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体育美的价值(通用7篇)
中国民族体育美的价值 篇1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等体育院校表演专业的学生开设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的必然趋势, 结合教学实践经验, 运用文献综述、逻辑分析等论文撰写方法, 对于培养学生的角度出发, 来分析体育院校开设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的价值。
前言:随着素质教育向内涵式教育的发展, 体育艺术也逐渐在社会的大环境中蓬勃发展。目前全国将近二十所体育院校设置了艺术类专业, 主要开设表演与舞蹈学专业较多。而表演专业主要是以体育艺术表演方向为发展趋势, 面对体育舞蹈、艺术体操、健美操、瑜伽等专项学生授课, 而以上项目均为体育项目融合大量的艺术元素而形成自身特色的。因此, 表演专业的学生对艺术类课程的需求是必不可少的。希望通过本文, 可以帮助更多的体育艺术类课程的完善, 为体育院校表演专业的发展进献薄力。
1. 民族民间舞蹈的起源
民族民间舞蹈是由劳动人民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 不断积累、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广泛流传并具有突出民俗特征的自娱舞蹈形式。它地域色彩分明、风味浓郁、形象生动、表现形式多样。根据不同民族的生态环境、风土人情与历史文化背景, 每个民族都具有自己原生态的舞蹈风格。
2. 专业院校的民族民间舞蹈课与体育院校的区别
专业院校的民族民间舞蹈课是将蒙、藏、维、朝、汉、傣等民族舞蹈进行组合的学习, 运用肢体的塑造来提升舞蹈专业学生的表现力与创造力。注重对各民族舞蹈风格的把握、动作的感觉、韵律的准确与技巧的难度, 要求身体超强的协调性与灵活性, 突出专业的特点, 抓住细节的过程, 强调舞蹈的专业性。而针对体育院校的学生就要灵活而适用。他们多数对于舞蹈是空白的, 所以不能强调动作的细节与技术的高超, 而要把重点放到对民族民间舞蹈的感受, 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与少数民族人们的热情与友好, 传递给学生美的向往而热爱民族民间舞蹈, 有感而发主动地去舞动表演。二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对学生出发点要求的不同, 对舞蹈本身价值观的不同。专业院校培养的是专业的舞蹈演员、舞蹈教师或编导, 而体育院校是为了让学生丰富艺术知识, 开发身体, 懂得舞蹈艺术, 具有表演与创新能力的体育表演人才。
3. 体育院校学生学习民族民间舞蹈课的价值体现
3.1 提高体育院校学生的文化内涵
通过学习民族民间舞蹈课程帮助体育院校学生了解民族文化与地域风情。每个民族都有它独特的魅力与民族特征。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 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与阐释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在学习蒙族舞蹈的时候, 讲述生活在大草原上的蒙古族人民勇敢, 热情, 爽直的性格。他们把鹰作为英雄的象征—视为吉祥物。在舞蹈动作中模仿鹰的形象, 张开双臂向往美好的蓝天自由飞翔。这样的方法会让学生感同身受, 可以引领学生想象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中, 往往教学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提高体育院校学生的艺术修养
体育院校的学生由于专业特征, 学习艺术类相关知识较少, 而艺术修养是提升表演专业学生素质的关键。民族民间舞蹈课通过音乐、上课方式、课程内容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还可以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内心的情感, 提高审美意识, 纯净心灵, 用艺术的方式去感悟生命, 感受事物的真、善、美。不断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身心健康, 帮助学生更好的完善人生观与价值观。
3.3 提高体育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
大学时期是激发学生潜力、开发智力、挖掘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期。体育院校的学生非常聪明但缺乏创新意识。通过民族民间舞蹈课的学习, 丰富学生的舞蹈语汇, 拓展思维方式, 为创新能力的开发与作品的素材提供了有利依据。针对体育院校表演专业学生的特点, 可以将自身专项与民族舞蹈相融合, 创新美的价值。例如:健美操的学生运用健美操的基本步法融入东北秧歌的上身动律与手巾花的配合, 将体育融合艺术元素形成体育艺术表演。再如瑜伽与蒙族舞蹈的融合, 动作的延伸与开阔会让人想往美好的事物, 共同感受身、心、灵的高度统一。而上述举例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真实体现与效果展示。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是当今社会发展需求的价值体现。
3.4 开发体育院校表演专业学生的身体能动性
体育院校表演专业的学生只对自身专项的身体能动性较强, 相对于其他类别较弱, 而有效的通过舞蹈肢体语言的开发会对学生受益匪浅。民族民间舞课更强调身体能动性的开发, 例如:藏族突出膝、腰、脚的动作, 蒙族突出肩、腕、臂的动作, 维族颈、手的动作等教会学生用身体去说话、表演与模仿。通过学习可以感受不同民族的舞蹈风格, 学习身体的各种动作, 对身体各部位的开发有很大帮助。
4. 结论
综上所述, 无论是在教育发展的大环境下还是从体育艺术未来的前景分析, 在高等体育院校对表演专业的学生开设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是势在必行的。它从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艺术修养的提升到思想创新意识的转变, 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李静波.论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和艺术特色[J].中国校外教育.2009 (S1)
[2]陈霞.关于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时代文学 (下半月) .2009 (06)
[3]姜磊.浅析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知识经济.2010 (15)
[4]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传承[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 (02)
[5]石裕祖.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其发展趋势研究[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7 (02)
[6]华措.从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遗存想到的[J].福建艺术.2008 (01)
[7]孙晓燕.浅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背景[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 (02)
[8]石裕祖.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发展趋势[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5 (02)
[9]沈健.关于民间舞蹈继承与发展的探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 (04)
[10]桑嘎卓玛.论中国民族民间舞的风格与规格[J].西藏大学学报 (汉文版) .2006 (S1)
[11]王雁.彝族民间舞蹈在文化转型期的生存与发展[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 (09)
中国审美的价值标准——意境 篇2
中国艺术和西方艺术是两个完全成熟而且独立的体系, 他们之间的差异是基于两种传统文化以及截然不同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中国哲学认为心物一体, 强调心和物不能截然分开, 是一个整体, 只是存在的状态的区别, 他们互相转换, 互为主次。中国哲学认为天、地、人三者合一, 他们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虚与实的认识也是相对的, 即虚中有实, 实中有虚。而西方哲学对虚与实的认识是绝对的, 不存在相互调和的余地。对人和自然的关系被看成相互独立, 人是自然的主人不存在相连的关系。中国哲学是以性理为出发点, 而西方哲学是和科学同源的。中国传统美学观念直接引导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方向。这种宇宙观把人与自然、内和外、物质与精神包融为一体。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 它对中国古代审美和艺术作品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直至今天, 仍然是艺术家进行创作活动的重要指导思想。其概念的产生得益于传统哲学思想, 尤其是道、玄和禅的对象和意的辨析, 更直接来源于中国历代艺术理论中关于意与境、情与景、意与景的关系论述。
二、意境的概念与历史渊源
“境”一概念来自于佛教, 佛教总结了人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是通过“眼、耳、鼻、舌、身”, 其所游历攀缘者称之为“境”。并形成“意”。“意”再传递到“心”。从此种角度讲, 意境也可以解释为内心产生的境界, 是由前面五种感官对外部景象产生的综合内心反映, 它是由客观体验转变为主观判断的过程。
