分)

(3)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我们该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6分)

10、2013年3月29日,是第18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校园安全涉及到青少年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安全隐患有20多种:食物中毒、体育运动损伤、网络交友安全、交通事故、火灾火险、溺水、毒品危害等。有专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将可以避免。

(1)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中小学生的安全问题?(6分)

(2)想一想:在你的身边都存在哪些安全隐患?(4分)

(3)面对身边存在的安全隐患,你认为国家、学校、社会、青少年应采取哪些措施进行防范?(8分)

11、小强、小民、小亮同为某校七年级(2)班的同学,是很要好的伙伴。有一天放学后他们一起做值日,当把卫生打扫完后,小民随手往教室里扔扫帚,谁知扔偏了,打碎了门上的玻璃。小强对小民说:“算了,反正没有人看见,我们不说谁也不知道是我们干的,老师明天追究起来我们不承认就没事了。”而小亮却说:“玻璃是我们打碎的,我们不能隐瞒,明天一早我们找班主任主动承认错误,并把打碎的玻璃补镶上。”请分别评析小强和小亮的行为。(8分)

12、材料一:2013年3月25日,以“普及安全知识,确保生命安全”为主题的第18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在北京启动。各地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宣传活动。

材料二:新版《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校车载人超过核定人数20%以上的记12分、不按规定避让校车记6分”。

(1)两则材料共同体现了未成年人哪方面的保护?(2分)

(2)自1996年起,我国确定每年3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国家设立这一制度有何意义?(6分)

(3)小旭看了上面两则材料后认为“有了全社会的共同保护,我们未成年人就一定能健康成长。”这一看法正确吗?请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分析。(6分)

13、材料一根据最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八)》,醉酒驾驶机动车,不管情节是否

恶劣,是否造成后果,都得按照“危险驾驶”定罪,处以拘役,并处罚金。

材料二2011年5月17日,北京市东城区法院以“危险驾驶”罪判处著名音乐人高晓松拘役6个月,并处罚金4000元。高晓松因醉酒驾驶,造成四车追尾、三人受伤的交通事故。

(1)醉酒驾车属于()行为,它和一般违法行为有何区别?(6分)

(2)高晓松因醉驾被处罚体现了法律的什么特征?(答两条即可,若超过,以前两条为准)(4分)

(3)请你设计两条禁止酒驾的公益广告。(4分)

14、2012年5月29日,杭州长运客运二公司员工吴斌,驾驶客车从无锡返杭途中,突然有一块铁块像炮弹一样,从空中飞落击碎车辆前挡风玻璃砸向他的腹部和手臂。危急关头,吴斌强忍剧痛,换挡刹车将车缓缓停好,拉上手刹、开启双跳灯,以一名职业驾驶员的高度敬业精神,完成一系列完整的安全停车措施,确保了24名旅客安然无恙,而他自己虽经全力抢救却因伤势过重去世,年仅48岁。请回答:

(1)吴斌的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2分)

(2)我们青少年如何向吴斌学习,做一个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8分)

15、材料

一、伴随着呼啸的警笛和长鸣的警钟,高墙内铁窗里声声绝望的呼喊,当年那部名为《少年犯》的电影曾经让多少家长垂泪辗转,悲痛欲绝。如今20年过去,我们不得不正视的是,青少年犯罪率在连年攀升;时至今日,一些国际专家甚至把世界范围内的未成年人犯罪,列为继吸毒贩毒、环境污染之后的第三大社会公害。勿庸置疑,青少年犯罪现象,已经成为一个全世界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

材料二: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读了以上两则材料,你有什么启示?

习题参考答案

1、答:(1)反映小杰青春期心理冲动。(2分)若解决不好,会使自己的身心受到不利影响,也会给他人带来不应有的伤害。(2分)

(2)①当我们出现心理冲动时,应想一想道德的规范、法律的要求,并提高自己的控制力。(3分)②通过自我暗示、目标转移、换位思考、幽默化解等方法,进行有效控制。(3分)

2、答:(1)晶晶追求的是健康、科学、文明、向上的高雅情趣;(3分)小强追求的是平庸鄙俗、不高尚的庸俗情趣。(3分)

(2)答:①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2分)②增强好奇心,培养广泛兴趣。(2分)③避免盲目从众,杜绝不良嗜好。(2分)④丰富文化生活,提高审美能力。(2分)

3、答:(1)镜头一、五属于真善美行为(2分),镜头二、三、四属于假恶丑行为(2分)判断标准:看其是否符合道德和法律标准。(2分)

(2)答:①加强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提高自己的判断力,明辨是非善恶。②明确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不同角色和承担的不同社会责任。③如果自己的行为有可能对他人、对社会带来损害,并对自己造成不利的影响,就要控制自己,坚决不做。④如果自己的行为给他人造成了损失,就要敢于承担责任,并及时改正。

4、(1)答:抽烟、喝酒、网吧等(2分)①会伤害人的身体,毒害人的心灵,危害人的身心健康。(2分)②会使人不思进取,放弃美好追求,影响个人进步和发展。(2分)③使人无视法律的尊严,损害他人和社会,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2分)

(2)答:属于不良行为。(3分)

个人:小亮法制观念淡薄,辨别是非的能力差,自我保护意识不强。(2分)

家庭:父母打理生意,疏于监护。没有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小亮,教育责任缺失。(2分)

社会:监管不力,使一些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场所非法对未成年人开放。(2分)

