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灌水史

2024-07-02

中国古代灌水史(共5篇)

中国古代灌水史 篇1

中华民族几千年悠久的舞蹈文化, 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结晶, 它起源悠远, 其传达的意蕴、意绪和意境, 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审美趣味, 成为传统历史文化长河的重要支脉。在浩瀚的中国古代舞蹈发展历程中, 主要由两大部份组成, 即民族民间舞蹈与宫廷舞蹈。纵观中国古代舞蹈史, 每一次跨时代的前进, 都是民间舞蹈与宫廷乐舞相互交流、补充、促进的结果。

以往舞蹈史书多以宫廷 (或统治阶层) 舞蹈为主线来叙述中国古代舞蹈的发展进程, 但从理论逻辑的角度思考, 中华民族民间歌舞才是真正推动整个舞蹈历史向前发展延续的主导者, 可以说民间舞蹈是舞蹈艺术自古以来存在及发展的“源”, 历代宫廷舞蹈是其“流”, “源”的发展不断给“流”注入了新鲜血液和动力, 二者在自身的不断传承发展中又相互借鉴吸收。

一、古代民间舞蹈与宫廷乐舞在发展中的相互关系

民间舞蹈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文化成果, 是中华民族舞蹈艺术的“源泉”, 宫廷舞蹈是从历代民间舞蹈中提取精华、经加工后专为统治阶层服务的舞蹈形式, 它是舞蹈史发展的“主流”, 民间舞蹈与宫廷乐舞之间是“源”与“流”的关系, 即一种在朝代更迭中纵向继承与横向发展的关系。

总觉得全是自家人, 可靠知根知底。这种家族式的公司往往容易形成集权。决策权和管理权集中在一个人手里, 没有人约束, 没有人监督, 容易出现决策失误, 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而权利却更加集中, 缺乏约束机制, 企业内部缺乏民主气氛, 这使企业决策风险加大, 很难做到企业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所以说, 完善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将是民营中小钢铁企业, 同时也是更多的中小企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是公司的内控问题。民营企业存在的问题, 之所以没有被媒体所关注, 是因为民企自身的监管不到位, 没有把问题暴露出来。内部监管缺乏制度保证, 这是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即使有的企业制定了相应的制度, 要么制度条文要求过严, 无法执行;要么制度条文过于宽泛, 操作性差, 都会导致实际操作中的无法执行或执行不到位。民企在内部监管上, 迫切需要建立起适合自身的制度体系和流程体系, 比如说财务体系中的会计, 在一般情况下, 处理每项经济业务的全过程, 或者在全过程的某几个重要环节都规定要由两个部门或两个以上部门、两名或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分工负责, 起到相互控制的作用。如材料物资的需求计划、采购、检验、保管、领用应相对分离;销售与发货、收款工作要分开;同时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依法监管内控运行体系等等等等。在这些方面, 民营企业可以借鉴国有钢铁企业的行政监察机制和审计系统, 从他们的完善的体系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公司内控体系、

第三是企业文化的树立。现阶段很多的民营企业还停留在员工与企业的关系就是单纯的雇佣关系上, 有稍微先进一点的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多搞几次运动会活动这类的, 活跃活跃企业员工的情绪。其实一谈到企业的文化建设, 民营企业的目光可以放得长远一点, 逐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是指企业实践中, 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

当我们把目光投向中国久远的舞蹈史, 就会发现民间乐舞与宫廷乐舞其实很早就有了概念上的分野。中国最初的“乐”是融合了诗歌、音乐、舞蹈的综合艺术形式。作为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分为风、雅、颂三类。“风”即国风, 为周朝各诸侯国和地方的乐曲, 大部分是民歌;“雅”是正的意思, 基本上是贵族的作品, 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 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颂”则是宫廷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从《诗经》对风、雅、颂的划分界定,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早期对“乐”的不同层面的认识。

周代的制礼作乐, 进一步分化了作为正声的雅乐与作为民风的俗乐。由于强调“乐与政通”, 对应着“分封诸侯”政治制度中严格的等级观念, 周代的礼乐处处体现着儒学礼教的乐舞理念, “礼”不仅让“乐”承载了政治教化的功能, 也为“乐”的正统设置了禁区与界限。但是民间的俗乐与宫廷的雅乐并非就此泾渭分明, 反而在互相的交流中交替起伏发展着, 而且民间乐舞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 例如周代礼乐中著名的《六代舞》、《六小舞》就是在民间舞蹈的基础上编制的。而春秋时期, 西周为强化统治而建立起来的礼乐制度却日益僵化, 随着西周王权的崩溃而“礼崩乐坏”。清新活泼、充满生机的民间舞迅速兴盛起来, 以至于魏文侯恭而敬之地听古乐会睡觉, 而听民间的郑卫之音却津津有味不知疲倦。

此后在中国的舞蹈历史流程中, 我们都能清晰地发现这两条线索贯穿始终:一条就是作为雅乐的宫廷舞蹈, 另一条就是作为俗乐的民间舞蹈。然而令人称道的是, “雅”与“俗”, “朝”与“野”的这两条线索之间构成了一种良好默契的互动关系。宫

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企业文化体现了企业的精神, 是企业凝聚力的核心。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管理理论, 它强调管理中的软要素, 其核心涵义是企业价值观。企业文化建设, 可从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理念文化等三个方面入手。物质文化建设 (表层文化) , 包括生产资料文化、产品文化、环境文化, 如:品牌、包装、厂容厂貌等。行为文化建设 (中层文化) , 主要是对企业的人、财、物、事的各种动的和静的状态都有明确的标准和规定, 如:行为、公关、服务等。理念文化建设 (深层文化) , 包括变革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市场观念、服务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战略观念, 还有民主意识、思维方式、经营管理思想, 具体表现在劳动态度、行为取向和生活方式方面。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培育有鲜明个性和丰富内涵的企业精神, 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内在潜力。

综上所述, 民营钢铁企业的发展需要走很长一段时间, 单靠民营企业的一臂之力略显淡薄。在钢铁行业重组并购的过程中, 民营企业可以寻求与国有钢铁企业的合并以达到长期发展的目的。比如说在宝钢与沙钢的合作过程中, 双方主要在技术与管理, 产品与市场, 资源与物流方面展开广泛的战略协同, 宝钢向沙钢输出技术和管理, 提升双方的市场竞争力;宝钢同时又从沙钢那里在市场中形成的独特的竞争优势, 实现合作共赢。这无不是宝钢所代表的国有大型钢铁企业的资本和技术管理优势, 以及沙钢所代表的民营企业灵活的市场反应能力的结合。就像宝钢董事长徐乐江在公开场所表示:“未来的实践成果会证明, 双方的战略合作是正确的, 是为中国钢铁企业探索出新的合作模式和发展道路。”

