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梦的认识(共9篇)
对中国梦的认识 篇1
我对中国梦的认识 中国梦,是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过程中,习近平发表的重要讲话之一。习近平定义“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党内著名理论家,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21世纪头20年的“中国梦”。这是实现21世纪头50年“中国梦”和后百年“中国梦”的最重要的一个发展阶段。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习近平称。也正因如此,习近平在讲话中对每位中华儿女,都有殷切的期望和嘱托。他还用了“三个必须”来指明实现“中国梦”的路径: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将于7年后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本届人大和政府任期占了三分之二的时间。习近平援引战国《尚书·周官》中的一句话,“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他表示,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根本要求,相应地,“中国梦”也呈现出这个阶段的诸多重要时代特征。
一是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的“实力特征”。“中国梦”的第一要义,就是实现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如今,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口多、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并未根本改变。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到2020年的宏伟目标,小康社会全面发展: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这一指标体系,构成了现阶段“中国梦”的基本图景。
二是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的“幸福特征”。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圆“中国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中国梦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而提升全社会的幸福指数。提升幸福指数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考虑物质
因素,又要考虑非物质因素,从根本上讲,就是要进一步提升社会和谐的水平。党的十八大着眼于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将“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纳入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等等。这些和谐因素地充实,对“中国梦”的阶段性特征作了更为清晰的描绘,也为“中国梦”增添了更加美丽的幸福光环。
三是中华文明在复兴中进一步演进的“文明特征”。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几千年来不断延续、传承至今的文明,但要体现现代文明色彩,就必须超越数千年来创造的农耕文明形态。
党的十八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升华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标志着中华文明格局开启了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更高阶段演进的新里程。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文明必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四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价值特征”。《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中国梦”具有多个维度,而其价值维度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明确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之中,并且强调,“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终极价值追求,必将极大提升“中国梦”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中国梦,百姓的小康梦(即中产梦)
总书记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他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今天,“中国梦”再度引发代表们的共鸣。
来自新疆代表团的锡伯族代表富春丽称,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每个人努力。作为少数民族代表,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为民族事业散发正能量。
台湾代表团的孔令智表示,每一个人的梦是不一样的,个体的梦是实的,汇聚到一起之后,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之梦。他说,新一届领导集体就是中国的“梦之队”,中国“梦之队”的成立意味着中国的梦可以实现。
“实现‘中国梦’,我觉得每个人努力一定会有希望,但是每个人都要努力,宗教界要引导人们向善。”黑龙江省佛教协会会长、哈尔滨极乐寺方丈静波说。
来自云南代表团的彝族代表杨甫旺说,“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几百年来的中国梦追求的梦想。我们一定会加快实现“中国梦”的步伐,少数民族会更加团结、更加繁荣。
解放军代表、第二炮兵第22基地司令员莫俊鹏说:“我们要用‘强军梦’去支撑‘中国梦’。”武警重庆总队政委董书民表示,武警官兵将忠实履行神圣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造安全环境。
“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地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中国梦,也是每一个人的梦!
习近平阐述中国梦:让人民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的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4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梦”,带给人多少遐想、多少憧憬、多少激情!
追梦——强国梦、强军梦相融共生,坎坷历程昭示人间正道
人有梦想才有动力,国家和军队有梦想才有未来。
可以说,对“梦”的憧憬和向往,对“梦”的孜孜追求,贯穿了近现代中国史的章章节节。
“中国梦”凝聚着亿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对民族复兴的希望。全国两会将把党的十八大指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景、路径,更加清晰地呈现在全国人民面前。人民的期待需要转化为一项项具体措施,落实到一件件好事实事。唯有真抓,才能直面问题攻坚克难;唯有实干,才能托起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对中国梦的认识 篇2
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迅速被整个中国社会所认同, “中国梦”是当下主流的政治话语和百姓们热议的话题。那么, 什么是“中国梦”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 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国梦”的实现, 依附于中国人的理想信念和责任心。强劲的精神能量可以增强中国人民的凝聚力和意志力。可以说, “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社会先进文化的建设。文化是一个社会的灵魂。“兴国之魂”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结晶。先进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名族拥有共同梦想并为之奋斗而实现的前提。“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些千古名句可谓是中国“兴国之魂”的一瞥, 激励着中国人的富国强民之心。
社会文化越是先进, 人们越是追求真善美, 抵制假恶丑, 越是刚健有力, 自强不自, 越是为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社会文化囊括的核心价值观念、道德伦理思想等决定着实现“中国梦”的前进方向, 它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强劲的精神动力。
