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2024-10-07

我国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精选8篇)

我国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篇1

我国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会计在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我国在远古时期曾出现过“绘图记事”、“刻记记事”和“结绳记事”等最简单的原始会计行为,并被认为是会计的起源。西周王朝(大约公元前1100年~公兀前770年)是我国奴隶社会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已经出现了“会计”一词,其基本含义是:既有日常的零星核算,又有岁终的总合核算,通过日积、月累到岁终的核算,达到正确考核王朝财政经济收支的目的。后来清朝学者焦循在《孟子正义》一书中将“会计”一词解释为:“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即“会计”一词包括了日常的零星核算和定期的总括核算两层意思,基本上表达了会计在核算方面的主要特征。随着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当会计成为国家行为的时候,“官厅会计”便应运而生。为管理贡赋、徭役等征收与分配,西周王朝在官厅中专门设置了位高权重的管理全国钱粮、赋税和官厅财物收支的“司会”一职,设立了独立的会计部门,并与财物保管等业务部门之间有了比较明确的分工;会计与出纳也有了初步的分工。此外,西周还规定了“以参互考日成,以月要考月成,以岁会考岁成”的会计检查制度。其中的“参互”、“月要”和“岁会”,相当于当今的日报、月报和年报,初步形成了会计报表的雏形。可见,我国会计在西周时代已有相当大的发展。正如美国会计史学家查特菲尔德在其名著《会计思想史》一书中指出:“在内部控制、预算和审计程序等方面,周代在古代世界是无与伦比的”。

随着封建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会计技术方法也有了进步。秦、汉时期广泛采用了以“入”、“出”为记账符号、以“入一出:余”(或“收一付=余”)为基本结算公式的简明会计记录法,用比较固定划一的会计记录格式,取代了文字叙述式的、烦琐的会计记录方法。自西汉始,人们将会计记录与统计记录划分开来,把记录会计事项的简册称为“簿”、“簿书”或赘“计簿”,而把记录统计事项的简册称为“籍”。自此,我国的会计账簿便有了较明确的命名。唐、宋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会计上的一个突出成就是创立并完善了科学的结算方法——“四柱结算法”,在会计账册与报表中并列四大要素(即四柱)——“管”、“新收”、“开除”、“实在”(其含义分别相。当于现代会计中的“期初结余”、“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期末结存”),并据其间的内在联系,按一定的公式计算、考核一定时期财产物资和财务收支的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四柱结算法”的基本公式为“旧管+新收一开除=实在”。

“四柱结算法”既可用于检查日常会计记录的正确性,又可分类汇总日常会计记录,使之起到系统与综合反映的作用,“四柱结算法”的创立和运用,是我国唐、宋时期中式会计方法的重大突破,不仅解决了会计结算方法的科学性问题和会计核算中的一系列技术性问题,把会计账簿和报表格式设计及结账、报账工作提高到了新的水平,使我国传统的单式记账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而且为我国由单式记账发展到复式记账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四柱结算法”是中式会计方法的精髓,是我国会计发展的里程碑,也是我国会计对世界会计方法发展的一个重要贡献,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会计核算都曾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明末、清初,随着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萌芽,我国商界在“四柱结算法”的基础创立了可以计算盈亏的“龙门账”:把全部账目分为“进”(相当子收入)、“缴”(相当于支出)、“存”(相当于资产)、“该”(相当予资本和负债)四大类,采用“进一缴=存一该”的平衡公式双轨计算盈亏,并于年终结账时分别编制“进缴表”和“存该表”(它们分别相当于现代会计中的“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两表各自计算得出的盈亏数应当相等,称为“合龙门”。“龙门账”的问世,是我国特色的复式记账法的起源,同时也标志着我国的部门会计——商业会计的产生。l8世纪中叶(即清朝的乾隆至嘉庆年问),在“龙门账”的基础上我国又产生了一种比较成熟的复式记账法——“四脚账”(又称“天地合账”)。它要求所有账项(包括现金收付和转账事项)都要在账簿上记录两笔,同时登记“来账”(收方)和“去账”(付方),以反映同一账项的来龙去脉,故称为“四脚账”。其账簿采用垂直格式,分上、下两格书写,上格记收,称为“天”,下格记付,称为“地”,上、下两格所记数额必须相等,称为“天地合”。“四脚账”的产生,把中式会计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是我国近代会计发展史上的光辉篇章。

到了近代、特别是清朝中晚期,由于封建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与世界经济的差距日益拉大,加上受封建伦理思想的束缚,使我国的会计发展水平渐渐落后于西方。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瓜分中国,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帝国主义列强根据不平等条约控制了我国的海关、铁路、邮政等部门,强行在我国开办的工厂、银行等推行西式会计,由此开始了“中式会计”和“西式会计”并存的时期。l905年,以著名会计学家谢霖先生(中国第一位注册会计师)、徐永祚先生(改良中式会计运动的发起人)和潘序伦先生(中国会计之父和立信会计事业的创始人)等为代表的我国会计界的先驱,致力于我国会计的改良或改革事业,纷纷通过著书立说,创办会计师事务所和学校,在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企业中引进推广西方会计方法。这一引进西方复式借贷记账法运动,史称“我国会计的第一次革命”。l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引进了与此相适应的原苏联会计模式,在财政部设立了会计制度司(1982年更名为会计事务管理司),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原苏联会计模式-的引入,是对旧中国的会计理论、制度、方法的重大变革,“我国会计的第二次革命”。1950年,财政部着手统一全国企业的会计制度。由于受极“左”思潮的影响,在1958年的“大跃进”时期和1966年开始的“十年**”时期,我国的会计工作遭到了空前的严重破坏。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一改革开放政策,国民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会计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作用日益重要。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需要,财政部于l980年12月发布了《关于成立会计顾问处的暂行规定》,标志着我国恢复了注册会计师制度。1985年,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1993年和l999年分别进行了修正与修订),标志着我国会计工作法治化的开端。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为此,对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财政部于l992年11月30日,发布了《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随后又陆续发布了13大行业的企业财务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简称两则两制”),并自1993年7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企业实施。“两则两制”的发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的会计模式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接轨与初步协调,史称“我国会计的第三次革命”。《企业会计准则》是我国企业会计的基本准则。l997年5月,财政部发布了我国第一个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至2003年9月底先后发布了16个具体会计准则。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财政部又于2000年l2月29日发布了打破行业和所有制界限的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并于2001年1月1日起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实施,至2005年已在所有大中企业实施。2005年,财政部发布实施了《小企业会计制度》。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国际资本市场的全球化进程和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会计理论的不断发展和13臻完善,要求我国企业会计核算规范顺应资本市场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透明可比的财务信息,促进中国企业的境外融资、降低融资成本。特别是加入WTO以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需要也日益迫切,建立与国际趋同会计准则体系的呼声也日趋高涨。2003年,财政部启动了新会计准则的建设工作。2006年2月15日,经过多方努力,财政部以财会字3号文的形式发布了新的。

生产的日益发展和经济管理的El趋复杂,会计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完善到逐渐完善、渐进规范的发展过程。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史告诉我们,会计总是依存于生产的技术与组织并受其制约,因而具有很强的技术性。会计是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而发展、丰富和完善的,从而会计又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实践证明,“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正如马克思指出的:“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

我国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篇2

1 椅类家具的产生

1.1 椅类家具的“前身”

秦汉时期是我国低型家具大发展的时期, 当时人们在生活中使用较多的家具就是床和榻[1]。汉代的床榻用途广泛, 不仅仅只是用来睡眠, 在聚餐、会友、议事等诸多事项, 都是在床榻上进行的。然而, 到了宋代, 包括辽、金, 历时三百余年, 高型家具的系统已基本建立。家具的品种越来越丰富, 其式样越来越美观。垂足而坐的起居方式逐步替代了自商周起席地跪坐的生活方式。因此, 高型家具的使用已成为大势所趋。

1.2 椅类家具的发展

由于人们的起居方式慢慢的改变了, 因此床榻的许多作用逐渐被分离出来, 而椅子恰恰就是在床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例如, 宋代的“交椅”就是由胡床发展而来的。而后, 在交椅的基础之上, 又逐步产生了太师椅。椅类家具在宋代是非常普遍的, 到了北宋中期至末期椅子的应用就更加的广泛了, 而此时人们的生活也由以床为中心转变为以桌案为中心, 因此椅子的发展必不可少, 宋代的椅类家具的发展已经相当完善了。

2 明清时期的椅子

2.1 明清椅子的发展

宋以前的椅类家具的发展使得椅子在功能上慢慢得到了完备, 到了明清时期椅子的发展则进入了一个成熟的时期, 明代是我国家具发展的一个高峰。进入清朝以后, 这一时期椅子的发展虽然存在不足之处, 但是也推动了我国椅类家具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由于明清时期的室内家具布置多以对称为主, 一般都是以堂屋后檐窗为背景, 临窗摆放着案, 前面放置方桌, 两旁就是椅子。因此, 明清两代的家具发展达到了历史的高峰, 尤其是椅类家具的发展, 创造了高超的家具制作工艺和精美的艺术造型。这也是我国各民族、各时期的古典家具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融合后而最终形成的。明清时期的家具, 尤以明代家具最为卓越, 最具代表性, 而这一时期椅子的式样相当丰富, 其中主要式样有:靠背椅、扶手椅、圈椅和交椅等。

2.2 明清椅子的风格特点

明清椅子给人以稳重、比例适度、线条简洁的视觉感受。纵观明清的椅子, 可以看出, 明清椅类家具选材合理, 结构与造型相统一, 且符合力学原则。装饰上, 既突出了造型上的装饰重点又不影响椅子结构的稳定性。

与明代椅类家具相比较, 清代的椅子虽然结构与之类似, 但是椅子的造型趋向复杂、尺度较大、风格华丽、线条硬直。这一时期, 又受到了世界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 吸收了许多新的装饰手法, 受这一因素以及当时的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椅子装饰显得繁重, 破坏了明代椅子给人以比例均衡和色彩统一的视觉感受, 这一风格特点到了晚清时期十分明显。明清椅类家具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组成部分, 品类齐全, 数量繁多。作为我国家具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形制,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是我国古典坐具发展的高峰。

