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成因与对策(共11篇)
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成因与对策 篇1
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成因与对策
-------------------------
编辑整理: 转账支票填写 编辑:王菲 文章来源:新浪
会计信息失真是近几年来出现的一种严重的社会经济现象。会计信息既是直接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国家统计信息和宏观经济信息的重要来源。因此研究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十分迫切。文章在分析我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从公司制度中的委托代理着手,分析内部控制的缺陷,以产权理论、契约理论为依据,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引入其中,从经济学的角度得到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和对策。
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成因与对策 篇2
一、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及其危害
当前, 我国市场经济体系还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现实经济生活中, 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 许多企业主管和会计人员钻法律、法规、制度的空子, 造假账, 编假报表, 欺骗国家、人民和投资者。近年来, 这种现象屡禁不止, 不仅仅存在于国内公司中, 而且已蔓延到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
例如:2006年, 中国电器制造商广东科龙电器和多位前高管因会计信息造假和其他违规行为受罚。该公司被发现在2002-2004年间, 虚报12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以及1.2042亿元利润。前董事会主席顾雏军因财务造假和挪用公款判刑10年监禁。2009年12月, 中国纺织品公司洪良国际 (0946.HK) 登陆港交所, 而仅仅三个月后, 即告停牌。香港证监会控诉其招股说明书“明显夸大”财务状况。2011年, 深圳证交所申斥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管理层严重浮报2009年和2010年利润。证监会相关负责人向媒体表示, 绿大地欺诈上市过程中存在重大的财务造假行为。该负责人表示, 证监会于2010年3月因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规对其进行立案稽查。行政调查发现, 公司涉嫌虚增资产、虚增收入、虚增利润等多项违法违规行为。公司控股股东、董事长何学葵因涉嫌欺诈发行股票罪, 经当地检察机关批准, 于3月17日由云南省公安机关执行逮捕。
此外, 还有曾经一度震动整个中国的琼民源事件、红光事件、郑百文事件、银广厦事件等, 以及沈阳欧亚实业董事长被判刑、啤酒花董事长出逃等案例。这些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会计信息失真的严重性和普遍性。
会计的目标是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 以利于决策的需要。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普遍存在, 会给各方面带来很大的危害。
1.会计信息失真会造成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缺乏依据, 干扰国家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秩序, 造成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 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
2.给投资人、债权人等潜在的会计信息使用者造成决策的误导, 难以发挥会计信息在市场经济中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 影响经济的发展。
3.会计信息失真会导致一些单位的个人谋求不正当利益, 滋生腐败导致违法犯罪、败坏社会风气。会计信息失真成为一些掌握一定权力的人以权谋私的保护伞, 通过做假账, 使某些违法违规的行为得以蒙混过关。
4.导致税收和国家资产的大量流失。目前, 我国税收的主要来源是企业缴纳的流转税和所得税, 很多企业账面盈亏不实, 通过造假账、虚增支出、隐瞒利润等手段使账面亏损, 逃避国家税收。
5.造成资产账实不符, 危害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如人为调节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造成固定资产价值与实际不符;企业存货积压严重, 变现能力较差, 其账期价值低于市价, 会计核算仍按历史成本计价, 没有反映变现净值等。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一) 不良经济利益的驱使
某些企业和个人为了追求小集团利益和个人私利, 受不良经济利益的驱使, 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造假账, 编假报表, 欺骗广大民众和投资者。具体说来, 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往往出于以下几种动机。
1. 为了业绩考核而粉饰会计报表。
企业经营业绩的考核办法一般以财务指标为基础, 而这些财务指标的计算都无不涉及会计数据。经营业绩的考核, 不仅关系到对企业总体经营情况的评价, 还关系到对企业管理层的经营管理业绩的评定, 直接触及高管人员的提升、奖金、福利等利益。
2. 为了获取信贷资金和商业信用而粉饰会计报表。
某些经营业绩欠佳、财务状况不很理想的企业, 为了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或其他供应商的商业信用, 也会对其会计报表进行不正当的人为加工。
3. 为了发行股票而粉饰会计报表。
我国法律法规对发行股票的规定比较严格, 而且股票发行价格的确定也与盈利能力有关。为此, 某些企业就采取美化其经营业绩和会计报表的手段来骗取投资。
4. 为了减少纳税而粉饰会计报表。
一些企业, 通过对会计报表上的数据进行粉饰, 从而达到偷税、漏税、减少或推迟纳税等目的。
5. 为了推卸责任而粉饰会计报表。
在更换高管人员、会计制度发生重大变化或高管人员卷入经济案件时, 为了消化潜亏、推卸责任, 企业也可能对会计报表进行粉饰, 从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二) 会计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不高
在我国的会计队伍中, 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会计法规、制度理解不深, 对会计原则、方法掌握不全。此外, 一些工作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出现差错, 使会计信息失真。还有的法制观念淡薄, 思想素质差, 为私人利益或被企业个别领导所利用而对会计信息进行一些违规的处理, 这也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 社会监督机制不力
一些财政、税务、审计、银行、工商等部门基于本地区、本行业经济利益的驱动, 对企业的稽核监管缺乏力度, 对少数违反财经纪律的事件和当事人, 避重就轻, 处理不严。还有一些注册会计师和社会审计机构审计质量不高, 对企业会计报表的合法性缺乏应有的职业关注, 致使审计结论出现偏差, 审计报告失实, 一些企业会计信息重大失真问题未被充分揭示。这些都是造成我国目前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四) 会计理论与会计方法的缺陷
从会计学的理论属性看, 它研究的对象是企业的经济活动, 会计学同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是一样的, 应该归类于社会科学, 因而, 它不是一门精算科学;从会计学的方法属性看, 它是一门以数学的逻辑关系为其计量原理的科学。从这个角度看, 会计学是和数学相关联的一门自然科学。会计核算中每个数据的计算都在严密的数学规则下进行, 而某些数据的来源, 却往往是经济学中的一些概念的货币化, 经历了一系列的估计、判断的过程。所以, 就现在会计学科所达到的水平而言, 它并不是一门精算学科, 各种误差和不真实在所难免。
(五) 会计制度、会计法规不健全
在现实的经济环境不断发展变化的情况下, 会计法规、会计制度难以适应新的形势。此外, 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有多样性、可选择性。不同企业采取不同的计价方法, 同一企业对同类或相似的经济业务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这也成为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三、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措施
1.强化会计法制观念, 严格执法。对于新会计准则、会计法规和其它财经法规, 各单位应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除会计人员外, 还要组织行政领导以及有关人员学习, 使各项法规制度深入人心, 从而建立一个会计法治环境。同时, 要加大执法力度, 使各方人士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都能自觉遵纪守法, 维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2.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是保证会计信息的长远之计。对会计人员要重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财经法纪教育。同时, 要经常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 组织他们学习新法规、新制度, 研讨新问题, 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