2 高校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关系
“大学校园文化对内构成学校发展的内在凝聚力, 对外则担负着推动社会开放与发展的使命。”[1]可见,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校园文化的好坏关系到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成长, 关系到国家能否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从而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高校校园文化的社会功能不可忽视, 它位于社会文化的高层。高校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2.1 社会文化的本质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
社会文化的本质就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表现, 而文化的核心就是价值。中国当代的先进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其社会主义价值核心体系是包括高校校园文化在内的全社会各领域发展的指导思想。
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就是一种社会理想。社会理想对于一个国家和政党来说, 是一面旗帜;对于一个民族来说, 则是前进的方向。所以在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中, 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根植于大学生的心中, 使他们在追求个人理想的同时不忘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结合起来, 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
2.2 高校校园文化是先进社会文化形成的有效载体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成长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当代青年所树立的意识, 就会形成今后整个民族的价值观, 从而影响到社会文化能否始终朝着先进的方向前进。
高校校园文化位于社会文化的高层, 会对社会文化产生很强辐射及示范作用。这不仅表现向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大批高素质的文化人才, 还表现为在文化建设的模式上为社会提供范例。[2]
3 高校校园文化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高校校园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整个社会文化起着示范作用, 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功能将有助于中国梦的实现。
3.1 高校校园文化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一旦形成, 就会形成自身系统的价值和规范标准, 进而形成有鲜明时代精神和正确舆论导向的文化氛围和大学精神。谋求个人与集体的和谐、激发人的自觉精神和潜能、调整规范师生言行的精神力量, 它明确地对违反预定价值规范的思想和行为予以拒斥, 对符合者则予以接受和褒扬, 有明显的导向性, 引领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3]唯有树立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才会将中国梦的实现视为己任, 为这个梦的实现努力向前。
3.2 高校校园文化提高师生向心力和凝聚力
在当今时代,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作为社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校园文化, 能塑造出具有凝聚力的大学精神, 这是学习、工作、生活追求的主导力量。并能从各方面把大家团结起来, 从而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为共同的目标而并肩作战。中国梦的实现必须要有这样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为目标的实现共同努力和奋斗。
3.3 高校校园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健康优秀的校园文化将引导教师认真教学, 学生努力学习。从而, 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合格优秀的毕业生走向社会, 他们将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 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文化技术支撑。此外, 高校文化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促进社会文明, 这是其他机构、领域和其他力量所无法替代的。校园文化孕育出的一些新思想、新观念将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当我们国家的经济更发达了, 社会更进步了, 那么我们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目标就越近了。
参考文献
[1]寿韬.大学校园文化的设计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4.
[2]汪丽娜.高校校园文化的社会功能研究[D].河南大学, 2011.
对中国梦的几点认识 篇3
关键词:中国梦;领导集体;民族梦;人民梦;途径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5-0019-02
中国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中国人民经过不懈的努力,不断的实践总结出来的。中国是有五千多年历史文化底蕴的国家,中国人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开创了先进的古代文明史,拥有很长时期的辉煌史,为人类的进步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在清王朝的近代工业后,封建统治者们制定的闭关锁国政策,使得中国处于落后的位置。自19世纪40年代之后,用坚船利炮的侵略者把中国从天朝大国的梦境中叫醒。从鸦片战争到对中国的烧杀和掠夺,逼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对于如此悲痛的凌辱和侵略,人民对救国图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意愿极其强烈。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对国家和民族的这些梦想就一一呈现出来。从不同时期条件下去诠释中国梦的意义。可以从几代领导集体的理论和思想中去剖析。
一、几代领导集体对中国梦的诠释
(一)从毛泽东的视角看中国梦
在辛亥革命后,中国共产党肩负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这样的使命需要分两步去实现:第一,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第二,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局面,完成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梦想。毛泽东在青年时期就对中国被列强掠夺与欺凌感同身受,立志要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奋斗。抗日战争爆发之前,他成了领导核心走向成熟的第一代。抗战全面爆发之后,他领导人民军队获得了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在解放战争中,又指导中国人民解放军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通过艰苦卓绝的武装革命斗争,建立新中国。实现了“中国梦”的第一步目标。然而,在新中国建立初期,经济文化相当落后,要恢复国民经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也就是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国防,把中国建设成先进的社会。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所说的“两步走”的发展步骤,都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于“中国梦”的最好解释,即使“时期中国梦”在那个时期未能实现但却给继承者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和宝贵的历史经验。
(二)从邓小平的视角看中国梦
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拨乱反正和总结历史经验,提出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系列基本问题。他对中国梦的解析也更加符合实际。他提到建设“中国式的现代化”,这是结合中国不发达的实际提出来的。同时它是实现现代化的最低的目标,也就是小康社会。之后,他提到把“两步走”调整为“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因为他结合国家实际在21世纪中叶不可能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所以调整为接近中等发达水平。从这些可以看出邓小平的“中国梦”是从毛泽东“中国梦”中来但又有差异,是对毛泽东“中国梦”的继承与发展。
