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与朱元思书》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2024-07-29

八年级语文下册《与朱元思书》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精选10篇)

八年级语文下册《与朱元思书》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篇1

湖北省黄石市第十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与朱元思书》导学案新人教版 精彩开篇词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留恋于山川名胜,寄情于小桥幽径,写下了无数的描写山水的名篇佳句。同学们,说出你所知道的描写山水的诗词句和古文片断,和大家分享一下。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学习目标

1.掌握并积累相关文言实词和虚词,读通大意。

2.体味清新精美的语言,体验富春江的美丽风光,学习多层次多角度描绘景物的方法。3.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文字的感情,体悟作者高洁的志趣,追求自由的情怀。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新课导入

“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可是,你可曾知道,只要你再向前跨出一步,你一定会惊喜地发现,有一条秀绝人寰的富春江,如绿色的飘带萦绕徜徉在同样青翠的群山间,她上面缀满了无数炫目的珍宝,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古往今来,有多少游客为这山光水色所倾倒,留下了多少诗篇,多少画卷,多少脍炙人口的美丽传说„„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一文就是其中的一篇,让我们一同去欣赏吧。(板书文题、作者)

二、自学指导

(一)——预习与交流 1.指导朗读

(1)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要注意恰当停顿,读出语句意思。

(2)从上下文的语句关联中,要读出自己的理解,从语气、语调中表现出来。(3)对语句中的意思要通过重音强调出来。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轻快)(舒缓)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惊叹)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慨叹、平缓、轻慢)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惊叹)(轻松、欢快)2.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1)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并注音。

缥(piǎo)碧急湍(tuān)

轩邈(xuān miǎo)泠泠(líng)鸢(yuān)飞戾(lì)天经纶(lún)

横柯(kē)(2)积累文言词汇 ①通假字 窥谷忘反(“反”,通“返”,返回。)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叫声)②古今异义 一百许里(许,古义:左右,表示约数;今义:赞许,允许。)鸢飞戾天(戾,古义:到达;今义:罪过,乖张。)

经纶世务(经纶,古义:筹划,治理;今义:指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蝉则千转不穷(穷,古义:穷尽;今义:贫穷)

经纶世务者(经纶,古义:治理;今义:政治规划)猛浪若奔(奔,古义:飞奔的马;今义:奔跑)③词类活用

猛浪若奔(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互相轩邈(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任意东西(东西,名词用作动词,往东西飘逸。)风烟俱净(净,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净,散净。)望峰息心(息,使动用法,使„„停止。)横柯上蔽(上,名词作状语,在上面。)3.作者链接

吴均(469-520),我国南朝梁文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梁武帝天监初年为吴兴主簿,累迁奉朝请。后因私撰《齐春秋》,触犯梁武帝被免官。不久又奉诏撰《通史》,事未竟而卒。吴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在当时的文坛颇有影响,时称“吴均体”。今存诗歌140余首。多为友人赠答、赠别之作。音韵和谐,风格清丽,属于典型的齐梁风格,但语言明畅,用典贴切,无堆砌之弊。

吴均善于以骈文写书信,今存《与施从事书》、《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三篇,俱以写景见长,文笔清丽,韵味隽永,是齐梁山水小品中的骈体佳作。4.文体链接

《与朱元思书》是一篇以骈文写成的书信。骈文,又称“骈体文”,是和散文相对的一种文体,起源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骈体文的最大特点是讲求对仗。全篇以偶句为主,构成字数相等的上下联,句法结构相互对称,词性、词义相互配对,句子的字数通常是四字句、六字句相互交替。所以这种文体,晚唐时被称为“四六文”,以后历代相沿,到清代才叫做骈体文。其次是讲求平仄,上下联要平仄相对,平对仄,仄对平。其三是讲究用典,目的是使文章委婉、含蓄、典雅、精练。用典有明典和暗典,有时还将典故反用,起衬托、对比作用。为了追求形式美,骈文还讲究词藻华丽,大量使用颜色、金玉、花草等类词汇。骈文对唐宋以后的文学语言,特别是律诗、律赋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但由于过分追求形式,逐渐走向形式主义,妨害思想内容的表达,成为文章的桎梏。《与朱元思书》具有骈文的音韵美,却无骈文的繁复,全文清新、优美,是我国古代文学中描写山水的经典之作。

三、自学指导

(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读文释义 1.两人一组,一人译一人听。

2.边听边挑错,边听边找疑难,边听边记录问题。3.译完后组内交流,解决问题。

4.在书上归纳本文的文言现象,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新词的解释。5.这封信写得美不美?和你平时收到的信有没有不同?

