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农业》教学论文

2024-06-24

《古代中国农业》教学论文(精选10篇)

《古代中国农业》教学论文 篇1

摘要:作者通过对《古代中国农业》作深刻的教学反思, 认为“脱口秀”式的课堂教学, 应该有幽默的语言、深厚的文史功底、适当的才艺表演、准确的身体语言。

关键词:“脱口秀”,《古代中国农业》教学,反思

“脱口秀”,是从英语词组Talk Show(口才展示)中音意同译的精彩典范,是形容人的口才很好,说出的话非常有吸引力,而且谈吐不俗,博得众人的喝彩。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讲得好,而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课堂中留给教师讲的时间越来越少,更需要教师的精彩讲演,加强师生交流,以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的兴趣,带动学生的激情,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

我对《古代中国农业》教学进行了深刻反思:如何将“脱口秀”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增强课堂效果,并形成教学特色,在以后的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古代中国农业》一课知识结构很清晰,从耕作方式、土地制度、经营方式、耕作技术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古代农业的特点,我的“脱口秀”即以这四个方面展示出来。

课堂实录一: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师:铁制农具的出现是生产工具的重大进步,代替了原始的石头、木头、骨头……(等工具)

个别学生:馒头!

(生笑)

师:看来不是所有带“头”的都是对的!

(师面带微笑,手指向说“馒头”的学生)(生大笑)

教有所思:

适时的幽默,对课堂能起到润滑油的作用。此处的“带头”,一语双关,既指出原始农业工具的特点,又对出风头的学生予以提醒,使被打断的课堂顺利进行,且峰回路转,更深入。关键就在于我抓住了有利的时机,对课堂的瞬息万变作出了及时的反应。这对教师随机应变的能力要求很高。

恰当的幽默对课堂能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否则就是炸药的导火索。在课堂的情境中,一些幽默的语言应点到即止或适可而止,让师生之间会心即可,不可小题大做,使幽默的语言变成恶搞,否则课堂就不再是高效课堂而是搞笑课堂了。

课堂实录二:封建土地所有制

师:井田制下土地归谁所有?

生:奴隶主。

师:(摇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生:周王!(大声回答)

教有所思:

课堂教学要收到“脱口秀”的效果,除了要求教师语言幽默外,还要有一定的水平,体现深厚的文史功底。如果教师在讲课时引经据典,名文佳句信手拈来,且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学生便能从中深刻领悟,课堂的效果可想而知。在教学中,在我引用了《诗经》的这段内容后,学生很快想出了答案,而且对历史不再感觉生硬。文史不分家,学生能体会到历史也是有血有肉的,不自觉地就会把历史知识与文学知识相通起来。

对教师来讲,平时应多做文史资料的广泛积累,在备课时相关的材料准备充分,理解透彻,如此在课堂运用时才能得心应手。如:在讲“男耕女织”时,我直接说妇女在家“唧唧复唧唧”,课堂立刻生机盎然。

课堂实录三:小农经济

师:(清唱)“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随手摘下花一朵,我与娘子带发间。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生有节奏地拍掌,小声附和)

师:董永和七仙女的生活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什么生活方式?

生:男耕女织。

师:你能说说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吗?

生:自给自足,以家庭为单位,富裕祥和。

师:看来只能是精神上的富裕了。

(生笑)

教有所思:

一曲《天仙配》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对教师的提问,学生更是踊跃回答,从而对小农经济的特点有了深刻的认识。所以,在课堂中教师若能很好地展示自己的才艺,便能收到“脱口秀”的效果。与历史有关的歌曲、故事、笑话等非常丰富,教师应充分利用,大方地进行才艺表演,这对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历史氛围大有好处,课堂气氛也会生动活泼。

课堂实录四:精耕细作

师:什么是精耕细作?

生:不知道!

师:我们学校的教师很喜欢开地种菜,在自己开挖的一块土地上(用手沿讲台的四周划出一块模拟的土地),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翻土(做挖土动作)、施肥(做撒肥动作)、拔草(做拔草动作)、浇水(做浇水动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双手向上展开),这就是精耕细作(双手一拍展开)。

(生笑……又笑……还笑……大笑……点头)

教有所思:

课堂绝不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活动应占大部分时间;有限时间内教师的讲绝不能淡然无味,学生应能轻易接受并受益匪浅;“脱口秀”式的教学绝不仅仅体现在教师的口头语言,教师准确的身体语言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古代中国农业》教学中,身体语言是与讲课内容同步进行的,学生看在眼里,乐在嘴里,听在耳里,记在心里。

课堂中,教师的身体语言应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过程的进行而不断变动,准确地体现出教师的意图。即便只是手一抬、头一扭、眼一瞥,只要声形并茂,学生就会有深刻体会。

通过《古代中国农业》教学,我深深体会到,“脱口秀”式的课堂教学对改进传统的平淡教学是一次有益的探索,若常用常思常改,则高中历史课堂定会生动、活泼、高效,但若使用不当,则会适得其反。“脱口秀”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绝不能只重形式,忽略了内涵。若为了“脱口秀”而“脱口秀”,教师用无聊的语言、不断的干笑,诱使学生动起来,学生有可能炸开了锅,但这完全违背了“脱口秀”的初衷,并不是通过幽默的语言、深刻的道理来打动学生,使之产生共鸣。

第二,绝不能偏离了教学内容,脱离了学生。“脱口秀”的内容依教学内容的存在而存在,以学生的理解能力、知识需要为基础。“脱口秀”关注的内容可以贴近历史、贴近文学、贴近生活、贴近时尚……但最终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以有利于学生的掌握。

第三,绝不能夸大其作用,贻误教学。“脱口秀”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课堂气氛,增强课堂效果。适时、适当、适量,否则,一言堂变成了满堂秀,学生该记住的没记住,该练习的没练成,课堂落实不到位,就谈不上高效。

矫枉不可过正,用“脱口秀”改进课堂而不是代替课堂,教师应理解“脱口秀”的内涵,把握好度,真正地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

总而言之,在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中融入“脱口秀”,教师满怀激情,学生充满活力,教学内容顺利高效地展开,符合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有利于教师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有利于加强师生的交流。

《古代中国农业》教学论文 篇2

回顾中国五千年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古代史是两部发展史的插曲:战争史与农业史。而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依赖于重农抑商的政策和中国人民安守本分的思想,可以说古代的农民是一头“耕牛”,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作生活,他们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脊梁。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华民族自古有重视农业的传统。教材中对农业发展史介绍的最为详细,如重农抑商政策、农具的改进、生产技术的进步、水利灌溉的工程、荒地的开垦、农作物品种的增多、粮食产量的提高、经济中心的转移等等。农业史是中国古代史研究的重点,“三农”问题始终是关注的热点。但要注意一下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汉唐时期中国的农业发展最为繁盛,而此时的中国在古代历史上也最具影响力。

