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比较

2024-05-10

高校德育比较(精选12篇)

高校德育比较 篇1

1 关于中美高校学生德育途径的比较

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对高校学生的德育教育,因此采取更加多样化的途径,让学生朝着多方向发展,就是为了学生能够有良好的品行。然而每个国家对高校学生所采取的措施不同,中国和美国是其中的典范,在德育教育途径上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课外活动

在美国的高校之中,教师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更愿意将课外活动贯穿其中,这样能够让学生的德育教育充满乐趣,而不是呆板无趣。美国高校更加注重为学生提供愉悦的学习环境,在这种氛围之中学习,在活动中感受教育的乐趣。这样学生就会更加容易接受教师的教育,能够在特定的环境氛围之中与教师进行互动,让教师了解自己的想法。在美国的高校之中,几乎都开办了类似于“学生活动中心”的场所,供学生进行活动,当然这个过程会有教师进行辅助,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学生一定的辅导。但是这个辅导更多情况下,是针对学生的德育方面,而不是与课程相关的内容。在学习之中赋予德育教育机会,这样就能够从另外一个角度打开德育教育的空间范围。当然在很多高校之中,学生都自主地开发了类似于美术、音乐等的社团组织,这样能够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展现自身的责任感,体现自己的个性。这样的个性教育更能体现学生的德育教育,虽然没有直接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但是却在德育教育的本质上体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1)

中国的许多高校在最近几年,也将德育教育和课外活动相结合,但是这些活动更多的是为了丰富学生的业余活动,而不是为了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而在校园文化之中,社团将活动都进行了具体的划分,分为德育教育、学识教育、文娱活动等,这样很容易让学生在进行选择时,忽视了德育教育,这样就不能发挥其作用,进而没有办法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1.2 教师的示范作用

美国高校的品德教育更加注重教师的示范作用,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思想品德影响学生的道德观,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虽然在短时间内看不出效果,但是长时间的积累,能够让学生从教师身上学到面对人生的态度。因此为了学生能够有良好的德育教育,美国在德育工作者的选择上,付出了很多的努力,需要道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生的导师,这样能够保证学生接受良好的品德教育。通过这样的措施,能够让学生变得更加有责任感,能够在社会生活之中有较高的行为品质。(2)

中国高校也十分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重视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教师的示范作用,这就是“为人师表”的最杰出代表。虽然如此,但是在对高校德育教师的选择上,却没有美国高校严格,只是将专业教师作为学生的德育教师。这样就没有注重教师的专业知识,从而影响学生的思想言行,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对于学生的德育也十分重要。职业思政教育者更能从专业的角度上对学生进行教育,他们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善,能够让学生对教师更加信服。

1.3 咨询服务

美国的高校都设置专门的心理咨询中心,能够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上对学生进行指导,这些人往往都是心理学的专业人士,能够有更加专业的知识体系。对学生的困境进行处理和分析,往往站在专业化的角度上,会更加理性,想到的方面会更加充分和具体。高校的咨询人员通过和学生一对一的咨询,能够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而采取一些有效的措(下转第55页)(上接第33页)施帮助他们恢复心理平衡,提高心理素质。有了健康的心理,能够保障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美国高校的咨询服务在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中国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一定的参考。

在中国的德育教育之中,几乎没有专门的“咨询服务”,只是辅导员在承担着这样的角色任务。这样就没有明显的教育效果,这就是中国高校德育培养上的一个很大失误,至今任然有这方面的缺陷,没有进行完善和普及。通过这样的咨询机构,能够让学生对咨询人员予以足够的信任,从而讲出心中的问题,这样也就从本质上解决了德育教育的本质问题。(3)

2 中美高校学生德育途径不同对于中国的思考

通过了以上的几个比较可知,中国和美国在德育途径的选择上有很大的不同,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德育教育就是不好的,美国的德育教育就是优秀的,只有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上,从美国的品德教育上进行思考,将中国的德育教育建设得更加符合中国高校学生的特点。

(1)让大学生的课外活动彰显其德育功能。美国的课外活动是中国高校可以进行借鉴的,通过学生的社团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的教育,这样就能避免学生对德育的抵制,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学生的品质。这也是最为有效的方式,让经验丰富的教师做学生的辅导教师,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之中,提高学生的品德。(4)

(2)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卫生教育。中国的高校应该成立独立并且相对专业的心理服务咨询中心,通过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培训,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进而自主地进行改正。这个过程是很艰难的,一旦学生了解到自身的不足,能够为之进行改变,那么就说明品德教育缺失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中国高校的领导要意识到咨询服务的重要性,在社会上广泛征集专业人才,对思政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让德育工作得以稳定、持续地开展。

(3)高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共同促进大学生的德育。只有高校重视学生的品德还不足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度,只有高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共同努力,才能进一步促进大学生的德育。高校要与学生家长之间保持联系,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思想动态,进而在家庭中对学生进行教育。其次,高校要在社会上充分调动积极性,让社会倡导文明的环境,这样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德育提高。社会上可以通过高校学生比较关注的电影或是电视台的娱乐节目,对道德进行阐述,让学生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形式,接受思想政治道德的教育。

中国和美国虽然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别,但这就是国家性质所决定的,在短时间内也没有办法进行改变。但是中国要站在发展的角度上,汲取美国德育教育中的“精华”,为中国高校的学生德育教育锦上添花。只有将中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提高上去,才能让中国在未来发展的途中,有光明的未来。

摘要:由于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上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对高校学生所采取的教育方式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德育教育方面。中国和美国在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虽有不同,但是也有一些相似,本文在此基础上对中美高校学生的德育途径进行比较,主要是为了发现我国在思政教育上存在的不足,从而寻求途径进行改革,增加中国高校学生的德育教育水平。

关键词:高校,政治理论课,课堂效果

参考文献

[1]Audrey L.Rentz.Student Mfairs Functions in Hisher Education[M].Charles Chomas Publisher,1988:103-110.

[2]何艾兵.大学生就业指导概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3.

[3]范华凤.国外大学学生服务机构介绍[J].世界教育信,2007(7).

[4]王小锡,王建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34.

高校德育比较 篇2

一、中西方学校德育的差异分析

1.德育概念上的差异

“德育”,顾名思义,是“道德教育”的简称。西方国家的“德育”的确指的是道德教育,而我国则认为这只是狭义的德育,广义的德育则包括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甚至还包括心理教育、法制教育等等。我们知道,人类最初的道德规范同其他社会意识方面的规范是浑然一体,融于习俗之中的。西方“德育”一词(拉丁语mores)原意即近于习俗,因此道德教育最初即为“习俗教育”,也即“社会意识教育”。到了近代,西方社会随着生产领域及社会生活领域的分化,社会关系日趋复杂化,浑然一体的社会意识渐次分化,形成政治、法律、宗教、道德等相对独立的社会意识形态。道德规范成为独立的社会意识形态后,一方面同政治规范、法律规范、宗教规范并存,另一方面又渗透着政治、法律、宗教的成分,与此相应,西方的道德教育,一方面从社会意识教育中独立出来,与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宗教教育相互并行,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渗透着政治、法律、宗教教育的成分。中国则不然。我国古代就以“道德”囊括各种社会意识,近代社会意识虽在分化中,但分化不充分,传统影响甚大,以致至今仍以“德育”包容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教育。

2.德育内容上的差异

应该肯定,中西方学校德育内容都是极为丰富的,但其侧重点不同。相对来说,中国重视家庭伦理教育,而西方重视社会公德教育,产生这种差别是因为双方的社会结构不同。

在中国,“家庭”“宗族”的地位特别突出,而“社会”意识却非常淡薄,人们往往把“社会”等同于“国家”或“家庭”,甚至把“家”与“国”也等同起来。家庭生活道德规范与社会生活道德规范相通而融为一体,因此,中国德育的内容中家庭伦理成分多一些,“家庭伦理外化”、“社会公德弱化”现象也比较严重,而西方社会中个人和团体的地位比家庭和宗族的地位要高,所以他们特别重视社会公德教育。

3.德育方法上的差异

我国有着悠久的德育传统。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学校德育比较重视向学生传授系统的道德知识和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并强调学生自身的“内省”和“了悟”,因此,在德育方法上比较常用说服教育、榜样示范、情感陶冶、实际锻炼、修养指导等。而西方社会由于受民主、自由、尊重人格尊严等价值观的影响,在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存在主义道德教育理论、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价值澄清理论等指导下,更加注重对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道德敏感性的培养,从而比较推崇道德讨论、案例研究、角色扮演、价值澄清等德育方法。

二、西方学校道德教育对我们的启示

1.合理界定“德育”概念

德育即道德教育,扩大德育的外延,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甚至法制教育、心理教育都纳入进来,这对以上各方面的实施都是不利的。品德的形成、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确立、政治觉悟的提高、法制观念的明确、心理的发展各属于不同层面的问题,其过程与机制相差甚大,不能以一样的手段、方法,通过一样的途径,遵循一样的原则来实施。如教育实践中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被冠以“品德问题”处理,不但无效,反而有害。相对而言,道德教育的研究比较深入,理论建树也比较多,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却几乎还是一片空白,在概念上若把它们混为一谈,这既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和理论建设,也不利于道德教育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此外,我国使用的是“大德育”概念,而西方国家使用的是“小德育”概念,这也不利于我国与西方国家进行交流和对话,不利于我们充分地从西方国家的德育研究成果上吸取有益的经验教训。

2.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精华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无论是海内外新儒家,还是阿尔多诺·汤因比、赫尔曼·卜尔等世界著名的思想家,他们都认为这种道德文化能够促进国家乃至世界的健康发展。新儒学的勃兴,除了本身在理论上进一步的深化和完善以外,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富于儒家文化血统的日本、新加坡、韩国以及香港地区、台湾地区“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从而使新儒家在论证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对经济现代化起促进作用时,获得了最有利的证明。李光耀在总结自己治理新加坡40年的经验时指出,在新加坡的总人口中76%是华人,华族文化注重五伦,他们把社会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而不接受美国人那种无限的个人主义;他们坚信教育和学业成就能为个人、家庭和国家带来好处,因此都主张培养子女,让他们接受训练和教育。这样,新加坡变成了一个凝聚力更强的社会,培养了技术和知识与日俱增的人民,有了一批最富才智、办事能力强的精英分子,加入参政治国的行列,从而加速了经济增长,使新加坡成为一个有秩序、犯罪率低的社会,这和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是—致的。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发展成就,也使新儒家为自己的观点找到了新的论证材料。新儒学思想由海外波及国内,并同国内新儒学思想彼此呼应而风靡全国,归根结底也是因为顺应了国内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振兴经济的大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把儒家经典作为幼儿道德启蒙教材,可见儒家道德文化在人们心目中已重新受到青睐并有重振雄风之势。

3.吸收和借鉴当代西方德育理论、方法、模式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说:“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式。”西方道德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无疑是人类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所以我们应当积极地吸收到民族道德文化结构和民族道德心理结构中去。西方是在多元化政治、多元化政党和多元化信仰的社会背景下形成了以自由、平等、尊重、法制、人权等价值观为核心的稳固道德价值体系的。虽然道德教育理论派别林立,虽然也有社会危机和社会动荡,但这个体系始终没有被冲垮。我们只有在继承和发扬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西方道德中对我们有用之处,才能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稳固的德育体系。

当代西方学者在对道德教育现象进行微观研究时提出了许多道德教育理论,如存在主义道德教育理论、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价值澄清理论、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体谅关心道德教育理论等等,这些理论不仅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提出了道德教育的基本原理,而且还设计出具体的操作模式。例如柯尔伯格等人主张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道德讨论以促进学生道德判断力的逐步提高;拉斯思等人设计了丰富多彩的问题情境帮助儿童价值澄清;麦克菲尔、诺丁斯等人主张尊重儿童人格,引导他们设身处地地去体谅他人、学会关心,动之以情地开展道德教育;谢佛提出要形成一种与儿童道德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道德气氛;纽曼设计的社会行动模式以培养学生作用于事物、影响他人和开展公务活动的能力。

