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民族节日文化

2024-06-07

中国的民族节日文化(精选11篇)

中国的民族节日文化 篇1

摘要: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有效地推进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 并且高效地利用当地地域特色实现学校教育的民族文化传承功能。本文以本地区蒙古族节日文化为资源, 开发蒙古族小学阶段的校本课程, 以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和蒙古族节日文化传承。

关键词:校本课程,民族节日,文化,小学阶段

一、校本课程的提出

2001年6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明确规定:“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 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体系。”此规定保障了少数民族地区校本课程的发展。以国家课程为基础的前提下, 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本精神, 积极并努力开发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在一定程上填充国家课程无法顾及的地方差异性和传承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不足。民族的节日文化体现了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底蕴, 反映了这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生活。民族文化特别是具有少数民族地方特色的传统节日文化受到特别关注, 民族地区的各校课程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自下而上”地随之改变, 不仅在比例上民族文化课程有所增加而且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更趋于合理, 新的民族课程体系以形成, 即国家课程、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和民族地区校本课程。为求达到多元文化良好发展的教育目标, 民族地区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以地方学校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前提, 以多元民族文化教育理论为基础, 以民族文化为着力点, 充分挖掘少数民族文化内涵及各种表现形式。

二、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

(一) 开发校本课程, 能够改变单一国家课程管理体制所存在的弊端, 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 国家教育部基本掌握着我国的课程决策权, 显而易见的, 集权式的课程管理存在很大弊端, 灵活性不够。教学内容一直在追赶社会的发展, 并不能契合各地区、各校的实际情况, 无法全方位满足地区发展的需要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因材施教是被普遍认可的教育原则, 现实的教育情境却并没有按照这样的原则来实施, 统一的标准和存在差异的学生就必然成为了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地区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助于改变现状, 弥补集权式的国家课程管理体制所存在的诸多不足。

(二) 学生生理和心理机能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体现在基础教育阶段, 不仅对知识积累还是思维方式培养, 在学生终身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小学阶段进行适应本校学生发展特点的校本课程开发, 对促进其全面发展提高各项素质都极为重要。对学生发展需求和学生个体差异的满足与尊重是校本课程的价值所在。在真实课堂情境中对节日文化的内涵融入, 进行师生互动, 初级阶段的学生会更加活跃在贴近自己生活的课程中, 从而有助于教师提升教学效果, 根据情景变化对课程可以更好地加以修订。这种民主的开放课程体现了开发此课程的诸多优势和特色。更好地走进学生的生活中。

(三) 民族文化的日渐消陨。

随着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破坏以及普通话推广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冲击, 民族文化的传承受到影响, 一些独具本地区特色的资源在逐渐消失, 着实令人扼腕叹息。以民族节日文化为例, 笔者通过访谈、观察等研究方法对本地区蒙古族小学的教师和学生做调查发现, 学生对本地区的民族节日知之甚少, 教师也极少利用本民族的节日为资源进行教学, 如此, 民族的节日文化难以得到传承是必然的。民族节日是本民族地域性、承传性、稳定性的一大体现, 节日的沿袭和前传后承, 具有深厚、传统和久远的影响。以节日内容、节日文化内涵为资源的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实现学校教育的民族文化传承功能。

三、关于小学阶段节日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对策的思考

(一) 健全校本课程管理体系

校本课程管理区别于学校的日常管理, 校本课程幵发需要一个民主开放的组织机构, 组织内部成员都是平等的, 拥有自由表达和发言的权利, 是横向的组织管理, 而不是纵向的行政管理。建立家庭、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校本课程开发体系, 各尽其责, 合力打造有本校特色的以节日文化为资源的校本课程。

(二) 建立教师共同体

教师要同外界分享经验、加强交流与合作, 将对校本课程开发大有裨益。校本课程开发需要一线工作的教师们共同贡献智慧, 一味的“孤军奋战”, 这样会不利于校本课程的更好发展。具备开发愿望和能力教师之间加强引导、广泛交流与合作迫在眉睫。增强校与校、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与合作, 共同开发出适合本学校的课程。

(三) 教师进行在职的校本课程开发培训

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主体之一的体现者是教师, 具有扎实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是校本课程开发成功与否的关键。教师担此重任的方法之一就是对广大教师进行在职的校本课程开发必要的培训。进行专业培训使教师们更好地了解最前卫最科学的课程理论及相关的课程知识, 在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理论中来提高教师应掌握的课程意识和课程观念, 对教师们课程开发能力的提高、课程质量以及社会的满意度都进一步的提升。

(四) 挖掘节日文化内涵, 合理利用各种民族节日文化资源

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 开发和利用好各种课程资源是非常重要的。例如蒙古族节日马奶节, 牧民们在金秋八月收获的季节里, 为了祝愿幸福安康、吉祥如意、人丁兴旺, 所以以洁白的马奶作为节日的名字。象征着草原的兴旺, 同时也唤起人们对马奶哺育的感激、尊敬之意。此节日也可以在校园中开展, 教师和学生以及家长一起欢度节日, 让学生更深刻体会到节日的价值和带给我们深刻的教育意义。节日文化资源的多样性使得校本课程的开展也具有相应的丰富性。

(五) 构建形成性评价

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是主体, 学生是服务的主体, 实现课程开发的终极目标的途径是建立起促进学生和教师主动发展的评价体系, 传统的课程评价观念是以应试为主要目标, 并不能真实地反应学生的全面发展状况, 构建形成性评价方式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有利支撑, 并能够及时反馈该课程的实施状况, 为进一步开发民族校本课程提供依据。

四、结语

我国在民族地区实行校本课程的时间并不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中, 是改变集中课程管理模式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少数民族地区有利于建设特色学校,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适合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课程理论建设。不同学校的自身条件和资源不一样, 因此, 统一的模式和标准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是不固定的。学校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基地, 要从自身的条件出发, 为课程开发建设一个民主开放的组织机构, 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环境氛围, 给教师提供一个施展才能和专业成长的平台。教师作为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评价者, 应该增强校本课程意识, 有意识地提升和丰富自己的课程理论。具有节日文化校本课程的设立对于每个学生文化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都有长远的影响。以本地区文化特色为出发点、落脚点和立足点来弥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缺陷, 树立拓宽学生视野和丰富学生精神视阈的重要途径, 有利于从小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热爱本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任静.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 [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蒙淑毅.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以广西大化县民族民间文学校本课程开发为例[D].广西师范大学, 2007.

[4]杨淑媛.民族节日文化的当代变异[N].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6期总第124期) .

[5]丁增光.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个案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

中国的民族节日文化 篇2

段 梅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在文化发展上相互影响彼此渗透,既有相同的共性,又有相对独立自成系统的个性,并以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和生活。少数民族节日作为各族人民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载体,在各自不同的地理和社会环境及多种形态中不断发展,形成了绚丽多彩的节日文化。本文试图从美学的角度来分析中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这一文化形态特征。

少数民族节日美学界说

探讨少数民族节日美学问题,就要对少数民族节日美学有一个清晰的界定。这里首先要涉及的是一个民族学概念。民族,即是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共同体。中国少数民族节日其中包括多民族共有的节日和各民族或某些地区甚至是某些村寨特别独有的节日,是民族共同体在共同的实践中所创造的、反映民族心理、民族情感并具有民族认同性和内聚性的民族文化形态。

中国少数民族节日美学,作为一门研究民族节日的审美活动和审美价值的学科,已经超越了作为艺术哲学这一传统观念的美学范畴。新技术革命的飞跃,物质和精神价值的发展,使得人们的审美观念不断发生变化,由此引发了美学研究向跨文化研究的延伸,形成美学文化系统。美学文化学,是美学与文化学的结合体,就是审美文化学。它是指一切具有审美因素并可以进行审美分析和评价的广义的审美文化学研究,是在各种文化模式的整体中探寻内在的和谐和审美的情感寄托的新兴学科。少数民族节日美学是从审美的视点揭示少数民族节日与各民族现实生活形态之间的关系,研究各民族节日的功用,探讨民族节日给人的感官所带来的愉悦性,对人的情感和心理的调动以及使人所产生的审美享受的程度和性质也就是审美反映,进而对其审美价值作出评判的一门学科研究。

民族节日丰富多样性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历史源远流长,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丰富多彩。关于中国各民族节日活动的统计,目前尚未有全国性调查精确数字,“但仅就曾经普查过的贵州一省来看,民族的节日集会每年达一千多次。”① 少数民族节日的内容,春有踏青插木、夏有歌舞游艺、秋有丰收庆典、冬有祈祥祭祀,可谓千姿百态,多种多样。在节日形式上,民间多以村寨为单位,有的是村 注释:① 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1997年版,第453页。

寨、地区间联合举行的集会,开展传统文体娱乐或竞赛活动,也有的借此时机进行物资交流商贸交易,传统节日早已成为少数民族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少数民族节日带有明显的地域及乡土文化特征。地域环境决定着人们的物质生产和由此产生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及其文化形态,各民族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地域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制约有着密不可分的重要关系。民族地区和社会环境的不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使得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形态和特征通过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即各民族所独具的思维意识方式鲜明地表现出来,形成了内容丰富风格多样的民族文化。生活在相同或邻近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同民族,在文化发展上相互影响,不断融合,可以有相同或近似的风俗文化,而同一民族或其中的几个支系又会因所生活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民族文化的地方性体现在民族和民族之间、同一民族和同族不同支系之间。从总体上来说,汉族人口众多,遍布全国各地,其文化作为华夏文化的主体文化,影响深且远。少数民族人口稀少,居住环境愈闭塞,其传统文化保持得愈加完整,因而也愈具特色。民族节日作为一种重要文化现象,不仅直接反映了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面貌,而且影响到一个时代的民族精神。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在原始时期多与宗教祭祀活动有关,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兼有纪念性、社交性、娱乐性和商贸性的群众性社会活动。建立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构架上的各民族传统节日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同中有异,异中见同,体现出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刻渗透力和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少数民族节日大体上可分为节气时令性节日、宗教祭祀性节日、祈祝丰收性节日、传说纪念性节日以及社交娱乐性节日等。民族节日对于凝聚民族精神、增进民族团结有着重要意义。