所谓“意境”, 应该是指艺术作品中呈现出的那种情与景之间相融交汇, 虚与实相对相生, 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及场景, 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 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及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意境是属于客观范畴的“境”与属于主观范畴的“意”二者结合并高度升华后的一种艺术境界。在传统绘画中是通过对时空境象的描绘, 在意与境高度融汇後超越境象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层面的境界。“意”是情与理的结合, “境”是形与神的结合。情理、形神相互渗透、融合, 就形成了“意境”。
意境理论最先是出现于文学创作与批评。南朝著名文学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是以纯境固不足以谓文, 纯情亦不足以称美, 善为文者, 必在情景交融, 物我双会之际矣。”“或处境以生情, 或缘情而布境, 或写物以言情, 或物我分而彼此辉映, 初无定法, 要在研讽之时, 体会出之耳。”1形象的体现了其最基本的美学特征。
唐代诗人王昌龄提出了“取境”理论, 并指出了意境与情景的区别。他提出“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一境“故得形似”二境“深得其情”三境“则得其真矣”2。意是对情的升华、境是对景的升华, 意境是对情景的升华。意境是比情景更高的品位, 当情景超越表面上升到一定精神层面时, 才便于称为意境。当审美的范畴从作品具体形象形成的画面景象引到象外时, 这是一次真正的升华。刘禹锡在《董氏武陵集记》提出“境生于象外”以得意为目的, 象则不受其形的拘束, 只为其意气所到而生出另一层境界。文艺理论家司空图的《诗品》提出了“象外之象”的创作观点。明代艺术理论家朱承爵《存余堂诗话》提出的“意境融彻”与主张“舒写胸臆”“发挥景物”应该相互融合的清初诗论家叶燮对意与境并重的认识观点比较接近。近代, 林纾认为“唯能立意, 方能创建”, 王国维也认为创辞应服从于创意, 提出了诗词创作中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两种不同的审美趋向。他们都是强调“意”的重要性。宗白华的《艺境》也在现代语境中对意境进行了重新解释。宗白华在论《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中说:“艺术意境不是一个单层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现, 而是一个境界层深的创构。“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 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 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景, 创形象以为象征, 是人类最高心灵具体化、肉身化, 这就是‘艺术境界’”。
绘画创作上开始运用到意境概念是在宋﹑元时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强调了山水画创作要“重意”应当“意造”, 并使用了与“意境”相近内涵的“境界”。元代大画家倪瓒主张作品表现“胸中逸气”和钱选的“逸气”和“士气”说的提出, 使传统国画从侧重客观物象的描摹更转向注重主观精神的表现, 以情而构境﹑托物以言志的创作倾向促进了意境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意境”概念至清代正式引入了画论, 笪重光在《画筌》一书使用了“意境”一词, 这是中国画论中首次明确出现这一概念。他提出了“实境”、“真境”和“神境”的山水画创作理论, 并对绘画中的意与境做了说明并深入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还对绘画中的形神、虚实﹑情景等具体表现问题也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三、意境的绘画表现方式
意境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使中国传统绘画创作在审美意识上具备了客观的艺术再现和主观的精神表现二重结构:两者的有机结合则构成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美。所有的中国绘画作品都以能达到这种空灵境界为目标。它能使受众透过作品情景内容和形式产生深层的精神共鸣。绘画是否具有意境, 这是创作成功与否的重要元素。意境的构成是以空间境象为基础的, 是通过对境象的把握与经营得以达到情景交汇意与象通, 在主体对境象的纵深空间高度投入后产生的精神层面的体验。这一点不但是创作的目标, 同时也是欣赏的依据标准。凝神寂照是意境中空间体验的基本心理特征3。
为了克服焦点透视和写实造型容易受到瞬间性和静态感而带来的局限, 画家往往通过富有启导性和象徵性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显示时间的流程和空间的拓展。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散点透视打破了现实景象的时空秩序, 变成通过画家整理加工过的时空境象。而虚实处理更是按照对创造画面奇妙意境的需要主观处理运用的。虚和实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相得益彰, 这里的虚实是为了形式的美感而主动运用, 是画家内在的审美气质的体现。计白当黑的运用是中国画最精妙的处理手法之一, 空白之妙在于除了与黑形成黑白繁简对比和空间构成关系外, 大量的留白不但没有空无感还给人提供了超越现实的奇妙空间感和无限的遐想。意象造型通过以似与不似之间的内在“神似”表现作品内涵, 对真正达到理想的完美境界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手法一方面使画家在意境构成的表现上获得了充分的主动和自由, 打破了客观物象特定时空的局限, 另一方面也给欣赏者提供了广阔的艺术想像的天地, 使作品中的有限的空间和景象得到突破从而进入蕴含著无限人文思想内涵和美好寄托的大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讲, 意境的最终构成, 是由艺术创作和欣赏两个方面的结合才得以实现的。除了画面气氛的把握与营造, 笔法、墨法、设色也是意境构成的重要因素, 笔法与线的构成形式和墨色的变化同样构成了审美的境界。这与中国人对笔法的独立审美价值和表现力的长期关注以及中国画选取使用的特殊材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笔墨
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创作刍议
高翀 (中国交响乐团北京100013)
这些年来, 我们国家电影的创作不论是看产量, 亦或看票房, 发展速度都非常快, 甚至呈现蒸蒸日上的好势头, 如此看起来电影产业日益繁荣, 可是我们冷静的撇开这些繁荣表象, 就会发现当今中国电影存在的一些问题, 完全以娱乐为目的, 把票房视作终极目标, 过分迎合商业口味, 从而导致了思想庸俗, 内容平庸, 情节七拼八凑, 不知所云, 这种情况让人忧虑。另一方面, 致力于深刻反映时代和生活的优秀影片实在少之又少, 对人民群众缺乏关注, 对现实生活淡漠和摒弃, 形成了我国现时代电影创作发展的瓶颈。
一、商品经济社会中的现实主义创作危机
创作电影作品, 包括现实主义题材电影, 和类型电影两个大的主要形式。现实主义电影的特点, 是把反映时代特点和客观生活作为主旨, 类型电影是创作者以某种固有模式为模板, 创作出带有某种非常典型特征的作品。这两种模式, 从创作形式上看, 虽然有很大不同, 可是我们在创作中也不能完全将他们分割。现实主义作品要求非常高的艺术性, 可是也有可能因此影响了观赏性和娱乐性;类型化的电影往往能更好的迎合观众的口味, 但是另一方面, 很可能会减低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内涵。
影视作品始终是凭借特有的艺术魅力来反映时代风貌、现实生活的艺术载体。电影是现时代最具有普遍性的艺术形式之一, 其自身拥有的群众文化的特点, 决定了这种艺术形式应该是展现时代风貌、展现群众生活、表现百姓酸甜苦辣的最鲜活、最喜闻乐见的艺术载体。可是, 我们认真审视这些年中国电影发展的具体情况, 就不难发现, 对于现实和人民群众的关注, 对时代的关注, 恰恰成了一种缺憾。造成了这样的局面, 一方面有违于电影艺术的传承, 另一方面又不适合现在这个变革的时代对于电影发展的要求和呼唤。
二、中国电影要在不断创新中坚持走现实主义道路
从我国有电影的那一天开始, 一直延续着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已经有100多年, 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 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好像是火把, 一代代传承下来, 发展下去。尤其是近三十年来, 中国经济突飞猛进, 展开了民族复兴、大国崛起的伟大宏图, 我们中华民族的心理和思想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可是, 这样如火如荼的时代强音, 却没有相应产生出大量反映这个时代发展变化的作品, 不能不说, 这是我国电影发展过程中的一点遗憾, 不管是思想匮乏, 还是题材距离现实太远, 或者是其他什么原因, 思考其根本缘由, 经常发现一样的困惑, 那就是缺乏对现实主义的坚持和探索。
好莱坞各种类型的电影风靡全球, 但是, 全世界最著名的奥斯卡奖往往把最高奖项给予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据统计, 近八年来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全都是关注现实社会的佳作, 美国是全世界电影最发达的国家, 也是全世界商业电影产量最大的国家, 却不断产生具有很高艺术性的现实主义题材的好作品, 这也提醒我们认真思考。
产生的无穷微妙变化和虚实相生的意象通过有机整合超越象外从而构成画的深刻意境。
对“意境”美的普遍关注和探究, 使得传统绘画升华为艺术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也就是说, 脱离了对“意境”美的各方面探研, 绘画创作就只能停留在技术的表现或者是对自然的简单模写上。意境是中国画的灵魂, 中国传统绘画意境的产生, 说到底是画面气与势的营造, 笔与墨的经营, 实与空的置换, 心与物
