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饮文化

2024-05-20

中国古代饮文化(共6篇)

中国古代饮文化 篇1

中国是饮食文化大国, 从“茹毛饮血”到当前养生餐饮, “饮食”文化悠久而内涵丰富独特。前贤关注“食”较多, “饮”却较少谈及。

一、辅食饮品

古正餐之饮不同于今的最大表现是“汤”本指热水、沐浴用水;而相当于今天“汤”的古代饮品主要是“浆”。另外, 古之常见辅食饮品还有“羹”和“粥”。

1. 浆。

《说文·水部》“浆, 酢浆也”[1]941。《玉篇》“酢, 酸也”[2]532。“浆”是米类发酵后微酸的浓饮。又《释名》:“浆, 水也, 饮也, 或云浆, 酒也。”[3]62这些是“浆”指普通饮水或酒的主要说法。

《周礼·天官》载“酒正”需辨四饮之物, 郑玄注:“清, 谓醴之泲者。医, 《内则》所谓或以酏为醴……浆, 今之浆也。酏, 今之粥。”[4]669可见先秦“四饮”分别指清酒、浊酒、浆和粥。又《天官》:“浆人掌共王之六饮, 水、浆、醴、凉、医、酏, 入于酒府。”这里便多出了“水”和“凉”。郑玄注:“郑司农云:‘凉, 以水和酒也。’玄谓凉, 今寒粥, 若糗饭杂水也。”[4]670可知“浆”不等于“水”或“酒”。

“浆”应是《说文》和《玉篇》中所释的酸饮, 古籍文献有证。如《颜氏家训·书证》“江南别有苦菜, 叶似酸浆”[5]411。此形象解释江南苦菜特点是叶味如酸浆, 可知南北朝晚期时“酸浆”仍很普遍。古之米浆有以“粟”为之, 《梁书·陆襄列传》“襄母尝卒患心痛, 医方须三升粟浆”[6]409。“浆”常用作喻指浓稠或浑浊的液体, 亦可见“水”或“酒”之态相对“浆”更稀薄清冽。如《明史·志第四》:“十月丙辰, 马湖底涡江水白可鉴, 翌日浊如泔浆, 凝两岸沙石上者如土粉, 十七日乃澄。”[7]455就观感来说, 米饮“浆”较浓稠, 且自古如此。另外“浆”多是凉饮。《三国志·魏书九·夏侯玄列传》裴松之注有言:“故于时有谤书曰:‘曹爽之势热如汤, 太傅父子冷如浆……’”[8]297

“浆”与“水”或“酒”之所以偶存混谈, 概因三者有过渡关系, 即“水”加米发酵成“浆”, “浆”再经深度发酵、蒸馏和过滤成为“酒”。加之“水”从来是重要饮品, 而“浆”与“酒”一是正餐之饮, 一是佐餐之饮, 只是出现时间早晚和普遍性的差异, 故后世易混不足为怪。

实际上, “浆”不仅有传统米制, 少数民族还有以酪所制种类, 如《汉书·西域传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 以肉为食兮酪为浆”[9]3903。“浆”还有较多口味, 如《三国志·魏书六·袁术列传》裴松之注有言:“时盛暑, 欲得蜜浆, 又无蜜。”[8]210《文选·屈平〈东皇太一〉》“奠桂酒兮椒浆”[10]1514。总之, “浆”上古即有, 常以米类发酵至微酸而成, 是普遍的正餐之饮。后世发展出较多口味, 乃至衍生出重要饮料“酒”。

2. 羹。

“羹”之形, 据《仪礼·士婚礼》云“肉有汁也”[11]967。《楚辞章句》卷三“彭铿斟雉, 帝何飨”[12]14, 可知上古已有羹饮。《史记·殷本纪》:“ (伊尹) 负鼎俎, 以滋味说汤, 致于王道。”[13]94此侧面反映上古“羹”在人们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又“羹”需五味调和, 故常用以比喻治世之法。《晏子春秋·外篇第七》:“和如羹焉, 水火酰醢盐梅以烹鱼肉……君子食之, 以平其心。”[14]443。对一般百姓或落难之人而言, 和羹不可能俱备复杂的食材原料或佐味配料。《庄子·让王篇》载, 孔子厄于陈蔡之间, 七日不火, 食藜羹不糁[15]981。“藜羹”便是难以下咽的无米生野菜汤。后文人效仿, 竟以喝藜羹示清高。古诗多有体现, 如陆游“纸被平生足, 半碗藜羹百味全”, 朱敦儒“争似野人茅屋下, 日高淡煮一杯羹”。相对而言, 君王之“羹”常具特殊意义。《左传·隐公元年》:“小人有母, 皆尝小人之食矣, 未尝君之羹, 请以遗之。”[16]1716又《唐才子传·李白》载“龙巾拭吐, 御手调羹”[17]35, 可见自古便有君王调羹为赏赐。总之, “羹”亦上古即有, 虽是正餐之饮, 但一般人只能食用素汤, 权贵才得享调以五味煮制的肉汁。

3. 粥。

《说文解字注》“糜”下有:“以米和羹谓之糁……《释名》曰‘糜, 煮米使糜烂也, 粥淖于糜……’”又“黄帝初教作糜”[1]564。可见“粥”产生于上古, “糜”为初貌。“粥”有重要地位, 特定节日须饮粥, 《礼记·月令》“ (仲秋之月) 行糜粥饮食”[18]1373。丧期饮食规定只能喝粥, 《仪礼·丧服》“歠粥, 朝一溢米, 夕一溢米。不食菜果。”[11]1097《资治通鉴·齐纪三》魏太皇太后冯氏亡后“帝感其言, 为之一进粥”[19]4296。另外古时赈灾常施粥。《清史稿·李鸿章列传》:“开市肆, 通有无, 施粥散米, 中外帖然。”[20]12021古代少粮, “粥”是普遍饮食。《战国策》卷二十一载“ (触詟) 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21]768《清史稿·儒林一》:“ (李柏) 尝一日两粥……”[20]13109又《忠义四》“兵一日两粥……”[20]13554。上至权贵下至平民, 乃至军队均常饮粥。相传白居易得皇帝赐粥而“口香七日”, 可知此“粥”选材上乘。而古代多灾荒, 大多数人饮粥没有好的材料。“粥”种类较多。如《礼记·问丧》:“……故邻里为之糜粥以饮食之。”[18]1656《晋书·石崇列传》“崇为客作豆粥”[22]1007。《全唐诗·储光曦〈吃茗粥作〉》“淹留膳茶粥, 共我饭蕨薇”[23]1378。《新唐书·阳城列传》“屑榆为粥”[24]5569。总之, “粥”与“浆”、“羹”同属我国重要传统饮食的正餐之饮。此外还有以下专饮。

