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阅读材料题(共7篇)
八年级下册阅读材料题 篇1
八年级下册阅读材料题
1、从下列图片中提取历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
(1)图一反映的是什么事件?你知道照片上正在讲话的是哪位伟大人物吗?这一事件发生在哪年哪月哪天?请说说这一历史事件的重大意义? 开国大典。毛泽东。1949年10月1日。
重大意义:结束了帝国主义勾结封建统治者剥削压迫中国人民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使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感想: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③落后就要挨打; 材料一:从下列图片中提取历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5)图
三、图四反映的是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发动的哪两次运动?为什么从那以后我们没有再见到此类社会现象?它给我们留下什么历史教训? 哪两次运动: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为什么:六十年代初党中央逐步纠正“大跃进”等“左”倾错误。历史教训: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实事求是。(6)材料
二、材料三反映的情况出现于什么时期?它反映出当时的什么现现象?当时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二中图片反映的这种现象?它导致了什么样的严重后果?时期:大跃进时期、现象:
“浮夸风”、全民大办钢铁现象。为什么: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片面强调高指标、高速度。后果:是打乱了国民经济的正常秩序。
3、仔细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图①图②图③
(1)依次说出图①、图②、图③中人物的名字及主要事迹?他们的事迹出现在什么历史时期? 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大庆油田,研制原子弹和氢弹成功,被誉为“两弹元勋。”(2)这几位人物分别被誉为什么?我们从他们身上可以学到哪些精神? 铁人、两弹元勋、党的好干部(或“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哪些精神:①爱国主义精神;②为社会主义奋斗的精神;③艰苦创业的精神;④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5、阅读下列材料,正确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人民迈着坚实的步伐前进,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1)举出我国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在这一时期,我国执行总路线的情况如何?
内容:是在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情况如何:制订第一个五年计划并超额完成,初步建立起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2)上述话是谁说的?反映了我国什么时期的什么状况? 毛泽东。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工业落后的状况。
(3)为了改变材料二的状况,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计划?该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一五”计划。
基本任务:以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l56个项目为中心,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4)请你说出1956年生产出我国第一辆载重汽车的工厂的名称?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什么工业?请列出“一五计划”期间国家经济建设的三项成就。
图一:向农民宣传土地改革法图二: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 图三图四
材料二: “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 人民群众高举“人民公社好”的牌子。材料三:“水稻比天高”、“萝卜比驴大”; 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河北抚宁县杜庄炼铁厂二号六点五立方公尺小高炉;“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
(1)材料一中的四幅图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图
一、图
二、图
三、图四的探索哪些是成功的,哪些是探索中的严重失误?
历史事件:土地改革运动、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运动。成功的:土地改革运动、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严重失误:大跃进运动(1分)、人民公社运动。(3)图二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农村社会变革中的什么历史事件?标志着“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事件是什么? “三大改造”指什么?“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有什么历史意义? 历史事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事件: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三大改造”指什么: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历史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1953年党和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和方式分别是什么?1956年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什么根本性变化?
对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和方式: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完成了手工业的合作化。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和方式分别是:政策:赎买。方式:全行业公私合营。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什么根本性变化:由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重工业。
成就: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东北工业基地形成。
1、30多年前,在邓小平倡导和带领下,中国人民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这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材料一
幕,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使我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主要任务的历史新时期。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华大地涌动改革春潮,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
材料
一、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材料二
图A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图B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图C伟大的历史转折 材料
二、有学者认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伟大专著和新的革命起点”。“(它)意味着中华民族在历经种种探索与曲折之后开始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1)分别说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1949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年~现在)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名称?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什么正确的思想路线?你认为中国共产党能够在关键时刻转危为安开创新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会议名称:十一届三中全会
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根本原因:能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确立正确的党的指导思想。
(2)说说图A、图B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有关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我党哪次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指出中国的“改革开放”始于哪一年召开的什么会议?这次会议有何重大决定?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依据“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指出这次会议的重大意义?
联系: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思想上的准备。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有何重大决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邓小平;
重大意义: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使我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主要任务的历史新时期。
(3)请说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谁?20世纪的最后20年,他领导中国人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
邓小平;探索:①实行改革开放;②提出“一国两制”;③发表南方谈话;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⑤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等;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材料二所说的“新的革命”是指什么? “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又被称作什么? 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1978年中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 为什么中国的1978年会被视为21世纪开始的标志? 重大事件: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为什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右图是“大包干纪念馆”里18个农民按手印群雕,材料三:1978年,中国尚有一亿多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为克服生活上的困难,在中国中部最贫困的省份,开始了叫“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生产的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4年,集体农业的痕迹,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
(1)材料反映了当时凤阳农村的什么情况?后来凤阳农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原因是什么? 情况:粮食产量低,人们生活苦,人口大量外流。变化:粮食丰收,人民生活改革。
原因:原因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2)根据材料二左图说明小岗村发生了什么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原因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3)我国进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什么?这个纪念馆应建在何处?1978年,在我国什么地方率先出现搞“包产到户”的典型?随后在全国农村逐步实行了什么制度?