现实主义是完善的创作思想, 其最主要的有这几个方面的特征:创作诉求、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从创作诉求方面来看, 以美国导演摄制的《华尔街》来分析, 奉行现实主义精神, 就使创作电影的人, 无论编剧、导演, 还是演员, 都要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 而且要在深入生活, 思索生活的前提下, 认真遴选现实主义的题材。据说, 《华尔街》导演的父亲就是一个经纪人, 所以他常年近距离观察和思考这种生活, 并在作品里展现了对拜金主义的批判。
从创作思想的方面看, 有很多低级仿效, 面对丰富而鲜活的生活, 不去挖掘和思考, 或者归根结底就没有这种思想。举例来说, 奥斯卡获奖电影《撞车》因为创作者坚持现实主义思想, 认真的体察生活, 思索人性, 从而产生了这样一部优秀的电影。美国是个多种族的国家, 各种各样的民族文化汇聚在这个国度里, 各种矛盾和纷争时时刻刻都在发生。这部电影的创作者生活在这样的现实中, 观察社会, 深入思考, 从而产生了这样富有现实意义的作品:让生活在一个社会中的彼此仇恨、彼此攻击的人, 在遇到了一次车祸以后, 形成了互相理解和包容。
三、现实主义创作和商业化并非完全矛盾
电影走到这个时代, 已经形成了很庞杂的体系, 任何人都不可能把某一模式作为唯一的标准。有些人提出, 现实主义是唯一高明的创作观念, 其实这种提法和认识都是片面的、不切实际的, 并不是只要提到现实主义, 就一定是艺术家。电影发展到现在, 各种表现形式百家争鸣, 包括摄制的方法, 都是八仙过海, 各显其能, 所以说不论是现实主义还是其他各种类型电影, 都适应了不同观众的不同需求, 都具有自己存在的价值, 甚至是电影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商业社会发展繁荣的今天, 一些现实主义作品面临困境, 票房惨淡, 成本都无法回收。出现这样的情况, 就有人提出现实主义和市场是根本性的分歧, 难以融合、共存。可是, 这两种因素不存在根本性矛盾, 而且假使能够理性驾驭, 现实主义同样可以赢得市场, 赢得票房。以国产电影为例, 《钢的琴》《孔雀》等一些现实主义作品, 也很好的赢得了市场和观众的喜爱。《秋菊打官司》等电影, 也很好的融合了现实主义和商业化, 既具有思想性, 又具有观赏性, 既有对社会生活的深入思考, 又能深入浅出的吸引观众。越来越多的例子的告诉我们, 现实主义和商业性是可以融合、互补的, 比如《唐山大地震》和灾难片的融合, 《金陵十三钗》和战争题材的互补, 都运用得十分成功。
人民群众永远为我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艺术甘泉, 创作者如果背弃了社会现实这一根本道路, 是不可能实现长远发展的。生动、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民族精神和时代特征, 是每一位艺术创作者都不应该背离的方向。在祖国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 一定会产生越来越多的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好电影、电视剧, 这是广大观众的需求, 也是中国电影通向发展繁荣的道路。
的文化背景的交融。这与禅的“言语道断, 心行处灭”相一致, 它的终极目标是引导我们进入更超脱的自由精神世界。
作者简介:
1. 刘永济《文心雕龙-附微引文录》中华书局.2007.6.
2. 唐·王昌龄《王昌龄·诗格》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8.
3. 郝刚《中国教育改革与教学研究》2009年第1期.
参考文献
[1].刘永济《文心雕龙-附微引文录》中华书局.2007.6.
[2].唐·王昌龄《王昌龄·诗格》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8.
中国民族体育美的价值 篇3
1 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
1.1 民族传统体育是人类生存生活的一种方式
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和人类的生存方式密切相关,人们通过观察自然界的某些表象,以感性、质朴的思维方式进行加工和改造,将自然力人格化和形象化。在实际的动手和自由活动过程中,得到了身体的锻炼,在一定意义上发挥了体育运动的作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体育逐渐与生产劳动分离,其功能和作用进一步扩展,逐渐演变为一种有目的有意识地提高和改善身体机能的特殊教育过程。如武术中存在许多象形拳:螳螂拳、虎拳、猴拳、地躺拳等,武术先人从自然界中汲取智慧,将自然界中的变化思想和规律移植到武术的创拳中,用于生存和生产以及自卫。无论社会形态如何变化,沉淀在民族文化深层的身体文化依然在民族生存和生活的一部分。
1.2 民族传统体育是人类文化心理的体现
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是人类精神生活领域的文化,是民族体育文化的核心部分,反映了民族意识、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哲学思想、伦理道德规范、文化心理、审美心理等。民族传统体育反映了人们浓郁的宗教情结。民族传统体育反映了人们形神统一的审美情趣。以武术为例,中华武术强调形神兼备、内外合一的和谐美,既注重外在的“形”,又注重内在的“神”、“形”是指武术运动中人的整体外部形象或形态,是初级的、肤浅的;“神”是指人的精神、心志、意向等内在活动,是更高一层的追求,其表现出“虚”和“静”的审美特征。实际上,练神的过程就是一种求“虚”、“静”的过程。例如太极拳本技法中要求“运动如抽丝,迈步如猫行”,即要求太极拳运动要像抽丝那样既缓又匀、又稳又静。又如十三势歌中要求“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即要求身体要保持放松静和,心静则体松。这种强调内外联系,内形于外,达到筑其内、强其外的追求,充分体现了形神统一的审美情趣。
民族传统体育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与追求。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精粹——武术为例,它要求内外兼修,不仅对对形体和内在神韵有着严格的要求,同时还对练武之人的武德和修养提高了严格的要求。武术既注重人本主义价值取向,又注重群体本位价值取向,是理想的人格价值取向。L·怀特认为,“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文化发展程度与所用工具的效率成正比例变化。”也就是说,生产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社会结构和人们的思想意识。我国地域辽阔,自然地理差异较大,在自然地理环境的长期影响下,形成了以农牧为生的北方民族和以渔耕为业的南方民族的不同格局。随着这种生产方式的形成,生产工具也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演变成适合于本地地理环境的工具,南北方的生产工具由此分化。中国各少数民族的生产工具都有着很明显的差别,长期居住于此的民族生活方式也随之逐渐“特化”,由此增大了各民族性格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在一定地理和文化环境中产生的体育活动也必然会受到影响,并因地制宜地继续传承和发展。纵观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项目、器材、风格以及流传范围,可以发现,各民族自然地理条件和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为民族传统体育赋予了鲜明的特色及独特的文化心理。“社会变迁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环境的变革致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功能与价值发生变化。另一方面,社会变迁促使民俗语境发生变化,进而使民族传统体育失去生存的土壤。”[2]
2 民族传统体育的现实价值
2.1 体育健身价值
据《中国古代教育史》载:“人们不仅能在生产实践、劳动活动中受到教育,还能在政治、经济和文体活动中受教育,他们利用游戏、竞技、舞蹈、唱歌、记事符号等进行教育。”[3]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主要来自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中,与身体活动有着密切联系,它要求人们直接参与运动,在娱乐身心的运动中逐步改善民族体质,提高各民族人民健康水平。民族传统体育强调以健身为主,以强身健体、益寿延年为最终目的,强身健体就成为其主要的功能之一。通过参与运动锻炼能促进有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运动能力,改善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调节人的心理,提高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2.2 文化传承价值
现代奥林匹克创始人法国教育家顾拜旦对体育文化的价值这样描述:“任何一个研究过古代奥运会的人都会发现其深远的影响在于两个基本因素——美和尊严。如果现代奥运会产生我们期望的影响,也应该显示出美,激发出人们的宗教热情——一种无限制的超越我们今日最重要的体育竞赛所表现出的任何东西的美和尊严。”[4]这段文字告诉人们,体育的文化的真正魅力在于其文化性。作为一种传承的民族文化形式,民族传统体育深刻地体现出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并在传承的过程中体现自身的文化价值。
2.3 艺术熏陶价值
作为一种以娱乐身心为主要目的的活动,民族传统体育着重于人的身心需要和情感愿望的满足,以自娱自乐的消遣性与游戏性的活动方式展现在大众面前,使人们的身心都尽情参与其中,从而得到情感的挥发和精神的愉悦。各民族不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将民族体育融合进了宗教礼仪、生产劳动、欢度佳节、喜庆丰收之中,而且还将民族体育与文化艺术形式、民族舞蹈等融合在一起,丰富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多样性,更充分地体现了其娱乐性。
“随着休闲时代的来临,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可以运用自己的智慧, 遵循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潮流, 借助休闲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的自身特点, 改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开展民族传统体育休闲活动, 普及休闲知识, 为丰富世界休闲文化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 ”[5]
