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模式的创新

2024-06-04

高校德育模式的创新(精选12篇)

高校德育模式的创新 篇1

摘要:高校德育工作是高校工作中的题中应有之义, 人文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本质需要及其对象的内在需要。本文将通过对高校德育工作中人文教育缺失的分析, 从人文教育模式研究的必要性、运行载体出发, 建立一种坚持以大学生发展为本, 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和个性需求的德育模式, 从而调动并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高校德育,人文教育,模式,构建

高校德育是一项与时俱进的实践活动, 人是德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践中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是现阶段高校德育的迫切需要。从党的十六大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写进党章, 到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这些观点既彰显了党中央的人本情怀, 又体现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变化和新思路。同时, 在社会剧烈变迁和高校学生价值观变化的背景下, 高校德育工作者面临种种严峻挑战, 众多问题需要我们给出明确的回答, 以人文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理念, 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高校德育工作中人文教育缺失的表现

1、注重社会需要, 忽视个体认同

在大学生德育过程中, 教育者往往把德育当作一种工具, 突出其政治功能, 忽视了他们的精神需求, 使思想政治教育偏离了“现实的人”。在价值定位上, 实际生活中的德育特别强调“社会本位”、“集体本位”, 人们对其认识更多的局限于社会价值方面, 采用的教育方式用固定的政治理论内容和政治思维来要求和限制人, 其立足点忽视甚至舍弃了个体的利益与欲求, 从而屈从于社会的政治目的和任务。

2、注重理论灌输, 忽视情感交融

许多大学德育工作者简单地把思想政治理论灌输给大学生, 忽视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高有很大关系的情感教育。过去的大学生德育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这关键环节, 忽视了大学生的情感心理需求和情感培养, 忽视了社会环境的不良因素对大学生情感的负面影响。

3、注重施教主体, 轻视受教对象

而在现实社会中, 德者往往过分强调其主体作用和权威, 无视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实践主体地位及其主观能动性作用, 这必然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命令主义、强制压制,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一种非平等的关系, 教育对象受到压抑和自尊心受到伤害。

4、注重共性教育, 轻视个性培养

我国传统的德育更多的讲统一、无私奉献, 用一元的标准来要求每一个人无条件服从绝对价值, 而往往缺乏理性的分析, 忽视受教育者的层次性、创新性及个性的差异性。这种教育模式极大地限制了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与关心人, 尊重人的本质, 张扬人的个性的人文关怀理念相背离。

二、高校德育工作中人文教育模式的必然性

1、国人的精神呼唤

伴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加快, 西方国家的恶俗文化也随之袭来, 处在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期的国人的精神世界出现了种种危机, 海德格尔说:“任何一个时代都没有像当代这样对人拥有这么多的知识, 但任何一个时代也没有像今天这样更少地懂得人。”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当代国人的精神急需我们去作深入的解读。在国人精神价值失落中, 最核心的就是人文精神的失落。

2、构建和谐社会的呼唤

笔者认为, 一切的和谐必须以人自身的和谐为基础和前提, 需要具有和谐思想的人去实现。而人是思想和行为的统一体, 思想指导行为。处于和谐状态下的人, 拥有和谐的思想和心理活动, 其行为往往有利于社会的和谐。

3、高校德育自身发展的逻辑必然

正如本文上述文字分析来看, 传统高校德育存在着很多的弊病, 必须要加快发展和改革的步伐。从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基本维度出发, 高校德育必须最终落实到每一个“现实的人”的生存关照上,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人是自然性存在, 高校德育要尊重人、关爱人;二是人是生成性存在, 高校德育要激励人、鼓舞人;三是人是社会性存在, 高校德育要引导人、塑造人;四是人是意义性存在, 高校德育要丰富人、提升人。

三、高校德育背景下人文教育模式运行的主要载体

1、课堂:人文教育的主渠道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使学生既能够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又能够对社会生活现实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大学生的专业课程教学也是加强人文教育的重要平台, 教师应该在传授科学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过程中结合各自学科的特点, 关心和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3、教师:人文教育的掌舵手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也是人文教育的好舵手。首先, 教师要树立良好的人文教育意识。教师要担负起人文教育的重任, 严于律己, 注意自身修养, 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 随时关注学生的生存和发展, 不仅要使学生感受到人文教育的温暖, 而且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崇高的形象。其次, 注重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身教重于言教”“心教重于身教”, 这应该成为每个大学教师的座右铭。

4、社团:人文教育的好园地

在学生社团活动中加强人文教育, 一是要正确地培养和引导学生社团, 加强对学生社团的规范化管理, 促进其健康发展, 发挥学生社团在理解学生、关爱学生和尊重学生方面的积极作用;二是要鼓励社团根据青年学生的特点, 开展适合他们特点的各项活动, 从而让学生在和谐欢快的气氛中, 体验理解与被理解、关爱和被关爱、尊重和被尊重, 不断增强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高校德育背景下实现人文教育的模式构想

1、主体——活动——发展模式。

德育对象的“主体性”是一种“自觉能动性”, 受教育者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 决不会被动地接受教育影响。德育人文教育模式的建构需要确立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把他们放在与教育者平等交流的位置, 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人格和尊严得到尊重, 从而积极主动地去揣摩、分析、体验、感悟, 达到洞察自身以及人类社会运行规律的境界, 完成最终的教育目的。

德育要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在建构人文关怀模式时要把活动摆在重要地位, 因为活动是人的自我生成的根本机制, 活动是人的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要通过活动去实现, 反过来, 活动又可以反映、巩固和升华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多种可能状态向现实发展的转化, 个体与环境两种不同性质的因素真实发生相互作用, 人对外界的摄取吸收 (无论是精神性的, 还是物质性的) , 都要通过发展个体的不同性质、不同水平的生命活动来实现。

2、情感——心理——幸福模式。

现代教育理论研究表明, 教育开始于学习主体的心灵深处, 而不是其外部。因此, 在德育人文教育模式建构中必须强调人的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德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塑造人的美好德行, 而人的德行形成必须有情感上的参与、认同和接受, 情感不仅支撑着人的道德认知系统, 而且对知行转化有巨人是情感性动物, 情感是人的生命中最核心的东西。对于德育而言, 从情感入手关注受教育者内心的真实感受和精神世界的微妙变化, 遵循其情感心理变化的一般规律, 加强情感交流, 进行情理通顺、由情达理的教育, 是人文教育理念的生动体现。

对于青少年来说, 他们思维活跃、行为多变, 缺乏生活阅历, 极易被纷繁的世界所迷惑, 再加上学习任务繁重、就业压力大、恋爱受挫等问题, 情绪容易激动, 经常会陷入烦恼、苦闷的状态中, 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宣泄, 往往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迷途。可以说, 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 维护教育对象的心理健康是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所以, 教育者要学会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理论和技术, 通过与受教育者的协商、交谈, 使其认知、情感和态度发生变化, 解决其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 以达到自立自强、增进健康水平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认为, 教育价值的最好体现就在于能够让每一个接受教育的人和教育者获得幸福, 这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也是教育的崇高使命和终极目的。情感——心理——幸福模式旨在通过隐性教育对教育对象的内在世界施加一定的影响, 使他们获得幸福感。我们的德育工作应该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能油然而生一种美妙的幸福感, 这种感觉是对自身价值得到体现和整体生活满足的感觉, 这就是人文教育价值最好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李秀林:《时代精神的哲学反思》,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7年。

[2]苏光:《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人文关怀的路径选择》, 《思想教育研究》, 2009年06月第06期总第168期。

[3]任效峰:《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缺失及应对策略》, 《理论观察》, NO.1, 2006年。

高校德育模式的创新 篇2

大树小学

德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良好素质的关键所在。我校利用国旗下讲话、班队活动、主题队会、少先队课程活动、日常规范教育、阳光大课间活动等加大学生道德行为教育,开展德育综合实践教育,效果显著。但由于现代社会变化加速,缺乏沟通,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道德立场和道德观念受到他们的生活环境的限制,他们之间不能很好形成帮助与被帮助的关系,如师生关系的对立、父母长辈和子女之间的对立、同学之间的对立等等。

我校地处城市边缘的农村,在政府的支持下,本村开展了养殖业、门市店等经营致富,村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早在20几年前就推广了“划市”政策,只是一直未被平改。近年来,为响应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我校接受本村及周边三个村庄的学生就近上学。这样一来,由于居住环境、文化意识、经济条件以及家庭中诸多的特殊性与不均衡性,导致学生及家长道德教育水平层次不一,参差不齐,这些学生中个别学生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道德风尚,久而久之还带动了班级内其他学生也形成了不良风气。我校在转化学生思想,落实文明礼仪以及规范日常养成教育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真实案例

(1)现就读于我校六年级学生李庭羽等同学在上五年级时脾气就咄咄逼人,经常在班中说一不二,上课不遵守纪律,课下也不完成作业,还跟老师顶嘴。用孩子们的话说就是“惹不起啊”。为此,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很是头疼,多次与家长沟通,效果甚微。但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和学校从未放弃他们,时刻关注他们,给他们创造机会。都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精神可贵,看来确实如此。我校一名同学捡到了一部价值1800多元的手机并主动归还失主,失主送来感谢信连连夸赞。作为大队辅导员的我,专门为此召开了校会,校长亲自为他颁发了奖状。在榜样的感染以及班主任老师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感染下,班内学生真正触动了“向善”的心灵,尤其是那几名“坏”孩子。其中李庭羽在全校师生“爱”的关怀与感召下,改掉了先前的坏习惯,主动学习、认真完成作业,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多次在阶段性评价中取得好成绩。更可贵的是,他在上学的路上捡到了50元钱,没有自己私吞,而是主动交给了老师并找到了失主。孩子在思想上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全校师生都感到非常高兴,一切来源于爱的关怀和榜样的感召。

(2)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的伟大理想,我校认真学习并响应相关文件精神,多次组织班队会、校会、演讲等活动,提高孩子们的道德素养。班主任李宝英老师更是注重孩子们的德育教育,专门召开了一次班会课,并要求学生整理材料写出以“我的梦想”为主题的作文。孩子们的作文来源于自己的生活实际,合情合理,所表达的梦想激励人心奋发向上。班主任老师选出几篇出色的作品,由作者亲自为班内学生朗读。大家都认真倾听,沉默思考,暗下决心。尤其是贾可欣同学,她一直以来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然而因为家庭亲人的离世,那种无奈与伤心使她改变了梦想—要成为一名医术高明的内科医生。大家被她这种悲伤、难过、奋发向上、立志为人等多种情感所感动,一些同学还偷偷抹了眼泪,大家都表示:今后一定好好孝顺父母,为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好好学习,为着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二、教育理念与目标

实现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实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目标是学校教育需要探索与总结的。以 “传统文化与诚信教育相结合的德育模式,家庭社区德育环境与校本德育实践相结合的德育模式,开展相应的德育实践研究工作,并对德育的评价进行研究,达到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目标,构建学校、家庭、社区相结合的德育网络,使社会各方面从不同角度都能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条件,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1、学生目标—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感恩、学会沟通,使学生成为身心健康的、有审美情趣的、智能发展好的、有德性的等多方面都有所发展的人。