(3)答:①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都有可能发展到违法犯罪。预防违法犯罪,必须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②青少年要遵纪守法,防微杜渐,从小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防微杜渐,使自己健康成长。③抵制不良诱惑,杜绝不良行为。④克服猎奇和盲目从众心理,提高自我控制力。⑤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⑥明确是非善恶的标准,提高辨别能力。

5、(1)答:举例:①淫秽的读物、音像制品②赌博③吸毒

危害:①会伤害人的身体,毒害人的心灵,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②会使人不思进取,放弃美好追求,影响个人进步和发展。

③使人无视法律的尊严,损害他人和社会,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2)答: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许多诱惑。不良诱惑会影响到我们正常的学习、生活,有的甚至因此走上了犯罪道路,因此,面对不良诱惑,我们不能“心动”,不能“行动”,不能“犹豫”,要理智,我们不能成为诱惑的俘虏,而要成为战胜不良诱惑的将军。因此,我倡议:

①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和科学素养,慎交朋友,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②克服猎奇和盲目从众心理,提高自己的控制力。③运用法律手段同不良诱惑进行坚决的斗争。④掌握战胜不良诱惑的方法技巧。

6、(1)答:违纪行为:上课经常迟到,作业经常不交,躲在厕所里吸烟;

一般违法行为:小偷小摸;把同学的自行车偷偷骑出去卖掉;犯罪:入户盗窃。

(2)答:①不良行为、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不良行为的人很容易发展为一般违法,进而发展为犯罪。

②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若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犯罪。

(3)答:①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都有可能发展到违法犯罪。预防违法犯罪,必须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②青少年要遵纪守法,防微杜渐,从小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防微杜渐,使自己健康成长。

③抵制不良诱惑,杜绝不良行为。④克服猎奇和盲目从众心理,提高自我控制力。

⑤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⑥明确是非善恶的标准,提高辨别能力。

7、(1)答:应培养高雅情趣,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2)答:①.高雅情趣有益于身心健康。②.高雅情趣有助于开发智力和激发创造力。③.高雅情趣有助于提高道德和文化修养。

(3)答:①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②增强好奇心,培养广泛兴趣。③避免盲目从众,杜绝不良嗜好。④丰富文化生活,提高审美能力。

8、(1)答:①会伤害人的身体,毒害人的心灵,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②会使人不思进取,放弃美好追求,影响个人进步和发展。

③使人无视法律的尊严,损害他人和社会,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2)答:①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和科学素养,慎交朋友,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②克服猎奇和盲目从众心理,提高自己的控制力。③运用法律手段同不良诱惑进行坚决的斗争。④掌握战胜不良诱惑的方法技巧。

(3)①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②热爱科学,反对迷信;③杜绝不良诱惑,预防违法犯罪。

9、(3)答: ①首先要明确正确的判断标准,即心中要有“一把尺子”,这把尺子既包括法律标准也包括道德标准。(2分)

②还要不断提高辨别能力。要勤于学习,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积累社会经验,加强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在是非菩恶面前坚持正确的标准,做出正确的选择。(2分)

③还要增强自控能力。正确的行为,必须坚持;错误的行为,坚决摒弃。(2分)

10、(2)①校园周围存在黑网吧、电子游戏厅;②小卖部销售“三无”产品;③存在“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现象。

(3)答:国家:加强安全立法和执法,严厉打击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犯罪行为。学校:加强安全教育,排除安全隐患;

社会:确保学校实施安全,创造未成年人成长的社会环境。

青少年: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11、答:(1)小强的行为是错误的,这是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逃避责任的表现,不利于净化人的心灵、激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促使人们加强自身修养,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不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是受到谴责的错误行为。(4分)

(2)小亮的行为是正确的,这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积极承担责任的表现,有利于净化人的心灵、激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促使人们加强自身修养,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是受到赞扬、认可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也要做一个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4分)

12、(2)答:①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关爱未成年人成长的良好氛围;

②有利于提高全社会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意识;

③有利于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等。

(3)答:不正确。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但更离不开自我保护。我们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依法保护自我的合法权益。

13、(1)答:犯罪或严重违法。

一般违法只是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对社会危害性不大;犯罪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应受刑罚处罚。

(3)答:①司机一杯酒,亲人两行泪;②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③珍爱生命,拒绝酒驾;④醉在酒中,毁在杯中。

14、(1)答:舍己救人、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2)答:①加强道德和文化修养,努力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对自己行为的后果做出正确的判断。

②要增强责任意识,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认真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

③如果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对他人、对社会带来损害,就要控制自己,坚决不去做。④如果是自己错误行为给他人或社会造成损失,就要敢于承担责任,并及时改正。不推卸、逃避责任。

15、答:材料一可以看出未成年人由于生活经验不足,各方面都不够成熟,在辨别是非、区分良莠等方面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也不够强,容易遭受不法侵害,不能抵制不良诱惑,容易受到侵害,需要特殊保护。

材料二可以看出青少年是党和国家的希望,我们的健康成长关系着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对我们的教育、引导和保护,为我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我们应该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的的侵蚀,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手段同他们进行坚决的斗争,以保护自己,净化我们成长的环境。

七年级下册期末材料分析题 篇2

2012年初, 教育部公布了义务教育阶段19个学科科目的新课程标准, 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 2013年, 人教版 (七年级上) 语文教材开始改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对新教材的修订有详细的说明:其修订原则为落实2011版新课标要求, 吸收合理化建议, 实现平稳过渡。修订内容主要是:框架微调、阅读单元的调整 (撤并单元、调整次序) 、课文调整、增加写作内容、减少综合性练习、明确单元学习目标以及课后练习的调整。