二、茶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据陆羽《茶经》记载, 它“发乎神农氏”[25]20。而《大公网》2009年1月10日报道, 浙江田螺山出土了六千年前的完整茶树根, 并有茶壶等其他文物。《日知录》卷七专释“荼”为“茶”本字, 中唐始作“茶”, 并引《困学纪闻》说明了茶的食材起源、种属和产地的特质[26]587。又《周礼·地官》专有“掌荼”官, 且这种“疏材”在周时专用于丧礼[4]748。晋孙楚《出歌》云“姜桂荼荈出巴蜀”[27], “荼荈”与调味料“姜桂”并举, 可知茶之初味并非清香。又《本草衍义》卷七:“晋温峤上表, 贡荼千斤, 茗三百斤。”[28]26可见, 秦人取蜀后始有茗饮。东汉华佗《食经》“苦茶久食, 益于思”[27], 此为记录茶的医用价值。

源自川蜀之地的饮茶习惯, 向中原各地各阶层传播, 后随着时地变迁及社会发展, “茶”脱离了一般饮食形态, 附加了文化色彩。至今, 茶的种类及实用价值更加广泛, 中国茶文化影响了周边乃至世界茶文化形成[29]。这并非一言可述的, 故此处暂不谈及。

三、酒

《说文解字》段注:“酒, 就也, 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一日造也, 吉凶所造也。古者仪狄作酒醪, 禹尝之而美, 遂疏仪狄。杜康作秫酒。”[1]1246早期“酒”一日而成, 不似今发酵再提纯之酒辛烈。后杜康以黏高粱制酒已近于今。人性善恶皆可因“酒”, 或有宾主互拜之礼, 或有酗酒淫乱之行[30]。故有君王因之而远制酒人的典故。最初, 一日制之酒简易, 味淡, 偏甜, 即酤, 又称醴;而较烈一些的称醲、醇。文献有记载酒变酸之事, 此多因酒之过滤不足, 酒器不洁导致糖分沉积而变质。上古酒器已多样化, 有尊、壶、卣、彝、罍、缶、爵、斚、觥等。

《诗经》有很多体现“酒”之用的篇章。如《豳风·七月》“为此春酒, 以介眉寿”[31]391, “酒”可贺寿可宴请, 此类古礼皆沿袭至今。除前文所说清酒和浊酒的最早类别, “酒”后来有花香与果香的重要种类, 如唐诗有“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关于“酒”的典故极多, 如阮籍常醉酒以明志、李白斗酒诗百篇等。古之雅士对酒的钟爱与精神寄托可见一斑。

粮食缺乏的古代, “酒”易造成极大浪费, 甚至激化权贵与百姓的矛盾。《尚书·酒诰》便是周人总结商灭教训的专文[32]206。又《晏子春秋·内谏篇》有弦章曾死谏饮酒七日的景公[15]11。古时禁酒, 还有一个原因是祈求消解天灾。如《隋书·刘昉列传》“后遇京师饥, 上令禁酒”[33]1132。但严禁之下仍有为利而冒死酿酒者, 《新唐书·王仲舒列传》:“初, 江西榷酒利多佗州十八, 民私酿, 岁抵死不绝, 谷数斛易斗酒。”[24]4985对违反禁酒令的苗头, 少数民族统治下亦有相关惩罚, 如《金史·食货四》“以酵粥为酒者, 杖八十”[34]1106。历代对“酒”的态度除了“禁”, 也有君主赏赐和为补灾年时的放松禁令, 《元史·世祖本纪》:“以南安、瑞、赣三路连岁盗起, 民多失业……弛宁夏酒禁。”[35]293

四、其他饮品

古代还有以花果蔬菜类植物或乳类制成的饮品。如《明史·外国七》载, 当时的“榜葛剌”国即东印度“不饮酒, 以蔷薇露和香蜜水饮之”[7]8447。李清照《摊破浣溪沙》“豆蔻连梢煎熟水, 莫分茶”。《蛮书》卷七“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36]190。又《蒙鞑备录》“出入止饮马乳, 或宰羊为粮”[37]。

人类的精神财富在物质基础上慢慢衍生并渗透, “饮”之变迁属中国古文化重要部分, 对反映古代生活、民族乃至中外融合均有裨益。我国传统文化浩如星海、别具一格, 撷取其中一点是理解文献相关材料和沟通古今文化的一小步。

中国古代饮文化 篇2

孝,千百年来是中国社会维系着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人一直信仰:百善孝为先。孝文化也影响着我们整个华夏民族数千年。

孝随着古代时间的推移,意义和内涵也慢慢变得不同。

孝文化萌芽于尧舜的宗法、农经时代,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史记·五帝本记》载,“舜二十岁以孝闻名”,中国二十四孝“感天动地篇”记述,“舜的父亲是个昧盲人,后母顽固,同父异母弟弟象,为人桀骜不驯。他们都想杀掉舜,舜却恭顺地行事,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尧帝“举孝廉,得知舜仁孝,以女嫁之”。“舜接尧帝位后,以德、孝治国,社会歌舞升平,万民丰衣足食”。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也有“率见昭考,以孝以享”之句,充分说明了孝的原始意义:人们在生产劳动、与大自然的不断斗争中为乞平安而进行的一种尊祖敬宗的祭祀活动。

到了西周时期,孝的原始意义有些淡薄了,随着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反映在意识形态的孝,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即生儿育女,传宗接代。衍射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进步,人们对自然、神鬼的认识趋于理性化,人们对先祖的祭祀活动由繁趋简,家庭形态的确立,使得赡养父母成为家庭血亲关系间最基本的义务,善事父母成为当时孝文化最核心的内容。

各代大师也对孝文化有着不同贡献,孔子从人性出发,以家庭为单位,紧紧围绕善事父母这一核心内涵,丰富和发展了孝文化的深刻内容,提出了“仁”的思想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也与”,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完成了孝从宗教到道德、从宗族伦理向家庭伦理的转化。曾子将孔子的观点发扬光大,从理性的高度认为“孝”是人类道德之源,并把“孝”的内容个体化。他说“孝子之亲,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又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经历代儒家大师的不断完善“, 孝”观念已经系统化、理论化。《孝经》的产生也标志着:“孝”文化的真正形成。

到了汉代以后,孝文化又走向了政治,“以孝治天下”,孝悌则成为人们做人的准则和行为规范。惠帝表彰“孝悌”,吕后“举孝授官”,文帝“置《孝经》博士”。汉代孝子黄香为父暖被、董永卖身葬父以及三国时期孝子孟宗哭竹等事迹,都是因“孝行感天”而得名。从汉以后,历代统治者或思想家则自觉地把孝文化作为封建政治统治的精神基础。