3 民国时期的椅类家具

3.1 民国时期椅类家具的发展

民国是中国封建王朝走到尽头时的产物, 因而中国之前形成的家具形式也受到了猛烈的冲击。随着《南京条约》的签订, 外国列强逐步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西方文化的渗透对中国家具的影响在晚清时期就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了。民国家具是中国清代家具过渡到现代家具的一个桥梁, 在民国家具身上能找到明清时代的基因, 同时也可以看到它的“西欧”血统, 正是这种混血的状态, 使得民式家具形成独有的价值, 这价值来自它的风格和品味的独特。

3.2 民国时期椅类家具的特点

中国传统的椅类家具设计主要讲究礼仪, 绝大部分使用木质材料、有些在座面或靠背上镶嵌大理石, 也有的是在座面上使用藤编来增加弹性, 但总体来说坐起来很硬, 坐姿不够放松, 也就是缺乏舒适感。在尺寸上, 座高和座宽都较大。到了民国, 椅子的靠背打破了与座面垂直的传统, 出现了倾斜, 同时椅背也变得窄了。值得注意的是, 这一时期的椅子, 腿足的样式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样式。另外, 民国时期的椅子的形式也丰富了很多, 有座椅、转椅、躺椅、摇椅和沙发等品种[2]。其中, 沙发作为柔软舒适的坐具, 一经引进, 中国人很快就接受了这种舒适且豪华的坐具, 这对后来椅子的柔软舒适性方面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作用。

4 结语

椅类家具的产生伴随着起居方式的改变, 由于人们席地而坐的生活习惯逐步发展为垂足而坐, 由此椅子的发展逐步成熟, 从而为中国家具的众多品类中增添了主要的形制之一。我国各个时期椅类家具的风格特征, 伴随着时代的特征, 从而为我国现代椅类家具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历史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雨红, 于伸.中外家具发展史[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2001:28.

我国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篇3

由财政部发布的2005年《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暂规》与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关于金融工具的内容基本上是相同的,只是在个别地方存在差异,其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FAAFS)便是一处。对于FAAFS很多人觉得理解起来特别困难,而死记硬背又总是有种如鲠在喉的感觉,本文试图从FAAFS的产生与发展来帮助解析FAAFS的会计处理。

【关键词】

企业会计准则;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

1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产生

在20世纪的80年代,当时正处于经济霸主地位的美国出现了大规模的储贷危机,为了能够准确地反映银行、上市公司的真实资产状况,作为银行、上市公司的监管者的证监会以及证交会一致要求银行、上市公司的贷款根据其期末的公允价值进行反映,但是如果当时就按照这些监管者的处理思路进行会计处理的话,即贷款根据其期末的公允价值进行反映,同时将本期贷款的公允价值的变动部分计入利润表,银行的损益就会出现比较大的幅度波动,就会影响到银行的业绩,反映到资本市场上进一步就会影响到股价,因此银行家、企业坚决不同意这么做。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情况下,美联储看到问题僵持不下,便在当中提出一个折中的意见。美联储说,你监管部门希望搞公允价值从而能够反映资产的实际状况,而银行、上市公司则担心公允价值影响业绩,导致利润表的不正常波动,那我们可不可以设计出另外一类金融资产,他们既用公允价值反映但又别影响着利润表,这样双方不是都就满意了么?而美联储所建议的另外一类金融资产就是我们所谓的(FAAFS),这类金融资产既要采用公允价值反映,但是公允价值的变动又不计入利润表中,而是计入资产负债表项目下的资本公积,FAAFS就是这样被创造出来了。这个历史背景资料告诉我们,实际上FAAFS是美国会计实务操作中各方利益调和的一个结果,推而广之来说其实整个会计准则的发展也并不是单纯地会计理论推导出来的,当然也不是纯碎是上市公司要求的结果,很多时候表现为各方利益调和的结果。特定的国家的会计准则是在特定时期选择的结果,西方学者把会计准则这样产生的背景称为会计准则发展过程的一个政治化过程,是各方力量较量的最终结果。

2 我国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产生

2005年的暂规主要是对金融工具的三个方面问题进行了重点处理,即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如何进行分类、衍生工具怎么去进行确认进而计量以及金融资产减值方法如何选取,特别强调了金融资产还有金融负债的类别划分这个问题。《规定》出台的背景是,当时国有银行在股份制改制过程中以及一些到境外上市的金融企业都因为金融资产类别不清遇到了障碍。为加强国际间相互协调、降低那些境外上市金融企业的成本以及提高金融信息的透明度,满足银行等金融企业对会计制度的需要,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规定》诞生了。该暂规在对金融资产的类别划分方面较以往发生了天翻地覆变化,取消了当时的会计制度中关于投资根据期限长、短分类核算的方法,重新将金融资产划分为①交易性金融资产②持有至到期投资③贷款和应收款项④FAAFS共四类,至此我国FAAFS被首次提出来。

3 我国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发展

2006年的准则被会计界普遍认为是开始国际趋同的新的准则,在本次准则的变更中大量引进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据准则对FAAFS的叙述,简单理解就是指持有目的不明确的资产,换句话说就是既不是短期出售也不准备持有到期。既然是根据持有的目的进行划分,那如何划定主要由领导决策,故在特定的条件下会被利用为财务造假。对于FAAFS的范围我们要注意它不包括金融衍生品,金融衍生品应该放在金融衍生工具里面进行核算,其实FAAFS的主要来源是限售股。如果企业拥有上市公司的限售股权则将该限售股权划定为FAAFS,除非这些限售股能够满足该准则规定的条件已经被划分为第一类的金融资产。

9个月后,财政部又印发了与会计准则配套的应用指南。根据准则规定,划列为FAAFS的,应当根据资产在首次执行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其原账面值与执行当天公允价值的差额要计入留存收益,但指南中又明确说明,资产负债表日,FAAFS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是要计入资本公积的,等FAAFS出售的时侯,再将原计入资本公积的损益转入当期投资收益里面。对比来看这两个规定是存在一定冲突的,在首次执行新准则时,把FAAFS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盈余公积及未分配利润,但在进行后续计量时同样的差额却计进资本公积,因此不符合所谓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原则,也将增加我们确定资产出售损益的困难。对此,我们的理解是:假设上述两个规定都不存在问题,那我们在出售FAAFS时,为使该项投资的损益核算准确,就要分两段计算,首先要将自执行新规后到出售时止已经计进资本公积的浮动盈亏转入投资收益,其次还要再将首次执行新规当时转进留存收益的价账差额转进处置当期投资收益中。其实这种前后不统一的处理方法其后续影响是非常大的,这样做我们总是感觉很不合理,针对FAAFS的衔接问题方面我们感觉这个出台不久就被废止的暂行规定比较顺利而且比较合理。

又隔了一年,席卷全球的那场金融危机引起了中外学者专家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特别关注,他们发现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是需要存在前提条件的,那就是市场的个公允价值能够代表资产的价值,但实际上市价并不会总能代表资产的价值。虽然已历经二十余年发展了的国际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但是就目前来看还没有达到完善与完美。随着我国与世界在经济、金融环境融合度的加深,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高度趋同其实是一种必然选择。但是,通过以上叙述可以看出: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出台过程在我国可说是一个从无到有的突变过程,因此在准则的制定与改进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年.

[2]财政部.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的区分.及相关会计处理规定,2014年.

[3]王赟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处理问题探析[J].财会研究,2010,(19).

【作者简介】

朱丰伟(1979.10-),女,山东省日照市,汉族,硕士,现任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主要从事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教学研究。

我国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篇4

摘 要:信息理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会计演变成数字化会计信息系统,并实现其管理型与网络化,成为企业管理系统的核心。这对现行的会计理论和实务带来了巨大的甚至革命性的影响。一些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方面的问题,需要迅速地作出相应的研究与解释。文章回顾了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历程和会计软件发展的五个阶段,指出未来会计的新变化将表现在会计的反映与控制空间的拓展,社会责任会计的产生,会计信息的实时性和多计量属性的实现等方面。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会计软件;数字化会计信息系统;现代会计;价值链;经济增加值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ElectronicNu mericalIntegratorAndComputer,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问世到现在已半个世纪,50余年来随着这种高速和超高速运算技术、信息理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电信与电子计算机相结合的数字通讯方式的运用,电子数据处理不仅显示出其在管理中的高效能与高效益,而且,在20世纪80年代引入人工智能后,使其具有极强的辅助设计、辅助决策和管理控制等功能,应用领域和应用技术不断扩展,使电信、传真、数据和声像在内的电信与计算机完全融为一体,以至于未来的企业生产经营、商务和人类生活将因此而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这种影响虽不能改变会计的本质,但我们必须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一体化的现实,对一些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方面的问题,迅速地做出相应的研究与解释。

一、会计电算化的产生与发展

(一)会计电算化的产生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及,1954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通过软件第一次在电子计算机上处理工资,使电子计算机开始用于会计工作。电子计算系统(ElectronicComputingSystem)通常被称为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EDPS:ElectronicDataProcessingSystem),会计数据的处理因采用了EDPS,故称“电子数据处理会计”(EDPA:ElectronicDataPro cessingAccounting)。由于EDP会计刚起步,当时只是用于个别或少数孤立的单项业务模块,如工资计算、编制请款单和销售统计,等等。1965年以后逐渐形成完整的会计核算系统,如总账、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工资计算和财务报表等。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决策支持系统,为会计单位的预测决策提供了工具,如“购买管理”、“存货管理”等。20世纪80年代将人工智能引入管理会计的支持系统,进一步增强了会计对整个会计单位的经营管理与决策功能,如“物料需求计划”、“销售计划”、“资金及财务管理”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会计(电子)信息系统向企业内部一体化、综合化、智能化和满足局外网户有关信息需求的方向发展,从而使会计(电子)信息系统成为整个企业管理网络的核心部分,出现了MRPⅡ和ERP全面企业管理型软件。

