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纺织工程(共3篇)
中国古代纺织工程 篇1
《中国古代纺织工程》课程已成为很多纺织类院校开展纺织技术—历史文化通识教育的特色课程, 它的开设使文科背景的学生在学习历史文化过程中大略通识中国古代纺织技艺, 让理工科背景的学生在学习中国古代纺织技术过程中进行了一次历史文化的洗礼, 从而在一个课堂中完成一次文理学科的交融。作为公选课的《中国古代纺织工程》也面临着和其他公选课一样的困惑:如何激发学生的听课热情。从3年的教学实验分析总结, 认为反诘法在《中国古代纺织工程》教学中有着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质疑精神的效果。现试图对反诘法的概念、反诘法的课程设计、在《中国古代纺织工程》课程中选取的原因及其举例进行详细的论述, 以期与高校从事这一课程教学和公选课教学的教师们进行交流, 为纺织史相关课程和公选课教学改革做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探讨。
1 反诘法的概念、课程设计方案及应用的原因
反诘法源于古希腊大学者苏格拉底 (公元前469—公元前399) , 反诘法是针对学生的发言不断提出追问, 使对方自陷矛盾, 无词以对, 最终承认错误。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不将结论硬性灌输或强加于学生, 而是与之共同讨论, 通过不断提问诱导学生认识并承认自己的错误, 自然而然地得到正确的结论[1]。因为苏格拉底式的反诘法是一对一式的对话式教学, 一方面需要学生在课下做好准备, 另一方面限于对话的模式, 教学单位只能压缩在几个学生的规模, 因此这种教学方法在研究生导师制下组会中应用非常普遍, 而对于公选课的《中国古代纺织工程》显然不太适用。
《中国古代纺织工程》教学中的反诘法并不是苏格拉底式的反诘法, 但它有着苏式反诘法的特质, 即不停的追问。它的教学设计方案:以大班学生作为受众, 适用于公选课的教学, 抽取被广大民众和学生普遍认同的关于中国古代纺织工程的误解知识点作为反诘对象, 以视频、图片、绘画等多媒体方式展示给学生, 通过不断追问这些误解知识点的论据, 进而推翻被普遍误解的知识点, 同时以考古发现、文献为依据树立新的观点。因此《中国古代纺织工程》教学中的反诘法采用的是“展示误解观点——反诘、解构误解观点——重建正确的观点”的教学模式。
之所以在《中国古代纺织工程》教学中采用反诘法, 主要有两点:一是关于中国古代纺织工程方面一些观点、科普视频和图片存在一些问题, 这为反诘法教学提供了素材。其次这种结合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 (1902~1994) 的证伪主义和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 (1874~1949) 的试误学习法理论的教学方法[2~3], 成为效果极佳的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手段之一, 因为它首先引起学生认知冲突, 继而引导学生批判被误解的观点, 这种新颖有趣的引导方式能够引致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4],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这种教学理念与美国科学社会学家罗伯特·金·默顿 (1910~2003) 所提出的科学的精神气质之一——合理的怀疑规范相契合[5],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而这却是当前多数中国大学教学所缺失的。
2 反诘法在《中国古代纺织工程》教学中的应用举例
2.1 中国原始纺织技术起源的反诘教学设计
2.1.1 论述中国原始纺织技术起源
在教学中说明大多数中国古代纺织史教材在论述中国原始纺织技术起源时, 采用《投石索狩猎图》 (见图1) 来说明传统教学观点:以1974年在山西许家窑发现的距今10万年的一处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址中的1000多个经过打制的石球和众多的大型动物化石为依据, 参考近代一些仍停留在原始社会的民族的石球调查, 认为这些石球作投石索用。投石索的使用方法是用植物纤维或皮条编结的绳索和网兜用于抛掷石球, 打击野兽。所以, 根据这些石球, 就不难推测10万年前的许家窑人已经具备搓绳、编织的能力。甚至有一些学者据此认为早在新石器时代之前很久就出现了正式的织造技术。
2.1.2 对《投石索狩猎图》进行反诘
对《投石索狩猎图》中原始人使用投石索方法和10万年前山西许家窑遗址附近生活的动物的奔跑速度进行分析, 认为图中投石索狩猎是不可能打到猎物的。因为投石索太长, 攻击距离有限且不易采用伏击方式打击猎物, 而动物的奔跑速度极快, 并且10万年前许家窑人不可能驯服马作为坐骑, 所以图1中打猎方式是不可能成功的。
