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地景文化的认识(共10篇)
对中国地景文化的认识 篇1
摘要:中国的茶文化揉合了中国的儒、道、释诸家思想, 独成一体, 是中国文化园中的一朵奇葩。在现代生活中, 中国人的生活和茶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茶文化有丰富的内涵。茶文化不是一个单纯的茶艺的文化, 和修身养性密不可分的。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传播广泛, 茶的品种也有多种。茶文化与我国与人民生活及礼仪、习俗息息相联的同时, 也蕴含了中华传统的哲学、人文思想, 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优良传统文化之一。
关键词:中国茶文化,茶艺
我国茶叶的起源地在四川一带, 后期向全国各地进行传播。我国的茶业不仅在本土有着很好的发展, 也传播到了周边的国家, 如日本和朝鲜地区的茶文化就是由我国传播过去的。中国茶业的悠久的历史也孕育了中国悠久的茶文化, 同时, 茶文化也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的, 对中国文化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 茶道与茶艺
茶道和茶艺是密切相关的, 但是并不能混为一谈。很多人认为, 茶艺和茶道是一种概念的, 但是二者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的。茶艺主要是注重于喝茶的方法和技巧, 在这个品茶的过程中, 体会其中的心境和感受, 使自己的感情得到升华和超脱。茶道注重的是在感情以及修行方面的升华。但是茶艺和茶道也是密不可分的。茶艺为茶道奠定了根基, 茶道是以茶艺为表现形式的, 茶艺可以单独的存在, 茶道是茶艺的一种升华, 是更加高深的状态。茶艺主要注重的技巧, 关键在于一个“艺”字, 主要是进行饮茶的一个技巧。茶道的重点是精神层次的, 关键在于一个“道”字, 主要是自己在品茶和学习茶艺的过程中体会一种修行, 进行人生大道的参悟[1]。从形式上来说, 茶艺更加具象, 能够以某种方式表现出来, 茶道则是更加的抽象, 一般是依托于茶艺而存在的。茶道可以表达为“以饮茶活动为形式, 通过饮茶活动获得精神感受和思想上的需求满足”。注重饮茶活动中审美、求美、规范、礼仪及对事物细微玄妙的理解与把握, 反映出人文素养、艺术情趣、道德情操等。茶道活动的目的不完全是为了品茶、饮茶、喝茶, 而是通过茶道活动, 获得精神方面的享受。
茶道是以茶艺为载体从而表现出来的精神层次内涵。茶道有着悠久的历史, 兴起于唐代在明宋时期达到鼎盛, 但是清朝开始趋于没落。茶道主要是讲究境界和已经的美满, 主要是包括茶叶、茶水、火候、茶具和环境。
茶道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 主要是以煎茶和斗茶两种形式表现出来的。煎茶最早的是兴起于唐朝, 主要是将茶末在茶壶中进行煎煮。斗茶顾名思义就是进行品茶的一种比赛形式, 古代的文人墨客带着各自的自制茶水, 比较茶面的汤花和茶的品质。斗茶也最早兴起于唐朝, 到宋代发展到鼎盛时期。
2 茶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纵观中国人的生活, 无论是待客、婚嫁、祭祀都需要茶, 茶是我国各族人民之间互通有无的一个重要的载体, 在各民族中, 茶也是我国各民族的风俗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同时, 在我国各族之间, 茶文化是没有任何障碍的, 因此, 对于各族人民的团结安定以及各民族之间的和睦相处也是有着重要的影响的。如在婚嫁中, 古人认为, 茶有“移植不生、结籽多丰、四季常青”的特性, 完美地表现了人们对美满婚姻的向往。在唐代茶是作为女子的嫁妆的, 在文成公主入藏的时候就携带了许多茶叶。宋代时, 随着茶的普遍饮用, 茶更多作为男子的聘礼, 所以, 常称女子受聘礼为“吃茶”, 即成为合法婚姻。在《红楼梦》中, 就有王熙凤调侃林黛玉:“你既然吃了我们家的茶, 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儿呢?”就是表示这个意思。现在, 这种习俗在南方一些地区还依然存在。如我国南方地区历来有喝“新娘茶”的习俗。新娘成婚后的第2天清晨, 洗漱、穿戴后, 由媒人搀引至客厅, 拜见已正襟危坐的公公、婆婆, 并向公婆敬茶。公婆饮毕, 要给新娘红包 (礼钱) , 接着由婆婆引领新娘去向族中亲属及远道而来的亲戚敬茶, 再在婆婆引领下, 挨门挨户拜叩邻里, 并敬茶。敬茶毕, 新娘向敬茶者招呼后, 即用双手端茶盘承接茶盏, 这时众亲友或邻里乡亲饮完茶, 要随着放回杯子的同时, 在新娘托盘中放置“红包”, 而新娘则略一蹲身, 以示道谢。在喝新娘茶时, 无论向谁敬茶, 都不能有意回避, 否则被认为“不通情理”
3 茶文化的“三”原则
茶叶质量要组训“三绿”的原则的。“三绿”主要是指绿茶的茶色、汤色和茶叶底的绿色, 这三方面的了“绿”能够很好的透露出茶的重要品质和质量的好坏来。绿茶作为中国最早的进行流传和传播的茶叶也是生活中人们品尝最多的茶叶, “三绿”是绿茶的重要的品质的判断标准。
泡茶的话是遵循的“凤凰三点头”的原则。“凤凰三点头”是一种茶文化的礼仪的象征。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 主要是讲究礼仪三分的成, 因此, “凤凰三点头”正是非常符合中共传统礼仪文化和茶文化的标准。
茶杯要遵循“三才杯”的原则。“三才杯”的寓意是集苍天、大地、人和三方面的精华, 这样能够呈现出天人合一的茶文化。
端茶时要遵循“三龙护鼎”。“三龙护鼎”是有规范的姿势的, 用大拇指和食指轻扶杯沿, 中指紧托杯底, 这样举杯才显得既稳重又雅观。
品茶时要遵循“三乐”的原则。“一乐”即独品得神, 一个人在一个优雅的环境中安静的精神凝气的品茶, 自己的精神会得到一个完全的放松和升华。“二乐”即对品得趣, 两个知心朋友以茶会友, 在品茶的娴静的氛围中, 来畅谈人生和理想抱负, 这也是品茶的一大乐趣。“三乐”即众品得慧。大家一起品茶, 各自抒发各自的情怀, 大家互相交流从而提升各自的情操。品茶三乐是对人生的很大的乐趣, 在个人情操和人生理想中都会得到一定的升华。
4 结语
茶业和茶文化在我国历史悠久, 对人们的生活有这深刻的影响。在现代的生活中, 茶文化主要表现在以茶待客和以茶会友等方面。在中国的生活中, 茶文化不只是简单的进行品茶, 同时, 也是一种交友会客的重要的方法。品茶也不是简单的进行饮茶, 品茶都是有自己的讲究和品茶的程序的。在待客交友中的饮茶文化也是有着重要的讲究的, 饮茶在待客交友中能够实现和睦相处的氛围, 促进感情的沟通[2]。
参考文献
[1]田志平.紫砂器对茶文化的影响[J].陶瓷科学与艺术?盛世收藏, 2011 (5) .
[2]刘礼堂, 宋时磊.唐代茶叶及茶文化域外传播考[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3 (5) .
对中国地景文化的认识 篇2
高一(5)郑筱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远且延绵不断,在坎坷跌岩中始终未曾终绝,这取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广容度、同化力和凝聚力。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伦理为中心,政治为本位,即伦理政治型文化,中国文化的伦理特征,主要源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法制度。与世界其他国家不同,中国是在血缘纽带解体不充分的情况下步人阶级社会的。由家庭形成家族,由家族形成宗族,由宗族组成社会,进而构成国家。因此,整个社会血缘亲情意识是相当浓厚的。宗法制度土壤里孕育出来的中国文化因而带上了浓厚的伦理文化色彩,比如孔孟儒学,其整个体系都是围绕着人伦道德而展开的。中国伦理政治型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是巨大的,积极方面表现在重人伦道德,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能培养人们的道德觉悟。加强道德修养,使中国素来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而消极面主要体现在:一是重人伦,轻自然,这使得中国长期以来不大注重对客观自然规律的探索与研究,自然科学始终处于落后发展状态;二是重礼治,轻法制,在这样的文化土壤里是根本不可能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三是重群体,轻个体,个人在家庭、宗族和国家中的地位是极其卑微的,一言一行均得符合家族和国家意志,处处都得体现群体的绝对“义务”,否则便是犯上作乱,大逆不道。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道文化为主体,其他文化作为补充的多元文化结构。儒、道文化深深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素质,其文化因子已深深地焙在了中国人的国民性格之中。儒、道两家在中国文化结构中的占主体地位。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明显的人文文化倾向,文化的内容一般说来可划分为两个大的方面,一是涉及到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文化;二是涉及到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人文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二是以“义利关系”为中心的文化价值体系,对集体主义的价值认同,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是有着深厚的根基。
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有哪些现实意义呢?
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传统文化的问题。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虽然有封建性的糟粕,但也有大量的精华,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优秀遗产,使之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服务。我认为用于我们今天经济建设的传统文化精华是:第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使人们在现代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勇于拼搏,全力开拓。第二,先义后利的精神,正确处理义利关系,要在平等、公正、诚实、道义的前提下追求利润。第三,求是务实的思想,脚踏实地地搞现代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搞好两个文明建设。第四,“言必信,行必果’’的精神,坚决抵制欺诈、坑害、挖墙角、使诡计、不正当竞争、不讲信誉等现象。在人际关系方面,“和谐’’的环境有利于 经济增长,稳定的政治局面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有力保障。作为一种民族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特性和心理品质,它形成于以往的岁月,却渗入了每一时代的新思想,新观念,凝结着每一时代人们的思想结晶,包含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创新和发展,是肇始于过去,融透于现在,直达于未来的一种价值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正是这种生命活力,才得以使中国传统文化历久不衰,生生不息。这是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所不可比拟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当今的素质教育的意义重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素质教育理论吸收了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根植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厚土,又贯彻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与精神。它既是中国的,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它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新闻发与新运用,又是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它既使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焕发了新的生命活力,又给马克思主义入学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它必将在更高的层次上指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素质教育的伟大实践。
对中国地景文化的认识 篇3
杨平(以下简称杨):是什么原因触发你去思考中国国民文化的重建和企业家阶层的文化责任这一命题?这似乎不是企业界当下关注的重点。
陈琦伟(以下简称陈):主要是因为工作的原因,我一年中有三分之一时间在国外与商、学、政、民等各界人士有较多接触。在中国加入WTO之后,我强烈感觉到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在发生深刻变化,其中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是中国价值?什么是中国人?我们原以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外国人应该知道什么是中国人,但很遗憾,他们好像确实不那么清楚。大部分外国人对中国的概念好像还是从好莱坞电影和西方主流媒体中得到的,那是我们看来的扭曲的中国映像。
为什么全世界会对中国产生上述关切?并形成某种焦虑?这当然首先与中国经济强劲增长有关,与经济利益密切相关。但还不是全部。我们回溯一下历史,200年来,新兴经济体崛起并融入世界,有美国、德国、日本、亚洲四小龙等,这些新兴经济体与世界的整合有两个共同点,一是他们都是在同一种竞争模式下的最大得益者,二是他们在价值观上与现存国际社会主流价值观相吻合(当然,德国、日本开始时冲突剧烈,但二战后已得到彻底改造)。就此观察,中国符合了第一点,但第二点却很困惑西方人。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人是很矛盾的,一方面,这是一个共产党统治的社会主义国家,一方面中国又改革开放,极其务实。什么是中国?中国人是什么?对中国的接受是西方在二战后面临的最复杂挑战。
任何与外国人做生意的中国人都会在不同程度感到,西方人对中国人有较深的不信任感,怕上当受骗,怕你不讲实话。因此,中国公司雇用老外来与外国公司打交道,沟通起来就方便得多。事实上,我们必须承认,中国现有的商业文化中,诚信并非最重要的价值,甚至可能是(从潜规则的角度讲)最不重要的价值。在中国,作假还远远没有被社会认为是不容于人的。
但是为什么中国的经济还是成功了?!