廷舞蹈以及后来大量的表演性舞蹈都来源于民间舞蹈, 并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借鉴民间舞蹈的形式, 吸取民间舞蹈的养分, 整合民间舞蹈的元素。可以说民间舞蹈是一条不竭的源泉, 向民间舞蹈学习也是宫廷舞蹈和表演性艺术舞蹈重要的方式和基础。当然宫廷舞蹈反过来也会对民间舞蹈形成影响, 例如唐朝衰败之后宫廷艺人流落民间, 直接促进了唐朝以后民间舞蹈的发展, 由此可见宫廷乐舞会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进入民间继续一种特殊的传承。

二、民间舞蹈和宫廷乐舞在本体继承发展中的差异

古代民间舞蹈与宫廷乐舞由于其产生背景、发展条件以及受众的不同, 必然带来它们在舞蹈目的、内容、形式, 舞者、传承方式等方面所存在的多种差异,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也沿着自身不同的轨迹前进。

(一) 民间舞蹈是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 根茎深深地扎入

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 枝叶郁郁葱葱地呼吸在民间文化生活的空气里。古代民间舞蹈的目的是满足广大群众自我情感的需要, 内容为反映人民劳动生活实情, 传授生产技术, 形式简单, 舞蹈者为各民族男女老少, 并由各民族群众在民间经口传身授代代传承下来。例如魏晋时期, 由于战乱不断, 人们习武风气很盛, 也直接影响了乐舞艺术, 民间流传的《狮舞》盛行, 舞蹈动作灵活矫健, 带有武术气息。

宫廷乐舞主要出现在中国古代王朝的祭祀、朝贺、宴享典礼中, 目的是为少数统治阶层服务的工具, 内容按统治阶层的审美要求特定, 形式结构复杂, 舞蹈者为专职艺人或统治阶层内部人员, 传承由宫廷专职艺人在宫廷内传承。还以《狮舞》为例, 到了唐代, 被宫廷加工改造后, 摇身变为了气势宏大的《太平乐》被归为宫廷燕乐——“立部伎”中。

(二) 民间舞蹈的产生、发展与人民精神特征、历史传统文

化、生存自然环境, 社会经济的变化、民族内部认同感, 以及创新能力、文化传承的使命感等因素有着紧密联系。因此民间舞蹈的发展具有自然稳定、缓慢、持续、不轻易改变或消失, 能跟随时代变更而长久传承的生命力, 所以今天我们仍能看到许多民间舞蹈经历了千百年的代代相传至今还在民间流行。长期流传的自娱性舞蹈《踏歌》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这种形式的舞蹈起源于原始社会各氏族成员参与的自娱性歌舞, 诗经中就有对春秋时民间“踏歌”的描述, 而今已成为各少数民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民间娱乐活动, 正所谓“一舞跳千年, 千年跳一舞”。

宫廷乐舞是统治阶层为特定目的而从民族民间舞中选择或量身创作的宫廷乐舞, 创作者或是统治者本人或是宫廷内专职艺人。因此宫廷乐舞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受历代统治阶层的主观意志影响, 宫廷乐舞的传承和发展会因政权的更替而改变或消失, 其延续具有不确定性。但宫廷乐舞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和表演技巧, 每个时期会产生一些有代表性的乐舞经典作品被载入史册或描写进文学作品中, 为文人墨客所推崇, 让我们今天仍可以从古代的文字资料上想象其优美的舞姿造型。例如诗人白居易在观赏了唐代歌舞大曲《霓裳羽衣》后, 不得不感叹道“千歌百舞不可数, 就中最爱《霓裳》舞”。

三、民间舞蹈与宫廷乐舞共同促进下的中国古代舞蹈发展高潮

(一) 民间娱神与宫廷维权祭祀乐舞的发展

原始社会时期, 在原始宗教自然崇拜下, 民间产生了娱神祭祀舞, 民间祭祀娱神舞的目的是求得各种神灵保佑丰收, 达到人神沟通的手段, 是民族原始宗教的产物。到了两周时代, 祭祀活动兴盛而受到统治者的高度重视。统治阶层为巩固统治政权推行以礼制乐, 通过这一重大举措, 对上古氏族祭祀乐舞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整理, 不但树立了周朝的权威, 也表达了对祖先的敬畏之心。祭祀舞产生于民间, 发展兴盛在宫廷, 这是民间舞蹈与宫廷乐舞的第一次交融。

(二) 民间舞蹈交流与宫廷吸纳迎来的古代乐舞鼎盛

1. 魏晋南北朝时代, 在中国历史上以大动荡、大交流、大转

换为时代强音, 民族大迁徙促使民族民间舞蹈交流频繁。该时期战乱频起、社会动荡, 在长期的政权争战兼并中, 北方各民族大迁徙, 西域与中原的乐舞文化交流广泛。北魏太武帝争战后带回了西域疏勒和安国的伎乐, 此后北周武帝迎娶突厥女儿为皇后, 新娘带来了由康国、龟兹等地杰出音乐舞蹈艺人组成的庞大表演团队。这时期的宫廷宴会上的各民族民间乐舞, 引人注目地出现在宫廷乐舞中, 受到人们喜爱。

2. 唐代政权稳定, 经济发展, 统治阶层喜爱并重视乐舞,

宫廷乐舞大量吸纳各民族民间歌舞, 如果我们把唐代宫廷乐舞看作是一座山的巅峰, 那么唐代民间活动中的自娱之舞则是山的基石。其实, 即使被屡屡提及的宫廷乐舞, 原本也是各个地域内各个民族的土风之舞。当宫廷乐舞活动被载入史册时, 这些被记载下来的“宫廷乐舞”仍旧以非常活跃的姿态在民间存活着、发展着。例如, 《柘枝舞》开始引进于西域, 后在此基础上汉化改进, 传承下来, 后又流到民间, 现民间表演的双人莲花舞, 由二女童先藏于闭合的莲花中, 花开后出而舞蹈的表演形式就由其演变而来。

(三) 民间舞蹈在瓦舍勾栏的多元发展与宫廷乐舞的民族民间倾向

宋代文学艺术的高度发展给舞蹈带来影响, 舞蹈中出现故事情节、人物形象, 舞蹈的形式结构发生变化, 歌、舞、念、答的结合, 创造了中国独具特色的艺术美, 产生出戏曲艺术。古代舞蹈的动作、造型、技巧、训练体系和独特的技法规律, 美学要求, 是戏曲构成的重要因素。尤其是舞蹈在塑造人物、表现情感等方面, 以其独特的魅力, 为戏曲艺术的表现手段与风格特色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戏曲中有大量载歌载舞, 甚至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的剧目, 如《林冲夜奔》、《三叉口》、《钟馗嫁妹》、《雁荡山》等。此外在元、明、清时期, 民族民间舞蹈在歌、舞、念、答的基础上又吸收进杂技, 产生了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各种花灯歌舞。如著名的东北秧歌, 有人物、情节还有高跷技巧。

