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2024-10-01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共11篇)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篇1

一、工业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

当前工业企业中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是较为普遍的,而我们如果想改变这一现状就不得不先分析存在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哪,只有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规避,工业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存在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体制不合理的问题和监督机制缺位的问题。

(一)体制不合理

体制问题是导致所有问题出现的最根本原因,在工业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中也是如此。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开放性越来越强,尤其是企业对于自身管理的权力越来越大了,相对而言,国家对于企业的管理力度就小了很多,

在这种情况下相当多的企业管理人员就会存在谋私的现象,因此,财务管理上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弄虚作假现象屡见不鲜,会计信息也就会出现大量的失真现象,

并且在这种会计信息上的造假行为极为简单,不需要进行任何的成本投入,只需要更改一些数据就可以为自身捞取大量的利益,这也进一步促使了更多的企业管理人员争相效仿以更改会计信息。

具体的弄虚作假的方式有以下几种:认为更改企业成本价格,在企业成本上做文章,人为的少计成本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开假的发票,

企业还可以通过开出假的发票的方式来对于会计信息造假;对于增值税进行造假,这种造假方式是最为恶劣的,这种造假方式不仅仅会虚增收入,还会因为不额外收取税收而造成更多的资金损失。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篇2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分析,对策

1 会计信息失真概念

对于会计信息, 一般是通过严格的计算流程得到的客观数据, 其能够反映真实情况而不为人的意志转移。而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则是由于工作中的误差以及人为因素导致的信息错误, 包括信息不合法、信息缺失、信息不真实准确。而在信息失真中, 由于客观原因造成的问题属于系统误差, 其造成的危害较少且可通过一定手段减少误差。而由于人为故意及主观意愿造成的失真问题危害大, 这部分需要得到重点关注, 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及制定策略进行解决。

2 会计信息失真危害

2. 1 干扰决策制定

由于会计信息能够准确地表现出企业的发展状况, 企业可以根据其制定下一步的发展策略, 企业根据会计信息可以在下一步工作中避免出现问题以及发扬已有的先进策略, 同时国家也会根据会计信息来决定下一步的投资偏向及政策偏向。如果企业决策层与国家获得的会计信息不符合实际情况, 对于企业来说可能只是影响下一步发展方向的确定, 但其对于国家整体经济战略的影响远超过这, 信息失真可能会影响国家整体经济战略, 导致整体经济战略偏向, 这样影响的不仅仅是该企业, 其还将使其他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同时由于国家缺乏市场真实情况的信息, 会导致国家投资的巨大损失。

2. 2 影响经济秩序

在当前以及长期经济发展中, 需要保证的基本原则就是公平公正, 这需要国家政策干预以及广大企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而会计失真现象的发生将严重影响公平市场的形成, 其会使得更多企业为了利益而放纵该现象的出现, 其对国家的经济管理工作也提出了巨大挑战。由于双方无法阻止该现象的发生, 将严重影响经济市场以及社会的公平, 例如使得个人通过开假发票牟利给国家税收造成巨大影响; 企业因其他企业的假账破产导致员工失业, 这将导致严重社会问题。其不仅影响的是经济市场, 还会使社会导向形成严重的偏向, 严重时会影响社会安定。

2. 3 损害多方利益

企业做假账影响的不仅是对方企业, 还会影响国家经济。由于其一方做假账, 可能会给当前利益共同体的另一方造成严重影响。例如在进行企业并购时, 被并购方进行做假账可能使对方支付大量资金购入低值产权, 造成巨大浪费的同时会使企业长期发展滞缓, 严重时该做法会使得其他企业破产。

3 造成信息失真原因

3. 1 人员素质缺陷

会计人员素质问题是造成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 由于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加上当前会计工作出现的巨大变化, 这给会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工作人员没有进行深入的学习, 导致其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会计工作要求, 在进行会计工作时难免出现一系列误差, 导致其得到的会计信息存在着失真问题。其次由于其职业道德没有进一步的强化, 工作责任意识以及法律意识欠缺, 使其没有认真核实信息准确性甚至故意记录错误信息。

3. 2 制度存在漏洞

在会计审计制度中存在着较多漏洞, 在不同企业中采用的会计准则不同, 在同一企业中会计准则与其制度相互矛盾且需要得到遵守, 由于制度上的混乱导致在会计工作中无法确定应遵守的准则, 严重影响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其次在实行的制度也存在着漏洞, 制定的制度没有得到有力的实行, 在进行会计工作时没有严格参照流程进行。而对于会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也没有将责任落实到人。制度中对于处罚规定不明确, 导致会计人员进行做假账操作的成本低, 出现问题时没有严格根据制度进行处罚。

3. 3 监督角色缺失

在会计工作的监督工作中, 缺乏第三方监督角色, 虽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一些中介服务机构作为监督者出现在会计监督工作中, 但其发展不够完善导致其发挥的作用较小。在这些中介机构中, 由于大都采用的为有限责任模式, 导致其能够在会计监督工作中获取非法利益的同时仅仅承担较小的责任, 这极大减少了其违法成本。由于在会计工作的第三方需要保证基本的公正性, 而其存在的漏洞将极大削弱其公信力, 严重影响其对会计工作的监督职责, 使得在会计监督工作中严重缺乏第三方独立监督角色。

3. 4 过度行政干预

在政府中的一些政府人员为保证完成经济任务往往忽视其结果的真实性, 其仅仅关注任务中的数值, 导致其为完成任务给企业指派的任务难度越来越大。在提高任务难度的同时, 政府给企业提出了更多进行招商引资的任务, 其将成为企业的考核指标, 这给企业的发展造成极大的挑战。同时为吸引更多资金, 企业会对发展状况进行包装来展现当地发展空间。如果企业能够通过正常的发展来完成政府指派的任务, 其对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会有一定的把握。但当企业无法完成任务时, 进行会计工作的作假来达到任务指标, 这样就会导致严重的信息失真问题。

4 应对信息失真对策

4. 1 加强人员素质

由于会计人员是影响会计信息的首要因素, 为强化信息真实性并减少信息失真的发生, 加强人员素质就是根本之道。加强人员素质提升, 强化会计人员技能培训, 确保会计人员拥有足够的专业技能来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素质, 提高其处理数据的专业性, 确保在会计工作中能够提供准确真实的会计信息。其次加大对工作人员的考核, 不仅是在职员进入单位时进行职能考核, 确保其能够符合工作的需要, 保证其拥有证件的同时拥有极强的工作能力。在工作中进行必要的强化学习及考核, 强化职员学习能力, 确保其能够通过不断地自我学习及公司培训来完善自身能力, 以符合要求不断提高的会计工作。最后促进其道德素质的强化, 使其在工作中能够对自我进行监督, 保证其能够记录真实准确的信息。保证工作人员按实际情况进行记录的不仅需要依靠其道德素质, 还需要法律的制约。加强会计人员法律的学习, 加大对做假账相关人员的处罚措施, 必要时需要利用法律对其进行处罚, 在会计人员中树立相关法律意识, 提高其做假账的成本, 从根源减少职员做假账的现象。全面强化会计人员的素质, 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信息失真的现象, 减少无意以及故意的会计信息失真。