“电子数据处理会计”在我国开始引入时称之“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如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系编写、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教材编审委员会1982年9月审定的我国公开出版的第一本EDPA高等财经院校试用教材,就是称之《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5月版)。此后,正式简称为“会计电算化”。

我国“会计电算化”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有了单项业务的处理。20世纪80年代,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原始凭证输入、编制记账凭证、审核、登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系统。1988年先锋和用友软件公司率先推出了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使我国会计电算化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20世纪90年代,随着多功能智能化模块和局域、广域网络的出现,会计方面的电子数据处理,有了决策与控制的支持系统,网络环境为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全方位的信息支持,不仅进一步提高了财会工作的效率与效益,而且也有力地加快了会计电子数据处理自身的发展和整个企业经营管理的“电算化”,强化了企业经济核算和企业管理。经过20多年的发展,企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的程度,已达20%以上。随着经济全球化、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我们深信,在不远的将来,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无论是深度和广度上都将出现更新的局面———实现数字化的会计信息系统,充分发挥会计是经济最集中的管理和提供信息的系统的功能。

(二)会计软件的发展历程

软件是电子计算机的灵魂。运用电子计算机所要达到的目的能否有效地实现,关键在于其使用的软件如何。因此,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其内涵就在于会计软件的开发与运行环境,以及其技术的发展。我国会计软件结构与功能的发展,从20世纪开始,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初始性开发的软件阶段、单项业务处理软件阶段、核算型软件阶段、管理型软件阶段和融合于全面企业管理型软件阶段。

1.初始性开发的软件阶段(1979~1988)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理论界开始研究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并逐步建立其会计理论结构模型,出现了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研究。最早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工资的管理与核算,以及会计核算中的业务处理上。因而这一阶段的软件开发,不仅缺乏广泛性与一定深度,而且水平也有限。会计软件在技术和应用上都处于探索阶段,当时采用和推行的是非商品化定点开发的初始性软件。其中最有影响是1979年财政部与原第一机械工业部联合在第一汽车制造厂进行的建立电子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包括结算中心子系统、会计报表子系统、成本核算子系统、资产台账子系统和货币收付子系统)的开发试点。1981年8月在财政部、原第一机械工业部、中国会计学会的支持下,中国人民大学和第一汽车制造厂联合召开了“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会议对我国会计电算化的若干理论、政策、步骤、方法和具体技术处理等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中国会计学会会计电算化研究组”就是经这次会议倡议于1987年成立的,它是在中国会计学会领导下专门从事会计电算化理论研究和推广运用的学术团体,这在我国会计发展史上是首次,为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理论研究和软件开发树立了里程碑。

但定点开发研究,除“一汽”是由国家组织以外,基本是自发地进行,缺乏长期稳定的技术开发队伍,其开发的软件的后续维护也无法跟上,加之财会人员计算机的应用水平不高等原因,多数定点的开发与应用无果而终。尽管如此,这些实践为我国商品化会计软件的出现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2.单项业务处理型软件阶段(1988~1993)

所谓单项业务处理型软件,是指软件功能只能满足一定业务的一般记账、算账和报账要求的软件,而不是简单地以模块的多少加以区分。其目的是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会计核算工作效率。

1988年12月,我国第一家专业从事商品化会计软件和会计专用设备的开发与推广应用的民办高科技企业“用友财务软件服务社”(“用友电子财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在北京海淀新技术产业开发实验区诞生。1990年4月财政部按照1989年12月该部颁布的我国第一个关于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全国性制度法规《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组织了颁布该规定后的第一次通用会计核算软件的评审活动。此次评审中,用友公司开发的通用会计核算软件工资管理子系统、账务处理子系统和报表处理系统通过了评审。在专项评审后的几年时间里,各软件公司都以各自被评审通过的品牌登场,推出了类似这些子系统的会计核算软件,从而使我国会计软件跨入商品化发展阶段。

3.核算型软件阶段(1993~1998)

由于单项业务处理型软件的商品化,使得各软件公司的竞争日趋激烈,这就迫使各公司对自己所设计的软件不断改进、提高和完善,进而扩展对软件的项目和功能的开发,使会计核算对软件的全面需求得到满足,实现了核算型软件发展阶段的到来。

所谓核算型软件,是指对会计六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的经济业务,具有进行全部账务处理和报表输出功能的软件。即“三账”(记账、算账、报账)全部由计算机处理。

核算型软件的模块一般包括:工资核算、材料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成本核算、销售核算、账务处理(一般性)和会计报表等。账务处理和会计报表是最基本的功能模块,它们可独立满足小型会计单位一般的会计核算要求;而对大中型和管理要求较高的企业,其核算只使用这两个功能模块显然不够。

4.管理型软件阶段(1998~当前)

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的科学管理对会计工作的要求日益提高,同时在软件研制开发及其商务竞争的推动下,会计软件由核算型转向管理型势在必行。

所谓管理型软件,是指对经济业务进行事前预测、决策、计划和预算,事中管理和控制,事后核算和分析的软件。

财政部1998年组织会计软件评审工作时,就要求被评审的软件必须具备应收账款管理、应付账款管理和提供编制现金流量表等功能,为管理型会计软件的开发设计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管理型会计软件的开发,应从一开始就具有规范化的总体设计与系统分析,力求克服同一内容在不同模块中的刈裂、数据重复输入、缺乏勾稽关系与控制机制,使软件既具有单元性、整体性、系统性,也可以集成一体化运行;既具有财务管理功能,也可对生产经营中的物流进行反映与控制。

5.融合于全面企业管理型软件阶段(未来趋势)

随着工业经济时代迈向知识经济时代,国际企业管理软件在应用信息技术和智力资本的推动下,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MRP(物料需求规划)、MRPⅡ(制造资源规划)、ERP(企业资源规划)。

(1)20世纪60~70年代MRP(MaterialsRequirmentPlanning———物料需求规划)软件

MRP软件是由美国生产与控制协会(API CS)推出的进行现代企业管理的开创性软件。MRP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时段式MRP和闭环式MRP.时段式MRP的特点,是从主生产计划出发,将物料需求区分为独立需求与非独立需求并分别处理,对库存状态引入时间分离概念,从而解决了何时订货以及订货数量问题;闭环式MRP的特点,是围绕物料需求规划,使生产的全过程形成一个统一的闭环系统,只要主生产计划定好,闭环式MRP系统就能很好地运行。现在,一般所说的MRP软件指的就是闭环式MRP.因此,所谓物料需求规划软件,是指围绕物料需求计划,将生产作业计划和采购计划及其执行过程所涉及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并利用其信息做出计划平衡,具备使生产全过程形成一个统一系统的功能软件。它不仅仅是一个订货及核算系统,事实上,它已成为一个对生产计划的反映和执行控制的工具。

(2)20世纪80年代的MRPⅡ(ManufacturingResourcePlanning———制造资源规划)软件

闭环MRP系统的出现,使生产计划方面的各种子系统得到了统一,但企业管理中的生产管理只是一个方面,它涉及的只是物流,而与物流密切相关的还有资金流。资金流一般是由财会人员实施管理,这就造成了数据的重复录入、加工与存储,降低了工作效率,浪费了资源。人们为了克服这种弊端,使资金流与物流得到统一管理,将财务子系统与生产子系统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继而人们又将其他相关的工程技术子系统等纳入,使之成为一个一体化系统,称之“制造资源规划”系统,英文缩写也是MRP,为了与物料需求规划系统的MRP相区别,称之为“MRPⅡ”。其基本特点可归纳为:

1)企业管理系统一体化。将整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物流过程和资金流过程统一于制造资源规划系统,实行一体化的反映与控制。

2)具备中央数据库。各子系统在统一数据环境下工作,所有数据均取于企业的中央数据库。

3)具备模拟功能。它能根据不同的决策方针,模拟出各种未来将发生的结果。

由于它具有上述特点,因而我们可将它定义为:制造资源规划(MRPⅡ)软件,是指从主生产计划出发,以企业内物流和资金流为中心,将有关子系统集成一体化管理的软件。它在周密的计划下,可以有效地控制与利用各种制造资源、加速资金周转、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但它仍局限于企业内部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事中、事后的核算与管理。

(3)20世纪90年代的ERP(EnterpriseRe sourcePlaning———企业资源规划)软件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社会从工业经济时代开始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所处的时代背景与竞争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创新过程的变化、追求竞争优势的变化、主动需求与被动需求的变化、竞争空间的变化。ERP就是在上述时代背景下,考虑了MRPⅡ的不足之处,进行大面积的扩充和改善而诞生的。企业资源规划(ERP)软件,是指将企业的营运流程当作是一条紧密连接的供应链,对供应链上所有环节集成一体化系统,实施有效管理,并可实现全球范围的多厂、多地区的跨国营运的软件。其基本特点是能适应企业多元化的经营及跨国一体化的运作,具备动态控制与实时分析和企业的各种资源集成与优化的功能。

近些年来,通过不懈努力,我国也有一些软件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根据我国具体情况,研究开发国产的ERP管理软件系统。联想集团1999年初已决定引进国际先进的ERP管理系统;用友软件集团已向传统的ERP挑战,提出全面实施网络财务战略,建立新型的ERP软件,使ERP集成网络财务的功能;安易公司1999年10月6日宣布《Anyi2000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正式出版;还有“金蝶”公司的K/3ERP.随着价值链和经济增加值理论的传入,“金蝶”于2004年6月5日与思滕思特—远卓管理顾问公司和全球首屈一指的商业软件供应商HYSL(HyperionSolutions),在香港召开联合新闻发布会,宣布三方组成策略性联盟,协助“金蝶”将EVA功能纳入k/3ERP体系;2004年落户深圳的原动力公司也以此为切入点,推出国内首套价值链VC管理软件。