讲述10万年前许家窑人只能采用图2中的形制, 且其原料采用动物的肠子、皮带、原始皮绳、兽皮兜制成的投石索进行狩猎。其主要证据:世界范围内10万年前的旧石器中期考古发现来看, 不可能出现植物纤维编成的绳索和网具制成猎具, 更不可能出现织物。动物的肠子和毛皮都很容易由原始人获得, 皮带即是从毛皮中切割而来的。对旧石器时代早、中、晚各个阶段的文化遗址进行考察, 可以发现各个文化遗址都出土一种尖状物的石器, 这种石器可将动物毛皮切割成皮带、皮兜, 这样制作图2中的投石索猎具的技术条件是具备的[6]。
2.1.3 原始纺织技术起源的总结
对关于中国原始纺织技术起源的相关考古材料进行时间排序, 通过逻辑推理绘出中国原始纺织技术起源图机理图 (见图3) , 讲授给学生, 并阐述纺织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2.2 对丝织发明者——嫘祖的反诘教学设计
这一部分教学内容, 选取湖北远安雷家冲版《嫘祖颂》[7]和《嫘祖故里, 绿色盐亭》[8]两段网上视频作为反诘的材料。
2.2.1 对湖北远安雷家冲版《嫘祖颂》进行反诘
2.2.1. 1 向学生展示视频, 分析歌曲中的歌词真伪性
对“从远古走到今天, 嫘祖的故事讲得很美很甜”一句进行反诘, 向学生讲教授“远古”的含义是指从人类出现到国家形成那漫长的历史时期, 也即原始社会, 而关于嫘祖发明丝织故事并不是出现在远古代时代, 最初出现在刘向的《淮南子》中, 并且《史记·五帝本纪》中没有出现嫘祖发明丝织的记载, 只有记载嫘祖为黄帝之元妃, 生玄嚣和昌意之事, 其他只字未提[9]。由此可知, 关于嫘祖的传说始作俑者为西汉刘向, 他可能出于政治目的, 有意抬高女性统治者的地位, 以迎合西汉时期皇帝外戚母族有相当影响力的局面。
对“你种桑养蚕织绢, 让兽皮树叶不再遮体, 让丝绸锦衣美丽人间”一句进行反诘, 向学生说明最早的丝织品是河南荥阳青台村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碳化了野蚕丝和麻混纺的织物, 距今约5630年, 一方面说明中国是先有丝织物而后出现种桑养蚕, 并不是种桑和丝织是同时出现的。另一方面从碳化的织物断代来看, 它明显早于嫘祖所处的年代 (4600年前) , 可见嫘祖没有发明丝织。同时对歌词中丝织物是最早的织物的隐性表达进行反诘, 从工艺上说明植物韧皮纤维织物较丝织物要简单得多, 从考古上说明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织物是葛罗织物 (当然是最原始的组织结构) , 其发掘于距今6200多年前的江苏吴县草鞋山新石器文化遗址第10层。显然, 即使没有丝织物, 人们还能用葛罗织物遮体, 并不是仅用兽皮树叶遮体。
对“你拉开了人类文明五千年的序幕”一句进行反诘, 人类文明何止5000年?5000年中华文明都有些牵强, 因为文明一个显著标志是文字, 中国汉字出现的时代是距今3000多年前的商代, 在此向学生展示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断代依据是错误地采用传说中“仓颉造字” (传说仓颉是黄帝的大臣) 作为信史, 显然这是没有依据的。
2.2.1. 2 对视频中纺车图像信息出现的反诘
向学生说明视频中出现纺车纺丝的图像信息是错误的, 假设嫘祖发明丝织是真的, 那她只能用徒手或纺专纺丝, 因为纺车纺丝直到战国时期才出现, 西汉时期才普及, 在嫘祖所处的时代不可能出现纺车的。[10]
2.2.2 对《嫘祖故里, 绿色盐亭》视频进行反诘
2.2.2. 1 对嫘祖地位表述的反诘
对“海内外媒体聚焦于中华民族伟大母亲——嫘祖的故里”一句台词进行质疑, 嫘祖只能是华夏族或汉族的伟大母亲, 并不能说成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 中华民族其本身并不是一个民族的概念, 而是一个民族集合体的概念, 这个概念是由梁启超等先生为了强调中国民族团结、和睦, 消除民族矛盾提出来的。试想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 还车裂了这位苗族的祖先, 苗族后裔又如何数典忘祖将黄帝的妻子奉为自己的母亲呢?显然这句是有问题的。
2.2.2. 2 对嫘祖姓氏表述的反诘
对视频中采用唐代诗仙李白的老师赵蕤《嫘祖圣地》碑中“女中圣贤王凤, 黄帝元妃嫘祖, 生于本邑”一句质疑。王姓源自周灵王太子晋, 周灵王所处时代是春秋后期, 嫘祖不可能姓王, 这位李白的老师之水平着实让人生疑。
2.2.2. 3 对嫘祖发明表述的反诘
对“她 (嫘祖) 生前首创养蚕之法, 抽丝织绢之术, 旨定农桑, 法定衣裳”质疑, 引用对湖北远安雷家冲版《嫘祖颂》的相关反诘, 强化嫘祖并非发明丝织技术的“专利人”。
2.2.3 对嫘祖的正确认识
总结纺织传说人物和纺织历史人物的区别, 让学生明晰传说人物的故事只能作为文学作品阅读, 将其归入纺织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传说为妥[11], 而纺织历史人物可以作为纺织史重点研究的史料。
2.3 对传统观点关于手摇纺车史的反诘教学设计
2.3.1 讲解传统观点
根据王若愚先生对河北藁城台西村出土的两只商代中期的锭轮的研究和刘仙洲先生所藏的汉代《手摇纺车图》 (见图4) 图像信息, 确定中国在商代已经出现手摇纺车, 到汉代手摇纺车已经定型和普及。
2.3.2 对传统观点进行反诘