30年前,我去国外,感觉外国人对中国人的接受程度很高,当时他们抱持一种同情的态度看中国,希望中国摆脱封闭,走向开放。这与今天人们看待朝鲜的心态差不多,期待,宽容多于责备和苛求。但今天则完全不同,外国人认为你的经济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你赚的钱也不少,但你的行为举止,你的文化价值还不调整,那就让人紧张了。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西方对中国从普遍的文化价值方面提出的批评越来越多,这不是纯粹政客的批评,公众也是如此。西方社会普遍怀疑、不理解中国奉行的价值观,比如奥运火炬传递中爆发的冲突,这不是任何政府的动员,而是必须看到有着广泛的社会心理和文化基础。
在许多国际会议上,我个人的观感是,国际社会对日本企业和对日本文化的尊重要超过对中国的尊重。为什么?因为国际社会基本清楚日本的主流价值和主流文化,清楚日本的文化特色,也清楚这种文化价值与国际经济体系间是种什么关系。但对中国文化却不清楚,换言之,中国目前还未形成为国际社会理解的商业文化。
亚商集团一直在做股权投资,近20年来在投资中国企业时一直有种期待,除了盈利能力外,我们希望合作的企业还应该是有品味有文化的企业。但很遗憾,这样的企业不多,长期以来,社会上对企业或企业家的批评很多,比如不讲诚信,做假账,破坏环境,官商勾结,为富不仁,奢侈性消费等等。这些现象说明,虽然中国企业在迅速发展,但企业界还远未形成良性的商业文化,企业的财富数量和企业应具备的文化价值差距甚大。
杨:你对企业的观察很准确。从这次汶川地震企业捐助中发生的种种风波看,中国企业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作用的认知,与中国老百姓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期待之间,存在着相当的差距。
陈:其实我们企业家也很困惑。虽然赚了钱,但我是谁?我算什么?许多企业家并不清楚。
客观评价,虽然中国出了许多优秀的企业家,但总体看这个阶层的大多数并不是社会上最优秀的精英。在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商业浪潮涌起之时,卷入的多为社会的边缘人群,他们聪明,有勇气,敢为天下先,当社会上法制尚不健全时,他们抓住机遇成了事。但这也造成了一种错觉,以为企业要成功就要打擦边球,走法律的边缘,敢冒险。被逮住算你狠,逮不着就算我狠。这已成为中国企业的一种潜规则和潜文化。在这种潜文化中,社会不可能形成对企业家的真正尊重,而这种尊重又是这个社会绝对需要的。
中国今天已是利益上的多元社会,但价值观却仍然停在二元社会里,精英群体与社会大众的差别不大。官员、企业家,乃至其他精英人群,可以行贿受贿,可以包养情妇,可以买凶杀人,可以生活糜烂。回顾30年走过的道路,许多企业家发现,他们正面是西装领带,背面却是草根的裤子。企业家的底气其实很不足。
杨:讨论中国国民文化的重建,讨论中国企业家群体的文化价值重建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在你的论述中,多从西方人的中国焦虑入手。这就有个问题,中国人的文化与文明标准,是否仅以西方为标准?
陈:这个问题很尖锐,无法轻易回答。我的基本看法是,我们与世界在玩一个世界杯,首先应明确国际惯例是第一位的。中国今天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世界现存的经济体系,而不主要得益于自身的改善。没有当今世界的经济体系,关起门来搞,中国经济不会有这样的成绩,不会迅速崛起。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这一点我们有很深的体会。当然,这决不意味着不要中国特色,完全照西方的办。只要解决的是中国问题,就自然有中国特色存在。
杨:在讨论中国企业的文化品格和企业伦理时,很多人主张弘扬儒商传统。譬如清末的张謇,民国时的卢作孚等,这些近代商人以天下为己任,把商业当成报国救亡的武器。他们的文化品格至今都令人敬仰。
陈:这就涉及中国的主流文化问题了。您所提到的这些令人尊敬的中国最早的企业家,其实是有中国的主流文化脊梁的,比方说士大夫精神。但是今天呢?今天中国本土企业的成功有多少依赖于儒商文化?中国经济高速成长30年来,其背后的文化伦理价值支撑到底是什么?是儒商文化?西方价值?还是其他东西?
我认为这一代企业家身上的儒家痕迹几乎没有。要说儒家文明影响,在日本韩国反而更明显,香港、台湾也能看到,恰恰中国大陆最薄弱。自五四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和中国革命,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已将传统伦理彻底切割,导致中国社会处于一个与昨天脱节,重新出发的相当年轻的状态。我曾参与的一个国际会议,主题是:“中国是什么?”有美国人说,中国有着5000年的古老文明,十分神秘,它与现代社会充满着矛盾和紧张。我反驳说,美国人其实很不懂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其实是个很年轻的国家,它并不古老,没有什么传统的包袱。中国更像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他会经常犯错误,但他的成长也不可阻挡。比如代沟问题,美国的爷爷和孙子可以共同讨论一个球队的战绩,因为他们是看着这个球队长大的,但在中国就很难。别说爷爷和孙子,父子之间都谈不到一块儿去,没有共同的话题。这样带来的问题是,如果家里的大人发现与下一代是没有任何传承的,下一代的未来就会有更多未知。为什么中国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社会动荡太厉害了,现代中国已经完全反叛过去的中国了。这样一个年轻的中国在充满了活力的同时难免有太多的未知数。
杨:如果儒家伦理不是30年增长的文化支撑,那么是什么呢?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长达30年的发展,其间充满了冲突、紧张和矛盾,不能想象,没有一种内在的文化传统和文化伦理,它能稳定地走到这一天。
陈: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儒家传统的影响?我不这么认为。西方文化的影响?它还只是外加的影响,不是最根本的。那么中国的因素在哪里,中国的特色在哪里?
我自己的看法,对这30年经济增长影响最大的文化传统其实还是中国共产党经过80年来形成的东西。共产党的制度框架,中央和地方的组织系统,反复摸索形成的人才选用方法,有效的执行力,以及实事求是的作风;当然,也包括由于权力缺乏制衡而带来的必不可免的潜规则和一些负面东西。这些东西在世界上是非常独特的。过去没有人把这套东西看成是一种文化价值,但是不从文化价值角度解释不了这30年的稳定发展,也解释不了现代中国所受到的最大的文化支配力。
杨:这确实是个有趣的观点。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一传统?这一传统又有怎样的文化特质?
陈:我们可以看看大的国际形势,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包括前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都面临从斯大林模式的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但这些改革无一例外地都遭到重大挫折,唯有中国改革取得了成功。这一成功的转捩点是1992年。在此之前中国改革的一切似乎还是可逆的,而到了1992年这一切成了不可逆转的。比如证券交易所、比如股份制改造、比如现代的企业制度,这些制度性合力所形成的力量,都不可能逆转掉头,停下来了。
杨:在这个巨变过程中,制度性的转变是最关键的,但文化传统的作用不容忽视,共产党文化在其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呢?