(三)分别从江泽民和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视角看中国梦
江泽民在主持工作期间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国际国内背景非常复杂的情况下,赋予了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生命力。为中国将来的繁荣发展制定了奋斗目标,明确了“中国梦”的主题。
党的十四大在肯定了邓小平的“三步走”战略的同时,在党的十五大中又提到了“两个百年”的目标。对于“三步走”战略又有了新的解释,在实现第一、二步战略目标,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的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从新世纪开始,要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样把实现小康社会分为了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两个阶段。
在全面小康社会取得进展的关键時刻,胡锦涛指导党中央为全面贯彻和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各方面做了重要部署,开创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局面。党的十七大,根据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十七大后,党经过不懈努力,克服各种艰难险阻,终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而且还进一步强化“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
(四)从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视角看中国梦
习近平作为最新一届的中央总书记,在2012年11月29日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开始,到2013年上半年,他多次在国内外的各种场合提到“中国梦”的思想。他也说到了现在的“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同样也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要达成的最宏伟的目标。虽然这是一项艰巨的事业,但只要我们代代中华儿女不断为之努力,脚踏实地,奋勇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定能够实现。他也提到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基本内涵。人民奋斗的最终结果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到21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并且也提到了实现“中国梦”的途径。可以看出“中国梦”始终是人民的梦、民族的梦、世界的梦。
以上是中国几代领导集体对“中国梦”的诠释,当然要实现“中国梦”,还必须与实际相结合。将它与民族梦相结合,与人民梦想相结合去探索。
二、国家梦、民族梦和人民梦
中国梦的提出,体现了新的领导集体对治理国家的方针政策的新突破,也为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勾画出一幅蓝图。它有利于人民积极性的调动、创造性的激发和主动性的增强。中国梦就是国家梦、就是民族梦、就是人民梦。
中國梦一定是国家的梦,同时也是民族的梦,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每个中国人都是这梦想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唯有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才能创造出中国的奇迹,才能使中国梦得以实现。所以说中国梦就是人民自己的梦想,只有让人民大众真切地感受到这点,那么个人的价值和理想实现也是中国梦的实现。中国梦需要全体中国人民参与和分担,并且要能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也实现自己的梦想,要真正地把中国梦结合到国家、民族、人民上去,让人民觉得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与他们自身息息相关。真正做到个人的全面发展是全体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前提;个人梦想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和内容。
中国梦即是人民梦,那么就要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着手,帮助他们解决最现实最实际的问题,把改善民生作为中国梦的根本出发点。我们现在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梦阶段,面临很多问题,对于老百姓来说,教育、收入、社会基本保障、医疗卫生服务、生活质量、居住环境等才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因此,各级政府和领导必须要认真倾听人民的声音,及时给予回复。制定规章制度多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争取让他们尽快实现自己的梦想。
三、实现中国梦的途径
(一)实现中国梦具有的精神
实现任何梦想都必须有精神支柱,而中国梦的实现具有的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是中华儿女在历经艰苦的斗争中总结出来的,它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意义。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是在新的社会建设中总结出来的,追求的是实践的创新,思想的解放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并且已经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
(二)实现中国梦的道路
实现中国梦必须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符合中国发展规律、中国的基本国情、符合人民的意愿这样一条道路。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为中国梦扬帆起航。正确的道路是使民族复兴、国家繁荣、人民幸福。因此当今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就是选择了正确的道路。
(三)实现中国梦的力量之源
中国梦是依靠一步一个脚印的力量来实现的。这些力量是人民群众汇集起来的,不是单靠某个人的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所以,一切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满足人民的愿望才能创造社会财富,才能创造出先进的文化,形成优良的道德风尚。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4]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5]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6]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7]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12-18.
Some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Dream
WANG Lianlian
(Dali University, Marx school, Dali 671000, China)
Abstract: China dream is the motion of Chinese people to continue to make efforts, and continuous to go forward. Different leadership groups in each period from its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hinese dream to find a feasible way. China dream is not only a dream, but must be placed i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society,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rich, strong and prosperous nation to understand. That i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the Chinese dream and the dream of the country, the people's dream, together to achieve the Chinese dream.
