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8课 醉翁亭记教案(新人教版)

2024-08-08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8课 醉翁亭记教案(新人教版)(通用8篇)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8课 醉翁亭记教案(新人教版) 篇1

28.醉翁亭记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3.积累文言词汇,背诵全文。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2)积累文言词汇。

2.难点: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教学准备

1.准备课文的朗读录音带。

2.将本课知识点制作成课堂使用的幻灯片。

3.学生准备汉语词典、文言文词典等工具书。设计思路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重点要放在熟读和背诵上,在此基础上基本理解课文的内容。基于此,本文教学从让学生熟读课文起始,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对课文大意有个初步感知;然后,指导学生以二人小组和全班讨论的形式,疏通全文大意。这是基本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

对于基本理解课文内容这一教学目标,拟化繁为简,抓住贯穿全文的主线——“乐”字,体会作者文中蕴含着的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学生对此有所体会或了解,便能达到这一教学目标。

本文语言骈散结合,读起来上口。因此,将朗读、背诵确定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背诵一定量的名篇,对学生是终生有益的,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内容和写法上,有很多值得研究或教读的东西,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读、背为本课教学的第一重点。同时,并不忽视引导学生对全文基本内容的理解,只不过处理上采用了较为简洁的思路而已——抓住一个“乐”字,体会作者所乐的内涵。应该说,学生能够理解了这个“乐”,也就基本上理解了全文内容。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心情郁闷,他经常去滁州西南的琅琊山饮酒抒怀,并与山寺内的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智仙为方便好友游访,便在半山腰修建了一座亭子,供欧阳修休息、饮酒。欧阳修用自己的别号“醉翁”为这座亭子命名。后来,便写了《醉翁亭记》。

本文是庆历六年作者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被贬为滁州太守时写的。文章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二、读课文 1.听读。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要求:听清字音,必要时在书上注汉语拼音。2.正音。

(幻灯出示下列字词,请学生读准字音。)滁()壑()琊()潺()酿()僧()辄()霏()暝()洌()蔌()弈()翳()射()觥()偻()朝()而往 3.学生试读课文。

朗读课文。朗读时要注意21个“也”语气不尽相同。“也”大致表达了以下几种语气:(1)陈述(用于描述景物)。如:环滁皆山也。琅琊也。(2)肯定(用于介绍人名)。如:山之僧智仙也。太守自谓也。

(3)感叹(用于直抒胸臆)。如:在乎山水之间也。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朗读时,应通过上述语气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到“也”字后面应有较长的停顿。

朗读时还要注意25个“而”字,读时应分辨轻重。一般来说,凡表示转折或递进意味的都要重读。如: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凡作为连接词语的“而”和有调整音节作用的“而”,则可以轻读。如:朝而往,暮而归。

此外,还要注意骈散结合的旬式,读时节奏要富于变化,悦耳动听。4.学生互读课文。方法:二人小组,一人读一人听,纠正读音错误;各读一遍。

5.指定一位学生朗读,集体纠正读音。

三、疏通全文大意 1.合作学习。

二人合作,参考注解,疏通全文大意。没有注解的语句,凭借学过的文言常识解决或查阅工具书解决;解决不了的,画下来,待全班集体讨论解决。

说明:引导学生利用书上注解和工具书独立学习,这也是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设立二人小组来讨论全文大意,是为了互相启发,并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集体解难。

各小组提出在疏通文意中遇到的问题,集体讨论,教师适时点拨或给予解答。(幻灯展示。)难点提示:(1)第1自然段。

环滁皆山也:环滁,环绕着滁州城。皆,都是。

林壑尤美:壑,山谷。尤,尤其,特别。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深秀,幽深秀丽。

山行六七里:山行,沿山而行。

峰回路转:回,曲折回环。转,盘旋弯转。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指亭四角飞檐翘起。临,靠近。

名之者谁:名之者,给亭起名的人。

太守自谓也:自谓,自称,太守用自己的别名(‘‘醉翁”)来命名。

饮少辄醉:辄,就。

故自号日醉翁也:自号,给自己起了个别号。

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情趣。山水之乐:欣赏山水的乐趣。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得之心,领会在心里。寓之酒,寄托在饮酒上。(2)第2自然段。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i若夫,文言里承接上文而引出另一层意思时常用,I近乎“要说那一…·”“像那……”的意思。林霏,树林里的雾气。” 云归而岩穴暝:云归,云雾聚拢在山中。岩穴,山谷。瞑,昏暗。晦明变化者-:晦,昏暗不明。

野芳发而幽香:野芳,野花。幽香,清淡的香气。

佳木秀而繁阴:佳木,好的树木。秀,枝叶繁茂。繁,浓密的。

风霜高洁:即风高霜洁,形容秋高气爽,霜色洁白。(3)第3自然段。

至于负者歌于途:至于,连词,多用于句子开头,承接上文,表示另提一事。负者,背负着东西的人。、伛偻提携:伛偻,弯腰驼背的样子,这里指老人。提携,拉着手行走,这里指被拉着手走路的小孩。

泉香而酒洌:互文,即泉洌而酒香。洌,水清。

山肴野蔌:山肴,野味。肴,荤菜。野蔌,野菜。蔌,菜蔬。

杂然而前陈者:杂然,错杂。陈,摆放。

宴酣之乐:酣,尽兴地喝酒。

非丝非竹:丝、竹,指音乐。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射者中:射,投射,宴饮时以饮酒为赏罚的一种游戏。

弈者胜:弈,下棋。

觥筹交错:觥,用犀牛角做的酒杯。筹,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用的签子。交错,交互错杂。

苍颜白发:苍颜,脸色苍老。

颓然乎其间者: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指醉醺醺的样子。(4)第4自然段。

已而夕阳在山:已而,过了一会儿,不久。

树林阴翳: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

鸣声上下:上下,树上树下。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其乐,乐他所乐的事情,意思是自有他的乐趣。第一个“乐”字是动词,第二个“乐”字是名词。

醒能述以文者:述,记述。以,用。文,文章。

太守谓谁:谓,为,是。3.词语小结。(幻灯展示。)(1)而

表并列泉香而酒洌

表承接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表修饰杂然而前陈者

表转折而不知人之乐(2)也

表陈述环滁皆山也

表肯定山之僧智仙也

表感叹在乎山水之间也

四、再读课文

集体朗读全文。要求:注意找出表达全文主旨的一个字,画出来。

五、布置作业 熟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集体朗读课文

找出表达全文主旨的一个字。

二、主旨探究 1.表达全文主旨的一个字是什么? 明确:乐。

:2.文中写出了谁“乐”7 明确:太守乐,众宾乐,滁人乐。3.太守,众宾为何而“乐”? 明确:

太守: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与民同乐。

众宾客:从太守游而乐。

4.文中怎样写出了滁州百姓之乐? ’

明确: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 jj-5.’滁人欢乐情状全是从太守眼中看出的。从滁州百姓之乐中,可以体会出什么内涵?有没有太守之乐在里边? 明确: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纵情山水。“滁人游”写得有声有色——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负者和行者,有老人和孩子,百姓如此兴高彩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而这又跟太守励精图治有关。太守为此而乐,也为能与民同乐而乐。这是他的政治理想。6.小结。

本文以“乐”为主线,用“醉”与“乐”的统一,写出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三、写法探究

1.提问:本文写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讨论并归纳:

(1)写亭的环境:从远到近。(2)写山间之朝暮:从早到晚。(3)写山间之四时:从春到冬。(4)写宴饮场面:从外到内。2.提问:本文写景上有什么特色? 讨论并归纳:写景与抒情相结合。

(1)写亭的环境:用“林壑尤美”“蔚然而深秀”表现亭赏心悦目的外景;又用“水声潺潺”“峰回路转”表现亭幽清的环境;接着写亭的近景,用鸟翼作比,有凌空欲飞之意;然后借解释亭名直抒胸臆,道出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奠定全文写景抒情的 基调。

(2)写亭四周的朝暮、四时之景,以“乐亦无穷”表现作者纵情山水之意。

(3)写滁州官民同乐的图景,极力写出滁州人民在和平生活中怡然自乐和众宾尽欢的情态,并特意塑造了太守醉酒的形象,用这幅生动的风俗人情画从侧面显示出政治清明的景象,也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由此可见,本文在由景生情、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上是相当出色的。