3.完善社会监督体系。一要加大财税检查的力度, 进一步明确财政、税务等部门领导管理会计工作及监督的职责权限经常开展财务督查工作;二要不断完善政府、民间、内部三位一体的审计监督体系, 提高审计质量;三要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事业, 加快培养注册会计师人才, 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整体素质, 加强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的研究。
4.加强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的研究。规范会计基本概念, 同时根据新的社会经济条件发展会计确认与计量理论, 尽量减少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 争取从数学等其它学科中吸取理论精华, 研究出更先进、更具有适用性的会计处理方法来充实会计学科。
5.健全财会法规和会计制度。第一, 要针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 尽快作出一些补充、修改或重新规定, 删除已过时不适用的条文, 不断缩小会计信息与实际偏差;第二, 要尽量缩小因会计制度的灵活性给会计信息带来的差异。在会计实务中, 会计方法多样性可以以一个行业或者一类经济事项为基础, 选定一种使用较广的方法为基本方法, 其它方法定为辅助方法。这样,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会计制度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使会计信息具有较强的真实性。
防范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任重而道远, 还需要广大会计理论工作者和会计实务工作者的坚持不懈的努力。笔者相信, 只要我们都重视和认真对待它, 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一定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我国的经济建设也能更好、更稳定地发展。
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成因与对策 篇3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危害原因对策
0引言
会计信息失真的定义:会计信息失真分为故意失真与非故意失真。非故意失真是由于会计从业人员技术熟练程度不足、粗心大意等非故意的因素造成的,可以通过对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的培训来提高,专业精神的强化教育来改正。故意失真是指在企业的恶意授意下,利用会计法俸法规的不完善性,有目的性地提供信息,或者违背会计规范和职业道德制造假账。
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反映会计主体资金运动价值方面的经济信息。会计信息质量是指会计信息能否真实、全面、及时地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成果及财务状况,而真实性作为会计信息的本质属性,它是会计信息质量的核心内容。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管理者与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后果,如何在最大范围内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会计信息失真已严重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破坏了正常的国民经济秩序。因此当前会计信息失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1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及危害
1.1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
1.1.1会计信息不实,是指会计人员在遵循会计规范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中,由于主观判断失误,经验不足和会计本身的不确定性,造成会计信息与经济活动本意之间的出入。例:某企业在年终报表中一些往来帐项应按照科目的借方与贷方明细余额分别填列,以充分体现企业的债权与债务的实际数额,但该企业没按这项原则填列,而把年末往来帐项中的借方余额与贷方余额相加减后总额填列在相应科目的一方。从列表中看出按不同信息填列报表,表现出的企业债权债务就不同,对外提供的信息就不够准确。
1.1.2会计信息造假,是指会计活动中某些企业经营者、承包者及当事人等,在各自利益的驱动下,隐瞒真实的经济事项,违反国家财经纪律,虚报重要经济指标,或少摊多摊费用。另外还有一些股份制企业,为达到提高分红数额,博取股东信任,刺激股票市价,表示偿债能力高强,或隐瞒营业亏损,减低甚至逃避纳税,事前经过周密安排,而故意造成的信息虚假。
1.2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失真的会计信息严重的影响了我国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愈演愈烈的会计信息失真已经给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害。其危害表现在: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失控,严重影响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影响了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动,破坏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给企业直接带来了资金短缺,效益低下,持续亏损的恶果。另外,会计信息失真还直接助长了各种腐败现象,败坏了社会风气,一些地方官员和企业的老总们为了维护政府和企业的政绩和业绩,不惜一切代价,有意识的引导会计人员造假,行政干预银行贷款给企业,以达到混水摸鱼、移花接木的目的。
2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只有认清会计信息失真的真正原因,才能采取切实措施进行治理。当前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是
2.1利益驱动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长期以来,上级考察下级在经济活动管理中的成绩,主要是以利润和产值来衡量的,只要有利润产值,下级就有了政绩,有了政绩就可以提升r从而带来更多的货币收入和非货币收入。同时,作为全面反映企业财务经济状况的主要途径,会计信息直接影响税务机关及其他使用会计资料使用者的判断和决策。正是由于这种影响,会计主体会因偷税或者促进股市融资等不同的目的,对会计信息进行一些有违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处理。在此过程中,会计人员出于对自身工作、报酬、职务等私人利益的考虑,往往会屈从于管理者的意图,从而丧失职业道德,进而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
2.2政府行为不规范,是导致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首先是政府的行为规则远未达到按市场经济规则办事的要求,有的地方政府直接管企业,对企业领导实行指标考核,责任审计,奖优罚劣,而企业领导为了过关,效益好时将利润“打埋伏”,完不成任务就假造利润,没有切实可行的制度约束。
2.3监督力度不够我国审计监督体系中国家审计的力量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首先是监督不到位,表现在国家对基层单位会计工作的监督仍停留在以国有单位为对象,对大量非国有单位缺乏必要的经常性的制度化监督,同时监督主体是多元化趋势,多个部门对同一单位会计工作进行交叉检查的现象比较严重。其次是监督和再监督不力,少数企业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其监督职能难以施展,监督效力偏弱i外部审计独立性虽强,但也存在会计师事务所为自身利益而对被审计单位出具审计报告避重就轻。
2.4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本身的不完善虽然近些年已相继制订和修订了《会计法》、《公司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但由于这些法律法规是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环境的具体情况制定的,往往带有一定的滞后性和局限性,这就使得会计人员在处理新的经济业务时,常常带有较大的灵活性,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能性。
2.5企业业绩评价体系不合理企业业绩评价体系把注意力集中在利润、资产收益率等财务性评价指标上,而较少运用和分析一些相关的非财务性指标,只强调企业的经营成果是否达到了既定的目标与过去和相关单位比处于何种水平,而忽视企业是通过什么程序,通过哪些程序来达到这种结果的,从而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2.6会计人员素质及专业技能低下会计人员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一方面会计人员的业务整体素质还不高,在一线从事财务工作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甚少,会计后续教育缺乏力度,一些会计人员实际业务操作技能较低,对较复杂的会计业务很难较好的处理:另一方面,会计人员整体职业道德素质也不高,敢于同违法违纪作斗争的少。
3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针对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以上原因,作者认为,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应采取以下措施:
3.1加强法制观念、完善会计法规建设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单位领导人的认识,增强法制观念,使之能带头遵守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积极支持会计人员创使监督职责。自觉接受监督。同时,还应完善会计法规建设。《会计法》中规定:会计人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违法收支不予办理。但在实施《会计法》的过程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普遍、处罚难办”的现象仍大量存在。为此,必须进一步完善《会计法》的可操作性。比如将虚假信息提供给国家、社会和投资者,并造成损失的人员在《会计法》中明确规定应给予重罚,但缺乏处罚的具体标准和细则,操作起来很难掌握。所以,应提高
《会计法》的可操作性,使会计法规体系更加规范,更加科学。会计人员只有遵循《会计法》的规定工作才能防范和杜绝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应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法律保护对敢于坚持制度、坚持原则和秉公办事的财会人员,要给予工作上的支持和法律上的保护。
3.2建立健全会计信息质量监督体系加强会计信息的社会评价,财政、审计、税务、银行等有关职能部门,应加强对会计信息的监管,建立检查和处罚的联动机制,多方配合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和监控作用,对违法、违纪、违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形成强有力的制约机制,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中介组织的监督作用,要逐步实现企业会计报表必须委托注册会计师审计才有效,同时,相关部门也要对注册会计师业务加强监督、管理,以利于净化执业环境提高执业质量。
3.3尽快制定与会计电算化有关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随着会计电算化的不断普及,计算机与会计工作已密不可分。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这是不符合国际惯例的,也是滞后于实际工作要求的,必然会影响新形势下会计工作的质量。因此应尽快制定相应的准则,来规范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会计工作,从而确保会计信息质量。
3.4加强监督力度各级财政、税务、审计机关要依法对企业加强财务检查和审计监督,对查出的问题必须予以纠正,对弄虚作假、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要严肃处理,对有关人员处以行政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发挥审计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建立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
3.5加强会计诚信建设,强化对从业会计人员的职业培训,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保障。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具体承担者,是会计信息的发源地,会计人员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和道德观念,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因此,提高会计人员的道德观念和业务水平,对从源头上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强化会计职业道德培训,重点是增强会计人员的诚信意识,在会计人员中树立诚信会计观念,使会计人员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自觉维护会计法规、会计制度的严肃性,促进会计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其次,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加快会计人员的知识更新步伐,提高会计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4结束语
注册会计师审计失真的成因与对策 篇4
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从1980年恢复以来,经过两会(注协和审协)合并、清理整顿、脱钩改制、联合兼并等重大举措,人员、机构、规模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执业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维护财经法纪、规范市场行为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质量离国家、社会公众以及市场经济规范发展对他们的要求还存在不小的差距,虚假鉴证层出不穷。特别是近年来出现的”银广厦”和”ST黎明”等恶性造假事件的披露,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震动。政府和社会公众对造假的注册会计师及其会计师事务所非常愤慨,要求严加惩处。我认为,注册会计师造假,依法进行处罚是无可非议的。但平心而论,注册会计师造假不是我国独有,连市场经济比较发达和注册会计师事业比较规范的`国家也有。如近几年日本兵库银行的破产、太平洋银行的倒闭以及韩国大宇公司的破产,都存在审计鉴证失真的问题。特别是美国安然公司的破产,带引了安达信问题的曝光,使全世界为之震惊。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起步较晚,现在还在初始阶段,出点事不能大惊小怪,更何况造成事务所做假还有社会环境等诸多深层次的因素,不能把造假惩罚的板子全打在注册会计师及事务所的身上。但是,我们也不能迁就纵容注册会计师造假,而应分析造假的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予以纠正。
对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思考 篇5
对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思考
会计信息是信息使用者评价财务状况、做出投资决策、改善经营管理、防范经营风险的主要依据.保证会计息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是会计核算的基本目的和重要基础.会计信失真,掩盖了单位经济活动的`真相,影响国家宏观经济决策的正确性,致使国家税款和国有资产大量流失;扰乱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诱发经济犯罪,为贪污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助长了虚假之风,削弱了国家财经法纪的权威性.
作 者:付襄叶 郭凯飞 作者单位:平顶山中盐皓龙有限责任公司 刊 名:内蒙古电大学刊 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RADIO & TV UNIVERSITY 年,卷(期): “”(5) 分类号:F2 关键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成因与对策 篇6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主体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地反映其经济活动的情况。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 资产计价失真的问题。许多地方国有资产家底不清、管理混乱, 存在严重的帐实不符的现象;有的企业将已确认坏帐的应收帐款长期虚挂, 不予转销;有的企业不按规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任意多提、不提或少提;有的企业不及时处理坏帐损失, 也不及时清理呆滞积压和应报废的资产, 长期挂在资产帐户和待处理损失帐户上, 造成资产计价的严重失实。
第二, 成本费用作假的问题。为了达到逃避上缴税金的目的, 人为地加大成本费用, 采用多提多摊等手法, 把不该列入本期的成本费用列入本期;或在难以完成本期规定的利润指标时, 为突出政绩, 又缩小成本费用, 对本应列入本期的成本费用, 不列或少列, 对本应计提本期的成本费用, 不提或少提, 造成成本数据失真。
第三, 会计资料不实的问题。主要是指作为会计信息载体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会计报表不实。常见的做法是通过摄取假证据, 编造假资料、假合同、假印章, 编制假的会计凭证, 登记假的会计帐簿, 编制假的会计报表, 凭空捏造收入、盈利、资产、负债、权益等经济业务。
第四, 经营成果虚构的问题。常用的手法有:一是要么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虚设收入、乱挤成本, 造成虚盈实亏;要么隐瞒收入、虚列费用, 造成实盈虚亏。二是要么将某项或部分经济业务的收入或收益, 不计在本单位的会计核算体系内, 而是将这些收益转移或沉淀在相关单位, 需要支用时, 才从相关单位支付;要么将帐内资金变为帐外的“小金库”, 作为贪污、挪用、挥霍、行贿等腐败行为的经济来源。
2 产生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主要原因
第一, 人员素质方面的原因。包括: (1) 企业领导人受利益驱动而造假。有些企业领导人或是讨好上级领导、或是逃避税收、或是骗取贷款、甚或追名逐利、化公为私, 总之为了不同的目的, 从小集体和个人利益出发, 授意、指使或强制会计人员调整会计科目, 虚列收支和往来款, 借以达到各种目的。 (2) 会计人员的责任心、知识结构、业务技能和职业道德直接影响着会计信息的质量。目前, 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的总体素质还较低, 这也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因素之一。