唐宋元明清时期“移孝于忠”,孝文化走向极致。这时的孝则被更多地解释为“忠君尊王”。统治者更加强调“臣忠”和“子孝”,而很少谈到“君明”和“父慈”,甚至提出了“父为子纲”、“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父要子亡,子不敢不亡”、“君虽不君,臣不可以不臣;父虽不父,子不可以不子”等愚忠愚孝的绝对化的原则。

传统孝观念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 经过历代统治者、思想家的改造, 已经变成了一种内涵极其丰富的伦理规范。其中蕴涵有许多超越时空的普遍伦理精神, 在中国几千年发展过程中对维护国家、社会的和谐稳定, 发挥了重要的功能。

中国古代的青楼文化 篇3

关键词: 青楼;青楼文化;诗词创作

引言

青楼一词,原意为“青漆粉饰之楼”。 起初所指并非是妓院,是华丽的屋宇,或是豪门大户的代称。在人们的意识中,富丽堂皇的豪宅与奢华艳丽的生活必然是有一定关系的。所以青楼的意思逐渐就与娼妓有了关联。随着时间的推移,从唐代开始,青楼的本意被其引申之意所代替,成为了烟花之地的专称。

一、青楼文化的历史发展

妓女最早出现在商朝时期,名为巫娼。到了春秋时期,齐国的宰相管仲设立了拥有700多名妓女的国家级妓院,这就是官妓的首创。这个国家妓院应该算是中国的首座青楼吧,也可以算是青楼文化的开始。管仲将妓院国有化既能通过税收增加政府的收入又有利于社会安定。管仲的发明很快被其他各国效仿,一时官妓大兴。

汉代以后,家妓兴盛起来,到南北朝达到顶峰。家妓为主人唱曲,抚琴,献舞,在宴请宾客时提供娱乐节目等。家妓的存在就是为了取悦主人。毫无疑问,要成为家妓就必须具备较为全面地艺术素养,要经过严格的艺术训练。因此可以说,家妓其实也是中国乐舞艺术的表演家和传承者。然而,即使家妓具备了如此优秀的艺术素养,对于主人来说,家妓依然只是权力财富的附属品,并没有值得尊重的地位。主人出于自身的需要和利益关系,可以对家妓进行买卖甚至是决定其生死权。

私妓在先秦时就已经出现。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私妓在唐代发展兴盛起来,在数量和规模上都达到一个新的高点。唐代长安城里最有名的烟花之地位于“平康里”,也就是现在的北门附近。在当时南方的经济中心扬州,青楼行业的发展一样非常迅速。相比于北方长安的大气奢华,南方的青楼文化更加绚丽多姿。到了宋朝,青楼的设备也开始竞相奢华。比如我们所熟知的“瓦子”。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资本主义逐渐萌芽,外来事物的进入,青楼文化到了明朝时期就开始出现一些低俗不雅,赤裸的金钱交易现象了。到了清朝,这时的青楼已经不再是过去高雅调情的青楼了。妓女们不再是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的佳人,客人们也不再是风流倜傥,诗酒怡情的才子。八大胡同成为首都北京烟花之地的代称。在这样的胡同里,充斥着金钱与肉体交易的欲望,传统的青楼文化早已不复存在。

二、青楼文化存在的意义

中国古代的青楼文化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发展起来的,反过来,青楼文化也对社会生活,国家及私人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意义与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应该是文学艺术,诗词歌赋创作中的青楼文化了。诗人与妓女有着密切的联系,古代文人的艺术创作也来自于诗酒怡情的雅致生活。因此,本文探讨的青楼文化意义主要也是从青楼文化对古代诗歌艺术创作的角度所进行的。

青楼是古代诗人的精神避难所,他们在这里借酒消愁,借诗抒意。封建社会后期有许多文人墨客在仕途上壮志难酬。这时,青楼里的声色之乐就成为诗人逃避现实的一方天地,能够暂时忘却事业的失意。

与此同时,诗人们也发现青楼里的女性莺歌燕舞,婀娜多姿,无比完美动人,是能够增添情趣,激发艺术创造心境的一种力量。这也就拓宽了古代诗歌,艺术创作的题材范围。不少唐朝诗人都创作了妓女题材的诗歌。宋词与青楼文化更是密不可分。我们所熟知的著名词人柳永和他的青楼题材诗词在中国古代诗词文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元朝时期,文人与妓女一样,都处在社会的底层,没有地位,生活艰辛,任人摆布。因此元朝的文人也有了许多妓女题材的文学创作。清朝时期,大量的狭邪笔记和小说描写,青楼变得不再高雅。随着青楼的没落,绚丽梦幻的青楼文化也日渐衰亡了。

青楼艺妓不仅是诗人创作灵感的来源,也是诗人文学作品的吟唱者和传播者,青楼成为古代文学作品的重要创作场所和传播途径。古时的娼妓要想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就必须做到“色艺双绝”。因此她们就需要学会吟诗作对,这样才能与诗人,文人达到和谐的交流和精神的共鸣。妓女吟唱传诵诗人的诗词,诗人也愿意为妓女进行词曲创作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这样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也就使得古代文人与妓女,诗词文化与青楼文化密不可分了。

总结

娼妓从先秦时期开始出现,经过千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独特的青楼文化景观并且与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联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不同时期也出现了许多富有传奇色彩的青楼名妓,她们存在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职业层面,成为一定时期青楼女子形象的写照。青楼文化对中国古代诗歌文学创作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的,文人墨客与妓女的关系不仅仅是简单的金钱消费关系,更是相互依存相互发展的。今天我们在探讨中国古代青楼文化时,应该摈弃先入为主的否定态度,主动去发现这一种诗酒怡情,活色生香文化中的闪光点与人性光辉。

参考文献:

[1]孔庆东.中国的青楼文化.中关村. 2003(12).

[2]王书奴.中国娼妓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3]柳素平.晚明名妓文化的悲剧性探析.东岳论从. 2009(9).

[4]王永恩.江南青楼文化与明末清初士子娼妓剧的兴盛.绍兴文理学院院报. 2008(3).