西汉:铁农具向边疆传播,西域、珠江流域开始使用铁器;普遍使用牛耕、马耕;出现犁壁和犁耕法,赵过发明耧车。唐朝:发明曲辕犁和筒车。农作物的培植、推广、引进,两汉:稻麦种植推广,北主方要农作物是冬小麦,也开始种稻;南方普遍种稻,东汉已有双季稻,汉水流域出现稻麦轮作种植方法,一年两熟。而唐朝时中国的农业也已经基本达到了鼎盛时期。历该时期中央政府出台的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西汉:刘邦实行休养生息,重农抑商政策:士兵复员,免除若干年徭役;战争期间逃亡的人回家,恢复原有的田宅;把因饥饿卖身为奴的人释放为平民;减轻田租,十五税一。文景帝减轻田租,三十税一,甚至十多年不收田租,鼓励农耕。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东汉:多次下达释奴和禁止残害奴婢的命令,减轻赋税,把田租从十税一恢复到西汉时期的三十税一。鼓励流民返乡,复员军队。唐初: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和生产时间。唐太宗轻徭薄赋,戒奢从简;武则天重视农业,唐玄宗大力发展生产。鼓励垦荒,减免赋役;实行屯田,推广植棉,引进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等措施。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例如汉唐时期都再现一些太平盛世景象,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这些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②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如汉初高祖在位时期实行一些宽舒政策;士兵复员,释奴为民,减轻田租等,文帝景帝在位时期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田租,十五税一,提倡节俭,废除肉刑等。这些措施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汉初经济发展起来,并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景象。像东汉、唐、明、清各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都与统治阶级实行的一系列好的经济政策有关。③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例如西汉武帝时调集几万民工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派王景治理黄河,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再如汉唐两朝都十分重视生产工具的改革,汉朝普遍使用耦犁和犁耕法,发明了耧车,唐代制成曲辕犁,发明了筒车等。④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正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才使中国古代的经济得到发展。

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由于农业生产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民之生计和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当作大事来抓,努力督促和组织农业生产。

重农抑商政策是历代封建王朝一直奉行的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和政策。它产生于战国时代,最早在魏国的改革内容中有所体现,随后商鞅在秦国的变法中将重农抑商政策第一次明确提出,并以此作为大力推行农战方针的基本内容付诸实施。成为历代统治者治国的典范。“民义食为天”,重农抑商政策实质上是维护封建的经济基础。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土地兼并是中国古代非常普遍的现象。它的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在封建社会,由于土地占有关系不固定,加之土地买卖盛行,必然导致土地兼并现象的出现。土地兼并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政治上:土地兼并直接导致国家财政财政收入的减少,加剧了社会的的贫富悬殊,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爆发,使一些王朝走向灭亡。经济上:对农民来讲,造成农民的贫困无力购买手工业品;对地主来讲,封建地租较重,买田置地,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当时的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对土地兼并采取了不同的态度。由于国家占有小农的多少,直接决定着国力的强弱,而土地兼并与封建政府的矛盾恰恰在于同国家争夺财源。因此,历代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长久统治都曾实行过一系列抑制兼并的政策。这些措施对于抑制土地兼并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在这种制度下,人们可以自由购买土地,而人们所以热衷于购买土地,又是由于在封建时代只有土地才是“不忧水火,不忧盗贼”的财富之本,只有土地才是各种形式财富的最后归宿。

古代的农民在封建政策的压迫下,他们安于天命,忍气吞声,习惯了与土地为伴的生活,他们别无他求,只要有口饭吃,他们就能知足。一旦那个王朝连他们这点需求都不能满足,他们只能揭竿而起,发动起义,而汉唐的农业能得以发展,概括起来无非是:内部条件是耕者有其田,外部环境是社会稳定,无繁重的苛捐杂税。

农学院

01108012

秦绍龙

中国古代农业历史文化

论文

学院:农学院

浅谈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 篇3

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这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原因,主要表现在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提高上。

1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工具是生产力水平的标志。各朝代都非常重视对工具的改进。商周时人们以木、石、骨、蚌作為主要的生产工具,到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了铁农具;秦汉时期改进铁农具:耕犁上安装了犁壁,西汉发明了耧车,提高了播种速度;隋唐时进一步改进,发明了曲辕犁,便于水田耕作;北宋时出现了犁铧和踏犁,满足了不同地区的耕作需要。农业生产水平逐渐提高,推动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

2生产技术的进步。第一,耕作和管理技术。夏商周时,人们已懂得使用粪肥、草木灰和绿肥;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犁耕,并逐渐推广;西汉时在使用二牛抬扛式耕作方法的基础上又发明了一牛挽犁法和代田法,汉水流域还出现了稻麦轮作的种植方法;隋唐时普遍推广“圩田”,农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第二,灌溉技术。水利是农业发展的命脉。春秋时期的桔槔、芍陂。战国时期的都江堰、郑国渠,西汉时的天然陂池、坎儿井。魏晋时的翻车,隋唐时的筒车等都是著名的灌溉工程或灌溉技术,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生产关系的调整

主要包括土地政策和赋役制度的调整。

1土地政策的调整。两汉时期开始推广的屯田制,北魏时期推行、延续到隋唐时期的均田制,虽然是各代统治阶级为缓和阶级矛盾、增加政府收入而作出的调整,但毕竟满足了部分人占有和使用土地的愿望,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2赋役制度的调整。简化征收手续和名目,逐渐废除了税、杂税和户税,突出田亩税,由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变,是赋役制度调整的整体趋势。从两汉的编户齐民到北魏的租调制、隋唐时的租庸调制和明清时期的一条鞭法及摊丁入亩等,使农民的负担相对减轻,对政府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松弛,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三、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

战乱年代农业发展必然受到影响和破坏,如魏晋时期、唐朝安史之乱时期北方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口锐减,土地荒芜。相反在政治稳定时期农业发展就迅速,如两汉、隋唐时期,尤其是隋唐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进入繁荣阶段。

四、统治者的重视

中国古代历来重农抑商。很多明君(如汉文帝、汉景帝、唐太宗等)均实行过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等积极政策。西汉还将铁器推广到西域。这些都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五、农业交流的程度

分为内部交流和中外交流两种情况。民族间交往越兴盛、中外交流越频繁。越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如,两汉时期随“丝绸之路”的沟通,民族间的交往和融合加快,中原的铁农具和耕作技术传,促进了西域地区的开发;明朝时,美洲的玉米、甘薯传入我国,使不适宜种植稻麦的土地得到利用,粮食总产量大幅度增加,同时还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商品化。

六、人民的辛勤劳动

《古代中国农业》教学论文 篇4

在高中历史必修2 (经济史) 对中国古代农业的讲述中, “耕作方式”这一概念被大多数中学教材所采用, 但是许多高中历史教师对“耕作方式”概念的理解产生了疑问和困惑。因为不同教材对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表述不尽相同, 即使同一本教材对耕作方式的前后表述也出现了矛盾。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2 (2007年1月第3版) 第5页“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一目有这样的表述:“汉朝以后, 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到第6页“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一目则表述为:“随着农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 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经历了从集体劳动到个体农耕的变化。”同一教材两处对耕作方式的不同表述不免让人产生疑问:这里所讲的耕作方式到底是指铁犁牛耕呢, 还是指中国古代农业从集体耕作发展为个体农耕?