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安徽凤阳小岗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农村改革是在什么会议上作出的决策?根据这项决策我国在农村实行什么政策?你认为党和政府制定农业、农村、农民政策的着眼点是什么? 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着眼点:让农民生活富裕。
3、材料一、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材料二、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1)这位老人是谁?指出l979年那个“春天”的到来与哪次会议的召开有关?这里的“春天”指什么?他在画圈前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他在南海边画出的一个圈是指是什么?“画了一个圈”中这个“圈”包括哪些地区?
邓小平;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设置经济特区政策。深圳、珠海、汕头、厦门。(2)“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是指哪一事件?有何重要意义?判断姓"社"姓"资"的三条标准是什么?请你用一句话评价歌词中的“老人”在中国现代史上的地位?
南巡讲话。意义:极大地解放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三条标准: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地位: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4)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是哪一会议上提出的?我国最早的经济特区设在哪两个省的什么地方?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特区经济发展迅速,其中最为典型的哪个特区?
十一届三中全会。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省的厦门。深圳。
(5)1980年我国在广东、福建建立了哪四个经济特区?成为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窗口”的城市是什么?哪个经济特区被外国人誉不“一夜崛起之城”?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深圳。深圳。
(6)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建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是什么?概括我国建设经济特区的主要好处? 海南岛。目的:吸引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主要好处:推动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为现代化建设积累经验。
(8)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对外开放掀起新的大潮,列举“扩大对外开放的窗口、龙头”和“龙尾”的城市名称?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有何重要意义?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对内改革成就及对外开放的格局?请你谈谈对外开放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龙头:上海(上海浦东新区);龙尾:重庆。
上海浦东的开发意义:成为扩大开放的窗口,以此为龙头,带动长江流域的新飞跃。对内改革成就: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实行国有企业的改革。
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一个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积极影响: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给我国带来了资金、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和管理教材,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4、“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这首歌唱出了新中国成立后,几代领导人为了中国的独立与富强而努力奋斗的历史。观察下列几位领导人的照片:
请回答:
(1)词中提到的领导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走进新时代”的分别是哪三位领导人?歌词中的“旗帜”指的是哪几种先进的思想理论?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2)简述中共十三大确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3)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确定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指导地位的理论是什么?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4)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定的党的指导思想和治国方略各是什么?邓小平理论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什么根本问题? 邓小平理论;依法治国;
根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5)结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的内容,简要说明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的过程。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十二大提出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此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6)随着我国农村和城市的巨大变化,20世纪末,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有了什么新发展?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什么 邓小平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
(7)邓小平是中国新时代的形象。请你据所学知识,指出他带领中国走进新时代的标志性事件和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标志性事件:十一届三中全会。
根本原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12级初中历史第四册4——5学习主题单元测试题
(三)(13——16课)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一、紫荆花开 十年更艳香港回归交接仪式澳门回归交接仪式图A图B
材料二: “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湾,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乡愁》余光中(台湾)1972年作。
材料三:1993年10月,台湾艺术家在北京演出舞剧《薪传》。1995——2000年间,海峡两岸间接贸易额达1300多亿元,台湾同胞到大陆达1200多万人次。
(1)香港、澳门的回归,是谁提出的哪一创造性构想的成功运用?简述这一科学构想的基本含义?“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在我国首先得到成功实践的是什么事件?“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提出后已经取得了什么成果?请你谈谈对祖国统一大业的认识? 邓小平、“一国两制”。
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事件:1997年,香港回归。成果:香港、澳门回归;
认识:发展两岸关系,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祖国的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是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挡的。(2)分别说出材料一中两副图(A、B)是哪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区旗? 中国收回澳门主权是在哪一年?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分别是谁?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1999年;董建华、何厚铧。
(3)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中国收回香港后,在香港实行了什么社会制度?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香港澳门回归有何意义?资本主义制度。
根本原因: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
意义:是中华民族百年盛事,洗雪了民族耻辱,振奋了民族精神;促进港澳发展,推动解决台湾问题。(4)近代通过哪个不平等条约,造成了台湾和祖国大陆的分离?近代史上,台湾在哪一历史事件后重新回到了祖国怀抱?造成台湾和祖国大陆再次分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马关条约》。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在内战失败,败退台湾。
(5)指出当前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立场和基本方针是什么?联系材料二、三说明海峡两岸交往发生了什么变化?谈一谈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基本立场: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变化:由交往隔绝,发展为人员、经济和文化等的广泛交流。
原因:①党和政府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②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③反对分裂,促进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
(6)你认为两岸关系发展的趋势是什么?为此,我们应该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必然趋势:中国必将实现统一大业。
努力:改善两岸关系;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促进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和改善(7)你认为台湾回归的主要动力是什么?谈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有利因素有哪些?当前严重阻碍台湾和祖国大陆实现和平统一的因素有哪两个方面?你认为祖国统一的前景怎样? 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是回归的主要动力。
有利因素: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两党都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阻碍因素主要有:“台独”势力和外来干涉。前景:海峡两岸最终必将统一。(8)你认为当前我国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是什么?现在我国处理海峡两岸关系的原则是什么?目前我国解决“乡愁”问题的基本国策是什么?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一国两制。
(9)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大陆与台湾关系的现状如何?两岸如果共同举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活动了辉煌的成就?