四、小结全文

1.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乐”字。“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作者的“山行”和“闻水声”,都暗寓着一个“乐”字。在破题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后再补一笔,便借“山水之乐”明白地道出了全文的主线。下文又承“山水之乐”稍稍展开,写山中朝暮和四时之景并点出“乐亦无穷”,使读者渐人佳境。但这种“乐”趣,是人人都能体会到的,还不算奇。待到“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时,“乐”的内涵就加深了。因为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表现了“与民同乐”的境界。文中用“太守醉”结束这一欢乐场面,也是有深意的,说明“醉翁之意”何止“在乎山水之间”,同时也在于一州之人。到全文结尾处,更用“醉能同其乐”一句将“醉”和“乐”统一起来,画龙点睛般地勾出全文的主旨。

2.文章写景抒情自然结合,由景生情,情景交融。

3.本文语言有很大的特色。骈散相间,多为散句,但也间有骈句,特别是使用21个“也”字作句尾,韵味浓郁;巧妙地用了25个“而”字使文章流畅优美,从容婉转。本文还有一些千古传诵的名句,如“环滁皆山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等等。这些名句要熟记、牢记,并理解其内涵。

五、背诵课文

1.指导背诵,重点在引导学生从内容理解人手,尽量不死背。第一自然段,共ll句话,分作三层来理解背诵。前4句放在一起背,是由远而近写景(一句除外);第5句至第9句放在一起背,这里写作亭者,命名者,“醉翁”之号的由来;最后两句放在 一起背。其他段也先分一分层,将内容相关联的句子放在一起背,便于记忆。’

2.逐段背诵。每段限定背诵时间,以培养强记能力。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 资料链接

《醉翁亭记》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江西永丰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四岁丧父,家境贫寒,母以荻杆画地教读。24岁考取进士,先后在地方和朝廷任职,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副宰相)。早年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革。他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8课 醉翁亭记教案(新人教版) 篇2

教学目标: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二:赏读细节,感受风俗美、人情美。三:品读文段,感悟思乡情结。

教学重点:赏读细节,感受风俗美、人情美,体会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教学难点:品读最后两段,感悟思乡情结。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

2、讨论点拨法。

3、品读鉴赏法。

4、延伸拓展法。一:导入:

有一种酒,一点点,就能醉你到白头,有一种情,一缕缕,就能牵动你的心,有一些人,虽然离去,但你永远难忘她的个性,有一些事,虽然遥远,却又总是那么清晰„„

究竟是哪种酒,哪种情,哪些人,哪些事呢,让我们品读琦君的《春酒》,去寻找答案。二:教学过程

师:请同学们齐读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完成目标一: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师:首先请同学们用心动情朗读课文,要求声音响亮,看清字形,读准字音,注意语速、语调、重音,读出韵味。

生读课文后

1、检测字音

2、感知文意:

有一种酒,一点点,就能醉你到白头,这种酒叫——春酒 有一种情,一缕缕,就能牵动你的心,这种情叫——乡情

有一些人,虽然离去,但你永远难忘她的个性,这个人是——母亲

有一些事,虽然遥远,却又总是那么清晰。这些事是——过新年

喝春酒

喝会酒

泡八宝酒

3、由此看来,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的春酒吗?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指导:

(作者不仅仅是怀念家乡的春酒,文中主要通过春酒写故乡的风俗美、人情美,写自己对家乡的怀念,对母亲的追思,其间流淌着的是浓浓的思乡之情。)看来呀,琦君之意不在酒,在乎酒中之情也。

完成目标二:赏读细节,感受风俗美、人情美。

师:(过渡语)“细节是文章鲜活的花朵”,阅读文学作品只有细细品味文中的细节,才能充分体会文中的感情。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用直线画出描写“我”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写母亲、阿标叔等乡亲的句子,用抓关键词的方法品一品,这些细节好在哪里。

自学检测练 “我”的细节:

1、你觉得文中哪些细节最能体现儿时“我”的童心童趣?

(引导学生关注其中几处细节,感受春酒中“我”童年最纯真的快乐。)

请同学们在回答问题时,先说出第几段哪一句,再说出句子中关键词的表达作用。例如: 第一段“我是母亲的代表„„肚子吃的鼓鼓的跟蜜蜂似的。”如“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等写出了“我”想喝春酒的急切心情。

问:这个比喻恰当吗?用像皮球像西瓜不是更可爱更能突出“鼓”的形象吗?(蜜蜂采蜜和春酒的甜味相似,因为是家家户户轮流邀喝春酒,我去家家户户喝春酒,也就如同一只飞来飞去采蜜的小蜜蜂。也因为形体小更见我的可爱。)

第二段“其实我没等她说完,„„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这里的“偷偷地”写出了作者的孩子般的胆怯与好奇;“伸”“舔”活画出一个嘴馋可爱的小女孩的样子,充满童趣。

第三段“母亲给我在小酒杯里只倒一点点„„也是个酒仙呢。”

“只”“一点点”说明对母亲的小气感到不满足,充满孩子气的天真与可爱。“端、闻、走来走去”说明对酒的珍惜。

猫与我尝酒的动作一模一样,好以“舔”酒为乐!见猫舔酒,浮想联翩,其实是以猫写己,人与猫一样馋得要命,童趣无限!

过渡:这些生动的细节让我们感受到了童年“我”最纯真的快乐,那是留在作者心中一份美好的怀念。而在琦君的记忆里最值得怀念的是她的母亲。

2、母亲的细节:

如果把文中描写母亲的细节拍摄成一个个特写镜头,你最想选择哪个细节,为什么?(提示学生应选择能表现人物性格或体现人物精神的细节)

如:聪明能干——母亲酿的酒最好喝。热情好客——让出花厅、捧酒助兴、分给别人吃自己不吃等 淳朴贤惠——得到别人夸奖,脸红红的 温柔慈爱——对我善意的提醒。

认真严谨----母亲常说:“鞋差分、衣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

小结:感谢几位同学为我们从不同侧面突现了母亲的品质,正是母亲身上的勤劳善良、温柔慈爱、质朴贤淑,承载了琦君对故乡最温情的怀念。

3.问:在作者的心中,除了善良、热心的母亲和调皮可爱的“我’,还有哪些值得怀念的人?

花匠阿标叔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善良纯朴的他正是故乡淳朴浓厚人情的最好体现。

师:家家户户轮流邀喝春酒,乡邻之间互相起会置办会酒时的融洽的气氛,都让我们感受到这不仅是一个风俗美,也是一个人情美的故乡。

师:精彩的细节描写能够带给人们心灵的触动,写作时大家要学以致用哦。

作者为什么能在几十年之后对家乡的过年时的生活细节记得那么清楚,描写得那么细致呢?

指导要点:对故乡有感情,情到笔到。当然这也与她的人生经历有关。

(幻灯片)琦君生平(隔一条海峡梦回童年旧事;竭毕生心力写尽故园深情)琦君1917年生于温州。她12岁随家迁居杭州,1949年迁至台湾,后定居美国。自去台湾以后,琦君50多年再也没有回过温州。”2006年6月7日凌晨,90高龄的琦君永远搁下了那支生花妙笔。临终前,她在病榻上一再念叨着:我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呵„„是啊,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故乡是漂泊海外的游子心中的根呐。琦君曾经这样说过:我总是不能忘却旧事,我一辈子最爱写的就是故乡、亲人、朋友、花草树木。这魂牵梦萦的故土,这难以割舍的童年,倘若都能一一地收藏起来,藏在记忆的花园里,我想那一定是一朵朵常开不败的花。(师配乐朗读)

师:由此看来呀,文中的细节描写完全是作者感情的自然流露啊。完成目标三:品读文段,感悟思乡情结。

过渡:记忆中的春酒就如同一朵常开不败的花,真是时间越长,香味越浓啊!光阴荏苒,琦君还能品尝到这美得醉人的春酒吗?请同学们品读课文最后两段,思考以下问题,感悟作者的思乡情结。

问:作者对八宝酒是如此的怀念,她也自泡了八宝酒,那她的乡愁排遣了吗?为什么?文中那句话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师:针对儿子的话设置情境:如果琦君回到故乡,用家乡的水,用相同的材料来酿制春酒,她还能找回酒中的道地家乡味吗? 师:(交流后过渡)正如鲁迅在《社戏》结尾说的那样:“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再没吃过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对琦君来说,童年不再,母亲逝去,那些幸福快乐的时光不能复制。儿子的话正说出了“我”的心结呀!