岳麓版历史必修2 (2007年6月第2版) 第5页“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一目有这样的表述:“我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在不断地发展进步。商周时期……应运而生。”岳麓版教材所讲耕作方式变化的意思是:从“千耦其耘”的集体协作发展到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农耕。

大象出版社历史必修2 (2004年6月第1版) 第1课《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的第一目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有这样的表述:“这种原始的耕作方式叫做刀耕火种……精耕细作。”大象版教材把耕作方式的变化理解为对生产工具的使用, 即从刀耕火种发展为铁犁牛耕。这种理解与岳麓版教材看似也是矛盾的。

二、目前对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两种理解

观点一:将耕作方式理解为对生产工具的使用。陈梧桐主编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源丛书 (历史必修Ⅱ) 》“中国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什么?”中认为:“原始农业主要使用石器, 还有木、骨、蚌器, 耕作方式则经历刀耕火种到耜耕的发展过程。”江苏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解读》 (2003年12月第1版) 中认为:“在农业生产中, 主要耕作方式是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内容标准注重主要耕作方式, 是想让学生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去认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

何炳棣在《华北原始土地耕作方式:科学、训诂互证示例》一文中提到:“论到原始耕作方式, 尤其是华北的原始耕作方式, 一般考古和人类学家们几乎一致认为是‘游耕制’。……华北黄土区最早耕作方式决不是一般所谓的‘砍烧制’。”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他也把耕作方式理解为生产工具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农耕技术。

观点二:将耕作方式理解为生产组织经营方式。任世江在他的《古代中国经济的几个问题》一文中认为:“耕作技术与耕作方式有因果关系。曲辕犁增强了劳动者个体独立操作的能力。同时期西欧使用带轮的重犁, 比较笨重, 一个人就干不了。自商鞅变法以来实行的编户制度以户收税, 强令成年男子分户, 这也是形成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耕作方式的原因。”任世江对耕作方式理解的观点是:耕作方式不是生产工具或耕作技术, 而是由二者引起的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他的观点与岳麓版教材的观点基本一致。

三、“耕作方式”概念释疑

我们在弄清“耕作方式”概念含义之前, 不妨重新来认识一下“生产方式”的含义。生产方式是指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取方式, 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界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体系。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是生产力, 其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 生产方式是两者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统一。

《古代中国农业》教学论文 篇5

一、历代中央政府出台的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

(1)春秋:齐国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2)战国:秦国商鞅改革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禁止弃农经商。

(3)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保证农民得到一定的土地;重视水利

(4)唐:太宗,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和生产时间。武则天,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玄宗,大力发展生产

(5)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修水利。政府积极推广占城稻,促进南北农作物交流。

二、农业发展表现

1.工具进步

(1)原始社会

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化已进入新石器时代,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2)奴隶社会:商周时期,绝大部分是木、石和骨、蚌所制,有极少量青铜农具;西周晚期开始使用铁器;春秋时期铁农具开始出现

(3)战国: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扩大,铁器时代到来。

(4)秦朝:中原铁器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到珠江流域(今广东、广西),逐渐为越族人民所掌握。

(5)汉:铁农具样式增多,使用广泛,西域和珠江流域用上了铁农具;耕犁安上了犁壁,比欧洲早1000多年;赵过发明耧车

(6)魏晋:(北方)曹魏时马均发明翻车;

(7)隋唐:筒车,曲辕犁;

2.农作物推广

(1)原始社会:河姆渡种水稻;半坡种粟,蔬菜和麻

(2)北宋: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推广到江淮地区,(3)明清: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在明代引进,清代推广

3经济作物

(1)隋唐: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茶叶成为生活必需品,茶园规模大,政府开始征收茶税

(2)北宋:棉花种植推广到长江流域;经济作物种植扩大

(3)元:棉花种植遍及南方,棉布成为民众主要衣料

(4)明清:棉花种植在明代推广到江北;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形成一些专业生产区域 4农业技术

(1)战国:牛耕得到推广,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2)汉:牛耕广泛推广; 二牛抬杠式的牛耕方法推广到珠江流域;东汉,一牛挽犁牛耕法出现。

(3)隋唐:曲辕犁

5水利

(1)春秋战国:中原地区普遍采用桔槔灌溉农田;秦国蜀守李冰修都江堰,郑国修郑国渠。

(2)汉:黄河流域以营建灌溉渠系为主,如:西北修建坎儿井;汉武帝、东汉明帝时,大规模治黄;

(3)魏晋:(江南)农田水利兴修增多;(北方)马均发明翻车;北魏孝文帝要求,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

(4)隋唐:隋朝开通大运河;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不少水利工程;

(5)五代十国:南方各国普遍重视兴修水利,吴越修海塘;

三、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例如汉唐时期都曾出现一些太平盛世景象,如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这些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如汉初高祖在位时期实行一些宽舒政策:士兵复员,释奴为民,减轻田租等,这些措施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汉初经济发展起来,并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景象。像东汉、唐、明、清各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都与统治阶级实行的一系列好的经济政策有关。

3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例如西汉武帝时调集几万民工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派王景治理黄河,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再如汉唐两朝都十分重视生产工具的改革,汉朝普遍使用耦犁和犁耕法,发明了耧车,唐代制成曲辕犁,发明了筒车等。4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四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井田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它在商朝时已经存在,西周时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进一步推广。土地所有权属于国王,诸侯臣下只能世代享用,奴隶主驱使奴隶集体耕种并剥夺奴隶的劳动果实。井田制是土地私有制不发达的产物,春秋后期,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剥削制度确立起来。封建社会:存在着国有土地、地主土地和自耕农土地三种土地所有制形式。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地主阶级凭借对土地的垄断,迫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不得不依附他们。这种土地所有制在中国存在了二千多年,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中国长期贫困落后一个重要原因。

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虽不占主要地位,但却是汪洋大海。春秋时期,一部分奴隶和平民以及在权力斗争中失败的贵族自己垦荒种地,获得了小块土地的私有权,成为一家一户的自耕农。这种小农经济同地主制经济一样,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长期存在的重要基础。

封建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大致有王田制、屯田制和均田制等。均田制主要在北魏、隋唐时期实行,其主要特点有:社会上存在大量的无主荒地和劳动力,这是均田制实行的前提条件;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并不触动贵族地主的利益;受田农民必须纳租调服役,贵族地主却无此负担。

六土地兼并问题

A 封建土地所有制具有分散性的特点,土地兼并是其基本特点,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封建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土地兼并。在封建社会不可能根除土地兼并,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地兼并。

B 原因:

1、允许土地买卖是其根源。

2、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3、人们观念的影响。

4、国家政策的局限性。

C 影响:政治上,1、削弱中央集权。

2、使大批农民破产阶级矛盾激化。经济上,1、国家财政收入锐减。

2、加剧农民的贫困,影响购买力,制约市场的扩大。

3、影响人们的观念,将财富用于购买土地,影响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成为为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严重障碍。

七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土地制度

(1)民主革命时期各阶级的土地政策

A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天朝田亩制度》,核心内容就是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B 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纲领中,“民主”的含义就是平均地权,但未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革命胜利后,国家用“核定地价”的办法实现土地国有,最后达到“国民共享”的目的C 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制定土地政策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如1931年的土地政策,1947年的《中国土地大纲》,195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但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是个例外。由于终日民族矛盾尖锐,当时采取“农民交

租交息,地主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抗日。

(2)建国后农村政策的四次调整

A 土地改革原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内容: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结果: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B 社会主义改造背景: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内容: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C 人民公社化原因:党的主要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惩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原因:党中央总结了合作化的经验教训,作出正确的决策。内容:坚持土地公有制,改革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八古代农业的成就和局限

中国以农立国第一,传统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表现在开垦了大量农田,形成了精耕细作的耕作技术和生产经验,较高的粮食生产养活了庞大的人口,并以此为基础,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且使之延续和发展。传统农业也有其局限性。首先是传统农业带有极强的保守性;生产单位分散、生产规模狭小、生产技术墨守成现,而且脆弱的小农经济需要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威来保护它们,小农经济构成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经济基础。第二,传统农业的自然经济,限制了人口流动,加之中央集权制和户籍制度的束缚,致使大多数农民安土重迁。这样,新的阶级很难在中国产生。第三,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依靠投入大量劳动力来取得较高的收获量,这使得许多未成年人过早地投入农业劳动而失去受教育机会,同时也刺激强化了农民早婚早育多育的观念,造成中国古代人口的阶段性高速增长。