瓦舍勾栏促进民族民间舞蹈快速多元的发展。宋代瓦舍勾栏的出现使民间歌舞有了固定的表演场地, 民族民间专职艺人增加, 技艺水平明显提高, 由经过专业训练的艺人组成民间专业表演团体, 推动民间舞蹈艺术快速发展。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 民族民间舞蹈有着自身独特的发展线索, 已经成为中国传统舞蹈文化当中异常重要的部分。尤其是宫廷舞蹈的发展在宋代以后转向了综合性和小型化的戏曲舞台艺术, 并演变为附属其中的组成部分, 在某种意义上形成了宫廷舞蹈历史传承的“断层”, 因此有着相对完整呈现与流传途径的民间舞蹈遗产, 就成为了延续中国传统舞蹈文化的“活化石”。

四、结语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舞蹈艺术犹如天空中繁星集聚的银河, 璀璨而夺目。历代民间舞蹈之“源”与宫廷乐舞之“流”各具特色, 尽显不同风彩, 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几千年的古代舞蹈艺术画卷。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舞蹈的朝野之分、雅俗之分并不是绝对的分离, 而是分中有合, 合中有分。民间舞蹈在自身的发展之中始终隐含着向上层伸延的趋向与缠绕不清的关系。宫廷舞蹈也始终在民间舞蹈的滋养下发展、变化。两者之间这种良好的互为依存、相互影响的交织关系是非常独特的, 这也是一种不同层面上的、含有特殊意义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此, 用于平先生的话来做最后的诠释:“在一个共时态的文化视野中, ‘民俗’和‘雅士’是对立的两极;而从历时态的视角来看, 俗文化又往往是雅文化的先声, 雅文化则是俗文化的趋向”。

摘要:本文以中国古代舞蹈史的发展为线索, 从民间舞蹈与宫廷乐舞在不同时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关系来探讨中国古代舞蹈的继承与发展, 两者共同谱写出中华民族璀璨夺目的舞蹈历史篇章。

关键词:宫廷舞蹈,民间舞蹈,继承,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2]王克芬著, 江东译.中华舞蹈图史[M].台北:文津出版社, 2002.

[3]冯双白, 王宁宁, 刘晓真.图说中国舞蹈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4]资华筠主编.影响世界的中国乐舞[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3.

中国古代灌水史 篇2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含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度两个概念。前者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即皇帝个人专断独裁。后者是指全国各种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2.原因:

①经济根源:由封建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封建的个体小农经济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保证生产发展。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

②政治根源:适应地主阶级建立和巩固政权,完成和巩固统一,加强对人民控制的需要。③理论来源:法家“集权”理论。

3.过程:

形成:战国。①韩非子“集权”思想;②秦国商鞅变法,建立县制。

确立:秦朝。①政治上:确立皇权至高无上;中央设三公九卿,地方实行郡县制;颁布秦律。②经济上:确立土地私有;统一货币、度量衡;车同轨,修驰道。③思想上:推行“焚书坑儒”,实行思想专制。④文化上:书同文、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巩固:西汉。政治上:①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②汉武帝推行封建大一统的措施:在政治上主要有改革官制,设内外朝,加强皇权;推行察举制,以扩大统治基础;建立刺史制度,以监督诸侯王和地方高官;实行“推恩令”、“附益之法”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权力;强化完善封建法制,打击豪强地主势力。在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崇尚法制。在军事上主要有北击匈奴,南攻越族。

完善:隋唐。①实行三省六部制;②科举制

加强:北宋。①集中军权:.解除朝中大将兵权,削减节度使实权;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三;置枢密院与将帅互相牵制;行更戍法;精编禁军,且分住两地,形成“强干弱枝”,“内外相制”局面。②集中行政权。在中央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宰相行政权、军权和财权。便于皇帝总揽大权。在地方:文臣知州,设立通判。二者互相牵制,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③集中财权。设转运使管赋税运输,以削除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④集中司法权。中央派文官管地方司法,把司法权收归中央。

发展:元朝。①在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管行政、军政和监察,设宣政院管理宗教和西藏。②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

强化:明清。明朝:①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皇权空前加强;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大权统归中央。② 颁布《大明律》,维护封建特权,加强对人民的镇压。③设锦衣卫和厂、卫等特务机构,以保卫皇权。④实行八股取士,以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清朝:①清初,沿用明制,设内阁、六部。但议政王大臣会议使皇权受到限制。②康熙设南书房,以加强皇权。③雍正设军机处,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 顶峰。④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造成社会恐怖。

结束: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4.特点: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实行专制独裁;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以“君权神授”来神化皇权以巩固统治;以文化专制来巩固政治专制;中央和地方、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伴随着集权制度发展的始终。5.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 一是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其发展总趋势是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二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矛盾。

三、加强对人民思想控制。

发展总趋势:地方权力不断收归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⒋特点:主要特点,君主主宰国家而没有其它力量对他制约;君主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国家是一个人的国家,政治是一个人的政治;君臣关系,实质上是“主人”和“奴才”的关系。另一特点,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地方服从 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分权的基础上,牢牢控制着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

6.评价

(1)积极作用:①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②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维护祖国统一、国家独立与领土完整。③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公共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④有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2)不利影响:①在封建社会上升发展时期,其积极作用为主流。但在下降时期,其消极作用越来越明显,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②君主专制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成为社会进步的严重障碍。

二、中央机构和官制的变化 秦朝:三公九卿制

隋唐: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

(1)形成和演变:三省六部制是隋朝在继承魏晋以来中央行政制度的基础上创立的,唐朝时继续沿用。

唐 朝时三省有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六部有吏、户、礼、兵、刑、工。其中尚书省掌管行政,中书省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门下省掌管国家政权的审批,六部直属于尚书省。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他们互相牵制和制约,都由皇帝直接任免。宋、元、明、清在沿袭隋唐官制格局的基础上稍有变化,但也只是局限于形式。

(2)特点:三省六部制是在继承和发展前代政治制度的基础上形成和完善的,体现了承上启下的特点;由于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各有职权却又相互牵制,这就使得相权进一步被削弱,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大大加强了。

(3)影响:以三省六部制为核心的中央行政机构的建立,表明我国古代封建国家的官僚制度完全趋于成熟;该制度有效地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使中央政权更趋巩固,并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安定繁荣,成为唐朝强盛的政治保障;三省六部制对后世影响巨大,唐以后的中央行政机构的格局一直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北宋: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宰相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元朝: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还专设宣政院管理少数民族事务。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将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清朝:设军机处,1911年废军机处,设内阁。

三、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度、土司制度 元朝行省制度

⒈规定:①元代以行中书省作为常设地方行政机构,简称行省或省,全国分为十个行省;省以下行政区划为路、府、州、县。②还有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一是中书省作为中央行政机构并直接管理大都及周围地区称之为“腹里”;二是宣政院管理西藏、四川和青海的少数民族地区。