时令节日的传承性

节气时令性节日在民族传统节日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因而最具普遍性。节日,又叫节令,即通常所说的节气时令。古代的节气,有时指一段时间,而现在都是指时刻。从小寒开始,太阳黄经每增加三十度,便是一个节气。时令,也称月令,即古时按季节制定的关于农事的政令,后来又作为岁时节令的称谓。早在春秋时代,中国的先人运用圭表测日影的方法定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大节气。以后,通过农业实践逐渐充实改善,又将立春、立夏、立秋、立夏和秋分、夏至、冬至定为八节。到秦汉年间,已完全确立了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的划分,起源于黄河流域,这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将一年分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个段落,即二十四个节气。它表明了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是进行农事活动的主要依据,因此叫作农历,这是一直沿用至今的中国古代历法。农历平年每月有两个节气,月初叫节气,月中 2 以后叫中气,闰月没有中气。二十四节气包括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民间所说的立春正月节、立夏四月节,立秋七月节,立冬十月节等皆出于此。史书中就有“夫阴阳四时、春分、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② 的明确记载。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和节气的划分有着密不可分的直接关系。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时间绝大多数都依照农历或本民族历法,也有的根据天象或农事生产活动安排择期或不定期举行。

春节,古称“元旦”,最早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尔雅》言之“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传说每逢此时,人们都要杀猪宰羊,祭祀祖先上天,祈丰纳吉。还要用朱砂涂脸,鸟羽作饰,高歌起舞,以示庆祝。史书有载:“正月

③一日为元日,亦云三元: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许多民族都有过春节的习俗,保留着祭祀祈福纳吉、家人团圆欢聚、举办娱乐活动等传统。此外,藏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羌族、彝族、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布朗族、普米族、怒族、独龙族、基诺族、苗族、仡佬族、瑶族等少数民族还要庆祝本民族的新年。节气时令性节日对于农业生产适时耕作有着明确的指导意义。蒙古族、满族、朝鲜族、达斡尔族、赫哲族、壮族、土家族、白族、羌族、彝族、布依族、畲族、仫佬族、侗族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还有过上元节、二月

二、清明节、六月

六、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腊八节等传统节日的习俗。这些节日尽管内容形式各有不同,但都是民族文化的高度浓缩,体现出一种祈盼天地鬼神人间世界和谐的审美观念,从而使节日这一文化形态,能够穿越历史的长河,跨过民族、地域界限,世代传承地保存下来,充分反映了各民族文化的深刻渗透力和相互共通性。

祈祝丰收节日的寄托性

中国是个农业国家,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少数民族大多从事的是农、牧、渔业生产,丰收是人们梦寐以求的希望,于是有了祈祝丰收性节日。早在周代一年之始就要祭祀田地,歌舞娱神,祈求当年的丰收。《周礼》记载:“凡国祈年于田祖,吹豳雅,击土鼓,以乐田峻。国祭蜡则吹豳颂,击土鼓以息老物。”④ 这里说的田祖,是传说中的农耕始祖神农。田峻,是管理农事耕种的官。人们击鼓奏乐,歌舞祈年,主旨是祈求先祖农官保佑农业丰收,人畜兴旺。纵观少数民族节日风俗,其中也不乏有这样的内容。

鄂温克族每年农历五月下旬择日举行的米阔鲁节,土族每年农历七月十二日至九月十六日的纳顿节,西藏拉萨、江孜、日喀则及雅鲁藏布江中下游河谷等地区的藏族秋收前择吉日举行的望果节,哈尼族农历六月的枯咂咂节,云南陇川、梁河等地阿昌族每年农历九月中旬举行的会街,贵州东南部苗族农历六月或七月举行的吃新节,广西浔江沿岸壮族、瑶族每年农历三月二十日和农历七月二十日预祝欢庆渔业丰收的的鱼花节,还有景颇族、傈僳族、②③ 参见《史记 太史公自序》。

参见隋代杜台卿《玉烛宝典》。④ 参见宋 王昭禹《周礼详解》卷二十一。

拉祜族的新米节,阿昌族、基诺族的尝新节、高山族的丰年祭等都属于这类节日。在这些节日中少数民族祭天地娱鬼神,欢歌起舞举行庆宴,寄托了对丰年的期盼,是对美好生活的热切追求,它带给人的是无限想象和愉悦,同时人们也从中得到心际的满足与安宁。

宗教祭祀节日的多元性

少数民族宗教祭祀性节日是宗教文化现象的一种直接反映。宗教,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意识形态,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以虚幻方式为特征来反映现实生活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体系,强烈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理意识,规范着人们的思维观念,左右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支配着人们的社会行为,渗透深入到人们精神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领域和层次。少数民族在各民族社会发展极不平衡的历史进程中,保持吸收了本土和外来的各种文化和宗教信仰,形成了多元化的宗教祭祀性节日。

聚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散居在各地的回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和甘肃、青海等省的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等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是伊斯兰教各民族重要的三大宗教节日。聚居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和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省的藏族,内蒙古自治区的蒙族,青海、甘肃等省的土族、裕固族等少数民族信仰喇嘛教,也就是藏传佛教。藏传佛教的传大召、传小召、瞻佛节、燃灯节、萨噶达瓦节、雪顿节等传统节日在藏族、蒙古族、土族、裕固族和部分纳西族、拉祜族、门巴族中有广泛的影响。聚居在云南省的傣族和部分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景颇族、拉祜族等少数民族信仰小乘佛教,主要赕佛节日如农历十月中旬的开门节、农历七月中旬的关门节和清明后第七天开始的泼水节浴佛等都是这些少数民族的宗教性节日。苗族主要宗教信仰是自然崇拜、鬼神崇拜和祖先崇拜,宗教节日有鼓社祭、祭山节等。土家族每年正月初三至初七举行的调年会,又称社巴节,是土家人特有的一种祭祀和文化娱乐活动。羌族信仰万物有灵的多神崇拜,又叫转山会的祭山会,是羌民传统的祭祀节日。怒族信仰万物有灵的多神崇拜,信奉仙女,每年农历三月十五的仙女节是怒族的传统宗教祭祀节日。

少数民族宗教祭祀性节日还有四川康定藏族等民族的四月八转山会,云南大理白族的绕三灵,纳西族的三朵节,佤族的拉木鼓日,布朗族的祭童、堆沙节,普米族的转山会,壮族的中元节、牛魂节,瑶族的盘王节、七月祭祖,仫佬族的依饭节、牛生日,毛南族的分龙节,布依族的六月六祭田公田母,侗族的祭牛神,水族的敬霞节,仡佬族的三月三、六月

六、祭牛王,畲族的三月三祭祖,俄罗斯族的复活节,高山族的五年节等。早期的宗教祭祀性节日是出于信仰和崇拜的需要,并未有自觉的审美意识,只是一种将崇拜和联想汇融在一起的人类精神的物化形式。伴随“人性”的介入,使原本为“神性”的宗教活动带有了世俗情趣的娱乐色彩,祭祀节日活动中的敬神仪式同时也是庆典娱乐节目,达到人、神同乐的目的。“在宗教仪式上载歌载舞,4 这不仅表现了人的宗教需要,而且也表现了人的审美要求。人的行为的各个不同方面在这里融为一体。人在崇拜活动中,不仅对宗教情绪而且对情感和审美体验乃至充沛的精力,都可以加以‘调节’。”⑤ 多元化的宗教信仰,决定了宗教祭祀性节日的多元化审美需求,人们从这些节日中不仅得到宗教的感应,也享受到节日的快乐,或肃穆、或凝重、或超然、或虚幻、或玄妙,人们将各自的领悟及情感融入无限的审美创造,音乐、歌舞、服饰、器物无不蕴涵交织着审美的韵味。

传说纪念节日的象征性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关于节日的起源,大都伴有美丽动人的传说,还有一些是为了纪念历史事件或本民族的英雄。锡伯族的四·一八节,是纪念清代锡伯族数千余官兵及其眷属奉命西迁屯垦戍边的传统节日。西藏江孜地区藏族的达玛节,相传原是为庆祝江孜白居寺和八角塔的落成而举办的赛马、射箭集会,以后逐渐演变为的传统节日。藏族的沐浴节,传说是纪念观音用仙水为救黎民百姓疗伤治病消除瘟疫的节日。彝族、白族、纳西族、普米族、阿昌族、拉祜族、佤族等民族的火把节,是多民族的盛大传统节日,有说是纪念古时彝族英雄阿提拉巴的节日。云南楚雄一带彝族的插花节,相传是为了纪念古时为民除害献身的彝家姑娘咪依鲁的节日。广西那坡和云南文山一带彝族的跳公节,传说是纪念古代彝族首领九公感念金竹救命之恩沿习形成的节日。云南大理一带白族的三月街,相传是观音菩萨下凡制服恶魔普救众生的庆典节日,以后又发展成集文艺体育娱乐贸易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节日。云南红河一带哈尼族的里马主节,传说是纪念哈尼族的崇奉传达春天信息的使者布谷鸟天神的节日。云南德宏景颇村寨的木脑纵歌节,传说是景颇先民宁娃为父母的送魂仪式,后来世代相传形成了盛大的节日。贵州台江、施秉两县交界的清水江两岸苗族村寨苗族的龙舟节,相传是纪念打鱼老人杀死恶龙的节日。此外还有藏族的采花节、俄喜节,彝族的牟定三月会、白族的耍海节,纳西族的三月会,苗族的四月

八、吃姐妹饭节、拉龙节、爬山节、踩鼓节,布依族的牛王节、毛杉树节、查白歌节、六月六,黔南水族六月六洗澡节,壮族的吃立节、娅拜节,京族的唱哈歌节,高山族的船节等。这些节日是各民族审美理想的具体体现,包含了情感的回忆与追求,风格上带有史诗性的壮美。纪念的主体大都是各民族的崇高代表,救世济民的英雄。节日中举办的定型化、程式化活动,多借助想象再现本民族的历史或是圣贤们感天动地的丰功伟绩。大量富有象征意象动作、模式及各种隐喻创造,在人们的审美意识中形成暗示,左右着人们的审美取向,使人们在对英雄崇拜中得到情感的净化和精神的享受。