第二, 内部控制方面的原因。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防止企业会计工作上的错误、失误以至舞弊行为, 保证企业收支的可靠性, 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 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有序高效运行。而目前, 我国绝大多数企业还未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对内部控制也存在很多误解, 再加上公司治理结构上的先天不足以及组织结构和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原因, 致使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普遍薄弱。有的企业根本就未建立内部控制制度, 或者虽然建立了但很不健全, 或者仅仅停留在纸面上而不执行、不落实。
第三, 会计监督方面的原因。包括: (1) 政府监督。政府监督是指财政、审计、税务、银行、工商等部门行使其职权依法对会计行为的监督。目前政府各级审计机关作为经济监督职能部门, 本应在会计信息失真的查处中发挥重要作用, 但因审计人员较少, 审计力量明显不足, 面对繁重的审计任务, 审计机关只能针对性的选择一些重点企业或通过抽查的办法进行审计, 因此很难充分发挥出政府的监督作用。 (2) 社会监督。社会监督是指主要通过民间的会计师事物所、审计师事物所、税务师事物所、资产评估师事物所等中介机构, 实行对会计活动的监督。我国的社会审计制度不完善, 没有形成公平竞争的机制, 难免对查处的问题避重就轻, 甚至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 (3) 内部监督。内部监督主要指企业的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会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应起着保证会计信息真实的作用, 但因种种原因, 许多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是形同虚设, 不能发挥应有的职能。所以, 高度重视内部监督显得非常重要。
第四, 会计法规方面的原因。包括: (1) 会计原则的广泛适应性。会计原则的广泛适应性使得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中不可避免地进行个人的主观因素判断。而个人的经验和知识水平各有不同, 所以也会对会计信息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2) 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会计政策主要是指会计原则允许企业选用的确认、计量和信息披露等方面的不同程序和方法。会计政策的选择过程中, 涉及大量对会计方法的估计和判断。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导致企业的资产和盈余状况有很大的差别, 进而会得出不同的报表信息。通常, 会计信息制造者总是在规定的范围内选择有利于自身绩效或其他会计目的的会计政策, 如采用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法、库存材料的后进先出法等政策, 可以加大企业的成本, 降低利润, 而采用相反的方法则可以降低成本, 提高利润。 (3) 会计事项的不确定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企业所处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和经济事项的不确定性日趋增多, 也导致会计处理包含越来越多的人为估计成分。比如对于存货计价方法、长期投资核算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以及所得税核算方法的选定, 坏账准备的计提、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和净残值的确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以及或有事项的处理等等, 均存在多种备选的程序和方法, 由此导致会计信息难以统一计量。
3 降低会计信息失真危害的主要措施
第一, 加强会计队伍建设,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1) 对各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及主管业务领导, 应定期进行法制法纪、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 使他们增强法制观念, 努力更新知识, 懂得商品经济, 重视信息资料, 学会经营管理, 讲求经济效益, 提高管理水平。 (2) 加强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会计管理机构要定期组织对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 规定每年学习的内容、接受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时间以及考评、考核的程序等内容;同时, 还要重视对会计人员的法律、法规、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 使他们形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的健康心态。使会计人员素质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及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第二, 健全监督体系, 强化会计监督。完善政府监督、社会监督、内部监督“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机制。 (1) 政府监督在会计监督体系中要发挥其主要作用。财政、审计、税务、银行、工商等部门既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也是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监督者, 所以在会计监督过程中, 各部门要各尽其责, 齐心协力, 相互配合, 切实履行各自的监督职能。 (2) 社会监督是我国在今后会 (下转135页) (上接88页) 计监督体系中应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方向。通过社会监督, 强化会计监督的深度和广度。 (3) 内部监督是会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确保企业经济活动的有效运行, 维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 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和完整, 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信度等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第三, 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 推行会计人员委派制度。会计委派制将会计人员从现行的所属机构人员编制及隶属关系中分离出来, 使他们能够站在中立立场上实施法律监督与会计监督, 从而客观公正地记录和报送各种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这种管理模式具有监督经济活动的全程性、及时性、监督和管理的双重性以及利益的独立性, 因而有利于为会计主体、社会公众的公平竞争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使会计信息质量有了制度保证;有利于大大减少违法性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有利于内外部审计的有机结合;有利于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也有利于会计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
第四, 加强法制建设, 加大执法力度。要加快会计准则的研究和制定: (1) 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压缩财务报告粉饰的空间, 尽量克服或减少其本身的不确定性, 使会计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避免未来环境的不确定性对会计产生过多的影响。 (2) 考虑尽可能缩小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 对会计政策选择方面的规范应更加具体。在准则、制度中的解释和规定尽可能明确分清合法、合规与违法、违规的政策界限, 尽量减少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 (3) 对恶意造假者一定要加大处罚力度, 不仅使其付出倾家荡产、声名狼藉的代价, 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任人还要其负刑事责任, 使造假者付出的代价远远大于其得到的收益。同时应加大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稽查力度和稽查面, 大幅度提高会计造假的成本。
摘要:会计信息失真主要包括:资产计价失真的问题、成本费用作假的问题、会计资料不实的问题和经营业绩虚构的问题。本文详细地分析了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成因, 针对性的提出了从法规建设、执法力度、人员素质、监督职能以及管理体制等方面应对的措施。
关键词:会计信息,信息失真,会计监督
参考文献
【1】张爱元.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及对策【J】.甘肃科技纵横, 2008 (37) 05:112
【2】李梅.人文视角中的会计信息失真【J】.甘肃科技纵横, 2008 (37) 01:50
【3】王军芳.会计失信的成因与重塑会计诚信的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 (5) .
【4】康松张晓辉.关于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 2002, (5) .