总之,当今学校德育的重心应从单纯传授系统的道德知识和训练良好道德行为习惯转向注重培养适应当代价值多元特点的道德判断力、道德敏感性、道德行为能力,从重视直接的道德教学转向强调间接的道德教育,从封闭的学科性教材转向开放的情景性教材,从以教师的教导、说服、劝诫为主转向以学生的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社会实践为主。

参考文献:

[1]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朱永康.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4]袁桂林.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中外德育时机比较研究 篇3

一、中国古代先哲对德育时机的认识与研究

1.孔孟荀的德育时机思想

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其启发教学实践中认识到了德时机的重要作用。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当受教育者进入积极维状态,产生强烈求知的愿望时,是教育者进行启发教学的最佳教学时机;另一儒学代表孟子在《孟子·尽心上》中提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孟子主张把道德教育建立在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荀子在其教育名篇《劝学》中,提到了德育时机的问题“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称之嗜;傲,非也;嗜,非也,……”荀子这一观点表明教育者解惑要避免急躁和有意隐瞒,应注意观察受教育者情绪变化和神情气色从而掌握其心理变化,把握最佳的德育时机。

2.颜之推的德育时机思想

南北朝时期教育家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提到“及早施教”的思想,并认为道德教育是受教育者教育内容的主要方面。他从受教育者幼年奠定基础和可塑性两个方面论证了受教育者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并认为受教育者早期乃教育的最佳时机。

3.张载的德育时机思想

北宋思想家张载认为:“洪钟未有声,由扣乃有声;圣人未尝有知,由问乃有知:‘如时雨化之者,’当其可,乘其间而施之。不待彼有求有为而后教之也。”张载强调德要“当其可、乘其间而施之”,即根据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等身心发展状况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方法,把握最佳时机对受教育者加以适时适当的引导。

4.朱熹的德育时机思想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朱熹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目的出发,特别强调对受教育者进行道德教育,并继承了孔子的教学思想,提倡启发式教学,主张育者应注意把握时机,对受教育者进行启发诱导,激发受教育者求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在注释《论语》中“不愤不启,不排不发”一章时说: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述其辞。

5.王夫之的德育时机思想

“因机设教”是明末清初杰出思想家王夫之所主张的“因材施教”教育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原则,体现了其注重把握德育时机的思想。王夫之认为,“教者之所以教,学者之所以学,皆以因人心自有之机,而纳之于道”,也就是说教育者之所以能够施教,受教育者之所以能够接受教育,是因为在受教育者身心发展循序一定规律,并存在着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机。

6.陶行知的德育时机思想

我国近代教育家陶行知认为人的幼年时期是进行道德教育及人格培养的最关键期,指出“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凡人生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换句话说,六岁以前是人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须顺着他继长增高的培养上去,自然为社会优良的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

二、国外对德育时机的认识与研究

在西方,教育被视为一种人为善的活动,教育目的包括着德育意图。在古希腊,智者派的杰出代表的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等命题。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美国著名教育学家、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之一杜威,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养成品德。

1. 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卢梭将人的受教育全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他认为道德教育主要是与人的情感相关联的教育,情感的问题主要是对人际关系的一种意识,是在儿童晚期随着对社会了解和接触需要的增强而突出出来的,所以道德教育的实施应该晚些,即对儿童进行德育的时机在儿童晚期。

2.德国著名教育学家康德把儿童受教育过程分为管束、教化及道德陶冶三个步骤。管束是防止本来就有的恶的本性膨胀,抑制天生的野性,保障善的本性向外显露;教化是要教育训练儿童知晓各种社会交往立身处世的礼俗,对问题有分析判断的本领。管束和教化都是为了儿童适应社会环境,在社会上取得较好的地位。第三步是道德陶冶,即教育的最高层次。管束和教化阶段的教育是道德陶冶阶段的基础,因此,道德教育的最佳时机是在儿童的管束和教化阶段之后。

3.英国教育家洛克主张,德育要“及早实践”,提出必须从儿童很小时候起重视对他们的德育,“应该在儿童极小的时候早早加以管教”。可见,在洛克看来,儿童早期是进行德育的最佳时机。

内地和香港的高校德育比较 篇4

一、德育的定义

广义的德育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思想、道德、政治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 包括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社区德育和社会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则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道德和政治等方面的影响, 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 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二、内地和香港高校德育的异同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 分别是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

1. 德育目标的比较。

德育目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它决定着德育工作的方向, 同时也决定了德育内容和德育途径。香港高校的德育目标非常明确, 他们的目的在于培养人格完善的合格公民。从某种意义上讲, 香港的高校德育与其公民教育是一脉相承的, 两者的目标也有很大的相似性, 都强调培养人格健全的合格公民。香港回归祖国后, 其德育目标也做出了轻微的调整, 明确提出了青年一代需要具有民族观念, 不仅要爱港、亦要爱国, 同时不忘在学习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 提升道德水平, 为香港特区的长期繁荣稳定做出应有贡献。

内地高校的德育目标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爱党爱国, 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确立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远大志向, 努力为人民服务, 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等。内地高校的德育目标具有明显的政治倾向, 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确切体现。

纵观内地与香港地区高校的德育目标, 有一个鲜明的共同点, 其最终目标都是为培养具有强烈民族精神、国家观念和拥有高尚品德的良好公民, 并都将民族精神作为了德育目标的核心内容, 其中爱国主义是核心中的核心。

2. 德育内容的比较。

能否实现特定的德育目标, 首先要看德育内容是否合理。内地高校通常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作为其主要内容, 同时兼有传统美德、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以及为人民服务等社会主义科学价值观和人生观等教育内容。但是, 在内地的高校德育中, 并没有公民教育这一项内容, 不得不说, 内地的德育长久以来太过于强调一致性、统一性, 从而导致其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

香港高校的德育包括政治教育、公民教育、道德教育、通识教育等。香港虽受英国殖民统治一百多年, 学校品德教育却保留了明显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如性善论、德治论、等级论、修身论等。同时, 香港作为国际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之一, 其思想观念也体现着中西合璧的特点, 西方社会的三权分立、社会契约论深深地影响着香港青年, 中西方的宗教信仰也在香港这片土地上碰撞出火花。由于香港的特殊历史背景和地理位置, 使得香港高校在德育内容上呈现出中西交汇的混杂性, 对于香港高校来说, 这既是优势, 思想潮流百花齐放;又是劣势, 高校德育背景复杂, 需要谨慎进行。

内地高校提倡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思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时代精神, 倡导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香港高校德育内容则兼容了东西方文化, 既有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 又有西方的科学理性精神, 是中西文化合璧的典范。

3. 德育途径的比较。

近年来, 内地的高校德育积极借鉴国外的优秀德育经验,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在德育方法上不断地进行探索创新, 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内地德育一改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法, 积极探索了社会实践、心理咨询服务、校园文化建设等多种德育途径, 但在实践过程中, 由于经验不足, 难以将这些途径方法推广延续, 从而难以达到预期的德育目标。香港高校一般极少通过正规课程来进行德育, 多数情况下是由隐蔽课程来实现的, 例如, 学校组织各种课外互动、校园活动等。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 内地、香港地区所采取的德育途径不同, 内地多注重课堂教学灌输德育内容, 香港更多的是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和文体竞赛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使其认同自己所倡导的思想观念, 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香港高校德育对内地的启示

1. 内地高校德育内容应突出民族性。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 是一个民族活的灵魂。香港高校德育的最成功之处就是培养爱国、忠诚、有强烈民族精神的公民。香港德育的成功经验表明:民族精神培养越突出, 道德教育越有成效。内地改革开放以来, 青年人受外来文化和思潮的影响, 思想意识方面容易出现混乱, 因此, 应该注重培养青年人的爱国精神、民族精神, 将其作为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 并重新了解、学习其他国家和民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方法途径, 同时大力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将青年一代培育成爱国、爱民族的优秀人才。

2. 内地高校德育目标应把培养合格公民作为立足点。

浅谈高校德育 篇5

刘有锋白雪峰

(延安大学陕西延安716000)

【摘要】随着当前高校学生人数的不断剧增,高校学生的思维和道德水准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校道德观念发生畸变,笔者从几个方面分析了原因,具有鲜明的开拓性和创新性地提出目前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发展方向以及如何开展新形势下的高校德育工作。

【关键词】高校德育;发展;前景。

一当前高校德育的社会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各种体制转换的过程中,新事物、新现象不断涌现,中国社会同时进入了经济社会转型的历史机遇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已经深刻地影响着我们,以至于我们的每一个生活的细节都与之不可分割!中国社会步入信息时代,网络虚拟世界和现实社会的巨大差异,也使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受到较大的冲击和影响。高校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又岂能超然物外。

“在今天,旧的信仰体系(极‘左’的政治狂热)已经消散;新的信仰体系(理性和‘科学’的终极价值目标)在许多人身上又尚未建立,这种真空状态造成了一系列社会和教育上的病态。”在这种特殊的社会过渡状态中,当代中国大学生出现了个性化信仰危机。一份调研报告数据显示,在所调查的大学生中,59.7%的同学希望做对祖国、对人民作出贡献,对社会有用的人,与此同时,助人为乐的道德观却仅得到48.5%的同学的认可。

[2][1]可见,传统道德观念在高校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大学生是社会上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承担着祖国赋予的重大历史责任,他们将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从学校走向社会,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会很自然和现实地展现在他们的眼前。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为主要代表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教育要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一个人。高校德育应该为学生搭建这样一个过渡的大平台。

所谓的健全人格,就是在科学价值取向的指引下,逐渐培养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而且重视和创造学生发展的个性空间,笔者认为这是高校德育的最终目标。

二当前德育面临的两大突出问题

(一)道德标准出现边缘化趋势。一个成功的值得效仿的人,首先就是社会人群中的道德高尚者,道德居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评价的核心地位。然而由于功利主义的盛行,在一些人的观念中个人的成功就是金钱、地位。一些媒体中大肆渲染的“成功人士”,也大多是富者或者“强者”至于名利的来源倒是少有人问津的。尤其值得忧虑的是,由于社会宽容度的加大,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人们对道德的原则标准不再坚持,更有甚者,在道德边缘化的过程中,在一些社会人群中还出现了对高尚价值的公然嘲讽和排斥,这种风气是对传统社会美德和道德公德发起的公然‘挑衅’。

有学者指出,在史无前例的全球化浪潮中,人才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流动,文化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流动。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伴随着全球化浪潮而来的价值观念多元化和由此引发的社会转型期的道德危机和信仰危机也对当前高校德育提出了严峻挑战。正如美[3]

国著名学者麦金太尔所指出:“当前人类的道德实践处于深刻的危机之中,这一危机体现在三个方面:(1)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判断的运用,是纯主观的和情感性的;(2)个人的道德立场、道德原则和道德价值的选择,是一种没有客观依据的主观选择;(3)从传统的意义上,德性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并从以往的社会生活中所占据的中心位置退居到生活的边缘。因此,在当代的道德变化中,便没有绝对的合理权威,从而导致道德危机。”所谓的道德危机,已经在全世界蔓延!

有人用‘世风糜烂’,‘物欲横流’来描述我们生存的空间,可见道德的边缘化所引发的道德危机已经不容忽视!