【交流点拨】这封书信和一般书信不同,没有问候的套语和日常事务的叙述,是一篇由清词丽句构成的写景小品文。6.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请大家认真阅读。

【交流点拨】开头两句,应当显得特别大气,眼界非常宏观;中间两句,要显得特别自在;而“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应当带着欣赏的态度,非常陶醉。

(二)品山味水

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课文所写景色的特征?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2.文章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交流点拨】总分。水之异

作者笔下的水是怎样的情状的呢?请根据文中的有关词语说说水的特点。“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分别用正反两面,从静的角度写水之秀丽清澈;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从动的角度夸张地写水之壮观湍急。静态:清澈 ;动态:急猛。山之奇

1.作者眼中的山是怎样的?请根据文中的有关词语说说水的特点。色: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形: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声:泉水激石,好鸟相鸣,蝉鸣千转,猿则百叫。以动写静,把静止的山写活了,显示出山的“奇”。

侧面烘托: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以静写动: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深入探讨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领挈全篇,却为什么先写异水后写奇山? 【交流点拨】先“水”后“山”,由近及远,逐层展开,符合“从流飘荡”的观景习惯,条理清楚。

四、板书设计

总: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分:

异水—— “清”(千丈见底、直视无碍)夸张 “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夸张、比喻 奇山——看——色 看——形

听——音(泉水、鸟、蝉、猿)

感——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五、拓展延伸

采用“山水之美,美在”的句式,说说你对课文美点的品味。

示例:山水之美,美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美在水清皆缥碧、水深若千丈、水急甚箭、浪高若奔。

《与朱元思书》导学案 篇2

《与朱元思书》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常识,反复咏读,借助工具书自主阅读,并理解翻译课文。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背诵课文,整体把握文意。3.逐层解析课文,把握作者情感。

4.品味文章意境,涵咏体会文章的结构美、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重点难点】:

1.背诵默写,疏通文意。2.品味语言,理解主旨。

【学法指导】:自主合作与探究相结合 【知识链接】:

(1)吴均(469~520年),字叔庠(xiánɡ),吴兴故鄣(今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人。南朝梁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好学有俊才。诗文自成一家,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诗中常借自然景物以排解苦闷抑郁之情。

(2)写作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因而不少知识分子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书信。(3)骈体文:魏晋以来产生的一种文体,又称骈俪文。骈文是与散文相对而言的。其主要特点是以四六句式为主,讲究对仗,因句式两两相对,犹如两马并驾齐驱,故被称为骈体。在声韵上,则讲究运用平仄,韵律和谐;修辞上注重藻饰和用典。

课时安排:3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一、回顾所学诗文,写出几句写景诗句。1.读课文,给下列生字注音。

缥碧急湍轩邈泠泠嘤嘤鸢飞戾天窥谷横柯千转经纶

2.读课文,注意朗读节奏,特别是整句与散句的停顿。

编号:YU-12-03-019班级:学生姓名:第1页

3.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翻译课文。①解释下面句子中划横线的字。

(1)任意东西(2)水皆缥碧(3)经纶世务者(4)窥谷忘反(5)横柯上蔽(6)皆生寒树 ②翻译下列句子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二、反复诵读课文,争取能进行背诵,整体把握文意。1.读通课文,找出难读难写的常用字:

韵yùn柯kē飘piāo荡轩 xuān 邈miǎo泠líng嘤yīng缥piǎo 碧横hãng柯kē窥kui鸢yuān和hâ 鸣戾lì 天急湍tuān 2.熟练而准确的反复诵读课文(读准字音、准确断句)

要求:先用铅笔在文中自行断句,做出标记。(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注意重读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应落在“箭” “奔”二字上。)【归纳小结】:

①初读此文后,你认为这篇文章从应用范围及标题形式看,它属于什么文体?从文章内容上看,又属于什么文体?从语言特点看,是什么文体?