2.4经济产业价值
民族传统体育的广泛开展所带来的大量关注人群,是民族传统体育的经济价值得以发挥的社会市场。可以说,几乎所有的民族传统体育所创造出来的观赏效应和愉悦效果都可以作为产业来开发。对外,它以其神秘的样式和新奇的感受吸引人;对内,它以惯常的形式、亲和的感受感染人。无论是参与者还是观赏者,都有可能从中获得无可替代的乐趣。正是借助这样的关注度、参与面、辐射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可以在商业开发的基础上获得显著的经济效应,进而带动村寨乃至整个地区和民族的经济发展。
3 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思考
3.1 坚持“静态与动态”相结合保护原则
“崔永元建立了一些以影视资料为主的“口述历史库”,致力于口述历史开发与研究,针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也可以将收集到的口述历史影像资料,建成数字化存储检索系统,除了保存、归类整理及永久传承之外并免费向全社会其他学术研究机构或个人开放,以供学术研究利用。”[6]中国地域辽阔,各民族各地区的特色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沉淀与当地的文化已经融为一体,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文化,各地依据文化保护条例进行静态的和动态的保护。“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立法保护现状不容乐观,专项立法建设不足,相关法律条款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立法内容设计存在保护模式难以定位、权利主体难以确定、保护范围难以划分、原创性难以分辨及保护期限难以明确等多处难点,严重制约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立法保护进程”[7]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很高的体育价值,那么在当今中国体育深度转型的时代,民族传统体育应该称为大众健身的首选项目,因为它还具有更高的文化价值。“传统的传承机制是建立在血缘和模拟血缘关系基础上的,而现代社会的传承主要是建立在契约关系上,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范围主要呈现本土化传播和跨区域传播两种态势。”[8]创新当代传统体育的传承形式,适应大众健身的兴趣,实现大众健身项目的本土化。“继承传统与保持创新不是矛盾,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过程,也是继承传统保持创新的过程,继承为创新提供基础,创新为继承提供发展动力。在文化发展的长河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需要继承传统,通过不断创新补充新鲜血液,保持其不断绵”[9]
静态保护是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先来的文字、实体等通过博物馆的形式展示保护;动态保护分两种形式,一种是传承人依据本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模式,对其进行宗亲和血缘形式的传承保护,一种是将临近失传的民族传统体育进行口传、录像等的整理、加以保护。
“依据有关法律,地方政府应发动有关部门和组织力量,对项目进行文字、 拍照、 摄像三维的普查方式,以数字化和档案化的方式,做到永久储存。”[10]
3.2 构建“民族资源+科技技术+多种资本+创意”的产业模式进行保护
“民族资源+科技技术+多种资本+创意”的模式就是我们常常提到的人才、技术和资本的保护形式。人才、技术和资本为当代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巨大的空间和广阔的前景,作为文化产业的发展的重要要素,他们具有极强的流动性。人才是主体,资本和技术是关键,因为民族传统体育人才的流动决定技术和资本的流动。利用本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优势,将活态的传承人的技术文化,结合最先进的科技技术,融多种形式资金,依托人文化创意产业的规划来完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产业化传承与发展,形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开发、旅游、体验等产业链。
随着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逐渐取代传统的自然经济。而在自然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族传统体育也必须适应这种经济的变革,只有适应了这种变革,民族传统体育才能更好地生存与发展。我国共有56 个民族,各个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加起来合计数百种,但受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有的项目没有得到广泛地传播,仅限于在本民族中流传,甚至有的项目在社会历史的变迁中逐渐消亡,如我国古代的投壶、捶丸等项目,在当时是多么的兴盛,上至皇族宗亲,下至平民百姓,几乎是一种国民运动,但由于种种原因,先后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保持活态的传承机制,是保护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关键。
“在全球化语境下理应保持文化多样性,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基础上,要积极借鉴现代体育的优秀成果,以理性的精神和开放的胸襟来理解和包容异族体育文化,以科学理智的态度来欣赏和借鉴世界其他民族体育文化的优秀成果,并通过不断的交流、互渗、融合、互补与创新,构建本民族文化‘个性’,使其融入全球体育文化的潮流,得到实质性的发展。”[11]
文化遗产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是一种表达人们喜庆、欢乐、悲哀、痛苦等情感的形式,凝结着各个群体或者团体的文化旨趣。因此,要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就必须以实践为基础,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相联系。
作为一种“身体文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是通过人的身体活动表现并传达出来的,更加直观,如武术中强调的“内三合,外三合”,实际上是要求由内在的心、意、气到外在的四肢、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达到相互协调。其次,体现在其传承、传播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的变异与创新。“唤醒全民的文化自觉助于我们认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意义,为保存历史的记忆取得族群民众的支持。仅仅依靠政府组织或者少数民间组织保护与传承传统体育文化是艰难的,因为没有广泛民众根基的文化是注定要消亡的,在不断现代化、城镇化的今天,功利与激进无处不在,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函须唤醒民众的文化自觉”[12]
世界体育是从各民族传统体育中发展而来,世界体育也需要各民族的传统体育。由于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不同、阶段不同,世界化、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发展与创新成为各国体育发展方式的考虑问题。当代民族传统体育在本土化创新传承过程中缺乏活力,因此,挖掘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体育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采用静态和动态相结合,在全民健身中树立自觉和自省意识,利用“民族资源+科技技术+多种资本+创意”模式,激活民族传统体育当代发展的活力与动力,真正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体育价值、产业价值。
摘要: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映射出一个民族的生活生存的方式和文化心理。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思辨等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和现实价值进行梳理,并就民族传统体育的当代保护进行阐述。认为采用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保护和传承;当代社会应该采用“民族资源+科技技术+多种资本+创意”的模式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创新发展。
中国民族体育美的价值 篇4
一、我国少数民族体育的发展概况
1. 历史悠久的土家族的武术发展情况。
巴蜀文化以三星堆最具代表, 而土家族武术也极具民族风采。武陵山区地势险峻, 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自春秋战国时期土家族的先祖巴人就在此繁衍生息, 由于战乱频繁, 形成了土家族骁勇善战的武术氛围。自元朝起, 至明清, 武陵地区的土家族都是各朝代的兵源地, 而武陵地区都在封建土司的掌控之下, 土司实行的是兵民合一的制度。他们推崇全民皆兵, 战则为兵, 休战时则为民, 平时坚持练兵, 这也是土家族武术项目的由来。古巴人的勇猛善战史书多有记载, 商末武王伐纣, 牧野之战巴人建功无数;汉初, 刘邦得巴人相助才得以平定三秦;一代名相诸葛亮, 也在巴人中挑选过勇士;及至明朝, 倭寇屡次入侵, 嘉靖三十二年, 以巴人为先导的湘鄂士兵随张经出征, 取得了抗倭第一大捷———王江泾大捷。明尚书张凤翼曾赞誉土家士兵为勇猛之士。武陵地区多山, 土家族的生产和生活天天面对高山峻岭, 天长日久也练就了矫健的身手, 这也是土家武术的来历。