4. 2 落实人员责任

落实职员责任, 明确其工作责任以及法律责任。在工作中明确每个人的工作职责, 确保在出现问题时能够找到负责人, 严重时需要追究其法律责任。其次做到在工作中每个环节各负其责, 确保整个工作的各个流程都能符合规章制度, 职员知道其工作内容以及其带来的责任, 强化职员责任感使其自觉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落实其责任使得会计人员能够发挥其专业技能, 合理解决存在的信息失真问题。

4. 3 制定完善制度

制定完善制度并创建现代化标准, 提高会计部门独立性, 将其创建成为管理阶层的部分。选择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员进行会计部门的管理, 选择专业技能强劲及专业素质过硬的会计人员进行会计工作, 加强会计部门对企业管理的作用。加大董事局规范建设和对企业监管的职能, 最大化发挥董事局作用。其次制定完善考核制度, 加强企业受益与管理运营能力之间联系。不断创新奖励机制确保管理人员能够为企业长期发展考虑, 而不是考虑当前利益, 避免管理部门中出现为短期利益而篡改会计信息的情况。加大企业个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 使得个人利益与企业长期发展相关, 个人能够在企业长期发展中获取更多的利益, 使得个人能够为企业长期发展考虑。完善的制度能够将信息失真问题出现的概率降到最低, 减少制度中的漏洞, 避免为做假账等活动提供机会。

4. 4 强化监督职能

强化监督职能需要加强企业内部的监管部门以及外部中介机构的监管职能。首先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监管部门, 加强对会计信息审查力度。转变过去单一的监管模式, 建立以会计师为核心的监管模式, 以注册会计师为核心的监管模式能够解决监管方面对会计专业的不熟, 由于其独立性也能够保证进行监管工作的公正性。其次加强第三方的监管力量需要加强其责任感, 改变当前责任有限模式转而变为责任无限模式, 借以提高其违法成本。由于中介机构需要为其工作负责, 避免中介机构为利益而在会计信息监管工作中放任失真情况, 发挥中介机构应有的作用。但是在中介机构的改造过程中, 需要考虑到一定的实际情况, 由于该合作模式的中介机构的改造所需时间较长, 在进行改革时需要一步步解决存在的问题, 不能操之过急, 反而影响最终效果。

5 结 论

为避免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发生, 加强对信息失真原因的分析, 强化管理人员对信息失真造成危害的了解, 根据当前存在的问题来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为此不仅需要在企业中进行好会计审计工作, 还需要多方进行监管工作, 以及政府避免出现过多的行政干预。加强职员个人与企业长期发展之间的联系, 使得职员能够放弃短期利益的诱惑而为企业的长期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而职员也能够在企业长期发展中获取收益。

参考文献

[1]陆漂云.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商贸, 2014 (2) :165-166.

[2]蔡彩红.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 2014 (2) :246.

[3]罗倩.论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4 (7) :171, 173.

[4]马琨.建筑安装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 2014 (4) :153-154, 156.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篇3

关键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2-175-01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企业的融资渠道也随之变得日益多样,与此同时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也随之加大,在这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企业蓄意制造虚假会计信息,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同时还必须看到其后果是相当严重的。本文将从会计信息制假方法,信息失真原因,解决方法三个角度来分析这一问题。

一、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方法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不符合有关法规制度。其表现形式主要分成下面两类。

1.账外“账"。即不列入企业整体会计核算的资金所形成的账册。账外“账"资金主要来源于一些账外“物"的变现。即所谓的灰色收入或黑色收入,这些收入很难从企业账册中找到,而这些账外“物"是通过以下手法形成的:企业在购入存货时,由于存货入库的手续不严格,将没有发生的定额在合理损耗计入采购成本而形成账外“物"。生产过程中领用和耗用材料时形成的账外“物"。企业在销售产品时,提高销售单价而形成账外“物"。

2.账中的“假账"。所谓账中的“假账"是指在企事业单位纳入会计核算的账中,所列的收入(支出)与实际活动不符而编造的假内容或假数字。这类假账的编制方法主要有:虚列存货价值;虚列应收账款;虚列固定资产;费用任意递延;漏列负债;虚增销售收入;虚减销售成本;隐瞒重要事项;谎报交易实质;将国家对企业的专项拨款列入企业的经营收入,形成经营收入的不实。

二、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原因

有人说:“会计是企业的语言,企业通过它向外界表达自己。"一个股东如何才能知道在这一年里,公司的运营是好是坏,是盈利还是亏损;投资人如何才能知道自己的投资是否得到了回报或是这家公司是否值得投资;债权人如何才能知道自己的债权是否能按时足额得到清偿;税务机关、工商机关如何才能知道企业是否足额纳税,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否合法。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定位错误,产权关系不明晰。在这里我想首先引入一个基本概念:会计立场。从理论上,会计立场定位有以下三种情况:业主权理论。该理论认为,业主是企业的惟一投资者和所有权人,是会计关注的焦点,企业会计中心任务在于记录反映业主权益的增减变动。企业主体理论。该理论认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企业都是一个独立的实体或法人。如何使企业(公司)在职能上与业主、债权人分离,那么会计关注的中心应是企业(公司),而不是业主或债权人。指挥者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活动中最具挑战眼光的是那些每天进行决策并指导方向的最高层的经历或“指挥者"。

2.有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不严。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必须有一套完善的法律体系来保证良好的经济秩序。目前我国虽已制定了不少会计、审计方面的法规,但很多条文只具有指导意义,操作性不强。比如我国在颁布《会计法》后迟迟没有发布相应的《实施细则》,造成下列会计事项处理的模糊:与信用有关的事项,如企业的承诺、应收、应付款项等;与时间有关的事项,如外币业务中汇总期限可能引起的汇兑损益导致企业资产发生相关变化;与风险有关的事项;与社会经济变化的有关变化。

3.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4.会计人员素质不高。

三、防范虚假会计信息的方法

1.加强法律法规学习,提高应对处置能力。应与国际惯例接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将准则中可供选择的方法分为“基准处理"、“允许备选的方案"、“应取消的处理方法"三类,同时也对“许可的替代方法"作了严格的限定。还应进一步加强会计的社会监督和国家监督,建立一定的监督机制来制止企业钻会计政策可选择性的空子,来预防会计信息的失真。还应严格执法,这是我国成为法制社会的根本点。要利用法律惩罚的震慑作用,对企业领导人和会计人员的造假行为形成约束,消除“人治"的弊端,改变会计人员在会计监督过程中“顶住的站不住,站住的顶不住"的局面。根据新修订的《会计法》和《刑法》,明确了会计责任,强化了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实行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负责,使得操作性更强。

