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生态德育

2024-06-16

高校生态德育(通用12篇)

高校生态德育 篇1

一、高校生态德育概述

高校现行的德育需要用生态文明的思想来重新审视。高校生态德育即高校德育生态化, 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创建生态文明社会的需要, 将生态学的思想、理念、原理、方法等融入现代高校教育的生态学过程[1]。坚持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价值观出发, 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的道德标准来衡量大学生的行为, 促成大学生良好生态道德品质的养成。

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危机, 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人口爆炸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中国作为迅速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 发展方式的粗放型和城镇化的单线性发展引发大规模、深层次的生态危机, 地震、地陷、水灾、旱灾、雾霾频发, 我国环境生态进入高危态, 生态污染进入高发期, 拯救世界和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

早在1844 年《自然辩证法》中, 马克思、恩格斯就提出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与协调发展是当今生态主义和环保主义所追求的发展目标。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环境保护, 颁布了第一部综合性环境保护法《〈关于环境保护和改善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 标志着环保法制化进程的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人提出实行以生态可持续能力为前提的现代化发展战略, 把自然保护列为全局和跨世纪发展的六大战略问题之一。新世纪,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 把生态保护上升为“五位一体”的高度来阐述, 提出建设美丽中国, 充分显示了党中央对生态保护的高度关注。

二、高校生态德育的价值导向

大学生作为青年的亚群体, 处在人生精力最旺盛的时期, 记忆力和想象力都达到顶峰, 他们担负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更是推动人类进步的主要群体。他们的价值观摆正了, 将带动整个青年群体和社会的思想进步。因此,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德育观, 明确生态德育的价值取向, 是高校生态德育的首要问题, 也是大学生适应新世纪人类生存的时代要求, 对抓好高校的生态德育工作意义重大。

(一) 高校生态德育的目标取向

1.和谐性。古代“天人合一”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故一切人和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 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马克思认为,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人的本质是社会存在物。劳动是人、自然、社会的中介。人的各种活动不能违背自然、社会和谐的规律, 否则就要受到自然的惩罚;朱熹指出:“知行常相须, 如目无足不行, 足无目不见。”一个人高尚的道德境界不是说的好, 而是说和做的和谐一致上[2]。培养青年“言必行, 行必果”, 是德育工作的必然要求。

2.生态性。培养人的生态性, 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种人具备整体的世界观和安全观, 追求人与自然、与他人共生。生态性是高校生态德育目标的理想境界。它不仅关注大学生自然生态观, 更加注重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健康的生态人格、情感、行为的培养, 将“真、善、美”融入生态道德的追求中, 后内化为习惯, 形成美德的自我超越, 从而规范自己和他人的生态道德行为。

3.永续发展是高校生态德育的终极目标。它包含生态、经济社会、人的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强调既满足当下需要, 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发展的能力,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代际发展;重塑大学生的利益观, 为“大我”牺牲“小我”的精神。坚持全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 应当以人类的生存利益为尺度, 对自己的不正当的欲望进行节制。生存利益高于一切, 人类的改造和生产活动也应保持在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的限度内。

(二) 高校生态德育的课程取向

1.互动性。生态德育课程是大学生生态德育的主要载体, 它是综合了生态课程与德育课程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与自然、人文、社会等学科相互补充, 相得益彰, 学生可以在各门学科中获得创新和审美体验[3];同时生态主义课程实施以互动为准则, 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为主要形式, 学生与学校管理者、家长、朋友、教师之间也在时时刻刻影响着课程实施过程。事实上, 文本的发生不仅仅是读者和文本的适应, 而且是一种文化实践。

2.思辨性。生态德育课程区别于以往德育课的教学内容, 内容的综合新颖和价值理念的超越性, 要求教师和学生对此门课程不是简单地记忆和背诵, 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入更多启思和分辨的因素。结合自身的知识背景和生态理念, 对教材内容敢于提出质疑和批判, 培养批判性思维,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鼓励广大师生创新和发展新的理论和实践, 在高校环境中实现“人文”与“生态”的和谐共鸣。

3.开放性。所谓开放性, 一指课程与社会、文化、学生个体特征等外部的信息交流与能量输送, 将生态德育课程渗透到大学专业课程、社会实践、学校文化、家庭教育、学生个性中,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的检验, 强化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二指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之间的信息交流, 以保持课程系统的整体性[4]。按照课程目标引领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依附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效果的考核由课程评价来完成, 以保证课程各环节有效连接, 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德育人才提供有力的文化载体。

(三) 高校生态德育的教学取向

1.实践性。高校生态德育不是简单的理论灌输, 而是引导学生走出课堂, 走向社会。通过生态体验式教学使人的主客观世界交汇, 变被动为主动, 培养健康人格;鼓励学生成立和参加社团活动, 宣传生态道德理念, 引导学生深入自然, 在现实生活中接受生态教育, 加深生态保护和人文和谐的理解。深入单位、社区等进行环保调研, 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真实, 体验真知。

2.艺术性。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教育主体的联动作用, 讲求灵活性和生动性。家长和教师应以身作则, 与子女、学生平等沟通, 为其提供浓厚的生态德育氛围, 鼓励健康、绿色消费;通过模范人物、先进事迹, 加大生态德育宣传力度;通过生动的艺术作品, 结合大学生自身的特点, 感染和熏陶大学生生态德育行为的养成。

3.规范性。生态文化作品和开展的各种生态教育活动, 作为生态德育的文化和活动载体, 既要保证其规范性, 又要净化文化市场和保证活动合法有序;培养专门的生态德育师资队伍, 以具备优秀的育人品质和渊博的知识为基准, 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生态德育的顺利实施需要规范的体系作保证, 包括道德教育体系、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等, 用完善的体系规范生态德育实践。

(四) 高校生态德育的评估取向

1.系统性。高校生态德育的评估以大学生对生态道德的内化程度为主要标准, 具体从对整个德育形成的各环节 (知、情、意、信、行) 上分析;评估的整个设计应当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 整个过程是闭环系统, 包括设定评估目标、调研、制定方案、评估、分析、反馈、改进等[5];生态德育作为德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要与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目标关联和一致, 同时突出德育目标的生态性。

2.发展性。生态和德育都是动态的。因此对生态德育的评估要有一定的时间限制, 这样可以对德育效果不断进行新的评估, 形成激励;评价对象由“过去”改向“未来”, 希望被评者发挥自己潜能, 与评估者共同制定生态德育发展目标。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下给被评者以弹性、人性化的空间, 促进被评者的自我发展[6]。

3.质性。传统的德育评价往往采用考试、测验等量化手段, 但是生态德育本身具有不确定性, 因此有必要引进质性评价[7]。在自然生态的情境中, 研究并评价学生的生态道德发展状况, 通过学生与评价者的互动获得生态品德建构, 从而对学生的生态道德发展水平和趋势做出价值判断。