与2001版的初一语文教材相比, 新教材删掉了10篇课文, 分别是:杏林子的《生命生命》、沈复的《童趣》、流沙河的《理想》、《短文两篇》 (张晓风的《行道树》、周素珊的《第一次真好》) 、周国平的《人生寓言》 (《白兔和月亮》和《落难的王子》) 、玛丽·居里的《我的信念》、李汉荣的《山中访友》、蒲松龄的《山市》、鲁迅的《风筝》、郭沫若诗两首 (《天上的街市》、《静夜》) 。

新增加的10篇课文分别是: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 魏巍的《我的老师》, 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丘吉尔的《我的早年生活》, 马及时的《王几何》, 贾平凹的《风雨》, 《短文两篇》 (小思的《蝉》、席慕蓉的《贝壳》) , 选自《礼记》的《虽有佳肴》, 纪昀的《河中石兽》, 吴承恩的《小圣施威降大圣》。

此外, 有三篇课文有所改动, 分别是:《散文诗两首》中的冰心的文章, 《论语》有关孔子的分量明显加重了, 《古代诗歌四首》删除了第五首辛弃疾的《西江月》。

而且, 以往的写作融合在“写作与综合性学习”中, 新教材有了单独的写作板块, 每个单元明晰了写作的主题。同时, 文言文的分量也加重了。整个初中阶段必考增加了11篇古诗词, 这传达了注重古文化的信息。

旧版语文教材的开篇为王家新《在山的那边》, 而新版调整为莫怀戚的《散步》, 从单元上来说, 由以前的人生体验转而为家庭亲情。第一单元讲亲情, 第二单元讲学习生活, 再到自然美景、人生体验, 新版教材由浅入深, 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新教材的章节顺序更接地气, 编排更紧凑, 主题也更集中。

二、2013 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课后题的总体变化

总体而言, 课后题的变化很大。题目的数量、问题的设置, 以及提问方法都有很大的变化。

就题量而言, 题数有所增加。从原来的47个问题增加到62个问题, 增幅为32.91%。应该说, 这个增幅是新课改以来, 增幅最大的。新教材的题数大概有2到5个, 课后题中, 4道题的课文最多。而旧教材一般是3道题, 少数课文是2道题。

就问题的改变量而言, 绝大部分问题有所改变。而且问题的改变不只是单纯的问法的变化, 而是直接删除原题, 另改新题。其中, 第11、16、17、23、29课所有问题全部更改, 只有3、24、30课没有题目的更改。

同时, 还更改了一些题目的表达方式。

如第十九课《在山的那边》的第一道课后题:

由“朗读全诗, 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 诗歌除字面上的意思外, 往往还有深层含义, 探究一下, 诗中的‘海’与‘山’, 蕴含着什么意思?”更改为:“诗歌中的形象除了字面所指外, 往往另有含义,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说说诗中的‘山’与‘海’有怎样的内涵。”

从表达来看, 教材对题目的叙述更生动了, 在教育目标的表达上, 更改了刻板的表达。同时, 对于教学活动提出了要求, 即“有感情地朗读”。在对具体意象的提问表达上, 也按照了文本的先后顺序, 不再按照意象的表达深意。

三、认知维度下的语文教材课后题变化

笔者此次选用的认知领域分析工具是以安德森为首的10多位学者对布卢姆认知目标修订完成的新分类。新分类采取了“知识”和“认知过程”两个维度, 本文采用了其中的认知过程维度的六个分类, 即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之所以采用这套分类工具, 是因为布卢姆主编的1956年版《教育目标分类学, 第一分册:认知领域》已成为上世纪后半期最有影响的教育著作之一。而事实上随着实践应用问题的不断产生及学习心理学的发展, 当年的编写专家和学者们意识到必须对其进行修订和扩充, 所以经过多次讨论, 于2001年由安德森等人主编出版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Ataxonomy for Learning, Teaching, and Assessing—A Revision of 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Objectives》一书, 此书中分类体系相对1956版分类体系在结构和内容上已有了较大的调整。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的相关要求, 新旧教材课后题在认知维度上有很大的变化。

由上表可知, 在新教材的课后题中, “记忆”这一分类所占比例为29.03%, “理解”这一分类所占比例为40.32%, “应用”这一分类所占比例为6.45%, “分析”这一分类所占比例为3.23%, “评价”这一分类所占比例为3.23%, “创造”这一分类所占比例为17.74%。即, 考查以“理解”为主, 其次是“记忆”, 在“创造”方面也有很多提及, 之后是“应用”、“分析”和“评价”。

在旧教材中, “记忆”这一分类所占比例为27.66%, “理解”这一分类所占比例为38.30%, “应用”这一分类所占比例为6.38%, “分析”这一分类所占比例为4.26%, “评价”这一分类所占比例为0%, “创造”这一分类所占比例为23.40%。

分析比对可知, 在“记忆”、“理解”、“应用”这些分类中, 新旧教材的课后题变化不是很大, 但总体考核数量上升。而“评价”分类则是从无到有的变化。相反, “分析”、“创造”这两个分类则有所减少, 特别是“创造”这一分类, 减少幅度较大。

要注意的是, 从认知维度的6个分类来看, 新旧教材的课后题在命制时, 都以“记忆”“理解”“应用”为主。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明确提到,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 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其中, “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以及“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 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的提法, 是第一次出现。很明显, “记忆”“理解”“应用”这三个分类在新教材中也有新的体现和要求。以朗读为例:

如第十一课《春》的第一道课后题:

老教材的设题方式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 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课文, 直至背下来, 并细心品味课文中描写的江南春景。”设题意图十分明显:通过朗读课文, 感受课文内容;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要求有感情地朗读, 让学生深入到作品的意境之中, 细心品味, 入情入境。

而新教材的设题方式是:“仿照下面的示例朗读课文, 注意把握情感基调, 读准语气。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全文。‘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两个盼望着, 语气要逐渐加重, 表达盼望的心愿, 欣喜的情怀) ’……”

很明显, 与旧教材不同, 对于朗读及背诵的要求变得更加具体, 而且给了示范。新教材对于很多篇的朗读做了详细的界定, 有一些文章甚至做了示例和分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明确提到,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 这是指, 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 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 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 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 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同时, 新教材在课后题的命制时, 虽然就单纯的“分析”这一分类的题目减少了, 但分析的深度和分析后的表达要求提高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也明确提到:“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 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与之前的“课程标准”相比, 增加了“分析、解决疑难问题”的要求, 很显然, 就中学生而言, 简单的分析能力是应该具备的。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明确提出:“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应根据各学段的要求, 通过小组和班级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 了解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 进而考查其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评价与鉴赏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基本能力, 而且有利于学生们发现美, 感受美。

如第十四课《秋天》的第一道题:

由“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想想写景次序, 再背诵全诗”改为:“全诗共三节, 描绘了三幅秋日图景, 试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这些图画, 并选取其中一幅加以赏析。”

学语文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感受美的一个过程。而所谓的评价就是依据准则和标准来作出判断。评价包括了核查 (有关内在一致性的判断) 和评判 (基于外部准则所作的判断) 。尤其要指出的是, 并非所有的判断都是评价。实际上, 许多认知过程都要求某种形式的判断, 只有明确运用了标准来作出的判断, 才属于评价。所以, 根据新题的要求, 教师在教学当中就应该教会学生什么是美, 如何评价一个事物的美丑。当然,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的开篇第一页, 前言中就提到:“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 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这段话是2013版新课标新加的一段话, 体现了与时俱进和时代性。而评价和鉴赏就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关键之关键。

四、2013 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课后题变化的分析

1.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谈到语文课程性质时说:“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 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 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 提高思想文化修养, 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版教材中的课后练习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例如, 新教材的课后题中的评价类题目, 既有对文章内容及语言表达的评价, 也有对文章中的人物、与课文相关的社会现象的评价。再如创造类题目中, 既有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学科知识从课文内容出发进行的作文和口头的训练, 也有要求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作些讨论或辩论。可见, 新版教材在编写时, 在着眼于培养学生各项语文能力的同时, 也非常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培养。

2.题目设置注重整体把握和整体感知

练习题注重整体感知是由认识的基本规律决定的。“认识发展遵循这样的基本顺序:首先形成对事物整体的笼统认识, 然后进入到对事物局部或细节的认识, 进而发展到对事物结构的认识, 最后进入到在更高层次上的认识。”新教材的课后题与课文整体的联系更加紧密, 减少了句段的训练, 更加注重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领悟。通观新教材的课后题, 理解型题目是练习系统的重点, 所占比重超过40%。这其中, 整体理解课文的练习也占了较大的比例, 几乎每篇课文后都有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大意、思想感情, 说明性的练习中, 很大一部分也都是对文章整体内容的理解。并且, 熟读课文或朗读课文这类从整体上感知课文的活动, 在这版教材中几乎每课后都会出现, 这一分布充分反映了人教版语文教材在学习中注重整体把握的特点。

在旧教材的课后题中, 还存在着诸如理解词语含义、造句、理解文章结构、划分段落之类的练习题, 它们无疑是从局部来分解课文, 使学生陷于繁琐的知识训练中而缺乏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和理解, 这种情况在新教材中大有改观, 上述的练习几乎销声匿迹, 代之以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包括理清文章思路, 概括文章要点, 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而对字、词、句以及一些文章写作手法的理解则是从文章的语境出发去揣摩的。

3.实现听、说、读、写的整合, 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新教材的课后题在编写时, 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由原来的单项训练变为了注重听说读写的整合。新版教材的课后题中有许多结合课文阅读而进行的片段写作, 它们或要求对课文内容有感而发, 或要求学习文本某种特点进行创作, 给了学生更多的创作空间。同时, 创作之前, 学生必须要对文本有所了解, 这就促进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促进了读写的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谈到语文课程基本理念时说:“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 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 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 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在旧教材中, 有一些练习只要求学生作出选择和判断, 固定呆板的选项没有给学生一点自由思维的空间, 否定学生自主选择判断能力。而在新版的教材中, 很多课都有课文情节复述、故事内容概括、针对文章中心的讨论、对文章中事件人物的评析等题目。这是新教材中对于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大整合的大胆尝试。

4.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习本应是一个自动、自愿、自觉的活动, 能否有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决定其学习效果, 决定其能力的形成与否。同时, 在学习的时候还需要有主人翁精神, 即把自己当成学习的主人, 对问题的理解有自己的主见, 而不是人云亦云的随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 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 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 教学方法的选择, 评价方式的设计, 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旧教材的课后题就自主精神而言, 是不够的。而新教材的课后题中, 就大量地出现有趣的实践动手题、拓展应用题以及多元开发的问答题。而这些都给了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 在实践中学语文, 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

5.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注重基本技能训练, 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发展学生的思维, 培养想象力, 开发创造潜能, 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在新教材的课后题中, 更加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 允许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 培养学生个性。除此, 这套教科书的课后练习题中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多元的、开放的、答案不确定的、要求学生联系自身生活去完成的题。一些文章比较鉴赏题答案也是不拘一格的。

由于时间仓促,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在编著2013年5月第3版的七年级上册教材时出现了一些编校问题。当然, 教材出现错误,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都是不应该的。但是, 新教材的课后题从整体来说是更适应学生发展和进步的, 是符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要求的, 也是符合认知维度的相关理论知识的。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等.语文 (七年级上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2]王苗苗.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研讨与练习”部分分析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1.

