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6课《黄河颂》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课稿(精选9篇)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6课《黄河颂》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课稿 篇1
黄河颂
一、整体把握
古往今来,黄河以其雄壮的气势,奔腾在中国大地上,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歌颂黄河就是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
《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诗人光未然1935年8月曾经创作出歌词《五月的鲜花》,歌中唱道:“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地抗战不歇。……”歌词经谱曲后广为传唱。1939年诗人到延安后,又创作了篇幅与规模更大的组诗《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诗中雄奇的想像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歌唱苦难与抗争,刻画黄河的形象,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冼星海称赞它“充满美,充满写实、愤恨、悲壮的情绪,使一般没有渡过黄河的人和到过黄河的人都有一种同感。在歌词本身已尽量描写出数千年来的伟大黄河的历史了”。
《黄河颂》在体裁上是一首颂诗,着眼于“歌颂”,在结构上与组诗第一章《黄河船夫曲》是紧密相承的。《黄河船夫曲》描写:“乌云满天,惊涛拍岸,黄河的船夫,在暴风雨中搏战,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彼岸。这象征着我们伟大的民族和人民突破惊涛骇浪般的重重困难,终于取得辉煌的胜利。”于是在第二章《黄河颂》中,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他站在高山之巅,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颂歌。他歌颂黄河气势宏伟,源远流长,并且要学习它的榜样,像它一样的伟大坚强。
第一节是朗诵词,第二节是歌词。作者先以呼告的手法,直称读者为“朋友”,开宗明义地说出了要“歌颂黄河”的主题。
第二节是全诗的主体部分,为了表现颂歌的气势,“由男高音独唱,歌带悲壮,在伴奏中可以听出黄河奔流的力量”(冼星海《我怎样写〈黄河〉》)。第二节歌词的内容层次比较分明,并且有明显的关键词语可作为思路梳理的依据。首先,是“望黄河滚滚”的“望”字,一直统领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而这所“望”的内容,既有写实的成分,也有雄奇瑰丽的想像,条理清楚,章法谨严:先是近镜头特写──“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再是俯瞰全景式的总写──“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然后是纵向描写黄河的流向──“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最后横向展开到黄河流域两岸──“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接着,开始赞颂黄河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进入“颂”的阶段。“啊!黄河!”反复出现,把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历史贡献;像一道天然屏障保卫着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最后由实到虚,歌颂黄河流域宽广,泽被众生,并且代表中华儿女发出要向它学习的誓言。
二、问题研究
1.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2.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较易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侧重 2 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3.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对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一句,首先应该明确句中的“臂膀”指的是什么。从全句看,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其次,应该和上文结合起来理解,如此巨人,“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正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4.如何把握《黄河颂》语言上的特点?
这首歌词写得明快雄健,节奏鲜明,音节洪亮。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长短结合,自由奔放并且错落整齐。在韵脚上,隔二三句押韵,形成了自然和谐的韵律。同时,十分注意刻画黄河形象,注意营造歌词的画面之美:“黄河滚滚”“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等句,在读者面前展开一幅宏大的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练习说明
一有感情地朗诵这首歌词。
这首歌词以气势取胜。朗诵时必须激发起学生的内心感情,如果能够调动学生产生国难当头、中华民族正处于危机之中的悲壮情怀,就可以产生热血沸腾、壮怀激越的情感,就可做到有感情地诵读。不宜过多过早对学生施加朗读技巧的训练指导。
二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本题旨在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歌词内容。教师应注意题目中包含的两个深浅不同的层次。第一问是从表层设问,首先应该抓住“黄河的气魄”这一关键词,引导学生反复感知课 3 文,感受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气魄。其次,应该注意到“从哪些方面”这一要点,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等。
第二问实际上是引导学生思考诗人创作的目的。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三在我们学过的诗歌中,有些诗直白抒情,风格豪迈,有些诗则委婉含蓄。你认为这首诗属于哪一种?为什么?你还能从学过的诗歌中再举出一两例吗?
本题旨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和体会诗歌的两种美学风格──崇高与优美。但在教学实际中,不必过分在术语上纠缠,应通过对具体作品的感知来把握这两类诗的特征。
本诗属于直白抒情、风格豪迈类,因为诗歌以明朗的语言塑造了黄河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形象,并且多处以“啊,黄河……”这样的句式直接抒发了热爱黄河的感情,充满雄浑豪迈之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诗词属于这类风格;上学期学过的何其芳的《秋天》、郭沫若的《静夜》则属于委婉含蓄的诗。
教学建议
一、调动学生情感是上好本课的首要条件,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歌词主体部分是深入理解课文的关键。
学生对这首歌词产生的时代背景大多有一定的了解,也有着朴素的爱国感情。教师应设法激发并强化这种感情,可以借助音乐的力量,通过直接诉诸听觉的音乐打动学生的心灵,并且在音乐的背景下,通过配乐朗诵反复体味歌词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然后对第二节文字做一思路分析即可。
本课教学应以诵读为主,不宜过多讲解。应该相信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
二、教学设计
1.播放音乐《黄河大合唱》之第一、第二部。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2.朗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
①教师范读。
②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③学生齐读。
3.内容研讨
①解题。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抓住“颂”字。)
②这首歌词的一、三两节很显然是首尾呼应,但这两段文字着眼点完全相同吗?(第一节重点落在“黄河”上,第三节重点落在“中华儿女”上。)
③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即“望”字。)
④“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⑤小结课文。