(二)高校道德观念出现畸形发展。社会转型下的高校文化,个人‘成就’主义开始盛行,过分突出一个人的成就、功绩,大学校园‘另类英雄主义’出现,对某些典型化甚至是极限化的人物进行宣传与崇拜,许多大学生以‘强者’,或‘牛人’自居,盲目攀比,这也体现了社会环境不合理的评价体系造成的负面影响,这样的文化体系的‘感染’,虽然当代大学生的自我个性是得到了张扬,但是中国毕竟不是美国,这样的德育发展理念会对社会造成潜在的道德危机。金钱为本,‘Money is everything.’,以金钱来衡量价值,传统的道德观点逐渐淡出大学生的文化领地,欧美式文化在大学文化占有相当的市场。个性在膨胀、张扬,急于表现自己;大学生充满活力,富于创造力固然是值得肯定的时代品质,如果个性的发展超出社会的约束范畴,则个性与社会公德之间的冲突就不可避免。造成的结果是就是一种畸形。

老板们忙着赚钱,学生们是廉价劳动力,导师成了boss,研究生成了‘worker with no pain.’导师们忙着拉项目,研究生们拼命的做课题,这种状况在高校被逐渐的炒起来了。

“今日的教授已不再是学衔、学问的标志,而是工资的一个级别,一个分配住房的资格,再加上一个享受公费医疗的待遇而已。”某网络博客留言。

学生考证、‘过级’成风,这其实是道德责任淡化的外在体现,是对人文伦理的轻视。有学者指出,现今存在着“五精五荒”的现象,它们是:“精于科学,荒于人学;精于电脑,荒于人脑;精于网情,荒于人情;精于商品,荒于人品;精于权力,荒于道力。”

道德信仰危机在悄然中形成,高校道德观念走向了畸形。[5][4]

三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疲软’的深刻原因

(一)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的到来、改革开放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都引起了我国整个社会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如社会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包括多元社会的形成、多利益主体的出现、个性化凸显等。尤其是社会的多元化,大学生作为社会先进文化的高效‘吸收器’与‘转化器’,多元文化对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直接接受先进科技知识与文化的同时,他们的个人意识、个人需要与个人欲望得到了加强,个人主义彰显,对经济利益的格外看重,如此产生了高校德育主体对德育的轻视,甚至是怀疑等等不良社会现实。

(二)社会道德标准的变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引起道德体系的变化,使道德标准从重义轻利发展为重利轻义,从封闭的中国传统到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与渗透,从物质型的道德追求到精神型的道德的需求等。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用性和多变性的社会生活对我国原来的传统道德体系发起的强有力的冲击,当社会生活的差异与不平等已经明显出现时,人们就会开始反思甚至打破自己原来所恪守的道德准则,放弃道德理想,而单纯的追求经济利益,于是整个社会就会出现道德信仰危机。这种社会现实与大学生崇高的社会理想发生了激烈的冲突,高校德育就是在这样的‘夹缝’和背景中艰难开展,这是造成当前德育工作‘疲软’的又一个主要原因。

(三)德育的不科学与呆板。当前高校德育的方法不科学、形式单一。道德教育应重在感染与滲透,而不是一味的‘推销式’的灌输,不应强求道德标准的整齐划一,道德教育本身应该是一个长期性和渐进性的工程,不能靠一朝一夕。德育也绝对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必须从小开始教育,如果在一个人的早期不强调这些,而单单要在向社会过渡的大学德育教育一个环节中收到很大实效,这本身就是不科学的,会造成高校德育工作‘负担过重’,这潜在的造成了高校德育工作难以开展的一个原因。

目前我国高校的德育分为的几个层次,有理论教育,这又可以分为这直接教育和间接教育,直接教育,直接地向学生传授和灌输价值观念,一般由人文社科部门进行统一教学,如高校开设的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马列哲学,毛概,邓论和三个代表等;间接教育;有行为教育,指导和规范学生的道德实践及日常生活行为,由行政职能部门负责。实际情况是这样两个层面基本脱节,致使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背离,这只是高校德育的表面现象。实际的效果是,高校德育虽然重要,不可或缺,但是无法真正的得到实施与贯彻,这不像自然科学课程,学生打个优秀,基本上可以承认此学生的基本功已经过关,但是思想品德的教育与深入,很难量化,从而高校德育成为大学教育的一个‘怪现象’——既无法强化,又不能砍掉!

以上三个原因造成了当前高校德育工作收效甚微的主要原因。

而追根溯源,高校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必将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深刻的变化,一味的追求高校的独特性,而忽略了其作为一个‘大学校,小社会’的社会职能,也势必将改变高校的发展方向,最终丧失其社会职责。所以结论是,高校德育必须在权衡社会大环境以及学校小环境的关系利益下开展,这是一个必然的选择,也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必然的社会基础。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高校德育工作其实也是社会各方面利益冲突的平衡体,所以高校德育应当推行宽容、开放式教育,既要“独善其身”,又要“兼济天下”,方可收到实效。

四顺势而动,开拓创新

高校德育作为一个具有很大柔性的实体,由于它的存在不能简单的加以量化,而它的作用的发挥又是潜移默化,但是它的价值却又是极其重要的,所以高校德育就显得异常的特殊。

高校德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做好规划、循序渐进、勇于创新,以求实效,要树立开放式的德育教育观念,寻找大学生德育的新的切入点。根本的路子应该是找到一条让大学生能够自觉接受并不断内化,最终体现在其行为中,以达到人格健全的现实途径。

在德育方法上要突破以往局限于课堂上坐而论道的方法,扩大德育的空间和影响要走出校门,拓展德育的空间;德育,应该贯彻于高等教育的始终,作为高校教育的一个‘软环境’,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道德发展观,使学生既具备基本的道德美德,比如诚信、求实、乐观、进取、大度、宽容、富有同情心等等的优秀品质,高校德育,应充分发挥‘德’的作用。在当前高校德育改革中,如果打着德育科学化的旗号,不顾教育内容的人文性特点,仅凭直观的想象和臆断,使德育量化考核,这势必使高校德育工作前途更加暗淡。

(一)把握时代精神,健全人格体系。鼓励当代大学生彰显个性、注重个人利益观念的同时,把集体主义的教育和谐的融入其中。要健全人格,没有集体荣誉感和合作精神的知识青年已经和时代精神——合作,不相符合,必将被社会所遗弃;要健全人格,忽视个人意志与个人利益,仅仅强调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亦与时代精神——人本,格格不入,这必将造成大学生道德理念的内外矛盾。所以要改变这一现实,唯有紧紧的把握住时代的精神与脉搏,顺应历史的潮流,更新道德理念,理顺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才能逐渐地引导大学生向健全人格的方向发展。

(二)建立高校德育的长效机制。德育教育,要依靠不同时期的德育教育的衔接才能完成,不能仅仅寄希望于高校德育,高校德育只是其中的一个关键阶段,专门化的德育教育

和完善化的德育体系是高校德育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课堂内外的相互补充,个体教育与群体教育并举,才能把高校德育工作深层次地进行下去。

(三)发挥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在学校范围内,广泛深入和阶段性的开展学习先进,践行先进的活动,向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学者、专家学习,向各行各业的模范学习,如向激光专家马祖光院士学习,向人民警察任长霞学习,向人民公仆郑培民学习,等等,我们周围不是缺少先进,而是缺少发现先进的眼光和向先进虚心学习的态度;让当代大学生在广阔的社会实践的舞台上得到锻炼,如高校每年寒暑假定期开展的大学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大学生朋友参与其中,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团对,让多少有志青年受到熏陶与锻炼,要形成一种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学生乐于接受的高校德育——大学生社会实践。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所大学就是一种文化,比如清华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立校;哈工大以“规格严格,功夫到家”为本;浙大以“求是”为训;香港中文大学的“博文约礼”等等,这些不光说明了一所大学各自具有的特色,同时也涵盖出不同的大学所呈现出不同的独特文化。

校园文化是指在学校校园区域中,由学校管理者和广大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等活动中创造形成的一切物质形态、精神财富及其创造形成过程,它是学生德育的集中表现,它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具有导向、激励、陶冶、规范等方面的功能,对德育目标的实施与实现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大学作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是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因而作为社会文化一部分的高校校园文化,具有极其旺盛的生命力和个性魅力。这样就形成了有高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五)注重个性培养。高校德育应以培养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为目标,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旨。当前存在的问题,不合理的高校人才选拔评价机制,过分重视学生的成绩表现,而忽略了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比如,我们通常称某某同学,工作能力很强,可能指的是他在学生社团组织中表现突出或扮演重要的角色,这样的学生是比较多的;我们也通常称某某同学,成绩很优秀,指的是他的学分成绩排名靠前,这样的学生也有很多。其实高校德育工作,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在校期间,发掘他的特长与兴趣爱好。我们开展“两课”,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同时,不应该‘一刀切’,硬是把所有高校都拉到一条起跑线上!具体的说,应该培养这样的当代大学生,喜欢学习、科研的,鼓励他们,提供条件,早下实验室进行科学训练,同时应该让他们在课外生活中,学会起码的科学管理的方法和手段,这是十分必要的,也会使其将来受益匪浅;喜欢社会工作的,可以让他们在社会上担当兼职,在学校组织社团中得到应有的锻炼和成长,同时应该鼓励他们树立积极的求学态度和对待科学的态度;还有喜欢创业的,喜欢文艺的等等,应该区别对待,各尽所长。

(五)开展高校网络德育教育。网络时代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今天的大学生已与网络打成一片,网络文化已经成为高校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我们放弃网络这一阵地,从某种意义说,就等于放弃了一种‘鲜活’的教育途径。反过来,网络内容形形色色,如果这块阵地不加占领,网络对学生的文化侵蚀一旦造成,要进行再教育,无论是成本还是效果都将大受影响。大学德育要进行网络教育,要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多元文化、多元价值通过大众传媒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高校德育必须要积极回应多元文化的挑战。要发扬民族优秀文化,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光大和再现中华文明灿烂。我们既要使大学生了解与熟悉世界各[6]

民族的思想文化,又要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大学生认识到: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顺势而动,开拓创新,以健全人格为目标,进行全新的高校德育建设,培养全面发展与个性张扬的当代大学生。

参考文献:

[1] 檀传宝.信仰教育与德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6

[2] 李志东.当代大学生政治观、道德观价值观调查研究Ⅲ[J].广西师大学报

[3] 应治召,陈运庆,王刚.社会转型期高校德育创新研究.[J].江苏教育科研,2006(5)

[4] 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1

[5] 马钦荣.大学的使命:科技、人文、伦理的整合教育册.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

中美青少年德育途径之比较研究 篇6

[关键词]中美,青少年德育,首属群体,次属群体,非政府组织。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9)04-0018-04

中美两国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迥异,家庭、学校、宗教、社区、大众媒体以及非政府组织在两国青少年德育中的作用有着较大差别。家庭作为首属群体的主要形式,在两国都是典型的传承伦理规范的载体,但具体作用又有所不同。学校、宗教、社区、大众媒体等作为次属群体的几种基本形式,在两国青少年德育中各自的重要性也不尽相同。除了首属群体与次属群体之外,青少年NGO(非政府组织)这种新兴的教育载体,在中美两国青少年德育中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本文拟从首属群体、次属群体和青少年NGO三个方面对中美两国青少年德育的途径展开通观的比较研究。

1首属群体家庭的职能比较

首属群体又称作初级群体,是社会群体中最基本的形式,也是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础群体。如家庭、邻里、游戏伙伴等,都属于首属群体。首属群体具有规模较小、面对面交往、认同感强烈等特性。家庭作为青少年个体的首属群体,在中美青少年道德教育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但基本职能却有很大不同。