社交娱乐节日的抒情性

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社交娱乐性节日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 ⑤ [苏]约·阿·克雷维列夫《宗教史》上卷,第34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分。这些节日有回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的六月六莲花山花儿会,维吾尔族的麦西莱甫,藏族的林卡节、曼拉节、赏花节,彝族的杨梅街跳歌节、玩花山、赶花街、赛装节,傈僳族的拉歌节、刀杆节,纳西族的牧童节,苗族的芦笙节、赶歌节、跳花场,水族的卯节,侗族的赶社节、斗牛节、三月三歌会、大雾梁歌会、圣德山歌场、赶歌场、花炮节,壮族的阿宝节、三月三歌圩节、陀螺节,仫佬族的走坡节、后生节,仡佬族的“跳姑娘”,畲族的歌节,哈尼族的姑娘节,土家族的“女儿会”和黎族的爱情节等。节日中人们唱歌跳舞,开展各项体育娱乐活动,展现出少数民族浪漫热烈欢快生活景象和优美多姿的风俗民情,体现了少数民族的勇敢强悍和积极进取精神。这些节日有相当一部分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社交活动。悠扬的琴声,欢快的歌舞以及在清山绿水花前月下映照的缠绵细语,构成了节日的亮丽景观。这些节日风格上带有抒情性的优美,体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娱悦亲切,激发青年男女内心的美好情感,折射出他们对未来的期望和憧憬。

中国的民族节日文化 篇3

日坛小学在现代社会的理念下,以校本课程为载体,重温传统节日,重温传统文化,倡导学生爱中国、爱中华民族、爱科学,树立新风尚,进一步发挥了中国传统节日的内在价值,发扬光大其教育功能,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民族情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开发“过中国节·育民族情”校本课程,

认识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学校编排了系列教材和活动,所涉及的中国传统节日主要包括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通过开展一些有趣的节日活动,让学生逐渐深入了解这些传统节日,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

1.民族体育课程,张扬中华斗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蕴涵深远,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学校以让学生“过中国节·育民族情”为契机,把弘扬优秀传统节日文化,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抓手,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开展了一些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学校利用多种形式详细介绍了清明、端午、重阳、中秋、春节这几个中国传统节日的活动,比如赛龙舟、蹴鞠、放风筝等,让学生了解这些传统体育活动的由来以及参与方式,了解这些活动背后的文化内涵。又如,学校利用微课向学生讲解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抖空竹,帮助学生认识这项活动,并教会学生抖空竹的方法,让学生通过体验这些节日活动,既了解节日文化,又激发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民族文学课程,抒发中华情怀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传统节日的风俗、文化和内涵,课程中加入了有关节日诗词的内容,这些内容包括了对不同节日、以及反映同一个节日的不同描写,让学生通过诵读古诗词,加深对节日的认识,比如清明节的古诗词诵读中就涉及了有关祭扫、踏青、传统体育活动、寒食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更全面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如学校根据清明节习俗将清明诗歌进行分类,编印了《清明诗单》。

3.民族音乐课程,表达中华情感

在音乐方面的课程中也融入了节日的文化特点。比如在低年级让学生学习《赛船》,通过学习和表演唱,让学生感受端午节赛龙舟的场面;中年级通过学习祭英烈的歌曲,学习前辈的英雄事迹;高年级学习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歌,体会各地春节的喜庆气氛。另外,还让学生欣赏和学习一些体现节日特色的歌曲,如《花好月圆》《八月十五月儿明》等,进一步了解节日文化,加入一些节日的民族舞蹈的欣赏和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节日的氛围。

4.民族民俗课程,体味中华底蕴

针对学生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不多或不全面的情况,学校利用校本课程向学生诠释节日文化。比如,详细介绍了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赏灯习俗始于汉代。又如介绍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又称为“双九节”“老人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还会介绍有关节日的饮食文化,比如为什么在端午节包粽子等,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5.民族美术课程,表现中华风采

学校开发了节日绘画系列课程,让学生动手画出节日的画面,从色彩、形态方面直观认识节日的场面和气氛。比如画敬老爱老图、画龙舟、制作小挂件等,还给一些古诗进行了诗配画的活动,融合了语文学科的学习理解,让学生在学习和认识节日文化后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落实“过中国节·育民族情”校本课程,

深化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成效

中华传统节日分别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审美情趣等多方面的历史文化,日坛小学的“中国节日培育学生民族情结”的教育内容中涉及了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是中国五个传统节日,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特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体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1.彰显中国民族文化特点

在课程内容的设置方面,所有的节日内容均为中华民族所独有的,比如,讲节日的来历,让学生了解节日的内涵;让学生吟诵节日的古诗,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节日在古代中国人心中的意义;介绍人们在节日中的所作所为,让学生体会节日的气氛;讲解节日活动,指导学生如何过这些节日。比如介绍春节时,就详细介绍了从腊八节的腊八粥和腊八蒜、小年的祭灶吃糖瓜和饺子、三十守岁、逛庙会、“破五”的饺子,一直到元宵节的元宵和花灯,让学生认识完整的春节活动和文化。

2.强化学生民族文化行为

在校本课程中,通过多种学习和活动方式让学生多参与、多体验,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参与到节日活动中,让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进一步熟悉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感受其中的魅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民族情结。

教材中编排了许多让学生参与的民族节日活动内容。比如,在学生学习重阳节的内容时,除了让学生欣赏古代重阳节的经典诗歌词句,还让学生为诗配画,或者是让学生自己创作绘画,更主要的是让学生设计敬老爱老的活动方案,并且依照设计方案进行爱老敬老的活动,增强了课程的实效性。

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并存、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形势下,我们有必要通过传统节日文化保持民族特色,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

中国的民族节日文化 篇4

回忆:民族节日文化分外诱人

记得儿时,家乡对传统节日看得很重。虽然那是一座遥远的土家山寨,人们生活得非常清贫, 但一旦到了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人们都要精心作一番准备。寨子边那棵大古树下,便是我儿时就读的乡村小学。那时,村小的老师都是从寨子上请的民办和代课教师, 老师们常常是一边忙家里的农活,一边给我们上课,多数日子是裤脚上裹了不少黄泥巴进课堂。天高皇帝远,每到这些节日,老师便叫我们放假休息,我们也因此常常陶醉在乡村贫寒人家浓浓的节日氛围里。

按家乡的风俗,清明时节,有条件的人家要吃猪头肉。那时杀年猪的人家少,吃猪头的人家早早地起来用稻草烧猪头,用大鼎罐煮猪头,整个寨子弥漫着腊肉的香味,引得我们口水直流。正是深春,田间地头有不少蒿子,我们在父母的带领下上山采蒿子,满山满岭都是春天的花儿, 我们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就像春天里快乐的小鸟在山间地头尽情地飞翔。回到家里用饭和蒿子拌在一起,放点油盐,便是“社饭”。用今天时髦的话来讲,这“社饭”绝对绿色、环保, 没有受到丝毫污染。我们上山采蒿子的同时,又强了身、健了体,尽管家境贫寒, 我和儿时的伙伴依然茁壮成长,连咳嗽都很少。

最让我刻骨铭心的就是“挂清”。“挂清”是清明节最庄严的一件事情 ,不能有一点马虎。在节前,家家户户都买来清明纸,用剪刀剪成条状。哪怕家里再穷,都要“挂清”。清明时节,正是仲春,细雨纷纷,万物葱茏,走在故乡的山间小道上,只见所有的坟头都飘着洁白的清明纸, 我们幼小的心灵有点震撼。在故乡人朴素的情感中,今天平静的好日子少不得先人的庇护,所以,对地下的先人总要用“挂清”的方式表示思念和崇敬。在微风中,清明纸在风中不停地飘拂,我们的心里满是肃穆和虔诚。

至于端午节吃粽子、看龙舟,中秋节舂粉粑(粉粑就是用碓把糯米舂成细粉,然后用温水揉成包子状,包上馅料, 蒸熟即可)、杀鸭子,过春节烧年蔸蔸、敬菩萨,更是别有一番情趣。有两件事情想起来尤其深刻,一是端午节母亲买来雄黄,把雄黄放在水缸里,还在屋周围洒些雄黄水。今天才知道里面的科学道理,因为天气渐热,在水缸里放雄黄可以杀菌(乡下人都喝生水),用雄黄味可以驱赶毒蛇。二是过年家家户户都要烧一个好大的树蔸,叫“年蔸蔸”,谁家烧的树蔸大,火便大,便预示着明年家庭红红火火,来年年猪喂得大。当我把这些童年的记忆说给我的学生,学生总是睁大明亮的眼睛,心中好不羡慕。因为我经历的这一切,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陌生的。

现实:孩子对节日文化十分陌生

每年的端午节,年迈的母亲都从遥远的乡下到城里来,给女儿送来几个粽子,满屋都是粽子的香味,女儿欢呼雀跃。女儿问:“婆婆,粽子怎么做的? ”女儿上高中了,每年的端午节都是在学校度过的, 当然不知道粽子是怎么包的。孩子十五六岁了,竟然不知道粽子是怎么包的,我不禁有些失落。我告诉孩子, 粽子好吃,却难包,首先要采来粑粑叶洗净,然后要采来棕树叶子,把棕树叶子划成细丝,等水气干到一半,才能用。还要泡糯米, 并且在糯米里面放上碱水。在包的时候,要把粑粑叶折成三角状,用棕叶丝捆好,粽子包成棱角状,一气呵成,既紧扎又美观。女儿听我絮絮叨叨说了这么多,伸伸舌头,她怎么也不知道小小的粽子后面有这么多故事。

一天,一位老教师和我谈起作文教学的种种难处, 指出现在学生知道的少,动手的少,只看见“院子里四角的天空”,作文素材枯竭,更不会对民族传统节日有所了解。我也深有同感,孩子们拿起笔来作文,要么咬笔头,要么抄袭, 学生犯难,老师为难。其实,我们的孩子光从原汁原味的民族传统节日里都可以找到很多作文素材。为此,我们专门在四、五、六年级作了一次问卷调查,每个年级选取一个班,设计了以下问题:

①你喜欢过哪些节日? ②你知道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的内容吗? 有哪些习俗? 有什么意义? ③你参加过家人包粽子、挂清、舂粉粑、烧年蔸蔸等活动吗? ④你喜欢过端午、清明、中秋这些节日吗? 为什么?