三、高校生态德育的实践路径

生态德育的实践即生态道德的内化过程。生态德育内化是生态德育实践的结果。它同传统的道德教内化一样, 需要较长时间, 在不知不觉的受教育中把“化”落脚在“心”上[8]。掌握人的品德心理形成规律和生态社会发展规律是实现生态德育内化的前提。高校生态德育要在高校环境中, 分析人的品德形成规律的共性, 结合大学生自身的个性和特点, 探求实现高校生态德育教化的路径。

(一) 高校导航

1.建绿色高校。生态德育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所以生态德育的建设与教育是培养一种对自然环境负责、对人类发展负责、对将来和后代负责的道德观。生态绿色不仅是绿的颜色, 更主要意味着高校的环境、管理、教育、消费等方面符合自然、生态规律的合理性[9]。例如率先实施环境管理, 降低对环境的危害。通过隐性和显性的生态课堂、校园建设、组织管理等的教学环节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的生态道德教育, 最终使学校和学生通过“绿色”受益。

2.扬生态文化。生态德育寓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国民之魂, 文以化之;国家之神, 文以铸之”。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 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柱[10]。我国儒教中早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 道教中有“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的思想。生态文化就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 作为传统文化的新形式, 伴随时代的发展需求, 承载着越来越多的德育信息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因此, 高校应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重视生态文化的建设和宣传, 发挥生态文化对大学生德育的导向、渗透、认知、调控等的作用;净化生态网络文化, 倡导原生态文化, 实现生态教育的人本回归;营造高校生态德育氛围, 陶冶生态文明道德, 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生态人格。

3.保运行机制。高校德育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体制和制度的保障与创新。要积极构建包括物质、精神、创新等生态德育的动力机制, 完善制度、组织、资源等的保障机制。把大学生生态人格加以量化, 把生态德育效果进行评估, 同时辅以奖惩激励, 外化与内化相结合, 使高校德育的长效机制得以实现。

(二) 学生领航

作为高校德育工作客体兼主体的大学生, 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 一方面积极参与德育实践, 并在推进生态德育的发展中起关键作用, 另一方面大学生品德的形成制约、反馈和检验着授课的效果。生态教育具有长期性, 年轻人具有很强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发展的关键时期, 便于接受系统正规的教育, 有很强的可塑性。以学生生态品德发展规律为航标开展德育实践, 是高校生态德育的必然选择。

加深大学生对生态德育工作的认知, 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育和户外实践, 让学生真正意识到生态和谐的重要性,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感。延伸生态德育观, 使学生在生态活动实践中从生态保护的情感上升到追求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对世间万物的人文关怀, 养成生态人格[11]。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意志, 自觉抵制违背生态道德的欲望和行为,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实现由他律到自律, 最后到自我超越的更高境界。德育的工作最终体现在行为上, 并通过生态行为效果检验和完善生态德育工作, 鼓励学生将课堂所学、教师所授应用到实际, 通过检验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行为, 进而反哺生态德育认知。

(三) 政府护航

1.推进顶层设计。政府要对生态质量负责, 要采取有效措施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在城市规划、生产力布局、经济发展计划、能源、产业结构和人口政策等方面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因素。要把生态德育纳入高校体系建构、发展目标、教学原则和成果评估中, 为高校生态德育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加大资金投入。注重校内和校外, 生态理念和实践相统一, 开办展览、授课等宣传活动。通过合理安排预算、整合专项资金等方式支持高校生态德育工作。保障高校生态科研经费及时发放到位, 加大对生态德育的资金投入, 把高校建成培养从事生态工作人才的科研基地。

3.完善政策法规。落实各项对高校生态德育的扶持政策, 积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把生态德育纳入常规教育体系。协调高校生态德育事业上的利益冲突, 通过中央强制性贯彻生态教育的决策, 纠正某些不合理的做法, 促进高校生态德育事业的发展。

(四) 社会助航

1.整合社会资源。重视开发和利用影音、录像、模型等综合性教学资源, 实验中的配套教材以及地球仪、实验室等的为布置教室环境用的教学资源[12]。利用学校周边资源, 让学生到大型工地、社区、企业参观。寒暑假组织冬、夏令营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增强生态德育的实效性。

2.发展社会组织。生态德育是个系统工程, 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齐抓共管, 号召企业赞助, 社区提供实践活动场地。发展以群众为基础的环保组织和环保团体, 举办各种宣讲会、展览会和专题讨论会。发挥民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基金会等各类民间组织的协同作用, 为生态德育提供广阔的社会服务空间。

3.净化社会环境。规避市场经济的风险, 发挥市场经济高效率的优势, 大力发展生产力, 为德育工作提供有力的经济基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公平、民主、法制的社会环境。发挥网络媒体、广播电视等的舆论监督和导向功能[13], 为大学生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摘要:高校生态德育是一种全新的德育观, 整合了传统德育方法和时代要求的一种崭新的道德范式。为了更好地发挥生态德育的优势, 亟须全面审视高校生态德育的价值取向和实践, 为实现人类、社会、生态的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从某种意义上说, 高校生态德育是时代赋予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高校,生态德育,价值导向,路径

参考文献

[1][3][12]季海菊.高校生态德育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1:14, 254, 153.

[2][8]杨韶刚.道德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55, 171.

[4]王牧华, 靳玉乐.生态主义课程研究范式刍议[J].山东教育科研, 2002, (4) .

[5][6]许国彬.当代大学生工作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271, 273.

[7]谢洁茹.论高校德育的价值取向[J].高校德育, 2008, (11) .

[9]马桂新.环境教育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303.

[10]许国彬.中国文化精要[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12:2.

[11]曹瑞明, 闫慧珺.高校生态德育体系建构及实践向度[J].现代教育管理, 2013, (3) .

[13]沈红霞.社会环境对高校德育的影响及其对策[D].济南:山东大学, 2008.

