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教学设计

2024-11-06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教学设计 篇1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九年级历史备课组 胡春娥

一、教材分析

民族关系是当今世界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民族关系是民族在发展过程中相关民族之间的相互交往、联系和作用、影响的关系。它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敏感性。当代中国在经济发展和国际关系复杂化的背景之下,民族关系的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民族关系也不断出现新状况,教会学生以史鉴今,正确处理现实中存在的民族问题是十分必要的,同时,民族关系的发展又是初中毕业会考的一个考点,所以,我设计了这个专题进行学习和研究。

二、学情分析

经过前面课程的学习,学生对于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状况已经有了初步了解,知道了一些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史实,所以,这节课同学们学习的难度并不是很大,而且学生经过近三年的学习,知识面有了增长,已经具备了对历史信息进行初步收集与整合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知道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史实;

(2)通过本专题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史实进行对比分析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看图片、微课资料等,感知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情况与特点,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知道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和平交往,自觉树立加强民族团结的意识。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民族融合

难点:正确认识“藏独”、“疆独”问题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讨论学习法、小组活动法

七、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PPT展示中国各民族的服饰。

学生欣赏各民族的服饰,认识各个民族。

师讲述:同学们,刚才的图片为我们展示了祖国多个民族的漂亮的服饰,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那么,我国古代民族的关系如何?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史实又有哪些呢?由此导入新课。

(二)新知探究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课本中查找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史实,并以小组的形式记录下来。然后小组讨论把漏掉的知识加以补充。

(三)交流展示

1、请两个小组的代表上台,展示小组的探究成果,不完善的其它小组的学生也可以随时上台加以补充。

2、学生展示后,教师讲评,学生完善自己的笔记;

3、播放微课视频,教师进一步总结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特点。

(四)综合运用

材料: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有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各族人民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请回答: 步骤一:走进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1、请列举两个促进民族融合的史实。

回答此题时,教师要多叫几个学生回答,较全面的考察学生对民族融合史实的理解。

步骤二:体验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2、穿过时光隧道,你来到了唐朝时期,在酒楼里你听到人们热议唐蕃“和同为一家”,当时吐蕃的首领是谁?

3、观看下图,写出地图中各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民族和建立者

师请学生上台在图上指出所建立的民族和建立者,如果出现了问题要及时修改。

步骤三:感悟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4、学史使人明智,今天,我国仍然存在民族分裂势力,企图分裂西藏和新疆,学习了民族关系史后,对于“藏独”、“疆独”问题,我们怎样看?

先让学生小组讨论,让学生大胆的谈谈对“藏独”、“疆独”问题的看法,想法。把问题暴露出来,再让学生讨论。只有通过多次的讨论,争论自己的观点,师随时注意恰当引导,这样就比较容易突破本课的难点。

(五)整合提升

学生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我知道了什么?

我想到了什么?

(六)检测巩固

1、以下选项中,哪一条正确叙述了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特点()

A、互利互助、共同繁荣 B、团结御侮、共抗外敌 C、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D、有战有和,以和为主

2、回族是我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回族居住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回族形成于()时期。

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3、西藏是我国领土重要的组成部分,历代中央政府都十分重视对它的管辖。下列有关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①元朝设置宣政院管理西藏 ②清初确立册封喇嘛教首领的制度 ③乾隆时设伊犁将军 ④雍正时设驻藏大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4、清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代表清政府同**、**共同管 理西藏事务的是()

A、西域都护 B、伊犁将军 C、军机处 D、驻藏大臣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教学设计 篇2

一、明确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以友好交往为主, 民族融合是大势所趋、历史的进步

1. 各民族间的相互团结友好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各民族都对祖国的历史发展做出了贡献, 所以在讲授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时, 应以维护国家的统一, 维护各民族平等、团结以及和平交流为核心, 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观点, 克服地方民族主义和大汉族主义进行教学。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由于各民族的不断发展, 逐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少数民族在缔造我们伟大祖国的过程中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这些应该给予积极肯定的评价。

2. 民族融合是我国历史的主流, 是进步的历史现象

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国, 中华民族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彼此融合而成的, 在历史上各族人民互通有无、平等互利, 这是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基本因素。我国的民族融合历经了春秋、三国两晋南北朝和五代辽宋夏金元三大高潮。在讲课过程中, 除了需讲清各个时期各朝代民族融合的史实外, 还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 总结民族融合的主要途径;第二, 讲清民族融合的作用。

二、讲清各民族的发展历史

讲清在中国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的少数民族的发展历史, 特别是已消亡的少数民族更应重视, 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就比较完整系统, 而不是支离破碎的。

1. 匈奴:

我国北部蒙古高原的古老少数民族。战国时建立奴隶制政权, 秦汉时与中原政权处于或和或战的状态。东汉初, 分裂为南北两部, 南匈奴内迁, 北匈奴雄踞北方, 并控制西域。后经东汉的反击, 匈奴或降于鲜卑或南投汉朝, 大漠南北不见踪迹。西晋时, 居住于山西中、南部。304年, 贵族刘渊建汉, 后灭西晋。十六国时, 建前赵、北凉、夏三个政权。

2. 越族:

散布于东南沿海和珠江流域。秦派兵攻打越族, 设置郡县, 移民。汉武帝时, 继续建立郡县, 加强同越族的联系和管辖。三国时的山越人与汉人共同开发江南。

3. 鲜卑和契丹:

十六国时, 鲜卑建前燕、后燕、西秦、南凉、南燕五个政权。其拓跋部建北魏, 后分裂为东西魏。契丹是鲜卑族的一支, 唐末开始农耕和定居。后建立契丹国, 改为辽, 与北宋对立, 后被金所灭。

此外, 还有突厥、回纥、南诏、蒙古、满族, 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三、讲好少数民族的重要人物, 高度评价对民族团结做出贡献的人物

各少数民族的重要人物对本民族历史的进步和中国历史的发展都做出了贡献, 对少数民族的重要人物要介绍他们的主要活动、主要贡献, 并对他们进行恰当评价。如讲述松赞干布时, 要介绍他统一青藏高原, 建立奴隶制政权, 与文成公主结婚等主要活动, 对他和文成公主为发展吐蕃经济文化, 加强汉藏两族联系做出重大贡献给予高度评价。同时, 对课本内容讲述很少的重要历史人物适当补充, 如唐朝的金城公主, 课本上讲得很少, 授课时应作适当补充, 突出金城公主入藏的历史作用。

四、民族关系史的讲述还应特别重视以下三个问题

1. 关于中国各个朝代民族之间的战争。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战争是国内民族之间的战争, 不同于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中国的战争, 不具有侵略和反侵略的性质, 任何民族的统治者为维护国家统一, 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而进行的战争都是进步的。各民族人民为反抗剥削压迫而进行的战争都是正义的, 否则则相反。

2. 对民族英雄的认识。民族英雄是指中华民族在抗击外来侵略斗争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 例如英勇抗倭的戚继光应视为民族英雄。而在中华民族内民族之间的战争中涌现出的杰出人物, 就不能称为民族英雄。如岳飞抗金, 只代表了当时中国境内反对女真暴政的南北方各民族人民的利益, 但不能说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宋金之间的战争是中国历史上汉族与女真族政权统治集团之间所进行的战争, 都是国内战争, 是一个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范围内发生的战争, 所以我们只能说岳飞是抗金英雄。