九中国古代的人口与人口迁移

1、中国古代人口的流向:①由北方草原向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迁移。如东汉五胡内迁;元朝时女真、蒙古人的南下。②北方人民南迁,由黄河流域迁入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如东汉末年、唐朝中期、两宋之交。③内地人口向边疆迁移。元统一后许多汉族人到边疆去。④华人外流。如唐朝时有人到南洋;郑和下西洋后去南洋的人更多。⑤外族内流。如唐朝时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到我国一些地区居住;元朝时形成回族。

2、人口迁移的原因:①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吸引少数民族内迁。②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导致大量北人南迁。③统治阶级出于政治、经济、军事目的组织军民迁移。④统治阶级专制统治、土地兼并等,也使农民流离失所,导致人口被迫迁移

3、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意义: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有利于国家统一,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②有利于江南的开发,推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③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巩固了边防。④开发南洋,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贡献。⑤人口分布日渐合理,人口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

4、清代前期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耕地面积扩大,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种植,粮食产量增加,封建经济恢复发展。③实行“摊丁入亩”,废除了人头税制度,刺激人口增长。④疆域版图的扩大和巩固。

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与对外贸易发展 篇6

一、 农耕文明与贸易雏形

三代时期黄土高原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塬上“原隔既平, 泉流既清” (《诗·小雅·黍苗》) , 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早熟的农业产生了早熟的文明。如果以国家、城市、文字的出现作为文明的标志, 则中国在夏、商时我国已进入农业文明社会。

农业发展在三代时期以黄河中下游流域为中心地带, 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自给自足。同时, 由于农业的不断发展, 导致剩余产品、阶级和国家出现, 商品交换的时机成熟, 对外贸易则在这种历史情况下产生。此时中国处于奴隶社会, 对外贸易主要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 贸易集中在黄河流域沿岸各国。粮食、酒和其他专供奴隶主阶级享用的奢侈品, 如宝石、香料和各种织物等是当时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商品。

对外贸易在奴隶社会开始初步发展, 但其在社会经济中不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外贸易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 奴隶贸易成为奴隶主经常补充奴隶的重要来源。奴隶社会虽然出现了手工业和商品生产, 但在一国整个社会生产中显得微不足道, 进入流通的商品数量很少。同时, 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生产技术落后, 交通工具简陋, 道路条件恶劣, 严重阻碍了人与物的交流。

二、 农牧文明与贸易繁荣

汉唐时期, 由于农业生产力及发展水平的提高, 传统旱作农业技术体系形成, 农业获得显著和全面发展, 北方成为全国经济、文化中心。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为国家积累了雄厚的物质、经济基础, 丝绸之路得以顺利开发。汉唐时期的对外贸易主要通过丝绸之路与其它国家交流, 对外贸易以陆路为主, 对外贸易的商品种类及数量比较丰富, 中国的对外贸易此时进入繁荣时期。

两汉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 交往的范围主要限于邻国。西汉张骞通西域后, 中国就开辟了从长安经中亚通往西亚和欧洲的陆路商路——丝绸之路。从此, 西汉与西域、西亚的通商关系发展起来。中国的丝织品、茶叶等商品, 从长安出发, 经河西走廊, 转运到安息, 再经安息转运至西亚和欧洲的大秦, 换回良马、种子、药材和饰品等。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 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史记》、《汉书》等记载, 西汉张骞使西域时, 除了从西域引进了胡瓜、桃、胡荽、胡麻、胡萝卜、石榴、葡等物产外, 也把中原的桃、李、杏、梨、、茶叶等物产传到了西域。

唐朝贸易范围扩大并出现空前盛, 长安成为亚洲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心, 交通海陆并重。唐代对外贸易发, 封建经济繁荣, 交通发达, 从陆路、路都可东达朝鲜和日本, 往西经“丝之路”可达今天的印度、伊朗、阿拉以至欧洲许多国家;经“水上丝绸之”可达波斯湾。唐政府鼓励外贸, 广和长安分别为唐朝南北国际大都会, 广州, 唐政府设立市舶使, 管理外商贸往来。

三、 农渔文明与海上贸易

唐代中叶以后, 由于北方战乱、人增长、人地矛盾上升, 大量北方人南。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农业生产工进入江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形“苏湖足、天下足”的局面, 这充分明了江南鱼米之乡的富庶与繁华。中传统的农业科技、经济在自己的框架达到了巅峰状态, 并最终完成了中国济中心的转移。经济中心南移之后其业经济后来居上, 北麦南稻作物格局形成, 高产经济作物的不断引进, 促了农业经济的繁荣。

随着江南的渐进开发, 江南农业经后来居上。同时由于造船和航海技术提高, 宋元明清的贸易以海上贸易为。宋元政府鼓励对外贸易以增加财政入, 宋元时期中国对外贸易频繁, 朝设立市舶司, 专门管理对外贸易, 并收商税。广州、泉州、明州成为当时重要港口, 朝鲜、日本、越南、阿拉等是其重要外贸伙伴。

农产品贸易在明清时期的对外贸易占据重要地位, 朝廷与外国商人交换商品中有很大一部分为农产品。明清期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三次引种高潮。甘薯、玉米等美洲作物和种类繁多的经济作物 (如烟草、棉花等) 、园艺作物传入我国, 这些作物的广泛推广与种植, 使我国的作物种植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极大地缓解了人口日增而耕地紧张的矛盾, 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生活。

四、 结论

纵观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 贸易繁荣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业的发达。农业发达的程度与贸易繁荣的程度成正比例不同的对外贸易形式反映了经济重心的不同, 汉唐时期中国北方旱作农业发达, 贸易也主要集中在北方并以陆路贸易为主, 唐以后, 经济重心南移, 贸易集中在江南并以海上贸易为主。农业的产生与发展是剩余产品出现的前提,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是在农业有所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因此, 研究中国对外贸易史应结合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许晖, 邹德秀, 中国古代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史话[J], 生态经济, 2004 (04) :33

[2]、夏秀瑞, 中国对外贸易史[M],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北京, 2001

《古代中国农业》教学论文 篇7

一、政府宏观管理

早在古代时期就形成了最早的农官制度, 夏、商均已设置官职管理农业。到周朝, 一套比较严密的农业管理体系已建立, 周天子以下的中央两大官属卿士寮、太史寮的长官们都得过问农事, 亲自参加耕作。统治者为了促进官吏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良的管理和服务, 历朝都规定了农业官吏考核的法律制度。秦对官员的考核标准为最、殿二级, 获最者得到奖励擢升, 获殿者处以笞罚;汉时专门颁布了《上计律》对官员进行考核;元代则把地方官吏置于司农司、劝农司与户部、提刑按察司等政府机构的监察之下, 形成了一套赏罚皆由中央机构参与的严密管理系统。这种制度以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否作为地方官吏的考核依据, 激发了地方官吏组织和指挥农业生产的热情, 促使地方官吏传播农业知识、推行适合于当地农业经济政策、力劝农桑、保证农业生产发展和繁荣。