②理清文章结构层次,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当堂测评】:背诵课文 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与朱元思书

总写: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分写 :水异(直接描写,间接描写)山奇(以动写静)【学习反思】:

第二课时

一、结合课文注解和资料,疏通文意。

(一)解析第一部分

1.字词解释:风烟共色俱许独绝从流飘荡:2.语段翻译:

3.自富阳至桐庐一百来里的风景,作者是怎样概括的?可见本节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

4.请分别找出本段中写景、叙事、抒情的语句?

①写景:

②叙事:

③抒情:

5、本段中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天共长天一色”意境相同的句子是什么?

(二)解析第二部分第一层

1、字词解释:①缥碧:;②急湍:;③直视无碍:④甚箭:;⑤若奔:;

2、语段翻译:

3、这部分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哪两种状态描写了富春江水怎样的特点?

4、静态描写了水的哪些方面?动态描写了水的哪个方面?(要找出对应的语句)

5、文章有没有直接写水深?“千丈见底”是不是写水深? 可见写水清用了怎样的描写手

法?

6、本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7、《三峡》中的哪句描写与“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在描写手法上

有何区别?

(三)解析第二部分第二层 编号:YU-12-03-019班级:学生姓名:第2页

1.字词解释:①寒树:②负势竞上:③轩邈:④泠泠:⑤相鸣:⑥戾天:⑦息心:⑧经伦:⑨忘反:不穷:无绝:⑩横柯上蔽:犹昏:交映:可见:直指:

2.语段翻译:

3.作者写奇山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 写 了哪几种景物?

4.文中所描绘的是一种非常喧闹、非常嘈杂的景象吗?为什么?

5.可见作者写“奇山”用了怎样的手法?(结合文中例句稍加说明)

6.作者为什么发出“望峰息心”、“窥谷忘反”的感慨呢?

7.主题探求: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归纳小结】:

文章主旨:本文以乘船游江所见,着力刻画富春江上的山水奇观,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厌恶世俗官场的清高思想。

【当堂测评】:

默写课文

布置作业:笔译课文

板书设计:

与朱元思书

总写: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分写 :水异(直接描写,间接描写)山奇(以动写静)

主旨:寄情山水 淡泊名利 避世归隐

【学习反思】:

第三课时 复习和检测

一、课文内容复习

1、写出从视觉方面描写景物和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组。视觉方面:“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听觉方面:“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热爱和鄙弃名利的思想感情。

4、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缥碧、湍急的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山高、树多、景美的特征。

5、结合文中语句说说作者有怎样的志趣和情怀。

(1)从“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句中表现作者对自由的渴望;

(2)从“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句中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歌颂;

(3)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句中表现作者对山水风光的热爱,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对官场的厌恶。(重点)(向往自然、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积极心态)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这句话侧面写出富春江景色之美,表达了作者鄙弃功名利禄,流连山水,向往归隐山水生活的情感。

6、讨论。“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对这里的山水的总的评价,试根据作者的描写,分析这里的山“奇”在何处?