同学们,纵观全文,课文1---8段都是在“回忆过去”,而最后两段却是写“现在”,这两段在文中有何作用呢?请谈谈你的看法。(讨论交流)

明确:前8段从儿童的视角写出了“我”童年的天真与快乐,后2段则从成人的视角,写出了思乡的伤感与无奈,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升华了文章的情感。

师:琦君借春酒让这份乡愁在温馨的怀念中透着一股隐隐的痛。请同学们带着这份深情,也带着这份苦涩与伤感齐读课文最后2段。

生齐读后两段。

师: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借酒抒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一杯离别之酒,“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惆怅的酒;“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是豪迈的酒;台湾现代作家琦君笔下的春酒是一杯

酒。

明确:思乡怀旧的酒(板书)

师:(板书后总结)是啊,这哪里是一杯简单的春酒啊,这故乡的春酒荡漾着我儿时纯真的快乐,这故乡的春酒,散发着母性温柔的光芒,这故乡的春酒流淌着乡邻间朴实的情意。这故乡的春酒里有作者醇酒一般的乡愁啊。

师:从古到今,因为漂泊,因为远游,因为战争,因为心中的理想而远离故土的人,心中都深藏着一份故乡情结。

对作者琦君来说:故乡情结是一杯甜甜的、浓浓的春酒。对我,一个普通的人而言,故乡情结是回荡在心中的悠悠花香。师自叙经历:

我小时候呀,院里院外都种满了玫瑰花,红的、粉的、白的、紫的,非常的美丽。听母亲说,种花主要不是用来观赏,而是为了用花卖钱,补贴家用的。可是,小小的我,哪里会有大人们生计的烦恼,我只知道我是在花的陪伴下长大的,这些花呀,它不仅芳香了我的童年,也芳香了我的记忆。所以我说故乡情结是回荡在心中的悠悠花香。

同学们,想一想,故乡的哪些人,哪些事,哪种感觉,哪种乐趣曾经打动过你的心灵。请你结合自身体验,以“故乡情结是

”的句式,试着写下一两句话,为自己编织一份美丽的故乡情结。

生交流后师评价:同学们的发言都很精彩,都勾起了我对童年的回忆了,看来呀,只要是具备了真情实感的文字,朴实也动人啊。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8课 醉翁亭记教案(新人教版) 篇3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了解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掌握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2.有效利用课本插图,收集整理或向家人、长辈了解有关土地改革的信息,理解和认识解放后的土地改革,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学会收集、分析、整理信息。

3.认识、掌握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认识到土地改革的作用与抗美援朝的胜利一样,都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为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

理由: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人民迫切需要土地。土地改革的胜利,极大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创造了条件。教学难点: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理由:课本表述较为简单和理论化,需要结合材料和数据让学生理解土地改革完成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国家政权的巩固作用。

三、教学策略

经历过土地改革的还大有人在,可以提前布置学生作采访调查,先自行了解这段历史,对于本课教学大有辅弼。教师可采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进行本课教学。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提前预习课文,向家人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

五、教学过程 1.学生课前读书 2.导入新课

教师: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需要进行土地改革以获得土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课,了解一下这段历史。3.教师播放视频《百年中国·土地改革》(约4分30秒),学生观看,初步了解土地改革历史。4.学生读一遍课文后,完成导学题。土地改革:

①背景:新解放区人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②原因: ③开始: ④法律依据: ⑤内容: ⑥实施: ⑦结果: ⑧历史意义:

5.教师使用课件,结合课本,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书上的插图、引文、书上的小字等,理解土地改革及其带来的巨大变化。同时简要说明西藏民主改革,补充比较1950年土地改革同1946年土地改革的不同点。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思考:

(1)土地改革的起止时间与抗美援朝的起止时间有什么异同?

(都开始于1950年;但是,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于1952年底,抗美援朝胜利于1953年7月。)

(2)土地改革时颁布了一部什么法律文献?有哪些主要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没收地主的土地、农具等,将没收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贫苦农民,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地让他们自食其力、自力更生。)(3)这次土地改革同过去的土地改革有什么不同?

(注意保存富农经济,也给地主分上应得的一份土地,让他们自食其力,减少了改革的阻力。)6.教师使用课件,运用材料引导学生讨论、归纳土地改革的意义。

教师使用课件,指导学生观看相关插图和材料,形象地了解土地改革经过和农民心情,通过讨论加深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提问】

(1)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了土地的新主人,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

(2)农民翻身后,对于新中国人民政权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起到了巩固政权的作用。因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村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7.教师指导学生讨论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的关系和共同历史作用。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土地改革的开展创造了条件;土地改革的进行,有利于支援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都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8.教师推荐与“土地改革”相关的文学作品,如:《暴风骤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加深对土地改革的认识。

9.小结:土地改革实现了孙中山先生梦寐以求的“耕者有其田”的目标,土地改革的胜利作用与抗美援朝的胜利一样,都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还为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

10.教学板书设计

六、随堂练习

1.彻底废除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剥削土地制度的是()

A.全国解放

B.镇压反革命

C.土地改革

D.抗美援朝 2.一位一直没有土地的农户一夜间分得田地三亩八分,该史实最早应在()A.土地革命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新中国成立初期 3.建国初期,我国广大农民获得的最重要的权利是对土地的()

A.所有权

B.使用权

C.经营权

D.管理权

4.下列有关土地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到1952年底,全国完成了土地改革。

B.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土地改革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废除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D.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5.新中国建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的共同作用是()A.消灭了地主阶级

B.基本上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 C.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

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见下图

材料二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回答:

(1)材料一反映新中国成立后的什么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看出政府采取该措施基本目的是什么?(3)该措施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参考答案:

1.C 2.A 3.A 4.A 5.C(1)土地改革

(2)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

(3)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8课 醉翁亭记教案(新人教版) 篇4

2.互动感悟:精读全文,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理解诗句意思,试找出文章中的重点句,并将自己理解中的难句梳理出来,在讨论、交流时形成对文章内容、结构等全面深刻的认识。3.局部突破:教师总结学生的感受后,针对学生异议或重难点,对解决问题的关键和突破口进行引导分析。

4.鉴赏创造:文言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通过掌握必要的文言知识,达到阅读浅显文言文的目的,而且还应该学习文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写作知识、领悟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以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掌握本文重要实词,辨析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注意古今词义的不同。2.掌握诗歌朗诵技巧,通过朗诵逐步理解诗歌主旨。3.学习文章托物言志、咏物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手法。[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本文重要实词,辨析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注意古今词义的不同。[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人:

《晏子春秋》记载:“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橘树的这种奇异特性本是一大遗憾,但在深深热爱故;国乡土的屈原看来,这种“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秉性,正可与自己矢志不渝的爱国情志相通。所以他遭谗被疏时,以南国的橘树作为自己的榜样,深情地写下了咏物名篇一一《橘颂》。

2.介绍屈原生平及本文写作背景。

(通过教师的导入和介绍,可以渲染气氛、加强体验、增加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l.大声、自由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对停顿,注意语气。

2.由学生提出应该注意的字词读音、句内停顿及个别语句的语气处理,并且进行范读。3.同学们根据朗读标准进行点评,教师适当进行指导。3.全班齐读。

(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熟悉文中的词句,为疏通文意做准备)

三、学习课文

1.学生再次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和查找工具书,试着理解课文,疏通文意。将自己无法解决的字、词、句划出来,在小组讨论时解决。

2.分小组讨论,逐段翻译课文。四人一组,由一人负责翻译全文,其他三人边听边记下和自己理解不一致的地方。

3.在讨论时,学生将阅读所得、所感以及困惑提出.与小组同学进行相互交流。

4.全班探讨问题,找出文章中的重点句,提出小组讨论时难以理解的句子,共同解决。还有不懂的地方,由教师答疑点拨。5.学生反复诵读,达到一定熟练的程度,直至背诵。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思考课后练习提出的问题。

(将课后练习作为作业让学生思考,是为下一节课分析课文做准备。)第二课时

一、教师出示重点词句,学生解答 1.重点字词。

徕服壹志曾枝剡棘抟文章类 姱廓淑离师长置 2.重点句子翻译。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不终失过兮。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3.检查背诵。

(复习巩固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掌握重要的字、词、句,检查背诵课文的情况,使学生养成勤背诗文的好习惯。)

二、探究、理解课文内容

1.诗中哪几句写了橘的生长习性?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具体从橘树的外形美丽动人和美好精神两个方面来歌颂。3.从哪些方面写了“橘”的外形美? ①读课文,从中勾画出描写“橘”外形的句子。②将找出的句子进行归纳提炼。

叶一绿;花一素;枝一曾;棘一剡;果一形抟、精色、内白

4.这些外在美又表现了橘怎样的精神品质,请在文章的后半段找出相对应的句子。课文原句:“独立不迁”、“廓其无求”、“横而不流”、“闭心自慎”、“淑离不淫”、“梗其有理”。说明了“橘”淡泊宁静、疏远浊世、超然自立、豁达正直的精神品质。