对中国梦的理解 篇4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民族也都有自己的梦想。习近平主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中华民族的复兴对于国家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让中国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让我们的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进一步说,就是要让中国人民过上更加富裕、更有尊严的生活,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我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是一条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道路。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个人的奋斗发展与全体人民、全民族的奋斗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人民群众自己当家作主实现自己的发展,建设自己的社会;二是一条和谐发展、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不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你赢我输的发展,对他国、对世界决不是挑战和威胁。中国越发展,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就越有利。
2014.3对中国梦的解读 篇5
敬爱的党组织: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在组织的关怀和老党员的熏陶下,我的思想认识不断得到磨练和提高。闲暇思考时,都会感慨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与艰辛。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了最近很热门的一个词——中国梦。
总书记说:“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 “有梦想”,实质上是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要有理想,有信念。“有机会”,昭示着中国具有实现“梦想”的各种有利条件。“有奋斗”,则是“梦想”的落脚点。实现“梦想”而不是“空想”,这需要 13亿中国人的责任、共识、改革创新和实干。“中国梦”聚集了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和希望。聚沙成塔,中国梦需要汇聚起全体中国人的磅礴力量。“中国”不是一个抽象的名词,它是我们每个人脚下的大地和头顶的天空、生活的街巷和挚爱的亲朋、呼吸的空气和跳动的脉搏,是每一个老人的记忆和所有孩子的未来。因此,托起“中国梦”,是包括你我在内的13亿中国人的共同责任,需要13亿人的关注和力量。
实现“梦想”,需要最大限度的凝聚共识,“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要团结一心,奋发有为,形成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强大能量,这同样也是世界文明的共同追求,顺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梦想的形成,逐梦的路径,需要我们共同奋斗,在世人面前展现我们这个国家自信、前进的行程,也是我们这个民族给世界文明添彩的过程。
党的十八大和“两会”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行动的准则。加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倡导弘扬公平正义,减少三公消费,勤俭爱民,转变政府职能,国家机构改革的推进等等,举国上下“正能量”得以形成、凝聚,我们有了希望,有了目标,就有了梦想!一个人不怕一无所有,就怕没梦想。作为一名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青年,我要把“中国梦”当作自己的“青年梦”,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奋学习,同时,要把个人的梦想融入到“中国梦”中去,勇于担当,敢于创造。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发挥主力军作用,用我们自己的 “青年梦”托起充满希望的“中国梦”。
汇报人: 某某某
关于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调查 篇6
性别()年级()专业()
1.你有梦想吗?()
A.有B.还不确定C.没有
2.你实现过自己的曾经的梦想吗?
A.有B.没有
3.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 ?
A.自己努力拼搏B.坑蒙拐骗C.只要自己相信梦想总会实现的就行了
4.你认为制约中国梦的因素有哪些?(可多选)
A.贪污腐败B.贫富差距
C.法制不公D.国民素质低下
E.环境破坏F.其他
5.你认为实现自己梦想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可多选)
A.自己的想法和行动
B.周围的环境
C.他人的影响
D.其他
6.你认为中国梦的组成有哪些?(可多选)
A.个人的梦想
B.航天梦
C.福利社会
D.其他
7.你认为在追梦途中谁最重要?(可多选)
A.朋友B.亲人C.同学D.老师E.敌人F.陌生人
8.中国梦是谁提出的?
A.习总书记B.林则徐C.毛泽东
9.诚信对中国梦重要吗?
A.很重要B.还行吧C.没关系
10.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B.八一三事变C.七七事变
11.中共八大时什么时候开幕的A.2012年11月12日B.2012年11月10日
C.2012年11月8日D.2012年10月8日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权力机关时()
A.国务院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3.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的本质要求是()
A.坚持科学发展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持续健康发展D.坚持市场经济
14.用一个词总结一下你的2013年。
浅谈对中国古典舞的认识 篇7
刚出茅庐的“中国古典舞”, 在教学中需要有一套系统的训练方法作指导。“中国古典舞”的一代创始人—李正一、唐满城等教授, 以戏曲舞蹈、武术为基础并以芭蕾的科学训练方法为模式, 建立了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的教材与教学方式, 在我国多种民族文化中提炼精华与基本元素动作及其气韵为核心, 潜心编写了《中国古典舞身韵》教材, 从而使得在我们今天的教学训练中常常见到的很多动作、舞姿, 都带有传统的印记。这就为我们今天的“中国古典舞”教学指出并奠定了一个基本方向, 为我们深入探讨指出了一个明确的方向。