奇在“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句中连用“负、竟、轩、邈、争、指”等字,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写活了,似乎仍在生成变化中,其次写山中各种声音,表现其情趣,简直是一只自然交响曲,使人感到山间处处勃发生机。

二、知识归类: 1.文学常识

《与朱元思书》的作者吴均叔痒“吴均体” __________,是南朝 __________代文学家。字__________,吴兴故章人。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有人仿效他的文体,称“__________” 编号:YU-12-03-019班级:学生姓名:第3页

2.通假字:

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叫声。窥谷忘返:“反”通“返”,返回。3.古今异义:

①许:古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一百许里;今常用义为应允,或者,可能。②戾:至,到达,鸢飞戾天者;今表罪过,乖张。

③经纶:筹画,治理,经纶世务者;今指政治规律,如“满腹经纶”。4.一词多义:

①绝: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独一无二);猿则白叫无绝(停,断)②上:负势竞上(向上);横柯上蔽(上面);

③百:数词,十的十倍,一百许里;数词,极言其多,猿则百叫无绝。④穷:蝉则千转不穷。(尽,完)欲穷其林。(走完)⑤直:直视无碍(一直);争高直指(笔直)。5.词语活用:

①负势竞上:动词“竞”作“上”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争着。

②互相轩邈:轩、邈,形容词作动词,分别指高处和远处,充当省略主语的谓语。③任意东西:东西,名词作状语,向东或向西,充当省略主语的谓语。④风烟俱净:净,受副词“俱”修饰,形容词作动词,消净,散净。⑤猛浪若奔:奔,动词作名词,充当“若”的宾语。6.文言句式:

省略句: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省略主语“我的小船”,译为(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倒装句(状语后置):急湍甚箭: 5.翻译:

①急湍甚箭:应为“急湍甚于箭”。译为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②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那些追求名利,极力攀爬的人,看到这些凶奇的山峰,就会平息了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那些忙于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三、巩固训练

1.下列画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缥碧piǎo无碍ài泠泠作响língB.飘荡dàng急湍tuān 嘤嘤成韵yīng C.轩邈miǎo经纶lún鸢飞戾天yuānD.横柯kē窥谷kuī好鸟相鸣hǎo 2.下列画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负势竞上,互相轩邈(凭依)B.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至)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筹划)D.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指示)3.下列对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我泛着小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听任它时而向东,时而向西。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急流猛浪,比箭还飞得快,又像奔马一样。)C.好鸟相呜,嘤嘤成韵。(美丽的鸟儿在相互对叫着,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D.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蝉鸣叫了千次也不停歇,猿啼叫了百次也不断绝。)4.填空题

(1)《与朱元思书》选自《》,作者。本文是文,多处使用了对偶句。结构是式,总写的一句是“”。

(2)找出文中的对偶句:

(3)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湍急,《三峡》一文中那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之美,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抓住“_____”

和“_____”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多层次多角度展示之美。

5.重点词语解释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百许里许:水皆缥碧从流飘荡:急湍甚箭皆生寒树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泠泠作响

编号:YU-12-03-019班级:学生姓名:第4页

好鸟相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嘤嘤成韵天下独绝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 6.重点语句翻译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5.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6.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与朱元思书赏析 篇3

《与朱元思书》是梁朝的吴均写的一篇写景小品文。“书”即书信,这篇短文是他写给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信。这封书信几乎通篇都是写景,写了富春江上秋天美丽的景色,也许作者写这封信的目的就是要把观赏到的独特景色告诉朋友。下面让我们跟随作者一同来领略富春江上的美景吧。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开头八个字点出了秋季的晴爽天气,从大处落笔,勾勒出广阔辽远的境界。“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则表现了作者轻松愉快、舒畅惬意的心情。开头的这四句话是概括地描写,为全篇的开头。以下就要写具体的景物了。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富阳、桐庐两个地名就点出了富春江。这条江水,从富阳上溯到建德一段,叫做富春江。文中描写的就是从富阳到桐庐这一百多里之间的富春江上的风景。作者赞美它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那么这里的山怎样“奇”,水怎样“异”呢?再看下文的具体描绘。

先看作者眼中的“异水”:“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是说富春江的水清明澄澈,从水面一直可以看到水底。水底下游来游去的小鱼和砂砾,都能一览无余,历历在目。这四句写出江水的平缓流动时的情景,遇到急流,情况就变了。“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作者笔锋一转,写出了另一种景象,运用形象的比喻说富春江的水流得比射出的箭还要快,迅猛的浪头就像飞奔的骏马一般,气势格外雄壮。文章先写江水的文静,后写江水的飞动,这样对比鲜明,突出地表现了富春江水的变幻多姿。

