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德育模式

2024-06-24

特色德育模式(精选12篇)

特色德育模式 篇1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小学德育于学生行为养成、品德培养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 其实效不会立竿见影, 必须持之以恒, 久久为功。南武小学百年以来, 秉承“崇文尚武”的南武文化, 立德树人, 为社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传承南武文化, 延续南武辉煌, 新南武继往开来, 打造“争当文武双星”德育品牌, 探索特色育人之路。

一、崇文尚武, 内外兼修, 德育理念育德于心

南武小学始建于1905 年, 建校之初, 国家饱受侵略者的欺凌, 在战火中飘摇。何剑吴老校长高瞻远瞩, 立志以教育振兴中华, 提出“崇文尚武”的办学精神, 以陈天华烈士的遗言“坚忍、奉公、力学、爱国”为校训, 培养文武双全的栋梁之才, 重振中华。百年以来, 学校一直传承“崇文尚武”的南武文化, 培养一批又一批国家栋梁, 享有“北有南开, 南有南武”的美誉。进入21 世纪, 新时代、新要求、新校园, 促使学校思考如何将学校的丰富文化底蕴与现实发展有机结合, 铸就百年老校的新辉煌。秉承“崇文尚武”核心思想, 学校提出“崇文尚武, 内外兼修”的德育理念, “内外兼修”是对“崇文尚武”精神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

“崇文”, 初指的就是对文化的推崇, 对知识的追求;“尚武”, 初指的是崇尚勇武、体育兴校的思想。在新时期背景之下, “崇文”不仅包含文化、知识教育, 同时涵盖道德、审美、礼仪教育;“尚武”不仅指尊崇勇武精神、重视体育, 更是指关注学生身体、心理健康, 通过体育、劳动教育、心理教育等手段, 达到让学生身心均强健的育人目的。对应德、智、体、美、劳五育, “崇文”与德育、智育、美育相对应, “尚武”与体育、劳动教育相对应。

“内外兼修”要求学生:内修心志, 修心, 身心强健, 达到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强健;修志, 志向高远, 做到坚忍、奉公、力学、爱国。外修言行, 修言, 语言文明;修行, 举止得体, 讲究礼仪。

“崇文尚武, 内外兼修”既是办学理念, 也是德育理念, 又是育人目标。

二、文武双星, 群星璀璨, 德育实践成德于行

学校沿用创办时的校徽, 校徽由盾牌与丝带组成, 盾牌象征武士精神, 丝带表示捆绑书的带结。丝带上有两颗星星, 一文一武, 象征文武双全。学校坚持“崇文尚武, 内外兼修”的德育理念, 借校徽双星之喻, 以“一个中心”“两条路线”“三大平台”“五星模式”, 开展“争当文武双星”活动, 试图探索德育模式。

1. 一个中心引领

在“新南武建设中学校文化传承的研究”科研课题指引下, 南武小学发展出三个子课题, 其中之一为“建‘星’级文化德育研究平台, 传承并发展南武传统文化”。学校以此课题为中心, 引领德育工作, 把“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环境、教学环节、德育活动及各项制度中。

2. 两大主线前行

以“崇文”和“尚武”两大主线贯穿全校德育活动始终。崇文类活动主要有四月份的书香校园活动、一月份的艺术 (合唱) 节活动、三月份的建队节和建校日活动;尚武类活动主要有十一月份的体育节、五月份的科技节、劳动节活动……学校根据每月重点工作, 以“崇文”“尚武”贯穿, 确定德育主题, 开展德育活动, 阔步前行。

3. 三大平台推进

以“争当文武双星”为主题, 构建学生、教师、家长三大争星“平台”, 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学生方面, 文星武星双璀璨, 包括“书香之星”“推普之星”“强健之星”等 (学生“星平台”如下表所示) ;教师方面, 师德管理教学三管齐下, 评选“强健之星”“教学之星”“师德之星”“阅读之星”“创作之星”“辅导之星”“家校之星”;家长方面, 各路能人出谋划策, “协作之星”“帮帮之星”“家委之星”“管理之星”各显神通。

4. 五星模式探索

以“争当文武双星”特色活动为主干, 学校逐渐形成五星德育模式:以争星活动为核心, 常规教育、校本课程、特色活动、家校互动、基地建设分别为五星支点, 彼此连接, 相互支撑。

(1) 常规教育, 指学校常规德育工作以及各学科教育对德育目标的渗透。德育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教育、文明礼仪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传统道德教育、健康人格教育、法制安全教育等。学校“三立”抓常规, 加强德育工作, 渗透德育目标。立榜样, 通过争星教育, 树立榜样, 以榜样带动, 将学校“崇文尚武, 内外兼修”的德育理念落到实处;立规范, 通过每周一星、最佳文武星和星级班级评比, 学习《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南武小学课堂内、外常规》, 扎实抓好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立平台, 通过各种德育活动, 如书香满校园活动、校运会、元旦合唱节活动、感恩节活动、教师节活动等, 为学生搭建平台, 激励学生勇于尝试、挖掘潜能、全面发展, 培养文武之才。

(2) 校本课程, 指以校本教材《南武风韵》为基础的校本课程建设。学校编写校本教材《南武集》与《南武风韵》, 设置校本课时, 分低、中、高三个年级实施校本教学, 调动多种积极因素, 让学生深入了解南武文化, 积极参与到“争当文武双星”系列活动之中。如《南武风韵》分为“南武风韵”“崇文学子”“尚武少年”三个部分, 由坚忍不拔、奉公行事、努力学习、爱国情怀、儒雅好学、善用工具、知书达礼、品位高雅、传承武魂、学会健体、心态积极、处事有方等十六大特色篇章组成, 着眼于传承南武“崇文尚武”传统文化。

(3) 特色活动, 指“争当文武双星”特色德育系列活动。探索德育模式, 打造特色品牌, 从铺设“星光大道”, 建设“星”级班级, 渗透“星”文化三大方面, 开展“争当文武双星”特色德育系列活动。铺设“星光大道”, 以文星、武星为两大主星系, 设下多种“繁星”, 设计出每一颗星评选的标准及特殊的图形标记, 从科学文化、道德修养方面评选 “文星”, 从体育竞技、劳动实践方面评选“武星”, 同时, 借助“雏鹰争章活动”, 制作学生“雏鹰争星”《星路历程》记录手册, 记录学生争星情况, 评选“每周一文武星”“ 三好之星”“雏鹰之星”“年度最佳文武星”; 建设“星”级班级, 借助现有的《班容班貌评比》, 制订星级班级评比标准, 每周评选“星级班级”; 渗透“星”文化, 发掘各学科教材中德育元素, 制订教学目标中独具南武文化特色的学科教案争星目标, 如语文科评选推普之星, 要求每天坚持说普通话, 语言规范、语音标准, 又如体育科借助早操、队列操评选强健之星, 要求学生动作规范, 态度认真, 全勤出席。

(4) 家校互动, 指加强与家长的互动, 使学校德育延伸到家庭教育中。学校除了成立家委会、定期召开家长会、组织校园开放日、进行家访交流活动外, 成立家长“星”平台, 评选星家庭, 打造“家长帮帮团”特有招牌, 让家长参与到“星”的增设、命名、图案设计、争星标准的设计中, 延展德育战线, 形成良好的“生态互动系统”。

(5) 基地建设, 建设校外实践基地, 联合社会力量, 扩大“争当文武双星”活动的影响力。聘请附近的消防中队有关领导担任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开展爱国主义实践活动, 到邓世昌纪念馆、孙中山大元帅府聆听伟人故事, 感受爱国情怀, 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扫墓, 缅怀学校校友潘达微;到珠海的实践基地训练, 锻炼坚毅品质与生活能力。

继承和发扬“崇文尚武”精神, 学校提出“崇文尚武, 内外兼修”理念, 全面推进“星”文化建设, 打造“争当文武双星”德育品牌, 如今硕果挂满枝头。 2010 年学校被评为区书香校园先进单位, 2012 年学校被评为区“德育工作示范校” , 2015 年获得广州市年德育创新奖。推进德育创新, 打造“争当文武双星”德育品牌, 探索特色教育之路, 百年老校焕发青春活力, 续写育人华章。

摘要: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南武小学 (以下简称“南武小学”) 秉承“崇文尚武”的百年文化, 坚持“崇文尚武, 内外兼修”的德育理念, 从崇文尚武, 内外兼修, 德育理念育德于心;文武双星, 群星璀璨, 德育实践成德于行两方面具体阐述德育之措施, 探索特色德育模式。

关键词:文武双星,德育理念,德育模式

参考文献

[1]季爱民.我国德育模式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武汉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 , 2006, (1) .