这里试举几例, 加以说明。“戏曲艺术具有极强的民族的美学特征, 而中国古典舞体系, 是建立在戏曲舞蹈基础上的, 是以它的民族美学特性为基础的。这是它的根本, 只有继承了根本。才能加强中国古典舞教材的民族特性, 才能体现出它的主体性。”戏曲舞蹈中的舞姿、身法、韵律所强调的曲、圆、收等特点, 在中国古典舞训练中得以体现。例如卧云强调中国戏曲传统中拧、收的综合美场则强调那种向心的不失民族所追求的那种意境、典雅的气质。还有在中国古典舞总体动势中所强调的, “欲左先右、欲前先后、欲提先沉、逢冲必靠、逢移先倾的行动路线中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圆融而含蓄的美学特色。其次, 中国古典舞中的许多动作, 还以最具民族特色的武术动作为载体。“武术虽然属于体育范畴, 但从历史发展的渊源来看, ‘舞武同源”’。武术中讲究“精、气、神”、“手、眼、身、法、步”、“三节六合”、“内外结合”。尤其是当代武术由于它有技术和表演性共存的特点, 更为中国古典舞的吸收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再者, 武术动作中的那种静立与流动的对比, 高与低的对比等等, 在中国古典舞技巧动作中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如空中闪身、转体和变换姿态、高低起伏、对比鲜明处理的扑步、旋子度接叉、转体摆帘跳、旋风脚接卧云、腾空大跃步等等。
中国古典舞中典型的舞姿动作斜探海、射雁, 仍不失中华民族传统艺术渊源的精神意蕴, 它恰恰运用了太极中审美原则的“中和”、以和为美的含蓄特点。舞姿中强调气韵, 以气为内部生命以有形和无形的起伏呼应相贯联为韵, 构成了阴阳相生的体态造型。动作强调了意与境的表达, 以虚引实, 避实就虚、因心造境的矛盾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个民族的文化艺术, 尽管它们的门类各不相同, 载体各异, 但是贯通它们之间的美学本质是相通的。所以, 无论是戏曲、武术, 还是太极与杂技, 它们与今天的舞蹈艺术是一脉相通的, 它们在动势动态及审美价值取向上都有许多的共性。舞蹈在吸取这些姊妹花的时候, 或取其形, 变其神或取其神, 变其形, 将他们更加细微的与之相融为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
另外, 我国的文化艺术, 在辉煌的历史朝代中曾经播及周边的邻国。因此, 在继承和发展我国古典舞蹈时, 还可以从当今朝鲜、韩国等国的舞蹈中看到某些传承下来的中国古代文化痕迹, 亦可为我们所借鉴。
对中国梦的认识 篇8
[关键词]禅宗 六祖惠能 文化 中国梦
六祖惠能,广东省新兴县六祖镇夏庐村人,唐贞观十二年(638年)生。24岁闻《金刚经》开悟辞母北上湖北黄梅谒五祖弘忍,以一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法谒得五祖认可,夜授《金刚经》,密传禅宗衣钵信物,为第六代祖。六祖惠能的思想,集中体现于《六祖法宝坛经》。六祖惠能的禅学理论不仅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世界文明也有积极的影响。与孔子、老子并称为“东方三大圣人”。
一、禅宗六祖文化的思想内涵及其深远影响。
《六祖坛经》是惠能一生说法的记录,六祖文化的思想文化内涵集中体现了在他讲述的《坛经》之中。台湾学者钱穆认为:《坛经》是探索中华文化必读的典籍之一,是“中国第一部白话作品”。《坛经》的中心思想强调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觉悟解脱,其核心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创顿悟成佛说,一方面使繁琐的佛教简易化,一方面使印度传入的佛教中国化,六祖文化经过一千多年的流传,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意义远远超出了佛教的范围,无论在中国或是世界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据有关史料证明,六祖文化于8世纪已传入日本,对日本文化、政治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1893年,日本僧人释宗演出席世界宗教大会对禅宗进行了推介,从此,引起了美国人对禅宗的关注。美籍华人学者的推介,如陈荣捷英译《六祖坛经》,以及顾毓秀1941年拜谒韶关南华寺后撰写了《禅宗师承记》、《日本禅宗师承记》、《禅史》(英文版)等著作的出版,对六祖文化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禅宗善信和学者相当普遍。六祖惠能被视为世界杰出的思想家之一,其塑像矗立在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里。由此可见,六祖文化已真正屹立在世界文化之林,成为了世界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深远,很值得我们今天在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得以进一步弘扬。
二、六祖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关系。
实现中国梦,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一种文化的精神理念来支撑,六祖文化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传播广泛,在广大的民众当中有较深的思想基础和认同感,六祖文化属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关于融合、和谐、和睦、平和的思想和观念。“和”的含义:一是天人合一,根据天道的变化,人获得自己的命运和本质,变化会有差异和冲突;二是合二而一,仇必和而解的辩证法,强调阴阳互补,刚柔相济,才能融合和谐;三是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价值观,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和而不千篇一律,和谐而共同发展;四是“和为贵”、“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的思想和语言,重视建立融通,人际交流的和谐社会关系;五是自强不息;六是天下大同,天下为公的社会思想等等。人与人,人与万物平等和谐相处,是禅宗六祖最高的理想境界,这一境界既是对中国传统的敬祖敬天文化的继承,也是对它的创新,这是六祖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点之一。
三、禅宗六祖文化的现实意义。
禅宗在长期传播发展过程中创造和积淀了许多优秀文化和传统。《坛经》是中国佛教史上唯一一部被称为“经”的由中国僧人撰写的佛教典籍,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被文化界视为国宝级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也是广东宝贵的文化财富。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弘扬禅宗六祖文化,是一项富有价值和意义的工作。
