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历史答案

2024-09-21

八年级下册历史答案(共8篇)

八年级下册历史答案 篇1

课程资源库·暑假作业 八年级历史

参考答案

作业一 中国近现代史总线索

一、知识梳理

1.鸦片战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洋务运动;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3.五四运动; 4.新中国成立;

5.九一八;卢沟桥(七七);

6.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7.新中国成立;和平解放西藏;抗美援朝;土地改革; 8.三大改造完成; 9.十一届三中全会;

二、巩固练习

1.D 2.D 3.C 4.C 5.D 6.⑴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

⑵与国民党第一次合作,进行“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国民大革命;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等,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领导解放战争取得胜利推翻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⑶①通过和平解放西藏、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巩固新生人民政权;通过“一五计划”、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实施三大改造等措施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实行改革开放解放发展生产力提高我国综合国力。②制定政策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不能忽视规律、急于求成。

作业二 侵略与反抗

一、知识梳理

1.《南京条约》; 圆明园 ;甲午中日战争 ;《辛丑条约》;

2.林则徐;黄海大战;收复新疆;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3.《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二、巩固练习

1.A 2.B 3.D 4.C 5.C 6.D 7.⑴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⑵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⑶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演进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作业三近代化的探索

一、知识梳理

概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中学教研室课程资源库·暑假作业 八年级历史

一、1.先进生产技术;封建统治; 2.自强;求富;

3.近代军事工业;近代民用工业;

4.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二、2.维新变法;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 3.“公车上书”;“戊戌变法”;

三、1.孙中山

2.革命;清朝统治;资产阶级共和国; 3.民族;民权;民生;

5.清朝统治;封建帝制;民主共和;

四、1.陈独秀;李大钊; 3.《青年杂志》 4.民主;科学

5.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 6.思想大解放;马克思主义

二、巩固练习

1.C

2.C

3.B 4.B 5.B 6.C 7.C 8.C 9.⑴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⑵由学技术到学制度再到学思想 ⑶近代化的探索

作业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一、知识梳理

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遵义会议;

二、巩固练习

1.D 2.A 3.B 4.B 5.D 6.D 7.A 8.⑴巴黎和会;五四运动。

⑵图一:毛泽东(或陈独秀等)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图二:朱德(周恩来);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图三:毛泽东(或朱德等)建立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支坚强的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图四:毛泽东。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作业五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知识梳理

1.局部;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七七;全国;

中学教研室课程资源库·暑假作业 八年级历史

4.南京;

5.台儿庄;百团大战;

二、巩固练习

1.A 2.D 3.D 4.D 5.C 6.C 7.D 8.C 9.⑴九一八事变、不抵抗政策 ⑵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⑶南京大屠杀;

表示强烈的愤慨和严正抗议;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正视历史、以史为鉴;牢记历史,珍爱和平;面向未来、加强合作;谋求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答出其中一点或符合题意即可)

作业六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及近代的经济和社会生活

一、知识梳理

重庆;中原;大别山;渡江;一战;张謇;辛亥;

二、巩固练习

1.C 2.C 3.D 4.B 5.C 6.⑴重庆谈判;抗战胜利;达成双十协定。⑵为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作业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一、知识梳理

1.开国大典;和平解放西藏;抗美援朝;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土地改革; 2.中国历史;独立自主;站起来了;壮大;鼓舞; 3.统一;大团结;

4.1950;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最可爱

5.封建的地主阶级;农民;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生产力;

二、巩固练习

1.A 2.B 3.C 4.D 5.B 6.A 7.B 8.D 9.⑴图一时间:1949年;事件:新中国的成立

图二时间:1950年—1952年底;事件:土地改革运动 图三时间:1950年—1953年7月;事件:抗美援朝战争

⑵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世界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中学教研室课程资源库·暑假作业 八年级历史

⑶共同作用: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作业八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知识梳理

一、1.重工业;工业;工业化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赎买;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1.中共八大;

2.“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二、巩固练习

1.B 2.C 3.D 4.B 5.B 6.⑴最高利益:实现国家工业化; 规划:五年计划

成果: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面貌,建立了工业体系 ⑵问题:片面追求高速度,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作业九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知识梳理

1.真理标准;解放;

2.十一届三中;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1980年,深圳、厦门、汕头、珠海 4.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十三大;经济建设;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

二、巩固练习

1.A 2.B 3.B 4.C 5.D 6.⑴毛泽东:创立毛泽东思想、领导建立新中国等;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

⑵喻指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的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吸收侨资、外资,引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⑶《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等 趣味园地

(这是一道所谓无标准答案的活动创新题,此种题型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拓学生的视野。在答案的寻找中可以说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此题可有多种答案,如:会议类、人物类、政策类、科技类„„等,只要合理即可。

作业十

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和祖国统一

一、知识梳理

求同存异;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邓小平;社会主义;资本中学教研室课程资源库·暑假作业 八年级历史