2、学校目标—学校有特色,形成鲜明的办学艺术,创新学校特色德育教育的模式,建设新型的书香校园。

三、具体做法

1.消除疑惧心理,建立相互信赖的师生关系

思想道德素质差的学生经常受到成人的指责、批评,他们往往比较心虚、敏感,有戒心,认为老师轻视自己,厌恶自己,对教师采取沉默、回避或粗暴的态度。作为教师,首先要真诚地关心他们,亲近他们,尊重他们,给他们以耐心的帮助,做他们的知心朋友,“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使他们体会到教师的善意,相信教师的真心,激起他们重新向上的意向。同时,进一步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清是非,改变糊涂观念。其次要善于发现和支持他们的正确行为,点燃他们自尊心的火种,并在集体环境中创造信任和欢迎他们的气氛。2.了解不良行为的动机

行为总是受某种特定动机所驱使。一种不良行为可能有几种不同的动机,例如,打架行为,有的是为了报复,有的是为了称“王”称“霸”,有的是受人唆使等等。只有了解真正的行为动机,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3.提高道德认识,增强是非感

这些学生的是非观念差,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例如,他们把违反纪律看作是“英雄行为”,把帮助同学作弊视为“友谊”,“够朋友”。因此,要从根本上转变其不良行为,必须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使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这些学生辨别是非能力的有效方法是结合实例,分析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让他们从中得到借鉴,认识到改正自己不良行为的必要性。4.抓住时机,促使转化

品德不良学生的转变,一般要经过醒悟、反复、巩固、稳定的过程。品德不良的学生如果出现醒悟,即他们开始意识到行为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并有改正错误的意向和愿望时,教育者应及时抓住这一教育关键时机,给予鼓励与帮助。特别是当他们开始在行动上有改正错误的表现时,教师的肯定和鼓励会进一步激起他们进步的热情和信心,我们通过表征性奖励并结合榜样师范的作用,促使他们朝好的方向转化并持续下去。

5、密切家校联系

学校在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的同时,也深切体会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与紧密性。我校利用多种资源密切与家长之间的联系与沟通,让他们在第一时间了解孩子的进步情况和学习的近况。我校每学期都会组织两次家长座谈会,及时反馈学生在校信息。在学校、老师、家长的共同努力下,我校那些特殊学生都有了很大的改变,自控能力有极大的提高,他们的努力往往会让老师和家长刮目相看,同学们也投去了敬佩的目光。

综上所述,我校德育教育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在使用这些方法时,注意到了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年龄特点,以增强方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灵活使用,做到因事、因人而异,使各项措施更具有针对性。今后,我们还要更加努力的去摸索,热情地关怀他们,严格地要求他们,摸透他们的心理,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争取使他们成为祖国合格的建设人才。

高校德育模式的创新 篇3

【关键词】全员德育 高校德育 理论基础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C-0028-03

高校德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在新时期面临着更多的新要求、新挑战。如何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如何构建新时代高校德育管理的科学、合理的模式,是高校德育具有实践性、紧迫性的课题。基于“全员德育”这一视野,开展构建“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研究,将高校德育理念确定在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员参与上,让高校最广大的师生员工都积极地投入到这项最有魅力的事业中来,是高校德育紧跟时代发展的体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构建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理论基础

对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研究,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本文从政治学角度出发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论,从社会学角度出发的民主、平等和公正的理论以及社会对效率的绝对追求理论,从系统工程理论出发阐述结构决定功能理论,来对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理论基础进行研究。

(一)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是一种价值取向,它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为了人和塑造人。高校全员德育体制的建立过程中,首先体现了尊重人,尊重学校的每一个个体在德育领域中的价值,并积极地将每一份可发挥的力量都引入到德育系统中来。其次强调了解放人,不把人的能力全部限制在以前的德育评价模式内,不对人的思想进行强硬的灌输,而是以新的模式来制造有利于每一个个体发展的机会。同时,全员德育也是积极实施塑造人的合理途径,培养人在其所属的环境中的主人翁意识,不管是学校领导还是普通员工,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让其知道自己的责任和用具体行动去践行责任。从模式的提出到构建到具体方案的执行,要求我们在分析、思考、解决一切问题时,都充分关注人的生活世界,对全体师生的生存和发展的命运确立起终极关怀,关注他们的共性和个性,确立其自主意识并承担相应责任。高校德育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出发点和归宿也都是人,人是高校德育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是高校德育的内在要求。在以往的德育过程中,我们虽然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但是并没有引起所有教育者的高度重视。

构建高校全员德育模式不仅着眼于提高学生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而且旨在建设和发展和谐的主体关系,形成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社会主体的相互协调。建设积极健康的校园风气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使每个个体的精神生活得到充实、德育境界得到升华。我们需要尊重学校各个不同的个体各自的价值立场,尊重他们的看法意见,让学校的每一个教职员工都充分意识到其在德育过程中的不可或缺性。从学校的每一个人的本身利益出发,并以人的最充分的发展作为全员德育的最终归属,最终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开辟道路。

(二)民主、平等和公正的理论

道德教育究其根底,是为一个民主、平等、公正的社会而教。苏格拉底和马丁·路德·金都曾试图以提问和辩论的方式去促进高水平道德的发展,这被柯尔伯格称之为道德发展的第六阶段和最高阶段,即以公正、平等和尊重人格这样一些普遍原则为标志的阶段。我们关于德育的研究,无论是跨文化的研究,还是在学校里所实施的道德讨论实验计划,都为苏格拉底的为民主公正而教提供了依据。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各项事业都是为广大人民的共同利益而做的。民主作为个体的生活方式,不是一种外在的形式的东西,而是内在的东西。它具有三个基本点:一是相信人性的潜能,人人都有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的权力,都应当得到充分的发展;二是相信人的理智判断和合理行为的能力;三是坚信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与人能够合作。全员德育中的民主,不仅是德育主体间的平等和彼此尊重,而且是指有限资源在师生之间的平等共享。平等是社会生活最基本的价值法则。凡属机会,每个人无例外地给予;凡属待遇,均与其所为对等。全员德育过程也就是一个民主平等的德育过程。

坚持民主平等公正的工作作风是构建全员德育模式的一个基本的理论基础。在德育过程中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重大问题都能摆到桌面上来让各个不同层次的人员参与商量,充分发挥全体成员的主人翁精神,群策群力。这样,一方面做到决策科学性、合理性,减少工作失误;另一方面,充分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把实现共同的目标化为各自的奋斗行动。

(三)社会对效率的绝对追求理论

德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承载着社会再生产(文明的传承、政治社会化和生产力再生产)的重要使命,没有这一功能德育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合法性。作为社会分工的德育,自然要消耗一定的社会资源,德育资源配置本身以“稀缺性”为基础,也要服从社会资源配置的规律——效率优先。否则,一个缺乏效率的制度安排终究会被淘汰的。同时,由于德育产品是典型的公共物品,又具有显著的外部经济效果。为此,必须建立一个体制健全、目标明确、科学规范、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运行模式。我国的高校德育目前尚处在低效的状态,解决德育效率低下的基本思路就是通过对德育需求和德育供给的研究,总结出科学有效的德育对策。全员德育模式正是以社会对效率的追求作为其理论基础,从合理安排高校德育所有可利用资源出发,让每一种资源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形成效率最大化,促成高校德育合力。

(四)结构决定功能理论

系统工程,就是在系统思想指导下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处理大量复杂系统问题的实践活动。高校德育是一项整体工程,同时也是系统工程。高校德育系统工程是一门研究大学生的道德活动规律和高校德育运行规律并服务于特定目的的科学。系统工程理论告诉我们: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因而高校德育模式的内部结构直接决定着高校德育这一系统能力的发挥。从系统工程视野来思考德育,运用先进的科学方法,进行组织管理,以求最佳效果。德育的合力来源于人才。高校全员德育模式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的因素。所以如何调整好高校德育系统内可用人力资源的安排结构,这直接影响着德育的最终效果。从宏观的角度来考察高校全员德育的人力资源,可以按照层次将其分为四大类,即专职德育工作者,非专职德育工作者(包括专业课教师、学校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学生,家庭和社会人士。如何组织这些人员在高校德育范围内形成良好的总体结构,合理构建高校全员德育模式,以期达成德育功能的最大化,这决定了德育功能的总体发挥,具有深刻的意义。

二、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构建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作了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指出要坚持把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要求全国广大青少年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才,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高校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应该发挥领头羊的作用。我们明确了育人首位,齐抓共管的学校德育的新模式。这一模式对于高校来说,是一个融合校内校外两种教育资源,充分地让学校、家庭、社会各司其责,号召高校的全体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互相配合的德育系统模式。

(一)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构成要素

高校全员德育是一项综合了德育的各方力量,集中了各种优势的一个效率最大化的教育模式,我们认为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构成要素,应该主要抓住“高校全员德育理念、全员德育制度、全员德育方法”这三个要素。

理念是指看法或者是观念,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理念是坚持育人为本、齐抓共管、互为主体等主要观点,包括在上文中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民主、平等和公正的理论,社会对效率的绝对追求理论,以及结构决定功能理论。高校全员德育模式在这些理念的具体支配下,体现一定的德育思想,并以此为理论依据。全员德育制度是指从行政层面出发,为达成高校德育目标,使高校全员德育模式发挥效力的各种引导、激励、保障等规章制度。包括德育工作责任制,各种激励考评措施等。全员德育方法是高校全员德育模式构成中的最主要的要素,它是指为达到德育目标,教育者、受教育者参与德育活动所采取的各种手段与行为方式。全员德育理念、全员德育制度、全员德育方法这三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完整的德育模式。

(二)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总体构架

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构建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首先,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构建应始终遵循一个指导思想:以学生为根本,为学生服务,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构建;其次,高校全员德育模式应坚持在校内校外两个平台上运作;再次,高校全员德育模式应致力于搭建专职与非专职德育工作者相互联系的育人网络。最后,高校全员德育模式应追求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和谐校园的构建等方面的全面育人目标和整体成效。

构建高校全员德育模式需要全校上下、校内校外整体配合、共同推进。需要不断健全体系,构筑以学生为根本,整体上形成以专职德育工作者为核心,部门、院系积极配合与协作,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和支持的动态高校全员德育网络。高校全员德育是开放的德育,随着大学生社会活动时间的增多,空间逐渐增大,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和谐统一,互动合作,连成一个德育环或德育网,发挥合力作用,不断增强德育实效。

(三)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特点

高效全员德育模式最突出的特点是体现全员性,提倡高校全体人员的广泛参与。高校德育,人人有责,包括所有师生员工甚至家庭、社会人员在内,都具有可供开发的潜在的德育资源,每一支队伍都可为高校德育献智献策,从而使高校德育资源得到较好的整合;其次是凸显人本性,弥补了传统德育中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的缺憾,把学生作为一支主要的德育力量来看待,体现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主体性;同时,德育的针对性更强,内容更为丰富,方法灵活多变,是应对社会多元化格局的及时之策。

【参考文献】

[1]田建国.以人为本与道德教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2]褚洪启.杜威教育思想引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3]杨云善,黄琨.关于德育的经济学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9)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新世纪教学改革项目(2013JGB296)

【作者简介】刘金菊(1982- ),女,湖南衡阳人,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社科部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德育模式的创新 篇4

一、德育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当今社会为大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优越于过去的条件, 使得大学生们能够在更广阔的空间里成长,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社会上某些不良风气也给他们带来了负面影响, 对这些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年轻人思想健康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