⒉特点:行省是最高地方行政政区,但受中央直接控制。

⒊影响: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协调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改变了宋朝地方行政效能低下的缺点)有利于巩固和扩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②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四、选官制度

两汉:察举制、皇帝征召等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至明清:科举制(隋:建立;唐:完善;北宋:发展;明清:没落)

五、监察制度 秦朝:御史大夫 两汉:刺史制度

北宋:通判 元朝:御史台

明朝:按察使司和厂卫特务机构

六、对百姓控制的制度

战、秦:实行连坐法。西汉:编户制度

北宋:王安石变法实行保甲制度

抗战时期:日本在沦陷区,国民党在国统区实行保甲制度

七、少数民族的政治制度 辽:蕃汉分治

金:猛安谋克制度 后金:八旗制度

06年高考题之变形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中国古代封建国家加强专制主义集权的重要方面,以秦朝、隋唐、北宋、明清(鸦片战争前)的制度建树概括说明皇权强化的过程。

答:①秦朝确立皇权至高无上,在中央设三公九卿,其中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必须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②隋唐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③北宋在宰相之下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军事、财政权,分散相权,集中皇权。④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六部的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君主专制空前加强。⑤清朝前期,雍正帝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一人裁决,皇权进一步加强,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高峰。

八、中国古代社会的地方组织制度——编户制度、保甲制度

1.编户制度

(1)形成:西汉时期,政府为了控制和剥削农民,把民户的人口、年龄、性别和土地财产等情况详细登记在户籍上,作为管理人民、征收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的根据。编户不许无故迁移。这种制度也称作编户齐民。

(2)特点:实行的目的是为控制和剥削农民,编户制度实质上是一种租赋制度。

(3)影响:编户制度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承受着繁重的封建剥削和各种差役,加强了西汉政府对农民的控制,同时,农民的辛勤劳动促进了西汉经济的发展。2.保甲制度

(1)形成: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实行保甲制度。

(2)特点:保甲制度是一种兵民一体的社会组织制度。

(3)影响:保甲制度的实行,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同时,也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和治安力量。

九、古代军事制度 府兵制 募兵制

猛安谋克制 八旗制

十、中国古代的重要改革

(一)古代改革的分类

(1)奴隶社会富国强兵的政治改革:

管仲改革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使齐国国力强盛,确立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

(2)促成社会性质转变的政治改革:商鞅变法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开始变法,废井田、废特权,奖励耕战,建立县制,使秦国的旧制度被废除,封建经济得到发展,为秦灭六国创造了条件。(3)封建社会调整统治政策,挽救封建统治危机的政治变革 王安石变法

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推行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和保甲法,取得了一定成效。新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它们强烈反对,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新法几乎全部废除。

(二)对中国古代政治改革的认识 1.从原因上看

① 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 为了达到某一政治目的,实现富国强兵;

③ 顺应历史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④ 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后,为吸收汉族的先进制度和文化,加速本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⑤ 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了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2.从目的上看

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主要目的是克服封建危机;实现富国强兵。3.从性质上看

① 奴隶主贵族为实现富国强兵,达到某一政治目的而进行的军政改革;

② 封建地主阶级为建立封建统治基础,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克服封建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而进行的政治变革;

③ 少数民族统治者为加速本民族的封建化进程,吸收汉族的先进制度和文化而进行的社会改革。

4.从内容上看

① 调整生产关系,改革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

② 采取措施(如屯田,减免租税,兴修水利等)恢复、发展经济; ③ 整顿政治,惩处贪官污吏(如后周世宗改革); ④ 改革军制,严肃军纪;

⑤ 开源节流,增加财政收入; ⑥ 吸收先进民族的文化等。5.从结果和作用上看

有的改革成功了,如管仲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周世宗改革等,这些改革增强了经济、军事力量,加速了少数民族的发展进程,为实现其政治目的奠定了基础。但挽救封建统治危机的改革尽管一度取得成效,但最终结果还是失败了,如王莽改制、王安石变法等。

6.从失败原因上看

一是改革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二是用人不当或操之过急,新法反而危害百姓等,如王安石变法。

7.从成功原因上看

① 顺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② 改革者或为最高统治者,或赢得最高统治者的充分信任和支持; ③ 制定了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并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 ④ 改革者必须具有坚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决心。

十一、盛世局面

我国封建社会曾经出现一些天下大冶的盛世局面,这些盛世局面大多出现于一个朝代的初期或前期。

1.文景之治:西汉建立后,吸取秦亡教训,文帝、景帝从稳定统治秩序,恢复社会经济的现实需要出发,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鼓励农耕、提倡节俭,减轻刑罚,出现了“文景之治”,为汉武帝时期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2.贞观之治:唐太宗继位后,吸取隋亡教训,善于纳谏,调整统治政策,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又实行了租庸调制,采用三省六部制,完善了中央集权,推行科举制,使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为“贞观之治”。

3.开元盛世: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重视官员的人选,任用有才干的姚崇、宋景做宰相,形成了唐朝全盛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开元盛世”。

4、康乾盛世

对中国封建社会盛世景象的认识

1.根 本原因是统治阶级认识到农民战争的威力,注意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使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在一定时期内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重要原因 是当朝帝王良好的个人政治素质,以及雄才大略等,如善于纳谏,任用贤臣以及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等。直接原因是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他 们才是盛世局面的直接创造者。2.作为盛世景象下的劳动人民相对于其它时期而言,生活状况的确有所改善,封建剥削也有所减轻,并在一定程度上过着详和、安定的生活,但他们并没有、也不可能摆脱封建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他们的阶级地位没有丝毫改变。练习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秦朝是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时期。据此回答1~3题: 1.以下有关秦朝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我国经济政治发展的结果

B.其体现了封建主义的残暴性

C.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D.是导致秦朝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

2.秦朝郡县制适应封建集权政治的需要,最主要在于

A.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B.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

D.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

3.我国封建社会初步发展时期,对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威胁的事件或现象不包括

A.儒生攻击郡县制

B.刘邦分封同姓王

C.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D.豪强地主把持政权

儒家思想在中国享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据此回答4~6题: 4.董仲舒对儒学作了较大的改造,其本质意图是

A.用儒家思想教育青年子弟

B.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

C.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D.使儒家经典成为封建教育的课程

5.与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有关的社会政治背景是

A.君主集权取得对割据势力的胜利

B.西汉中央地方教育系统的建立

C.佛教冲击了我国传统文化

D.经济发展使综合国力增强 6.“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思想之间的关系应该是

A.用政治上的统一保证思想上的统一

B.用君权神授的思想来巩固统一

C.用思想上的统一为巩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

D.使儒家思想逐步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完善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据此回答7~9题: 7.唐朝前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其完善的含义是①皇帝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②通过科 举选拔官吏 ③地方官吏由中央统一任命 ④中央各部门相互制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④

