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传统服饰文化汉服(通用9篇)
中国古代传统服饰文化汉服 篇1
服饰与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服饰是中国文化元素中不可缺少而且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左传》中即有“中国有礼义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由此可见,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衣冠上国,并有其光辉灿烂的历史。
首先,我们必须指出,在中国服饰文化中,所谓“衣冠”,不仅仅就是指衣服和帽子,在中国人的文化意识中,包括人从上到下的一切服装和配饰。并且在中国古代社会制度中,不同身份的人,在不同的场合穿戴不同的服饰。由此而制定出相应的典章制度。
可以说,在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服饰与文化始终相伴相生,互相依存,从山顶洞人的项饰和骨针的发现开始,就预示着中国已经有了服饰,同时也产生了文化。此后,随着中国文化的发展,愈加丰富,愈益深邃,中国文化思想中出现的儒、道、墨、法、阴阳、纵横诸家开始对中国的服饰产生影响。服饰成了“礼”的载体。这在中国古代典籍《周礼》、《仪礼》中的服饰制度中可以得到最直接的反映。
进入两汉,经过魏晋直到隋唐,不管是民族之间的融合还是佛、道的兴起,这些都毫无例外的作为中国文化现象在中国服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痕。
在中国最早期的诗歌中就保存有大量的关于服饰的信息,例如屈原所创作的楚辞中就保留了楚地文化的面貌,其中还包括不少关于中国早期的植物服饰的描写,在《九歌》中就有“荷衣兮蕙带”“披薜荔兮带女萝”、“披兰兮带杜蘅”《淮南子》中有“緂麻索缕,手经指挂”的记载,从中可以看到在没有纺织技术之前,人们用手以草、麻来编织衣裳的景象。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人类关于服饰的创造离开了直接用植物和兽皮的时代,而开始掌握用植物纤维来织布、制衣的工艺。这一点也可以从古代广大劳动人民的诗篇中得到反映,《诗经》中有“丘中有麻”、“不绩不麻,市也婆娑”“东门之池,可以沤麻”等诗句正是对古代服饰质料的反映。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文化和服饰是分不开的,服饰作为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它起到帮助人们御寒、蔽体的作用,已经融入到了每一个人的生活中,成为他们歌咏的对象。
在中国早期的文化思想中,服饰因其存在的广泛性,而被不同的思想所关注,因而承载了不同的文化思想内涵,其中儒家思想以其在中国思想史上所具有的统治地位而赋予服饰以独特的文化内涵对中国后世服饰的发展影响尤其深远。
在儒家思想中,孔子曾说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在这里,孔子所重视的是个人修养中形式与内在的关系。并肯定了外在形式,这其中也括服饰的地位。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儒家对服饰及外表的重视。在《孔子家语·致思》中有“故君子不可以不学,其容不可以不饰。不饰无类,无类失亲,失亲不忠,不忠失礼,失礼不立。夫远而有光者,饰也;近而愈明者,学也。”这些关于外表装饰的描写,其更多的可以反映到人们日常所穿着的服饰上。
墨家对于服饰,则有完全不同于儒家的看法,在其服饰观中,更多的是表现“节用”“非乐”的思想,《墨子》中有“诚然,则恶在事夫奢也。长无用,好末淫,非圣人之所急也。故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为可长,行可久,先质而后文,此圣人之务。”中的表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墨子是反对追求服饰美的。《墨子·辞过》中也有“故圣人为衣服,适身体、和肌肤而足矣,非荣耳目而观愚民也。”的说法。
道家思想崇尚自然,无为,这种理论影响到服饰中则表现为《老子》中所说的“是以圣人被褐怀玉”,褐是一种短衣,是古代劳动人们所穿的粗布衣服,在这里,老子借其对服饰的态度很好的表达了他的思想观点。
可以说,中国的服饰观紧密地随中国文化发展并存并行,在中国服饰中,服饰图纹是一种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它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文化符号的反映。中国服饰图纹与中国人意识、认识中的天象地形、阴阳八卦、五行五色、吉祥图案等各类文化符号紧密相通,这构成了中国服饰图纹鲜明的文化特色与艺术风格。这其中一种典型的服饰就是十二章纹,是古代或绘或绣在帝王和贵族礼服上的纹饰,包括“日、月、星、龙、山、花虫(雉属)、宗彝(宗庙之礼器)、藻(水草之有纹者)、火、粉米(白米)、黼(金斧形)、黻(两己相背形)十二种物象。还有一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服饰图纹便是明清两代用于官服上的补子,可以说它是官服上标明品级的标志,在中国服饰图纹中极具文化性。
纵观中国整个历史,每一个朝代的服饰既有其明显的传承的特点也体现出时代的特色,如魏晋时期,褒衣博带成为主要的服饰风格,而隋唐时期,随着对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对于服饰本身也广泛吸收了其他民族服饰,而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绚丽多彩的服饰风格。
中国古代传统服饰文化汉服 篇2
一、典籍的保存
中国古籍浩如烟海, 很难举出一个确切的数字。对这些历史的重要典籍的收集与保存, 藏书家作出了无可比拟的贡献。应该看到, 在古代的中国藏书不易。一是政治的原因, 数千年漫长的封建统治, 历代统治者常视文化典籍为异端, 害怕读书人一旦掌握知识, 会动摇其统治, 故千方百计、不遗余力地摧残藏书事业。肇其始者为秦始皇的焚书坑儒, 继之者有隋之焚纬书及两宋时蔡京、秦桧等权臣禁书;至明清时, 文字狱迭起, 藏书家为藏书甚或有性命之虞及灭族之祸;二是由于兵燹战乱, 自汉晋而隋唐五代, 迄至宋之明清, 长期兵祸战乱, 史不乏书;近代由于帝国主义武力入侵, 《永乐大典》蒙受英法联军之劫即是一例, 余皆历历可按。三是私家藏书还要有充足的资金保证, 时常面临家道中落, 后世子孙不能继其业以及天灾人祸、水火灾害等毁灭性打击。可以说, 藏书家就是在这样艰难困苦的条件下, 经千辛万苦, 历百难千劫, 矢志不变初衷, 犹如传递接力棒一样出现了一幕幕藏书家购置、传抄、互借、收藏图书的画面, 痴心护藏着中国传统文化。
典籍的保存始现于秦汉时期。综观历代藏书之损毁, 往往皇帝内府藏书要比民间私家藏书的损毁更为惨重, 因为集中性收藏更易遭集中性损毁。私家藏书由于收藏的分散性, 其损失相对来说较小一些。比如, 秦始皇当年“焚书坑儒”, 活埋儒生数百人, 取缔私学和采取严厉禁锢政策, 结束了“百家争鸣”的学术局面, 使古文化典籍遭受第一次大规模损毁, 而“……《诗》、《书》所以复见者, 多藏人家” (《史记·八国年表》) 。因了民间私人藏书的私密度藏, 将大量禁书藏于夹墙、地窖、山洞等处, 才为古文化典籍的流传保存了至为宝贵的火种。汉武帝时为充实宫廷藏书和政府机构藏书, 广开献书之路, 收罗天下图书, 征集的主要对象, 便是这批民间藏书。“百年之内, 书积如丘山。”正是这批珍贵的先秦遗藏, 奠定了汉王朝国家藏书的基础, 并由此繁衍出以后历代无数的典籍。
再以宋元刻本为例。今天保留下来的数以千百计的宋元刻本, 它们中的每一种每一册都是历经众多有名无名的藏书家之手, 一代又一代藏书家的努力层层递传下来的, 尽管在传递过程中因种种天灾人祸可能损毁惨重, 但这恰恰又说明了藏书保存的极大不易与艰辛。
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兵部右侍郎范钦所建的宁波天一阁, 可谓单一藏书楼典籍保存的范例。万历十三年范钦谢世, 其长子范大冲继承天一阁藏书, 自此时起确立了“代不分书, 书不出阁”的严格族规, 限制天一阁文献的使用, 开始了一种封闭的家族共同管理的管理制度。这固然遏止了天一阁文献信息的利用, 但客观上却使天一阁藏书, 特别是大量明代地方志、登科录等珍善本比较完整地得以保存下来, 这在当今世界仍是独一无二的孤本。当公元16世纪前后建立的著名藏书楼, 如祁氏澹生堂, 赵氏脉望馆等纷纷衰落后, 天一阁却为时人所重。乾隆三十七年, 清政府设四库全书馆, 向全国各地采访遗书, 开始《四库全书》编篡的浩大工程。天一阁族人范懋柱积极行动, 概然进呈书籍641种, 共5 762卷, 率先在藏书人当中做出了表率, 是私家藏书楼中进呈底本最多的一家。在他的影响下, 进献一百种以上的近十家。如果没有藏书家呕心沥血、日积月累的收管保藏, 就不会在当政府需要时, 能够如此慷慨地应诏进书呈献阁藏, 为《四库全书》的顺利编篡作出巨大贡献, 受到乾隆皇帝的直接关注和褒扬奖励。
清末社会动荡不安, 战乱兵燹不断。《四库全书》的江南三阁中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均毁于战火, 唯杭州文澜阁虽遭战乱, 却因丁申、丁丙二位藏书家“不避艰险, 每夕往返数十里, 摭拾文澜阁残编”, 经钱恂、张宗祥等学者抄补缺帙, 终使文澜阁《四库全书》得以恢复原貌。现今的南京图书馆就收有丁丙“八千卷楼”的全部藏书。