3. 怎样看待民族地方政权。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上出现的一些民族地方政权, 它们与中原汉族政权并存。如何理解和认识这种现象?这是民族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因为民族发展的不平衡, 于是就有了利益冲突, 有反抗和斗争, 有分裂与统一的矛盾。民族地方政权的存在, 就是国家处于分裂时期, 而每次分裂都为新的一步创造了条件, 每个分裂时期都促进了民族间的进一步接触和融合。就全国而言是分裂, 而就局部而言又是统一的。每个民族地方政权都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为重新出现的全国统一作了准备。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教学之我见 篇3

一、明确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以友好交往为主,民族融合是大势所趋、历史的进步

1.各民族间的相互团结友好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对祖国的历史发展做出了贡献,所以在讲授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时,应以维护国家的统一,维护各民族平等、团结以及和平交流为核心,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观点,克服地方民族主义和大汉族主义进行教学。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由于各民族的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在缔造我们伟大祖国的过程中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这些应该给予积极肯定的评价。

2.民族融合是我国历史的主流,是进步的历史现象

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国,中华民族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彼此融合而成的,在历史上各族人民互通有无、平等互利,这是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基本因素。我国的民族融合历经了春秋、三国两晋南北朝和五代辽宋夏金元三大高潮。在讲课过程中,除了需讲清各个时期各朝代民族融合的史实外,还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总结民族融合的主要途径;第二,讲清民族融合的作用。

二、讲清各民族的发展历史

讲清在中国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的少数民族的发展历史,特别是已消亡的少数民族更应重视,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就比较完整系统,而不是支离破碎的。

1.匈奴:我国北部蒙古高原的古老少数民族。战国时建立奴隶制政权,秦汉时与中原政权处于或和或战的状态。东汉初,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内迁,北匈奴雄踞北方,并控制西域。后经东汉的反击,匈奴或降于鲜卑或南投汉朝,大漠南北不见踪迹。西晋时,居住于山西中、南部。304年,贵族刘渊建汉,后灭西晋。十六国时,建前赵、北凉、夏三个政权。

2.越族:散布于东南沿海和珠江流域。秦派兵攻打越族,设置郡县,移民。汉武帝时,继续建立郡县,加强同越族的联系和管辖。三国时的山越人与汉人共同开发江南。

3.鲜卑和契丹:十六国时,鲜卑建前燕、后燕、西秦、南凉、南燕五个政权。其拓跋部建北魏,后分裂为东西魏。契丹是鲜卑族的一支,唐末开始农耕和定居。后建立契丹国,改为辽,与北宋对立,后被金所灭。

此外,还有突厥、回纥、南诏、蒙古、满族,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三、讲好少数民族的重要人物,高度评价对民族团结做出贡献的人物

各少数民族的重要人物对本民族历史的进步和中国历史的发展都做出了贡献,对少数民族的重要人物要介绍他们的主要活动、主要贡献,并对他们进行恰当评价。如讲述松赞干布时,要介绍他统一青藏高原,建立奴隶制政权,与文成公主结婚等主要活动,对他和文成公主为发展吐蕃经济文化,加强汉藏两族联系做出重大贡献给予高度评价。同时,对课本内容讲述很少的重要历史人物适当补充,如唐朝的金城公主,课本上讲得很少,授课时应作适当补充,突出金城公主入藏的历史作用。

四、民族关系史的讲述还应特别重视以下三个问题

1.关于中国各个朝代民族之间的战争。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战争是国内民族之间的战争,不同于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中国的战争,不具有侵略和反侵略的性质,任何民族的统治者为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而进行的战争都是进步的。各民族人民为反抗剥削压迫而进行的战争都是正义的,否则则相反。

2.对民族英雄的认识。民族英雄是指中华民族在抗击外来侵略斗争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例如英勇抗倭的戚继光应视为民族英雄。而在中华民族内民族之间的战争中涌现出的杰出人物,就不能称为民族英雄。如岳飞抗金,只代表了当时中国境内反对女真暴政的南北方各民族人民的利益,但不能说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宋金之间的战争是中国历史上汉族与女真族政权统治集团之间所进行的战争,都是国内战争,是一个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范围内发生的战争,所以我们只能说岳飞是抗金英雄。

3.怎样看待民族地方政权。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上出现的一些民族地方政权,它们与中原汉族政权并存。如何理解和认识这种现象?这是民族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因为民族发展的不平衡,于是就有了利益冲突,有反抗和斗争,有分裂与统一的矛盾。民族地方政权的存在,就是国家处于分裂时期,而每次分裂都为新的一步创造了条件,每个分裂时期都促进了民族间的进一步接触和融合。就全国而言是分裂,而就局部而言又是统一的。每个民族地方政权都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为重新出现的全国统一作了准备。

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民族关系史内容极其丰富,所以其讲授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至于其他的讲授方法,还有待于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作进一步的探索和总结。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教学设计 篇4

摘要: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古代爱情悲剧最引人入胜,因为中国式的爱情悲剧在最后总会有个大团圆的结局,无论是经典的梁祝最后双双化蝶还是孔雀东南飞里面的兰芝仲卿最后合葬,总是寄托了一个美好的理想或者说愿望在里面。本文以《孔雀东南飞》为例,探讨中国古代爱情悲剧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关键词:爱情 悲剧 传统 文化

中国古代爱情悲剧的形式可谓多种多样,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孔雀东南飞》,这首长篇叙述诗与《木兰辞》都是我国古代最早、最优秀的长篇民间叙事诗,并称“乐府双壁” 及“叙事诗双璧”,后又把《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治舒县,汉末迁皖县,均在今安徽境内)的一桩婚姻悲剧。《孔雀东南飞》还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因此它也被称为我国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是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光辉诗篇之一。

一、中心思想及其写作特点

1、中心思想:通过刘兰芝与焦仲卿这对恩爱夫妇的爱情悲剧,控诉了封建礼教、家长统治和门阀观念的罪恶,表达了青年男女要求婚姻爱情自主的合理愿望。女主人公刘兰芝对爱情忠贞不二,她对封建势力和封建礼教所作的不妥协的斗争,使她成为文学史上富有叛逆色彩的妇女形象,为后来的青年男女所传颂。

2、写作特色:

(一)、情节波澜曲折,跌宕起伏。作者在故事的开头设置了尖锐的矛盾冲突,在种种冲突的折磨下二人双双殉情,最后两家求得合葬,葬后两人双双化鸟,告诫世人。

(二)、叙事双线交替,缜密紧凑。采用双线交替推进的方式。第一条线索围绕刘焦两家的家庭矛盾冲突展开。演绎得一次比一次激烈,直至双双殉情。第二条线索是围绕兰芝与仲卿矢志不渝的爱情铺展的。这条线索建立在上述矛盾冲突的基础上。另外,结构上呼应映衬。如不同场合中两次出现的蒲苇磐石的比喻,加深了读者对刘焦夫妇爱情坚贞的认识。又如兰芝分别时对其兄“性行暴如雷”的担忧,焦母“东家美女”的引诱,在诗中也暗伏、照应,显示了结构的缜密。

(三)、主题钩深致远,蕴藉宽广。从兰芝和仲卿两人的角度看,这是性格的悲剧。从焦母和刘兄两人的角度看,这是社会的悲剧。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东汉,儒家经义中的“孝”充当着捍卫封建礼教,维护封建家长权威的坚实堤坝。所以焦母能用高压政策对待儿媳,刘兄能用威逼手段胁迫兰芝,将他们双双推向了婚姻的坟墓。从这个角度看,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实质充当了杀害他们的刽子手,它们不仅摧残了美满幸福的婚姻,更是扼杀了善良纯朴的天性。从兰芝和仲卿死后双双化鸟的这一角度看,故事带有神话色彩,它寄托了人民群众追求恋爱自由、生活幸福美好的强烈愿望。