主义

二、巩固练习

1.B 2.C 3.C 4.D 5.D 6.B 7.D 8.C 9.⑴主要原因:美国对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长期实行敌视政策。

⑵成就: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日建交等。⑶A ⑷认识:外交政策应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外交政策的发展变化必须符合国情;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等。10.⑴图一:万隆会议召开(或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图二:尼克松访华(或中美关系正常化);图三: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或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上海举行)。⑵台湾问题。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作业十一

步入近代及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一、知识梳理

1.人文主义思潮的广泛流行 2.《权利法案》 3.《独立宣言》

二、巩固练习

1.A 2.C 3.A 4.D 5.C 6.⑴《权利法案》《人权宣言》

⑵封建统治者;不同点: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确立起来;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

作业十二

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一、知识梳理

奴隶制的存废问题;《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美国的统一;资本主义的发展;“废藩置县”; 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

二、巩固练习

1.A 2.D 3.C 4.D 5.D 6.A 7.C 8.D 9.⑴俄国1861年改革(或俄国农奴制改革);《解放黑人奴隶宣言》,⑵俄国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美国黑人奴隶自1863年1月1日起永远获得自由.10.⑴美国;林肯;美国;奥巴马;

⑵领导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扫清了道路 ⑶有关系;因为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从而使黑人后裔才有参加选举并当选为总统的可能。

中学教研室

八年级下册历史答案 篇2

一、前言的增设

与旧教材相比, 新教材别出心裁地在目录前增设了前言。前言的第一句话是:“在本册书中, 我们一起来认识中国的区域。”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 新教材从一开始就体现出新课改“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采用的是“我们一起来认识”而不是“你们将要学习的是”, 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 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接下来的部分用了非常优美生动的语言对整册内容进行了简单概括,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这些优美的语句身临其境地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 从而增强对学习本册内容的兴趣。

二、章节设置的变化

1.章节数量的变化。旧版教材共有6个章节, 而新版教材只有5个章节, 而且与旧教材相比, 新教材的章节号与上册章节是相连的, 体现湘教版八年级整册内容的统一性和连贯性。

2.章节内容的变化。从新旧两版 教材的内 容可以看出, 教材的编写思路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旧版教材的编写思路应该是 总—分的传统 思维方式, 从一般到 具体, 先介绍中国的 产业, 包括上一 册的中国 的人口、气候、资源等等, 先让学生对整个中国的各个方面有个大概的了解, 然后在下册就详细从东部沿海、内陆沿疆、黄河和长江沿岸这四个部分对中国每个行政单位进行了介绍, 内容繁杂, 追求面面俱到, 但是要在有限的篇幅内完成又是不可能的。因此, 新版教材针对这些问题做了很大的改进, 主要从认识区域的方法着手, 教会学生从位置和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和发展这三个方面来学习和了解中国的区域, 不再是简单知识内容的呈现, 而更注重的是学习如何分析区域的方法, 这才是学生适应当今变幻莫测的时代最需要掌握的东西。新版教材把《中国的产业》这一章节放到了上册, 而下册的重心完全放到了区域的学习上, 不管是章节先后的安排, 还是章节内容的选取, 都体现了 “学习对生 活有用的 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课程理念。

三、地理图像的变化

地理图像是地理教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是传递地理知识的一个重要载体, 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发展成熟的初中生来说, 色彩鲜明、生动形象的地理图像能让他们迅速地产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根据初中生这一显著的特点, 无论是旧版教材还是新版教材, 教材编写者都采用了大量的地理图像来凸显教材内容。尽管如此, 与旧版教材相比, 新版教材采用的地理图像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较大的突破。

1.新旧教材地理图像数量和密 度的变化。旧 版教材共分为6个章节, 地理图像在每个章节的数量分别是33幅、57幅、16幅、15幅、16幅和1幅, 总共是138幅;而新版教材5个章节的地理图像数量分别是42幅、37幅、46幅、73幅和3幅, 总共是201幅。新教材的图像密度和数量都比以前有所增加, 说明地理图像在地理教材中的地位日趋重要。

2.新旧教材地理图像质量的变化。从整体看, 与旧版教材相比, 新版教材的地理图像色彩更加鲜明、丰富, 图注更加清晰, 图像的线条也比较饱满。旧版教材以彩图为主, 而新教材在彩图的基础上也适当地采用了黑白图像, 比如在教材第12页, 为了突出中国传统交通工具的地域特色是“南船北马”, 图5-21和图5-22就分别采用了“20世纪40年代江南水运”和“北方传统运输方式”两张黑白图像, 黑白图像的运用准确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真实的人文景 观, 具有历史 的厚重感 和更强的 说服力。除此之外, 新版教材的地理图像更具时代感。两版教材中都有对北京的区域介绍, 体现北京最近这些年来高速发展成果的图片更是大量出现在新教材当中, 比如北京的金融街、中关村科技园和鸟巢等。与此同 时, 新教材的图像也体现了地方民族特色, 比如展现京剧、秦腔、锅庄舞等图像的运用。