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现状:略。
成就:有利于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祖国的和平统一。
2、图片作为史料的一种形式,能形象地反映历史信息。仔细观察下列7幅图,按要求回答问题。材料
一、图1周恩来“求同存异”演说 图2《周恩来访问印度》图3《乔的笑》图4《历史性的握手》 材料二
图5《毛泽东与田中角荣》图6图7
(1)新中国建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新世纪我国外交工作出现了什么新特点? 奉行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独立的、不结盟的、全方位的和平外交政策。
(2)依次写出图
1、图
2、图
3、图
4、图5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名称?图中“APEC”“WTO”分别指什么组织?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加入了哪些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中国加入这些国际组织说明了什么?
万隆会议召开;中印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第26 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
席位。尼克松访华;
组织: “APEC”指亚太经合组织; “WTO”指世界贸易组织。国际经济组织:
说明了:中国在多极化世界格局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3)图1反映了周恩来同志参加哪次国际会议?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这一方针的提出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图1中万隆会议期间的周恩来有何突出的功绩?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什么观点,从而“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万隆会议;“求同存异”的方针;
作用: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突出的功绩: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观点:“求同存异”的方针;
(4)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指什么?根据图2,中印双方一致同意以什么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早是谁于何时提出的?请写出此原则的主要内容? 请写出此原则的历史意义?
“中国声音”主要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1953年。
主要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历史意义: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开拓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5)20世纪70年代,为中国外交新局面的出现创造了良好国际环境的事件是什么?哪一外交成就,让图3中的乔冠华开怀大笑?图3的照片应该拍摄于哪年哪届联大?中国取得这一外交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事件:1971年,第26 届联大,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哪一外交成就:因为在第26 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26届。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6)什么事件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图4的照片应该拍摄于哪一年?尼克松所说的“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分别指什么?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哪一年?
尼克松访华;1972年;中美结束了长期对立的僵局,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1979年。(7)列举20世纪70年代中美建交过程中的史实?两位国家领导人的这次历史性握手,对两国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美国在与中国的交往中,最早是在哪一份文件中声称它将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的?当今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史实: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签署《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建交。影响:中美关系开始改善,并逐步走向正常化。《联合公报》;台湾问题。(9)简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对外关系取得的显著成就?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过程中,中美双方发表了哪两份公报?喝两份公报表明了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是什么? 成就:1971年,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签署《联合公报》。1972年,中日建交。1979年,中美建交。《联合公报》和《建交公报》。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10)简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对外关系取得的显著成就?为进一步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流,本世纪初我国做出了怎样重大的战略举措?
显著成就: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2001年,中国承办APEC会议、2001年,中国加入WTO;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2010年,成功举办世博会。战略举措:2001年,中国加入WTO。
3、歌曲《爱我中华》中唱到:“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⑴新中国成立后,哪一年和平解放西藏?西藏是以什么方式实现解放的?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主要实行的政治制度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实行这一制度的意义?新中国成立了是哪5个自治区?
1951年。和平方式。青藏铁路。民族区域自治;
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政治权利;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维护了国家的统一;维护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根本利益。5个自治区: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
(7)新时期我国建立了怎样的新型民族关系?请你为各民族的团结写一句祝福的话?请用一句话揭示这首歌的主题?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民族大团结万岁;各民族共同繁荣;56个民族是一家;爱我中华等。反映了我国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新型民族关系。2012级初中历史第四册6——7学习主题单元测试题
(四)(17——21课)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材料一
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意义: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材料分析题七:
材料一: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东方红》 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 ……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 材料三:……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1)材料一歌颂的“大救星”是谁?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哪次会议上确立了他的领导地位?(2)材料二中的“老人”是谁?“神话般崛起座座城”,最典型的是哪个城市?“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又是哪一事件?(3)材料三中的“旗帜”是指什么? 参考答案:(1)毛泽东;遵义会议;(2)邓小平,深圳,指邓小平1992年南巡讲话;(3)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材料分析题八:仔细观察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A第一颗原子弹B.东方红I号卫星C.首次育成杂交水稻D.“神州”五号升空 材料二、一副农家对联写道:“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做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 材料
三、“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此翁淡泊于名利,专注于田畴,以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让人们逃离饥饿。
材料
四、1986年3月,四位老科学家联合给中共中央写信,指出面对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 战,中国不应该落后。(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 你认为材料二中哪一科技成果意义最重大?请扼要说明理由?我们青少年应如何迎接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浪潮?