高校生态德育 篇2

课堂是中职德育课程教学的主战场,但课堂教学面临着吸引学生、调动学生、感悟学生的难题。活动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但学生活动往往流于形式,缺乏主题的深层次引导、升华。我们尝试如何利用课堂这一主阵地,精心设计“课堂活动”,积极构建德育的生态课堂。

一、以开放的课程理念为引领

“开放性”和“创新性”是课改的灵魂。多元性、灵活性、多样性、开放性是有效教学的基本要求。我们要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组织、教学评价、教学拓展等方面充分体现多元性、灵活性、多样性、开放性。

在教学设计上,我们要勤于研究。认真研究学生学习的需要,尤其是研究中职生学习的特色、需要,创新教学设计。要研究不同阶段的学生、不同专业的学生,努力体现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的“三贴近”原则,不断满足不同的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需要。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要敢于创新。创新出既符合自己个性特色、体现自己教学风格,又适应学生年龄特征、专业特点、生活实际、职业发展需要的,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教学方法,并有效地组织实施。

在教学评价上,我们要善于激励。及时捕捉肯定学生的亮点;把评价引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中,激发效率,提高能力;以正确的行为判断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以开放的教学情境为平台

创设最佳教学情境是开展生态高效教学的平台。生态高效教学首先要创设平等、民主的教学情境。其次要创设思考、探究的问题情境。再次要创设新颖、发散的思维情境。第四要创设寓教于乐的活动情境。

①创设故事情境

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内容,抓住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或用多媒体视频、音乐展现或学生精彩的表演等,来创设真实的、为学生熟悉的故事情境。

②创设游戏情境

教师要善于让学生置身于开心的游戏、真实可信的实验情境中,以便把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正确地展开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有利于学生对概念和基本观点的本质认识。

③创设表演情境

适当地创设表演情境,既能满足学生好动,渴望表现自我的心理要求,又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表演能力的锻炼,强化学生自我教育。

④创设辩论情境

中职学生总是希望自己的学习能力得到教师和同学们的认同,得到较好的评价。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时、适度地创设辩论会等情境,通过对立双方的精彩辩论,课堂气氛会变得异常活跃。同时培养学生信息的获取、整理和加工等素养,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⑤创设竞赛情境

中职生思维活跃、情绪激进,成功欲望强烈。在德育课上创设竞赛情境,易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你追我赶,激发了学生的进取心。使学生不断尝试成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培养集体主义责任感,使学生受到现实的集体主义教育。

⑥创设模拟情境

教学中,我们运用所学知识,把学生推向实际表现的前台,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

⑦创设情感情境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来自生活中的动情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最能打动学生,也最能教育学生。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和特点,利用音乐歌曲、视频片断、影视剧情等多媒体手段,真实地再现感人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真切的生活情境中去感受和体验,激发学生的良好情感和学习兴趣,从而升华情感,提高认识。

⑧创设实践情境

当代中职学生具有很强的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适当组织学生进行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专业生产实践、上网查询、采访社会人士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不仅能激发其学生兴趣,还有利于他们开阔视野、培养能力、发展个性和陶冶情操。再配套一些小调查、小论文等实践性的作业,不但丰富学生的经历,感受验证了课本知识,而且培养了他们观察、收集、分析、取舍材料的能力,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归纳和整理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

三、以开放的活动实施为策略

我们积极探索教法、学法创新,大胆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竞赛法、主题辩论会、情景剧表演模拟法庭、时事综述、每日说法等课堂活动,加大师生的互动量,扩大学生的参与率,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与内心感悟,增强了德育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如笔者在江苏省职业学校首届“两课”评比中,大胆运用竞赛法组织教学活动。整节课教学贯穿两大自然组之间的抢答竞赛,以活动为主线,以问题为载体,通过游戏体验、案例分析、漫画领悟、音乐感悟等互动活动,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升华学生的情感。既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始终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巧妙地配合教学,效果显着。此节课被评为省示范课,课堂教学视频赢得全国职校“创新杯”德育课程比赛评委专家的好评。#p#分页标题#e#

四、以开放的生态效应为追求

我们认为德育开放性教学所追求的不单单是教师的外在表现和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应是一种教学气氛和谐、师生关系融洽、活动互动共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意志、个性、心理、品质、行为等全面、和谐、持续发展的生态效应。

从生态化德育到德育生态化 篇3

1.“教育生态学”概念的提出。“生态学”这一概念由德国科学家海克尔于1866年首次提出,它不仅是研究生物与环境辩证统一关系的科学,更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1979年,美国教育家劳伦斯·克雷明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提出了“教育生态学”这一概念,于是教育生态学这个新兴的交叉学科逐渐兴起。教育生态学认为,教育的生态环境“是以教育为中心、对教育的产生和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N维空间和多元的环境系统”,它“大致可以从三个角度和三个层面来分析:一是以教育为中心,结合外部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组成单个的或复合的教育生态系统;二是以某个学校、某一教育层次或类型为中轴所构成的教育系统,它反映了教育体系内部的相互关系;三是以人的主体发展为主线,研究外部环境,包括教育在内的自然、社会和精神的因素组成的系统,还要研究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等内在的环境因素。此外教育生态学还将考虑教育对象内在的心理和生理环境”。本文将从第三个角度来阐述生态化德育的内涵以及从生态化德育到德育生态化的转化途径和意义。

2.生态化德育的内涵。道德教育(即德育)是“指向人的德性培养的教育”,生态化德育是指学校以生态学、环境科学、教育生态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等学科为指导来培养个体道德素质而进行的教育。

生态化德育是遵循自然性原则的教育。遵循自然性原则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活动中,应遵循教育的生态规律,减少对德育对象的人为干扰,避免或减少灌输式的德育。

生态化德育是具有前瞻性、着眼于未来的教育。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人应当尊重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物种,应当尊重自然生态的和谐与稳定,应当关心个人并关心整个人类,应当着眼当前并思虑未来。因而生态化德育不仅关注学生的近期发展更追求人的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同时反对急功近利、拔苗助长式的德育方法。

生态化德育是尊重个性和差异的教育。现代生态学注重维护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同理生态化的德育要求教育者在教育中认识到到学生个体的差异,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背后的地区差异和文化差异,只有当教育者充分认识到这些差异的存在并尊重这些差异时,才能真正尊重受教育者的存在,去了解学生的个性并去发展学生的个性。

生态化德育追求德育生态系统内各要素的协调发展以最大限度的实现德育生态系统的功能。现代生态学着眼于通过生态环境的优化,使系统内各要素相互协调来促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实现生态系统的最大的功能。“德育生态系统的功能的实现就是通过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活动,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归根结底,生态化德育的落脚点是要实现人的德智体等各方面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二、我们的德育生态化了吗?

当前,一部分德育工作者在实践中重整体、轻个别,物化德育对象,抹杀学生个性差异,试图以一个“模子”塑造相同的学生,试图将不同的学生培养成相同的“人才”,因而按统一的标准,用相同的载体和方式,以划一的评价开展千篇一律的德育工作,结果德育生态系统缺乏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此外,当前的德育过多依赖于学校教育,而没能把家庭与社区较好地联合起来,形成一个进行德育的合力,也即当前的德育还没能形成一个有机的大生态系统。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我们每个人似乎都变得有些急躁浮躁,甚至是急功近利,德育工作者也在德育工作中自觉或不自觉的把成人的某些标准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强加于儿童,不顾受教育者的生活实践进行圣人化、理想化的教育;德育工作者常采用“教化”和“记忆”的方式来进行德育,结果德育被智育化,德育“不是根源于生活而是变成了空洞的说教,步入了为了知识而教知识的困境”。最终,学生的品德发展与智力发展严重不平衡,学生自身无法形成一个和谐的生态化的系统,他们在未来的社会活动中往往知行脱节,成为影响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因素。

当德育变成“最不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时,我们的德育工作者是否应该反思,是否我们需要树立一种生态化的德育观:为德育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态环境,使学生自身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进一步使社会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系统。可是,我们又该如何使德育走向生态化呢?