值得一提的是, 自宋代开始, 国家也将对水利建设的管理转向宏观控制, 具体各县如何兴修水利, 应当“各述所见, 具为图籍, 申送本州。本州看祥, 如有不尽事理, 即别委官复检各县利害, 送主管官”[1]。根据这一制度要求, 县一级的水利主管部门, 要对全县水利现状做一全面了解, 并且“审视境内合兴修堤防沟洫, 以利害大小急缓为先后具图状”[1]。使全县的水利有一个整体规划。与此同时, 对上级机构也有要求, 当上级接到县上报的图籍后, 要认真审查, 必须认真去考察这些水利工程是否应该修建或修复, 开工时间是否恰当, 征集劳役的方法是否合理, 所需要的工程钱是否属实等等。这样既可以保证水利工程的成功, 又能避免官员欺下瞒上, 虚设工程, 谎报成绩的现象。还有对兴办水利的官员“议量功绩大小, 比附优劣与改转, 或升陟差遣, 或循资家便等第筹奖”[1]。不仅如此, 奖励的依据不但看兴办水利的次数或规模, 而且还要看到功效, 主要是根据受益田亩多少、扩大种植面积多少而定。对于那些失职者、虚冒者、扰民者进行惩罚。这样就提高了水利管理机构的效率, 增强了农业防灾的能力。

二、农田水利建设

水利灌溉和农业生产关系密切, 它可以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通过对农田的灌溉, 不仅能能保证按时耕作, 还能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和收获。因此, 在中国古代社会, 历代统治者非常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不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去管理。

尧舜时代, 中国已经开始兴修水利, 当时人们已经懂得和利用水利来发展农业, 灌溉田园, 《尚书》中便记载有鲧和禹治水。经过禹平水土之后, 中国经济进入农业时代, 其后历经治理, 使全国各地均享河渠灌溉之利。《周礼地官》记载说:“夫间有遂, 十夫有沟, 百夫有洫, 千夫有浍, 万夫有川。遂注入沟, 沟注入洫, 洫注入浍, 浍注入川。故田亩之水有所归焉。”这说明当时的灌溉排水系统发达, 百姓得利。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人们对水利与农业的关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管子》一书中强调主管农业的官吏必须承担起兴修水利的职责, “使时水虽过度, 无害于五谷, 岁虽凶早, 有所粉获”。这时的人们也已经学会兴修大型的专门灌溉工程。根据史籍的记载, 魏国的西门豹和史起的漳水渠, 秦国的修建的郑国渠, 都是当时的名渠, 灌溉面积达数万顷。《水经注》记载说:“秦昭王使李冰为蜀守, 开成都两江, 溉田万顷。”这里写的是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 这项工程的建设, 一方面减轻了岷江两岸的灾害, 同时也灌溉了沱江水域成都平原十余县的田地五百万亩。汉代水利工程规模更大, 渠道长达数百里, 且兼收航运、灌溉、防洪多目标水利的效果, 奠定了后代兴建水利的基础。宋代更是重视水利建设, 为此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加强水利工程管理。水利的发达, 有助于土地效力的增加, 也有利于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三、农技创新和推广

农业的发展, 离不开技术的进步, 在原始社会, 人们已经开始用石木工具种植农业。唐尧时期, 姬弃因为善于农耕, 懂技术, 尧即“举弃为农师”, 弃亲自教人们耕种技术。到舜时, 命弃主管农业生产, 官名“后稷”。后稷之兴, 推动了古代农业的推广。商和西周时, 中国农业耕作技术又向前发展了一步, 石木工具明显改进, 青铜工具开始用于农业。春秋战国时期, 已经使用铁器农具并且得以推广, 牛耕也普遍流行, 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两汉时期, 铁农具和牛耕技术有了更大的推广。从考古发掘看东北起辽东半岛, 西北至甘肃、新疆, 西南至云南、四川, 南至广东, 都有汉代铁农具的出土。此外, 农具创新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从垦耕、播种、灌溉、加工和清洁等方面都有了很多改革和创造, 如耦犁、耧车、翻车、水碓、风扇车等等。从文献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政府比较重视农业的推广工作。《齐民要术》引崔实《政说》曰:“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 教民耕殖。”在推广的过程中, 赵过还创造出一套农业技术的推广程序。以代田法为例, 赵过推广代田法用了三个步骤:第一, 他亲自试验, 验证代田法的优越性, 以便于推广。第二, 借用行政力量和生产骨干力量, 建议“二千石遣令长、三老、力田及里父老善田者受田器”, 使适合代田法耕作区的官吏和老农去京城学习方法。第三, 他们回来后先在公田和“家田”上重点推广, 其后全面推广。这样, 赵过通过这一系列的程序, 将农业科技推广开来。赵过之后氾胜之又在关中一带推行区田法, 区田法在耕作要求方面比代田法高, 它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农田丰产技术。

宋代的农技推广主要体现在种子方面。宋太宗时, 何承矩主张在河北推广稻种, 并亲自在雄莫、坝州、平戎、顺安等长达六百华里的地区内屯田种稻, 使农民从种稻中获得增收, 大获其利。宋代“占城稻”开始传入中国, 并在中国大量种植, 这与宋真宗亲自过问推广有关。大中祥符四年, 江、淮、两浙旱灾, 水稻收成大减。五年, 真宗派人从福建取“占城稻”种三万斛, 分给三路种植, 并公布种植的方法, 号召人民种植。六年, 真宗在玉宸殿上种植“占城稻”, 稻熟之后, 带领近臣参观, 收割完毕, 又运至朝堂, 以示百官。他亲自过问推广, 加快了占城稻的推广速度, 给当时的农业生产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古人尚且如此, 今天我们更应该重视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四、生态环境保护

管理制度完善、农业硬件设施完备、技术先进这一切都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外在原因, 最主要的是要想搞好农业发展, 必须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作支撑。在这方面, 中国古代思想家的生态伦理思想, 给人类提供了发人深省的智能, 在今天愈来愈显其独特的价值。

首先是关于水资源的保护, 水是“万物之本源”, 不单农业, 甚至关系到国家民族之存亡。《史记·周本纪》说:“昔伊、洛竭而夏亡, 河竭而商亡。”《管子》一书十分重视水的问题, “水者何也, 万物之本原也, 诸生之宗室也, 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产也。”“沟渎遂于隘, 障水安其藏, 国之富也。”由此可见, 水的重要性。儒家曾经提出通过加强对水利设施的管理从而合理农业用水。而古代司空管理水利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就是根据季节节律来决定蓄水和泻洪的问题。因此在对水的问题上不仅要做到“开源”, 还要“节流”。其次是土地资源的保护, 如果说水是农业的命脉, 那么土就是农业的基础。土地问题, 自古就是中国社会一个特别核心的问题。古代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小农经济社会, 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土地是“食之本”、“国之宝”。早在西周时期, 人们就把土地看成是衣食的来源。《国语·周语上》记载卿士召虎 (穆公) 在进呈治国建议时就说:“土之有山川也, 财用于是乎出;其有原隰衍沃也, 衣食于是乎生。”《左传·成公六年》记载晋国韩献子看到了土地的重要, 第一次提出了土地国宝论的主张。他说:“夫山、泽、林盐, 国之宝也。”《管子》一书更是反复强调了土地的重要:“地者, 万物之本原, 诸生之根菀也”, “夫民之所生, 衣与食也;食之所生, 水与土也。”由于人民的衣食来源于土地, 国家的财政来源于土地, 国家的富强依靠于土地, 怎么样来保护土地呢?《管子》认为应保持城市与乡村适当比例和人地平衡。它指出, 如果城市规模过大, 农村相对狭小, 就会导致“其野不足以养其民”;缺乏必要的农产品供应, “其藏不足以共其费”、“其民不足以守其城”。关于人地平衡的问题, 它说:“地大而不为, 命曰土满;人众而不理, 命曰人满。”最后是对林业资源的保护, 先秦时期, 人们就反对滥砍滥伐, 履行“时禁”, 以保证树木的正常生长。《荀子·王制》记载:“草木荣华滋硕之时, 则斧斤不入山林, 不夭其生, 不绝其长也。”但是当时仅仅是禁止在二三月间草木生长季节砍伐树木, 目的是为了“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汉代以后, 人们进一步认识到森林在水土保持方面的巨大作用, 《汉书·贡禹传》记载贡禹曾提出“斩伐树木亡有时禁, 水旱之灾未必不繇 (由) 此也”, 把对山林的滥垦乱伐, 与水旱灾害的发生直接联系起来, 对保护森林的意义有了新的更深刻的认识。在民间则通常是通过设立“护林碑”和林 (树) 神崇拜等形式, 对森林进行保护。