首先, 河北藁城台西村出土的这两只商代锭轮也可作纺专中的纺轮之用, 并非只能作纺锭之用。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像这两只锭轮形制的纺轮被大量发掘出来, 这是否说明中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已出现手摇纺车呢?显然王先生的推论有待商榷。
其次, 按照王若愚先生的观点, 河北藁城城台西村商代中期遗址中已发现当时商人已使用手摇纺车。那为什么其遗址中却又出土陶纺轮162件、石纺轮5件呢?既然手摇纺车比纺专效率高得多, 为什么商代人还会使用纺专呢?显然, 手摇纺车甚至无曲柄的纺车在商代根本没有出现。另外, 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中出土玉纺轮 (纺专的主要构件) 22件。妇好是公元前12世纪商代晚期国王武丁的王后, 如果商代已有纺车, 那为什么商代晚期王后墓中只有玉纺轮, 而没有玉纺车呢?玉制纺车的用玉量对于商代王后的陪葬, 并不是难事和大事。因为妇好墓中随葬器物共1938件, 其中玉器有755件之多, 可见商王室用玉之多。妇好墓中没有发现玉纺车, 只能用直至商代晚期还没有出现纺车来解释。
最后, 商代甲骨文中并没有与纺车有关的字出现, 但有涉及纺专纺纱的“专”字出现, 这从另一个层面说明纺专纺纱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普及性和社会地位。可见, 商代不可能出现手摇纺车。
2.3.3 对刘仙洲先生所藏的汉代《手摇纺车图》进行质疑
对出处质疑, 因为《手摇纺车图》只是临摹, 其原件没有找到。
对《手摇纺车图》中纺妇发式的疑问, 通过研究中国汉代服饰史, 断定《手摇纺车图》中纺妇发式不是汉代妇女发式。
对《手摇纺车图》中曲柄使用的疑问, 通过研究中国古代机械史, 断定汉代不可能出现手摇曲柄装置。
对《手摇纺车图》近代性的疑问, 通过对《手摇纺车图》和1905年英美烟公司设计出品的《纺纱》烟画进行对比, 发现两者有惊人的相似[12]。综合以上四点, 引导学生怀疑《手摇纺车图》是一幅文物伪造图。
最后, 通过《诗经》中的纺织信息、中国古代美术作品中的手摇纺车信息, 向学生展示中国古代手摇纺车的形制变迁为:手拨轮辐传动纺车 (估计战国已出现, 最晚在西汉时出现) →手摇曲柄轮辐传动纺车 (北宋) →手摇曲柄轮制传动纺车 (绳为辋, 南宋) →手摇曲柄轮制传动纺车 (木为辋, 南宋) 。
2.4 对棉花传入中原地区断代的反诘教学设计
2.4.1 对棉花传入时间断代反诘
向学生展示对棉花传入时间断代反诘的材料:网上视频《孝-闵损芦衣》[13];网上视频《常香玉·花木兰·刘大哥讲话理太偏》选段[14]。
2.4.2 对《孝-闵损芦衣》中两处反诘
对闵损想念亲生母亲时, 居然有读《三字经》的桥段, 闵损是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 而《三字经》成书于宋元之际, 试问春秋时期的闵损如何能读到《三字经》呢?以这个引子来引导学生对棉花传入时间断代的思考。
视频旁白中讲到闵损两个弟弟冬天穿棉衣, 棉花自元明才传入中原地区, 试问春秋时期山东如何有棉衣?通过反诘, 让学生对视频内容重新认识。
2.4.3 对“白天去种地, 夜晚来纺棉”反诘
对常香玉先生表演的《花木兰·刘大哥讲话理太偏》中花木兰有一句台词“白天去种地, 夜晚来纺棉”反诘, 让学生说出错误:无论花木兰故里在湖北黄陂、陕西延安、安徽亳州还是河南虞城, 在南北朝时期这四地都不可能种棉和纺棉。
2.4.4 总结棉花在中国境内的传入及其原因
据两段错误视频提起学生的兴趣, 重点讲授棉花在中国境内的传入及其原因。
3 结语
反诘法在《中国古代纺织工程》课程教学中收到很不错的效果, 它也是公选课教学可采取的一种有效方法。它需要选取相关视频、图片等信息, 并对错误的信息进行发散性思维反诘, 并不限于所教授的课程相关内容,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领悟厚积薄发的道理, 不断自主地学习相关知识, 真正提高自己的素质。同时, 反诘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 在今后的学习中深刻认识到“尽信书, 则不如无书”的道理, 培养学生勤反问、爱质疑的批判精神, 鼓励具有创造性思维潜力的大学生自信。但是, 反诘法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要求高些, 要求教师不断的积累反诘素材, 厚积薄发。
摘要:公选课教学质量成为当前高校一直探讨的课题, 现基于《中国古代纺织工程》教学中反诘法应用的成功案例, 对反诘法课程设计、在《中国古代纺织工程》中应用的原因及其四个教学案例进行详细论述, 为纺织史等公选课教学改革做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探讨。
关键词:反诘法,中国古代纺织工程,公选课
中国古代纺织工程 篇2
专题提示? ? 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古代劳动人民巧夺天工,创造了许多人间奇迹,如大运河、万里长城、都江堰、北京故宫、江南园林直到今天仍倍受世界人民推崇。尤其是万里长城更成为今天中华民族的象征。本专题将着重介绍中国古代兴修的重大水利工程和建筑工程,分析这些工程的经济效益、文化价值及政治意义。
知识梳理? ?