关键词:写作 特色 情节 线索

二、其思想价值

《孔雀东南飞》的重大思想价值在于:它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早期,就形象地用刘兰芝、焦仲卿两人殉情而死的家庭悲剧,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热情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夫妇忠于爱情、反抗压迫的叛逆精神,直接寄托了人民群众对爱情婚姻自由的热烈向往。作为古代民间文学伟大的诗篇之一,《孔雀东南飞》以现实主义的表现方法,记录了一千七百年前人民的真实的感情。它是艺苑的奇葩,也是历史的镜子。

《孔雀东南飞》被称作“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早期,形象地用刘兰芝、焦仲卿两人殉情而死的家庭悲剧,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热情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夫妇忠于爱情、反抗压迫的叛逆精神,直接寄托了人民群众对爱情婚姻自由的热烈向往”的反封建礼教的优秀诗篇。然而,仔细推敲,却发现此说有误,造成这次爱情悲剧的,不是封建礼教,而是家族利益,是家族政治利益碾碎了他们的爱情婚姻。

1、刘兰芝、焦仲卿的家庭背景:

焦仲卿是庐江府小吏,年纪轻轻就是地级官府的公务员,因此他的家庭背景是士大夫,刘兰芝也一样,“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之后更是“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来求婚的地位一个比一个高。因此刘兰芝也是士族家庭无疑。既是士族家庭,那么家庭政治利益第一其他必须服务于家庭政治利益是理所当然的了。

2、婚姻存续的时间:

诗中有“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之句。那么,二三年是现在的二三年吗?古人的二三泛指很多,孔子常说的二三子就是很多学生,而不是二三个学生。再看后面

“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从“小姑始扶床”到“小姑如我长”是多长时间,没有十年也有七八年。小姑始扶床并不是“刚能扶着床学走路”,而是绕者床来回跑,宋朝诗人贺铸《生楂子》中有“何物系君心,三岁扶床女”之句,床是一种可座可卧的家具,也不是现在的床。可见“小姑始扶床”的小姑应该是一个三岁左右正磨人的小孩子。而“小姑如我长”时至小也应该十岁以上了吧。那么,这中间的许多年为什么婆媳相安无事,而突然有一天一定要把刘兰芝赶走?而且几乎是毫无理由的赶走?关于小姑的描述,应该是运用的夸张手法,如果兰芝被修时已经二十好几了,那么也不会有这么多高官来求亲了。

关键词: 价值背景

三、兰芝被休原因

刘兰芝、焦仲卿婚姻爱情悲剧的根源,揭示封建社会里的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在封建家长制度下,专制家长的绝对专制使得男女青年婚姻不能自主,青年男女陷入深重的痛苦,尤其是妇女受到最为惨重的迫害,从而再现刘兰芝刚强不阿,理性抗争的正义形象。

对于这些问题,有人认为,由于刘兰芝嫁到焦家后没有生育,使焦家面临绝嗣的危险。因为在宗法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最讲究的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妇女婚后不育,就理所当然地遭到婆家的嫌恶厌弃,因而刘兰芝终被休弃势所难免。然而,我思考再三,总感这一理由难以服众。其一,刘兰芝十七岁嫁到焦家(“十七为君妇”),和焦仲卿仅仅生活了两三年(“共事二三年”),这时她的年龄充其量二十来岁,据此就武断的认为她今后不会再生育是不合情理的,因为婚后好多年才生育的现象司空见惯,这应该是古人和今人都具备的生活常识。况且,新科技研究证明,生育也与男子有很大关系。其二,刘兰芝被休弃后,先后有县令、太守家走马灯似地遣人上门求婚,如果刘兰芝当时真的被断定不能再生育,像焦仲卿这样门第寻常的普通小吏家尚且考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严重后果而断然休弃,难道声名显赫的堂堂县令、太守家会不考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严重后果而郑重聘娶?这显然更是不合情理。

也有论者认为刘兰芝被休弃的原因是诗中焦母所说的“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然而,纵观刘兰芝在焦家的表现,不仅找不到刘兰芝“无礼节”、“自专由”的依据,恰恰相反,刘兰芝“有礼节”、“不专由”的例子倒比比皆是。例如,当刘兰芝看出“大人故嫌迟”,自知“徒留无所施”,顺从母意,主动向焦仲卿提出“及时相遣归”;临走前,“鸡鸣”、“起严妆”,“上堂拜阿母”,“却与小姑别”。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有礼有节。另外,刘兰芝被遣前夕与焦仲卿生离死别时的一段掏心剖腹的表白:“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验之于全诗对刘兰芝的描写,也始终看不出刘兰芝有什么“无礼节”“自专由”的越轨行为。我们透过诗歌的字里行间的表白,看到的只是刘兰芝知书达礼、温顺贤慧的美好品德,让人感到刘兰芝的临行表白句句是真,毫无虚言。可见,焦母的“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不过是焦母掩盖自己休媳真意的蛮横借口,根本不是刘兰芝被休弃的真正原因。焦母休儿媳是由于“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的这一理由是站不住脚的。

那么,刘兰芝究竟是什么原因被休弃呢?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看待任何一个社会问题,都不能脱离一定的历史背景。《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汉末建安中”),那么,我们就只能从汉代社会中去找寻刘兰芝无辜被休的真正原因。在儒家

学者董仲舒的建议下,汉武帝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方略。由于社会现实的实际需要和统治阶级的大力提倡,儒家思想便被尊奉到前所未有的独尊地位。当时儒家学说成了规范人们思想行为和处理日常事物的唯一准绳和依据,这就自然而然地要影响到家庭、婚姻关系的各个方面,而当时在“休妻”这件事上最权威的“法律依据”莫过于儒家学说中的“七出”之律,妇女只要犯有“七出”中的任何一条,都可以被婆家合理合法的休弃。在汉代,作为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的代表人物焦母,究竟是依据什么把刘兰芝赶回娘家的呢?现在我们来探讨刘兰芝当时横遭休弃的原因,只能从当时被奉为圭臬的“七出”中去寻找根据。“七出”既是

一、无子,二、淫逸,三、不事舅姑,四、口舌,五、盗窃,六、妒忌,七、恶疾。当时社会的妇女,只要犯有这其中的任何一条,都可以被堂而皇之的出弃。那么,刘兰芝也许是犯了“不事舅姑”(第三条)的大过。

纵览全诗,我们不难看出,焦仲卿和刘兰芝是一对十分恩爱的美满夫妻。他们已经:“共事二三年”,但两人犹觉得“始尔未为久”。一个说“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一个说“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即或是遭受焦母无端迫害,行将分手之时,他们还是那么情真意切,信誓旦旦——“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可见,他们爱得是多么深沉,多么纯真,多么痴迷,多么坚贞!甚至最后为了忠贞不二的爱情而“举身赴清池”、“自挂东南枝”。无论是富贵不淫的刘兰芝还是倾城不移的焦仲卿,他们感情的天平都十分明显地倾斜于自己所钟爱的恋人,而不是自己的母亲。他们谁都不能割舍自己对恋人的那种特殊的痴爱而移情于母亲。作为封建社会里一个充满礼教思想的蛮横专制、滥施淫威的婆婆,自儿媳兰芝过门后,一心想使她成为自己任意摆布的驯服工具。