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 篇7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成因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015-02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金融业进入蓬勃发展期,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对经济信息透明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经演变成一种较严重的社会问题。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在较长时间内一直在困扰着各方面的信息使用者,并且失真程度之深、范围广大、危害之大,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不得不正视和解决的一个严肃性的问题。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相关概念
会计信息是指企业通过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一系列重要的财务报表向信息使用者提供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股东要了解公司经营情况,就要通过这些表的内容进行判断公司运行情况。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会计工作质量的核心要求,是实现会计职能保证会计信息是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的财务经济信息。如何正确评出价会计工作的工作质量以及可靠程度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就是会计信息是否真实。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的形成与提供违背了客观的真实性原则,不能正确反映会计主体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使会计信息使用者判断的客观性失去了意义。
二、会计失真的原因
1、会计理论的不完善
现有的会计理论,在很多地方还不能够正确反映出经济业务的实际需求。如会计期间假设,是人为地在时间上把连续不断的企业经营活动及其结果用起止日期加以划分,其造成的后果自然与实际情形存在一定的差距;货币计量假设,因为币值不变假设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在通货膨胀环境下,这一币值稳定的假设就无法避免会计上所提供的信息背离经营的实际情况;重要性原则,是单独反映重要的事项,而合并反映并不重要的事项,正是因为对于一些相对不重要的事项进行了合并,使得会计信息与业务真实的样貌有出入;谨慎原则在应用时,预计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少预计或不预计可能发生的收入,使得会计信息带有了估计成分,这也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会计工作监督机制不健全
会计工作监督是指由财政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批准的会计师事务所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对企业的账目进行相关检查。但是如今主管部门作为企业的外部监督部门在进行相关决策及公务执行过程中不能站在其他部门的角度考虑问题,往往只是从本部门的利益出发,无法对所属企业的经济活动和财务状况进行有效的监督。
有些监管部门片面地只从企业会计报表反映的效益来看企业领导的业绩,使得一些企业的领导以维护企业自身利益为名指使财务人员做假账。会计人员的会计监督作用无法发挥,会计信息处理失真,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3、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明确作出规定:所有的会计工作者一律需要再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之后方能上岗就业;对于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在拥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之外还需要具备会计师以上的专业技术资格或者是三年以上的相关从业经验;最后,会计事业工作者由于职务设计财务较多,本身较为敏感,因此需要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4、会计基础工作十分地薄弱
有些单位根本就没有把《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相关规定放在眼里,会计机构设置不健全,岗位责任制不明晰,会计人员配备不合理,会计工作的交接手续不规范,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
1、逐步完善会计理论
会计理论以及实践发展截止到目前为止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有些原则、假设虽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还是要继续使用下去的。我们在对会计理论进行发展的同时,不得不对信息失真的程度引起充分的重视,应尽量减少信息失真的程度。
2、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会计人员必须不断加强学习会计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知识,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努力使自己成为既精通业务、又熟悉全局的会计复合型人才。
各个管理层次要投入相当的财力、物力,运用多种手段加大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力度。同时,强化业务学习,加大培训力度,做好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严格按照《会计法》的要求对财会人员职业资格进行审查,建立严格的职业退出制度,对于会计人员一旦发现道德上存在的话应严格按照《会计法》及相关法律规定作出严厉处罚。只有提升了会计人员整体的素质,才能最终彻底杜绝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
3、健全会计监督体系
一是加强企业内部监督。我国企业风险意识淡薄,自我监督意识不强,应建立以及不断完善独立董事和审计委员会制度,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不断地完善。二是加强国家外部监督。一旦发现企业做假账,应该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上的规定作出严肃性地处理。三是加强中介机构监督。在现阶段,由于中介机构的运作尚未规范,加之受人员数量、业务素质、职业道德的影响,并未发挥应有的独立、公正的监督作用。所以应加强对社会中介机构的管理,建立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并存的监督体系。
4、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严格执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充分发挥会计的两种最基本的职能即核算与监督职能,结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实施过程,规范整个会计处理过程,为会计信息报告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会计信息失真在源头就实施有效预防和控制,并且把制度落到实处,取得相当不错的实际效果。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是一个需要我们持续关注重视的长期性问题。在做到以上几点的前提下,我们期待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可以最大程度的得以控制,其危害可以减少到最小。
参考文献:
[1] 尹圣卿.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及对策探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06)
[2] 曹敏.浅谈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J].金融经济,2005(12)
[3] 刘立田.浅谈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及对策[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5)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篇8
当前工业企业中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是较为普遍的,而我们如果想改变这一现状就不得不先分析存在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哪,只有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规避,工业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存在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体制不合理的问题和监督机制缺位的问题。
(一)体制不合理
体制问题是导致所有问题出现的最根本原因,在工业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中也是如此。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开放性越来越强,尤其是企业对于自身管理的权力越来越大了,相对而言,国家对于企业的管理力度就小了很多,
在这种情况下相当多的企业管理人员就会存在谋私的现象,因此,财务管理上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弄虚作假现象屡见不鲜,会计信息也就会出现大量的失真现象,
并且在这种会计信息上的造假行为极为简单,不需要进行任何的成本投入,只需要更改一些数据就可以为自身捞取大量的利益,这也进一步促使了更多的企业管理人员争相效仿以更改会计信息。
具体的弄虚作假的方式有以下几种:认为更改企业成本价格,在企业成本上做文章,人为的少计成本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开假的发票,
企业还可以通过开出假的发票的方式来对于会计信息造假;对于增值税进行造假,这种造假方式是最为恶劣的,这种造假方式不仅仅会虚增收入,还会因为不额外收取税收而造成更多的资金损失。
浅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及对策 篇9
摘要.................1
关键词...............1
前言.................1
1会计信息失真现状...........1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与危害.........2
2.1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2
2.2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2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3
3.1失信成本低是会计信息失真的动力........3
3.2会计准则的偏差因素..............3