新版教材与旧版教材相比, 在很多方面存在优势是毋庸置疑的, 因为它毕竟蕴含十年来无数教师无数次课堂实践的经验总结。就如同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人一样, 新版教材也肯 定存在着 许多不足, 它是“十年 磨一剑”的成果, 现在又正 返回实践 中去接受 实践的检 验。人的认识是无限的, 总能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地去改进和完善, “最好的总是在下一次”, 怀抱着这样的期望, 教育才能不断地向前发展。

摘要:湘教版初中地理新教材的修订以《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2011年) 为依据, 在原教材的基础上更新了大量的素材, 同时也对章节的设计进行了重新梳理。以八年级下册为例, 新教材除了增设了前言, 章节设置及地理图像也有了一定的变化。

八年级下册中考历史高频考点评述 篇3

考点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主要知识点有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等。

例1(2009年湖北省恩施市中考试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09年3月3日15时,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右图),审议通过政协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q,Yc~E程,听取贾庆林主席作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听取张榕明副主席作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材料二右图。

材料三据中央电视台新闻报道。朝鲜于2009年5月25日宣布成功进行了第二次核试验,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提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说一说1949年9月在北平隆重举行的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完法作用的文献是什么?

(2)材料二所反映的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

(3)从材料三中看出,朝鲜核问题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历史上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志愿军英雄功臣,他们为今天留下了哪些宝贵精神财富?

(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历史揭开了崭新的篇章,到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请问“三大改造”指什么?“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有什么历史意义?

[点评]2009年是新中国诞生60周年,新中国的成立与巩固这一专题知识是2009年中考历史考查的重点。对于这部分知识,可以放入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的专题中考查,也可以将抗美援朝与中美关系的发展联系起来进行考查。

[参考答案](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2)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3)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4)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例2(2009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试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一直十分注重西藏的稳定和发展。根据相关资料,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最终通过什么方式解放了西藏?为冲分尊重和保障藏族人民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我国在西藏实行了哪一基本政治制度?

——2009年3月12日西藏文化网

(2)材料一中的两枚徽章表明,50年前在西藏發生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之后,西藏人民的社会政治地位怎样?

材料二1959年,克松村70户人家,433人,全年粮食总产量仅16万斤。到2008年,克松居委会拥有居民210户,838人,粮食总产量达到170多万斤。克松居委会还大力发展副业,2008年经济总收入达1019万多元,人均收入达到6380元,其中现金收入为4600元。

——2009年3月27日北方网《走进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克松村》

(3)读完材料二,你认为克松村居民当年的经济状况与50年前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4)2000年以来,西藏加快了发展步伐,出现了大发展的新气象。这主要得益于中央提出并实施的哪一重大战略决策?

[点评]在民族关系这部分知识中,有关藏族的知识点是中考历史试卷中的高频考点。学习这部分知识时,要与国家发展、统一联系起来。

[参考答案](1)和平方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民主改革或百万农奴解放。当家作主。(3)人口增多,粮食产量提高,收入增加,生活富裕。(4)西部大开发战略。

考点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发展。主要知识点有第一个五年计划、1954年宪法、三大改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改革开放、建设中

例3(2009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试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2009年2月1日,新华社播发2009年中央“号文件”,再度锁定“三农”。这份名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1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围绕着“稳定、增收、强基础、重民生”,对2009年农村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摘自《一年时事政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一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它的推行促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2)根据材料一中的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展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主要原因。该运动又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4)党和人民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说明了什么道理?

[点评]“三农”问题是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建国后有关“三农”的知识点主要有土地改革、三大改造中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等。学习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还没有进入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才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出现,是在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参考答案](1)1950年的土地改革。由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2)小农经济无法满足工业化发展的需要。由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3)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医疗机构。(4)党和政府在根据中国国情制定农村政策。

例4(2009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试题)右图是一幅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创作的宣传画,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有()

①该宣传画创作的时间应该是1958年一1960年②该画反映了我国人民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③通过该画可知当时存在浮夸风现象④该画内容充分说明“人有多大胆,地有爹大产”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点评]中考历史试卷中常出现结合漫画或诗歌考查“大跃进”运动这一知识点的题目。“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新中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重大失误,在中考试卷中对这一知识点的考查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学习时,我们可将其与1978年以后的改革开放联系起来,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建设社会主义

的经验教训。

[参考答案]A

例5(200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考试题)对外开放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经过多年的实践,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梯度推进的对外开放格局。请回答: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何时何地召开的?简述会议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

(2)联系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要求层次清楚,表达精炼)

(3)列举一个实例,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经济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