陈: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从本质上看是非常务实的,从延安开始,它就与共产国际拉开了距离。它的特点是:1.实事求是;2.遍布全国的网络型组织系统;3.有效的干部任用系统和方法;4.较强的执行力;5.中央集权的控制力和地方政府的能动性的有效结合等等。
共产党的组织文化和制度文化保障了它的行动能力和控制能力。中国历史上封疆大吏闹事,层出不穷。世界其他的发展中国家内部分裂,矛盾重重。但是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系统就没有这个问题。
这样的文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作用是什么呢?就是能确保已制定政策的较有效执行;在执行过程中不会出现不可控的大动荡。面对转轨所带来的利益冲突,面对发展所带来的贫富分化,其他转轨和发展中国家难以避免社会动荡和国家分裂。但是中国就做到了。这次汶川大地震,共产党第一时间收拾民心,维护稳定,也充分说明了这种文化价值系统的生命力。
杨:中国共产党确实需要把它的这种文化给总结一番,这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一个部分。
陈:国外基本上还是把中国共产党当作一种意识形态,这其实非常误解。实际上没有那么简单。中国共产党文化传统中有其不足的一面,但更有其非常务实有效的一面。对此应该加以总结梳理。这一文化传统显然是有生命力的,特别是对中国的现在和未来至关重要,无以替代。所以虽然它还很年轻,很不完善,但经过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逐步完善,特别是能找准与中华5000年文明的结合点,那么中国的强大就会有真正坚实的基础,中国的企业界和商业文化也会真正成行了。
杨:可不可以这样概括,未来的新型的文化建设,应该是西方文化、传统文化、共产党文化的有机结合。我们应该将共产党有生命力的文化加以总结、梳理,为未来的社会发展所用,以支持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陈:我是这样认为的。这个过程可能也就是中国特色的商业文化的形成过程吧。 ■
陈琦伟:
对中国地景文化的认识 篇4
(一) 中国古代舞蹈形态特征
中国古代舞蹈的形式, 从原始公社时期就已经出现, 那个时期的舞蹈被称为上古巫乐, 其舞蹈形态的特征就是巫舞一体的混沌, 它的来源是“拔其穗”的体态、“两袖舞”的动态和“事无形”的价值取向。到了奴隶社会时期, 出现了周代的礼乐, 这一时期的舞蹈形态就有了等级教化的功能, 每个社会阶层相对应的“舞佾”就是最好的例证。之后汉代出现了细腰长袖形态朴美的女乐, 这种女乐舞蹈在魏晋时期发展到了鼎盛, 唐代宴乐的千歌万舞, 宋元明清的成熟凝练和民间歌舞的繁盛, 直到最后戏曲舞蹈成为了中国古代舞蹈的终结形态——“戏曲者, 谓以歌舞演故事也。”
(二) 中国古代舞蹈形态特征的成因
从“拔其穗”的体态我们不难看出, 中国舞蹈的起点就是农耕文化所孕育的, 上古巫乐的舞蹈有着极强的功利性, 舞蹈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而周代礼乐的出现跟奴隶主阶级对乐舞的享乐追求有直接联系, 奴隶乐舞的出现也就成为了历史必然, 从这时候开始中国古代舞蹈逐渐脱离了原始的功利性, 而开始步入“表演性”领域。在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的汉代舞蹈, 通过纵向继承和横向吸收建立起了自己的风格, 汉舞不仅继承了春秋战国舞蹈的轻盈之美, 还充分继承了“楚舞”的风格。
唐代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加之与周边邻国广泛来往, 文化发展空前繁荣, 这也就有力的促进了唐代舞蹈的辉煌。唐代的宫廷舞蹈和民间舞蹈不仅影响了宋代的宫廷“队舞”和民间“舞队”, 而且歌舞戏、参军戏对宋元以后的戏曲艺术都有深远的影响。舞蹈从宋代开始逐渐脱离了单纯的表演形式, 开始在各场次中穿插念白、对话、歌唱, 舞蹈在走向程式规范、追求细节的同时, 逐渐向综合形式过渡, 奠定了戏曲的基础。从历史发展来看封建社会的没落使宫廷舞蹈处于逐渐衰落阶段, 民间舞蹈在向地方戏过渡, 戏曲的成熟取代了舞蹈曾经独占的表演艺术舞台。
二、中国古代舞蹈形态秉承的历史文化精神
中国古代舞蹈不同的时期的形态都或多或少的对戏曲舞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戏曲艺术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 不仅借助于舞蹈, 而且使舞蹈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之所以称戏曲艺术是中国古典舞的终结形态, 也正是因为它融合了中国古代舞蹈从上古巫乐到宫廷舞蹈再到民间歌舞表演形式的精华, 并能集中体现我们民族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识的舞蹈形态。
“圆流周转”的运动时空观。从戏曲舞蹈运动方式来看, 包含着“欲左先右”“圆弧轨迹”的运行, 并且还包含有“反复其道”“极则复反”的宇宙时空运行规律。比如:“拉山膀”“云手”“圆场步”等一系列的画圆动势。这样的动作形态正好与道家的“阴阳转化”不谋而合。可以说戏曲舞蹈的动作是糅合了中国古代思想发展而来的, 这种“圆流周转”的运动时空观是戏曲艺术沉积的历史文化精神之一。
“得意忘形”的人体审美观。由于这种独有的“圆”的运动方式是寄附于人体之上的, 在戏曲舞蹈形态中还会沉积我们民族的人体审美观。中国古典舞在历史演进的过程中通过对人体的限制来体现“行云流水”的审美意象。所谓“得意忘形”, 是不注重人的外观体态而重人的内在品行, 这就与西方崇尚自然美、爱好人体艺术的思想有着本质的差异。然而这种对文化审美的限制也导致了在服饰上对人体的限制, 演变到最后则成为了对女性身心有极度破坏的“缠足”。
三、中国古代舞蹈表演形式对当今古典舞发展的利与弊
中国古代舞蹈在从民间向宫廷和古典发展的过程中, 始终没有把歌舞乐完全的分离, 而是更好的吸收了这一经典的结合方式, 有了更高层次的观赏价值。不仅是中国, 亚洲舞蹈的表演形式也在发展中趋向于三位一体的传承, 如中国的戏曲, 日本的歌舞伎, 朝鲜宫廷的“唐乐呈才”。从古到今“歌舞”两个字从来分不开, 人们不管是在节庆活动时, 表达爱情时, 表达丰收的喜悦时, 还是在祭祀、仪式活动中, 都会出现舞者边跳边唱的场景, 不少活动中舞者还会拿着民族乐器, 边奏边舞蹈, 或是众人在旁边边唱边奏乐, 舞者在中央舞蹈, 这样充分调动了群众的情绪, 让每个人把自己的喜悦和情感宣泄出来, 自娱性强。在中国古典舞蹈音乐向戏曲转化的过程中, 这种歌舞乐三者结合的表演形式被逐渐认可和确定下来, 京剧和各地的地方戏曲也被当做一种完整的艺术形式被后人传承和表演着。
与中国对比, 在同一时空发展的西方艺术则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起初的芭蕾舞只能是在歌剧和一场表演的席间休息时段表演, 后来才逐渐发展为独立的艺术。舞蹈和歌曲表演也完全的被分开。我们不能说那种艺术形式更胜一筹, 但是对比芭蕾的继承我们不得不承认, 中国人对经典的戏曲文化了解的太少, 继承下来的传统剧目也太少。相比西方人对芭蕾的热衷程度, 我们对戏曲的热衷就远不如人。虽然歌舞乐的结合, 让我们的艺术发展到了一个高度统一的局面, 可是明清前的很多经典古代舞蹈并没有被我们继承和发展, 这也许就是文化高度结合的一个弊端。然而, 芭蕾艺术在众多艺术家的努力之下, 逐渐发展为独立的表演, 我们不会看到芭蕾舞者在舞台上又唱又跳, 他们表达情绪的方式只有肢体语言。
中西对比来看, 并不能简单的说那种形式更胜一筹, 可以肯定的是单一的表演形式和完全歌舞乐的结合都不能满足我们对于古典舞蹈继承和发展的需要。西方的艺术家们也在反思自己的艺术发展之路, 在很多人厌倦了芭蕾的单调后, 他们也在向歌舞乐结合的形式努力, 比如新型的艺术形式——音乐剧。而中国的艺术家同样也该反思, 我们的优秀传统艺术不仅是各种戏曲表演, 还有汉代的百戏、唐代的宫廷燕舞, 宋代的纯舞等, 既然在戏曲之前有如此多优秀的古典舞蹈, 我们就应该学习和继承它, 而担此重任的中国古典舞系在这条路上还需要走的更远。
四、当代中国古典舞建构的反思
建国以来, 北京舞蹈学院建立了自己的中国古典舞领域, 开始发展当代的中国古典舞。但是由于多年的战乱局面, 艺术文化已经被长期的忽视而发展缓慢, 所以在建国初期, 中国的舞蹈事业刚刚起步, 中国古典舞的发展也几乎是大多借鉴了戏曲的动作语汇, 而学生的训练体系也只是选择芭蕾的教学方法, 并没有很大的突破。直到80年代“身韵”课的创建和施行才逐渐改善了中国古典舞的教学和创作, 然而这并没有从根本改变已形成的芭蕾训练体系和风格化古典舞的矛盾关系。直至现在, 中国古典舞系仍旧存在这样的矛盾。
就现在的古典舞而言, 借鉴戏曲舞蹈的精髓是无可厚非的, 毕竟戏曲舞蹈是从中国古代舞蹈发展而来, 并且秉承着中国古典的历史文化精神和审美意向。然而上面也说过, 中西方的审美差异导致了两者的审美感受截然不同, 既然如此用芭蕾集训作为古典舞系学生的基本训练体系当然不太合适, 这也就是当代古典舞功能与风格的冲突。特定的训练体系对应特定的身体功能, 这样才能使这个学科逐渐完善。从编创角度讲, 目前很多古典舞的作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古典舞, 这也就使很多舞蹈在参赛或者演出时难以定义舞蹈类别, 既然这样, 与其“挂羊头卖狗肉”还不如直接改变方向叫“中国现当代舞”。其实,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没有什么不好, 西方现代舞给中国的舞蹈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东西方的融合也是多元文化的产物, “中国舞蹈”有这样的创新一定程度上是有利的, 然而在这个创新下面我们仍然不能丢掉的是“中国古代舞蹈”的这块牌子。
近几年汉唐体系的建立可以说是古典舞的一大发展, 汉唐舞蹈具有中国古代舞蹈文化的相当代表性, 发展汉唐舞也能体现出古典舞系建构的多元探索, 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孙颖老师的不懈努力。提到孙颖老师就不得不提《踏歌》《楚腰》等经典舞蹈, 这些舞蹈的背后是多少年的潜心研究所造就的, 然而现在还有多少人愿意如此的“十年磨一剑”, 现代社会的“短、平、快”让很多学者心浮气躁, 这也就是我们担心, 前人在恢复古典舞经典的同时, 一些人又开始破坏它。
纵观这次桃李杯舞蹈比赛, 我也有自己的一些感受。我觉得现在的节目都经不起仔细的推敲。仅仅穿上古典的服饰, 再套上个赋有诗意的名字就是古典舞了吗?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 人们都很难静心潜修的去研究和学习一下东西, 所以作品中出除了“炫技”之外, 没有什么推敲的价值。如果是炫技, 舞蹈又如何能及艺术体操呢。文化内涵、历史背景、情感表达、艺术价值, 这些都是舞蹈区别于体操的重要因素。因此, 从舞蹈本体入手, 深挖、细磨, 最后完成的作品才能称得上有学习意义和观赏意义的剧作。
五、结语
浅谈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篇5
一直以来就对中国文化传统充满了兴趣,然而在我们读大学之前根本很少在课堂上接触这些东西。所幸自己从小农村长大,接触了不少传统文化习俗。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丢失了很多传统的东西,很多好的传统和有重要意义的习俗都已经随着时间而流逝了。如今很高兴自己可以在大学接触到《中国传统文化》这门课程,不仅是因为自己可以继续培养自己的兴趣而开心,更开心的是感觉大学有这门课程就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将不会出现断层。
在学习这门课程以前,初中高中的课本上学习了不少文言文,也对传统的理论知识有所涉猎,其实光唐诗宋词已经给予了我们相当多的传统文化知识。也读过《战国策》《左氏春秋》《国语》等先秦散文。来大学了后在图书馆也看过南怀谨先生评论的《周易》《论语》《孟子》,感触很深刻,大一选修了《诗经》导读课程。这都缘于我自己的兴趣。从小就是个历史迷,尤其是对自己祖国几千年的历史十分投入。当然回顾我国的历史有自豪也有义愤更有愤怒过。其实现在的社会来说,学习历史好象除了当老师做学者以外就没什么用途了,但自己感觉真正有能力的人历史知识应该是非常丰富的,因为历史是一面镜子是经验是教训。而现在物欲横流,当代中国很少关注自己的历史了,就如莫个明星看了《满江红》词以后竟然对助理说,让他找岳飞给她写歌词,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还有韩国将中国的端午节申请成为自己的世界文化遗产成功的事件都是对我泱泱华夏的当头棒喝!为什么自己的东西都让别人占为己有了?为什么自己的东西却是别人在世界发扬光大?为什么中国人自己丢失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呢?我想这里还是有政府的责任和教育事业的拿来主义片面导致的。
现在我谈谈我个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想,当然我自己也属于片面的思想。中华民族创造出来的思想成就,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颠峰。个人最喜爱的是先秦时期,事实上中国人思想最活跃的时期也在这里,无数朴素的思想交织出智慧的火花,真的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对我们来说,比较有名点的孔孟,老庄,墨翟,荀况韩非李斯一脉,他们的思想既对立又有相容,真要研究要下工夫,篇幅就更不提了。孔孟是儒家的代表,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之深远不言而喻,中庸之道,仁义礼智信,实为安身立命之根本。古有云: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说的是孔子带大家从野蛮进入文明。他的落脚点,在于人的自身道德修养,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手段的温和上。这也是他的理论被后世推崇及统治阶级利用的最重要的原因。
老庄则为道家代表,这也是对中国人影响极其深远的思想,请原谅我使用相同的词语我实在找不到别的了。通常道家被认为是消极避世思想,从道德经到逍遥游,从无为而治到另眼看世界,为人们找到了一种心灵上的归宿,解脱这也是道家被看做宗教的原因。庄子有朴素的唯物思想。法家代表荀况韩非李斯一脉,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主张以法行天下,约束人的思想行为。法家的观点是以人性本恶为出发点的,认为人的恶行是先天的,只有靠后天的法来约束规范,所以这个理论在乱世是比较吃香的,也有效果的。而儒家的性本善论,从结果来看,似乎有点唯心。事实上,人的性格有一点先天的因素,但无所谓好坏,重要的是环境。法家的思想似乎更切实际一点,是因为它不能肯定就否定掉了,以怀疑一切的眼光来处世是不是够冷?