三、德育生态化的途径

生态化的德育是一种崭新的德育理论,它需要德育工作者将它付诸于实践,德育的生态化已成为目前德育中一种迫在眉睫的实践。

1.生态化的德育注重维护个体差异,维护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这种德育必然是一种尊重学生差异、尊重地区差异和文化差异的德育。学校德育的生态性建构,必须植根于社会文化背景中,并与社会生活保持和谐一致,必须关注个体精神世界的健康发展。把地域文化引入学校教育,是教育尊重学生个性与差异的体现。因为每个儿童都生活在一定的地域中,地域的差异往往体现为一定的文化差异,这种差异在儿童生活时期体现得更为明显。由于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他们的情感、需要、经验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把地域文化引入德育中,有助于儿童从熟悉的世界逐渐顺利而快乐地理解和接受陌生的世界,并使学校生活变得富有意义。在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中,“儿童在不自觉中形成了‘地域文化性格’,就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地域中的绝大多数人所共同具有的带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借助于类似‘地域文化性格’等地域文化的视角,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和理解某一学生群体身上所具有的‘类’的特性,从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进行有效的个性化教育”。实际上,尊重地域文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就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

2.要改革教材中忽视地域与文化差异的倾向,编制出带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教材显得十分必要

适应学生的能力、性向、经验以及现实生活的需要,来设计符合学生利益的课程,应是课程设计的最大原则,乡土教材应是国家统一教材的有益补充。各地区甚至是各学校都可以独立自主地开发出独具特色的乡土教材。有关专家和教师甚至是学生的父母和社会各界人士都可以加入到编写队伍中。从这些生动的教材中,学生比较容易找出与其周围的社会生活的多方面有联系的文化、历史。这些途径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以一种更生态的方式来保存其个性,发展其个性。

3.生态化的德育要求把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作为一个有密切联系的生态系统,充分发挥这个生态系统的整体效应

从生态学角度来看,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应当具有相互和谐、彼此促进的关系,才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德育的生态化要求融合生理、心理、自然、社会等因素谋求建立这种相互和谐、彼此促进的关系。在德育生态系统中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对于德育既有共同作用又有不同作用,甚至家庭、社区和社会领域的生活对学生品质的影响更大、更重要,因此,生活德育实施的领域应该扩大到家庭、社区、社会,只孤立地抓学校德育往往不能取得理想的成效,因为如果家庭和社会不能与学校德育形成合力,在学校受到的德育效果就可能被不良的家庭生活德育和社会德育所抵消。所以德育工作者也应走出学校,放眼社会。学校应该建立与家长的长期沟通,让家庭、社区、社会和学校保持良好互动,同时积极把德育实践工作推向校外。系统论告诉我们,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因而把学校、家庭、社区、社会作为一个德育生态系统,德育工作者注重家校和人、学校社区、学校社会的合作,充分发挥其整体效应,往往比单纯的学校德育工作效果好得多。

四、从生态化德育到德育生态化

当然德育的生态化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在生活中进行德育的过程,因为人类的生活并不仅仅是对从环境中获得的东西依赖,它也要对环境有所贡献。对个体的生存和环境的生存来说这两个过程都是必需的,因此德育的生态化既是一个在德育生态系统中进行德育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在生活中改变德育生态系统,完善德育生态系统的过程。“人不仅要认识世界,还要改造世界”,这种乐观主义的自信应无时无刻洋溢于德育工作者的心中。随着教育与自然日益对立,生态化的德育不仅要关心如何把一个自然人造就成一个社会人,还要关注这个社会人怎样来改造我们的社会,更要承担起培养改造我们的社会的社会人必需的品质的重任。

从生态化德育走向德育生态化这一过程的实质是追求人自身情感、智力、品德等各要素的和谐发展,即品德与智力、情感等的和谐发展;其次是通过人良好品德的养成进一步推动和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即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再次,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和配合来推动建设一个和谐社会,这个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也即实现前述教育生态环境的三个层面的和谐发展。这种和谐不是僵化的、静止的统一,它包含差异,重视平衡和协调之后的整合,在矛盾和冲突中寻求一致。它在教育思想上的体现是追求人的自由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充分发展、人的和谐发展。人的和谐发展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德育工作者的社会理想,更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高校生态德育 篇4

本研究通过高校校园网、BBS等网络媒介, 以及部分高校的实地考察, 就大学生对高校德育绩效的评价进行了一个全国范围内的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 大学生对目前高校德育工作状况的评价不高, 对德育教学工作的评价也不高。这真实反映了当前我国高校德育的低绩效化现象。

绩效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看实践活动的结果是否具有成效。从高校德育的主流状况看, 我国以往的高校德育是取得了一定的绩效的, 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也不可否认当前高校德育的低绩效化现象。在当今社会多元文化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 有些大学生的理想不够明确, 信念不够坚定, 价值观取向不够积极, 甚至还有大学生出现道德失范的情形, 存在的问题很多。

影响高校德育绩效的因素有很多, 导致高校德育的低绩效化现象的原因也相当复杂, 可以从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宏观与微观、内部与外部的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但是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观念上存在误区、要素上有一定的缺失、制度上有待改善、环境上亟须适应。简单来讲, 就是观念 (Notion, N) 、要素 (Element, E) 、制度 (System, S) 和环境 (Surroundings, S) 四个影响因素, 可以称之为“NESS”绩效影响因素:第一, 高校德育工作者的观念落后。培养学生上重“术”轻“德”, 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制约了高校德育绩效的提高。第二, 高校德育要素的缺失。高校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了德育理论、德育主体、德育受教者、德育内容、德育方式、德育目标、德育反馈等要素, 如果这些要素出现缺位、各要素之间相互离散、摩擦或掣肘, 就会导致诸要素不能有效协同配合, 整个德育系统就处于无序状态, 无法产生强大的德育合力, 最终导致高校德育的低绩效化。第三, 高校德育制度有待进一步改善, 弥补管理体制上存在的缺陷, 提升德育工作运行机制的活力和科学性。第四, 高校德育内外环境变化亟待适应, 重视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影响的作用。

高校德育要取得理想的绩效, 势必从生态位的视角出发, 在观念、要素、制度和环境这四个方面作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工作。