三、拓展延伸

1.屈原作为一个爱国、追求崇高人格的诗人.借橘的特性表达了自己扎根故土、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感。那么,古今中外还有哪些人具有“橘“的精神品质?(学生在此环节往往很活跃,很多学生都会想到我们曾经学过的一些名人和革命英雄的故事,以此展开话题,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2.选择一种植物,模仿本文的手法,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抒情短文。

(本文学习了托物言志、咏物抒情的写作手法,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写作中去。)【教学后记】

中学语文课本中文言文篇目占到近四分之一,教学大纲虽然对文言文的要求有所降低,只要求学生读懂,但这对初中学生来说,读懂也不是一件易事。针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实际情况,我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方法: l。“读”字当先,激发兴趣。

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乃为启蒙,没有文言文语感,文字生疏,且无停顿断句常识,要学好文言文,良策之一就是把“读”字摆在首位。读法有多种,但我认为,在教学中范读、默读、朗读、齐读是必不可少的。

文言文中有些字的读音,同我们今天语言中常见的读法不一样,这就需要老师的范读,以加深记忆。通过老师的范读,能使学生掌握住音节停顿,读得琅琅上口。这时再引导学生对照课下注释默读,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中再指名朗读、组织齐读。教师一面验收读的效果,一面评价读的成效,使学生有兴趣和信心去学习。读多了,要求背诵就水到渠成,且能理解大意。其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8课 醉翁亭记教案(新人教版) 篇5

教与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理解、积累“亢奋、晦暗、羁绊、冗杂、叹为观止”等词语。

(2)、体会排比句的含义及其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体会文章恢弘的气势,理解其中包孕的情感和深意。

(2)、品析关键语句,体会文章语言的节奏美、诗意美。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散文是对高原生命的热烈赞颂,是对民族魂魄的礼赞,感受其中生命的律动和力量,丰富文化素养。教与学重点:

1.反复诵读,体味文章的韵律和气势。

2.品味语句,体会语言的节奏美和诗意美。教与学难点:

多角度理解本文的主旨。教与学方法:

1.诵读法。本文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散文。文章气势恢弘,词语简洁有力,句子铿锵激越。学习本文以朗读一线贯穿,以充分诵读中体会它的情势,感受其中的生命律动。

2.联想想象法。本文是对生命、力量的礼赞,有着雄浑奇伟的画面,更有着与画面一致的气势磅礴的语言。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并通过多媒手段的辅助,加深对安塞腰鼓场面的理解,深入把握作品的思想意义。

3.研讨法。对课文有关生命和力量的主旨的理解,鼓励学生多角度扩展理解,如从历史和现实角度研讨。课前准备:

预习全文,掌握积累文章字词。利用图书馆,网络查阅有关作者刘成章,黄土高原风情,安塞腰鼓的历史资料、图片,进行整篇成文,拓展学习空间,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教与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伴奏》

古老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风沙满天。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它是一片贫瘠落后的土地,然而在那里却产生了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安塞腰鼓。俗语说:“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产生于黄土高原上的安塞腰鼓,粗犷、雄浑、动力十足。也是陕北人精神风貌的象征和符号。这一切均与陕北古老的历史有关。陕北高原自古以来就是边关要道,连接中原农业民族和草原游牧民族。秦始皇时期大将蒙恬,率三十万大军镇守陕北,防止匈奴内侵;北宋时期的范仲淹、沈括等也曾来到陕北领导抵御西夏人入侵的战争……可以说,安塞腰鼓既是古代激励边关将士冲锋杀敌、浴血奋战的号角,也是将士们征战凯旋的欢迎曲。它气势磅礴,充满激情与力量,是生命的舞蹈与狂欢…… 今天,我们将走进黄土高原,走近安塞腰鼓,看看那群“朴实”“沉稳”的陕北汉子,他们用安塞腰鼓向世人诉说什么?

(随导语多媒体展示):黄土高原,安塞腰鼓的图片(多媒体展示):安塞腰鼓影片

2、走近作者刘成章。(多媒体展示)安塞腰鼓的课题,作者介绍。

刘成章,生于1937年,陕西延安市人,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散文集《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安塞腰鼓》写于1986年,它是一曲陕北人生命、活力的火烈颂歌,是一首黄土高原沉实、厚重内蕴的诗性礼赞。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标示段序并结合工具书解决疑难字词。

2、听课文范读,思考:听了老师范读后,请你说说整篇文章给你内心的感受是什么?请用一个词语概括。(震撼)

3、学生和乐自读,体会意绪与语气节奏。思考: 文章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法指导:听朗读时要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鼓声起之前,沉稳、期待,中速不乏力量;中间主体部分,激越、昂扬、饱满、迸发,快中有层次;鼓声落,读书悠远寂静若有所思的情绪,稍慢。

4、学生集体朗读,揣摩文章蕴涵的思想感情。

温馨提示:集体朗读模仿合唱和交响乐的形式。课文1至4段和28至30段可安排1名语感较好的同学诵读;9、10、11段可由3人分别朗读,25、26、27段也按9、10、11段的形式处理;13、17、22、24段由男同学齐声读。

(二)读出自我,合作交流

1、本文大量运用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方法,语言气势充沛,节奏鲜明,感情强烈。请学生默读全文,勾画出使用排比和反复的语句,体会表达效果。

2、学生诵读所勾画的语句。

3、请学生就课文的词、句式、修辞、写法、结构等方面,用“______好,好在______”的句式简要评述文章美点。

学法指导: 学生自主批注,小组内合作探究,然后班上交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中去发现,去品味,去表达,进一步通过品味读,领悟作者对安塞腰鼓的赞美与文字之美。

师适时引导学生重点品读18节,27节。总结表达强烈的感情,可以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增强语势;还可以运用短句,节奏鲜明。

4、请学生分组品读,根据文中描述用“______的安塞腰鼓”的形式,对安塞腰鼓进行概述、评价,空缺处可填词、短语、句子。教师示例:“源于古老厚实的黄土高原的安塞腰鼓”(填写内容突出安塞腰鼓的地域风情)

(三)重点赏读,质疑探究

1、结合课后研讨和练习第二题分析。

A.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劲”要“挣脱”“冲破”“撞开”什么?是什么“束缚”“羁绊”“闭塞”了“那么一股劲”?)

B.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 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过着贫困生活的农民,哪里来的那么强大的力量?)

C.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为什么“多水的江南”打不得这样的腰鼓?)D.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为什么听到这样的“鸡啼”?)

2、教师提问,学生合作探究后回答。(1)有关文章的主旨,有多种见解。联系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理解。

(2)西北现在好像成了贫困落后的代名词,作者为什么这样歌颂西北汉子?

教师点拨:

(1)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

(2)西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曾有过秦、汉、唐的强盛,拥有雄睨世界的辉煌文明。在今天,凝重的土地,贫困的生活,西北好像落伍了。“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并没有因生活的贫困和封闭而丧失希望,复生的生命能量就在这沉重的躯壳内奔突,终有一天会喷发的。这里的人们,这里的土地是有希望的。落后是暂时的,只要生命还在期盼“搏击”,重生之日并不遥远。

三、课堂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瞳仁()

恬静()亢奋()

羁绊()冗杂()烧灼()

颤栗()戛然()晦暗()蓦然()磅礴()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一捶起来就(),(),()!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________;乱蛙一样,是______;火花一样,是______;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1)将“没命了,发狠了,忘情了”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文中括号。

(2)将“闪射的瞳仁,蹦跳的脚步,飞扬的流苏”按正确的顺序分别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3、模仿下面句子形式造句。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4、把下面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正确的排序是:______。

①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②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③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

④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

(二)、阅读理解

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

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

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但是:

看!——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好一个安塞腰鼓!

问题设计:

1、“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作者用这几个字组成短句作为文章的首段,有怎样的作用?

2、文章一开始写腰鼓表演前的“静”,用了哪些景物作衬托?

3、为什么先写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和他们的衣衫,接着又写他们沉稳安静的神情和“呆呆”的腰鼓?

4、“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一句中“似乎”可否去掉?为什么?

5、“但是:”“看!——”单独成段,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6、画波浪线的两个比喻句分别表现了后生们怎样的美?

7、“骤雨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这部分内容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8、如何理解画横线的两个句子的含义?