[2]阳林.我国小学德育内容的反思与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 (宏观教育研究) , 2004, (3) .

特色德育模式 篇2

一 德育工作特色主题:与爱同行 厚德弘善 共筑感恩中国梦

二 德育特色工作内涵:

(一)工作模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以“国学经典元素”为校本课程、以“心怀仁爱感恩行善书香筑梦”学校文化建设为载体的立体多纬度的德育工作模式。

(二)工作理念:办学理念是以仁心待人、以仁心爱人,善行一生

德育理念是宽容仁爱,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精神

(三)学校精神: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知行统一

三 德育工作目标:心怀仁爱感恩行善书香筑梦

四 工作措施:

(一)将国学经典元素与学科课程相融合,用仁爱铸造中国之感恩梦。

(二)将国学经典元素与活动课程相融合,用仁爱铸造中国之艺术梦。

(三)将国学经典元素与环境课程相融合,用仁爱铸造中国之民族梦。

五 进度安排:

(一)(4月- 7月)品味国学经典,传承仁爱美德,创建书香校园。

(二)(209月- 7月)弘扬国学精粹,重铸教育之魂,创建和谐校园。

(三)(209月-年12月)继承国学文化,提升人文素质,创建仁爱校园。

六 预期成果:

1、初步形成具有“仁爱”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2、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仁爱教育师生评价体系。

3、在学校层面:使仁爱教育、感恩行为渗透到学校各个层面,形成学校“仁爱”教育文化圈。

4、学生层面:能够达到“人人向善、心怀仁爱”,善学习、善助人,感恩社会、感恩他人。

特色德育模式 篇3

[关键词]德育教育 德育途径 德育特色

一、加强德育组织网络建设,营造全员育人氛围

为了有效地挖掘及整合学校德育工作力量,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形成了“双轨并行”、“三方参与”的格局。双轨并行指的是:“校长室—德育处—班主任—学生—家长”的管理链条和“党支部—少先队—德育基地”的教育链条的有机结合;“三方参与”就是学校、家庭和社会进行齐抓共管。

二、扎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夯实德育基础

我校的单亲家庭和特困生占到了7.9%,学生有意志力薄弱、耐挫能力差、不善于调节自己的现象,不会处理人际关系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因此,我校从实际出发,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建设的重要途径,来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1.遵循心理发展特点,扎实上好心理健康课

学校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开发了心理健康校本课程,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心理健康辅导。

2.开展心理咨询,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指导

我校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的作用,为了解决学生中存在的个种心理问题,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知心姐姐信箱”、“心理热线电话”。用尊重、接纳、理解的态度,通过聆听、分析、疏导、建议等方式和科学的方法,给予学生适当的启发和诱导,解决个别学生的特殊心理问题。 

3.心理训练活动

(1)团体心理训练活动。心理游戏与训练活动在辽宁卫视、辽宁青少《小星星亮晶晶》节目中播出。

(2)建立心理档案,进行心理测试与跟踪辅导。

4.发挥科研引领作用,使心理健康工作走向科学规范

十五期间,我校从学科教学入手开展了国家级课题《小学生美术学习心理的研究》。这期间,我们又参与了国家级子课题《教师心理问题的研究》,我们从学生心理到教师心理的研究、力求能够站在一个制高点上更好地审视与开展德育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开发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培育民族精神,健全学生人格

为落实中宣部、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及“八荣八耻”重要讲话精神。我校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因为经典是做人做事的公式和定律。儿童通过口诵心想,久熏成习,久习成性,气质得到改变,能够从小养成宽容、理解、平等、仁爱、互助等良好品格。为此,我们完成了校本教材《优秀古诗文诵读选》。一年级诵读《三字经》、二年级诵读《弟子规》、三年级诵读《唐诗》、四年级诵读《宋词》、五年级诵读《大学》、六年级诵读《论语》,每天早自习及全天最后一节课的时间,全体诵读争取将上万字的经典美文装在孩子们的心中。

通过经典诵读与创作,使学生的道德情感有了质的飞跃。我们感到:所谓“三北一西”地区的孩子们文明了,心静了,学习沉得下去了,孩子开启了智慧,也逐渐使孩子成为了既有文化底蕴,又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好学生、好少年。

四、发挥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陶冶情操,启迪心灵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指出:“美育参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我校德育工作以艺术教育为切入点,与学校整体工作相融合,对于改进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学校开设了综合艺术校本课程,培养孩子审美的本领。学校不仅在培养音乐特长方面为孩子们搭建了舞台,同时也让他们在美术的天空中驰骋,“梵高画室”、“民间工艺室”就是培养他们艺术修养的场所。

五、以养成教育为重点,创新少先队活动特色

我校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始终注意教育者不要随意代替被教育者进行价值选择,我们始终强调以“多一把尺子

评价学生,就会多一批好学生”的德育工作思路。让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组织学生广泛参与到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之中,丰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内涵。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在德育的实践与探索中,我校逐步形成了五大系列教育活动。 

1.纪念日主题教育活动。如在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参观“九•一八”纪念馆,开展勿忘国耻等教育活动。

2.礼仪常规教育活动。从认知、情、意、行等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文明意识。在全校开展了“争创文明校园、文明班级、争做文明学生和合格小公民”的教育活动,要求学生“把书读好、把操做好、把歌唱好”,从学习和生活的细节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

3.科技、环保教育活动。我们组织开展了争创“环保小卫士”系列活动,校园科技创新比赛、“七巧板”比赛等活动,获得省、市优秀组织奖,孩子们的小发明创造,还多次获得了国家专利证书,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实践力得到了锻炼与培养。

4.关爱教育活动。学校开展“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主题系列活动。组织开展“爱心助残”活动,并设立“爱心助学基金”,让学生在活动中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关爱他人的意义。

5.感恩教育活动。在母亲节、教师节组织学生征文比赛,号召学生为父母尽孝心,为长辈、为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六、以学科教学为主阵地,重视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 

1.学科教学——努力挖掘德育资源 

学科教学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我们将德育资源的挖掘和体现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人文学科教学中,把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同时,有意识地发掘家乡悠久的人文传统和丰厚的文化积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的美好情感,从而更深刻地了解人生、认识社会、感受现实,增长生存、发展和成功的生命智慧。在自然科学学科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科学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根据学生特点,发挥学科优势,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真知,在实践中品味成功,在思索中激活思维,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习惯,端正学习态度,指导学习方法,为他们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使学生在提高科学素养的同时获得人文素养、道德素养的提升。

2.课程设置——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

我校加强了德育课程建设,使原先单一的德育课堂向多元化发展。一是把传统班会课改为活动课,引进辩论会、演讲竞赛、座谈会等形式,一课一主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需求,通过充满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的活动,叩击学生心灵,激励其奋发向上。二是开设了心理健康等校本课程,关爱每一个师生,关注每一个师生的健康成长。三是建立社会实践基地。

七、以优化的德育环境为依托,注重环境育人 

一是用良好的环境熏陶感染学生,润物无声。二是注重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以浓郁的校园文化实现环境育人的功效。

总之,学校德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面对着未来对我们的要求,深感任重道远,更需要我们从一个教育者的责任出发,用我们的智慧和汗水培养祖国的未来,谱写团结路小学德育工作的新篇章,为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特色德育模式 篇4

为了有效地挖掘及整合学校德育工作力量, 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 形成了“双轨并行”、“三方参与”的格局。双轨并行指的是:“校长室—德育处—班主任—学生—家长”的管理链条和“党支部—少先队—德育基地”的教育链条的有机结合;“三方参与”就是学校、家庭和社会进行齐抓共管。

二、扎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夯实德育基础

我校的单亲家庭和特困生占到了7.9%, 学生有意志力薄弱、耐挫能力差、不善于调节自己的现象, 不会处理人际关系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因此, 我校从实际出发, 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建设的重要途径, 来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1.遵循心理发展特点, 扎实上好心理健康课

学校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开发了心理健康校本课程, 面向全体学生, 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心理健康辅导。

2.开展心理咨询, 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指导

我校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的作用, 为了解决学生中存在的个种心理问题, 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知心姐姐信箱”、“心理热线电话”。用尊重、接纳、理解的态度, 通过聆听、分析、疏导、建议等方式和科学的方法, 给予学生适当的启发和诱导, 解决个别学生的特殊心理问题。

