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政策

2024-06-14

中国民族政策(共12篇)

中国民族政策 篇1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杨晶9月2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中国民族政策具有五大鲜明的特点。

———体系完备。中国政府始终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 研究民族问题, 制定民族政策, 形成了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政府部门制定的民族政策组成的完备体系。

———实事求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制定民族政策, 使之适合国情, 适应民族发展规律, 反映各族人民共同意愿。

———与时俱进。注重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民族政策, 既一以贯之、一脉相承, 又不断适应时代的新变化、满足人民的新期待。

———重视执行。强调必须全面贯彻落实民族政策,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加强监督检查等措施, 确保民族政策落到实处。

———中国特色。着眼于中国的实际, 注重吸收历史经验, 同时又借鉴人类社会一切有益的文明成果和共有的精神财富, 使中国的民族政策更好地体现人类进步的共同追求。

中国民族政策 篇2

1620190145 分析化学2016级李学

摘要:本文主要描述了中华民族政策的具体内容以及近年来所取得的成效,并且与美国的民族政策所比较,从而讨论现今推行的民族政策的所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中华民族政策;美国民族政策;比较;成就;问题

引言: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这片神州大地上,一共生活着56 个民族,其中以汉族人口居多,少数民族中以壮族居多。同时中国也是一个有着多种宗教的国家【1】。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实行了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制、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三大民族政策【2】,并且取得了卓尔不凡的效果,维护了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在三大民族政策的指引下,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得到了飞速提升,生活质量得到了巨大改善,民族经济得到了飞跃发展,同时少数民族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特点【3】,各个民族相处融洽,实现了共同繁荣。但是世间没有任何事情是完美的,民族政策也不例外,它在实施的过程中同样也暴露了许许多多的问题。

在当今世界中,多民族的国家远远不止中国一个。美国也是多民族、多种族、多宗教的国家,其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所实行的民族政策取得了一定的功效。子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中国与美国虽然是不同政体的国家,但是其民族政策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并以此为借鉴来更好的完善和实施现如今的民族政策。

1、中华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

中国所实行的民族政策实际上是有关少数民族的政策。它是党和政府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并结合我国多民族的基本国情和民族问题长期存在的客观实际制定的,其本质是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行为准则,是我国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4】。其具体内容是:

1.1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质的根本体现,是党和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总原则和总政策。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权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在我国,民族不论大小,不论社会发展程度如何,在一切权利上都是完全平等的,在承担义务上也是平等的。不允许任何民族有任何特权,禁止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禁止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5】。

1.2实施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是党和国家用来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国家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江泽民总书记【6】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曾把它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一同表述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三大形式。实践证明,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我国的具体实际,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充分尊重、保障各民族管理自己内部事务的权利,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是对马克思主

【7】义民族问题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1.3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

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进步与繁荣,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 现代化事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经济发展是各民族自身发展的基础,也是民族关系良性发展的基础。因此,国家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如给予优惠政策、加大投资力度、实施对口支援与合【8】作等等,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

首先不得不说,中国的三大民族政策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并且为中国的民族事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和平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坚持民族平等和团结,极大地提高的少数民族的地位,增加了民族自信心,促进的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维护了民族的团结;实践证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符合历史的发展,又符合现实情况,有很大的优越性:1.有助于把国家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既维护了国家主权统一,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2.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做到因民族制宜,因地区制宜,从而有利于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3.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4.有助于把各民族热爱祖

【9】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全面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事业,让人民吃饱穿暖,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平等的根本。中国在这些民族政策的帮助下,民族问题和冲突越来越少,各民族得到了极大团结。

2、美国的民族政策

美国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种族)的国家,其民族数量之多远远超过了中国,其所实行的民族政策是典型的“大熔炉”模式。【10】

通过两百多年持续不断的民族大熔炉政策,美国有力地建构了美利坚民族和美国人的身份和身份认同。通过强调民族身份的建构和统一,强调个人的公民权利平等,而不是族群的集体权利平等,避免把公民的财富、权力、声望、职业、教育等个人差距与族群身份、族群集体联系起来,既有力地保障了国家的统一,又有利于激发公民的个人平等竞争,促进国家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发展繁荣,同时也有力地防止了个体之间的矛盾演化为族群矛盾和族群冲突。此外,由于在法律上不允许族群身份和族群集体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特别是不允许任何族群有自己的历史地域范围和特权,有力地避免了族群矛盾和冲突演化为民族分裂问题。

2.1国家认同在美国民族融合中的作用

作为一个族群众多的移民国家,美国在族群和国家认同的构建上是相对成功的。在处理族群和国家认同的矛盾问题上,美国采取了一种去政治化的方式。所谓去政治化指的是美国政府并不直接介入族裔问题,而是通过帮助和支持各种社会组织,以间接的方式来扶助外来移民尽快适应美国文化。因此美国把各种民族问题限定在了市民社会领域。美国人的身份证明中没有民族成分的内容,政府在人口普查时并不问及“民族”,也并不要求每一个受调查者必须选择一种民族血统。在美国突出的是“公民”身份而不是民族。即使对一些弱势族裔提供援助,也是通过民间组织来完成,以使他们觉得是作为美国公民而不是少数族裔才获得

【11】厚待,因而严格来说,美国并没有民族政策。

国家认同构建在美国却是不折不扣的政治问题。各个族群可以任意发展具有本民族特征的社会文化活动,也可以建立自己的团体,但是任何族群试图在一定地域上建立自治性组织都是被严加禁止的。美国的国家认同构建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诸如在移民时首要的一条就是要宣誓效忠美利坚,总统选举本身就

【12】是一个激发公民国家认同的仪式。美国的族群认同就像鸡尾酒,可能是混合的,也可能是层次分明的,而美国的国家认同就如同鸡尾酒杯,它框定了族群认同的界限,即无论族群在里面如何搅拌都不能超越国家范畴。这样一种处理族群和国家认同问题的方式使得美国尽管存在各式各样的族群冲突,却很少出现严重的民族分离主义。

2.2美国民族政策的三大原则

今天,少数民族在美国与白人在国家稳定的前提下和谐生存、共同发展,背后有几条值得认真思考的原则。这几条原则,尤其值得中国政府在制定少数民族政策时参考,以避免和预防曾经的“韶关事件”和“乌鲁木齐事件”的发生。

第一,少数民族政策服从国家至上、统一原则。少数民族问题,通常只是一个民族关系问题,可以通过少数民族政策得到解决。少数民族政策的实施,需要一个稳固的国家政权,不能背离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原则。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少数民族在一个国家机器中得到的保障,前提是服从国家至上和统一的大原则。少数民族问题,在一些地区,比如加拿大的魁北克,可以是一个国家统一的问题。在这种情势下,少数民族政策,牵一发而动全身,可能引发国家分裂,必须十分慎重。

第二,少数民族政策服从国家法制原则。美国的少数民族是发达国家中最多的,但是民族矛盾却并不是最突出的。这么多民族居住在一个国家,没有法制高于一切的原则,是很难和谐共处的。

美国有个“平权法案”。1961年3月,美国总统肯尼迪,为了解决当时社会中严重存在着的种族歧视,成立了“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监督全国范围内与联邦政府有商业和经济往来的部门,要求这些部门在就业方面保证平等的原则,消除肤色和种族之间的歧视。后来发展成为平权法案。约翰逊总统说,“平权的原则不止局限于平等的原则,而应该解释成对黑人等少数民族在就业和就学方面的优先考虑、优先机会。” 一些美国大学也因为推行这一法案被告上法庭。

第三,少数民族政策服从国家发展原则。少数民族政策是与国家发展水平分不开的。美国历史上对印第安人、黑人和亚裔的种族歧视,美国也在不断反省。目前,美国已经有7个州就历史上的黑奴制向黑人做出道歉。2008年7月,美国众议院和国会通过一项就奴隶制度和种族隔离政策向黑人道歉的议案。众议院“代表美国人民向非洲裔美国人道歉,为他们和他们的祖先因奴隶制度和种族隔离政策遭受苦难致歉。” 众议院42名黑人议员中,超过一半是道歉议案的最初【13】发起人。

概言之,美国政府的少数民族政策,是与它的国家政策连在一起的,时而强势,时而安抚;它不是一个孤立的政策,更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政策。它一直在错误中不断调整,不断改进,而不是“一本通书读到老”。

3.美国的民族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3.1民族区域自治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中国的的民族政策虽然为中国的发展和民族稳定带来了功不可没的表现,但是它所表现出来的弊端也是不容忽视的。就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言,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方便了国家对于少数民族的管理并且维护了少数民族的稳定发展,但是它在维护民族团结、民族融合方面却是极为不利的。各少数民族基本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这种“扎堆”式的聚居方式极大地加强了民族意识而不是国家意识,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我是哪个民族,而不是我是中国人。同时妨碍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民族聚居这无疑形成了一个居住壁垒,这个壁垒阻挡着其他民族的加入与文化的交流,甚至是各个民族之间的婚配,各个民族很难融为一个集体,而是成为同一个环境下的“不同帮派”。如果有不发分子企图分裂民族团结,那么很可能由于少数民族聚居而他们的思想、价值观一致而达到一呼百应的局面。这就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安全和利益。