3.3会计理论与会计方法上的缺陷..........3
3.4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不够健全..............3
4会计信息失真对策..........4
4.1加强会计法制建设........4
4.2改进权责发生制.............4
4.3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4
4.4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4参考文献..........5
致谢.................5浅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及对策
摘要:提出了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表现及对企业和社会经济生活所造成的种种危害。
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
前 言
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的反映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经济信息。会计信息作为一种商业语言,无论是对国家宏观管理还是微观经营管理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近年来出现的一些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确实令人担忧,它不仅掩盖了企业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导致经营决策失误,不利于企业挖掘内部潜力,而且会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宏观调控,甚至会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干扰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因此,加强会计信息管理,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目前会计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会计信息失真,特别是严重失真,对社会、对企业危害甚大。通过对会计信息失真现状、危害程度和失真原因的分析,希望能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1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
真实性是会计工作的生命力。但是,目前社会上一些单位披露的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已经成为较突出的问题。国家曾多次进行大规模大范围会计信息质量抽查,结果财政部正式公告显示,中国80%以上企业会计信息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真。财政部组织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对百户国有企业会计报表进行了抽查,发现大多数企业主要会计要素核算存在偏差,如虚列资产、所有者权益不实、损益不实等。另外被检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一些企业明显存在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不真实、不合规范、账账、账实不符等问题。
2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与危害
2.1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的形成与提供违反了客观的真实性原则,不能正确反映
会计主体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信息失真主要表现在:
2.1.1编造虚假会计凭证。主要表现是通过编造虚假经营业务如编制劳务费、装卸费凭证等;或以非法手段取得原始凭证;或在原会计事项基础上夸大或缩小等等;这些虚假凭证进入记账程序,致使会计信息从源头上失真。
2.1.2实收资本虚假。一些企业在申办注册时,借资金验资,注册资金数很大,验收后再归还,实有资金很少,有的甚至完全虚假。一方面表现为虚增实收资本,另一方面表现为虚增应收帐款,其他应收款或其他资产,进而达到增加虚假净资产目的,虚假扩大企业规模,抬高企业等级,抽逃企业资本,从而骗取虚假商誉,骗取商业贷款,欺骗国家管理部门,欺骗经营伙伴,欺骗投资者,欺诈职工。一旦经营、投资不当,轻则无法归还贷款,使银行贷款成为不良贷款,重则企业破产,造成国家和企业无法挽回的损失。
2.1.3对外投资,计盈不计亏。不少企业的对外控股投资,不按权益法核算,只计算收到的投资受益,不核算应承担的亏损,有些被投资企业大额亏损,资不抵债,或关闭倒闭,但投资企业不作损失处理。造成损益核算不真实。
2.1.4会计报表虚假。具体表现在撇开账簿,人为地调整报表数字,甚至编报两套报表,一套自用,一套对外提供,导致报表使用者不能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1.5收入、成本、费用、资产失真。收入的失真主要表现是截留、转移、坐支收入;成本失真的表现是多列或少列成本,甚至通过人为方式调整损益,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费用失真的表现是该进专项资金的直接进了生产成本;资产不实主要表现为企业资产账面价值不能反映企业各项资产的实际拥有数额,资产治理混乱,造成家底不清、账实不符。
2.2 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2.2.1破坏了投资环境,影响经济资源的合理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依靠从投资市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投资决策的依据是企业所提供的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的会计资料。因此,会计资料的真实与否就关系到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是否实现利用市场来完成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序流动。
2.2.2会计信息失真将导致税收和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会计信息失真会影响各项税款的正确计算、缴纳,如直接影响企业增值税、所得税的计算。税款计算和缴纳的错误率提高,偷逃税现象更加严重,从而将造成大量税收及其他资产的流失。
2.2.3搅混资本市场,进而扰乱市场经济。资本市场是对资本资源进行再分配的场所,从而对社会资源进行再配置。不同的资源配置则意味着不同的经济效率。当资本市场有
效率时,就会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促进社会经济良性发展;当资本市场是无效率或低效率时,则阻碍社会经济进步。
3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3.1失信成本低是会计信息失真的动力
由于我国对企业造假的处罚力度轻、执法不严,对造假者不追究或处罚不力,从客观上纵容了会计造假,也是我国会计造假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强了立法建设,在会计法规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特别是《会计法》的发布实施对我国会计工作具有重大意义。但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情况也很普遍,对违反会计法规的打击力度偏弱,处罚力度不够,使得违法的机会成本很小。违反会计法规的巨大经济或政治利益与低廉机会成本所形成的强烈反差,使得一些人敢于铤而走险,以身试法,置国家的法律法规于不顾。
3.2会计准则的偏差因素
首先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人员组成是否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如果代表性过窄,会计准则就可能出现偏向性;其次,会计准则是否具有较长的适用性和可行性,如果是一种临时应急性措施,不用多长时间就会丧失作用,需要修订;再次就是会计准则定义、释义的准确性,如果一项会计准则的涵义可能有多种理解,甚至有歧义,必然产生实务操作的不确定性。以上这些会计准则的偏差因素,都会导致合法会计信息失真的产生。
3.3会计理论与会计方法上的缺陷
3.3.1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之间存在冲突。从逻辑上来说,相关的信息应该是可靠的,但是相关性毕竟不等同于可靠性,两者往往互相冲突。为了加强相关性而改变会计方法时,可靠性可能会有所削弱。
3.3.2会计假设和人为估计不可避免。由于经济业务的中间过渡性而对会计处理划分和将复杂系统中交织在一起的各种因素简单分类引起了不确定性。会计人员针对这些业务存在的不确定性,做出了一系列假设,如持续经营、货币计量、历史成本等,试图将会计事项人为地置身于可确定的环境状态中,最大程度地统一会计处理方法,使需求者更加容易理解会计信息,但却以牺牲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为代价。会计假设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会计要素的账面数值与实际数值的背离。而且有些经济业务本身就具有不可确定性,需要根据经验判断做出估计,另外,它又存在许多不可确知和难以准确计量的因素。因此,会计确认和计量工作不得不借助于假定和估计的方法。
3.4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不够健全
内部控制机制是企事业单位为维护资产的完整性,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以及对经济活动进行综合计划、考核和评价而制定的方法和手续的总称。不少企事业单位的高层管理人员对这方面认识不足,致使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过于马虎、简单,各种错账不能及时被察觉和抑制,其反映的会计信息自然不可能真实可靠。一些企业的领导由于不懂《会计法》,为追求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不惜一切代价,弄虚作假,逃避国家有关法规和纪律的监督,而会计人员又受单位负责人的聘任和管理,在工作中很难坚持原则,履行会计的监督职能。
4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4.1加强会计法制建设
治理会计失真关键是要完善立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要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加快制定和出台新的具体会计准则,尽可能缩小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方面的规范具体化,并强化管理者的公开会计信息的法律责任,制定有关信息质量法律规范条款,使会计法规更具可操作性,堵住会计信息失真的漏洞。
4.2改进权责发生制
可以将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相结合,在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同时,编制短期现金流量报告和专项现金流量报告。编制短期现金流量报告可以促使企业重视现金流动效益、资金的使用效果和流动性,有助于企业减少流动资金的大幅度沉淀,改善流动资金结构避免支付困难。专项现金流量报告是针对某一具体项目实时地编制的现金流量预测报告,它的编制有助于企业科学考核投资项目所带来的真实效益,进行正确决策,确认收入时对某些项目采用收付实现制确认。