[5]王定璋.松花笺写洪度诗——论唐代娼妓的诗歌.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1999(5).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研读 篇4

一、教学要点

1.了解儒家、道家两家学说的基本思想,理解一些比较重要的概念,如“仁”“礼”“义”“孝”“道”“自然”“无为”等,并能有自己的体会。2.对儒道两家学说的影响及其互补性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掌握其中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3.诵读、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形成语感。熟读、背诵一些片段。

二、课前预习内容

1、文言基础知识 A.语音

盍(hé)诲(huì)裘(qíu)敝(bì)肱(gōng)知者乐(lè)少(shào)者怀之 智者乐(yaî)山,仁者乐(yaî)水 B.通假字

①可谓好学而已(已:通“矣”)②知者乐,仁者寿(“知”通“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通“智”)也。

C.重点字词

①就有道而正焉(正:使自己的道德行为得到修正,使动用法)

②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使动用法,使„„安逸;使„„信任自己,使„„得到关怀和爱护)

③敏于事而慎于言(敏:敏捷,勤快)回虽不敏(敏:聪敏、聪明)

④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有上天的旨意、自然的秉赋、人生的责任与义务等多层含义)

⑤是智也(是:代词,这)⑥盍各言其志(盍:何不)

⑦愿无伐善,无施劳(伐:夸耀,炫耀;施:表白)⑧天下归仁焉(归:称许,赞许)

⑨小人长戚戚(长:总是,常常;戚戚:忧愁,哀伤)⑩一日克己复礼(一日:一旦,表示假设关系)

D.本课中所涉及的成语与格言

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③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⑤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⑥克己复礼

⑦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E.重点虚词

主要是“于”、“而”、“之”、“且”,请学生针对原文,选择例句自己归纳其用法。

2、学生根据注释,依此翻译节选各则,并思考每一则所反映的儒家的思想是什么,体会孔子思想的博大与深邃。

3、其它自学内容:

学生自学教材第19页“阅读指南”之“《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了解孔子以及儒家的主导思想。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宋代有名的宰相赵普曾经对宋太宗赵匡义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的确,我国两千年来,不论立身处世以及政治社会,皆以儒家思想为中心,而《论语》更是最精粹最可靠的儒书,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就是这个意思。

二、检查学生预习内容

三、孔子、《论语》简介

孔子(公元前552或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建者,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追记孔子言行思想的著作,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论语》共二十篇。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义”。

四、文本内容讲析 1.“学而”篇 原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解读:

此则讲的是好学的态度、表现与要求。君子可以不求食饱、不求食好,居住环境不追求舒适,居住环境较好的话会有一种依赖性,会对个人修养道德没有帮助,反而使自己变得很懒惰;做事和工作都要勤劳、敏捷、认真,而且要小心说话,俗话说得好“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能让自己像那些有道德的人一样。

孔子认为好学,要学业精通,就必须勤奋。学会居安思危,这样就可以算是孔子所提倡的那样。这句话可谓与我们现代人的追求是反过来的,我们现在的教育制度给大家的教育,就是要读好书才能有好职业,不断拿学位才能有好的生活、“娶(嫁?)美女(帅哥?)买房买车”。

这也是现实的,能拿在手里的;但这并不是说孔夫子古板、落后,而是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我们的一生,终究是精神生命的一生,物质追求和感官享受终究有限,而精神的升华才是人生的最终之道。外在的追求会导致冲突紧张而又矛盾的一生,精神的升华却会呈现心理的平安与人生的顺遂。我们并不是要把两方面对立起来,而是要把重心放平衡,人生就有无限的宽裕,而物质的追求,实在会让生命总是紧张而烦恼。

2.“为政”篇 原文:

“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孔子说:“我童年学习,到了十五岁时立下了求学的志向,三十岁时学问和处事都可以在社会上立身了。四十岁时学问上的问题都能清楚明白,立身处事有坚定的原则,不会被外界左右。五十岁时我知道了天命,知道了天给予我的使命职责和命运。六十岁时我听到顺耳话能够分辨是非,听到逆耳话能够理解他人,对各种人的各种话都能分辨取舍。七十岁时我的心灵和行为都达到了自由王国的境地,行随心至,从不越过仁的规范。”

子曰:“由(子路)!我教诲你的知道了吗?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句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啊!” 解读:

这一则讲的是人的一生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分为了几个阶段,真可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孔子是自学成才的典范,勤奋不倦地学习是贯穿孔子一生的主题。正是通过刻苦的学习,孔子才掌握了渊博的知识,并授徒讲学,成为一位大教育家、大思想家。正是通过学习的积累,在不断的学习中,孔子一步步得到提高,从而达到了“从心所欲”的境界。孔子学习如饥似渴,不断的寻找机会充实自己,“入太庙,每事问”。孔子认为学习要有正确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政》)。孔子以学习为乐,并对学习有很深的体会。

后一则强调了要正确的估量自己,不夸耀,不虚伪,人要有自知之明。

3.“公冶长”篇 原文: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 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颜渊:名回,字子渊。季路:名由,字子路或季路)。孔子说(子: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盍:何不)”子路说:“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衣[轻]裘:泛指衣服。“轻”字为衍文,是因《论语•雍也》中有“衣轻裘”而误衍。“裘”:本指皮衣。共:动词:指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抱怨(敝之:指把车马、衣裘用破,用坏。敝:使动用法。憾:抱怨)。”颜渊说:“(我)想的不是夸耀自己的好处(伐:夸耀),不夸大自己的功劳(施:表白)。”

子路说:“愿意听听您老人家的志向。”孔子说:“老年人,使他们安逸;平辈的人(朋友),使他们信任我;年轻人,使他们得到我的关怀爱护。”(安、信、怀:都作使动词用,宾语“之”分别指代“老者”、“朋友”、“少者”。安:安逸。怀:关怀爱护)

解读:

这则语录中,写的是孔子和他的两个学生以言“志”为题,讨论怎样做人和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为具体内容简短的一段对话。

提出对处理“老、中、轻”三代人的人际关系的原则,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新时期,尊老敬老、真诚守信、关心青少年成长,已成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谈人的立志。

4..“雍也”篇 原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

先生说:“知道它不如喜欢它,喜欢它不如以它作为快乐。” 先生说:“智者喜欢水,仁者喜欢山;智者活跃,仁者沉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解读:

这里,孔子强调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有了浓厚的兴趣,我们才会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去努力。孔子正是这一点的身体力行者,孔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即为明证。后一段话,充满了辩证法,也是孔子对人的个性的深刻体悟,很能给人启迪。“山的沉稳,水的灵动”,也许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可缺少,也许,并非每个人都能成为智者或者仁者,但是作为目标来追求,人生就会更加有意义。

5.“述而”篇 原文: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快乐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使自己富有、尊贵,这对我如同浮云一般(指根本看不上眼)。”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坦荡,小人经常心绪不宁。” 解读:

追求吃穿享受很容易导致不义的行为。自己私欲的极度膨胀,必然要与他人争夺有限的物质资源,必然要想方设法的为了满足自己私欲而大行不义之事。但是通过不义的行为而获得的富贵是很不稳定的。你怎么得到的,最终也会怎么失去。

君子光明磊落,不忧不惧,所以心胸宽广坦荡;小人患得患失,忙于算计,又每每庸人自扰,疑心他人算计自己,所以经常陷于忧惧之中,心绪不宁。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可以容忍别人,容纳各种事件,不计个人利害得失。心胸狭窄,与人为难、与己为难,时常忧愁,局促不安,就不可能成为君子。

6.“颜渊”篇 原文: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应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