相反美国政府不对族群进行法律、政治等实体方面的认可和标识,不给予族群集团以法律上的承认,特别是不容许任何一个族群生活在一块属于自己的历史疆域内,而是千方百计通过国籍法、移民法、英语教育、立法、司法、行政、传媒等法律和公共政策,着力构建一个不分来源、不分族群、不分宗教的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和美国人身份。美国任何族群的成员都不得以种族身份为由在政治任命、选举、教育、工作机会等方面给任。美国这种取消种族认同身份的做法消除了不同种族之间的隔阂,从而将国家统一为一个有机整体,生活在这个国家的人民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国家的公民,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国家的统一。俄罗

【14】斯所实行的民族政策与美国如出一辙,也是消除不同民族的界限,实践证明这项民族政策是成功的。因此中国也可以在保留民族优良传统的前提下,逐步取消民族的界限,是国家真正成为一个团结统一的有机整体。3.2 其他民族政策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在中国,汉族占绝大多数,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等少数民族,各居其地,法律虽然只有一个,但执行却五花八门。在执法上,对少数民族似有不同的标准。在中国内地,大家都心知肚明,少数民族是惹不起的,如果是抓到了新疆籍的扒手,是不能加以刑求的。最严重的处罚,就是把他送回原籍。中国在十八大中一直强调依法治国,如今为何有法不依双重标准?为何国家要给少数民族如此特权?国家宪法规定,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如今看来岂非笑话?如此对待少数民族犯罪的做法怎能保障国家安全和公民安全?记得在上大学的时候,当时学院要转来少数民族的学生,我们辅导员就像我们诉苦说千万不要转到我们学院,他说少数民族的学生不仅难管理,而且我们还要陪他们过他们的节日。

不仅如此,国家对于少数民族的优待还有给少数民族的孩子在中高考上加分。相信这对于学生并不陌生。经历过高考的人都知道高考竞争的残酷性,一分的优势足以碾压成千上百人,可是总有那么一群人在还没有高考前就已经注定比你多几分,而原因就是他们是少数民族。高考对于学生对于家庭来说何其重要,甚至是他们一生的心血,可是大多数人却注定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这让我们何其心寒。从这些小事上,中华民族政策的问题可见一斑。中国的民族政策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表面上它维护了民族的团结和统一,实际上它损害了民族的平等,破坏了国家法律的公平。在这种双重标准下,极大损害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民族的民族自尊心。

相反,美国有个“平权法案”(Affirmative Action)。1961年3月,美国总统肯尼迪,为了解决当时社会中严重存在着的种族歧视,成立了“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监督全国范围内与联邦政府有商业和经济往来的部门,要求这些部门在就业方面保证平等的原则,消除肤色和种族之间的歧视。后来发展成为平权法案。约翰逊总统说,“平权的原则不止局限于平等的原则,而应该解释成对黑人等少数民族在就业和就学方面的优先考虑、优先机会。” 一些美国大学也因为推行这一法案被告上法庭。

美国的种族平等才是真正的平等,无论是人口占多数的还是少数的,在就业、就学等方面不存在少数民族有特权的现象。平等既是尊重,中国也应该取消对少数民族的一些特权,这样才能使各民族成为真正平等团结的民族,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总结

中国的民族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的民族团结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不能墨守成规,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民族问题。现如今,各少数民族的经济和人口都取得了极大地发展,少数民族的问题由基本的温饱生活问题已经转变为各民族之间的问题。由于民族标签的存在,民族之间的隔阂始终存在,各个民族的交流始终得不到完全的融合,这将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将各民族以地域的界限隔阂起来,不利于民族的交流、团结与融合,如今应该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逐渐取消,各民族采取统一的管理方式,以前的民族管理民族是桎梏民族融合的囚笼。对于少数民族的优待适时取消,这种民族区别对待的行为极大地损害了汉族人民的感情,对国家的安定统一将造成一定的隐患。

参考文献

[1] 国家民委:《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政策(干部读本)》,民族出版社,2002年。

[2] 郝时远,关于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若干思考[J].民族研究,2013(1):1-10。

[3] 陈云生,中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4] 张有隽,徐杰舜主编:《中华民族政策通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5]《民族政治文件汇编》第一编,人民出版社,1958年。

[6]《江泽民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7]《民族政治文件汇编》第二编,人民出版社,1958年。[8]《民族政治文件汇编》第三编,人民出版社,1960年。

[9] 国家民政委法司编:《民族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研究》,2003年。[10] 王铁志:《美国的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J].西北民族研究,1998年第1期。

[11]李建鸣,《美国通史》.(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12]周钢,杨国美,概念论美国的移民、民族和种族关系理论[J].史学月刊,1996年05期。

[13] 马戎,美国的种族与少数民族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中国功夫,民族精神 篇3

[关键词]《叶问》功夫民族精神

武术是中国的国粹,研究形体规范,又求精神传意。内外合一的整体观,是中国武术的一大特色。武术讲究内外兼修,内与外、形与神是相互联系统一的整体,中国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倍受中国古代哲学、医学、美学等方面的渗透和影响,蕴含着深厚的民族精神。作为中国独有的功夫片,必然会反映我们的民族精神。从《黄飞鸿》、《精武门》到《霍元甲》,我们都能看到民族精神的闪现。影片《叶问》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表达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这对于历经不平凡的2008年的中国来说,更有一番意义。

已有影评说《叶问》在故事上其实没有什么新的突破,拍得中规中矩,悬念太少。也有影评认为功夫、比武、民族精神加上一丝家庭的温情成为影片的看点,1%的特技,99%的真功夫,就是《叶问》之所以成功的最大秘诀。其实,影片拍得中规中矩是符合影片基调的,因为作为人物原型。叶问本来就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中华武术也不是主张张扬,爱国主义作为永恒的主题也无需华丽的外表。影片以叶问为核心,通过功夫这个媒介,通过三个阶段一步步展现了民族精神。

一、与世无争,以武会友

现实中的叶问是淡泊致远,却不是孤高自傲;从容豁达,却不故步自封。甄子丹的表演把叶问作为一代宗师的风范和气度很好地诠释了出来。影片中,叶问过着平静富足的生活,有贤妻爱子,与世无争,与武馆师傅切磋武艺时平和谦逊,即使是与气势汹汹找上门来的金山找对打,也是先经过妻子的同意,再把众人请出客厅才开打。期间金山找打坏家具后的主动认赔、叶问的佯怒,让人们看到一个武艺高强又不失诙谐的武术大师。在这个阶段,叶问是闲适的,微笑着面对生活,过着一种类似禅的境界的生活,这不正是中国武术追求的境界吗?叶问与周围的人处于一种和谐的氛围中,展现的是宽容、谦虚的民族精神。

二、戒急用忍,刚柔并济

然而好景不常,中日战争爆发后佛山沦陷,叶家被日军强占,叶问被迫带着妻儿移居废屋,一家人生活艰苦。作为一个身怀绝技、武艺超群的武术家,叶问一改往日阔少的态度,到煤炭厂当苦力,自力更生。苦难中的妻子体贴叶问,把一家人在一起当做最重要的事。国破家亡,非一人之力能解。此时的叶问,在忍耐,在等待。

在饥寒交迫之际,日本将军三蒲以白米作奖赏,邀请中国人到打斗场与日军切磋,藉以观摩中国武术。叶问的好友武痴林侮辱三蒲,被活生生击毙。叶问为寻找武痴林到打斗场查看,一进场就看见日本人无理射杀中国武师,惹得叶问怒火中烧,遂把心中悲愤于打斗场上发泄出来,以一敌十,痛击日本人!叶问的身手博得了三蒲的尊重,三蒲放叶问走并表示期待与之一战。

此时,金山找带领一群强盗到处抢劫。金山找的暴力激起了棉厂工人习武的激情,于是叶问教工人们习起了咏春拳,看到男女老幼习武的壮观场面,不仅让人们看到了民族自强的希望。

这一阶段,我们看到了一个开始用自己的武术来帮助国人自强的叶问,从他的眼神、从他的表情,我们看到了一个即将爆发的叶问。忍耐到极限必然爆发出毁灭性的力量。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礼待人,谦逊谨慎,却屡遭侮辱,而每每到了民族忍耐的极限,必定会爆发出惊人的能量,排山倒海,无坚不摧。

三、英雄雄起,群起反抗

儿子阿准不经意间引几个日本兵到了自己家,就在日本要调戏自己的妻子时,叶问忍无可忍。击杀三个日本兵,开始了躲藏生活。而此时的日本翻译李钊,为了保护叶问一家,冒死把他们藏在自己家里,让我们看到了强权压迫下的国人复杂真实的心理。

最后,叶问为了保护棉厂的工人们站了出来,并答应与三蒲比武。我们不知道此时叶问是如何盘算,但看到棉厂老板用车载着他的妻儿出城,我们隐隐感到叶问抱了必死的决心。

叶问与三蒲的决斗如期进行,万人空巷。或许,他们知道这种决斗的结果多半是叶问被杀,但人们想看一看自己崇拜的宗师是如何打败日本人而为国人争气的。叫嚣着日本功夫一定能胜中国武术的三蒲像木桩一样,被叶问打得无还手之力,跪死在叶问面前。人群沸腾了,在沸腾的人群中叶问看到自己的妻儿,却被输不起的日本人暗枪所伤,倒下擂台。终于,人们的愤怒化为力量。冲破日军的封锁,拥向叶问。一个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终于在愤怒中爆发。

《叶问》表现的只是咏春拳的连环快打和近身搏击,没有让人眼花缭乱的特技,没有过分的动作张扬,有的只是最纯粹的徒手搏击,最传统的中国功夫。所以,正如前文所说,《叶问》用最简单的故事情节和最传统的中国功夫表达最真实的民族精神,符合影片的叙事要求和感情基调。