8.隋唐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在于

A.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B.有利于选拔人才,保证政治清明

C.加强了皇权

D.中央机构有了明确的分工与制约,提高了工作效率 9.三省六部制的特点不包括

A.分工明确

B.相互配合C.防止独裁

D.机互牵制

北宋建立后,为了巩固统治,宋太祖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据此回答10~13题:

10.宋太祖从地方军队中挑选士兵编入禁军主要是为了

A.加强中央集权

B.消灭割据政权

C.防御辽兵进攻

D.节省军费开支 11.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最突出特点是

A.极力提高皇权

B.竭力削弱相权

C.削弱将帅权力

D.削弱地方势力

12.北宋造成“冗兵、冗官、冗费”的局面,从反面证明了

A.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在当时弊大于利

B.政治改革要有经济作保证

C.兵越多,战斗力越弱

D.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

13.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 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从秦朝形成后历经各朝不断完善巩固,到明清时期空前强化。据此回答第14~17题:

14.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巩固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在在于

A.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B.发展社会经济

C.巩固国防抵御侵略

D.加强民族交流

15.北宋赵匡胤和明太祖的中央集权措施最相似之处在于

A.废除丞相

B.改变、分散地方机构和权力

C.废除原全国行政区划

D.文化专制

16.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时期)消极因素逐渐增大,主要在于

A.激化了阶级矛盾

B.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

C.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斗争激烈

D.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17.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D.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我国少数民族建立的有关制度,曾经发挥过重大的历史作用。回答4~6题。18.与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推行的猛安谋克制的性质基本相同的制度是 A.募兵制 B.府兵制 C.八旗制度 D.保甲制

19.契丹建国后,曾采取“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因为 A.契丹与汉族的民族矛盾尖锐 B.辽境内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皇帝与汉族官僚谋求妥协

D.中原先进政治制度的吸引

20.下列是关于“八旗制度”的特点和影响的表述,其中正确的说法是①建立于清朝②具有行政管理、军事征战、组织生产三项职能 ③对满族的壮大和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答案

一、选择题

1D2C3C4B5B6C7D8D9C10A11D12D13A14A15B16D17B18.C19.B20.C

古代的重要改革

(一)、概述:奴隶社会的富国强兵的改革:管仲改革。促使社会性质变化的改革:商鞅变法。封建统治者调整政策的改革: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

(二)填表

对比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

1商鞅变法 2王安石变法 背景

1战国时期奴隶制度崩溃,新兴地主要求政治改革

2北宋中期严重社会危机:土地兼并,阶级矛盾,冗官冗兵冗费,辽、西夏的威胁 目的

1建立地主阶级统治,富国强兵

2摆脱危机,巩固封建统治

性质

1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促进社会性质变化的公共

2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封建统治者调整政策的改革 内容

1连坐法;重农抑商;奖励军功;统一度量衡;废分封行县制;废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

2理财: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军事:保甲法;将兵法教育:改革科举、整顿太学

结果作用

1废除了奴隶主的世袭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严刑峻法、文化高压,消极影响 2财政收入增加,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军事实力增强,一定程度扭转积贫积弱的局面。但最终失败 成败原因

1顺应历史潮流,态度坚决,措施得力,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2改革中用人不当,出现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遭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1.西周时期,对其统治中心威胁最大的少数民族是 A.匈奴 B.东湖 C.犬戎 D.山戎 答案:C 2.春秋诸侯争霸促进民族融合主要体现于

A.汉族政权“尊王攘夷”抵制边地各族的进攻 B.犬戎攻破镐京,帮助推翻西周汉族政权 C.华夏族和其他民族接触频繁 D.少数民族大量迁往内地与汉族杂居 答案:C 3.下列哪项不是管仲相齐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并施行“尊王攘夷”行动的 A.援助燕国打败山戎的进攻B.帮助卫国挫败狄人的侵犯

C.讨伐不向周王进贡的楚国 D.打败攻破镐京的犬戎 答案:D 4.秦朝修建万里长城的本来目的是

A.秦始皇好大喜功,显示其威风 B.巩固北方,保护北方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C.加强和匈奴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D.为统一中国作防御准备 答案:B 5.贾谊(前200年-前168年)在《过秦论》中说:“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这是下列哪一次军事行动所造成的

A.蒙恬率军出击匈奴B.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C.窦宪率军出击北匈奴D.窦固带兵出击北匈奴

导析:本题为材料选择题,旨在考查考生准确阅读理解材料和依据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贾谊的生卒年代:前200年-前168年,以及材料的出处《过秦论》,可判断BCD三项都发生在贾谊死后,不可能是材料所说的军事行动,故可排除。答案:A 6.下列各项,正确反映了东汉时期我国国际交往情况的是

A.佛教在开始传人中原地区 B.开始探索到达西亚、欧洲的商路

C.欧洲国家与东汉政府开始直接交往 D.与日本各小国的交往开始形成 答案: C 7.西汉文帝时,对边疆少数民族尽量避免出兵其主要意图是

A.预防内忧外患 B.促进民族间友好

C.为了休养生息D.推行儒家文化 答案:C 8.对下列这一民族称呼的先后顺序是①靺鞨②女真③黑水④满族⑤满洲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④ C.①③⑤②④ D.①③②⑤④

导析:本题为排序式选择题,重在考查考生准确掌握知识和排序能力。靺鞨族原居住黑龙江凇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七世纪中叶以后,其中黑水和粟末两部强大起来。女真族是唐朝时的黑水靺鞨,契丹称他们为女真,满洲是女真族发展起来的,辛亥革命以后称满族。由此可知正确选项应为D。答案:D 9.南北朝时期和宋元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实质上是少数民族 A.内迁杂居过程 B.社会封建化过程

C.民俗汉化过程 D.南下开发过程 答案:B 10.唐宋两代,民族问题呈现出不同现象和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A.民族的优劣B.封建制度的强化C.封建国家的盛衰 D.民族政策的正确与否

答案:C 11.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匈奴分裂为南匈奴和北匈奴②突厥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③蒙古分裂为漠北、漠南、漠西三部④蒙古分裂为鞑靼和瓦剌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①④③ D.①②④③

导析:本题为排序式组合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掌握基础知识和排序组合能力。①发生在东汉初年,②发生在隋朝,③发生在明末清初,④发生在14世纪末。由此可知正确答案为D。

12.自汉朝至明朝,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首推

A.铁器和纸张 B.丝绸和茶叶 C.瓷器和丝绸 D.纸张和火药 答案:C 13.我国古代对外贸易直接到达非洲的朝代有①唐朝②北宋③南宋④明朝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特别注意“直接”二字。答案:B 14.下列外国人来中国交往的先后顺序是①安敦王朝的使臣②崔致远来华留学③倭奴国的使者④马可波罗⑤利玛窦 A.①②③④⑤B.①④③②⑤C.③④②①⑤D.③①②④⑤(D)15.宋元时期民族关系所具有的特征是①既有战争,也有议和②由多民族政权对峙到走向统一③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④新的少数民族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16、戚继光率领明军抗击来自东方侵略的同时来自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活动有 A.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B.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C.葡萄牙殖民者侵占澳门D.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C)