3.心理训练活动

(1) 团体心理训练活动。心理游戏与训练活动在辽宁卫视、辽宁青少《小星星亮晶晶》节目中播出。

(2) 建立心理档案, 进行心理测试与跟踪辅导。

4.发挥科研引领作用, 使心理健康工作走向科学规范

十五期间, 我校从学科教学入手开展了国家级课题《小学生美术学习心理的研究》。这期间, 我们又参与了国家级子课题《教师心理问题的研究》, 我们从学生心理到教师心理的研究、力求能够站在一个制高点上更好地审视与开展德育工作,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开发经典诵读校本课程, 培育民族精神, 健全学生人格

为落实中宣部、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及“八荣八耻”重要讲话精神。我校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 因为经典是做人做事的公式和定律。儿童通过口诵心想, 久熏成习, 久习成性, 气质得到改变, 能够从小养成宽容、理解、平等、仁爱、互助等良好品格。为此, 我们完成了校本教材《优秀古诗文诵读选》。一年级诵读《三字经》、二年级诵读《弟子规》、三年级诵读《唐诗》、四年级诵读《宋词》、五年级诵读《大学》、六年级诵读《论语》, 每天早自习及全天最后一节课的时间, 全体诵读争取将上万字的经典美文装在孩子们的心中。

通过经典诵读与创作, 使学生的道德情感有了质的飞跃。我们感到:所谓“三北一西”地区的孩子们文明了, 心静了, 学习沉得下去了, 孩子开启了智慧, 也逐渐使孩子成为了既有文化底蕴, 又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好学生、好少年。

四、发挥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 陶冶情操, 启迪心灵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指出:“美育参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 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 培养全面发展人才, 具有重要作用。”我校德育工作以艺术教育为切入点, 与学校整体工作相融合, 对于改进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学校开设了综合艺术校本课程, 培养孩子审美的本领。学校不仅在培养音乐特长方面为孩子们搭建了舞台, 同时也让他们在美术的天空中驰骋, “梵高画室”、“民间工艺室”就是培养他们艺术修养的场所。

五、以养成教育为重点, 创新少先队活动特色

我校在德育教育过程中, 始终注意教育者不要随意代替被教育者进行价值选择, 我们始终强调以“多一把尺子评价学生, 就会多一批好学生”的德育工作思路。让教师积极引导学生, 组织学生广泛参与到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之中, 丰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内涵。让他们学会生活, 学会学习, 学会合作, 学会做人。在德育的实践与探索中, 我校逐步形成了五大系列教育活动。

1.纪念日主题教育活动。

如在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参观“九·一八”纪念馆, 开展勿忘国耻等教育活动。

2.礼仪常规教育活动。

从认知、情、意、行等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文明意识。在全校开展了“争创文明校园、文明班级、争做文明学生和合格小公民”的教育活动, 要求学生“把书读好、把操做好、把歌唱好”, 从学习和生活的细节做起,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科技、环保教育活动。

我们组织开展了争创“环保小卫士”系列活动, 校园科技创新比赛、“七巧板”比赛等活动, 获得省、市优秀组织奖, 孩子们的小发明创造, 还多次获得了国家专利证书, 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实践力得到了锻炼与培养。

4.关爱教育活动。

学校开展“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主题系列活动。组织开展“爱心助残”活动, 并设立“爱心助学基金”, 让学生在活动中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关爱他人的意义。

5.感恩教育活动。

在母亲节、教师节组织学生征文比赛, 号召学生为父母尽孝心, 为长辈、为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六、以学科教学为主阵地, 重视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

1.学科教学——努力挖掘德育资源

学科教学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我们将德育资源的挖掘和体现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人文学科教学中, 把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同时, 有意识地发掘家乡悠久的人文传统和丰厚的文化积淀,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的美好情感, 从而更深刻地了解人生、认识社会、感受现实, 增长生存、发展和成功的生命智慧。在自然科学学科教学中, 教师在传授科学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 根据学生特点, 发挥学科优势, 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真知, 在实践中品味成功, 在思索中激活思维, 注重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良好习惯, 端正学习态度, 指导学习方法, 为他们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使学生在提高科学素养的同时获得人文素养、道德素养的提升。

2.课程设置——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我校加强了德育课程建设, 使原先单一的德育课堂向多元化发展。一是把传统班会课改为活动课, 引进辩论会、演讲竞赛、座谈会等形式, 一课一主题, 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需求, 通过充满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的活动, 叩击学生心灵, 激励其奋发向上。二是开设了心理健康等校本课程, 关爱每一个师生, 关注每一个师生的健康成长。三是建立社会实践基地。

七、以优化的德育环境为依托, 注重环境育人

一是用良好的环境熏陶感染学生, 润物无声。二是注重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 以浓郁的校园文化实现环境育人的功效。

总之, 学校德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面对着未来对我们的要求, 深感任重道远, 更需要我们从一个教育者的责任出发, 用我们的智慧和汗水培养祖国的未来, 谱写团结路小学德育工作的新篇章, 为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摘要:近年来, 和平区团结路小学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学校围绕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关于义务教育要均衡发展的指示精神, 坚定不移地要把薄弱学校改造好, 让同在蓝天下的孩子, 享受平等的教育。

德育特色 篇5

校训:诚信尚礼厚德博学

诠释:它浓缩了素质教育思想的精髓。具体说,厚德,“德”为人之“魂”。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推崇道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养。诚信,“诚”乃为人立世之“根”。倡导和Ji励学生对人诚信,对己诚信。博学,“博”为安身之“道”。专心治学,潜心求知,做到知书达理,博学广识,掌握先进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汲取一切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尚礼:“礼”为行之“本”。“不学礼,无以立”,礼乃待人、接物、处事之基本准则。校风:诚信求美自主和谐

诠释:校园风气积极向上,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并存;教学严谨,勤奋学习风气浓厚;讲求务实,纪律严明,工作扎实,务求实效;创新意识浓厚,勇于探索,不断改革,大胆创新。

教风:专注扎实求新崇真

诠释:树立“气质高雅、知识丰富、开朗风越、自信进取、坚韧果断”的教师形象,树立“敬业、廉正、自强、高效”校干部形象;以“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基本原则,团结同志,爱生如子,关心热爱每一位学生,爱岗敬业;工作认真,教学严谨,讲求方法,务求实效;敏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勇于改革创新,形成教学风格与个性;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廉洁从教,乐于奉献。

学风:主动参与大胆质疑注重合作勇于实践

诠释:突出了我们对学生的学习要求的一种理念,体现差异学习、差异发展的思想。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浓厚的兴趣,全过程的参与学习,做学习的小主人。学会思考、敢于质疑、加强交流,积极动手,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发明,人人争当“小能人”。

校风: 公平竞争阳光快乐争先创优蓬勃向上学风:不做知识的奴隶,要做知识的主人!校训: 知·道·能·行

校风:和 谐·求 索

教风:优 教·教 优

学风:好 学·学 好校训:尚礼 博爱 坚毅 创新

校风:民主文明、团结温馨、严格规范、创新争先

教风: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以生为本、润物无声;

学风:自主合作、勤学善思、一丝不苟、持之以恒。

校 训

尚德、益智、立人

合作、自主、创新

校 风

诚实守纪、活泼勤奋

团结创新、立志成才

教 风

敬业、爱生、博学、善教

学 风

严谨、乐学、善思、求实

校训:忠信 仁爱 笃学 康健

解读

忠信:忠于职守,诚实守信,尽一己之责,树诚实之品

仁爱:尊老爱幼,热心助人,树和谐之风,立孝敬之德

笃学:专心好学,知行合一,养慎思之习,具坚毅之格

康健:身心并举,思想康进,拥健全之心理,有强壮之体魄

校风:和谐 合作 求真务实 勇于创新

教风:博观 厚积 乐教善授 独具风格

学风:博学 慎思 明辨笃行 超越自我校训:崇德兼善奋发图强

校风:民主和谐团结互助

教风:乐教善教勤教

学风:爱学会学博学

班风:求实协作团结进取

办学特色:以人为本明理启智

科学管理质量至上

绿色校园民主和谐

全员参与全面发展

办学思路:

创造优越条件,保证教学质量,创设优雅环境,坚持全面发展,展现体艺风采,创建特色学校。

校 训 释 义

崇德兼善奋发图强

崇德:崇是推重提倡,德就是道德。《易·乾·文言》说:“君子敬德修业”。崇德就是要注重品德修养,这是做人的根本。把它列于校训首位,体现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指导思想。这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无私奉献。要求学生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自尊自爱自强,努力使自己成为道德高尚、人格完善从而有益于社会的人。