四、拓展延伸

充分调动联想和想象,用文中的表达形式,填空表现狂风暴雨冲刷世界万物的磅礴气势。

(多媒体展示)

突然,狂风呼啸,灰暗的天空出现一团团乌云,___闪电,___雷声。霎那间,倾盆大雨像_____,像______,像_____,铺天盖地而来。愈来愈__,愈来愈__,愈来愈__。雨水抽打地面,四处飞溅,迷朦一片。

说明:本设计为品读赏析展现激越气势的语言技巧,采用让同学们品读揣摩,自主合作完成,既培养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又掌握语言技巧。

五、教师总结

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是一首生命的赞歌,力量的赞歌。腰鼓其自身,就是人类生命力量的凝聚,能最充分、最彻底的表现生命的阳刚之美,作者对其倾注了全部的热情与笔力歌之、颂之。通篇贯注一个“情”字,既有对陕北高原土地和土地上生命的赞美,又有对我们这个从沉睡中觉醒、迈着雄健的步伐,不断走向繁荣的伟大祖国的礼赞!文章用语激昂、酣畅淋漓、大气磅礴,让人激情澎湃。

让我们发扬这种顽强不屈、拼搏奋进的精神,让我们高昂地齐诵文中语段,表达我们永不停息地搏击!齐诵:

愈捶愈烈!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

六、布置作业

摹仿《安塞腰鼓》写一次活动场面,注意抓住形,炼出神,用适当语言展示。

七、板书设计 安塞腰鼓

一、(1-4)安 静 的 腰 鼓

二、(5-27)激 昂 的 腰 鼓

5-13: 宏伟的场面 14-17:雄壮的响声 18-22:击鼓的后生

23-27:奇丽的舞姿

三、(28-30)寂 静 的 腰 鼓

八、学后记

教后记

课堂练习提示: 积累与运用

1.tónɡ tián kànɡ jí rǒnɡ zhuó lì pánɡ bó huì mò jiá

2.(1)发狠了 忘情了 没命了(2)飞扬的流苏 蹦跳的脚步 闪射的瞳仁

3.这微笔,使冰冷的心立即变得温暖了,使陌生的环境立即变得可爱了,使疲倦的身躯立即变得有活力了。

4.④①③② 阅读与品味

1.突出后生的茂腾腾的形象,将他们的形象鲜明地推出舞台。具有吸引人、震憾人的力量。

2.高粱地、风吹高粱叶子、呆呆的腰鼓。

3.动静相衬,更衬出飒爽英姿,人与鼓的沉静正是为下文的火爆场面蓄势。

4.不可以。“似乎”表猜测语气,去掉后,就成了肯定没响过了,这与实际情况不符,所以不能去掉。

5.引人注意,人和鼓由静而动的急转。

6.①表现了他们的朴实美和沉静美。

②表现了他们的力量美和豪放美。

7.比喻、排比。突出腰鼓骤响时的声、形、光彩和力量。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8课 醉翁亭记教案(新人教版) 篇6

教材分析:

《行路难》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首乐府诗。诗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学情分析:

九年级是初中阶段的最高一个学年,经过三年初中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文素养的提高,浅层次的理解诗歌应该不成问题,所以应在这一时期引导学生会鉴赏古诗词,指导他们鉴赏的方法,并立足课本,拓宽视野,在读懂本诗中李白怀才不遇的心情后,通过综合知识积累,把握李白诗歌的风格进而理解李白的性格特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鉴赏古诗词的方法;深入了解李白其人及作品;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分析和展示课外资料,学会对诗歌的赏析,并深入了解诗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诗人困境中仍然坚定信念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指导鉴赏古诗词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如何鉴赏古诗词,理解李白诗歌的风格。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国历来被誉为诗的国度,而唐诗是中国诗歌的顶峰,在灿若群星的诗人中,有一个人恰如夜空中的太白金星,尤为耀眼夺目。他是谁呢?我们通过一副对联猜猜看。(大屏幕展示对联内容,指名读出,学生猜测)对,他就是李白!(大屏幕展示李白的四幅图片,感知李白的外在形象。)诗圣杜甫曾赞叹:“李白斗酒诗百篇。”的确,李白一生诗酒相依,与酒缘定终生,难舍难分。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他与酒有关的诗——《行路难》。

二、了解作者: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人称“谪仙人”、“诗仙”。生逢大唐帝国的鼎盛时期,夙有“济苍生”、“安社稷”的远大抱负,渴望得到君王的赏识,由布衣一跃而为卿相。年轻时即漫游全国各地,曾经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死于当涂。

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现实,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河,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追求自由和理想。

他的诗语言清新明快,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豪迈,意境奇伟瑰丽,感情强烈奔放,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三、知晓背景:

天宝元年,他42岁,经朋友举荐,受玄宗皇帝诏聘来到长安,准备大显身手,建立一番功业。但是此时的玄宗已丧失了早年励精图治的精神,朝政已被奸佞把持;而李白那种不能摧眉折腰的嶙峋傲骨,也根本无法见容于近宦权臣。因此,李白逗留宫中近两年,一直没有得到正式官职,最后竟被玄宗找了个借口逐出长安。几十年的功业追求化为泡影,李白在政治道路上遭到第一次失败,于是写下《行路难》。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本诗是李白《行路难》组诗的第一首,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四、检查预习:

(学生读出)给加点字注音

金樽(zūn)

投箸(zhù)

冰塞川(sè)

歧路(qí)济沧海(jì)

五、整体感知:

读过本诗能说一说你的感受吗?

(诗作以行路难来描写人生道路的坎坷、崎岖不平。反映了诗人面对黑暗污浊社会的苦闷、忧郁和不平,表现了一种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对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

六、指导赏析:

诗词的赏析方法:1.结合课下注释、时代背景了解诗的大意。2.逐句理解赏析,可抓住以下三点:(1)上下句对仗工整的词语,仔细分析;(2)感情色彩强烈的词语,体会感情;

(3)品味句中修辞(比喻、拟人、反复、夸张等);(4)细看句式特点对表意的作用;(5)把握写作手法的运用效果。指导学生逐句赏析:

第一句:从词语运用的工整方面和夸张修辞的运用的角度分析。金樽、玉盘——极言饮食器具之精美

清酒、珍馐——极言酒肴之珍奇

斗十千、直万钱——极言酒、菜之珍贵

可见,亲朋好友为他设宴饯行,宴席十分豪华。诗人的心情是和宴饮的氛围一致地欢乐吗?

第二句:抓四个典型动词和感情色彩强烈的词语“停” “投”“拔”“顾”和“茫然”。四个连续动作与“金”“清”“玉”“珍”形成鲜明的对比,与“茫然”放在一起,表现了诗人极度愤懑、抑郁难平的心情。是什么原因使得诗人如此呢?

第三句:注意“想象”手法和夸张修辞的运用。

“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了人生道路艰难险阻。李白本是个积极用世的人,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历史上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宏大的事业,可是受诏入京后,皇帝却没有重用,而且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这不正像遇到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吗?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种软弱性格的人,从“拔剑四顾”开始,就表示不甘消沉,而要继续追求。

第四句:找出用典之处。

“垂钓碧溪”“乘舟梦日”的典故,表达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业的信心。

第五句:关注修辞——反复和句式——短句。

这四句节奏短促,反复感叹过去自己那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表现

出进退失据而又不甘自弃,继续探索寻求出路的复杂心理。

第六句:注意用典、比喻修辞和全诗结句的抒情言志。

诗人用“长风破浪”比喻其宏伟抱负,接以“会有时”,肯定这一抱负有施展的时候。其坚定的信念,不屈的精神,表现得何等豪迈、直爽!