这些国产的会计(财务)软件及企业管理软件在现在与未来的不断完善、提高,必将实现我国数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型和网络化,推动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强化其竞争能力。

二、会计电算化对未来会计的影响

(一)现代会计的三种性质现代会计具有三种系统的性质。

1.现代会计是一种经济核算系统

经济核算系统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统计核算系统、业务核算系统和会计核算系统。所谓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单元或因素组合而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体。它有三个特征,即:层次性———可以互成系统;独立性———可以自成系统;功能性———每个单元总是具有一定的特定功能。所以,按系统论的观点,系统各部分都是重要的,但这并不排斥一定时期某一部分发挥更大的作用。从经济核算的大系统来看,业务、统计和会计三个系统在整个经济核算中都是重要的。

2.现代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系统

会计的产生,是以物质资料生产为基础的。有生产就有会计,因为要知道生产的所获、所耗以及所剩,不仅要通过会计系统进行核算,而且还要通过会计系统进行管理。《周礼》中就有说明:“以逆群吏之治,而听其会计。”

3.现代会计是一种经济信息系统

所谓信息系统,是指对数据的收集、处理、存储、检索和传递的单元。会计就是这样一个单元。单据的集中就是对数据的收集,编制记账凭证就是对数据的处理,登记账本就是对数据的存储,账户、账本、报表和整个会计档案的目录就是数据的检索目录,报表的报送就是数据的传递。正是基于这一点,西方国家的会计学界在信息论出现10余年后的20世纪60年代提出: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Accountingisinformationsystem)。这只是当时根据会计提供财务报告的特点所做的形式概括,如果会计实现电算化,会计在经济信息系统中的功能就会更为强大。

正因为现代会计具有这三种性质,所以我们说:现代会计是对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与综合地反映和控制,是经济最集中的管理和提供信息的系统。这是笔者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20世纪90年代初还指出:从最一般意义上定义,会计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中资源耗费和成果的确认与计量,并对其进行反映与控制的科学。

(二)未来会计的新变化

上述定义出自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近20年后的今天,会计由于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推动下,获得了电子数据处理和信息网络的高科技手段,使其成为数字化会计信息系统,并将实现管理型和网络化,但这些只能改变会计处理经济业务的手段、数据获取与信息给予的时间和空间,以及会计环境,并不能改变会计是经济最集中的管理和提供信息系统的本质。需要我们注意的是,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必将给未来会计带来一些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就主要方面看,表现在:

1.非会计领域信息将被广泛纳入会计信息披露,拓展了会计的反映与控制空间

会计电算化可以强化和拓展会计对生产经营的综合反映能力,从而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全面了解企业面临的机会和风险,以及企业发展前景的需要。例如,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1994年在其完成的《改进企业报告》中提出,企业报告应提供五大类信息:第一类,经营业绩性信息———销售产品的价格和数量、市场份额、用户满意度、退货及积压情况、雇员数量及平均工资、新产品开发和服务等;第二类,分析性信息,主要说明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变化的原因和发展趋势等;第三类,前瞻性信息,包括企业面临的机会和风险、企业管理部门的计划、实际经营业绩以及业绩与计划的比较等;第四类,高层股东和管理人员信息,主要就大股东、董事、管理人员及其酬金情况,以及对关联方交易进行说明等;第五类,背景性信息,包括企业的长远目标和战略、经营业务、资产的范围和内容、竞争对手以及产业结构对企业的影响等。这些信息通过信息使用者的反馈或计算机的智能处理,从而发挥其控制能力。

2.社会责任会计将应运而生

人类社会现在对企业的认识,正经历着从仅重视经济方面到经济与社会并重的转变。

企业不再仅仅承担为所有者的资本保值增值的单一受托责任,而且还要承担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广泛受托责任。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以及数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型和网络化的发展,势必影响着会计披露的信息内容(如环境保护、社会经济效果等方面),而会计披露的信息内容也必将反过来影响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20世纪70年代,美国会计师协会和美国会计学会,成立了社会项目的效果计量委员会、组织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委员会、社会成本委员会、社会业绩会计委员会、企业行为会计委员会等五个专门组织,它们对社会责任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进行研究并发表了各自的研究成果。法国于1977年以正式法令的形式,要求职工人数超过300人的企业,必须编制社会资产负债表,列出就业人数、工资福利、劳动条件、职工培训、行业关系、职工住房和交通等有关方面的信息。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在20世纪80年代的《公司报告》中也有类似规定,鼓励企业编制社会责任报告,在传统的财务报表之外,另外增加就业报告、公司前景表和公司目标表等一系列社会报告。在工业经济时代,雇员感到公司的眼睛总是通过会计账簿注视着他们,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公司将会感到公众的眼睛总是通过委托的社会责任注视着它们。

3.会计信息的实时性与多计量属性的计价将成为现实

20世纪70年代,为了了解企业由于经济危机、通货膨胀导致的市值变化,避免决策失误,西方国家投资者和公众曾要求实施“通货膨胀会计”,在基本财务报表和有关报告中同时提供现行成本、历史成本和其他计量属性的信息,由于当时手工操作的条件工作过于繁琐、工作量过大而未能实现。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多计量属性的会计信息和会计报告的实时提供将会成为现实。

4.会计信息将会通过网络由使用者自由获取,并真正实现会计监督的社会性与广泛性

现代信息技术(包括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存储技术以及远程通讯技术等)为会计信息传递方式的革命提供了前提条件。可以预见,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实现和In ternet网的普及,企业会计信息的输出,不会像现在这样,将报告成百上千份邮寄发出或通过报刊公布,而只需将对外会计报表及对其审计的审计报告存储在Internet网上,任何会计信息使用者都可通过网上调用,从而大大降低了会计信息的企业提供成本和使用者的获取成本。同时,会计信息的可公开程度也将大大提高。企业在网上提供的不仅有综合信息,还有层层细化的信息,使用者可以从综合信息开始,追踪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直至进入最原始的数据库为止。阅读者甚至可以就自己所选数据汇编成自助报表。

会计信息网络化的传递方式,不仅在信息的实效性、充分性上获得了飞跃,而且在信息的真实性上也将获得巨大进步。会计信息在网上众目睽睽之下,企业将不敢对会计数据进行主观编造,众多的数据链使得细微篡改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同时,信息使用者的自助报表,也会对企业的会计信息形成复审机制,真正实现会计监督的社会性与广泛性。

以上变化,对现实的会计工作及其已有的理论,应该说有巨大甚至也可以说带有革命性的影响,虽不涉及会计本质,但对会计整体的冲击很大,以至于我们必须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一体化发展的现实,对一些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方面的问题,迅速地作出相应的研究与解释。

参考文献:

我国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篇5

【关键词】 绿色GDP 环境会计 现状分析

一、引言

人类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之类的负面影响 ,如何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是一个世纪难题。从宏观角度看,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准客观上应该考虑环境因素;而从微观角度讲,企业作为社会生产的主要主体,其在进行会计核算披露时也应包括环境因素。只有从宏观和微观上都充分考虑到环境因素对国家社会的影响,才能更好的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鉴于此,本文在众多科研工作者研究的基础上对绿色GDP的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介绍,并对当前我国环境会计理论发展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二、绿色GDP的研究现状

国内生产总值(GDP)指在一定时期内经济中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GDP作为政府对国家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计量与诊断的一项重要指标,曾被经济学大师凯恩斯推崇有加,特别是在战后全球经济普遍复苏的背景下,GDP逐渐演化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是否真正进步的最重要的指标。然而,20世纪60年代之后,随着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给人类带来空前的挑战,一些经济学家和有识之士已经开始意识到使用GDP来表达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增长与发展存在明显的缺陷。他们强烈呼吁改进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纠正以“GDP”为核心的国民经济核算方式的缺陷。特别是1992年里约会议之后,可持续发展观被世界各国政府广泛认同,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需要对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进行修正,力图从传统意义上所统计的GDP中扣除不属于真正财富积累的虚假部分,从而再现一个真实的、可行的、科学的指标,即“真实GDP”,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绿色GDP”,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区域的真实发展和进步,使其能更确切地说明增长与发展的数量表达和质量表达的对应关系。

从理论上来说,“绿色GDP”=(传统GDP)一(自然部分的虚数)一(人文部分的虚数)。从这一计算公式可以看出绿色GDP的先进之处:传统GDP只重视经济产值及其增长速度,而忽视资源基础和环境条件,造成人们单纯追求产值,相互攀比速度、不顾资源损耗及环境恶化,最终结果,导致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空心化现象,这是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GDP因为从GDP中扣除了环境方面的影响,因此能够更加准确地衡量一国财富的真实水平,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国际上自提出绿色GDP概念以来,许多国家在研究绿色核算体系与核算方法,在绿色核算体系构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欧盟的少数国家已经初步建立了由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环境会计和绿色审计构成的绿色核算体系,拓展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功能。我国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决定把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资源耗减成本纳入国民经济的核算体系。国家统计局、国家环保总局正在进行绿色GDP的联合攻关;国家统计局、中国林业科学院、海南省统计局、林业局联合研究的“海南省森林资源与经济综合核算”这一区域性的绿色GDP核算体系的框架已经形成,并原则上通过评审;北京市“九五”期间也对绿色GDP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作为西南地区试点的重庆市,正在探索和实践绿色GDP核算方法;西部地区,以及其它一些省、市(如江苏、四川、山西、西安等地),也正在尝试将绿色GDP纳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考核体系之中。

但在实行绿色GDP核算的实践中,国内外都面临着诸多尚未解决的技术难题。例如,资源、环境的损耗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环境损耗的滞后性所带来的环境成本在时间和范围上难以准确界定的问题;资源环境如何纳入市场体系,即如何定价的问题;资源环境的产权明晰问题等等。目前,尚无一个国家政府正式公布绿色GDP数据。综上所述,国内外对绿色GDP的研究与应用都刚刚起步,基本处于研究和初步试验性的应用阶段。绿色GDP的实现任重而道远,诸多技术性的难题尚待研究与解决。