调查显示,85%的孩子喜欢过圣诞节、愚人节,90%以上的学生对传统节日有哪些内容、要开展哪些活动不知道, 95%以上的孩子没有参加传统节日的准备活动。100%的孩子表示喜欢参加包粽子等家务劳动, 但要读书没有时间,或者表示父母根本不要他们插手。调查完毕,我们的心情非常沉重。我们的孩子在圣诞节里疯狂购买圣诞礼物,在愚人节里尽情搞笑,却连自己民族传统节日里的粽子也不知道是怎样包的,我们有点心痛。面对西方国家文化的影响和本土节日文化的流失, 我们有些忧心忡忡。所以,当我们一味责怪孩子作文无话可说、节日文化观念淡薄的时候,我们更要作如下拷问:

①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民族节日文化距离我们是远了,还是近了? ②面对沉重的学习负担和压力,我们的孩子还有时间和我们包粽子、舂粉粑吗? ③作为教师、作为家长我们有多少人不会包粽子、舂粉粑? ④我们有理由可以让孩子永远不会包粽子、舂粉粑吗? ⑤怎样让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在孩子们的心里生根、开花、结果?

展望:留住民族文化的根

民族节日文化是一个民族千百年来的精神积累,是一个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的根。时代的进步、繁荣的经济不但不会和民族传统文化互相冲突,相反,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会使我们的时代更加多姿多彩,保护和弘扬民族节日文化会促进经济的更好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旅游给当地带来实惠就是例证)。教育者应当高举节日文化的大旗,引导学生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让民族节日文化熠熠生辉,把根留住。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在我们山区,民族节日文化气氛相对要浓厚得多。山区民风淳朴,人们把传统节日看得很重,所以,作为山区学校,我们传承民族文化有得天独厚的条件。2008年初,在龙山县(以下简称“我县”)教育工作校长会议上,局长工作报告第一次强调发展基础教育要结合本地实际,大力弘扬民族节日文化,保证学生过好清明、端午和中秋节等节日, 在与会校长中引起很大反响。为此,全县各校专门召开行政会,研究弘扬民族节日文化事宜,第一次把过好传统节日引入校长工作报告中。过去,每当到了清明这些传统节日,学生想放假,教师想休息,但文件不允许,现在到了传统节日,国家确立了法定假日,教育局、学校都高度重视传统节日问题,师生们无不为之欣喜。

只有留住我们的“根”,让孩子们感受民族节日文化的魅力,我们的民族节日文化才会发扬光大。面对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我们不仅仅是给孩子放一天假,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感知民族文化,树立民族自豪感。让学生知道,清明凭吊先人、端午纪念屈原、中秋一家团圆、春节憧憬未来都是中华民族最美 好的情感 表现 , 是我们民 族的“魂 ”, 是我们民族的“根”, 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关注、不参与、不热爱。我们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去感受, 用画笔去描绘,用作文去表达。在过来的日子里,我县不少中小学在传承民族节日文化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事实证明,这样做是行之有效的。我县里耶小学、里耶民族中学位于酉水河边,每年端午节都尽量把学放得早一点,让学生在河边观看龙舟竞赛,为此,学生在作文中把看到的龙舟竞赛写了下来,非常感人和亲切,两校的学生节日作文在县内很有名气。我的中学时代就是在里耶民族中学度过的,记得每年的端午节老师都早早给我们放假,我们像小鸟一样去河边看龙舟竞赛,直到今天,龙舟赛的欢乐场面和震天的三连炮(一种灌火药的土炮,连响三炮)还清晰地留在记忆中。我县洗车小学、苗市小学地处美丽的捞车河畔,那里山青水秀,山上青蒿遍地, 学校要求学生上山采蒿子,做社饭,走入自然,亲近自然,学生从山坡上采来的不仅仅是绿油油的蒿子,还有沉甸甸的感受。我县一中、二中、一小、二小等校鼓励学生回家参加清明祭祖 活动, 有条件的学校要学生包一包粽子,舂一舂糯米粉粑,学生因此写出了不少生活作文、亲情作文、真情作文。在这些实践中,学生民族自豪感将大为加强,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民族,热爱养育自己的土地。

值得一提的是龙山二小的民族风情壁画墙。在壁画墙上,有土家人过年打糯米粑粑、端午包粽子、编织西兰卡普等生活场景,真实地反映了土家人民在传统节日里的生活情况, 是最生动、最直接、最有说服力的民族节日传统文化教材,是最好的校本课程。这些壁画都是学生自己收集、整理、绘画的,亦巧亦拙,童趣盎然。这些壁画虽然经历了时间,有些斑驳,但是在阳光灿烂的日子, 师生们习惯在壁画墙前面走走、看看,自豪之情写在脸上。近年来,该校依托国家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和中国美术家艺委会联合举办的“蒲公英行 动”这个平台,大力弘扬民族文化,把作文教学、美术教学、体育教学和民族传统节日有机结合在一起,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同时,我县很多学校纷纷根据传统节日确立教研课题,把传统节日与语文教学、作文教学结合在一起。微型课题“土家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与为学生作文 素材挖掘”“学生生活和传统节日”等给语文、作文教学带来了无穷的生机和活力。六年级刘冬英同学在作文《外婆家 门前的栀子花》一文中这样深情地写道:

……我来到外婆家,只见栀子花大朵大朵地开得好热闹,香味一阵阵扑来。外婆见我来了,慈祥地笑着,忙招呼我吃粽子。我来不及洗手,便狼吞虎咽起来。外婆爱怜地说:“这个孩子,这么馋嘴,外婆给你准备了好多,慢慢吃。”

……每年的端午节我都是到外婆家过的,外婆都要给我包好多粽子。外婆包的粽子很软和,很香甜。现在,外婆已经去世,再没有人给我包粽子了。一见到外婆家门前的栀子树,闻到栀子花的芳香,我便觉得外婆就在我身边,她看着我微笑,牙齿露出两个门洞。我知道,那盛开的栀子花就是外婆的笑脸……

更有趣味的是,有的语文老师要学生写绘画作文,美术老师要学生画出画后,要配上文字说明。土家女孩彭继玲春节回到乡下外婆家,回校后画了《打年粑粑》,配上了这样的文字说明:

打年粑是我们土家人的风俗。把粑槽放在堂屋中间,把热腾腾的糯米饭放进粑槽,两个汉子不停地挥动粑捶,直到把糯米饭打烂,让米饭完全粘合在一起。把打烂的糯米从粑槽里抱出来,我们就用手编粑粑,粑粑圆圆的,整齐地排在一起,好羡慕我们这些幸福的孩子。年粑粑打好了,年就到了,我们就可以穿新衣服,吃水果糖。所以我们天天盼望打年粑粑。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一览 篇5

民 族

节日名称

主要活动内容

时间(农历)

彝族

火把节

耍火把、摔交、斗牛、歌舞表演

六月二十四日

插花节

插花、对歌

二月初八

彝族赛衣节

歌舞、鲜艳服饰

三月二十八日

彝族虎节

跳虎笙、虎舞

农历正月初八至正月十五日

彝族密枝节

祭神仪式

牟定“三月会” 物资交流、民间歌舞表演

三月二十七日至二月十九日

白族

大理三月街

物资交流、赛马、歌舞表演

三月十五至二十一日

白族青姑娘节

歌舞

正月十五日

白族绕三灵

祭祀、栽秧

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

白族栽秧会

祭祀、栽秧、对歌

芒种节令

白族火把节

树火把、赛龙舟、唱大本曲

六月二十五日

白族石宝山歌会

庙会、对歌

七月底

白族梨花会

梨园里野餐

每年梨花盛开时节

白族本主会

祭祀、歌舞、洞经音乐

各村寨不同

傣族

傣族泼水节

赛龙舟、泼水、歌舞

阳历四月中旬

傣族送龙节

祭祀、歌舞

公历一月

傣族关门节

琰佛塔、歌舞

阳历七月中旬

傣族开门节

串寨、放高升、歌舞

阳历10月中旬

哈尼族

哈尼族阿玛突

祭祀、歌舞、摆街宴

农历二月属龙日

“苦扎扎”(六月年节)

打秋千、摔交、歌舞

六月二十四日

哈尼族“里玛主”节

歌舞、摔交

阳春三月

哈尼族捉蚂蚱节

捉蚂蚱来食用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哈尼族姑娘节

秋千、歌舞

农历二月初四

哈尼族祭龙日/新米节

鋩锣、牛皮鼓,巴乌、四弦琴

农历二月二日

哈尼族米索扎节

秋千、歌舞

哈尼族苗爱拿节

篝火、歌舞

五月上旬

苗族

苗族花山节

爬花杆、芦笙、歌舞

正月

傈僳族

傈僳族澡堂会

温泉沐浴、赛歌

正月初二

傈僳族“盍什”节

吃团圆饭、射弩比赛

正月初一至十五

傈僳族刀杆节

爬刀杆、下火海、丢包、歌舞

二月初八

纳西族

纳西族米拉会/棒棒会

野炊、赛马、歌舞、农具交易

二月初八

纳西族三多节

祭祀、对歌、斗牛

六月二十五日

纳西族骡马大会

物质交流、文体表演

农历三月中旬/七月中下旬

纳西族祭天

祭祀

春祭在正月/秋祭在七月

纳西族七月会

物质交流、文体表演

夏历七月中旬

纳西族祭龙节

物资交流、文体表演

正月十五

拉库族

拉祜族库扎节(年节)

象脚鼓舞、对歌

傣历三月底或四月初

拉祜族葫芦节

篝火、歌舞

农历的十月初十

拉祜族祭太阳神

祭祀、歌舞

立夏日

佤族

佤族拉木鼓节

祭祀、歌舞

佤历“格瑞月”/公历12月

布朗族

布朗族冈永节

祭祀、歌舞

四月和九月

独龙族

独龙族卡雀哇(年节)