用如下板书总结课文。
序曲───────→ 主体 ─────────→尾声
黄河伟大坚强
望黄河─→颂黄河
学习黄河精神
4.再朗读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黄河颂》音乐,进行配乐诗朗诵。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学生齐读、领读或个别诵读。
5.课外作业
①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
②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唱《黄河颂》部分,并进行表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6课《黄河颂》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课稿 篇2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诵读,注意语气、语调,在诵读中把握人物内心情感及性格。2、引导学生感悟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3、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教学重点
1、找出文中所用的修辞手法、象征手法,并体会其表达效果。2、理解文章语言所包含的深意。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方法 诵读法、研讨探究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作家、作品及相关背景介绍 1、戏剧知识简介: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戏剧的文学部分,通称为剧本,是文学的一大类别,与诗歌、散文、小说并列。剧本直接规定了戏剧的主题、人物、情节、语言和结构,是舞台演出的基础和根据。戏剧的基本要素是矛盾冲突,通过具体的舞台形象再现社会的生活斗争,激发观众强烈的情感反应,达到熏陶教育的目的。按反映矛盾的性质和表现手法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等;按题材和编演年代分为历史剧、现代剧、传统剧、童话剧等;按结构规模和容量大小,可分为独幕剧和多幕剧;按语言表现的形式,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哑剧等。
2、屈原简介:
名平,字原。战国时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楚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看透了秦国侵吞六国的野心,力劝楚怀王联齐抗秦,系念祖国和人民的命运前途。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遭到张仪、南后之流嫉妒和卑鄙诬陷,横加以“淫乱宫廷”的罪名而含冤莫白。遭谗去职,迭遭放逐,至首都郢为秦兵攻破,遂投汨罗江而死。
3.作者郭沫若简介
郭沫若(1892~1978)进步文化界的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
代表作《女神》是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他的许多代表诗篇皆出于此,如《凤凰涅槃》、《天狗》、《炉中煤》、《匪徒颂》等。
4.历史剧《屈原》的创作背景
《屈原》写于1942年1月,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统治最为黑暗的时候。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爱国抗战军民,掀起反共高潮,气焰嚣张,横行无忌。一部分坚持斗争的文艺家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纷纷创作历史剧,借古喻今,用中华民族历史上坚持正义、反对邪恶的斗争史迹,来教育和鼓舞人民,通过历史人物之口,表达人民的要求和希望。
郭沫若,是这一时期历史剧作家的杰出的代表。在这最黑暗的日子里,他创作了六部历史剧:《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作者一方面深刻地揭露了外来侵略者、本国反动统治者和叛徒汉奸等形形色色丑类的本质,无情地鞭挞了他们专横凶残、卑鄙无耻的灵魂;一方面深刻发掘了自古以来中华民族英雄义士的高风亮节,热情地赞扬了他们爱国爱民、忠贞刚直的高尚品德。
《屈原》是郭沫若这时期历史剧当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代表作。这个剧本取材于战国时代楚国爱国诗人屈原一生的故事,以楚怀王对秦外交上两条路线的斗争作为全剧情节线索,从而成功地塑造了屈原这个文学典型和一系列人物形象,深刻地表现了为祖国和人民不畏暴虐,坚持斗争的主题。它借古讽今,鞭挞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讴歌了屈原式的坚持抗日的共产党人。他说:“全中国进步人民都感受着愤怒,因而我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到屈原的时代里去了。换句话说,我是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时的时代。”
《屈原》的创作在当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它大大鼓舞了全民族团结抗日的斗争意志,有力抨击了蒋介石集团的法西斯暴政。《屈原》在当时国民党统治的中心──重庆上演,轰动了整个山城,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每次演出都被观众爆发出的雷鸣般的掌声所淹没,这个剧作最后终于被国民党当局禁演。
5.五幕剧《屈原》故事梗概
6.第五幕的剧情和情节结构:
剧作的第五幕展示了屈原和以南后郑袖为首的楚朝奸臣之间的尖锐矛盾冲突,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端。写靳尚和郑詹尹秉承南后旨意,欲密谋毒死屈原。他们的阴谋把他们和屈原的矛盾冲突推到了顶点。以南后为首的楚朝廷的奸佞们,对屈原恨之入骨,他们诬陷打击屈原还不够,还要欲除之为后快,暴露了他们铲除政治异己的凶残和毒辣。
第二部分,发展。写屈原的内心独白《雷电颂》。面对黑暗现实,诗人呼风唤雷,怒斥神祗,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对黑暗世界的强烈的愤懑和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表现了他的忠贞不屈和浩然正气。
第三部分,高潮。写婵娟之死。这一部分表现了光明和黑暗,正义和邪恶势不两立的冲突。婵娟替屈原喝下了毒酒,她为能代屈原死而高兴,展现了婵娟的高尚品格和为正义而献身的精神。
三、整体感知 1.舞台说明:
学生看课文前的舞台说明。
屈原吟咏“雷电颂”的时间是在午夜已经过去,黎明尚未到来的时候;地点是东皇太一庙正殿,神像林立,奇形怪状,阴森可怖,给人威压的气势和令人窒息的气氛;自然景象是雷电交加,狂风大作,无边的黑夜在颤动,在撕裂,在爆炸。这个典型环境意味着现实世界给屈原的肉体和精神的严重伤害,又象征着光明与黑暗的搏斗。
舞台上的屈原是一个坚持真理的爱国者,受到奸臣迫害的形象。他手足戴着刑具,颈上有长链,“玄衣”“披发”,但他大义凛然,目含怒火,坚贞不屈,满腔愤怒。
2.读课文
老师范读,学边听边理解剧情,体会文章气势。要求学生注意:不同句子、不同语段所使用的语气、语调、语速,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点评论。
你觉得本文在语言上有何特点?跟以往课文相比,这篇课文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激情澎湃,气势雄浑。全文都是屈原的内心独白。)
3.根据刚刚老师的范读,仔细揣摩语气、语调、语速,假设自己就是屈原,自由朗读全文。
四、拓展迁移
以现实生活为内容,选择某一特定场景下发生的事情为题材,写一个小剧本,300字左右。
第二课时
一、导语
请小组表演自己编写的小剧本,教师适当的点评,以表扬为主,并引入正课《雷电颂》。
二、整体感知
1.学生细读课文,思考:屈原的内心独白表达了哪两个方面的思想内容?体现在课文结构层次方面是怎样的?
(学生分小组研讨探究,教师提示)
明确:《雷电颂》是屈原的内心独白。独白是人物直抒胸臆、直接流露内心深处最强烈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戏剧艺术的表现方法。这篇长篇抒情独白实际上是一首激情澎湃的诗,它气势雄伟,抒情意味浓厚,作者充分展开艺术联想,达到物我同化的境界。
屈原的独白表达了歌颂风雷电、怒斥神祗两个方面的内容。两个方面的思想内容,在结构上两个层次浑然一体,内容十分丰富。
第一层次:从“风!你咆哮吧!”到“烧毁吧!”。诗人呼唤并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达对黑暗的愤激和对光明的礼赞与向往。
第二层次:从“把你这东皇太一”到末尾。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在这一教学过程中,以研讨探究的方法为主,让学生通过交流合作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三、赏析探究:《雷电颂》艺术上的特色。(小组通过合作研讨来完成,教师归纳总结)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象征的手法?体会其好处?