绿色GDP可以看作是一种完善的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指标。它的计算和体现需要会计这一“社会经济的总计量师”来发挥其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此同时,绿色GDP使传统意义上的会计受到巨大的挑战,这时环境会计便应运而生。环境会计的核心是用会计来计量、反映和控制环境资源,目的在于改善整个社会的环境与资源问题。其基本问题是自然资源的耗费应如何补偿,从而为整个国家的绿色GDP的核算提供数据资料。

三、我国环境会计发展的现状

我国对环境会计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最早是作为社会责任会计的一部分提出来的,但当时其在会计学界并不被重视。直到九十年代,随着我国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以及社会公众环境意识的进一步觉醒,环境会计研究也日益活跃起来。但相比于国外对环境会计的研究已向环境会计准则与制度等方面纵深发展,我国对环境会计研究基本上还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与定型的实践模式。

(一)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还很不完善。

我国现行用于指导企业会计和报告实务的法规主要是由财政部和中国证监会制定的,包括财政部发布的会计准则、财务通则、行业会计制度、财务制度以及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发行股票公司执行的信息披露规则和准则。总体看来,这些法规、制度和相应的企业会计与报告实务对于环境问题基本上没有涉及。而在实务中,多数企业在环境会计的确认、计量方面混乱,对公布环境资料持低姿态,公布的环境资料不全面且可比性差。

(二)研究内容还缺乏系统性。

建立环境会计是一个系统工程, 环境会计理论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需要考虑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影响。从已经具有的成果看, 大多数论文只注重环境会计理论某一方面的研究,而将环境会计理论作为一个系统和一个整体来研究而形成的成果较少。相当一部分学者在对环境会计进行研究时, 写一两文章后就再不探讨,不能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或系统研究, 因而, 难有一定深度的力作问世。在研究方法上, 属于规范性研究的文章较多, 实证性研究的文章较少。

(三)研究成果尚欠实践指导性。

从目前有关环境会计的研究内容上看, 多数学者较为注重研究理论性较强的环境会计理论, 诸如环境会计的目标、对象、基本假设等,而对转借和借鉴其他学科的技术方法应当如何运用于环境会计实践的操作性问题则缺乏具体的研究。此外, 有关环境会计制度规则方面的研究也显得比较薄弱,使得环境会计的实践没有规范可循,阻碍了环境会计的开展。

(四)缺乏整体意识,尤其是会计界对宏观环境会计核算的研究还很少参与,不利于环境会计体系的建立。

目前会计界对环境会计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微观层面,将环境会计局限于企业环境会计,而忽略了宏观层面的环境会计;或者将宏观环境会计看作是统计学家的事,对宏观环境会计研究参与不足。这种研究现状的缺陷有两个方面:首先,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不够全面;其次,没有认识到环境作为一项公共产品,对环境的有效控制需要一个宏观与微观衔接的核算体系,从而不利于在会计体系中实现宏观环境核算与微观环境核算的衔接。

(五)制度不完善,目前仍缺乏可操作性的会计准则。

尽管我国一些企业已经意识到了环境会计的重要性,也有披露环境信息的动机,但遗憾的是,环境会计研究还停留在学者们的书斋里,还未形成具备可操作性的会计准则,还不能满足实务工作的要求。

四、目前我国企业环境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企业作为重要的社会生产主体,是环境会计核算的主体。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相关企业在具体操作上仍存在较多问题。国内有学者对此进行了一些实证研究,得出一些结论。但不尽全面。本文通过大量资料研究,得出一些建设性结论。现总结如下:

(一)企业对环境问题比较敏感。我国环境立法的不健全,而且在实际生产中地方局部发展与全局环境保护在利益上有冲突,造成了相关法律执行不严格。制度的不清晰,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因此企业对环境问题普遍比较敏感。

(二)企业设立相关环境会计科目少,并且对环境负债的估值偏低。企业对已发生的环境支出和环境收入,会计反映明显不足。以临时性或突发性环保支出为例,其实际发生率约为75

%,但企业实际单独立账率仅为 18 %。企业对构成环境负债的或有事项存在侥幸,因此对环境负债的估值偏低,会大大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三)企业在环境会计核算披露上不够规范,造成环境信息披露缺乏可比性和可靠性。这点与相关会计准则的不明确有关系。另外,有学者进行实证研究表明企业存在对规范环境信息报告的需求。

上述结论表明, 我国企业环境会计核算现状不利于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但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针对企业制定的环境保护法规的不断健全和环境标准的日益细致,以及企业在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方面的支出(即环境支出)的支出,促使企业会主动的实行有关规定。可以推断,环境会计核算实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较大发展。

五、结束语

上世纪60年代以后,资源危机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挑战。世界各国纷纷考虑将自然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按照主体的不同,自然资源核算可分为宏观政府核算与微观企业核算。宏观政府对自然资源的核算,即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通过“绿色GDP”统计核算国民经济;微观企业对自然资源的核算即环境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给社会资源环境造成的收益和损失进行确认、计量、揭示、分析,为决策者提供环境信息的活动。

在实行绿色GDP核算的实践中,国内外都面临着诸多尚未解决的技术难题。因此对于绿色GDP的研究,国内外都处于起步阶段。而在我国,作为社会微观主体的企业,对于环境会计的核算和披露也存在诸多问题。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无论在理论还是实务上,我们都应该充分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以及国内外企业的实践经验,发展绿色GDP和环境会计,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 许磊.绿色会计初探财会月刊,2003(3)

[2] 孟凡利.环境会计研究.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9 ,1

[3] 黄顺基吕永龙.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北京:改革出版社,1999 ,7

[4] 肖维平.环境会计基本理论研究.武汉:财会月刊,1999 ,5

我国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篇6

提要: 通过对现代公益诉讼产生并勃兴的社会背景的考察,发现公益诉讼是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引致社会巨大变迁的过程中所必然出现的各种利益不平衡而产生的,其核心推动因素是广泛的公民参与,而司法能动主义和律师的公益辩护是其发展的有力保障。这对于我们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公益诉讼制度是有益的启示。

公益诉讼起源于古罗马,而现代公益诉讼始创于美国。公益法与公益诉讼的概念正是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经历剧烈的社会变革后开始广泛使用的术语,并随之成为西方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由于当时美国众多的社会制度均面临挑战,因而出现了各种尝试改革的方案,设立了众多的公益法律机构,为环境、消费者、女性、有色人种、未成年人及类似的诸多社会公共利益而展开活动,由此而进行的诉讼被称为公益诉讼。

各国的公益诉讼制度发展到今天已日趋完善,尤以美国为甚。因此,要了解现代公益诉讼产生并日渐勃兴的社会背景,我们首先应当以美国作为研究的对象。作为现代公益诉讼的创始国,无论在现代公益诉讼理念的孕育与形成方面,还是在现代公益诉讼的司法实践方面,美国不仅具有先导性,而且还富有突出的代表性。

一、现代公益诉讼产生并勃兴的社会背景考察

(一)现代公益诉讼的产生

近现代以来,西方国家完成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到现代工业社会再到信息社会的转型。而公益诉讼最为勃兴的20世纪60年代恰恰是欧美工业化国家刚刚进入发达工业社会的时期。从直观的角度来看,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大量受害的可能性成为现代社会的一大特征。工业文明带来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社会大规模生产的加剧以及行业分工的不断细化,结果是经济利益日益集中,出现了一些雇佣数万人、数十万人的大型生产集团,相应的是产品和服务的数量、质量以及种类也骤然巨增,其产品

或行为措施可能同时影响到无数的民众。大量消费者的合法权利受到物质与精神损害的事件屡见不鲜,有的甚至还引起了环境污染和破坏自然资源的事故,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与危害的广泛性和严重性相比,极不对称的是,对违法者的惩罚和受害者的救助手段十分匮乏,结果是公民难以利用传统的诉讼框架和制度来保障自己的利益,致使新型纠纷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

从更深层次而言,现代工业文明引起了先锋国家深刻的社会变迁。工业文明在给社会创造巨额财富的同时,也加剧了社会贫富的分化,原有的社会政治权力关系和利益结构不断被调整和重构。穷人、女性、老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更加处于不利的地位,其基本权利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由此,社会公共福利与劳动生活保障等问题,已日渐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

无论是对广大消费者或环境污染的大型侵害事件,还是对女性、老人、未成年人、残疾等社会弱势群体的公共利益保护的问题,传统的诉讼形式都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从本质上讲,诉讼“是对社会冲突进行司法控制的基本手段。在任何社会中,诉讼都以解决某种社会冲突为自身使命。换言之,当某类社会冲突大量出现,需要相应的解决手段时,一定的诉讼形式便获得了产生的根据。”相对于一对一式的传统民事诉讼模式,公益诉讼突破了当事人适格理论并进而扩大了当事人的范围,以有效处理牵涉多数人或集团间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并且通过给予原告方以经济性资助等制度设计,来平衡双方当事人力量对比过于悬殊的实际情况,旨在依靠法院消除集团性侵害,为群体受害者或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更有实效性的援助。公益诉讼这种新型诉讼的出现正是新的诉讼需求产生的必然结果,是法律能动地适应社会变化的必然要求。

(二)核心推动因素:广泛的公民参与

对现代公益诉讼的产生和发展,我们不妨透过其所处社会的结构变迁,来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推动因素。对于社会的变迁或现代化的进程,运用“国家———社会”的理论模型[3](或者说引入“市民社会”[4]的概念)来进行研究和剖析是最常用的方法。就国家方面而言,现代化意味着国家力量的增长,政治体系

能力的提高;而从社会方面来看,现代化意味着社会力量的增长,社会力量对政治体系的参与及影响的扩大。由此,现代化的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公共领域的不断扩大,国家与社会二元结构的进一步强化。