颜渊问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使言行都回复到周礼上就是仁。一旦这样做到了,天下的人都会称赞你是个仁人了。实行仁,全凭自己,难道凭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的条目。”孔子说:“不合礼的现象不看,不合礼的声音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颜渊说:“我颜回虽然迟钝,也要求实行这些话。” 解读:

这一则,孔子论述“仁”,强调克制私欲,用礼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侧重强调了个人的修身。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从这则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对老师所学的信服,也可以看出师生关系的和谐。应该说,讲究自我表现约束,用一定的社会规范来调适自己的行为与语言,提高个人修养,使人与人的关系和谐,这种思想是值得提倡的。

7.“季氏”篇 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依衰,戒之在得。”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三件需要戒除的事情:少年时候,血气还没有固定,要戒除的是女色;等到壮年时,血气正旺盛,要戒除的是争斗;等到老了的时候,血气已经衰落了,要戒除的是贪欲。” 解读:

这一则,孔子从人生的三个阶段,强调了要规范自己的言行,少年戒女色,壮年要成熟稳重,做事情要凭借理智,要三思而后行;老年要淡泊,不可以贪婪。应该说,孔子说这些的出发点,还是“礼”的规范。这则对我们今天加强个人修养,很有启迪意义。

五、学习孔子有何意义。

1.儒家思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而《论语》则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经典。

在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及文化,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而《论语》则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经典。

虽然新文化运动以来,儒家学说成了被打倒的对象,但是儒家某些思想仍然在我们的生活里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尽管西方文化一直在向我们这个东方古老的国家不断渗透,国人中受其影响甚众,但国学作为中国固有的学术和文化,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汉学不断成为世界各国学术界要了解和研究的对象,今年就有许多国家兴办了孔子学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宣扬国学,宣扬儒家文化,有效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自新文化运动以来,白话文逐渐兴起,我们的传统文化的确是靠了边,试问现在的年轻人,对于国学了解多少?如果不在青年人中大力宣扬国学,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不可能得到有效地传承,中华文明之所以没有象世界其他古老文明一样灭亡,就是因为文化传承起了很大的作用。

现在重提国学教育,宣扬儒家文化,就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论语》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代表了孔子的主要思想,虽然今天我们不可能把儒家思想和著作作为教育的主要部分,但至少要了解,相信通过了解,我们一定有所收获。

推荐阅读:①于丹《<论语>心得》;②钱穆《<论语>新解》。

六、课后作业

1.背诵《<论语>十则》,尝试全文翻译。2.预习《<老子>五章》。

七、课外拓展 关于君子

孔子所处的时代,社会上出现了“礼崩乐坏”“春秋无义战”的混乱局面。为了建设理想的社会,孔子提出了具有完美人格的知识分子形象——君子,希望通过这种最理想的人去改造现实社会。孔子把人格分为小人、士、善人、成人、贤人、君子、圣人等不同层次,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孔子认为一般人都可以修养为君子,他以君子人格为标准,认为君子中居于高位。为治国安民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就是圣人;而与君子相对,只关心一己之利,心胸狭窄,不明事理,只知道随声附和,当官时骄傲凌人,喜欢吹牛拍马,穷困时便胡作非为的人就是小人。而君子人格通过历史的演绎,对中华民族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与精神影响是极其深刻与广泛的。

《论语》中有关“君子”语录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泰然自若而不傲慢无礼,小人傲慢无礼而不泰然自若)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君子固穷。(有教养、有德行的人安守贫穷。指君子能够安贫乐道,不失节操)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君子责己多能,而责人专能。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君子不以人举人,不以人废言。(君子不以言论为举人标准,不以状貌为取人依据)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一个人的内在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是君子)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专题三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篇5

例1 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

A. 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 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 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 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是西周的政治文化与秦汉统一的关系,即西周宗法制对秦汉产生的重要影响。要求同学们说明西周政治对于秦汉政治的影响,具有联系、比较的特征,命题者将必修1与必修3的内容联系起来,说明了思想主张与政治措施改革的关系。因此,同学们在第二轮复习中要将问题进行横向综合,即构建某一时期历史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三者之间的发展全貌和内在联系。A项和B项反映的是秦以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C项正确,董仲舒认同孔子“……崇周制而大一统”的思想,这也是周制——宗法制的影响,即将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从而把国与家结合起来,形成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也是董仲舒大一统思想的来源。董仲舒提出的“大一统”思想正好与当时汉武帝开拓大一统事业相吻合,所以得到了汉武帝的认同,自然也“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D项,与材料无关。

答案 C

例2 一位先秦思想家评论两位政治人物:齐桓公致力联系诸侯,设法合作维系传统封建秩序,是个执守正道而不行诈谋的国君。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却僭越礼制,想仿行天子的礼仪,是个内行诈谋却装作遵循正道的国君。这位思想家可归类为哪个学派( )

A. 儒家 B. 法家 C. 道家 D. 墨家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先秦时期中国各学派的核心思想的理解。在先秦诸子里重视封建制度、强调礼制的首推儒家。提倡“尊王攘夷”的思想家就是指孔子,他曾经赞扬管仲的功绩:“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就是一种鼓励“尊王攘夷”的思想,故选A项。

答案 A

例3 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 )

A. 孔子 B. 董仲舒

C. 朱熹 D. 王阳明

解析 此题考查同学们是否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各思想家的主张。不少同学错选A或C。错选A项的原因是孔子所提倡的“仁爱”“忠恕”与题干中的孝、悌、慈相似,误认为孔子主张“仁爱”“孝悌”源于人的本性;错选C项的原因是对朱熹的理学缺乏正确的认识,不知道朱熹将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归于客观,需要通过“格物”而获得。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故可以排除B项。王阳明提出“致良知”的学说,认为“良知”是人固有的善性,符合题意。

答案 D

例4 据史料记载,宋代女子吴妙静新婚之日,未婚夫在迎亲时溺水身亡,她遂出资在溺水处建造一座五孔石桥,并终身守节。吴妙静此举的思想根源最有可能来自于( )

A. 董仲舒 B. 朱熹

C. 陆九渊 D. 王阳明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理学思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同学们容易误选A项,认为董仲舒提出了“三纲五常”的思想,但是汉代并未将“夫为妻纲”发展到终生守节的地步。而正是理学集大成的思想家朱熹,从哲学的高度论证了专制统治和等级秩序的合理性:个人修养要以敬畏天理为准则,才能达到圣贤之道;当人的私欲与准则发生冲突时,就要“存天理,灭人欲”。理学家对妇女“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的极端强调由此而发。本题中吴妙静此举的思想根源最有可能来自于朱熹。

答案 B

例5 “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故人知不善而犹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若真知,决不为矣。”这段话体现出的思想是( )