科技成果:成功试爆原子弹;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材料分析题一:“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请回答:(1)三年以来从哪一年算起?指什么时期?(2)三十年以来所指的时间范围是什么?指什么时期?(3)公元一千八百四十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这一事件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4)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在哪一次会议上?这次会议具有什么重大意义?参考答案:(1)从1946年算起;解放战争时期。(2)从1919——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3)鸦片战争;从此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1)图中A、B各是什么地区? 20世纪90年代这两个地区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什么现实意义?(2)图中C、D分别是什么地区? 20世纪80年代该地区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3)从这一系列变化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参考答案:(1)A香港,B澳门,回归祖国(中国恢复对这两个地区行使主权),意义:是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洗雪了多年来的民族耻辱,振奋了民族精神,使香港、澳门进入了“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新时代,对早日解决台湾问题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2)C:深圳 D:汕头;国家在这里设立经济特区,极大地促进了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3)改革开放后,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经济迅速发展。
八年级下册阅读材料题 篇2
关键词:阅读课模式,有效性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 初中英语阅读的教学目的是乐于阅读, 基本养成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掌握概括大意、理解词义、预测故事情节等基本阅读方法, 基本掌握常用阅读策略, 初步形成语感。但在实践过程中阅读课要么成了枯燥, 烦闷的汉译英课, 语法课;要么就是气氛热闹但不讲究阅读策略的听说课, 游戏课。是侧重完成阅读课文中的语法教学, 还是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抓语言点, 英译汉?我在平常的教学中对阅读课模式进行了长期有效的探究和实施, 在教学实践中有意加入一些高中阅读教学的理念, 将每堂阅读课分为:读前 (Pre-reading) , 读中 (while-reading) , 读后 (after-reading) 。从教学的结果来看, 效果比较好, 不仅增强了阅读理解教学的有效性, 参与性, 而且突出了教师的主体创造性, 克服了教学过程中的机械操练, 学生的阅读兴趣写作能力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现以其中一篇 (Project English八年级下unit 7 Cooking is fun Section C) 为载体, 谈谈如何实施有效的阅读教学。
一、阅读前pre-reading
教师需要对即将进行的阅读进行有效的铺垫和引导, 使学生对本课的背景知识有较全面的了解。
1. warm up:
enjoy the song。欣赏一首欢快的韩语关于食品的歌曲, 朗朗上口的旋律, 便于学生跟唱, 烘托气氛,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阅读课的导入方式有许多。可以是:头脑风暴式、竞赛式、背景铺垫式、分享经历式、预测式、多媒体导入式等。但无论哪一种, 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切合自己本堂课的教学并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导入方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热身。
2. listening:
听短文判断正误, 完成教材2 work alone的教学 (此篇听力文章是有关西方的就餐习俗) 。此篇听力本是阅读后的内容, 我在上课时将它提前放在此, 是因为发现材料不仅能训练学生的听力能力, 也能对即将学到的文章作一个有力的铺垫。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整合改编教材, 做到不受教材的限制, 以学生为主体, 整合教材, 让教材更加适合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 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中都获得不同程度的收获。
二、阅读中:while-listening
在这一阶段要注重过程, 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应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侧重学生阅读技巧和阅读策略的培养, 以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设置任务时要由易及难, 引导学生进行由略到细的阅读。这一阶段主要是理解课文, 主要的步骤为:1.粗略地阅读全篇, 掌握大意梗概。2.通过跳读抓细节, 找主题句, 猜词义。3.详细、逐行反复阅读课文, 通过选择、True/False判断来检查学生对文章细节的理解。4.找出段落、重点和疑点, 掌握全部内容。用Yes/No和Wh问题、短文填空等形式检查学生阅读情况。5.从所读内容中获取知识受到启发,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针对性地解决语言点。
三、阅读后:Post—reading
如果说前面的阅读前, 阅读中是输入过程, 那这一环节就是输出的过程。教师可以采取让学生对文章进行复述、改写、续写、仿写等形式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
如在本课中我设计了一个仿写的题目:Table manners in China。为了扫清学生仿写的障碍, 我先进行了:Guessing game:Is it polite or impolite?让学生们就中国的餐桌礼仪中哪些是有礼貌的, 哪些是不礼貌的行为进行讨论。然后再让学生来仿写。目的是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阅读中学到的技巧来解决实际问题, 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八年级下册过关题 篇3
第一部分
选择题(75分)
一、(3×8=24分)
1、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不逊xùn
眷念juàn
颔首低眉hán
文绉绉zhōu
B、诘责jiã
锃亮zâng
广袤无垠máo
稽首qǐ
C、门楣mãi
哂笑shěn
众目睽睽kuí 啮齿类niâ
D、招徕lái
硌牙gâ
即物起兴xìng
牟取mú
2、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抑扬顿挫
诚皇诚恐
正襟危坐
藏污纳垢 B、由然而生
冥思遐想
期期艾艾
落英缤纷 C、长吁短叹
盛气凌人
相形见绌
沧海桑田 D、莫衷一是
一视同仁
龙吟凤哕
顾名思意
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鸢飞戾天者
戾:眼泪 B、去国怀乡
国:国都 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求:探求 D、杂然而前陈者
陈:摆开
4、下面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许静的朗诵字正腔圆,令李老师喜从天降,他立即同意让许静参加诗歌朗诵会。
B、这部著作是他长期工作经验的总结,是他经过反复修改后处心积虑写出来的。
C、2001年教育部放宽高校招生报考条件,各高校对大龄考生和应届生等量齐观。
D、愚公之所以能感动上天,搬走太行、王屋二山,靠的就是持之以恒的精神
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B、阅读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C、在学习中,我们要即使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D、一进入体育场,大家就看到五颜六色的彩旗和欢呼声。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读了拜伦的诗,就想到西班牙去,想看看西班牙女郎的头发是黑的,还是金黄的?