祭祀、剽牛、歌舞

冬月或正月

景颇族

景颇族目脑纵歌

祭祀、歌舞

农历正月

怒族

怒族年节

敬祖、祭土、歌舞

十二月至次年正月十日

怒族鲜花节

采集鲜花、歌舞

农历三月十五日

阿昌族

阿昌族会街

耍白象、跳象脚鼓舞

农历九月中旬

普米族

普米族“大年”节

荡秋千、赛马、歌舞

腊月初六

普米族转山会

游山、歌舞

五月五日

藏族

藏族草地藏民节/藏历年

赛马、野餐、跳锅庄

农历正月

藏族“花儿”会

对歌

农历六月十四

藏族跳神法会

祭祀、歌舞

藏历除夕

藏族赛马会

赛马

农历五月初五

回族

回族古尔帮节

团拜、宰牲

回历十月

回族开斋节

礼拜、颂经、歌舞

六月

回族肉孜节

减食

五月二十三日

回族宰牲节

宰杀一些牛羊、祭祀

回历的+月十二月

回族圣纪节

伊斯兰教历的3月12日

基诺族

基诺族特懋克节

歌舞、串寨、打陀螺

基诺历法一月

瑶族

瑶族盘王节

祭祀、歌舞

五月二十九日

瑶族“干巴”节

跳铜鼓舞

十二月下旬

瑶族“夕九节” 歌舞

每年农历的五月二十九日

瑶族“达努”节

歌舞、武术、球赛

农历五月二十九日

瑶族“歌堂”节

男女谈情说爱、唱歌求偶

农历十月十六

瑶族倒稿节

斗牛赛

农历十月十六日

瑶族掌肉待客节

纪念始母密洛院

农历五月二十九日

瑶族“赶鸟”节

对歌

二月初一

瑶族姑娘街

物资交流、民间歌舞表演

每年春节后的第一个街

壮族

壮族陇端节

戏剧、杂耍、歌舞

六月

壮族六郎节

表达的意思和春节差不多

农历六月初一或七月初一(根据地域不同)布依族

布依族跳月

物资交流、民间歌舞表演

二月十三日至十五日

布依族三月三

物资交流、民间歌舞表演

每年三月初三

布依族“六月六” 物资交流、民间歌舞表演

六月初六

布依族跳花会

吹嘞友、弹月琴、吹木叶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二十一

水族

水族节日

表达的意思和春节差不多

农历6月初一

德昂族

德昂族泼水节

泼水、歌舞

清明节后7天

德昂族节日

满族

满族颁金节

祭祖、歌舞

十月十三日

蒙古族

蒙古族鲁班节

祭祀、歌舞

四月初二

维吾尔族

萨依勒节

游玩

五月间;

六、七月间;八月

白雪节

娱乐活动

浅谈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 篇6

1、语文教学中传统节日的缺失

首先是关注度不够。我国有着丰富的节日资源,除了学生耳熟能详的春节、清明节等外,二十四节气也是节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地域或民族还有自己特殊的节日。但是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平常的语文教学对其关注度不够,往往是一带而过。同时有些教师以为节日文化教育是社会的事情,学生会自然得知,语文教学不需再次涉猎。更主要的是应试的压力让老师也无暇顾及所谓的节日文化。

其次是学生对传统节日逐渐淡漠。随着社会的发展,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万圣节等西方的节日逐渐进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相比而言,学生对西方节日的热情要远远地超过传统节日。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仍然停留在“端午节就是吃粽子,中秋节就是吃月饼,春节就是吃饺子”上,未体验到节日更深层次的意味。

2、语文教学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必要性。

首先是传统节日文化与语文教学具有契合性。每个传统节日都有自己特定的风俗习惯以及历史故事,同时也包含着我国先人的智慧与思维方式,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信息。而语文相比其他学科,最主要的特点仍在于它的“文”,而“文”是指蕴涵丰富的民族文化。因此,传统节日就成为了与语文课程相契合的教学资源。

其次是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能有效激发学生独特的生活体验。学生本身对传统节日并不陌生,特别是一些风俗习惯、仪式等。如果传统节日能成为语文教学资源的组成部分,在学生原认知基础上,从节日的风俗习惯、仪式升华到其中包含的价值观或者审美情趣,就能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既然传统节日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资源,那么如何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文化呢?

二、语文教学让学生感知传统节日的途径

1、从语文课本入手,挖掘传统节日内涵

虽然现有的语文教材关于传统节日的题材的文章数量不是很多,但教师仍然可加以发挥,抓住机会点燃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比如古典文学中常涉及的节日,它们往往是诱发作者情思的导火索,最突出的则是春愁、秋思。那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则可通过体验节日,进而赏析节日与诗人情感的联系。

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整首词都是围绕着中秋节展开的。在语文教学中可首先通过师生互动谈中秋的方式进行“预热”,继而引出苏轼是在离开弟弟苏辙七年后的中秋之日写的,进而埋下伏笔。再谈及中秋节与哪种意象最为相关?词作中是否出现了该意象,又是如何描述该意象的?等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兴趣。然后在赏析诗作过程引导学生发现“月亮”是出现频率最高的物体,将月亮、月宫、中秋节的联系自然地引出,让学生了解中秋节中包含浓厚的团圆、事圆、人圆的意味,对照诗人现有的境遇,词作中才有诗人往返于人间与月宫的情怀。

2、在语文主题活动中,传承传统节日文化

除了语文教学课堂外,主题活动也是语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结合传统节日,围绕学生较感兴趣的传统节日设计语文的活动主题,从而让学生动口、动手体验传统节日的魅力。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也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在本学期初,举办春节的主题活动,让学生收集跟春节有关的历史典故、经典名句、文学作品、风俗等,并在班内展示各自成果。从而让学生在真切的节日情境中亲身感受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

以上只是笔者一点浅薄的思考。而在全球化、信息化的现代社会如何通过语文教学彰显传统节日的魅力,让学生回归传统仍是我们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

中国的民族节日文化 篇7

节日民俗[1]是岁时民俗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带有强烈的人文因素和浓厚的文化色彩,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现象。各民族节日内容丰富多彩,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目前对于少数民族节日文化的研究多倾向于对节日表象的描述,缺少对节日的结构、功能、社会性、价值、意义等方面的深层次研究,缺少对节日文化内涵的深层次挖掘。

本文介绍了XML文档的聚类过程,研究了少数民族节日XML模型表示,提出了文档相似性计算方法,改进了基于划分的XML聚类方法。将XML聚类应用于少数民族节日文化,挖掘民族文化融合的轨迹,有助于少数民族节日的跨文化研究,有助于岁时民俗事象的研究。

1 XML聚类

聚类[2]是一个将数据集划分为若干组或类的过程,并使得同一类中数据对象的相似度较高,不同类中的对象具有较大的差异性。XML文档作为一种半结构化文档,有着灵活的数据表示形式,可以定义多种类型数据。XML文档具有可扩展性和自描述性,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定义元素。因此,在处理XML聚类时,要从XML文档的特征出发进行聚类。

常见的XML聚类方法有:1划分聚类方法;2层次聚类方法;3密度聚类方法;4模型聚类方法。XML文档聚类主要有3类:1挖掘XML文档的文本内容;2挖掘XML文档的结构信息;3综合挖掘XML内容与结构信息。XML聚类过程:1XML模型表示:用户自定义元素和结构,设计XML文档的表示方法;2文档相似性计算: 设计XML文档的相似度计算方法,相似度计算是信息检索和数据挖掘的基础;3XML聚类:根据XML模型,选择、设计合适的XML聚类方法;4聚类性能评估:通常采用两种评价指标:纯度和F一measure值来评价聚类算法的总体性能,如图1所示。

1.1 XML模型表示

受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社会发展等多方面影响,少数民族节日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地方性、时令性,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在民族节日中,纪年性、祭祀性、纪念性、农事性、社交性等类型应有尽有,每个节日活动丰富多彩,都有自己的服饰文化、歌舞文化、饮食文化,传承底蕴深厚。

用传统的结构数据很难完整地表述节日的相关信息, 以及节日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借助XML数据表达的灵活性,通过提取少数民族节日的重要特征,定义成XML文档的相应元素,并按照特征之间的关系,定义元素之间的结构,得到XML文档如下所示:

受地方性影响,同一个节日在不同地区的时间、持续天数、活动内容都存在差异。XML文档中的<date>、< duration>、<activity>、<legend>等元素需要进一步细化,添加子元素,细化后的元素如下:

1.2文档相似性计算

XML相似性度量方法有:树编辑距离、基于边集的方法、子树匹配等。选择不同的XML文档相似性计算方法,直接影响到最终的聚类结果。

以上定义的少数民族节日XML模型表示有以下特点:1XML文档中元素个数多;2不同层次包含相同元素,但元素表示的内容不同,直接计算XML文档之间的相似性较困难。通过改进基于子树匹配的XML文档相似性计算方法,从XML文档的路径、节点层次、权重综合计算相似性。

计算两个XML文档的相似性方法的核心思想是:首先将XML文档转化成相应的XML文档树。通过选择关键节点(元素),将两个XML文档树划分为若干子树,筛选出需要计算的候选子树,将候选子树用候选子树序列表示,通过对比序列的相同元素,计算两个XML文档中所有候选子树的相似性。最后综合所有候选子树相似性的平均值,得到整个XML文档树的相似性,该相似性计算方法已经在不同数据集实验中证明了其有效性。

1.3 XML聚类

k-means算法是经典的划分聚类方法。k-means基本思想是:给定一个有n个文档的数据集。首先随机选择k个文档作为聚类簇心,然后将剩余n-k个文档分别与k个聚类簇心比较,将其加入到最为相似的聚类簇心所在的聚类,然后通过重新计算各聚类的平均值更新聚类簇心,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满足收敛条件或者达到迭代次数。 k-means的缺点是聚类的文档数n必须确定。聚类簇心的选择不同,会导致不同的聚类结果。

本文在k-means算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给出了一种基于划分的增量式聚类算法,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初始化为0个聚类,设定最小相似度阈值 λ,每次输入一个XML文档T进行处理。如果是第一次输入XML文档T,则生成第一个聚类,并设置文档T为当前聚类的簇心。 以后每次输入一个XML文档T,通过改进基于子树匹配的XML文档相似性计算方法,计算该文档和当前已有聚类簇心的相似性。如果相似性大于最小相似度阈值λ,将该文档并入相似性最大的聚类,并重新计算当前聚类的簇心;如果相似度小于最小相似度阈值 λ,则生成一个新的聚类。该算法可随时处理XML文档,不需要设定聚类的文档数。另外,不需要随机选择聚类簇心,可动态调整聚类个数和聚类簇心,生成高质量的聚类。

1.4聚类性能评估

文中对聚类性能的评估采用的评价指标是F-meas- ure值。通过在实验中使用不同的数据集生成的聚类,计算一个聚类类别和预定义类别的召回率和准确率的调和平均,得到最终整体聚类的F-measure值。

实验中,选择120个少数民族节日作为测试数据,采用上述划分算法得到5个聚类,召回率为84.5%,准确率为93.2%,证明了该聚类算法的可行性。

2结语

少数民族节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利用XML技术对其进行挖掘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将少数民族节日用XML文档表示,便于少数民族节日信息的存储和传播。 同时提出了基于子树匹配的相似性计算方法,和基于划分的增量式聚类算法,以此挖掘少数民族节日的深层次文化信息。本文方法有助于民族文化的研究,有利于实现民族文化数字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龚德全.30年来贵州世居民族岁时节日文化研究综述[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116-120.