随着巴人士兵的建功立业, 也促进了当地人对武术的挚爱,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尚武、习武的风尚, 且长盛不衰。位于重庆大足的土家族的武术, 也在武术中占有一席之地, 主要原因, 就出自对英雄的敬仰和崇拜, 当地武术的盛行与英雄情结是分不开的。土家族的英雄都源自武功型的人才, 我国人们自古就崇拜英雄, 处在巴蜀地区的巴人也不例外, 而巴人的英雄都是力量和勇敢的结晶。战乱时期, 有武功能保家卫国建功立业, 是很多人的追求, 在这种动力的推动下, 练习武术、追求武功的最高境界, 促成了一个很强大的武术练习队伍[1]118。
2. 区域特色鲜明的摆手舞的发展情况。
巴渝舞来自遥远的周朝, 而摆手舞源于土家族的巴渝舞, 历代被推崇为土家族歌舞的标志, “舍巴日”是土家族人的传统节日, 摆手舞则是节日庆典的必备节目, 摆手舞, 顾名思义就是连跳带舞, 手有节奏的摆动, 一般舞蹈队伍由数十人或数百人组成, 规模最大时, 可达上万人, 节律性很强。摆手舞, 以“大摆手”居多, “小摆手”则多用于红白喜事之时。
从舞蹈形式划分则分为单摆, 或双摆, 还有难度较大的回旋摆, 举行大摆手的时间多见于正月、二月和腊月。最具典型的摆手舞在重庆的酉阳, 这里的土家摆手舞, 吸取了巴蜀文化和汉文化的优点, 且经过历史的淘洗, 逐渐演变为土家族的代表特色。酉阳历来是巴楚要冲, 集楚汉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一体, 在民族文化的冲突和交融中, 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而小摆手由大摆手幻化而生, 动作较大摆手幅度小, 但技巧灵活, 在酉水河一带广为流传。摆手舞主要由单摆、双摆、螃蟹横行、白鹤晾翅等动作组成。
3. 秀山花灯的发展及其历史传承。
秀山花灯历史悠久, 有记载始于唐朝, 兴起于宋, 并在元、明、清三朝都有发展, 不但集古朴诙谐于一体, 而且将其发展为一门不可多得的艺术, 民国时期, 新文化运动无形中也促进了它的发展。秀山花灯以秀山为代表, 是川湘鄂桂的“跳团团”的代称, 起源于土家族的祭祀活动, 土家族进行祭祀时, 族人团成圈跳动得名。清政府实行“赶苗夺业”政策, 促使汉人进入秀山生活, 中原文化和土家族的“跳团团”有了接触和融合的氛围, 经过三百年的融合, 逐渐形成以秀山为代表的特色民间歌舞, 所以以秀山花灯为名。民国前, 秀山花灯多为一旦一丑进行歌舞表演, 民国后, 发展成行当简单的花灯小戏, 角色以旦和丑居多, 多载歌载舞。解放后, 国家重视秀山花灯的发展, 配备了打击乐器和琴弦, 使这个传统节目更具特色, “洞房花烛夜”是秀山花灯的代表剧[2]129。
二、影响我国少数民族体育发展的因素
纵观世界体育文化舞台, 西方体育文化发展优势比较明显, 我国少数民族体育的发展既要立足国际, 又要吸取传统体育的精华, 要以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为基础来构建和发展。首先要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全民化, 使全国人民都了解少数民族体育文化, 并融入, 且去继承和发展。这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1. 传播渠道受限。
科技时代, 对外传播是文化竞争的杀手锏。文化的传播能力越强, 则流传的氛围就更广。而独具风情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却欠缺对外传播和发展,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一般处在边远地区, 参加的人数也不多, 影响力相对来说也小, 而其中传播力度低也起着消极作用, 这也是不能促进其全民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调查发现, 传播渠道不畅通是其一。
我国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主要活动地点一般也在本民族的聚居区, 其传播途径也少见, 只在一年一度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举行。只有超越民族, 才能在世界共享。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要立足当前的信息技术, 走向全国, 走向世界。另一个重要原因是, 有一些少数民族传统项目家族性很强, 很保守, 有的还传长不传幼, 这种单一的家族传播方式无疑会制约它的发展, 以新疆的达瓦孜为代表, 所以它的传播范围很小;再一个关键问题是, 地方政府不够重视。尽管国家出台了很多扶持政策, 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基础较差, 对传统体育工作积极支持力度很小, 无形中制约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开展[3]55。
2.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普及率不高。
众所周知, 学校是学习知识的摇篮, 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 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更需要纳入学校这个摇篮, 以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传统的体育项目。就目前来看, 与国外比较差距很大, 泰拳是泰国民族文化的杰出代表, 也是学校体育项目的必修课;日本的相扑起源也很早, 并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韩国的跆拳道享誉国内外, 不但在其国内发展迅速, 并蔓延到了世界很多国家;俄罗斯的中小学校也有自己的民族特色, 如优美的滑冰等。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方式要借鉴国外的经验, 并与国内的传统相结合, 以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3. 缺乏少数民族体育的价值认同。
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不言而喻, 它的传承问题, 虽然政府采取措施, 但收效不大。传统文化平民化的构建缺失, 世界性的传播更无从谈起。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问题上, 尽管采取了诸多的方式, 但收效都不太理想, 离开了学校, 尤其没有练习的场所, 在学校刚刚掌握的一点武术技能随之又会丢掉, 传承传统文化需要扎实长久。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播过程中, 仅依赖其基本的招数是远远不够的, 首先要让学生正确认识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和传承的意义。虽然有些地区, 每年都举办少数民族运动会, 试图以运动会的形式达到传播民族传统文化的目的, 终因次数和规模问题, 影响也非常有限。
借鉴西方体育文化, 他们的篮球、排球都以学校为主, 学校负责传授相关的体育知识和技术, 社区则提供足够的篮球场和排球场, 优雅便利的环境, 是人们继续运动下去的保障, 起到了体育文化传承的目的。我国的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 不要纠结于传承的方式, 而重在构建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范围, 只有这样才能走出国门。就国内而言, 只有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社区, 村落, 才能根植于祖国的文化体育土壤, 才会在我国传统体育文化花园里常开不败。
追溯现代艺术和现代体育的发展源泉, 发现很多都是从传统体育发展而来, 笔者将在这里举一些例子。例如, 广西壮族汉子在田间休息时, 习惯拿扁担、链锁等来玩耍, 不仅具有趣味性而且可以让身心放松。今天的《扁担舞》就是起源于这一传统体育活动;傣族的重大节日就是泼水节, 每年都会举行一次, 不仅有各种舞蹈表演, 而且可以尽情的泼水。《泼水舞》就是由泼水节发展而来的。随着时代的进步, 各种传统体育活动得到了不断的创新和丰富, 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 都越来越吸引大众的眼球。近些年, 传统体育活动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成就了很多现代体育项目。
例如, “达瓦孜”是新疆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 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吉尼斯的比赛项目, 无论是在高度、长度, 还是难度上较之以前都有很大的突破, 每年都会有许多人想要打破现有的吉尼斯纪录。“达瓦孜”已经在传统的基础上有了发展, 很多电视节目和学校用“达瓦孜”命名, 它标志着我国传统文化走向了世界。现代毽球体育活动, 起源于传统的踢毽子活动, 不仅增加了难度, 而且趣味性更浓。可见, 现代艺术和现代体育是在传统体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不仅保留了传统体育的民俗特点, 而且增加了趣味性, 丰富了内容, 有的已经走向了世界。所以, 传统体育活动蕴含了极大的文化价值, 为现代体育和现代艺术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发展空间。我们不能因为利益而改变传统体育的韵味, 应该保留好其内在的文化价值。
摘要:体育文化的发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特别是传统体育的发展在我国体育史上更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此, 本文以民国时期我国少数民族体育发展情况进行了概述, 并就其民国时期少数民族体育发展及其价值取向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民国时期,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摆手舞
参考文献
[1]李润波.民国时期第四届全国运动会与体育专刊诞生[J].北京档案, 2008 (2) .
[2]张涛.民国时期的一次体育盛会[J].文史博览, 2005 (19) .