兼善:《孟子.尽心章句上》“达则兼善天下“。明事通达,就能够使自己做得好,并让所有的人都完善起来。此处借用来强调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整体塑造。

奋发图强 :振作起来,谋求强盛。它内含着忧患意识。孟子说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只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才能有紧迫感觉,居安思危,自强不息,以图强盛。

概言之,我校新的校训整体含义是:

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自强不息、发奋读书的远大志向,注重道德品行修养,广学知识,博采众长,经过努力达到知和行的统一,达到完美的境界,成为道德高尚、学识广博、品学兼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

崇德,是思想的基础;兼善,是奋斗的目标;奋发图强,是实现目标的途径。“崇德兼善,奋发图强”八字校训,体现了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学校师生的奋斗目标和行为准则,其意蕴为:德才兼备,知行合一。

托管班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切实解除家长们的后顾之忧,保障学生下午放学后的安全和健康,根据《关于加强市内四区小学生托管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订台湛路小学托管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以改善民生为原则,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切实解决学生托管问题,全面促进小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

二、托管对象

学校对每一个在校生的家庭情况进行了解,对下午放学后确有困难而不能按时回家的小学生进行托管,特别是年龄小、离家远、放学后家中无人照顾的学生。

三、托管程序

每学期第一周,由家长向学校递交申请;学校对申请进行审核;审核属实后学校与家长签订托管协议,明确托管时间、托管形式、管理要求、双方权利和义务;学校备案后,学校安排有关人员予以看护托管。

四、具体要求

1、托管时间(周一至周五)从学生放学到18:00分结束,托管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提前或延长时间。在家长提出申请后,允许学生提前结束托管。

2、托管教师由各组护导教师轮流担任,全面负责托管学生的出勤、作业完成、个别辅导、活动安排及思想教育、安全保障。

3、托管时间主要以组织学生完成家庭作业、进行图书阅览、观看影视录像、欣赏故事音乐、手工制作及开展小型多样的户外活动为主。

4、一、二年级无书面作业,托管时间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

5、坚决不允许教师利用托管时间集体上课和补课。学生作业量严格按照“减负”规定控制,不得以托管名义增加作业量,一经查出,对该托管教师严肃处理。

6、托管时间由教师要全面负责学生的安全问题,确保学生在各项活动中,尤其是在户外活动中的安全。

7、学校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值班领导轮流巡视,对托管时间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用细节打造德育特色 篇6

“教育是什么?往简单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叶圣陶先生的这句教育箴言为该校师生所融会贯通。2009年该校把良好习惯养成作为学校德育的切入口及一项特色工作常抓不懈,以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规范学生的行为。

学校花大力气做好“活动育人”这篇大文章,制定低、中、高年级三个阶段12个学期的主题活动安排,每个主题活动环环相扣,注重学生参与的广泛性。如:爱国主义教育,低年级的主题活动为“我爱祖国图片展”,中年级为“争当光荣护旗手”活动,高年级为“祖国新面貌交流会”。低年级“我爱祖国图片展”,一年级又分为“我爱校园”系列活动,第一学期为“知道校名和班级,懂得校规校纪,知道国名、国旗、国歌和国庆节,按要求参加升旗仪式”;第二学期为“要热爱祖国,会唱国歌,升旗时学会立正、行注目礼,关心班集体,积极主动地为班集体做事”。在开展养成教育中,要求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把德育与学生生活融为一体。

“争当习惯养成星级学生,创建习惯养成星级班、寝室”是该校养成教育的两个重要载体。为此,学校坚持进行“‘二室’评比,‘六星’同创活动”。每学期初,全校围绕“‘我是环保小卫士’主题活动”开展“文明寝室、教室创建”评比活动,由学校领导、教师代表组成评审组,对全校男、女生13间寝室,各年級10间教室进行量化打分,实行每周一评,最终评审结果在校务公开栏公示。评比活动主要从寝室物品摆放、被子叠放、室内文化建设,教室文化布置、卫生状况、班容班貌等方面实行量化。各寝室、教室在学生们的精心策划下,布置得温馨雅致,风格各异,被构建成一个个温馨的“家园”,同时也展示了该校学生的艺术才华、审美情趣及实践操作能力。

“六星”同创是指在全校学生中开展争创“礼仪星”“学习星”“安全星”“卫生星”“纪律星”“生活星”活动。根据评比细则每周评出星级班级,班级每周评出星级学生。学校还组织师生撰写“名言”,把写得好的挑选出来,制作成宣传牌,挂在教学楼的走廊里,形成“学生老师名言一条廊”,成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载体。学生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不断体验小事的成功,从成功中养成习惯,从细节中成就完美。

该校每一个班的教室和寝室门上都贴着一张“全家福”,班上的“全家福”是班主任与全班学生的合影,寝室的“全家福”是全寝室学生的合影。每张“全家福”旁边都写着“我们的约定”,也就是全体学生必须遵守的公约。有一个寝室“我们的约定”是这样写的:“卸除一天的疲惫,享受一室的宁静,约会一夜的梦想,留下心灵的洁净,追求共同的美丽。”

共同的约定是学生之间的约定,让学生在约定中修炼德行,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约定,同样能促进学生的成长。副校长边经陶要到山东省出差,临走前,他对全班35名学生说:“回来时,我一定会给全班每位同学带一份纪念品。但是我们约定好,老师不在学校,一定要有人负责布置好作业,有人负责点名讲作业,有人负责班上的纪律登记。老师回学校后只发34份纪念品,因为被登记名字最多者得不到老师的纪念品,但是老师会给这名学生一次复活机会,复活条件是做三件好事。希望你们不要成为第35个孩子。”边经陶老师出差在外时,班上的各项工作井井有条。回来后,他践行了约定,带回了35份小礼品,学生们心里乐开了花。

胡珍珍老师是四年级一个班的班主任。一天,有一位学生的妈妈对她说,她周末在家时,自己的手机被偷走了,怀疑是自己孩子的同班同学拿走了,因为周末有孩子的两位同学到她家玩。她再三盘问孩子的两名同学,他们就是不承认。胡珍珍老师允诺她,回学校后把这事问个清楚。

回到学校后,胡珍珍把他们三个人同时叫来询问,可是依然问不出结果。很碰巧,这周语文课刚好讲到《中彩那天》,这是一篇以“诚信”为主题的课文。想到班上发生的“手机事件”,胡珍珍趁着学生被课文中主人公高贵品质所感染的契机,语重心长地对学生说了一番大道理,要求学生反思在最近的生活中有没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并告诉他们犯错不要紧,关键是如何面对错误。如果有的话,可以和老师说说,老师一定保密。

这天中午,胡珍珍在桌子上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胡老师,对不起,手机是我拿的,希望您能原谅我……”最后面是学生的名字。胡珍珍老师立即找这名学生谈话,告诉他勇于承认错误是最勇敢最棒的,鼓励他树立自信。

边经陶老师班上曾有一个喜欢“干坏事”的学生,有时他会去村民的地里糟蹋庄稼,有时会偷别人一点小东西。为了教育他,边老师在班上讲了《玻璃人的故事》,这个故事真的感动了这个有很多小毛病的学生,居然有一次他向边老师反映一个同学在寝室里向外面扔果皮垃圾。边老师借着这个机会马上表扬了他,并在考评时给这个学生所在的小组加分,让这个学生享受到受表扬的滋味。从此,这名学生在各方面都表现得很好,成绩提高得也快,最近他捡到了一条镀金项链,还很主动地上交给了老师,并在学校运动会上连拿了三个第一名。一个故事转变了一个后进生。

马埠中心小学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坚持把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全方位渗透,把德育贯穿到了教育教学的始终。

像边经陶老师那样,制造表扬的机会,找机会表扬学生是该校德育工作的一个法宝。出新招、创新工作方法同样是该校德育成功的法宝。一段时间,胡珍珍老师发现学生来告状的现象比较频繁:“老师,他打我”“老师,他骂我”……胡珍珍老师想出了一个新招。

胡珍珍将教室里原本可以让两个人并排走过的两排桌子距离靠拢一点,使它只可让一个人通过。她让两名学生分别站在过道两头,问他们双方怎么才能以最快速度穿过过道。学生想了想回答说,只有一个人先让另一个人过去,自己再过去才是最省时的。如果两个人都不谦让的话那就僵持下去,不可能解决问题。胡珍珍叫班上学生都亲自体验“狭路相逢”味道,体验被谦让以及谦让他人的感觉,使他们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让一步真的会海阔天空。很欣慰的是从此以后,到胡珍珍老师这儿告状的学生越来越少了。