[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七年级下册期末材料分析题 篇3

A) 根据句意,用括号中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 One of the students always______ (play) soccer in the hallway.

2. Jack______ (take) me to the library yesterday.

3. There______ (be) a zoo, two banks, and four libraries in our city.

4. Jenny wants______ (see) the giraffes.

5. Thanks for______ (ask) me to go to the party.

B) 用方框中所给的词语填空,完成下列句子。

friendly, reporter, restaurant, snowing, bank

6. A waiter works in a______ .

7. Jack is always______to me. I like him.

8. It’s cold and______in Moscow.

9. A______clerk sees a lot of money every day.

10. A______works for a magazine.

C) 根据句意及所给的首字母提示,写出空白处所缺的单词。

11. You have to g______ up at six in the morning.

12. My cousin can’t s______ soap operas.

13. He is medium height with curly and b______ hair.

14. He works in a TV station. He is a r______.

15. The hotel is n______ to the bank.

Ⅱ. 单项选择

1. The post office is______Fifth Avenue.

A. ofB. onC. acrossD. from

2.______ , is there a pay phone in the neighborhood?

A. I’m sorryB. SorryC. Excuse meD. Excuse

3. They’re______Australia. We’re Chinese.

A. come fromB. coming fromC. fromD. for

4. —Can I help you?

—______.

A. Yes, you canB. No, you can’t

C. I’d like a pizzaD. I like a pizza

5. If you want______jazz, please go to the Fantastic House.

A. listen toB. hearC. to listen toD. to listen

6. The pretty woman has______hair.

A. long brownB. brown long

C. a long brownD. a brown long

7. —______ is he like?

—He is serious.

A. HowB. WhatC. WhereD. Who

8. Let me tell you the way______the hospital.

A. toB. atC. onD. for

9. —______ the girl like elephants?

—Yes,______ .

A. Does, she doesB. Does, she do

C. Do, she doD. Do, she does

10. This koala bear is very lazy. He______during the day, but he______up

and eats leaves at night.

A. sleeps, eatB. sleep, eat

C. sleeps, getsD. sleep, eats

11. My father______a large pizza.

A. would likesB. would likeC. would to likeD. is like

12. Carol______some reading and______English over the past weekend.

A. did, practicedB. did, practicing

C. do, practicedD. does, practices

13. —______ does your brother look like?

—He is tall with straight and black hair.

A. WhoB. HowC. WhichD. What

14. Mr Smith is a teacher. He is friendly______his students.

A. toB. byC. forD. of

15. —______?

—It’s cloudy.

A. How’s the weather like in Shanghai

B. How’s the weather in Shanghai

C. What is the weather in Shanghai

D. Which is the weather in Shanghai

16. My father______mind sitcoms.

A. mustn’tB. doesn’tC. isn’tD. can’t

17. —What______they______of Amanda?

—They love her.

A. do, thinkB. are, think

C. does, thinkD. is, thinking

18. Some of the children______under the big tree.

A. are singingB. are singC. singingD. is singing

19. Everyone in Class 4______TV on Sundays.

A. watchesB. to watchC. watchingD. watched

20. —Don’t sing in class.

—______

A. Yes, I do.B. No, I don’t.

C. Sorry, Mr Lin.D. You’re welcome.

Ⅲ. 完形填空

New York, London, Pairs and 1 big cities are exciting places to live in. There are many interesting things to see and to do. You can go to different 2 museums. You can 3 see plays and films. You can buy things 4 all over the world, too. But the cost(费用) of living in 5 cities is very high.

Some people come to big cities because they want to 6 a good job. Some come to big cities because they want to study at a good 7 . But too 8 people come into the cities, so it is harder to keep the cities 9 and safe(安全的).

Do you 10 living in big cities?

1. A. otherB. othersC. elseD. the other

2. A. kindsB. kinds ofC. kind ofD. kind

3. A. tooB. noC. alsoD. else

4. A. atB. fromC. onD. for

5. A. bigB. smallC. oldD. young

6. A. lookB. look atC. findD. finding

7. A. schoolB. bankC. houseD. shop

8. A. muchB. manyC. fewD. little

9. A. dirtyB. dangerousC. cleanD. safe

10. A. enjoyB. like toC. want toD. have to

Ⅳ. 阅读理解

(A)

Are you a loud person? Are you shy? If you’re not sure what type of person you are, you can find out by looking at the way you sleep!

A British scientist found recently that different kinds of people sleep in different positions.

Professor Chris Idzikowski from the University of Surrey, England, found that people who sleep with their arms and legs close to their chest are shy. Meanwhile(同时), people who sleep like a soldier—on their backs with their arms by their sides—don’t like doing anything exciting!

Chris found many other interesting results.

◆ If you sleep on your side with your arms close to you, you are a nice person who makes friends easily. But if you sleep on your side with your arms out, you do not trust people and find it hard to make friends.

◆ If you sleep on your chest with your hands by your head, you are a loud person who likes talking to others. If you are that type of person, Chris says, you should try to make friends with people who sleep on their backs with their arms and legs out wide. Why? Because they’re good listeners!