五、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管理思想的当代启示

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 农业经济已经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但是, 作为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管理思想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作用, 而且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借鉴价值。

首先, 我们的政府可以借鉴古代农业宏观管理思想中的精华, 利用人民所赋予的权利, 充分发挥自己的管理职能, 结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 对农业进行宏观管理, 加强政策确保对农业的持续投入。其次, 我们仍然要坚持不懈地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合理开发水能资源, 水利灌溉仍然是农业的命脉。我们应该在吸取古代水利建设经验的基础之上, 一方面对农村旧有的河道进行综合整治, 另一方面加快推进水源工程建设, 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新技术。最后, 要持不懈地推进农业科技, 坚持科教兴农战略, 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文论教学意识及改革 篇8

受这门课课程性质、教学课时、教师知识结构、教学方法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这门课程教学存在三大问题:第一, 教学方式单调。一些教师只是单一地展示、讲解幻灯片, 没有精心寻找一个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考的切入点, 只是抽象、概括式地对各朝代思想家、文学理论家、文学家的文学观念、思想进行总结, 面面俱到, “单向”式教学成了这门课程的常态。第二, 课堂教学的贯通性不够。教师在讲授某一知识点时, 由于受课时或知识能力所限, 不能把前后、中西、学科之间联系起来, 不能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第三, 重理论而轻文本。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著作的难度很大, 讲起来费时费力, 因此, 一些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笼统地让学生课外阅读相关文论著作, 而教师课堂教学时基本忽略文献, 只是进行单一的理论总结, 没有让学生从中国古代文论中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上述三大问题足以严重影响《中国古代文论》的教学效果, 因此, 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笔者积累了多年的教学经验, 针对这三大主要问题, 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谈谈认识, 抛砖引玉, 以期广大教师提出宝贵的批评意见。

一、《中国古代文论》教学的宏观意识和教学改革

笔者初从事这门课教学时, 常常为找不到一个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他们积极思考的切入点而发愁。后来在教学实践中, 笔者发现以宏观视角为切入点解剖某一时期或某一文论家的文学观念、思想、范畴、概念、术语, 比较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正如武汉大学李建中教授所讲:“中国古代文论的发生、发展及演变以儒、道、释文化为思想背景和精神资源, 在思维方式、范畴术语、理论形态等方面都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笔者在讲授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学理论时, 都紧紧扣住古代文论与儒、道、释的关系, 在中国文化思想背景和精神源流中, 把握并阐释古代文论的演进脉络和理论精粹。”[1]《中国古代文论》教学的宏观意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政治、经济、社会风俗对中国古代文论的影响, 找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切入点。

2.紧紧扣住儒、道、佛对中国古代文论的深刻影响, 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

3.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和形式, 使之成为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利器。

4.前后贯通中国古代文论知识体系,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中国古代文论知识体系非常庞杂, 阅读理解的难度很大, 而《中国古代文论》课程的教学课时非常少。为了解决这一矛盾, 有些老师只挑选两、三位重要文学理论家进行重点教学, 其余只花两三个课时进行简要介绍, 有些老师则相反, 以史代论, 全部拉通, 面面俱到, 让学生浅尝辄止。这两种课程安排都不利于学生学习, 前者是零碎的, 后者是粗糙的。因此, 教师要处理好宏观与微观的关系, 用宏观意识帮助、引导学生搭建知识体系, 理解中国古代文论的内在精神, 用微观填补、夯实宏观。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微观意识, 从细处着手, 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所谓微观意识, 就是教师高度重视古代文论文献, 从字、词、句入手, 引导学生通过对文献的细读, 领悟中国古代文论的内在精神。

二、《中国古代文论》教学的比较意识与教学改革

教师在教学中树立比较意识, 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增强他们从多侧面、多角度理解问题的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1.中国和西方文论比较

中国和西方文论关于文学本质、文学功能、文学创作规律、文学表现手法及范畴、概念、术语等具有很强的可比性,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进行适时、适度、合理的比较。第一, 关于文学本质, 中国和西方都有“反映论”和“情感说”, 二者的异同;第二, 关于文学功能, 中、西都认识到了文学的审美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 二者的异同;第三, 关于文学创作规律, 如“灵感”、“直觉”, 中、西文论家都有很细致、很深刻的描述、论述, 二者的异同;第四, 关于文学表现手法, 如中、西小说理论, 都有人物形象论、情节论、结构论, 二者的异同;第五, 关于范畴、概念、术语, 如中、西都有审美意象相关理论, 二者的异同。在比较中西文论时, 一定要结合中、西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行分析, 如关于对文学功能的认识, 古希腊思想家主要从讨论悲剧功能开始的, 而中国则主要从论述《诗经》的作用开始, 主要因为观看戏剧演出是古希腊人生活的一部分, 《诗经》对中国春秋时期的政治有很大影响, 诸侯国家都很重视“诗”, 外交使节往往通过“观诗”了解出使国的政治状况和社会风俗。

教师如果善于把中、西文论联系起来教学, 那么不仅会增强课堂的学术氛围, 而且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中国同时期文论家关于某一文学观念、范畴的比较

唐代王昌龄、皎然、刘禹锡等文论家都讨论过“境”这一重要范畴, 笔者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找出这几人关于“境”的相关论述, 重点进行比较分析, 探究其中的相似和不同。通过比较学习, 学生了解了意境范畴的演进史, 进一步理解了现代意境范畴的本质内涵。

3.对中国不同时期相似文论的比较

上文已经提及, 中国古代文论有很强的承继性。何以让学生深刻理解这种承继性?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比较分析。司马迁提出“发愤著书”说后, 有不少古代文论家继承发展了这一重要的文学创作动机理论, 比较而言, 韩愈的“不平则鸣”说影响更大。因此, 讲到韩愈文学思想时, 笔者从历史文化背景、内涵、影响等方面对此进行了重点比较分析。

韩愈提出“文以明道”说, 宋代理学家提出“文以载道”说, 如果不进行比较, 学生就很容易把这两种文学观念完全混淆。笔者首先重点分析了“明”与“载”的不同含义:“明”并没有把文学当成“道”的工具, 而“载”则完全否定文学的独立性, 宋代理学家只是把文学看成“道”的工具, 其次分析了韩愈所说“道”和宋代理学家所说“道”的内涵并不完全一样, 韩愈的道就是儒家之“道”, 而宋代理学家的“道”虽然以儒家之道为根本, 但吸收了道家和佛教思想。通过比较, 学生对中国古代这一重要文学观念有了更明晰的理解。

教师教学中运用比较法需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 不可随意, 选择重大理论问题进行比较;第二, 课堂时机要选好, 有时需要用比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时需要通过比较画龙点睛, 有时需要用比较进行总结, 有时需要通过比较引发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热情;第三, 找准同和异的焦点问题, 不可面面俱到;第四, 点到为止, 更多问题需要学生自己课后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比较。