1.1中国家庭教育承担了重要的伦理传承职能

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家庭在未成年人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形成了丰富的蒙养教育思想。例如,强调蒙以养正,主张当婴幼儿智慧蒙开之际就施加正面影响,开发其智慧,促使孩子更好地成材。强调教育贵早,“以豫为先”。再如,强调未成年人教育德教为先,提倡将德育放在家庭教育的首位,对婴幼儿期、少年期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施行不同的养成教育内容。此外,强调耳濡目染、循序渐进的教育方式,主张从青少年日常生活接触到的“眼前事”进行教育训导,并注重良好环境对其品德形成所具有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今天的中国更加注重家庭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作用,并承担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价值观中伦理规范和伦理道德传承的作用。一方面,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在五千年的文明洗礼中孕育了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形成了影响深厚的传统伦理道德,如忠国家、孝父母、敬长辈、讲谦让、重诚信等。除去一些带有明显糟粕性的封建文化残留外,很多优良的传统价值理念还值得继承和发扬。中国家庭从小就注重让孩子懂得做人的道理,分清对与错,培养其良好的分辨是非的能力;同时注重对孩子伦理规范的教化,将纲常伦理教育作为对其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例如对孝悌伦理的宣扬和对血亲伦常的灌输等。此外,中国家庭注重对青少年社会公德的教化,是传统社会道德教育的首要执行者。例如,父母从小就会教育子女要懂得尊敬长辈、谦和忍让、诚信友爱等,并从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培养这样的伦理意识。

另一方面,中国家庭也是社会主义道德观教育的重要载体。“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对每个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则要求公民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尊老爱幼敬贤、团结友爱、见义勇为、待人和气、文明礼貌、讲究卫生,保持环境整洁等。中国的家庭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长期受社会主义教育的家长对社会主义国家和制度、党的基本路线的认同感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同时,家长对社会主义公德中爱祖国、爱集体、爱社会主义等道德规范的日常践行也会通过日常生活的各种方式表达出来,对子女具有不可忽视的感染力。

1.2美国家庭教育承担了部分宗教教育职能

中美两国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家庭在青少年道德教育扮演的角色具有一定的差异。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家,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丰富的文化传统和严格的伦理规范,中国的家庭在伦理教育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美国作为基督教文明的国家,宗教在人们的伦理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基督教文明中的宗教价值观深深地规约着美国的伦理道德,而家庭则在宗教伦理的传承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美国人对宗教的信仰,受家庭的影响很大。尤其在孩童时期的未成年人,对于宗教的热情、信仰等深刻地受到父母的影响,父母的宗教选择和信仰直接影响了子女的宗教观。据一份调查显示,在回答“你的家庭在形成你的是非信仰中起多大作用”这一问题时,在“悠闲的一代”中,近百分之八十的人回答“起极大作用”[1]。例如,每逢宗教举行活动,参加的青少年很多,但其中很大部分都是随父母去的。因此,耳濡目染的影响使得未成年人与父母的宗教观往往相同或接近。

另一方面,美国家庭还深刻影响着青少年的“公民宗教”信仰。所谓公民宗教是把上帝的意志和民众对民主、自由、平等的追求结合起来的一种具有宗教色彩的民族精神的体现。公民宗教是美国社会的凝聚力量,是在一体化的国民生活与信仰多样性之间建立联系的桥梁,体现着美国的民族精神。或者可以说,公民宗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美国的国民认同感和国家道德。除了作为国家行为的铺天盖地的灌输,美国家庭中的父母在对青少年的公民宗教教育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美国家长由于受封建家长制旧意识影响不太严重,常常采用民主、平等的教育方式、方法,使子女从小能体会到美国式的民主、平等价值观。再如,很多美国家长喜欢将自己一辈子奋斗中最精彩的部分讲述给后代,突出人格和精神的力量,向他们传输美国式的奋斗精神。

2次属群体学校、宗教、社区、大众媒体的职能比较

次属群体又称作次级群体,是用来表示与首属群体相对应的各种群体,如学校、宗教、社区、大众媒体等。一般说来,次属群体规模比首属群体要大,成员较多,有些成员之间不一定有直接的个人接触,群体内人们的联系往往通过一些中间环节来建立。

2.1中国青少年德育中学校作用突出,其他为辅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历代统治者都非常注重学校教育及其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社会主义中国更加重视学校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方面的作用,并将其作为最主要的教育渠道之一。从狭义上说,中国学校的道德教育包括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进行的公民道德教育,例如道德知识、传统美德、社会公德以及道德信念等。从广义上说,还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以民主自由观念、法律法规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国民素质教育等。

中国学校主要通过这样几种途径开展学生道德教育:第一,系统的思想理论教育。例如,中国各级各类的学校都开设了系统的思想品德课程和政治理论课程,包括思想品德修养常识、法律知识、社会发展简史、政治经济学、哲学、国内外时事政策等课程;第二,党团组织和党团活动等。中国无论各级各类的学校都设有党团组织。例如,在高校中,党团组织具有极强的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功能,尤其是进行社会主义公德教育的重要方式;第三,各种课外活动。中国各级学校常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帮助他们了解国情、体验中国文化。例如,组织学生参观名胜古迹,加强传统文化和伦理教育,使其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伦理和道德文明。

中国是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家,但作为青少年德育载体而言,宗教在中国的作用是有限的。社区、大众媒体等次级群体在中国青少年道德教育中却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中国城乡中的居民小区、某些行业成员的宿舍区、乡(村)民聚居区(点)等,以及与它们相配套的居(乡)民委员会、治安组织、粮油副食店、文化娱乐场所等,还有各居民区制定的公约、乡规、守则等等,是社区概念在中国城乡的具体实现内容[2]。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中国社区教育可以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实现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属于典型的隐性教育形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方法灵活的社区教育可以提高青少年的实践能力,并通过这些活动向其教化良好的社会道德规范,帮助其增强道德认知和是非鉴别能力。

大众媒体包括广播、电视、电影、报纸、书籍、刊物、网络等。在中国,它们是党和政府进行国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进行青少年教育基本途径之一。例如,通过向学生发放具有道德和政治教育意义的书籍,在电视上播放有关社会公德教育的公益广告,拍摄关于榜样学习的教育影片等,都可以起到良好的青少年德育的作用。当今时代,网络等通讯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网络教育对于青少年道德教育来说,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平台,中国开始日益加强这方面的建设和管理,这也是中国青少年道德教育有待提高的领域之一。

2.2美国青少年德育中宗教作用突出,其他并存

如前所述,美国非常注重宗教伦理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宗教在青少年德育中作用突出。作为基督教文明国家,虽然美国的科技发达,人们普遍相信达尔文进化论,但宗教作为一种精神生活的重要形式和途径,在美国国民的精神信仰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一方面,美国通过基督教道德教育来建立美国式的道德基架;另一方面,美国通过“公民宗教”教育来建立爱国主义精神和美国式奋斗精神。因此,在美国国民道德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中,宗教具有突出的地位,很受重视。例如,虽然美国公立学校的教育在形式上同宗教分离,学校不可以支持或带领学生去相信某个宗教,但其课程可以教学生认识宗教,并允许学生参加宗教活动,而且如果当学校活动和学生的宗教信仰相抵触的话,校方不可以勉强学生参加校方活动。

美国的学校担负着重要的道德教育的职责。虽然美国历来鼓吹教育的民主性和互动性、反对单向的灌输式教化,但并不意味着绝对没有灌输式教育。例如,在美国,学校开设了大量的与德育相关的课程,如社会课、公民课、历史教育课、政治和法律课、宗教教育课等。上世纪末,美国开始明文规定学校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例如,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996年刊登的一篇文章《读、写与是非》,副标题就是《学校教育中“回归基本课程”的教育逐渐包含了教育》,这篇文章反映了美国学校在德育中的地位被重新重视了起来。

社区教育也是美国独具特色的青少年道德教育途径之一。美国的社区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社区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有紧密的联系,例如治安、教育、宗教生活、生活服务、娱乐等。对青少年而言,社区教育是以发展相当于高等专科职业学校的社区学院作为重点,把社区教育主要看做是社区学院的一个社会职能,重视发挥社区中心学校和大学的普通教育学院推广部的作用,通过社区学院进行高级职业教育。

在美国,传媒对公民往往起着一种导向性“舆论监督”的作用,因此也是对青少年进行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有力工具。在众多的大众传媒中,电视、电影、广播、电脑网络、书籍、报纸等是最重要的载体,这些载体构成了一个立体的教育架构,将美国式精神和道德灌输到青少年的头脑中。例如,电视原本作为一种娱乐性工具,却同时扮演着对青少年进行政治教育和道德教化的工具,历次美国总统选举进行的政治宣传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再如,好莱坞电影不断拍摄出反映美国式政治精神和道德观念的“大片”,表面上是一种消遣的物品,实际上却不仅教化了美国青少年,而且将这些价值观输出到了世界各地,影响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3青少年NGO的职能比较

NGO是英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一词的缩写,直译为“非政府组织”。中国NGO的发展目前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青少年类的NGO组织也相对较少,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的作用相对有限,但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美国NGO已经非常发达,相关的青少年性质的NGO也已相当发达,并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3.1中国NGO青少年德育刚刚起步,但发展迅速

总的来说,相对于美国有众多NGO在青少年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某些社会团体、教育基金、学生组织、大学协会组织等,中国关于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或者对其具有直接影响的NGO并不多。例如,尽管中国青少年社会团体近些年来发展迅速,但除了多数规模很小的组织以外,少数较大组织都带有一定政府性质,如多年来为首都社会服务事业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北京青年志愿者协会,虽然具有一定的非政府组织特性,但基本上还是在北京共青团领导下工作的。再如,较大的教育基金多是政府性质的,如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是2006年经由国务院批准,由教育部、财政部共同支持发起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另如,虽然中国的学生组织和大学协会在学生生活中具有重要影响,但也大都具有官方组织色彩。

尽管如此,近年来中国青少年NGO从无到有,发展迅速,出现了一批对青少年道德和素养提高有所影响的NGO。例如,2008年中国汶川地震后,各类青年NGO组织浮出水面,从事各类志愿活动,无论是在抢救人员、筹集运送分配物资、人员心理疏导、灾后重建等方面,都表现出了值得尊敬的奉献精神,获得了广泛的赞誉,为青少年品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素材。如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在募集资金,动员社会各种力量参与抗震救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此外有很多年轻人组成的数以百计的小规模NGO,如“5.12昆明救灾援助组”、“广东狮子会”、“自然之友”、“厦门绿十字协会”、“福建同仁”、“麦田计划”等,都在抗震救灾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细致专业领域,如心理救助、学校重建、孤儿抚养、个案关怀、家庭回归、社区建设、文化恢复等方面甚至具有一些政府部门所不具备的优势。这些NGO行动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演绎了青年人追求品德进步的动人事迹,为青少年品质德行的修养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总之,中国青少年NGO发展刚刚起步,但从无到有,发展迅速。虽然影响力尚小,且有资金不足、经营散乱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随着中国青少年德育工作的推进,中国青少年NGO必将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3.2美国NGO青少年德育已经较为成熟

在美国,有各个阶层、各种成分的青少年组成的社会团体或志愿者活动组织,如城市志愿队、和平队、环保队等。美国教育家认为,参与社团或其他社会机构的志愿活动可以对青少年起到净化心灵、提升道德的作用,因此道德品质教育的长期健康发展就需要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例如,以“重视品质同盟会”(The Character Count Coalition)和“品质教育联合会”(The Character Education Partnership)为代表的民间机构,定期举行研讨会、建立资料库、出版教材,并帮助社团组织开展“品质教育”活动。再如,美国的很多志愿活动组织积极组织青少年参加各种社会志愿活动,参加环保服务、贫困支援活动等,从而培养其责任感,提高道德修养和社会认知能力。