以美国为例,随着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公共领域由于社会冲突的剧增以及民众干预的增强而逐渐扩大,民众参与的范围也随之大大扩展。与此同时,受到深植于美国文化的个人主义的影响,个体的权利意识日益高涨,公民的基本权利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由此产生了美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公民权运动。由于公民参与的蓬勃发展,“各种社会运动、利益集团、群众性组织、政党甚至市政机构都努力扩大其政治领域,使国家更有利于像劳工、城市穷人、少数民族、妇女等这些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毫无疑问,这一时期公民理想的实现程度是前工业社会无法想象的。”[5]公民权运动既是个人主义的一种反映,也是现代法文化的一种反映。诸如反种族歧视运动、女权运动、残疾人运动、种族和宗教团体运动等各种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运动结合在一起,席卷了整个工业社会,并于20世纪60年代达致颠峰,大大促进了公益诉讼的发展。对此,棚濑孝雄曾经指出,“美国虽然也在使用公益诉讼这个词,但它作为在现代社会中隶属于各个集团、信奉各种价值的人,为了维护其所信奉的价值、增进其集团利益,在政治领域中进行动员的同时来利用审判的一种方式,已融入到一般性的政治活动之中。”[6]

对于公益诉讼的产生发展以及相应的司法制度改革、法院工作的变化而言,广泛的公民参与无疑是其中最具推动力的核心因素。一方面,美国公益诉讼的主体从一开始就定位为个人,由其发挥“私人检察官”的作用,并且由公益律师和公益法团体予以协助。因此,各种制度和程序的设计也是考虑如何激发和促进个人提起公益诉讼。例如,公益诉讼一个重要的制度设计就是采取两、三倍赔偿的政策,来激发个人对利益的正当动机,鼓励公民的积极参与。另一方面,诉讼正逐渐成为团体组织和私人可能借以参与决定公共政策的一种工具,它不再那么专门地被看作是基于公认的规则维护个体权利要求的一种方法。[7]公益诉讼正是通过民间自治和民主参与的强化来保证法制适应社会需求的弹性。

(三)两大有力保障:司法能动主义和律师的公益辩护

1.司法能动主义

司法能动主义是一种司法哲学,它促使法官为了推动新的进步的社会政策偏离严格遵循先例的原则。随着私法的公法化及社会法学派思想的影响,西方国家司法的过程非常明显地体现出了司法能动主义的特征。1937年罗斯福改组美国最高法院以后,法官在过去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极端消极保守的性格正逐渐被能动积极的性格悄然取代。[8]到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最高法院在动荡的社会矛盾中主动承担了社会工程师的角色,通过判决的方式对少数民族的受教育权、公民善良违法等宪法权利确立了普遍原则。此后,美国法院在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救济方面越加大胆起来,十分热衷于实现公民最基本的、最低限度的权利。

作为司法精英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方式,司法能动主义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不仅仅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英美法系这类极富理想主义色彩和自由主义传统的国家,就算是像印度这样的第三世界国家,也正极力张扬司法能动主义的大旗。[9]而一向对法官职权限制较多的大陆法系国家,也纷纷通过规定法官释明权等方式积极扩张法官的职权。基于对现实的关怀和对法律确定性、事实确定性的怀疑,各国均强调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扩张对公益诉讼的审理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司法实践的过程中,法官们贯彻司法能动主义,突破已往遵守既定的一般性规则和先例的严格约束,通过具体判例改写法律的历史,并将司法审查的范围扩大到更广泛的公共政策领域。可以说,正是法官们有意识地推动了公益诉讼的发展。

2.律师的公益辩护活动

律师的公益辩护活动十分重要。首先,为公众服务的精神是律师的根本价值。日本律师法第1条规定,律师的使命是维护人权和实现社会正义。小岛武司认为律师“应该成为倡导公共利益的生力军”,社会迫切需要这样的律师———“即使没有特定的委托者,也能坚持不懈地追求公共利益的实现”。[10]其次,从公益诉讼案件的特征来看,也需要律师的参与。公益诉讼案件大多涉及弱势人群,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力量具有天然的不平衡性,专业律师是延伸充实原告诉讼能力的一个最佳途径。再次,律师的公益辩护有助于使法律程序成为政治参与的一种替代方式,保护了那些在多数统治的政治中容易被忽视的价值和利益的责任。[11]

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起,美国律师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公益辩护活动(又称公益法运动),旨在为社会利益和地位上的弱者提供适当的、充分的法律服务。[12]后来随着政府紧缩预算、财团资助削减,公益辩护活动发展趋缓。但不可否认的是,律师辩护的拓展为公共政策的发展和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推动公益诉讼从而使一般人认识到其形成公共政策功能的原动力正在于律师的活动。没有律师的积极参与,公益诉讼的有序运行是不可想象的。

(四)对美国公益诉讼的评价

对美国公益诉讼的评价是多方面的。从有益的方面来看,首先,公益诉讼有利于保护社会公共利益,有利于保护社会弱势群体。“公益诉讼可以为弱者或者被压迫者提供一种筹码或声音,以救济不正义。”[13]其次,公益诉讼让个人充当“私人检察官”,纠正行政机关的违法或不当行为,有利于强化对依法行政的监督。再次,公益诉讼能够完善社会公共领域,有助于强化国家与社会二元结构。对于行政权力过于强大的国家,其公民社会结构往往十分脆弱,公益诉讼可以作为从政府获取救济的替代途径,有利于发展完善公民社会的结构。

然而,美国公益诉讼的发展也面临很大的困境。首先,公益诉讼的社会成本过高。尽管公益诉讼对于解决大规模的集团侵害事件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但其适用条件较宽,较低的进入门槛容易导致滥讼,而且其复杂的审理方式可能会给司法资源造成大量浪费。很多时候,我们往往难以简单判断公益诉讼究竟是有益于社会和提高经济效率还是浪费社会资源和不经济。其次,公益诉讼可能使司法权过于具有能动性,而背离其权限范围,这对法治发展可能是相当危险的。

必须明确的是,社会结构的变迁引发广泛的公民参与,进而带动公益诉讼的蓬勃发展,这样的发展趋势并不是美国所独有的,它实际上是一种一般性的公共问题和法文化,并且普遍存在于所有现代工业化的福利国家。这些国家虽然各自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但都参与了现代技术革命,传统权威同样被日益削弱,个人主义不断成长和壮大,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也同样地不断扩张。因此,公益诉讼在这些国家的发展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公益诉讼的出现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元化的推

进,必将有更多的国家或自愿或被动地卷入公益纠纷这一漩涡之中。面对这样的发展潮流,否定公益诉讼的积极意义固然不妥,而对公益诉讼的盲目乐观也不切合实际。我们应当以积极而审慎的态度,稳妥地推动公益诉讼健康发展。

二、对我国建立和发展公益诉讼制度的启示

(一)我国的社会现状

以1978年末开始进行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为起点,我国开始进入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全面转型的时期。尤其是1992年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由微观领域的局部改革到宏观领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大力推进和逐步深化,国家逐渐变更职能而有步骤地撤出本不应干预的社会经济领域,将部分权力归还社会,从而使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大量社会资源重新分配,原有利益格局和资源体系重新组合。在如此复杂的变革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制度和法律规范不健全等原因,公共利益遭受侵害的情形大量存在。

正是在此社会背景之下,公益诉讼在我国蓬勃发展起来,一度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1996年,被媒体誉为“中国公益诉讼肇始人”的福建龙岩律师邱建东因为公用电话亭未执行邮电部夜间、节假日长话收费半价的规定,多收了他6角钱而把邮电局告上了法庭,虽然因邮电局配合积极整改等原因撤诉,却启蒙了我国公民“公益诉讼”的意识。[14]一石激起千层浪,随后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公益诉讼的热潮。

这些公益纠纷在我国集中性的大量涌现,正是伴随着历史转型期必然出现的各种利益不平衡乃至规范失衡、秩序紊乱的局面而产生的。大众对其“公益诉讼”的称呼准确与否,我们暂且不论。值得仔细品味的是这些事件背后所隐藏的对现行法律规则和诉讼制度的挑战。民众的维权意识被充分唤醒,不管司法界是否准备就绪,“公益诉讼”已经堂而皇之地走上法庭,走进公众的视线里。然而,绝大多数案件不是被挡在法院大门之外不让立案,就是被驳回起诉或者败诉。因此有人指出,所有已经发生的公益诉讼案件都是“执着的原告、热闹的媒体、稳如泰山的被告、冷静的法院”。[15]

公益诉讼之所以裹足不前,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我国整个法律体系并没有规定公益诉讼制度,虽然存在大量从实体权利方面保护公共利益的立法,但普遍缺乏可诉性;在程序法领域对于原告适格理论没有予以突破,公益诉讼的起诉人往往受限于没有“直接利害关系”而无法立案;现行法律规定的代表人诉讼制度早已空洞化,对于具有自身特殊性的公益纠纷更是难以发挥效用;某些类型的案件中相关赔偿的实体法依据也不完备。其次,尽管从立法精神来看,我国的宪法和诉讼法并不排斥公益诉讼,但由于公益诉讼案件往往针对当地的社会敏感问题或者具有相当大的社会影响力,法院对此存在种种顾虑,不愿轻易介入,有关的司法解释也作出一些限制。因此,立法规制的缺陷和司法机关的消极态度是目前我国公益诉讼发展的最大障碍。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公众愈发关注以及众多学者的呼吁,公益诉讼在困境中踯躅前行,获得了一定的突破。2001年,青岛市民诉政府许可企业在城市规划禁止建筑的区域内建商业建筑一案,法院虽然判决原告败诉,但认可了原告适格,标志着公益诉讼在我国的发展迈出了关键的一步。[16]河北律师乔占祥诉铁道部春运涨价涉嫌违法一案,虽然最终以全部诉讼请求被驳回而结束,但随后国家计委对铁道部提出的“铁路部分旅客列车实行政府指导价”方案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公开听证会,这意味着乔占祥当初的诉讼请求一一得到落实。[17]案件虽然败诉,却推动了国家价格听证制度的前进。这一案例无疑生动地体现了公益诉讼形成社会公共政策、促进社会变革的特有功能。