从民族性格识别中国民族舞 篇4

关键词:民族性格,中国民族民间舞,体态动律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历史的沉淀下各个民族都累积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其中便包括了舞蹈文化。劳动人民都极为自然地喜欢用本民族的歌舞来表达自己喜怒哀乐,可以说歌舞就是劳动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我国各民族地区的历史条件、社会结构、经济类型、生产方式等方面都各不相同,舞蹈文化必然受到地理环境、生产劳作、宗教礼仪、服饰装扮等各方面的影响,因而具有了各自的特点,同时也容纳了各民族深远而广泛的文化内涵。简而言之,各具形态的民族民间舞蹈都是来源于劳动生活,其体态动律可以充分诠释各方面因素在这个民族身上留下的烙印——各具特征的民族性格。笔者从民族性格的入手,针对中国的五大民族民间舞蹈——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傣族、朝鲜族,做一个快速的识别和记忆。

一、藏族民族民间舞蹈

具有悠久歌舞传统的藏民族生活在素称“世界屋脊”的我国西部青藏高原上,他们全民信仰佛教,单纯朴实、真情真意。

(一)民族性格和舞蹈特征。青藏高原恶劣的气候、崎岖的道路,使藏民们的服饰、言行、劳动都透着浓浓的高原情愫的审美意识。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原因影响,长期的奴隶社会、农牧文化,加上严厉的等级制度和宗教文化,松胯、收腹、含胸成为了藏族舞蹈的基本形象。解放后,广大农奴翻身做主人,手脚得到解放,大幅度的舞动体现在热烈场面之中。

动律“一顺边”是指在行走或舞蹈中,一边的手脚随中心移动,同时向一侧伸出。这是从劳动者在高山缺氧、山路崎岖的条件下辛勤劳动时,为平衡身体减少晃动、节省气力的日常生活基本体态中提炼而来。还有膝部松弛、微颤,造成的下沉感,腰胯膝动作的结合,尤其是在屈伸步伐时上身因重心的移动而形成的晃动,也来源于藏民的劳动生活。

(二)基本体态动律。藏族舞蹈的基本体态可概括为:坐胯,上身松弛前倾;动律有“无屈不成动,欲动必先去屈”的规律。这里的“屈”指的是颤膝和懈胯。舞蹈时,膝关节常带有连续、小而快、并富有弹性的颤动或是带有柔韧感的屈伸,这种颤动或屈伸的步法都形成了重心的移动,再带动松弛的上肢,使手臂动作附随而动,因此,藏族舞蹈的动势由下而上,所以舞动起来时会有飘逸、沉稳的感觉。

二、蒙古族民族民间舞蹈

自古以来崇拜天地山川和雄鹰图腾的蒙古族人民,世世代代生活在我国北方辽阔的大草原上,他们豪迈质朴、庄重乐观。

(一)民族性格和舞蹈特征。多变的草原气候、不定的游牧生活,练就了牧民强悍矫健的体魄,培育了开阔坦荡的心胸和质朴豪放的情怀,形成了他们桀骜不驯、勇往直前的性格和极具游牧民族特色的草原游牧舞蹈——蒙古族舞蹈。蒙族舞蹈充分显示了他们的性格:热情奔放、稳健有力,节奏欢快,具有粗犷剽悍、质朴庄重,洋溢着来自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呈现出一派豪放与自信的“天之骄子”的气概。

(二)基本体态动律。蒙族舞蹈的基本体态可概括为:挺胸立腰,上身后倾,后背后靠,颈部后枕,下巴微抬,“视线”开阔,呈划圆动律。舞蹈时肩部动作丰富灵活、带有“脆”劲儿;腕部常带有提压动作,脆韧相间地带动整个手臂的舞动。头部较稳,上身体态端庄挺拔,推身、摆身和靠身的动律。做各种步法时膝盖的屈伸沉稳柔韧,脚步扎实稳重,动势中强调下沉的力量。

三、维吾尔族民族民间舞蹈

有“歌舞之乡”称号的维吾尔族位于我国的西北部新疆,是我国最大的省区之一,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丰富的艺术遗产,歌舞艺术更是一块瑰宝。维族人民热情奔放、强悍豪迈、仗义团结。

(一)民族性格和舞蹈特征。维吾尔族人民早先生活在我国北方的大草原上,后移居至西域(现新疆),由草原牧骑生活发展到地区的农业生活,经历过多重经济形态和宗教文化。特殊的历史原因,使得她们舞蹈风格也呈现出多样化,集包括了萨满跳神、古波斯、阿拉伯舞蹈等多重神态为一体,舞蹈十分丰富欢快、具有动感。在维族舞蹈中,体态表现也十分丰富和具有标志性,如灵动的眼神和高傲的头颅,还有一系列的修饰性动作,例如动脖子、弹指头、翻腕子等,这些都使维吾尔族的舞蹈更加鲜活灵动。

(二)基本体态动律。维族舞蹈的基本形态可以概括为:昂首挺胸,立腰拔背,高傲外向,步法是三步一抬,常伴有快速多变的旋转和柔软的下腰,摆辫子、拧身以及在旋转中的戛然而止,使维族舞蹈潇洒飘逸。维族舞蹈擅长用眼神来传情达意,体现出生动的人物个性和情感。总结为:挺拔而不僵,微颤而不窜,上身撒得开,脚步不离散,晃身带摇头,耸肩绕手腕,技巧多旋转,节奏多符点。

四、傣族民族民间舞蹈

傣族人民生活在我国江河纵横、绿树繁荫、蕴藏了天然美丽的西南地区,他们含蓄舒缓、柔顺包容、腼腆质朴、谦让纯洁,受中原和南亚文化的影响,傣族的民族民间舞蹈极具东方韵味。

(一)民族性格和舞蹈特征。由于生活环境气候湿热,信仰小乘佛教,姑娘们的衣着等原因,傣族舞蹈动作较为平稳,仪态安详,跳跃动作较少。傣族人民生活在亚热带气候中,过着平稳又恬静的劳动生活,对象征着清纯洁净的水特别喜爱,使得她们的舞蹈安稳悠然;因为将孔雀视为圣鸟,步态又十分轻盈灵巧。上身向旁倾斜,下肢保持半蹲,腰胯手臂曲线,整个身体、手臂及下肢都形成了特有的“三道弯”体态造型,极为具有雕塑感。膝部匀称绵延地颤动、上身左右轻摆、脚下重起轻落地跺踏,加上手脚同处一侧,形成“一顺边”,极富动态美。

(二)基本体态动律。傣族舞蹈的基本体态动律可概括为:在舞姿造型的“三道弯”和动律特征的“一顺边”两者融合中,形成了多种美妙曲线的组合。通常脚步和膝盖重拍向下,膝盖在弯曲中屈伸和动作,以屈伸带动身体的颤动和左右轻摆;脚多为后踢步,踢起时快而有力,落地时轻而稳。具有内在的含蓄健稳的力量美。

五、朝鲜族民族民间舞蹈

朝鲜族人民居住在我国东北地区,自古从事农耕劳动,酷爱大自然。在不断的反抗外来入侵、抵御战争、艰苦创业中,勤劳勇敢的朝鲜族人民形成了沉着坚毅、不屈不挠、爱憎分明的民族精神。

(一)民族性格和舞蹈特征。鲜族人民用她们内韧外柔的舞蹈风格体现出了她们的民族精神。他们喜爱白鹤,把白鹤作为长寿、幸福的象征,舞蹈时,“鹤步柳手”的特点贯穿在动律之中。内外结合,动静结合,以内在之动带动外在之动,以呼吸作为动作的动力,带动全身,在音乐高低长短的伴奏中,形成韧性律动,形成鲜族舞蹈中潇洒、典雅、含蓄、飘逸的独特风韵。

(二)基本体态动律。朝鲜舞的基本体态是松弛、含胸、垂肩蓄腰、吸腹收臀、气息下沉,仙鹤式的步调和杨柳式的身条,展现出含蓄美。重视气息的运用,用呼吸带动膝部的屈伸平移以及腕部的控制,贯注于全身,有明显的连续性,从而构成舞姿造型的流动和延续性。

由于各民族不同的地理、历史、信仰等多重原因,造成迥异又丰富的民族文化体现在民族舞蹈上,区别的方式不仅仅是服饰、道具、音乐,更应该放在舞蹈本身也就是相应的体态、动律等舞蹈特征,而这都是民族性格决定的,具有必然性。因此笔者认为由民族性格入手理解民族舞蹈的特征,更加有利于快速识别和理解各民族舞蹈的动律体态和民族精神,这种结合记忆方式是在舞蹈教育和知识普及上可采取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江玲.舞蹈教程[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4.

中国梦作文:民族魂,中国梦 篇5

中国梦作文:民族魂,中国梦

每当我看到书上的长城时,一个高昂的声音总在我耳边响起:你到过长城吗?你登过长城吗?听爸爸常念毛主席的诗句:“不到长城非好汉”。这是多么富有魅力的诗啊!于是,我向往,我渴求,盼望着有一天能够领略长城的风采。

暑假的一天,爸爸带我第一次去长城,看见许多黄头发、蓝眼珠,黑皮肤、卷毛的外国人。我问爸爸:“长城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外国人呢?”爸爸说:“因为长城雄伟壮丽,因为长城象征中华;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两千多年前,为了防御外国人的侵略,秦始皇筑起了长城。”

长城,我为你骄傲!你是中华山河的锦绣,是中华历史的悠久,是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我为你骄傲。多少中外游人,来到长城都用相机为她拍下一幕幕美丽的容貌。壮丽的雄姿。

今后,为了我们的祖国,为了我们的民族。我要好好学习,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辉煌!

