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会计信息失真与治理对策论文

2024-09-17

谈会计信息失真与治理对策论文(精选8篇)

谈会计信息失真与治理对策论文 篇1

谈会计信息失真与治理对策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企业经济业务在逐渐增多,而且经济业务的复杂性在逐渐增强,这也导致了企业财务会计存在有造假,舞弊的现象出现,这些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会导致会计信息的披露没有任何效用,不会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任何的有利因素,会计信息失真轻则会影响相关投资者的利益,重则会影响国家的整体利益。所以,本文就针对会引起会计失真的原因做出相应分析,表明除了在利益驱动或会计准则落后的情况下会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分析还有哪些方面会引起会计失真的现象,并针对这些会影响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会计信息;信息失真;治理对策

在我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当今社会,信息披露成为了事物变化最新,最客观的表达方式。而其中的会计信息就是会计人员通过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等信息形成财务报告和附注,并通过报告和附注给投资者或其他相关利益人展示该公司近段时间内的财务和经营状况。然而,会计信息失真就会让这种相关利益人了解公司的财务的方式失去原有的价值,会计信息失真包括有意失真和无意失真两种,其中后者是指在财务会计人员提供的审计资料出现错误或审计人员的自身素养不足导致的报告及附注信息的错误,无意失真总体来说是人员的素养不足导致的会计信息错误,所以无意失真又被称之为会计信息错误,而前者是指财务会计人员通过一定时间谋划,进行有针对性的,有一定目的的行为,该行为又被称之为会计信息舞弊。所以会计信息舞弊比会计信息错误的严重性要高得多,所以作为高素质会计人员,一定要杜绝这样的事情发生。找到会引起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从源头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抑制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持续发生。

一、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一)会计人员整体素质较差

在新时代社会形势下,最不缺的就是人,然而最为缺乏的是人才,人才对于每一个公司来说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若一个公司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就会使得企业的整体工作效率不足,企业没有发展动力,整个企业环境就如同死水一般。尤其是财务部门的人员若缺乏相应的财务管理相关的专业财会素质,不知道什么是会计电算化,不了解会计人员应遵守什么样的法律法规,业务能力差等轻则会严重影响会计部门的整体工作效率,严重就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出现。尤其是在我国现如今的财会人员的就业标准极其低下的条件下,在我国,不管是否有以前的工作经验或是否学习过相关的财务内容,只要能够考过会计初级职称考试,就能够去企业财务部门进行应聘,这样的现象就会导致企业财务人员大都是一些只大概了解过什么是会计,什么是会计信息披露,而不知道如何进行会计信息披露,如何给企业的相关利益人提供确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二)企业内外部监管不够严格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随之可以看到,我国会计准则和会计规则的制定速度相对落后,不能够建立起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完善的会计准则和会计规则是导致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因素。经济在前方不断发展,而相关的制度和会计准则却在后面拖后腿,这样的现象就会使企业会计工作人员依旧按照原来的工作方法来进行账务处理,尤其是在有的新准则建立以后会使整个会计部门陷入一种执行标准不同或出现执行时间不同的现象。所以企业会计监督部门也就没法对会计人员所做的账务处理进行相应的监督,没有有效的监督,就会出现潜在的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其次就是有关企业内部的监管力度极其不足,设立的内部控制部门和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会计人员对经济业务的批准和会计财务报告的报出没有任何的阻拦和审核,这也就严重导致了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出现。最后就是社会会计信息监管主体—会计师事务所的责任,我国现在许多会计师事务所都没有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还有些事务所受到利益驱使,没有拿出相应的业务水准,在审计过程中只注重到人情,而不以自身的职业道德作为指引,最终就会导致审计不严格,没有做到起码的审计流程,甚至做了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事,出具了假的审计报告和附注,这样的现象必然会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现象。

(三)对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惩罚不严格

我国会计制度的法制建设不够完善,没有健全的法律就使人们在出现会计信息失真后受不到应有的惩罚,这是会计信息失真不断的重要原因,我国会计准则的落后性导致了会计人员在处理交易事项时存在着较高的弹性,使审计员在进行审计时有“人情报告及附注”出现,其最主要原因就是会计法制的不健全,对造假的处罚力度太轻,使会计人员无法在心理形成依法办事的观念,造成法律意识淡薄的现象。另外,我国目前的许多部门也不将会计规定放在心上,使整个社会法制方面都处于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状态,最终结果也是放纵了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发生,使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比较严重而且普遍发生。

(四)利益驱使下的会计信息失真

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其中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利益的驱使,在现如今的社会,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也表明了在利益面前有许多人都无法保持自己的本心,做出违反法制的现象。而企业这么做的原因就是想要企业的账面看起来比较好,能够拉来投资,或者是让财务会计人员做虚假账目,这也就从企业财务层面开始就有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例如,经济业务虚报,乱挤乱列成本费用等,其次就是有的企业会提供真实的账目供审计部门进行审核,但是他们审核的过程中受到了企业的恩惠,要求美化企业账目报告,就会出现所谓的“人情报告及附注”,这就是从审计层面出现会计信息失真。例如美化报告账目,隐藏企业需披露的项目等。当然,不管是从财务部门开始还是从审计部门开始出现会计信息失真都会影响最后的财务报告,无法让投资者看到企业真正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情况,从而影响投资者做出合理的投资选择。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

(一)提高会计人员整体素质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我国会计人员所面临的问题也会逐渐增多,如何在这个变化迅速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去,就需要我们会计人员有极高的综合素质能力,在新形势下也能够有新的综合素质,在企业实现自身价值。所以在新经济环境下,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企业本身的`会计人员素养,增强他们的专业胜任能力,让他们能够学习更加先进,更加系统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和会计专业法律知识,要求他们能够熟练的应用计算机程序,学会使用会计电算化。用电脑记账法代替以前的手工记账法。这就要求企业提供专门的培训课程,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更新他们的会计知识,提高他们的会计专业能力,使之能够有能力继续胜任会计人员这个岗位。其次要招聘一些有专业素质的会计人才,让这些新鲜血液来带动原本的会计人员,提高他们的活力,有更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并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更新他们所了解的知识,再然后就是要不断的开展一些会计知识竞赛,并准备一定的奖励,给那些知识能力强的会计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从客观因素方面提高他们获取知识的欲望。