[点评]对于改革开放这部分知识,可以将其和新中国的成立与发展联系起来进行考查,和其他的改革联系起来进行专题考查,和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联系起来进行考查。在复习这部分知识时,我们要注意理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发展,并识读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的示意图等。

[参考答案](1)1978年底,北京。内容: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2)1980年,设立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992年,开放内地省会城市(或答从设立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到沿海经济开放区,再到内地开放)。(3)要求:举例真实、具体,观点正确,情感真挚。

例6、(2009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试题)邓小平说: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不包括。()

A.深圳B.上海C.厦门D.汕头

[点评]改革开放后的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是中考历史中常见的考点。学习时,我们要把经济特区与特别行政区区分开来。

[参考答案]B

例7(2008年山西省中考试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太祖时,废丞相,撤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清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由皇帝选调亲信组成。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

材料二“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民主人士被诬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反动学术权威”等,遭到批斗、迫害。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到非法监禁,被迫害致死。这是“文革”中最大的一起冤案。

材料三

1979年,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此后,又通过了《义务教育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这样,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请回答:

(1)材料-,说明了什么?它对近代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

(2)材料二反映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什么现象?它给中国造成什么危害?

(3)材料三记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哪一方面的事实?

(4)从上述三则材料中,你认识到了什么?

[点评]自从国家诞生以来,人类就在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尤其是步入近代社会以来,以法律为标志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逐步取代以王权为核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民主与法制建设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潮流。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参考答案](1)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之一。(2)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动乱和灾难。(3)我国不断加强和健全民主与法制建设。(4)必须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

考点三:祖国统一。主要知识点有“一国两制”、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海峡两岸的交往等。

例8(2009年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中考试题)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维护统一,巩固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那些有利于国家统一的人或事在历史的长河中依然被后人传诵与铭记。

材料一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1936,2)下半阙: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材料二有人致信荷兰殖民者揆一:“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祖国大陆全体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書《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秦皇”是指谁?为了巩固统一,他创立了一套什么制度?

(2)材料一中的“汉武”又是指谁?为了加强思想上的统一,他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二出自谁之口?1684年,为了加强对台湾的管辖,清朝采取了什么措施?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什么伟大构想?其中,中国政府于哪一年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澳门又于哪一年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点评]祖国统一的相关知识点是近几年中考历史中的常见考点。对这部分知识可以从古今祖国统一的专题角度来考查,也可以与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结合起来进行考查。

[参考答案](1)秦始皇。创建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2)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郑成功。清政府设置了台湾府。(4)一国两制。1997年。1999年。

考点四: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主要知识点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中日建交、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等。

例9(2009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试题)和谐是人类自古至今追求的理想和目标之一,当前我们正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列图片所反映的事件有利于推进世界和谐。

(1)写出事件的名称:图一u;图二u :图三u;图四u。按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序:u

(2)图二、四所反映的事件共同涉及了哪一问题?今天,我国解决该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材料二1689年,中俄两国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这是两国政府都承认的平等边界条约,此后中俄东段边境保持了张期的和平。从1964年开始谈判之后,中国就提出了要恢复对黑瞎子岛的主权要求。2008年10月14日,中俄两国在黑瞎子岛举行国界东段界桩揭幕仪式,标志着两国边界线全部确定,黑瞎子岛终于回到中国,这是双方本着和平对话、公平合理、平等协商精神,历经多年谈判的结果。

(3)指出材料中“第一个边界条约”的名称。黑瞎子岛主权问题的最终和平解决,体现了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和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各是什么?

(4)当今和谐世界的构建仍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请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其中的一点。

[点评]对于新中国的外交成就这部分内容,可以联系中国古代史从专题角度来考查,可以结合改革开放、中国综合国力增强等知识点进行考查,还可以与中美关系、中日关系等知识点相联系进行考查。

[参考答案](11)万隆会议召开(或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尼克松访华(或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或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上海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或两关系缓和)图→图二→图面→图三(2)台湾向题。

八年级下册历史答案 篇4

1.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有一首歌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

A.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2、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定是( )

①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②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③采用公元纪年 ④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A、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祖国大陆获得统一、中国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标志是(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开国大典

C.x藏地方政府与中央人民政府达成和平解放x藏的协议

D.1951年9月,人民解放军先遣支队进驻拉萨

4.中国抗美援朝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和朝鲜是邻国 B.中国和朝鲜都是社会主义国家

C.美国实行敌视中国的政策 D.美国的侵略威胁中国的安全

5.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是( )

A.刘伯承 B.朱德 C.彭德怀 D.邓小平

6.新中国成立后,涌现出大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杰出人物,人民分别给予了他们许多光荣的称号,不相符的是( )

A.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B. 铁人

C.杂交水稻之父 D.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7.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农村的土地所有制是( )