A. 格物致知 B. 心即理也

C. 发明本心 D. 致良知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宋明时期儒家思想发展特征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真知和未尝真知在于是否通过实践得到,故应该是朱熹理学的方法论,强调通过实践得感悟的格物致知。

答案 A

例6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盖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断的精神实质较为接近的是( )

A.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 民为根本

C. 天下为公 D. 民贵君轻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材料中“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即不以天子是非观为标准,而以学校公议为是非的标准,黄宗羲的本意是强调权力在民而非在君,所以C项正确。A项与题意无关,B、D两项都过于片面,只反映了本材料的一个方面,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例7 下面是约处于同一时期的中西两位历史人物和他们的著作。他们的科技成就形成强烈反差,这种反差说明的本质是( )

徐光启和《农政全书》书影 哥白尼和《天体运行论》书稿

A. 中国古代农业技术一直领先于世界

B. 实践经验和科学探索产生不同影响

C. 天文学革命是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

D. 中西文化的巨大差距在明朝已形成

解析 此题考查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和西方科技较大的差别。中国科技比较重视实践经验总结,而轻视理论概括,即中国文化具有强调实用技术,而忽视抽象科学的倾向。中国传统学术中的实用之学如农学、医学、地学、天文历算之学等就反映了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这一特点。徐光启和哥白尼的科技成就的强烈反差,本质是由于实践经验和科学探索产生的不同影响,所以本题选B项。A项说法与本题无关;C项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是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D项说法错误,明朝中西文化的差距并未形成,应该始于明末清初。

答案 B

例8 有人认为:明清文学观念的演进,使世俗现实生活日渐成为小说关注的焦点。通过家庭、爱情、婚姻的纠葛变化、盛衰兴亡,反映社会人际关系,展现时代风尚面貌,提供生动完整细腻的社会生活画卷。明清小说呈现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

A. 专制主义强化 B. 商品经济发展

C. 拜金主义盛行 D. 轻商思想淡化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明清小说产生的根本原因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可以知道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市民阶层迅速崛起,小说这种文学形式正是适应了市民文化的需求。

答案 B

【思路点拨】

本专题复习思路可以概括为“一、二、三”三个字,即“一个理论”“两条线索”和“三个方面”。

“一个理论”:即一定的思想观念和科技文化成果都是一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是在相应物质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形成的。

“两条线索”:第一条是古代思想领域由“百家争鸣”到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过程;第二条是中国古代在科技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的贡献。

“三个方面”:纵观近三年课改区的高考试题,中国古代思想、文化这一专题主要涉及古代科技、古代思想和古代文学艺术三个方面。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这三个方面的复习方法。

nlc202309030734

一、古代科技

这一点我们需要掌握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有重要地位,以及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过重大的作用。对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的记忆要准确。较好的办法是列表归纳。如:把成果分天文学、数学、医药学、农学、地理学、建筑等类别,分别进行归纳。此外,手工业生产的工艺和技术,也应列入科技成果的范畴中。我们要重点记忆这些科技成果的时代、内容及其历史地位和影响。另外还要重点掌握中国古代科技的两个特点(①实用性强,为农业生产和巩固统治而服务;②具有较强的经验性)和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技的原因。

二、古代思想

这一点主要包括先秦思想和儒家思想两个内容,重点是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历程——春秋时期的创立、汉朝的神化、宋明时期的哲学化、明清时期的批判。我们要注意以下两条复习思路:

1. 从思潮演变的角度看。中国近代经历了从尊从传统儒家学说到学习西方,传统儒家思想、资产阶级民主思想、马克思主义思想成为中国近代先后更替的思潮。

2. 从儒家思想在现实生活的体现看。儒家思想在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中仍然有着十分突出的影响。李泽厚先生曾说:“即使广大农民并不读孔子的书,甚至不知孔子其人,但沉浸和积淀在他们的行为规范、观念模式、思维方法等意识和无意识底层的,主要仍是孔子和儒家的东西。”由此看来,儒家文化已渗透到中国人思维意识的深层,体现于中国人的言谈举止之中。

三、古代文学艺术

在复习文学艺术部分时,要注意总结古代文学、书法、绘画的突出成就,注意理解各历史阶段文学艺术方面成就的特征,准确记忆各阶段的成就,深入理解: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

对于2012年的高考,同学们应抓住热点,密切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现象,用儒家思想的有关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例如: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分析“国学热”的原因和影响;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韩国文化和儒家文化的关系,从而进一步分析目前“韩流”现象等。

【专项训练】

1. 2011年6月初,江苏宿迁有一个千年名湖叫“骆马湖”,被改成“马上湖”了,旅游宣传牌、公交站牌都改过来了。原因是:骆马湖因谐音“落马”,会影响到地方官员的升迁。此种荒唐思想来源于( )

A. 法家思想 B. 墨家思想

C. 儒家思想 D. 谶纬思想

2.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某研究者据此得出“孔子的‘礼乐征伐’思想即为‘仁’和‘礼’协调发展的思想,该思想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社会的人与人、人与社会无序的问题”的结论。该判断( )

A. 材料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B. 材料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C. 材料理解准确,结论不合理

D. 材料理解不准确,结论合理

3. 稷下学宫(大约创建于齐桓公时期,至齐王建时衰弱)是古代齐国设立的一处专供各地学者著书论辩、传道授业的场所和机构,是我国最早的由政府创办的高等学府,也是我国最早的多学科的社会科学院。关于稷下学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稷下学宫具有政府的咨询参议机构的性质

B. 当时云集稷下的主要学者有孟子、荀子等

C. 文学游说之士在此相互切磋驳难,形成了当时思想界“百家争鸣”的局面

D. 培养出了诸如孔子、董仲舒等儒学大家

4. 他是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大力提倡关心百姓的民本思想,他主张:“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他是( )

A. 孟子 B. 墨子 C. 韩非子 D. 荀子

5. 《孔子家语·观思》中记载:“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已之德美矣。”对这段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

①孔子认为对饥民实施救助的做法值得商榷 ②孔子将民生问题政治化 ③体现了孔子的等级观念 ④充分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6. 下图是是我国清代著名儿童蒙学读物《弟子规》第二章《入则孝》篇的原文和翻译,图片中《弟子规》的内容突出反映了清代教育( )

A. 鼓励儿童个性发展

B. 突出家庭自身教育

C. 提倡事事服从父母

D. 注重儒家伦理教育

7. 《汉书·武帝本纪》记载:元封元年春,武帝登临嵩山,随从的吏卒们都听到了山中隐隐传来了三声高呼万岁的声音。所以“山呼”万岁后来就成为臣子朝见皇帝的定仪。“山呼”万岁实质是宣扬( )

A. 天赋人权 B. 皇权至上

C. 君权神授 D. 天人合一

8. 武汉大学冯天瑜教授所著的《中华文化史》中,对董仲舒学说的评价有这样一段描述:“……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以下哪一学说对上述的影响最大( )