此外, 为保护藏书的完好, 更多的藏书家还从民间汲取智慧、良方, 采取各种办法保护所藏, 有些方法一直被沿用到今, 如古籍的曝书及中草药防虫等。早在宋代, 藏书家赵元考即采用寒食面与腊月雪水调和粘书, 据说此法可以使书不蠹。明代的天一阁及其他一些书楼则一直采用芸草夹书以防虫。凡此种种, 着实荷载了藏书家太多的辛苦与磨难, 更折射出聚书的不易与艰难。藏书家大多嗜书如命, 出于对书的痴迷和热爱, 也许藏书家苦心收藏的目的是为了“子孙宝之”, 也许是为了自己学术研究和出版图籍。但有一点是肯定的, 书籍是宝, 是人们不可或缺之资粮,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书籍是人类知识的宝库, 这种共识, 往往是促使藏书家长期坚持藏书的主要原因。对于这一点, 洪有丰在《清代藏书家考·引言》中有着最好的表述:“各藏书家之经营网罗也, 或费手抄之勤, 或节衣食之费, 得之艰而好之笃, 情壹志专, 珍护逾甚。储藏、装修一切整理、保管之法, 无不加意考察, 力求至善。虽聚散无常, 而楚弓楚得, 苟非绛云之炬, 及裹物代薪之不幸, 其他大抵转相售购, 仍多归于好而有力者之库, 其爱昔保护一如前也……故今日之珍藏, 实幸往昔藏书家, 互相保留, 以迄于今也。”
二、典籍的传播
抄录和刊刻流布, 是中国古代藏书家传播典籍文化的重要手段。
首先, 典籍的借抄、互抄。古代的通讯、交通俱不发达, 历代几乎所有的藏书家都有过借抄史。借抄既是聚书方法, 也是私藏的利用, 很多藏书家都将其藏书借人抄录, 互相借抄之风甚盛。他们或亲自动手, 或雇人代劳, 或抄自官府, 或源自私家。通过许多人的碾转借抄, 一本书不仅可以化作千百本, 而且可以跨越时空的阻隔四处传播。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梁人袁峻“家贫无书, 每从人假借, 必皆抄写, 自课日五十纸, 纸数不登则不止”。北周裴汉“借人异书, 必躬自录本”, 这不仅推动书籍流通, 而且也丰富了公私典藏。
宁波范氏天一阁之藏书最初也是通过借抄方式来保存传播乡邦文化的。天一阁藏书的借抄始于范钦, 其藏书的一大来源便是向其他藏书家借抄。比如他曾向同里丰氏万卷楼借抄, 又与江苏藏书家王世贞订立藏书互抄之约, “以增益之”。据天一阁研究员骆兆平先生《天一阁明抄本闻见录叙》考证, 有据可查的天一阁明抄本有1 147种之多, 其抄本除少量得自故家旧藏外, 主要通过借抄、互抄而得。在范氏族人范光燮任嘉兴府学训导时, 为充实府学藏书而抄录天一阁经部类典籍百余部, 供士子们阅读。能够完成如此数量的传抄活动, 的确反映了藏书家对阁藏文献的使用和传播的慷慨态度。或许借抄的目的是为了丰富自己的著述, 亦或是为了增加自己的庋藏, 但藏书家孜孜以求、经年累月地抄写, 其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威力是何等之大!凭无数双抄书的手生产出无数的抄本书, 以至当许多刻本毁灭绝迹时, 唯赖抄本的存在而得再续流传。
其次, 典籍的刊刻、流布。藏书家刻书应该说是古代中国的一个特色和好传统, 它对于中国历代典籍的延续与传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印刷术发明之前, 所有的书籍均靠手工抄写, 费时又费力, 一种书复本很少。雕版印刷发明之后, 刊刻书籍便也在私家宅塾流行, 历代藏书家中多有热衷于书籍刊刻者, 他们既是藏书巨擘, 又都是出版大户, 利用各自丰厚的藏书, 富足的资财刻印了品种繁多、质量甚佳的图书, 广为流布。
明代一些藏书家, 为了增加收藏、传播典籍文化, 他们利用传统的抄录和编纂, 更多地运用自宋以来印刷术方面的优势, 大量刊刻传播古籍。如胡震亨刊布传播唐诗;臧懋循、赵琦美刊刻传播元杂剧;洪木便刊刻宋元明话本等。值得注意的是, 明代藏书家还大量刊刻了丛书。据统计, 中国历代所刻印的丛书, 总数约在5万种以上, 几占中国古籍的1/2以上。因此, 明代的藏书家刊刻丛书功不可没。再如, 明末藏书家毛晋的汲古阁更是以刻书名闻天下。毛晋三十岁时, 为要经营印书业, 把田地、质库一时尽售去, 以作买书和刻印书籍的资本, 陆续买进的珍本书达84 000册之多, 建汲古阁、目耕楼以储之, 为日后校勘书籍之用。他“夏不知暑、冬不知寒、昼不知出户、夜不知掩扉”地勤奋工作, 直到“头颅如雪、目睛如雾, 尚忙忙不休”。其刻书流布活动昭示着汲古阁藏书之丰富, 所校刻《十三经》、《十七史》、《群芳清玩》、《津逮秘书》、《宋名家词六十一种》等, 多以“汲古阁”名义刊行, 为历代私家刻书最多者, “于是缥囊缃帙, 毛氏之书走天下”。
清代的黄俞邰、周雪客为使珍籍得到广泛传播, 在自己无力刊刻的情况下, 精心挑选了家藏中罕见流传的珍秘之书96种编成书目, 联合向社会公告征求刊刻者, 表示愿无偿提供家藏珍本为刊刻底本, 有意者可任意选刻一种、数种或数十种, “各随所好, 共集大成, 不但表彰前贤, 抑或嘉惠来者。”这就是著名的《征刻唐宋秘本书目》的由来。该书目自发布后, 响应者众多, 纳兰性德刻《通志堂经解》取其22种经书刊行, 鲍延博《知不足斋丛书》也选其9种珍本刻之, 甚至连皇家英武殿聚珍版丛书也慕名前往, 按书目选取了不少史子类珍籍刊刻。确实, 在许多的藏书家心目中, 刊刻古籍是流布藏书的最佳形式, 也是服务社会、流芳百世的至高境界。
三、典籍的完美
为了一种古籍的完美, 许多藏书家往往需要埋首故纸, 昏天黑地耗费数年的光阴, 正是对典籍负责, 对子孙负责的崇高的使命感支撑着无数藏书家默默无闻地沉浸于陈编烂简中, 从事着这种“为人作嫁”的苦差。明代赵用贤为校五卷本的《洛阳伽蓝记》, 先后用了八年的时间, 以五种不同本子的校雠, 共改正误讹增补遗漏860余字, 方使这本不算太厚的书成为完本, 其字里行间无不浸透着藏书家的心血汗水。同样为了一种残缺不全的图书能够配成完书, 藏书家往往不辞劳苦, 遍访各家、书肆, 或于杂书中拾遗补缺, 或从面铺、街头抢救出被当作废纸的断简残编, 使无数珍本能够破镜重圆, 完美再现。这种搜访集全、拾残惜书的精神同样值得称道。
四、推动学术研究和文化发展
历代藏书家在藏用结合, 推动学术研究和文化发展上有着明显的成效, 这主要表现为藏学家在治学探索的基础上, 以著述、选集、汇编等形式创造出新的典籍, 为民族文化增添新的内容, 提供更多积累。仅以魏晋南北朝为例。史学方面, 魏晋两代私家写史成风。魏史私作, 除陈寿《三国志》外, 尚有郭颁《魏晋世语》, 孔衍《汉魏春秋》、《魏尚书》、王隐《蜀记》、环济《吴记》、阴澹《魏记》, 孙盛《魏氏春秋》等七种。晋史更多有十几种。著述方面, 南北朝的藏书家, 利用私藏编纂了颇有影响的巨编大著, 像南齐藏书家萧子良“集学士抄《五经》百家, 依《皇览》例为《四部要略》千卷” (《南史》卷四四《萧子良传》) 。梁昭明太子萧统“于时东宫有书几三万卷, 名才并集, 文学之盛, 晋、宋以来未之有也……为《文章英华》二十卷、《文选》三十卷” (《梁书》卷八《昭明太子传》) , 特别是《文选》一书, 这是一部推重文华、精选流别、在中国文学史上深有影响、基本概括了唐以前诗文精华的文学选集, 成为百千年来士人必读的文学范本, 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
除以上类书、选集外, 像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郦道元的《水经注》、刘勰的《文心雕龙》、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等学术名著, 也都是藏书家利用藏书的显著成果。
五、典籍的捐公
中国封建社会, 私家藏书风气推崇个人私藏和藏家世守。在近代中国, 随着近代藏书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传统的守藏观逐渐为藏书家所舍弃, 尤其在公共藏书成为近代藏书文化发展的主流时, 一些藏书家以出售、捐献或寄存等方法将私人所藏转归公藏。特别是进入现代, 以范氏天一阁、刘氏嘉业堂、孙氏玉海楼、黄氏五桂楼等数以百计的私家藏书乃至自家藏书楼的百川归流, 说明着中国藏书家钟爱典籍, 化私为公的恢弘文化胸怀。
建国之初, 范氏后裔公推范若其、范盈笙代表范氏家族将天一阁藏书和房地产捐献给国家, 宁波市人民政府接受这一文化宝库, 并成立天一阁文物保护所, 配备专职人员加强管理。如今的天一阁是一家藏书和学术研究单位, 其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民间藏书楼, 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而成为研究的对象。
1950年整整一年, 是中国私家藏书捐献最为踊跃的时期。江苏常熟铁琴铜剑楼藏书传人瞿济苍、瞿旭初遵其先父瞿启甲遗志, 先后将其家藏宋、元、明善本书籍72种、近2 000册, 通过文化部捐赠给北京图书馆;浙江杭州余翼将其父余绍宋所遗寒柯堂遗书和碑贴13 000余册捐赠浙江省图书馆;时任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部长的马叙伦将其在杭州的存书1 944册, 捐赠浙江大学图书馆, 其中包括稿本、抄本和明刻本90余种;许广平将位于北京宫门口西三条二十一号的鲁迅故居及宅内所藏书籍5 195册、拓本4 030件和其他文献274件全部捐献, 后由文物局接受。
此外, 像胡朴安、叶景葵、徐行可、李子廉、李文汉、蔡敬襄等人的藏书分别捐入了上海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云南省图书馆和江西省图书馆等。当然, 这只是众多藏书家中的光荣代表, 藏书家以自己慷慨无私的壮举为中国私家藏书的历史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六、结语
藏书家的历史作为是一种客观存在, 对中国藏书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影响和积极的作用, 是中国文化光辉灿烂的一部分, 也是世界文明的结晶。如果没有私人藏书家的无私奉献, 近代以来各类型图书馆的建立是不可想象的, 今天各图书馆引以为荣的古籍善本几乎全部来自私人藏书家的收藏。如若不是私人藏书家的历史贡献, 我们又谈何历史与文化的传承?如果没有历代藏书家的劳绩, 丰富的典籍文化绝有可能与时俱灭, 那么人类就有可能在黑暗中不知要摸索多少年!我们祖国拥有的古籍之多, 举世第一, 而这些典籍端赖藏书家千辛万苦的护藏而后加以传播, 才使中国历史不断, 文明始得延续。这也是中国区别于其他文明古国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在这里, 引用程焕文教授在“铁琴铜剑楼与中国藏书文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现存藏书楼联谊会”中的发言词作结语也许最为合适:“历史上的藏书家是中华文化的真正守护者, 没有藏书家的世代相守和薪火相传, 中国文化与藏书想要传承到今天是绝无可能的……因此, 我们应对私人藏书家表示崇高的敬意。”