J.弗兰克曾经指出:法律现实主义者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使法律“更多地回应社会需要”,也就是“能够对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变化做出积极回应”。[18]的确,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在于法律能否在社会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并且对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积极有效的回应,因此法学研究必须更多地关注社会实际。当前我国社会的发展与实践已经对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我们必须以新的诉讼机制来加强对公共利益的民事司法保护,这也是当前建立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所决定的。

(二)有益的启示

通过对西方国家公益诉讼制度产生发展的背景考察,对照公益诉讼在我国不断涌现的社会现实以及当前发展所遇到的瓶颈,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以下有益的启示:

1.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公益诉讼制度

与西方国家相同,我国公益诉讼也是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利益不平衡而产生的,其产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因此,西方国家公益诉讼立法和司法实践的经验及做法可供我们参考。1然而毕竟国情各有差异,西方国家的公益诉讼制度难以全面反映我国的情况,所以在借鉴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与我国国情的契合。

美国公益诉讼的主体从一开始就定位为个人,鼓励公民广泛参与。多元化与不信任是美国社会的典型特征,美国人相信,以个人、律师、团体为主体而进行的公益诉讼,是实现社会利益的最佳方式。虽然检察官也大量提起和参与涉及公益的民事诉讼,但并不属于公益诉讼的范畴。同样,在大陆法系国家,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是团体和个人,而非代表政府的检察机关。检察官在民事诉讼中的参与十分有限,仅限于婚姻无效之诉、申请禁治产案件等少数几个领域。正如“接近正义”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卡佩莱蒂教授所明确指出的,“在许多国家的民事诉讼中,检察官其实不起什么作用。”[19]因此,西方国家公益诉讼制度发展的历史表明,虽然由检察官/检察机关作为公益代表提起诉讼的制度在世界范围内是一种普遍现象。但其实,公益诉讼与检察官出于保护公共利益的目的而提起或参与民事诉讼自始便是两个独立的问题。[20]然而对于我国而言,虽然学界仍有部分争议,但是我们认为,检察机关特别的地位和特殊的优势决定了它是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天然保护者,检察机关有责任也有能力提起公益诉讼。而且,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社会公益的保护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对于日渐增多的公益纠纷,相应的救济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我们必须尽可能拓宽可能的救济途径,规定更为广泛的公益代表人制度,而将最为有力的保护者———检察机关排斥出去明显不合时宜。此外,我们必须考虑到社会公益受到侵害而无人起诉的情况,此时,检察机关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因此,我国在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公益诉讼制度时,应当允许检察机关提起和参与公益诉讼。

2.鼓励个人和社会团体提起公益诉讼

在西方国家,私人为了维护公共利益而提起的诉讼不断增加,这种状况被大多数比较法学者认为是民事诉讼今后最主要的发展趋势。[21]个人或社会团体提起的方式最能够彻底体现公益诉讼制度的功能。公众的广泛参与和社会团体的真正介入是保证公益诉讼的根本目的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是否能够在实践中真正推动个人提起诉讼,是衡量公益诉讼制度能否发挥良好效果的关键。对于我国而言,鼓励个人或社会团体提起公益诉讼与赋予检察机关公益代表权都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这两种提起方式应当并行不悖、相互补充。

为了便利公民提起公益诉讼,应当突破目前的当事人适格理论,将公益诉讼的原告范围扩大至任何个人和组织,即任何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都可以向法院提起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诉讼。而且,为了避免原告资格拓宽可能带来的滥诉问题,应当确立公益诉讼案件受理的原则和技术规则:明确规定公益诉讼案件一旦提起不允许撤诉;严格立案审查,不允许将个人争议转变为公益诉讼;明晰公益代表人的权利、义务和相关责任等等。

此外,将支持起诉制度落实为社会团体提起公益诉讼。现行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支持起诉制度早已陷入空洞化的困境,公益纠纷的出现给予了彻底改造这一制度的大好机遇。2000年,由于东芝笔记本事件等损害广大消费者利益的公益纠纷频繁发生,出现了要求突破现行法律的限定、由中消协代表消费者起诉的呼吁。[22]2003年,广东省消委会派出法律顾问并支付所有诉讼费用,支持“童车伤人案”的儿童家长起诉厂家。[23]这是广东省首例由消,委会支持起诉的公益诉讼案件,是对支持起诉制度的进一步落实。2006年2月14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鼓励检举和揭发各种环境违法行为,推动环境公益诉讼。”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发展脉络,由公众和专家学者的强烈呼吁,到回应社会要求主动参与,再到国家支持鼓励参与,社会团体对于推动公益诉讼发展的角色定位在一步步的清晰和明确。实际上,在当年起草现行民事诉讼法 的时候,原本的方案就规定社会组织可以为维护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而提起民事诉讼,后来由于反对意见以及各方面的原因,将其修改为支持起诉制度。因此,允许社会团体提起公益诉讼是对立法本意的回归。

3.适当发挥法院的能动作用

目前我国公益纠纷难以获得司法救济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司法机关的消极态度。事实上,公益诉讼形成社会公共政策、促进社会变革的特有功能的发挥,关键在于法院能动作用的实施。由于我国法院恪守大陆法系的司法传统,限制法官职权,强调法官依法办案,并且受到宪政体制的严格约束,不主张法院或者法官创造规则,因此像美国那样奉行司法能动主义、完全由法院主导推动公益诉讼运行的是不适合我国国情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法院在公益诉讼案件的审理过程中不能适当的发挥能动作用。在设计和构造我国公益诉讼制度时,应当落实“中国式的能动主义”,作为确保公益诉讼制度有效运行的保障措施。中国式的能动主义,意味着不要求法院和法官创造法律,但起码应当做到两点:一是对于法律和司法解释没有明确规定是否受理的案件,应当受理。法院作为最后的司法救济途径,不能将老百姓拒之门外;二是在案件审理的过程中,如果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法官应当根据立法原意、立法精神以及自己的审判实践经验进行裁判,而不是不负责任地拒绝裁判或者想方设法予以驳回。总之,法院必须改变对公益诉讼的消极态度,及时提供有效的司法保障。此外,在具体制度的设计中要有选择地发挥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例如,由于公益诉讼的原告往往在诉讼中处于不利地位,为了减轻其举证负担,法院可以依据调查权进行取证或者要求被告举证。

4.支持律师开展公益辩护活动

由于公益纠纷往往存在大量的利益受侵害者,他们相对于力量强大的被告处于弱势地位。贫困者要起诉经常面临重重困难,需要律师无偿或低报酬的专业服务,因此,律师对公益诉讼的积极参与是公益诉讼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律师的公益辩护与我国现行的法律援助制度存在很多的交叉和重叠。我们在构建公

益诉讼制度时,应当结合法律援助制度,通过多方面的措施支持鼓励律师开展公益辩护活动:(1)与法律援助制度相结合,设立公益法律中心,专门支持公益诉讼的开展,由各地政府财政支持实施;(2)由律师协会引导、支持公益律师及公益律师事务所开展公益服务;(3)鼓励开业律师及律师事务所提供无偿或低报酬的法律服务;(4)鼓励个人、公益团体和基金会资助律师的公益辩护活动;(5)与法律诊所教育相结合,在各高校的法律院系开展公益辩护活动等。

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 篇7

一、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20世纪前期, 人们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到对产品制造成本的全面控制上, 管理会计的早期理论便产生了。随着“标准成本控制”的确立及“预算控制”理论的引入, 加之“差异分析”及“本量利分析”方法的影响, 管理会计的理论日臻成熟, 并在不断地实践应用中充分发展起来。总的来说, 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发展相辅相成, 但无论在广度还是在深度方面管理会计逐步构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及方法体系。

二、管理会计概述

(一) 管理会计的概念

管理会计又称“内部报告会计”, 指以企业现在和未来的资金运动为对象,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 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经营管理决策的科学依据为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 也即在一个组织内部对管理当局用于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信息进行确认、计量、积累、分析、处理和传递的过程, 以确保资源的利用并对其承担经济责任。

(二) 管理会计的职能

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能是为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率和效益而建立各种会计控制制度, 编制提供企业内部管理会计需要的各种数据、资料等。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管理会计是财务会计与管理决策的纽带;提供对于决策具有可靠性与相关性的信息;管理会计提供的控制信息是提高生产经营效率、纠正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偏差的客观依据;管理会计是一个控制系统。

三、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我国管理会计的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 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 目前我国管理会计的应用层次和水平都还不高, 大多数企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下面就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分别加以论述。

(一) 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成就

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成就主要有: (1) 运用“盈亏临界点”, 确定企业生产保本点; (2) 推行了目标成本和目标利润考核机制; (3) 重视控制成本费用, 采取标准成本进行差异分析; (4) 贯彻企业内部经济责任, 实行分权管理。

(二) 我国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管理会计日益重要。但由于各种原因, 我国管理会计的应用中还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

第一, 管理会计缺乏行之有效的理论体系, 缺乏对实用性、功能性和可操作性的追求。第二, 使用不广泛, 可操作性差, 实际应用效果不太明显。理论研究还仅局限于对国外著作的翻译介绍, 没有很好地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 企业决策者意识不强, 会计人员素质与管理会计要求差距大。第四, 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 管理会计缺乏统一的行业组织机构。同时缺少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另外当前我国没有建立统一的管理管理会计专业组织, 也不利于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 阻碍了管理会计的应用和发展。

四、影响我国管理会计应用发展的原因

管理会计是在西方产生、发展起来的, 它在我国企业推广、运用的过程中必然要受到我国企业的内外部条件的影响和管理会计本身存在的缺陷所制约。

(一) 企业内外部因素的影响

1. 缺乏管理会计准则

考虑到我国会计工作乐于应用法律规范的惯例, 制订相关法律来引导企业管理会计的运行是十分必要的, 至少我们应规定管理会计的原则。

2. 管理会计观念与知识未能及时更新

我国企业的领导人和财务人员必须更新传统观念, 树立市场观念、企业整体观念、动态管理观念以及企业价值观念。

3. 企业未能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有机结合, 造成理论与实际脱节

管理会计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定量分析为基础, 以数学方法为手段, 如果排斥数学方法, 现代管理会计就会丧失其应有的科学性, 但也不可过分迷信数学模型, 因为企业经济活动的现实状况是异常复杂的, 因此, 应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这样才能真正产生实效。