[2]王玲,薄列峰,焦李成.密度敏感的半监督谱聚类[J].软件学报,2007,18(10):2412-2420.

[3]何峰,姜守旭,王宏志.基于子树匹配的相似xml连接方法的研究[J].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11,1(4):1-3.

[4]于亚君,姜瑛.一种XML的树匹配改进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2,48(20):177-183.

中国的民族节日文化 篇8

关键词:小学阶段,民族节日文化,校本课程,开发

一个民族的节日文化集中体现了这个民族的历史发展和风俗演变, 并在很大程度上突出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和传统。我国现代化教育改革中一再强调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 在这一方面基于民族节日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具有天然的优势。但由于我国大部分民族地区对与民族节日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起步晚, 发展时间短, 因而难免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问题, 采取相应措施加快民族节日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 对于我国民族地区小学阶段教育以及我国现代化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阶段民族节日文化校本课程开发意义

(一) 有利于民族文化资源的利用

民族节日文化资源是民族文化的根据, 属于地区性的自我资源, 蕴含这浓郁的本土文化气息, 其中包括民间民俗文化、自然景观、历史文化资源等等。其不仅具有传统性、历史性, 还具有地方性和传承性, 每一种民族节日文化都有其深厚的内涵和价值。

多数地方的民族节日都有自身的文化特色, 例如内蒙古巴林右旗地区的祭敖包是流传至今的重要传统节日之一, 其中包含了民族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传统文化。每个地区都有其相应的民族文化气质, 可从中借鉴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 进行文化瑰宝的深入挖掘。小学阶段教育应当通过民族节日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使得小学阶段学生更加贴民族近生活, 走进民族生活, 了解民族生活。民族节日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将传统民族概念、人文精神思想结合起来, 使得学生积极主动投入民族文化交流和传承中。此外, 对民族节日文化资源在小学阶段合理利用, 能够使得学生更加了解本民族的生活、社会、文化、情感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促进民族地区学校小学阶段教育的迅速发展。

(二) 有利于小学阶段学生民族认同感的培养

民族节日文化小学阶段教育属于教学体系中一个多元化教育, 其操作性强、学科跨度大, 是一门有内涵、值得深入的课程。小学阶段现代化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 决定了基于民族节日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多元化教育势在必行。在地方不仅要开展民族节日文化小学阶段教育, 还应当让学生对风土人情、自然环境、人文历史进行了解和认识, 对本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关系和对多元化小学阶段人才进行培养, 以便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进行民族节日文化小学阶段校本课程开发, 必须将民族节日文化渗透进去, 培养学生对于国家、民族民间小学阶段的民族节日文化情怀以及认同感。

随着多元文化的发展, 特别是当今社会到处充斥着视觉文化, 学生也对刺激、商业、娱乐性的流行文化和大众文化非常感兴趣, 却对自己家乡的民族文化采取鄙视或者漠视的态度。在对内蒙古巴林右旗地区十四所小学的问卷调查中, 对于蒙古族传统文化比较感兴趣的小学生不到30%, 对蒙古族传统文化毫无兴趣的小学生超过了50%。大部分小学阶段学生并没有对珍贵的民族节日文化素材感兴趣, 而是采取漠视, 甚至鄙视的态度, 忽略民族地区别样的特色与风情。所以, 应当对学生进行民族节日文化的认同感的培养, 积极开发民族节日文化校本课程, 以此提升学生对家乡民族文化的情怀和认同感。

二、小学阶段民族节日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对策

(一) 完善小学阶段特色教育

学校小学阶段要有其自身的特点, 就要对小学阶段课程进行完善, 对民族节日文化小学阶段的教育资源进行引入。开设民族节日文化小学阶段的校本课程, 要把学校作为根本, 实行特色教育。在民族节日文化校本课程在小学阶段进行教育实践中, 归并原有的小学阶段活动以及兴趣小组之类的分散型课程, 归纳为内容构架、课程目标合并的课程。在课程中将民族节日文化小学阶段内容和课程加入其中, 保证小学阶段教育的资源条件得到充实和充分的利用以及获取。使得学校特色得到凸显, 使得民族节日文化小学阶段资源成为地方和国家的特色性小学阶段教育。

通过本地区的民族节日文化小学阶段资源, 学校对课程进行开发, 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 学校小学阶段教育质量的提高, 并且能够发展、传承、保护地方民族文化。通过对民族节日文化小学阶段校本课程开发进行研究, 研究其在某种程度上, 跨越空间和时间, 所包含的思想意义和深刻含义, 这就需要对生活进行大量的积累。通过民族节日文化小学阶段的学习, 使得学生创造力、想象力、观察力得到培养, 使得小学阶段学生的艺术情趣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了解民族节日文化的艺术、贴近感受民族节日文化艺术, 使得学生在当地民族文化背景下, 学习民族节日文化。

(二) 完善开发机制

民族节日文化校本课程开发高考应试教育机制的完善, 首先需要改革教育理念, 教育工作者应明确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及任务。在教授学生掌握小学阶段文化、技能, 培养文化素质的同时, 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 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民族节日文化校本课程开发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而不是单纯将民族节日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当作为一项表面工程。其次, 在进行民族节日文化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 应合理安排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 避免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 从而使学生能够全面、深入了解和学习民族文化。

(三) 提高重视程度

小学学校需提高对民族节日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视程度, 学校方面应适当地增加民族节日文化校本开发课程, 并积极配合教师进行民族节日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 为开发教师提供人力和物力上的支持。对于教师而言, 在开发过程中应对学生负责, 而不是抱着混时间、敷衍了事的态度, 民族节日文化校本课程开发质量对于小学阶段学生民族文化的学习有直接影响。因此在开发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要求, 深入挖掘民族节日的文化内涵和教育作用, 制定符合学生发展的课程内容。例如蒙古族传统的马奶节, 在这一传统节日中, 牧民们为祈福吉祥安康, 在秋季收获之际举办盛大地集会, 以马奶为名, 一方面是象征洁白纯净, 另方面是为提醒后人不要忘记草原民族与马的深厚感情。在校本课程开发中, 教师要找准切入点, 让学生真正能够从校本课程中学习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四) 加大投入

民族地区应加大对于民族节日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人力与物力投入, 置备齐全民族节日文化校本开发教学中所需的工具、设备, 加快各类基础教学设施建设, 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 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活动, 为教师教学提供专业的指导与帮助, 并加强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交流, 通过经验分享、方法总结, 实现共同提高与进步。此外, 学校还可为教师设置专项发展基金, 鼓励和支持教师进行自我深造, 全面提升教师团队的专业水平与职业素养。

(五)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在校本课程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让学生认识学习民族节日文化校本课程的作用与意义。对于学习民族节日文化校本课程抱有浓厚兴趣的学生, 在教学中教师应让这部分学生充分认识民族节日文化校本课程中的民族文化魅力与深刻内涵, 将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而对于对民族节日文化校本课程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 教师应先让这部分学生充分了解学习民族节日文化校本课程的意义, 以及学好民族节日文化校本课程应有的正确心态, 逐步纠正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

三、结语

小学阶段民族节日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民族文化资源的充分利用, 有利于小学生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的培养。在开发民族节日文化校本课程中, 应深入挖掘民族节日文化的教育内涵, 提高重视度、加大课程开发投入。同时, 小学阶段民族节日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还必须与时俱进, 顺应我国社会和教育现代化发展需求, 不断创新和探索开发路径。

参考文献

[1]裴艳超, 施晶晖.小学阶段民族节日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J].亚太教育, 2015, (14) .

[2]马志颖.民族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中的文化选择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 2014.

[3]如合亚木·海排提.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6.

[4]王景.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 2008, (10) .

[5]邵忠祥.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以贵州省黔东南州为例[J].凯里学院学报, 2012, (4) .

中国的民族节日文化 篇9

一、初中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情况

笔者从以下两方面具体进行阐发:

第一, 初中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现状。本次研究对南京市八所中学的初一到初三的972名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其中, 市直属学校一所、主城区的学校两所、新城区的学校一所、近郊的学校两所、农村的学校两所, 每所学校的初一到初三的每个年级各选取一个班级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972份, 回收问卷969份, 回收有效问卷958份。其中初一发放问卷318份, 回收有效问卷313份;初二发放问卷329份, 回收有效问卷324份;初三发放问卷325份, 回收有效问卷321份。通过这次对部分初中学生传统节日观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文化多元的今天, 年轻一代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认识越来越模糊, 那份融化在骨子里的感情越来越冷淡。而诸如圣诞节等各种洋节却红红火火, 日趋受到初中生的喜爱与追捧。但不管是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把握还是对西方节日的风俗了解, 绝大多数同学还只是停留在表面, 深入文化内部层面的还很少。

第二, 初中生对传统节日文化淡漠的原因分析。造成初中生对传统节日文化淡漠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社会转型的影响。中国传统节日和节日文化的淡化, 其根本在于它是与农业社会结构相适应的农业文明。在社会转型过程中, 农业节日文明中的因素, 如以温饱型的吃为主、交往的血缘关系属性、祭祀的家族色彩及其低参与度和娱乐性逐渐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2.洋节和人造节日的冲击。洋节 (诸如圣诞节、万圣节等) 的引入丰富了国人的社会生活和娱乐休闲, 但它在中国的升温和流行分流了很大一部分年轻人对传统节日的热情, 加剧了人们对过传统节日意识的淡化。此外中国一些商家和旅游景点又不断推出层出不穷的人造节日, 如“羽绒节”、“龙虾节”、“草莓节”等, 使得人们审美疲劳, 渐渐淡漠了过节的热情与期盼。3.语文教学中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缺失。初中教育阶段, 语文教学中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缺失确实比较严重。我们的现行教材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关注不够,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课本中, 少有介绍传统节日的诗歌文章, 即便有了, 往往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偏重于对字词句、语段及篇章的理解、体会, 无法实现对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系统学习, 更谈不上对民族节日文化的体验和传承了。加上我们很多一线的语文老师, 自身文化素养有待不断学习提高, 在没有教材依托的情况下, 对传统节日文化又知之甚少, 上课时如果碰到相关内容, 尽量一笔带过。这样的教育现状, 又如何让学生亲近、喜爱甚至是传承传统节日文化呢?