2.加强内部与外部监督作用。企业会计的监督作用是会计的重要职能之一,应当让每个企业的领导意识到:良好的内部监督体制是保证企业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同时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体制也是《会计法》对每个企业的要求。对于政府审计,要提高其权威性;对于民间审计(社会审计),要提高其独立性。如何才能提高独立性呢?我认为有以下方法:一是事务所的规模化。二是加大事务所的违规成本。在此,我们可以引用一个博弈理论的经典模型——“不偷与守卫",来说明一下对违规事务所的惩罚可以得到的良好经济效果。我们得到了如下启示:加重对守卫的惩罚在短期中的效果是使守卫真正尽职,而在长期中则起到了抑制盗窃(本处可理解为公司做假)的作用。由此看来,给予违规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合理的足够的惩罚,对防止会计信息失真有着积极的影响。

3.加强会计、审计人员的专业培训,进行道德教育。随着企业体制改革的深化,有关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其中有很多涉及到企业会计处理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改制的同时,注重对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避免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在这里我想介绍深圳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做法:(1)制订了《深圳市注册会计师职业后续教育实施办法》。该办法规定了全市注册会计师在申报注册前,必须参加由市注协组织的初级独立补血培训;规定执业注册会计师每人每年职业后续教育时间不得低于120学时;规定了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的具体内容、形式和具体学时的计算;安排了与"五大"和香港会计师公会联合举办的各种形式的培训班等。(2)建立了会计师事务所专业辅导制度。协会通过日常的业务检查和评审,每年确定10家质量需提高的会计师事务所作为重点专业辅导对象,由专业技术委员会对其进行专业辅导,其形式为举办注册会计师脱产学习班、专业技术委员会到事务所进行现场业务指导等,考察合格后方可解除强制性专业辅导。(3)实施了证券期券期货审计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的代表及证管办、深交所等部门的代表组成,由九家事务所轮流确定选题并轮流主持,每月进行一次定期研讨,研讨会议结束后形成研讨会议纪要,作为全市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参考。这些措施的实行有效地提高了注册会计师的整体素质,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另外,加强会计人员的道德教育也十分重要,道德修养一方面依靠自我教育,另一方面还要依靠社会教育来强化。目前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处于放纵阶段,不能指望良好道德在短期内能自发形成,而应该下大力气狠抓落实。会计职业教育应该采取以下措施:①有会计专业的学校,应开设“会计职业道德课程";②重视会计教师的师德建设,言传身教;③在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中应理所当然地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并且摆在突出位置;④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资格考试内容中应包括会计职业道德;⑤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宣传正反面典型;⑥进行配套教育,即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进行政治思想、法制、政策水平、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教育;⑦道德教育形式不限于课堂教学,还应采取学术会议、专题研讨会、参观学习、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教育;⑧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尽快提高会计、审计人员的素质,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分析. 山西会计,1999(3)

2.浅谈虚假会计失真及其对策.上海会计,1999(3)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篇4

论文摘要:普遍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影响了决策者制定相关政策,其原因是成本效益、激励与约束机制以及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治理对策为:建立内部及外部约束机制,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培育成熟的会计信息使用群体,加大对虚假会计信息的监管和对失信人员的惩处力度,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和市场淘汰制度,完善民事赔偿制度。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是一种“社会公共产品”,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不仅影响到与企业有利益关系的投资者、债权人等群体的经济利益,而且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因此,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然而,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却大量存在,其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制约效应已经显现。因而,有效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1.1影响国家宏观经济决策

国家对经济政策做出调整时,需要各个行业、各个部门以及各个企业的各种信息。会计信息失真使其对决策的作用大大降低,以此为依据做出的宏观经济决策调控力度必定是软弱的,难以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直接影响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1.2制约国有企业改革的正常进行

实现产权明晰,必须进行资产评估,产权界定,要使用会计信息;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解决经营者绩效和评价问题,要利用会计信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搞好兼并、分割、破产等也需要会计信息;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也需要可靠的会计信息。因此,国有企业的改革离不开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失真必将形成制约国有企业改革的瓶颈。

1.3造成投资者的盲从并俊害投资者的利益

会计信息是指挥闲散资金向生产领域投资的指挥棒,投资者对企业进行股权或债权投资时,是以企业真实、合法的会计信息为基础的,否则,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就成为一种冒险,势必损害其利益。

2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2.1成本效益的不对称

根据经济学原理,只有当企业从会计信息披露行为中所获取的收益大于其披露成本时,企业才会主动进行会计信息披露。因此,会计信息披露成本常成为制约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因素。信息披露成本主要包括提供信息的成本和竞争劣势成本二提供信息的成本是指从建立财务信息系统到会计信息的披露完成所花费的一切支出,大部分的信息使用者总是期望企业披露的信息能够越多越具体越好。竟争劣势成本是指竟争对手或合作单位利用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调整其经营策略或谈判策略,从而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所引起的成本。这些信息的披露越是充分详细,就越有可能导致竟争劣势而增加企业信息披露的成本,因此企业在披露此类信息时往往予以淡化或含糊其辞,甚至不予披露,而此类信息却是投资者决策其投资时特别关心的最具相关性的信息。现实中,企业在面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要求与会计信息披露成本这一矛盾时往往选择了降低会计信息披露成本,因而导致其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失真。

2.2激励与约束机制的不对称

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是企业中极为重要的两大机制。制度经济学认为.产权结构影响组织中个体的行为,即不同产权结构可以导致同一个体做出不同行为。产权指的是人们所接受的、与物的使用有关的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关系。产权安排实际上规定了人在与他人的相互交往中必须遵守的与物有关的行为规范。违背这种行为规范的人必须为此付出代价。产权在组织中的具体表现为制度。制度框架通过影响个体获得的报酬及其违规应付的代价来具体影响个体行为。激励机制的缺乏使经营者心理上的不平衡或物质上的不满足成为个体实施违规行为的动机;而约束机制的缺乏则导致所有者让渡给经营者过多的权力且缺乏有效监督,这样,个体实施违规行为的风险很小,预期收益很大而预期成本很低,违反制度所得的好处大于受到惩罚导致的损失,造假者得好处,不造假者反而吃亏,从而促成了经营者的违规行为。

2.3会计信息的不对称

根据科斯奠基的“契约理论”,企业是一个在其框架中由相互合作的大量生产要素所有者达成的书面或非书面的契约。由于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而产生了契约的双方,即作为委托人的资产的所有者和作为代理人的资产使用者。在契约履行过程中代理人成为企业的“内部人”,而所有者(股东)却成为“外部人”。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则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利益目标也不相同,委托人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目标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是一致的,而代理人除了寻求以货币衡量的物质报酬以外,还追求一些非物质性因素(要求增加闲暇时间、追求在职消费)以实现其效用最大化。如果因提供虚假信息而付出的代价远远小于所得到的利益,总会有人在利益的驱动下艇而走险。