上文我们领略了“异水”,那么“奇山”又是怎样的呢?作者又写道:“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富春江的两岸都是高山,把江水夹在了中间,所以作者首先点出这山的特点。适值秋天,有的树木落了叶子,有的树叶变了颜色,山林中呈现出一片寒冷萧瑟的景象,此之为“寒树”。“负势竞上”是说两岸的山峰都依仗着各自的险要地势,互相争着向高处长去。“互相轩邈”,“轩邈”是高远的意思,说山峰一个比一个高,一层比一层远。“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两句再一次写山峰的形势。其中“争”和“指”两个动词与前边的“竞”字互相呼应,把山峰的高峻险要描绘得形象逼真。“千百成峰”,又写出了山山相连层峦不尽的图景。以上几句写山势,扣住一个“奇”字,作者巧妙地使用了几个动词,把静止的山峰写活了。

作者写完了“奇山异水”以后,又把人们带入一个视听新世界。“泉水击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啭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在这里,水流、鸟叫、蝉鸣、猿啼,把自然界的声响都集中在一起了。“泠泠”、“嘤嘤”是拟声词,写出作者的`实感;“千啭不穷”、“百叫无绝”是说明声音的变化多端和连绵不断。这里所写的声音虽然不是直接写景,但却是自然景物不可缺少的点缀。

下面,作者则直接抒发了他游览了富春江美景以后的感慨:“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返。”上面这个对偶句表达的内容含义是相同的,意思是:富春江上的美丽风景可以使那些在官场占据高位的人们,放弃它们那做官的念头了。在这里,作者否定世俗官场,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普遍的清高隐逸的思想;另外,作者也是用自然美景和社会世俗对比,向往前者,厌弃后者,进一步歌颂了美丽的山水风光。

本来,文章就此可以结束,可作者又附带写了几笔,描写了山林里的树木:“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这几句是说,这里的树木繁密茂盛,有时候昏暗深邃,有时候又会从树叶间透出日光来。其实,这几句可有可无,但书信这种形势比较自由,增加这几句也为文章增添了一些风趣。

八年级语文下册《与朱元思书》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篇4

大家上午好。

我是533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11《与朱元思书》.下面,我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重点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这七个方面进行汇报说课内容。

一、说教材

本课是统编教材八年级(上)第三单元中的一篇精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用生花妙笔,为友人描绘出富春江的奇山异水,隐约折射出自己的心志,意在劝友人朱元思放下争夺名利之心,忘情于天地大美之中。

本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反复诵读,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文意境,感受山川风物的灵秀,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怀。引导学生主动积累文言字词。

二、说学情

本单元是本套初中语文教材的第一个文言诗文单元,要在七年级分散学习古诗文的基础上,根据课文的共同特点,抓住写景抒情这条主线,实施单元整体教学。

本文《与朱元思书》一篇自读课文,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阅读。

通过七年级一学年的古诗文学习和锻炼,学生积累了一些简单常见的文言字词。本课《与朱元思书》处于第三单元的第三课,学生通过前两课《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三篇文章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欣赏山水诗文的方法和要点,应引导学生加以总结好的经验,运用到本文的学习中。具体来讲,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1、注意充分发挥朗读的教学功能

2、引导学生调动联想和想象,体会景物之美,学习写景的方法

3、注意作者在山水中寄托的情感

4、教给学生一些方法,引导学生主动积累文言字词

三、说教学目标

1、根据阅读提示和注释自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2、抓住“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把握作者笔下景物的突出特征

3、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手法

4、体会作者寄情山水的高雅情怀和审美情趣。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1、根据阅读提示和注释自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2、抓住“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把握作者笔下景物的突出特征

3、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手法

(二)难点

1、发挥联想和想象,感悟景物的画面美

2、找出代表作者寄情山水情怀的主旨句,联系作者生平身世性格,加以理解

五、说教法学法

1朗读指导法。

品味语言节奏、韵律等,加强文言语感的培养

2、小组合作探讨交流法。

分成若干个小组,依据注释和词语的积累经验,理解文意,欣赏风景,探究作者的情怀。

3、设问引导法。

启发想象,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假定某些细节,然后设问引导。

六、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 导入

多媒体展示浙江富春江山水风光图,激趣导入。

(二)初读,学文

1、自由读文

2、学生个读

3、全班齐读

(三)细读,品景

小组合作,细读全文,思考:

1、富阳至桐庐山水的总特点?