★历代兴修的水利工程
(1)战国:秦国的都江堰、郑国渠。
(2)秦:开通了秦渠、灵渠和江南运河。
(3)两汉:农田水利地区特色明显。
①黄河流域以营建灌溉渠系为主,著名工程有六辅渠、白渠、龙首渠等。
②江淮、江汉之间以修治天然陂池为主,著名工程有六门陂。
③东南以排水筑堤、变湿淤之地为良田为主,著名工程有鉴湖等。
④西北主要利用雪水或地下水,修筑特殊的水利工程—坎儿井。
(4)三国两晋南北朝:曹魏兴复了芍陂、茹陂等许多渠堰堤塘。北魏孝文帝下令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
(5)隋唐:开通大运河有利于农田灌溉。唐朝设专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修建了不少水利工程,仅江南兴建和修复的水利工程,就大大超过了六朝的总和。
(6)五代十国:兴修水利工程,如安丰塘(南唐)、捍海塘(吴越)。
(7)元:开凿会通河(山东东平到临清)、通惠河(通州到大都)。
★古代开挖的运河
(1)古江南河——开挖于春秋时期的吴国,沟通苏州和扬州间的水道,它是中国开挖最早的运河。
(2)邗沟——开挖于春秋时期的吴国,沟通长江与淮河水系。
(3)灵渠——开挖于秦朝,秦始皇伐南越时,由史禄负责兴修,沟通了湘水和漓水。这条运河连接了向北流的湘江和向南流的漓江,使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之间沟通,以后历代又曾多次修缮利用。
(4)隋朝大运河——开挖于605年,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全长四五千里,以东都洛阳为中心,东北通到涿郡,东南到余杭,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5)元——开凿了从山东东平到临清的会通河。后来又开凿了从通州到大都的通惠河。这就使原有的运河连接起来。
★古代对黄河的治理
(1)大禹用疏导的方法治理黄河。
(2)西汉武帝、东汉明帝都进行过大规模的黄河治理工程。
(3)元朝政府多次征发农民和兵士,治理黄河。
★古代著名的建筑工程
(1)赵州桥——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注意:赵州桥的特点,与地理、物理等学科联系。)
(2)万里长城——从战国到明,历代都修建长城。最重要的是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
(3)隋唐长安城——13朝古都,唐长安城的布局和特点。
(4)明清北京城——1417年明政府开始营建北京,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北京城有三重,从里到外依次是宫城、皇城和京城。?
? 同步导学?
中国古代水利建设上的经验教训:古代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是农业,农业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极大。这在古代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下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因此中国历代王朝都十分重视农业基础建设,兴建公共水利工程。同时,兴修水利不仅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还可以扩大运输,加快物资流转,发展商业,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繁荣。(另外水和土一样又是作物生长的条件,在今天水又是最为重要的资源。)正是由于兴修水利具有如此的重要性,所以古代不仅在平定安世时期,就是在纷争**岁月,国家也往往不放弃水利事业的兴办。如三国时期蜀国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十分重视水利工程的兴办和对都江堰的修缮。诸葛亮指出:“此堰为农本,国之所资。”所以国家专置管理堤堰的“堰官”,负责维护都江堰。由于历代政府的重视,中国古代的水利事业处于向前发展的趋势。夏朝时我国人民就掌握了原始的水利灌溉技术。西周时期已构成了蓄、引、灌、排的初级农田水利体系。春秋战国时期,都江堰、郑国渠等一批大型水利工程的完成,促进了中原、川西农业的发展。其后,农田水利事业由中原逐渐向全国发展。两汉时期主要在北方有大量发展(如六辅渠、白渠),同时大的灌溉工程已跨过长江。魏晋以后水利事业继续向江南推进,到唐代基本上遍及全国。宋代更掀起了大办水利的热潮。元明清时期的大型水利工程虽不及宋前为多,但仍有不少,且地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兴建的数量越来越多。各种形式的水利工程在全国几乎到处可见,发挥着显著的效益。公共水利工程建设,是古代东方和古代中国国家管理经济的带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内容和重要职能。中国历史上还留下了不少高层领导(皇帝)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佳话,如西汉武帝亲往黄河工地视察,命令随行将军、大臣负草堵河,自己作歌鼓动。隋炀帝兴修大运河,清代康熙帝亲自研究水利学和测量学,为组织治理黄河和永定河,还曾六次南巡,到治河工地勘察。
大运河带给我们的启示:(1)在中国历史上,许多运河,像浙东、江南、淮南运河都是分裂时期的历史产物。地区性运河的出现,对不同时期分裂政权的作用和影响是巨大的。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这样一种现象:辉煌的文治武功、灿烂可观的典章制度,尽管多出现于国家统一时期,但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却往往在分裂时期更为显著。因为统一时期只有王都及少数重镇才有优先发展的机会。各地区不平衡现象往往在交替出现的分裂时期逐渐得到弥补。而分裂时期地区经济发展又给以后出现的统一局面提供了更高的经济文化基础。这是一个周期性的发展过程。分裂时期修凿的这些运河,给区域经济文化的成长带来了实惠。例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东晋、南朝在长江以南的开发;五代时的南唐、宋金对峙时期的南宋,经济的成熟和富庶都超过了北方。(2)把分裂时期凿成的这些运河改造为发挥全国效益的大运河的一部分,没有统一的国家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对秦始皇、隋炀帝、元世祖不仅应该肯定他们对中国的统一所做的贡献,而且应该承认他们在中国运河三个发展阶段上所做出的功绩。大运河效益发挥的程度直接影响着唐、宋、明、清统一王朝政权的兴衰。大运河的开通推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沿岸城市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正是运河的存在,才使运河城市最先突破了封闭的坊市制城墙对城市经济活动的桎梏,带来了一场“中国城市革命”。