(二)完善内外部监控机制

若要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真实可靠,仅靠会计人员自身素质是不够全面的,还要构建起健全的内外部监督机制。若要建立起健全的内外部监督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处理:首先,依据相关国家规定,建立切实可行的内部监控制度和内部控制规定,然后建立专门的监控部门,让内部控制真正落到企业实处,而不是形同虚设一般,没法起到任何用处,假若真的出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要对错误的会计处理人员进行恰到好处的处罚,不宜过重,也不易太轻,过重会给会计账务处理人员过大的压力,反而适得其反,如若太轻就无法起到处罚的效果。其次,就是要从国家企业大头开始抓起,增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保证上市公司能够有真实的会计信息披露,保证他们对外提供的会计资料都是全面的,对那些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企业处以严重处罚,包括经济处罚或退市处罚等一系列措施,严格控制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没有任何美化账目,弄虚作假的信息。再次,就是要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方式进行严格控制,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专业素养,在审计师进行企业审计时,要实时监控审计进度,看有没有出现人情审计情况。并对审计人员的审计结果进行实时公布,尽快将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及附注公布给企业相关利益者和其他想要了解该企业经营状况的人员,这样的监控机制能够合理有效的预防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出现,并能及时发现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对相关的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处以相应的处罚,强化事务所对企业会计信息的监控作用。最后,要强化社会大众对企业的监管力度,及时发现和披露有关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比如,当有关的企业利益人发现企业提供的会计报告及附注有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时,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反映,让有关部门对该公司的账目进行再次审核,如若发现有真实的信息披露不真实的现象就对企业处以相应的惩罚,并对发现信息错误的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这样就有利于企业更加注意对会计信息的披露。

(三)建立更适度的奖惩制度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从全国各地出现,这就给审计部门提供了新的挑战,并随着资本发展,有许多公司为了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就会通过美化账目,弄虚作假的方式提高企业的利润,让企业的发展看起来是平稳发展的,通常的做法都是:虚高企业利润;高估企业资本;调低企业负债等,这些方式都会使会计信息失真。所以要预防这样的事情出现,就要加强对相关造假企业及人员的惩罚力度,对蓄意造假的企业负责人和参与造假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处以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严格监控蓄意造假事项,虽然企业都要追求利益最大化,但是要真实的利益成果才能反映企业经营状况,而弄虚作假只能安慰企业自身,就会损人而不利己。之所以他们会想到弄虚作假,进行会计造假,最根本原因就是由于惩罚力度不够大,没有触及他们能够接受的最低限度,所以加大惩罚力度,使企业不敢出现任何会计造假现象是我国法律建设的一个难关。所以要不断地改进我国的法制建设,建立起更加完善,更加符合我国国情的法制制度。

(四)强化人员法制意识

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体系,强化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让遵纪守法,公平公正,真实有效等切实的落实到每个人员的行为中,在面临诱惑时,不做违背本心的事情,保证自己做的账目,提供的会计资料都是真实的,保证审核资料和出具的审计报告及附注都是根据真实的账目来的,没有任何的美化和弄虚作假。从根本上杜绝会计和审计人员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保证企业能够在真实的账目下进行公司经营,而不是每天绞尽脑汁地想要美化账目。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经济市场的迅速扩大,会计信息的披露工作对于企业发展来说越来越重要,但是投资者若要看到真实的会计报告及附注就要保证会计人员及审计人员没有任何违法事情,处理的账务及审计手段都是正常的,所以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对会计部门及审计部门的监控,建立健全法制是为投资者提供真实信息的前提。

参考文献

[1]冯柔倩,方真.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究[J].经营与管理,(10).

[2]于影.论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与对策[J].商业经济,(10).

作者:胡秀清 单位:山西省公路局吕梁分局

谈会计信息失真与治理对策论文 篇2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未能真实地反映客观的经济活动, 给决策者制定相关决策带来不利影响的一种现象。主要表现为虚盈实亏、资产不实、隐瞒负债等。

(一) 原始凭证失真

主要指会计核算资料的失真, 如作为会计信息资料载体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失真。有些单位的原始凭证要素填写不全, 使收支的资金渠道不能明确地划分;通过以夸大或缩小的方式来达到隐匿事实真相的目的, 或者用偷梁换柱, 无中生有之术列入合法项目之中;大量存在伪造账簿, 虚设会计科目, 故意违反制度要求, 采取不适当的计量方法, 以及直接捏造, 篡改会计报表数据等等。

(二) 对外投资收益体现失真

主要是对外投资财务监控不力, 许多单位受到利益驱动, 小集体、本位主义作怪, 只强调自己的小集体利益, 忽视国家利益, 采取不正当的手法, 如人为地减少收入或增加亏损, 截留或隐瞒投资收益, 不仅导致对外投资及收益水平未能真实体现, 更虚增虚减利润, 偷漏国家税款, 致使国家财政收入虚增虚减。

(三) 成本费用核算失真

主要是利用现代财务会计制度本身的局限性, 把成本费用作为调节利润的主要手段。导致会计报表低估成本费用, 夸大经营成果。而这种局限性恰巧给某些经营者以可乘之机, 隐瞒费用支出, 虚增利润, 以达到粉饰经营状况的目的。

(四) 会计报表编制失真

主要是为了达到某种利益而编制虚假或部分虚假的会计报表, 甚至编制多套内容不同的会计报表, 在面对审计、税务、银行等不同主体时报不同的报表。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及原因

会计信息失真具有多方面的危害, 一是失真、虚假的会计信息势必影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使投资者丧失对资本市场的信心, 扰乱经济秩序。同时, 也使会计诚信问题不断放大, 影响经济发展。二是虚假失真的会计信息会给信息使用者造成损失, 影响投资、决策、项目开拓及发展计算。三是普遍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直接危害法律法规的严肃性。不论是受上级指使、自身有意作为或无心的技术性失真, 均会对经济、企业、消费者造成损失, 尤其是财务核算中有法不依的现象更是对《会计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严肃性的危害。

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有很多,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会计管理体制陈旧。旧有的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合市场经济的完善和政企职责分开的现状, 会计人员在经济活动中充当了多个角色, 既当监督者, 又当管理者, 同时又属于基层工作人员。当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 会计人员往往为了自身利益不受损害而提供失真的会计信息。二是会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目前, 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仍有待提高。一些长期工作在财务岗位的人员知识更新慢, 后续教育缺乏力度, 现有的知识结构不适合新的会计制度和经济发展要求;而年轻的会计人员力量缺乏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 难以承担复杂的工作任务。三是企业管理者对会计的非法干预。管理部门及管理者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往往会不顾相关规定, 指使会计工作人员造假, 提供失真的会计信息。作为一名受领导的工作人员, 此时的会计人员往往无法受制于人, 无法抵制违法指令。四是对违反会计法规的处罚力度不够。会计法规对违反会计法规的处罚力度不够, 使得违法的机会成本很小。违反会计法规的巨大利益诱惑与低廉机会成本所形成的反差, 使得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屡禁不止。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

(一) 建立健全会计监督机制

应强化政府监督, 加强会计监督, 规范会计工作, 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将不断提高会计诚信水平。应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内部监督是会计监督的基础。加快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清理、整顿, 健全和完善社会监督机制, 推行标准化作业制度, 按照国际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规程和方法开展业务, 使其对会计的审计监督具有合法性和有效性, 提高监督质量。