A. “大一统”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三纲五常” D. “天人感应”

9. 《传习录》是中国著名思想家王守仁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书中曾言:“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这一言论说明王守仁( )

A. 主张“致良知”以成“圣贤”

B. 提倡“格物致知”以求“理”

C. 宣扬“私欲之中,天理所寓”

D. 认为物质享受是“秉赋之自然”

10.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秦晖先生依据某思想家的观点而总结出来某种历史规律:历史上的税费改革不止一次,但每次税费改革后,由于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局限性,农民负担在下降一段时间后又涨到一个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平。这位思想家是( )

A. 李贽 B. 黄宗羲

C. 顾炎武 D. 王夫之

11. 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颜元在《存学编》中提出“事关民生国命者,必穷源溯本,讨论其所以然”,并强调“生存一日当为民办事一日”,这体现的思想是( )

A. 经世致用 B. 工商皆本

C. 民主科学 D. 重农抑商

12. 对下图所示的内容认识正确的有( )

[⑨揭纸][①切麻][②洗涤][③浸灰水][④蒸煮][⑤舂捣][⑥打浆][⑦抄纸][⑧晒纸]

A. 这项技术最早产生在东汉时期

B. 毕昇改进后大大提高了印刷的效率

C. 宋元时期这项基础开始向外传播

D. 它的发明是人类传播史上的伟大革命

13. “挥毫落势如云烟”“兴来索笔纵横扫,满座词人皆道好”“变动如鬼神,不可端倪”,这些文字所描写的书法风格和下列人物的作品风格相似的是( )

A.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B.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

C. 张旭的《肚疼贴》

D. 柳公权的《玄秘塔碑》

nlc202309030734

14. 下图所示的是当当网2011年10月份销量前四位的古典文学著作,下列关于这四本书的描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作者依次是:屈原、干宝、杜甫、罗贯中

B. 成书时代依次是:汉、魏晋南北朝、唐、明

C. 书中经典篇目依次是:天问、宋定伯捉鬼、明月几时有、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D. 文学体裁依次是:楚辞、赋、诗、小说

15. “古往今来顷刻间演过千秋世事,天涯海角平方地可走万里山河”“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等是对我国古代戏曲的形象描述。这种描述反映出我国戏曲的主要特点是( )

A. 人物脸谱化 B. 动作程式化

C. 场景虚拟化 D. 表现综合化

16. 两汉期间山东的邹、鲁两地流行一句俗谚:“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 这里的“经”指的是哪一类图书文献( )

A. 谶纬图书 B. 诸子百家

C. 医学占卜 D. 诗书易仪

17. 唐代科举考试的科目和内容不断变化(见下表),由此判断正确的是( )

[高祖&科目&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内容&方略策&儒家经义的识记&诗赋、帖经、杂文&法律&书学&算术&高宗&科目&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内容&被废除&儒家经义的识记&儒家经义的阐释和诗赋&专门科目,不常考&]

——根据《新唐书·选举志》绘制

①唐高宗时废除秀才科的原因是秀才科要求过高 ②科举制是唐诗发展的动力之一 ③明法、明字和明算考察的都是实用技能或技术 ④唐代教育中儒家思想仍然占统治地位

A. ①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④

18. 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国政,国危无日矣。”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

A. 建立地主阶级统治的需要

B. 适应兼并战争的需要

C. 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

D. 奴隶制经济发展的需要

19. 下列选项中,与图片反映的现象相关的是( )

为旌表节妇,明清时期全国各地纷纷建造贞节牌坊

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战乱和社会动荡的加剧

C. 女权意识的觉醒

D. 理学对社会影响的深入

20. 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不断探索救国之路,他们从西方思想中寻求武器的同时,又从本土文化中汲取养料。下列属于可供利用的思想的是( )

①“天下为主,君为客” ②“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③以“众治”取代“独治” ④“存天理,灭人欲”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③ D. ①②④

21.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对以上三种观念的理解,其共性是( )

A. 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B. 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 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轻视

D. 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22. 2011年9月29日,将“天宫一号”成功送入太空用的是“长征火箭”,中国早期的“火箭”与现在的火箭虽然相差甚远,但都是利用反冲运动的原理,如果你要查找火药武器的最早记录,应该查阅( )

A. 《史记》 B. 《汉书》

C. 《唐书》 D. 《清史稿》

23. 明清时期,以记叙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故事的章回体小说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主要是因为( )

A. 白话文已经开始流行

B. 文学素材日益丰富

C. 市民阶层的逐渐扩大

D. 思想控制逐渐松弛

24. 成书于八世纪的《关尹子》中说:“善弓者,师弓不师羿;……善心者,师心不师圣。”这段史料可用于研究( )

A.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历程

B. 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原因

C. 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和特点

D. 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的发展演变

25. 关于中国古代书法和绘画艺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中国书法五种主要字体是金文、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 ②唐代杰出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和文征明 ③文人画是中国画的主要形式之一 ④山水画是中国画的精粹,气势是山水画的灵魂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26. 2011年10月17日,深圳市市民文化大讲堂的报告厅满室生香,一场“文化星空下的深圳国学”的讲座,让《论语》等传统经籍的金句在观众中发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

——邓实《国学讲习记》

材料二 “国学”应包括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之说。其中诸子百家,包括“儒、释、道、刑、名、法、墨”等等各家,乃是“为天地立心”之学;其中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在古代,“六艺”中礼、乐、射、御,称为“大艺”,是贵族从政必具之术,贵族子弟在太学阶段要深入学习;书与数称为“小艺”,是民生日用所需之术,乃是“为生民立命“之术;其中五术,乃是“为往圣继绝学”、“究天人之际”关系的学问,包括“山、医、卜、命、相”等。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之说合而为一,即可“为万世开太平”。此为中华国学之宗旨。

——董斌《何谓“大国学”及其宗旨和意义?》

材料三 国学应该是“大国学”的范围,不是狭义的国学。国内各地域文化和56个民族的文化,都包括在“国学”的范围之内。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又共同构成中国文化这一文化共同体。

——季羡林

(1)材料一主要强调国学的什么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国学所包含的内容及国学的宗旨。

(3)材料三中季羡林提出的“大国学”概念有什么实际作用?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传统国学的当代意义。

27. 文学艺术作品不仅是个人内心世界的展示,也是展现时代文化特征的窗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魏晋时期,敦煌石窟的壁画和佛像

敦煌石窟舍身饲虎壁画(魏晋) 敦煌石窟佛像(魏晋)

舍身饲虎的壁画气氛血腥悲惨,而佛像却带着睿智的微笑,超脱人世的苦难。

材料二 唐代,敦煌石窟的壁画和佛像

敦煌石窟飞天壁画(唐) 敦煌石窟佛像(唐)

飞天壁画没有流血牺牲,只有体态轻盈的飞天快乐起舞,而佛像以健康丰满的体态出现。

材料三

敦煌石窟市井壁画(宋) 敦煌石窟佛像(宋)

壁画展现了商业活动等世俗生活的场景,而佛像也退去了神圣的光环,成为现实人的写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时代背景回答:为什么壁画气氛血腥悲惨,而佛像却带着睿智的微笑?