A.国家土地所有制 B.集体土地所有制 C.农民土地所有制 D.公社土地所有制

8.下列关于新中国土地改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土地改革顺应了农民阶级的要求 B.到l952年底,全国完成土地改革

C.土改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D.土改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提供了条件

9.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

A.农业 B.交通运输业 C.重工业 D.农业、商业

10.“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桥”指的是( )

A.钱塘江大桥 B.武汉长江大桥 C.南京长江大桥 D.川藏、青藏公路

1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土地改革的完成

12、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结束了“洋油”历史的标志是:( )

A、胜利油田建成 B、新兴电子工业发展起来

C、大庆油田建成 D、原子能工业从无到有

1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 )

A.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的进步产物

B.社会主义建设必需的方式

C.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D.三大改造的继续

14.““””中最大的一起冤案是( )

A.老干部批评““””错误做法,反被诬为“二月逆流”

B.1976年群众在天安门前悼念周恩来,却被“_”强压下去

C.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为“叛徒、内奸、工贼”,开除出党,并非法监禁,迫害而死

D.“_”借批林彪,把矛头指向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

15、““””结束的标志是:( )

A、周恩来、邓小平扭转了经济的下滑 B、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C、毛泽东批评以江青为首的“_” D、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16、1951年,x藏地方政府代表团抵达北京,双方代表进行协商谈判,代表x藏的人物是( )

A、多吉 B、阿沛.阿旺晋美 C、**额尔德尼 D、__喇嘛

17、每个时代都有独一无二的鲜明流行语,“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就反映了( )时期的社会特征。

A、土地改革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新中国成立

18、“蔑视核讹诈,华夏创新篇,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山河,功勋泽人间。”这是前国防部长张爱萍写给一位核科学家的悼词,这位核科学家是( )

A、钱学森 B、杨振宁 C、邓稼先 D、许德珩

19、““””期间,国家经济形势一度好转的原因是( )

A、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B、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C、“_”被粉碎 D、周恩来、邓小平出来主持、整顿工作

20、到下个世纪中叶我国都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邓小平说的这个初级阶段,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的社会变革开始的,这次社会变革是( )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

C、土地改革 D、抗美援朝

二、能说会道列出来(五个小题,每题1分,共5分)

21、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22、““””中形成的两个反革命集团—( )

23、x藏和平解放是—( )年

24、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的是—( )

25、中共八大提出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三、历史诊所会把脉(五个小题,每题1分,共5分)

26、开国大典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建立。

错误( ) 改正( )

27、黄继光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的英雄人物。

错误( ) 改正( )

28、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说明生产关系不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错误( ) 改正( )

29、三大改造为国家工业化奠定了重要基础。

错误( ) 改正( )

30、开国大典确定了《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错误( ) 改正( )

四、历史沙龙会所(总分5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个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

(1)哪一年召开的什么会议决定在他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2分)

(2)“三年以来”是中国人民革命史上的什么时期?(2分)

(3)“三十年以来”是从哪一年开始的?这一年发生的一个划时代事件是什么?它标志中国进入了什么时代?(6分)

(4)“一千八百四十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从此,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请回答(5分)

(1)上述材料是属于什么文件的内容?(2分)

(2)2014年是这个文件颁布多少周年?(1分)

(3)在这个文件颁布之前,在中国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什么 ?(2分)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2】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请回答(10分)

(1)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和目的。(6分)

(2)土地改革有什么历史作用?(4分)

34、阅读下列材料

为了按照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大多人的最大利益……根据过度时期总路线,从1953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实行系统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公私合营中实行‘四马分肥’的‘赎买’政策。……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客观形式的推动下……到(1956年)1月底,全国大城市以及50个中等城市,先后全部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请回答(9分)

(1)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何时开始的?(2分)?

(2)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什么政策?(2分)?

(3)除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外,国家还进行了哪两个方面的改造?(2分)?

(4)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是什么?(3分)

35、阅读以下材料:

到1957年底,各项经济建设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特别是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喜报频传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的工业项目有l万多个,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形成了,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请回答(5分)

(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一五”计划的重点是什么?(2分)

(2)有人说“一五”计划完成以后,中国变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国。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说说你的看法。(3分)

36、阅读下列材料

实践证明,““””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只能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历史已证明,““””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民族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请回答(7分)

(1)十年““””从哪年开始到哪一年结束?(2分)

(2)根据材料概括““””的性质是什么? (2分)

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题及答案 篇5

26(1) 一五计划时期的

成就: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 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川藏 青藏 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 等等

2.1956年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八年级下册历史答案 篇6

1-10 CBABD BCADA

11-20 ABBCD DBCAB

二、填空题

1、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四大

2、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东方红一号

3、刘少奇、 周恩来

4、家庭联产承包、籼型杂交水稻

三、材料解析

1、①抗美援朝战争;②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五战五捷;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③美国飞机进入我东北领空,轰炸我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止我国解放台湾。应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的请求,入朝作战。