(二) 优化会计法制环境

加强会计法制体系建设, 完善会计法规。认真贯彻《会计法》和国家出台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等法规制度准则, 逐步建立起规范会计信息、细化会计核算、强化会计控制的法律体系, 加大处罚力度。新《会计法》进一步明确了单位负责人为会计工作的责任主体, 各级检查机关在实施监督过程中, 应严格依法行政, 改变以往工作中“重查轻罚”的作法, 严肃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促进会计信息真实、完整。

(三) 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谈会计信息失真及治理对策 篇3

关键词:会计;会计信息失真;经济;制度

会计信息是整个信息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通过对财务、经济等特定主体价值运动以及其属性的相关表现,是反映各企业经营效益和发展变化的基础平台。新世纪以来,会计信息既是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需要,更是投资者、债权人、社会公众等对企业经济活动、当局财务状况加以了解和观察的主要依据。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会计信息越来越受到广大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广大投资者的重视,同时也正是这些因素的存在决定了信息的准确、真实、可靠。但是在近年来,由于会计信息失真而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极为严重,给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危害。因此,在目前工作中做好会计信息失真处理至关重要,也是保障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会计信息与会计信息是失真

会计信息也就是企业提供会计工作内容、经济效益的一种话题,也被人们普遍的人为是一种社会公共产品。截至目前的社会发展中,会计法律制度、会计准则、会计信息真实性等都成为了人们关注和研究的重点,也成为保证会计信息应用率的关键。

1.会计信息概念

目前,从宏观的角度去分析,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是一种公共产品,也是近年来相关工作人员关注的重点话题。会计信息作为一项与投资者投资决策、债权人信贷决策以及企业经济价值的辨别的重要环节。可以说一个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不仅影响到与企业存在一定利益关系的投资者、管理者、经营者等群体的经济利益,而且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秩序以及未来经济发展进程。

2.会计信息失真

在社会发展的现阶段,世界各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中,会计信息失真现象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也是整个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尤其是在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中,对于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研究较为深入,也较为全面,从而形成了一套系统化的管理流程。所谓的会计失真主要指的是会计信息不能够真实的反映出企业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以及工作情况,最终造成了企业经济效益的亏损。

二、企业会计失真出现的主要原因

就目前工作中以宏观角度进行会计信息分析,会计信息失真是影响国家经济政策的正确性、科学性和合理性,而从微观的市场角度分析,企业会计失真极容易造成企业经营和决策方向、目标和运作等方面出现失误,进而干扰了企业的顺利、持续发展。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总结得出,在目前的企业发展中造成企业会计失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1.法律和制度的不健全

由于会计法规、制度、规章的不完善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法律和法规的颁布主要是为了维持社会经济运转为基础的,其是由国家政府颁布和制定的,主要目的在于对相关人们的工作和活动进行约束和规范。截至目前的社会发展中,已有的法律法规都是在一定的历史环境、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下制定的,这种法律法规不免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滞后性,造成了目前会计信息在使用中出现一定的空缺。

2.信息不对称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信息的出现主要是以满足投资运行为基础进行的,是以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投资为前提的。对于一个会计信息而言,应当有助于投资者评价一个企业的投资风险和报酬从而决定是否投资;要满足债权人进行信贷决策的需要;有助于企业供货单位与客户进行商业决策,评价经营风险。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活动的参与者对市场特定交易信息的拥有不对等,有些参与者比另一些参与者拥有更多的信息。导致参与者做出错误选择。

信息不对称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获取信息不对等,一是道德风险。所谓获取信息不对等通常是指在信息不对称的状态下,接收合约的人一般拥有私人信息并且利用另一方信息缺乏的特点而使对方不利,从而使市场交易过程偏离信息缺乏方的愿望。

三、防范会计失真采取的措施

当前我国许多行业会计信息失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要切实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对此,我们应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1.完善规章制度

要完善会计法规体系,维护法律权威性、严肃性。要宣传贯彻新的《会计法》《合同法》等相关经济法规,严格执行《会计法》对会计凭证填制、会计账簿登记、会计报表编制等会计核算要求,保证会计核算内容的准确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要严格会计法律责任,改变目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的混乱局面。对不合法、不真实的原始凭证,提供虚假核算资料的会计人员,对倚仗职权,强迫诱使会计人员做假账、假报告,对置法律不顾,热衷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人,绝不姑息。

2提高企业经营者和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的直接提供者,虽然他们要服从企业负责人的领导,但会计人员又是会计信息失真的直接责任者。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有直接的关系,这里既涉及会计人员也涉及企业经营者。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保持一个平衡的心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心智结构,承担起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健康发展的责任。

四、结束语

谈会计信息失真与治理对策论文 篇4

中文内容提要----------------2

关键词-------------------------2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定义-3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及危害-----------------3

三、会计信息的成因-------4

四、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6

参考文献----------------------8

中文内容提要

会计信息是决策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在我国失真的会计信息严重地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直接影响了国家税收,同时误导财经信息,使决策部门失去准确的依据,造成宏观决策失误,容易诱发经济和金融风险。本文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治理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危害;对策

浅谈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

市场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越重要。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会计是诚信行业。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反映会计主体资金运动价值方面的经济信息。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了全社会面临的课题,会计行业面临一场严重的“诚信危机”。如何重建会计行业的诚信是我们面临的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定义

会计信息失真的定义:会计信息失真分为故意失真与非故意失真。非故意失真是由于会计从业人员技术熟练程度不足、粗心大意等非故意的因素造成的,可以通过对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的培训来提高,专业精神的强化教育来改正。故意失真是指在企业的恶意授意下,利用会计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性,有目的性地提供信息,或者违背会计规范和职业道德制造假账。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及危害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

1、会计信息不实

会计信息不实,是指会计人员在遵循会计规范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中,由于主观判断失误,经验不足和会计本身的不确定性,造成会计信息与经济活动本意之间的出入。例:某企业在年终报表中一些往来帐项应按照科目的借方与贷方明细余额分别填列,以充分体现企业的债权与债务的实际数额,但该企业没按这项原则填列,而把年末往来帐项中的借方余额与贷方余额相加减后总额填列在相应科目的一方。从列表中看出按不同信息填列报表,表现出的企业债权债务就不同,对外提供的信息就不够准确。

2、会计信息造假

会计信息造假,是指会计活动中某些企业经营者、承包者及当事人等,在各自利益的驱动下,隐瞒真实的经济事项,违反国家财经纪律,虚报重要经济指标,或少摊多摊费用。另外还有一些股份制企业,为达到提高分红数额,博取股东信任,刺激股票市价,表示偿债能力高强,或隐瞒营业亏损,减低甚至逃避纳税,事前经过周密安排,而故意造成的信息虚假。例如:浙江JY集团有限公司(下称JY集团)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拥有相当知名度和规 1