关键词:无礼 社会 制度 根源

四、刘兰芝与《氓》诗女主人公的爱情都是悲剧,然而她们在悲剧中的态度

刘兰芝与《氓》诗的女主人公对爱情悲剧的态度是不同的,具体表现在:

1、刘兰芝被婆婆休弃回娘家后,仍然忠于爱情,她与仲卿“结誓不别离”;当县令遣媒说亲时,她以“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而绝回;后来阿兄逼其改嫁,她与仲卿相约“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到了成亲之日,她以“举身赴清池”的殉情行动,表达了对爱情的忠贞,对封建家长制度提出了强烈的控诉。

而《氓》诗的女主人公被负心郎遗弃回到娘家,遭到兄弟的讥笑,“兄弟不知,咥其笑矣”;她静下心来思考,“躬自悼矣”,独自伤心;她对负心郎不报任何幻想,决然了断这场令其心碎的婚姻,“及尔偕老,老使我怨”;“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2、总的来说,刘兰芝温柔多情,在遭到爱情悲剧的打击后,以死殉情。而《氓》诗的女主人公性格刚烈,在遭到负心郎的遗弃后,与负心郎断然决绝。

关键词:刘兰芝 《氓》女主人公 态度

五、总结:

《孔雀东南飞》通过叙述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悲剧,控诉了封建礼教、家长统治和门阀观念的罪恶,赞扬了焦仲卿和刘兰芝两人对爱情的执着、忠贞和宁死不屈的反抗精神。全诗语言活泼自由,有浓厚的民歌风格。它不仅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叙事诗。

虽然在我们学习《孔雀东南飞》时不难看出焦母对兰芝的刁难,但是兰芝并没有就这样屈服,反而更加坚强。每次读《孔雀东南飞》,常读常新,常新常想:刘兰芝那么知书识礼,聪明美丽,勤劳能干,温顺贤慧,简直是一个至纯至孝、十全十美的“淑女”形象,丈夫又与她情深似海,可她的婆婆为什么不喜欢这样的儿媳,为何非休她不可?面对着这么多的不公,兰芝最后与他丈夫双双殉情。这结局正正体现出了这一爱情悲剧的特点,控诉了封建礼教、家长统治和门阀观念的罪恶,赞扬了焦仲卿和刘兰芝两人对爱情的执着、忠贞和宁死不屈的反抗精神。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2、《文言文 全解》 粤教版 高中新课标

3、高中必修一语文书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教学设计 篇5

一、选择题

1.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影响的对外友好使者。他体魄健壮,性格开朗,富有开拓和冒险精神,武帝时以军功封博望侯,旋拜中郎将,出使乌孙,分遣副使至大宛、康居、大夏等,自此西北诸国方与汉交通,使汉朝能与中亚交流,并打通前往西域的南北两条通路,引进优良马种、葡萄及苜蓿等。请你判断,他是

A.张骞B.班超C.甘英D.王昭君

2.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它的对外交往不包括

A.亚洲国家B.非洲国家C.欧洲国家D.美洲国家

3.“丝绸之路国际旅游文化节”将于2011年7 月下旬在兰州开幕。如果你在暑假打算沿着丝绸之路古道进行游览,将会游览到下列哪个著名文化遗址

A.都江堰B.龙门石窟C.承德避暑山庄D.敦煌莫高窟

4.比较法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学习鉴真和玄奘的相关史实,你认为他们的共同点包括①都是僧人身份②都是老死异国③都受政府派遣④都有顽强毅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泰国香米在超市卖的非常火爆,宋朝时也从外国引进了优良品种占城稻,它是从哪个国家引进的?

A.越南B.泰国C.新加坡D.缅甸

6.小明想了解雅克萨之战的相关史实,他可以查阅的相关书籍是

A.《顺治皇帝》B.《康熙朝实录》C.《清世宗雍正》D.《乾隆帝》

7.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使中国与世隔绝,在世界近代化进程中逐步落伍的政策是

A.休养生息B.重农抑商C.八股取士D.闭关锁国

8.每年7月11日是“中国航海日”,2010年7月是第六届中国航海日,庆祝活动在泉州举行,它是为了纪念曾同南洋、印度洋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的友好和平交流的A.玄奘西游B.马可•波罗来华C.郑和下西洋D.成吉思汗西征

9.1661年4月21日,郑成功亲自率领将士2.5万人,分乘战船350多艘,由金门出发,攻入澎湖。当时盘踞台湾的西方殖民者是

A.英国B.日本C.荷兰D.葡萄牙

10.中俄第五轮战略安全磋商于2011年1月24日在莫斯科举行。两国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彻底解决边界问题,有力地维护了彼此的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历史上中俄双方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尼布楚条约》 C.《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D.《中俄北京条约》

二、材料分析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贞观四年起,日本不断派“遣唐使”到中国来,至唐后期894年止,遣唐使到达中国的有十三次。随同大使、副使来的还有学者、学问僧、留学生、画师、医生、工匠、水手等。

材料二647年,天竺摩揭陀国遣使来中国;随即,唐太宗派人到天竺,“取熬糖法,即诏扬州上诸蔗,作沈如其剂,色味愈西域远甚。”

材料三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十四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了望,违者死无赦。──《台湾外纪》卷十二

材料四“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函

请回答:(1)从材料一、二中归纳唐朝政府实行的对外政策。它带来怎样的影响?

(2)材料三、四中说明清朝统治者实行了什么政策?它带来怎样的影响?

(3)比较这两种对外政策,谈谈你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有什么好的建议?

中国古代史的整体教学设计 篇6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是对过去发生事情的记载和认识。中外历史中的重大事件、主要人物和发生线索,以及对这些事件和人物的认识,构成了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主体。中国古代史教学如何把握?为了实现2011新修订的历史课程目标,我们提倡整体设计中国古代史,在进行起始课、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等不同类型的历史教学时,各有所侧重。这就构成了本专题的五课内容。

探究一为何要对中古史的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设计 1.中古史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中古史是指中华文明自中华大地上有人类活动至1840年的中国历史。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发展的历史,分史前、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和明清(至鸦片战争前)七个时期。

中古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起着奠基的作用。是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线索、初步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认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过程和特点、培养合格公民(爱国主义)的重要环节。2.在中古史教学中体现2011初中历史课程性质

2011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初中历史课程具有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和综合性这四大性质。如何在中古史教学中体现上述历史课程性质,建议从分析课标相关内容入手解决问题。

(1)思想性 课标规定:“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中古史教学的思想性应侧重落实“唯物史观”、“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爱国主义”等。如何认同?如何理解?在课标的前言中发现线索:“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由此推断中古史思想性的核心在于弘扬“民族精神”。

什么是“民族精神”?中共十六大政治报告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古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学生理解中华民族精神是如何形成的,以此类推,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则是帮助学生理解民族精神是如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的。(2)基础性

帮助学生理解历史概念的三个维度:了解古代中国这一时空所发生历史事实而构成的发展脉络;学习搜集各种各样记载中古史的史料、分析史料方法并进行反复实践;形成两个认识:一是对古代中国历史的正确认识,二是培养初步的时空观、证据意识等历史意识。(3)人文性

以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在理解文化的内涵过程中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4)综合性

一方面关注历史学科内部的关系,如中古史中政治专题、经济专题、文化专题、社会专题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比如北京人与现代人一样有“利右行为”,一样有足弓,这些均是古人留给现代人的传家宝。3.在中古史教学中实现2011初中历史课程目标