禅宗六祖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禅宗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弃恶扬善、崇尚和谐、重视现世、造福人间的观念与思想,与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要求是相融相通的,。在社会矛盾凸现、思想文化选择多元化、信教人员趋多的新情况下,其道德教化与心理调适作用日显重要。禅宗六祖文化中有着丰富的贵和思想,包含着化解冲突、整合社会、提升人生的智慧。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挖掘和弘扬这些思想,对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进一步挖掘、整理、弘扬禅宗优秀文化,促进禅宗优秀文化与当代中华文化建设相结合,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为实现中国梦,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1、弘扬禅宗六祖文化中平等自强的自主意识和圆融无碍、改革创新的思维方式,有利于激发社会群体的创新精神;
2、弘扬禅宗六祖文化中报恩度苦、忘我利他的奉献精神,倡导与人为善、戒恶扬善的处世方式,引导社会群体按照“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训导多作善行善举,有利于增进社会群体的团结互助,形成良好社会风气;
3、弘扬禅宗六祖文化中热爱自然、简约朴实的生活态度,强化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劳动观念,培养戒除固执、忍辱负重的宽广胸怀,有利于引导社会群体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4、发挥禅宗六祖文化讲平常心,顺应自然,倡导温和的心理,有利于引导社会群体及时调适心理,克服浮躁心理,培养健康的人生观,消除人心不稳而造成的社会不稳定。
四、如何发挥六祖文化在实现中国梦进程中的作用。
(一)弘扬六祖文化关键要提高认识,看清形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当前,我国传统文化正面临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了。六祖文化博大精深,其文化具有多样性,含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遗产,维护和保护六祖文化的多样性,既是历史和时代的要求,也是广大群众的愿望,更是实现中国梦,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
对中国梦的认识 篇9
关键词: 个人正义;社会分工;哲学王;教育;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b502.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24-0290-03
0 引言
《理想国》中柏拉图基于理念论建构了一个合乎正义并且实现和体现至高“善”的城邦,柏拉图称理想国是哲学家在“彼岸所看到的原型”,“或许天上建有它的一个原型”[1]225、342。但理想的城邦并不是无法企及的,理想城邦是现实城邦所应追求的目标。中国梦既是建设国家、振兴民族的伟大目标,亦是中国人民通向幸福之路的强烈愿望。要最终实现中国梦这一宏伟目标,仍需党,国家和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集思广益,从中西方理论中借鉴经验,从具体实践中摸索经验,以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正义:建构理想社会的核心
正义思想是理想国中探讨的重要议题,柏拉图的政治主张也由此展开,正义是建构“一个整体的幸福国家”[1]121的总的指导原则,是建构理想社会的核心,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柏拉图的正义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个人正义和城邦正义。柏拉图认为城邦是由个人组成的,城邦是个人的扩大,个人是城邦的缩影。[2]27柏拉图在《理想国》中首先论述了个人正义,然后通过类比个人正义提出了城邦正义,论述了怎样的城邦是正义的城邦,如何才能实现正义的城邦。这就引发我们在“中国梦”语境中,针对如何更好地实现公平正义以共建中国梦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1.1 个人正义:建构理想社会的精神内核,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基石 个人正义主要探讨的问题是:一个怎样的人才能算得上是一个正义的人?如何才能实现个人正义?柏拉图认为,个人正义的实现既是实现灵魂的向善,所以我们要对灵魂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成就个人正义。柏拉图将灵魂分为三部分,即理性、激情和欲望,并将其分别对应三种美德,即智慧、勇敢、节制。柏拉图认为理性代表智慧和预见力,其德性是智慧;激情是我们“爱好荣誉,渴求胜利”是理性的盟友,辅助理性来控制欲望,但激情也使“我们因为他而感到愤怒”,如果控制不好就会与欲望联合起来抵抗理性,所以,其德性是勇敢[3];欲望如果不加控制便会沉溺于肉体的欢愉而无法自拔,影响灵魂向善,所以,其对应的德性是节制。一个正义的人,应该是理性居于主导地位,由理性来指挥行为,以激情加以辅佐来控制欲望,达到灵魂的最佳状态,以实现灵魂的和谐。因此,个人正义的实现需要灵魂三部分相互协作,各司其职,以达到灵魂和肉体的统一与和谐。
柏拉图提出的个人正义思想与当代公民道德素质建设具有一定的契合性。在当代公民道德素质建设中,个人作为道德主体,首先应该具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力,意识到何为正义;其次应该思考如何成为一个正义之人;然后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来行正义之事。公民道德不仅是个人行动的基本准则,也是国民素质的直接反映。每个公民的道德素质及其表现,从个体角度来讲是其人格魅力的展现,有利于其实现个人价值及人生价值;从国家层面来讲,公民的道德素质不仅是建设国家的道德力量,更是构建良好国际形象的基石。就当前而言,弘扬中国精神,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才能更好地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蓄积能量。
但是,国民素质的提高,道德建设的完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政治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使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并不健全,导致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领域出现道德无序现象。这不仅反映出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弊病,而且关系着中国梦的推进与实现。