(2)材料二和材料三中的壁画和佛像,分别反映了怎样的社会背景?

(3)根据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谈谈对文化时代特征的认识。

中国古代书院文化与环境营造 篇6

【关键词】古代书院;环境营造;文化理念;文化场所

《中国书院史》一书系统地讲述了中国古代书院的发展历程。全书文字简洁流畅,史料翔实,极大地加深了我对书院的了解。中国古代书院是一种历时千年的中国士人的文化教育组织,它起源于唐,发展于宋,并在南宋时期确定书院制度,经过元、明的推广,逐渐走向繁荣与辉煌,在清朝得以普及和流变。书院开展藏书读书、游宴会友、吟诗作文、教学授受、学术研究等活动,为中国古代的文化、教育、学术、出版等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同时,它也是世界教育发展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该书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便是古代书院对其外部环境营造的重视。它坚持环境育人的独特理念,极其注重书院的环境建设,主张通过诗情画意的环境陶冶学子们高尚的道德情操、营造良好的修身养性的学习氛围。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境界与修养,反映中国古代独特的教育理念,对研究中国书院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当今校园及其他各类文化场所的环境营造有着许多有益的启示。

中国古代书院多建在形胜之地,依山傍水、师法自然。南宋四大书院中岳麓书院坐落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东面的山脚下,前临湘水,后枕岳麓山,书院四周林木荫翳,环境幽静雅致;丽泽书院的选址离开热闹的中心地带,选择婺州明招山,环境幽雅,山清水秀;白鹿洞书院地处庐山五老峰下,朱熹第一次来到白鹿洞时,曾感叹道:“白鹿洞四面山水,清邃环合,无市井之喧,有泉石之胜,真群居讲学遁迹之所。”;象山书院位于信州贵溪应天山,“陵高而谷邃,林茂而泉清”。明代文震享的《长物志》中有言“居山水为上,村居次之,郊居又次之。”由此可见,中国古代书院往往选择名山大川、风景胜地,这些地方意境开阔、极富中国画的美感。

名山大川数量有限,而书院的数量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日益增加。许多规模较小的书院即使选址欠佳,也必会想办法进行补救。这些书院也是“风景似桃源”,秀美、幽静、宜人,极富诗韵,有些甚至还充满神道仙气。这一点在古诗中能得到较好的体现。诗人贾岛有诗描绘好友田将军的书院:

满庭花木半新栽,石自平湖远岸来。

笋迸邻家还长竹,地经山雨几层苔。

井当深夜泉微上,阁入高秋户尽开。

行背曲江谁到此,琴书锁著未朝回。

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书院为个人所有,规模也较小,但其主人为了营造诗意的自然环境,新栽花木、远岸运石,院中林木、笋竹、清泉、楼阁应有尽有,烟雨朦胧,琴声书韵,可见书院主人已经了解到人性修养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

韩翃的《题玉真观李泌书院》也能很好地反映古代士人对人与周围环境协调的重视:

白云斜日影深松,玉宇瑶坛知几重。

把酒题诗人散后,华阳洞里有疏钟。

白云、斜日、松影,静谧而悠远。诗中“瑶坛”、“疏钟”更是富有神道仙气,蕴含道家色彩。

从上述例子中我们发现,无论在唐朝书院之名刚刚出现时,还是在宋朝书院名扬天下时,无论书院的规模大小,无论主人的身份地位,创造一个宜人的学习环境已成为士人们自觉的行为,淡雅秀丽的环境成为每个书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深深地融入了书院文化之中。

书院环境是书院文化的物质载体,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文化思想和理念。我认为之所以书院如此重视外部环境的营造,其文化根源是先秦以来的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儒、道、佛三家在很多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但在“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方面却达成共识。随着时代的变迁三者逐渐走向融合,并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士人们。

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曾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孔子认为智者像水般灵活变通,仁者像山般厚重深沉,以自然山水来比喻君子智和仁的品德。儒家将自然山水与君子美德联系起来,成为历代文人士子寄情山水的依据;道家更是重视自然,主张在人与自然的永恒和谐中,寻求人精神的自由与永恒,提倡“天地人”三者的统一。庄子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天地间的大美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要到达人生的最高境界便是要实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佛教与自然的渊源可以追溯到释迦牟尼,当年佛祖放弃苦修,端坐于尼连禅河畔的菩提树下冥想得悟,从此便与自然山水结缘。佛家主张诗意栖居,自然万物都是充满灵性的禅机。在儒道佛三者的共同影响下,古代书院里的士人们极其注重营造恬静雅致的书院环境,以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

正如儒学学者牟宗三先生所说“中国哲学以‘生命为中心”,中国传统的哲学文化并不只是教你具体的知识学问,更多的是教你如何做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个人的修身养性和对生命的体认比对具体知识技能的熟习更为重要。正是这种对个人修养的重视,决定了中国古代书院独特的治学方式,因为修身养性只能通过切身的体验和经历来感悟。亲近大自然,能使人远离声利之场,安于学业,静心修身,并能在与山水的对话中净化生命、荡涤灵魂、提高人生境界。这正是为什么孟母要三迁,也是为什么理学家张栻一见“背陵而面壑,木茂而泉洁”的岳麓书院,就“爱其山川之胜,栋宇之安,徘徊不忍去。以为会友讲习,诚莫此地之宜也”。

近年来我国学校和其他各类文化场所规划模式化、固定化,缺少自然风光和人文情调,使得这些场所缺乏人文关怀,显得生硬、呆板、无趣。学生们学习趋向功利化,浮躁心情越来越重,纯粹的知识技能的学习越来越多,修身养性的习惯却越来越少。现代的学校和其他文化场所可以借鉴古代书院的环境营造,如将校园选在有山有水的郊区或是乡间,尽量远离城市带来的喧嚣和污染;或将校园建在人文气息浓厚之处,增加历史、文化的积淀;增加包括园林山水、花草树木、亭台楼阁等在内的园林景观,增添校园的艺术气息和诗情画意之美。这样,不仅能舒缓学生们紧张的情绪、增强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还能减少学习的目的性和功利性,有利于学生良好性格的养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金陵,&肖萍.书院对大学校园建筑环境的借鉴.新建筑.2006.

[2]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

上一篇:有效词汇教学下一篇:仪表板功能及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