1. 全球化引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考验

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建党和执政的指导思想, 一直是我国无可争议的主流意识形态, 也是高校德育工作的理论基石, 它充实了几代人的头脑, 鼓舞年轻人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但是, 在我国融入全球化的过程中, 西方国家凭借着其先进的物质生活基础和科技成果, 通过意识形态观念的渗透, 使得不少大学生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方面受到影响, 让他们对学习马克思主义失去兴趣, 敷衍了事。有些大学生甚至对马克思主义、对国家意识和民族认同产生了怀疑, 对党的领导持不置可否的态度, 认为中国也可以尝试西方议会民主、多党执政的制度, 只要中国能发展, 谁领导都可以;有些则因为党内出现的一些腐败现象而对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能力进行全面否定。

2. 网络化挑战传统高校德育模式

大学生是我国现在和未来网络的主要使用者, 是网络社会的主力军。日益强大的网络社会正在使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根本转变, 同时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将在网络环境中形成和变化。当今特殊的办学环境和教育对象对传统高校德育模式提出了挑战。传统的高校德育模式中, 大学生是受众, 是被教育者, 老师是基本的信息源, 老师教什么, 学生学什么, 信息进行单项传输, 学生接收教育的过程往往是被动的过程。而在网络时代, 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 所有的网络成员可以同步共享信息, 自由选择信息, 自主决定信息内容的取舍。因此网络时代的高校德育要改变教育模式,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以便于在面对众多选择时能依据价值标准作出正确的判断。

3. 信息化引发大学生观念、价值、道德判断的冲突和碰撞

随着全球化逐步向政治和文化领域渗透, 各种信息借助网络和媒体, 全时段、全方位地渗透进校园文化和生活中, 大学生随时上网接触各种思潮, 自觉不自觉地接触和感受到西方的价值观念、生活习性等, 并慢慢渗透到日常的生活中来。现在的90后大学生生来就耳濡目染西方的价值理念, 接触大量西方文化和商品, 所以他们脑海里既有中国传统道德伦理价值观, 同时又对西方的利己主义、功利主义价值观推崇备至, 对它们具有某种程度的认同感。在这样一个思想冲突的德育环境中, 当代大学生社会心理、思想观念及道德判断出现了急剧变化, 部分大学生形成了重物质、轻精神的物本价值取向, 集体主义价值观、崇高精神追求被逐步淡化, 陷入道德贬值和信仰危机中。

二、“大德育”育人模式的构建

过去高校德育的最大局限主要是在“课堂”的时空界限内, 把学生当做单纯的受教育者, 以理论教育为唯一途径, 灌输式、与学生生活实践相脱离的教育方式忽略了学生的成长规律和个性发展。“大德育”模式是指德育对象包括广大学生和所有教职员工, 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龙头, 以学生党建、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工作、学生社会实践、共青团工作、大学生就业指导等为内容, 将高校德育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从校内延伸到校外, 从理论学习延伸到社会实践。拓展德育的时空和内涵, 实现德育生活化、社会化和实践化。

1. 德育生活化

杜威说“教育即生活”, 最好的教育是从生活中学习。德育生活化是指德育工作要从受教育者的实际生活出发, 关注人的现实生命需要。生活是德育的途径, 要让受教育者通过生活感受道德的现实价值, 提高其生活的能力。德育生活化要使道德教育在反映社会生活的基础上高于其它社会生活, 成为社会生活进步的先导, 引领进步的社会生活。要注重把握生活的整体性, 将学校道德教育、家庭道德教育、社会道德教育尽可能地整合。在这个生活道德教育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都要接受道德教育。人的生存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完善和学习过程, 人的德性发展同样是一个须用一生时间求索的过程, 因此德育生活化要突出终身德育的理念, 终身德育的过程是与社会生活的过程内在一致的。

2. 德育社会化

大学生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社会化。大学生要走入社会、融入社会, 乃至将来服务于社会, 前提是要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实际, 体会社会活动的本质内涵和现实意义。伴随着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各种意义上的权利义务关系构成了今天社会网络的连接点。今天把人们联系在一起的不再是传统的“身份”关系, 而是经济、政治等关系。当代社会活动不再以社会伦理价值实现为唯一目标, “去家庭化”趋势明显, 个人有着强烈的独立个体意识。社会活动的丰富性、异质性也在逐步展开。一些在过去被视为天经地义的社会活动方式在今天可能遭到历史性否定, 如科举考试、家庭暴力;一些在过去被认为不可思议的社会活动方式在今天变得不再那么奇特, 如网恋, 同性婚姻和变性等。德育社会化就是要在当代社会环境下, 培养大学生作为社会人所具备的基本素质, 在实践层面成就社会化的自我。

3. 德育实践化

凸显实践教育是“大德育”育人模式的生命线。中国古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绝知”即是在实践中感悟智慧, “躬行”便是指社会实践活动本身。广泛的实践活动, 能让学生了解国情和社会,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实践中培养品德, 通过亲身经历和感受, 能够受到潜移默化式的教育。实践活动通常是以团队为单位来共同完成某一项既定目标, 每一个成员都必须互相配合、紧密合作才能有效地完成实践任务, 能够使学生养成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认识到合作与集体的重要性。学生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接触到的实际现象进行对照和比较, 看到自己的认识和社会真实状况之间的差距, 看到自身知识和能力的不足, 能够客观地重新认识和评价自我。德育实践化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有实践能力的实践者, 在实践中感悟和发现自我生命的价值和智慧, 并在人生过程中加以掌握和运用。

三、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探索与创新

学校德育可以是外在化的, 主要形式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但更多的是内在化的, 与生活本身捆绑在一起, 与学校的各项工作融合在一起。高校“大德育”模式强调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提高德育实效性就是要将德育回归学校生活自身中去。

1. 以生为本, 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德育”模式中的理论基地, 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改革思政课教育教学、提高德育实效性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和理念, 把过去思政课教育单一的政治功能转变到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培养健康、高尚人格上来, 从过去认为思政课教育单纯是灌输意识形态的观念转变到“教学为育人”的观念上来。改变单一的课堂理论教学形式, 走出校园,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内容的创新上, 教学要围绕教材又要高于教材, 关键是从实际出发, 一方面关注大学生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实际, 特别是他们关心的理论热点、难点问题和思想上的困惑, 以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重大现实问题, 引导学生从理论层面上分析各种现实问题, 使学生感受到思政课的生机与活力。在教学方法上, 开展启发式、参与式、案例式教学, 通过平等对话的方式组织学生讨论或辩论。可通过“请进来”的方式聘请外校大师、著名学者进行专题讲座, 扩展课堂教学知识面的宽度和深度;也可以借助多媒体和网络技术, 将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情景模拟, 开展多媒体互动模拟德育情景教育。

2. 与时俱进, 创新大学生党建工作

大学生党建工作是“大德育”模式的重要一环, 做好大学生党建工作是社会主义事业长期性的必然要求, 是高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保证。更新观念是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的前提。要坚持“以人文本”为出发点, 以构建学习型党组织指引学生党建工作的发展方向, 坚持学生党建工作与学风建设工作相结合。机制创新是实现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的关键。要完善学习机制和党员培养机制, 严格组织生活制度, 同时建立健全保持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 强化学生党员自我管理机制。载体创新是实现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的保证。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 学生党建依托的组织载体由专业、年级、班级延伸到学生社团、宿舍公寓等, 网络的便捷性、交互性和开放性为学生党建提供了新阵地, 成为新的宣传载体。高校学生党建不仅要加强正面的主流文化教育, 还应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建设这一渠道, 使校园文化成为高校学生党建的重要载体。

3. 体验分层, 探索学生工作新的德育方法

高校学生工作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也是最繁杂的部分, 从一定程度上说, 学生工作的成败决定了高校德育工作的成败。“大德育”模式中隐性教育是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方法。隐性教育不受课时和教室的限制, 不是直率地说教, 而是把德育意向、目的隐藏在与之相关的学生愿意接受的内容和形式中, 使学生能够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教育意向的境地。体验德育的方法是指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实践和探究, 获得切身感受, 生成内心情感体验, 践行思想品德行为, 从而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高校可以通过专业见习和实习、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勤工助学、军事训练等活动开展体验德育教学。分层教育是一种新的德育方法, 是指德育工作者根据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性, 因材施教, 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相应的德育目标、内容和实施途径, 促进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得到最优的发展。

4. 德育为先, 推进大学共青团建设

在新形势下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德育工作的根本宗旨, 也是高校共青团组织肩负的神圣使命。党中央不断要求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高校团委必须敏感地把握新时代变化带来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 加强团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应坚持以育人为导向, 建立起以德育为先导、第二课堂活动为依托的素质教育体系, 构筑以共青团组织为主导、充分发挥各学生组织和团体积极性的团学组织体系, 推进共青团建设。通过重点抓好团员评议评优和推优入党工作, 激励团员永葆先进, 不断要求上进。加强校团委对学生社团的宏观管理, 规范学生社团注册登记制度, 合理规划社团类别布局, 适当扩大社团数量规模。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 高校德育面临着诸多困境与挑战。面对当今特殊的办学环境和教育对象, 文章从德育生活化、德育社会化、德育实践化三个方面进行了“大德育”育人模式的构建, 对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途径进行了探索与创新。

关键词:“大德育”模式,德育实效性,探索与创新

参考文献

[1]范志华.网络环境下高校主体牲德育的实效牲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6, (3) .

[2]罗伯特·纳什著, 李菲译.德性的探询:关于品德教育的道德对话[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3]粘忠友.高校德育实效性现状分析与对策探究[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9, (2) .

高校德育模式的创新 篇5

【关键词】高校;创新人才;德育培养

【摘要】随着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各国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已经聚焦到了人才素质,尤其是人才创新素质的竞争上来。高等学校作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源,不仅是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而且也是科技人才集散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场所,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大学期间是大学生确立人生追求的关键阶段,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除了教育与引导外,还要进行科学的管理。高校德育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核心,主要包括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行为规范教育管理、学籍管理、社团组织管理、生活管理、宿舍管理、学生活动管理等,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在创新人才培养培养的过程中自然就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高校要科学构建和完善德育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德育管理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决策、指挥、协调和控制功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大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激情,不断塑造大学生的创新人格和创新品质,使大学生不断形成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宽容合作的团队精神、高尚的思想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创新人格和个性。

一、建立动态开放的德育管理系统

德育管理是为德育的育人功能服务的.而且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创新人才的培养必然对德育管理提出改革的要求。高校必须尽快建立适应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的、主动的、开放的、注重实践的德育管理系统,以达到整合德育的内容和方法、提高德育实效的目的。要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合理规划德育发展目标.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德育管理体制。要打破“围墙”,开门办学,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完善自我.提高创新能力。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全员关注的德育管理机制,实行全员参与.强化有关职能部门和院系的学生管理职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互联互动的动态开放的德育管理系统。把立足点放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中心上来。主动发挥基层组织的德育管理功能。

二、建立科学高效的德育管理系统

加大科学管理力度。促进传统教育方法与现代教化手段的有机结合。从根本上提高德育管理的时效和水平,是推进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把德育管理放在一个大系统、大背景、大环境中研究。纳入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探索。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德育管理方法,实现高校德育管理的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和现代化。要加大投入,加快现代化步伐.在学生管理部门办公室配置计算机、建立互联网等现代管理设施,主动促进学校与经济社会、与世界各高校及相关行业接轨,促进学校内部综合信息传递与交流,以便随时调控各个层面和层次的德育管理工作。实现科学高效的信息化管理。