社会道德建设必须依托个人道德的自觉与自律,只有个人正义得以实现,才能真正推动社会的道德建设,从而为中国梦的实现涵养力量。那么作为现代人,我们如何依托灵魂向善而实现个人正义呢?首先,在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要有敢于做梦,勇于圆梦的激情,但是必须要在理性思维的基础上,以一定的道德准则来指导自身行为,合理合法地实现自己的“致富梦”“发财梦”。其次,个人作为道德主体,不仅要健全自身的道德人格,积极寻求灵魂善的生活,努力实现自我价值,更要承担道德责任,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践行“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基本道德规范,做新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只有公民切实履行道德义务,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而在社会中形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良好氛围,才能有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才能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1.2 城邦正义:分工合作以实现公平正义,中国梦的价值取向所在 柏拉图通过类比个人正义得出合乎正义的城邦就是实现或体现至高的“善”的城邦,而合乎正义就在于严格有序的社会分工。柏拉图认为城邦应该有三种职责:统治职责、保卫职责、生产职责。相应的将公民分为三个等级:统治者、护卫者、生产者。统治者由最具智慧并且代表国家理性的哲学家担任,通过掌握国家权力,管理国家来履行统治职责;护卫者由从事战争的军人担任,通过抵御外敌来履行保卫职责;生产者既是从事社会生产的人,通过为社会供给基本的生活资料来履行生产职责。所以,在柏拉图看来,一个正义的城邦就是通过社会分工“每个人都做作为一个人干他自己分内的事,而不干涉别人分内的事” [1]140,三个等级各尽其事,各司其职,各得其所,就能实现公平正义。柏拉图为证明其等级分工的合理性提出了“金银铜铁论”,“他们虽然是一土所生,彼此都是兄弟,但是神铸造他们的时候,在有些人身上加入黄金,这些人因而是最高贵的,是统治者。在辅助者的身上加入了白银。在农民和其他技工身上加入铁和铜。”[4]54
社会的公平正义对于任何一个政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梦”语境下探讨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尤其具有现实建设性意义。公平正义不但是是中国梦的价值取向,而且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证。在中国梦伟大实践过程中,只有保证社会的公平正义,才能使社会的财富之源充分涌流,才能有人愿意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奋斗。中国梦的旨归是公平正义,实现中国梦最终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合理的社会分工制度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基石,是使各种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保证。但是,如果社会分工没有了流动性的竞争机制便会僵化,可能的结局就是只有“富二代”、“官二代”才有畅通的上升渠道,才有权做梦,有能力圆梦,而老百姓及其子女的个人梦想将很难实现或者无从实现。长此以往,便会形成“断裂社会”。不对称的利益享用以及不公平现象不断对人们的心灵进行冲击,并造成人们报复社会的心理和行为,这将会对社会的稳定与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基于上述问题,我们如何建立合理的社会分工制度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首先,合理的社会分工是在符合当前国家的运行机制及发展阶段的基础上,以制度来保障人民的各项基本权利和自由,选贤任能,使个体发挥其最优天赋,在合适的领域做最适合的工作。合理的社会分工是每个公民通过平等的竞争机制以实现自我价值的保证。其次,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要以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为基础,在初次分配与再次分配中都更加注重公平正义,保证我国人民都能平等地享受改革与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成果,不断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以及贫富差距。第三,建立健全社会公平保障机制,更加强调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人人生而平等,都具有法律赋予的各项权利,任何非法定机构和人员都无权干涉与剥夺。“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每个人都希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当然社会也为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提供了平台和机会,机会面前人人平等,不能因为“我爸是李刚”你就比别人多很多特权,也不能因为你是机关干部就以权谋私,为亲戚朋友大开“方便之门”而无视规则的存在。哲学王的知识统治与中国梦领导核心的能力及素质
哲学王是柏拉图建构的理想国中的领导核心,柏拉图以正义做为出发点来架构理想国,其最终的目的仍然是实现公平正义,而哲学王在其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同样,在当代,领导集体的能力和素质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也起着顶梁柱的作用,不仅要在国内带领人民进行经济建设,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等国内事务,而且还要对国际事物有准确地把握并制定合理的外交方针政策,树立良好的大国形象。
2.1 柏拉图关于哲学王的阐述 柏拉图提出哲学王思想认为国家应该由富有知识、理性、智慧与美德的哲学家来统治和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讲哲学王统治是一种知识统治。柏拉图传承了其师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理论,他认为哲学家是具智慧、理性、知识、美德于一体的社会存在,不仅熟悉治国理念而且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所以,哲学家运用治国策略来管理国家,以完美的人格魅力影响公民走向灵魂善,城邦在他的管理下必然走向繁荣富强,和谐统一。
2.2 哲学王在中国的特殊体现 柏拉图认为在理想社会应该由掌握知识和真理的哲学家来统治国家,行使国家权力。另一方面,柏拉图认为在哲学王没有出现的时候,掌握国家权力的人也应该实现知识和权力的结合。联系我国实际而言,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占统治阶级的是以工人阶级领导的无产阶级。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集团以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所以党政机关干部在执掌公权力行使国家权力的过程中必须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时俱进,增强自身能力,优化自身素质以更好地执政为民,建设国家,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贡献。