老师讲解:象征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方法,它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被象征的本体)。象征能够使不容易或不便于直接说出的思想情感委婉、曲折、含蓄地表达出来,而且化“抽象”为“具体”,使思想更加形象、可感,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本文中一些物象的象征义: 风雷电: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
有形的长剑、无形的长剑:屈原《涉江》篇云“带长铗之陆离兮”。有形的长剑,是屈原被囚禁前的佩剑;无形的长剑指坚定的信念。
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类似英国作家笛福长篇小说《鲁滨逊飘流记》所描写的海中荒岛,是对社会现实极端憎恶而企求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
“土偶木梗”的群像: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其中河伯有二义:其一是指河伯神像,其二是指在《九歌》中扮演河伯的一位演员。
2.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增强语句的气势和情感色彩,达到了最大限度的抒情效果,以火一般的激情直接感染观众。结合课文,找出文中运用的修辞,理解其妙处。
1)通篇运用了拟人兼呼告的修辞:例“风,你咆哮吧!咆哮吧!”“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等。直接有力地表达了爱憎之情,增强了语句的气势和表达效果。
2)反复、排比、比喻、反问、夸张等修辞,也增强了抒情的效果,即表达了爱憎之情,又具有诗的形式美,回环往复,荡气回肠,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如:“啊,这宇宙中的伟大的诗!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你们都是诗,都是音乐,都是跳舞。”兼用拟人、呼告、排比;“你,你这土偶木梗,你这没心肝的,没灵魂的,我要把你烧毁,烧毁”兼用反复、排比,无比愤怒地斥责恶神。
3.想像瑰丽奇特,闪耀着革命浪漫主义的光辉。
这段独白想像奇特,气势恢宏,体现了革命浪漫主义的诗学风格。作者进行大胆的艺术虚构,展开神奇的想像,上天入地,呼风唤雷,运用夸张、象征等艺术手法,让屈原和宇宙间伟大的自然力急风、怒雷、闪电结合在一起,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借助他们的神力,使诗人具有了毁灭诸神、摧毁一切黑暗的力量。这样,就使历史中的屈原的形象显得更加神采飞扬,光辉夺目,全文雄浑壮阔,气势磅礴,洋溢着高昂的革命浪漫主义的激情。
四、总结:说说抒情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四、拓展迁移
与以前读过的诗歌《天上的街市》《静夜》相比,本文这种抒情方式有什么特点?
设题意图:与以前所学的郭沫若的《诗两首》作一番比较,在体裁上一个是诗,一个是散文诗式的戏剧独白。两个作品表现了郭沫若特有的个性风格,但在抒情方式上却有各自的特点。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6课《黄河颂》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课稿 篇3
一. 说教材。
1第三单元所选的题材均和历史人物有关,《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这一单元的第二课,所以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单元提示指出,“学习本单元,要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实际上这一课也确实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良好载体。
3.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积累字词,诵读文句。
(2)过程和方法: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闻一多热爱祖国、为了祖国的民主富强奋斗不息的优秀品质。教学难点:
品味本文典雅和文白夹杂的语句,探究其内涵。
4.课时安排:一课时 二. 说教法。
1.使用多媒体演示,但仅限于出示需要大量口述的背景材料和难以转述的内容。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予以适度地点拨和引导。
3.这篇文章的写作思路相对清晰,因此训练学生理清文章思路应该作为这一课的一个要点比较适当;同时通过训练,让学生意识到能够对一篇文章理清思路不是我们的真正目的,真正的目的是理清文章思路对于我们理解所有文章有极大的好处。
4.这篇文章的语言风格不是单一的,但文章的语言运用形式却是与文章的内在形式需求是和谐共生的:写作“古典学者的闻一多先生”部分的语言是典雅的,文白夹杂的;写作“大勇的革命烈士”部分的语言是豪放的,充满激情的。这些都体现出“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这个基本认知。
三. 说学法。
1.重视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使学生们意识到发现问题其实不是十分困难的事情,只要能针对文章的内容或形式设定的任何一个问题都是符合要求的,如果提出的问题能正中文章的“穴位”甚至是软肋,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恰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那就更是难能可贵。
2.尽可能让学生在现有知识储备的前提下推断出合情合理的结论,以期有更多的思维发散拓展空间。
3.教师预设问题的外延和内涵要有更大的包容性,这样能够吸引“待进步”学生和其他同学一同步入生成空间,而不仅是把问题只留给“优秀”学生。
四. 说教程。
1、教师播放《最后一次讲演》片段。简介作者和 闻一多
请学生用这些词语对题目提出合理的问题,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快速阅读课文并结合注释弄清楚课题中“闻一多先生”的身份,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闻一多先生的大体情况,把 握文章写作的重点是“学者”和“革命家(民主战士)”方面,以此为提纲去理清文章思路,完成“教学目标2.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
环节3(顺延环节2):请学生找出臧克家对“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民主战士)”的评价性语言。此一环节目的在于:一是环节2中学生已经弄清楚了文章的分总结构,容易利用分总结构快速找出结论性的语言——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黑体板书);二是利用作者的评价进而让学生弄清楚这个评价的原因(Why、How):“卓越的学者”——学术研究古籍方面成绩卓著——《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大勇的民主战士”——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板书)至此完成了课题中的“做”。
环节4(顺延环节3):截至目前,课题上的“说”尚未弄清楚。我要求学生找出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的原话:
A.“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B.“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C.“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D.“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E.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F.“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针对这六句话进行分类,就能够“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民主战士)”身份的“说”和“做”区分开来。
AB(学者方面的“说”)CF(民主战士方面的“说”)DE(民主战士方面的“做”)
这个环节实际上是个难点,题目中的“说”和“做”并非简单地可以通过标点符号来直接判断,它需要通过学生判断语言自身到底是目的还是手段来断定。
环节5(顺延环节4):进一步解决“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卓越“,作为“革命家(民主战士)”“大勇”的原因。
前者实际是文章第三自然段的内容——即志趣、研究目的、勤奋与刻苦(写作《唐诗杂论》的过程);后者实际上“反对独裁,争取民主”“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一致。后者为了刻画“闻一多先生”的“大勇”,大量叙述当时的白色恐怖,拿“闻一多先生”的大无畏言行与之进行对比。我的用意是想借此解决文章详略安排的真实目的。
这个环节主要是解决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文章从两个侧面来表现闻一多的形象,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其实有着同一个精神核心———爱国情和使命感。潜心学术是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革命斗争是为了踏出一条救国救民的血路。这个环节也是为了解决教学目标2。
环节6:要求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闻一多先生”的“话”,读出语气,并加以背诵;要求学生选择其中的一句,将其合理地嵌入一段话中。这个环节意在积累名人名言,是对当前河北省中招考试的一种题型的练习,同时也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1。
至此,学习目标基本完成。
五、拓展延伸
那像闻一多先生这样的民族英雄,假如我校要树立闻一多先生的雕像,请你写出高度概括闻一多先生精神的一句话。
2015年5月16日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 临高二中 语文组 黄春莹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朗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
3、体会掌握过渡段的作用。
4、学习闻一多热爱祖国、为了祖国的民主富强奋斗终生的优秀品质。教学重难点:
1、通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
2、理解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实质。
教学准备:学生,朗读全文,预习生字词,了解闻一多。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1、教师播放《最后一次讲演》片段。
2、简介作者和 闻一多
二、检查预习情况:
读准生字词。
三、初读课文,整体了解全文大意。
(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
2、由此来看,文章可分为两个部分,哪些段落是写他在学者方面?哪些段落是写革命家方面?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有何作用?