二、传统节日文化对语文学习的促进作用

笔者从以下两方面来阐述传统节日文化对语文学习的促进作用。

第一, 传统节日文化丰富了语文课程资源。包括三点内容:1.开拓课程资源的途径。古往今来, 中国就是一个多节日的国度。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之中, 沉淀了无数智慧的文化瑰宝, 传统节日民俗就是其中之一。每一个节日民俗都蕴涵着无数美丽动人的历史传说与故事, 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其中民俗文化的丰富多彩、色彩斑斓。这些都大大丰富了我们语文学习的课程资源。2.解读语文课程的钥匙。语文课程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 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能有意识地挖掘传统民俗背后丰富的意蕴, 就能深层次地理解作品的匠心独运, 从而帮助学生解读那些看似简单却内涵深厚的文学作品。3.深挖教材文本的把手。有些作家“善于选取和征用一些饱含人文意义又相对静态和独立的时间刻度, 如节日等, 将之糅合到小说的文本当中, 从而使文本的人文厚度历时显著加浓、加深”。[1]P110我们教材中的有些小说也将人物的性格、命运置身于着独特的时间刻度之中, 增加了小说的深厚之感。如:九年级下册的《孔乙己》, 小说在具体回忆孔乙己的后半部分, 基本上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的。一共有八个时间节点: (1) 有一天, 即大约中秋前的两三天; (2) 中秋过后, 即将近初冬的一天的下半天; (3) 自此以后; (4) 到了年关; (5) 到第二年端午; (6) 到中秋; (7) 再到年关; (8) 到现在。随着情节的发展, 越向后时间节点出现越多, 拉的跨时加长, 节奏加快。使矛盾急转直下, 加速了孔乙己的悲剧命运的发展。这样把一个穷困落魄的封建文人的命运和富有浓厚文化意味的“端午”、“中秋”、“年关”等传统节日联系起来, 直到人们渐渐淡忘了他, 大约的确是死了, 更见其悲剧色彩。

第二, 传统节日文化融铸了语文课程文化。包括三点内容:1.涵养学生的文化精神。语文学科有着宽广的文化情怀, 学习过程也充满了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入鲜活的传统节日文化, 启发学生的思维, 必能充分发挥语文的文化唤醒功能, 丰富学生的心灵, 涵养学生的文化精神。2.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传统节日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 能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范围, 开阔语文学习的视野, 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习语文的意识与方法。从而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目前“文化类试题”在各种语文试卷中不断出现, 有关节日文化习俗的考题也层出不穷, 在充分发挥语文人文性教育功能的同时, 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提高了学生的欣赏品位, 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综合培养。3.促进学生的文化创新。与其他学科相比, 语文学科是对生活的感悟, 对智慧的学习。它引导我们在生活的舞台上“传承文明”, 启发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开拓创新”。所以,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 我们要借助传统节日文化这一有效载体, 充分挖掘其丰富的人文精神和价值意蕴, 引导学生开拓思维、文化创新。

三、语文课程中的传统节日文化建设

笔者从以下四方面来具体阐述:

第一, 重视课堂教学。笔者主要是以现行的人教版七至九年级语文教材中汉民族的传统节日、岁时民俗为主要研究对象, 采用按时间顺序分类的方法进行梳理, 有常见的节日也有已经淡出历史舞台的传统节日, 意在为语文教学提供一个节日文化学习的平台:1.元旦、新年:如八年级上册的《故宫博物院》、《阿长与〈山海经〉》有涉及。2.元宵节:如八年级上册的《夜宿卢沟》:“在洋溢着欢乐的气氛中, 我感到夜宿卢沟观赏晓月的相宜日子, 莫过于正月十五上元节了。”3.春社日:如八年级上册的《游山西村》:“萧鼓追随春社近。”4.花朝节:如八年级下册的《满井游记》:“花朝节, 燕地寒, 花朝节后, 余寒犹厉。”5.上巳节:八年级上册的《欣赏王羲之书法》有涉及。6.清明节:七年级上册的《山塘棹歌》:“春衣称体近清明, 风急鹞鞭处处鸣。”7.端午节:八年级下册的《端午的鸭蛋》, 介绍了家乡端午的各种风俗。8.七夕节:七年级上册的《天上的街市》、八年级上册的《秋夕》等文有涉及。9.中秋节:八年级下册的《月》、八年级下册的《明月几时有》等文有涉及。10.重阳节:七年级上册的《过故人庄》、九年级上册的《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 》等文有涉及。11.腊月忙节:八年级上册的《游山西村》、《阿长与〈山海经〉》、八年级下册的《我的母亲》等文有涉及。

第二, 进行综合性学习。语文教材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学习有一个依托的载体, 能以教材为基础进行拓展性学习, 进而全方位的学习语文。现行的人教版七至九年级语文教材中也有一些与传统节日文化有关系的综合性学习内容: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探索月球奥秘·丰富多彩的月亮文化》、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怎样搜集材料·中秋节》等有所涉及。以《怎样搜集材料·中秋节》为例,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 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文化内涵。现在, 请你以中秋节为主题, 围绕着中秋节的起源, 各地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 古今诗文作品中的中秋节等来搜集资料。到图书馆查找资料, 可以先查书名索引, 查一查中国传统节日、各地民俗风情, 以及文化史、风物志、地理等方面的书目。还可以翻翻工具书、索引、书目提要之类的书。根据这些线索, 借阅有关的图书。发现有用的资料, 可以摘录、作札记, 有的还可以复印。也可以到阅览室浏览有关民俗风情的报纸杂志, 看看有没有这方面的资料。把搜集到的有关中秋节的资料加以整理, 说给老师和同学听。尽量说得简洁、生动。当然, 你也可以选择其他节日来做搜集资料的训练, 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

第三, 关注作文训练。要建立习作训练体系, 笔者认为如果能够把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一种写作资源进行开发, 开展形式多样的写作活动, 不失为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理由如下:1.传统节日里蕴涵了无限的写作资源, 我们可以有计划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写作活动, 不仅能有效的开拓学生作文的题材, 挖掘作文的主题, 还能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 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进一步提高他自身的写作素养与文化涵养。2.传统节日文化可以拓展作文教学的内容, 可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同时还能促进文章品味的提升。3.传统节日文化作为写作资源开发的策略, 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传统节日体验, 让学生在享受到传统节日文化润泽的同时, 积极表达出心中的感悟。同时教师应采取多种评价方式, 记录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 最后根据传统节日主题的不同, 精选优秀作品进行不同层面的分享, 可以进行橱窗展示、校刊发表, 甚至投稿到报社发表,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写作的乐趣, 收获成功的喜悦。

第四, 依托考试强化。依托考试强化, 在当前的形势下仍然是考查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掌握到何种程度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许多省市的中考试卷中, 有关传统节日文化的命题就层出不穷。大多是以诗词积累、综合性学习和现代文阅读的形式出现的, 试题以活动为载体, 既考查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综合运用能力, 同时又让学生更加了解到中华民族富有生命力的传统节日文化, 进一步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如2010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卷第7题:今天是6月16日 (农历五月初五) , 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请你参加下列节日活动。 (10分) 具体包括了走近端午、情系节日、弘扬传统三个环节。此外, 还可以通过诗词积累、对联赏析、按例仿写、材料探究或现代文阅读等形式来强化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掌握程度。

四、利用语文课程与传统节日的互动关系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

笔者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 语文课程与学生的文化创新。如一些学者所言, 中国传统教育具有明显的“后喻型”文化倾向, “由于强调稳定、贬抑变化, 于是, 忽视反思、批判与创新。人们只是‘身’存于‘现在’而生活于‘过去’”。[2]P96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 编制者更多地是把对传统节日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学生的文化认同与文化传承上, 而较少创新意识的激发与批判思维的启迪。多是从搜集资料、节日探源这样的角度设计问题,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多‘积累型’, 少‘发现型’, 多‘继承型’, 少‘创造型’”。[3]P97如果只是以对节日文化传统的积累、继承与保存为宗旨, 那么学生将永远作为一个滞后者的角色而存在, 一味地重复过去, 谈不上与时俱进, 更不能引领文化的创造与发展。

第二, 怎样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笔者通过三个途径来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1.挖掘传统节日的深厚内涵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引导学生积极挖掘两大形式下生机盎然的深厚的文化内涵, 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重建他们对传统节日的喜爱之情。例如在今年寒假前, 我班同学响应校少先队“雏鹰小队”活动的号召, 积极参加“充满%%%%的除夕”的征文活动, 很多同学关注的不仅仅是吃了多少美味佳肴、穿了什么新衣新帽、拿了多少压岁红包, 更多的是挖掘出了除夕团圆的深层文化体验。2.促进传统和现代相互融合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传统节日之所以被冠以“传统”的名称, 就表明它的身上有历史的烙印, 有传统的底蕴。但是, 传统的底蕴绝对不是凭借一成不变的节庆习俗来表现的, 而是依靠万古常新的文化精神来体现的。传统节日文化的不断推陈出新, 不管在当今还是未来都是必然的趋势。如:有“秦淮灯火甲天下”美誉的秦淮灯会是广泛流传于南京地区的大众文化活动, 历史悠久。2011年的秦淮灯会的新观法就是先“上墙”后“下河”再“进庙”。先在中华门登临城墙看灯展, 而后在东水关下城墙乘坐画舫欣赏“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最后在夫子庙上岸, 进大成殿观灯。这样一来, 既创新了老南京“爬城头走百病”的习俗, 又拓展了人们的欣赏视角与欣赏范围。3.开拓本土课程资源的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 有着丰富的本土文化底蕴, 蕴含着无穷的文化教育资源。古都深厚的内涵是我们开展传统节日活动教育的源泉。然而, 长期以来, 我们的教学活动内容较少挖掘和利用本土资源, 忽视了传统节日活动的优势, 造成学生对传统节日认识的空白和本土意识情感的缺乏。我们应该立足本土文化资源, 深度挖掘其中丰富的文化底蕴。如在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课上, 有学生就对南京的中秋节、七夕节等民俗进行了深度的研究, 还有的结合《红楼梦》里的节日庆典研究南京的元宵花灯、清明放风筝、中秋赏月等节日习俗, 还有人把书中的端午斗百草和九年级上册学习的《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中的“元是今朝斗草赢, 笑从双脸生”结合起来, 共同挖掘老南京的民风民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如何培养学生满怀自信心和自豪感, 努力承担时代赋予我们的振兴中华文化的光荣使命, 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艰巨任务。我们应努力开拓本土课程资源的学习,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 从而实现文化创新。

综上, 笔者从丰富语文课程资源和融铸语文课程文化两方面入手, 将传统节日文化对于语文学习的促进作用做出了细致的剖析。并从重视课堂教学、进行综合性学习、关注作文训练、依托考试强化四方面就语文课程中的传统节日文化建设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建议, 并有大量实践的案例辅助说明。在此基础上, 还就如何利用语文课程与传统节日的互动关系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希望能从挖掘传统节日的深厚内涵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传统和现代相互融合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开拓本土课程资源的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三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和语文素养。因笔者自身水平和能力有限, 仅以此文作抛砖引玉之效。

参考文献

[1]肖太云.时间人文化的意义[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7, (6) :110.