参考文献
[1]肖东发, 袁逸.中国古代藏书家的历史贡献[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1991, (1) .
[2]牛红亮.试析魏晋南北朝的私家藏书[J].图书馆杂志, 2003, (6) .
[3]徐良雄.天一阁文献信息输出的历史渊源[J].江苏图书馆学报, 1999, (5) .
[4]任继愈.中国藏书楼[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1.
[5]傅璇琮, 谢灼华.中国藏书通史[M].宁波:宁波出版社, 2001.
中国古代服饰蕴涵的传统文化理念 篇3
关键词:古代服饰 传统文化
服饰,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符号,是人类文明和审美思想的指向标,反映着不同历史时期社会风貌、人们思想和传统理念。服饰作为一个民族演进和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既是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也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面镜子,承载着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心态、宗教观念、礼制审美和生活习俗等等。中国素有“衣冠故国”的美誉,早有《易、系辞》记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可见中国服饰文化发展源远流长,并且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理念。
一、龙凤纹样的服饰图案、体现着皇权的威严
龙凤图案是中华民族服饰最富有特色的纹样之一,它不仅积淀了深厚的华夏文明,也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在中国古代,龙凤图案一直是皇权的专用纹样,成为权力的向征。
龙凤纹样在服饰中的运用超始于殷商时期,造形抽象怪诞;至春秋战国,龙凤纹样变得富有生气,并开始与皇族文化相融合;发展至唐代可谓繁荣期,龙凤纹样华丽精致,杜甫《秋兴八首?其五》“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描写的就是皇帝服饰中的龙纹图样,生动形象。此后历代君王都以龙纹作为帝王服饰的纹样,且形式多变、造形丰富。凤凰作为帝后服饰中的图案,也是身分和地位的象征,与皇帝的龙纹相呼应,不仅体现在服饰的刺绣上,也体现在女性的头饰和发饰上。唐宋以后,男性官服上也出现凤凰图纹,成为权力高低的象征。
龙凤纹样在服装中能经久不衰的运用有其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同时,也蓄藏着浓厚的中国味,深受人们和外国友人的喜爱,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幸福未来的憧憬,对吉祥的渴望和世代相传的祝福,“龙凤呈祥、龙飞凤舞、云龙凤虎”等等都寓意着美好的事物,这是千百年来根深蒂固于人们思想中的印记和传统理念。直到现代,龙凤图纹仍然是中国服饰中的重要纹样,在服饰文化的对外交流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服饰色彩的差别、彰显封建等级和时代审美趣味
服饰色彩差异最为明显的应属古代官服,官服的色彩象征着官员品级的大小高低。官服以颜色分级别始于唐代:三品以上官服为紫袍,五品以上官朋为绯袍,六、七品官服为绿袍,八、九品官服为青袍。白居易《瑟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表达的是仕途不济的悲伤心情,官位级别低下。
虽然历代的官服在形式和色彩上可能会所不同,但是其内涵寓意都是如出一辙,即体现着儒家的等级思想和忠君效力的的理念,这是传统文化理念在服装色彩中淋漓尽致的体现和运用。
服饰中的色差不仅是封建等级的坐标指向,也是社会审美趣味的反映。例如唐代文明开化、繁荣多元,其服饰色彩也是丰富多彩,形式多变新颖,有明显的外来文化和民族多元化的特性;而宋代崇尚文治,其服饰色彩与唐代相比,款式缺乏创新,色调趋于单一,有向质朴、洁净、自然方向倾斜的趋势。可见,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服饰色彩也有考究,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文气息。
三、服饰布料考究细致、反映社会地位和宗法制度
以古代丧服制度为例,丧服是指在血缘关系网中一人死了,有关系的人应遵守规定用特定的服饰以志哀悼。[1] 服制分为五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各等级服布料有所不同,如斩衰服以粗麻布制作,不缝下边,是最亲近人应穿着的丧服,如子女为父母服丧、妻为夫丧;大功以粗熟布制作,是关系稍远一些的人穿着的丧服,如妻为夫之祖父母服丧等。它体现的是古代宗法原则,“亲者其服重,疏者其服轻”的传统思想得到应证,是儒家的礼仪制度与宗法制度的结合。
同时,布料还是不同身分和地位的象征。古代平民百姓、奴仆穿的都是褐、布衣。褐是粗糙的麻、毛编织品,布则比褐细致一些,成为平民百姓的衣着布料。《诗经·七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描述的就是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的生活,是贫贱者的常服。而达官贵人的服饰布料多是绫罗绸缎、丝帛锦绢。《红楼梦》第三回写林黛玉眼中的王熙凤,对其服饰有重点描写:“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关翡翠撒花洋绉裙。”把富贵显达的身分表现得恰如其分。
四、玉佩作为服装配饰、体现文人雅仕的高端品行
服装的配饰是服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含有画龙点睛之笔的作用。与现代人们的裝饰物不同,古代人常以佩玉为装饰,这与古人的理念思想和玉本身的品性密不可分。
中国历代文人士大夫都秉持“正以修身、平治天下”的理念,在古代,玉一直与封建等级制度密切联系,是达官贵人的饰物,《礼记·玉藻》:“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候佩山玄而朱组绶,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绶。”;其次,玉还镀着一层神秘的宗教色彩,古人把玉器作为辟邪之器,是讨吉祥之意,这与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的认知肤浅有极大联系;再次,玉又是古代伦理道德的重要标志,玉的洁白纯净与仁、礼、乐、知、忠、信等品德联系在一起,因此也深受文人墨客们的追崇,喜爱随身佩戴。不管是自身修养,君子之交,都与玉本身蕴含的良好品德相关联。
古人佩玉在腰间或是镶嵌于帽毡,以示身份和地位,在起到装饰美观的同时,流露着一群时代人的思想修养和传统观念,是服饰发展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篇4
先主
秦流发展孟子(性善论;仁政说;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时思荀子(性恶论;仁政说;水舟之说;唯物思想等)期想的的 形成:创始人老子,主张:道为万物本原;道法自然,清静无为,无为而治;小国寡民为理想状态;辩证思想。
发展:庄子。思想主张:万物齐一;不执着于物。
思奠想基战国时期的百家背景:经济生产力发展铁器牛耕,经营方式变化,小农经济开始出现。文时
化期争鸣及其历史意义 政治:分封制度遭到破坏,贵族没落,新的社会阶层正在崛起,士阶层扩大,不同人从不同角度发表主张。—思想文化:学术下移,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打破。内容:各家主张战国时期的儒家和道家之外,还有法家思想需注意,为后来
中
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
国
汉朝儒学正统背景:汉初黄老之学不能解决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后所面临的社会问题。需要新的理论适应巩固中央集权的需要。
古
思想地位的确立 经过A 董仲舒发展儒家思想:春秋大一统;天人感应(有限限制君权学说)和天人合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三纲五常学说代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与汉武帝的反应作用: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传 魏晋南北朝:佛、道传播,儒学出现危机
统背景唐朝:调和之风兴盛,“三教合一”弥漫各个领域。;儒学丰富、更新深受佛道影响既要回答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又要与传统儒家对现实人文儒— 生的关怀联系起来。理或天理为其核心观念。化学宋的的明代表:程颢、程颐、朱熹