教育基金在美国青少年教育中不仅起着提供充足资金的作用,而且起着提高青少年道德修养的辅助性作用。例如,卡内基基金会(Carnegie foundations)和在它之后成立的洛克菲勒基金会(Rockefeller foundations)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已经建立了一套相当规范的运作模式,并至今对美国教育事业产生着影响[3]。这些基金一方面向教育事业资助了丰厚的资金,通过其选择性的支持来影响美国教育结构,另一方面也通过它们的“基金精神”,深刻地影响着美国人的教育观,并用这些基金所倡导的服务精神、政治价值观和职业精神,深刻地规约着基金所覆盖的所有青少年学生的道德规范。

学生组织是青少年自己的组织,是青少年自己组建并负责管理的组织,其中多数都属于非政府组织。例如,基督教青年会(YMCA)就是影响力较大的一个。美国50多个州中40多个州都有由YMCA赞助的“青年政府”(Youth In Government,简称YIG),让中学生来模拟政府运作,学习行使民主权利,锻炼领导才干,激发他们的公民责任感和培养其良好的品质素养。这种实实在在的民主实践,对年轻人的价值观、社会观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就曾经在这样的“学生政府竞选”中“当选总统”。这些类似的学生活动,直接影响着成长期的青少年,对他们的政治观、社会观和精神素养都产生着极大的影响。

在美国,大学协会组织对青年大学生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些协会中,有的是“半政府”性质的,有的则是非政府性质的。例如“美国州立大学和赠地学院协会”与“美国社区学院协会”就是具有“半政府”性质的大学协会组织,“美国教育理事会”与“美国州立大学和学院协会”则是全国性的、非政府性质的高等教育协会[4]。非政府性的大学协会组织一方面以代言人的身份与政府、社会“对话”,另一方面不断实践着其组织精神,提倡教育的公平,倡导大学生教育中品质教育的重要性,推动学生教育的全面发展。此外,有的大学协会常常组织学生开展广泛的社会活动,如募捐、灾区救助、社区服务等,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其基本的道德素养,从而为青少年学生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对其品德修养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除此之外,在美国,对青少年道德教育具有影响的NGO组织还有很多,这种新兴的、发达的NGO教育形式对中国这样一个NGO教育刚刚起步的国家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地学习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立思.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1999:83.

2 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12.

3 [美]阿尔巴赫,等.21世纪美国高等教育:社会、政治、经济的挑战[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43.

4胡娟,李立国.大学协会组织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Comparative study on ways of teenager

moral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SONG De-xiao

(School of Marxism Studies,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100872,China)

AbstractAs far as the methods of moral education of teenagers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the primary group,families,play a different role in the two countries,that is,the Chinese family takes a responsibility of inheriting Chinese traditional ethic but the US takes a responsibility of inheriting religious ethic of Christianity.On the other hand,the secondary groups such as school,religion,community,mass media,also play quite different roles in the same field in two countries.For example,in the secondary groups,school is the first strength in China but religion is the first one in US accordingly.Furthermore,as a rising way of moral education of young people,NGO is increasingly playin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ield of teenagers' moral education both in China and US.Definitely,relative to the straggler China,American youth NGO is mature and laudable,but the former actually now expand as soon as possible.

中美两国高校德育途径之比较 篇7

2006 年9月起实施的新课程方案包含了四门课, 此外各校还结合实际情况, 主张发挥各科教学中的德育功能, 结合教学相关内容和各个环节, 有机地对学生实施德育。我国学校德育的课外途径主要有:

(1) 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发挥校园物质环境、校园精神、文化科技体育活动的德育功能。

(2) 心理咨询, 除了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外, 我国各高校近十年来普遍重视学生心理疏导工作, 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了解和解决学生情绪、情感等心理层面的问题, 促进道德教育。

(3) 军训、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各高校把军训作为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国防观念、提高纪律意识的重要方式。大学生社会实践范围很广, 这些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 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培养开拓创新意识。

(4) 党团组织活动。在我国高校, 党组织一方面整体把握学校德育全局, 另一方面通过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党员的培养和教育引导其树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

2 美国高校的德育途径

美国的德育途径是多渠道的, 他们更多地注重通过学生自我教育、管理、活动和环境影响等途径实施德育, 突出德育工作的渗透性、活动性和实效性, 这是美国德育途径的基本特点。

(1) 设置通识课程进行德育。美国各大学普遍开设通识课程对学生进行德育。通过这些课程,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的教育, 目的是培养“好公民”。

(2) 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进行德育。美国大学注重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服务, 增强德育的实效。这些实践活动弥补了课堂教育的不足, 成为美国大学德育行之有效的途径与方法。

(3) 运用心理咨询进行德育。美国几乎所有大学都设有心理卫生、心理咨询类机构, 这类咨询机构集中了一批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专家全面为学生提供各种咨询。

(4) 利用大众传媒和社会环境进行德育。美国高校重视大众传媒的作用, 倡导美国精神和价值观。通过社会公共环境的情境熏陶、渗透作用对学生进行德育在美国具有典型性。

3 中美高校德育途径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3.1 中国学校德育途径与美国学校德育途径的共同之处

(1) 从课堂教育方面, 中美都以课堂教学灌输各自倡导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终目标都是培养两国需要的合格的接班人, 两国高校所采用的德育基本方法仍然是传统的班级集体性教学形式。

(2) 从课外教育方面, 中美两国德育都以实践作为德育效果内化的主要手段。中美两国都根据本国高校的已有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广泛地采用各种实践方式, 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理解、贯彻各种道德原则, 使其真正内化。

(3) 以多种现代化手段增强德育的实际功能。随着教育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 现代化手段不断被运用到中美德育中。除了在校外利用社会文化机构和大众传媒对学生施加影响外, 学校还采用广播、网络、校刊等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

3.2 中国学校德育途径和方法与美国学校德育途径和方法的不同之处

(1) 课程内容方面的差异。美国高校的德育途径是将教育内容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学习等实际生活中, 由点到面。而中国德育教育课程内容注重理论体系的整体性, 强调概念、原理的灌输。

(2) 课外德育的差异。我国高校的课外德育主要通过入学教育、军事训练、校园文化等来实现, 美国除了有我国的这些途径之外还有种类繁多的生活指导, 更深入学生生活, 也可以说更为“实用”。

高校德育比较 篇8

一、我国广东与香港地区以及美国、新加坡高校德育的目标、内容和途径

1.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是一个国家教育的阶级性、政治性的集中体现,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决定着德育工作的方向,也是衡量和考核德育工作成效的尺度。世界各国(地区)不一定都明确采用“德育”的概念,但实际上各国(地区)都普遍重视德育,都有德育的具体目标和任务。

我国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始终把道德教育摆在教育的首位,始终把谋求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作为人生理想的主旋律,注重培养人的群体意识,比较淡化人的独立意识和锐意进取精神的培养。1995年,国家教委颁布试行的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指出,高等学校的德育目标是:“使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献身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方法论,走与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自觉地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勤奋学习,勇于探索,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并从中培养一批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广东省与全国其他各地高校一样,无不用各种形式和内容去实现这一德育目标。

香港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香港回归祖国后,高等教育不再受殖民统治的控制和殖民文化的浸染,在“一国两制”的体制下,其德育目标提出要为特别行政区的稳定和繁荣,为“港人治港”服务,即“培养年青一代具有国家、民族观念,爱国爱港,在德、智、体、群、美各方面全面发展,充分挖掘潜能,有良好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适应香港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种人才”。

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资本主义国家,逐渐形成了多元性的文化,其德育目标比较开放,呈现出多元化、多样性的特点,至今没有一个统一表述的大学德育目标。总的来说,美国高校德育目标的基本内涵为:通过德育,使学生热爱美国,形成对美国政治制度的忠诚,遵纪守法,成为具有健全人格、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积极进取的美国公民。可以说,美国高校德育的目标就是培养“我是美国公民”的公民意识,使青年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对国家的忠诚感”,且富有民主精神、勇于开拓。

新加坡是一个以华人为主的移民国家,被称为“兼存东西方、汇合百家文、流传千国语、容纳万种宗教”的国家。目前,新加坡高校的德育目标就是以新加坡政府提出的五大共同价值观,即“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尊重个人;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为德育总纲,使学生成为有国家意识、有社会责任感和正确价值观,能明辨是非的良好而有用的公民,使学生树立对国家和社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培养“我是新加坡人”的民族意识,增强国民的内部凝聚力、向心力。

纵观中国广东省与香港地区以及美国、新加坡的高校德育目标,都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民族性,德育最终的政治目标都是培养各国(地区)所需的具有国家观念、民族精神和良好思想品德的公民,其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各国(地区)德育目标的核心内容。但各国(地区)高校德育目标所体现的阶级性、政治性不同,从表面上看,有的没有或很少有政治性的成分,但实际上是以隐蔽的形式体现其政治性要求,为实现其政治目标服务。我国广东高校的德育目标和国内其他地区高校一致,政治倾向比较明显,反映了意识形态和价值导向上的社会主义性质。

2.德育内容

高校德育内容不仅体现德育的性质,而且是实现德育目标的重要保证。

中国高校的德育内容设置上,突出强调统一性、一致性,其中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一直是中国高校德育的主旋律,在整个德育中居于主导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同时,在注重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修养、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价值观;有社会主义的公德和道德品质;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力量,有良好的行为举止和修养水平,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意识,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

香港虽被殖民统治156年,却深受以儒学为主导的中国传统伦理的教化与影响,如性善论、德治论、等级论、修身论等。[1]同时,受英国殖民统治的历史使香港大学生的头脑里深深地打上了西方政治理论如天赋人权论、个人主义论、社会契约论等的烙印。西方的基督教、中国的佛教、道教等宗教信仰和宗教文化、宗教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香港大学生。这种“华洋杂处、中西交汇”的状况,使香港高校德育的内容具有混杂性的特点,体现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与西方道德的兼融合一。香港高校的德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政治教育、公民教育、道德教育、通识教育。[2]42-46

美国的主流文化主要由三种文化体系构成:宗教文化、共和文化和个人主义文化。三种文化体系深深地影响着美国高校德育的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公民教育、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道德价值观教育、以社会行为准则为核心的健康人格教育。[3,4]

新加坡虽是儒家文化圈中的一员,但深受西方思想和文化的熏陶,因而其德育内容对东西文化兼容并蓄,既学习西方重民主和科学、崇尚自然和理性,又注重灌输东方的价值观念和道德传统。新加坡教育部对高校德育内容没有统一和具体的规定,不同高校有不同的德育内容,主要包括儒家伦理教育、共同价值观教育、品格教育、国民教育。在德育的过程中,新加坡高校倡导三位一体——国家、社会、个人三者利益兼顾的教育方针,强调东方传统价值观与西方优良传统的平衡。

总的来说,美国高校向学生灌输的是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国广东高校倡导的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核心的人生观、价值观;我国香港地区和新加坡的德育内容则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性,既强调儒家伦理价值,同时吸取西方的科学理性精神。

3.德育途径

中国广东的文化属岭南文化。广东高校的德育积极借鉴世界各国德育的经验,不断更新观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其德育途径主要有: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心理咨询、社会实践。

香港高校一般没有单独设立德育科目,德育的内容通过正规课程、非正规课程和隐蔽课程等途径来实现。[2]68-73

美国在德育中一贯坚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主体作用,通过师生双方平等交往、交流、对话等形式,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社会主体意识的人。其主要途径有:一是课堂教学,这是对学生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二是注重隐蔽课程的潜移默化教育;三是心理咨询;四是宗教活动;五是社会服务。[5]