——第一部分(1-7)记述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第二部分(8-20)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
两部分之间用了七、八、九三个段落过渡。第七段承接上文小结,第八、九段开启下文。作用:承上启下,前后呼应,这样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把两个方面的情况简明地并列提出,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3、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课文原话回答)
——“言论和行动完全一致”或“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四、默读第一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1、文中 哪两句话是对闻一多作为学者“说和做”的高度概括?
“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2、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有哪些主要成就?在写这三本书时,突出了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什么特点?
《唐诗杂论》——“做”了再“说” 《楚辞校补》——“做”了也不一定“说” 《古典新义》——“做”了也不一定“说”
五、齐读第二部分思考:
1、文中哪一句话是对作为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高度概括?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2、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了,文中写了他做了几件事?反映了闻先生什么精神 ? 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
(无所畏惧,视死如归)
3、请同学们说说你怎么理解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的“说”和“做”。
4、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是一个具有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六、回顾全文
七、拓展延伸
那像闻一多先生这样的民族英雄,假如我校要树立闻一多先生的雕像,请你写出高度概括闻一多先生精神的一句话。
八、欣赏歌曲《七子之歌》。
九、布置作业
1、抄写课后生字词。
2、完成课后练习题第二题。
板书设计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唐诗杂论》
学者
《楚辞校补》
三本书 《古典新义》
口的巨人 闻一多
行的高标
起草政治传单
革命家
群众大会上演说
三件事
参加游行示威
2016年5月16日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反思
临高二中 语文组 黄春莹
当下课铃声响起,一节课结束了,但对课的研究却没有,相反,引起我的深思。
在备课时,对《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篇文章,可以说时代离学生较远,背景资料对学生来说较生疏。对此,在设计时,把背景资料的查找及对闻一多的了解放在学生预习,主要想锻炼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
这是一篇十分精粹的散文,诗人以充沛的感情,精譬的语言来表现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及他的革命精神。可以说文章的内容不是十分难,但事例是以概括性的语言来叙述的,这需要学生认真品读后才能捕捉,这篇文章的精彩是语言,诗意化的语言含蓄、凝炼是最为值得学生品味的。而闻一多先生的精神也是学生需要学习的。
而对这样文章对初一的学生,本着一课一得的思想,把课设为两课时。由于本次教学的特殊情况,面对自己不熟悉的学生,在第一课时设计时,我把重点放在了学生读,知道作者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知道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因为在第一课时如果学生真正读懂文章,真正深入到文章中来,对闻一多先生有了了解,那么在第二为课时就可以在品读语言过程中来深入挖掘闻先生这种说和做,虽前后期不同但其根本就是:为追求民主,为救国救民。这样,会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水到渠成。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还好,能读懂文章,而且学生领悟能力较强,其实在这过程中,我可以再深入引导学生对闻先生品格的精髓深入理解。而我把侧重点放在学生在当今社会如何把闻先生的精神传承下去,把深入的分析推到第二课时。这也是教学中受教案和教学形式的拘泥。
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会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更灵活的处理授课内容。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有最大的收获。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6课《黄河颂》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课稿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3.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教学目标】
一、导入
1.欣赏有关“猫”这种动物的图片。
2.小猫视频,影片中这些小猫可爱吗?是啊,猫是我们人类的亲密伴侣,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郑振铎先生笔下的《猫》,看看文中“我”的养猫的历程能为我们带来什么样的体会。
二、预习检查
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2.检查课文诵读及字词掌握情况。3.检查搜集的作者、作品等情况。
三、读猫,说故事
1.现在请同学们花3分钟时间迅速的浏览课文,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本文讲了我家养的三只猫的故事。2.你喜欢哪只猫? 请用这样的句式说话:
我喜欢第___只猫,因为它_______,看________________(文中具体表现这一特点的内容)。
四、读文,细分析
1.郑振铎先生是怎样写第一只猫的可爱的?
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1)这个句子为什么用“滚来滚去”这个词语,能不能把它换成“跑来跑去”?(2)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的消耗过一两个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的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把消耗换成消磨好不好?
消磨是因为无聊,打发时间,消耗是主动的乐意花时间,并且得到了享受。2.第二只猫与第一只相比怎样? 明确:更活泼、更可爱、还会抓老鼠„„
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从哪些词看到它非常的活泼,特别的可爱)
有一次,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老鼠,自此,夜间便不再听到讨厌的吱吱声了。明确:居然就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小猫不仅可爱,而且有用。
3.第三只猫也可爱吗?从那些地方看出不可爱?句中哪个词体现它在家中的地位? 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
4.明明存在为什么说是若有若无?我们一家人对这三只猫又是怎样的态度呢? 不喜欢。
5.同学们如果让你们用数学符号“>”来表示作者及家人对这三只小猫的喜好程度,你会怎样排列他们的顺序:从这样的排列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与家人养猫的目的是什么?
第二只小猫>第一只小猫>第三只小猫。人们之所以要驯猫、养猫,就是因为猫可以供人赏玩、为人所用,这是人伟大之处,也是人的贪婪之处。人类养猫是有目的性、自私心的。第三只猫,既瘦弱、又难看,似乎还有病。作为一只家猫,它已失去了在大自然中独立生存的能力,但人养猫,不是为了保护动物,而是为了赏玩、捉鼠。这样一只丑而瘦的小猫,怎么会被喜欢呢?它只是张嫂的热心、大家的怜悯,才收养的。注定在家里是不受欢迎的,当它有意识地跟大家亲近时换取的也是一副冷脸。这就是人自私的本性,当你没用时,他绝不理睬你,对人类自己是如此,动物之类更是如此。
五、深入探究
1.由于我与家人一开始就不喜欢第三只小猫,所以当芙蓉鸟被咬死后人们的反应是? 全家人把罪状都按在它头上。应为它对于我们没有贡献。没有给我们带来欢乐。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2.我们断定是第三只小猫咬死的有什么证据吗?
嘴里好像吃着什么„„它一定是„„。由一个不确定的依据得出一个肯定的推断 3.大家觉得合理吗?假设今天咬死芙蓉鸟的是第二只猫,作者会怎么处理呢?
主观的好恶感情,使“我”一家很快形成了对这只猫的偏见:由偏见而产生的猜疑又向前发展了一步,全家不约而同的断言;凶手“一定是猫”!于是在偏见支配下,“我”“怒气冲天”,“惩戒”凶手了。猫成了一个遭受的不公平待遇“不能说话辩诉”的受害者。4.这个事件告诉我们人们性格上的一种普遍的什么弱点呢?
或许能让我们联想到以前学过的一篇文言文——《智子疑邻》,个人的喜好会影响人的判断,“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yì)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5.小说安排第三只猫的出现有什么作用?
小说矛盾的激化点,高潮。体现了三猫的无辜,让我发现了自己的“错”。6.你在文中还能找到表现我悔过的语句吗?
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怨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针的比喻——针的细小映衬了这虽然是小事,针刺伤口小却深。7.在这三只猫中对我以后的人生影响最大的是那只小猫,为什么?