墨家的鼻祖就是个手工业者,看问题自然有唯物的因素在里面,他强调的是眼见为实,人力论,这就是所谓认识论方面的成就。而治世,则有兼爱非攻思想,提倡平等互利,相与为善。按今天的观点,这是不是又有点唯心。再回到那个历史背景下,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多的思想流派,皆因一个问题人世间的纷争。那时候的中华大地,就是一个小的世界,现在存在的各种矛盾,国家、种族、地域、阶级、制度......那时候都有,产生如此多的思想名家不奇怪。
最终秦因势利导(秦的构成和历史就有野蛮传统),取法家之说,统一了天下。秦的成功还得益于很多客观的条件,不多说了,又是一篇。而仅仅过了一二十年,就被推翻了,这里面也有很多客观的因素,也不多说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是法制不被好老庄的楚人所接受认同,在他们眼里,这是暴政。但毕竟结束了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焚书坑儒开了风气之先,以至于有学者认为中华文明历史性地错过了一个发展自然科学的环境,曾经有多么接近的哲学基础,自那以后,中国再也没有过。汉董仲舒以后,儒家号令天下,其间虽有 反复,甚至有异族的侵略,这棵大旗再也没倒过。
总结一下历史,乱世用重典,治世尊儒家。从结果上看,统治阶级利用儒家思想来弱化人们的反抗精神,做顺民,有自觉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御用文人把儒家思想修修补补。汉唐盛世以后,自宋以来重文轻武(思想上升上升又上升,发挥到极至),国家积弱(政治经济文化却很强),每被乱世所扰,每被入侵,植根于中华大地的儒家文化是那样的顽强,或能复兴,或能同化,总是屹立不倒,直到近代西方文明入侵。
西方文明发源于古希腊,经过漫长的中世纪黑暗,始有文艺复兴。在一个分裂的欧洲,竞争的世界,有机会形成一个务实的体制,并且达尔文的物种进化论被移植到人类社会中来。这种优胜劣汰、强调个体的无情动物法则是很实用的,性本恶论在这里体现出来,但太野蛮不行,幸好有长期的宗教基础来构筑道德体系,于是一个移植了动物性现实性又带有宗教原罪忏悔色彩的思想体系终于孕育而出了,在不发达的社会,有多么大的优势。直接结果就是,席卷全球,对中华文明进行了一百多年的冲击,直到今天还在持续。有人认为中西文化的差异是落后与先进的差异,冲突就是落后与先进的冲突,不存在民族性和特异差别,根据就是,落后的体制和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和古非洲文明拉美文明因为适应全球化的消失。这我实在不敢苟同。第一,中华文明是历史悠久和灿烂的。中华文明的思想宝库里蕴藏着无数先哲智慧,包括被捧为天人的民主思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已经很清楚地阐述了个人、国家、统治阶级的关系,再进一步,就是被视为西方民主进步的君主立宪,朴素的唯物论,人力论,再加以理性化理论化,就能直接导致自然科学的产生,并且,在中国还有一个优势,没有宗教,或者说不成为主流,换句话说,研究自然科学和统治阶级没有必然的直接的冲突,不会有象西方那样的宗教统治下的黑暗。无奈的是,都被引导到一个歪路上,前者被用来愚民,安抚之意,并加以诱导;后者则被轻视,做学问的都被弄到引经据典的故纸堆中;概括来说,就是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不管是想搞体制的和搞自然科学研究的。现在的落后,决不是文化上的。
第二,中华文明的形成是有其历史背景和渊源的,与西方文明本没有纵向的可比性。从上古时代的蛮荒,到周礼之不兴,先秦的诸子们正是在一个纷乱动荡的年代做出这样那样的思考。千古一帝秦始皇,有贡献,不统一六国,车同轨书同文,就没有中华的大一统局面,并且他还告诉七国曾存疑的人们,思想家们,中国通过努力是可以统一的,从此这成为了一个封建帝王最大的政治追求,让中国历尽分裂劫难却仍合。但谁能说这不是抹杀了一个思想自由、竞争激烈的做法,也许我们早就发达了,但我们不成之为泱泱中华,如同现在的欧洲。那末,现在正在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欧洲一体化是干什么的,开历史的到车吗?因为他们已经认识到合则强大,则有国际话语权。其实这就是很矛盾的,合则和,则没有竞争,则进步不快乃至裹足不前,中国古代人治的社会遇到够昏的还可以开开倒车,如果分的话,压力大竞争激烈发展更务实,但没有历史没有传统,也没什么大力量。有人会说美国了,为什么说美国最民主,发展最快,他没有历史没有太多思想包袱没有传统势力土壤,在绕过了南方奴隶主这道槛后,一切就简单了,周围没有任何可以阻碍发展的敌人,就象澳洲引进一些在此没有天敌的物种结果泛滥成灾一样的道理。远离了传统的势力争夺的大陆版块,真是乐园,直到今天,美国敢于四处树敌的原因,也是他的领地别人轻易到不了的缘故。说白了机缘的巧合,成就了今日的美国,倘若他在欧洲,或者是亚洲,就做不了全球的领袖来指导人类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了。所以从社会的发达来证明别人文化的落后,这是很流氓的。
第三,中华文明的核心是儒家文化,辅以老庄,在思想上,是没有问题的,至近代以来更是到了颠峰,天人合一,物我两忘。早在两千多年前孙子就提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攻心为上这样的战略思想,后人继承和发扬了这种理念,和儒家思想合二为一,试图以文的方法来解决纷争,结果有宋以来,每被外族入侵。但要想想,归根到底,这种和平、仁爱的世界,是人人都所向往的。碰到了磨练出来的强盗逻辑,就不行了,因为落后了,要挨打了,日子过得没别人好了。然后来反思,觉得是传统上的问题,于是一切都要翻过来,全面拷 贝美国。这现实吗???美国人占用的世界资源多少?他要夺取霸权的目的?维持美钞的硬通货地位,可以永久享受通过不对称掠夺而来的资源,亚洲的,非洲的,拉美的,甚至还有欧洲的。但资源是有限的,大家都发展的结果只有一个,为争夺资源而战。别的说了没力度,防止核扩散只是一个良好愿望,总有大家都有毁灭世界能力的那天,何况还有个核捆绑理论在,客观上说只要一个引线就可以了,所以奉行单边主义总有走不通的那天。换句话,务实务到头,弱肉强食法则不再适用,那强者心里矛盾,弱者心里也忐忑不安。世界多元化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必须寻求一种新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新的国际准则,有人提到儒家文化里面的中庸之道,墨者的兼爱、非攻,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值得探讨的方向,否则大家就都去死吧。甚至说,周总理提出的和平共处5项基本原则,也得益于此。美国人也曾经长期处于韬晦状态,中庸之道,任由大家闹,直到二战后才出来的,这是什么文化?他怎么不充当卫道士,还赚两边的钱。被某些人耻笑为所谓中国人小聪明的把戏(常看到中国人在国外耍小聪明的报道,言极素质问题文化底蕴)。
顺便还要提到一个问题,儒家文化思想,还有一个比较现代的朋友,共产主义,请注意是共产主义,决不是其他。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的论断,是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后期,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前提下,消除国别与种族,在全世界同时实现,相当精辟,也相当理想化。这是真正的思想上的革命。儒家追求的境界也似乎太理想化,至少以目前的眼光来看。但它决定应该在世界发展进程中有一席之地,因为从根本上这种中庸忍让仁爱的思想能起到对物欲社会激烈冲突的缓解,同时又不是很消极,不发展。所以中国人认为中国凭自己的历史文化可以对世界做出一些贡献,是有道理的。
对中国地景文化的认识 篇6
一、 以科学的态度认识儒家思想
1. 任何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都会根据政治、经济形式确立相应的统治思想作为施政的指导,并以此规范人们的行为。秦朝以法家思想为治国方针,实行严刑峻法,强化阶级压迫和政治统治。汉初以道家“无为”思想为统治思想,实行修养生息、轻徭薄赋的政策;汉武帝以后,历代统治者基本上选择“外儒内法”且“济之以道”的治国模式,即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的统治模式,该方法影响深远。如唐朝时,轻徭薄赋,缓和矛盾;中央集权,实行法治;选贤任能,以德治国。
2. 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主要原因:“外儒内法”、“济之以道”的儒家思想,在哲学上宣扬天人观念;在伦理上宣传忠孝,严格等级次序;在政治上主张大一统,维护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这些都是剥削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后所需要的思想武器,在根本上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3. 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儒家的大一统思想,对维护社会的安定有极大的现实意义;以人为本的思想对于维护和谐社会有重要作用;以德治民思想可以缓和矛盾,维护社会的稳定,有利于今天的以德治国;民本思想对于解决今天的“三农”问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道德规范意识的培养是形成现代社会公德意识、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一个重要渠道;和谐意识对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谋求社会的共同发展,保护生态环境都不无裨益。
二、 以古为今用和扬弃的方法对待儒家思想
1. 对那些在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思想,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如忠、孝、礼、义、廉、耻以及以人为本等,这些思想观念经过现代的创新性转化,已经成为我们制定国家大政方针的重要思想来源。又如《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论语》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感,《孟子》中“富贵不能淫”的独立人格以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等,都可以转化为新时代的新思想。
2. 对有些内容可以剔除其封建思想的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要素,使之成为今天文化建设的思想要素。如民本思想,从西周初年的“敬天保民”到孟子的“民贵君轻”,再到荀子的“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今天我们可剔除其封建内核,将其发展为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社会主义观念。