2、①对外开放的目的:为了引进外资、技术、管理经验,服务于本国经济。

西部大开发的目的:为了平衡东西部经济,加强国防,实现全国的共同富裕。

②形成了从沿海到内地,从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四、简答题

1、三大改造是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评价:经过三大改造,我国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在改造后期,出现了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的缺点。

2、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②实行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强调必须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③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④党的十三大上,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根据他的设想,会议制定了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⑤总之,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所以他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八年级下册历史答案 篇7

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在其基本教学理念中倡导“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 实现任务的目标, 感受成功。”这要求英语教师从组织教学活动入手, 加强对学生实际语言能力的培养。

因此, 本节课主要借助多媒体手段, 采用视听法、情景模拟、情感激励及任务型教学等相结合的方法, 导入、练习、归纳过去进行时态的陈述句与疑问句, 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语言实践活动交替进行, 使学生认识到语言学习过程的多样性。学生通过自主学习, 角色扮演, 实践体验, 合作与互助等学习方式, 来掌握本课的知识和技能, 从而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使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大胆实践的过程, 使枯燥的语言变得丰富多彩, 易于接受。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 教学内容分析

注:含本课时在本单元的教学定位分析

Unit3以“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为课题, 谈论过去某一时刻正在发生的动作或状态。如何在各项语言实践中正确使用过去进行时态是本单元的重、难点。本课是Unit3的第一课时, 围绕着UFO到达时人物在做什么这一话题展开, 主要通过听说形式让学生初步学习、应用过去进行时态, 让学生能使用这一时态表述在过去某一时刻正在发生的事情或状态, 从而为本单元接下来的语言教学打下基础。本课教学内容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并贴近生活实际, 易于引发学生使用目标语言进行简单的交际与交流。在学习活动中, 通过观察图片、情景思维、俩俩对话, 角色扮演等形式, 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完成任务, 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的主要目标是学习掌握过去进行时态的陈述句和疑问句, 学会描述过去正在发生的事情或状态,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现在进行时态和一般过去时态的基础上进行的。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 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词汇量, 特别是对要用到的一些动词, 大部分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 这样便于教学内容的突破。教材选编了富有科普意义的UFO作为话题的引入, 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所以对于本课的学习内容, 学生应该能较为轻松地掌握。

三、教学目标分析

(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

大部分学生能认读、听懂、理解目标词汇和过去进行时态的陈述句和疑问句;90% 的学生能根据教师提供的分层情境, 两人或多人运用过去进行时态进行对话。

(二)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创设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语言情境, 采取小组合作互动的方法, 开展对过去进行时态的学习, 尊重学生个性特点, 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探究, 解决问题。

(四) 情感与价值目标

通过创设新闻播报、抓凶手等情境, 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他们亲身感受和体验语言, 学以致用, 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善于学习的习惯, 并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成功。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一) 教学重点

在语言情境中使学生理解过去进行时态的意义。

(二) 教学难点

学生会正确使用过去进行时态的陈述句和疑问句进行会话等语言交际行为。

五、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歌曲欣赏 :“Yesterday once more”《昨日重现》。

(一) 学习目标

1. To be able to read, listen and understand the statements and questions with the Past Progressive.

能够认读、听懂并理解过去进行时态的陈述句和疑问句。

2. To learn to talk about the past events by using the Past Progressive.

会用过去进行时态谈论过去正在发生的事件。

3. To be able to cooperate with your partners and use the target language to solve the real problems..

能在小组内与同伴进行合作互助学习, 并学以致用。

(二) 新课导入

1. 图片导入

T: Look at the picture. What’s this? (老师指着图中的UFO)

S: A UFO.

T: What’s the man doing?

S: He’s looking at the UFO standing...

T: Yesterday afternoon a UFO arrived on the earth. At that time a man was standing near it.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

S1: I was doing my homework.

S2: I was cleaning my room. ….

T : V e r y g o o d . T h i s c l a s s w e ’ l l l e a r n “ u n i t 3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

First let’s look at some pictures of places.

设计意图:导入课题, 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 出示图片

bedroom, kitchen, bathroom, barber, barber shop, barber chair… (新词呈现)

T: What place is it? (依次指着图片, 让学生猜什么地方)

S: It’s a bedroom…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通过各种图片资料把学生带入新课。

(三) 图片展示

出示图片:

T: Where was the girl when the UFO arrived? (老师指向图中人物a发问)

S: She was in front of the library. (老师依次提问人物b-f)

T: Now imagine you are one of the persons. Talk about what you were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 with your partner.

Pair Work:

A: Where were you when the UFO arrived?

B: I was in the front of the library.

(同学结组谈论1a图片中的人物当UFO到达时他们在哪里)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练习目标词汇和句型“当什么时候某人在哪里”。

(四) 猜一猜:

依次出示五张图片:T:What was she he doingat 9:00 yesterday morning …?