特色德育模式 篇7

一、注重德育研究, 强化学生责任意识

根据“不求人人升学, 但求人人成才”的办学理念。努力探求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问题, 在抓好常规德育工作的同时, 勇于开拓学校德育工作的破冰之旅, 培养学生“对家庭负责, 学会孝敬;对学习负责, 学会求知;对集体负责, 学会关心;对社会负责, 学会报答;对自己负责, 学会成才”。以适应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发展, 现代社会的需要。

对家庭负责, 学会孝敬。学校坚持以德立校, 把“对家庭负责, 学会孝敬”作为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 赋予“孝敬”的时代内涵, 拓宽“孝”的本质意义。要求学生每周回家做三件家务活;每一周主动的跟父母进行一次谈心;每学期都有一个进步, 给父母一个惊喜;每年岁末给父母写一封感恩信。

对学习负责, 学会求知。将德育工作渗透到教学活动之中, 不断利用教学内容中的有关知识加强德育教育,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明白:在校努力学习, 这是每一个学生的天职;学习没有窍门, 多读、多写、多思、多问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根据自身的目标、基础, 有选择性的、有计划性的读书学习, 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必要手段;把知识运用于实践, 反复学习, 不断提高, 这是学会求知的必经之路。

对集体负责, 学会关心。良好的班风是每位学生对班集体负责的体现。为让学生学会关心集体、关心他人, 使其能够在集体中与所有成员和睦相处, 召开“榜样在我身边”、“决不服输”“团结就是力量”、“小处见大事”、“同学需要理解, 班级需要爱护”主题会, 开展“一帮一”、送温暖、班团干部竞选活动。学校制定相关奖惩政策进行激励, 班主任具体实施, 让“对集体负责”走进学生的心灵, 形成良好的班风。时刻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感悟他人给我的温暖, 学会对他人的关爱。

对社会负责, 学会感恩。为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回报社会的意识, 努力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让学生在每天的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 于潜意识中萌动向典型人物学习的思想。只要努力奋进, 感恩的希望就不会遥远。学校积极整合周边教育资源, 让学生深入到机关单位、广大农村开展如慰问敬老院老人、科普农技宣传、普法宣讲活动, 进行体会“踏入”社会的辛劳与回报社会的快乐。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立志服务于社会的思想与能力。

对自己负责, 学会成才。对自己负责就是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让学生知道, 只有对自己负责, 成才就会有希望;只有刻苦勤奋、事事尽责, 克难奋进、不断进取, 才能化希望为现实, 才能化希望为现实, 收获成功的喜悦。比如, 让每位学生必须人人写成长日记, 记录自己的青春足迹, 成长经历, 成才过程;班主任及语文老师必须周检。德育处、校团委按月褒奖各个类别、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学校的学生在三年的学校生活中, 人人都有一次得到表彰的机会, 使人人成才的理念在孩子们的心中留下美丽的倩影, 以至于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二、推出特色项目, 丰富特色教育理论

学校在常规德育教育的基础上, 深挖教育内涵, 创新教育形式, 培植出了独具地方特色的特色项目。以德育、科研带动其他项目的建设, 以特色的思想建设学校项目。形成特色项目群是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必由之路。

开设课外活动特色兴趣班级, 比如, 体育、民族舞蹈、文学艺术、书法、绘画等, 根据学校特色发展计划, 自订计划及课程目标、整合资源优势、自编校本教材, 按时认真训练、辅导, 随时总结经验。独特的教学方式, 亲切的教学内容, 特别的吸引学生, 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

学校围绕特色学校建设实施方案, 重点在德育立校、开设课外活动特色兴趣班、科研兴校几个方面, 按照工作思路开展一系列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在实践探索中引领特色项目走向成熟。

三、创建特色学校, 推动学校科学发展

在特色学校创建工作中, 我们挥洒汗滴, 乐于奉献, 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学校特色建设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各种活动中能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如与人交往的能力、学习指导的能力、学会合作互助的能力、学会欣赏包容的能力等等。这都是在课堂教学中难以渴求的, 比如艺术节、运动会等活动, 学生从中受益匪浅。

学校特色建设提升了学校常规管理水平。特色创建的过程是一个教育思维不断升华的过程, 伴随着特色教育的不断推进, 教师的教育思想得到了有效提升。表现在管理层面上, 学校行政人员日益清晰了对于学校发展的思路, 合理规划了学校发展的愿景, 表现在一线教师身上, 广大教师除了积极参加教学科研活动, 师德师风建设得到不断加强, 热爱本职工作。有了自己对于教育的一份思考, 能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 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 创新自己的育人手段, 提高育人水平。因此, 学校特色创建推动了学校发展。

走特色办学之路, 要不断地明确思想、明确教育目的, 不断地统一思想, 克服困难, 因地制宜, 扬长避短, 自主发展, 各显神通, 不断提升学校的竞争力、生存力。要始终坚持以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作为特色建设的目标追求和价值取向。要系统规划、循序渐进、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创建过程, 把特色内涵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 产生特色效应, 真正实现特色创建创出特色。

摘要:本文从德育研究, 推广德育研究成果, 树立学校特色教育理念, 培养师生的良好素质, 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特色德育的“六结合” 篇8

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支强有力的德育队伍来主抓,同时要有全体师生的参与配合,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学校非常重视德育队伍的建设,不仅在组织上健全,更注意德育队伍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每学期我们都举办“德育工作研讨班”和学生干部培训班。在研讨班上组织学习上级有关德育工作的文件和规定,统一认识,明确任务,研讨新时期班级工作的特点。有经验交流,有主题讲座,有命题讨论,形式多样。在“学生干部培训班”上学习、讨论学校的德育工作计划,进行经验交流,请已毕业的学生干部谈经验体会,其内容对学生干部针对性强,学生干部普遍反映受益匪浅。

然而,仅有一个主抓队伍还不够,德育工作更需要全体教职工和学生的参与。为此,我们做了如下两项探索:

1. 全体教职工参与学生操行量化考核制度。

每个教职工都有权利和义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发现学生有好的行为或违纪现象,可填写学生处发给的加分或扣分卡,并送交学生处。学校规定,对在这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职工,年终考评适当加分,不做的将按规定扣分。这样,使全体教职工都能参与学生的德育工作,同时也促使教职工提高为人师表的意识。

2.在学生中开展以值周为主要内容的工作。各班轮流参与值周工作,每班一周。在这一周内,全班每个学生都参与学生管理工作,如检查各班自习纪律、卫生、广播操情况等。该项工作有三点好处:首先,能培养学生参与管理的能力;其次,提高了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水平;最后,增强了学生做文明学生的意识。

德育科研与德育实践相结合

要提高德育工作的层次,必须努力探索德育工作的规律和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把感性认识提高到理论的高度,再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去。因此,学校成立科研处负责我校的科研工作,鼓励和奖励教工写教育教学方面的论文。

近几年,全校教工完成论文100多篇,其中德育方面的文章60多篇。有了理论作基础,很快就能结出硕果。我们把获奖的论文由校行政办公会议研究后,迅速落实到相关的部门中去。例如,高中学生升学压力大,相当一部分学生又是独生子女,学生中存在种种心理障碍。学校吸收一位教师论文中谈的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由科研处负责成立了心理咨询研究小组,配备心理咨询室,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到目前为止,已为50余名学生进行了咨询服务,解决了他们的心理障碍,从而对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了较好的辅助作用。

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

学生文明素质的养成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我们在进行这两方面教育时,一靠课堂上正面教育,二靠丰富多彩的课外教育。

1. 加强政治课教学。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规范和政治观点教育的主阵地。因而学校非常重视政治课的教研工作和教学能力的培养,领导经常参加政治组的教研活动,做到集体备课,并进行政治课观摩,提高了政治课教学的质量。

2. 各科教学注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渗透。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近现代史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3.创建“青年业余党校”。我校90%以上的学生是团员,大部分学生在初中就任班干或团干,在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思想基础较好。根据这一特点,我校于1989年9月创建了“青年业余党校”,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基本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逐步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吸收其中的优秀分子加入党组织。据不完全统计,自“党校”开办以来,已结业五期,共计566名学员,约510名学员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其中,确定入党培养对象71名,发展对象43名,发展预备党员10名。这一方式激发了他们进步向上的热情,使他们赶有方向追有目标。