一、树立以生态位理念为特点的高校德育绩效观念

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力量, 其思想道德方面的素质在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各种素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高校德育就承担着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要任务, 高校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要造就大批具有良好德性的大学生。然而, 对于这样的德育活动, 人们很少去关注其绩效, 很少去思考德育的结果与其所要实现的目标之间的重合程度, 更加没有人从生态位的视角去考察高校德育的绩效问题。这便是一个观念问题。教育观念是教育活动的根本指导思想, 转变观念是提高德育绩效的前提。当下高校必须提升理念, 改变观念, 以生态位理念为视角, 树立高校德育的整体大局观;以绩效理论为指导, 树立高校德育绩效的可持续发展观;结合“与时俱进”的理念, 树立高校德育“以人为本”的评价观。

二、结合高校德育要素的生态位对其进行优化配置

高校德育是一个由多个要素构成的生态系统, 它存在着自身的系统结构, 其德育理论、德育主体、德育受教者、德育内容、德育方式、德育目标和德育反馈七大构成要素在此生态系统中都占据着各自的时间、空间和功能位置。高校德育的绩效是这七大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发生作用的结果。要提升高校德育的绩效, 就必须优化高校德育过程的诸要素, 在分析其各自所处的生态位的基础之上, 使各结构要素合理归位, 各尽其能, 进而实现高校德育绩效的最优化。具体而言, 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 建立合理、明确的高校德育目标;第二, 重视高校德育理论研究;第三, 建设高素质且与德育对象相匹配的德育工作队伍;第四, 充分发挥大学生接受德育的主观能动性;第五, 结合时代与地域特点丰富高校德育内容;第六, 倡导高校德育工作方法的创新;第七, 加强科学的高校德育反馈。

三、建立科学、生态、合理的高校德育制度

资源是人类在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发现和创造的, 并以其效用满足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生产和生活资料及要素。在高校德育过程中, 同样需要各种资源的储备与消耗, 如物质资源、人力资源、环境资源、声誉资源等。如前所述, 这些资源是维护和发展高校德育所必需的基本条件, 也是高校德育生态竞争的客体, 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各种德育资源的配置状况, 决定了高校德育的绩效水平。而要使德育资源达到优化配置, 实现各资源要素之间的最优组合, 就必须依赖于科学、生态、合理的德育制度安排。人性是有缺陷的。人的恣意、自私等缺陷又是富有弹性的。因此, 仅仅通过道德说教予以规训、改造是不够的, 还必须通过法律、规范、条例等制度化的理性力量最大限度地予以刚性的遏制。制度自身具有其一定的特点, 如普遍性、稳定性、强制性、明确性等。这些特点能有效弥补高校德育的不足, 有利于高校德育绩效的提升。建立科学、生态、合理的高校德育制度,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 建立健全德育运行机制;第二, 构建德育生态竞争机制;第三, 重视奖惩激励机制;第四, 建立多方位的综合导向机制;第五, 构架坚实的德育保障机制;第六, 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机制。

四、适应并营造适合高校德育健康发展的生态环境

高校德育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必然是处在一定自然和社会生态环境中的, 所以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环境的各种影响。环境氛围的整体作用, 对高校德育绩效的提升影响很大。然而, 高校德育与其所处的生态环境之间的作用关系并不仅仅是单向的, 而是双向的相互作用。既包括高校德育系统被动地适应生态环境, 受环境的影响, 又包括高校德育系统主动地去利用环境和优化环境, 努力营造一个适合高校德育健康发展的生态环境。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使得生态环境与高校德育系统各要素相互协调, 形成一个正向合力, 从而提升高校德育的绩效。对高校德育生态环境的优化,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 做好校园自然环境的规划和建设, 创造良好的德育氛围;第二, 结合生态位的理念, 适应社会大环境的需求;第三, 配合家庭环境的差异, 适时调整德育各构成要素;第四, 树立积极的校风学风, 营造健康的学术环境。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 提升高校德育绩效的方法与途径有很多, 其对策应当是多方位、多渠道的, 并不以上述几种具体的途径为限。高校德育绩效的提升, 实际上是高校德育各个方面综合优化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3.

[2]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3]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

[4]库尔特.勒温.拓扑心理学原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7.

[5]孟志中.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3 (3) .

[6]谢苗枫.助学贷款违约率6年飙升13倍, 大学生怎么了?[N].南方日报, 2010-01-12.

做优德育生态 成长阳光少年 篇5

淮阴师院附小

253年前,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曾在他的《道德情操论》中指出:“自爱、自律、劳动习惯、诚实、公平、正义感、勇气、谦逊、公共精神以及公共道德等,所有这些都是人们在前往市场之前所必须拥有的。”智者的警语,回荡在历史的星空,在今日的中国,愈发显得振聋发聩。淮阴师院附小认为:道德是构成社会文明的重要因素,今日的学生,是明日的公民。学校是孩子德性成长的重要土壤,将生态理念植入学校管理和教育,做优德育生态,成长阳光少年。让今日的德育,在奠基孩子幸福人生的同时,为建设未来和谐社会而尽力。

一、智慧耕耘——灵动成长阳光少年

叶圣陶先生曾经把学生比作植物,把教师比作种植家,提醒教师关注学生的成长环境,保护学生的成长可能。基于这一理念,淮阴师院附小把每一位学生都看做具有无限可能性的一棵幼苗,用生态的视角,去做唤醒生命成长的工作。用栽培大树的理念,去栽培每一位学生。如同自然界的大树一样,淮阴师院附小的“德育之树”也具备土壤、根、主干、枝干、绿叶、鲜花、果实、阳光雨露等有机组成部分。