2、水景?(探究写法,语言特色)

3、山景?(探究写法,语言特色)

(四)深读,悟情

总览全文,找出寄托作者忘情山水的主旨句。联系作者生平身世,体悟作者情怀。学生畅谈感悟。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五)总结。

(六)作业

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七、说板书

八年级语文下册《与朱元思书》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篇5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

2、 感受文中所描写的富春江独特的自然美景,理解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体会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

3、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 注重朗读训练

2、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

教学难点:

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记反”的含义。

教学方法:

1、 朗读法

2、 合作探究法

3、 美点追踪法

4、 延伸拓展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富春江美景:峥嵘的山石,浩荡的江水,挺拔的寒树,清厉的猿叫,荡漾的碧波,娓娓的游鱼,泠泠的`泉声,嘤嘤的鸟语,久久的蝉鸣……进而引出课题。(幻灯片3)

二、教学目标(幻灯片4)

三、解题(幻灯片5)

标题中的“书”字在文言文标题中作名词,作书信、文件讲,就是作者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书信。

它与一般书信不同,没有问候的套语和日常事务的叙述,而是一篇文笔优美,清新亮丽的写景散文,该文最早见于初唐人编的《艺文类聚》。这本书在选辑作品时,往往是根据不同专题的要求进行摘录。因此,现在我们读到的《与朱元思书》也许并非是吴均与朱元思信的全文,而仅仅是作者描绘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富春江上秀丽景致的一段。

四、检查预习(幻灯片6)

给下列加横线的词语注音

缥碧急湍轩邈

泠泠戾天鸢飞

经纶横柯

五、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感受作品的声韵美。

1、听配乐配画面课文朗读,学生看画面及文字,初步感知文意(幻灯片7)

2、学生自由读,教师提示朗读需要注意的地方。(幻灯片8)

⑴、注意语速。应慢一些,慢一些才有时间品味文中的意境。

⑵、注意停顿。逗号的停顿应小于句号,每一个句号后的停顿应小于一小层之间的停顿,每一段后的停顿应稍长一些。

⑶、注意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应落在“箭”“奔”二字上。

⑷、注意节拍。四字句一般以“二二”节拍为主,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漂荡,任意/东西。”“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当然也有例外,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3、学生推荐朗读水平较高的一位学生读课文,其余学生听读,把握节奏、重音、停顿。

4、学生齐读课文,根据朗读提示,努力读出最佳效果。

六、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大屏幕显示以下内容:(幻灯片9)

㈠、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1、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㈡、根据文章想象富春江的美景,用自己的语言把它们表达出来?

㈢、你喜欢文中的哪些语句?并说明理由。

七、欣赏图片(幻灯片10-16)

提问:

当你看到这些美丽的图片时,你会想到文中的哪些语句?

八、拓展延伸(幻灯片17)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诗歌佳作浩如烟海,描写山水的名句更是不胜枚举。我们常说:温故而知新。大家共同回顾交流古诗词中描写山水的名句。

九、理清作者的思路,尝试背诵课文。

我们常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溢于海。作者的情感是流淌在文中的字里行间的,让我们再来一起回顾课文,理清作者的思路,以便于更好的背诵(幻灯片18)

十、齐读课文

《与朱元思书》阅读答案 篇6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猛浪若奔( )

(2)窥谷忘反( )

2、翻译下列句子。

(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原文填空。

(1)写出富春江江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含有哲理意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析作者是怎样表现山之“奇”水之“异”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奔驰的马