中国现行生育政策由来 篇6

1850年,马克思在《国际述评》中这样评论中国的人口:在这个国家,缓慢地但不断增长的过剩人口,早已经使它的社会条件成为这个民族的大多数人的沉重枷锁。这时的中国正走到人口增长的第三个坡顶:总人口约4.5亿,每年新增人数约为45万。

但和新中国建立后的人口增长相比,1850年实在是不足挂齿。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中国经历了两次人口增长高峰,城市的就业和粮食供应都成为问题。“因此出现了人口回流的倒退现象,”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专家咨询组成员马瀛通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从城市流向农村。”

最早的生育控制是从地方城市开始的。60年代初,天津,上海,广东等城市地区率先提出了自己的节育措施。1972年8月21日,卫生部在向国务院写的《计划生育工作调查报告》中,将城市的生育控制经验总结为“晚、稀、少”方针。所谓“晚”,指男女双方在25岁以上结婚;“稀”,指婚后生育间隔长一些;“少”,指一对夫妇只生育两个孩子。当时中国并没有一套完整的计划生育组织机构和网络体系,这个未经大肆宣传的生育准则却显示出了惊人的效力。以总和生育率(即一个妇女一生生育孩子的数量)来衡量,1970年为5.81,到1979年则降为2.75.

生育控制从城市自发开始,或许可以印证人口学家梁中堂的话:计划生育的本质是工业革命以来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给人类提供的一种符合人性的生活方式。

但中国的经济发展目标已经等不及完全依靠生产力的发展来控制人口。1980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50美元,而目标是2000年达到1000美元,一位前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成员告诉记者,为达到这个目标,当时提出了几个测算方案:如果妇女总和生育率控制在1.0,上世纪末人口数为11亿多;如果控制在1.5,总人口为11.7~11.8亿;如果是2.0,则人口稍超过12亿。“为了达到必然控制,我们实行更严格的一胎政策。”这位前计生委工作人员说。

1979年12月中旬,国务院计划生育领导办公室在成都召开各省、市、自治区计划生育办公室主任会议。时任副总理的陈慕华在会议上提出:“提倡一对夫妇最好生一个孩子,是我们计划生育工作的着重点转移。过去我们说,‘最好一个,最多两个’。现在提出来‘最好一个’,后面那个‘最多两个’没有了。这是我国目前人口发展中的一个战略性要求……”

1980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指出:“为了争取在本世纪末把我国人口控制在12亿以内,国务院已经向全国人民发出号召,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根据梁中堂对这段历史的研究,生育政策从“晚稀少”转为只生一个,决策时间非常短,但它的影响至今已30多年。

然而,从1981年到1983年,即“一胎化”政策推行最核心的三年,妇女总和生育率比之前、后的年代都要高出许多,1982年甚至达2.79,超过1979年的水平。

虽然一胎化的生育政策在各地推行都遇到很大阻力,但大部分地方政府依然倾向更严格的控制。据梁中堂的回忆,当时26个省、自治区中,同意允许生两胎的只有山西、辽宁、浙江、河南、广西、云南等6个省、自治区;北京、天津、内蒙、江苏、安徽、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陕西、甘肃、青海等15个省、市、自治区和全军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均赞同提倡每对夫妇只生一胎,有实际困难的,可以批准生两胎;河北、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西等5个省市则主张不改变《公开信》的政策口径。

此后,对“有实际困难可批准生两胎”的条件控制上,也是几经进退。1982年规定了农村有十种情况可以生二胎,据测算,根据这一规定生二胎的只占一孩夫妇的5% 以下。争执的一个要点是是否放开农村独女户的二胎生育上。如果放开此条件,可以生育二胎的育龄妇女预计达到50%。争执一直持续到1989年,时任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的彭云要求各个省人大常委会制定出有关生育二胎的具体条例,多数省才将农村独女户可以生育二胎写进条例并执行。

从公开的中央文件来看,1984年4月发布的7号文件是计划生育政策转变的又一个里程碑。文件中第一次明确使用“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的表述方式。“现行生育政策”主要包括三部分:以大中城市为主的“城镇居民”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第一胎生育一个女孩的农民允许生第二胎;少数民族可以生2~4个孩子。

《中国民族·艺术》 篇7

国际标准16开精美装订, 160G雅致纸彩印的形式出版。发行量大、发行渠道广泛, 包括:全国各地民委、中央统战部、全国人大、全国政协、200个国家驻中国大使馆、联合国驻华机构、博物馆、大学图书馆、高档酒店、会所、画廊等。

《中国民族·艺术》栏目为:《艺术家》、《视点》、《资讯》、《情怀》四大类。根据客户需求为其打造卓越的品牌形象, 提升其品牌价值。在得到业内人士肯定的同时, 也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

《中国民族·艺术》广泛联系社会各界名流, 注重对艺术家提供专题宣传服务, 力求向海内外推荐书画精品。

国内统一刊号:CN11- 5037/D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 3341

电话:010- 56039448 13120081356 13370169086

中国民族政策 篇8

自2005年7月21日起, 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 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2005年7月21日19时, 同时, 中国人民银行负责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 以市场供求为基础, 参考揽子货币汇率变动, 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 维护人民币汇率的正常浮动,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维护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二、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概述

汇率政策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比价, 即汇率进行管理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规范以及行政法规的总称, 由汇率政策目标及与之相适应的政策工具、手段所组成, 主要包括汇率制度的选择、外汇管理、汇率水平控制等一系列安排措施与规定。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信用及利率等变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一个完整的货币政策体系包括货币政策目标体系、货币政策工具体系、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及具体执行所达到的政策效果。

三、我国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相互影响

(一) 汇率政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2005年7月21日, 我国对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了一定的改革, 并向上调整了人民币汇率, 即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中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并根据对汇率合理均衡水平的测算, 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本次改革保持主体汇率制度不变, 但在这基础上进行了局部性的、关键性的改革, 对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发挥起到了积极作用。1.增强货币政策独立性;2.增强货币政策的效力;

3. 减轻货币政策实施的难度与汇率风险;4.促进我国货币政策宏观目标的实现;5.扩大货币政策调控空间。

(二) 货币政策对汇率政策的影响

在了解货币政策对汇率政策的影响之前, 我们先分析商品市场达到均衡时, 商品量和汇率之间的关系。

当本国汇率 (P) 和外国的价格水平 (PH) 不变时, 本国货币的价格水平贬值 (E上升) , 使本国商品相对外国商品更加便宜, 出口的增加, 导致国内需求 (D) 增加, 产出 (Y) 也随之增加。如果汇率贬值, 从e0提高到e1, 则需求增加, 要使商品市场保持均衡, 产出 (Y) 也必须增加, GNP也从Y0增加到Y1.汇率升值, 则产生相反的结果。再来看国外价格水平 (PH) 的变化。如果PH提高, 国内商品相对便宜, 刺激了出口, 有助于提高国内的GNP水平。反之, 如果国内价格水平 (P) 上升, 国内商品价格相对较贵, 对出口不利, 需求便会下降, 经济可能衰退。由此可知, 在国外价格水平 (PH) 上升、国内价格水平 (P) 下跌和本国货币贬值时, 即使汇率不变, 也会刺激GNP的增加。现在, 我们来分析资产市场的均衡。资产市场的均衡由两个条件所组成: (1) 外汇市场的均衡:R=RH- (Ee AE) /E, 即利率平价条件; (2) 货币市场的均衡:Ms/P=L (R, Y) , 即货币的供给等于货币的需求。

当这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时, 资产市场就达到了均衡。有了这种均衡, 我们就可分析货币政策对汇率地影响了。

货币政策的主要形式是改变经济体系中的货币供给量。当货币供给发生变化时, 利率也随之变化。

四、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方案策略

(一) 短期协调方案

目前我国正处于金融业对外开放、金融机构健全性改革以及汇率、利率和资本市场等市场化改革齐头并进的特殊历史时期。金融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是好的。但有一些不良因素和倾向也值得警惕包括国际热钱大量流入、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 流动性过剩, 贷款增长偏快以及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 股票市场持续暴涨等, 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面临着巨大挑战和严峻考验。

1. 稳住汇率;2.全面紧缩国内市场资金的流动性;3.进一步加大央行窗口指导的作用。

(二) 中长期协调方案

1. 完善货币市场与利率传导渠道。 (1) 发展货币市场 (2) 发展利率市场。

2. 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我们要做到的是让我们国家的汇率制度真正成为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实行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可以让汇率动起来, 这样保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的任务就落到汇率政策上。汇率稳定政策不能以扭曲市场机制为代价, 要通过更为市场化的干预和管理来实现汇率稳定, 同时应在人民币实现管理浮动的情况下慢慢增强对人民币的信心, 为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其他配套措施。 (1) 完善国内金融市场, 规避汇率风险; (2) 调整外汇储备, 促进外汇市场发展; (3) 加强政策国际协调。

参考文献

[1]孟建华.中国货币政策的选择与发展[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

[2]吴慧强.我国现行汇率制度的缺陷及改革建议[J].经济前沿, 2004.9

[3]谢平, 张晓朴.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三次冲突[J].国际经济评论, 2002.5-6