模的民营企业,主要从事食品饮料制造、加工和销售。JY集团1999会计报表由JY集团本部及杭州SL食品工贸公司(下称JY杭州)、浙江桐庐JY皇家实业公司(下称JY桐庐)、浙江JY集团嘉兴保健饮料厂(下称JY嘉兴)、浙江JY集团涪陵有限责任公司(下称JY涪陵)五家具有法人资格、实行独立核算的企业报表汇编而成。1999年合并会计报表反映,该集团年末资产总计45382万元、负债总计27296万元、所有者权益18086万元、利润总额217万元。当年会计报表未经社会中介机构审计。

2000年7月,财政部门派出检查组,对JY集团及其下属四个子公司1999年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了检查。检查发现,JY集团财务管理混乱,会计核算不规范,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经检查后调整会计报表,该集团实际资产为20098万元、负债为15667万元、所有者权益为4431万元、利润总额为-3271万元。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分别虚增了126%、74%、308%,利润虚增达3488万元。检查结果被财政部门公告,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强的反响。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失真的会计信息严重的影响了我国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愈演愈烈的会计信息失真已经给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害。其危害表现在: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失控,严重影响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影响了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动,破坏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给企业直接带来了资金短缺,效益低下,持续亏损的恶果。另外,会计信息失真还直接助长了各种腐败现象,败坏了社会风气,一些地方官员和企业的老总们为了维护政府和企业的政绩和业绩,不惜一切代价,有意识的引导会计人员造假,行政干预银行贷款给企业,以达到混水摸鱼、移花接木的目的。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

只有认清会计信息失真的真正原因,才能采取切实措施进行治理。当前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是:

(一)利益驱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长期以来,上级考察下级在经济活动管理中的成绩,主要是以利润和产值来衡量的,只要有利润产值,下级就有了政绩,有了政绩就可以提升,从而带来更多的货币收入和非货币收入。同时,作为全面反映企业财务经济状况的主要途径,会计信息直接影响税务机关及其他使用会计资料使用者的判断和决策。正是由于这种影响,会计主体会因偷税或者促进股市融资等不同的目的,对会计信息进行一些有违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处理。在此过程中,会计人员出于对自身工作、报酬、职务等私人利益的考虑,往往会屈从于管理者的意图,从而

丧失职业道德,进而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

(二)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目前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特点是股权高度集中,在资本市场上,分散的、弱小的股东很难对经营者的行为产生影响。同时一般股东的投资目的主要是为了在股市上取得股票的转让收益,这就决定了其并不十分关心公司的生产经营和会计信息的真伪。从理论上讲,会计信息供给与需求作为矛盾的统一体,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共同决定着会计信息质量,任何忽视需求质量的行为,都不可能形成令使用者满意的供给质量。由于股东对会计信息的披露“关注不够”,呈现一种“理性的冷漠”,因而实际需求乏力。这种“理性的冷漠”体现在:股东们即使认为提高信息披露质量肯定比不提高好,但由于内在需求意愿并不强烈,在付诸行动上并愿意付出更多的实际代价,最终必然产生会计信息实际需求不足的结果,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必然泛滥。

在我国现有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企业外部所面临的产品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但仍缺乏来自资本市场和经理市场的竞争,资本市场规模小,不活跃,监管政策不完善,力度弱,在经理市场上综合能力强,能独当一面的职业经理更是凤毛麟角,因此导致外部治理结构不健全。在内部治理结构方面,由于公司股本中国有股是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控制,在公司中扮演股东角色,由于目的与公司真正股东的目的是不一样的,他们可能更关注公司的业绩对自身仕途的影响,对于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往往并不关心。同时,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人员往往由公司内部人员兼任,董事会、监事会难以发挥监督和控制经理人员的作用。因此,在这样的公司治理结构之下,会计舞弊、会计信息失真是不可避免的。

(三)会计监督体系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我国审计监督体系中国家审计的力量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首先是监督不到位,表现在国家对基层单位会计工作的监督仍停留在以国有单位为对象,对大量非国有单位缺乏必要的经常性的制度化监督,同时监督主体是多元化趋势,多个部门对同一单位会计工作进行交叉检查的现象比较严重。其次是监督和再监督不力,少数企业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其监督职能难以施展,监督效力偏弱;外部审计独立性虽强,但也存在会计师事务所为自身利益而对被审计单位出具审计报告避重就轻。

(四)会计法规不完善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近年来,虽然我国各种会计法律、法规不断修改完善,但由于经营者法制观念淡薄,有关规定不配套,执法环境欠佳及执法者本身素质低下,对违规违纪者惩罚不力等因素,会计法律规范的执行仍不理想。但就现有会计管理法规、会计管理体系而言,还存在理念滞后,规定内容空泛,监管手段不明确等局限。

(五)政府行为不规范

政府行为不规范,是导致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 首先是政府的行为规则远未达到按市场经济规则办事的要求,有的地方政府直接管企业,对企业领导实行指标考核,责任审计,奖优罚劣,而企业领导为了过关,效益好时将利润“打埋伏”,完不成任务就假造利润,没有切实可行的制度约束。例如:JY集团违纪手段之一就是在享受政府优惠政策的同时转移收入,漏缴税收。JY集团子公司JY涪陵是当地重点企业,享受政府税收优惠政策。为偷逃税收,JY集团采用了转移销售收入和费用的办法,将自己销售、自己收取货款的产品,通过开具JY涪陵的销售发票,转作JY涪陵的销售收入。1999年,JY集团共转移销售收入3784万元。同时为收回因转移销售收入所带走的经营利润,JY集团又将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812万元划转到JY涪陵账上列支,造成两个公司销售收入、成本费用严重失实,应缴未缴各项税款115万元。

(六)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职业道德意识不强

会计人员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一方面会计人员的业务整体素质还不高,在一线从事财务工作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甚少,会计后续教育缺乏力度,一些会计人员实际业务操作技能较低,对较复杂的会计业务很难较好的处理;另一方面,会计人员整体职业道德素质也不高,敢于同违法违纪作斗争的少。

四、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

(一)建立规范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

1、充分发挥法人治理结构约束机制产生的效益和作用。

包括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制度、调整持股结构来分散大股东的股权、建立审计委员会、建立股东对经营管理者的强力约束、建立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基于合约的委托代理关系等措施。

2、加强资本市场、经理市场等外部市场建设,完善公司外部治理结构。当务之急,要尽快发展证券市场,扩大证券规模,分散股权结构,从而尽快建立起有效的资本市场,培养理性的投资者群体,促使有效会计信息需求主体市场的形成;建立专业经理人才市场,将竞争机制引入企业经营者的任命,并通过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将替换机制引入专业经理人才市场;积极培育壮大机构投资者,努力发挥其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积极主动地监督作用。

3、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股东和潜在投资者需要得到定期、可靠、可比、足够详细的信息,从而使他们能对经理层是否称职做出评价,并对股票价值进行评估。

(二)建立健全会计信息质量监督体系

1、财政、税务、金融机构的监督,一是统一发票管理,把发票管理与税收征管统一起来,照章纳税。

2、健全社会监督机制。要让会计师事务所等监督机构尽快摆脱其所属的行政部门,走向市场;注册会计师要推行标准化执业规范;要加强对社会审计组织经营的管理,这些组织的存在是依靠监督、审察等各类经济活动而延续下去的。