中国英语的民族价值探索 篇5
“中国英语”这一概念已经有许多学者 (葛传槼, 1980;汪榕培, 1991;李文中, 1993谢之君, 1995;林秋云, 1998) 提出和引用。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葛传槼 (1980:2) 教授, 他认为, “英语是英语民族的语言, 任何英语民族以外的人用英语, 当然依照英语民族的习惯用法。不过各国有各国的特殊情况。就我国而论, 不论在旧中国或新中国, 讲或写英语时都有些我国所特有的东西需要表达。”此后葛老举出很多中国英语的例子并说到所有这些都不是Chinese English或Chinglish, 而是China English。中国英语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而被放到了学术研究的平台之上, 汪榕培 (1991:3) 将其定义为“中国人在本土上使用的、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中国特点的英语。”李文中 (1993:19) 将容易混淆的中式英语与中国英语进行对比, 认为“中国英语是指以规范英语为核心表达中国社会文化诸领域特有事物, 不受母语干扰和影响, 通过音译、译借及语义再生诸手段进入英语交际, 具有中国特点的词汇、句式和语篇。”谢之君 (1995:10) 认为“中国英语是中国人在跨文化语言交际中使用的干扰性英语变体;中国英语是以规范英语为基础, 能够进行英语交际, 其使用频度和交际效果与使用者的英语水平有关。”林秋云 (1998:17) 总结了一些中国英语的特征, 认为中国英语是“指表达中国特有事物的词汇、目前在我国作为外语的英语变体, 这已是很明显的事实、是受汉语干扰的结果”。
综上所述, 中国英语是中华民族在对外交流中利用规范英语表述中国特有事物的语言, 是中国独特文化的自我表述, 是中华文化经历了文化自觉、文化独立再到文化创造的过程展现, 是中华民族扎根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印证, 具有很强的民族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中国英语不仅在国际交际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而且还体现了中国深厚的民族价值, 对此开展深入的研究, 对传播我国文化和政策, 让世界深层了解中国有着深远的意义。
2 民族价值在中国英语中的体现
中国历史悠久确实存在着英语母语国家所不能了解的文化, 只有通过中国英语这种媒介的传播才能更好的被世界接受, 可见中国英语已经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责任, 其独特的民族价值也彰显无遗。民族价值这一概念已经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认知和肯定, 该文拟结合中国英语的发展探索中国英语在哪些方面体现了民族价值, 以及中国英语未来的发展路径。
2.1 推介民族文化
首先, 中国英语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扬, 中国英语本身就是用规范英语来表达中国特色事物的, 只要存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事物就需要用中国英语表述出来, 诸如Zen (禅) 、Taoist (道家) 、Feng Shui (风水) 、Living Buddha (活佛) 等等。这些在西方人的世界中肯定是没有的, 西方人信仰上帝, 认为人死后会有灵魂, 但是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大多数人信佛、信道, 认定人要是做坏事死后会下地狱, 一味的安顺才会登上西方极乐世界。中国英语用另一种方式将中国的传统文化继承并传播开来, 当然也包括上述的民族信仰问题。其次, 中国英语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创新, 捍卫民族文化利益。纽约时报2009年首版就使用了one-child families (November16:Page A13) (独生子女家庭) 一词, 该词源于我国对本国国策的宣传, 反映了中国具体国情背景下的计划生育政策, 也是我国特有的一项政策。这样的中国英语无疑很好地推介与宣传了我国特色的文化和理念。
著名的民族研究学家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2011:12) 主张民族是想象的共同体, 最初而且最主要是通过文字来想象的, “更有甚者, 想象‘民族’最重要的媒介是语言, 而语言往往因其起源不易考证, 更容易使这种想象产生一种古老而‘自然’的力量。”如果需要知道一个外来民族的任何信息, 肯定要通过媒体、报纸、网络等大众媒体去了解, 这种途径是毋庸置疑的。我们不得不承认英语是全球通用的语言, 为了更好地推介民族文化, 有更多的人来理解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 中华民族也正是利用中国英语这个媒介向全世界展露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2.2 彰显民族精神
一般说来, 在和平年代民族意识较为淡薄, 现实生活中人们着重眼前的利益而忙忙碌碌, 无瑕思考民族精神这种深层次的问题, 然而民族精神就像空气一样蔓延在我们四周, 虽然平时不是很受到重视但是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语言学家洪堡特 (2002:17) 认为:“在所有可以说明民族精神和民族特性的现象中, 只有语言才适合于表述民族精神和民族特性最隐蔽的秘密”, “一个民族的精神特性和语言形成的结合极为密切, 有一个方面的存在, 另一个方面必定能完全从中推演出来。语言仿佛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 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可见语言与民族精神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中国英语是在规范英语的基础上来表现中国特色的内容, 其产生发展的过程本身就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主创新民族精神的最佳体现。能证明这一点的实例有很多, 如抗战时期, 毛泽东在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用过“纸老虎” (paper tiger) 这一著名的表述。这一表述对当时的反动势力进行了形象的描述, 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也彰显了中国人民为了争取自由而全力奋斗的民族精神。
2.3 增强民族认同感
民族认同感是一种抽象的、内化潜伏在民族心中的心理感情, 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够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世界一角走出自己设定的框架走向世界, 靠的是民族的向心力, 民族认同感的深浅,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民族治理是否好坏的方方面面, 也是人们对社会建设者贡献功绩的一种肯定。
牛津大学社会和政治理论教授戴维·米勒 (2010:33) 在《论民族性》中说:“考虑一下民族认同的两个核心要素:语言和共同历史。如果我们特别考察一下19世纪民族认同的形成, 我们往往会发现创造一种民族语言是这个过程的一部分。”民族认同的形成是由很多因素合力造成的, 在此过程中语言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当然也包括中国英语。一个人出生下来就接触到了一个民族的特有语言, 也就被标志着属于一个民族, 在其生长过程中很自然的就形成了内化在心中的民族认同感, 每一个继承传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媒介都可以激起中华儿女的民族认同感。更加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英语并不仅仅是对文化的继承, 还存在对文化的创新。在全球风靡英语的趋势下并没有一味的被动学习, 而是保留了中国的特色, 这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对外来文化的一种正确的态度。
3 中国英语的未来发展路径探索
3.1 促进中华民族的文化意识
中华民族有意识地学习和利用英语已是一大进步,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华民族对民族文化的发展规划有着长远的考虑, 不仅要继承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 而且要摒弃守旧传统的固定思维, 弘扬、传播民族文化。中国英语要有自己的民族特色, 必须要换上中国人自己的衣裳, 但是也要保留英语的外形, 形成真正的“西体中用”, 完成东学西进。
中国英语作为外国看东方的一扇窗户, 中国英语在对外宣中的过程中扮演着中国对外形象代言人的角色, 加强了外宣的力度和深度, 弥补了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衔接的缺口。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中国必不可免的受到了文化的冲击, 然而这种文化冲突对于我国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在与外来文化接触的过程中改变被动接受的地位, 主动有意识地利用英语的全球普遍性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怎样更加深入的去解决这一客观难题是中华民族需要努力的方向。树立正确的民族文化意识, 能动的做出改变并且形成一种文化意识氛围是我国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3.2 加深世界对中国的认知
西方对中国的片面认知是全方位的, 甚至包括语言。早在晚清时期西方就发表言论表示:“中国语言文字最难为西人所通, 即通之亦难将西书之精奥译至中国。盖中国文字最古最生硬, 若以之译泰西格致与制造等事, 几成笑谈” (引自陈福康, 2000:84) , 这一事实足以证明了当时西方对中国的蔑视和认知偏差。然而, 英格兰教育家、翻译家傅兰雅对此进行了驳斥, 指出中国也可以创造科技新词汇, “然中国语言文字与他国略同, 俱为随时逐渐生新, 非一旦而忽然俱有。故前时能生新者, 则后日亦可生新者, 以至无穷。” (2000:84)
要改变他们对中国的偏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需要在外宣上下大气力。我们借助英语语言媒介, 是加快世界认知了解中国最快的途径。譬如, 从Four Books, Five Classics (四书五经) 、Eight-legged essay (八股文) 等探视了解到中国历史的悠久、选拔人才的严格;从Rule by virtue (以德治国) 、Four modernization (四个现代化) 等了解到中国治理国家的政策;从May forth movement (五四运动) 、Great leap forward (大跃进) 等了解到中华民族为了争取民主自由、奋发图强所做的努力等等。这些中国英语词汇具有中国特色, 也能让熟悉英语的人懂得。广州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学院院长陈林汉曾经面向受过高等教育的美国人、英国人、加拿大人做出一份调查, 调查内容是外国人如何评价两份中国英语报刊。调查结果是:虽然在运用英语的方式上我们还有待进行改善, 但是调查人群都非常认同中国英语的存在。综上所述, 要加强世界对中国的认知, 必须加强中国英语的外宣工作, 极大实现中国英语的民族价值。