明确2011历史课程目标的完整表述,才有利于教学落实。(1)基本知识结构完整

基本知识:知道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历史现象,知道人类文明的主要成果,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与实验稿课标相比,新增了“文明成果”,使得基本知识结构完整:了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历史史实,知道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文明成果,初步掌握中古史、中近史、中现史、世古史、世近史、世现史等历史线索,从中概括历史各阶段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为了掌握上述基本知识,需要掌握以下这些基本技能:时空考察人物事件、多样呈现想象情境、处理信息理解史实、口头书面表达交流。(2)学科方法层次分明

学科方法包括思维方法、研究方法和学习方法三个层面。

在思维方法中:既包括一般的思维方法(分析、综合、概括、比较等),又包括历史的思维方法:时序与地域、原因与结果、动机与后果、延续与变迁、联系与综合等,其中动机与后果是新增的思维方法,像改革、战争等历史现象用动机与后果去解释比原因与结果解释会更接近历史的真实。

研究方法包括通过搜集资料、构建证据和独立思考,分析和评价历史事物;反思历史汲取经验教训。

学习及表述方法:包括历史学习与表述的基本技能(如计算历史年代、阅读教科书及有关历史读物、识别和运用历史地图和图表、查找和收集历史信息的途径和技能、运用材料具体分析历史问题等)和根本的观点和方法(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3)态度目标全面清晰 ①历史认识中国国情,认同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②了解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趋势和文化多元;认识时代主题,形成面向世界的视野和意识; ③理解革命与改革的功用,认识民主法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发展相应意识; ④认识科技的推动作用,求真、求实、创新;可持续发展; ⑤分别认识人民群众杰出人物的作用,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健全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品质。

4.在中古史教学中关注2011初中中国古代史的内容标准(1)关注课程内容的设计思路

弱化学习主题、重视时序是2011初中历史课标修订的一大特点。建议重视中古史学习板块的导言,把握中古史的基本线索: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和独特文明,以及历代基本特征为核心,同时重视中外交流的发展。需要厘清以下几大基本问题:

①文化与文明的区别?文化与文明谁先谁后?能否说“原始文明”?

文化: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和社会的一切活动过程及其结果;文明: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成果。从字面看,文化包括“过程”,而文明仅为“成果”。原始社会的中国人类活动结果还未被“发现”,而且要比后阶段的成果少得多,说“原始文化”更合适。②中古史导言:“中华文明诞生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文明诞生的标准是什么?与原先的标准(文字的产生、金属工具的制造和运用、城邑的出现)又何异同? 张岂之在《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论述:“从农业起步,经营定居生活,逐渐发展畜牧业和手工业,这是中国文明起源的路子。”

研究人类可从多学科角度:1)地质学(更新世、全新世);2)人类学(猿人、智人、古人和新人,山顶洞人属于新人时期);3)考古学(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4)民族学(蒙昧时代、渔猎采集、野蛮时代、文明时代);5)社会学(原始群、母系氏族、父系氏族、部落联盟);6)婚姻状态(杂婚、辈婚、群婚、对偶婚、一夫一妻)。如北京人处于地质学的更新世早中期,相当于人类学的猿人时期,位于旧石器时代的早期,蒙昧时代的低级阶段,原始群,杂婚。我们现在采用的中华文明诞生标准用的是考古学的角度,替代了原先的说法,更严谨,更接近历史的真实。(2)按时序精选史实

通过比较实验稿和2011初中历史课标,不仅了解分别增减了什么内容,表3-1-1 2011初中历史中古史增删内容简表 学习板块

增加的内容

减少的内容

中古史

文景之治、东汉、安史之乱、宋朝重文轻武、清朝前期的兴盛

元谋人、尧舜禹传说、禅让制、世袭制、《九章算术》、《水经注》、《资治通鉴》

还要理解增减的原因:如增加东汉的内容是为了完善历史课程时序的整体性;删去元谋人不影响初中生理解历史发展主线的知识;将《九章算术》放到数学中去学习。(3)明确培养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阶段要求

初一:时空观,识读历史图表,正确地计算历史年代,阅读普及性的历史读物,了解传说、故事、演义与史实的区别。

初二:初步的收集和阅读、分析基本史料的能力和学会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

初三:绘制简单的历史示意图,能够对同类的历史事物进行初步的比较、概括和综合,能够初步运用材料对历史进行分析、论证等进行探究学习的能力。(4)关注教学内容实施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体现课程性质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和综合性。比如,从历史与现实联系的问题入手(人是从哪里来的?怎么进化的?怎么生存和发展的?),探究中古史的基本史实,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初步掌握历史思维方法、研究方法、学习和表述的方法,分析现实历史问题,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理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探究二怎样进行中国古代史的整体教学设计? 1.宏观把握

(1)在历史的长河中定位中国古代史(把握中国古代史与历史的关系)

中国古代史是中国历史的起始、发展,既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发展的历史(历史线索),也是中华文明在经济社会、政治变革、民族交融、科技文化等方面形成、发展,中华民族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文明成果),所以把握中国古代史应从这两方面来定位。(2)以全球史观把握中国古代史(将中国问题置身于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中考察)虽然在中国古代史时期,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史前时期、古代世界各地区文明相对孤立和相互隔绝的状态,但大约到16世纪初,随着日益发展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血腥的殖民扩张,人类逐步进入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世界历史阶段。此时的中国正值明清-封建社会鼎盛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达到了顶峰,也出现了康雍乾盛世。但盛况过后不到44年,却被船坚炮利、劳师远袭的英军打败,什么原因?(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中这么分析:“在这些世纪里(14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一个生机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在这样一个时代,稳定成了可诅咒的东西,而非幸事。相对地说,中国不仅看起来,而且事实上静止的、落后的。„„变化只有局限在传统秩序的范围里,才是可接受的。在一个发生全球规模的革命性变化的时代里,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过去。”(3)整体梳理中国古代史,找寻基本概念

从教材出发,以课标为依据,找寻基本概念;梳理基本概念的内在联系并进行整体设计。透过中国古代史七个阶段的重要史实,我们可以概括出以下七个阶段特征: ①史前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 ②夏商周时期:国家的产生和变革 ③秦汉时期:统一国家的建立

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⑤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⑥宋元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⑦明清时期(1840年前):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在七个阶段特征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概括出中古史的基本概念:“统一多民族国家”,疆域、血缘历史发展的两条脉络。为了巩固疆域的统一、中华民族的统一,诞生了中央集权、君主专制这一文明成果,也出现了民族交融这一历史现象。如何借助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和民族交融来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概念,以达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培养这一态度目标,成为中国古代史最核心的教学任务。2.中观把握-分析某一历史阶段的特征

(1)显性把握-课标、教材已有(中古史的七个时期)

①史前时期:透过北京人、原始农业、传说等史实,概括出中华文明的起源这一阶段特征; ②夏商周时期:透过夏国家产生、商青铜、甲骨文、西周分封、春秋诸侯争霸、战国农业发展、变法、百家争鸣等史实,概括出国家的产生和变革这一阶段特征;

③秦汉时期:透过秦统一、西汉世界大国、东汉政局混乱等史实,概括出统一国家的建立这一阶段特征;

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透过分裂割据、少数民族内迁、文化辉煌等史实,概括出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这一阶段特征;

⑤隋唐时期:透过隋统一、科举制、大运河、唐-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民族和睦、中外文化交流发展、盛唐社会气象、安史之乱、五代十国等史实,概括出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这一阶段特征;