17.郑和下西洋时进行的一些贸易活动,从本质上看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 B.当时商品经济活跃的表现

C.政府重视对外贸易的表现 D.明政府加强同各国交往的一种手段 答案:D 18.中国古代吸取外来经济、文化的诸项史实中,按先后顺序排列应是①学习天竺的熬糖法②佛教传人中国③从吕宋传入原产美洲的甘薯、烟草

A.③①②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②①③ 答案:C 19.中国古代史上,民族融合的主要历史作用是促进了 A.游牧民族农业化B.少数民族封建化

C.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 答案:D 20、下列战役属于反抗外来侵略、捍卫中华民族利益的是①东京保卫战②台州九捷③郾城大战④北京保卫战⑤雅克萨之战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③⑤ D.②⑤答案:D

21.概括明朝以前中外关系的主要特点。明清时期对外政策呈现什么趋势?为什么会呈现这种趋势?后果怎样?(1)特点:①中华文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成为周边国家、亚非地区经济文化中心②中外关系以互通使节、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为主。③汉、唐、宋、元各朝基本上采取了对外开放政策。

(2)趋势:明清时期的对外政策由开放到闭关自守。

(3)原因:①明清时期中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和腐朽。②外因是倭寇侵略我国东南沿海,西方殖民者的东来。(4)后果:闭关政策阻碍了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妨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使中国几乎脱离了世界发展的潮流,落后于西方,从而进一步受到西方的侵略。

一、中国古代社会最高首领的更替制度:禅让制和王位世袭制 1.禅让制:原始社会后期,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2.王位世袭制: 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建立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之上,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

二、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早期政权(王权)和神权结合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3.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形成权力高度集中

三、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

⒈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中央,相权不断分散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

⒉君主主宰国家,统治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君臣关系,实质上是“主人”和“奴才”的关系。

⒊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牢牢控制着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

三、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使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日益受到压抑。君主专制使皇帝的决策独断和随意,容易出现失误;使大小官吏唯上是从,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这一切,都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

四、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的比较

1.不同点:①时代:分封制,奴隶社会政治制度,盛行于西周;郡县制,战国到元朝以前的封建 社会;行省制:元朝以后②和中央的关系: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有相对的独立性。郡县制,是中央下属的行政机构,官员由皇帝任 免,直属于中央。行省制: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其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

③作用和影响:分封制,前期起到积极作用,如使西周疆域扩大,统治巩固。但是,因为有较大的独立性,容易造成国家分裂战乱,破坏统一。郡县制和行省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积极作用明显。

2.相同点: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实行目的都是为巩固统一;都产生过积极作用。

五、府兵制与募兵制的比较

府兵制与募兵制都是重要的兵制。从南北朝到唐朝后期,我国主要实行府兵制;唐玄宗起募兵制是我国的主要兵制。两者的主要区别:一是士兵职业的性质。府兵制下的士兵是与农业紧密结合,“寓兵于农”“兵农合一”。府兵平时在家乡从事农业生产,农闲受军事训练,轮番宿 卫京师,战时应征作战并自备武器、粮食等,军费由农民负担。战事结束,解甲归田。募兵制下的士兵应国家招募当兵,当兵是他们的一种职业,完全脱离农业生 产。他们由国家供给衣食,免征赋役。二是兵将关系。府兵制的兵将平时不在一起,不易形成将帅拥兵自重的局面。募兵制下,将领长期统帅一支军队,兵将之间有 了隶属关系,导致军阀的形成。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与此极有关系。六、三公九卿制与三省六部制的比较(1)相同点

①都对古代社会产生过深远影响的中央行政制度; ②都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加强的表现。(2)不同点

①时代不同:前者确立于秦,盛行于汉;后者确立与隋,盛行于唐。

②内部结构不同:前者是综合性的中央行政制度,其中行政、军事、监察等权力融为一体,皇帝的家政、国政混为一谈;后者则是集决策、审议、行政为一体的中央行政机构。

③丞相的组成和地位不同:前者中的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审议权和行政权;后者由于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使相权一分为三,从而加强了皇权。

七、、科举制

(1)历史沿革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贞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地位,后成定制。

北宋的科举制比唐朝有了进一步发展: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严格科举考试程序,举人经礼部考试后须经殿试才算合格,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殿试成 为定制;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科目;实行糊名制,即将试卷上的姓名、籍贯密封,防止考官舞弊;录取名额比唐朝大大增加。

明朝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为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而且只准用程、朱理学的观点,不许发挥个人见解;答卷的文体,有严格的规定,分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八股取士制度,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20世纪初,由于国内形势的剧变,封建科举制度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2)评价

实质:科举制的开创,是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动的产物。①积极作用:

A.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前期世族门阀把持朝政的局面;

B.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士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C.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

D.读书—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E.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唐诗繁荣。②消极作用:

A.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实际学问或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B.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 C.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D.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中国古代灌水史 篇3

中国自青铜时代以来,法律即以“刑”为主体,夏商周三代,从传统氏族向国家过渡,战争是基本的生活形态。刑就是从战争而来的,故而古人说“刑起于兵”,法律等同于“刑律”,只有暴力的一面。

地球的另一边,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朝已经有密集的商业行为需要法律调整,故国王汉谟拉比制定的法典熔民法、诉讼法、刑法等于—炉,大量涉及婚姻、继承、奴隶买卖等非刑领域。而中国早期成文律法的代表——战国时代李悝的《法经》的主体,却无疑只是“刑法”,商鞅袭用了《法经》治理秦国,秦律中的严刑峻法令人发指,只是商鞅能够做到司法实践中的“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上下贵贱,一从于法”,确是一个颇为了不起的功绩。

同时,公私法不分,不管律令调整的是刑事关系还是民事关系,都靠暴力惩罚手段也即所谓“五刑”(笞、杖、徒、流、死)压阵,又让中国古代的司法审判从—开始就充满了血腥味。

学者倾向于把清末以前的“中华法系”划出大陆法系而自成一体,原因之一,便是“中华法系”这种不论处理何种内容,技术上都统一于“刑”的特点。在这种背景下,清末实施司法改革后,学者们屡屡责难中国法制徒有繁琐的成文典章,却缺少民法传统,只有无处不反映国家权威的刑法,导致民间畏法怕讼,而近代社会中真正为调整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制定的各个门类的法律,却得不到民间的信仰支持和观念呼应。

所以,那位陆先生在《中国审判制度史》中说,“中国古代审判制度上可以借鉴的成功的历史经验并不多”而“‘失败的历史经验’不少”。可作镜鉴的大多是负面内容,盖因清末全面继受欧陆法制,对照起后者来,似乎此前的中国传统司法经历都是歧途。