主发 主张A、世界观:理。(在世界――本原、在社会――儒家道德伦理,在个人――人性)
展学B、方法论:格物致知,即研究事物,穷尽事理。(事理不是科学知识而是人伦道德)流影响: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元、明成为科举考试内容,确定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思想内容 代表:陆九渊、王守仁。
陆王心学 陆九渊主张:A、世界观:心是万物渊源(“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B、方法论:发明本心以求理,内心反省”
强调了主动王守仁主张: A、世界观: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佛,即心是佛)B、方法论:致良知。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知行合一。
作用,激励A、是宋明儒学主流,影响深远
人们奋发立影响 B、三纲五常维系专制――消极
志 C、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强调责任使命――积极
A、明朝中后期社会矛盾激化
背景B、商品经济的冲击,市民阶层兴起,主张追求个性,发展经济李贽思想 C、儒家道德与吏治腐败
主张A、鞭鞑程朱理学,反对绝对权威(反对孔子思想为万世至论,反对四书五经为思考标准)
明清时期的 B、认为人皆有私,追求物质享受,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 思想家 背景:明末清初,士大夫寻求改革社会的方案,将学术研究与现实结合形成经世致用思想
代表:顾炎武、黄宗羲
反对君主专制与经世致用 A、经世致用
主张 B、工商皆本
C、批判君主专制。(顾:<天下郡国利病书> 黄:<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 影响 A、实事求是的治学方法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立足现实,学以致用的观念也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
中国古代传统服饰文化汉服 篇5
(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1.(2017·嘉兴测试)下图反映了孔子在教育和文化上的贡献。有学生从图中孔子使用“纸张”“线装书”等细节,对该图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学生的下列推论中,合理的是()
《圣迹图·孔子退修诗书》
A.该图绘制于西汉时期
B.该图为后人伪造,没有史料价值 C.该图的真伪须有考古学支持才能判断 D.绘画者以其生活经验附会了孔子时代的生活
解析:孔子是春秋时期的人物,造纸术产生于西汉,但不能推断出该图绘制于西汉时期,故A项错误;该图有不符合史实的部分,但不能说完全没有史料价值,故B项错误;该图的真伪依据现有史实结论即可判断,故C项错误;该图主要是为了歌颂孔子在教育和文化上的贡献,故D项正确。
答案:D 2.春秋时期,有人强调“日困而还,月盈而匡”。这一说法体现了()A.人定胜天的唯物思想
C.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
B.阴阳消长的辩证思想 D.天人感应的儒家思想
解析:“日困而还,月盈而匡”的意思是太阳落了又升,月亮圆了又缺。不能体现人定胜天的唯物思想,故A项错误;太阳落了又升,月亮圆了又缺,体现出辩证的思想,故B项正确;无为而治要求顺其自然,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天和人之间有所感应,故D项错误。
答案:B 3.(2017·郴州二模)战国时期,针对当时的社会动荡,某学派提出:“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又认为“是故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治薄,则国家之治寡。故大人之务,将在众贤而已。”该思想属于()A.墨家 C.法家
B.儒家 D.道家
解析:材料中学派观点出自于墨子,体现强调身体力行与尚贤观,属于墨家观点,故A项正确。
答案:A 4.孟子认为“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而这一权利属于天,否定了由天子个人的意志决定帝位传承方式的观点。并认为“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由此可见,孟子主张()A.君权神授 C.天命有常
B.以民为本 D.天人感应
解析:主张“君权神授”的是西汉时期的儒学大家董仲舒而非战国时期的孟子,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表明孟子极为重视“民”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故B项正确;“天命有常”是战国思想家荀子的哲学观,故C项错误;“天人感应”同样是西汉董仲舒的观点,故D项错误。
答案:B 5.(2017·大庆模拟)董仲舒的“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理论前提是“君王受命于天”。其思想主张()A.是当时社会民本思想的体现 B.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 C.为加强君主专制提供理论依据 D.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
解析:材料“君王受命于天”与民本思想无关,故A项错误;“天人合一”体现了汉代儒学对皇权的制约的一面,与强调君权至高无上不符,故B项错误;君权神授的思想体现了天子受命于天、至高无上的特点,为专制皇权强化提供了理论依据,故C项正确;材料思想某种程度体现出皇帝对人民的绝对权力,未提及人民的态度问题,故D项错误。
答案:C 6.(2017·南京摸底)“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这段话意在强调()A.知行合一 C.格物致知
B.致良知 D.心外无物
解析:材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主张学习者接触天下万事万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进一步探究,以彻底认识万事万物的原理。这与用良知指导自己的行动无关,故A项错误;这与恢复自己内心的良知无关,故B项错误;这符合程朱理学格物致知的主张,故C项正确;心外无物属于陆王心学的主张,故D项错误。
答案:C 7.(2017·湖南六校联考)“明得此理,即是主宰,真能为主,则外物不能移,邪说不能惑。”陆九渊还说:“收拾精神,自作主宰,万物皆备于我,有何欠阙!” 陆九渊在此实际强调的主旨是()A.进学则在致知穷理格物 B.充分发挥道德主体的能动性 C.天理是人性的最高境界 D.吸收佛道思想加强内心修养
解析:陆九渊反对格物致知,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真能为主,则外物不能移,邪说不能惑”可知他强调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心学对人自身的约束作用,故B项正确;陆九渊的观点是强调心是世界的本源,理是万物的本源属于程朱理学,故C项错误;材料虽然强调道德的作用,却不能说明其来源于佛道,故D项错误。
答案:B 8.(2017·湛江调研)顾炎武在明亡后写《郡县论》,全面总结明代县制,并提出救治方法,他提到:“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科条文簿日多于一日……无肯为民与一日之利者,民焉得而不弱?……(应)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体现了顾炎武“经世致用”的思想 B.顾炎武主张恢复先秦的分封制 C.郡县制是明清之际弊端丛生的根源 D.顾炎武建议减少县级行政权力
解析:根据“总结明代县制,并提出救治方法”,这即是对现实状况分析解决,属经世致用的思想,故A项正确;根据“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可知,他主张适当扩大郡县的权力,而不是倒退到分封制中,故B项错误;材料中分析了郡县制造成民弱的原因,但无法判断是民弱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封建制度的腐朽,故C项错误;根据“寓封建之意于郡县”可知,他主张扩大郡县的权力,故D项错误。
答案:A 9.下图为中国古代一部科技著作的目录的部分内容。该著作()
目录
……
卷四
温病脉证并治第六
卷五
伤暑病脉证并治第七 热病脉证并治第八 湿病脉证并治第九
A.是中国最早的医学理论著作 B.奠定了古代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C.创造性地提出辨证施治的方法 D.系统地总结了古代药物学成就
解析:根据材料的阐述和课本知识,我们可以得知材料中所提及古代医学著作是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国最早的医学理论著作是编纂于战国、成书于西汉的《黄帝内经》,故A项错误;“奠定了古代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是成书于西汉时间的《黄帝内经》,故B项错误;“创造性地提出辨证施治的方法”属于《伤寒杂病论》的特点和评价,故C项正确;“系统地总结了古代药物学成就”指的是唐朝时期孙思邈的《千金方》,同样与材料的描述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 10.824年,诗人元稹为白居易《长庆集》写的序文中说到,有人拿白诗的写本和印本在街头叫卖或换取酒茶。这反映出()A.唐代的雕版印刷品已成为商品 B.唐代雕版印刷仅限于印刷诗集 C.唐代城市已彻底突破坊市界限 D.唐政府非常重视印刷术的推广