3. 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和不合时宜的成分必须予以否定和抛弃。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自然观,“别尊卑,明贵贱”的封建等级观等。
对中国地景文化的认识 篇7
我们可以发现, 在大量的环境艺术设计中表现出片面追从洋式的倾向, 我们的设计缺失了本民族的、本土的、个性的设计艺术精华。使城市和街区的文脉逐渐丧失, 历史出现断裂。这种设计上盲目片面追求全球化的趋势, 一方面反映出世界历史进程中由于国家间合作与分工的深化, 古代中国传统的闭关自守状态, 逐步遭到瓦解乃至丧失, 中国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地位严重下滑;但同时与这种国际间不平等合作相对应的文化交流的不平等状态, 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西洋式文化的严峻挑战, 处于弱势。跨国资本在全球文化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文化产业的国际化是不可阻挡的国际趋势。世界原有的精神领域的对抗与平衡逐渐被打破。洋人富有社会所特有的科学知识、技术技能、审美方式, 以及处世态度等传播到世界各地, 并占据统治地位, 其结果使区域文化特征逐步减弱, 世界文化面貌向统一迈进。传统的文化和规范受到极大的冲击, 人们逐渐开始渴望洋人的科学、文明和工业化给生活带来的富足。以发达国家的模式来设计和发展自己的环境艺术成为时尚。
近代中国与当时世界各地不发达国家一样出现了的国际化较大程度的取代区域、民族文化的现象——对于近代中国, 也就是洋式文化较大程度取代中国传统文化的事实。由于, 区域传统文化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致使中洋建筑风格杂乱无章的杂处一地、城市文脉丧失。由此来看, 完全放弃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不可取的, 对洋式设计艺术形式和精神的纯粹模仿、复制又将使我们的设计丧失民族个性。因此, 理顺我国传统文化与洋人主导的现代设计的关系、如何认识传统文化的地位与价值问题是我国在现代设计中急待解决的问题。所以, 当前中国设计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根据城市的文化历史脉络创造符合时代精神风貌的现代建筑。我们在许多论著中已经看到理论界和设计界的前辈和同仁们的艰辛努力。但取得的成绩对于指导环境艺术的实践工作并非完备。在所有的研究中, 消费心理与环境艺术设计关系的论述还不够全面。
当然近代, 洋人在文化上拥有先进的资本主义文化, 军事上拥有先进的工业机械装备, 以及由此延伸出来的战争理念, 在生活上积极追求并建立干净卫生的生活环境, 在政治上追求并逐步建立封建社会所不拥有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社会思想和组织体系。而洋人在经济、军事都表现出强势的同时, 文化上也具备了与汉文化平等的实力与信心, 致使近代汉民族在文化上的自尊心呈现颓势。这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次在文化上感受到严重的挑战和威胁。
鉴于此, 当代中国在精神文明的建设上做了大量的工作, 成绩异常显著。洋人的文明对于当代中国精神文明领域的渗透几乎不见成效。但是, 洋人借助物质文明进行得精神文化的扩张却不太容易引起国人的注意。文化的传播需要媒介, 近代洋人借助物质文明的优势推进文化边界的扩张, 国人在购买洋产品 (包括服务产品) 时, 也潜移默化地面对以这些产品为载体的洋式文化。
在洋人研究新产品的同时不断强化洋人的美学理念的局面下, 进行全面的文化 (包括物质文化附加的精神文化部分) 封锁与禁锢是不合适的, 于是, 树立民众对于本土文化的信心, 显示本土文化的优势, 就十分必要。
例如, 当代苏州在城市建设方面较早的注意到保留文化传统的重要性。1980年的5月, 叶圣陶先生与俞平伯、顾颉刚、陈从周等著名学者, 为修复曲园, 联名致信当时国家文物局局长任质斌, 较早的注意到园林保护的重要意义。为了对苏州古城文化风貌进行整体保护, 20世纪80年代匡亚民先生给邓小平同志写信, 也是轰动一时。正是因为来自民间、学界和政界对于苏州古城保护的积极投入, 为苏州城市设计的理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人文基础。
1986年, 苏州城市规划部门与上海同济大学合作, 提出方案计划将面积为14200000平方米的苏州古城区大致划分为5 4个街坊。原则上力求保持苏州古城的原有格局和城市的外部形态。1988年初, 苏州城建主管部门再次邀请国内高校和城市规划机构, 通过对54个街坊深入分析, 选择了7个较具代表性的街坊启动改造与更新的工程。1997年又启动了11、12、17、33、36、39、43号7个街坊的改造工程。2004年9月23日出台的苏州地方法规《苏州市城市容貌标准》 (试行) , 要求在古城区和传统风貌保护区及主干路两侧和重点地区的楼屋采用坡屋顶形式, 已有的楼屋的平屋顶应按街景要求和风貌保护要求实施“平改坡”。
但是当代中国的城市除了有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的责任, 还担负有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等方面的责任。对古城的保护和改造不是仅仅恢复古建筑和古城格局的原貌, 也不是将城市原有的外观特点机械的堆砌在新建筑上。而是根据当地居民自己的审美传统在古城、古建改造前, 深入研究区域审美习惯、生活习惯等基础上进行规划, 使经过改造的古城从外观上更具有传统的韵味, 使它的实用性上更能满足当地居民日常活动习惯。
对中国地景文化的认识 篇8
自1978 年至今千余项的世界遗产名单中1),约有60 余处工业及工程相关之遗产地(图1)。1997 年以来更几乎每年都有“工业文化资产”相关之登录,近年来工业遗产提名登录有持续增加、序列地景及范围扩大的三大趋势,如: 2000 年“巴那文工业地景”(Blaenavon Industrial Landscape)含巴那文炼铁厂、大矿坑、巴那文镇及周边遗址地景;2001 年“纽蓝那克工业村”(New Lanark Industrial Village) 含工厂及宿舍群;2006 年“康瓦耳及西得文矿业地景”(Cornwall and West Devon Mining Landscape)含10 个分散的矿区、聚落、港口及与其相关的民生设施;2007 年“石见银山矿坑遗址”(Iwami Ginzan Silver Mine and its Cultural Landscape)由银矿山与矿山聚落、港与港町及相互连结的街道,共由14 个构成资产所组成;2014 年河道总长度1011km的“大运河”(The Grand Cana)共计31个组成部分含58处遗产;“富冈制丝厂”(Tomioka Silk Mill and Related Industrial Heritage)含富冈制丝厂及富冈市外的田岛弥平旧宅、高山社迹及荒船风穴及2015年“明治产业革命遗产路径”(Sites of Japan’s Meiji Industrial Revolution)遗产群共包8县11市含23个点等。由这些世界遗产地发现工业遗产保存的工业地景“不只呈现历史层次纹理与人类文化与自然互动的结果,还包括它的社会脉络与地理背景。”2)为了能说明清楚工业遗产的生产及社会价值常以序列方式分区或主题共同提报,因此以“文化景观”的概念应用于工业遗产保存的不只是提名登录的策略,更是实质推动遗产保护与管理的重要依据。以下本文将以英国世界遗产康瓦耳及西得文矿业地景说明以“文化景观”的概念应用于工业遗产保存的思考(图2)。
1 工业遗产与文化景观的关连性
2003 年国际工业遗产保存委员会3)建立关于工业遗产保存定义与规范的《下塔吉尔宪章The Nizhny Tagil Charter》,诚如《下塔吉尔宪章》所示:“工业遗产是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或科学研究价值的工业文化遗留所构成。这些文化遗留包括建物与机械、工作室、磨坊、工厂、矿场以及从事相关的加工与精炼化的场址、仓库和货栈、产制、输送和使用能源的场所、交通运输及其基础设施,除此之外,还有与工业生产相关的其他社会活动场所,如住房供给、宗教崇拜或者教育。”也因此保存的内容包含丰富的资源:生产( 基础) 设施、交通运输设施、能源及土地资源与自然物产特色;这些产业设施与交通建设也因此成为产业及区域转型活化的资源,创造新产业的基础。2011 年提出强调完整性整体景观保存的《ICOMOS-TICCIH产业遗产地、结构物、地区与景观维护原则》及2012 年彰显亚洲工业遗产保存迫切性及彰显亚洲“传统产业”遗产的重要性的《台北宣言Taipei Declaration》等。基于工业遗产保存的土地与自然等内容与特性,“文化景观”成为工业遗产保存的重要依据。
“文化景观”自1920 年代学者Carl Sauer带动学术界的讨论与辩证后,终于1992 年12 月正式成为文化资产保存和自然资源保育的国际制度工具,列入世界遗产的项目之一,并且新增在世界遗产公约作业准则当中,文化景观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范畴:
(1)由人为刻意设计和创造的景观,如:园林、公园等景观。
(2)有机演进的景观,如:农林产业等持续性或残遗景观。
(3)关联性景观,如:与宗教、艺术或文化等强烈相关景观。
在Smith分析1992~2010 年全球的世界遗产文化景观中有机演进的文化景观占约七成4)。这其中不管是有机演进的菲律宾的科地雷拉山脉的水稻梯田持续传统的水利设施与土地利用或是人类有意设计与建筑的英国的巴那文工业景观都表现产业发展与自然环境呈现共同的特色,在“强调人类长期的生产、生活与大自然所达成的和谐与平衡,尤其注重人与环境共荣共存、可永续发展的理念。...... 推展了全球各国大力倡导的生物和文化多样性的理念……”5)这些理念也正是工业遗产保存的核心价值。
台湾“文化资产保存法”在2005年修正后,也将“文化景观”正式列入台湾文化资产保存与再利用的项目。然而所定义之“文化景观:指神话、传说、事迹、历史事件、社群活动或仪式行为所定着之空间及相关连之环境。”依台湾文化部文化资产局至2015年11月的统计,公告51处文化景观,其所相关的界定范畴、评估方式、登录机制、操作管理方法及分级分区等实质工作很多内涵尚模糊有待诠释。就台湾对“文化景观”保存的执行现况而言,除总则之定义外,2006年修订之“文化资产保存法施行细则”进一步说明“文化景观,包括神话传说之场所、历史文化路径、宗教景观、历史名园、历史事件场所、农林渔牧景观、工业地景、交通地景、水利设施、军事设施及其他人类与自然互动而形成之景观。”然而这些也成为台湾各地推动工业文化景观保存工作少数的法令依据6)。
图1至2013年约有近60处工业及工程相关之世界遗产,也看到数量在亚洲之增长
图2康瓦耳及西得文矿业地景可以看到为数仍多的蒸气引擎及矿场遗址
但即使随着文化景观保存日受重视,在台湾都市化快速的地景变迁过程中,工业遗产保存因为缺乏对文化资产与自然资产本质意涵之认识,保存取的价值与特色判定问题,大部分具历史性的相关建物、生活环境、文化活动、生产空间、生物多样性等的文化景观特性都在忽视中快速流失。近年来文化资产再利用在文化资产保存人士的呼吁及政府持续的推动与倡导下,工业文化景观保存结合城乡发展朝向文化观光发展已成地方经济再造的策略,由停产酒厂转型成的华山1914 文化创意园区及台中文化创意园区,或是再利用的仁德糖厂成为十鼓文化园区等已有多例。但也常常有案例缺乏真切的了解文化景观与人、产业及生活环境,以及与过去的联系关系,对文化景观与周边脉络关系造成破坏,更面对保存推动与执行的困境:如区域指定、土地开发压力、自然环境保护、缺乏完整性及文化意义的诠释与再现等问题。因此本文将以英国世界遗产康瓦耳及西得文矿业地景提供以“文化景观”观点思考的工业遗产保存借鉴。