3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

3.1建立内部约束机制

完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严格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健全财产、物资、财务收支的制度,为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奠定良好的会计基础。强化企业约束机制,坚决制止管理者任意违反则务规定,自行支配企业财产物资和经营行为。

3.2建立外部约束机制

完善《会计法》《证券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通过法律手段强化管理者在信息披露中的法律责任,制定有关信息质量管理法规,对管理人员提供伪劣信息的行为进行严厉惩处,以维护法律的尊严。

3.3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

完善公司的外部治理结构,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和逐步培育经理市场,建立和完善对经理人的绩效考评制度,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规范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将职工代表大会、党委会、工会等老三会和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新三会予以整合,明确划分责权,形成有效权力相互制约的管理机制。

3.4培育成熟的会计伯息使用群体

证券市场上严重造假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往往被妙作,受到追捧.这说明会计信息使用群体还不成熟,缺乏成熟的证券分析师、财务分析师、机构投资者。必须积极培育机构投资者,使其成为证券市场投资者的主体,运用其对财务信息的较强解读、反馈能力,充分发挥其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积极作用。

3.5加大对失伯人员的惩处力度

加强会计诚信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加大对失信人员的惩处力度是通过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诚信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其政治素质,提高其专业判断能力,增强敬业精神。同时加强对虚假会计信息的监管和对失信人员的惩处力度,努力提高会计行业的公信力,营造良好的会计行为环境,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3.6让盗规者付出离用的代价

让违规者付出高昂的代价,在于制定严格的市场游戏规则,逐步完善我国的证券市场监管体系,建立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错误和舞弊责任追究制度,从法律、内部行政、经济的角度对上市公司及其高级管理人员、会计师事务所、评估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和政权机构进行约束,真正达到证券市场的共同管理、共同负责的目标;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和市场淘汰制

浅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及对策 篇5

摘要.................1

关键词...............1

前言.................1

1会计信息失真现状...........1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与危害.........2

2.1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2

2.2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2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3

3.1失信成本低是会计信息失真的动力........3

3.2会计准则的偏差因素..............3

3.3会计理论与会计方法上的缺陷..........3

3.4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不够健全..............3

4会计信息失真对策..........4

4.1加强会计法制建设........4

4.2改进权责发生制.............4

4.3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4

4.4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4参考文献..........5

致谢.................5浅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及对策

摘要:提出了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表现及对企业和社会经济生活所造成的种种危害。

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

前 言

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的反映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经济信息。会计信息作为一种商业语言,无论是对国家宏观管理还是微观经营管理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近年来出现的一些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确实令人担忧,它不仅掩盖了企业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导致经营决策失误,不利于企业挖掘内部潜力,而且会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宏观调控,甚至会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干扰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因此,加强会计信息管理,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目前会计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会计信息失真,特别是严重失真,对社会、对企业危害甚大。通过对会计信息失真现状、危害程度和失真原因的分析,希望能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1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

真实性是会计工作的生命力。但是,目前社会上一些单位披露的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已经成为较突出的问题。国家曾多次进行大规模大范围会计信息质量抽查,结果财政部正式公告显示,中国80%以上企业会计信息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真。财政部组织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对百户国有企业会计报表进行了抽查,发现大多数企业主要会计要素核算存在偏差,如虚列资产、所有者权益不实、损益不实等。另外被检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一些企业明显存在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不真实、不合规范、账账、账实不符等问题。

2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与危害

2.1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的形成与提供违反了客观的真实性原则,不能正确反映

会计主体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信息失真主要表现在:

2.1.1编造虚假会计凭证。主要表现是通过编造虚假经营业务如编制劳务费、装卸费凭证等;或以非法手段取得原始凭证;或在原会计事项基础上夸大或缩小等等;这些虚假凭证进入记账程序,致使会计信息从源头上失真。

2.1.2实收资本虚假。一些企业在申办注册时,借资金验资,注册资金数很大,验收后再归还,实有资金很少,有的甚至完全虚假。一方面表现为虚增实收资本,另一方面表现为虚增应收帐款,其他应收款或其他资产,进而达到增加虚假净资产目的,虚假扩大企业规模,抬高企业等级,抽逃企业资本,从而骗取虚假商誉,骗取商业贷款,欺骗国家管理部门,欺骗经营伙伴,欺骗投资者,欺诈职工。一旦经营、投资不当,轻则无法归还贷款,使银行贷款成为不良贷款,重则企业破产,造成国家和企业无法挽回的损失。

2.1.3对外投资,计盈不计亏。不少企业的对外控股投资,不按权益法核算,只计算收到的投资受益,不核算应承担的亏损,有些被投资企业大额亏损,资不抵债,或关闭倒闭,但投资企业不作损失处理。造成损益核算不真实。

2.1.4会计报表虚假。具体表现在撇开账簿,人为地调整报表数字,甚至编报两套报表,一套自用,一套对外提供,导致报表使用者不能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1.5收入、成本、费用、资产失真。收入的失真主要表现是截留、转移、坐支收入;成本失真的表现是多列或少列成本,甚至通过人为方式调整损益,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费用失真的表现是该进专项资金的直接进了生产成本;资产不实主要表现为企业资产账面价值不能反映企业各项资产的实际拥有数额,资产治理混乱,造成家底不清、账实不符。

2.2 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2.2.1破坏了投资环境,影响经济资源的合理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依靠从投资市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投资决策的依据是企业所提供的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的会计资料。因此,会计资料的真实与否就关系到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是否实现利用市场来完成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序流动。

2.2.2会计信息失真将导致税收和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会计信息失真会影响各项税款的正确计算、缴纳,如直接影响企业增值税、所得税的计算。税款计算和缴纳的错误率提高,偷逃税现象更加严重,从而将造成大量税收及其他资产的流失。

2.2.3搅混资本市场,进而扰乱市场经济。资本市场是对资本资源进行再分配的场所,从而对社会资源进行再配置。不同的资源配置则意味着不同的经济效率。当资本市场有

效率时,就会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促进社会经济良性发展;当资本市场是无效率或低效率时,则阻碍社会经济进步。

3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3.1失信成本低是会计信息失真的动力

由于我国对企业造假的处罚力度轻、执法不严,对造假者不追究或处罚不力,从客观上纵容了会计造假,也是我国会计造假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强了立法建设,在会计法规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特别是《会计法》的发布实施对我国会计工作具有重大意义。但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情况也很普遍,对违反会计法规的打击力度偏弱,处罚力度不够,使得违法的机会成本很小。违反会计法规的巨大经济或政治利益与低廉机会成本所形成的强烈反差,使得一些人敢于铤而走险,以身试法,置国家的法律法规于不顾。

3.2会计准则的偏差因素

首先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人员组成是否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如果代表性过窄,会计准则就可能出现偏向性;其次,会计准则是否具有较长的适用性和可行性,如果是一种临时应急性措施,不用多长时间就会丧失作用,需要修订;再次就是会计准则定义、释义的准确性,如果一项会计准则的涵义可能有多种理解,甚至有歧义,必然产生实务操作的不确定性。以上这些会计准则的偏差因素,都会导致合法会计信息失真的产生。