(2)同“返”

2、(1)凭借山势,争着向上,互相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

(2)蝉不停的叫着,猿不停的啼着。(重点词语翻译正确,意思对即可)

3、(1)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2)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八年级语文下册《与朱元思书》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篇7

【教学重难点】

1.生动幽默的语言。2.结构安排独特。【资料链接】

一、导人

如果时光倒流几十年,在旧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人们经常可以听到商贩叫卖的各种吆喝声。如今,这些清脆的叫卖声大多已经淹没在都市的喧嚣中,但听一听萧乾的<吆喝>,依旧能引发我们无尽的遐思。

二、作者简介:

萧乾(1910~1999)原名萧丙乾,蒙古族。北京人。作家、记者、翻译家。早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曾任《大公报》编辑、记者,伦敦大学讲师,《大公报》驻英特派员。1946年回国后,历任复旦大学教授、《人民中国》(英文)副总编辑,《文艺报》副总编辑、中央文史馆馆长。

【自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招徕()铁铉()囿于()隔阂()饽饽()秫......秸()商贩()吹嘘()吆喝()小钹().......荸荠().. 2.解释下列词语。

招徕: 饽饽: 秫秸: 随机应变: 合辙押韵 油嘴滑舌: 囿于: 隔阂: 吹嘘: 吆喝:

3、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围绕北京的吆喝声介绍了什么?他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怎样的感情?

(二)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第 至 段):

第二部分(第 至 段:

第三部分(第 至 段):

【自疑】我在自习中有以下问题:

【自探】

(一)学习第一部分。

学生朗读课文第1至3段,问:文章开头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重点写什么内容?

(二)学习第二部分。

1、学生默读课文,这里从两个方面入手写“吆喝”,想想这两个层次如何划分?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2、作者写从早到晚的吆喝声,具体写了哪些叫卖声?重点又写了什么?‘

3、阅读文章第十自然段。思考:这一段结构有何特点?找出本段的中心句。

(三)阅读课文第三部分。

1、提问:这一部分所写内容与前文有何不同?试具体说说。

【自测】 .

与朱元思书的练习题以及答案 篇8

1.①飞奔的马 ②通“返”, 返回 ③ 顺、随 ④作:发出 ⑤ 遮蔽(遮住,遮掩) ⑥同样 ⑦左右、多 ⑧往高处伸展(只写“高”扣0.5分)⑨凭借或依靠⑩平息或停止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2.乘船随着江流飘荡,随心所欲地任船所至观赏景物。

3.(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4.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

5.风停了,那空间的烟雾都消散净尽,晴朗的天空与青青的远山融为一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流荡漾,随心所欲地任凭船儿东西漂泊(欣赏景物)。

6.江水呈清绿色,深深的江水清澈得能见到水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子,直看下去,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毫无障碍。

三.简答题

1.该句用了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了水的清澈透明。

2.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或: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3.流露出作者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和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4.写山的“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写水的“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5.加深感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

6.第一问: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第二问: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

7.清澈(水清,清);湍急(流急、急)。

8.示例:(1)山水风光(山光水色)奇异,是天下独一无二的。

(2)富春江激流飞腾,比射出去的箭还快;波浪汹涌,像骏马在奔腾。

9.(意思相近,结构相似即可)①示例:百里江水皆缥碧 ②示例:寒树间好鸟相鸣

10.(1)湍急、清澈;(2)凄凉或悲哀或凄清。

11.听觉 ;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八年级语文下册《与朱元思书》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篇9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说到古文我们就不得不提描写山水的文章。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留恋于山川名胜,寄情于小桥幽径,写下了无数的描写山水的名篇佳句。同学们,说出来你所知道的.描写山水的诗词句和古文片断,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青山横北郭,绿水绕东城。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吴均的《与朱元思书》,相信在这一篇文章里你一定能看到你所熟悉的山水美景。打开课本,看课下注释(1),说说你看后的收获。

二、教授新课

1、听课文录音,注意字的读音。

2、默读课文,重点认读课文中的生字。出示本课中的生字,检测生字掌握情况。

3、再读课文,注意语速、重音、节奏、节拍。(跟着录音小声读)抽生读,展现学生的朗读才能。

4、读读译译。借助课下注释和已经掌握的文言知识,翻译课文,不会的求助同学或者做标记。要求逐字翻译,字字正确,句句通顺,句意和文意要一致。

(1)学生质疑,释疑。

(2)出示字词和句子检测学生翻译情况。

5、再读课文,领会文章内容。

(1)课文哪句话最能概括课文描写景物的特征?