So what type of person are you? Ask your parents to tell you what position you sleep in and find out!

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句子的正(T)误(F)。

1. If you sleep with your arms and legs close to your chest, you are a shy person.

2. If you sleep on your back with your arms by your sides, you often do something exciting.

3. If you sleep on your side with your arms out, maybe you don’t have a lot of friends.

4. If you sleep on your chest with your hands by your head, you like to listen to others.

5. If you sleep on your back with your arms and legs out wide, you usually talk much.

(B)

Most people who work in the office have a boss(老板). I have a boss, too. But my boss is a little unusual(与众不同的). What’s unusual about him? It’s a big dog. Many men have dogs, but few men bring their dogs to the office every day. My boss’s dog, Robinson, is big and brown. My boss brings him to work every day. He takes the dog to meetings and he takes the dog to lunch. When there is a telephone call for my boss, I always know if he is in the office. I only look under his desk. If I see something brown and hairy(毛茸茸的) under it, I know my boss is somewhere in the office. If there is no dog, I know my boss is out.

根据短文内容,从A,B,C,D中选择正确答案。

6. People______bring dogs to the office.

A. usuallyB. oftenC. seldom(几乎不)D. sometimes

7. My boss is Robinson’s______ .

A. bossB. masterC. classmateD. teacher

8. Robinson goes to meetings______my boss.

A. forB. withoutC. instead of(代替)D. with

9. Robinson is always under the desk if the boss is______ .

A. in the officeB. at meeting

C. out of the officeD. out of work

10. The passage tells us the boss______the dog very much.

A. looks likeB. dislikes

C. likesD. trust(信任)

Ⅴ. 补全对话 根据对话内容,在空白处填入适当的单词完成对话。

A: Can I help you?

B: Yes, I’d like some 1 .

A: How many dumplings would you like?

B: Twenty, please.

A: Anything 2 ?

B: Yes, I’d like a bowl of 3 soup.

A: And what about you, Jack?

C: I 4 fifteen dumplings. And I’d like a bowl of egg soup. I don’t like tomato soup.

A: OK! That’s 5 ?

C: Yes.

B: Here is the money.

A: Thank you.

Ⅵ. 句子翻译根据汉语句子,完成英语句子。每空填一词。

1. 在学校我们必须穿校服吗?

Do we______ ______ wear a school uniform in school?

2. 我发现明明在英语课堂上笑。

I______Mingming______in the English class.

3. 周末我看他们踢足球。

I______ them______soccer on the weekend.

4. —你是干什么的? —我是一名售货员

—What______you? —I’m a sales______ .

5. 我有时白天工作,有时晚上工作。

Sometimes I work in the______and sometimes at______ .

6. —今天天气怎样? —很热。

—What is the_______ _____ today? —It’s hot.

7. 我的弟弟随和而大方。

My brother is______and______ .

8. 那位戴着漂亮眼镜的妇女是谁?

______ is that woman with beautiful______ ?

9. Tara认为爵士乐令人惊奇。 他很喜欢。

Tara thinks jazz is______ . He______it very much.

10. 我喜欢海豚,因为它们很逗人喜爱。

I like______because they are______ .

Ⅶ. 句型转换根据括号内的要求改写下列句子。每空填一词。

1. Your sister watched TV yesterday evening.(变为一般疑问句,并作肯定和否定回答)

—______ your sister______TV yesterday evening?

—______, she______ . /No, she______ .

2. The kids will spend the weekend in Central Park.(对划线部分提问,然后变为否定句)

______ ______the kids spend the weekend?

The kids______ ______ spend the weekend in Central Park.

3. Her grandmother cooked dinner for her yesterday.(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 ______her grandmother______dinner for her?

4. He played basketball last weekend.(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 _____he______last weekend?

5. His son does his homework every evening.(变为一般疑问句,然后作否定回答)

—______ his son______his homework every evening?

—______, he______ ______ his homework every evening.

Ⅷ. 书面表达

你们班一定也有自己的班规,都有那些班规呢?请你以此为话题,写一篇70个词左右的短文。

Key:

Ⅰ. 1. plays2. took3. is4. to see5. asking

6. restaurant7. friendly8. snowing9. bank10. reporter

11. get12. stand13. blonde/blond14. reporter15. next

Ⅱ. 1-5 BCCCC6-10 ABAAC11-15 BADAB16-20 BAAAC

Ⅲ. 1-5 ABCBA6-10 CABCA

Ⅳ. 1-5 TFTFF6-10 CBDAC

Ⅴ. 1. dumplings2. else3. tomato4. want5. all

Ⅵ. 1. have, to2. found, laughing3. watched, play

4. are, assistant5. day, night6. weather, like

7. easygoing, generous8. Who, glasses9. amazing, likes

10. dolphins, cute

Ⅶ. 1. Did, watch, Yes, did, didn’t2. Where, will, will, not

3. When, did, cook4. What, did, do

5. Does, do, No, doesn’t, do

Ⅷ. One possible version:

七年级下册期末材料分析题 篇4

26、阅读下列材料:(9分)

材料一: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其实还在其次,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材料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材料一中“致命打击”指的是哪一事件?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一中的“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又是指什么历史现象?当时为什么能出现这种现象? 3.材料二反映的这一政策目的又是什么呢?推行这一政策的手段和材料一所指事件有何不同?