2.3 国家领导人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家领导人是指“国家政府在公共行政管理过程中的领导者,是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首长等组成的领导集体,为实现政府制定的特定目标,依法行使国家权力,组织并管理国家事务以及公共事务而实施的一系列决策、指挥、控制、协调、监督等行政活动。”[5]15国家领导人主要任务是依据国内外情况,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提出发展规划,指导国家的建设,保证国家向预定的方向发展,以实现国家目标。自总书记在2012年11月29日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不断加强和改善对社会各项工作的领导,不断建立有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认真研究并解决国家建设过程中的重大突出问题并且在不断深化改革,健全民主法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以及加强道德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际舞台中强调和平崛起的战略,提出“一路一带”战略,这不仅对我国的发展创设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外部环境,而且这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飞跃。由此可见,国家领导人的管理能力,洞察力和预见力在实现国家富强,社会稳定和谐,人民幸福安康的中国梦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4 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优化领导集体的素质 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道路上,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各项事物的领导核心,必须不断加强执政能力,不断优化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党员素质。只有每一位党员干部、国家的公职人员都以身作则、依法办事、清正廉明,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与修养,才能真正管理好我们的国家,无愧于人民的信任,才能使实现中国梦的道路畅通无阻。
首先,要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不动摇,必须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员干部的贪污腐败行为,严重地破坏了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习近平主席就此发表重要讲话“打铁还需自身硬。党内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必须下大力气解决,要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决不允许党内腐败分子有藏身之地。”[6]
其次,必须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必须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力为民所出,真心实意为百姓办实事,谋发展,这样群众才能坚信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不动摇。党员干部更要发扬学习型政党的优良作风,与时俱进,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把建设“中国梦”的本领学好用好,才能在新时代的任务面前有所担当。
教育是实现理想国的密匙,公民意识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
一个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离不开教育,当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离不开公民教育。柏拉图指出,公民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培养有独立人格,勇于承担责任并践行与城邦订立契约的公民意识。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每一个人的个人的前途命运,都是和这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是和这个民族的前途命运密切关联。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7]公民与国家是不可分割的利益共同体,国家发展,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公民当然也会享受到国家发展所带来的福利。
3.1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是理想国实现的根基。教育是个人正义,城邦正义,哲学王思想一以贯之的主体。首先,教育是个人正义实现的基础。城邦中的公民从出生到成为参与政治生活的公民,都是通过学习知识,道德教化以及公民意识的培养,而成为一个理性的以参与政治生活为荣的公民。其次,哲学王的出现是基于严密的教育体系,在不同的阶级,不同的年龄不一样的课程,哲学家在学习了数学、几何学、天文学、音乐学之后在领略辩证法的过程中而惊险一跃而成为哲学王统治城邦,教化公民,使各阶级各行其是,安居乐业以达到城邦的和谐统一,这也就实现了城邦正义。
3.2 教育即“灵魂转向” 柏拉图通过“洞穴之喻”揭示了人类在不断追求“善”的过程中,不免会被迷雾遮住眼睛而看不到事物的本质,但是,总有明智之人能够走出迷雾不被影像所迷惑而看清本质,揭开混沌。那么,此明智之人有责任有义务作为教育者让处于混沌之中的人类“灵魂转向”,明白其中的道理。
从个人角度而言,“灵魂转向”即是实现自我教育的内在实现。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个人只有通过“灵魂转向”审视自己走过的路是否是正义的,道德的,有意义的,并进行自我教育,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才能真正实现个人正义。通过“灵魂转向”而实现的个人正义是个人魅力的体现,是实现个人梦的道德基础。
从国家角度而言,教育使人们博古通今,知道中外历史以及国家的兴亡衰败,而教育更重要的是让我们以史为镜,以促进我们的国家现在和未来发展得更好更快。通过教育,回味历史体会我国的衰败与兴起,从而勿忘国耻,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由此可见,教育是培养公民意识的重要途径,而公民意识是国家建设的精神根基。
【对中国梦的认识】推荐阅读:
谈谈你对中国梦的认识05-27
中国梦的理解与认识08-03
对中国社会的认识随笔10-06
对中国地景文化的认识07-17
浅谈对当代中国宗教的认识12-18
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12-17
对中国当代市场经济的再认识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