解析:我国的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朝,在唐朝中后期就开始普遍使用,材料中被叫卖的“写本”和“印本”指的都是雕版印刷品,故A项正确;是否“仅限于印刷诗集”,这一点不仅无法从材料中得到相关信息,而且也与基本的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彻底突破坊市界限”这种商业的进步出现在宋代而非唐代,而且材料同样无法体现,故C项错误;“唐政府非常重视印刷术的推广”,材料通篇都没有涉及到“唐政府”,这属于明显的主观臆断,故D项错误。
答案:A 11.(2017·金华十校模拟)清代小说在描摹人情世故方面有着成功的表现。下列作品,属于此列的是()A.《红楼梦》 C.《三国演义》
B.《西游记》 D.《水浒传》
解析:《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故A项正确;《西游记》是神魔小说典范,故B项错误;《三国演义》是历史演义小说,故C项错误;《水浒传》是英雄传奇和武侠小说,故D项错误。
答案:A 12.下图为《送子天王图》又名《释迦降生图》的局部示意图。描绘释迦牟尼降生后,其父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向诸神礼拜。对此图文所蕴含信息归纳准确、完整的是
()
①佛教题材是文化交融的产物 ②人物形象是佛教本土化见证 ③线描技法体现唐朝绘画成就 ④注重意境表达文人内心修养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佛教在西汉时传入中国,以中国画的方式来描绘佛祖诞生,说明佛教题材是文化交融的产物,故①正确;佛教画中人物是中国人的形象,表明佛教本土化,故②正确;线描技法并非唐朝绘画成就,故③错误;注重意境表达文人内心修养的是文人画,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答案: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7·四川高三联考)(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平王东迁后的混乱形势,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周王室丧失了对诸侯国的约束能力。东迁依靠晋、郑两国。东迁后,周室仅有洛阳周围数百里之地,相当于一个小国。春秋初晋国内乱无暇外顾,郑国操王室权柄。郑武公死后,平王想立虢公为卿士,因郑庄公不满而罢。为取信于郑国,平王还与郑庄公交换太子为质,史称“周郑交质”。平王死后,桓王又想使虢公执政,郑庄公派士兵抢收周地温和成周的庄稼,史称“周郑交恶”。桓王十三年(前707年),桓王罢免了郑庄公的王室卿士之职,郑便与周兵戎相见,战斗中郑军“射中王肩”,天子威信扫地。西周有诸侯定期向王室述职纳贡的制度,而春秋时诸侯国不再遵守。被视为执行周礼典范的鲁国也不照旧制行事了,“春秋之世、鲁之朝王者二,如京师者一,而如齐至十有一,如晋至二十”,“鲁大夫聘周者仅四,其聘齐至十有六,聘晋至二十四”。失去朝贡使王室陷入贫困,甚至要向诸侯“求赙”(要财物助丧)、“求车”、“求金”。
——摘自《中国历史·先秦卷》张岂之
材料二 孔子很重视周礼,把西周看作是理想的时代,尽管他对于旧制度认为应该有损有益。在他看来,作为贵族行动规范的礼,不应该仅是一种形式,最重要的是礼跟仁的结合。如果离开了仁,礼就没有意义了。所谓的仁就是“爱人”,是贵族才能具备的一种品德。孔子周游列国,受到各国的款待,但他没有得到亲自检验自己政治理想的机会。面对当时的实际,墨家要求做到“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反对当时君主和贵族的奢侈无度,以“去无用之费”。墨家还竭力宣扬天下如能“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由此出发,墨家反对当
时以强欺弱的残酷战争。
——摘编子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时期社会秩序混乱的原因及其影响。(11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与墨家在稳定社会秩序方面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14分)解析:(1)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一“周王室丧失了对诸侯国的约束能力”得出周王室衰微,周王丧失对诸侯国的约束力;据材料一“春秋时诸侯国不再遵守。被视为执行周礼典范的鲁国也不照旧制行事了”得出宗法制和礼乐制遭到破坏,据材料一“诸侯国内部和诸侯国之间篡杀、攻伐层出不穷”结合所学得出,地主阶级逐渐兴起,推动诸侯国内部政权变动;生产力发展,诸侯国实力发展不平衡,争霸战争突显;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所学,从积极与消极两方面加以回答。
(2)第一小问主张,孔子思想:据材料二“重视周礼,把西周看作是理想的时代”得出重视周礼,主张恢复西周社会秩序;据材料二“最重要的是礼跟仁的结合”得出主张“仁”“礼”结合;墨家思想:据材料二“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得出官民无贵贱之分;据材料二“反对当时君主和贵族的奢侈无度”提倡节俭,反对浪费;据材料二“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得出主张兼爱非攻。第二小问评价,结合所学分别指出其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以及时代局限性。
答案:(1)原因:周王室衰微,周王丧失对诸侯国的约束力;宗法制和礼乐制遭到破坏;生产力发展,诸侯国实力发展不平衡,争霸战争突显;地主阶级逐渐兴起,推动诸侯国内部政权变动。(6分,言之成理即可,任意三点可得满分)影响:一方面,诸侯争霸引起社会动荡,给人民带来了重大灾难;另一方面,打击了旧贵族势力,有利于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等等。(5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2)主张:孔子主张“仁”“礼”结合;重视周礼,主张恢复西周社会秩序。墨家主张官民无贵贱之分;提倡节俭,反对浪费;主张兼爱非攻(反对诸侯之间的争霸战争)。(8分)评价:孔子主张实行“仁、礼”,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稳定和维护社会秩序,但在春秋后期奴隶社会逐步瓦解的时代背景下,这种保守主张不利于社会关系变革,无法实现其政治抱负。墨家“节俭”“兼爱”“非攻”等主张反映了当时普通民众的愿望,有利于促进社会关系的缓和,但在当时的社会状况下难以实现。(6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14.(2017·湖南长郡中学月考)(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将两千年间儒学内部发展概括为“内圣”与“外王”两大流派,并揭示出他们此伏彼起、交相推衍、不绝如缕的大略路径如下:
——摘编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运用中国古代、近代儒学发展的史实,对上述流派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儒学与路径中一个或多个人物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也可以对路径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路径,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解析:可分别从正反两个角度分析论证。根据材料“儒学内部发展概括为‘内圣’与‘外王’两大流派”得出“内圣”“外王”两条线索,根据材料提供的人物,结合所学的相关学说论述,体现人物之间的关系,注意史论结合。如:示例1:“内圣”强调伦理道德的政治作用。孟子传承孔子的思想,把“仁”学引申 “仁政”学说,“二程”继承孟子的思想,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示例2:“外王”主张道德修养和经世致用。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思想,顾炎武等人提出经世致用思想,龚自珍、魏源等人提出“以经术为治术”。
中国古代传统顺口溜 篇6
1. 两只小兔
两只小白兔,
上山采蘑菇,
碰见只小鹿,
正在种萝卜,
红萝卜,
白萝卜,
馋得小兔拍肚肚,
小鹿拔萝卜,
送给小白兔,
小兔吃萝卜,
忘了采蘑菇。
2. 植树苗
小苏小苗上山腰,
欢欢喜喜植树苗,
小苏左手拎水桶,
小苗右手拿铁锹。
小苗用锹使劲铲,
小苏用桶把水浇。
阳光照耀小树苗,
小苗渐渐挺直腰,
小苏小苗拍手笑。
3. 漪姨
漪姨倚椅,悒悒,疑异疫,宜诣医。
医以宜以蚁胰医姨。
医以亿弋弋亿蚁。
亿蚁缢,蚁胰溢。
医以亿蚁溢胰医姨,姨疫以医。
姨怡怡,以夷衣贻医。医衣夷衣,亦怡怡。
噫!医以蚁胰医姨疫,亦异矣;
姨以夷衣贻医,亦益异已矣!