三、《中国古代文论教学》的现代意识和教学改革

《中国古代文论》教学的现代性指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树立用现代文学理论、研究方法阐释古代文论的思想意识;二是教师有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教学效率的意识。关于第一个方面, 各种《中国古代文论》教材编写者都注意到了, 教师只要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并加强对现代文学理论的学习就能做到。关于第二方面, 教师必须能熟练使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图书资源查找资料。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教学古代文论的总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实践观、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等哲学观念都对中国古代文论教学和研究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如“实践观”, 中国古代文论都是对文学活动实践的总结;“联系观”, 上文也有论述, 中国古代文论与政治、经济、哲学、宗教都有很紧密的关系;“发展观”, 中国古代文论的承继性很强;“矛盾观”, 中国古代文论的很多观念具有矛盾、辩证统一的特点, 如“文”与“质”、“实”与“虚”、“阴”与“阳”、“和”与“同”、“近”与“远”等, 正是这些充满辩证性的观念催生了丰富多彩的文论思想、范畴。

2.教师要合理运用现代文学理论、美学发展的最新成果

20世纪产生了不少新的文学理论, 如形式主义文论、结构主义文论、接受学文论、符号论美学等, 这些新理论都对中国古代文论教学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如皎然《诗式》中有“取境之时, 须至难至险, 始见奇句”[2], 可以用形式主义文论的“陌生化”理论分析“至难至险”、“奇句”, 揭示这句话的深层次内涵。再如“意境”的审美特征, 完全可以用“格式塔”、“移情”、“符号论”等现代美学理论进行阐释。

四、结语

本文主要是笔者教学实践经验、教训的总结, 对于《中国古代文论》教学, 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三个尊重:尊重古代文论文献, 文献文本是教学的主要依据, 老师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 把学生的学习引导到阅读理解文献上, 而不是了解一些枯燥、空洞的知识、理论;尊重中国古代文论家的思维和著述方式, 教师不应用现代和西方的文学理论存在方式评判中国古代文论家, 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分析、评价中国古代文论家对中国和世界文学理论作出的特殊贡献;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都应为学生学习和研究服务。

摘要:《中国古代文论》教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难点和重点课程之一, 作者根据教学实践经验和教训, 认为该课程的教学方式有必要进行改革, 增强教师的引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教师树立宏观意识、微观意识、比较意识、现代意识更有利于推进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古代文论文献,教学意识,主体性,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李建中.古代文论教学的当代视野[J].中国大学教学, 2009 (5) :53.

中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篇9

在高校中文专业的教学中, 中国古代文学的内容贯穿上下五千年, 时间跨度大;涉及书籍众多, 内容庞杂, 容量大。不仅包括对中国从先秦到近代大约三千年的作家作品的介绍与分析。而且还包括对文学史的诠释, 涉及到了文献学、文化学、哲学、美学、史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 另外教学中的作品是千百年前就存在的文本资料, 其中的人和事以及作者所使用的语言距离当今现实生活都似乎很遥远, 学生学习难度较大。但进入二十一世纪后, 随着社会内容更丰富多彩, 要求学生掌握更多知识技能, 高等教育继续呼唤增加新课程、压缩传统课程学时。古代文学课程由于开设时间长、学时量大, 成为相当部分高校缩减传统学时的首选对象。

在当今社会, 受经济大潮和各种消遣、娱乐等传媒的冲击, 老师与学生普遍滋生急功近利、避难就易的思想。学生往往觉得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远离现实生活。相比较英语、计算机等课程而言, 古代文学对个人择业与发展没有直接作用, 所以学习热情不高。不少大学生对古代文学产生了疏离感与隔膜感, 而教师虽然认识到古代文学的人文学科特性, 但往往也受到应用价值观的局限, 难于有所开拓。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显然面临着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达到教学目的的困境。实际上古代文学是真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腹有诗书”, 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底气”, 有助于抵御目前日益明显的精神庸俗化倾向, 有助于改变学生乃至整个社会人群的精神面貌, 这绝不是其他的课程可以替代的。

如今各高校各学科都在进行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风尚所及, 泥沙俱下, 真伪并存。虽然古代文学课程设置历史最久, 精品课程的设置也为丰富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式提供了新的条件。但古代文学的精品课程远没有深入到学生中去, 学生对古代文学精品课程了解较少, 精品课程的电子教学课的直观, 学生看得多了, 而认为课下再查材料、读文献没有必要, 当然也就不会有充分利用精品课程资源的意识了。而老师教学过程中呈现的是“一厢情愿”, 学生期待什么, 学习中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没有在教学过程中予以关注, 这就造成了精品课程的实施中存在着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隔膜。再加上各种教学环境下, 精品课资源的使用者, 尤其是教师, 不能坚持“以人才需求为先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思想, 对这些有形资源的利用只能是一种机械的照搬, 很难谈得上结合自身教学需求与教学特点来创新与发展。尤其是古代文学课程的特殊性, 其教学一直存在着严重的棘手问题, 新问题也不断出现, 其教学现状主要是:

一.缺乏现代教育观念与当代意识, 轻视人文素质教育

教育观念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形成的对相关教育现象, 特别是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所教学生的主体性认识。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知觉、判断, 进而影响其教学行为。教师的教育观念包括有教师的教育价值观、学生观、人才观、师生观、课程观等等。这些教育观念是具有情境性的, 当今很多教师往往只停留在旧的教育观中, 坚持给学生教书识字, 坚持学而优则仕等传统的观念, 致使古代文学减少了参与社会建设的功能。当然, 教育观念的现代化不意味着背弃传统, 而是在坚持优秀的传统教育观的同时, 结合现代的教育观念, 寻求教与学的最佳契合点。教育观念的现代化要求我们每一个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教育对象, 要树立起一个教育信念, 把古代文学的教学立足于当代, 才能谈得上弘扬民族传统, 也才能实现它的人文性和现实意义。

叶朗先生说过:“人文学科关系到一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和人文导向, 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精神塑造”, “如果忽视或者轻视人文学科, 必然导致整个民族精神水平的下降, 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的庸俗化”。古代文学教学的当代意义, 其实是和这门课程的人文性紧密相连的。在高速追求最大经济效益、追求金钱、满足物欲的当代社会中, 古代文学的人文性显得更为突出。作为教师要以一颗高度负责的心注意把所讲授的内容与当今的社会现实人生联系起来, 在当代与古代的文化精神对比之中发现问题, 辨别是非, 从而引导学生去理解把握现实人生, 塑造出直面当下的健全的、独立的人格。

二.对古代文学教学不同视野的认识, 导致顾此失彼

由于对古代文学学科特质的不同认识, 古代文学教学也呈现不同的视野。总体上就是三种不同视野的古代文学教学。一种是学术视野。在这种视野里, 古代文学是学问文学, 它以传统的训诂考释为主要教学方法, 重视学生认知能力、文献操作能力的培养。第二种是文化视野。在这种视野里, 古代文学是文化的载体,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播文化, 教学过程中大力渲染, 铺陈相关的文化知识。第三种是审美的视野。在这种视野里, 古代文学是美的载体, 它传承着文学的精神, 启迪着学生的心智和灵感。因为课时压缩, 在这样短的教学时间里, 三个方面难以兼顾。具体作品的阅读和分析能省则省, 教师讲授的往往只是结论和观点, 学生要做的, 就是记忆作家作品的名称, 背诵所谓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的分析结果。也就是说, 教师传授给学生的, 大多是主观判断式的结论, 而且这些结论常常也是教师从各种教材或参考资料上“拿”来的, 课堂教学, 文学史则变成了文学史论。