3、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强化内部监督。内部控制体系是企业内部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基础,在此技术上健全和完善内部会计管理和控制制度。包括会计人员岗位责任、账务处理流程、内部牵制、稽核、定额管理、原始记录管理、财产清查、账务收支审批、会计档案保管、财务分析、违纪处理等项制度。采取的有效的控制措施,从原始凭证的索取,到会计报表的核算,规范必须的程序,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强化内部监督,防止非法取得或填制、伪造原始凭证,强制会计人员必须依据真实的原始凭证进行核算,从而形成的一套严密的控制体系。杜绝违法现象的发生。

(三)进一步完善《会计法》,加大对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行为的处理、处罚力度 加强法制观念、完善会计法规建设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单位领导人的认识,增强法制观念,使之能带头遵守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积极支持会计人员创使监督职责,自觉接受监督。同时,还应完善会计法规建设。《会计法》中规定:会计人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违法收支不予办理。但在实施《会计法》的过程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普遍、处罚难办”的现象仍大量存在。为此,必须进一步完善《会计法》的可操作性。比如将虚假信息提供给国家、社会和投资者,并造成损失的人员在《会计法》中明确规定应给予重罚,但缺乏处罚的具体标准和细则,操作起来很难掌握。所以,应提高《会计法》的可操作性,使会计法规体系更加规范,更加科学。会计人员只有遵循《会计法》的规定工作才能防范和杜绝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应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法律保护对敢于坚持制度、坚持原则和秉公办事的财会人员,要给予工作上的支持和法律上的保护。

(四)加强会计培训,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作为一名财会人员,首先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既要掌握会计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又要能通过对会计核算资料的考核分析来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为企业的现代化经营与管理提供参考。还要精通会计法规,会计制度,能及时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有用的会计信息。因此,一方面要对现有的会计人员进行必要的分流,对于既不能胜任工作又无培养前途的会计人员,可分流到其他岗位;对新进财会人员要严格把关,不符合要求,不得进入会计部门工作。另一方面,要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使其知识不断更新,适应生产经

营的要求。其次,要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作为一名财会人员,在处理经济业务的过程中,一定要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做到敬业爱岗、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密守信,以“不做假账”为道德准绳,以《会计法》为行为准则,做到自律、自重,依法理财。第三,会计人员应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在履行职责中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不论遇到何种情况,不丧失原则,不图谋私利。总之,我们应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透明度,规范会计信息披露,加大对会计行业的整顿和建设,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五、结束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会计信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会计信息作为一个重要的信息来源,正时刻影响着现代经济社会的每一部分。因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所以,应该在新《会计法》的引导下尽快建立科学化、合理化、现代化的会计行为管理标准,用合理的会计行为标准管理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使管理者在会计行为的实施过程中就能识别和暴露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尽量减少因会计工作的失误和违法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会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马鑫.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商场现代化》2008年2期。

谈会计信息失真与治理对策论文 篇5

摘要: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频发,如若听之任之,无论是对企业而言,还是对社会而言,乃至是整个国家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隐患。为此,结合会计信息失真方面的研究经验,就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展开探讨,以期为进一步提高我国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对策

引言

会计信息可以说决策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所在,因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也直接决定了信息的使用者能否作为正确的决策。尤其是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频频发生,不仅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隐患,也给社会经济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危害。所以,进一步规范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程度尤为重要。为此,笔者从有意识与无意识两个方面入手,对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其解决对策展开粗浅的探讨,以供参考。

一、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第一,因为有意识问题,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所谓的因为有意识问题,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其主要是指在进行会计操作时会计从业人员明明知道自己已经违反了会计法的相关规定,但是仍然肆意妄行的错误操作。而造成有意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根本原因则是因为制造虚假会计信息能够让企业或者是企业的管理者获得一比不菲的收入。首先,由于企业经营管理者自身的问题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不少企业,其本身的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往往处于代理与委托的一种合作关系,因此二者寻求的效用指

标是不同的,所以在效用函数的利用上就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进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其次,因会计主体行为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其主要是指在会计从业人员并没有清楚的掌握并且拥有应用国家最新推出会计法律的能力,以至于在实际业务操作过程中无法将其科学地应用到日常工作之中,且部分会计从业人员缺乏职业道德极易因为利益做出违法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最后,因企业内部其他员工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其主要指企业的其他员工在基础数据上作假或者进行了不规范的处理,导致会计从业人员所拿到的基础数据就是错误的,其所制作出来的会计信息势必也会出现失真问题。第二,因为无意识问题,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因为无意识问题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主要表现在会计政策与会计方式的不同选择之上,可以说会计报表与会计账目虽然对应着相同的原始凭证,但是因为同一个会计项目其能够反映出来的会计成果也是有所区别的,所以也就使得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在会计信息的利用上对财务状况的真实把握情况也不尽相同,从而引发无意识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首先,会计方法与会计理论这两者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缺陷。我们都知道会计学不仅拥有着经济学对于某些数据需要进行假设、估计的特点,其还拥有这较为严谨的数学逻辑性,而这两者之间恰恰存在着较大的矛盾性。所以在会计操作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一些不可抗力因素,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造成一定的偏差。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这些会计信息的主观因素过于强大,且又无法避免,在实际操作工作中往往都是依靠会计从业人员自身的主管意识进行计算的,所以对会计从业人员的会计业务水平、会计业务

经验都有着极为苛刻的要求,一旦这些因素发生变动,那么势必也会对会计整体工作质量造成巨大的影响。其次,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备本身的设计就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我们都知道会计信息的制作者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二者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利益关系,且两者的利益分配不同,而会计报表之中所反映出来的数据信息恰恰就是使用者利益评判自身得失的关键依据。但如若会计信息的制作者其本身与这些数据信息存在一定的牵扯,那么就有可能因为个人利益,造成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此外,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其本身就存在着不确定因素,因此也会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造成影响。最后,会计从业环境会对会计信息造成一定的影响。这是因为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信息化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之中,而在会计工作之中的应用,也进一步影响到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传统的会计信息在初期的整理与收集过程中不仅需要财务部门提供相应的数据,还需要企业的其他部门进行配合提供原始数据。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会计从业人员可以通过更加先进的手段从企业外部获取这部分信息,此举虽然 地提高了数据收集与整理的速度,但也多多少少影响到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二、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解决对策