“主体”与“两翼”相结合

学校教育应是德育工作的“主体”,而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则构成德育工作的“两翼”,只有“两翼”和“主体”有机地结合,才能形成德育工作的合力,才能达到较佳的教育效果。

1.创建德育基地,发挥社区教育的作用。目前,我校已建立的德育基地有:市钟表厂、市电池厂、市烈士陵园、市劳教所、京华实业公司、刘庄村、三七一医院、54军高炮团、红军团、市武警支队等11处。我们分别定期组织学生到各德育基地开展活动。例如,每年春季的到劳教所开展“送温暖活动”,提高了学生的法制观念。暑假组织部分学生到54军高炮团、红军团参观座谈,进行军训,和战士一起吃住一起训练,培养了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每年开学前请市武警支队到我校给高一新生军训,已形成一个传统德育活动。

2.举办“家长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及时了解对学校办学的建议和意见。通过“家长学校”,向家长讲述我校的优良传统,希望家长配合学校做的工作有:高中生的心理、生理和思想特点,学习方法指导,以及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影响等。这一活动,受到了家长的充分肯定,一致认为:“家长学校”针对性强,内容充实,组织严谨,效果显著。

“家长委员会”是我校根据目前的形势和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而成立的。委员会的成员全由社会上有一定影响的学生家长组成。其宗旨是沟通家长和学校的联系,听取家长的合理化建议,协助学校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等。“家长委员会”的成员有权参与教师教育教学的评价和对学校工作提出批评、建议。这样一来就增加了我校教育工作的透明度,使家庭和学校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

树立典型与严格管理相结合

学校要建立好的校风,需形成一个互相赶超先进的氛围,促使每个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的思想政治素质。我们树立全校各方面的典型,结合学生的德育量化考核形成一个学先进赶先进的局面,同时进行严格管理,对平时要求自己不严格的学生进行适当的约束。抓“两头”、带“中间”,从而达到整体提高的目的。

1.开展向“身边的典型”学习活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是本校的学生典型,看得见,摸得着,感到真实、可信,学起来可行性较强。我们树立的身边典型有:学雷锋坚持做平凡的好事的典型;克服家庭和生活中困难刻苦学习的典型;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干部典型;坚持刻苦锻炼、为校争光的典型等。

我们召开学生大会,出校报,在橱窗里贴大幅照片,大力宣传他们的事迹,号召全校学生向他们学习,形成了良好的德育氛围。

2. 开展“月评好事”活动。这是全校学雷锋活动的具体且行之有效的方法。每月各班上报一次本班好人好事,学生处组织评选,评出的校级好人好事,在校大力宣传,且为其所在班级的量化评比中加分。这有助于树立学校的正气,使雷锋精神在校园里永放光芒。

3. 实施“学生操行量化管理考评”制度。学生的操行是一个“软件”,一般不好评,但是我们对学生的在校表现实行量化考评,较客观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在《考评细则》中有做好事加分、违反校纪或规定扣分的内容。操作性很强,切合学生的实际。对那些平时自我要求不严格的学生起到了督促作用,对于好人好事能给予及时的表扬和肯定。

4. 班级进行量化考核制度。这是对班级在德、智、体各方面进行全面评价的一种制度。对每班参加全校组织的活动、主题班会、劳动、遵纪、卫生、体育和学习等情况都按一定的权重进行量化考评,每周一公布,学期末输入微机,按照预先确定的权重系数进行计算,得出各班的积分,从而产生“模范班集体”,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学校既要注重“显性教育”,又要注重“隐性教育”,二者结合起来,才会相得益彰。在“隐性教育”方面,我们主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促进了德育工作。

要搞校园美化建设是需要资金的,在目前教育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如何使用有限的教育经费,我们的指导思想很明确:少发奖金,多搞校园美化建设。近几年来,仅用于美化、绿化校园的资金就达50万元。我们先后修建雕塑五座、大型壁画绘制五幅,悬挂了五幅伟人像,改建花坛四处,修建了假山、水池、蘑菇亭、自行车篷,改建厕所,硬化地面,改建封闭式垃圾箱,教室配备劳动工具柜等。

突出职业特色,推进高职德育工作 篇9

一、突出职业特点,推进职业道德教育

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点是职业性,它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人才为目的。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应与这一教育目标相呼应,应带有较为浓厚的职业色彩,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在进行各项德育内容的教育时,应当紧密结合所学专业和即将从事职业的实际。高职的理想教育,应当与树立职业理想并努力为之奋斗结合起来;在进行法制纪律教育时,应该补充相关的行业职业法规的内容,为毕业时直接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在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时,应当结合该行业职业发展的历史、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让学生了解该行业的发展史,努力让学生热爱该行业;在进行形势政策教育时,除了让学生正确认识国家发展的形势和大政方针外,还应充分讲授行业改革发展的形势和重要的方针政策,教学过程中可尽量多选所在职业的案例,从感性入手,多感知,多理解,促使职业理想的形成。

抓好学生的职业思想、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行为的教育和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理想教育,从一入学就应开始,并纳入入学教育计划,请相关老师、工作人员组织讲座和相关活动。要结合人才培养计划,讲清该行业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进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可以组织学生到该行业职业的先进企事业单位参观了解邀请先进模范人物座谈,讲述他们对所从事的职业岗位的认识体会,介绍他们敬业爱岗的先进事迹,使学生一入学就较快地了解所学的专业、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建立对职业的认同感,把自己的职业理想与当前的专业选择结合起来,调动学习积极性。要教育学生明确未来职业岗位特殊的纪律和行为要求,并努力去做好,以适应将来工作岗位的要求。此外,还要通过入学后日常的遵纪守法、基础文明教育和德育表现的量化考核等措施,使学生形成自觉遵守纪律、讲究言行文明的好习惯。

二、抓好实践教学环节中的思政教育

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就业为导向,以实际、实用、实践、实干、实训、实效为原则,施行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为主线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执行实践教学环节与理论教学环节应为1∶1的比例的教学计划。高职院校最大特点是在教育教学中突出实践性环节,所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更要重视实践性,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努力使学生达到“知”与“行”的统一。高职院校的实践性教学课时占到专业课教学总学时的40%以上,学生长时间在实习现场,根据德育教学的系统观,德育教学不能轻视和放松这段教学时间。在制定实习计划时,对学生的德育要求和专业课程实习任务,应同时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和考核办法;在实习过程的管理中,实习指导老师要按照实习计划中德育和业务的双重要求,进行认真严格的考核管理;在实习结束时,对学生的德育表现和专业实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同样进行认真总结评价,并分别记入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操行成绩。实践教学中的德育,要侧重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科学认真的工作态度,乐于动手、勇于实践、不怕吃苦的劳动观念。实践教学过程中建立实习组织,充分利用实习现场独特的德育资源和环境,利用好实习单位改革发展的成就,实习单位里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以及员工敬业爱岗、默默奉献的精神,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社会实践活动着眼于高职生独立人格的形成和各种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突出特点。积极开展创新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开展社会调查和志愿者服务活动,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国情民情,了解所学专业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人才需求情况,从而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和就业机会。结合专业特色,强化专业性与社会实践环节,按专业特点到企业聘请指导老师,深层次地引领学生了解本专业,热爱所学专业,通过实训、社会调研、参观实习等,让学生把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让他们爱学习、爱钻研、会动手,真正成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三、重视高职的心理健康教育

激烈的就业竞争使很多高职生产生了较大的心理压力,从入学到毕业都有一种潜在的危机感。这种心理压力一是来自社会和家庭,家庭期望与他们就业的实际情况有差距,家境的贫困和学杂费也使一部分学生时刻感受压力。二是来自学校,包括学习压力、考证压力、竞争压力等。三是来自自身的压力、自我的期望和学校、社会甚至同学的评价,一旦受到挫折和打击就非常痛苦。高职院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工作计划和德育工作计划,开设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在高职生入学、考试前夕、毕业就业等特殊时期举办心理讲座,系统地对一些心理知识进行讲解。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要通过个别咨询、团体辅导活动、心理行为训练、书信咨询、热线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和服务,特别是毕业生、贫困生、失恋生、违纪生、言行异常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帮助他们释放心理压力,克服心理障碍。要积极支持高职生举办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心理健康教育周、心理健康征文、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等,提高广大高职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兴趣,加深他们对心理知识的理解,使他们在得到教育的同时也帮助别人。