2 康瓦耳及西得文矿业地景的形成
2.1 开采历史
康瓦耳位于英国西南角,由于温和的气候及优美的海岸,一直是英国知名度假及名人住家的胜地,然而2006年康瓦耳引起世界关注的是它及西得文矿业地景,登录世界遗产文化景观。康瓦耳及西得文地区大部分都是和缓倾斜的高原,由底部横过的变质石块和中间侵入的花岗石所形成的。花岗石构成一个海拔240~300m的中央脊脉从西边横越东边约400m,很明确的形塑一个高低不平山地的地形,含丰富矿藏。土地被大量河谷所切割,港湾与河谷迂回曲折并穿越农田、城镇、村落随后流入大海,形成断崖。
康瓦耳在英国矿业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开采历史早在16 世纪早期,起初浅层的矿砂是利用露天开采的方式,渐而将钻轴深入地层开采锡与铜矿体,这些矿脉露出地点位于悬崖边与靠近地表坚硬的石块,因此今日可见许多崖线边的矿场( 图3) 。在1580 年当德国矿工开始开采铜矿砂时第一个矿区并不成功,在1689 年引进火药应用至采矿工作,才成功的增加矿区建立和通道挖掘的速度。一直到1700 年第一个成功的矿区才被建立在Chacewater。此区在1700~1800 年已发现超过40 种新矿物;1840 年代,这个区域输出的铜,占世界的一半;1870 年前也曾经是世界最大的锡、铜及砷产地,因此地形、地质及地貌,具有矿业地景特殊性及价值。
2.2 技术的引进及景观转变
继火药应用至坑道挖掘后,地底矿坑排水工程是重要开采的影响因子,必须使用抽水帮浦将水排出,矿坑内的排水道会由地形最低之处,如河谷、悬崖底部、山谷引出。受到早期引擎所能涉及的深度地点有限,蒸汽引擎的进化使得水源得以被输送至那些深层的矿区中。1700 年Thomas Newcomen发明的气体引擎宣示着采矿业工业化的来临;直到1790 年45 组新引擎被投入生产而建立起工业扩张的基础,最大的技术跃进就是由Richard Trevithick发明的高压蒸气引擎,代表着更强大与高效率的生产方式,也宣示着开采丰富的深层铜矿与锡矿的辉煌成就。
矿主们除了投资矿场外也将生产的财富投入创造大量丰富的公共建筑物和优美的住区与景观花园,新的城市和矿业设施被建造来适应人口快速成长的矿工数量,并连带着运输系统的铁路、运河和码头的兴建。技术的进步及移民使生产的矿产及技术得以被输出到西班牙、墨西哥、南非及澳洲,这些地方都看得到康瓦耳式的19 世纪引擎室的存在(图4)。它的技术及劳工影响力曾远及世界矿业,如同查尔斯王子在2007 年开幕演讲所说的:“康瓦耳人的采矿专业,塑造了世界矿业的多元面貌(Cornish hard rock expertise shaped the mining world in a dynamic way.)。”
图3崖线边的矿场Levant Mine,St Just
图4康瓦耳及西得文的矿工移名民至南澳大利亚盖的蒸汽引擎机房,Burra Burra,South Australia
图5 Levant Mine,St Just的矿场遗址
图6康瓦耳及西得文矿业景观十个地区
图9矿工是城镇规划Miners’terraces,Camborne
图7每个区块边界及重要遗产点
图8康瓦耳的蒸汽引擎机房Levant Mine,St Just
2.3 矿业没落期(1866~1998年)
康瓦耳及西得文大多数的景观,是由于铜与锡采矿事业的快速发展所产生。其在地底深处的坑道、引擎室、铸造厂、新城镇、小农场、港口与港湾、以及附属的工业;整体景观反映19 世纪早期矿业生产情况。在1866 年由于智利、苏必略湖、南澳洲的竞争对手逐渐兴起,先使得铜矿的开采崩盘,导致康瓦耳及西得文地区许多铜矿场快速的关闭,而只剩锡矿业,矿工开始迁移到其他矿区工作和生活(图5)。数年后来自澳洲与马来西半岛的锡也使得锡矿停产。促了矿工移民潮,带着他们的知识与技术移民到世界各地开辟新的矿区,如:南非、澳洲、中美洲和南美洲地区。在19 世纪末期,只剩开采含砷的黄铁矿,但是最终的矿场South Crofty也在1998 年关闭。
2.4 转型与世界遗产登录
此矿业的重要性在没落多年后由在地保存组织及矿业协会推动动调查研究与维护,康瓦耳及西得文地区其矿业景观完整说明矿业生产的过程,包括挖掘、运输、采炼矿及对外运输等所留存的实质资产及无形资产。在矿业高峰期,此区曾有近1000 个矿场,3000 个蒸汽引擎室,至今也尚有近200 个蒸汽引擎室、矿坑、加工场、铸造厂、港口、聚落及无形文化等仍存在,形成此区地景的独特性。也因矿场分布广阔的特性,造成今日世界遗产登录的范围是10 个分散的区块,每个区块的选择都经过完整的测绘、历史数据调查及地理信息系统定位(图6、7)。主要包含10 个地区:St Just采矿区,Hayle港口、Tregonning and Gwinear采矿区与Trewavas,Wendron采矿区、Camborne and Redruth采矿区与Wheal Peevor和Portreath港湾、Gwennap采矿区和Devoran、Perran、Kennall Vale、St Agnes采矿区、Luxulyan山谷与Charlestown、Caradon采矿区、Tamar山谷采矿区与Tavistock。在这些登录地区中可说明矿业完整的过程与其相关的民生设施。这些地区自然环境条件有所差异,如矿物位置、土地所有者、商业交易、附属工业不同的影响,形成的矿业景观也就有所差异。这10 个地区所分布的范围为19,808 ha,并非一连续的范围,主要依照其矿业资产与采矿范围进行划分。
登录重点在其矿业景观中重要要素的类别可分为两大类:一为采矿空间,如采矿地点(包含选矿场所)、矿石运输、附属工业、具有特别的科学重要性矿物学场所在,景观中最突出显示具有支配性的就是那巨大三层楼高的引擎室,高大的烟囱耸立于采矿工业群体的高度之上,形成了区域特别的景观(图8);二为社会空间,如矿业聚落与社会公共建设、矿工的小农场、豪宅地产和花园(图9)。以说明人类采矿活动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康瓦耳及西得文地区其矿区拥有人居住在大型豪宅中,大部分皆开发成重要园艺设计的装饰花园。矿主透过代理人和财产管理员运用权力管理矿区事务。更透过于采矿聚落附近建立非英国国教之卫理公会派礼拜堂以增强权力的掌握。
在工业技术方面的重要性,由早期简单人力挖掘的方式,至工业革命技术的进展,使用大型机具造成景观上重大的转变。采矿技术的革新,如高压蒸气引擎、深井(deep-shaft)采矿法将矿业推向繁荣的光景。这种技术的大转变使得人类由简单工具开采转而利用动力机械开采,采矿速率增高对景观的影响也迅速增大,例如当地居民发明蒸气引擎将矿坑内的水排出,以利地底坑道挖掘,因而在地底下创造出许多位于水平面上的人工坑道。矿石挖掘出后,大多数仍在当地进行选矿与熔炼动作,同时也延伸出运输矿石相关的渠道、铁路、轨道等的设施。
重要发明是1801年在康瓦耳的理查德德·特雷维西克(Richard Trevithick)开发了世界第一个以蒸汽为动力的引擎。引擎随即被应用在各矿场的开采动力系统上,产量大增。1804年应用发明了世界第一个蒸气铁路,也改善进出口的原料及矿石运输效率。影响所及,蒸汽引擎在康瓦尔的矿场里持续使用了239年,后续技术移转至南澳洲、墨西哥及南非等矿场,都可发现康瓦耳矿业技术文化的影响及遗址。
目前所保存的蒸汽引擎,至今仍可在East Pool&Agar Mine Museum及Mitchell’s Shaft等地以现地运作的方式保存,提供学校教学及矿业从业人员训练。虽然驱动动力已由煤改为电力,但看到运转的机器所敲击的声响及当地老工程师的解说导览,仍可见往日生产的样貌(图10)。
图10康瓦耳及西得文矿业地景可运转的机器所敲击的声响及当地老工程师的解说导览使往日生产的样貌生动如昔
图11矿业港口、聚落及文化生活等形成此区地景Charlestown Harbour
3 康瓦耳及西得文矿业地景文化景观特色
虽然是10 个分散的区块并非一连续的范围,但是它具有几个重要特色。
(1)完整性:完整显示在18、19 世纪康瓦耳及西得文地区采矿活动之范围是建构在地理矿物纹理的分布上。反映出采矿活动使都市与乡村地区产生转变为矿业景观。10 个重要登录地区与7 个重要矿业资产元素间的对照,整体说明矿业元素间的关系以帮助理解每个地区的特殊性。完整呈现从1700年至1914 年间采矿工业化的发展,导致工业化生产的演变。并且透过新城镇、村庄、小农场、铁路、河渠、码头与港口的建立,显示出地景上的转变,而且对于英国工业化的成长以及之后在全世界工业化采矿有着深远的影响(图11)。
(2)真实性:康瓦耳及西得文矿业景观整体建构起一个重要人类发展过程的见证,是在18 与19 世纪工业化过程所带来的技术、科学、文化与景观变迁。整体拥有高程度的真实性。村落与城镇中的模式与结构都保存非常良好,重新修复的建物也被限制在最小的需求中去达成公共安全与结构的完整性。铜矿与锡矿采矿遗迹包含现在特殊的舍弃与废弃物堆积的工厂小区与入海区,展现了康瓦耳及西得文地区支配世界铜、锡、砷矿出口时期,矿业工业化成功的证据。
(3)社会性:1700~1814年间工业革命影响下,康瓦耳及西得文地区的产值对英国和世界工业化的经济有所贡献。康瓦耳及西得文的矿业透过蒸气动力技术的发展,使矿业生产具有生产效率进而影响世界各地的矿业。其采矿景观与其独特的引擎室与连动杆式引擎,反映了工业革命对此区域造成的重大贡献、非铁矿工业景观、社会结构,以及对全世界采矿工作构成的转变。留存的矿石、引擎室、铸造厂、新规划的城市、小农村、港口、码头、铁路、运河都是矿业内部产业活动和生活痕迹。
(4)国际影响力:它的技术及劳工影响力曾远及南澳洲、墨西哥及南非的矿业,遗留在墨西哥、南非、澳洲的康瓦尔式引擎室,反映康瓦尔矿工于1820 年代的移民潮及技术转移,以及特别是在1860 与1870 年代对世界各地矿业景观与产能的影响。提名申请书中也有175 处康瓦尔矿业技术在世界各地的比较研究,说明了它的重要性及与世界矿业影响力。
结语:康瓦耳及西得文矿业地景文化景观特色的启发
经由本案例理解与再现文化景观的整体脉络性结构及地方文化的内涵,是协助工业遗产保存界定标准及保存现况与问题的重要指标。康瓦耳及西得文矿业地景对文化景观概念应用提供了一个地景取向的于工业遗产保存的思考,以下是几个可供参考的方向:
(1)文化景观概念应用有助理解工业遗产保存的整体脉络性结构:工业地景保存的不只是工业革命时期遗留下来的建筑及机器之保存,更有整体生产生活之地景与社会脉络。在实质元素,如工厂建筑设施和生产技术外,软件的劳工之生活经验、社会结构及文化等议题等都需透过完整之调查,呈现整合型的研究架构及展示,清楚呈现产业遗产在技术、经济、社会、文化及都市发展等各个层面上的影响。因此基于文化景观之多元及复杂性的理解,有助于建立工业文化景观的整体脉络性结构,透过完整的身体经验与实境场域感受并学习地方历史、产业发展与环境知识。
(2)文化景观概念应用强化系统性的调查与研究基础有利范畴界定:以康瓦耳及西得文矿业地景保存的整体性来看,它的基础奠基在有系统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如:地下的矿脉及坑道、地上的城镇聚落及运输系统、矿业公司及人员的口述历史等,以自然地景观点理解工业遗产形成的地理地质空间脉络、地景改变的方式,加上定期调查及航拍记录,有助于目前工业遗产保存的范畴界定的完整性,避免周边脉络联结与范畴界定标准缺乏的困扰。文化景观调查与评估可以协助在对象的“清查、诠释与再现”上加强工业遗产的核心理念,评估核心资源与价值范围,特别是对范围广大且跨不同类型地景的工业遗产管理维护有很大的帮助,并且避免单纯以建筑实体为主体思考,保存整体生态及生产系统的完整性。
(3)文化景观概念应用提醒工业遗产保存周边环境的整顿与监控:文化景观对“场域”概念的重视,强化文化遗产周边环境的整顿与监控,也强调了文化遗产周遭环境的整体性,提醒工业遗产保存必须将视野与范围更加地扩大。康瓦耳及西得文矿业地景将文化景观概念应用于工业遗产保存带动地方特色发展与社会认同,透过近年来硬件环境的改善,如博物馆展示及矿场开放空间整理不只增进在地生活环境质量与经济、教育价值,更建立自然地景与文化景观保存和谐的紧密关系,朝向保护生态的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的功能以及拓展其休闲、教育推广及新产业价值之积极目标。