新加坡的德育途径主要是德育课程、道德实践和立体的德育网络,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德育方法上,把东方注重系统道德规范教学与西方注重培养道德思维判断力有机结合起来,引进西方先进的教育方法,如文化传递法、价值澄清法、道德认知发展法。[6]

综上,中国广东省、香港地区以及美国、新加坡在德育途径上均利用课堂教学灌输各自倡导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重视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各异的学术和文体活动进行德育,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但各国(地区)的实施途径也表现出一些特殊性。

二、香港地区以及美国、新加坡高校德育对广东高校的启示

1.广东高校德育应突出民族性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强大精神动力,世界各国(地区)都意识到民族精神应成为道德教育的灵魂。香港地区和美国、新加坡高校德育的一大特点就是培养热爱本国、忠诚国家、具有民族精神的公民。这些国家(地区)道德教育的成功经验表明:民族精神培养越突出的国家,道德教育就越有成效。这种寻根意识已成为当今世界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广东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和经济发达地区,受资本主义文化和各种西方政治思潮的影响最直接,因此,更应该以培育爱国精神、民族精神为核心目标,把德育植根于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之中。借助岭南特色的文化元素、符号,重新审视、阐述、理解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价值精髓,认识和筛选其他民族和国家爱国主义教育的有用东西,大力弘扬本民族本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富有民族精神的一代英杰。[7]

2.广东高校德育应把培养合格公民作为德育目标的立足点

香港地区以及美国、新加坡都把大学生的公民教育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德育目标的基点在于培养合格的本国公民,德育内容从整体上看也是围绕公民教育进行的。这些国家(地区)并没有要求通过德育把学生培养成思想道德水平很高的一部分人,而是强调学校德育目标与公民教育目标的等同性,强调健全人格和个人完善。而广东高校没有专门的公民教育内容,德育长期以来存在政治化、理想化、绝对化等倾向,德育曾一度被认为就是政治教育,最终导致了理想取向的单一化和道德教育的空泛性。

广东高校在实施德育过程中,往往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对于学生道德行为的训练和养成重视不够,道德教育无法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出现了德育与社会的发展和变革相分离、与受教育者的自我实践相分离、与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思想需要相分离、与社区和家庭的影响相分离、基本的公德教育与高层次的思想道德教育相分离的现象,一些大学生连基本的公民素质都不具备。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广东高校强调了德育的现实性,但在部分大学生中又走向另一个极端,由集体主义走向思想行为的个人主义。德育没有取得预想的实效,也不能真正在塑造大学生理想品格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究其原因,从根本上说,现代高校道德及其教育的缺失在于缺乏对人的本质人性的科学观照。要改变德育的现状,必须以培养青年学生作为合格的“人”为前提,道德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和根本原理以培养大学生作为“人”的品格为依托,把培养社会主义中国的“合格公民”作为高校的德育培养目标。注重从自己做起,从实事做起,培养学生基本的公民素质,规范学生良好的行为方式,同时引导学生增强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历史责任感,成为具有国家观念、民族精神和良好思想品德的公民。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摘要: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我国广东省与香港地区以及美国、新加坡高校德育的目标、内容和途径各有异同。通过分析和比较可以看出,广东高校德育工作应突出民族性,把培养合格公民作为德育目标的立足点。

关键词:高校,德育,文化,比较

参考文献

[1]RORGER CHENG.Moral education in Hong Kong:Confuc ian-parental,Christian-religious and liberal-c ivic influences[J].Journal ofMoral Education,2004,33(4):533-551.

[2]郑永廷,李萍,钟明华.粤港澳台高校德育比较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42-46.

[3]顾明远.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38-155.

[4]朱维霞.美国学校的品格教育及其启示[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4(5):66-68.

[5]谢雪.中美大学德育比较[J].教育探索,2002(8):74-76.

[6]王学风.多元文化视野下新加坡学校德育的特质[J].外国教育研究,2005(3):56-59.

中国内地与香港德育比较研究 篇9

一、德育目标的比较

所谓德育目标就是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德育目标存在着社会本位和个体本位两种倾向。在中国传统的德育中, 德育的社会本位倾向一直是占着主导的地位。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几十年间, 我国的学校德育主要也呈现出一种社会本位的目标倾向, 过分强调德育的思想政治功能, 但是却忽视了德育能促进个体的德性完善这一最直接、最本质的功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现实实践的检验下, 传统德育目标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 德育对于个人自身素质修养、精神境界提升的重要性亦日益突出, 德育目标的个体本位倾向也表现得越来越明显。随着当今世界潮流的不断变化, 各国对德育目标的关注不仅集中在其社会功能上, 也更加注重德育对于个体道德人格的培养。在新的形势下, 中国内地也完善了其德育目标, 树立了全面的德育目标观, 不仅注重德育的社会功能, 亦更加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促进其形成良好的个人修养和个人品德。

而在香港, 其在教育目标上主要包括人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 因而其德育目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个人品德、人际关系和公民意识。相比较内地而言, 香港的德育目标则比较注重对于个体德性的培养, 使学生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合格公民;但是却缺少对学生国家民族意识、政治思想的教育, 这与香港受到英国百年的殖民统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二、德育课程设置的比较

1. 从两地德育课程设置的表述来看, 香港回归祖国以后, 进行了一系列的基础教育改革, 其中, 2001年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指引—————各尽所能·发挥所长》, 而《德育及公民教育》是其改革成果之中最新颖的一项。在《德育及公民教育》这一最新的香港德育课标中规定:“学校首要培育对学生个人及群性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五种价值观和态度。这五种首要培养的价值观和态度是:坚毅、尊重他人、责任感、国民身份认同和承担精神。”在这一文件中对其规定的价值观和态度有着非常清晰明确的表述。相比较而言, 内地教育部于2003年5月, 印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实验稿) 》;2011年, 教育部对该《实验稿》进行了修订, 在这一内地德育课标中对价值观的相关内容也是有所提及, 但是对其内涵的表述却是比较模糊和抽象的, 并没有像香港那样做出非常清晰明确的规定。另外, 在香港的《德育及公民教育》中对“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架构”与“课程推行中的具体要素”等这些单项的定义性叙述中, 字符数之和为1315, 而大陆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相关的数字是550。由此可见, 大陆的课程设置在表述上更加简单明了, 给予了教育者比较大的发挥空间, 而香港的课程设置在表述方式上则更加具体、细腻与丰富, 也更加具有比较明确的指导作用与实践意义。

2. 从两地德育课程设置的内容来看, 内地的德育课程内容离学生自身的实际生活比较远, 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国家民族意识, 带有明显的国家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属性, 而疏忽了学生的个人本位属性, 这是因为课程设置者所基于的是社会与国家的立场。虽然近年来, 内地的德育课程设置开始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 提升了对学生个人的关注程度, 但是与香港相比之下, 做的却还不够好。香港德育的课程设置与学生日常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其内容主要有五大板块:个人成长及健康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交生活与社会生活。这五大板块都是以学生个人为中心, 逐渐扩展到家庭、学校、社会和国家, 力求给予学生最为贴切实际的指导, 教材的内容也始终围绕着与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而展开, 更加注重对学生个人的德性的培养。

三、德育内容的比较

中国内地的德育内容是根据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需求, 立足于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而确立的。它主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三观教育,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的教育。总体来看, 内地的德育内容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 内地的德育具有较强的政治性。

中国内地走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我国内地的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内地的德育是要培养学生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 正确地理解、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热爱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 具有较高的政治敏感性。

2. 内地的德育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导性。

中国内地的德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高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 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都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而这些理论也都与马克思主义思想一同呈现在了当今青少年的课堂上, 对青少年的德育发挥着理论主导性的作用。

与中国内地的德育内容相比较, 香港则有其不同的一面, 主要有以下几个表现:

1.政治教育。回归前的香港, 虽然在舆论上极力宣扬资产阶级的民主与自由, 但是, 对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之下的香港普通民众来说是毫无民主可言的。实际上就是利用各种隐形手段强迫香港民众服从英国, 从而对英国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 进而淡化其国家民族意识, 对中国内地产生一种政治陌生感, 这实际上是对香港民众实施的一种政治茫然措施。

2.通识教育。所谓通识教育, 简单地说就是强调培养“博古通今”的通才。虽然不同的学者、不同的学校对通识教育的理解与侧重不尽相同, 但总的来说, 香港的通识教育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均衡的教育, 拓展学生的视野, 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各方面的综合实力, 涉及了政治、经济、社会、道德、法律、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内容。由此可以看出, 香港的通识教育中是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德育思想和内容。

3. 品德教育和法治教育。香港的品德教育相比较内地而言, 具有很大的广泛性。香港的品德教育既包括中国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 如勤劳、勇敢、诚实、友爱、团结、正义等, 又包括西方的品德思想教育, 如民主、科学、人权、自由平等。这与香港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除此之外, 香港亦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 法治教育是香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香港是一个非常重视法律的社会, 对学生的法治教育更是从小学到大学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渗透, 使学生能够从小就认识到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从而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 真正地、自觉地去维护法律的尊严, 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四、德育途径的比较

1. 课堂教学形式。

内地与香港都采用课堂教育形式这一基本的德育途径, 但是两地在课堂教学上所采用的方法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别。内地主要是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 对学生进行专门的、系统的教育;而香港则主要是将德育课程融合在各个教育学科之中, 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渗透式的教育。

2. 非正规的课程教学形式。

所谓非正规的课程教学形式主要包括社会实践和课外活动。内地和香港都会采用这一形式的德育途径, 两地在这一点上具有比较大的共性, 都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过程中, 锻炼其思想道德品质, 提高其精神文明素养, 寓教于乐, 从而达到对学生实行德育的目的。非正规的课程教学形式相比较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更加生动活泼, 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对未来德育的启示

综上可以看出, 中国内地与香港的德育在各方面虽然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各有一定的特色, 但两地的德育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相似之处, 我们应该从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 从中汲取有益的部分, 修正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 不断地完善以后的德育工作。

一是提倡以人为本, 关心学生个人的德性发展, 实现学生德育的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全面发展。二是采用灌输式教育与渗透式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接班人。三是既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又要与时俱进, 关注现实, 突显德育的时代性。四是不断丰富和发展德育内容, 拓展和完善德育途径, 增强德育的先进性。

参考文献

[1]冯增俊.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3

[2]冼玉仪.香港社会与文化.香港:香港大学出版社, 1996

[3]香港教育署编.学校公民教育指引[Z].1996

中外学校德育比较分析及启示 篇10

一、中外德育目标的差异

不同国家因社会特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不同及历史背景的不同, 造成各国基本价值观或核心价值观的不同, 从而导致了不同国家在学校德育目标上的差异。

1.德育目标所体现的阶级性、政治性不同

由于文化传统和国家政体的不同而使各国德育目标存在着差异。发达国家的德育目标比较开放, 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的特点。如美国、西欧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学校德育是以培养社会的“合格公民”为目标。他们的德育目标以隐蔽的形式体现其政治性要求, 与其他意识形态一样, 都是为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秩序, 实现其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目标服务的。相对来说, 发展中国家的德育目标具有较大的闭锁性、民族保守的倾向, 其政治化倾向也比较明显。我国学校把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德育的根本目标。这体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反映出意识形态和价值导向上的社会主义性质。

2.德育目标设定的依据不同

西方的教育, 实质都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在资产阶级学校中必须依据社会统治者和政府当局规定的政治目标来确定德育目标。比如, 美国的公民教育目的就是贯彻民主制度, 培养合乎美国社会政治制度的信念和忠于美国社会的公民。表面上, 资本主义社会倡导自由, 任由选择和信仰的自由, 但实际上在资本主义国家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仍占统治地位, 一个人选择和信仰的标准就是维护现行社会制度和经济秩序。因此, 德育的目标只有依据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才是允许和可能的。而当代中国, 学校德育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并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德育。目标的设定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和社会主义发展客观规律而建立的, 主要是培养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3.德育目标的内容结构不同