四、高度重视高职生的就业工作

科技的迅猛进步及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社会职业岗位总体结构产生了变化。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职业针对性(就业性),其专业设置、教学计划等各方面均以就业为导向。这种类型的高等教育和传统的学术型高等本科教育存在明显差别。随着高校的快速扩招,高校毕业生数量的猛增,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渐突出,所以高职生从入校起,就对就业问题格外的关注。高职生关注的焦点、热点就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我们要以此为突破口开辟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天地,要把择业、就业、职业发展等纳入到高职生整个教育计划里去。学校要成立专门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研究国家就业政策和社会就业形势,收集、整理、分析人才市场信息,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鼓励毕业生先就业后择业,千方百计地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要开设就业课程和举办就业讲座,对高职生进行就业形势教育、择业观与就业观教育、择业技巧教育、职业发展教育,鼓励高职生扬我所长,树立信心,勇敢地参与到人才市场竞争中,积极地迎接挑战,同时也要教育高职生端正就业态度,不要自我定位过高。还可以经常请往届有创业成就的高职生到母校讲就业、创业的经验,增强学生对未来的信心。

摘要:本文从高职教育的实际出发, 对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进行分析, 提出高职德育工作必须突出职业特点, 抓好学生的职业思想、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行为的教育和培养, 抓好实践教学环节中的思政教育, 重视学生劳动观念、人格的形成和各种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并在教学活动中实施和考核, 将德育和就业教育相结合, 以使高职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关键词:高职,德育工作,就业教育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建设[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

[3]《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

[4]叶雪梅.有高职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 2002.3.

[5]徐辉, 蔡志良.大学生道德能力培养的探索[J].教育研究, 2002.2.

特色德育模式 篇10

一、自主参与,增强“家乡好孩子”的主人翁意识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于每一名小学生的言行举止上都提出了详细而规范的要求。但在实际生活中,有些同学却常常是“说归说,做归做”。为了使学生们人人都能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就让学生人人参与校园管理。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针对学校门口小店小摊多,学生随手扔垃圾现象多、学生佩戴红领巾情况差的情况,我让学生当“红领巾监督岗”。从卫生早读、两操纪律等方面入手,我在班上建立了“人人岗位责任制”。由班中队员进行检查和评分,确保每一位队员在一个学期内都能担任一次值班干部,主动地参与到校园的管理中来。队员们学会了用一个管理者的目光来审视自己,反思自己的日常行为习惯。换位思考的结果,让每个队员都受益匪浅。同时,全体同学在角色实践中体验了管理的快乐与艰辛,增强了主人翁意识,提高了他们的自律能力。

二、搭建舞台,展示“家乡好孩子”的才能

陶行知先生说过:“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所以,我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利用丰富的溇港文化资源,以溇港文化为“家乡好孩子”活动的载体,为学生们搭设了一个又一个展示各自才能的大舞台。例如学校开展“三模”创意活动来弘扬创新溇港“船文化”“桥文化”和“住宅文化”。在师生全员参与走进溇港,调查实践,收集信息资料,铺设“三模”制作的基础。实地调查,观察研究溇港地区的桥、房、船的建筑特点,围绕主题进行小课题研究,获得实践研究的过程体验,使自己的创意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用自己的经验智慧去打造、创新溇港的“船文化”“桥文化”“住宅文化”。学习关于“船、桥、宅”的有关知识,纸模兴趣活动,班上人人参与,开展“造桥、造船、建宅金点子”活动。宣传橱窗成了同学们“露一手”的舞台,凭借溇港文化的优势资源,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制作了生动活泼的作品。作品不定期更换,图、文、物并茂,知、趣、情结合,展示着孩子们永不枯竭的畅想和乐趣。

此外,学校的“红领巾电视台”也是给学生们展示特长的舞台。从台长、副台长到摄像,从主持人、播音员到小记者、小编辑,都由学生自己担任。学生自己采访、编辑、主持、播节目。小小电视台,使一大批小小演播员在竞争中锻炼,在锻炼中成长,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和自我的价值。

三、利用阵地,丰富“家乡好孩子”的情感体验

德育阵地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因地制宜地利用这些渠道,寓教育于活动中,架设道德情感的桥梁,学生从道德认知到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之间的道路才可以通畅起来。它能使学生信服、震撼、感动,它能以稳定的状态贮存在学生的内心世界,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为了使学生感受到民工子弟学校的学习条件艰苦,我班与民工子弟学校的“手拉手”活动没有停留在倡议发动、学生捐款捐物、表扬学生的层面上,而是注重情感的沟通与体验。我们先后组织学生互访,让学生看一看简陋的教室、贫困的家庭,听一听同龄人美好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这样,学生们都从内心渴望伸出手帮一帮他们,圆他们的读书梦。同学们回到家中把玩过的玩具、读过的书本送给了民工子弟学校的朋友,跳动着的善良和同情之心潜移默化地植根于学生的内心。

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要勤俭节约、珍惜劳动成果的道理,利用双休日开展“今天我当家”活动,学生们通过买菜,方知柴、米、油、盐的贵;通过洗衣、做饭,方知父母持家的辛苦。为了让学生体验到孤寡老人生活的孤寂,同学们带着自编自导的节目来到敬老院,看孤寡老人的居住环境,听孤寡老人讲述他们的生活。在教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把对老人的关爱,以歌舞的形式表现出来,给老人们带来了欢乐。与此同时,他们也体会到孝敬老人所获得的快乐。

四、开展活动,培养“家乡好孩子”的社会意识

“应当将校门打开,运用社会的力量,使学校进步;动员学校的力量,帮助社会进步。”(陶行知)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走出校门,在社会的课堂中增长了知识,培养了能力;而社会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注入了活力,产生着影响,学生为社会的进步做出了贡献。

针对油菜秸梗焚烧污染空气、损害地质的现象,在油菜收获时节,同学们来到了田野,除了能亲眼看到农民的忙碌,还目睹了油菜秸梗焚烧后烟雾弥漫的情景,闻到了空气中呛人的气味。学校适时发出了不在野外焚烧油菜秸梗的倡议,全镇学生自觉地当起了自己家、亲朋好友及邻居的小监督员。

每当植树节、世界无烟日、环境日等,学校让学生到社区进行环保宣传活动,打扫小区楼道,到绿化带捡垃圾,为绿化挂上“爱护花草树木”的牌子;还有的深入群众采访,了解周边地区的水资源污染原因,对如何有效改变水质进行计划、设想,通过作文或书信表达自己的意见与建议。

更新德育观念?创建特色学校 篇11

一、以丰富的尚美德育活动为载体,让学生从生活中去体验和感悟美无处不在

涌泉完全小学围绕尚美文化教育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实现了校风、校纪、学风的大跨越。在长期的德育工作的实践与探索中,我校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系列德育教育活动。

一是我们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如在三八节、母亲节、教师节对学生开展感恩教育;国庆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六一儿童节,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

二是文明常规教育活动。针对小学生特点及我校实情,我校把每年的二月和九月定为文明礼仪常规教育月(八好行为习惯教育),主要围绕“走好路,穿好衣,行好礼,读好书,写好字,做好操,叠好被,扫好地”的八好文明行为引领学生健康发展。

三是开展校园教育活动。我们坚持每年举办一届校园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成立了各种学生兴趣小组,如棋艺组、球类组、跳绳组、拍皮球组等等,丰富了校园生活,培养了学生能力,发展了学生个性,陶冶了学生情操。

四是文明创建活动。从认知和行为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文明意识。在全校开展了“争创文明校园、最美班级、最美宿舍、争做绿色小卫士和尚美之星”等多方面评比活动,使学生从学习和生活的细节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让学生走出校园,既有效填补了“双休日”教育的空白,又使小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同时也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

二、德育内容创新——班会教育系列化

我们规定每周一下午的第一节为班队会课,主要对小学生进行日常思想教育和班级工作点评。长期以来,没有教材,没有参考材料,班会教育要教什么,怎样教,无据可依,随意性大;有的教师把班会教育作为批评学生的主要途径,班会成了批判会;有的教师因班会教育无内容,随意放弃;有的教师教育内容不当,缺乏层次性;有的教师班会教育随意性很大,想说什么就说什么。针对这一现状,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1.班会教育的内容体现层次性,注重一个“序”字

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小学生,因此,我们依據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我校实际制订了适合我校的德育序列方案,根据不同年级确定了每学期的主题,做到导练结合,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铺好了路。

德育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的过程,违背了由低到高这个序,就会防碍学生成长。因此,我们进行活动安排时,做到由易到难。