B、在中华大地上,我要去的地方就更多了,因为我认为中国的山山水水、亭台楼阁、花草树木„„都是世界上最美的。
C、为了对演出市场及演员进行规范管理,文化部近日发出了“演员个人营业演出活动管理暂行办法”。
D、她说:“有这么多热心的民警,有这么多好街坊,我呀!还得活一辈子啊!”
7、选出与例句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例句:皎洁的月亮从云缝后面向下窥探着” A、朵朵浪花托起一个个美丽的传说。B、休闲是人生一枚甘甜的果实。
C、他委屈的泪水像开了闸似的哗哗流了出来。
D、在这时代的主旋律中,也偶尔有几声不和谐的音符。
8、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C、《云南的歌会》原题为“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作者沈从文,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
D、常见的表达方式有:记叙、说明、议论、描写。
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小石潭记》完成9--12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付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9、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乃记之而去
岳阳楼记
..B、明灭可见
才美不外见.. C、以其境过清
不能以游堕事
..D、潭中鱼可百许头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10、与“以其境过清”中的“以”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全石以为底
B、卷石底以出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不以物喜 .
11、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其岸势犬牙差互: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B、下见小潭,水尤清洌:下去见到一个小潭,水特别清澈透明。C、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D、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使人心神凄楚,寒透骨节,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1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作者悲凉凄怆的心绪。
B、第一段作者围绕着“石”来写,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不同的景致。
C、第二段写了游鱼、阳光和影子,动静结合,展现生动的画面,目的是表现鱼的活跃、可爱。
D、柳宗元被贬失意,心情抑郁,所以认为小石潭“不可久居”。其实作者笔下的小石潭风景如画,如果我们能跨越时空到此一游,或许会流连忘返。
三、(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云南的歌会》中一段文字,完成13--17题
大伙儿唱得最热闹的叫“金满斗会”。有一次,由村子里人发起,到时候住处院子两楼和那道长长屋廊下,集合了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六人围坐一桌,足足坐满了三十来张矮方桌,每桌各自轮流低声唱《十二月花》,和其它本地好听曲子。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荡动中舒卷张弛不定,有点龙吟凤哕意味。仅是这个唱法就极其有意思。唱和相续,一连三天才散场。来会的妇女占多数,和逢年过节差不多,一身收拾得清洁索利,头上手中到处是银光闪闪,使人不敢认识。我以一个客人身份挨桌看去,很多人都像面善,可叫不出名字。随后才想起这里是村子口摆小摊卖酸泡梨的,那里有城门外挑水洗衣的,打铁箍桶的工匠,小杂货商店的管事,乡村土医生和阉鸡匠,更多的自然是赶马女孩子、不同年龄的农民和四处飘乡赶集卖针线花样的老太婆,原来熟人真不少!集会表面说是避疫免灾,主要作用还是传歌。由老一代把记忆中充满智慧和热情的东西,全部传给下一辈。反复唱下去,到大家熟习为止。因此在场年老人格外兴奋活跃,经常每桌轮流走动。主要作用既然是在照规矩传歌,那么不问唱什么都不犯忌讳。就中最当行出色的是一个吹鼓手,年纪已过七十,牙齿早脱光,却能十分热情整本整套地唱下去。除爱情故事,此外嘲烟鬼,骂财主,样样在行,真像是一个“歌库”(这种人在我们家乡则叫做歌师傅)。小时候常听老太婆口头语,“十年难逢金满斗”,意思是盛会难逢,参加后才知道原来如此。
13、“仅是这个唱法就极其有意思”中的“这个唱法”指的是()A、每桌各自轮流低声唱。
B、唱和相续,一连三天才散场。C、先是独自唱,后是合起来唱。D、先是轻柔地唱,后是粗犷地唱。
14、参加“金满斗会”的人的身份和地位体现了“金满斗会”什么特点?()
A、特殊性、严肃性的特点
B、大众化、普遍性的特点 C、简陋性、庸俗性的特点
D、自由化、随意性的特点
15、召开“金满斗会”的确切目的是()A、避疫免灾
B、传歌
C、传递智慧和热情
D、热闹
16、画线语句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A、肖像描写,表现了老人的热情和才能。B、语言描写,表现了老人的聪明和智慧。
C、动作描写,表现了老人的勤奋和刻苦。[来源:学#科#网] D、心理描写,表现了老人的执着和坚强。
17、给这段文字加一个题目,准确的是()A、热闹乡村
B、乡里民俗
C、快乐村寨
D、村寨传歌
四、(9分,每题3分)
阅读《敬畏自然》选段,完成18--20题