是第三只猫学生找到后请学生一起朗读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比较14小节“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好久不养”是因为突然间失去了一个亲爱的同伴,一种失落感久久萦绕在心,缺德的人太气人了,叫人 恨恨难消,养猫固然快乐,可是亡失的痛苦更让人难受,干脆不养了。“从此永不”是一种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一见到猫就触发了自己灵魂的伤痛,觉得永远愧对这类生命。
8.真相大白后,从我的忏悔中同学们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从大白后的忏悔中可以看出我是知错就改,同情弱小,善于自省的人。对于一只猫尚且如此悔过,如果冤枉了人,他会怎么做?
六、拓展、感悟
1.请你以这样的句式,说一句感悟的话。
“(对于)______,我想对你说_____________”请选取一只猫,说一句感悟的话。
2.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经错怪过别人或被别人误解呢?把事情的经过说给同学听听。
七、说感受,谈收获
1.在同一件事上,作者对待不同的猫的态度可能是不同的,猫的遭遇可能是不同的。那么这是什么造成的?你从中悟出什么道理?
2.打开你记忆的闸门,想一想,你是否也曾经错怪过别人或被人误解呢?把事情的经过说给同学们听听,并和同学们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减小彼此之间的误解?
八、达标检测
九、作业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6课《黄河颂》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课稿 篇5
一、导入
同学们,祖国是什么?祖国是山川地理,是巍巍嵩山滔滔黄河,祖国是历史文化,是辛弃疾“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的”的满腔悲愤,是端木蕻良面对土地发出的铮铮誓言。(1分钟)
二、展示学习目标(屏显)(1分钟)
1、反复诵读,说出感情。
2、品味语言,深化感情。
3、类文阅读,升华感情。
明确了目标,让我们走进文章,走近关东原野,感受那方土地的美丽与屈辱,领略作者内心的情感。请大家带着问题大声朗读课文,读出感情,并用笔做好勾画。(教师板书课题)
三、教学过程(5分钟)
(一)初步阅读,整体感知
1、关东原野上留下了作者哪些记忆?
2、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什么样的感情?
(二)品味语言,体悟感情
感情的表达需要借助载体,借助语言的描绘,那么作者对家乡的赞美在哪些段落和语句当中体现来呢?
赞美、热爱(7分钟)
(那)奔流似的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那)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
(那)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 …
提问:大家非常迅速的找到了这些语句,这些语句都描写了什么?有怎样的特点?作者用了大量的词语形容东北地区的种种事物,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能够引起你怎样的联想?(小组合作讨论)
联想和想象能够为阅读插上飞翔的翅膀,是对文本的丰富和再创造,比如示例:
1、“奔流似的马群”,这“奔流”一词是否使我联想到“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的黄河之水?你的眼前能否展现出在辽阔的关东原野上马群似潮水般奔流而过的场面,那马的数量之多、奔跑速度之快、气势之盛都从这“奔流”一词中体现了出来。
2、我从“红布似的高粱”中看到了辽阔的关东原野上高粱丰收的美景,那是一张多么大的红布啊,那布上的红色都是由熟透红透的高粱米编织而成的;我联想到农民的屋檐下挂满了高粱,粮仓里堆满了高粱;我仿佛看到了那热气腾腾的红高粱米饭,闻到了那香喷喷的高粱酒。
小结:
1、选取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白桦(huà)林、蒙古狗、高粱、山雕、鹿群等组成一个个叠印的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展现故乡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
2、语用排造成连贯的、逐渐增强的气势。
过渡语:如此美丽的关东大地,如此丰富的物产,生活在那里的人们该是怎样呢?
(3分钟)
我印下我无数的脚印。在那田垄(lǒng)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在故乡的土地上上我捉过蚱蜢(zhà měng),在那沉重的镐(gǎo)头上留着我的手印。我吃过我自己种的白菜。故乡的土壤是香的。
(女生)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土壤的香气便在田野里飘扬。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原野到处有一种鸣叫,天空清亮透明,劳动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
(男生)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粮车拉粮回来,麻雀吃厌了,这里那里到处飞。稻禾的香气是强烈的,碾(niǎn)着新谷的场院辘辘(lù)地响着。
(合)多么美丽,多么丰饶。
过渡:在这样的土地上生活该是怎样的幸福,会有多少的欢乐啊?但是这种幸福和欢乐现在作者还有吗?欢笑被埋葬,留下的只有耻辱和回忆,只能在梦里一遍又一遍的把故乡想起。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回顾那段惨痛的历史!
补充资料:(图片、音乐)(2分钟)背景音减弱
过渡语:同学们,在你重温这段历史的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请谈谈你的感受? 是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的伤口仍在滴血,我们不会忘记也不能忘记那段历史。那么作者的心情又是怎样的?请同学介绍写作背景。
九一八后,作者不得不离开了家乡,在关内流浪,但他何曾忘记自己的家乡?请看他的笔名“端木蕻良”,“蕻良”,它能让我们想起东北黑土地上的——红高粱。红高粱,代表了他的家乡。家乡就嵌在他的名字中,家乡更深深地嵌在了他的心头上!
思念、愤慨(5分钟)
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
我必须回去,我从来没想过离开她。这种声音是不可阻止的,是不能选择的。赏析词语:最有表现力,比如喷涌、泛滥、无时无刻不等
誓言 战斗(5分钟)
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解放!你必须站立!
我永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huì)和耻辱。
感情:呼唤—缠绕---不能忘记—为她战斗—付出一切
人称变化:她----你(“她”是远指,而“你”是近指,作者这里运用人称的变化实际上巧妙地渗透了自己内心的情感的变化。作者的灵魂早已跨越重重艰难险阻飞到故乡的上空,直接面对故乡发出了自己内心积蓄以久的不可遏制情感和誓言)学生读 老师读 齐读
小结:在同学们的读书声中我感受到了你们的力量你们的热情,更感受到了你们那颗火热的爱国心。爱国情可以是端木蕻良面对土地发出的铮铮誓言,可以以散文的形式借助土地来表达,也可以如诗人艾青这样来传递。
三、类文阅读,升华感情
1、《我爱这土地》(4分钟)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评:鸟儿就是作者的代言者,通过鸟儿来深情地歌唱,歌唱土地,期待黎明,抒发献身祖国的深沉情怀!爱国情怀在诗人光未然的笔下则又是一种慷慨激昂的风格,我们一起来朗读!
2、《黄河颂》
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评:赞美黄河,直抒胸臆,慷慨激昂!
四、结束语(2分钟)
爱国情感融汇于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它是端木蕻良面对土地发出的铮铮誓言,是艾青《我爱这土地》中鸟儿嘶哑的歌唱,是光未然对黄河的热情歌颂,是戴望舒用《残损的手掌》对祖国大地的摸索,他可以穿越国界,也可以贯穿古今,是小弗朗士对自己母语的深深眷恋,是花木兰女扮
男装代父从军驰骋沙场之上的豪情,它滋润着各名族亘古不变的魂魄,更汇聚成我们心中一首永恒的歌!