3.3会计理论与会计方法上的缺陷

3.3.1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之间存在冲突。从逻辑上来说,相关的信息应该是可靠的,但是相关性毕竟不等同于可靠性,两者往往互相冲突。为了加强相关性而改变会计方法时,可靠性可能会有所削弱。

3.3.2会计假设和人为估计不可避免。由于经济业务的中间过渡性而对会计处理划分和将复杂系统中交织在一起的各种因素简单分类引起了不确定性。会计人员针对这些业务存在的不确定性,做出了一系列假设,如持续经营、货币计量、历史成本等,试图将会计事项人为地置身于可确定的环境状态中,最大程度地统一会计处理方法,使需求者更加容易理解会计信息,但却以牺牲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为代价。会计假设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会计要素的账面数值与实际数值的背离。而且有些经济业务本身就具有不可确定性,需要根据经验判断做出估计,另外,它又存在许多不可确知和难以准确计量的因素。因此,会计确认和计量工作不得不借助于假定和估计的方法。

3.4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不够健全

内部控制机制是企事业单位为维护资产的完整性,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以及对经济活动进行综合计划、考核和评价而制定的方法和手续的总称。不少企事业单位的高层管理人员对这方面认识不足,致使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过于马虎、简单,各种错账不能及时被察觉和抑制,其反映的会计信息自然不可能真实可靠。一些企业的领导由于不懂《会计法》,为追求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不惜一切代价,弄虚作假,逃避国家有关法规和纪律的监督,而会计人员又受单位负责人的聘任和管理,在工作中很难坚持原则,履行会计的监督职能。

4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4.1加强会计法制建设

治理会计失真关键是要完善立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要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加快制定和出台新的具体会计准则,尽可能缩小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方面的规范具体化,并强化管理者的公开会计信息的法律责任,制定有关信息质量法律规范条款,使会计法规更具可操作性,堵住会计信息失真的漏洞。

4.2改进权责发生制

可以将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相结合,在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同时,编制短期现金流量报告和专项现金流量报告。编制短期现金流量报告可以促使企业重视现金流动效益、资金的使用效果和流动性,有助于企业减少流动资金的大幅度沉淀,改善流动资金结构避免支付困难。专项现金流量报告是针对某一具体项目实时地编制的现金流量预测报告,它的编制有助于企业科学考核投资项目所带来的真实效益,进行正确决策,确认收入时对某些项目采用收付实现制确认。

4.3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的直接制定着,会计人员又是会计信息失真的直接责任者,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有直接的关系。要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首先要加强法纪教育,使会计人员树立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坚持原则,廉洁奉公,严明执法。注册会计师应恪守公正、客观、实事求是的原则,对所出具的报告内容负责,严把会计信息质量第三关。其次,必须对会计队伍进行不断地充实与提高,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提高会计专业技能,使会计人员既懂法规政策,又精通会计业务,为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提供有利条件。

4.4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对会计人员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不断更新、补充、拓展会计专业理论、业务能力的同时,通过会计职业信念教育、会计职业义务教育、会计职业荣誉教育,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品行,以规范其职业行为,维护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的教育。参考文献:

[1]袁小勇.虚假财务报告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2]杜杰.创造价值的会计与财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3]徐晔.谈合法会计失真问题的防治[J]财会月刊.2005(10).[4]张杰明.对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的若干看法[J]会计之友.2006

[5]王咏梅: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06(4).[6]薛大东.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分析.财务与会计导刊.2006(1)

[7]李玉敏.中级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5

致 谢

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篇6

-------------------------

编辑整理: 转账支票填写 编辑:aiyimingba 文章来源:新浪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篇7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对策

一、相关概述

一般来讲,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企业会计信息不能够真实完整地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反映和计量, 不能够为投资者科学决策提供支持和依据。会计信息失真可以表现为会计信息造假以及会计信息失实这两个方面。会计信息造假主要是指会计活动相关的当事人在会计记录、计量过程中处于某种目的, 有意识地依靠各种会计手段和会计方法对会计信息进行篡改, 通过制造假象来对信息使用者进行蒙蔽和欺骗, 致使企业会计信息失真。

而会计信息失实则主要是指会计活动当事人在进行会计记录、计量等会计活动过程中遵循会计管理规范, 但是由于会计人员在经验以及专业技能方面的不足, 导致主观判断不准确、经验缺乏或者由于会计管理活动本身所具有的不确定性使得企业会计信息跟企业经济活动之间存在着差距, 这其中既包括会计信息失误也包括合法性会计信息失真。一般来讲, 会计信息失误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会计活动当事人本身并没有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主管意愿;二是会计信息不真实并不能够使得当事人获得经济及其他相关利益;三是会计信息不真实这一情况比较容易在会计信息复核中被发现;四是不真实的会计信息比较容易得到纠正。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及危害

通过对会计管理活动实践进行研究, 可以发现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1. 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粉饰

第一种是利润最大化粉饰, 这样的会计信息粉饰在企业上一年度以及公司上市之前的会计报表中表现尤其明显, 主要是依靠推迟结转成本、提前确认收入、资产重组、亏损挂账以及关联交易等方式和手段。第二种是利润最小化粉饰, 当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为完成预定经营管理目标或者上市公司连续三年出现亏损的情况下, 管理者很容易采用这样的粉饰手段来进行会计报表的粉饰, 主要是采用转移价格、提前结转成本以及推迟确认收入等手段。第三种是利润均衡化粉饰。企业会计管理者采用这样的会计粉饰手段主要是出于获得较好的信用评价等级或者积极塑造自身绩优股形象而进行的会计报表粉饰。这样的会计报表粉饰主要是依靠对应付款、递延资产、待摊费用、预提费用以及其他应收款等会计科目进行人为的利润调节, 在此基础上实现企业利润稳步增长。第四种是利润清洗会计粉饰。企业管理者使用这样的会计报表粉饰手段主要是发生在企业更换法定代表人时候, 此时的新任法定代表人处于明确职责的目标采用这一手段进行会计报表的粉饰。一般来讲主要是采用将企业的长期投资损失、坏账、待处理流动资产、存货积压以及待处理固定资产等虚拟资产进行一次性的损失处理。

2. 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粉饰

第一种是高估资产, 在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或者进行对外投资活动时, 企业管理者常常会对资产进行高估, 以便能够获得更大比例的股权, 主要是依靠虚构交易业务和利润以及编造理由进行资产评估等手段。第二种是低估企业负债。企业管理者处于发行债券或者贷款的考虑, 为了证明公司财务风险比较低, 会对企业的负债进行低估, 在进行此类会计粉饰时主要是依靠将企业负债或者账外账在关联企业中进行隐匿。

企业管理者为了发行股票、获得信贷资金或者满足业绩考核需求, 会对企业的会计报表进行利润均衡化、利润最大化的粉饰;也可以处于推脱责任或者逃避纳税对企业的会计报表进行利润清洗或者利润最小化的粉饰。