自然之所以创造出会思维的生物,也许是有深意的。在我看来,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人是自然发展的高级阶段,人的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其高级之处仅在于他会思维、能够进行理解以及有自我意识。人的智慧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宇宙或者说自然借我的眼睛来观看她自己,借我的嘴来表达她自己,说出她亿万年来想说而没有说出的话。从这个角度可以说,我的智慧即是自然的智慧,我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我思维即是宇宙在思维,我痛苦即是自然在痛苦,我欢笑即是宇宙在欢笑。所以,人仅有的一点小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并不属于他自己所有,他只不过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因此,人对自然的种种误解,也许是自然对她自己的误解吧。
18、对文中划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自然没有能力误解人。B、人对自然的误解是故意的。
C、即使是人对自然有了误解,误解的责任也可能归属于自然自己。D、那便是自然对人有了误解,误解的责任也可能有人来承担。
19、对本段文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人的智慧与宇宙智慧具有根本的差别。B、人的智慧是宇宙智慧的一部分。C、人是宇宙创造的会思维的生物。
D、人的智慧相对与宇宙智慧来说,具有工具性的特点。
20、本段文字给人们以深刻的启发意义,其中错误的一项是()A、我们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B、人类在自然面前不要过分自傲。
C、我们不要做大自然的奴隶,要主动去驾驭它,征服它。
D、人是大自然精妙绝伦的艺术品,我们应该对大自然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五、(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藤野先生》选段,完成21-25题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我想去学生物学,先生教给我的学问,也还有用的。”其实我并没有决意要学生物学,因为看得他有些凄然,便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
“为医学而教的解剖学之类,怕于生物学也没有什么大帮助。”他叹息说。
将走的前几天,他叫我到他家里去,交给我一张照相,后面写着两个字道:“惜别”,还说希望将我的也送他。但我这时适值没有照相了;他便叮嘱我将来照了寄给他,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
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所以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难以下笔,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杳无消息了。
21、“中国是弱国„„疑惑”对这句话分析正确的是()A、当时的“中国留学生”是不学无术的“低能儿”。B、指责当时政府软弱无能,使人民成了低能儿。C、当时学生学习成绩差,考试舞弊严重。
D、表达了鲁迅极为愤慨的感情,是对日本“爱国青年”的讽刺和回击。
22、“呜呼无可想象!”表现鲁迅的状态是()A、无法劝阻这些人喝彩。
B、为某些中国人的麻木而痛心。C、面对那些围观者的狂呼乱叫不满。
D、认为无法改变这些人的精神面貌。
23、“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面”一句中的“中国人”指的是()A、指围着看枪毙的一群中国人
B、指即将被日本人当做俄国侦探而要枪毙的中国人以及围着枪毙的中国人。
C、影片中表演的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抓捕即将被枪毙的中国人。D、包括鲁迅在内的围着看影片的一群中国人。
24、选文第二段中的“他们”是指()A、日本青年 B、中国人
C、有日本青年,也有中国人。D、讲堂里所有的人。
25、“──呜呼,无法可想!”一句的感情基调是()A、消沉
B、激愤
C、忧伤
D、失望
六、原文默写(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欲上青天览明月 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4分)
一位作曲家带着自己创作的曲子向一位著名的音乐大师讨教。在听演奏的过程中,这位大师不断地脱帽。演奏完毕,作曲家连忙问道:“大师,是不是屋里太热?”大师说:“不热。我有碰到熟人就脱帽的习惯。在阁下的曲子中我碰到那么多的熟人,不得不连连脱帽。”这位大师的答话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16分)同情的眼神
①很多年以前的一个寒夜,在弗吉尼亚州北部,一个老人等在渡口准备乘船过河,寒冷的冬季的霜雪已使他的胡子像上了
一层釉。看来他的等待似乎是徒劳的。寒冷的北风使他的身体冻得麻木和僵硬了。
②突然,他听到沿着冰冻的羊肠小道上传来了有节奏的由远而近的马蹄声,怀着焦急的心情,他打量着几个骑马的人依次
从他身边过去了。待最后一个骑手经过他时,老人站在雪中僵直得像一尊雕像,就在将要擦身而过的一瞬间,老人突然看着那
人的眼睛说:“先生,您能否让一个老人和您乘一匹马共行?您知道,单凭用脚走,人是很难通过这一段路的。”
③骑者勒住了自己的马,回答:“确实是这样,上来吧!”看见老人根本无法移动他那冻得半僵的身体,骑手跳下马来帮
助老人上了马,骑手不仅把老人驮过河,而且送他到他要去的地方,那里有数英里远。
④当他们走近一座小而舒适的村舍时,骑手的好奇心促使他问道:“先生,我注意到你让其他几个人过去而没有请求帮助,而当我经过时你却留住我借用我的马,我很奇怪这是为什么,在如此一个寒冷的冬夜,您却等待在这里并截住最后一个骑手,如果我拒绝您的要求并把您留在那里,结果会是什么?”