⑥宋元时期:透过北宋、重文轻武、民族政权并立、南宋与金对峙、两宋经济重心南移、城市和国内外贸易繁荣、四大发明、元大一统、管辖西藏、版图最大等史实,概括出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这一阶段特征; ⑦明清时期(1840年前):透过明君主专制、郑和下西洋壮举、东南倭寇骚扰、因农民起义、满族进逼而亡、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清前期的兴盛、军机处君主专制极端强化、清代文学艺术的成就、闭关锁国等史实,概括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这一阶段特征。(2)隐性、不连续把握

透过显性的去找寻,如中古史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民族交融;又比如,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央集权(科举制)、君主专制、民族交融(和亲)、经济重心南移等是中古史时期较普遍的历史现象。(3)中观把握的方法-聚焦核心概念及其思维方法

提高概念理解水平:从表面到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现象背后的基本概念;从抽象到具体—对抽象概念的形象描述,解读概念的本质特征,更多的典型、精彩的例子;从孤立到系统—对概念之间的关系、联系的认识,有层次性、立体化的认识——形成历史学科概念体系;从史实到史鉴—运用历史事件蕴含的概念和原理解决现实问题。提高解读概念所反映的历史思想方法的能力。

比如,透过“中华文化的勃兴”、“昌盛的秦汉文化”、“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辉煌的隋唐文化”、“灿烂的宋元文化”等不连续的课例,找寻其背后的基本概念“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然后通过解释历史为何有这些文化成果,以及这些文化成果对当时政治、经济的影响,理解文化的内涵,从中提炼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3.微观把握-具体的历史问题,具体的每一课内容

微观把握就是针对具体的历史问题、具体的每一节课的内容的教学把握。具体的历史问题可以按照历史课标界定的基本知识去分类,如历史事件类的、历史人物类的、历史现象类的等等。

4.宏观把握、中观把握、微观把握的统一

我们提倡在微观把握过程中落实中观把握、体现宏观把握,把三者有机的统一起来。探究三 什么是中国古代史的整体教学设计?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教学设计 篇7

中国古代情爱文化与政治文化是中华文化体系的一大特色,同时也是中华文化体系圈区别于其他文化体系圈的显著区别。下面从情爱文化对政治的影响、政治对情爱文化的影响两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就情爱文化对政治体系影响方面而言,主要从情爱文化中的诗歌、传说故事两方面进行分析,至于戏剧、小说,由于出现较晚,主要处于宋明理学等新儒学的影响下,作为思想禁锢下产生的文学作品,其对国家政治社会的发展所造成的冲击力几乎微乎其微,本文拟不作深入探讨,但其对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和政治论理教化的推动作用却不容小觑。

中国古代社会自汉代孝武皇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一直奉儒家经典为治国律条。歌曲、戏剧、小说、占卜、祀鬼神等日常娱乐活动,无处不渗透着道德教化,发挥着治民理民的政治功能,由此可见戏剧、小说等后起文艺作品对政治社会的影响。反过来,亦可以证实中国古代政治教化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不仅约束着人民的社会生活,既使在日常娱乐消遣活动中,也无时不刻地在潜移默化地引导、规范着人民的思想行为。

关于中国情爱文化中的传说故事对政治文化的影响,更是显而易见的。中国最早的爱情故事——湘妃和虞舜的感情传说,被广泛记载在《尚书》、《山海经》、《孟子》、《楚辞》、《史记》、《列女传》等六大系文献中,并被西汉时期汇编的《列女传》置于105篇传记之首,称为“元始二妃”。其故事文本首先就将虞舜和湘妃的情爱文怀融入到当时的政治体系之中,包括帝尧下嫁娥皇、女英于虞舜,其中主要目的即是处于政治考虑。二女共事一夫的和谐、融洽的家庭伦理关系,提升了舜的政治生涯,并被称作三皇五帝之一广泛流传。其爱情故事不仅造就了“湘妃竹”的自然传奇,更被称为“盖为古今恋爱者之祖”。帝舜成功的政治业绩或许多少受到了如何处理家庭夫妻情爱关系的启示吧。限于历史年代久远和史料文献的匮乏,只有存诸阙疑了。

其次,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对于恋人或夫妇情爱文化的影响方面,主要表现为政治理念对于宗族社会、家庭伦理价值理念,处事准则以及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影响。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发展和中国古代情爱文化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或者说是平行发展的。在隋唐以前,特别是秦王朝统一以前,封建制度尚不成熟,主要出于封建政治承继家庭伦理阶段。封建政治体制自身不完善,作为社会发展大传统的上层建筑对于宗族家庭伦理的反作用力度较弱。因此,主要以民间歌咏为主要形式的《诗经》文学在表现爱情问题上最为纯朴,以传达人民群众最真挚的情感生活为主要内容。但也存在个别篇章体现了封建家长以封建等级观念压迫儿女婚事的实例。

随着封建社会政治体制发展,封建伦理教化日趋成熟,封建道德日益内化为人民普遍遵守的社会共同准则,封建阶级压迫者在原有的正常家庭情爱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政治理念日趋畸形,施诸于人民群体之上的是扭曲了人性、变态了的外在约束。

人民群众的内在理论潜在地存在着要转化为实践的要求。人们在处理日常事务时,必然依照内心所认同的道德标准律人律己,封建教化自觉转化为人们的处事原则,外在表现形式就是人民的行为举止。当一种理念转化为人民群众普遍自觉遵守的准则以后,在没有一种新的足够的强大理论冲击足以促使其毁灭的情况下,该种理论是不会自然消亡的。相反,这种理论会在人民群众潜移默化的认同心理和不自觉地践行中日益强大。

如果说隋唐以前,封建政治理论对于人民群众的压迫还主要是以民间自觉的形式存在;那么,宋元以后的封建政治理论压迫已经程朱理学系统化,上升到了宗族、国家的社会整体层面。统治阶层自上而下的约束劝导,民间群众自下而上的践行推动,再加上社会教育机构的推波助澜,封建政治理论已经成为严重束缚人民思想的强劲枷锁。社会整体的封建政治理论的桎梏逐渐转变为人民群众深入骨髓的道德信仰,转化为潜意识中的不自觉行为,反抗抑或质疑就自然站在了社会、国家的对立面,成为整个社会伦理秩序的敌对者。在令人窒息的封建正统政治的压迫下,中国古代情爱文化在整个社会中的处境日益窘迫,日益受到程朱理学的禁锢,越到后来,所受禁锢越大。甚至出现了“存天理、灭人欲”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封建杀人教条,中国封建社会前期开明的社会情爱文化渐趋衰亡。元剧四大家之一白朴的《西厢记》被诬蔑为诲淫诲盗之书,也被朝廷列为禁书,禁止民间传阅。翻看各个朝代的史书,特别是宋元以后的史书,不难发现《列女传》所占篇幅的加长和人数的增多;另外,朝廷颁赐的贞节牌坊,宗族祠堂的训文宗谱,等等,也都在精神上和外在物质形态上增加了政治理论对于人民群众的心理负担。正常的恋人或者夫妇情爱文化变成了承受过多政治因素的畸形礼教牺牲品。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古代情爱文化小传统和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大传统互相影响,交织作用的过程。前期以情爱文化小传统奠定政治文化发展演变的基础,推动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成熟、完善和国家文化体系形态的文明历程;后期成熟壮大的政治文明形态约束、滞碍了情爱文化的正常发展,严重毒害了中国家庭伦理的正常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振甫.诗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