4. 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四加十是十四,十加四是十四。
十四减四是十,十四减十是四。
十乘四是四十,四乘十是四十。
四十除十是四,四十除四是十。
十乘四加四是四十四,四乘十加四是四十四。
四十四减四除四是十,四十四减四除十是四。
只要有了四和十,就能运算出十四、四十和四十四。
5. 倪姓新郎来接李姓新娘
倪伴郎伴着倪新郎来接李新娘,李伴娘伴着李新娘等着倪新郎。
李伴娘长得像李新娘,倪新郎把李伴娘当作李新娘要接走李伴娘;
倪伴郎长得像倪新郎,李新娘把倪伴郎当作倪新郎要跟着倪伴郎。
李伴娘躲开倪新郎,把李新娘推给倪新郎,跟倪新郎说这是你的李新娘;
倪伴郎躲开李新娘,把倪新郎推给李新娘,跟李新娘说这是你的倪新郎。
倪新郎来接李新娘,错把李伴娘当作李新娘,李伴娘差点当上倪新郎的新娘;
李新娘等着倪新郎,错把倪伴郎当作倪新郎,倪伴郎差点当上李新娘的新郎。
6. 柱子和树子
东村有个小柱子,
割草丢了灰兔子;
西村有个小树子,
玩水丢了花裤子;
柱子去找灰兔子,
捡到一条花裤子;
树子去找花裤子,
拾到一只灰兔子;
树子把兔子还给柱子,
柱子把裤子还给树子。
7. 狗和猴
桥西走来一条狗,
桥东跑来一只猴。
走到桥心两碰头,
狗望望猴,
猴瞧瞧狗。
狗跺跺脚向桥西跑,
猴挠挠耳向桥东走。
谁也不过桥,
不知是狗怕猴,
还是猴怕狗。
8. 同同和多多
同同和多多,
打鼓敲锣。
同同打铜鼓,
多多敲铜锣,
同同打鼓“咚咚”响,
多多“咚咚”敲着锣。
9. 梳辫辫
大姐姐,梳辫辫,
左手编右边,
右手编左边,
编好辫辫晃晃头,
一左一右两条小辫辫。
10. 小良救羊
小良赶着一群羊,
来到山上遇着狼。
狼要吃羊羊躲狼,
中国古代传统服饰文化汉服 篇7
1 中国古代园林的特征
作为一种非常典型的古典园林风格, 中国古代园林具有要其他园林的一些不同特征。具体有以下几点:
1.1 山水自然景观。
在中国传统的古典园林设计中, 自然的地貌特征、水文条件、植物景观等都是园林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传统园林设计比较注重景观的意境, 强调设计源于自然但要高于自然, 以此来强调人对自然的感官认知。
1.2 适宜的人居环境。
在古代社会生产力并不发达, 生活居住条件还相对较为恶劣, 而园林设计师则正是通过巧妙的园林设计, 来营造出较为适宜人居的环境。这主要表现为古代园林设计很注重小气候条件的改善。即利用山水、树木以及建筑的巧妙设计, 实现光影、气流和温度的调节, 以此来营造适宜的人居环境。
1.3 巧妙的空间设计组织。
在古代园林设计中, 对于空间细节的设计非常重视, 力求无论在哪个角落中都能看到别致的景观。即通过设计将有限的空间营造出无限的景观。在空间组织上, 注意利用动静结合、循序渐进的手法来实现空间的不断变化。将园林分隔为多个小园林, 但是每个小园林又相互辉映, 互相衔接, 形成了多种多样, 空间交错的景观, 使人流连忘返。
1.4 耐人寻味的园林文化。
中国古代传统园林最大特色并不单单是在于其精妙的景观设计, 更在于其所蕴含的深刻意味, 也就是意境文化。这也是中国古代传统园林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古人利用诗画来寄情于山水, 并且在园林设计中也常常会在匾额上写上楹联, 利用刻石、书法、音乐等手法来表达意境, 使得园林更具有深度和厚度。
2 对中国古代传统园林集的认识
2.1“天人合一”并不等同于园林生态思想。
尽管中国古代传统园林注重建设山水园林, 强调师法自然, 天人合一, 并且在此基础上建造了很多具有生态意义的园林。但是需要明确的是, 天人并不等同于生态园林思想。原因在于天人合一的主要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而服务的, 最终是将君权神授的理念深入到大众观念中去的。其最初的设计并不是为园林所设计。
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 是由于工业革命后人类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 直接造成人类自身的生存危机。中国古代长期处于封建农耕社会, 人口增长缓慢, 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基本未被打破, 生态问题远未凸显。这时, 虽然已有朴素的生态思想, 但远没有上升到“观”的层面。中国古代的社会伦理, 主要是针对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阐发。而现代生态伦理, 则将古代伦理范畴拓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古代的朴素生态思想远未被纳入社会伦理层面。即使是今天。构建生态伦理核心问题的探讨还远未完成。
2.2 意境并非唯独中国园林特有。
很多人认为中国古代传统园林是独具魅力和风格的意境园林, 而且认为意境园林是中国独有, 其他国家都不存在的。事实上,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不利于我们很好的继承和创新古代园林思想。因为意境, 并不是单单我们中国园林独有。意境一词是由我国首先提出, 但在发展的进程中, 结合了西方的一些艺术美。从审美活动 (审美感兴) 的角度看, 所谓“意境”, 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物象、事件、场景, 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 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这种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 就是“意境”的意蕴。尽管我国古代文化对于意境的领悟与运用较为深刻, 意境一词也属于我国美学所特有, 但这并不代表西方具有人生感、历史感与宇宙感的园林艺术不具意境。同样, 意境也并非仅仅属于某一个国度, 东西方园林形式大不相同, 在美学思想上也有明显差异, 但这并不妨碍东西方园林具有不尽相同又内涵相通的美学现象———意境。
3 中国园林对古代传统园林的继承和发展
时代在变迁, 社会在发展, 时代的变化推动着中国现代园林建筑的发展, 这是园林发展的客观趋势, 更是时代的要求。在中国建造园林不能简单的模仿、抄袭, 或是将各景点的精美元素拼凑、组装在一起。这种一成不变、生搬硬套的造园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当代人的需要, 新条件下的创作应该既适应时代的需要, 又具有典型的传统风貌。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现代园林设计的灵感之源, 其造园的思想精髓是现代园林设计的理论基础。中国园林设计师应对中国传统园林积极地进行探索研究, 吸取她的造园精髓, 保留其“人与自然的和谐”、“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的思想, 同时挖掘古典园林的现实意义, 将其造园手法、造园要素、空间布局形式以及文化特征等应用到更广阔的领域, 继承和发扬极富现代意义的理念和手法。设计出的现代园林作品应富有地域性景观文化特征, 使中国园林文化得到延续和发展。
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 既不能生搬硬套中国古典的园林形式, 也不能完全依赖于西方园林的造园模式, 而是应该深入研究中国古典园林和西方园林杰作中所蕴含的典型特征, 遵从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方法、合理借鉴西方的表现形式, 取西方园林之长, 补中国园林之短, 从而将中国文化思想与西方现代观念完美融合, 并把握好中西方古典园林设计的精髓。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园林艺术文化的传统是当前园林建设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在实际的工作中, 必须要抱有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来继承古代园林, 并且要摒弃错误的思想观念, 改掉盲目追求或者全盘否定西方园林的思想, 合理结合古今中外的园林特点, 从而将我国独具特色的中国古代园林传统创新发展, 发扬光大。
摘要:在长期的园林艺术发展中, 我国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东方园林艺术。这是其他国家古文化中不能达到的境界。中国古代园林艺术是我国历史文明中的文化瑰宝, 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在今天的园林艺术发展中, 我们需要积极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古代园林传统的优点, 摒弃其中存在的缺点。而要做到这一点, 首先就要正确认识中国古代园林传统。现主要对中国古代园林传统艺术的继承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和思考。
关键词:中国古代园林,传统,继承,生态,意境
参考文献
[1]汪菊渊.中国古代园林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2;5—6.