中国灌溉发展政策 篇9

我国人口和耕地、气候、水资源等自然条件, 决定了农业必须走节水灌溉农业的发展道路。在中国几千年悠久文明的历史长河中, 灌溉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灌溉事业发展, 50多年来, 中国的农田灌溉面积从1 500万hm2发展到目前的5 600万hm2, 每年在占全国耕地面积45%的灌溉面积上生产的粮食占全国总量的75%, 生产的经济作物占90%以上。在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只占世界人均30%的情况下, 我们的耕地灌溉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 人均灌溉面积与世界人均水平基本持平。以占世界6%的可更新水资源量和占世界9%可耕地的条件下, 中国成功地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温饱问题,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 其中灌溉农业功不可没。

随着中国人口的进一步增加、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中国灌排事业不仅迎来了许多好的发展机遇, 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机遇主要有:

(1) 中国政府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要求加快灌排事业发展, 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2)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要求加快灌排事业发展, 进一步提高农业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3) 发展节水灌溉已经在全社会形成共识, 社会关注、舆论支持;

(4) 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公共财政能力的提高, 为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加大公共财政投资、建立多元化的灌排投入体制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挑战主要表现在:

(1) 水资源短缺突出, 农业灌溉每年缺水达300多亿m3;同时农业灌溉用水效率较低, 用水浪费严重;

(2) 在可供水量增长困难的情况下, 工业和城市用水挤占农业灌溉用水趋势加剧, 未来解决农业灌溉用水主要靠走内涵挖潜的路子, 加快节水灌溉事业发展;

(3) 水资源污染的局面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在发展农业节水灌溉的同时, 要十分注意保护水生态问题。

总体来讲, 中国灌排事业的发展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机遇大于挑战。这就要求我们要按照国家节能减排的总体部署, 认真地总结多年来发展灌排事业的经验和教训,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人水和谐, 坚持走节水灌溉的发展道路, 解决灌区目前存在的工程老化失修、用水效率低下、管理落后等问题, 加快我国灌排事业的发展, 以农业用水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当前中国农业灌溉发展政策

2.1 国家十分重视农业灌溉, 制定一系列政策促进农业灌溉发展

主要是:灌溉是重要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 政府应加强领导。《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灌溉工作的领导, 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农田灌排设施是水利建设的重要内容, 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加强水利建设摆到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 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实施计划, 层层落实领导负责制。

灌溉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将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列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之一。2005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指出:“加快实施以节水改造为中心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新增固定资产投资要把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作为重点, 并不断加大投入力度”。2008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要求:“大力发展节水灌溉。继续把大型灌区节水改造作为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 力争到2020年基本完成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

灌溉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 应加快发展。2008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指出:在保护生态前提下, 着手开发一批资源有优势、增产有潜力的粮食后备产区。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组织编制完成的《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将以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建设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点工程。水利部《加快灌区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近期重点规划》指出:在加大对现有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进一步提高灌溉保证率和粮食产出效率的同时, 在水土资源条件好的地区, 适当扩大灌溉面积, 开发粮食生产的后备资源。

2.2 灌溉必须走节水灌溉的发展道路

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 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农业灌溉用水要在用水总量基本不增加的情况下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只能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把节水灌溉作为革命性措施, 采取综合手段, 大力推进农业节水, 建设节水型灌区, 满足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制定促进节水的政策, 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把推广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的措施来抓, 大幅度提高水的利用率, 努力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水法》明确:“国家厉行节约用水, 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 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 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 建立节水型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到2010年基本实现灌溉用水总量零增长, 全国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按照发展灌溉的总体要求, 发展节水灌溉要从规划、制度、水价、科技等方面入手, 注重生态, 狠抓落实。

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灌溉的要求, 按照前瞻性、分步实施、统一规划的思路编制灌溉规划。规划的制定要以水土资源承载能力为基础, 注意水资源的节约、配置和保护。同时在合理布局的基础上, 突出重点, 优先考虑重点放在粮食主产区、严重缺水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和相对贫困地区。近几年, 水利部先后制订了《全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规划》、《全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十一五”规划报告》、《全国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发展规划》、《全国节水灌溉规划》、《加快灌区建设保障粮食安全近期重点建设规划》等, 规范和指导节水灌溉建设。

重视制度建设。一是要建立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及定额管理制度。根据灌区可利用水资源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科学、合理分配水量, 确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按照作物需水和用水管理要求, 制定用水定额和供用水计划。《水法》第四十七条:国家对用水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二是积极开展农业灌溉水权转让。结合灌区用水特点, 积极探索水权建立与分配机制, 逐步建立水权转让的市场机制, 灌溉节约的水量可以有偿提供给其他行业, 引导用水户节约用水, 高效用水,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促进节水灌溉多元化投资体制的建立。三是严格执行《占用农业灌溉水源、灌排工程设施补偿办法》, 完善灌溉水源与设施占用的补偿机制。工业、城市发展占用的农业用水和设施应予以补偿, 保护农民的合法用水权利。

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水是有限资源, 灌溉用水要收费, 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节约用水、公平负担的原则, 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因地制宜地实行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相结合的“两部制”水价、超定额累进加价和季节浮动水价等制度, 促使用水结构和种植结构的调整, 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完善水费计收和管理, 增加水费使用透明度。《水法》明确:“使用水工程供应的水, 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向供水单位缴纳水费。供水价格应当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确定”、“用水应当计量, 并按照批准的用水计划用水。用水实行计量收费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中央政府近年来相继出台了《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关于推进水价改革促进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通知》等政策, 利用水价这一经济杠杆实行强制节水, 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依靠科技进步。要逐步提高科技进步对灌溉的贡献率。形成国家扶持, 节水材料设备生产企业为主体, 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为骨干, 生产单位、用水户参与, 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网络。引进国外先进节水灌溉技术, 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多种形式的灌溉节水新技术。完善基层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不断提高灌溉的现代化水平。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水利部、建设部和农业部联合发布了《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

要充分考虑与生态和谐的关系。灌溉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通过农业灌溉的节水, 合理配置生态用水, 为生态用水腾出水量并提高用水保证率, 促进生态环境的建设。生态脆弱和水环境恶化的内陆河地区要加大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力度, 严禁发展新的灌溉面积, 以保障生态用水。在地下水超采区 (尤其是华北地区) , 限制地下水的开采, 严格控制深层地下水的开采。

2.3 灌区节水改造要坚持“两改一提高”

1998年长江大水后, 水利部针对农村水利发展的具体情况, 提出重点抓好大型灌区“两改一提高”工作 (工程节水改造、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提高用水效率) 。实践证明, 通过灌区“两改一提高”工作的开展, 优化了水资源配置, 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提升了灌区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 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十分显著。今后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不断深化灌区“两改一提高”工作。

2.3.1 灌区节水改造要加强项目管理

研究制定有关项目管理办法, 使项目管理做到有章可循, 减少项目管理中的随意性, 强化项目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在项目安排上, 要优先安排水资源严重短缺和供需矛盾突出地区的灌区。各灌区要优先安排对灌区全局影响较大、节水潜力大的改造项目;在资金使用上, 要实行专户储存, 专账管理。资金的支付, 严格按照申报、审核、批准程序执行。严禁乱支乱用、截留和挪用资金;在建设过程中, 要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 保证施工各环节有章可循, 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在改造技术上, 要积极引进省工、省料、先进、实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鼓励采用先进实用的防渗材料和先进的加固技术, 提高工程标准和科技含量。国家已经出台的政策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国债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水利基本建设资金管理办法》、《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定》、《灌区管理办法》、《大型灌区节水续建配套项目建设管理办法》、《重点大型灌区续建配套改造项目验收办法》、《节水增效灌溉示范项目验收办法》。

2.3.2 灌区改革要大力推进以农民用水者协会建设为重点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

按照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民政部《关于加强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的意见》的要求, 建设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要结合本地具体情况, 不生搬硬套, 搞一个模式;既要加快改革步伐, 同时要讲求实效, 确保改革一处, 成功一处;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的指导、扶持, 要真正放权;培育农民用水户协会要坚持自愿组合、互利互惠。结合水利部《灌区民主评议行风指导意见》的执行, 提高灌区服务水平。各灌区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 严格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定编、定岗、定员工作, 加强工程建后管护工作, 落实管护责任制。明确单位性质与管理职能, 逐步理顺体制, 建立良性运行机制, 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不断提高管理效率, 降低管理成本。

2.3.3 促进灌区发展要健全灌区评估制度

评估工作是对灌区工作成效、经验和问题的全面总结和检查。通过适时评估, 摸清项目建设情况, 总结成效, 发现存在问题, 提出对策建议, 能保障项目规范有序地实施和提高投资效益。今后要进一步完善灌区评估办法与评估标准, 将项目评估工作制度化。

摘要: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 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我国水资源短缺, 水资源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 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用水安全、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国农业必须走灌溉农业发展的道路, 而灌溉农业必须走节水灌溉发展的道路。分析了目前中国灌溉事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阐明政府应加大灌溉投入, 灌溉应走节水灌溉的道路, 灌区节水改造要坚持“两改一提高”等观点。