三.过分依赖教学课件与教学程式, 丧失教学个性

近几年来各高校都重视课程建设工作, 不断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 加大了精品课程的建设力度, 中文专业古代文学就成为了第一批精品课程。在建设初期, 因时间和精力、经验等的限制, 古代文学精品课上马较为匆忙, 古代文学资源远没有达到足够的丰富性、全面性等, 再加上不少老师不太习惯使用电脑, 精品课程与教学脱节, 甚至成为摆设的现象较为常见。如今经过了相当一段时间的建设与使用, 其有形资源如教学课件, 课程的教学内容、大纲、习题等都是现成的。现实中, 也有老师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设计课件的漂亮、新奇、动感画面上, 几乎忘记了教师本人的主导作用, 不少人的确将辅助手段变成了主要教学手段, 教师成了课堂上课件放映员。教学的形式是向学生单向灌输, 使学生目不暇接、被动接受。整节课学生只看银幕, 教师则只忙操作。这就完全没有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讲台上以独具人格魅力的语言、手势、神态、情感与学生进行交流的一幕。

四.藐视传统教学手法, 缺乏师生沟通

针对精品课程中多媒体技术应用, 实际上传统的板书还应有自己的优势。美国著名的大众传媒学家施拉姆先生就说过:“如果两种媒体在实现某一教学目标时的功能是一样的, 我一定选择价格较低的那种媒体。”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之中, 虽然优点突出, 但是缺点同样突出。这已经为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发现:快而不及, 多而不达。“快”, 是指课堂上由于减少了板书环节, 教学过程转换很快;“多”, 则是指教学内容多, 信息多。明显的, 这样的缺点是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带来的。同时, 制作多媒体课件花费的时间精力很多, 这样就必然出现备课不充分的现象。而传统的板书则可以在黑板上留下上课的痕迹———授课内容的过程, 这样就很容易让学生清晰地把握上课内容, 及时查漏补缺。过多、过细、过繁的课件内容, 不仅会使教师本人难以驾驭自如, 反受课件拘束, 不但失去教学个性, 而且也容易使学生只顾看多媒体投影而忽视笔记与思考。这种形式不宜过多, 不能产生依赖性, 毕竟它不是教学目的的本身, 而只是解决教学任务的手段之一。由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特殊性质, 这一课程必须有相当一部分内容使用传统教学方法。传统是人类历史的进程中保存与传递文化的形式, 它指谓着从过去到现在所保留的文化内容。传统不仅永恒存在, 而且时时刻刻、实实在在地规约着现代的发展, 任何人没有理由也不可能藐视传统的存在, 文学传统更当如此。但传统并不意味着过去, 遵循传统也并不意味着回归历史。从本质上讲, 传统是一种进程, 传统的内容、价值、意义在历史中不是凝固不变的, 而是不断开放和重建的。每一代人都是站在自己的时代境遇中解释传统的, 带着现实的问题向传统讨教, 从现代性出发, 建构传统对现代的意义。

传统的课堂讲授也是教师个性化授课风格的展示过程, 在课堂上, 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心灵互动。教师的人格魅力、学术修养, 别具一格的性格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比较理想的课堂教学, 应当是把传统讲授与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 既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改进教学方法, 又充分体现教师调动课堂的能力。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更有生气, 才更有利于引导学生获取知识, 激发他们独立思考的积极性。

中国古代商业经济教学方法的优化 篇10

对于商业经济方面的教学内容来说, 内容的时间跨度长, 知识点多, 发展脉络虽然清晰但梳理起来比较复杂。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做足准备工作, 把相关的知识利用一个有效的线索串联起来, 并且突出重点、难点, 而且还能有针对性地补充各种课内课外的资料来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学内容。

1. 在理清发展线索的基础上突出重点

要想清晰地把中国古代经济的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 教师首先得对这些内容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把握。要想在教学过程中明确课程内容的体系和结构、重点和难点, 教师首先应该对此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在现阶段, 我国的高中历史教材中, 不管是哪个版本, 一般在讲授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时, 其主要的线索一般都是根据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商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来展开的。历史知识是相互联系、错综复杂的知识网络, 在不同的层面都有不同的联系。学生在学习的时候, 如果对历史知识中那些错综复杂的联系没有一个清晰的把握, 就不可能把历史学好, 甚至还可能对历史课程产生厌恶情绪。在各个时期所表现出来的特性及其原因, 则成为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因此, 教师在授课时, 既要交代各个时期商业活动发展的历史脉络, 也要非常明确地对各个时期的特点及其原因加以强调, 突出重点和难点。

2. 在掌握板块设计的基础上揭示联系

我国古代在商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在经济史方面可圈可点的人物和事件非常多, 其重要的历史意义也不可忽略。在授课时, 教师可以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 把具体史实的讲授和叙述做好, 在此基础上用线索将内容贯穿起来, 然后形成一种立体的授课内容, 使每一个知识点都能够传授到学生那里, 同时又使他们能够注意到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贯穿和联系, 形成一个整体的历史观念, 这是一种纵向的教学方法。同时, 教师也可以对教学内容稍作延伸, 对同一时期世界其他各国的情况作出介绍, 通过简单地介绍了解我国经济成就的独特之处, 加深学生的印象, 这是一种横向的教学方法。通过多个角度的讲授, 使学生能够既掌握知识版块, 又形成整体的历史发展思维, 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3. 充分运用课内资源

新教材在编写方面有许多创新, 通过字体的变化, 把课文分为大字的正文部分和小字的知识部分, 包括历史纵横、学思之窗、资料回访和图片文字解释等内容。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 把课文分为文字内容和文物照片的插图两个部分。另外, 还给出了本课要旨和学习总结等知识提示方面的内容。这种编排方式, 为学生多角度、立体式地感知教学的内容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但是这也造成了一些新的困难。教师普遍感觉教学中的头绪很多, 难以处理;学生只针对考试必须掌握的大字内容感兴趣, 其他内容形同虚设。如果在课堂上增加其他内容的教学, 则因为课时不够而影响到正文的学习, 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应对考试有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开动脑筋, 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把辅助性的内容有机地融入到正文内容当中, 与正文的内容互相参照和印证, 起到强化学习的作用。把知识提示性的内容与教案编写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知识点等归纳结合起来, 使提示的内容成为课堂教学中学习的具体内容, 提示性的文字就成了学生课后复习的依据。

4. 合理补充课外知识

尽管学生普遍反映, 除了正文内容以外, 教学中安排的其他辅助性的材料已经不少, 但是我认为在教学中合理地补充课外的知识和史料还是有必要的。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绘画、图片、实物 (如货币等) 、文字资料、视频资料异常丰富。在教学中适当进行补充是新课改的要求, 可以增加学生对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状况的全方位了解和理解。尤其是当前我国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的今天, 更应该利用好这些材料, 特别是增加一些本省、本市、本地的特色材料, 比如山西和安徽可以增加晋商和徽商的商业活动内容, 还可以把历史知识与当代的一些商业经济中的典型案例融合进去进行一些比较, 从古今的差异当中寻找不同时期商业经济的特点。只要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 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 就能够丰富教学的内容, 激发学生的兴趣。

以上内容是笔者在新课程、新目标的要求和背景下, 对“中国古代商业经济教学”进行的初步研究和探讨。我相信,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如何对“中国古代商业经济”部分进行有效教学也将会不断推陈出新的。

摘要:如何以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把经济史的相关内容教好、学好, 是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立足于新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 针对中学特殊的学生群体, 探索出一条适合新课程以及高中生的新的教学方法和思路。

上一篇:特色德育模式下一篇:源头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