“土壤”是指重心下移的扁平化管理体制。在学生人数将近4000的校情下,这种管理体制一方面保证了学校的决策能够不打折扣的得到执行,避免了各行其是的低水平德育,另一方面也给各年级留下了开放的空间,可以在学校总体目标的统领下根据学生和年级特点开展创新性工作;“根”是指学校独有的“向阳”校园文化。学校先后邀请了上海华师大叶澜老师、淮阴师院胡相峰校长、师院教育学院顾书明书记、伍红林院长等专家教授来校畅谈“向阳”校园文化,提炼出全体师生员工追求光明、温暖,拥有健康、快乐的阳光精神,滋养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蓬勃发展;“主干”是指对学生良好习惯和行为品性的序列化培养。学校集思广益,充分发挥老师和家长的聪明才智,数易其稿,开展了两轮家委会代表会议进行商讨,将小学六年的德育目标设定为6大类,分年段予以落实,成为设计和开展一切德育活动的核心;“枝干”是指班队会,这是落实德育目标的抓手;“绿叶”是指对班级和学生的日常性评比奖励措施,这是保障德育活动正常开展的必要手段。在常规管理优秀班级的评价上,改变了过去按名额来分配流动红旗的做法。现在,将各项常规评价,从一星到五星设定为五个级别,让每个班级在每项常规工作上,都能得到恰当的肯定。班主任主动找差距,创新方法,提高班集体建设水平;“鲜花”是指依据本学年德育目标而开展的检验性综合活动,这是评价德育工作成效的重要环节。如中年级开展了“超级保洁组”PK赛,各班组队参加扫地、拖地、整理课桌等项目,有力促进了学生卫生意识和劳动技能的提升。高年级开展了“我向总理学什么”演讲大赛,重温了周总理的光辉事迹,对学生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崇高理想起到了积极作用。低年级开展了“我爱玩、我会玩”的游戏展示评比活动,引导学生们在课间十分钟玩得快乐、玩得精彩;在游戏中锻炼 1 能力、陶冶性情、快乐成长;“果实”就是学生经过六年的栽培之后而生成的优良品质,即明礼、求实、乐合、正心、向善、担当,成长为具有独特气质的阳光少年,自本学期开始,学校在素质教育报告单上加盖不同主题的“阳光少年”奖章,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阳光雨露”就是家校沟通、宣传、社会实践、结合节日开展的安全、环保、法制、美德教育等,这是“德育之树”健康成长的必要元素。除此之外,学校还赋予德育处“园丁”的角色,在扁平化的管理体制下,德育处如同园丁一样,可以直接触摸和修正大树的成长,起到全程观察、指导、考核、评价的作用。德育处精心组织了全体教师参加的“爱生 爱岗 爱校”演讲比赛,大家畅谈与学生互敬互爱,与学校同甘共苦,期盼学校明天更美好的肺腑之言,凝聚人心,弘扬正气,体现了正能量的重要作用;德育处还设立了以“聚起来一团火,散开去满天星”为追求,以“草根”为定位的“星火论坛”。在这一平台上,用班主任听的懂的语言、看的见的事例去理解和内化德育新理念,一个一个的解决实际问题,一步一步的形成良性发展的班主任团队,促进班主任在不断的反思和体悟中做好德育工作。

二、快乐收获——成就学生发展梦想

德育目标,是上下衔接、前后连贯的。各年级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系列化德育活动。激烈的竞争、欢快的笑声、获奖的喜悦,在学生的心田里留下了难忘的成长印迹。为实现“阳光少年”18个分目标,一年级在德育处的指导帮助下,先后设计了军训、岗位建设、与六年级手拉手、学英雄,励志向,树理想讲故事大赛等主题活动。这些活动全部围绕“阳光少年”成长目标,结合学生年龄和身心特点而设计,意图明确,主线清晰,成效明显;“少年军校”活动我校已连续开展了3年,活动内容不断丰富,活动方式不断创新,活动阵地不断增加,本学期着重开展了“国防知识讲座”、“军歌嘹亮”、“户外拉练”、“军事游戏我喜欢”等活动,广大少年儿童在活动中接受了国防教育,磨练了意志品质,提高了综合素质。

三、不断进取——打造清河德育品牌

高校生态德育 篇6

【关键词】 生态德育 学校 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5-001-01

0

生态道德教育,包括生态道德意识教育、生态道德规范教育和生态道德素质教育等几个方面。开展生态德育,就是要引导受教育者为了实现人类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的意识和思想觉悟以及相应的生态文明习惯。在学校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生物学科的优势以及生物学与生态学的相关性,重视和渗透生态德育,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生态学观,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为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思想基础。

一、充分利用课程资源中的生态德育因子,教化生态文明意识的形成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以学科知识为基础的,是知、情、意、行的统一发展过程。其中“知”是一个学习掌握基本概念、原理的认识过程。生态德育以生物知识为载体具有巨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给予学生深刻的影响,所以我在准备生物教材和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着力于寻找教材内容与生态德育工作相渗透的最佳结合点。在备课的同时备生态德育工作,尽力做到生态德育与学科教育水乳交融,使生态德育工作附着有物(或知识点或训练点),尽可能触动学生的生态思维意识。例如,在《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一章的教学中,就要首先使学生明白绿色植物既能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又供给了人和动物生活所必须的食物和能量,还改善了气候条件,促进了动植物资源的增加。绿色植物为保持生物圈的正常运转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所以保护森林就是保护生物圈、保护所有生物共同的家。明白了上述道理,就容易唤起学生的责任心、使命感,为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村而奋发努力。就有可能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应用生态观处理好发展和资源消耗的正确关系。作为教师,应该多钻研教材内容,努力创新,找到教材中生态德育的较好切入点,同时,也应该注意多从杂志、网络等渠道收集、积累一些资料,以备在需要时用。

二、创设校园文化氛围,通过环境感化,促使生态文明规范的形成

形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规范,并把这一生态理念纳入学校教学,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生态德育渗透,还需要有良好的生态道德环境和文化氛围的渲染和感召。例如,在学校制作树木分类牌、爱护树木和草坪的警示牌,在楼道里钉做“严禁喧哗”的警示牌,在食堂悬挂“反对浪费、爱惜粮食”的提示牌,选定校内和校外绿色责任区,在教室适当添置树木和盆花,刷写醒目的宣传标语,如:“爱护环境,从我做起”,“洁净的空气、幽雅的环境是我们共享的,每个人都应对环境保护尽一份义务”,“水是生命之源”等。另外还可以组织活动,如通过垃圾分类回收、生物科技创新活动、办黑板报和手抄报、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和演讲等形式来促使学生的生态道德规范的形成。

三、通过情感熏染和习惯养成,内化生态文明素质的养成

学校生态教育不能限于用灌输方法让学生接受或服从,以“强制”的方式使学生对规则的遵守不是出于生态道德需要,也就缺乏生态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有转化为个体的需要、信念,才会由单纯地服从变为认同和内化,主动参与到生态活动中去。比如,平时你一张、他一张的丢废纸,谁都可能觉得没什么,可通过环保小组同学的收集,一学期一年后,大家看到随便丢的废纸中的一部分,数量都那么可观,自然也就意识到了以前行为的不当,同时也就认同了垃圾分类回收的必要性;再比如,借助停电停水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没有水和没有电的苦恼,引导学生节约水电。

学校生态德育应该重视实践,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培养。我们倡导生态教育从日常生活细节入手,从学生身边的事做起,使生态实践日常化、经常化,以此内化为对自然和生命的道德义务与责任。如珍爱生灵,平等对待自然界的其他生命体;节约粮食、节约水电、节约纸张;使用可再生资源、分类回收废物;抵制污染,不乱仍垃圾,少用和不用塑料袋等。