引导学生回答S: Was she he doing sth. ?

T: Yes, she was. No, she wasn’t. She wasdoing sth.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创设情境, 呈现目标语言。

(五) A flash:“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UFO arrived?”

T: What was he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 (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复述)

S: He was…

设计意图: 通过观看flash, 使学生能 说出当UFO到达时flash中的人物分别正在做什么, 练习由第一人称变为第三人称。

(六) 听录音, 排顺序

这一环节旨在通过听力练习目标语言, 培养学生捕捉关键词语的能力。

(七) Pairwork

W h a t w a s h e / s h e d o i n g w h e n t h e U F O arrived?

He/ She/ was doing……..

设计意图:由学生结组谈论当UFO到达时图片中不同的人物活动, 进一步练习目标语言。

(八) News Report

昨天晚上10点钟一个不明飞行物降落在我们学校, 当时你正在哪里?在做什么?

A: Where were you when the UFO arrived?

B: I was in the barber shop.

A: What were you doing at that time?

B: I was cutting hair.

(活动要求:可以小组内两两对话进行展示, 也可由一人提问, 轮流回答。最后由一人进行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 使学生在亲身经历中运用过去进行时进行交流和汇报, 使学生熟练掌握重点句型。

(九) Activity: Catch the Killer

昨天夜里, 一名男子被谋杀了。张警官对此事进行了调查。但是每名嫌疑人都能说出当时他在做什么。凶手到底是谁?请你来当“一分钟警官”。

(游戏规则:请每组扮演警官的同学在一分钟内, 尽可能多地询问其它小组同学, 那时他在哪里、在做什么?无法回答或回答不符合逻辑的同学即为“凶手”。完成任务最多的警官即为“最佳警官”。被抓到的“凶手”在课后要完成警官布置的额外作业。)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情景, 在游戏中再一次复习了重点句型。

(十) Group Work: A Lifestyle Survey

请学生调查组内的其它同学上周一晚上8点分别在做什么, 然后由调查人进行汇报。

设计意图:在这一活动中, 进一步使用目标句型进行交流, 增进对彼此生活的了解, 让学生懂得要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

(十一) Summary

小组合作归纳过去进行时的用法 (过去进行时表示什么样的动作或状态, 你认为常与哪些时间状语连用。)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归纳, 加深他们对重点、难点的印象, 让学生学会小结、反思, 知道自己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 做到有的放矢。

(十二) 课堂即时性评价

每个小组准备一套题 (每人一份) , 八个小组交换题目, 当堂完成, 由出题的小组对其进行现场评价。最后老师和同学们共同评出最佳出题小组, 最佳完成小组, 本课最佳合作小组、明星小组各一个, 其余小组为希望小组。

设计意图:在这一过程中锻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十三) 布置作业

以“Yesterday Once More” (昨日重现) 为题, 写一写在昨天这些不同的时刻你和家人在哪里、在做什么, 60词左右。

设计意图: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写作的形式使学生灵活地应用目标语言, 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板书设计:Unit3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

T: Where was the girl when the UFO arrived?

S: She was in front of the library.

T: What was he / she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

S: He/ She was……..

六、教学评价设计

(一) 评价内容:

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一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活动, 例如:提问、竞争、表演、游戏、调查等, 使全体学生参与其中, 让他们能够在情境中较好地掌握和理解这两种语言的差别。同时对学生在这些活动中的合作、创新和探究能力进行评价, 这有益于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 树立自信。评价的主体既包括教师, 也包括学生。

2. 针对本课所学语言点, 由学生小组互相评价。这有助于帮助学生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 关注学生的个体思维方式, 培养学生乐于合作, 勇于创新的精神, 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二) 评价方法:

1. 观察法。

八年级下册历史答案 篇8

一、案例设问本末倒置,思维混乱

教材第6页案例:小寒的父母嫌她是个女孩,出生后不久就将她遗弃街头。一位好心的老奶奶把她抱回家抚养,生活很清苦。小寒六岁时,因没有正式户口不能就近报名入学。问:小寒作为公民理应享有各项权利,可她的权利为什么未能实现?