[2]刘立夫.“天人合一”不能规约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J].哲学研究, 2007 (2) :67:69—70.
中国古代传统服饰文化汉服 篇8
关键词:古代汉语 文化传承 汉字 文史知识
古代汉语是高校中文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涵盖的知识相当广泛,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语言学,还涉及天文、律历、姓氏名号、礼仪风俗、车马宫室、职官地理等相关知识,这些内容本身就是我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在。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化典籍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些典籍大多以文言文写成,古代汉语课程的主要讲授对象就是文言文,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把中国传统文化体现出来,以实现古汉语教学的文化传承功能。现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对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提出一些看法。
一、从汉字入手,注重解析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中华民族文化是世界上没有断流的文化,汉语汉字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其本身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若能利用汉字表意性强的特点,结合字形分析,不仅能让识记古词汇的过程更容易,同时也能让学生从中了解中国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因为对学生来说,从汉字入手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是最直接的途径。以下略举几例。
1.从汉字入手,了解古代的宫室建筑。
《周易系辞下》(包牺氏之王天下)载:“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易之以宫室。”《说文》:“穴,土室也。”字形从“宀”,像房顶,下应为“凵”,组合起来,其实“穴”是一个半穴居的土屋,下“凵”是向下挖掘成口袋状的洞穴,“宀”是在地面上用草扎制的屋顶。段玉裁注:“引申之凡孔窍皆为穴。”《说文》:“宫,室也。”徐复《说文五百四十部首正解》:“据半坡圆形房屋遗址复原,其房屋乃在圆形基础上建立围墙,墙之上部覆以圆锥形屋顶,又于墙中部开门,门与屋顶斜面之气窗孔呈‘吕形,此种形制房屋,屋顶似穹庐,墙壁又似环形围绕,故名为宫。”
通过字形分析可见,最初人们是选择天然的洞穴居住的,后来发展到半穴居的土屋,后来才有地面式建筑。
《晋灵公不君》载:“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这里有两个动作“登”“下”“趋登”,教材注释:“快步走上堂去。”那为什么要有“登堂”和“下堂”之说呢?“堂”,《说文》:“堂,殿也。从土,尚声。”字形从“土”,意思是堂下有用土夯成的地基,所以“堂”是有屋基的正室,因为地势较庭为高,所以有阶,进入堂就有一个登阶的过程,堂后有室,故而成语有“登堂入室”,文选中也就有“登堂”和“下堂”之说。
2.从汉字入手,了解古代的车战。
《烛之武退秦师》载:“晋军函陵,秦军氾南。”教材注释:“军,用如动词,屯兵。”《说文》:“军,圜围也。四千人为一军。从车,从包省。”段玉裁注:“包省当作勹,勹,裹也。,勹车,会意也。”“军”是个会意字,从“勹”从“车”。朱芳圃《殷周文字释从》:“字从车,从勹,会意。古者,车战,止则以车自围。”
古代以车战为主,以战车为中心,一辆战车上有甲士三人,有步卒七十二人,合称一乘。军队驻扎时,用兵车作为掩体,围绕在军队驻扎地的周边。所以,“军”可作动词表示“屯兵”,后引申作名词。
3.从汉字入手,了解古代的礼仪。
《晋灵公不君》有“稽首”这种礼节,如何行礼?《说文》:“稽,留止也。从,从尤,旨声。”“稽”是“停留”的意思。孔广居《疑疑》:“,木之曲头止不能上者也;尤者,色之美者也;旨,食之美者也。美食、美色皆足以留滞人。此三体会意也。”可见,“稽首”这种礼节在行礼时,头要在地面上停留一段时间以示尊敬,应当是一种比较郑重的礼节。
二、合理补充教材,注重文史知识的讲解,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
古代汉语文字繁难,学生很容易有畏难情绪,常常是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累。若能将生涩的文言文放在丰富多彩的文化背景中,不仅能够使学生加深理解,让课程妙趣横生,更能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以下略举几例。
1.适当补充相关历史背景的介绍。
《宫之奇谏假道》载:“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复”是“再一次”“又一次”的意思,有学生追问:“第一次借道是什么时候?”教师就需要补充《左传·僖公二年》所载:“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公曰:‘是吾宝也。对曰:‘若得道于虞,犹外府也。公曰:‘宫之奇存焉。曰:‘宫之奇之为人也,懦而不能强谏,且少长于君,君昵之,虽谏,君将不听。乃使荀息假道于虞。”从中,学生既了解了第一次借道的经过,也对虞侯的贪婪以及宫之奇劝谏不成的原因有了一定的了解。
《齐桓公伐楚》载:“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齐桓公伐楚,为什么要侵蔡呢?补充《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的有关记述:“蔡女为桓公妻,桓公与之乘舟,夫人荡舟,桓公大惧,禁之不止,怒而出之。乃且复召之,因复更嫁之。桓公大怒,将伐蔡。仲父谏曰:‘夫以寝席之戏,不足以伐人之国,功业不可冀也,请无以此为稽也。桓公不听。仲父曰:‘必不得已,楚之为菁茅不贡于天子三年矣,君不如举兵为天子伐楚。楚服,因还袭蔡,曰:余为天子伐楚,而蔡不以兵听从。因遂灭之。此义于名而利于实,故必有为天子诛之名,而有报仇之实。”通过《韩非子》的记述,我们既了解了文选所记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同时对管仲的深谋远虑也有了初步的认知。
2.适当补充相关风俗的讲解。
《郑伯克段于鄢》载:“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郑武公在申地娶女子为妻,为什么要到申地娶妻呢?原因是“同姓不通婚”的风俗。郑国是西周王朝分封的最后一个诸侯国,郑国最早的诸侯是郑桓公,他是周厉王的小儿子,是周宣王的弟弟。所以郑国以“姬”为姓,这就意味着,郑国的诸侯不能从周王室以及其它的姬姓诸侯国娶妻。而申国为姜姓国,符合异姓通婚的风俗习惯。
《触龙说赵太后》载:“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有学生奇怪,为什么要握着脚后跟哭泣呢?据刘向《说苑·修文》的记载,古人亲迎时,男方要带上“屦二两”即鞋两双到女家,出嫁女的母亲要在夫家送来的两双鞋子中取一双给女儿穿上,然后整理女儿的发笄和衣裙。在穿鞋、正笄、整衣的同时,母亲就要作最后的叮嘱,让女儿善待公婆,对丈夫不要生出二心,千万“无敢回也”。然后,出嫁女拜辞母亲,母亲在房门口亲自把女儿交给女婿。接着,女儿在堂上拜辞父母,在大门口拜辞诸母,最后随夫上车。“持其踵为之泣”正是母亲“取一两屦以履女”时一个很自然的动作。因为要亲手给女儿穿鞋,自然要“持其踵”,而“为之泣”就是一边给女儿穿鞋一边叮嘱说:“无敢回也”。
3.适当补充相关礼仪的讲解。
古人的见面礼分为揖、拜、稽首等。这些见面礼在文选中经常出现,如不加区别,对理解文选会有较大的影响。揖,又称揖让,是最普通的见面礼,行礼的时候,左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拢,左掌与右掌背交叉或平叠,掌心向内,左右拇指相扣,两手合抱于胸前,拱手为礼。这种礼节多用于文官。拜,也称拜礼,古人一般拜两次,称为“再拜”,如《齐晋鞌之战》:“韩厥执絷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这种礼节较揖礼更为恭敬,行礼时,下跪后两手拱合,低头至手与心平。稽首则是最为恭敬的见面礼,多用于下级拜见上级,晚辈拜见长辈,臣子拜见君王。行礼时,先拜,然后双手合抱按地,头伏在手前边的地上,头要在地上停留一段时间以示尊敬,整个动作比较缓慢。《齐晋鞌之战》所载“执絷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是春秋战国时期,战胜国的将领俘虏战败国的国君时所施的礼仪,手持绊马索进前,行再拜稽首之礼,恭敬地进献美酒。可结合《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所载:“子展执縶而见,再拜稽首,承饮而进献。”子展在俘虏陈侯时以同样的礼仪对待陈侯。
4.适当补充车马制度的相关知识。
《齐晋鞌之战》提及齐军和晋军主帅所在的战车以及车上三人的位置,若不明白他们各自的职责,对下文的理解就会有障碍。所以要补充古代战车中位置的相关规定:古人坐车,以左为尊,所以战车也是一样,一般尊者居左,主射;御者居中,主驭;车右自然在右侧,手持长矛或长戟,除了保护尊者,防止敌人靠近战车以外,还必须在车受到阻碍时,让车子顺利前行,故而车右一般都是孔武有力之人。因为主帅的战车之上有指挥作战的战鼓,所以尊者居中,御者居左,车右仍然在车子的右侧。
《齐晋鞌之战》还有“骖絓于木而止”一句,所以要补充说明骈、骖、驷。两匹马拉一辆车称为骈,三匹马拉一辆车称为骖,四匹马拉一辆车为驷。驾车的马是三匹或四匹,就有骖马和服马之分,中间负责驾辕的,为服马,两边的马叫骖马。
三、转变观念,采用多种先进手段和教学方法,完成传统文化的传承
教师应当改变教学观念,古汉语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字、词、句、语法等知识的讲解上,更应当精心选取教学内容,塑造学生的品格,注重弘扬民族精神。如在讲授《论语》《孟子》《礼记》等儒家经典时,要能结合当前的大环境,引导学生理解古代为人处世的准则:《论语·学而》中注重自身道德文化的修养;《论语·微子》中“我行我义”的精神风范;《礼记·教学相长》中通过不断学习来发现不足,发现困惑,然后不断进步;《孟子》:中“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这些内容都反映着我国人民的优秀品质,通过教学能够让学生体悟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教师不能一成不变地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而应运用多样化的先进教学手段,如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用图片、视频再现古代历史、诗词画面,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准确、生动地理解古代文化知识。利用互联网,通过QQ群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通过提供自学参考书和网站的方式,让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自主学习,变被动为主动,真正通过古汉语的教学完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2]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99.