2005年,《西安宣言(Xian Declaration)》延续了《布拉宪章》对于整体性概念讨论的方向。除了建筑本体的关注与必要的修复外,更应该致力于文化遗产周边环境的整顿与监控,以“场域(settings)”的概念强调了文化遗产周遭环境的整体性。此宣言于第一条“遗产结构物、历史场所与地区之场域定义为其紧邻或着延伸的环境,并且对其重大意义与特殊的特色有所贡献者”,说明了场域对于文化遗产中之文化纪念物与历史场所重大意义之贡献7)。这也是将文化景观概念应用于工业遗产保存的重要基础,才不会将工业遗产保存单纯化为空间的再利用与经济开发工具或是博物馆化的单一性质。以康瓦耳及西得文矿业地景的案例来看,地景保育、博物馆、城镇再造、小区参与与国际连结的多元保存经验都有相可以省思之处。
综合上述研究,以“文化景观”的概念应用于工业遗产保存是一个必须持续开展的议题,工业文化景观代表自然与人类共同留下的痕迹,康瓦耳及西得文矿业地景显示在内外部力量影响下,基于环境限制,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文化力量带来的机会,人类社会与居住地的演进,经过明确定义的地质文化区,能彰显此区必要且明确的文化要素。不论是文化景观保存与再利用的特殊性及范畴界定;或是其对城乡环境之影响;都可由世界遗产中工业遗产的实务经验中找到借鉴,也提供建立工业文化景观保存之系统性知识架构与世界接轨之参考。
图片来源
图1:Patrick Martin提供,2014;
图2 :Barry Gamble 2010 提供, 来源Cornwall and West Devon Mining Landscape World Heritage Site Photo Archive ;
图3 :Barry Gamble 2010 提供, 来源Cornwall and West Devon Mining Landscape World Heritage Site Management Plan 2013-2018, P26 ;
图4 :Barry Gamble 2010 提供, 来源Cornwall and West Devon Mining Landscape World Heritage Site Photo Archive ;
图5 :Barry Gamble 2010 提供, 来源Cornwall and West Devon Mining Landscape World Heritage Site Photo Archive ;
图6:Department for Culture Media and Sport(dcms).UK,2005:13;
图7:Barry Gamble 2010提供,来源Cornwall and West Devon Mining Landscape World Heritage Site Management Plan 2013-2018,P50;
图8 :Barry Gamble 2010 提供, 来源Cornwall and West Devon Mining Landscape World Heritage Site Management Plan 2013-2018, P4 ;
图9 :Barry Gamble 2010 提供, 来源Cornwall and West Devon Mining Landscape World Heritage Site Photo Archivew ;
图10 :作者拍摄;
图11 :Barry Gamble, 2010 提供, 来源Cornwall and West Devon Mining Landscape World Heritage Site Management Plan 2013-2018, P59 ;
参考文献
[1]李光中.我国文化景观保存文化策略——已持续作用的文化景观为例[J].文化资产保存学刊,2015(34):66-92.
[2]林晓薇.世界遗产案例对台湾产业文化资产保存策略之启发[J].文化资产保存学刊,2012(21):23-38.
[3]林晓薇.工业遗址申登世遗的趋势与作法——英国康瓦耳及西得文矿业地景为例[J].淡水博物,2011(1):48-53.
[4]傅朝卿.21世纪文化遗产保存新思维[N/OL].游于艺电子报,2010-12[2015-12-02].
[5]Cornwall Council.Cornwall and West Devon Mining Landscape World Heritage Site Management Plan 2013-2018[EB/OL].(2013-04-10)[2015-12-10].https://www.cornish-mining.org.uk/sites/default/files/Cornwall_and_West_Devon_Mining_Landscape_World_Heritage_Site_Management_Plan_2013-2018.pdf.
[6]Department for Culture Media and Sport,TICCIH.Cornwall and West Devon Mining Landscape(dcms)[2015-12-10].http://www.tellusgb.ac.uk/docs/conference/10a_Ainsley_Cocks.pdf.
[7]TICCIH.TICCIH Website[EB/OL].[2015-12-19].http://www.ticcih.org/.
浅谈对会计文化的认识 篇9
对会计文化的认识离不开对文化的认识, 《韦氏新大学词典》 对文化的概念是:“文化是包括思想、言谈、行动和人工制品在内的人类行为的综合形式, 并依存于人们学习知识和向世世代代传授的能力”。
我国学者梁漱溟在 《中国文化要义》中对文化的概念进行了探讨, 他认为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文化即通常所说的文字、文学、思想、学术、教育、出版等, 而广义文化是指经济、政治等。
学者张汝伦对中外文化研究后认为, 文化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人全部生活方式; (2) 思想、 感情信仰的方式; (3) 个人从别的群体中获得的社会遗产; (4) 积累起来的学习 (5) 伦理道德、 价值标准; (6) 历史积淀; (7) 行为方式; (8) 社会组织、政治制度及经济关系等。
劳秦汉在《会计文化学概论》中认为, 对会计文化的研究发端于1985 年6 月在阿姆斯特丹举行的会计与文化专题研究会, 而国内其他学者一般认为关于会计文化的研究开始于198年美国会计学会举办的会计文化研讨会。 国内学者刘开瑞于20 世纪90 年代第一次在他的研究论文 《会计文化初探》中提出了“会计文化”的概念。目前对会计文化的研究, 通过CNKI检索, 至2012 年11 月底, 以会计文化为主题的公开发表的有价值的论文已有600 多篇, 而在2005 年以前不到90篇。会计文化的热度很高, 但会计文化体系构建仍在探讨当中。
二、 会计文化的定义
文化的定义多种多样, 同样关于会计文化的定义也有多种, 不同的学者有各自不同的解释, 概括国内会计学者关于会计文化的界定, 主要有:
刘开瑞 (1990) 概括了会计文化的组成部分, 认为会计文化是社会文化对会计影响渗透的结果, 它由三部分组成: (1) 会计物质文化, 即会计的产品、形象等, 如会计报表、会计人员形象等; (2) 会计制度文化, 即会计人员的思维方式, 行为的准则; (3) 会计精神文化, 即会计人员的思想、价值观和信仰等。 把源于社会文化、民族文化、企业文化, 并结合会计本身特点, 适应会计需要而形成的会计文化, 重新灌输到每一个会计人员, 用来统一他们的行为, 就能创造出一种非正式的、约定俗成的组织规范, 使组织成员在相互作用下, 发生同化, 最终取得会计管理的良好效益。
毛伯林 (1993) 给会计文化定义为:“会计文化, 作为人类文化体系的一个分支, 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 从长期中外会计实践中创造形成的, 为会计人员所共同享有, 它具有引导、凝聚、激励、约束会计群体, 体现民族特色, 从而增进会计活力, 推进会计管理现代化进程的会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的功能。
于玉林 (1994) 对会计文化的表述是 “会计文化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有关会计的物质和精神的背景文化及其自身的文化内涵, 会计文化既是一种理论, 又是一种实践。 ”
易玄 (1997) 将会计文化定义为“会计文化应该是一种社会组织文化, 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的内涵:它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文化体系; 它是一个多层面、多元的文化体系;它是一个社会学、自然学、 经济学等相融合的边缘文化体系它是具有历史性、国际性、规范性、综合性的社会组织文化体系。 ”
黄东光 (2001) 提出:“所谓会计文化, 即是为促进社会经济、社会人员等方面全面发展, 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物质环境、知识系统、价值体系管理制度、教育方式等的总和。 ”
殷勤凡 (2005) 认为:“会计文化是在会计主管倡导下形成的并为全体会计员工共同认可、信奉、实践和传承的精神财富的集合, 由核心层的共同会计价值观和显现观的诚信、独立、客观、公正、谨慎、保密六个要素共同构成, 为会计在人类社会实践中的职能和作用的充分发挥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
张云 (2009) 对会计文化的理解为:“广义的会计文化是指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它包括会计物质文化、会计制度文化、会计行为文化、会计精神文化, 其核心内容是会计人员的价值观。 狭义的会计文化仅指会计的精神文化。 ”
劳秦汉 (2010) 将会计文化表述为人类社会会计领域所专有的历史凝结成的会计存在方式, 是会计人的本质活动的对象化, 即所从事的会计活动的自由性与规范性相统一的并能促进社会经济、 人类历史与会计人自身进步发展的超自然的创造性成果。
三、 会计文化的特征
由于会计文化是会计领域所专有的, 是会计人的创造活动和成果, 没有会计人的会计活动, 就没有会计文化, 没有会计文化, 就没有会计领域的形成, 因而会计文化的形态表现有多种, 表现形式也各异, 但不同的表现形式也存在着一些共同特点, 这些共同的特点反映和体现出来的就是会计文化的基本特征, 可以概括如下:
(一) 动态性。 文化是一种积累起来的学问, 会计文化同样如此, 后期的会计文化是在前期的会计文化成果的学习、 吸收和改进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的, 在会计发展的过程中, 对会计文化对其所在环境有利的一面得到保存和巩固, 而对不利或阻碍会计发展的文化则加以选择与淘汰。 会计文化随着经济社会环境变化而变化, 持续更新和延伸, 是个动态的过程。
(二) 统一性。 会计活动的运行是以会计法规制度、 会计伦理道德为标准的, 具有统一性, 会计人也习惯性形成了遵守会计法规、会计道德的要求。试想如果会计人员在处理公司会计业务时不遵循会计规范, 各行一套, 那么不仅给会计工作带来了混乱, 造成资源分配不平衡和浪费, 而且还会影响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危害社会, 就此而言, 统一的规章制度是会计文化中必要的组成部分。