3.3 巩固中国在第三世界中的领袖地位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创造了中国特有的文化、独具特色的治国策略、经济改革模式, 有着自己的成功经验, 得到了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认可, 为第三世界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用中国英语来描述和传播几千年来积淀的文化, 以及经济、政治方面的经验, 势必会影响第三世界, 并带动其快速发展。中国起先也走过学习他人优秀经验之路。追溯到鸦片战争, 在战争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下, 中华民族能够毅然而然举起“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大旗, 开始翻译学习国外的优秀成果。清廷要臣恭亲王奕等于1861年上奏:“欲悉各国情形, 必先谙其言语文字, 方不受人欺蒙, 各国均以重资聘请中国人讲解之义, 而中国迄无熟悉外国文字之人, 恐无以悉其底蕴。” (李良佑, 1988:11) 中国学习他人的经验是经过了一段漫长艰辛的探索和努力, 从学习西方语言开始了解西方的文化、经济、政治等。反之亦然, 中国英语可以让第三世界不用学习汉语就可以了解到中国的社会发展状况, 是一个便捷的途径, 对于自我发展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中国在国际地位中作为第三世界的领头羊, 第三世界或多或少会以中国发展的经验为参考, 借鉴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模式。为此, 中国不仅仅能给予第三世界国家物质上的帮助, 更重要的是根据自己成功的发展经验给予正确的指导, 从而走向共同富强的道路。
4 总结
中国民族体育美的价值 篇6
关键词:广西,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发,时代价值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各个少数民族制定的适合自身民族进行的身体活动。它是各个民族文化与体育的完美结合, 也是民族和历史的一种知识延续。对现代的体育教学有着深厚的影响。广西是少数民族地区, 有壮族、瑶族、苗族等11个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人口达1957万人, 各个少数民族创造了各式各样强身健体的体育项目。这些体育活动项目反映了各个少数民族的历史, 经济, 文化等多方面的生活状态, 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广西民族体育有着其历史的悠久性和内容的丰富性, 民族体育运动项目达305项, 有文献记载, 广西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占了全国970多种民族体育项目中的14.4%。但是由于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发展条件较差, 基本体育设施不完备, 使得某些少数民族运动面临消失的局面。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意见》指出, 要充分认识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大力开展群众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加大民族传统体育的宣传力度;要在民族地区广泛开展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主的体育健身活动。因此让广西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体育课程资源中开发, 则是当代高校体育教学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 也是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体育的一种有效途径。
1 广西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特点
广西民族传统体育历史悠久。其发展的历程与广西各个民族的生产特点、经济生活等紧密相关, 是广西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它具有民族性、相似性、大众性、健身娱乐性等特点, 通过在学校普及有影响的项目、在高校体育课程资源中开发具有广西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等举措, 广西的民族体育事业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千百年来民族体育的热闹场面均有文字记载, 如宾阳县壮族的抢花炮, 京族跳竹杠, 苗族跳芦笙、瑶族的芦笙长鼓舞等活动。节庆的时候, 广西的少数民族地区都会举行盛大的活动, 有舞狮、舞龙、抛绣球、抢花炮、珍珠球和板鞋竞速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项目。这些经过时间考验流传下来的运动项目, 有真正的群众基础, 有广西少数民族特色, 有其合理性和价值, 深受全区乃至全国各地区人民喜爱, 临近的周边地区的群众甚至翻山越岭地来到广西参与少数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活动。在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 抢花炮和板鞋竞速在历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屡创佳绩。广西各级学校都把流传广泛的一些项目列入校运会和体育课项目, 如广西经济干部管理学院每年运动把抛秀球、三人板鞋竞速列为径赛项目和教学内容之一, 学生非常喜爱。
2 开发民族传统体育的时代价值
2.1 有利于学生了解和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广西少数民族体育的基础十分薄弱, 项目挖掘、整理、继承、普及和提高等均需要做大量细致工作, 才能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广西的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要抓好民族传统体育的普及与发展, 有必要在民族地区各级学校开设一些可行的项目, 尽可能以当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项目为主要活动内容, 突出重点, 逐步形成一整套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使其在当地打下广泛基础并逐步扩大发展。在高校体育课程资源中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加以开发, 有利于学生了解和传承民族传统体育, 促进更多的学生积极参加, 培养少数民族体育人才和骨干, 发展壮大校园体育文化。来自偏远山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对于现行的体育学习有一定的难度。让少数民族的学生学习从小都没有接触过的一些项目, 像健美操、乒乓球或羽毛球等技术难度大的教材时, 难以提起其兴趣。相反, 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民族体育的时候神采奕奕, 精神焕发, 表现出强烈的表演欲望。少数民族学生从小生活在本土的民族文化中, 身体力行地参与各式各样的民族体育活动, 对民族体育已经形成不可磨灭的思想模式。如今的大学体育教育多是西方体育教育, 发展本地少数民族体育是许多体育教育工作者的迫切希望。借助于学校的载体, 把西方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相结合, 通过比赛或者表演形式, 让大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更为了解和喜爱, 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得到锻炼, 吸取民族传统体育精华。让学生成为民族体育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扩大民族传统体育影响, 发扬广西的民族体育, 不仅仅在大学, 甚至可以在中小学中促进民族体育的发展与壮大。
2.2 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民族情感、民族意识
广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 意义不仅仅在于强身健体, 对于民族团结也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 有自身的民族自豪感。民族体育的传播可以使当代多民族的大学生在文化、健康、审美、价值观方面多样发展。在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不仅能培养学生对传统民族体育的情感, 也能激发大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的兴趣, 使得高校的教学形式不拘一格, 将观赏性和竞技性融为一体, 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自豪感和相互的认同感。
2.3 丰富高校的体育课程资源和内涵
当前高校体育现阶段的教学制度, 仍然没有达到寓教于乐的水平, 许多大学生对体育课并不积极, 教师的老一套教学方法重复利用, 缺乏新颖的教学模式。而民族传统体育, 则在民间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城市的学生会对民族传统体育有浓厚的兴趣, 而相对少数民族聚集地的学生则会学习起来没有什么难度。这也利于学生相互在课余时间交流, 增进民族情感。这些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引入高校体育, 则可以对原本的教学课程进行改革, 丰富高校的体育课程资源和内涵, 创造一条体育教学改革的新路。广西高校体育教育应该做到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和灵活性, 在教材中建立起具有独立特色的体育课程, 改变单一西方教学模式。广西民族体育的资源丰富, 各高校可根据自身的师资、场地设施情况和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特点以及时代发展的需求, 合理的吸收、继承具有体育内涵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 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中体现其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1]李萍, 李骅, 等.论民族传统体育的选择和发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9.2.
[2]王越, 陈永松.浅谈民族传统体育教学[J].体育世界, 2009.3.