(2)课文是怎样一步步展现奇山异水的?

(3)一切景语皆情语,课文通过描写山山水水,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6、读读品品。

(1)采用“我读――,感受到――”或者“山水之美,美在――”的句式,说说你对山水之美的品味。

示例:山水之美,美在水清皆缥碧,水急若奔马。

(2)作者是描摹奇山异水的?

提示:从描写角度、修辞方法、词语运用、表现手法、表达作用等角度,任选一点,揣摩妙处,体会写法。

示例:游鱼细石。一动一静,相映成趣。鱼群穿梭,不因衬托水之清澈,且逗人喜爱,给山水增添无限生趣,主要用了衬托手法。

7、小结

8、朗读成诵。

语文文学与朱元思书优秀教案 篇10

1、弄清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文言词语的含义,培养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理解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

3、以诵读带动课文内容的学习,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积累—感悟—运用”的学习过程。?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图片欣赏,见课件

“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洛神赋图、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汉宫春晓图、百骏图、步辇图、唐宫仕女图、五牛图、韩熙载夜宴图、千里江山图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是 中国美术史 的丰碑,华夏文明的巨著,是流动的历史、无声的乐章; 承载 着古老东方民族独特的艺术气质;用色彩记录了 中华 绵延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横亘万里的锦绣河山。

《富春山居图》

师介绍:富春山居图是 元朝 书画,画家 黄公望 为 郑樗 (无用师)所绘,以浙江 富春江 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之一。

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辽阔大地,江山是如此多娇,千百年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之赞叹,为之倾倒,为之描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从标题看这篇虽是书信,却是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现在让我们一起品赏作者吴均笔下富春江沿途的奇山异水。请大家打开课文,先看看注释,说说吴均是何许人也?

(学生说后,屏幕展示作者简介)?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粱文学家。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全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

?(二)、初步感知:?

听朗读全文。(音频播放)

注意字音并标注

注意朗读节奏,尝试划分?

师明确(屏幕展示):

字音:

缥(piǎo)碧 急湍(tuān) 夹(jiā)岸?轩邈(miǎo) 转(zhuàn)

泠泠(líng) 嘤嘤(yīng)?鸢(yuān)飞 戾(lì)天? 经纶(lún)

窥(kuī) 柯(kē)?

与朱元思书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全班有节奏朗读,师指正。

从标题形式来看,这是一篇书信。

齐读第一自然段,并请同学逐句翻译(一个同学翻译一句),重点注释强调

俱:全,都。? 净:消散尽净。? 共色:一样的颜色。共,相同,一样。

从:顺,随。? 自:从。至:到。 许:表示大约的数量,左右。

独绝:独一无二。 ?绝:独特?

问:试找一下作者要告诉朱元思什么

(自富阳到桐庐,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况作者所见所感,统领全文。

齐读第二自然段,并请同学逐句翻译(一个同学翻译一句),重点注释强调

?皆:全。 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胜过箭)。 甚:胜过。 若:好像。?

问:(1)试着找一找作者所写的异水“异”在什么地方

水清、水急、水深

3、齐读第三自然段,并请同学逐句翻译(一个同学翻译一句),重点注释强调

竞:争着。上:向上。反:通“返”,返回。 窥:看?。

轩邈;轩,向高处伸展。邈,向远处伸展。?

千转不穷;千转:长久不断地叫。千表示多。?

上一篇:2024年八一建军节主题活动策划书下一篇:师德师风专项活动学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