这个案例在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参考答案是:小寒的父母将她遗弃街头,致使她的权利失去了家庭的保障,丧失了被父母抚养的权利。幸亏得到好心人的收养,才使她被抚养的权利得以继续(小寒的权利得到了来自他人的保障)。但她由于没有户口,却又导致她不能享受到就近入学的权利(小寒的权利没有得到学校、社会的保障)。由于失去了家庭、学校、社会的保障,所以,小寒的一部分权利没能实现。

首先,教材编撰者呈现这个案例的本意是让师生关注小寒已享受的权利和未享受的权利。可是师生应关注的重点是小寒的权利应该怎样得到学校和社会的保障。小寒申请户籍登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其实小寒是可以申请办理户籍登记的。根据我国199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1999年4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修正案),小寒与好心的奶奶形成了事实收养关系。小寒是查找不到父母、捡拾证明不齐全的弃婴(儿),有关小寒户口问题的解决方案是由收养人提出申请,经村(居)委会确认,街道、乡镇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审核并出具证明,经收养人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机关询问登记后,到县级民政局申请办理收养登记。当事人到户籍所在地的公证机构办理公证后,凭收养公证书到公安机关办理户籍登记。

其次,参考答案和1986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九年义务教育法》总则中的第四条和第五条规定相违背,同时违背了1992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总则中的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九年义务教育法》总则第四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第五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各项职责,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总则第三条规定: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也就是说,小寒不管有没有户口都应该享受受教育的权利,同时政府和学校也有义务必须保障小寒受教育的权利,否则,政府和学校将承担法律责任。

再次,教师如果仅仅按照参考答案引导学生学习的话,大家会觉得小寒是一个命运悲惨的孩子,学校和社会还不对她的权利进行保障,学生就会对学校和社会丧失信心。

这样的案例呈现出来,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根本无法达到案例证明理论的效果。

二、主题相同案例多次呈现

教材61页案例:小丽是八年级学生,开个体饭馆的爸爸缺人手,非让小丽退学到饭馆帮忙不可,并且对学校老师振振有辞地说:“孩子上不上学,是我家的私事,别人管不着”。

教材62页案例:爸爸对小梅说:“从明天开始你就不要上学了,你早晚要出嫁,我供你上学就是赔钱!”小梅对爸爸说:“我要上学”。

教材64页案例:一家乡镇企业以每月460元的薪金招聘合同工。一名初中生的家长未征得儿子小刚的同意,便为儿子签订了应聘书。小刚知道后坚决反对。他对父母说:“工资再高我也不干,您不能让我中途辍学,我要完成学业。”家长见儿子不从,便以家中无钱再供其上学相威胁。为了履行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义务,小刚写了一封信,送给镇教育主管部门。镇教办的同志会同当地司法人员,找这个家长谈话。在他们的劝说下,家长撤回了为小刚签订的应聘书。小刚回到学校,更加努力地学习。

这三个案例实际上是一个主题,都是家长为了一己私利,阻止子女继续接受教育。为什么不能把内容整合一下,用一个案例说明三个问题?这一册教材只有区区115页,却用了三个主题类型相同的案例,大大浪费了教材资源。

三、案例陈旧

本教材因为第一版是2008年出版的,所以选择案例发生的时间多是2006年之前的,这些案例距今已经过去七八年的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选用七八年前的事件作为案例,远离学生现今的社会生活,体现不出案例的时鲜性特点,学生容易对书中案例提出质疑,既增加了学生对教材理解的难度,又增加了教师分析案例的难度,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

比如教材第8页案例:高二女生田甜寒假期间参加了勤工俭学活动,获得320元收入。教材64页案例:一家乡镇企业以每月460元的薪金招聘合同工。这样的案例与学生了解的现实社会中的月收入相差甚远。

四、案例场景设置不严谨

教材105页案例:江明的爸爸自筹资金开了一家平价药店,生意越来越红火。一位常来买药的老大爷高兴地说:“这家药店不仅价格便宜,而且特别注意为顾客着想,我每次来买药,店员都根据我的情况建议我买合适的药。”一位年轻的妈妈说:“有一次孩子半夜咳嗽得厉害,家里又没有其他人,情急之下我给这家药店打了一个电话,店里的一名员工二话没说就给我送来了止咳的药,真是令人感动!”一位员工听了这些话后,想起不久前的一件事。当时,自己因一时疏忽收了一张50元的假币,江明的爸爸得知后说:“不小心收了假币,要吸取教训。但千万不能让假币再流向市场,这次的损失由我承担。”在你看来,这家平价药店生意越来越红火的原因有哪些?

教师用书的参考答案是:江明的爸爸开了家平价药店,价格公道招来回头客,送药上门感动病人心;设身处地为顾客提建议,收了假币自担损失不骗人;店内员工干劲足,生意做得很红火,邻里街坊很和睦,经济效益也不错。社会需要合作,合作是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以公平为基础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

这个案例中存在的问题是场景设置不严谨。案例本意是表扬江明的爸爸,可是由于案例设置的场景不严谨,并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因为药店销售的药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的药品处方权限于医院的在职医师、社会办医性质医疗机构的在职医师。患者凭借医师开写的处方,在医师、护士、药师或其它专业人员监督指导下方可购买、使用药品。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或其它专业人员开写处方的药品,患者可以自行购买的是非处方药。在这一案例中没有说明店员为患者配的药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为患者配药是人命关天的事,如果店员为患者配的是处方药,患者使用后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店员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上一篇:向青春举杯体悟人生下一篇:七上语文复习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