[2]宋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王云五,马持盈.诗经今注今译[M].台湾:商务印书馆,2011.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并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学生提高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增强探究合作的能力和辨证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情景材料分析、探究讨论、交流合作等方式,正确理解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去分析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懂得民族关系与国家前途命运密切相关,提高尊重少数民族加强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增强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其关系 【教学难点】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其关系 【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实例、设计课堂讨论题目、制作课件等。学生:预习相关内容,收集有关资料等。【教学过程】

宋祖英《爱我中华》引出课题,然后设问:

教师设问:听了歌曲之后你有何感想?(多媒体播放歌曲,屏幕展示各少数民族图片,介绍我国少数民族的概况)学生讨论、发言,然后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引导设计意图: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通过音频导入,提高学生想学的积极性。【讲授新课】

教师设问:我国各族人民情同手足,休戚与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是不是历来就是这种关系?我们来看看剥削社会时期,民族关系是如何的呢?有何区别?是什么因素促使改变的? 学生讨论,提问。教师归纳引导

设计意图:目的让学生知道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并能用对比的方法体验新型民族关系的优越性。通过讨论,锻炼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并通过组织归纳,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学生:学生学习成果展示。根据自己的搜集资料的结果,介绍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以及贡献。

一、我国的民族概况: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教师:为什么说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1.我国的民族概况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

A、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如内蒙古大草原,藏族开拓的青藏高原,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开拓的“西域”等

B、共同促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如蒙族的畜牧业,维族的植棉业,藏族的寺庙等

C、共同捍卫国家的独立和尊严 D、共同推翻“三座大山”

学生:结合p73探究学生举例,联系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史的知识。设计意图: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通过让学生联系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能力,尤其是新课改之下的文综联系更加紧密。

教师:从优美的歌曲声中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 ?

学生:我国的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

(2)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讨论:有人认为:我国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已经消除,我国就不存在民族问题了。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小结:不正确。虽然我国已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但历史遗留下来的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状况仍然存在,所以民族问题仍存在,我们更要处理好民族关系。PPT:引出民族平等的含义

二、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民族平等(首要原则)

学生:各民族具有同等地位,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的权利,依法平等履行相应的义务。

教师:民族平等的依据:

学生: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学生举例:历届全国人大都有少数民族代表参加 PPT:民族平等的具体表现(2)民族团结(重要原则)

教师:民族团结的含义

学生:各民族在社会交往中的和睦、友好和互助联合的关系。教师: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学生:民族的团结、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学生举例如:未处理好民族关系而出现的冲突:车臣争端、巴以冲突 2008年3月14日拉萨暴力事件(少数藏独分子企图制造分裂、危害人民的行径)

(3)各民族共同繁荣(根本原则)PPT:我国西部状况

教师:巩固和发展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核心是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小组交流发言:为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国家采取了许多措施。课前布置同学们去收集相关资料,请每个小组推荐一条有成效的做法在全班进行交流。(请用具体事实加以说明)

教师:你知道西部大开发的几大重要工程吗?西部大开发说明了什么? 教师:(总结)

思考: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之间的关系如何? 学生:(略)教师:(总结)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关系图)民族平等政治基础体现物质保证前提条件前提条件保证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团结物质 探究思考:为了真正做到“56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作为青年学生应如何对待民族关系呢?首先同学们阅读教材76页内容,了解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建立的原因并思考76页探究问题。

学生结合教材概括、分组讨论、发言

三、珍惜、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1、为什么我国能真正建立新型的民族关系 学生讨论、分析

教师总结:主要有国家性质、民族原则、团结统一、法律保障

2、怎样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探究一:对少数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作为汉族学生,你应该抱怎样的态度? 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点评:应尊重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这是贯彻民族平等原则的体现,它有利于消除历史遗留下的民族隔阂,增强民族团结。

探究二:如果有人片面强调民族特点,忽视国家整体利益,甚至制造民族纠纷,作为少数民族学生,你会怎么做? 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点评:应批评这种不利于民族团结,不利于社会稳定的思想行为,对制造民族纠纷的现象要抵制,并团结周围群众与之斗争。教师结论:

(1)从思想上,要认识传承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对于我们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大意义

(2)在行动上,要与周围不同民族同学平等相待,友好相处,对于不顾国家和民族利益的事情,要警惕并与之斗争,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付诸行动。

【课堂小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中华民族的伟大,认识到民族问题是关系到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的大问题。如果把民族关系看作一座大厦,那么各民族如同砖、沙子、石料、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民族平等即指各种建筑材料尽管成分不同、形式各异,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这一伟大的建设事业中都发挥重要作用,不可或缺;各民族要团结得像钢筋混凝土,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民族关系大厦只有在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情况下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每位同学要把珍惜、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付诸行动。【板书设计】

第一框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一、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我国的民族概况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2)、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3)、新中华民族关系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民族平等(2)、民族团结(3)、各民族共同繁荣(4)、三原则之间的关系

二、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1、建立新型的民族关系的原因

2、怎样巩固 练习:

中共十七届十中全会强调,在新形势下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向前进,对维护和发展各族人民的利益、社会的稳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大意义。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表现在(B)

①民族团结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②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前提 ③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平等的基础 ④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基础和重要保证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

2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于2010年1月18日再北京举行。会议对推进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了战略部署。推进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C)①有利于巩固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 ②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③是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④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目前,我国有1万多所少数民族中小学开展民、汉“双语”教学,共使用21种民族语言,每年编译出版各类少数民族教材3500多种,计1亿多册。这表明(C)

①国家保障公民的文化教育权 ②各民族事实上的不平等已经消除 ③ 使用本民族语言是民族平等的重要方面 ④ 少数民族与汉族平等的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权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④

中国古代山水优秀教学设计 篇9

教学重点:各种皴法的认识。

一、导入:请同学们闭上眼,播放音频:山泉流动的声音和啾啾的鸟鸣声。

二、提问:听了刚才的声音,你们想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仿佛到了大自然当中。

提问:同学们都到过哪些名山旅游过,你觉得哪里最美?

学生回答——林州红旗渠,石板岩,桃花谷,辉县八里沟等。

三、我们现在每逢节假日都喜欢外出旅游,喜欢游览的心情古今都是一样的,但古代由于交通不便,很少有人能像徐霞客一样足迹遍布我国的名山大川。有很多时候,古人提倡“目游”,即屋里挂一幅山水画,手捧一壶清茶,往藤椅上一躺,目光随着画中的山间小径游移,好像自己已经到了名山之巅,江河之畔一样。这也是中国古代山水画兴盛的原因。

四、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观察下面几幅图来对比魏晋南北朝时期及隋代的山水画的特点。

播放幻灯:

1、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

2、隋代展子虔《游春图》

3、《洛神赋》局部,重点标出进出的树和元代的文人画中近处的松树进行对比。

4、《洛神赋》中的山和《游春图》中的山进行对比。

五、学生讨论:魏晋时期和成熟期的山水画分别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总结:(1)魏晋时期(中国山水画的萌芽期):风景没有脱离风俗画,风景知识衬托。“人大与山,水不容泛”“画树如伸臂布指”

(2)隋代(山水画的独立期):山水画已经和人物画脱离,人物只是点缀。“远山无石,远水无波,远人无目,远树无枝,丈山尺树寸马豆人”

六、播放幻灯:唐李思训《明皇幸蜀图》,吴道子《青山访友图》并讲述传说:李思训数日之功,吴道子一日之迹。

提问:李思训数日之功,吴道子一日之迹说明了什么?