4. 我国缺乏专门的管理会计专业机构和专业的管理会计人员

我国会计界至今仍没有一个专门研究和指导管理会计工作的团体机构, 阻碍了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的步伐, 使得管理会计不能在我国企业中全面推广和运行。

5. 日常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不健全、不完善

要想全面推广和有效应用管理会计, 一个前提条件是我国广大企业要做好财务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目前, 在我国一些企业的财务工作中, 企业提供虚假的财务信息, 进而严重影响到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效果。

6. 企业对管理会计的有效需求不足限制了管理会计的应用

如果企业领导没有一定的管理会计意识, 这无形中就限制了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应用, 也造成了管理会计不可能像财务会计那样应用广泛。

(二) 管理会计自身缺陷的影响

传统管理会计为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面对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与强大的竞争对手, 管理会计无论在方法上还是内容上都显得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要求。

首先, 管理会计研究的领域狭隘, 仅局限于大量生产、工艺技术和产品成本都趋于稳定的产品, 很少研究新产品的成本费用等存在的问题。其次, 管理会计的基点不对。现代企业管理是经营性管理, 而管理会计却将销售作为一个常量, 把销售额的确定作为成本预测和控制、利润规划和控制以及资金规划和控制的前提条, 这必将阻碍管理会计的应用。再次, 信息滞后, 这一点严重削弱了管理会计的作用。

五、为提高我国企业管理会计应用水平而采取的改进措施

(一)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创造良好的管理会计应用环境

不断深化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 尽快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使企业真正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同时还要对投融资加大改革力度, 改革传统的行政审批制度。

(二) 加强基础理论研究,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要推广管理会计, 应该积极构建适合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现代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管理会计不仅要对现有的理论体系进行重新评价, 而且要参照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 努力借鉴到管理会计理论中。还要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及改革开放的实际情况, 建立起一套严密而又行之有效的, 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三) 克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弊病, 走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之路

理论研究再全面再深入, 如果不能跟实务相结合, 那只能是“空中楼阁”。只有走理论联系实务之路, 这样才能使理论研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推动管理会计在我国的研究与推广应用中有实质性的进展。

(四) 努力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培养企业决策者管理会计意识

管理会计要求造就一支专业的管理会计队伍。一方面在高等学校教育中要重视管理会计的教育, 另一方面要切实抓好会计人员的后续职业教育, 保证其可持续性提高和发展, 还要必须增强企业决策者的管理会计意识, 做到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管理会计事业的推广与发展。

(五) 优化管理会计运行的市场环境, 组建我国自己的管理会计师协会

只有当企业经营者能切实地承担起对企业的受托经营责任, 才能对包括管理会计在内的经营管理科学产生发自内心的需要。为此, 应优化市场环境, 实现国有企业产权的多元化, 为管理会计的应用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同时, 应继续强化企业的市场观念、风险观念、人本观念、时间价值观念、竞争观念等在市场经济机制作用下企业应具备的观念, 为管理会计的良性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我国也有必要根据本国的实际借鉴西方先进经验来组建我国自己的管理会计师协会, 设立管理会计师资格, 创办管理会计师刊物, 推进管理会计的职业化, 规范和提高管理会计师的职业道德, 约束管理会计师的行为, 增强管理会计信息的可信度。

(六) 建立管理会计信息系统

决定管理会计有效性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信息的及时与准确, 这就决定了管理会计最好与计算机信息系统结合, 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这样就可以很及时地查看企业内外价值流的流动情况, 系统地查询企业的成本构成和各种影响因素, 进而帮助管理者分辨出可降低成本的高价值活动, 并提供管理决策依据。

(七) 实施战略管理会计

战略管理会计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 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 搜集、加工、整理与企业战略相关的各种信息, 并据此来协助管理者确定战略目标, 进行战略规划, 评价战略管理规划业绩的一个管理会计分支。

六、管理会计应用与发展的前景

我国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篇8

【关键词】青年志愿者 志愿者组织 产生 发展

一、我国青年志愿者组织的产生

1.酝酿阶段(1949—1963)

1955年,毛泽东为广东中山县新平乡青年突击队写下了这样的按语:“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在社会主义时代尤其是这样。希望各地的党组织,协同青年团组织,注意研究如何特别发挥青年人的力量,不要将他们一般看待,抹杀了他们的特点。”50年前的青年突击队在春耕生产任务重、时间紧、困难大的情况下组织成立的。哪里有困难,哪里的任务艰巨,那里就有青年突击队的身影,这正是现在青年志愿者的原形和精神源头。

2.萌芽阶段(1963—1979)

上世纪60年代,以及今后我国社会的一段时期,一些先进事迹人物和学习榜样都以雷锋及雷锋式的模范人物为典范,如:雷锋、焦裕禄、王进喜等一系列的典范,可以称得上是“志愿者”的雏形。“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是雷锋同志留给我们的话,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全社会掀起了一系列学习雷锋的活动,雷锋精神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成长,并成为我国社会的志愿精神标志而一直延续到现在。雷锋的事迹和学习雷锋的活动就成为了我国最早的、有规模和社会影响力的志愿者活动。

3.发展阶段(1979—1990)

这一时期正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十年,我国社会刚从文化大革命的阴影中走出来,经济社会是一穷二白,需要迅速发展我国的社会经济。在这一特殊的社会历史时期,全社会需要提倡无私奉献的志愿精神,为祖国、为人民的事业服务。1987年民政部在全国倡导开展社区服务工作,全国社区服务志愿者人数达三百万,李鹏总理曾为这一活动题词“为民解愁、为国分忧。”在这一阶段,志愿者精神和志愿活动为我国建设作出了一定贡献,但仍需进一步的规范和发展。

4.筹划阶段(1990—1994)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志愿精神和志愿活动已经为社会带来了许多新鲜气息,但是一直没有一个规范的名称,也没有一个标志性的组织机构产生。使得大多数的活动还是小规模的自发和自愿行为,志愿者活动急需走向规范。直到1990年6月,中国的第一个志愿者义务工作团体——深圳市青少年义务工作者联合会成立,标志着我国志愿者活动组织的成立。

5.规范阶段(1994—至今)

1994年12月5日,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正式成立,负责全国的志愿者服务工作,使我国的志愿者服务工作揭开了新的一页。1995年团中央发出“大学生志愿者社区援助活动”的号召,我国开始统一协调全国的志愿者活动,志愿者活动开始向规模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二、我国青年志愿者组织的发展

要使青年志愿者活动发挥长久的社会效应,需要在新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给它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使其发展更加贴近人民的生活,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新时期青年志愿者行动将会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1.向着政府参与化方向发展

1993年共青团中央决定实施青年志愿者行动以来,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志愿活动已多次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认可。随着志愿活动的深入展开,所涉及的社会领域增多,面积的扩大给政府的调控和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志愿活动也需要政府的参与。例如,美国政府操纵着20%~30%的志愿服务项目,1985年,有1/5的志愿者把时间贡献给了政府,13.2%的美国人口——大约2300万人,自愿为地方政府或联邦政府提供某种服务。将政府行为融入志愿者组织中,从而使政府与志愿者组织相互配合,使政府对志愿者组织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调控,最终达到服务于人民的目的。因此,在政府行为的参与下,志愿者活动将会更加具有生机和活力。

2.向着活动多元化方向发展

国外的志愿者活动已经扩展到社会福利活动之外的其他领域,如“扩展到学龄前儿童日托、老人日托、学龄前儿童课余活动、保护妇女、移民难民安置、社会义举、民权、社会正义、文化和艺术、社区开发、卫生和医院,如有计划地支持残疾人、艾滋病患者”等。目前,我国的志愿者活动有:扶贫开发、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活动、抢险救灾、社会公益、植树造林、沙漠治理、水污染整治、医疗保健、文化娱乐、家电维修、普法宣传、体育赛事等,并随着志愿者活动的深入开展,有继续拓展的趋势,呈现多元化的志愿者服务活动。

3.向着专业技能化方向发展

在最初的一些普通志愿者活动方面,对志愿者素质能力的要求不是很高,只要有服务精神和愿望就可以了,但随着志愿者活动在活动项目上的拓展,在活动领域的不断深入,需要志愿者的专业素质越来越强,技能水平越来越高。如:在奥运会组织过程中,就要做好志愿者的专业培训,建立一支社会各界参与、精通业务、熟悉外语的志愿者队伍。

4.向着国际合作化方向发展

197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组建“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简称(UNV)后,在过去的30年里,已有150多个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20000多名联合国志愿者被派遣到140个发展中国家工作。我国与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于1981年开始合作开展工作,该组织已向我国派遣180余名国际志愿人员,我国也通过合作向二十多个国家派遣了160余名志愿人员。随着志愿合作项目的深入开展和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我国将继续向其它国家和地区派遣志愿人员,并在多个领域开展工作。志愿活动已成为我国与世界各国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渠道与窗口。

三、小结

青年志愿者服务所创造的社会价值远远超过志愿活动本身。研究和了解我国青年志愿者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展望其今后的发展,将有益于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志愿者活动开展。志愿者活动呈现出的强大生命力,有助于青年实现自我价值,在满足社会需要和人民群众的需求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将会成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象征。

参考文献:

[1]林洁.半世纪的青春影像志[N].中国青年报.2005-12-5(1).

[2]江汛清.中外志愿活动比较[J].青年研究,2003.(1):42.

[3]刘冰,李桂茹,潘志贤,甘丽华等携手自愿奉献共建和谐社会[N].中国青年报,2006-3-7(4).

上一篇:民族风俗的作文下一篇:招生经典广告词简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