三、建立素质优良的德育管理队伍

建立一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素质优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高校德育管理队伍.是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要把德育管理队伍建设问题与当前高校的.机构改革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结合起来.对德育工作岗位进行科学的再设计。通过明确的政策导向和制度规范,加强队伍建设和投入。促进德育管理队伍的合理流动。要有计划地抓好对德育管理队伍的培养提高工作。引导和帮助他们把德育作为一门科学去钻研、去开拓。尤其要加强专职德育管理队伍和工作人员中的业务指导和培训,提高现代化管理知识和技能.改善队伍知识结构,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德育管理队伍的骨干和主导作用。

四、建立资源优化的德育运行机制

完善德育管理运行机制。整合教育主体、客体和环境育人的力量.是适应并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要进一步优化高校德育资源配置,形成以教育为先导、以服务为基础、以管理为依托的宏观德育格局。要着眼德育管理运行机制的转换。健全体制改革的配套管理。结合招生就业制度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着力研究和探索学分制与自主学习并轨条件下的学生管理机制转换,把握管理的重要环节和薄弱环节.切实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增强德育管理的力度。要进一步加强以宿舍为基础群体单位和管理基本环节的管理机制.改善学生宿舍的软硬环境。树立学生主体的教育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政治方向和主流价值观的引导.激活主体的深层次需求.形成丰富的、进步的、稳定的德育氛围。促进学生创新人格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五、建立科学合理的德育评价机制

探析新形势下高校德育的创新 篇6

【关键词】新形势 高校德育 创新

一、做好高校德育工作的意义

做好高校德育工作,有利于承袭中国民族精神,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作出贡献。大学生作为中国未来的接班人,必须要德智体全面发展,高校德育作为首要任务,一定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强化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建设。

(一)德育工作有助于应对国际、国内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

随着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发展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高校面临对外来思想文化的大量传播和入侵,学生的思想观念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这不断挑战着高校德育工作的能力。在变幻莫测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前,我们始终坚持党的路线方针,不断改进德育教育方式内容,培养“四有”大学生,为我国的稳定作出贡献。

(二)德育工作事关国家稳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

始终坚持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加强高校德育工作,坚定学生社会主义信念,树立学生正确的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稳定社会主义思想,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进程。

(三)做好德育工作有利于保证学生成才,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做好高校德育工作,坚定学生维护党和国家的政治方向,使学生能为社会和国家作出贡献;做好高校德育工作,保证学生健康的心理,使学生积极向上,诠释生命的真正意义;做好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指导自己行为规范,处理好人际关系。总之,做好高校德育工作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为社会作贡献,实现自己的价值。

二、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德育目标不切实际

我国高校德育目标没有根据学生思想实际情况,盲目追求统一的大的目标,强制学生形成“大公无私”的只为社会作贡献的思想观念。虽然这曾经促进了我国的发展,但是这样的目标不利于培养有个性化和创新精神的学生,也会让学生产生抵制情绪,反而不能达到德育目标。

(二)德育内容无法适应新形势的变化

我国的德育内容太空泛,没有与现实社会实际情况联合,使学生对道德思想和道德现实之间的质的认识模糊不清。在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应该深入研究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德育内容上不断修改更新,有计划、有目的的根据不同的学生群安排德育内容。

(三)德育方法单一呆板

如果老师没有做好榜样作用,没有在德育中融入自己的感情,没有采用多种德育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培养,是不能让学生得到真正的德育收获。传统的高校德育工作一般都采用灌输的方法将德育内容传授给学生,不管学生适不适合,没有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合作的学习精神。加之对好的事件过度渲染,对不好的事情极力隐瞒,对学生的思想工作没有做好,让学生产生了抵触心理。

(四)德育工作队伍建设不能满足对学生的教育

现今,很多高校的德育教育工作队伍弱小,工作结构不合理。有较多的德育工作人员对德育知识了解不够透彻,没有更新德育理念,严重忽视德育内容的重要性,甚至觉得德育可有可无,严重阻碍了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五)校园德育环境受社会消极思想的冲击

随着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传播范围增大,传播手段的日益先进,社会中存在的消极思想影响了学生的思想,对建立校园良好的德育环境带来巨大的挑战。

三、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

(一)新形势下高校德育理念创新

1. 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在德育教育中采用生命化教育,改善教师与学生的之间的关系,教师在把握德育内容方向的同时要培养学生课堂主体意识,让学生体验被认可的价值感和成就感,从而积极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

除了对学生进行德育理论传授,更要注重提高学生对道德行为的辨知能力,对不好的思想和道德行为自觉抵制。在师生交流中,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

2. 坚持高校“四育人”的德育理念。首先要注重德育工作者的师德建设,做到以身作则,教书能育人;次要提高高校工作能力,保证高校管理能够对学生思想起到教育作用;再次,教师应该密切联系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做好学生思想教育。

(二)新形势下德育内容的创新

1. 爱国教育。经济全球化使很多毕业的大学生成为跨国企业工作人员,在学校应该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在工作时,要认识到国家利益的重要性,坚决不做有损国家利益的事。

2. 诚信教育。培养大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有利于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诚实处理自己与他人、社会的利益关系。

3. 环境教育。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加强对学生的环境教育,让学生在职业生涯中,正确处理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关系,坚持保护自然,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三)新形势下德育方法的创新

1. 德育工作融于日常教育之中

从新生入学开始就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可以在大学活动中融入德育让学生不仅能体会到大学的乐趣,还能学到知识和受到思想教育,这种寓教于乐的方法被大多数学生所接受。其次在德育工作要做到日常生活中来,让学生体验德育思想从知到信,再从信到自觉道德思想融入自己的行为规范中。

2. 要做好网络阵地的德育教育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很多学生都喜欢在BBS等地方发表自己的言论,大学可以充分利用网络阵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建设自己的高校网站,对网站内容加强管理,保证内容的科学性和学生的需要性,引导舆论,对学生的困惑进行解析、劝导、说服,稳定学生思想,采取措施解决学生问题。

3. 教育方法多样化、层次性

(1)疏导与灌输的方法相结合

对学生进行德育理论灌输是必要的教育方式,但是必须要与疏导方式相结合,通过疏导的方式,对特别的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理性的分析,对学生思想做有效的引导,避免盲目的说教。

(2)开展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能帮助大学生更好更快的认识世界。开展德育社会实践工作,有利于联合社会现实对学生思想道德进行引导。在德育社会实践中,要坚持与学生的专业和就业方向结合,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断增长社会适应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

(3)要把他律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

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树立好自身的形象,在日常行为中严格自律,给学生做好榜样带头作用,积极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引导学生思想道德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同时加强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让学生不断锻炼自己的意志,抵制不良思想侵蚀自己的道德行为,经常鼓励自己,调整自己的心态,使自己的心理健健康康,同时要不断对自己的思想道德进行反省,对不对的地方采取有力的措施,转化道德思想,控制道德行为,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同时学校也提高德育工作质量。

总结

德育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必须坚持将德育工作放在第一位置。搞好高校德育工作,不仅有利于高校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高学校声望,更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在新形势下,各个高校要结合自身實际,不断创新高校德育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楠.新形势下高校的德育教育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7):13-13.

[2]王海涛,李振宇.新形势下对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探析[J].新一代(下半月),2011(4):1-1.

[3]洪亮.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探析[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3):394,396.

[4]秦振泽.浅谈新形势下高校德育的创新[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1(2):33-34.

[5]孙丹.新形势下创新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思考[J].内江科技,2008,29(11):1.

高校德育模式变革的理论分析 篇7

一、模式的内涵

分析和探究德育模式的内涵, 首先要认识和理解什么是“模式”, 这是分析和探究德育模式基本内涵的前提。语义学角度, 事物的操作和运行往往表现为某种或多种相对固定的方式或形态, 事物的这种操作和运行所表现出的方式或形态, 就是一般意义上所讲的“模式”。在原来特指实物的基础上拓展出非实物标准样式的含义, 如今的“模式”一词在《汉语大词典》中被解释为“事物的标准样式”。在英语中, 具有模式语义的对应词汇有两个:model和pattern, 其中, model一词的语义及其使用更接近于汉语中的“模式”一词, 因此, 它与汉语中“模式”一词的对应关系比较紧密。学科领域中, “模式”一词也普遍适用。普通心理学中指“外界事物储存在记忆中的有组织的心理图像”;在社会学中, 则是指“研究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的理论图式和解释的方案, 同时也是一种思想体系和思维方式”。除了语义学和其他学术领域研究中, 模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广泛存在着。

二、德育模式的内涵

在分析学校德育模式概念的内涵之前, 要分析“德育”这一概念的由来及内涵的历史沿革。道德教育最初的定义是“遵从道德法则、培养自由人”, 是由德国哲学家康德在18世纪末提出来的。后来, 斯宾塞在其著作《教育论》中将德育一词首次确立下来, 作为教育的一个分支推广全球。我国著名学者王国维于1904年首次引用“德育”, 将其与“智育”、“美育”并行推介。之后的1912年,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撰文阐述“公民道德教育”引起国民政府的重视, 随后颁布“注重道德教育, 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 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的教育宗旨, “德育”这一概念就成为我国教育界通用的术语。

基于对“德育”这一概念的由来及内涵变化的历史沿革的分析, 以及对“模式”一词的内涵解说, 从如下方面来分析和探究学校德育模式的基本内涵。一是从学校教育的学科分类上讲, 德育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一种类别, 是一种现实的教育存在。因此, 其存在和运行必然地体现出一定的形态, 虽然它与其他类别的学校教育在其存在和运行方面有着共性, 但它有着属于构成自身存在的要素和结构, 有着自身运行的程序、规则和原理。二是学校德育是教育的应有之义, 教育者总是根据一定的教育思想和价值观来确立德育目标、选择和组织德育内容、设计德育实施过程和评价德育的效果, 因此, 德育模式总是以目标、内容、过程和效果等方面表征着学校德育存在和运行的形态和实质性结构。三是学校德育的目的在于“育德”, 直接指向对学生政治思想道德的培育和养成, 但学生政治思想道德的培育和养成又具有其多开端性和复杂性, 因此, 学校德育的方式和方法、途径和手段就又具有多样性和整合性。

三、影响高校德育模式变革的因素分析

学校德育系统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着德育模式运行及其变革的形态, 所以, 通过分析和探究引起或导致学校德育系统发展变化的因素来研究德育模式的变革。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探究德育模式变革的因素:一是从外部因素来分析, 二是从内部因素来分析。

(一) 外部因素对学校德育模式变革的影响。所谓“外部因素”, 是指诸如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学校德育系统的外部环境因素。从外部因素或学校德育的“外适性”来分析探究德育模式的变革, 主要是分析外部因素对学校德育模式变革的影响和制约性以及学校德育的社会取向性。

1.科技发展对我国学校德育模式变革的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仅是通过提出适应其发展的要求而促使着学校德育目标的调整及内容的更新, 构建新的运行模式, 而且还通过向学校德育注入新的思想观念、新的运行程序及原则或规范、新的方法技术和手段等新的要素直接影响着学校德育系统存在和运行的模式变革。如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录音机、网络技术等引入到学校德育过程之中, 使其生动形象, 增强学校德育的实效等等。