大运河的作用也不限于封建帝国内部,它们是东方世界对外交通路线中稳定的一环,它们是古代“丝绸之路”向东方的延伸,使我们与邻邦朝鲜和日本的联系更为紧密。遣唐使、学问僧身影不断,外销瓷、真腊象相映成趣。运河与“丝绸之路”作为古代欧亚大陆桥所起的沟通作用,也只有在中国统一的时代才能实现。(3)运河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大运河的开凿是中华民族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是在对自然地理环境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千百万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它集中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在水利水运、建筑、测量等工程领域的科学成就、智慧与创造。(4)运河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我国东部平原气候干燥,雨量不均匀;各自然河流的大大小小冲积扇镶嵌交叠,地面起伏,给运河保持载船的水量带来困难。例如,黄河冲积扇与发源于鲁西、鲁中南山脉的河流冲积扇相互交叠地区,运河必须建造众多船闸才能通航。太湖是个沉降区,吴江城南方塔之顶与海宁长安坝水面相平。这就使运河一定要建设众多的闸门。许多河段无牵引是无法通行的,限制了船行速度和运河的承载量,历代统治者必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不时疏浚,漕运给社会财富带来极大浪费。运河与农田水利灌溉相互争水,从王安石变法时就开始了,尤其到了明清时期,运河沿线诸水源皆不准用于灌溉,遂引发社会问题。京杭大运河的堤岸阻碍运河以西地区的排水,使运西地区常遭受洪涝之灾,土壤逐渐盐渍化。我们应该全面地考察和估价我国运河的作用和影响。(5)古为今用。古代服从于帝王的巡游征战或南粮北调的运河,在新中国诞生之后,一度成为北煤南运的动脉。如今当我们进入21世纪的时候,运河或许将为南水北调工程重新焕发出青春。历史上的运河传递的绝不仅仅是物质的文明,也不单单是文化的交融,更重要的是运河把人类社会发展的脉搏及时地传给了与它息息相关的人民,而这一点对当今的现代化社会也是有所启迪的。我们应该记住:中国人在二千五百年前就学会了修建运河,修了两千五百多年之久!二千五百年来,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离不开流淌着人民的血与汗的运河,离不开传递历史前进脚步的运河。
如何评价长城这份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自秦以后,西汉、东汉、北魏、北齐、北周、隋、金、明等各代都曾大举修筑或增建长城,其中以汉代和明代规模最大。修建长城并不限于汉族王朝,北魏、金等北方民族入主中原而建立的王朝,为防备草原新起的游牧族,也修筑长城。长城在防御体系上利用自然地形,“用险制塞”,扬定居民族之长而抑游牧骑兵之短,在以冷兵器为主的古代有较大的功效。它在一定时期里保障了中原地区的农业文明和人民的生命财产,汉代河西长城还保卫过丝绸之路的畅通。这些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历史也表明,长城并非双方不可逾越的防线。对中原王朝而言,长城的防卫作用必须和一个朝代强大的军事政治实力结合才能发挥出来。中原王朝往往必须派强劲的武力远征塞外,或以高明的政治手段控制住草原各族,才能真正保证边疆的巩固。当任何一个中原王朝衰败之际,再坚固的城墙也无法阻挡得住北方的铁骑。长城目睹了游牧族一次次越过城墙南进,或杀掠破坏而返,或入主中原建立政权;长城也看见汉族一些贪欲黩武的帝王屡屡跨过城墙发兵草原。长城线上演出了一出出惨烈的民族斗争的历史剧。
长城并非只是各民族争战的舞台。长城内外农牧民族之间始终就既有矛盾冲突,也有密切的交流与融合。农业区与游牧区都各有自己所特有的产品,是对方所没有或缺少的。尤其是游牧经济,从形成时起就是一种单一的不完全经济,它无法生产许多必需的生活用品和工具,对农业区有更大的依赖性。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不断冲击中原,除了统治集团的矛盾外,其生产结构的某些不合理也是重要的经济动因,侵掠战争往往是正常交往受到障碍后的必然结果。同样,汉族也需要从游牧区获得补充。比如食肉为主的游牧族必须从农耕区获得茶叶来作为主要的消化饮料,缺少马匹的汉族又必须从草原上获得良种马,“茶马互市”便成了农牧
民族间贸易的一宗大项。中原农业地区向游牧地区大量输出各种手工业品、农产品和生产技术,支援和丰富了游牧地区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促使不少游牧
民族的社会发展出现了飞跃和进步。游牧地区向中原提供的大量畜产品,对汉族社会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农耕地区不仅良种马不能充分自给,以前也没有驴、骡。驴在汉初的内地还与奇珍异宝并列,被视为稀有,后来从草原引进,逐渐成为民间常用役畜。这些比马更健壮耐劳的牲畜在中原推广,对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巨大推动。
农业文明和牧业文明互相依存与交往,谁也离不开谁。这种深刻的内在联系是任何人工关塞所隔绝不了的。即使在战争期间,通过长城内外的贸易往来也一直没有中断过。本来主观上想阻断南北、被许多统治者和士大夫视作“华夷天堑”的长城,客观上却不时起到了民族交流的枢纽作用。在这个意义上说,长城又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一个历史见证。
随着我们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与巩固,长城作为我国国内民族间的防御工程的作用日趋减弱直至消失。唐朝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基础上建立,它的统治区远远深入到大漠以北;元朝和清朝统治者原本就来自长城以外,他们更全部实现了长城内外农业区和牧业区的华夷大统一。唐、元、清三代帝王都不屑于再修长城。清康熙皇帝还写诗嘲笑秦始皇:
“万里经营到海涯,纷纷调发逐浮夸。 当时费尽生民力,天下何曾属尔家。”
清朝对长城采取了“但留形胜壮山河”的态度。清以后,长城的实际政治军事功能就完全转变为一种文化和心理上的象征。这条蜿蜒的巨龙从此只是作为一个伟大的古迹静卧在崇山峻岭之中,激发着人们的缅怀与思考。
对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座北朝南的生态学思考:我国中原地区自古以来的宫殿建筑就是面向正南。形成这一特色显然是和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是有密切关系的。按黄河流域正处在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最为显著的地区,冬季在亚洲大陆西北内部形成高气压,寒冷强劲的偏北风,袭击着黄河流域中下游,气候严寒,长达数月。夏季高气压中心转向太平洋上,来自南方致雨的季风,又使温度上升,有时甚至暑气逼人。于是房屋建筑面向正南最为相宜,北侧封闭以御冬季风寒,南侧开设门窗,既便于冬季阳光斜射室内,又有利于夏季空气流通。?