中国民族体育美的价值 篇7
1.1 有利于丰富高校体育课程资源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5000年灿烂文化中宝贵的一页, 更是中国深厚文化底蕴的累积和传承。然而很多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由于一些外部环境因素和其自身的一些原因, 没能在我国学校教育中很好地传承和发展;而西方竞技体育的产物却占据了我国学校体育的主要阵地。尤其以三大球为代表, 几乎所有的学校体育皆有其用武之地。如若单看高校的体育课程资源当然都是以三大球为代表的西方体育课程资源, 而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在高校发展却显的十分缓慢。
高校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将有利于丰富体育课程资源, 使学生对运动项目有更多的选择权。在高校发展类似太极拳、南拳、毽球、八段锦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将极大的丰富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同时在构建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方面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1]。
1.2 培养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者
保护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 每个国家都应给予重视, 中国作为文化大国, 自然也拥有着大量的优秀民族传统文化, 其中就有与学校体育发展息息相关的民族传统体育。从资料研究来看中国对于民族传统的保护主要集中在民间, 靠个人和社会群体的保护意识来加以传承和保护。
学校作为传授知识的主要阵地, 同时也肩负着传承和传播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任务。学校拥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场地设施, 对于传承民族传统体育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在世界范围内, 每年都会举行很多大大小小的与民族传统体育相关的比赛, 很多高校也会参与其中;你可以看到他们培养的优秀运动员在这些赛事中摘金夺银为母校争光添彩[2]。因此学校是培养优秀传统体育传承人的理想阵地, 我坚信在这块阵地上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将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1.3 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贡献力量
学校是传承知识的天堂, 很多优秀的知识文化技能在这里传授给渴望求知的人们。近些年随着中国影响力的不断提升,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随之走出国门, 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潮。
很多诸如太极拳, 少林功夫也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学习浪潮。尤其以太极拳为代表的民族传统体育也在世界各地的高校内传承发展, 在学校体育课程资源里占领了一席之地。众所周知这些优秀的传统体育之所以能够在世界范围内掀起学习浪潮,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它具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属性[3]。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有着很好地实用性、同时还有着较高的观赏性。相信随着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的长久发展, 对于更好的传承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将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1.4 为学生的健身和娱乐提供支持
高校体育课程的开设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体育健身活动的参与, 运动技能的掌握, 最终为其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做出保障。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在高校的开设将为学生的健身和娱乐活动提供支持。
目前在高校开设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等。而这些项目通过科学的研究证实, 练习可以达到锻炼筋骨、消除身体疲劳、增强心血管机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最终达到预防疾病, 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一些学生通过长时间的课堂学习, 最终很好地掌握了该项目。这些优秀的学习者, 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展示自己所学习的项目, 最终赢得了别人的掌声获得了较高评价。而且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尤其是武术类的项目在各种大型娱乐活动中都有崭露头角的机会, 这些能够让上台展示的同学有一个很好地自我满足感。
2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
2.1 高校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意识淡薄
综观全国各大高校, 重视体育的院校少之又少, 这有认识和历史的原因。很多没有经过深入体育理论学习的大家都有可能对体育产生误解, 甚至会作出错误的认知和判断。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多种原因造成的, 例如体育自身学科理论研究的相对滞后, 对体育课认识存有偏差甚至贬低体育课开设的价值等;这些因素长期作用导致了体育课程、体育老师地位在高校都处于不利的境地。这也和中国近代高等学校的发展历史有关, 很多高校的体育项目都是学习外国竞技体育而来的。目前在中国大体上仍是以“三大球”即篮球、足球、排球主导的学校课程资源;而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相对而言处于劣势。围绕着三大球的竞技比赛要远远高于民族传统体育的赛事。因此在场地设施和资金投入等方面同比其它体育课程资源都处于劣势。
2.2 高校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开发
随着国家经济文化影响力的不断攀升, 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的发展也取得了不错的发展。学校是培养人才和传播先进思想的圣地, 高校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高校文化的殿堂里, 他们与青春作伴, 积极的从老师那里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这其中自然就包含有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学习, 他们对民族传统体育技能的学习, 其实就是对民族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承与保护。
通过研究发现高校开设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大体上相同, 受人文环境和地理因素的影响而又有少许差异。例如太极拳, 长拳、刀术等初级套路在全国高校皆有开设。而南方高校则开设有水上项目龙舟, 抢花炮等;北方则有珍珠球, 滑雪等项目。高校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中, 武术类占据了重要地位[4]。武术类以其自身独有的魅力和在健身养生中的重要作用, 正在越来越突出的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崭露头角。
3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困惑
3.1 课程资源的枯燥乏味
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虽然已经植根于高校体育课程, 但很多项目由于其受项目自身特点的影响、而在授课体验中往往给学生以枯燥乏味的感受。
由于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主要集中在武术项目上, 而这些项目都受传统武术观念的影响而显现出独特的功法练习特点。中国传统武术大多注重牢固的根基, 注重长时间的练习、注重实战。因此一些武术项目练习要进行基本功练习, 而大学所授人群普遍心理年龄还不成熟, 他们对每次的基本功练习大多没有热情。武术动作的学习, 恰恰需要有良好的基本功做基础, 而且要对所学动作进行重复的练习。学习周期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成就感的主要影响因素, 通常一个学期老师要教授一套简单的武术套路;而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来说, 一学期的学习时间是比较紧张的;他们只能被动的接受授课内容, 最后到了考试大致掌握一些学习内容[5]。从学生的体验来看, 很难让他们有一个好的心境体验过程、因此要想使更多的学生乐意学习这些民族传统体育课程, 要在内容和合理设置课程学习周期上下功夫。
3.2 学校缺少对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的资金投入
发展好民族传统体育需要很多人的付出, 还要有一定的资金投入。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的发展亦是如此, 不仅需要民族传统体育的热爱者为之付出, 同时也需要大力的资金给予扶持。但从我国高校体育的发展现状不难看出, 高校对体育的重视程度处于尴尬的境地, 这也直接的影响了学校对体育的重视和资金的投入。
由于对学校对体育的资金投入不到位, 相对应的场地设施也得不到保障。也正因为此, 很多高校由于没有足够的体育场地设施, 很多体育运动课程都只能在室外进行[6]。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很多高校体育课程没有合适的体育场地, 被迫在篮球场或者是校内马路上进行。尤其是到了雨季, 学生的上课更是得不到保障, 严重制约了学校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质量。因此希望高校领导层面能重视对体育资源的投入力度, 给予一定的资金投入, 这样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的发展也将会有一个很好的发展预期。
3.3 民族传统体育优秀课程有待开发
全国高校在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上还有待提高, 如何开发更多的精品课程资源用于学校的体育课教学则尤为重要。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在开设项目上呈现出大体相同, 但又受南北文化、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影响, 而又有些小的不同。目前在学校开设的常见民族传统法体育项目主要有:如有毽球, 太极拳、南拳、少林拳、长拳、刀术、棍术、八段锦、五禽戏等[7]。
但碍于一些体育项目本身特点的枯燥性, 因此在学校的发展传承方面遇到很多问题。民族传统体育亦是如此, 因此其在高校的发展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 就需要挖掘整理出更多具有深厚民族文化内涵同时又兼具健身娱乐性的体育项目。首先能让学生在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学习中有一个很好地过程体验, 其次摆托对一些项目就是“一味的反复练习”的不良印象, 最后注意培养他们在课下自觉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有关的活动和训练的意识。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 如何开发出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满足高校学生的学习需求将是值得研究的议题[8]。
4 结论
民族传统体育从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走来, 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它以其独特的魅力, 以及其在健身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在高校的发展具有:丰富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培养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者、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贡献力量等重要价值。
但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在高校的发展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如缺少资金投入来改善教学设备和场地设施、自身教学内容的枯燥乏味、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有待开发。因此只有从根本上加大对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的资金投入, 创新和开发出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用于学校的体育课程教学;才能使高校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走向新的繁荣之路。
参考文献
[1]祁龙祥.高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遭遇的瓶颈及其应对策略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9, 23 (5) :112-115.
[2]杨芳.塔里木盆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研究[D].新疆大学, 2008.
[3]王南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纳入贵州高校体育课程资源体系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 2009.
[4]何金, 刘永风.江苏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选项课开设现状调查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0, 24 (4) :51-53.
[5]王成科.桂西南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 2011, 25 (3) :80-82.
[6]曾秀端, 吴有凯.福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开设现状[J].体育科学研究, 2008, 12 (3) :79-81.
[7]李丽, 郭琼珠.文化传承语境下对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隐性课程建设的思考[J].福建体育科技, 2009, 28 (1) :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