四、在课外活动中深化生态道德教育

要开展生态德育教育,不应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之中,还要广泛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在课外活动中深化生态德育教育。例如,在笔者根据教学内容安排的“调查当地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生物资源”的活动中,学生在分组搜集当地生物种类及其分布的背景资料,评估当地对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现状的时候发现,当地的珍稀药用植物麻黄、锁阳和苁蓉等资源,已经被严重破坏,就是因为当地前几年为经济利益而过度挖掘造成的。所有人都为之惋惜,在心痛之余,自然而然为人类活动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进行了反思,也从内心深处发出了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呼唤,提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当地生物资源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建议。还有,校园绿化设计、酸雨的危害模拟实验等活动的开展,都是课外活动生态德育教育的极好题材。

生态德育系统构建刍议 篇7

一、生态德育的内涵

要构建生态德育系统, 首先要剖析生态德育的内涵。所谓生态德育, 是指借鉴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 研究和解决学校德育问题。从学科理论建构上, 生态德育是对传统德育观的拓展, 是新德育观向德育本质的自觉复归。众所周知,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生物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举凡能影响生物的生长、分化、生殖等的因子都称为环境因子, 生态学就是要研究如何使生物与各种有形与无形的环境因子和谐共生、相辅相成, 保证生物健康、有序生长。而教育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生命的成长过程, 尤其“道德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生态性”———道德体现的是人与自身、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追求关系的平衡、和谐和发展———这与生态学有着相似的内在机制和规律。

大约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 “生态德育”一词应运而生, 开始出现在国内外某些学术著作中。但由于研究时间不长, 研究还不够深入, 学术界对生态德育尚未形成比较统一的认识和系统的理论。美国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在《德育原理》一书中提出, 道德教育是“一切能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的教育”, 而“对于从生活中的一切接触中学习感兴趣, 就是根本的道德兴趣”。他的这种思想包含着很明显的生态理念, 强调的就是道德教育的社会体验过程。对此, 我国一些学者有着自己的看法, 刘运喜认为, 生态德育是指德育工作者借助生态学、教育学的原理与方法, 遵循道德品质养成规律, 改进德育工作方式方法, 消除德育工作中的不和谐因素, 创造一个和谐、自然的德育生态环境, 维持德育生态系统的平衡协调, 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自然形成。郭事军认为, 生态德育是将生态学原理渗透到学校教育过程中, 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来思考和认识学校德育问题, 根据人的特点、德育的自身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促进影响学校德育的诸多要素的良性互动, 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凡此种种, 虽各有侧重, 但关于生态德育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 即“整体和谐观、动态平衡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也就回到文章开头所讲到的, 生态德育究其根本, 就是要使影响道德品质形成的各种有形与无形的“道德环境因子”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各种要素之间应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合作。在相互合作和影响的作用下, 形成各种要素之间良性的互动, 从而达成动态的平衡, 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 各种“道德环境因子”系统的形成是生态德育实现的基础。

二、生态德育系统的基石:生态环境的建设

传统德育注重调节和规范人和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伦理道德教育, 却忽视了调节和规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道德教育。生态德育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缺陷, 强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与生态的关系, 树立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的思想, 从而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从本体论意义上看, 保护自然环境与保护自身是同构而不可分离的主客观统一。人性危机导致现代生态问题和环境破坏, 就需要重构人性, 让自然“合乎人性”, 也让人性关切自然。因此, 生态环境的建设是生态德育系统构建必不可少的基石。

一所学校如果能够做到环境优美、格调高雅、书香四溢, 必将对学生品德的塑造起到重要作用。首先, 校园要做好绿化建设。保证足够的绿化覆盖率, 既有利于空气的净化, 也能够舒缓师生心境, 有利于师生和谐相处。其次, 应充分利用校园回廊、宣传栏、橱窗等阵地, 设置名人墙、荣誉墙、先锋榜等, 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笔者的校园里, 就设有论语墙、时代人物墙、感动校园人物墙、班级之星展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栏等, 并且会不定期更新内容。学生行走在校园里, 每天都与这些正能量零距离接触, 长期耳濡目染, 有利于其身心健康。校园的生态环境建设不仅应局限于公共场所, 还应深入教室、宿舍、食堂。所以还应大力提倡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宿舍文化建设, 使校园的每个角落都能够成为育人的环境, 达到环境与人的和谐共生。

三、生态德育落实的保障:生态管理的确立

目前, 德育最大问题的根源在于人的实践理性受制于外在感性的欲望和服从他律的矛盾, 这种矛盾导致很多学生无法在理性中明确道德的普遍性。因此, 生态德育需要人性的复归, 通过生态的理性, 有效实现目的和手段的和谐统一。所以, 生态管理的确立是生态德育落实的保障。

所谓生态管理, 是指一切管理理念、制度及手段都要以学生成长为核心, 坚持“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 为了学生一切”的理念。在生态管理理念下, 不再是一味地强调学生不能做什么, 而更多的是教会学生要去做什么, 引导学生在良性成长的道路上前行。因此, 在管理手段上, 应多“理”少“管”, 要多出台鼓励学生个性成长、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培养学生优良品质的引导性条例, 而少一些处罚性、约束性的强制性条例。比如, 针对校园贴吧的乱象, 学校可以设专人负责, 但并不是粗暴干涉、简单删帖, 而是放低姿态, 与学生坦诚相待、沟通交流、因势利导, 最终既赢得学生尊重和支持, 也规范了校园贴吧的秩序。

生态管理也要求每位教职员工都做管理者。每位管理者都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 充分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学校各方面工作都应以学生作为工作出发点和归宿点, 既关注整体, 也关注每个个体。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 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立的生命体, 都是生态德育的核心要素, 每一位学生都有闪光点。生态管理要做的就是关爱每一位学生, 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 越是存在问题的学生, 越应得到更多的关怀和帮助。就好比自然生态系统当中, 越是弱小的幼苗, 越需要园丁细心呵护。

四、生态德育实现的载体:生态活动的开展

生态德育的性质就是将保护自然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内化为人的内在品格。生态德育的宗旨就在于帮助那些面临生存和道德两难的人们能够做出理性选择而坚守自身的道德基本原则和义务。而这种生态德育不是一蹴而就的, 是需要不断在活动和实践中才能达到和完善的境界。所以, 生态活动的开展是生态德育得以实现的载体。