⑤老人慢慢下了马,以一种惊奇的目光看着骑手,回答说:“我已经在这里等了一些时间,但我以为我知道谁更有美好的
品德,”老人继续道,“我仔细观察了那几位骑手,立即便看出他们没有关心我的处境,这时候就是我求他们帮忙也无济于事。但是当我仔细一看您的眼睛,仁慈和同情之状是相当明显的。我知道,当时当地,您的友好态度使我得到了这样一个机会,使我在最需要的时候能够得到帮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那些暖人肺腑的评价深深地触动了骑手。“您的评价把我形容得太伟大了,”他告诉老人,“可能我以前在从事自己的
事情上过于忙碌,所以我对别人需要安慰和怜悯的帮助太少了。”
26、第④段中骑手的“好奇心”是什么?(4分)
27、第⑤段中老人说“我已经在这里等了一些时间”是可信的,因为:(4分)
28、分析第⑤段“我以为我知道谁更有美好的品德”。
(1)“美好的品德”是指:(2分)
(2)“我知道谁有更美好的品德”的依据是:(2分)
八年级下册英语随堂训练题 篇4
—I’msortingoutoldbooksandI’ll_______tokidsinWestChina.A.givethemupB.givethemaway
C.givethemoffD.givethemin
2.Wefound_____necessarytoprotectanimalsindanger.A.itB.this
C.thatD./
3.Youshould_____smoking.It’sbadforyourhealth.A.getupB.putupC.giveupD.lookup
4.Thankyouforyour_____,otherwiseIcouldn’tfinishmystudy.A.kindB.kindlyC.kindnessD.kinds
5.Heisstrong_____football.A.inplayB.inplaying
八年级下册数学正方形同步检测题 篇5
1、性质的应用
1、已知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长为8cm,则其面积是__________cm2.
2、如图,将一块边长为12的正方形纸片ABCD的顶点A折叠至DC边上的点E,使DE=5,这痕为PQ,则PQ的.长为_______.
10题图
3、如图,正方形的周长为8cm,则矩形EFBG的周长为.
2、正方形的判定
4、在四边形ABCD中,O是对角线的交点,下列条件能判定这个四边形是正方形的是_
A、AC=BD,AB∥CD,AB=CD
B、AD∥BC,∠A=∠C
C、AO=BO=CO=DO,AC⊥BD
D、AC=CO,BO=DO,AB=BC
5.矩形各内角的平分线若能围成一个四边形,则这个四边形一定是()
八年级下册阅读材料题 篇6
1.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是30cm,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SAOB的.周长比SBOC的周长在5cm,则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各边长为_____。
2.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AC=2cm,BD=6cm,CA⊥AB,则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_____,面积______。
3.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AE⊥BC交CB的延长线于点E,AF⊥CD交CD的延长线于点F,AB+BC+CD+DA=32cm,BC=3
5AB,∠EAF=2∠C,则BE长为____,则∠C____
4.已知矩形ABCD中,AC,BD交于点O,AE⊥BD于E,
AB=2cm,BD=4cm,则AC长为____BE长为____,∠ADB度数为____∠BAD度数_____。
八年级上册材料题集锦 篇7
一、材料一 鸦片烟,真狡烩„„这是西洋要将中国害。远从印度运将来„„女子变妖怪,男子变痴呆,未老身先死。
材料二
每年的6月3日为禁毒宣传日。历史上的这一天,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领导人民取得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
请回答:
(1)这位民族英雄是谁?这一天他取得什么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有何意义?
(2)“鸦片引发了一场战争,鸦片改变了中国”,依据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战争的名称、交战双方、起止时间以及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3)吸食毒品成为当今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请结合所了解的有关知识,谈谈吸毒对青少年、对社会有何危害?
二、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的失败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了他们对西方屈尊的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请回答(1)你认为材料中所说的使中国人受刺激的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是指?
(2)文中所说的中国人民反入侵斗争有哪些?涌现出几位民族英雄?
(3)针对这种入侵与反入侵的斗争,你有何感想与看法?
三、结合史实分析中国是怎样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四、材料一(雨果)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掠走夏宫全部财富,然后双 1
双荣归欧洲。
材料二 英军头目额尔金称:只有焚毁圆明园一法最为可行„„此举足以使中国及其皇帝产生极大震动。
(1)材料中提到的强盗是谁?夏宫是什么地方?
(2)雨果为什么认为这两个强盗交付审判?材料二中被额尔金称为“最为可行”的一法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答:因为这两个强盗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是赤裸裸的强盗行径,对中国犯下了不可侥恕的错误。
真实目的是:用及其凶恶野蛮的手段迫使中国皇帝就范,任其凌辱。
(3)西方列强一向标榜自己是来自“文明社会”的文明人,对此你有何认识?
五、近代化主要是指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资产阶级明主政治体制确立的过程。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
(1)中国在近代化探索中的四件大事是什么?
(2)上述四次运动分别体现了什么样思想主张?
(3)从这些思想主张的发展变化,可看出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有什么特
六、事实表明,不触及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是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的历史使命,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1917年俄国和1919年中国发生了两件大事。点?