? 模拟检测? ?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郡守李冰决定治理水患。他根据水流的规律和当地的自然条件,倡导兴建了历史上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的局面。据此回答1~4题:
1.这一事实说明
①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或变害为利 ②人们能够利用规律指导自己的行动 ③规律的存在与发生作用常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为人类谋福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④
2.李冰父子时期的成都平原在行政区划上属于
A.秦国蜀郡
B.楚国蜀郡
C.魏国蜀郡
D.蜀国蜀郡
3.成都平原是一个典型的冲积平原,在其形成过程中,下列哪些河流起了重大作用?
①金沙江 ②岷江 ③嘉陵江 ④沱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成都平原是我国重要的
①商品棉基地 ②商品粮基地 ③油菜籽基地 ④甘蔗甜菜基地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秦汉时期兴建的一大批重大工程,对当时及以后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据此回答5~8题:
5.以下关于秦朝修筑长城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长城起到了保护中原人民不受少数民族进攻的作用
B.修筑长城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加速了秦统治的崩溃
C.长城对于保护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具有积极意义
D.长城限制中国的国际交往,不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
6.战国至西汉时期曾兴修了一些大型的水利工程,以下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兴修都江堰主要是为了防洪灌溉
B.兴修郑国渠主要是为了灌溉
C.汉武帝治理黄河是解决决口问题
D.开凿灵渠主要是为了连接两大水系
7.西汉时,开凿了六辅渠以后,受益地区是
A.郑国渠上游南岸
B.渭水南岸的平原
C.洛水两岸田亩
D.长安附近
8.关于秦汉时期水利工程的表述错误的是
A.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仍在发挥作用
B.郑国渠连接了辅助渠道
C.灵渠连接了珠江和漓江
D.大多数出于农业生产的需要而修建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黄河又被称为我们的母亲河。据此回答9~12题:
9.下面四幅图为我国长江、黄河、松花江、珠江四条河流的流量对比图,请你根据这四条河流的水文特征,判断代表黄河的是? ? ? ?
10.在唐朝之前,黄河流域一直是中国古代的经济文化中心,出现这一格局的原因主要在于黄河流域
A.开发较早,农耕发达
B.战乱较少,社会安定
C.建都较少,地位重要
D.人口密集,劳力充足
11.我国古代“七大古都”中位于黄河流域的有五个,按照黄河流域的走势,自上而下依次是
A.西安、开封、洛阳、安阳、北京
B.西安、安阳、洛阳、开封、北京
C.西安、洛阳、开封、安阳、北京
D.安阳、洛阳、开封、西安、北京
12.黄河又是我国一条害河,历史上黄河多次泛滥成灾,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治理黄河,兴修水利,先后修建了刘家峡、黄河小浪底工程等水利工程。在发电、灌溉、防洪等方面起了巨大作用。回答我国政府在治理黄河上行使的国家职能有
①组织和领导国家经济建设 ②保护生态环境和搞好社会公共服务 ③依法治国,维护国家安全
④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五代宋元时期,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大规模兴修水利工程,据此回答13~14题:
13.五代十国时期,各国兴修水利,成果最显著的是
A.前蜀
B.吴越
C.南平
D.南唐
14.元朝与隋朝相比,在交通运输方面的突出成就是
A.重新连接了京杭大运河
B.开始了空前的海运
C.与欧洲最早实现了直接交往
D.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二、非选择题
15.“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从古到今,我国劳动人民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在中华大地上兴修了一个又一个水利工程。
读图回答:
? ?
(1)该水利工程是谁在什么时候兴建的?
(2)根据上图,简要说明它的修建是如何反映“趋利避害”原则的?
(3)从哲学的角度,对“趋利避害”、“力足以胜天”及“交相胜,还相应”的观点进行解释。
16.万里长城是世界上的建筑奇迹之一,请回答:
(1)位于北京的八达岭长城遗址是
A.燕长城
B.秦长城
C.明长城
D.韩长城
(2)从地理角度看,万里长城和我国哪些自然或人文的分界线大致重合 17.长城和大运河是我国历史上两项伟大的工程,试概述其兴建的目的、历史作用和影响。
18.阅读下列两幅地图:
? ? 图1??隋朝的运河? ? ? 图2??元朝的运河?
回答:
(1)图一中的运河沟通了哪五大水系?其中连接黄河与淮河的一段叫什么名称?
(2)仔细读图,分析在不同年代黄河流入的海域有什么变化?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变化的?
(3)图二中的运河新开凿的是哪两段?到今天这条运河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的航道里程比黑龙江短,但航运能力却比黑龙江大,这是为什么?
(4)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但是为什么在它刚开始修筑时却给当时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5)结合隋朝大运河开凿的有关史实,分析它对经济的影响及与政治兴衰的关系。
19.某历史考察团准备乘火车考察宋明两朝都城变迁。(附图)
? ? (1)请先依照定都先后顺序,写出这些都城在图上的标号。
(2)写出考察必经的铁路线。
(3)分别说明宋明都城所在地变迁的主要原因。
20.下列分别是隋朝和元朝时期的运河图,请加以辨认并概括它们的异同点。
?
21.历史上黄河入海多次改道。秦时经河北入海,汉代经山东、北宋经天津、南宋经江苏入黄海(当时称东海),清末经山东入渤海。运用历史、地理知识分析黄河改道现象为什么在长江没有出现过? ?
答案通解
? ?