总的来讲, 企业进行会计报表粉饰危害最大的还是利润最大化, 隐瞒负债、虚增利润。这样的会计信息失真对于企业、社会以及投资者来讲都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讲, 不真实的会计信息会扭曲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 致使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角色是建立在不真实的信息基础上, 这不仅仅会危害到企业的管理决策科学性, 致使企业管理决策跟实际不吻合, 同时也会影响企业的声誉和形象。同时, 不真实的会计信息也会对社会产生危害, 在企业破产时会使得直接利益相关者遭受经济损失, 不仅仅造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 也会产生社会不稳定因素, 也会给经济犯罪分子造成不法行为的空间, 并为行贿受贿、贪污腐化等行为的产生提供空间和温床。不真实的会计信息也会对投资者产生直接的危害, 不真实的会计信息会对债权人以及投资者造成严重的信息误导和干扰, 导致债权人以及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出现失误, 进而使得资金流动出现偏差和失误。不实的会计信息尤其会对广大投资者的经济利益产生巨大危害, 导致投资者因为信息偏差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1. 会计制度本身不完善

作为企业会计人员进行会计工作的基本程序和规则, 会计制度是否完善直接关系着会计信息的质量。我国的会计制度包含了多个方面的内容, 如会计工作制度、会计核算制度以及会计人员管理制度等。理想的会计制度应当在实施过程中兼顾到各个方面的利益诉求, 在双方博弈之后成为有约束力的社会规则。我国的会计制度从制定到实施这一过程在时间以及空间上相对都比较短, 这就使得制度制定和实施中的博弈过程不充分。尤其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企业所处的生产经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所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也会越来越多, 这些新情况、新变化也对会计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现有的会计制度在这一方面难以避免会存在着一些缺陷和漏洞。与此同时, 在会计制度的实施和执行中也存在着一些具体问题, 导致会计信息存在着失真的问题。

2. 产权主体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这一问题的存在是导致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直接原因。按照经济学的观点, 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市场活动的参与过程中, 各个参与者对于市场上的特定交易信息的获取上并不相等, 一些参与者拥有比另外一些参与者更多的市场信息, 使得各方在市场信息上并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既可以发生在事前, 也可以发生在事后。假若信息不对称是在事前发生, 那么该市场属于次品市场, 就会随之发生逆向选择的结果。而事后信息不对称则主要是产生于委托代理关系, 会产生道德风险的结果。正是由于双方在市场信息上的不对称, 导致企业经营者借助于自身的信息优势实施内部人控制。而管理者在会计信息上进行造假也是借助于信息不对称来尽量扩大自身的效用, 在利于自身的同时不利于外部信息使用者以及投资者。例如企业的投资者关注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 但是企业管理者则是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企业管理者依靠这些信息优势对会计信息进行变动和扭曲, 尽量为自身利益服务。不仅如此, 会计人员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着道德风险的问题, 利用信息优势贪污等, 导致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从这个角度上讲, 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会直接导致企业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四、提升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的建议措施

1. 进一步完善企业会计制度, 健全完善企业会计规范

企业会计制度和规范的不健全是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我国会计制度规范, 在会计核算制度、会计法、会计职业道德以及会计准则等方面进行完善, 并严格执行和落实。在制定和落实会计制度规范时, 应当尽量减少其不确定性, 提高企业会计制度和规范的利益认同感, 确保相关利益群体在制度落实上的相互制衡和协调。并对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规范进行一定的超前预测和分析, 提高会计制度规范的适用性和科学性, 并保障会计制度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减少外部环境变化对于会计的过度影响。尽量缩小会计制度规则中的会计程序和会计方法选择, 减小会计人员可操作的空间, 避免因为会计方法和会计程序选择出现选择性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2. 明确产权, 积极发挥产权的信息规范作用

提高产权的明细程度, 推动企业这一市场主体按照市场规则进行会计管理活动。只有确保产权的清晰才能够保障会计信息在生成以及使用上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在当前的会计制度和会计规范下, 要推动产权改进, 就需要积极围绕会计信息质量这一核心来开展。在推动多元持有者产权结构上要实现以财产所有权分散为目标;逐步形成并完善控制管理权跟剩余索取权相协调的产权制度;在推动集体产权结构上要保障其民主程序这一基本特征;确保产权结构中的剩余索取权可以及时转让。这些措施都有助于提高信息质量, 规避会计信息失真。

参考文献

[1]杨雪艳.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 2015 (33) .

[2]郭云浩, 司玉娜.浅析A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J].商, 2015 (41) .

浅谈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篇8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对策

一、会计信息失真概念的界定

目前会计学界大部分学者都把会计信息失真的定义局限在会计作弊上,但会计信息失真的范围应该比会计作弊更广泛。讨论会计信息失真这个问题,归根到底是因为失真的会计信息会对会计信息的使用者造成危害。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投资者、债权人、经理人、税务机关)在使用信息时,直到差错大到足以影响他们的决策时,才会对他们造成危害,此时才构成信息失真。因此可以界定失真的信息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会造成危害的信息即不公允的信息,另一方面是指超过重要性水平的那些使得使用者的判断被误导的信息。会计信息差错和虚假是其两种主要的表现形式。

二、引起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会计造假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古今中外经济生活中都是存在的,只是严重程度和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当前这一顽疾屡治不愈的主要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一)利益驱动,诱发造假行为

会计信息不仅是利益相关者进行利益分配的依据,也是其他利益相关者考核经营管理者经营业绩的依据。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尚不完善,各种制度尚未理顺,无章可循、有章不循的现象较为普遍。某些企业经营者存在违背会计规则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从而使自己收益(报酬、升迁等)增加的动机。他们不按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确认、计量和记录会计事项,特别是在收入、成本等相关业务上根本没有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或谨慎性原则进行处理;不按规定进行规范的摊销、预提;推迟或者提前确认收入或支出;人为地操纵成本费用的计算标准和利润分配方法,从而掩盖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夸大企业利润和经营业绩,从而达到实现小团体利益的目的。可见,利益是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原动力。

(二)监督执行乏力,会计违法违规成本较低

我国涉及对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做出处罚规定的法律很多,如《会计法》、《公司法》、《证券法》、《刑法》、《注册会计师法》等相关法律,但由于种种原因,普遍存在着执法不严、惩治力度不够的现象,不能起到惩戒作用。比如:发现机制缺乏有效性和健全性,违法违规行为被发现的概率低。惩罚乏力,对违法违规行为,不仅缺乏刑罚和经济制裁,而且缺少道德和名誉损失,舞弊者不以为耻,有的还以此为荣,良好的道德和信用并不能带来相应的收益。监管部门监管不力,他们主要依靠行政处罚手段来应对会计信息造假,对直接责任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却很少,民事赔偿更是微乎其微。与普通商品造假一样,造假的会计信息造成的后果是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泛滥。