我国德育目标与资产阶级学校德育目标有着不同的内容结构。资产阶级学校德育目标基本上是从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两大层次上来建构其内容结构的。一是培养资本主义社会所需要的公民、社会成员和国民所应具备的品格和素质;二是人的自身发展和完善。我国学校德育是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不同进程和教育对象的不同层次而确立的多层次的目标体系, 而且在内容结构上是从政治、思想、道德、能力和个性等多方面加以具体化的。

4.德育目标所反映的民族传统不同

一定社会的道德不仅具有阶级性, 而且有其深刻的历史性、民族性。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从本国、本民族的历史中挖掘德育资源。如中国有着优秀的道德文化传统, 在德育目标上很大程度地汲取并反映了这种优秀的道德文化传统, 尤其是其中所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 突出了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和国情教育。美国、西欧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高校德育目标也充分反映了其固有的民族道德文化传统。宗教教育始终是德国德育的核心内容之一;美国则把爱国主义精神视为公民最基本的素质, 也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中外德育内容的差异

由于各国历史、文化和社会形态的不同, 形成了各国学校德育内容上的差异。

1.社会形态差异决定德育的根本内容不同

社会主义国家是按照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价值导向来构建德育内容, 带有明显的政治性倾向。资本主义国家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基本道德观念来构建学校德育内容。我国德育是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 倡导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德育是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 倡导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人生观。

2.中国比较重视私德教育, 西方比较重视公德教育

由于我国有“家庭本位”和“国家本位”的传统, “家”“国”不分, 致使长期以来重视私德教育, 导致“家”和“国”的意识很鲜明, “社会”意识却很淡薄, 缺乏应有的公德意识和公益心。西方国家学校较为重视公德教育, 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公益观念和国家意识。私德教育由教会和家庭负责。中国重视培养学生的具体美德, 西方学校重视培养学生一般的道德精神。应该肯定, 中西方学校德育内容都是极为丰富的, 但其侧重点不同。相对来说, 中国重视家庭伦理教育, 而西方重视社会公德教育, 产生这种差别是因为双方的社会结构不同。

3.中国比较注重道德理想方面教育, 西方比较注重道德原则、道德规则方面教育

在我国, 学校比较重视对学生高尚的道德行为的激励作用, 经常给学生树立一个不断追求的终极目标, 体现至善至极的道德境界, 相对忽视道德原则、道德规则方面的教育;西方学校比较重视在最低限度的要求上对学生的约束作用, 因而在道德原则、道德规则上的教育比重较大。

4.德育涵盖的内容范围不同

我国现行德育的内容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 , 1998年3月又进一步规定“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 (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 ;西方学校德育的内容更是复杂多样, 不仅允许不同宗教教义讲授, 也学习世俗道德内容, 进行有关伦理道德原则、规范的教育, 把道德推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中外德育方法的差异

由于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等因素, 不同国家在德育教育方法上存在差异。

1.中国侧重于正面的教育, 美国西欧侧重于潜在的影响

在中国, 德育教育方法呈现出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特点。但是, 总的来讲, 侧重于正面的、直接的、正规的教育方法, 即灌输与认知的教育方法, 直接告诉教育客体什么是对的或是错的, 应该怎么做。国家设置专门的德育教育宣传机构, 通过专门的工作人员, 划出专门的教育时间, 对各类人员特别是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在西方, 德育教育较多倾向于间接的、多渠道的、广泛的方法, 即渗透与规范的教育方法, 侧重于引导、启发。在学校, 更注重使用潜在的影响方式。

2.我国的德育主要通过理论知识传授, 而国外的德育则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我国学校德育主要通过课堂教育来实施, 如思想品德教育课程, 从小学、中学到大学, 均是书本知识教育, 以单向的传授为主, 实践教学较少。教学过程基本上是教师讲, 学生听, 注重学生掌握理论的系统性和全面性。而国外的德育十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注重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接受德育。如新加坡, 除了直接的课堂教学外, 还有很多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及全国性的社会活动, 如“礼貌运动”、“节俭比赛”等等, 均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3.我国青少年的德育主要依赖于各级各类学校, 而国外的德育强调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的结合

我国对青少年的德育主要通过学校来开展。有些学校在开展各类活动中, 存在着简单化、教条化、命令化、形式化的倾向, 在评估检查中, 重形式, 轻效果, 导致活动中的形式主义, 使实践环节的德育功能大打折扣。而国外的德育除了通过学校, 还注重家庭、社会的影响作用。如新加坡十分注意营造具有儒家色彩的社会教育氛围。重视通过课外的各种校园活动、社会活动来加强道德教育, 寓道德教育于学校及社会活动之中。美国不仅重视德育的课堂教学, 还重视通过家庭、社会社团、传媒等无时无刻地影响学校道德教育, 形成各种道德教育网络纵横交错的道德教育模式。

4.国外推行学科道德渗透教育模式

国外许多国家正在尝试推行学科道德教育渗透, 这是改革单一教育模式、提高道德教育效果的又一途径。如美国学校注重通过现行的公民课、历史课、地理课、社会课等进行政治、法律、人权、社会生活、民主生活、价值观、传统文化、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寓道德教育于教学过程中, 寓道德教育于管理、服务中, 不知不觉中, 影响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那种比较纯粹单一的以道德哲学、道德科学、思想品德内容的课程, 在当代西方各校很少见到。

四、中外学校德育比较的思考与启示

综上所述, 中外学校德育各有特点。我们进行中外学校德育的比较研究, 旨在批判地吸收和借鉴国外学校德育工作的成功经验, 促进我国学校的道德教育改革与发展。通过中外学校道德教育的比较分析, 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在学校道德教育改革中予以重视:

1.加强道德原则、道德规则的教育, 使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

追求崇高的道德理想无疑是正确的, 但是, 道德理想必须通过道德原则和道德规则来落实, 如果较低层次的道德规则都不能很好地遵守, 那么崇高的道德理想则成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境界。整个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也无法真正提高, 在极端的状态下, 甚至会出现“理想泛滥, 规则贫乏”的局面。因而, 我们只有把先进性和广泛性结合起来, 才能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

2.德育必须注重实践环节

只有通过实践, 德育才能收到实效, 实践是检验德育效果的根本标准。要努力克服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 注重道德教育的实践环节。要通过各种途径去感染、陶冶教育对象, 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教育。近年来, 在学生和青年中开展了一些社会调研、科技扶贫、社会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但由于组织管理、经费等问题的限制, 这类活动开展得还不够普遍深入, 参与的人数也有限。这就要求对这一问题引起进一步重视, 也需要政府在政策和财政上给予一定的支持。

3.学校德育应与家庭、社会紧密相结合, 齐抓共管, 形成“教育合力”

道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社会、家庭和学校。德育社会化和社会德育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封闭的学校道德教育不符合现代道德教育的趋势。因此, 在教育方式上, 要注意校内外协调一致, 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 建立学校、社会、家庭整合的道德教育系统。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 三者应加强联系, 达到过程的优化。

4.德育目标要体现开放性的特点

通过对中外德育目标的比较, 不难发现, 我国的德育目标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倾向, 而国外的德育目标具有轻松活泼、自由灵活的开放性特点。如德国主张培养具有向世界开放的人格的人;美国注重发展学生的道德推理能力、创造能力, 努力使个体成为有自立能力、有自信心和参与意识的自主公民。所以我们主张高校德育工作应在轻松愉快的实践中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增强其道德责任感、培养其道德情操, 以增强德育实效, 实现德育目标。

总之, 当今我国学校德育的重心应从单纯传授系统的道德知识和训练良好道德行为习惯转向注重培养适应当代价值多元特点的道德判断力、道德敏感性、道德行为能力, 从重视直接的道德教学转向强调间接的道德教育, 从封闭的学科性教材转向开放的情景性教材, 从以教师的教导、说服、劝诫为主转向以学生的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社会实践为主。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 我国只有把道德教育放在一个战略高度, 不断探索、借鉴有效的德育方法、模式, 才能培养出不负时代重托,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摘要:德育是我国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 国外在德育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本文采取专题比较的方法, 通过对中外德育的概念、目标、内容、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揭示国外学校德育对我国德育工作的启示。借鉴国外德育的成功经验, 将有助于促进我国德育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德育,中外学校,比较,启示

参考文献

[1]王玄武.比较德育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

[2]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高校德育比较 篇11

【关键词】教学内容;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410

一、前言

许多上过中职《德育(三)》与《就业指导》这两门课的老师,都会不约而同地认为这两册书有很多内容相似,尤其在上同一个班的时候,如果前一个学期上过《德育(三)》,这个学期再上《就业指导》的话,就会有点黔驴技穷的感觉。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有些老师甚至提出了这两门课只选一门来上的想法。其实,这种想法暂时是不能成为现实的,因为相关部门已经明文规定这两门课是必须要上的,且不能随意改动教材。既然如此,我们不得不静下心来重新思考:这两门课教学内容的相似部分是否跟我们想象的一样多,而不同的部分是否与我们想象的一样少呢?

二、两者的区别

(一)、课程目标不一样

《就业指导》旨在提供中职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择业、就业、创业做准备。其任务是教育、引导中职生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指导中职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及法规,培养创业意识,掌握求职择业的方法与技巧,正确选择择业,顺利就业,与成长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与《就业指导》不同的是,《德育(三)》是按照以育人为目标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价值标准和是非观念,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为学生走向社会,从业就业作好思想准备。

(二)、课程目标不一样导致教学内容有差异

当然课程目标不同,两门课涉及的教学内容自然会有所差别,《德育(三)》的内容为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其中职业道德五分之三的内容,而剩下的五分之二的内容为职业指导,倾向于思想、观念方面的教育。顾名思义,《就业指导》这门课的主要内容自然是倾向于就业指导方面,它突出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充分考虑了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的知识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在理论上以实用够用为度,在内容编写上以实践为主。

从两册书的主要教学内容来看,《德育(三)》的“职业指导”与《就业指导》中的“就业指导”,很容易让人产生“知识重复”的感觉,这就很有必要弄清楚“职业指导”与“就业指导”的区别与联系。

不同国家对职业指导的称谓各不相同,所包含的工作范围也有一些差异,目前我国许多职业院校就业指导工作者比较容易将职业指导概念与就业指导概念混淆,其实这两个概念并不等同。职业指导这一概念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合编的最新职业指导教材《创新就业指导—新理念》中的定义为:“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咨询与指导、信息采集与处理、职业素质测评、职业设计和帮助实施”。这一概念为我们明确了职业指导和就业指导的区别,就业指导是包含在职业指导工作范围中的一个部分,这两个概念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就业指导的对象是求职者一个主体,而职业指导的对象则是求职者和用人单位两个主体。

由此可见,《德育(三)》的“职业指导”涵盖面要比《就业指导》中的“就业指导”广阔得多。

三、两者的相似

既然两书都有就业指导的内容,自然会出现相似的知识标题,主要有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劳动合同法、面试、创业等,这里就是教师们反应的问题所在。其实两册书并没有完全相同的教学内容,具体罗列分析如下:

(一)知识标题相同,但《就业指导》补充了一些《德育(三)》没有的教学内容。

1、劳动合同法补充了劳动权利的内容。

2、面试知识多了收集信息、面试设计与模拟、面试的仪容仪表、面试的礼仪、面试24小时倒计时、面试的艺术与技巧等信息。

3、创业知识增设了创业现状、创业环境等知识点。

(二)知识标题相同,但教学内容详略不同。

1、制作个人资料

《德育(三)》简述了求职信的五个要素,简历的内容,资料的包装等内容。《就业指导》讲述的内容则要详细得多,涉及到企业筛选简历的方法,好的个人简历必须具备的要素,简历的内容和格式,成功简历的制作要求,求职信的内容和结构,求职信的写作技巧等。