西汉成帝以前的中央审判机关为廷尉和御史台,后来发展出了第三个审判机关——三公曹,由此中国审判制度进入三法司时代,不过,这些变化似乎都因为皇权专制的政治制度而显得不那么深具意义——不管三司之间如何科学分工,律法制度如何精密,程序设置如何复杂,新瓶子装的还是“人治”的陈酒,通行于社会的仍是“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种儒家传统。而清末以来司法改革所向往的新制度是建立在立法、司法、行政分权制衡的设定上的,因此向传统寻找“成功的经验”谈何容易。

看来,中国法治的现代化必定是一道艰难坎坷之途,无章可循也无本可依——得出这种结论,不一定是基于妄自菲薄。

《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

茅海建著三联书店2009年6月版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于1899年写下回忆录《我史》。本书对《我史》中最重要的部分——1894至1898年进行注解,鉴别真伪,重建史实,力图还原这一重要历史阶段的诸多重要场景。

《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

[波兰]卡普饮斯基著呜兰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5月版

作者集40年战地记者生涯的经历感悟写成的作品。全书28篇,每一篇记述作者在一个国家的经历,写法上精心插入占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著《历史》的相关描写,寄托了深层次的历史人文思考。

《我执》

梁文道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版

中国古代灌水史 篇4

1.课程简介

中国古代舞蹈史论课, 是中国舞表演专业的必修课程, 是舞蹈教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课程的设计是根据高职高专的教学特点以培养学生实操技术能力为主导, 结合具体的舞蹈表演专业的需要, 进行必要的理论归纳和阐述, 其教学重点并不是一味的去让学生了解历史, 摸清历史, 进行学术研究, 而是为了丰富学生专业理论知识, 拓宽学生艺术视野, 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进行实践创作。我们学习《中国古代舞蹈史论》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国的舞蹈文化, 我们学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古为今用, 为了能更进一步深入了解我们的过去, 继承弘扬我们祖先所留下来的丰富宝贵的文化遗产。为学生更好地分析、理解、创作舞蹈作品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石。

2.课程作用

通过《中国古代舞蹈史论》课程的讲授, 让学生了解我国灿烂悠久的舞蹈历史和文化, 增强民族自豪感, 培养其爱国主义思想, 弘扬中华民族的舞蹈文化, 帮助他们树立起为祖国舞蹈事业献身的信念。同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要求学生掌握中国舞蹈产生、发展的状况及各历史阶段的审美特征、艺术风范, 以便能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去认识舞蹈、感受舞蹈、传播舞蹈, 并让学生通过舞蹈史的学习, 以其中的历史资料作为编创元素, 进行编创, 开阔学生的创造思维, 提高锻炼学生艺术创造能力, 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的。《中国古代舞蹈史论》课是舞蹈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前期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在本课程中有着极大的应用价值, 起着指导作用。它与舞蹈技能课之间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系, 为学生能更好的学习技能课起到了理论指导作用。

3.课程改革

一定打破以往的理论教学模式, “照本宣科”。不管学生接不接受, 学没学懂, 师生每人拿一本教科书, 老师在上面说, 学生极没兴趣的拿着笔在书上跟着老师的节奏, 吃力的划着。然后, 不要让学生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 “啃书本”而是通过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在其次, 在理论教学中, 增开实践教学部分, 并加大实践教学课量, 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此《中国古代舞蹈史论》是在高职高专院校开设, 其教学重点是不是一味地让学生去搞懂历史, 进行学术研究, 而是为了丰富学生理论知识, 开阔学生艺术视野, 我们学习《中国古代舞蹈史论》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国的舞蹈文化, 为总结历史上有益的经验, 为更好地分析、理解、创作舞蹈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石。

是让学生通过《中国古代舞蹈史论》的学习, 以其中的历史理论资料作为编创元素, 进行编创, 开阔学生的创造思维, 提高锻炼学生艺术创造能力, 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的。教授学生如何从一个带鲜明风格的舞蹈文物的局部和整体的动态、静态舞姿比较分析, 找出舞姿的来源特色和艺术风格, 并以其中的元素进行创作, 分三个步骤 (舞词、舞句、舞段) 最后形成舞蹈作品, 达到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的。

二、改革措施与方法

理论与实践教学:

1.理论教学

课前阅读大量资料、电子教案做仔细, 做到每一个教学点都有大量实际例证给学生观看。艺术类教学是一门培养观察方法、思考方法和制作方法的学科, 其教学方式不能死板, 而且课程本身就是一门舞蹈理论学科, 进行理论教学, 不能让课堂教学枯燥是至关重要的一点。这就需要做好充分的备课, 翻阅大量的书籍资料, 做好大量的课前资料收集 (文献、图片、视频) 必须就每一个历史环节进行展开, 尽量深入, 做到每个历史朝代都有史来依, 有图可看, 有教学视频来观看。

讲究授课技巧。在课堂上根据教案展开, 不读死教案, 采取人性化教学方式。有了详细的电子教案之后, 接下去就是互动教学了。如果只是把备好的教案诵读出来, 那么完全起不到真正教学的目的。首先, 老师要有语言组织能力, 重视说话的逻辑性以及条理性, 语言要精辟, 要做到点到即止, 不要有太过于繁琐啰嗦。有时候更善用一些恰当的比喻和实例及亲身所感或者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来举证, 这样老师的课堂就会比较生动, 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学生也更容易接受。课堂上经常和学生产生互动, 可以使他们更深刻地记住所学的内容。其次, 在课堂上老师应注重劳逸结合, 有节奏地控制学生的注意力, 一旦出现听觉疲劳或者视觉疲劳的现象, 就采用比较有趣的例子提高他们的兴致, 或者就是采用提问的方式来引起他们的注意力。

不同的课程与不同的教学对象采取不同针对性的教学方式。要做到因材施教。有些同学历史兴致高, 有些同学兴致低。作为老师要应该分别对待, 要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去引导学生, 去带动学生。坚决不主张强迫填压式教学, 要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主。

每个教学点都会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 这样可以让学生课后去思辨。每次学生交作业后要进行公开的讲评, 这样可以使学生看到其他学生的作业, 有相互间的交流, 做到举一反三, 理论课的学习切忌不要让学生形成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 而是要培养开拓学生的思辨能力, 活学活用。尤其是在公开讲评思考题时, 学生最好能各抒己见, 发表个人的看法和观点, 甚至为了一个问题讨论起来, 最后老师再进行深一步的分析与点评。这样的一个过程可以使学生的思辨能力在短时期里有快速的提高。

2.实践教学

首先, 要让课堂动起来。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打破以往学习历史理论, 枯燥的学习的氛围, 让课堂活跃起来。