第一,针对有意识会计失真的解决对策。针对因为有意识而造成的会计失真,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在企业中为全体工作人员制定出一套完善的监督与奖惩管理机制,并将其充分的运用到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身上,从而使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能够谨记职业道德与国家的法律法规,进而做出对双方都有利的正确选择。企业应该定期组织会计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将会计法律法规灌输给每一名会计从业人员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与职业道德素养,从而保证构建一个健康有序的会计主体。此外,企业还要对能够对会计信息真实性造成影响的其他员工进行全面的监督,为其构建出一套晚上的监督与管理体系,从而确保原始会计信息的准确性。第二,针对无意识会计失真的解决对策。针对因为无意识会计失真问题时,首先,要从会计方法与会计理论存在的缺陷问题入手加以完善。这是因为再次构成中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极易受到主观因素的直接影响,所以在手机会计数据时必须要尽可能地减少主观因素所带来的影响,使用科学的方法获得会计资料,并通过会计确认标准的构建,对会计核算模式、会计政策进行改变,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其次,针对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中存在的问题,会计从业人员要尽可能地战胜会计准则之中的各项不确定因素,必须要严格地按照会计实际操作对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进行逐一的修正,在会计政策的选择上要将企业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都斟酌进去,从而达到均匀分配利益的最佳理想

状态。最后,要从会计从业环境加以改良,为会计工作提供一个更为健康的工作环境,并加快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将由科学技术所带来的不确定因素降到最低点。

结语

通过本文笔者的粗浅阐述也是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更加清楚地意识到,会计信息失真可以说是一个极其难缠的问题,如若想要彻底杜绝会计信息失真的出现往往极为困难,但是如若听之任之也势必会给整个企业、整个社会乃至整个国家都带来巨大的威胁。所以,笔者认为,会计从业人员在针对会计信息失真这一问题时,必须要始终保持正确的立场,严格按照国家会计法律法规开展各项会计工作,积极主动地为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而尽自己的一份力,从而促进会计工作向着更加良性化的发展道路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试论会计信息失真及其治理 篇6

目前,会计信息质量特别是会计信息失真是世界各国所普遍遇到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它导致了宏观调控与微观决策的.失误,干扰了市场经济秩序,为经济犯罪提供了方便,带来了行业不正之风,严重削弱了国家财经法规的权威性,如果不认真加以研究解决,必将影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作 者:金海英 李杨 Jin Hai-ying Li Yang 作者单位:金海英,Jin Hai-ying(盘锦市公共行政服务中心,辽宁,盘锦,124010)

李杨,Li Yang(人民银行盘锦市中心支行,辽宁,盘锦,124010)

谈会计信息失真与治理对策论文 篇7

一、对财务信息真实性的认识

一般而言, 财务信息的质量主要表现在可靠性和相关性两方面, 就可靠性来说, 构成可靠性的各因素中, 最重要的就是真实性。同时真实性也是对会计工作的主要要求。财务信息无论在微观管理、宏观调控及促进现代经济发展等各方面, 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真实的财务信息在微观上可以帮助企业认清环境, 保证企业了解自身的实际情况, 从而进行有效的生产经营计划、组织与控制, 改善经营管理,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使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做到“知己”;真实的财务信息可以帮助国家合理配置和调节社会上有限的资源和生产要素, 提高劳动生产率, 节约资源, 使有效的生产获得最佳效益。同时, 可以帮助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状况有正确、深刻的了解, 从而便于国家拟订符合实际的各项政策;真实的财务信息还可以作为一种战略资源与其它物质资源一起投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动中去, 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协调企业所有者、债权人、经营者之间的经济利益, 规范各种经济行为。虚假的财务信息不但无法起到上述作用, 还会干扰市场经济秩序, 导致宏观调控和微观决策的失误。比如美国1929年的大危机就是从证券市场崩盘开始的, 而崩盘的主要原因是财务信息失真, 误导了投资决策。为此美国会计界遭到猛烈的攻击, 国会被迫通过了《证券法》、《证券交易法》, 对规范会计行为和防止财务信息失真作出了严格的规定。

二、财务信息失真的表现

会计原始资料失真、任意调节利润、成本费用不实以及账外设账等都是失真的表现。然而, 财务信息失真并非仅指会计从业人员做假账这么简单。财务信息是会计规则执行人根据一定的会计规则而生产出来的。如果财务信息是失真的, 那它必然与财务信息生产的某个或所有环节相关。高质量会计规则是产生高质量财务信息的基础, 因此, 财务信息失真首先与会计规则的质量相关;当然, 即使会计规则的质量再高, 也只有得到有效执行才能产生高质量的财务信息, 故财务信息失真又与会计规则的执行紧密相关。总的来看, 会计规则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 无外乎以下两种情形:一是会计规则执行人故意违背会计规则;二是会计规则执行人由于客观上的原因在会计规则的执行上存在偏差。据此, 财务信息失真可区分为规则性失真、违规性失真和行为性失真。

(一) 会计原始资料失真。

这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不合格制作;不按国家有关规定设置账户, 或者根本就不设置账簿, 在实际工作中采用以表代账的方法, 不合法原始凭证大量存在, 白条抵库, 甚至为了私利、小集体利益用假凭证中饱私囊。值得指出的是, 如果发生的经济业务事实是假的, 财务信息必然失真。会计没有责任也没有能力去调查经济业务事实的真假。

(二) 任意调节利润。

在每个会计期间结束时, 一些企业在上报会计报表时, 往往不是根据有关会计记录如实反映, 而是根据“需要”来人为“调节”报表。向银行贷款时夸大资产和净利润量, 掩饰不良资产;向税务局申报纳税时, 隐瞒利润额;向主管部门上报经营业绩时, 却又向实际数字“注水”;企业改制时, 自然就把净资产、利润变为负数。

(三) 成本费用不实。

在理论上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就会产生不同的财务信息。如原材料分别采用先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 则库存原材料的成本就不一样;使用不同的分配率, 同一产品承担的制造费用也不一样。在把客观原因放在一旁后, 还会发现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缓摊待摊费用, 少提或不提折旧等手段以降低成本;相对地利用虚列成本费用、超额计提折旧等方法增加成本。无论何种手法, 成本费用不实也导致失真财务信息的产生。

(四) 账外设账。

一些企业为了在不同单位面前能有一个较有利的地位, 为了应付主管单位、工商、税务、银行、审计等部门分别建账, 基本上是按以上单位的要求进行倒记账。不少企业为取得有关银行信任, 争取多贷款, 编造反映较大利润的会计账簿与报表;而为达到漏税的目的, 提供给税务部门则是收支相抵, 略有盈余的会计报表。这些财务信息毫无真实性可言。私设小金库是财务信息中不反映的, 也影响了财务信息的真实性。

三、财务信息失真的产生原因

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 经济体制过渡时期, 新旧体制并存不适应经济改革、开放和发展的形势, 出台的改革措施和规章制度不配套、不完善, 经济监督缺位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偏低是财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