关键词:节水灌溉,灌区改造,政策

参考文献

中国民族政策 篇10

关键词:公共广播电视,公共性,广告

一、文献回顾

1. 公共广播电视的定义和特点

根据李书藏的梳理, 公共广播电视的英文原文是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Public Service一词指政府为其国民提供的服务, 这种服务最大的特点是公共性。有学者对公共广播电视的特质做了总结, 认为公共广播电视的五项攸关概念是:“ (1) 对公众负担责任; (2) 公共财务; (3) 节目内容的管制; (4) 普及服务; (5) 管制进入; (徐帆, 2010) 。”据此, 我们总结出公共广播电视与商业电视以及政府喉舌的区别:首先是资金来源的独立性和收入的非营利性;其次, 媒体运营不受政府及其他商业机构的干涉;第三, 在传播内容上以公共服务导向为出发点。

2. 对于公共广播电视政策的相关研究

公共广播电视政策研究的主流在于政策的成因及其效果几方面, 针对欧美的研究包括对公共广播电视政策变迁的意识形态分析 (李继东, 2007) , 认为意识形态的变迁是政策演变的重要原因, 并着重分析了不同时期英国公共广播电视政策变迁的意识形态根源。另外, 有学者对当前公共电视所面临的困境和对策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一系列的解困政策 (王哲平, 2011) 。

针对中国公共广播电视政策的研究, 包括陈积银和彭金山对中国公共广播电视缺位的探讨和相关策略的分析, 认为数字电视的浪潮为中国的公共广播电视频道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陈积银、彭金山, 2005) 。另外, 借助2011年重庆卫视的案例, 一些学者从公共广播电视角度进行了研究, 包括重庆卫视改版前因后果的探究 (叶晶晶, 2011) , 以及如何在重庆改革的基础上更好地发展公共电视 (孙艳君、邵薇, 2011) 。

3. 中国的公共广播电视政策如何发展

公共广播电视若要发挥应有的社会功能, 最重要就是保持其独立性, 而其资金的来源是维持独立性必不可少的条件。如何通过广播电视运营资金政策的调控, 提升其公共服务质量?笔者提出两个建议:首先, 寻找并合理调整新的运营资金结构, 能够让中国的广播电视拥有更多的自主权, 提供公众需要的高质量公共服务;其次, 广告限制政策能够削弱商业因素对媒体内容的影响, 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下面通过列举其他国家的相关政策, 为中国公共广播电视政策制定提供借鉴。

二、欧美公共广播电视运营资金政策的比较

1. 与欧美公共广播电视资金来源相关的政策

公共广播电视资金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政府支持、公众视听费、社会资助、广告收费。欧美公共广播电视资金来源各有不同, 广告政策也略有差异, 但都对广告有着不同程度的限制。

(1) 法国逐步禁止广告, 以税收补贴费用

法国人认为, 广告对于公共广播电视服务的侵蚀显而易见, 为了恢复公共广播电视的公共性, 对广告的限制势在必行。根据新华每日电讯的报道, 法国总统萨科齐在2008年4月25日宣布改革计划, 从2009年1月1日起, 禁止公共广播电视机构在20时至次日6时时段播出广告, 从2011年12月1日起, 全面禁止公共广播电视机构播出广告。与此同时, 萨科齐还决定对电信、网络运营商征收0.9%的所得税, 用于对公共广播电视机构取消广告后的补贴。

(2) 英国寻找广告之外的资金来源

英国BBC作为公共广播电视的典范, 其资金来源主要是公众的视听费。在最近几十年, BBC面临了来自资金、新技术开发以及激烈的商业竞争等多重问题。BBC在应对这些挑战的时候, 虽然加入了商业运作, 以解决财政问题, 但并没有通过出售广告时段获得收入。BBC应对新环境的相关财政策略包括:裁减日常运作开支, 通过节省成本和裁减工作岗位等措施提高资金上的竞争能力;通过商业策略节省成本, 包括出售传输业务、低价购买美国的节目在黄金时段进行播放等;另外还包括在其他国家寻找合作者拓展市场、进行技术创新, 如投资新技术的卫星电视和数字电视公司, 通过这些商业策略改善财政问题 (洪浚浩、劳伦斯·舍里克, 2003) 。

(3) 美国公共广播电视的资金政策———政府支持和公益捐赠

美国的公共广播电视是独特商业环境的产物, 它从未真正将广告作为其运营资金的来源, 而是通过政府拨款和各类团体的捐赠维持运作 (郭镇之, 1997) , 近几年美国公共电视正面临着商业电视和新媒体的冲击。根据王哲平的总结, 美国公共电视的困境之一就是运行资金严重不足, 针对该类问题, 美国公共电视需要继续寻求慈善事业的支持以及开辟新的自筹资金渠道, 例如建立PBS基金会, 为在全美范围内搜索、培养和接受特别的捐赠提供通道。

(4) 政策总结:限制广告, 另辟商业化道路

总结以上几个国家的公共广播电视政策, 我们发现即使公共广播电视融入商业运作元素, 也是经营主体根据市场需求, 通过节目的商业运作获得资金的合理利用, 而非通过广告收益来维持运营, 广告收益在其资金来源的考虑中总是排在末位, 以维持其公共服务的性质。

2. 中国目前的相关案例及政策

(1) 案例:重庆卫视改革

2011年3月1日, 重庆卫视全面改革,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全天候取消商业广告。没有商业广告是区别于商业频道的重要标志, 有学者认为“重庆卫视全天候不播出商业广告, 是向公共电视迈出的有利一步, 其示范作用和社会价值都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孙艳君、邵薇, 2011) 。”取消商业广告后, 重庆卫视的运营成本将由重庆广电集团的其他经营收入和由重庆市财政埋单。

(2) 广告限制政策

2011年11月28日, 中国广电总局下发《〈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 决定自2012年1月1日起, 全国各电视台播出电视剧时, 每集中间不得以任何形式插播广告。不少学者认为, 媒体会开创各种新的广告形式弥补因电视剧中取消插播广告而造成的损失。总之, 要想从根本上削减媒体的商业性, 必须从资金来源上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重构。

三、中国公共广播电视政策发展途径解析

1. 分类运营———区分公共广播电视与商业广播电视

在中国, 早期的传媒由政府控制并提供运营资金, 而在媒体转企改制的过程中, 为了促进广播电视媒体自身的发展, 商业化的运营必不可少且尚在探索和推进中, 于是现实中针对广播电视媒体的公共服务职能调整, 只能从限制节目内容和限制广告上入手, 从这个角度就不难理解“限娱令”和限制广告策略的提出。只是, 这些都是政府强制的内容限定, 导致媒体本身商业属性的根本———运营资金来源, 并未有任何改变, 要从根本上将广播媒体从商业逐利性中解脱出来, 唯有拓展合理的资金来源, 让广播电视以服务社会和公众的利益为根本目标, 而不是以追求高额广告收入为宗旨。从根本上来说, 就是建立公共广播电视和商业广播电视两个功能分明的广电系统。从更为根本的文化产业角度而言, 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即是将事业和产业分开运作, 从而实现各自的公共服务和商业运作。降低媒体行业内部的矛盾, 如此中国需要建立专门的公共广播电视, 杜绝广告并为其提供公共资金, 进行公共服务就会变得更为简单易行。

2. 维护资金来源的独立性———多方资助, 引入社会公益资金

对公共媒体来说, 媒体的独立性和公共资金来源密不可分。对中国公共广播电视的发展而言, 必须从政策上限制广告收益在其运营资金中的构成比例, 以促进广播电视媒体履行公共服务的职责。我们可以学习欧美的方法, 寻求多样的资金来源以维持运营, 保持媒体的独立性。

对于美国和法国来说, 政府的资金支持是其公共广播电视运营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 为了解决资金的困扰, 美国正积极扩大公益资金的渠道, 包括社会公益团体和慈善基金的支持, 以维持其独立性。而BBC则正探索着商业化的路径, 通过对节目的购买销售来换取自身的资金效益。

对于中国来说, 多元化的资金渠道是公共广播电视应探索的方向。借助中国媒体的多重属性, 可以合理整合各方面的资金, 让政府、商业以及社会公益资金进行一个合理的结构配比, 让社会公益资金进入公共广播电视。

四、中国公共广播电视发展展望

1. 独立的运营资金之外

寻找独立的资金来源非常重要,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其他手段以维护其独立性, 例如公众的舆论监督在此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中国需要针对政府干预进行一系列改革, 在公共广播电视中限制政府的力量, 以实现对政府的监督职能。

2. 数字电视

数字电视在新的媒体环境下因自身的运营模式和媒介特点而备受期待。一方面, 数字电视借助数字存储技术令受众可自主选择跳过广告;另外, 公众通过上缴视听费获取数字电视服务, 这种收费方式和英国公共广播电视体制的收费方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为中国开设公共广播电视频道提供了新的可行性机遇 (陈积银、彭金山, 2005) 。中国的公共广播电视可以借助媒介技术自身的发展, 开拓一个新的领域, 以克服公共广播电视在发展过程中因社会环境和政治形态而遇到的困境。

参考文献

[1]李书藏, 《欧洲公共广播电视的实质解读——以BBC为例》,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8年10月刊。