五、板书设计
土地的誓言
端木蕻良 土地 誓言 美丽 战斗
六、教学反思
1、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其主题是“爱国”,其文学形式有诗歌、散文、小说还有文言文,宏大的主题需要借助载体来表达,端木蕻良情感的抒发是建立在对土地这一载体的深情描绘及回忆基础之上的,把握这一关键才是情感表达不至于空洞。在类文阅读中选择了《我在这土地》和《黄河颂》,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整合,让学生明白通过不同的载体和形式可以表达相同的主题,并且可以有不同的风格。
2、从文体上说,《土地的誓言》是抒情性散文,对抒情散文的阅读重在读,因而本文在教学设计上以读来贯穿始终,让学生在中悟、读中品;另外抒情性散文的阅读重在品味语言,因而在教学中借助想象、词语置换、关注修辞、人称变化等方式让学生体会散文语言之美。
3、目标的设置应该更具体,更易操作和检测。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6课《黄河颂》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课稿 篇6
【教学目标】
1、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汇。
2、了解神话故事的含义及夸父形象。(教学重点)
3、拓展思维训练、口语训练。(教学重点)
4、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预习】
1.读一读,找一找。关于《山海经》: 关于夸父:
2.查一查,写一写。
欲:想要 足:够 北:北方 其:代词,他的,代夸父 昔:从前 3.问一问,悟一悟。
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篇神话共分几个画面来描述夸父? 4.评一评,议一议。
夸父是个怎样的形象?作品有何寓意? 【导学】
一、整体感知
1.、生自由朗读,勾画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解决。逐走: 欲得饮: 饮于河: 大泽: 邓林:
2.、全文仅37个字,但故事情节波澜曲折,这篇神话共分几个画面来描述夸父?
3.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二、品味探究
1、你对夸父追日的行为有什么看法?你能不能写一段夸父临死前的内心独白? 夸父临死前的内心独白:学生自写,然后交流。
2、对《夸父逐日》的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应如何理解?
【检测】
一、积累·运用
⒈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与日逐走()⑵河渭不足()⑶北饮大泽()⑷弃其杖()⒉翻译下列句子。
⑴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⑵未至,道渴而死
⑶弃其杖,化为邓林
二、阅读·感悟
1、对于夸父临死时弃其杖,化为邓林(桃林)这个情节,你有何感想? 答:
2、《夸父逐日》这个古代神话中,你了解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和精神? 答:
3、认为夸父逐日以至于丧了命,这样做值得吗?请简述理由。答:
三、表达·交流(1—2题)拓展思维训练。例:《愚公移山》是个寓言故事,传统看法往往从愚公移山的目的、精神的角度正面肯定愚公为修建一条通往山外的通衢大道、改善生存环境造,福子孙后代的良好动机和勇于面对困难不怕困难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逆向思维:与其搬山,不如搬家;移山贻误子孙;“愚公移山,精神可嘉,方法不当”;我们做事情仅仅具有满腔热情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科学的方法,三者结合,才能把事情办好。
创设情景:
(1)精卫填海:以自己弱小的力量要填平大海,写出他敢于向大自然挑战、持之以恒的精神。
我们还可以这样思考……
(2)蜗牛:守旧、爬行主义、慢慢腾腾、四平八稳等。我们还可以这样思考……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选代表展示讨论情况。
《公共怒触不周山》学案 编写:陈金鹏 审稿:王贵珍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熟读课文,弄懂文章大意; 2.背诵《共工怒触不周山》。
3.借助课文注解和工具书,弄懂词句的含义和全文内容;通过出示资料,了解作品及人物.【预习】
1.读一读,找一找。
《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又名()是()(朝代)()(作者),体裁是()
2.查一查,写一写。颛顼(zhuān xū):传说中的五帝之一,黄帝的后裔。水潦(lǎo)尘埃归焉,水潦:泛指江湖流。
昔者:从前。为:做。帝:部落首领。触:碰、撞。
天柱折,地维绝:支撑天的柱子折了,系挂地的绳子断了。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天有八根柱子支撑,地的四角有大绳系挂。维:大绳子。系挂大地的绳子.
绝:断。折:断. 倾:倾向。故:所以。焉:这里。满:够,达到 潦:积水。尘埃:尘土,这里指泥沙。归:流。而:表修饰,不译。焉:兼词,“于之”。3.问一问,悟一悟。
这篇文章反映了什么问题,对我们有什么教育意义?
4.评一评,议一议。
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共工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导学】
一、整体感知
1.四人小组讨论、翻译,也可以互相提出问题。2.教师在多媒体出示需要重点理解的词。
3.全班讨论,落实翻译。教师可以侧重指导学生注意实词的积累、常见虚词的用法及文言文中词语省略的现象,争取达到不看注释能正确解释和翻译。
4.学生反复读课文,当堂背诵课文。
二、品味探究
1.“怒而触不周之山”中的“怒”字表现了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
2.如何理解《共工怒触不周山》中结尾的两句话?
3.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请你作一点推测。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最后总结归纳。
4.主题思想探讨:
去掉神话色彩,还原本色。(即去掉文中的想象和夸张)这则神话故事实际反映了哪些内容?
主题思想:
【检测】
一、积累·运用 1.为下面的字注音
水潦()颛顼()()2.解释加下划线的字词
昔者()怒而触不周山()地维绝()()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3.翻译重点语句
怒而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二、阅读·感悟
齐人有好猎者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欲得良狗,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1.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带点词。(1)入则羞对其家室(2)其所以不得之故(3)君宜致力于耕作
4(4)于是退而疾耕
2.和“旷日持久而不得兽”的“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于是退而疾耕 B、环而攻之而不胜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 3.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
4.读了这则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三、表达·交流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练习。
烈日下,沙漠中,两个疲惫的旅行者取出唯一的水壶摇了摇。一个旅行者说:“唉呀,太糟糕了,我们只剩半壶水了。”而另一个旅行者却高兴地说:“。”
(1)另一旅行者会说些什么呢?
(2)个旅行者的话分别说明了什么?
25.短文两篇教案 《夸父逐日》教案
【教学目标】
1、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汇。
2、了解神话故事的含义及夸父形象。(教学重点)
3、拓展思维训练、口语训练。(教学重点)
4、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生自由朗读,勾画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解决。
逐走:竞跑,赛跑。欲得饮:想要。饮于河:黄河。大泽:大湖。邓林:桃林。
2、展示朗读,学生个体和集体朗读结合,激发兴趣。学生当众朗读,师生一起评点(可以从字音、语气、语调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3、全文仅37个字,但故事情节波澜曲折,这篇神话共分几个画面来描述夸父? 明确:逐走,入日——渴,饮于河渭——北饮大泽——道渴而死——弃杖化邓林 4.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在这篇神话中,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二、品味探究
1、你对夸父追日的行为有什么看法?你能不能写一段夸父临死前的内心独白?