2.社会的道德文化环境对学校德育模式变革的影响。道德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 既以一种规范性的道德文化而存在着, 也以一种认知性的道德文化运行着。如果说规范性道德文化是以一种强制性的影响力制约着学校德育模式的变革, 那么, 认知性道德文化则是以内在的认知和感悟影响着学校德育设计和组织实施的指导思想、方式方法和手段途径。社会的道德文化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外在的或认知性的影响力制约着学校德育模式的变革。

(二) 内部因素对学校德育模式变革的影响。所谓“内部因素”, 是指诸如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手段、方式和途径、运行程序、规则等, 从内部因素或学校德育的“內适性”来分析和探究德育模式的变革, 主要是分析内部因素对学校德育的影响和制约性以及学校德育的个体取向性。

1.学校德育理论的变化对学校德育模式变革的影响。德育实施的过程、方法、手段和探究存在着差异或区别, 形成不同的学校德育模式, 主要形成以下几种德育思想和理论:“主行说”、“主知说”、“主情说”、“主意说”以及“知情行的和谐结合说”。然而不论是旨在提高学生对道德的认知水平, 还是形成学生的合乎道德要求的行为, 或是主张道德情感的培养、道德意志的锻炼, 都只是学校德育的不同侧面。随着人们对学校德育研究的不断深入, 不同的德育思想和理论对学校德育模式的变革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2.学校德育目标的变化对学校德育模式变革的影响。确立学校德育活动的目标, 主要是为解决学校德育的目的、社会要求、学生的发展规格三者之间的关系处理问题。学校德育的目标不仅是学校德育目的的具体化, 明示着学校德育活动与学校德育目的之间的衔接性关系, 而且为学校德育的内容选择与组织实施提供着实践层面上的价值论领域的范围和原则性框架, 并可作为设计和构造学校德育活动的依据和评价的准则。学校德育目标的摇摆或动荡, 不仅直接关系着学校德育活动的实践走向, 而且直接影响着学校德育模式的存在和运行的基本状态。

3.学校德育的内容选择与组织实施对学校德育模式变革的影响。从事物存在的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来讲, 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本依据, 形式是事物存在的表现形式, 内容的改变或变动直接地影响和制约着事物存在模式的变化。从这一层面上讲, 不同的学校德育内容就有着学校德育的不同表现形式或模式。从对学校德育内容的组织问题研究来看, 虽然不同的研究者以不同的取向来提出学校德育内容的组织方式, 但都会影响和制约着学校德育存在的基本形态和模式的变革。

参考文献

[1]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2]汉语大词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89

简论高校德育方法的创新 篇8

一、高校德育方法的创新依据

德育方法是德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是实现高校既定德育目标的必要条件, 是使德育内容产生德育效果的重要手段。高校德育方法的创新, 就是要求教育者根据时代要求和发展趋势以及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生思想实际, 在批判继承优秀德育传统方法和借鉴国外先进的德育做法的基础上, 通过实践活动, 对德育方法不断创造。 (1) 创新高校德育方法, 既有其相应的时代背景, 也有其迫切的现实需求, 更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

1. 高校德育方法创新的时代背景。

德育作为人类社会一种普遍的实践活动, 在当代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虽然不同的国家对德育的表述不同, 如公民教育、共同价值观教育、品格教育等, 但其本质是一样的。当前, 我国社会正处在深刻而剧烈的历史变革之中, 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和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 使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日趋多元化, 追求平等与个性自由在社会生活中日益凸现, 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德育环境, 既为高校德育提供了新内容、新途径、新条件, 有力地推动了高校德育工作向前发展, 也对高校德育不断提出了新问题、新要求、新希望。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高校德育方法只有不断改进、不断发展, 切实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 才能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对创新型人才的素质需要, 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工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建设服务的作用。

2. 高校德育方法创新的现实需求。

德育的实效性问题是道德教育领域恒久的话题, 也是道德教育领域很难解决的一个问题。说它难以解决, 从深层根源上看, 固然与教育者自觉或不自觉奉行的深层的道德教育哲学理念密切关联, 但也与德育方法本身的不适当地选择与应用有关。在一定意义上, 正确地选择与应用德育方法是提高德育实效的关键。正如有论者所指出:“好的德育内容只有通过有效的方法才能为受教育者所接受, 进而转化为他们的人生准则”。 (2)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 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但也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 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德育方法滞后于实际, 缺乏针对性和适应性, 从而导致德育效果不佳、实效性不强。要想尽快改变这种局面, 最关键的是要针对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变化的特点, 主动适应时代发展, 进一步创新德育方法。

3. 高校德育方法创新的理论基础。

现代德育的基本精神正朝着崇尚人性的人文主义方向发展, 强调以构建学生和谐人格的人格教育为核心。这就要求学校德育不仅要在内容上进行革新, 而且要在方法上有所创新。 (3) 而现代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 不仅为德育方法提供了相关学科最新知识和方法, 而且直接为德育方法的创新提供了现代化的技术与手段, 有力地推动了德育方法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在对道德教育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以理导人、以情育人、以形感人、以境育人的道德教育方法为德育方法的创新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源泉;现代心理学揭示了人的道德品质形成过程及人的能力性格等个性特征形成的途径和方法, 为德育方法的实施提供了更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行为科学关于人的共同理想和行为规律的研究, 关于如何调动人的极积性、主动性、创造性等方面的研究, 也都是德育方法创新值得吸收和借鉴的;数学方法的运用使德育从定性向定量的转变, 为德育的系统性、针对性、准确性提供了可能;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 更是为丰富德育方法提供了现代化的操作平台。

二、高校德育方法的创新思路

创新德育方法已成为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但德育方法的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 也不是一劳永逸的, 而是一个“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无限循环发展的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 笔者认为, 关键是要实现以下四个转变, 以不断引领和促进德育方法创新。

1. 建立德育民主性, 使德育方法由单向灌输向平等交流转变。

人是教育的中心, 同时也是教育的目的, 一切教育都应该以“人”为本, 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高校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 德育的主体也应该是学生, 因而必须以“学生”为本。但是长期以来, 我们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把他们简单地当成教育对象, “灌输”现成结论与传授道德知识, 只注重对他们进行观念的说教、规范的灌输、行为的约束, 施加的往往是口号式的令人可望不可及的教育条目, 整个德育过程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把人视为填充各种美德与高尚品格的袋子。这样的一种道德教育其实效性必然大打折扣。 (4) 因而, 在德育工作中, 教师不应再是以道德教育的权威者的身份出现, 而应是一位顾问, 一位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的引导者, 一位讨论问题的参与者。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是个人道德生活的主体, 并以一种积极进取、自觉成长的生活观, 与教师互相探讨、共同思考, 学会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

2. 实施德育个性化, 使德育方法由模式教育向个性张扬转变。

德育个性化旨在培养个性充分发展的、人格健全独立的、会做人、会做事、懂生活、精工作的社会公民。实施德育个性化要求教师在德育过程中尊重学生主体个性, 注重个性化人格的培养, 帮助学生发展优良的个性品质, 抑制和克服不良的个性和特点, 使学生得到和谐健康发展。反思以往学校德育针对性、实效性差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我们的德育以培育“听话的好学生”、“模式化的人”为目标, 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忽视人的千姿百态的差异, 忽视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这种模式教育把学生定位于自觉的、机械的“听话人”, 既无视学生的兴趣、爱好, 与现实生活脱离, 又禁锢了学生的思想, 窒息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因此, 创新德育方法, 要求我们要学会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意愿, 给学生一个选择的余地, 在常规教育的同时, 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进行选择, 对冲突的价值取向做出自己正确的判断, 保护学生个性发展的权利。

3. 培养德育自觉性, 使德育方法由他律向自律转变。

大学生良好人格和道德习惯的养成, 既有赖于严格的要求和纪律约束, 更有赖于学生自身对道德理想的追求和坚持不懈的自律慎独。培养德育自觉性就是使学生形成自觉树立道德目标, 主动提高道德能力的主体意识, 使学生的道德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自由的发展。就目前我国学校德育而言, 由于施教者要完成规定教学任务以及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 在方法上, 惯用的是说服教育、批评指正、品德评价等, 这些教育方法多少都带有强制意味。这些强制性的“灌输”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 产生抵触心理, 导致德育他律功能的弱化和消解。“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 走出德育他律困境的出路是德育自律。德育自觉性就是要改变德育他律的强制性、约束性为德育自律的内控性、自主性, 突出理性说服, 关注爱的施予, 重视隐性课程的教育, 实现他律向自律的过渡。

4. 落实德育实践性, 使德育方法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

道德品质的形成动力来源于新的道德需要, 新的道德需要产生于具体的生活实践, 脱离了生活实践, 学生的道德需要就会枯竭。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下, 学校德育工作一直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学校的德育工作, 总是把学生束缚在校园里, 禁锢在课堂上和书本中, 让学生不加思考地接受既定的政治思想和价值观念。这种德育方法脱离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实际, 不给学生创造自己认识社会、自己判断思考的机会。这种闭锁性的德育方法不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 在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 德育观念必须更新, 德育方法必须改革。学校应从现实出发, 把学生从课堂上书本中解放出来, 让学生走出“世外桃源”, 自己去观察社会, 去思考现实问题。让学生在开放的德育过程中真正产生免疫力, 掌握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本领, 最终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三、高校德育方法的创新原则

原则是以客观规律为基础的, 根据实践主体的意志提出的主观要求, 它反映了人们对基本规律的认识, 又对人们的活动产生指导作用, 是行为的基本准则。为了确保高校德育方法创新取得最佳效果, 在实践中我们还必须遵循和坚持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 方向性原则。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有机组成部分, 属于社会上层建筑, 它是为一定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利益服务的。高校德育过程作为道德的外化过程和动态表现, 其方法必定具有特定的阶级性和方向性。 (5) 因此, 我国高校德育方法的创新, 必须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 正确把握高校德育发展, 对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研究和总结, 坚持真理, 修正错误, 适时地修正自己的教育方法, 逐渐形成一套适合于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以体现方向性原则。

2. 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德育是与传统被动式德育相对应的一种新的德育理念, 它强调学生的主动性, 以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为目标。在德育过程中, 始终把教育对象看作具有主体意识、主体价值观念和独立人格, 具有主观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能力的独立个体。主体道德教育模式更多地主张运用互动式、体验式、渗透式和咨询式等德育方法, 加强道德教育的实践环节, 让学生直接参与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社区活动及学生社团活动, 从中懂得如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有效地激发学生接受教育影响的内在需要和动机, 有针对性地解决他们在日常生活和道德修养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保证德育过程的实效性。

3. 整体性原则。

德育过程的复杂性和德育对象的多样性与变动性, 以及制约德育方法的诸多因素, 决定了德育方法既是多种多样又是紧密相连的。不同的方法各有侧重, 要将各种方法巧妙的变换和组合是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 它将使德育方法的整体效用得到充分发挥, 从而出色地完成德育任务。 (6) 因此, 方法的整体性问题必须引起重视。众所周知, 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 是可以适用于每个人及各种情形的。一种方法, 可能完成多种任务, 实现多个目标, 适合多类内容。同样, 多种方法可能完成同样的任务, 实现同样的目标, 适合同样的内容。而且, 多种方法优选组合可能更好地作用于目标、任务及内容。因此, 要根据不同主体、不同时空、不同情形, 合理选择最合适的一种方法或多种方法, 进而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协同、整体作用, 以便达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4. 发展性原则。