一、选择题
1.C 2.A 3.C 4.B 5.D 6.D 7.A 8.C 9.C 10.A 11.C 12.A 13.B 14.B
二、非选择题
15.(1)李冰 战国
(2)此工程采取中流作堰的办法,把岷江水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供灌溉,外江供分洪,这就控制了岷江激流,使水势转为平缓,免除了水灾,还能灌溉300万亩农田。岷江水,依从人的意志,一分为二,进入内外两江。
(3)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即人与自然有协调相从的一面也有冲突的一面。解决两者冲突的关键在于正确认识自然规律,把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建立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主观与客观一致,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也就是“交相胜,还相应”、“趋利避害”及“力足以胜天”。
16.(1)C
(2)万里长城大致经过内蒙古草原和鄂尔多斯草原的东南边缘。它既是西北干旱区、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也与北方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重合。还是中国古代农业与牧业的分水岭。自秦汉至今,长期是我国农业文化与牧业文化的分界线。
17.①秦朝始建长城是为了防止匈奴的南下;明朝重建长城是为了防止蒙古贵族势力卷土重来,以保卫北京及北方边境的安全。长城的历史作用和影响:多次起到阻止少数民族贵族南侵的作用,成为北方人民生产、生活安定的屏障;修筑长城过程中,耗费了大量民力财力,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是世界上的建筑奇迹之一,是中华民族勤劳与智慧的结晶。
②隋朝开凿大运河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重修大运河是为了由南方向北方运输粮食的需要。大运河的历史作用和影响: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对南北经济交流起了很大作用;运河的开凿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创造力和才智;它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的开凿也给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
18.(1)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等五大水系。通济渠。
(2)隋朝流入渤海,元代流入黄海。原因:①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降雨集中,夏季暴雨较多,水土流失严重,使黄河含沙量大增。
②黄河下游流经地势低平的华北平原,水流缓慢,泥沙淤积,堵塞河道,水流不畅,一遇洪水就会出现决堤迁徙改道的现象。
(3)通惠河与会通河。京杭大运河流经我国东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货运繁忙;而黑龙江位于我国东北边疆,流域内人口密度小,气候冬季寒冷,又有较长的冰封期。
(4)这是因为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时,不顾当时百姓的承受能力,并同时又开修其他浩大工程,导致天下百姓徭役繁重,加上他奢侈腐化与发动对高丽的多次战争,造成百姓无以生存,被迫反抗。
(5)隋大运河开凿后,对经济文化交流的作用日益体现出来,唐与北宋经济的兴盛都与它有关。政治是根源于经济的。经济的发展对政治有巨大影响。但是,政治决策的正确与否,对经济也会有巨大的反作用,因此隋炀帝虽然开凿了运河,却因此破坏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导致政权覆亡。
19.(1)6 11 9 1
(2)陇海线 京沪线 沪杭线
(3)宋因女真族南下,北宋统治腐朽。明是为了抵御蒙古南下,且明成祖朱棣的基地在北方。
20.图一是元朝时期的运河图,图二是隋朝时期的运河图。相同点:起迄点相同,都从杭州到北京,都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不同点:元朝运河取直直达北京;隋朝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元朝时期运河南粮北调。
21.(1)我国封建社会以农立国,而农业的发展又只能依赖于增加生产资料,即扩大耕地面积。这样作为封建统治的中心区域,黄河流域地表资源遭到过度开发,水土流失严重,河水泥沙含量过高,下游地势平坦,形成淤泥,阻塞河床后,必然出现改道。黄河直到东晋十六国时期沿称河水,就是佐证。
(2)黄河流域多次出现分裂战争,尤其是民族间的战争,造成河堤失修,也是出现改道的重要原因。
汉字与古代纺织文化 篇3
例如, 手纺车上一个重要的工具叫纺锤, 纺锤的作用是将棉麻丝絮捻成线并缠绕在它上面, 其形体细长而两头较尖。远古时期的纺锤是用泥土烧制的, 所以当时称作“纺砖”。虽然称作纺砖, 但其形状并非现在盖房子用的长方形的砖, 而是像橄榄球的样子。纺砖的“砖”的繁体字作“磚”, 或从土作“塼”。从“土”的意思是表示纺砖是用泥土烧制的, 从“石”的意思是表示纺砖经过烧制后坚硬得像石头一样。其实, “砖”最初既不从石, 也不从土, 而只是写作“專”。“專”甲骨文作, 是个会意字。左边的部件是“又”, “又”就是手, 也写作“寸”;右边的部件像纺砖的形象。手和纺砖组合在一起, 表示用手纺线之义。“專”在甲骨文中也可以不加“又”, 而只写作, 隶书写作“叀”。这是一个像纺砖之形的象形字。其中表示缠绕在纺砖上的丝线, 像被丝线缠绕着只露出其下端的纺砖, 像一根插在纺砖孔中的带有分叉的捻杆。当时的纺砖应该是中空的, 靠捻杆架于纺车上, 用手摇动纺车使捻杆带动纺砖旋转, 从而捻制丝线缠成线纶。