“直挂云帆济沧海”由乘长风破万里浪推演而来,创造出一个雄浑阔大的意象,融入了诗人“辅弼天下”,大济苍生的宏伟蓝图。

最后两句诗人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

李白毕竟是盛唐的大诗人,他悲而不伤,那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

使他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七、体味诗情:

结合赏析过的内容,理解全诗的情感。学生畅所欲言。(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八、课外积累:

要求学生运用“我从

句,读出了的李白,因为

。”这样的句式展示自己的关于诗仙李白的课外诗词积累,并从李白的性格和诗风等方面深入了解李白。

最后教师展示“李白名句积累”,让学生大声读出来,注意李白诗作的主要意象,体会李白的性格与诗风。

九、寻访李白:

(展示余光中的《寻李白》,了解李白诗歌中的三个不可缺少的意象:酒、月、剑)《寻李白》

----余光中

酒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节选)

十、课堂小结:

李白作诗,以情纬诗,以才赋诗,以神取胜。情饱、才满、神足,富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作品中,诗人合一,天人合一,他那追求自由与理想的执着精神,将永远鼓舞着积极向上的人们昂首前行,那人们中一定有我、有你、有他„„

最后,让我们高声吟诵诗的最后一句,并以此互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十一、布置作业: 1.背诵并会默写全诗。

2.查阅资料,欣赏李白《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等其他诗作。

《行路难》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诗歌赏析课,外在的课堂气氛和内在的学习效果应该相吻合。经过这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不仅从更深的层面去了解了李白及其诗歌,而且学会了诗歌的赏析方法,也会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爱上诗歌,领悟诗歌的别样美,于美的熏陶中净化情感、领略人格魅力、提高道德情操,提升语文素养的。

这堂课的教学环节由浅入深,由兴趣到知识,由积累到感悟,一步步引领学生走入诗歌的宏美殿堂,去理解诗人的情感,去和诗人对话,去和诗人交流,同悲共喜,情感交融。本节课引导学生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这几句诗的表达效果的探讨,这也是这堂课的重点。我认为这个重点的确定是合适的,教师的引导也较为成功的。通过师生对反复修辞的感悟,对短句效果的挖掘,学生应该能比较深切地感受到李白当时的境况与心情,这对深化学生的语感,调动他们的感悟肯定能起很大的作用。再有,课堂开始的图片展示和最后的“拓展延伸”部分带领学生去寻访李白的仙踪仙迹,一直在调动学生兴趣的过程中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紧紧跟住课堂,情绪愉悦中渡过40分钟,而且让学生由感性认知逐渐进入理性感受,适合学生的思维方式、理解和接受能力。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8课 醉翁亭记教案(新人教版) 篇7

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内容、思路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探讨海伦再塑生命成功的原因及其对我们的启示.3、探讨课文题目的含义。

4、让心灵接受一次“爱”的教育。

学习重点: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教学难点:

深人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教学过程

一、导入

打开课本之前,我们先做一个小游戏,试着走进聋哑人的世界。请每个桌南面的同学戴上耳机,看大屏幕;每个桌北面的同学用事先准备好的方巾蒙住眼睛,听声音,不能说话,告诉同桌,你看到或听到了什么。(大屏幕显示)

同学们,世界是美丽的,我们可以感觉到阳光的色彩斑斓,花儿的婀娜多姿,鸟鸣的婉转动人。但还有一种人,他们生活在没有色彩,没有声音的世界里,他们的生活方式就是“瞎子猜字”,对于他们来说,能生存下来已需要足够的勇气,而要出类拔萃,有所成就,那简直便是一个奇迹。今天,我们便要走进一个奇迹,共同见证一个奇迹的诞生时刻。让我们共同走进海伦·凯勒的心灵世界。

二、资料助读 1、19世纪出了两个杰出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马克·吐温

2、美国著名女作家。

一岁半时突患急性脑充血病,连日的高烧夺去了她的视觉和听觉,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1887年3月3日,对海伦来说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这天,家里为她请来了一位教师——安妮·莎莉文。安妮教会她写字、手语。然而,一个人在无声、无光的世界里,要想与他人进行有声语言的交流几乎不可能,但是,海伦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夜以继日地刻苦学习,从未放弃努力。

3、莎莉文老师将人世间美好的思想情操,隽永深沉的爱心,像春天的种子深深植于海伦·凯勒的生命,以无私的爱重塑了她的生命。海伦深深地感激自己的老师,她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首先要长久地凝视我的老师。”

4、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第一天,我要看人,他们的善良、温厚与友谊使我的生活值得一过;第二天,我要在黎明起身,去看黑夜变为白昼的动人奇迹;第三天,我会投入到大千 世界芸芸众生的生活中去,寻找作为一个正常人的所有感动„„当永恒的黑暗再次向我袭来之时,我才感到我丢下了多少东西没有看到,然而,我的内心充满着甜蜜的回忆——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给无望世界带来希望。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利用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搓捻 繁衍 迁徙 觅食 企盼

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文章结构。

同学们,本篇文章的题目是<<重塑生命>>,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让我们一起来见证“重塑生命”的历程:

回答要求:要求学生先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然后在文中找出体现海伦心理的句子进行朗读,体味语言。

①生命的原貌:我的生命______(像大雾中的航船,课文第4自然段)②光辉的起点: ________(相识,课文第5自然段)(背景幻灯片展示莎莉文小组把我抱在怀中的图片)③幸福的复苏:生命中拥有了_______(文字,课文第13自然段)(背景幻灯片展示莎莉文小姐叫我识字的图片)④成长的浪花:生命中拥有了_______(大自然,课文第14自然段)(背景幻灯片展示海伦和莎莉文小姐在树上的图片)⑤生命的升华:生命中拥有了______(爱,课文第39自然段)(背景幻灯片展示莎莉文小姐紧紧搂住海伦的图片)

四、阅读赏析,积累优美语句

(1)“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心儿怦怦直跳,唯恐发生意外。”十分形象地展示了坠人黑暗而沉寂世界的海伦的心灵历程。

(2)“我又获得了一种新的知识——大自然有时也会向她的儿女开战,在她那温柔美丽的外表下面还隐藏着利爪哩!”与自然的相处中感受自然的严厉、暴躁的一面,以“利爪”形象说出。

(3)“我感觉到有无数无形的线条正穿梭在我和其他人的心灵中间”,作者在执著痴想后体悟到的“爱”的情感。

五、学生质疑,合作探究。问题

1、同学们,刚才我们大家一起见证了“重塑生命”的历程,那么同学们现在对“重塑生命”是怎样理解的呢?

问题

2、同学们,“重塑生命”的过程是一帆风顺的吗?举例说说。(引导学生分析海伦学习“怀”和“水”的区别段落,讨论海伦再塑生命成功的因素。)

六、各抒己见 互动共享

爱是什么?爱在这里。(指着心)爱就是花的香味吗?不是。爱是不是太阳?是太阳吗?

爱有点儿像太阳没出来以前天空中的云彩。你摸不到云彩,但你能感觉到雨水。你也知道,在经过一天酷热日晒之后,要是花和大地能得到雨水会是多么高兴呀!爱也是摸不着的,但你却能感到她带来的甜蜜。没有爱,你就不快活,也不想玩了在这些”爱“的讨论中,说得有道理吗?你又是

如何理解“爱的定义的”? 小组交流“爱”是什么? 七:教师寄语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的任何一座高峰。— 荻更斯

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巴尔扎克

顺境中的美德是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挠。— 培根

八:课后延伸

海伦是世界上有名的残疾成功人士。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阅读体验,列举古今中外那些付出艰辛卓绝的努力,而取得成功的残疾人的事迹。

温馨提示:

1、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来说仅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该怎样度过呢?„„”

奥斯特洛夫斯基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但他以惊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在病榻上完成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鼓舞了几代热血青年。

2、失去光明的民间艺人阿炳的《二泉映月》给我们描画了一个凄凉哀怨的世界,也让我们感到了命运的残酷和抗争的力量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8课 醉翁亭记教案(新人教版) 篇8

教学目的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了解作者,背诵课文。

2.理解《答谢中书书》,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感受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教学重难点

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了解作者,背诵课文。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背诵并赏析《答谢中书书》。教学内容与步骤

情景激趣

苏轼(1037~1101年),四川眉山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卒后追谥“文忠”,北宋杰出文学家、诗人、散文家、词人、书画家。与其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称“三苏”,唐宋八大家(苏辙、苏轼、苏洵、欧阳修、曾巩、王安石、柳宗元、韩愈)之一,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此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作者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被杀。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近乎流放,心情忧郁;但是他豪放旷达,很快调整了心境,于是写了这篇短文,通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与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

第一步,泛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结合注释,梳理文意,将课下重要注释简化后移到课文相关位置处。用(1,2,„„)标出段内层次,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列出不懂之处。

一、在阅读过程中校正读音,积累词语: 户:一说指堂屋的门,又一说指窗户,这里指门。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念:考虑,想到。者:„„的人。遂:于是,就。寝:睡,卧。相与:共同,一同。中庭:庭院里。

盖:句首语气词,这里可以译为“原来是”。但:只是

耳:语气词,相当于“而已”,意思是“罢了”。

二、整体理解 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第一段:月夜访张,步于中庭。第二段:月夜美景,触发感叹。第二步,细读课文,梳通文意: 1.检查学生翻译情况 2.强调要重点掌握的语句。白话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射进来,(不由得生出夜游的兴致,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第三步,背诵课文,在背诵过程中鉴赏

一、指导学生背诵第一段,然后思考 1.“月色入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把月光拟人化,以月光主动来与他做伴,表达作者的孤独寂寞。2.“欣然起行”表达了怎样的内容?