[2]徐帆, 《身份与路径的双重否定:“公共频道”对公共电视在华发展的影响》, 《新闻大学》2010年第3期总第105期。

[3]李继东, 《英国公共广播电视政策变迁的意识形态成因分析》, 《新闻大学》, 2007年第3期总第93期。

[4]李继东, 《论英国公共广播电视理念的缘起与嬗变》, 《现代传播》, 2007年第3期总第146期。

[5]王哲平, 《美国公共电视的现实困境及其解困之策》, 《电视研究》, 2011年第9期, 总第262期。

[6]陈积银、彭金山, 《中国公共电视频道的缺位与策略探析》, 《视听界》, 2005年第6期。

[7]郭镇之, 《美国公共广播电视的起源》, 《新闻与传播研究》, 1997年第4期。

[8]沈国麟, 《美国公共电视的生存空间——美国公共电视网 (PBS) 记者格温.艾菲尔访谈》, 《新闻大学》, 2008年第2期, 总第96期。

[9]叶晶晶, 《重庆卫视改版的“前因后果”》, 《传媒观察》, 2011年10月。

[10]孙艳君, 邵薇, 《浅谈公共电视在中国的发展》, 《今传媒》, 2011年11期。

[11]洪浚浩, 劳伦斯.舍里克, 《BBC与BSkyB之战:新环境下公共广播电视与商业广播电视的竞争及启示》, 《新闻大学》, 2003年冬。

中国传统民族音乐 篇11

民族音乐五音养生音乐是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通过人类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门类。百病生于气,止于音。音乐可以深入人心,在中医心理学中,音乐可以感染、调理情绪,进而影响身体。在聆听中让曲调、情志、脏气共鸣互动,达到动荡血脉、通畅精神和心脉的作用。生理学上,当音乐振动与人体内的生理振动(心率、心律、呼吸、血压、脉搏等)相吻合时,就会产生生理共振、共鸣。

五音的定义:广义泛指各种声音。狭义指的是宫、商、角、徵、羽五音。在中国传统民族音乐里面只有12356五个音没有4、7两个音,也是中国民族音乐之特点。

古代《晋书、乐志》说:“是以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闻其角声,使人倾隐而仁爱;闻其徵声,使人乐养而好使;闻其羽声,使人恭俭而好礼”。

说明音乐可以抒发情感,修身养性,保健之功能。音乐是高尚机智的娱乐,这种娱乐,使人的精神帮助了人体,成为肉体的医疗者。音乐是神经系统的“维生素”,是花钱最少的“保健品”。

一、音乐保健五大功能

“声、情、意、速、波”。一是声,通过“耳闻”与“神听”被大脑感知作用于人体;二是情,音乐作品表达的情绪(悲、欢、喜、乐;安宁、平静、开阔、奔放、雄壮、高昂等)直接作用于思维和人体产生养生健身效果。三是意,音乐的旋律、和声、配器、节奏、速度、调式、调性表现的效果,使听者产生想象和追求,将听者带入一种现实的意境中,如高山、流水、森林、草原、清晨、风雨、阳关、月夜等不同的意境,使人获得满足和享受。达到调节思维和肌体的效果。四是速,音乐具有快慢节奏和轻重缓急特性,快而强的音乐使人听之欲动,安静而祥和之音使人心绪平和安闲,雄壮有力之乐使人精神抖擞,对人的思维和反应产生直接影响。五是波,音乐的声波产生的能量,会直接影响人的血脉跳动和脑细胞思维频谱。因此,音乐能量被人接受后会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和五脏六腑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作用于思维、影响心理与情绪变化,达到健身治病的效果。

二、五音的特点

宫调式乐曲,悠扬沉静、醇厚庄重,有如土般宽厚结实。调节消化系统功能、对神经系统、精神的调节有一定作用。商调式乐曲,高亢悲壮,铿锵雄伟,具有金之特性。可调节呼吸系统功能,对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有一定影响。角调式乐曲,朝气蓬勃,生机盎然,具有木之特性。主要调节神经系统。徵调式乐曲,热烈奔放,活泼轻松,具有火之特性。主要调节循环系统。羽调式乐曲,凄切哀怨,苍凉柔润,如行云流水,具有水之特性。主要对泌尿系统与生殖系统有调节作用。

三、五音与五脏

1.心——五脏中的君主心脏通常不会偷懒,它一刻不停的搏动完全符合属于火的特性。心脏掌控着精神和血液的循环。属心的音阶:徵音,相当于简谱中的“5”。徵调式乐曲:热烈欢快,活泼轻松,构成层次分明,性情欢畅的气氛,具有“火”之特性,可入心。最佳曲目:《紫竹调》。心气需要平和,这首曲子中,运用属于火的徵音和属于水的羽音配合很独特,补水可以使心火不至于过旺,补火又可使水气不至于过凉,利于心脏的功能运转。

2.肝——五脏中的将军之官肝比较喜欢爽朗、豁达。我们如果长期被一些烦恼的事情所困扰,肝就会使我们体内的本该流动的气处于停滞状态,时间稍久,就会逐渐消耗肝的能量,产生种种不适。属肝的音阶:角音,相当于简谱中的“3”。角调式乐曲:有大地回春,万物萌生,生机盎然的旋律,曲调亲切爽朗,有“木”之特性,可入肝。最佳曲目:《胡笳十八拍》。肝需要木气练达,这首曲子中属于金的商音元素稍重,刚好可以克制体内过多的木气,同时曲中婉转地配上了较为合适的属于水的羽音,水又可以很好地滋养木气,使之柔软、顺畅。最佳欣赏时间:19︰00~23︰00。这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间,一来可以克制旺盛的肝气,以免过多的肝气演变成火,另外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旺盛的阴气来滋养肝,使之平衡、正常。

3.脾——五脏中的后勤部长

脾是我们身体里的重要能量来源,身体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几乎都来自脾胃,经过食物的消化吸收,才能转化成能量供应给各个脏器。暴饮暴食、五味过重、思虑过度等都会让我们的脾胃承担过重的负担,而停产。属脾的音阶:宫音,相当于简谱中的“1”。宫调式乐曲风格悠扬沉静,淳厚庄重,有如“土”般宽厚结实,可入脾。最佳曲目:《十面埋伏》。脾气需要温和,这首曲子中运用了比较频促的徵音和宫音,能够很好地刺激我们的脾胃,使之在乐曲的刺激下,有节奏的进行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最佳欣賞时间:在进餐时,以及餐后一小时内欣赏,效果比较好。

4.肺——五脏中的宰相

肺在身体里是管理呼吸的器官,全身的血液里携带的氧气都要通过肺对外进行气体交换,然后再输送到全身各处。也正因为肺和外界接触频繁,所以污染的空气、各种灰尘、致病细菌,会在你身体抵抗力稍低的一刹那,占领你的肺。属肺的音阶:商音,相当于简谱中的“2”。商调式乐曲风格高亢悲壮,铿锵雄伟,具有“金”之特性,可入肺。最佳曲目:《阳春白雪》。肺气需要滋润,这首曲子曲调高昂,包括属于土的宫音和属于火的徵音,一个助长肺气,一个平衡肺气,再加上属于肺的商音,可以通过音乐把你的肺从里到外彻底梳理一遍。最佳欣赏时间:15︰00~19︰00。太阳在这个时间段里开始西下,归于西方金气最重的地方,体内的肺气在这个时段是比较旺盛的,随着曲子的旋律,一呼一吸之间,里应外合,事半功倍。

5.肾——五脏中的作强之官

肾在身体的五脏之中,被认为是人体的储蓄机构,我们身体里所有其他脏器产生的能量,在满足日常消耗后,都会把多余的能量转存到肾中,将来身体里的其他器官缺少足够的能量时,通常会从肾中抽调。长此以往,肾中的能量总的来讲还是处于一种匮乏状态。属肾的音阶:羽音,相当于简谱中的“6”。羽调式乐曲:风格清纯,凄切哀怨,苍凉柔润,如天垂晶幕,行云流水,具有“水”之特性,可入肾。最佳曲目:《梅花三弄》。肾气需要蕴藏,这首曲子中舒缓合宜的五音搭配,不经意间运用了五行互生的原理,反复的、逐一的将产生的能量源源不断输送到肾中。一曲听罢,神清气爽,倍感轻松。最佳欣赏时间:7︰00~11︰00。这段时间在一天里是气温持续走高的一个过程,人和大自然是相互影响的,在这个时间段,太阳在逐渐高升,体内的肾气也蠢蠢欲动地受着外界的感召,如果此时能够用属于金性质的商音和属于水性质的羽音搭配比较融洽的曲子来促使肾中精气的隆盛。

四、结语

中国民族政策 篇12

一、文化政策的含义

雷蒙德·威廉斯将文化政策分为政策“本身”和政策“展示”两部分, 并提出五种文化政策:国家形象放大政策、经济还原主义政策、公共经费资助艺术的政策、媒介调控政策以及文化身份的协商构建政策。其中, 前两种涉及政策本身, 后三种涉及政策展示。吉姆·麦圭根将文化政策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指管理者的所作所为及其后果, 狭义指围绕文化问题的争论。

国内学者胡惠林认为, 文化政策是“国家在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物博物等领域实行意识形态管理、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所采取的一整套制度性规定、规范、原则和要求体系的总称”。

综合上述几种观点, 本文认为文化政策是国家文化政策主体所制定的一系列有关文化发展的总体方针和具体政策。文化政策确保文化朝着既定方向发展, 实现国家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 从而建立一种适应社会发展的文化秩序。