线纶又称线繐。其实, “线繐”的“繐”和纺砖的“專”本来是一个字, 都写作。如果着眼于中的, 就是纺砖;如果着眼于中的, 就是线繐。这种由于着眼点不同而形成一个字形记录不同词的现象, 在文字发展的初级阶段是较为常见的。比如甲骨文中的字, 如果着眼于字形所象的事物, 那就是“月”, 如果着眼于月亮出来的时间, 那就是“夕”。这些造字时所产生的同形字, 会影响到文字记录功能的明确性, 因此后来人们往往通过添加形符的方式, 来分化它们的职能。如添加“又”构成“專”, 专门表示纺砖的意思;添加“心”构成“惠”, 因为甲骨文中字经常被借去表示恩惠;“惠”再添加“糸”构成“繐”, 专门表示线繐;“惠”再添加“禾”构成“穗”, 专门表示麦穗, 因为麦穗与线繐的形状相似;而“專”再添加形旁“車”构成“轉”, 因为纺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旋转。由此可见, “叀”“專”“磚”“塼”“轉”“繐”“穗”等一系列的字, 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它们是从同一个字源派生发展出来的, 因此说, 汉字字符不是孤立的个体, 而是一个有机的系统。
纺线的过程古代叫“绩”, 《诗经》中的“不绩其麻”、“八月载绩”, 指的就是纺线。因为“绩”颇有技术难度, 所以后代称所取得的成就为“成绩”。纺线是古代女子一生中的重要工作, 在男耕女织的社会里, 为了掌握纺织技术, 女孩儿一出生, 父母便让她接触纺织之事, 以祈求她长大后能够成为一个巧手的织女。《诗经·小雅·斯干》中写道:“乃生男子, 载寝之床, 载衣之裳, 载弄之璋。……乃生女子, 载寝之地, 载衣之裼, 载弄之瓦。”大意是说:如果生了男孩, 要给他睡在床上, 穿着衣裳, 给他玩弄玉璋;如果生了女孩, 就让她躺在地上, 裹着襁褓, 给她玩弄纺砖。这里的“瓦”并非指屋瓦, 而是指纺砖。《说文解字》:“瓦, 土器已烧之总名。”汉代毛亨解释说:“瓦, 纺塼也。”古代“瓦”可以泛指一切用土陶制的器物, 当时纺砖也是陶制的, 所以也可以称作瓦。所以, 《诗经》中的“弄瓦”, 是指让女孩生下来就“把玩纺砖”。后来, 《诗经》中的这句话被用作典故, “弄瓦”也就逐渐成为生女孩的代称。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洵有一个朋友叫刘骥, 苏洵26岁时, 其妻又生了第二个女孩, 邀请刘骥赴宴。刘骥酒醉后吟了一首“弄瓦”诗:“去岁相邀因弄瓦, 今年弄瓦又相邀。弄去弄来还弄瓦, 令正莫非一瓦窑?” (令正是对别人妻子之敬称) 这里, 刘骥利用“瓦”既可以指纺砖, 又可以指屋瓦的两种意义, 故意形成歧义, 以收到戏谑、调侃的效果。
线纺好后, 下一个工序就是织布了。织布时先将丝线按纵向张设在织布机上, 分上下两层, 这叫做经线;然后将线纶安装在梭子里, 横向来回穿插于经线之间, 形成纬线;经线和纬线交织在一起, 便成了布匹。地理学中将地球仪上纵向的分度线叫经度, 横向的叫纬度, 便是从纺织业借来的名词。《说文解字》说:“经, 织纵丝也。”“纬, 织横丝也。”“经”的繁体字为“經”, 最初只写作“巠”, 金文作。根据古文字学家林义光的说法, 像纵向的丝线, 下部的构件像榺形。《说文解字》说:“榺, 机持经者。”榺就是织布机上的一个构件, 用来决定经线的密度, 保持经线的位置。可见, 字形所反映的正是“织纵丝”的情景。“经”是在“巠”旁加上义符“糸”构成的形声字。在织布时, 经线有两个特点:其一, 经线是被固定住的, 只是纬线在梭子的引导下, 在经线间来回编织, 所以“经”便引申出“经常”、“经典”等义;其二, 纵向的经线被拉得很直, 所以从“巠”的字多有“直”义, 如表示脖子的“颈”, 表示植物的干的“茎”, 表示小腿的“胫”, 表示小路的“径”, 等等。
布织到一定长度 (一般是四丈长) 时, 便要将已织好的布与经线断开, 从织布机上取下, 叠在一起, 就是一匹布了。割断布匹的场景, 在汉字中也有很好的体现。如“绝”字, 《说文解字》解释说:“断丝也。从糸从刀从卪 (节) , 古文绝, 象不连体绝二丝。”“绝”字的字形发展过程如下。
第一个字形是连在一起的两束丝 (因为布的形象较难描绘, 所以以丝代布) , 其上加了三横, 表示丝线已被截断。第二个字形从糸从刀会意, 表示以刀断丝之义。第三个字形, 部件“刀”穿插在被截断的两束丝中, 也是一个会意字。第四个字形来自于《说文》所收的古文, 与第三个金文字形一脉相承, 但小有讹变, “刀”变成了两条不相连的线。第五个字形是小篆, “绝”变成了一个从糸从刀从卪 (节) 的会意字。而小篆字形右边从刀从卪的部件, 又与从人从卪的“色”字形体非常接近, 后来“绝”就变成了从糸从色的字, 其构形理据便变得有些模糊了。
与“绝”字有密切关系的, 还有两个字。一个是“断”字, 小篆作, 《说文解字》:“, 截也。”“断”是个会意字, 右边的偏旁“斤”就是斧头, 是用来砍劈的工具, 《孟子》中的“斧斤以时入山林, 材木不可胜用也”, 用的就是其本义;左边的“”就是古文“绝”字。“”和“斤”组合在一起, 就可以会出用斧子砍断的意思。另一个是“继”字,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繼 (继) , 续也。从糸。, 古文繼, 反为。”将断开的丝线重新续接上, 就是“继”的本义。“反为”的“反”有两层意思:从字形上来说, 将“绝”的古文翻转180度, 就是“继”的古文;从词义上来说, “继”和“绝”是反义词, 王逸注《周易》时就说:“继, 不绝也。”意义相反的两个词用置向相反的两个字来记录, 这种造字方式确实很奇特, 但在《说文解字》中却并不罕见, 如“反比为从” (“比”“从”都是由两个“人”构成的, 但方向相反) 、“叵从反可” (“叵”是不可的意思, 其字形就是把“可”反过来) 等, 都属这一类, 从这些字中, 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在造字时所闪现的哲思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