明确:夸父是一个古代神话英雄,他不向自然屈服,敢于和自然斗争,甚至为此献身,更令人感动的是,死后,他的手杖,还要化成一片桃林,将顽强的生命延续下去。勇于探索、不怕牺牲、造福人类的可贵精神
(对夸父这个人物,学生会有分歧,可能有学生认为夸父是不自量力,教师对此也不要断然否定,应该保护学生争论问题的积极性。可以从神话故事的特点方面引导学生从积极方面理解夸父的行为,从而理解夸父的宏大的志向,巨大的气魄。)夸父临死前的内心独白:学生自写,然后交流。
2、对《夸父逐日》的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应如何理解? 夸父口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那么,什么是“邓林”呢?“邓林”实有基础,在现在大别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据清代学者毕沅考证,“邓”“桃”音近,“邓林”即“桃林”。“邓林”为地名之说,与“邓林”即“桃林”之说并不矛盾。我们可以认为,“邓林”既是地名,也是“桃林”,“邓林”这一地名是因“邓林”的“桃林”之义而得名的。此处,“杖”与“桃林”同为木,形象上有相通之处;夸父的口渴如焚,与提供甘甜多汁果实和成片绿阴的桃林,在内容上也是相合的。夸父遗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这一结尾,以富有诗意的高度想像力,丰富了《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内涵,丰富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效果检测】(完成学案部分的【检测】)
【检测答案】
一、⒈(1)竞跑、赛跑;(2)黄河(3)向北(4)他的,指夸父的。⒉(1)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到太阳落山的地方。(2)还没赶到大湖,在半路就口渴而死了。(3)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二、1、此情节以富有诗意的高度想象力,丰富了《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内涵,丰富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以、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魅力。
2、这个神话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3、略。(提示:从探索未知世界角度看,他的精神可嘉,值得。也可以从其他角度讲。)
《公共怒触不周山》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熟读课文,弄懂文章大意; 2.背诵《共工怒触不周山》。
3.借助课文注解和工具书,弄懂词句的含义和全文内容;通过出示资料,了解作品及人物.【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四人小组讨论、翻译,也可以互相提出问题。2.教师在多媒体出示需要重点理解的词。
3.全班讨论,落实翻译。教师可以侧重指导学生注意实词的积累、常见虚词的用法及文言文中词语省略的现象,争取达到不看注释能正确解释和翻译。
4.学生反复读课文,当堂背诵课文。
二、品味探究
1.“怒而触不周之山”中的“怒”字表现了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 2.如何理解《共工怒触不周山》中结尾的两句话?
3.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请你作一点推测。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最后总结归纳。(参考答案:
1.“怒”字表现了共工的豪气、勇敢;也反映出他性格的暴躁、刚烈。
2.《共工怒触不周山》是一个神话故事。它反映了远古部族间的斗争,同时涉及到古代天文学上的盖天说。远古的人类显然还不能解释日月星辰运动变化的原因,对这一现象的最好解释就是借助于神话,通过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解释“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的现象。神奇的传说中带有现实主义的色彩。
3.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争为帝”,即争夺部落首领的位置。他的怒触似乎包含有失败的愤怒与不甘心,而且,似乎还夹杂着与对方同归于尽的想法。当然也体现了共工庞大的气势。)
4.主题思想探讨:
去掉神话色彩,还原本色。(即去掉文中的想象和夸张)这则神话故事实际反映了哪些内容?
a.远古时期原始部落间的激烈斗争。b.先祖对自然界的巨变的认知。
主题思想:文章反映了远古部落间的斗争,塑造了一位勇敢、坚强、颇具挑战精神的共工形象,从神话角度向人们解释了天倾西北,河向东南流的自然现象的原因。从侧面反映了远古劳动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
【效果检测】(完成学案部分的【检测】)
【检测答案】
一、1.水潦(lǎo)颛顼(zhuān xū)2.从前 撞 绳子 断 焉:兼词,“于之”。足、充盈 水潦:泛指江湖流。归:流向、汇聚。
3.(共工)发怒撞不周之山,支撑天的柱子折了,系挂地的绳子断了。天向西北方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朝西北方移动;大地的东南角陷塌了,所以江河泥沙朝东南角流去。
二、1.(1)在家中(2)原因(3)应该(4)勤奋地耕地 2.A 3.莫非是让我集中精力耕地然后有所收获,再去买条好狗吧。4.人在遇到困难时,不可勉为其难,有时退是为了更好地 7 进。(做任何事情不能一味蛮攻,当失败时,应该注重考虑成功的策略)
三、1、“哎呀,太好了,我们还剩半壶水呢!”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6课《黄河颂》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课稿 篇7
【学习目标】
1、积累语句,熟读课文,了解印度舞蹈的艺术瑰丽,体会比喻和排比句的作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品味文中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舞姿的语句。
4、学会审美,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学习重点】
1、品味文中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舞姿的词句。
2、欣赏优美生动的舞蹈艺术的语言描写
【学习难点】
通过反复吟咏作者观舞后的感受,初步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学习方法】 阅读法、讨论合作探究法
【自习】
一、有关作者:
冰心(1900─1999)福建长乐人,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诗人,因一生刚好度过了一个世纪,所以被称为“世纪老人”,深受人民的喜爱。她的散文语言清新秀丽,自成一体,称为“冰心体”,在文坛影响很大。著有《小桔灯》、《寄小读者》、《繁星》、《春水》等。冰心以写作小诗著称中国新诗界,受泰戈尔的影响大,善于捕捉刹那的感受与思索,展示对爱、对人生真谛的执著追求。文风隽永清丽、内容丰富,其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
二、学法导引:
《观舞记》是一篇精美的散文,著名作家冰心在欣赏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优美的舞姿后有感而作的。文章以对卡拉玛姐妹的赞美之情为感情线索,通过生动细腻的描绘,把异国的文化风情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来表现舞台艺术是本文最突出的特点。本文主要运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形象生动地表现卡拉玛姐妹精妙的舞蹈,尽可能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激发了读者的想像空间。使作者在回味文章的同时,仿佛身临其境地欣赏了舞蹈艺术所特有的形体美,以获得语言和舞蹈的双重审美的享受。
1、给粗体字注音。
颦蹙()()
粲然()嗔视()
抖擞()
叱咤()()
鲜妍()
花鬘()
惊鸿()
2、文学常识。
《观舞记》的作者是
,原名
,作家。代表作品,诗集
、。
4、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填空): 本文运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描绘了
,表现了。
【自疑】
【自探】
活动一:冰心是怎样生动刻画卡拉玛姐妹的优美舞蹈的?她的描写那些地方你最喜欢,最欣赏?请找出来,品一品,用下面的格式答题:(例子可以用简约方式呈现)我最喜欢文中的 处描写,因为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6课《黄河颂》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课稿 篇8
一、单元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旨在教育学生劳动光荣,懒惰可耻。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很少参加劳动,做力所能及的事,也就感觉不到劳动的光荣。因此,学习这一单元时,学生会有所感悟。本单元被称为“劳动篇”,有三篇课文和一个练习,分别是《三个小伙伴》、《蚂蚁和蝈蝈》、《古诗两首》、《练习7》,是以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为主题框架选取课文。