高校德育方法是随着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的。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 根本内容没有变, 我们的优秀传统还是那些。但是时间不同了, 条件不同了, 对象不同了, 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高校德育方法只有适应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的变化, 才是科学有效的方法。因而, 增强德育方法的有效性, 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到德育方法的这一动态发展过程, 紧跟德育目标调整变化的步伐, 对德育方法及时改进和创新, 为德育目标的实现提供最有效的工具和手段。同时, 我们还应从社会转型期、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社会现状出发, 结合转型期大学生思想上的特点, 采用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其他众多学科的研究成果, 采用先进的教育手段如网络德育、心理咨询等手段, 并使之有机结合起来, 以形成符合时代特征、符合学生特点的现代化的德育方法体系。

摘要:创新高校德育方法, 既有其相应的时代背景, 也有其迫切的现实需求, 更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但德育方法的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 也不是一劳永逸的, 而是一个“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无限循环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一是要建立德育民主性, 使德育方法由单向灌输向平等交流转变;二是要实施德育个性化, 使德育方法由模式教育向个性张扬转变;三是要培养德育自觉性, 使德育方法由他律向自律转变;四是要落实德育实践性, 使德育方法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同时, 为了确保高校德育方法创新取得最佳效果, 在实践中我们还必须遵循方向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

关键词:高校,德育方法,创新

参考文献

[1]李建刚.高校德育方法的发展条件与发展趋势[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6 (3)

[2]班华.现代德育论 (第1版) [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1996

[3]蔡静文.现代学校德育方法创新初探[J].班主任, 2002 (2)

[4]张伟强.德育方法的转换与途径[J].求索, 2007 (2)

[5]孙艳艳.社会转型期高校德育方法创新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高校德育模式的生活化转向浅析 篇9

传统“灌输”式德育模式早已不适应思想开放、思维活跃的新世纪大学生, 因此高校德育教学模式改革已是近年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此前, 我们也已进行过“主体性德育模式建构”的研究, 但无论是对道德教育深层理论的挖掘还是对现实高校德育规律把握, 或是“主体性德育模式”的现实建构, 都使我们深刻认识到高校德育教学若想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就必须将道德教育和大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使大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与道德实践中培养道德情感、提高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因此, 高校德育模式的改革必须以大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 实现生活化取向的改革, 这是提出高校德育模式生活化转向的现实背景。所谓高校德育模式的生活化转向, 就是指高校道德模式由理想主义高远道德目标和道德价值取向的“灌输、引导”式的德育模式转向以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中心, 让大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探究道德意义, 领悟道德内涵, 培养道德情感和坚强道德意志及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最终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从而使大学生的现实生活成为具有价值引导功能的丰富资源的“实践、体验”式德育教学模式。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 不是两个东西。它们是一个现象的两个名称, 好比一个人的小名与学名。生活即教育, 是生活就是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1]而且“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 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2]。因此, 现实生活是教育得以发展进步的原动力, 教育是因现实生活而存在的, 并因现实生活的不断变化而变化, 高校道德教育也应遵循此规律。高校的德育改革也应该回归大学生的生活世界, 才能使德育显示出鲜活旺盛的生命力, 才能使学生真正感悟和体验到道德教育在现实生活中的无尽的力量和作用。

二、回归生活世界:高校德育生活化转向的应然取向

回归生活世界, 首先是把现实生活作为道德教育最切近、最真实也是最丰富的资源。具体来说, 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都应是德育教学的现实素材, 而道德教育也只有在人们的全部生活中进行才能彰显德育的魅力, 这一点, 先贤早已有过深刻论述。早在两千多年前, 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就论述过道德教育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伦理学和政治学, 所探讨的就是实践和活动。”[3]近代启蒙思想家狄尔泰也曾指出:“任何世界观的最终根源都是生活本身。”[4]

因此, 道德来源于实践, 亦应回归实践, 回归生活世界是高校德育生活化转向的应然取向。首先, 善及人类种种美好德性存在于日常生活实践之中, 现实生活是伦理道德的基础, 脱离现实生活的抽象而独立存在的善是没有的。所以, 从现实的具体的大学生的生活实践出发诠释道德的本质及善的意义, 应是高校道德教育的首要特征。其次, 生活实践是良好德性养成的重要途径。美好德性并不是知识和抽象的理念, 德性养成也不能仅凭纯粹理智的训练就可达到。亚里士多德就曾指出人的良好德性并非天赋, 而是通过后天的生活实践获得的。“正如其他技术一样, 我们必须先进行实践活动, 才能获得这些德性……我们做公正的事情才能成为公正的, 进行节制才能成为节制的, 表现勇敢才能成为勇敢的。”[5]大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同样离不开具体的生活实践, 道德教育必须回归生活世界。再次, 生活才是道德和道德教育的目的。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是为实现大学生全面而自由地发展的总目标服务的, 是为了使大学生有更加美好而高尚的精神世界及幸福的生活, 而“幸福就是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6]。因此, 德育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结果的评价都应遵循道德的本质, 符合道德教育规律, 回归生活世界, 以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为最高目的和应有的价值取向。正如赵汀阳先生说:“生活的目的是与生活一起显现出来的东西, 它不是遥远的目标而是与生活本身的意图最接近的存在方向性。”[7]

三、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培养:德育生活化转向的最终目标

高校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大学生道德实践的水平和精神境界, 但无论是道德实践水平还是精神境界的提高都依赖于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培养。因此, 德育生活化转向的目标即是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性道德人格。具体来说, 德育生活化转向是通过下列途径实现的:第一, 在生活实践中提升学生的道德需要层次。人的内在需求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原动力, 个体的道德欲求则是提升其道德境界的原动力。因此, 在德育实践中, 一方面应关注学生所处的社会道德环境与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 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 引导学生塑造自我的主体性道德人格, 另一方面则是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己道德需求的层次, 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 既有基本需求又有高层次的需求, 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各种德育实践引导大学生追求理想的道德人格来提升其道德需求。因为, 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层面考察, 个体道德人格都是一个自觉习得、自主建构的过程, 而不是通过单向灌输而成, 所以, 如果在道德教育中不顾教育客体的内在欲求, 不努力提升学生需要的层次, 道德生活中自律精神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和养成。第二, 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理性的、自主性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道德判断是基于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现象与道德事件做出分析、鉴别、选择和评价的心理过程, 道德选择是基于道德判断做出的价值评判和选择。既然个体的道德人格不可能通过单向灌输而生成, 那么, 发展学生在道德实践中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 就应该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道德实践尤其是通过在道德冲突中做出正确选择, 才能发展个体的道德潜能, 提高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因此, 关注道德生活, 使大学生学会处理道德问题, 鼓励、引导学生对现实道德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 发展学生的自主判断、自主选择能力就是提升学生道德素质的最主要方式。第三, 在生活实践中促进学生认识道德化的存在。所谓道德化存在就是个体的道德行为既不是为了外在的功利目的, 又不是因为对某种东西的畏惧, 而是出于理性自觉和意志自愿做出的选择, 道德化存在最终将人们引向对人类普遍永恒的至善的道德境界的追求。要达到这样的目标, 必须引导学生认同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念, 并遵从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 因为只要是人类社会就要有一个道德的基准, 即“道德共识”个体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 不管他抱有什么样的个人或社会的理想, 追求什么样的价值目标, 该社会基本的道德行为准则和规范是无论如何必须共同遵循的[8]。

所以, 高校道德教育必须引导大学生从道德实践中寻求道德共识, 了解和掌握当今社会的运行规则和通行的价值观念, 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同时, 在认同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和遵从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之上, 通过个体道德实践将对道德观念的习得、道德规范的学习及道德行为的养成将一定的道德原理和规范内化为自我的理性自觉和意志自愿。只有当道德选择和道德行为成为人的自觉自愿, 且只有当人的主体性, 即自觉能动性充分表现和发挥时, 道德才真正成为人的生存方式, 人的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的方式, 因而, 个体才能在种种道德事件中选择和坚持应当的、善的和正义的, 拒绝和鄙视恶的, 非正义的, 才能达到不为外力所左右的道德境界,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道德化存在。

四、多元化道德实践教育:德育生活化转向的现实路径

高校德育若要顺利实现生活化转向则必须在道德实践教育这一环节实行改革, 我们认为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依托, 以社会实践为拓展平台, 实现多元化道德实践教育是高校德育生活化转向的现实路径。

首先,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后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以下简称《基础》) 为高校德育生活化转向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坚实基础。课改后的《基础》虽然仍肩负政治导向的功能, 但是在内容上比旧教材更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思想实际, 从新生适应到道德观、人生观、爱情观、职业观、法治观等, 几乎涵盖大学生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 因此更具多元化取向。以此为基础, 生活化取向的德育实践即应以大学生的道德观、人生观、爱情观、职业观、法治观为切入点, 深入大学生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 使大学生的实际生活成为德育实践的现实来源, 同时把解决大学生现实生活中道德困境与道德抉择的难题作为道德教育的目的。例如, 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以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典型事件为起点, 通过从实践到情感再到理论的路径, 引发其共鸣以发挥激发其爱国情感、引导其爱国主义行为的作用。同样, 理想信念教育也需要强调在个体实践中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对高尚的理想信念的追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更不适于教条式灌输, 而是需要依据其因兴趣、爱好、个性、学业水平、思维能力等的不同及所遇到的不同问题展开人生观、价值观的探讨, 使其真正认识到树立正确人生观的重要意义, 并激励其追求崇高的人生目标, 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最后, 伦理道德观教育作为整个道德教育的核心, 道德教育规律的知、情、信、意、行诸环节最终仍需要在实践中落实。

其次, 以社会实践为平台, 拓展德育生活化的实践内容, 注重提升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作用。社会是道德实践的主要场域, 也是德育生活化过程实施的大环境, 在社会实践中进行道德教育的效果是最好的。因此, 德育生活化转向的改革实践更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认识社会与道德, 在社会实践中体验道德生活, 发展道德理性和感悟能力, 不断将道德原则转化为信念与行动。因此, 实现大学生德育生活化转向需要努力挖掘社会生活中的德育资源, 结合学校实际, 创造切实可行的社会实践方式, 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的德育网络, 组织大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如社会考察、单位实习、参观访问、军政训练、社区服务、劳动锻炼、就业创业实践等, 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真正把道德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结合起来, 逐步达到知行统一。

摘要:高校德育教学模式的生活化转向是德育教学改革的必然。回归生活世界是高校德育生活化转向的应然取向, 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培养是德育生活化转向的最终目标, 多元化道德实践教育是德育生活化转向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高校德育教育,生活化转向,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全集:第2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5:180.

[2]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1:267.

[3]亚里士多德著.苗力田译.尼各马克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

[4]狄尔泰.世界观的类型及其在形而上学体系内的展开[M]//林方.人的潜能和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译文集.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7:6.

[5]苗力田.亚里士多德选集:伦理学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31.

[6]苗力田.亚里士多德选集:伦理学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230.

[7]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15.