(一) 国有企业产权机制功能残缺和无序运转。

合理的产权机制是一个社会财产经营取得良好效果的基本保证。财产运作中的各种权利, 主要指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 所有者为了制约并有效地奖惩经营者, 经营者为了充分, 全面表述自己的经营才能、努力及业绩, 都需要借助财务信息这唯一的工具。两者关系协调, 既以财务信息的积极作用为前提又以财务信息的质量得到保证为结果, 反之两权关系的不相称及不协调, 必然表现为财务信息质量不高。最接近财产使用的最低层经营者, 掌握的财务信息最直观、及时、真实, 越远离财产使用, 其掌握的财务信息越得不到保证。国有企业所有者职能主体多元化, 经营职能分散化, 会计成为各利益主体争夺利益的工具。这样由于利益主体多, 财务信息传递线路长, 中转站多, 财务信息失真程度就严重。

(二) 现行财务制度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

一是过分注重与国际接轨, 脱离国情。二是财务制度脱离实际。从财务制度的设计看, 实际上建立在企业具有健全的约束机制和科学的决策机制基础之上的。这种超越客观经济环境, 超前其他各项改革的措施, 实际上脱离了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实际, 因而出现了一些事与愿违的结果。三是制度没有明确国有资本出资人的管理空间, 对企业理财自主权放得过宽过大, 在缺乏有效监督与约束机制的前提下, 出现了企业滥用权力的现象, 经营者几乎在没有任何约束的情况下行使“理财自主权”。

(三) 财务与会计监督缺乏应有力度。

会计具有两大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 会计是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 也是外部会计监督的对象。现实情况是内部会计监督由于利益驱动和其他的一些复杂的原因名存实亡。对会计的外部监督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财政监督;二是税务监督;三是审计监督;四是司法监督。虽然监督方很多, 但由于政出多门, 监督分散, 部门之间相互扯皮的现象, 致使执法处理上不力。监督流于形式, 执行不力, 落实不够, 对违法违纪行为的处理不严。

(四)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缺失, 执行环境不良。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当遵循的道德标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包括政治素质、法律要求、专业素质和道德品质。会计作为职业, 有它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 会计人员应努力学习掌握较多的专业知识。作为生产经营管理的职能部门, 应服从法人利益, 保守商业秘密。当前企业经营行为短期化, 各种不规范的财务行为时有发生, 会计成为各利益主体争夺的“焦点”, 部分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不高, 加之受制于所处的环境。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情况时有发生。

(五) 有效需求主体的缺失是财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

目前财务信息呈现出公共产品的特征, 供给方不能从信息的供给中得到直接的经济利益, 甚至不能补偿信息披露的成本。所以, 信息供给缺乏创造需求、引导需求的主动性, 而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信息需求则在日益推动会计的创新与发展。财务信息使用者是财务信息需求市场的主体, 财务信息市场是否有效, 关键取决于使用者的行为是否遵循了市场运行的一般规则, 其判别标准有四个:一是使用者对信息需求内在动力的大小。当主体所有权明确, 产权边界清晰, 并能人格化时, 相关利益主体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 必然对企业的财务信息极为关注, 具有渴望准确、及时了解企业财务信息的强烈冲动。二是使用者的成熟程度。财务信息只有被使用者阅读、理解并被作为决策的依据时才能发挥效用。也就是说, 会计报表的使用对象是那些拥有适当的财会专业知识和企业管理知识, 又愿意花精力去研究财务信息的人。三是使用者群体影响力的大小。只有当使用者成为自觉的信息消费者, 为了共同的利益能自觉地走到一起, 提出自己的见解, 并能通过有效的途径反映自己的观点, 成为一支足以与信息生产者抗衡的力量时, 信息需求者才能成为制约供给质量的强大的反作用力量。四是信息需求方的力量均衡。从理论上讲, 在有效市场竞争条件下, 供给质量和需求质量首先经过各自的充分竞争达到自身的均衡, 最终实现供给质量与需求质量的均衡。这时的会计报表信息应是信息供给方和需求方均能接受的信息, 是程序理性和结果理性完美结合的结果, 是均衡信息。信息需求方要达到均衡状态下的信息质量, 其前提是需求各方的力量要均衡。在我国, 政府作为最大的财务信息需求主体, 在市场经济中扮演了多重角色, 制约了其成为真正的信息需求主体。而其他主要需求主体, 如投资者、债权人、会计事务所等都缺乏对真实财务信息的需求。

四、提高财务信息真实性的途径

(一)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的本质决定了市场机制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性手段, 而资源的优化配置是通过市场主体的理性行为来实现的。而市场主体的理性行为又有赖于高质量、真实的财务信息。目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阶段, 未形成真正基于市场的财务信息群体, 这迫使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面对日益泛滥的财务信息失真, 不得不更多地依赖于生产过程控制和政府监管来治理信息失真, 而不能有效利用市场力量来抗衡。但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更多体现“私法治理”精神, 即每个主体充当自己的警察, 保护自己的利益。因此, 培育真正意义上的财务信息市场需求主体, 是有效治理财务信息失真的必然选择, 也是市场经济走向成熟的客观要求。

(二) 建立、健全单位内部财务会计制度。

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核算方法, 包括账户体系、账务处理流程, 会计报表凭证检查制度等等, 建立、健全会计计量计价制度、台账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内部审计制度等等。把内部会计核算制度和会计工作规范化结合起来, 使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得到有力的程序保障。

(三) 确保会计管理机构的监督职能。

要确定会计管理机构在管理会计工作的地位及在会计监督方面的职责权限, 并明确其要定期负责对各单位会计工作进行检查。同时, 会计管理机构应与工商、银行、审计等有关部门建立必要的工作联系, 共同查办涉及会计方面的案件。

(四) 完善社会监督体系, 加强各职能部门的监督职能。

依法实行企业年度会计报表由社会审计组织进行年审的制度, 有效制止和防范会计报表弄虚作假的行为, 提高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同时应尽快理顺工商、税务、金融、审计等部门在财务信息监督中的关系, 形成监督合力, 打击弄虚作假行为。

(五) 强化会计队伍建设。

一是通过实行有效的在职培训制度, 进行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 培养一支职业道德好、业务水平高、知识结构层次合理的会计队伍。二是改革现有的会计管理体系, 成立一个类似于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社会管理会计中介组织, 会计从业人员必须是该组织的成员, 会计人员的任职资格, 包括业务素质、职业道德及后续教育都由该组织负责, 只有符合任职资格条件的会计人员才能由该组织委派到各单位担任会计职务, 从而改变会计人员对企业经营者的依附关系, 免除了工作中来自经营者的压力, 有助于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

五、结语

对于当前不断出现的财务信息失真的现象, 要认识到财务信息真实性对于企业、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 财务信息失真是导致决策失误的重要原因。了解当前财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和产生的原因, 找出提高财务信息真实性的途径。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创造财务信息的有限需求主体;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 完善社会监督体系, 从程序上控制财务信息的质量。明确会计管理机构的职责, 强化会计队伍建设, 为提高财务信息质量打好基础。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财务信息质量存在的普遍失真问题, 剖析失真的表现, 揭示信息失真产生的原因, 并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单位内部财务会计制度、确定会计管理机构在管理会计工作的地位、完善社会监督体系、强化会计队伍建设等方面探讨提高财务信息真实性的途径。