2、面试前的准备

《德育(三)》列举了面试的目的、内容、形式、准备等知识,并简单地提到了收集信息、面试模拟、仪容仪表等内容。

相比之下《就业指导》罗列的面试知识要丰富得多,只要有:面试的形式、目的、流程,面试前收集信息,面试设计与模拟演习,仪容仪表,面试礼仪,面试24小时倒计时,面试的技巧,面试的问与答,集体面试、电话面试等。

3、劳动合同、劳动争议与维权

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内容,与《德育(三)》相比,《就业指导》讲诉得比较详细,涉及的知识点也比较多。

(三)知识标题相同,但所讲述的教学内容大相径庭,德育三侧重理论,就业指导侧重实践。

1、职业生涯规划

对于“职业生涯规划”,《德育(三)》表达了这样的一种人生逻辑,先要确立“职业理想”,再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规划后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理解“职业成功的内涵”,了解“职业成功的要素”。

而《就业指导》则展示了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几个操作步骤:首先是要明白“职业生涯规划”意义,其次要了解“职业生涯规划”三大因素,第三要懂得通过对自己的定位来合理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最后必须要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和内容。

2、职业道德

同样是“职业道德”的知识标题,《德育(三)》主要讲述了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以及如何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而《就业指导》则侧重告诉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如何培养职业道德。

3、职业成长

“正视现实,正确认识社会”、“调整心理,尽快实现角色转换”、“赢得信任,顺利渡过试用期”、“从容面对,保持心理健康”、“成功的关键在于人际关系”,以上就是《就业指导》关于职业成长的内容,它强调了职业成长过程中心理知识的重要性,同时为职业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现象提供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技巧指导。与此相反,《德育(三)》涉及到职业成长的知识点有:“职业成长危机对策”、“职业成长模式”、“职业成长评价”等,其理论性较强。就连其中“职业成长危机对策”,也只是重点列举了职业危机几种形态,关于“对策”讲述的内容较少,实用性、操作不如《就业指导》。

四、结论

从国别比较的视野探讨中国德育 篇12

一、日本德育的特色与经验

战后的日本,用短短的二三十年的时间所创造的经济奇迹无疑和这个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关系密切。而德育作为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成为其经济发展的后盾和必要因素。

1. 德育内容上强调层次性和针对性

日本中小学生德育大纲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低年级重点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地待人接物,穿着整洁大方,守时等;中年级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不同地点场合的礼节,有效地支配时间等内容;高年级又在低中年级要求的基础上增加理解、相互尊重的礼节,有规则地生活等内容。这些内容的序列十分突出,并注意各年龄段的衔接,表现出中小学生德育的层次性和衔接性。

2. 德育途径上注重实践体验

日本在德育的方法和途径上注重养成教育,强调实践体验,表现为道德实践指导教材繁多,学校开设了“道德时间课”,以培养“道德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以课堂教学为主,采用讲授、讨论、交流、视听等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思考过程,并且强调在不同年级有不同要求。“特别活动”是日本学校进行道德教育的另一途径,类似我国的第二课堂,提倡体验学习。特别活动的形式丰富多样,包容性很强,是通过集体活动培养学生个性,使其身心协调发展,内容包括年级活动、儿童会活动、俱乐部活动、学校教育活动等。

3. 德育理念上提倡培养“人性丰富的日本人”

日本的德育改革把“培养人性丰富的日本人”置于首要地位。他们认为,自律、同情他人、热爱自然、对超越个人力量的东西有敬畏之念、尊重传统文化和社会规范、热爱乡土和国家的精神和态度,构成了日本人丰富的人性。而要形成“丰富的人性”主要是通过“心灵教育”来实现的。“心灵教育”主要采用体验式学习,包括创设儿童社区体验活动场所,丰富青少年生活体验;设立“自然教室”,丰富青少年的自然体验;开展社会志愿者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等。“心灵教育”增强和丰富了日本德育的内涵,使学生的道德行为真正成为自觉自愿而非外部强压下的行为,表明了日本德育的情感和内化的倾向。

4. 德育力量上强调三位一体

日本的德育是真正建立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基础之上的。这三者起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发挥着德育的不同功效。在家庭德育方面,主要是养成良好的基本生活习惯,把学校的德育落实到实践生活中,为此,学校兴办各种形式的家庭教育讲座与父母讲座、增设家庭课堂、成立家庭委员会等,还发给家长“家庭教育笔记本”,而社区为德育活动的开展和体验提供丰富的机会和场所。

二、英国德育的亮点

英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和深厚人文传统的国家,传统的英国德育有浓重的宗教色彩,但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多元化的出现,英国为加强学校德育开展了一系列有效的和实践。

1. 德育方法上呈现多样化和科学化

英国德育在方法上注重科学性和创新性,倡导运用多种方法、形式进行道德教育。自20世纪中期以来,相继提出了关心体谅法、价值澄清法和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等。关心体谅法主要是鼓励学生关心、体谅他人,多为他人着想,注重道德感染力和榜样在德育中的作用;价值澄清法由选择、珍视、行动三个阶段和七个步骤组成,强调的是道德和价值观的形成过程,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决策力;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是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被教师使用的方法,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刺激其认知结构改变和提升其道德认知的层次。

2. 行为上处处体现自律

在英国人的教育观念里,当舍己为人的英雄不重要,关键在于要懂得平常做人的基本道理,懂得应该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如何自律以融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一份子。在公德上,英国很强调自律,英国人从小就教育孩子要学会照顾自己,同时注意不要妨碍他人。西方哲人其实有很相似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与人。”但也许更为积极的说法:希望别人如何对待自己,就要照这样去对待别人。而在私德领域,英国人对生活的选择往往是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只要不妨碍到别人,即使这事儿不合潮流,甚至怪异。

3. 通过大众媒体和公共环境进行道德教育

英国学校除利用电影、电视宣传其统治阶级的思想和主张外,近年来还不断利用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英国仅伦敦一个城市就有博物馆200座之多,各种参观点100多处,这些场所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英国的大不列颠精神,传递着英国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是英国向广大青少年进行德育的重要基地和生动教材,对青少年起到无言之教的陶冶作用。

三、我国德育的现状与不足

1. 德育目标和内容缺乏针对性

中国的德育目标相对比较笼统、模糊,教条化和抽象化。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价值取向的突出特点是一元化、理想化,片面强调政治性,缺乏层次性,忽视教育对象的个别差异,在德育中过分强调按照社会规范的需要来确定培养内容和设计培养过程,没有充分考虑到个人在“德”中的个性化发展需要。

2. 德育工作中存在“惰性”现象

惰性主要是指德育观的保守性与狭隘性。许多德育工作者包括教师从一开始就使自己处于被动的状态,习惯于传统的德育模式,习惯于自上而下的德育政策,习惯于视学生为道德说教的接受器。这种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思想是改进德育工作的大敌,使德育工作缺乏创新性、开放性和时代性。

3. 德育的内化程度不够

我国德育的“内化”程度远远不够。在德育方法上,一直以灌输法和说服教育法为主。实践证明,这种方法的指向性十分明显,对于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道德观有着不可否认的作用,但从受教育者接受心理和思想品德形成的全过程来看,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强制灌输在教育中很难使学生有自觉自省的道德行为,学生的道德认识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不能转化为相应的道德行为,德育作用则显得很苍白。

四、国外道德教育对我们的启示

1. 德育目标和内容既要有统一性,也要有层次性

学校道德教育既要突出以社会主义道德基本原则为导向的一元化特色,也要注重目标内容的针对性。品德的发展是依不同的心理、教育、环境等因素而呈现不同水平和等级。所以,对不同年级学生德育目标和内容要求层次化、序列化,是德育科学化的体现,而且要注意各年龄段的衔接,使德育成为一个目标明确且稳定,内容清晰有条理以及要求比较一致的教育过程,这样能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与引导,有利于不断地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强化学生的道德信念,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 反对德育权威,倡导德育对话

道德教育要突破旧的“课程”框框和“教条”形态,德育价值取向要生活化和社会化而非理想化,不能以所谓的权威或统一的标准去塑造学生。反对德育权威,倡导一种新的德育对话,而德育对话必须建立在“双主体观”的基础上。“双主体观”是一种具有现代性特征、充满人文关怀的德育价值观。我们所主张的对话要求德育主体双方基于平等、尊重的态度,从各自的理解出发,以语言为中介,以交往、沟通、互动为实践方式,促进德育主体双方取得更大程度融合的交往和教育方式。这种对话,使双方的价值观得以碰撞、升华和重新组合,是一种以德性人格影响德性人格的心灵活动,可以克服灌输教育的弊端。德育中的对话不一定要以达成共识为目标,而更重要的是启迪个体的道德思维、道德智慧和个体德性的自由自觉。

3. 拓宽德育方法途径,开展道德实践和情感体验

注重引导受教育者自觉地进行知行统一的道德实践。道德意识要内化为实践才能达到教育的真正效果,德育工作者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自觉地将正确的思想道德认识实实在在地付诸行动,并采取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和管理的全方位渗透式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道德陶冶,充分发挥这种隐性课程的实效性。在德育中还要重视情感的因素,以情动人,以情服人,以情改变人,而情感的形成与丰富要依赖于对生活的体验。学校德育应以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空间、生活场景为依据,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的德育主题,创设有意义的教育情景,关切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深入体验,全方位地提高自己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并把这种意识内化,促进其德性人格的生成。

4. 注重各种德育施教者的功能,并形成合力

道德教育的施教者可以分为主动施教者和被动施教者。主动施教者主要指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德育工作者和家长;被动施教者主要指物和环境。首先,许多德育工作者,尤其是教师,不应该把自己定位成课程计划的忠实实施者,而要意识到自己真正重要的使命是激活知识和创造体验。德育是对人的身心施加影响,道德价值不应该不假思索地由一个个体传承至另一个个体身上。另外,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自身修养和价值取向中的德育意蕴。实际上,教师的素质,包括思想的前沿性、语言的哲理性、人格的真善美等,不仅直接成为学生学习和效仿的榜样,而且影响到德育内容及方法的选择、德育评价的公正性与科学性等方面,从而最终影响到德育的实效。所以,德育工作者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并懂得“只有精神才能培育精神,只有伟大的灵魂才能塑造学生高尚的灵魂”。其次,家长作为学生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等对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家长要更新家教观念,重才更要重德,学会倾听孩子;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做好良师益友,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要注重榜样示范,强调潜移默化。

被动施教者主要指物和环境,优化德育的社会环境,第一,要通过大众媒体的宣传和导向作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第二,通过传统节日或纪念日以及公民道德宣传日宣传月等弘扬和培育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第三,是整合文化资源,更多开展赋予人文精神和道德气息的适合青少年特点、形式多样、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展览和参观活动,发挥艺术作品的德育功能;第四,是重视德育基地建设,如革命纪念地、历史文化遗址、人文景观等,使之成为缅怀先烈、毋忘国耻、教育后人的德育课堂,从而克服德育过程中的虚化、弱化现象。

摘要:道德教育作为塑造灵魂的科学,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研究国外德育的特点,对于借鉴他国德育经验,加强和改进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别取代表东西方典型文化的日本与英国,通过介绍两国德育的特色和经验,反思我国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启示。

关键词:国别比较,中国德育,启示

参考文献

[1]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18.

[2]王丽荣.当代中日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5.35-199.

[3]胡斌武.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德育的现代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63-65.

[4]戚万学,唐汉卫.现代道德教育专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55-206.

上一篇:进步下一篇:单频网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