论网络时代职校德育模式的创新 篇10

一、网络环境下加强职校学生德育工作的迫切性

网络时代的来临既为职校学生提供了开掘潜能的大舞台, 也对职校学生德育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面对职校学生在信息高速公路上频频违规的情形, 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不能熟视无睹, 必须认真分析形势, 积极迎接挑战, 互联网对职校学生道德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 网络信息的不可控性使德育工作日趋复杂

网络时代的到来, 使爆炸性的信息充斥在网络当中, 网络色情的泛滥、暴力影视和视频的传播、名目繁多的垃圾信息和无孔不入的的诈骗信息, 促使社会和学校必须正视现阶段德育教育的复杂性和紧迫性。

在网络世界里, 一切都比现实世界自由, 容易使人放纵自己, 不再关心现实生活, 而回到现实就会产生一种孤独感, 也就是所谓的“网络孤独症”。另外, 由于网络上新鲜事物层出不穷, 刚好迎合了职校学生的好奇心理, 因而会对青少年产生巨大而持久的吸引力, 往往会导致青少年对网络的极度迷恋, 产生网络强迫症, 最终欲罢不能。

职校学生正处在情感体验的高峰阶段, 在现实生活中, 青少年的情感并不能自由地表露, 总是会受到社会和他人的匡正, 而在网络世界里他们就可以少有拘束地放纵自己的情感, 高谈阔论, 挥洒自如。长期以往, 职校学生会逐渐形成对网络的依赖心理。他们会逐渐丧失交往技能, 甚至有意识地逃避社会现实。

(二) 网络的隐蔽性影响了职校学生正确道德观的形成, 容易诱发道德行为失范

在虚拟网络空间, 社会和学校监管的严重缺位, 部分职校学生在网络上不道德的行为日益增多, 而在日常生活中社会道德的失范更加严重, 已经严重影响了职校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网络大大拓展了人们的选择空间, 带来了全新的生活体验。网络这些迷人的特点, 使越来越多的职校学生钟情其间。网络中大量虚拟环境, 使学生沉迷其中, 淡忘了学习, 甚至打乱了正常的生活规律。更有甚者, 有些职校学生在沉迷于网络的过程中, 形成了孤僻自私的性格, 使其身心受到极大损害。

青少年由于在网上流连忘返, 沉迷其中, 大大地减少了与外界人际接触的时间和机会。“一网情深”的网络交友又给青少年带来“海内存知已, 天涯若比邻”的感觉, 双方在素不相识、两不相见的情况下, 常用“越轨”、“超现实”的语言和思想相交流, 从而影响了职校学生健康心理和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三) 网络信息内容的多元化, 为中职德育工作带来了挑战

网络以其海量的信息, 快捷的更新速度, 色彩艳丽、活泼可爱的多媒体仿真画面构成了当代职校学生新的生活方式。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中, 学生随时可以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大事, 做到“足不出户尽知天下事”;可以独立接触到形形色色社会思潮和理论;可以学到课堂以外的知识。但是, 我们不可否认, 当学生从网络中吸取有益的知识的同时, 也随时面临有害信息的诱惑和侵蚀。特别是职校学生, 心智尚未成熟, 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意识淡漠, 网络信息鉴别能力匮乏, 对网络幻化出的“美好”精神家园无法抵制, 致使学生们在网络中迷失自己。网络还存在大量的垃圾信息、色情信息、暴力信息等不良内容, 极易对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灰色污染、黑色污染和黄色污染, 甚至出现像马加爵那样因受网络不良信息影响而走上犯罪道路的惨痛事件。然而, 网络的虚拟性使得老师难以掌握学生上网的具体情况, 为中职的德育教育工作增添了难度, 并带来了挑战。

二、网络时代职业学校利用网络技术开展德育工作的创新

网络时代虽然给职校学生德育工作带来了挑战, 增加了职校学生德育工作的难度, 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利用网络可以拓展德育工作的新路子, 为加强和改进职校学生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 同时也为开展德育工作的创新提供了条件。

(一) 更新德育教育观念, 丰富网络德育教育内容

中职学校德育教师要提高利用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运用能力。在保证传统德育工作的基础上, 德育教师更要积极学习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 完善个人信息技术知识, 提高应对处理网络信息的能力, 熟练运用网络加强学生和家长之间的联系。尤其是班主任老师, 更要摆脱传统德育方式的束缚, 转变观念做学生生活的良师、网络上的益友。把自己和学生摆在平等的位置,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运用网络这一载体, 发挥网络的交互性和虚拟性的作用, 走近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 让学生主动接受教师的教育, 实现德育教育贯穿在生活的每一刻。

(二) 把网德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要研究学生心理的特点, 通过学生论坛、E-mai邮件、网上调查、QQ、网上心理咨询等手段进入学生心理世界, 了解和掌握学生上网的目的和学习欲望和需求。切实加强学生网德教育, 使学生上网时, 使其能自觉抵制网上不良信息, 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三) 深化校园网络文化内涵, 增强网络文化育人功能

加大校园的文化建设, 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将学校传统的德育宣传方式与现代网络教育结合, 强化校园文化内涵。创新思维, 积极开展以德育教育为主线的多彩校园文化活动, 增加学校德育教育实践内容,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

联系职校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积极开展网络德育工作, 不仅能够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而且也容易增强网络德育的吸引力、感染力。校园网络因具有生动性、趣味性、灵活性和快捷性, 而凸显特殊的育人功能。利用网络平台, 可以打破时空限制, 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校园网络文化的特色, 是指校园网络在长期的建设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有别于其他网站的办网风格、独到的育人理念以及在人才培养方式、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特色。校园网络的内涵建设是围绕职校育人的本质属性而进行的平台建设和能力建设, 它旨在提高校园网络文化育人的能力与水平。内涵建设是特色形成的基础, 而特色是内涵建设的结果与体现。职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内涵建设要以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目标, 加强以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和技能素质为主题的特色网站建设, 努力造就一批具有高校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品位高雅的网络文化品牌, 充分发挥网络文化在滋润心灵、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方面的重要作用, 从而提升校园网络文化的育人功能。

(四) 构建学校德育网站, 利用校园网络开展德育活动

学校要研究网络的特点, 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网络挑战, 加大学校德育网站的建站力度和监管力度。从软件、硬件两方面给予更多的投入, 调动教师参与网络教育的积极性。建立有质量、有层次、有特色、能够吸引学生的网站。如在网上开辟德育信息、网络文化专栏、开设网络德育课程、构建虚拟社区网上漫游、进行网上咨询答疑或在线讨论, 同时构建网上家长学校, 赢得家长在德育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另外还要合理安排学生的课余生活, 让他们参加健康、有意义、有创造性的网络活动。不断举办的形式各异的网络德育活动, 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 也达到育人的目的。结合学生热情、积极、好奇、喜欢新生事物的特点, 用他们感兴趣的内容与形式进行沟通与讨论, 了解其真实想法, 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推出丰富多彩健康的网络内容,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互联网活动, 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利用网络来学习。

三、利用网络优化中职德育评价环境

(一) 加强家长与学校的联系

人的成长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学校、家庭、社会环境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网络时代, 学校德育受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日益增大。学校通过提供网上留言、电子邮件等多种形式, 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联系, 优化学校、家庭、社会的德育环境, 落实社会和家庭的德育责任, 建立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形成德育合力, 以适应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

(二) 积极开展隐形的德育工作

职校学生进入职校需要的是良好的德育评价环境。在网络环境下, 作为德育评价主体的学校、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若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德育评价, 必能取得用常规方式难以达到的效果。

QQ和E-mail是一种非面对面的“谈话”, 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私密性。在QQ和E-mail上, 学生们对老师敢说真话和心里话, 通过QQ和E-mail, 教师能了解班级状况和学生的内心世界, 从而使德育评价更有针对性、时效性。如果说E-mail是网络中的私人通道, 那么BBS就是网络上的公共场所, 我们不仅可以建立校园BBS, 而且还可以在校园网上开辟班级BBS, BBS的互动性、及时性在给集体德育工作带来便利, 同时也让学校德育评价工作充满时代气息。

(三) 培养职校学生的网络道德选择和识别能力

要培养职校学生网络德育的自主选择意识。我们要尊重职校学生网络德育的自主选择的需要, 突出网络德育的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注个性, 让学生根据自己特点, 亲身实践, 自主参与网络德育过程。教育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 能够理性的对网络德育进行科学加工, 特别学会运用唯物辨证的方法, 做到“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

首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正确的使用网络资源, 在职校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灵活运用多媒体, 要把虚拟的网络资源和现实的教学活动紧密的结合起来, 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网络的方法, 使网络资源成为学生课外学习的第二课堂。如通过使用校园网资源建立教学专业论坛, 课后教师在线答疑解惑、点评学生作品、指导生活常识, 与学生相互沟通、相互促进, 掌握学生技能学习和德育方面动态情况的一手资料。其次教育学生在网上慎重交友, 学会自己保护自己, 认清网上交友的危害性;教育学生在网上不要用真实姓名跟人聊天, 不要轻易把自己的名字、年龄、性别、学校、家庭住址与电话号码等告诉别人, 谨防陷入坏人的圈套。

总之, 在信息网络时代, 随着各种思想文化之间的碰撞与混合的进程加快, 青少年接受世界各种思想文化影响的途径已经拓宽, 传递的速度已经加快。同时, 信息网络在教育领域的普及和应用, 也给德育工作的手段、方式、条件、效果, 乃至教育观念带来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德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扬长避短, 注重创新, 以战略的眼光审时度势, 构建新的德育体系, 真正发挥德育的功能, 培养服务于21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人才。

摘要:在这个充斥着极其丰富, 而又良莠不齐的信息的网络社会中, 处于生理发育期、思想和心理上不够成熟的中职学校的学生, 他们的判断能力无疑经受了极大的考验。为此, 中职学校德育必须抓住机遇, 因势利导, 以网络连接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各种德育资源, 形成全时空的“立体化”德育模式。

关键词:德育创新,职校学生,职业教育,网络,信息

参考文献

[1]孔祥富.顺应信息化浪潮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改造[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2005 (2) .

[2][美]珍妮特.沃斯.学习的革命[M].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1998.

[3]黄冲.关于网络环境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6 (11) .