[2]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96.

中国的民族节日文化 篇10

但是, 目前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架构, 难以承担起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重任。缺乏针对性和可选择性, 课程设置上作为公共选修课来配备, 师资力量、课程建设及经费投入都不能满足需要;课程的结构和承载量也远远不能满足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及无限堆集的可能性、扩展性和多项的选择性的需求。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 笔者体会到, 以中华传统节日为载体, 在高职院校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以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 来展示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 表达对美好理想、智慧与伦理道德的追求和向往, 具有其它项目难以媲美的优势。

一、节日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传统节日是依附于中华民族的生产、生活、情感、和信仰而产生的文化集合, 它以四时为框架, 以文化为脉络, 几乎包罗万象地涉及祈福纳祥、伦理道德、农时节气、养生处世、民俗礼节等文化元素, 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心理特征、哲学思想和审美意识等丰富内容, 既有物质文化的存在, 又有非物质文化的表征, 处处蕴含着中华民族流传千百年的生活智慧, 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 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 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传统节日, 都有其历史渊源、美好传说、精点诗文和独特情趣。如中国传统八大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腊八, 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1. 祈福纳祥。 考察这些传统节日的起源与重要节俗活动, 几乎都包含了这一主题, 如春节时的守岁、祭祖、放鞭炮、贴春联、贴年画、吃年夜饭, 端午节的插艾、饮菖蒲酒、雄黄酒, 中秋节的祭月、拜月, 重阳节的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 腊八节的腊祭等等。还有在节日中形成的一套吉祥语、祝福语, 如“长命百岁”、“年年有余”、“步步登高”、“吉祥如意”、“六畜兴旺”、“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等, 无一例外地表达人们祈求远离灾疫、阖家团圆、吉祥美满的良好愿望。

2. 伦理道德。 传统节日活动中, 处处渗透着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因素, 在传播道德规范、塑造人的品格方面, 具有潜移默化的养成作用。如春节中给年长者拜年, 清明节祭祀活动中对祖先的礼敬, 端午节给孩子系五彩线、香荷包, 中秋节给孩子买“兔儿爷”, 节日宴席中长幼座次的排定, 无不表现出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再如寒食节对介子推的纪念, 反映出人们推崇居功不傲的人格与美德;端午节对屈原的纪念, 反映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七夕节对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赞美和认同, 反映了对爱情忠贞不愈的美德;中秋节关于八月十五送月饼的传说, 反映了反抗强敌、维护和平的社会道德理想。还有节日期间走亲访友、馈赠美食, 有助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在道德教化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 农时节气。 中国传统节日植根于农业社会的土壤中, 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节日日期的选择与设定, 是古人依据天时、物候、气候的周期性转换而约定俗成的, 都对应着特定的节气和农时。传统岁节中的“二十四节气”就是古人应农业生产的需要, 依据太阳在黄道的不同位置而确定的, 与农事生产息息相关。一些特别的日期作为农耕周期中的关节点, 备受先民的重视。“节”正是对岁时的分节, 把岁时的渐变分成像竹节一样的间距, 把两节气相交之日时定为交节, 由此转意为节日。每当特定节气来临之时, 都要举行相应的仪式和庆典活动, 农耕周期便也成了庆典周期。如春节时的各种庆典, 清明前后的耕种, 中秋前后的收获, 腊八节祭祀等, 都显示着先民尊重自然规律, 顺应自然时序, 重视农业生产的观念。从古至今还流传的许多关于岁时节日的谚语和民谣, 如“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 二十四节气歌等, 都显示出这一特点。纵观中国传统节日, 在时序的安排上宛如一条由自然节气生成而贯穿春夏秋冬的“文化链”, 四时节庆纷至沓来, 无一不体现着人们应时而作的农业文明印记。

4. 养生处世。 中国传统节日蕴含了许多科学养生的智慧。如春节的扫尘、洗浴、饮药酒、吃春盘等习俗, 除了表达对生活的美好祈愿外, 还有讲究卫生、预防疾病的作用;清明的郊游、踏青、拔河、放风筝、荡秋千, 端午龙舟竞技、重阳节的登高等活动, 既愉悦心情, 更强身健体;中秋时节瓜果成熟, 新鲜丰盛, 营养丰富, 是人们水果养生的最佳时节;腊八粥中更是“群英荟萃”, 以各类米为主食材, 以豆类、药材、水果、坚果类等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兼备的各类食材为辅料, 是健身养生和赠送亲友的最佳礼品。 同时, 节日期间亲朋好友相互问候、相互祝福、礼尚往来, 增进了感情, 促进了和谐, 甚至有些亲戚邻里之间的矛盾也通过节日“化干戈为玉帛”。

二、通过节日文化能够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许多流传至今的节日习俗, 都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 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通过“超链接”和深入挖掘, 可以通过节日使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魅力, 受到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如通过端午节, 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一是弘扬爱国主义, 讴歌执着奉献。端午节起源, 有纪念屈原说、纪念曹娥说、纪念伍子胥说、恶日说等等。从社会普遍认可的纪念屈原说, 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欣赏屈原作品, 诵读领悟, 在体验文学魅力的同时, 感受屈原明志修身、坚持理想、执着追求、爱国忧民、以身殉国的忠贞情怀, 受到思想和心灵的洗礼。二是顺应自然规律, 祈求丰收健康平安。从时间和节气来说, 五月初五在芒种与夏至之间, 农作物及万物进入旺盛的生长季节, 象征着收获与希望, 传递着人们对希望和丰收的企盼。五月阳气极盛, 适宜早起锻炼, 而端午前后又是大地中各种病菌和蠹虫的旺盛生长时期, 因此人们有悬艾草、挂菖蒲、喝雄黄酒等习俗来驱虫防疫, 因此也留下了许多佳篇名句, 如诗歌《午日》“独写菖蒲竹叶杯, 蓬城芳草踏初回”, 《节令门·端阳》“樱桃桑椹与菖蒲, 更买雄黄酒一壶”, 谚语“良辰当午日, 偕老祝千年”、“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早”等等, 无不形象反映出人们对健康平安的渴望。三是倡导团结奋发的健康生活,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选择端午节最隆重、最热闹的南方赛龙舟习俗为切入点, 组织学生通过视频观看热闹的竞赛场面, 欣赏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 体验精诚团结、奋力拼搏的精神。

三、传统节日是学生最易于产生共鸣的文化载体

教育人类学认为, “节日和庆典是人的‘超感觉的深层次的经验’, 因此将成为人的不可放弃的教育媒介。因为只有在节日中, 人才能超脱他的日常活动, 并以新的方式返回到他人生内的更深层次的真谛中”。以中华传统节日为载体, 在高职院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按照课前精心设计、课堂深入挖掘、课后积极践行、彰显时代精神的教学思路, 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以学生活动为主体, 搭建好学生人人参与的平台, 使节日变成每个学生自己的节日, 可以使学生在亲身经历中感受, 在欢乐祥和中受到浸润, 在弥漫于全社会的怡洽氛围中, 在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群体性活动中, 自然而然地受到陶冶, 在自觉学习中感受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独特魅力, 潜移默化地弘扬传承中华传统节日文化, 在积极践行中彰显时代精神, 开展一脉相承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样的教育教学过程对学生精神和心理产生的影响, 将是刻骨铭心、难以磨灭的。

四、通过节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中国的民族节日文化 篇11

林德发教授的专著《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文化》的出版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 它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现代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在鉴别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依据大量文献资料, 通过微观分析、宏观分析和比较分析, 详细阐明了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文化的产生背景、具体内容、发展状况、形成原因及历史定位, 揭示了企业文化是近代民族企业身处逆境、曲折发展的重要动因, 并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 提出了对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历史启示。本书选用了卢作孚创办的民生公司和宋棐卿创办的东亚公司的大量史料作为研究的基础, 同时引用荣家企业、“永久黄”企业集团、刘鸿生企业、大成纺织染公司、启新洋灰公司、德大纱厂、华新纱厂、上海永安百货公司、宝元通公司等著名民族企业的资料作为辅助, 全面、客观地展示了曾被人们忽视已久的近代民族企业文化的风采。

本书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将文化界定为一种不成文的非正式制度, 而不是作为一种“泛文化”概念进行研究, 这有利于运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进行分析, 便于深入挖掘近代民族企业文化发挥巨大作用的深层原因。 (2) 从文化视角研究中国近代民族企业的发展动因, 揭示企业文化是推动中国近代民族企业身处逆境、曲折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我们理解中国近代资本主义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3)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 从企业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 分析企业文化对中国近代民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指出正是企业文化的巨大力量, 使近代民族企业在逆境中节省了大量交易费用, 获得了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从而揭示出企业文化与近代民族企业不断发展的内在联系。 (4) 阐明近代中国企业虽无企业文化一说, 但按现代企业文化理论去分析, 其先进的管理方式无论是内容还是结构, 皆与现代企业文化的内涵基本一致, 只是受到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有些方面还不够完善而已。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 认为中国近代企业只存在企业文化现象, 没有现代意义上的企业文化的观点, 缺乏有力的证据。 (5) 通过中日近代民族企业文化的比较, 阐明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文化的发展水平并不低, 无论是精神文化还是制度文化, 皆与日本近代企业文化十分相近, 并且有些方面更显优势, 只是由于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文化的魅力没能得到充分地展现。

上一篇:行为博弈下一篇:校园安全工作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