4.3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的直接制定着,会计人员又是会计信息失真的直接责任者,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有直接的关系。要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首先要加强法纪教育,使会计人员树立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坚持原则,廉洁奉公,严明执法。注册会计师应恪守公正、客观、实事求是的原则,对所出具的报告内容负责,严把会计信息质量第三关。其次,必须对会计队伍进行不断地充实与提高,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提高会计专业技能,使会计人员既懂法规政策,又精通会计业务,为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提供有利条件。
4.4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对会计人员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不断更新、补充、拓展会计专业理论、业务能力的同时,通过会计职业信念教育、会计职业义务教育、会计职业荣誉教育,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品行,以规范其职业行为,维护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的教育。参考文献:
[1]袁小勇.虚假财务报告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2]杜杰.创造价值的会计与财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3]徐晔.谈合法会计失真问题的防治[J]财会月刊.2005(10).[4]张杰明.对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的若干看法[J]会计之友.2006
[5]王咏梅: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06(4).[6]薛大东.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分析.财务与会计导刊.2006(1)
[7]李玉敏.中级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5
致 谢
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成因与对策 篇10
【关键词】 企业会计 信息失真 现状 优化对策
一个企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会计信息的支持,会计信息是通过相关财务人员经过各种核算与汇总制定出的会计报表显示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各个阶段都必须要保证相关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最终表现出来的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就目前形势来看,许多企业存在会计失真现象,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下面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
1.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状分析
1.1企业存在小金库
有些企业在财务运转中对于本应开据的发票不予开据,而只是以收据来充当发票,这种情况下所报销的费用多为不合报销规定的费用,这种以收据代替发票提高企业收入的现象严重违反了国家的财务税务的相关法律法规,是一种严重的违纪行为。企业的小金库促使企业内部形成了一个不受法律约束的财务循环体系,使企业的收入不受法律的控制,再加上国家报销以白条或收据形式的费用,使偷税漏税现象有了很大的可乘之机,给国家的税收工作带来了严重影响。还有就是,企业领导者依靠这个小金库来吃喝或者旅游,最终费用均由国家报销,助长了他们的浪费以及腐败等不正之风,大大增加了国家的财务支出。
1.2内部账与外部账并行
企业中有些财务管理者对企业的各种财务信息以及国家的相关政策有着细致的了解,他们会根据上级有关部门在监督及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漏洞,对财务中的一些信息数据进行变动,把错误的财务状况提交给相关管理部门,使他们对企业的真实财务信息不够了解。而对于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则有一套企业真实的财务信息,管理人员可依据这个真实的内部账对企业进行管理。这种真假账并行的现象严重违反了国家相关财务规定,使国家蒙受很大损失。
1.3企业盈亏状况与实际不符
在部分企业中为了降低税额,往往会制造出一些虚假的盈亏状况,比如说少转或者多转成本、减少或者增加收入等。如果企业中要对基层管理者的业绩进行考核,财务人员一般会使收入虚假增加并减少相关成本,以此来达到虚假增加利润的目的。而在部分私营企业中,一些管理者为了减少缴税、增加收入往往会虚报成本及收入,刻意隐瞒,制造出明亏实盈的假象来欺骗国家相关部门,严重影响国家的税收工作。
2. 产生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主要原因
2.1企业会计人员缺乏法制观念
会计信息主要是专业会计人员核算加工出来的,他们是整个会计工作的主体,对于会计信息除了具有核算加工的任务以外,还要对会计信息的生产过程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他们的专业素质以及整体素质对会计信息的生成会产生很大影响。有些企业中的部分财务人员对財务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认识不够,缺乏财务人员应有的职业道德,导致违法问题不断出现。即使他们对相关法律有足够了解,也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但由于其自身专业水平的限制,可能会无意中导致会计信息出现失真现象。
2.2企业管理人员缺乏法制观念
企业的管理者对企业的财务问题应依法进行管理与规范,但部分企业的部分管理人员在管理时往往会考虑到自己的利益或者与自己有关的小团体的利益而会采用不正当的管理手段或管理方法。他们会通过弄虚作假或者指使别人作假的方式来改变真实的会计信息,侵吞大量企业资金,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出现。
2.3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虽然我国在财务以及税务方面制定出了许多法律法规,但在某些细节方面仍存在许多漏洞还有待健全,特别是部分与企业中财务会计方面的法律法规,使企业的会计信息极易出现失真现象,影响了我国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转。对于部分已经出台的法律法规,部分执法人员还缺乏对其重要性的认识,执行的力度不够,不能按照相关法律条款进行依法办理,使企业财务人员不断钻法律的漏子。
2.4企业内部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
很多企业的财务部门往往是由财务人员一手包办,对于企业财务享有一切处理权,企业内部没有针对财务人员以及财务管理人员制定出相关的监督机制及考核机制,致使财务人员在工作中出现贪污腐败现象,这不但造成了企业的财产流失,对于国家的税收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 针对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应采取的优化对策
3.1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整体素质
一个企业的会计信息是由其内部的会计人员核算加工出来的,所以说,要杜绝会计信息失真现象首先应提高会计队伍的专业素质以及整体素质,这就要求在选拔及任用会计人员时,应对其业务水平以及整体道德水平进行考核。在工作中还要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基本技能以及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及考核,并结合会计人员自身的不同情况来鼓励会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对于业绩比较优秀,表现比较突出的会计人员可适当进行奖励,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性与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要对其进行法律知识讲解与培训,让他们对财务方面的相关法规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认识到国家对财务犯罪问题的严重制裁,进而严格要求自己,保证会计信息在生产过程中的规范操作,进而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3.2建立内部与外部监督机制
在企业内部成立专门的会计监督小组或者建立专门的会计监督部门对企业中的各种财务收支以及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监督,保证期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对会计的监督工作应系统全面,保证对会计工作的整个过程都有一个全面、准确以及具体的了解。外部监督机制的主要实施人员则是会计部门以外的其他部门或者外部的相关经济监督部门,他们对会计人员的核算等问题进行监督、管理及检查,他们能够及时发现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纠正,对一些违法现象能及时汇报给相关管理部门。企业内部监督机制与外部监督机制共同作用,可以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真实透明、公正公开,从而有效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使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3.3完善国家财务方面的相关法规,加大执行力度
财务法律法规可以对财务工作人员的部分行为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有效消除企业中的财务管理人员根据自身意向来处理各种财务问题。对于财务法律法规应该完善的地方应针对市场中一些突发的经济问题及时进行更新与完善,使之对财务各方面的管理更加全面与健全。对于一些已经出台的法律法规应加大执行力度,对于一些严重的经济犯罪现象应视其情节进行相关处理,不能只是以罚款为主要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财务人员严重违纪并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后果,应使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甚至处以刑罚;而情节较轻的违规人员可以进行罚款处理,并对其进行培训审定以及批评教育。只有在严格法律的保障与规范之下,会计信息才会逐渐趋于真实化。
结语:
资金是企业存在于发展的命脉,会计信息是资金财务状况的反映,重视会计信息,保证其真实可靠,才能使企业根据企业财政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计划,进而使企业稳步健康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家的税收工作顺利推进,从而保障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岩,阎龙.浅议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以及对策[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7).