2.班会教育内容贴近生活实际,讲究一个“近”字

德育缺乏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脱离了生活实际。因此,在班会安排时,要特别注重强调一个“近”字,使教育的内容尽量贴近学生,贴近时代。一是根据当代社会实际,德育内容要有一定超前性,适应性,因此把德育新观念也列入班队会教育的内容。二是贴近学生的实际。班会教育的内容避免出现说教的形式,而是通过提供一些既生动形象,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易于让学生理解的故事,起到示范、警醒、借鉴的作用,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功效。

3.班会教育内容丰富多彩,讲究一个“趣”字

为了增强班会教育的有效性,在确定内容时,就强调一个“趣”字。让每次活动形式多样,能吸引学生,有可学性,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三、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班主任素质高低及其工作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校风、班风。我们的做法是:我们每月进行一次班主任培训,主要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政策法规、班级管理艺术、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等,丰富班主任理论水平,提高班主任管理艺术和能力。每学期要求班主任做到五个“一”,即每学期撰写一份班主任工作案例,每学期组织一次班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每学期召开一至二次家长会,每学期举行一次班主任经验交流会,每学期读一本教育专著。

特色德育模式 篇12

一、特色规划, 智在选择

学校特色是学校办学个性的具体体现, 也是学校教育优势的集中反映。特色项目的选择, 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 必须遵循如下原则。

1. 从学校实际出发。

磐安二中学生的文明、礼貌、集体、责任、法纪、亲情等意识淡薄, 人格上有许多矛盾和缺陷之处, 比如独立意识上升, 责任意识淡薄, 重视自我与, 漠视他人等。而以儒家伦理传统为主要内容的道德精华, 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优秀文化遗产, 是民族的魂、民族的根, 在新时代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体现。实施“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的德育工程, 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人格。

2. 从素质教育出发。

君子是指道德高尚的人。品读经典, 就是要重拾那些被现代人日益忽视的君子品格, 努力仿效古人的君子遗风, 以养成“爱国守法、明礼诚心、勤奋好学、自律孝顺”的谦谦君子品格。实施“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的德育工程, 就是要通过诵读经典来传承传统美德, “雕塑”学生的人文品性,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夯实学生的人文功底, 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从社会需求出发。

一个学生无论将来成就大小, 他首先必须是一个完整的“人”, 是一个合格的公民。在金钱至上、物欲膨胀的当今社会更加迫切地呼唤人类善良的本性, 更需要在内心深处寻找一块纯净的天地。因此, “学会做人”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学校实施“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的德育工程, 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就是希望找回古人善良的本性, 把它继承下来, 为学生今后做体面的人、幸福的人奠定基础。

二、特色成长, 重在实践

磐安二中把整个工程分为读书工程、五心教育和学生行为规范达标三个部分, 以科研引领、营造氛围、订章立制、校本课程为主要策略开展活动。

1. 科研引领。

为充分发挥科研在学校特色建设中的引导作用,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题研究小组, 研究制订工程规划和实施方案, 并分阶段确定研究的工作重点。在启动阶段, 重在开展调研和文献资料查阅, 了解掌握其他学校德育建设的动态和发展趋势, 分析本校已有的研究基础, 确定德育工程建设的思路、方法和重点。在实施阶段, 重在跟踪服务, 及时发现经验, 了解问题和困难, 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研讨等活动。在发展巩固阶段, 重点研究完善工程的制度建设, 规范工程实施体系, 探索工程的评价和考核机制。

2. 营造氛围。

校园环境文化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 学校的校园文化环境布置充分体现了传统美德的教育性, 其中, 最引人注目的是学校的主题文化墙。第一期文化墙的正中是德育工程的主题“读圣贤书, 立君子品, 做有德人”, 其右边是“中华古典诗词选粹”, 左边是“中华美德名言警句”。第二期的德育工程主题文化墙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收录了22首富含哲理的中华古典诗词;第二部分选录了“中华经典成语千字文”中的《传承文明》等五部分内容;第三部分按照“五心”专题的框架选录了部分中国古代修身名句。主题文化墙有力地渲染了学校德育工程的氛围, 使全校师生时刻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在漫步中习文诵句, 也取得了美德养育与知识积累协调发展的效果。

3. 订章立制。

学校把德育工程作为发展的头等大事, 制定了《读书工程五年发展规划》, 先后出台了《特色发展规划》、《德育工程实施规划》和《读书工程实施指导意见》等指导性文件, 以及《读书工程管理办法》、《读书工程考核办法》、《“五心”教育实施细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做到凡事有章可循, 有规可依, 科学规范。

几年来, 德育工程已经成为磐安二中的特色和品牌:学校课题《读圣贤书, 立君子品, 做有德人》被金华市教科所列为2005年精品课题, 课题论文获浙江省教育科学院一等奖, 作为唯一的中学思想教育课例入选浙江省宣传部编写的《三贴近, 零距离———基层思想教育100例》一书中, 众多媒体专门报道了该校德育工程。

三、特色发展, 贵在坚持

经过5年的艰苦探索, 基本形成了“两条腿走路, 三管齐下”的德育工程框架。学生的美德养育从“他育”转向“自育”的模式也逐渐成型。

1. 校本课程。

德育工程的“圣贤书”主要指以《论语》为主干的儒家经典、诸子百家代表著作及其他优秀古典经文, 也包括新课程标准规定背诵和阅读的诗文,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按照“忠心、孝心、诚心、专心、公心”这“五心”专题教育思想的框架体系, 有针对性地选取爱国忧民、诚实守信、文明礼仪、博学笃行、仁爱孝心等精华片断, 开发成校本课程, 编写《“读圣贤书, 立君子品, 做有德人”德育工程学生读本》 (两册) 分别发给高一、高二年级学生, 让他们在学校统一规定的时间内认真诵读和体悟。“读本”充实了学校的课程体系, 也为学校的德育工程特色深化、强化奠定了基础。

2. 工程框架。

“两条腿走路”就是读书工程的两个“结合”与“两个渗透”。其中, 两个“结合”是“读书”与感悟反思相结合, “读书”与“五心”专题教育活动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达标活动相结合。两个“渗透”是指道德教育有意识地渗透到课堂教学和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去, 渗透到学校环境特别是校园文化环境中去。“三管齐下”一是指组织管理上的协调配合, 即德育工程领导小组、特色教育办公室和读书工程学生督察小组在工作中的组织管理和相互协调配合。二是指德育工程的三个环节并驾齐驱, 即在学生美德养育中, 读书工程、“五心”专题教育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达标活动三个环节相辅相成, 同时进行。三是指“三个结合”, 即德育工作中学校内部诸要素的结合, 与校外教育力量的结合, 与学生自主教育相结合。

3. 养育模式。

为使学生的美德养育从“他育”转向“诵读—感悟—践行—升华”的“自育”模式, 学校要求学生在反复念诵句、段或短篇经典诗文中, 随时写下自己的感受, 在日常行为和集体活动中实践自己的道德感悟, 在实践中升华自己的思想道德情感。读书工程、“五心”专题教育、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达标活动这三部分内容, 为学生的美德养育提供了“他育”与“自育”和谐共生的平台。

四、特色提升, 成在创新

创新是灵魂, 没有创新的特色也是没有生命力的特色。在实践中磐安二中根据学校的自身实际, 通过向教师延伸, 促进教师队伍健康成长;向家长辐射、服务社会为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创造性地开展德育工程, 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特色建设。

1. 向教师延伸。

通过“正师风, 铸师魂”的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开展教师的系列师德师风建设活动, 通过“树旗子, 给场子, 扬鞭子”的“三子经”教师人才培养策略促进青年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 通过“教好书, 先读书”的教师读书工程使教师积极迎接新课程改革的挑战。学校的德育工程有效地实现了向教师的延伸。

2. 向家长辐射。

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谐的家庭成员关系、父母的言行身教, 都对孩子的道德教育构成重要的影响。加强家教指导, 改善家教质量十分重要。据此, 学校成立了由家长组成的家长委员会, 加强与家庭的联系, 家校形成教育合力。

3. 服务社会。

学校的“五心”教育活动强调学生的德育实践, 立足于家校联合, 使德育工程既是学生观察社会的一个窗口, 也是宣传和谐发展观的一个平台, 还是一根辐射、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纽带。在磐安这样社会文化比较匮乏的山区小县, 该校的德育工程无疑是一个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载体。

上一篇:一次班级活动下一篇:《古代中国农业》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