26答案、(1)秦始皇焚书坑儒。(1分)秦始皇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接受李斯的建议。(1分)2)“百家争鸣”(1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急待解决,各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争论。(2分)

3)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2分)不同点:它只是排斥儒家之外,持法家、道家等各学说的读书人。(1分)

27、阅读下列材料:(6分)材料一:丝绸之路的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西汉的疆域图

1)对开通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谁?

2.对材料二中斜线覆盖区域,西汉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2分)这一措施有何历史意义?(1分)

3.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中两幅图,你认为丝绸之路对西汉疆域的形成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27答案、(6分)1)张骞(1分)2)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2分)从此,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新疆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分)3)正是由于丝绸之路的开通,加强了西域各国与西汉的联系,汉朝与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西域各国也纷纷归附汉朝。(2分)

28、《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请回答(7分)1)这里“江南”主要是指哪一地区? 2)江南的自然条件有哪些优势?(1分)

3)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得以开发的政治基础有哪些?

4)你能用史实说明“民勤本业”表现在哪些地方吗?(至少举出两条说明)5)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28答案、(7分)答:1)“江南”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包括福建、广东等地)(1分)2)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等(1分)3)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等(2分)4)如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农业技术发展;小麦种植推广到江南等(列出两条即可)(2分)5)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1分)

29.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引自《汉书》 材料二:“努力种田织布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在战争中立下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封爵、授田、赐宅,废除没有军功的贵族的特权。”

--------引自岳麓书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至强。

——引自李斯《谏逐客书》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商鞅变法的内容(不得照抄材料原文)。(8分)

(2)你认为商鞅变法中哪项内容对当时的“守旧群臣”打击最大?(2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4分)并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看法。(2分)29答案.(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8分)

(2)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就贵族的特权(2分)

(3)使秦国国富兵强,为后来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或者答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4分)对改革的看法:改革是强国之路,动力之源等等,酌情给分(1分)

30.阅读下列材料(7分)材料一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当仁不让于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材料二

某中学初一(8)班新学期刚刚开学,班中屡次出现乱扔纸屑、破坏公物的现象。为此班委召开紧急会议,但大家意见不统一而争论了起来: 劳动委员:“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值日,实在不行,一次罚5元” 班长:“还是说服教育吧,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相信他们会改的”。生活委员:“随他们去吧,扔几张废纸而已,无所谓的事,根本不用管”。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一历史人物的言论?(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什么?(2分)2)他的教育思想主要有哪些?(8分)他创立的常说对后世有何重要影响?(2分)30答案.(1)孔子(2分)仁(2分)

(2)①创办私学,广收门徒。②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③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④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故而知新”(8分)孔子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影响极大。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分)材料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鞅(1)商鞅变法时,在行政制度方面“不法古”的主要措施是什么?(3分)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2)材料二中“秦王”指的是谁?(2分)“秦王扫六合”之后在中央和地方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加强统治。(4分)

材料三 汉初分封的诸侯国,还有相当势力。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骑,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造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3)材料三反映了汉初社会的那一问题?(2分)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4)以上三人实行的政治措施产生了什么共同作用? 31答案.(1)建立县制。(2)嬴政。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3)封国(诸侯、王国)势力过大;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土地分封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司马迁在《史记》中是这样描述汉朝时江南的经济发展情况的: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材料二《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1)材料一、二反映了怎样的经济现象?(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书》记载的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及这种现象的出现对我国古代经济的影响 32答案.(1)汉朝时期江南经济比较落后,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开发

(2)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南迁的人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任意三点均可)影响:为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33.材料: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皇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 ⑴“魏主”是谁?

⑵魏主的这个诏令提出了什么方面的改革?类似的改革还有哪些方面? ⑶这此改革发生在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之后?有什么作用?(2分)33答案、(1)孝文帝(2分)(2)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1分);类似的还有:使用汉语、与汉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等。(1分,任列举一项即可)

(3)迁都洛阳(1分);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合。(1分

34、阅读以下材料,完成问题(共7分)材料一:“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材料二:“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 唯两人得还。”

(1)材料一这首诗的前两句指什么事件?后两句指什么事件?(2分)

(2)材料二中张骞第一次通西域的时间是哪年?通西域的目的是什么?(2分)(3)张骞通西域后,“丝绸之路”开通。丝绸之路开辟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4)在哪一年西汉政府设立了西域都护来总管西域事务?(1分)34答案、(1)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 昭君出塞。(2)公元前139年;联合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3)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4)公元前60年。

35、阅读以下材料,完成问题(共9分)

材料一:曹操采纳谋士许攸的计策,„„大败袁军。战后,又消灭袁绍的残余力量和一些军阀,基本上统一了北方。207年,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写下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诗句。材料二:南阳武侯祠有一副对联:“收二川,摆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设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按金土木爻之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材料三: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皇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为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

——《魏书》(1)材料一中,“大败袁军”的战役名称是什么?这次战役发生在哪一年?(2分)

(2)材料二中的“南阳武侯”指的是谁?有关他与刘备之间的一个成语是什么?(2分)(3)材料三中的“魏主”指的是谁?他属于哪一个政权?这一政权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4)“魏主”进行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他的这次改革措施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35答案、(1)官渡之战;200年。(2)诸葛亮;三顾茅庐。(3)(北魏)孝文帝; 北魏;鲜卑族。

七年级下册地理期末试卷分析 篇5

郑小生

本次考试评卷工作已经结束,我对所任班级地理教学情况进行了分析,及时总结了考试中取得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己教学实际总结经验,查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具体措施,为今后进一步做好地理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现结合本次考试具体分析如下:

一、试题特点

本卷结构整体稳定,形式内容有进一步的创新和突破,保持了连续性,体现了过渡性,突出了新课程特点。试题较好地反映了新课程标准和地理改革方案,灵活新颖,难度适中。本卷考试内容与已往有了更大的改进,紧紧围绕课本结合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大事件,综合考查学生析图、识图能力;判断、分析能力。

考试情况:平均分64.5分,优秀率10.7%。

二、题型及答卷分析

本次题型分二大题:单项选择题、综合读图题,单项选择题占50分、综合读图题占50分,相对较为科学合理。与往届试题比较,难度有所增加,部分内容还要涉及到上册的基础知识。

结合学生答题情况分类分析如下:大部分学生一看到就有些不知所措得分的很少。与理想中的成绩尚有一定差距。结合日常教学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学生客观存在一定差距,在教学中教师对所任班级每一节教学因材施教,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有效控制课堂,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克服农村中学学生存在的所谓副科的错误观念影响,及时引导学生调节自我,全面认识地理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课程观。综合部分学生答题得分一般,在答题中失分率不高,这与考题难度系数不大有一定关系。综合学生解答情况分析得出:学生对中东、东南亚等有关地理知识的掌握存在一定的缺陷。结合本学科教学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把课程目标分解到日常课堂教学中去,认真落实好学期工作中的教学规划。综合分析题有一部分失分率也较高,这与开放性试题的特点有一定关系。结合学生答题情况看:学生对教材熟悉不够,读图和用图基本功较差,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欠缺。其中大部分学生审题不细,在解答中表达语言辞不达意,甚至差的学生在做第13小题需要结合图形以及生活阅历来表达的更是不会分析。

三、今后教学建议

1、创造性使用教材。

教师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创造性使用教材。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重组、删减和补充,避免“教”教材。对教材知识点的讲授力求全面,让学生理解,学以致用,切忌照本宣科。

2、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充分调动学生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要多一些自主,少一些灌输多一些讨论,少一些讲解多一些辩论,少一些评判”“多一些简、易、新,少一些繁、难、旧多一些有效教学,少一些无效训练。

3、重视读图能力的培养,有针对性培养学生学科素养

读图教学在地理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尤其是在地理新教材中更加突出了读图教学的地位,加大了读图教学的比重和力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读图训练,重视探究活动,加强动手能力,强化平时训练。

4、落实好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末测试质量分析 篇6

汪晓

随着本次考试评卷工作的结束,地理学科教师对所任班级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及时总结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和考试取得成绩,并结合自己教学实际总结经验,查找问题解决的策略和具体措施,为今后进一步做好地理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现结合本次考试具体分析如下

试题分析:

本次题型分三大类:单项选择题、连线题和综合分析题,分值各占50、5、45分,相对较为科学合理。与往届试题比较,难度有所增加,这与高考命题趋势相一致。这是本次考试中大多数学生在考试中总体感觉:难点儿,时间紧。所任四个班的成绩平均为37,与较上学期考试成绩持平。但是学生的成绩两极分化较为严重,最高分93分,最低分18分,可见学生学习基础悬殊较大,加上各班学风、班风影响,更加剧这种分化。优秀率较上期有一定进步,这说明[培优补差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结合学生答题情况分类分析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学生在解答3、5、6、13、17、18、24题过程中出现审题不清,对所学有关亚洲、日本、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自然经济地理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做题盲目性较大,不同学生答题的正确率存在较大差距。平均得分为28分,失分率较高,这是影响本次整体成绩偏低主要因素之一。与理想中的成绩尚有一定差距。

结合日常教学和期末复习教学,教师得出以下结论:各班学生客观存在一定差距,在教学中教师对所任班级每一节教学因材施教,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有效控制课堂,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克服农村中学学生存在的非中招考科目错误观念的影响,及时引导学生调节自我,全面认识地理是学好其他课程的重要基础,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课程观。

二、连线和填充题:本题学生答题得分为4分左右,在答题中得分率较高,这与考题难度系数不大有一定关系。综合学生解答情况分析得出:学生对中东、东南亚、巴西等有关地理知识的掌握存在一定的缺陷----世界上最大的山系和最高的山、最深的湖和最大的湖弄混淆,解答失误较多。结合本学科教学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把课程目标分解到日常课堂教学中去,认真落实好学期工作中的教学规划。

三、综合分析题:学生平均得分为13分,失分率较高,这与开放性试题的特点有一定关系。结合学生答题情况看:学生对教材熟悉不够,读图和用图基本功较差,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欠缺。其中大部分学生审题不细,在解答中表达语言辞不达意,造成易得分的题反而失分较多

综上所述:尽管本次所任4个班的地理成绩进步不大,但是也有值得高兴的地方:平均分最高的班与最低的班之间的差距不大,这充分说明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重视和加强后进生转化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汲取上学期期末复习和考试的教训,我在本期非常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的积累。在复习课上,我们紧扣教材和导学练进行复习,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对今后教学的建议结合本次考试的实际情况,综合以上问题进行分析,我认为采取以下措施,可使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

1、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要统筹兼顾到基础知识和延伸部分两方面的学习,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尽可能的学到更多的延伸方面得知识。

2、要加强课堂管理:在纪律上进一步严格要求每个学生,课堂上学的知识尽量在课堂上掌握,向45分钟要效率。

3、科学安排教学进度:知识的理解记忆力争放在平时教学中,要达到学一单元,对学生进行过关检测

4、期末复习工作要科学全面:以课本为“本”,以导学练为主导的复习策略坚持不变。

上一篇:对中国梦的认识下一篇:游戏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