高校德育模式的创新 篇11

【关键词】网络 高校 德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7-0200-01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的对教育的根本任务进行了界定,在对“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的进行深化后提出了“立德树人”的重要理念。“立德树人”理念的提出抓住了教育的实质与核心,为我国教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我国教育历来重视学生德育的培养,在概念上,狭义的德育就是指在各类学校进行的德育活动,这种德育是有社会和阶级要求的,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学校德育受外部影响较多,与教育者、受教育者、实际的教育环境以及一系列相关的教育媒介息息相关,这四个方面中任何一方都有可能对德育的效果产生影响。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在人们生活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网络的效应也深入到了德育的开展之中,作为一种外部环境上的因素,互联网所具有的开放性、综合性、丰富性、快捷性和虚拟性等特点就好象一把双刃剑,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它对德育的开展与实施产生了或好或坏的影响,在此前提下,本文主要通过研究网络对高校德育开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来寻求网络环境下加强高校德育创新的途径。

1. 网络对高校德育带来了机遇。近些年来,高校德育遇到了不少新的困难,在德育内容、德育方式等方面出现了很多与社会环境脱节的问题,这些问题大大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而网络的出现与广泛运用为高校德育开展提供了新的突破口。在教育内容上得到了丰富。网络平台信息负载巨大、形式活泼,内容包罗万象,为德育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与内容,使得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开始面对更多的信息载入,大大提高了教育活动的实践性。对改良德育方式有利。在网络条件下,传统的以教育者为主导的德育方式将被改变。网络的便捷性、实时性及资源共享的巨大便利使得受教育者在德育活动中能够摆脱被动的地位,弥合了传统德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分离,此外受教育者也可以通过更多的渠道来获取德育内容,甚至将网络教育视为自我教育的一种方式,这种新的方式使得传统的德育方式发生了改变。

2. 网络对大学生成长以及高校德育带来了挑战。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发挥有益功能时也对大学生以及高校德育工作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网络带来的精神污染会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如今网络成为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价值观念宣传的阵地,也是西方国家试图分化我国的主要渠道,一些大学生由于阅历尚浅、认知能力有缺陷,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产生错误的认识,影响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第三,网络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造成影响。目前由互联网引起的心理障碍并不少见,网瘾、网络综合征等词汇已经成为了社会中热门词汇,过度沉迷网络会给大学生带来一系列心理障碍,对大学生健康人格、健康体魄的养成十分不利。第四,对高校德育来说,网络最大的一个危害源自于其对德育环境的影响。互联网对德育在大学生成长中的主导地位产生了冲击,使得受教育者很容易对学校德育产生倦怠,影响了他们的参与度。如上文所述,网络对大学生以及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的积极与消极因素,我们在进行高校德育创新的时候要充分考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

一、从德育观念入手,树立创新意识

高校德育不能忽视社会发展的规律,在网络条件下,首先需要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德育观念。与传统的德育环境相比,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与多元性要求高校要树立更为包容开放的德育观念,从网络中汲取营养。而在充分考虑大学生心理生理特征前提下,我们要在网络资源对大学生有深刻影响的环境下树立教育引导的德育观念,避免粗暴的灌输与说教。此外网络资源的丰富性要求我们的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资源获取观念,充分发挥网络的巨大作用丰富德育素材。

二、提高教育者网络利用意识

网络带来的信息化时代里,需要德育工作者拥有一定的信息素质,这种信息素质包含敏锐的信息意识,这需要德育工作者在网络信息的汪洋大海中有效获取有利于德育工作开展、有利于大学生吸收的信息。信息素质还包括德育工作者需要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了解信息来源渠道,做一个素质过硬的信息接受者和传播者。教育者网络意识的提高可以有效降低网络带来的负面效应,能够将网络信息更好的在教学与实践中应用,对德育创新有利。

三、加强网络管理

网络对大学生及高校德育带来的弊端必然会引起我们的重视,减少危害的重要措施是加强高校网络管理,对学校而言,就要加强校园网建设,将信息审查纳入日常工作,净化网络环境。通过严格的管理,避免不良信息进入校园,合理规范学生上网行为,高校管理要以学生长远利益为着眼点,不可放任学生无节制的上网行为,必要时要进行网络管制。

四、丰富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内容

目前,我国德育内容有着一套完备的体系,虽然还存在着一些瑕疵,但是其依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网络条件下,我们要对原有德育内容进行及时的补充。针对网络实效性强的特点,我们要注重高校德育内容的与时俱进,将时效性体现出来。对大学生关注的社会问题以及国际、国内的时事热点,我们要对其进行有效的整理与挖掘,方式灵活的将其纳入德育的内容,将德育教育真正的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实际。

五、加强高校德育形式创新

传统的德育方法与网络环境下的新的的形式與手段要结合起来,互相补充才能更好的发挥新形势下德育的育人功能。形式的创新需要我们把握网络信息资源,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的德育功能,从认识上、组织上、工作上将工作做到实处。必要时,可以建立德育相关的网站,将德育内容以网络的形式传播给大众。此外,高校要特别重视与网络伴生的各种新媒体的利用,特别是受学生喜欢的聊天软件等平台,要将德育通过社交软件渗透到学生生活之中,将各种新媒体的巨大传播作用运用到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德育工作中。

综上,网络的发展给高校德育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也带来了不少挑战,高校如何将网络这一资源运用好、发挥好是非常重要的,这关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关乎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发挥。我们要从树立德育观念入手,提高教育者的网络利用意识,通过加强网络管理、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德育形式与手段来推进网络条件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李琨.论高校德育的困境与对策[J]. 辽宁高职学报. 2005(04).

高校德育模式的创新 篇12

要构建地方高校德育模式,首先必须尊重地方高校特色,针对地方高校学生的特点,为地方培养尽可能多的应用型人才,更好地服务地方。

1、转变德育观念

在心理学上,大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模糊的阶段,一些学生进入地方高校后,认为自己是地方高校的学生,或者因为没有考上重点大学,常常会产生失落感、挫折感,对德育工作有抵触情绪。因而特别需要他人的人格尊重、关心和激励,这就要求我们德育工作者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改变传统德育强制灌输的观念,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和主动性。在课堂上,德育工作者无论在德育内容的构建还是在德育方法的运用上,都应该考虑高校学生本身已有的认知结构特点、思维方式特性和身心发展规律,同时兼顾社会文化的需要,来设计相应的道德教育课程,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接受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生活中,德育工作者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来感化他们,使他们对社会要学会奉献,对家庭要学会孝敬,使德育内化为他们自身的道德素质,能够自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更新德育手段

首先,地方高校应针对不同的年级和专业将整个德育目标细分为具体的分目标,并对地方高校学生的品德结构进行分析,制定科学的德育评价手段,建立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分项设计坡度和层次,重点考核学生在思想意识、 道德情操、政治表现、创新精神、学习态度、遵守纪律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其次,地方高校应通过问卷法、调查法、谈话法等,结合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方法、师生互评与自我测评的方式,找到合适的评价方法,充分发挥评价手段的德育功能。

3、丰富德育活动

传统德育仅仅局限于书本和课堂,作为地方高校我们应该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使学生参与其中,并对他们有所感悟,从而得到强化,真正成为德育主体,教师也可以针对更高的德育目标提出下次的德育活动,进而形成一个系列活动,比如带学生去拜访敬老院、利用假期服务农村、关心自闭症儿童等有意义的社会活动,这样不仅加强了地方高校对德育的重视,而且这些社会实践的教育环节,还能使学生在参与中自觉形成良好的品德。

4、优化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包括有形的,也包括无形的。有形的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环境、人文景观、建筑风格等。良好的校园环境是读书的好地方,而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人文景观则能够使置身于其中的莘莘学子感受到一种净化、一种庄严、一种自我超越,还可以给人带来创作灵感。这种文化环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学生,使他们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存在的价值和心灵成长的愉悦,从而形成自身特殊的兴趣爱好和一定的个性特征,促进其成才。校训、校风、学风等是一种无形的校园文化,同时也是一种精神力量,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对他们学习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有着“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例如:厦门大学校训为“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清华大学校训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京大学校训“诚朴雄伟、励学敦行”;这些校训用简练的语言折射出一所大学所追求的一种精神和价值,使得学子们耳濡目染,获益匪浅。

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德育新理念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强调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强调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着力创新方式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 地方高校应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

地方高校培养的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他们将来更多会服务于地方,面向于基层,如果不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不高,品德不好,即使他们拥有再好的技能,也难以对社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甚至会危害社会,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对他们德育进行培养。

三、培养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的主要目标

地方高校是为地方服务的,其培养的人才主要是面向农村、面向企业、面向基层的社会应用型人才,这些人才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提高他们的素质, 就显得尤其重要。不仅要培养他们拥有卓越的技术,还要有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热心,要有认真负责工作的态度, 使他们更好地为地方的建设添砖加瓦。

四、以服务地方为就业指导的德育主线

地方高校的就业市场具有地域性、基层性、压力大的特点,地方高校对于当地的文化、习俗、教育需求以及地方或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较深的了解,我们就要充分利用地方高校的地域优势,更好地把握地方市场的需求, 努力培养出符合地方市场需求的人才。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是为地区的经济发展服务,地方高校大学生在地方更容易找到工作,能够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地方企业因为地方高校大学生勤奋上进,更愿意与他们合作;大学生在地方更容易实现自我价值。综上所述,地方高校的学生应以服务地方为就业的指导方向。

五、德育应回归生活

德育起源于生活,生活是道德践行的土壤。道德只有在学生的生活中才可能被教,真正的道德教育不仅是为了使学生获得关于道德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实践。生活德育模式是在批判传统德育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型德育模式,它包括几层含义:第一,生活即德育。生活和德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他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生活离不开德育,德育存在于生活中,生活德育模式的目标就是不仅使个体成长为一个会生活的人,更要以使其成长为一个具有德性的“大德之人”。第二,生活德育模式的心理学依据是个体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必须以人为本,无论在德育内容还是在德育方法上,都应该考虑高校学生本身已有的认知结构特点、思维方式特性和身心发展规律,同时兼顾社会文化的需要,来设计相应的道德教育课程。第三,生活德育模式着重强调生活。生活不仅包括学校生活,还有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我们应该把个体放在日常生活这个大环境中进行,通过建立和提高个人、家庭、社会和学校之间的道德联系,也就是全民参与式的教育,使个体成为一个有德性和健全的人。第四,生活德育模式强调生活。为此需要我们为个体提供一个宽松、民主、开放的德育环境,使他们在多难的道德环境中,能够辨别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在没有他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做出合乎内心和社会的德性行为。

地方特色文化是指在特定地区长期形成的具有历史继承性、地域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的文化。把地方特色文化融入地方高校德育之中的主要策略如下。

1、利用地方优秀的文化资源,弘扬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性

生活德育模式的心理学依据是个体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必须以人为本,无论在德育内容还是在德育方法上,都应该考虑地方高校学生本身已有的认知结构特点、思维方式特性和身心发展规律,同时兼顾社会文化的需要,来设计与其相适应的德育课程,使学生在德育中能够发挥其主体性。

把三峡文化与三峡地区地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起来,有利于学生产生自觉自愿的认同感,自己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提升他们的主体能力,进而外化为行为。三峡文化在三峡地方高校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无时不有、无时不在,比如成立于2000年的三峡大学,其校名就取自其所在的地理位置之名,其校训“求索”则出自三峡地区文化名人屈原的“路漫漫其修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诗句。这样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强调了德育的实践性, 使学生在情感上更加地认同与接受。

2、借助地方特色文化的德育载体作用,更新德育路径

三峡地区多样性的文化是地方高校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地方高校更好地借助三峡文化开展大学生的德育,不仅能够以新的角度把德育的实施路径与学生的自我教育路径融合起来,而且对于我们更新德育路径以新的启示。

“德育是一个动态过程,德育路径是联系德育主体之间、客体之间、主客体之间的纽带,正确地选择、规划好德育路径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根本保证”。今天大学生道德教育不再是过去单一的课堂方式、理论内容与现实途径, 而是社会与学校、课堂与课外、理论与实践、现实与虚拟等多个生活层面高度社会化、综合化的体系”。因此,德育路径应把多种途径综合起来,经常强化,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运用地方文化资源的生活特征和启示,回归生活

生活即德育,生活和德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他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生活离不开德育,德育存在于生活中,生活德育模式的目标不仅使个体成长为一个会生活的人,更要使其成长为一个具有德性的“大德之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三峡文化中进行道德教育,使三峡文化成为地方高校学生生活与道德的中介,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而且潜移默化地使他们养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样地方高校必将在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继承中焕发生机和活力。

摘要:本文结合我国地方高校特色和地方文化特色,构建我国地方高校德育新模式,这一德育模式既承接我国高等院校的传统德育内容,又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地方高校德育新模式构建有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应用型人才,进而能更好地服务地方、服务人民。

上一篇:输卵管炎性不孕论文下一篇:HIV合并肺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