明确:写出了作者的喜悦。作者睡意顿消,披衣而起,见月光如见久违的知心朋友,欣然相迎。写出了作者这时交游断绝、门庭冷落的境况。

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表达了怎样的内容?

明确:作者与张怀民心有灵犀,友情深厚。“亦”字写出这一对朋友情怀相似;对方的“未寝”也正是作者意料中的事。

二、指导学生背诵第二段,然后思考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几句写景有怎样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胸怀?

明确:无一字有月字,却无处不在写月。“积水空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藻荇交横”却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而愈见其静。“积水空明”是就月光本身作形容,“藻荇交横”是从松柏倒影来烘托。两句之间,又有正面与侧面描写之分,为读者描绘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境界。

表现出了作者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三、个性解读

1.你对本文还有哪些与众不同的见解?

2.学了本课,你有哪些收获?

总结固趣

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一

背诵《答谢中书书》,基本理解,列出不懂之处。

第2课时

教学目的

背诵并赏析《答谢中书书》 教学内容与步骤

情景激趣

陶弘景(452~536),字通明,南朝梁时丹徒秣陵(今江苏省江宁县)人。他在医药﹑炼丹﹑天文历算﹑地理﹑兵学﹑铸剑﹑经学﹑文学艺术﹑道教仪典等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而以对于药物学的贡献为最大。

他曾经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后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谢中书即谢征,字元度,陈郡阳夏人,曾作中书鸿胪,所以称之为谢中书。陶弘景给谢征的这封回信,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第一步,泛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结合注释,梳理文意,将课下重要注释简化后移到课文相关位置处。用(一,二,„„)标出段落层次,用(1,2,„„)标出段内层次,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列出不懂之处。

一、在阅读过程中校正读音,积累词语: 答:回复。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实:确实,的确。

欲界,佛家语,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

仙都,仙人生活在其中的美好世界。复:又。

与(yù):参与,这里有欣赏领略之意。

二、整体理解

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概括总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仰视:高峰入云

四季常景——

俯瞰:清流见底

具体描写:

平视:两岸石壁

青林翠竹

晓雾将歇

一天之景——

夕日欲颓 抒发情怀:欲界仙都,无人能赏 第二步,细读课文,梳通文意 1.检查学生翻译情况 2.强调应重点掌握的语句 白话译文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第三步,背诵课文,并加以鉴赏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总引全文,点明主旨,奠定感情基调。

2.“高峰入云,„„沉鳞竞跃”,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内容丰富,不足五十个字,涉及到了山川草木,飞禽走兽。动静结合,静物和动物,各自跃然在目。形象生动,形态各异,却浑然一体,鲜活如生。

3.背诵全文,思考:课文表现了哪些山川之自然之美? 明确:

山水相映之美。“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山的倒影给水铺上异彩,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水相伴相映,情味盎然。

缤纷的色彩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山青水绿固然清幽雅静,但色调单一却使人感到冷寂。石壁壁立千仞,五色争辉;又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就如五彩锦锻上缀以碧玉翡翠。

晨昏变化之美。“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写的是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时,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是一幅多么热烈欢快的晨景,又是一幅清静幽寂的暮景。

三种美交替出现,构成一幅美丽迷人的山水画轴。总结固趣

《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此文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堪称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统观全文,语言精练。其一字一句,均是文章的重要组成一部分,少一字会断章离义,多一字便画蛇添足。一个景物,仅仅四字,便描绘恰当,津津有味。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个心声一句话,不多也不少。“夕日欲颓”,势在必然。“沉鳞竞跃”,变化突然。分析文章结构,亦不失巧妙,杂而不乱,结合有序。

总言之,全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布置作业:

预习《观潮》,能背诵课文,基本理解课文,列出不懂之处。有关的趣味教学资料

陶弘景简介

陶弘景(452~536),字通明,南朝梁时丹徒秣陵(今江苏省江宁县)人。他曾经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后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谢中书即谢征,字元度,陈郡阳夏人,曾作中书鸿胪,所以称之为谢中书。陶弘景给谢征的这封回信,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著有《真诰》、《真灵位业图》、《陶氏效验方》、《补阙肘后百一方》、《陶隐居本草》、《药总诀》、《二牛图》,《太玄真一本际经·道性品》等等。

陶弘景对化学的贡献之一是记载了硝酸钾的火焰分析法。他在著作中记载:“先时有人得一种物﹐其色理与朴硝大同小异﹐朏朏如握雪不冰。强烧之﹐紫青烟起﹐仍成灰﹐不停沸﹐如朴硝﹐云 是真消石也。”所谓“紫青烟起”是钾盐所特有的性质。陶弘景这一记载﹐是世界化学史上钾盐鉴定的最早记录。

陶弘景曾长期从事炼丹实验。梁武帝送给他黄金﹑朱砂﹑ 曾青﹑雄黄等原料﹐让他炼丹。他在炼丹过程中掌握了许多化学知识﹐例如﹕汞可与某些金属形成汞齐﹐汞齐可以镀物。指出水银“能消化金﹑银成泥﹐人以镀物是也”。

据《太平府志》载,陶弘景“上表辞归,筑馆句曲,号华阳隐居,营别室于横山(今安徽省当涂县新市镇境内),作读书处”。梁武帝萧衍即位后,屡请不出,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往以咨询,人称“山中宰相“。他撰写了大量重要的道教著作,并对天文地理、养生、炼丹等诸方面也有所著述。作品七八十种,尚有《真诰》、《本草经集注》、《导引养生图》、《天文星算》、《华阳陶隐居集》等著作及部分诗文存世。

陶弘景的故事

聪明好学

陶弘景小时候很聪明,也很勤奋。四五岁常以芦荻为笔,在灰沙上学写字。十岁看了葛洪的《神仙传》等著作,“昼夜研寻”,深受影响。长大以后,“神仪明秀,朗目清眉”,曾作诸王侍读的官,深受统治者的赏识。先是东阳郡守沈约,“累书邀之”,他不至;接着,梁武帝“屡加礼聘”,他也不出。梁武帝问他:“山中有什么,为什么不出山呢?”他先写了一首诗,后画了一幅画作为回答。诗为《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陶隐居集》)。画的内容是:纸上画了两头牛,一头散放水草之间,自由自在;一头锁着金笼头,被人用牛绳牵着,并用牛鞭驱赶。梁武帝看了诗和画,领会他的用意,就不再强迫他出来做官了。但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故当时人称之“山中宰相”。由于王公贵戚,“参候相续”,干扰也很大。后来,他索性在山中建了一幢三层的楼房,“弘景处其上,弟子居其中,宾客至其下”,关门读书,与世无争。

治学严谨

遇到疑难就去调查研究,这是陶弘景在几十年治学的过程中养成的习惯。这里有个很生动的故事。一天,他读到《诗经·小宛》的“螟蛉有子,蜾蠃负(抱)之,教诲尔子,式谷似之”几句,就很不以为然。《诗经》的旧注说,蜾蠃(一种细腰蜂)有雄无雌。繁殖后代,是由雄的把螟蛉(青蜘蛛)的幼虫衔回窝里,叫那幼虫变成自己的样子,而成为后代。恰好一个朋友也来问这是怎么回事。他就先去查书本,书本说的跟《诗经》旧注的一模一样。他想:这些书尽是我抄你,你抄我的,查书是查不出什么名堂了。我何不亲自到现场看个究竟呢?于是,陶弘景来到庭院里找到一窝蜾蠃。经过几次细心的观察,他终于发现,那螟蛉幼虫并非用来变蜾蠃的。而是蜾羸衔来放在巢里,等自己产下的卵孵出幼虫时,作为它们的“粮食”。蜾蠃不但有雌的,而且有自己的后代。蜾蠃衔螟蛉幼虫作子之谜,终于被陶弘景用调查研究的办法揭穿了。从这件事,他就得出一个结论:治学要重视调查研究,不能因为别人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由此可见他治学的严谨性。

陶弘景整理医籍,十分尊重原作,决不乱涂乱改,也不信口雌黄,即使有补充,也把自己的说法和原书的说法区分开来。如把搜集到的三百六十五种药加入《神农本草经》,他就用“黑”字写,有的就用“红”字写。所以,后人有“本草赤字”、“本草黑字”之称。赤字是本经正文,黑字是后来加入的。他开创的这种做法,后来的注释家就争相学习。