[3]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M].长沙:岳麓书社,2002.
[4]徐复,宋文民.说文五百四十部首正解[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5]张淑琴.谈高师古代汉语教学的文化传承作用[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1,(01).
[6]饶眺.古代汉语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浅探[J].企业导报,2012,(20).
中国古代传统服饰文化汉服 篇9
教育的中心是孔孟教育,一直延续到清朝。孔老夫子有教无类--“教不倦,学不厌”的伟大精神光耀千秋。那么,我们首先要问教育是什么?在中国孔孟传统教育理念中,教育就是生命、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意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天地万物、与宇宙的关系。
现在,让我们超越时空,从《礼记》上领略中国古代的教育场面和读书之乐:童子七岁的时候,离开父母跟著老师,只有节日,才能回家看看父母。跟著老师学什么呢?学洒扫应对。换一句话说,他所学的是生活教育。他在学校里面能够侍奉老师、侍奉学长,回家去自然就会孝顺父母,尊敬兄弟姊妹,这是伦理道德的教育。除此之外,就是背诵重要的经典。老师选出来教他读,督促他背诵,一遍一遍去背,一天要背几十遍、上百遍。诸位想想这目的何在?是不让学生胡思乱想。小孩不给他事情做,他会胡思乱想,用这种方法训练他的智慧。整个小学从七岁到十二岁,都不讲解义理,就是叫他背诵,背得滚瓜烂熟,他心里没有妄想,只记诵许多圣哲的智慧结晶。十三岁入太学,太学授课就是讲解研讨。太学里的老师教学,不一定是在讲堂里面,摆著书本坐在讲台上。那时候学生少,一个老师大概只带十几、二十个人,这样小班,老师也都是专家,对于学问,他一生专攻某一经论,他专讲授这个科目,老师往往带着学生游山玩水,领略大好山川,旅行授课,“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归来,他的课程也讲授完毕。为什么呢?课程典籍老师背得很熟,学生也背得很熟,讲课不需要带课本,讲到第几页、第几行、第几个字,大家都知道。每一面十行,一行二十个字,没有空格;不管哪个地方刻书,都是这个规矩。所以上课不带书,老师带着学生去玩,带着酒、带着菜,学生替老师拉车,服侍老师,教学是那么自在快乐。所有要修学的课程都在小学完成背诵,以后就不要再用书本了。现在诸如国学大师南怀谨,他到七十多岁写文章,引经据典,随手拈来,这都是他小时候背的。
而现在读书的情形却太苦了!从幼儿园开始到小学、中学、高中,课业较为沉重。而所学的也仅仅是技艺和谋生之道。而在孔孟的教育中,德行第一,学问第二、技艺和谋生之道是最末的。我们今天把教学的重点丧失掉了,所教的仅是技术,是皮毛,不是根本。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丧失掉了,哀哉可悲!民国以来,学校废弃了中国两千多年所行的制度,一味采取西方的教学法。一味强调培养创造力、创新思维。试问一个小学生,乃至一个初中生,技艺、知识、经验都十分有限,你叫他去创新、创造,他没有一定的根基,他造什么?
外国人对儿童很爱护,无微不至,小孩是随心所欲,想什么就能得到什么,儿童时代享福。中年在社会上奋斗,苦苦挣扎。由于东西方人观念不同,老年的时候住在养老院很可怜,孤独寂寞,极少能与后代享受天伦之乐。所谓老年人的坟墓,中年人的战场,儿童的天堂。我们中国人则和他们相反,童年时代父母师长管教很严,规规矩矩,教给孝悌忠信,培植培福的根;中年时代服务国家、造福社会;晚年时代享清福、颐养天年。人生的境界逐步提升,止于至善,这是较为圆满的人生规律。
值得强调的是我们中国古圣先贤把教育的理念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中国的文字,是全世界任何国家、民族都不能够比拟的。中国的文字是智慧的符号,这符号表达的意趣非常浓厚,这个「孝」字可以说代表了整个的教育,从小把这个观念灌输给小孩子。这「孝」字,上面是「老」字,下面是「子」字。中间没有代沟,不但父子是一体,父亲上面还有父亲,一直追到无始;儿子再往下还有儿子,人生代代无穷矣;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是一个整体。西方没有这观念,西方人父子有代沟;所以外国人问中国人为什么祭祖先?几千年前的祖先,你认识吗?你知道吗?你们为什么要祭他?他永远无法理解。但是儒家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上,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社会和睦、四海一家、天下太平。今天每个人都希望世界和平,和平要从那里做起?要从这基础上做起。离开这个基础,和平只是口号,绝对不能成为事实。儒家的教育致力于孝道的发扬光大。横的一面是兄弟、朋友、朋友的朋友,如是推展出五伦五常,「伦」是「伦理」。“夫妇“,这是讲人与人的关系,最小的一个圈。「室」,指同住一个房间。室外面是家,家有“父子”,有“兄弟”。家外面是社会,社会有“君臣,有“朋友”。从前「团结」这两个字在中国用不上的,因为五伦就是团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一个整体,还喊什么团结呢?人与人之间,有名份,有义务,所以五伦就有十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诚友信、君敬臣忠他有他本分的责任,他有他应尽的义务。“仁、义、礼、智、信”这五常是基本的道德理念。
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汤恩比博士在20世纪70年代就指出:现代,乃至未来,能够拯救和构建人类精神生活的,惟有中国的孔孟教育……台湾学者、被誉为“中华经典推广读诵第一人”的王财贵先生说:最高级的教材是“四书”,第二级是“五经”,第三级是唐诗、宋词、古文……
今天,我们借古鉴今的意义何在?许多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对于固有的文化应当继承恢复,取其精华。对于中国古圣先贤的教训应当再认识、再肯定。古人的智慧、思想、才艺、经验经过几千年的浓缩沉淀,是真理,是智慧。教育是国家、民族、社会强盛之本。在教育上,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子直到今天受人推崇,而且在新的历史时代,他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仍然有许多可取之处。我们应当继承发扬,让优秀的文化为新的时代做出新的贡献。
【中国古代传统服饰文化汉服】推荐阅读:
中国古代史学传统06-15
中国古代传统饮食礼仪11-03
中国古代文化11-25
关于中国古代传统饮食礼仪的教案08-08
中国古代饮文化05-20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11-28
中国古代戏曲文化08-02
中国古代设计文化研究10-07
饮茶习俗与中国古代茶文化06-19
中国古代科学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