(1)不触及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指。
2)改良主义运动指
(3)旧式农民战争指
(4)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
(5)新的社会力量指什么阶级?他在哪一运动中登上历史舞台?有何影响?
(6)先进理论指什么?它通过哪一运动传到中国?
七、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兴起了一股师夷长技,自强求富热潮,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材料二 1898年3月11日到9月21日,光绪帝发布了上百道变法令,改革政府机构,裁撤„„
材料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1)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三次重大历史运动?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在内容上有何不同?
(3)材料三提到的民国是何时建立的?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是谁?1918年是民国几年?
八、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农村革命根据地
(1)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是什么?
(2)何时由谁建立的?
(3)它的建立为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什么道路?给我们什么启示?
九、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进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长征七律》
(1)诗中所讲红军远征开始于哪一年?结束于哪一年?这次远征在历史上被称做什么事件?
(2)后四句诗反映了这一历史事件中的哪些重大军事行动?
(3)在这一远征中一个重大的转折是什么?
(4)长征的胜利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5)长征经过西部几个省区。答:黔、川、滇、康、青、甘、陕(6)今天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我们有没有必要重提长征精神?为什么?
十、材料一 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发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愤吗?我们反对政府屈服的外交,国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自相残杀,所以才提出救国救民的八项主张。
————1936 3
年12月16日张学良杨虎城《告全体同胞书》
材料二 陕甘事起,国家民族危在旦夕,迫以兵谏。
(1)据判断,这是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什么大事?由谁发动?
(2)发动这一事变的目的是什么?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解决方针?为什么?
(3)最终如何解决?有什么意义?从中我们可得到什么启示?
(4)张学良将军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5)人民深切怀念张学良将军而唾弃李登辉、陈水扁之流。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张学良的行为是爱国的,维护了国家、民族的利益,维护了祖国统一。李、陈之流不顾人民的反对,逆历史潮流而行,想要分裂国家,搞台独,是历史的罪人。
(6)、我们青年学生在新时期应怎样把张学良将军的伟大爱国精神发扬光大?
答:现在爱国主义的内涵是爱国家、爱人民、爱中华民族三者的统一。青少年应有历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应只是一句空话,应实实在在地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特别是要做好准备为振兴中华复兴中华民族大业而努力学习,将来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人才。
十一、中国近代史上日本曾发动两次侵华战争,是哪两次?结果如何?对中国各产生了什么影响?试分析两次战争结局不同的原因?针对当今日本右翼势力多次修改教科书,否认侵华史实的行为,你有何感想?
十二、2005年既是请政府甲午战争战败110周年,也是中国抗日战争 4
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请回答:(1)甲午战争后签定的《马关条约》中哪一条款对中国社会生产造成的危害最大?为什么?举例说明由于《马关条约》签订而加剧的民族危机催生了哪些重大斗争?
(2)20世纪30年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局部进攻到全面进攻的标志事件分别是什么?在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诸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哪一点?写出战争中的几次重大胜仗?
(3)用史实说明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有什么关系。面对今天人类社会解决的环保、禁毒、反恐等全球性问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关系: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史实 :①1942年,中英美苏等26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形成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为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基础。②中国抗战歼灭日伪军200万,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为打败日本法西斯付出了巨大代价。启示:发扬国际社会的团结与合作精神;加强国际间互相支持与协作;团结就是力量等。
十三、列举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战略决战,最后胜利的标志性事件及开始的时间。人民解放战争能够迅速取胜的原因是什么?
十四、1919年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基础,在中国共产党的不断努力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断取得胜利。
试回答: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为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行了哪些斗争?
十五、材料一:日本所谓《新历史教科书》对卢沟桥事变是这样叙述的“1937年7月7日夜,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历史事件。第二天,中国方面继续开枪,进入战斗状态。事件本身不过是一个小摩擦,虽然人们希望就地解决,但是与日本方面的冲突事件不断发生,解决变得困难起来。
材料二: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 5
今日割台湾。
材料三:CCTV.com消息:2005年4月29日,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举行了会谈,并发布了新闻公报。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所叙述的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是真实的吗?
(2)材料二中“去年今日割台湾”是日本发动的哪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实现的?此后台湾又是怎样回归的?
(3)五十六年前台湾与大陆的又一次分离是怎么回事?我国目前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4)国共两党在历史上曾有两次合作。当日本全面侵华,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之时,是谁号召团结一致,共御外辱的?请说出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性事件?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以后,并肩抗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请说出国共两党领导抗日军民抗击日军的重大战役(各举一例即可)。
十六、中国近代史可以用“侵略史”“抗争史”六个字概括。
1、列举近代史上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2、中国地主阶级是怎样抗争的?
3、为救国,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作了不懈的努力,他们的斗争实践分别是什么?
【八年级下册阅读材料题】推荐阅读:
八年级下册期末检测题07-24
八年级思品下册期末检测题08-08
八年级下册思品期中检测题10-19
七年级下册期末材料分析题09-02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质量检测题二答案07-05
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训练题及答案08-29
人教六年级下册阅读材料笔记09-27
八年级下册默写05-18
八年级下册生物10-20
八年级下册重点短语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