辞官归隐

弘景博学多识,读书逾万卷,于六经诸子史传无所不通。17岁时便与江学文、褚炫、刘俊等为宋朝外明四友。齐高祖作相时,引为诸王侍读,除奉朝请,朝仪大事多取决于他。然他虽身在朱门,却独居一室,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阅(读书)为务,昼夜研读缮写符图经集,于养生服食诸道,渐至通幽探微。如此积年累月,渐觉彻悟,遂萌隐居修行之志。于齐永明十年壬申决意出行归隐。起初他并未上表齐武帝辞行,不告而别,挂朝服于神武门鹿市,径出东亭而行。而后告诉随行左右“勿令人知”,乃去和好友王晏话别。王晏深知其志,对他说:“皇上治事甚严,不准许臣属作离奇之事,你这样不辞而别,恐有忤旨,若皇上怪罪下来,反而达不到你的目的。”

弘景默思良久,答曰:“我本意欲遂夙愿而已,非为名利,你所说的确有道理,应向皇上直言为是。”于是弘景上表陈诚,以表自己解官归隐之意。表中大意是,我听说无论尧帝之时,还是汉朝都有养生的风气。我为官已久,哪能留恋荣华富贵,所学也不是为了利禄。因此常想回归大自然,过田园生活,领略自然之美。我这就要离开宫庭了,临行之际,不胜眷恋,只好上表以明我心。齐武帝看了弘景的解官表,深为感动,不但下诏批准了弘景的要求,而且给予赏赐,赐帛十疋,烛二十梃。又别敕:朕月给上茯苓五斤,白蜜二斗以供服饵。对他的养生修道之事给予大力支持。

于是弘景出行入山,临行公卿相送于征虏亭,供帐甚盛,车马克道,人们都说是宋齐以来所未有之盛事,朝野均荣。弘景一行来到勾容的勾曲山停了下来,便于山中建馆。弘景说此山是金坛洞容,周围百五十里,名华阳之天,汉时三茅司命之府,故名茅山。弘景于此山建馆隐居,自号华阳隐居。故人称他为陶隐居。自此,弘景开始了他的长达四十余年的隐居修行生活。弘景归隐之后,有沈约为当时的东阳郡守,因为敬佩他的志向与节操,多次写信请他出来做官,他都婉言谢绝。

梁武帝萧衍早年与弘景交往甚密。及武帝即位,其初国号未定,弘景引诸谶记,皆成“梁”字,上书武帝,告之“梁”是运符。武帝遂立国号为梁。后来武帝欲聘弘景入朝为官,亲手写诏召之,并赐以鹿皮巾,后屡加礼聘,弘景终是不应,并画双牛图与武帝,其图上一牛散放水草之间,一牛著金络头,有人执绳以杖驱之。武帝见图笑曰:“此人无所求,欲效曳尾龟,岂有可致之理耶!”遂不复提聘官之事。然国家遇有大事,无不前往咨询,帝与弘景之间,书信不绝,月常数信。帝每得其书,烧香虔受,恭敬之状,无以复加。故时人谓之“山中宰相”。

陶弘景与医学

陶弘景十分喜爱医药学,他读了很多书,也不拘于书中的言论,亲自走到自然中去寻找药物,并以实际的观察来印证书中的内容。在医学方面,他最大的贡献就是编写了继《神农本草经》之后的第一部药学专书《本草经集注》。该书在描述的内容、所载药物的数量以及分类方法等方面,都比《本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本草经集注》在《本经》365种药物的基础上又加入了365种药物,合计730种,大大扩展了可供使用的药物种类。首先,陶弘景开创了一种新的药物分类法。《本草经集注》当中,药物的记载是按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及有名未用等七类进行划分的。这样,比起《本经》的“三品”分类法,既便于使用者的查询,又便于对药物的总结。并且,在其后的一千多年中,这种方法被一直沿用着。其次,书中对于药物的性味、产地、采集、形态和鉴别等方面的论述水平,也较以前的论述有了显著的提高。另外,经过系统的归纳和总结,陶弘景还第一次提出了“诸病通用药”的概念。这是将药物的功用主治和疾病特点两个方面相结合进行的一种十分切合临床使用的归纳方法。比如:书中提到“治风”的通用药有防风、防己、秦艽、芎藭等;“治黄疸”的通用药有茵陈、栀子、紫草、白薇等。这种方法的创立为临床医学家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本草经集注》问世以后,对后世医家的影响很大。甚至到了唐代,我国第一部药典——《新修本草》,就是在此书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补充后完成的。

《本草经集注》是继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者著——《神农本草经》之后的另一部重要文献,是《本草经集注》。它的作者是距今一千四百多年前的南北朝著名医药学家——陶弘景。他堪称得上是我国医药学史上对本草学进行系统整理,并加以创造性地发挥的第一人。

有关陶弘景的野史逸闻

丹阳陶弘景幼而惠,博通经史。覩葛洪《神仙传》,便有志于养生。每言仰视青云白日,不以为远。初为宜都王侍读,后迁奉朝请。永明(永明原作水平,按梁书五-陶弘景传谓永明十年上表辞禄,据改)中,谢职隐茅山。山是金陵洞穴,周回一百五十里,名曰华阳洞天。有三茅司命之府,故时号茅山。由是自称华阳隐居,人间书疏,皆以此代名。亦士安之玄晏,稚川之抱朴也。惟爱林泉,尤好著述。缙绅士庶禀道伏膺,承流向风,千里而至。先生尝曰:“我读外书未满万卷,以内书兼之,乃当小出耳。”齐高祖问之曰:“山中何所有?”弘景赋诗以答之,词曰:“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高祖赏之。(出《谈薮》)

【译文】

丹阳陶弘景幼年聪慧,博览群书。自从他阅读了葛洪的《神仙传》后,便产生了隐居山林、修仙养道的想法。他常常对人说:“仰观青云白日所显现的天象,离我归隐山林修仙养道的时日不远了。”陶弘景起初官拜宜都王侍读,后来改迁奉朝请,这是一个闲职,定期参加一些朝会了事。齐武帝永明年间,陶弘景辞去官职归隐茅山。茅山有个金陵洞,洞长环回一百五十余里,又叫华阳洞天,内有三茅司命的府庙,因此当时人叫它茅山。由这个洞名,陶弘景自号为华阳居士。此后,凡有记载他的书文,都用华阳居士这个称谓。陶弘景隐居茅山,就像士大夫以能参加古代圣贤的礼教玄晏为荣、葛洪怀抱木皮守持本真一样。陶弘景不但有林乐之好,而且尤为喜爱著书立说。晋绅庶士中仰敬他的人很多,有的不远千里来拜谒他求道。陶先生曾说:”我读修炼以外的杂书不到万卷,同时也读有关修仙成道的书,权当小小的研究吧。“齐高祖问询陶弘景:”卿归隐泉林,山中有什么东西那么吸引着你啊?“陶弘景赋诗作答。诗中说:”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齐高祖读诗后,非常赞赏陶弘景。

陶弘景的影响

陶弘景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推崇葛洪的著作,其经历也和葛洪有异曲同工之妙。《本草经集注》在中国医药学发展过程中写下了重要的一页,诸多创新与发展是勤劳聪敏、博学广识的先贤在中医药学方面的重大贡献,也成了我们学习、借鉴和研究的珍贵资料。,他就用“黑”字写,有的就用“红”字写。所以,后人有“本草赤字”,“本草黑字”之称。陶弘景一生爱松,尤其喜欢听松涛。他闻松涛声如闻仙乐,有时仅一人进深山,专去山野谷壑听松涛,人们因而称他为“仙人”。陶弘景继承老庄哲理和葛洪的仙学思想,揉合进佛教观念,主张道、儒、释三教合流,并进一步整理道教经书,对道教颇有贡献。

陶弘景一生执迷道教的“神仙之术”,固不足取,然而陶弘景知识渊博,精通天文历法、山川地理、医术药物、棋琴书画乃至阴阳五行,在药物、治炼、天文、地理、生物、数学等古代科技多个方面都有一定贡献。

陶弘景为寻仙访药,常漫游于名山大川中。行至山幽水静的美景之处,陶弘景便坐卧其间,吟诗作赋,作有许多优美诗文。南朝时,散文有了长足的发展,内容上出现了叙事、言情或寄情山水的文章,形式上则出现追求对偶、排比、用典,讲究辞藻华丽和声律求工的骈文。

其著成的《本草经集注》,共收药物730种。成为我国本草学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

上一篇:退耕还林区农民增收问题下一篇:美丽乡村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