——中国山水画出现了工笔山水和写意山水的分别。

七、中国古代山水的成熟期

播放幻灯:五代荆浩《匡庐图》,简介荆浩是河南济源人,晚年隐居于林州洪谷山。

五代关仝《关山行旅图》

五代南塘巨然《秋山问道图》

五代董源《龙宿郊民图》

北宋米芾米家山水

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

南宋马远《踏歌图》

提问:以上这些绘画的用笔方法都一样吗?你看到了哪些用笔方法?此处可以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这些皴法。

总结:披麻皴,牛毛皴,马牙皴,米点皴,斧劈皴。

八、播放幻灯:

1、太行山

2、南方的山

3、陕北黄土山

4、武夷山并和刚才的山水中的皴法进行印证。得出结论:艺术远处生活,山水画的用笔方法同样来源于生活。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教学设计 篇10

传统音乐的早起形态是“歌、舞、乐”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乐记·乐本篇》: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当时关于劳动生产的音乐有《弹歌》《葛天氏之乐》等,关于水旱灾害的音乐有《伊耆氏之乐》《朱襄氏之乐》等,关于战争的音乐则有《刑天氏之舞》,关于宗教的音乐则有《云门》等,关于爱情则有《候人歌》,是传说中的歌曲,歌词只有“候人兮猗”四个字。

中国古代音乐史的分期和其间的“断层说”,由黄翔鹏先生在《论中国古代音乐的传承关系》一文中提出。黄先生认为“在历次的断层中,都有社会生活的巨变,足以引起某种失去生活依据的音乐发生失传现象。关键在于音乐艺术的恩主和保护人发生了社会地位根本性变动;在于音乐技艺的传承者或从业人员及其集团也在社会结构、社会功能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还在于社会音乐生活中,从听众、欣赏者的社会成分、人数、参与音乐活动的层次和范围,到表演场所、表演法师这些方面的一些实质性变革”。

中国传统音乐一般分为“民歌、器乐、舞蹈、戏曲、说唱”五类。1964年由文化部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组织撰写的《民族音乐概论》最早采用了这一分类法。王耀华、杜亚雄合著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把上诉“五类”合并为“民间音乐”一类,并与“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并列,把传统音乐分为四大类。袁静芳主编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则继续沿用传统音乐“五类”分的基础上,又加入了“佛教音乐、道教音乐、祭祀音乐”,共分为八类。通过以上梳理,我们发现无论哪种分类法,“五类”分都是传统音乐的核心与基础。

民间歌曲是传统音乐的基础。传统音乐五大类之间,从来都是有相互影响和吸收、互相丰富、互相促进的关系。民间歌舞、器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都在不同程度上戏曲了民歌的曲调,或再此基础上变化和加工。

我国的民歌有着悠久的传统。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在劳动实践,再同自然界的斗争中,就已经创造了歌舞和歌曲。如《弹歌》,其歌词是“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的“国风”部分,就是那个时期北方十五国的民歌。《楚辞》则是屈原及其他楚国诗人根据楚国民歌曲调创作的诗歌,并赋予幻想和热情,为我国民歌的浪漫主义传统奠定了最初的基石。汉魏六朝的民歌、相和歌,进一步继承了先秦民歌的优良传统,并加入了伴奏,突破了“徒歌”的形式。而唐代的曲子,到今天的说唱、戏曲,都和它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民歌发展到明清时期更加繁荣。卓珂月曾写道:“我明诗让唐,词让宋,曲让元,庶几《吴歌》《桂枝儿》《打枣杆》为我明一绝耳。”已经出现在清代曲谱中的《茉莉花》,与当下扔在演唱的《茉莉花》。旋律大致都是一致的。这已经能够说明,当下仍在传唱的民歌具有久远的历史传统。

传统音乐中对古琴的研究,不仅对乐器研究,而且是对古代文人音乐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古琴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调名在定弦法、调式或音乐风格上,由于流派或是带的不同,在实际运用中存在一定的差异,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表面正调定弦中不同调式的,如《神奇秘谱》各曲分为宫调、商调、角调、徵调、羽调。(2)表明定弦正的,如《广陵散》所用“慢商调”“慢宫调”“清羽调”“清商调”,都是调通过降低或升高某弦而成。(3)表明宫音所在弦序,而弦序又以律吕标明。如“黄钟调”“仲吕调”等等。(4)标明音乐风格或音调来源的,如“胡笳调”“凄凉调”等。

在记谱方面,也逐渐形成了适合古琴的记谱法。南朝梁丘明传谱的《碣石调幽兰》是现存最早的琴曲谱。属于指位谱体系,以文字详细说明弹奏的弦位及弹琴的手法的古老记谱法,也成为“手法谱”。唐代曹柔所创“减字谱”,以古琴文字谱发展而来,通过简化的符号表示右手八法“抹、勾、挑、剔、打、摘、擘、托”。它的创造与定型,对唐代琴曲的流传、保存,与琴艺的传授,都有重要的作用。明清时期,古琴音乐极度繁荣,并有大量传世的乐谱,《神奇秘谱》《松弦馆琴谱》《五知斋琴谱》等等。

传统音乐中,说唱音乐有多重艺术形式,它们基本形成于明清时期。但说唱音乐的历史,则可以追溯至先秦。战国时荀子的《成相篇》,一般被认为是早期的说唱音乐形式。我国的说唱音乐正式形成是在隋唐时期,代表性的如隋代的“说话”、唐代的“变文”。宋代说唱音乐因为市民音乐的兴起而发展的十分繁荣,这时流行的“说话”“陶真”“涯词”“鼓子词”“莲花落”“弹词”等,则是说唱音乐的进一步发展。清代,北方出现的各种大鼓书,南方的弹词,及马如飞、俞秀山等优秀艺人创造的“马调”“俞调”等不同的弹词唱腔流派,直至今日,仍然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戏曲音乐在传统音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宋元以降,以戏曲音乐为代表的近世俗乐得到长足的发展,戏曲音乐所用的宫调系统、曲牌、曲谱、唱腔、伴奏乐队等方面,为我们研究古代戏曲音乐的发展、当下地方剧种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和条件。戏曲艺术正式的确立,一般认为是宋金杂剧与南戏的形成于确立,其广泛吸取了唐宋大曲、民间歌曲、辞去音乐等多种音乐形式的成果。伴随着元杂剧的发展,戏曲腔调也在发生变化。明代的“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构成了当时戏曲音乐发展的重要特色。魏良辅改良了“昆山腔”,清代随着“花雅之争”,“花部”诸腔(包括京腔、秦腔、弋阳腔、罗罗腔、二黄腔)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而“昆山腔”逐渐没落。地方剧种蓬勃发展。这从传统音乐丰富的地方剧种中,可见一斑。因此古代戏曲音乐的发展在当下戏曲音乐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总之,中国古代音乐史与传统音乐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说是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传统音乐的研究,可以作为文献史料、出土文物之外,第三种重要的论据,来研究古代音乐相关的问题,恰当、合理的处理音乐史研究与传统音乐的研究,可以让我们的具体的问题的阐释更有说服力,更接近历史的客观真实。

摘要:传统音乐对古代音乐史的研究提供了活态的样本,许多学者对传统音乐进行了四类分、五类分、八类分为我们对传统音乐的理解和认识提供更为便捷的渠道;古琴音乐更是活态的典型样本。

上一篇: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成因与对策下一篇:傅山小楷金刚经全文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