[2] 郭永卓.关于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成因及对策[J].消费导刊,2008(24).
[3] 玄宏,王永力.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4).
[4] 黄欣.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04).
[5] 仲崇煜.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及应采取的措施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4).
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成因与对策 篇11
一、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
当前我国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 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从实施主体方面看, 呈现出以法人为主体的集体造假制假行为。单位负责人往往参与其中, 甚至主使、胁迫或诱使会计人员违规违法做假帐、造假表, 虚构经济业务、篡改经济数据, 而作为独立的社会监督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也违法出示假报告, 伙同代理单位进行违法活动, 使得整个社会对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产生严重的信用危机。其具体表现为:拥有小金库, 设置账外账, 对内对外各一套;多列费用, 少计收入, 达到偷税漏税的目的;虚增资产, 早计多计收入, 少列费用, 达到粉饰经营业绩的目的;低估负债, 高估资产, 达到骗取投资的目的;制造虚假凭证, 提前报废资产, 达到转移和侵吞国家资产的目的。总之, 根据目的不同, 随意制造凭证, 调整收支, 手段五花八门, 严重违反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客观真实性原则, 会计信息成为企业欺瞒国家、投资人和债权人等的工具。
二、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形成原因是复杂的、多样的, 具有综合性。既有客观的原因, 比如会计环境变化与会计方法变化的不同步, 会计确认计量的假定和估计, 都不可避免的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本文着重探讨的是由于主观原因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
1. 政府原因
在我国, 政府通过行政、法律、税收等手段, 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如果相关的政策和制度显失公平或者监管不力就会导致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比如政府往往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部分地区部分行业的优先发展, 享受不到优惠政策的企业往往为了生存和发展减低产品价格减少利润, 有些则冒着违法风险做假账。在会计制度制定方面, 政府往往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 缺乏扎实的社会调研, 对于市场主体的利益考虑不周到, 这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企业的利益, 势必导致部分企业弄虚作假以维护自身的利益。再次, 政府在经济监管方面往往不力, 突出表现在处理会计违法乱纪的具体事务方面, 遇到问题常常通过不正当途径解决, 亵渎了法律的威严;在会计监管治理方面, 政府相关机构如财政、税收、审计等部门往往协调不力, 给违法企业和个人以可乘之机。
2. 企业原因
企业是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和制造者, 会计信息失真企业应该承担主要责任。当前, 由于企业原因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且执行不力。当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往往比较简单, 不成系统, 内容上宏观阐述多微观操作性的规定少, 而且相关的机构和人员在执行时不够严格, 流于形式走过程的现象比较普遍。二是单位负责人的主观原因。一些企业的单位负责人法律意识不强, 在利益的驱动和诱惑之下, 出于筹资、偷税漏税、粉饰业绩等等目的, 授意、指使和胁迫会计人员提供虚假信息。三是会计人员的原因。我国一些企业的会计人员职业素质不高, 由于会计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在我国企业中任人唯亲的现象比较普遍, 会计队伍中滥竽充数的人不少, 他们往往法律意识淡薄, 名利意识浓厚, 职业道德低下, 主动配合单位负责人编造假账, 是假信息的直接制造者。会计人员的原则性不强, 业务水平不高成为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又一重要原因。
3. 社会原因
良好的社会风气是企业会计发展的环境保障。然而, 近些年我国社会出现的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现象, 对于企业会计环境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社会中介机构的会计监督不到位, 行业形象较差。净化社会环境, 弘扬诚实守信的优良社会风气, 增强社会正能量, 加强全社会的公民道德建设, 形成清新之风, 将有助于净化企业会计环境, 提高企业人员的素质, 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现象。
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
1. 政府方面
政府作为我国经济的宏观调控者, 首先要明确职责, 财政、税收、金融、审计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又能有效合作, 协同努力, 在加强会计信息质量管理方面要统一制度, 统一标准, 建立透明且能够共享的平台, 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 在协同中维护政府的尊严, 树立政府的威信。其次, 财税法律部门在制定会计政策法规时要加强基层调研, 倾听基层单位心声, 充分考虑到行业企业的发展, 确保政策法规的有效性、公平性和实用性。再次, 严格执法, 严格审计, 对于违法乱纪提供虚假财务信息严重影响社会经济良性发展的企业尤其是单位负责人要严惩, 以正社会之风。同时, 对于遵守财经法规纪律的诚信企业和人员要给予鼓励, 树立榜样, 做公益宣传, 树会计行业新风尚。
2. 企业方面
首先, 企业要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监督制度。企业应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 分别制定日常监督和临时监督的内部审计控制制度, 加强对会计信息处理的事前预防机制、事中跟踪制度和事后监督制度的建设, 加强单位票据审核程序的规范化建设, 加强责任制, 强调责任落实到人, 明确奖罚制度, 形成人人参与会计监督、人人肩上有责任的全员参与格局。其次, 切实加强会计内控制度的落实和执行, 尤其是确保审计部门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再次, 切实提高企业负责人的法律意识, 使企业负责人从思想上意识到真实会计信息对于企业长久发展的重要性。最后, 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 通过组织学习, 强化其职业道德, 提高其法律意识, 提升其业务素质, 使会计人员形成自觉抵制不良会计信息的职业习惯, 从而从源头上有效杜绝失真信息的出现。
3. 社会方面
政府和新闻媒体等要通过公益广告、专题宣传等形式积极倡导和弘扬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风气, 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真实、摒弃虚假”的观念, 为企业创造良好的会计环境。同时, 加强社会对会计审计中介机构的管理和引导, 建立和完善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监督体系, 政府应及时清理和整顿违法违规经营的中介机构, 鼓励社会各界投诉、举报不法机构的不法行为。社会中介机构要廉洁自律, 独立自主地开展审计业务, 自觉维护行业形象, 做好外部监督工作。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形成合力, 会计信息失真之风才能有效遏制。
摘要:真实是企业会计信息的生命, 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当前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比较严重, 文章阐述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内涵和表现, 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 并提出了相应治理对策。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原因,治理对策
参考文献
[1] .曹淑萍.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及解决对策初探.商业经济, 2005 (2) .
【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成因与对策】推荐阅读:
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完善08-27
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论文08-06
谈会计信息失真与治理对策论文10-21
会计信息失真成因08-03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10-01
会计信息失真防治对策07-09
会计信息失真及其对策08-11
我国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探讨08-21
我国实施社会责任会计的难点分析和对策07-17
会计信息失真与防治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