(三)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制度保障不健全

任何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况且,为了使会计信息更符合企业实际,现代公司合约与会计规则都给经营者留有一定的信息控制权。利益驱动产生造假的动机,而治理结构和控制制度的不完善以及经营者信息控制权的存在,则给经营者进行会计操纵甚至舞弊提供了机会,如母公司挪用子公司资产、母公司通过不公平的关联交易侵害子公司利益、虚构经济业务和财务数据等等都与公司治理结构失效、内部控制弱化有直接的关系。这是产生会计信息失真的温床。

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国现行企业制度缺陷,尤其是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都是由上级政府直接任命企业的董事长或总经理,形成了一大批“官员企业家”,容易造成单位负责人独断专行,某些企业的领导人为了完成上级下达考核指标,强令会计人员调整会计账目,虚列收支,假账真算或真账假算,借以骗取荣誉,捞取政治资本,为会计造假提供了客观条件。

(四)会计人员综合素质较低,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人员的金钱观、物质观发生了极大变化,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不断蔓延。有的会计人员为了追求金钱利益、个人享乐,经不起物质、权利的诱惑,在道德观念上出现偏差、蜕化甚至沦丧;部分单位的会计人员综合素质较低,不能实事求是,恪守会计职业道德,不能坚持依法办事,有的利用职务之便,侵吞公款中饱私囊;还有的会计人员对领导人伪造、篡改会计数据敢怒不敢言,对会计工作缺乏信心,认为反正不是自己的事,避之甚远,从而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另外,一些会计人员责任心不强,综合素质较低,业务知识贫乏,缺乏钻研业务和敬业精神,墨守陈规,不思进取,尤其是对新会计制度知之甚少,会计基础管理薄弱,家底不清,财产不实,财务管理混乱,无法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加之法律意识淡薄,难免做出违纪违法的事情,也成为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

三、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和建议

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必须采取多种对策进行综合治理,做到标本兼治。

(一)对全社会加强诚信教育和宣传,形成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

国家应通过多种形式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诚信教育,运用多种手段推动全社会的道德建设,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诚信至上,作假可耻的风气。

同时要加强对单位负责人进行相关会计知识的培训,尤其是加强对其诚信意识、道德和法律意识教育,以增强其遵守财经法规意识,切实维护会计人员的正当权益,保护和奖励那些坚持原则、依法办事、恪尽职守的会计人员,让那些廉洁奉公的会计人员“顶得住、站得住”,营造抑恶扬善的良好环境,鼓励守信守法者,以此推动会计工作规范发展。

(二)加强外部检查和监督及处罚力度,增加会计造假成本

要完善会计法规体系,维护法律的权威性、严肃性。要严格执行《会计法》会计核算要求,保证会计核算内容的准确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严格会计法律责任,改变目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的混乱局面。对受理不合法、不真实的原始凭证,提供虚假核算资料的会计人员,对倚仗职权,强迫、诱使会计人员做假帐、假报告,对置法律于不顾,热衷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企业负责人,绝不姑息迁就。保证会计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体现政府的强制监管作用,让造假者的损失远远大于造假收益,杜绝会计造假的发生。

要健全会计监督评价体系,建立会计人员执业资格考试、聘任、业绩能力考核等相关管理制度。发挥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督作用,实施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实施“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其中“财务公开”、“民主理财”应成为一项重要内容。

(三)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加快改革步伐,进一步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建立企业在现代经济体制中的主体地位,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这是保证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的前提。

2、建立并完善单位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内审制度,实现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防范财务造假,有效堵塞漏洞。

3、明确单位领导人、总会计师、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人员的具体分工和职责,确定单位内部会计核算形式,强化企业会计人员的监督权,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四)提高企业经营者和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是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的关键。

1、宣传会计诚信的重要性,教育会计人员以《会计法》为行为准则,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观,自律、自重、自强,上顶住压力,下挡住诱惑,维护会计人员良好的社会形象。

2、提高现有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的标准,加强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增强其职业荣辱感。

3、加强会计人员后续教育,切实帮助他们提高素质、积累经验、更新知识。

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及对策 篇9

1.1一些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比较低,专业的会计知识掌握也不够。

会计人员在对会计信息进行审核后要对外界公布,所以一定会受到一些客观经济活动的干扰和评判,在这个过程中,会计人员的专业和职业水平良莠不齐,导致了一些专业和职业素质比较差的会计人员因为其自身的实务,造成了会计信息与事业单位实际发展不符,产生会计失真的现象。

一些事业单位对会计的管理不严格也造成了会计失真的现象,使得会计管理的科目杂乱,工作分工也不明确,人员的频繁更换,导致了会计工作人员的稳定,使得一些信息的处理产生了断层,影响了会计工作的进行,降低了会计人员工作的效率,为会计信息的失真提供了一定的客观条件。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会计工作人员为了等到升职的机会,获得更多的钱财,想要获得管理层的重用,就违背自己的职业操守,不顾道德的约束,制造一些虚假的会计信息,这就造成了会计信息的失真,最后也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1.2事业单位经营管理者受到利益的驱使,造成了会计信息的失真。

我国现阶段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对会计部门的考核主要是通过一些指标来判定的。

在事业单位的经营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情况下,一些事业单位的领导人为了向上级部门和外界交代,就让会计部门做假账,来欺骗上级或者外界,为了获得利益,而造成了会计信息的失真,他们运用自己的权利对会计部门进行操控,使得会计工作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

1.3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混乱、财务失控。

一些事业单位在进行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时,对资金的回收不及时,导致了会计信息的混乱,账面不清晰,一些信息的丢失造成了大量的坏账;

生产、销售的环节中没有对不准确的会计信息进行及时的改正;还有一些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不够,职业道德水平不高,在会计工作中做出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这些都容易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影响事业单位的发展,破坏了市场经济的秩序。

1.4内部审计的局限性难以防止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失真。

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是会计监督的重要环节,但是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人员受制于事业单位的领导,工作缺乏独立性,一般情况下,往往只审事业单位的下级部门或职工损害事业单位的利益的行为。

因此其监督作用很难得到发挥,更谈不上遏制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失真行为。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

由于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对会计信息失真也要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治理,主要的应对措施包括:

2.1督促各单位建立内部审计监督制度。

内部审计是强化单位内部监督不可缺少的制约机制,一方面,能保证会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另一方面,通过其对经济活动全面、经常、及时的监督,保证单位内部控制逐步完善。

要强化事业单位负责人的法律意识,加强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的领导。

在对会计工作的建设上不能只把目标局限于财会部门和财会人员,应把这项工作提升到整个事业单位管理层面上来认识,标本兼治,从根本上消除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

同时建立健全会计岗位体系,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分工合作体制。

2.2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经营者和会计人员素质,事业单位经营者和会计人员是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直接提供者和使用者,事业单位经营着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的提高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环节。