关键词:财务管理,会计信息,信息失真,会计治理

参考文献

[1] .赵珊.对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探讨[J].交通财会, 2003, 8

[2] .李德丽.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思考[J].管理世界, 2004, 9

谈会计信息失真与治理对策论文 篇8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 成因 现状 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本市场和大众资产性投资也随之发展起来。在此背景下,企业越来越重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以逐步提升其会计工作质量,提高其决策的科学性。对企业而言,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前提和基础。但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一些企业因为信息失真问题影响了其正常的经济活动,造成了重大损失。因此,当前深入分析和研究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对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1 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现状分析

所谓会计信息,就是指会计单位通过财务报告、财务报表或附注等形式呈现给投资者、债权人或者其他信息使用者的反映会计单位财务和经营情况的信息。

而会计信息失真则主要指会计单位的原始凭证与财务报告不符,即会计信息的输入与输出不一致,造成信息虚假。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营发展,甚至还会威胁到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因此,企业必须加强会计信息管理与控制,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对策,以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出现。

近几年来,在资本市场中发生了不少会计造假案例,如银广厦、深圳原野、红光实业、亿安科技、黎明股份、东方锅炉等上市公司都是利用虚假会计信息,为个人或小集团谋取私利,严重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造假成本与造假收益的不对称,助长了会计造假。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存在着对虚假会计信息的旺盛需求,只要造假预期成本小于造假预期收益,上市公司就有“博弈”的理由和冲动。“银广夏”1999和2000年虚构利润7.45亿元,但其停牌时的流通市值比1998年末增加了至少70亿元,“变脸”现象从另一角度证明了会计造假的收益效益。也就是说会计造假的收益明显大于成本,“刚通报了张家界,又冒出了麦科特;刚处罚了ST黎明,又惊爆银广夏”。前赴后继的“英雄壮举”仍将继续,可能蔓延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因此,加强会计信息管理,建立健全企业会计监督体系,是提升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保障资本市场高效稳定运行的重大举措。

2 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2.1 粉饰经营业绩,维护企业领导者的利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驱使下,一些企业经营管理者通过粉饰经营业绩、操纵利润、转移固定资产以及偷税漏税等非法手段维护自身利益,以实现利益(经济的或非经济)的最大化。

在实际经营活动中,企业领导者主要通过财务会计信息来控制经营者。在经营业绩的压力下,一些经营者明知其生产经营活动无法获利或经营目标者无法实现,仍指使会计人员弄虚作假,篡改会计数据,严重损害了社会利益。具体而言,会计信息造假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所得税费用的计算与交纳。所得税费用是以应税所得(会计利润+调整项目)为计税依据来计算的,为了减少所得税费用,众多企业采取了隐瞒收入、虚列费用、该调整的项目不调整等手段降低应税所得,从而达到少交所得税的目的。②企业所有者的责任动机。在委托代理关系下,所有者与经营者容易出现利益冲突,加之企业受托人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企业便利用会计操纵,扭曲会计信息以维护和扩大自己的利益,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下降。

2.2 会计法规制度不健全,社会审计监督缺乏独立性。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发展,会计规范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尽管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以《会计法》为中心的相关法律法规,但在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实行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会计准则定义模糊、会计制度的适用性有待加强以及会计处理方法专业性不强等。另外,在社会审计监督方面,民间审计作为外部审计的重要力量,以有偿审计为主,其独立性不强,监督效果和范围有限。

2.3 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职业道德水平低下。以操守为重,坚持和遵守从业原则是会计人员做好会计工作的重要前提。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低下,在利益的驱使下,利用职务之便,任意挪用公款、更改财务数据、弄虚作假,严重破坏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此外,企业的管理水平也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很多企业因缺乏完整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导致其财务分工不明,内部审计监管不力,从而影响了其会计信息质量,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3 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措施

3.1 对经营者实行激励机制及约束机制,加强中介机构的管理。①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领导责任意识。首先,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合理分置企业股权,明确产权主体,防止出现“一股独大”的情况,影响其决策质量;其次从法律角度规范和约束企业管理者的经济行为,从根源上杜绝会计失真;最后,建立健全绩效评价体系和奖励机制,要求企业管理者在其任期内强化责任意识和管理意识,激发其主动性和积极性,适当减少其经营压力,以有效减少信息失真情况的出现。②建立和完善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对企业而言,要想提升其会计信息质量,除加强会计信息管理,提升会计人员质量外,还应建立起完善的内部监督和控制体系,以有效保证企业资产安全。在建立和完善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时,企业应坚持效率与质量并重原则,实现全面监督与控制,确保其控制措施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此外,企业管理者还要充分调动会计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内部人员联系与交流,推动内外控制的有机统一。

3.2 建立和完善会计法律法规制度,加大会计违规打击力度。①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建设,制定完善的法制体系。首先,从法治建设角度来看,国家应进一步明确会计工作原则,制定相应的法律标准,同时还要逐步细化会计信息失真的责任范围,以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在法律的制定上,国家应确立切实可行的技术规范,同时还要强化国家监督、社会监督和企业内部监督的作用,提升监督效果。②建立完善监管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在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作用。首先,应当明确监管部门、理顺现有的监督体系,达到统一协调;其次,明确区分不同部门的监督权限和职责,实现各司其职;再次应制定详细可行的监督检查办法和操作,切实加大执法力度。最后,政府要加强对独立审计机构、资产评估机构的资质审查,业务检查和行业自律方面的管理,督促审计机构提高素质和能力。

要想充分发挥会计法规的作用,就必须进一步加大对会计信息造假的惩处力度,使企业管理者和会计从业人员自觉规范其行为,杜绝会计信息造假,以提升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3 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力度,提升企业整体会计水平。提升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在于培养高质量的会计人员。因此,企业应进一步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力度,定期组织各项培训活动,以提升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最终实现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提高其会计信息质量。具体来说,企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是强化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要求其认真学习并掌握各项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企业会计工作的规范性。同时,企业还要逐步建立健全其会计培训机制,完善其基礎配套设施建设,丰富会计人员的学习途径和方式,以提升其实际业务水平,最终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二是引导企业会计人员树立科学的工作观,强化其责任意识,不断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平。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应以《会计法》为依据,自觉规范其行为,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三是企业要保证会计人员工作的独立性,支持和鼓励其依法履行其职责。同时,企业还可以建立一整套较为系统地会计工作保障体系,以提升会计人员的工作质量,防止出现会计人员因依法履行职责而遭受报复的情况出现。

4 小结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系统过程,同时又是一个法律制度、会计制度和企业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对遏制会计信息失真,维护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合理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方徐.浅谈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及解决对策[J].江苏建材,2007(02).

[2]王静.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及解决对策分析[J].中国外资,2014(01).

[3]蒋贵莹.对防止企业统计信息失真策略的研究[J].时代金融,2013(02).

上一篇:上海交通大学emba下一篇:采购合同审计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