通过丰富精美的多媒体课件, 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必须就每一个历史环节进行展开, 尽量深入, 做到每个历史朝代都有史可依, 有图可看, 有舞蹈视频来观赏。让学生在学习中, 不感到枯燥和乏味, 在每章节的学习中都有不同的收获和感受, 始终保持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在每章节的学习中, 我都会根据自己多年的舞蹈史论学习, 说一些有关的历史典故及野史的内容, 来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在里从中加一些思考问题来询问学生, 启发学生思辨能力。这样课堂就不会那么死气沉沉。有一次上课, 说到有关舞蹈起源的问题, 同学们各抒己见, 课堂非常活跃, 甚至有的同学为了一个观点与我争的面红耳赤。我不怪她, 反而觉得这很好, 因为说明她有在思考, 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也是我最终的教学目的, 课堂互动教学, 锻炼学生实践动脑思辨能力。

其次, 要让学生动起来。

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这也是本课程改革的宗旨——实践创作。我把实践创作部分纳入理论教学, 就是想要把“死”的历史, 让它“活”起来。此教学部分我叫它历史舞蹈创编, 是中国古代舞蹈史论的实践教学。其开设的目的是为了丰富中国古代舞蹈史课程的实践部分, 是尝试着对舞蹈史论的教学体系做一个补充。我始终认为我们学史最终目的是为了古为今用, 为了能更进一步深入了解我们的过去, 继承弘扬我们祖先所留下来的丰富宝贵的文化遗产。这历史舞蹈创编课不是复古它是一种新的尝试, 是创新。它是用现代人的现代观点, 比如说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经过仔细揣摩, 研究分析去看待历史、解构历史。让学生根据前段时间所学的历史理论和对舞蹈文物的参考, 并进行课堂实践分析, 对历史舞蹈文物中的静、动造型进行摹拟, 并从中找到其运动和连接方式, 领会掌握各历史朝代舞蹈的风格特点, 对当时的舞蹈场景进行摹拟复苏, 编创出符合此历史朝代舞蹈风格的舞蹈片段, 最终呈现在舞台上。例如, 我院大二学生通过学习, 在《中国古代舞蹈史论》实践课上用原始图腾蛙祭祀为元素题材, 进行分析创作, 形成舞蹈片段, 最终在老师的指导下形成舞蹈作品, 此作品《蛙图腾》参加澳门第三届国际“金莲花杯”舞蹈大赛荣获大赛最高奖——“金莲花杯”。这就是很好的例子, 因为要进行编创, 这就意味着学生要去大量的阅读书籍史料, 不仅是课本上, 还要去图书馆, 以及上网去查询收集, 在经过仔细揣摩和分析后, 然后开始从中找到编创的素材和动机, 进行创作。经过这样一个从学习到创作的过程, 大大地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的了解, 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潜力和激情, 使她对今后学习更加有兴趣, 有信心。这也比在课堂上逼学生去背一些死的理论知识有效的多, 更能贴近我们高职高专教学理念, 培养高素质实操能力综合型人才。

通过对舞蹈史论学习和对史料、图片、视频资料的分析, 让学生准确掌握各历史朝代舞蹈的风格特征, 并引导学生依据史料作为编创元素, 进行历史舞蹈创编。锻炼学生艺术思维和编创能力。

a.选定一个朝代进行分析, 以3人或5人形成一个创编小组

b.分析舞蹈图片的动势

c.找到形成舞蹈动作的5个方法和支点

d.然后把5个方法结合起来形成词、句、段、

e.最后形成舞蹈片段

f.再以组为单位加以整合将舞蹈片段进行完善形成舞蹈作品, 最终呈现在舞台上

三、结语

学生对此课很感兴趣, 收获很多。尤其是利用历史资料, 题材进行编创, 显得很积极, 很有兴趣。达到最终教学目的和效果——理论实践相统一。

让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经过仔细揣摩, 研究分析去看待历史、解构历史, 根据所学的历史理论和对舞蹈文物进行课堂实践分析, 并从中找到其运动和连接方式, 编创出符合各历史朝代舞蹈风格的舞蹈片段, 最终呈现在舞台上。这种新的课程改革开掘出了舞蹈史论课程新的特性“跳动”, 这种“跳动”的特性让一门枯燥的历史理论课, 充满活力, 大大提高了学生学史的兴趣, 加快了课程教学进度和效率;这种创新的课程教学模式既提升了学生对历史的了解, 又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创作动手能力。综上所述, 我个人认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舞蹈史会比只有书本文字的舞蹈史更有教学意义, 更能提高学生学史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孙颖.中国古典舞评说集[M].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6, 8.

[2]李泽厚.美的历程[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3.

[3]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9.

[4]王朝庄.高职教育教学特点比较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04, 10.

中国古代灌水史 篇5

中国作为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多民族国家,政治制度发展历史之长久,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堪称地球奇葩。

君主专制是我国封建王朝的产物加强了古代帝王的个人权力,在某些程度上,巩固了我国的封建制度。君主专制政体又称君主专制或君主专政,是一种政治体制和政府形式,统治者君主拥有统治国家和公民的所有权力而没有法律或法定的程序告诉君主如何行使权力,君主制是一种专制政体。

1、皇帝制度的确立:基本特征是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改变了周朝分封制导致的诸侯有着较大的自主权,皇位继承是皇帝制度的一个核心问题,它关系到皇权的延续和王朝的稳定与兴衰。本质是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帝制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皇帝控制和指挥着整个国家机器的运转。

2、中央官僚体制的形成:我国封建社会中央官僚体制萌芽于春秋时期.逐渐形成于战国之世,确立于秦统一之后,汉初丞相位高权重,汉武帝时削弱相权,频繁任免丞相,提拔地位士人参与中枢决策形成“中朝”、“外朝”;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代设“参知政事”以分散相权;隋唐时期出现了大发展,到明清时期,又有重大变革,这一切无不与君主集权的加强密切相关,表现为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官僚体制的确立封建专制中央官僚体制的核心是君主专制,3、监察制度,秦在中央有御史大夫,郡有郡监;汉武帝时设十三刺史监察地方;汉以后监察制走向健全。选官制度同样围绕皇权的加强进行,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的过程,科举制影响深远科举制度消灭了贵族阶级,使得贵族-封建体制被击溃,随着门阀被打破,政治不再为贵族所把持,政治逐渐向全民开放,但同时,随着贵族的没落,能制约君主的势力也随之消散,君主的力量开始膨胀,使得君主专制体制不断强化,最终演变成为了君主独裁体制。

4、礼乐制度:为维护皇帝的尊严,礼乐制度被进一步强化利用。刘邦令著名儒生叔孙通率其诸弟子共定朝仪,“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在公元前200年,值长乐宫新建成,诸侯群臣朝贺之际,开始实行朝贺大礼。统治者大力加强礼的建设,使礼成为维持社会和政治秩序,巩固等级制度,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及权利义务的规范和准则,以礼入政、入法,提倡“礼本刑辅”,并不断加以完善;同时,他们还推行儒家礼治的理论,宣扬“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和“仁义礼智信”的“五常”,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尊卑上下等级关系,使之成为指导立法、司法、行政的基本原则 所有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统治,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上一篇:建议和基本做法下一篇:推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