因此,首先要严格执行上岗证制度,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其次加强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重点加强对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计算机操作能力培训,是财会工作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由传统型向现代性,

有单一型向全面型转变,使会计人员素质适应建立现代事业单位制度和与轨迹接轨的需要。

第三,要求每一位事业单位经营者与会计人员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营理念和道德理念,一方面要增强法律意识,另一方面要增强道德自律意识,增强责任心和责任感,保持职业良知,严格执行国家方针政策和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原则,实事求是,提供准确、真实的会计信息。

2.3完善绩效考核体系,使事业单位不必编造虚假会计信息,建立和完善对经营者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使经营者和所有者的利益尽可能趋于一致。

改变目前仅以经济指标为主要内容的单一的考核办法,全面引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即对事业单位进行财务评价,也依据非财务的指标对事业单位内部的.经营过程,事业单位外部的顾客满意程度和事业单位未来的战略发展前景进行评价。

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评价模式,采用但并不依赖财务评价方式,只要事业单位经营者能得到较高报酬,经营者就不必要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

三、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造成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原因的介绍,分析会计失真对于我国经济秩序的不利影响。

会计失真影响了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篇10

试析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成因及治理对策

调查表明,多年来,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相当普遍.这不仅直接危害了会计工作的生命力,而且干扰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本文从会计信息失真的程度、表现及手段三个方面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及产生会计信息失真的五方面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作 者:周凤美  作者单位:仙居县供销社财务科,浙江,仙居,317300 刊 名: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WEN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年,卷(期): 3(2) 分类号:F275 关键词:会计信息   信息失真   治理对策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篇11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形式;原因;对策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

(一)失误性失真。所谓失误性失真,就是会计人员由于自己的主观因素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如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不强,会计信息质量较差等。还有可能由于会计人员运用的计算方法、采用的会计制度不一样,从而导致提供的会计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失误性失真是一种客观会计信息失真表现形式。

(二)利益导向性失真。所谓利益导向性失真,顾名思义,就是会计人员在自己的工作中,以自己的经济利益为第一目标,编造与事实不符的会计账册、报表及其他重要会计信息。例如在企业中,有的会计人员制造假账,有目的、有预谋的以危害集体利益来保证自己的不法利益。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一)会计从业人员原因。会计从业人员的原因也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方面,职业能力方面。身为一名会计从业人员,要有极为准确的职业判断能力。但是判断能力越强,在职务中“钻空子”的能力也就会越强。在如今的经济交易中,尤其是大企业的重要经济交易中,需要非常准确的经济核算方法和经济核算程序。否则,就会造成非法性会计信息失真。还有一些会计从业人员,能力不足,又无太多经验,无法对客观的经济活动作出准确的判断,这也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之一。第二个方面,职业道德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浪潮下,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那种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顾集体的利益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也是造成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之一。一些会计从业人员为了讨好上级,为了自己可以从中获取利益,就违背了这个职业的职业道德,按上级的授意制造虚假的财务报告。

(二)企业管理者的原因。一个企业的好坏,就要看这个企业的管理者能力的高低。而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就是董事会。所以,董事会的作用要及时显示出来。董事会要及时监督会计部门的工作,要及时披露会计信息。目前我国的企业管理者盲目追求利益指标,在自己管理的企业完成不了指标的情况下,自己的面子作祟,导致企业管理者授意下级会计人员粉饰报表和企业管理业绩。另一方面,当前我国的会计人员的工资可以说是“死工资”,而不是按绩效来提成。这样,也就使得会计人员为了赚取更多的利益而服从上级领导的安排。因此,在这种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的情况下,企业财务就成为了一块巨大的“肥肉”。

(三)财务管理制度的原因。企业内部对财务的管理没有设置专门的机构,也没有对财务的管理有制度上的要求,这也就导致企业财务管理有漏洞。另外,财务在执行过程中也有不足的地方。例如,企业未能及时与银行对账、企业往来业务过多而没有严密进行资金追踪,对于一些重要项目未能设置严格的控制等。

(四)内部监督机制的原因。在企业的内部,由于各阶层的差别,致使企业内部人员之间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各机构之间也不是互相发挥作用,而是相互竞争。这也就导致信息不能共享,信息的利用率达不到最大。在大部分企业中,一个人员身兼数职已经不是少数现象,这就导致人员不能专业化。这也为会计信息的失真埋下了隐患。审计人员往往为了自身利益而听从上级领导的授意,从而使得内部审计的真实性降低。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解决对策及建议

(一)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既然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浪潮下,我们就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的会计人员,在自己的工作中,积极抵制消极思想和消极行为,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标杆,用以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责任心和正义感,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其次,要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和处理财务信息的能力,摒弃过去已形成的排斥判断、崇尚统一的简单思维方式,树立独立职业判断意识,做到在瞬息万变的情况下积极冷静地进行会计判断。

(二)完善企业绩效考核体系。在过去,我们的政府一味强调产值和利润,这样就造成了企业管理者在企业经济不景气时要造假的现象。所以,政府要改变以往的考核指标,建立更加全面的绩效考核标准,建立起更加立体化的评价。例如企业诚信度、顾客满意度、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等。同时,要建立健全奖励机制,对于表现好的企业,实施奖励。

经理人员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推动力。作为企业的出资人之一,政府必须考虑经理人员的薪酬问题,就必须在分配上对他们有所偏重。所以,要在企业内部建立有效的经理人绩效考核标准。

(三)加强企业人员管理力度。经理人总是有能力强弱之分,所以要对他们进行鉴别,建立一个有效的经理人市场。经理人之间存在竞争,这也能够激励他们以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为原则而努力工作,从而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除了经理人之外,还要完善劳动力市场,提高企业员工的职业素质,劳动者的工资和绩效挂钩,这样,劳动者的积极性也就充分激发了出来。这样,在短期内可以缓解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从长远看,有利于企业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四)加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要加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就要进一步完善会计监督体系。就我们现在的发展阶段来看,我们的企业发展还未达到很高的层面,企业领导者还未能达到相当信任自己的员工,员工的职业道德素质也未能达到很高的要求,所以,企业内部一些问题还是需要监督。所以,企业的会计监督机制必不可少。它可以维护各个机构之间的平衡,使得各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使得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最大,而且,它可以使得各个机构之间相互制约,不会使得哪个部门的权力太大,从而使各部门通力合作,共同为企业效力。另一方面,政府的审计部门、财务部门等机构要严格要求企业和负责人,坚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并完善奖励机制,使奖励与惩罚并存。

结语: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在我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且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情况不容乐观。所以,我们不仅要维护现在的利益,更要为未来的利益考虑,重视并积极解决会计信息失真这一问题。要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就必须做到标本兼治,既要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又要在外部进行法制监督,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规范,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都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路漫漫其修远兮”,只要我们紧抓不懈, 就能看到解决问题的曙光。

参考文献:

[1]张素珍. 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A]. 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8:3.

上一篇:爱国主义知识竞赛活动 计划 总结下一篇:古筝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