二、文化政策选择中的矛盾及其本质

1.文化政策选择中的矛盾

关于文化政策选择中的矛盾问题, 国内学者胡惠林曾做过分析。胡惠林提出, 在文化政策选择中存在着国家文化意志与公众文化选择的矛盾。国家文化意志是从国家整体利益和目标追求出发, 在文化领域形成的文化要求和意愿, 具有强制性与权威性。公众文化是社会公众自主进行的文化选择, 这种选择是内心接受, 而非外在强加。当国家文化意志与公众文化选择不一致时, 国家文化意志的强制性与权威性便会导致二者间的冲突。此外, 文化政策选择中还存在着“文化控制”与“文化参与”之间的张力。此处的“文化控制”并非贬义词, 而更多指向中性含义。文化控制是指国家, 主要是政府通过相关文化政策, 引导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 使社会文化的发展与国家利益相一致, 维持国家文化发展的稳定与安全, 文化控制侧重于国家宏观层面。而文化参与, 主要指社会公众个体、社会组织等在文化发展方面的诉求、追求, 体现的是“个体文化自由”, 文化参与侧重于社会微观层面。显然, 文化控制的“约束性”与文化参与的“自由性”从一开始就存在内部张力。

2.文化政策选择中的矛盾的本质

文化政策选择中之所以出现国家文化意志与公众选择的矛盾、文化控制与文化参与的矛盾, 主要因为文化政策选择的主动权掌握在政策主体手中, 即政策主体可以决定文化发展的方向、任务, 文化资源的配置等活动。而政策主体之所以掌握文化政策选择的主动权, 是因为其掌握国家公共权力, 公共权力体现的是国家意志。对文化政策的选择体现出了国家意志对文化的控制, 而文化控制是社会控制内容的一部分。因此, 探讨文化政策的选择问题必然涉及“文化控制”, 而探讨“文化控制”必然涉及“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文化政策选择的矛盾运动实质体现的是“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矛盾运动。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一直是社会科学尤其是政治学领域的重要命题。这里的“国家”并非指与一定领土、人口、政府、主权相联系的特殊政治共同体, 而是特指国家的政治机构, 主要指政府。此处的“社会”, 亦非指社会学意义上的广义社会概念, 更多的是指“市民社会”。市民社会有多种定义, 安德鲁·海伍德认为, 市民社会被用来描述一个由自治性团体和组织构成的领域, 如企业、压力集团、俱乐部和家庭等。《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认为市民社会指国家控制之外的社会、经济和伦理秩序。从上述对“国家”与“市民社会”的阐述中, 可以看出市民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划分实际反映的是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界分。

三、中国文化政策选择的内在矛盾

1.中国文化政策的演变过程

关于中国文化政策的演变, 国内学者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谢秋山、陈世香的《我国文化政策的演变与前瞻》一文, 认为新中国成立60 多年文化政策演变的基本趋势是从“一元主导、二元对立”到“多元和谐共存”。具体从“功能定位”“战略地位”“管理思想”及“政策话语权力配置”四个方面阐述了政策演变的基本趋势。其一, 功能定位方面, 文化从“思想管制工具”向国家“软实力”转变。其二, 战略地位方面, 文化从“边缘”向“主流”转变。其三, 管理思想方面, 从“统治”向“治理”转变。其四, 话语权力配置方面, 从垄断性“国家话语”向市场、公民和国家共同参与的“国家整合话语”转变。

而胡霁荣、张春美的《治理视阈下中国文化政策的转型脉络》一文在我国文化发展与转型的基础上, 提出了中国文化政策的四种治理逻辑:“党的革命理念”“国家文化领导权”“市场经济理性”及“公民权益理性”。“党的革命理念”主要指党在革命战争年代的文化政策与文化理念。“国家文化领导权”主要指国家如何运用文化政策引导与约束社会文化的发展。“市场经济理性”突出市场的主体地位, 通过市场的资源配置引导社会文化的生产与消费, 核心是“工具理性”。“公民权益理性”强调以人民的文化权益为导向, 注重多元主体的沟通。

周正兵在《我国文化政策演变历史研究——基于意识形态的视角》中, 把新中国成立后意识形态与文化政策演变的历史进程进行了如下概括:第一, “革命性意识形态与文化政策” (1949-1977) 。强调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对立, 以及运用意识形态指导无产阶级的革命, 即“文化政治化”。第二, “建设型意识形态与文化政策” (1978-2002) 。建设型意识形态强调经济建设是中心任务的同时, 还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方式的包容性, 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发挥意识形态的能动作用。在建设型意识形态指引下, 我国文化政策逐步摆脱政治化思维框架, 文化政策进入市场化时期。第三, “和谐型意识形态与文化政策” (2003至今) 。和谐型意识形态倡导以人为本, 统筹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全面发展;既强调核心又关注多元, 主流意识形态需要包容社会多元化利益诉求。在文化目标诉求上, 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政策的根本诉求。文化实现方式上, 强调核心与多样、政府与市场共生发展。

2.中国文化政策选择的内在矛盾

在上述研究成果中, 尽管关于中国文化政策演变的表现形式有所差异, 但仔细看来, 三者都反映了中国文化政策选择过程中所遇到的重要问题:如文化控制、国家文化领导权、革命意识形态、“统治”与“治理”及“国家整合话语”等。而无论是革命意识形态、文化管理思想的“统治与治理”, 还是文化政策的话语权配置问题, 都反映了国家层面对文化的领导、管理与控制问题。简言之, 在中国文化政策选择过程中, 国家的“文化控制”始终是一条主线, 只不过不同阶段的表现程度、表现形式有所差异而已, 伴随这条主线的则是社会公众的“文化参与”。因此, 可以推出中国文化政策选择的内部矛盾——国家的“文化控制”与社会公众的“文化参与”之间的矛盾。在这个矛盾中, 文化控制体现公共权力, 属于“国家”领域;文化参与体现社会个体和组织, 属于“社会”领域。因此, 文化控制与文化参与的矛盾的实质是“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四、中国文化政策选择的调整

1. 塑造“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局面

对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类型, 概括来说主要有“强国家—弱社会”“强国家—强社会”及“弱国家—强社会”三种。这三种关系类型实际上反映了国家与社会间力量的彼此消长关系。“强国家—弱社会”体现的是国家对社会的完全覆盖, 国家强大, 社会弱小且无组织、自治能力;“弱国家—强社会”体现的是社会对国家的完全覆盖, 社会强大, 国家弱小且无管理、引导能力。显然这两种模式并非理想选择。而“强国家—强社会”模式中, 国家在确保有效政治统治能力的前提下, 又为社会的发展预留了充分的空间, 有利于社会自治能力的提高, 形成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的局面。

在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中可以比较清楚的对“国家职责”与“社会职责”进行定位, 达到二者之间动态、双向的制衡与补充, 这既能克服各自的弊端, 又能促进二者在互动中相互完善。国家与社会实现良性互动后, 将会为国家的“文化控制”与社会公众的“文化参与”之间的良性互动提供宏观背景与适宜土壤。

2.“文化控制”与“文化参与”的协调

在文化控制与文化参与的协调中, 葛兰西的“文化霸权”值得借鉴。关于“文化霸权”, 葛兰西认为, 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方式已经发生转变, 之前主要依靠暴力来统治, 而文化霸权主张通过精神、道德方面的领导, 使社会公众自觉接受现有的社会制度体系的约束, 以此来达到社会统治的目的。文化霸权的实现以社会公众的自愿服从、接受和赞同为前提, 形成社会公众所接受的社会规则体系。文化霸权并非仅仅体现统治阶级的文化成果与文化理念, 还体现了对社会公众的文化理念与意识形态的包容与接受。文化霸权体现了文化控制与文化参与的协调, 文化霸权的实现也可以视为文化控制与文化协调之间较为理想的博弈局面。

文化控制是社会控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社会控制机制在社会文化运动和国家文化管理行为中的运用和体现。针对文化控制的这种特性, 胡惠林认为, “文化控制具有不可抗性。虽然对文化控制的手段、内容、程度、范围, 不同利益群体有不同的价值尺度, 但为了达到共同的文化目标, 社会需要其成员在一个共同的文化价值系统中规范和约束自己的文化行为, 并以此化解社会成员之间的文化冲突。没有统一的文化控制, 社会必然是混乱的。”对于任何一个社会来说, 若要实现文化的稳定发展与进步, 则文化控制是必须的, 也是不可抗的, 但这种“必须”与“不可抗”并非零和博弈, 不能借文化控制而强制剥夺社会成员的文化权利, 即社会文化的发展需要有社会成员的文化参与。文化也只有经过社会公众的参与并融入公众的文化生活中, 才能展现其生命力。

几千年尤其是近代以来, 文化问题始终是中国的文化人关注和争辩的焦点。但是文化问题又始终不是由他们决定的问题, 总是受到文化政策的影响和规定, 文化人和知识分子们经常只能在书斋里发起一次又一次的革命。但是随着整个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文化政策问题逐渐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性问题。

当前, 国内的文化研究以及对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和探索, 已经在有关学术研究部门开展起来, 同时也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管理部门的支持。随着全面文化发展战略的制定, 文化政策法治化的不断增强, 文化政策制定方式的逐步完善, 文化政策的透明程度的提高, 中国的文化政策将更加适应文化多元发展的社会现状, 并且推动中国这个文化大国向全世界辐射其文化进程。

摘要:文化政策作为社会特定时期文化运行规则的体现, 是国家对文化发展有组织的指导和管理的依据, 直接影响着文化的发展。它不仅是国家政策体系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而且还是一个国家在特定时期文化制度的一种显现。在中国文化政策选择过程中, 一直存在着“文化控制”与“文化参与”的矛盾, 从更深层次来看, 这种矛盾实际体现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要减少这种矛盾, 就要构建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局面, 此外, 还需要“文化控制”与“文化参与”之间的协调。

上一篇:信息中毒下一篇:信息技术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