《三个小伙伴》是一篇童话,讲的是小野猪、小象和小袋鼠上山栽树的故事。《蚂蚁和蝈蝈》是一篇童话故事,采用对比的手法,讲的是夏天蚂蚁辛勤劳动而得以安然过冬,蝈蝈由于懒惰而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故事告诉我们,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
《古诗两首》表现了诗人对当时农民的深切同情。
《练习七》安排四个项目,内容包括学用字词句、读读背背、写好铅笔字和口语交际。其中用字词句和口语交际是重点。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单元的2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多音字和新偏旁。
3、理解课文内容,能从课文中感受一定的道理。
4、通过看文字画,了解详细的特点,体会汉字的优美。
5、培养学生与别人交际时自然大方、有礼貌的态度与习惯。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四、单元课时安排:
本单元建议教学时间12课时
《三个小伙伴》2课时
《蚂蚁和蝈蝈》2课时
《古诗两首》2课时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6课《黄河颂》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课稿 篇9
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
《古诗二首》说课稿
石家庄市柏林庄学校
焦春歌
2010.3.22 古人常说 “腹有诗书气自华”,极言古诗文化内涵之深。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就是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6课《古诗二首》。下面我从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学法、说教学程序四方面谈谈对这一课的想法。
一、说教材
《古诗二首》中选编的是宋代诗人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和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两首诗均为描写西湖美景的佳作,集音律美、形象美、意境美为一体,但风景、意境又各不相同。《饮湖上初晴后雨》是苏轼任杭州知州时,对西湖疏导治理有方,留下了苏堤春晓、三潭印月等由此而得名的景观。与西湖结下不解之缘的同时,苏轼也创作了众多关于西湖的诗作。本诗便是其中的一首,乃是用凝练的笔触从天气的对比入手,将西湖喻为西子,把西湖婀娜多姿的阴柔美描写得生动传神,尽显苏轼才气之不同凡响。《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杨万里送别友人时,在净慈寺所看到的西湖美景,从6月与其它季节对比入手,描绘出清晨西湖上荷花在初升太阳的映照下,娇艳含露,莲叶无穷无际,一碧千里的宏大绚烂的画面。两诗选编在一起可谓独具匠心,展示出了不同的“西子”之美。
本单元文化主题是情越山水间,而本课又处于这一单元的开篇位置。一进入这个单元便以古诗意境优美、耐人回味的文体牢牢吸引住了学生的目光,充分调动起学生对这一单元主题的阅读兴趣,是激发学生热爱、向往自然景观的好教材。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理解,从三个维度来考虑,我将教学目标设计为: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两个生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自然成诵,诵出诗的韵味与美感。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用心品读诗文,小组合作学习,体悟“水光潋滟”“山色空蒙”“接天莲叶”等词语构筑的画面与意境。
2、通过想象画面,感受诗人眼中不同的西湖风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西湖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向往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水的思想感情。
本课的教学重点为: 感悟诗句的画面与意境之美。
二、说学生
我所教的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灵活,敢于质疑,且已掌握了一些读书方法,如边读边想象画面,圈画批注等。他们乐于和同伴们一起讨论交流。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运用直观、形象的图片,提出开放性的问题,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深入文本。
三、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语文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基于以上对教材、学生情况的分析,我采用自读自悟法,调动学生的阅读主动性,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边读边想象画面,使学生在反复、形式多样的
读中,感悟西湖之美。
四、说教学程序
本课教学分两课时,这里就第一课时教学《饮湖上初晴后雨》作一说明。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对编者意图的揣摩,为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突出重点,我将教学环节设计为:激发兴趣,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精读品味——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一)激发兴趣,自读自悟
上课伊始,我首先出示一组西湖的风景图片,配以优美恰当的音乐边作讲述:西湖风光秀丽,景色迷人,自古以来就是名胜。如果说这些生动的图片是有形地记录下了西湖的绰约风姿,那么古诗就是以简洁却意境深远的文字展示出西湖的迷人风韵。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我这样处理,有声有色,直观形象的画面充分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接下来我引导学生交流苏轼的有关资料,了解他与西湖的不解之缘。文如其人,诗由心生,了解这些背景资料,就为学生感受作者对西湖观察之细,用心用情之恳切,打下认知基础。
在将两首诗读正确、流利后,我再引导学生自己感悟,将诗句中写景的词语画下来,借助工具书及资料理解诗意。这是一个学生自己主动探寻新知的过程。在这一环节中,我给学生留足自读的时间,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及读书方法继续得到锻炼。
(二)合作探究,精读品味
根据学生乐于和同伴进行讨论、交流的情况,我再引导学生小组内交流自读中遇到的问题,然后集体交流,并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你的眼前浮
现出了怎样的西湖画面?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然而,只有有了开放性的问题作定向,鸟才能在茫茫天空中找到飞的方向,鱼才能在浩瀚大海中寻到跃的目标。因此,这样处理,就能使学生的理解和交流有路可循,有章可依。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引导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想象、感悟“水光潋滟”“山色空蒙”的不同画面,并且通过追问“浓妆时的西湖是什么样?”“淡抹时的西湖又会是如何景致?”使学生感受到:哦,原来空濛山色是其淡雅的妆饰,潋滟的水沟是它浓艳的粉脂,进而体会作者把晴雨皆宜的西湖比作西子之精妙。在此理解基础之上,再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读出自己所感,读出诗之韵味。以上过程中,我始终让“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观念贯彻始终,使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以落实。
(三)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在学生充分理解、感悟诗句的意境后,语言文字已经变得形象立体了。这时我再引导学生联系课初所介绍的有关作者的资料来品味作者此时的心情,并带着这样的感受再去吟诵,使得学生的情感体验得以升华,充分感受古诗的音律美,形象美,意境美。
在学习本诗的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拓展阅读苏轼的另一首描写西湖的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使学生充分地感受西湖的另一番景象,激发学生对西湖景观的向往、热爱之情。
语文教育是充满激情的诗样的教育,我追求的就是这样的境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以情激情,以读为本,使学生在读书中有所感悟,在读中享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6课《黄河颂》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课稿】推荐阅读:
人教课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6 黄河颂10-04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07-08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第13课《音乐巨人贝多芬》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