(三) 广泛性。 从会计文化的定义可以看出, 会计文化涉及范围之广, 现代会计文化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会计研究的领域, 拓展到哲学、文学、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政治学、历史学等众多领域, 把会计人员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道德观念、社会心理都纳入会计文化研究的范围中。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 会计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与之相随的会计文化也会随之延展, 会计文化将更为广泛。
(四) 差异性。 会计文化是会计人在漫长的会计活动实践中形成的, 会计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与经济、政治是紧密相连的, 不同的社会经济对应着不同的会计活动, 自然会形成不同的会计文化, 因而不同的国家会计文化也存在着很多不同, 纵然会计准则实现了国际趋同也不能改变会计文化的这种差异性。 在同一个国家不同的地域会计文化也有着细微的区别, 因为会计的规章制度只针对特定的企业, 这种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会计环境的差别上, 可以说会计文化的差异性是由政治经济以及制度环境所引起的。
(五) 群体性。 会计文化是以会计人的群体形式实现的, 不是个体性的表现, 会计的内容很广泛, 却不能将某一会计文化内容归为一个具体的个人所特有, 会计文化是会计人群体的某种共同意识和行为活动。由此可见, 一种被认为是会计文化的习惯、 行为等必须得到会计人群体的共同认可并共享时, 才能成为会计文化。会计文化使得会计人对已经认同的这种意识具有强烈的归属感, 这就使得会计人不知不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以适应这种群体文化。
纵览会计文化研究的成果, 会计文化特征除了以上概括的五条以外, 还有诸如竞争性、国际性、规范性、创造性、时代性、自由性、连续性、民族性等特征。
四、 会计文化的功能
会计文化所发挥的有利作用总体表现在于促进会计人员的成长发展和协调社会的良好运行。在会计实践中, 会计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约束功能。 正是由于会计文化的具有约束会计人的行为, 使得会计人员能够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没有约束功能, 会计文化的发展方向便失去了意义, 会计工作也不能有序展开因此会计文化的这种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它体现在会计实践的各个方面。会计文化的约束功能只要是通过会计规章制度发挥作用的, 会计人员必须遵守会计相关法规, 必须执行相关制度如在我国由会计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应用指南依次自上而下形成企业会计准则的三个层次, 共同构成了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2006) , 具有法律效力, 在全国范围内 (港、澳、台除外强制执行,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这种会计制度文化的作用是为了使会计行为更加规范合理, 提高了可比性最终也促进了整个会计系统的高效运行。
(二) 导向功能。 会计文化规定了会计行为的价值取向, 会计目标以及会计的规章体系, 通过对会计文化的价值观念、 价值规范和制度规范对会计人员产生强大的号召力, 在会计文化的影响下, 使会计工作朝着有利于企业的方向发展。 会计文化的导向功能具体体现在会计组织通过对会计文化核心的共同价值观选出的带有代表性的先进成员榜样的力量, 使得会计个体逐渐认同这种共同价值观, 并以此为标准来调节自身的行为, 其次会计文化中的制度文化硬性规定了会计人员必须遵守的行为, 也反映了共同价值观的要求, 会计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能将这种硬性规定导向为主动顺应, 发挥出会计的积极作用, 促进生产和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 进而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为社会服务。
(三) 激励功能。 运用会计文化能够影响和改变会计人员在实践中对企业目标的认识、态度和行为。从而使会计人员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千方百计地在法律范围内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奋斗。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将人类的需求由低到高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 自我实现需求是最高层次的需求, 而该层次又包括以下需求:道德、创造力、自觉性、问题解决能力、 公正度、 接受现实能力。 会计文化也是将会计人员的自我实现作为最终目标, 在实现的过程中十分重视人的价值。 采用不同的激励方式, 会激发会计人员为会计组织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工作的积极性, 促成良好氛围的形成。 充分发挥会计文化的激励功能, 会使会计组织能更健康有序的发展。
(四) 凝聚功能。 会计文化的共同价值观使得会计人在实践活动中在心理素质、思维习惯、价值追求、行为规范上大致相同, 由此产生一种对会计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和归属感, 在此基础上容易产生一种强烈的凝聚力, 会计人员在日常的会计管理过程中也耳濡目染, 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会计人员这种共同的价值准则、最终把每个会计个体融合到整个组织中来, 协力同心, 为实现共同的目标去开拓进取、奋力拼搏, 使会计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巨大的整体效应。
除以上主要功能以外, 会计文化还具有辐射功能、 拓展功能、 调适功能、表率功能、应变功能等。
众所周知, 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一个国家的软实力, 会计文化作为会计职业的文化, 具有文化的普遍性和自身的特殊性, 国内学术界对会计文化的研究已有二十多年了, 研究会计文化是建立会计文化体系的重要环节, 通过会计文化体系的建立能够切实引导会计人的正确行为, 从而有效合理配置社会资源。 Z
参考文献
[1] .龙云飞.简论会计文化[J].工业技术经济, 2001, (1) .
[2] .殷勤凡.对会计文化的批判性思维[J].当代财经, 2005, (5) .
[3] .张云.中国会计文化研究[M].大连:大连出版社, 2009, (9) .
中国古人对风的认识 篇10
我们今天说风的名字,一般只用风所来的方向,比如东风、西北风,或表示风的强弱,比如微风、暴风。除描述风的自然属性外,我们基本不用其他类型的称呼,因为给风再起其他名字,懂得了“科学”的我们都觉得意思不大了。不过,古人则认为给风起各类名字是一件意思很大而且很重要的事。“八方风色以类从,北凉、西泰、凯南、谷自东,颓、猋、飘、庉、暴、昌、噎,一一命义无相蒙。”(清查慎行《舶?风歌》)这些都是古代的风名,都包含着特殊的意义,但对于我们来说,却已经很陌生了。
刮风在我国是大事。我国华北东部和长江下游南部地区,受山脉地形的制约,地区性季风环流十分明显。风的时间、方向、强弱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凶吉祸福不同的影响。另外,从现象上看,风(以及雨)还是这样一类自然物:它来自天上,却能疾行人间,给人间带来祸福,有这种特性的自然物并不多见。史学家宋镇豪先生指出,上古社会人们信奉的气象诸神中,最受重视的大约就是风神和雨神,所以对风神、雨神的崇拜,一直被保留在后世国家级的最高祀典中。
风的自然特性使风神崇拜带有明显的方位和地域性因素。对于中原的黄帝族来说,风基本上可以说是坏东西。黄帝大战南方蚩尤时,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山海经·大荒北经》),风伯、雨师是操纵风、雨的神,都站在蚩尤一边。不用说,对蚩尤来说,风是好东西。
在黄帝以后的历史中,大地域的国家出现,东土、西土、南土、北土、中土都归并为一个国家。于是,在精神领域,创造出许多与大地域相适应的观念,如“四海”、“九州”等等,其中也有“四方风”。按照古书《尔雅·释天》的说法,“四方风”是:南方凯风,东方谷风,北方凉风,西方泰风。“四方风”,以中原为中心视点的四方观念与风的自然特性巧妙地结合为一体,为古人的宇宙模式添加了一项内容。
古人认为,风与日月星辰一样,具有庄严的神性,因此一定要诚心诚意地祭祀,商代甲骨文就有祭祀“四方风”的刻辞。对商代的人而言,风是神,并不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自然”。如果我们非说商代人祭祀风是“尊重自然界”的一种表现,那么商人一定会跟我们辩论,他们会说“我们不知道自然界是什么鸟东西,我们只知道神,你说的日、月、风、雨,那都是神,我们只知道敬神、畏神”。如果我们再说“你们敬神其实是假,你们在客观上敬的还是自然”,商人定会操起干戈,对我们动武,捍卫自己的信仰。
敬风只是一个开始,后来我们的祖先对于风的理解和想象越来越丰富。看到风刮在草木上,草木一齐倾倒;风刮在人身上,衣带一齐飘扬。如此整齐划一,真是万众归一的样子。于是“风”又有了教化归一的含义,而且是“上之化下”,威力无比。《盐铁论·非鞅》说:“诸侯敛衽,西面而向风”。这句话说的并不是诸侯们面向西方,迎着西风整理衣裳,而是指软弱的东方列国接受强秦的政教,而归于一统的意思。《战国策·秦一》所说“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也是这个意思。
由于风的飞舞飘动、感人拂面等特点,我们可以看到“风”还被引入了文化的范畴,喻示着种种文化行为。在中文里,带“风”字的文化词儿很多,例如“风格”、“风俗”、“作风”、“风味”、“风姿”、“风流”、“风情”……不胜枚举。只是在使用这些词语的时候,我们早已经把天上刮风的事忘记了。
【对中国地景文化的认识】推荐阅读:
对中国文化的乡愁07-20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当代价值09-12
论易经对中国伦理文化的影响05-24
对中国思想文化建设的思考05-26
浅谈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08-03
联想公司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与推广08-26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管理理念的影响08-27
对中国音乐文化发展07-22
论风水观术对中国传统丧葬文化的影响10-08
珠宝首饰设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功运用研究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