生态活动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德育活动, 是必须符合生态学理论的德育活动。我校创造性地提出“主体性唤醒、活动式主导、正能量传递、规范化模式”的德育活动指导思想, 较好地诠释了生态活动的内涵。生态活动, 即通过开展规范化的、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各种文体活动, 传递校园的正能量;而且在活动的全过程中, 应尽量去教师化, 提倡以学生为主, 学生自主设计、主持、参与活动, 更大程度地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学生通过参与生态德育活动进行自我体验、自觉探索, 教育者因势利导, 使学生学会关心, 富有责任感、义务感, 具有自信心、创新思维以及公平、效率、竞争与合作的意识, 逐步把社会所要求的思想道德品质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 这正是生态德育的本质追求。如我校的学生集会, 经过不断摸索, 逐渐规范化、模式化。每次集会时间一到, 班长督促学生到场, 安全员负责锁闭教室门窗;到场后, 体育委员迅速整队, 班长配合维持纪律;整队完毕, 体育委员站在班级队伍的左前方, 班长站在班级队伍在右后方。整个过程, 班主任可以忽略不计。通过这么一个小小的环节, 培养了学生干部的自主管理意识和能力, 树立了全体学生的纪律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学生也在互相配合完成任务后进一步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学校更多的活动, 如艺术节、读书节、感动校园人物评选, 都放手让学生组织、策划, 鼓励每位学生积极参与, 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

道德本来就是人们在生活中追寻自己生命价值、生活意义的生活实践。学生只有在这一系列丰富的生态活动中亲身体验之后内化, 产生的道德才更具生命力。

五、生态德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生态课程的建立

传统德育下, 很多学生的尊重生命意识的淡漠, 究其原因就是德育课程的单调, 侧重于抽象空洞的政治说教, 内容枯燥而缺乏时代感。所以, 生态课程的建立是生态德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生态课程是指在德育课程基础上, 教育者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的生理、心理特征, 设置具有阶段性、差异性、针对性的德育课程, 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 及时发现或纠正学生不正确的生命观、道德价值观。比如有些学校有着丰富的校园环境、独具特色的学校精神, 这些只要稍加加工, 就会成为优良的生态德育资源, 对学生的德育产生影响。与此同时, 我们还可以通过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配合, 使学校德育从书本走向生活, 在生活体验中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 从而创新环境道德教育的途径。

比如说, 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 身体形态开始发生显著变化, 身体机能逐步健全, 心理也相应地产生变化:他们的抽象思维开始占据优势, 理性思维的发展还很有限;自我意识开始发展, 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 但由于知识经验的局限性, 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不够;他们的独立性和自尊心不断增强, 但同时又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对家庭和学校仍具有一定的依赖心理;新环境、新认识的教师和同学使他们产生从未有过的新鲜感受, 但很快紧张与困惑又接踵而至。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 就必须设置有针对性的德育课程。重点是加强养成教育, 培养他们的行为规范, 尽快适应中学阶段的需要;注重心理辅导, 加强自我意识教育、青春期教育、情绪控制教育, 使其尽快成熟;加强学法指导,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密切家校联系, 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 家校合作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其他学段同样要根据孩子的差异性, 确立不同重点、不同方式的德育课程, 这样才符合生态德育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创建和谐班级开展生态德育 篇8

一一、善于倾听

在学生发生某种状况时, 比如上课迟到、与同学发生争执、偷拿家长的钱去网吧上网等, 这时他们的所作所为的确让教师感到着急、生气、甚至火冒三丈, 但教师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把“火”压下去, 不能一抓住机会就劈头盖脸不问缘由地发泄自己的愤怒。我们要平静自己, 再平静自己 (需要练习) , 先听听学生怎么说。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说出他们真实的想法, 教师才能为此找到相应的办法, 让学生听从教师的意见, 改变自己的行为。当然, 倾听也要讲究技巧, 我们可以适时地发问, 以便让学生更加深入地讲述事情的过程, 同时我们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 避免学生隐瞒某些问题。

二二、建立信任

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 难免会出现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 当他们出现问题时, 我们要设法让他们了解, 我们找他们谈话, 不是挑他们身上的毛病、找他们的麻烦, 而是希望他们变得更好。记得有一次, 我刚接手一个新班级不久, 我把一个上自习课爱说话的学生找出来谈话, 还没等我开口说什么, 他就拿出一种你爱怎么批评就怎么批评, 反正我就这样的抵抗情绪, 我没有被他的眼神、表情、姿态激怒, 而是和他聊起了班级情况及他个人的学习情况。谈话间, 我对他在体育方面的天分及体委的工作加以赞赏, 也指出他在学习上的薄弱科目。慢慢地, 他起初的那种对立情绪没有了。当我和他聊到班级纪律时, 他主动地承认了自己有上课爱说话的毛病。我就要求他如果再说话就背诵一篇英语短文, 他欣然接受。像上面提到的学生一样, 一些在中小学期间经常犯错误的学生, 屡次遭到家长和老师批评, 他们在心里会对所有的老师筑起一道防御屏障。采取哪些措施才能顺利地拆除这道屏障呢?我们首先该让学生平静下来, 取得他们对自己的信任, 当然这更多的是靠平时的积累。正所谓“亲其师, 信其道”。相反, 如果在这样的学生犯错误的时候, 我们直截了当地批评, 提出自己的要求, 非但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也有可能使我们自己陷入僵局, 甚至出现学生不服气甚至顶撞老师的现象。沟通从信任与友好的气氛开始, 才能取得成效, 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三、爱要大声说出来

美国曾经流行一则这样的故事:一个村子里, 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吃饭, 母亲端上来一盆稻草。全家都很奇怪, 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母亲说:“我给你们做了一辈子的饭, 你们从来没说过一句感谢的话或称赞一下饭菜好吃, 这和吃稻草有什么区别!”试想连最不要求回报的母亲都渴望听到哪怕一丝感谢的回声, 那么就更加要求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常怀感恩之心, 同时要适时表达自己的情感, 传递正能量。比如最日常的, 同学帮助其他同学值日, 帮助同学解决疑难问题, 提示同学别忘记交作业, 学生为老师买咽喉含片, 学生作业完成得好, 课堂上表现积极, 为班级办板报……人们之间都要及时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老师还要适时适度地赞美学生, 不吝惜自己的溢美之辞。但对学生的赞扬要体现在具体的细微中, 我们要善于发现美, 哪怕学生的一点点进步, 我们也要非常郑重地夸奖一番。我们不能因为习惯而淡漠, 不能因为拥有而无视。

四四、学点哲学, 教会学生辩证地看待竞争、压力与困境

有个故事, 说国王做了一个非常奇怪的梦, 他梦见自己的牙齿一颗颗地掉光了。于是, 他找来一个释梦者。释梦者说:“陛下, 这个梦是一个坏兆头, 您的牙齿一颗颗地掉光, 这表示您的家人会一个个地先于您死去”。

国王听后大怒, 命令将释梦者关进监狱, 并传令再找一个释梦者, 新的释梦者说:“陛下, 这个梦是好兆头啊!您的牙齿一颗颗掉光, 这表示您将比您的家里所有人都活得长。”国王非常高兴, 给了释梦者大笔赏钱。

人只要活在社会中, 就会有竞争, 就会有压力, 要学会用积极的角度与心态去解释它们。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的哲理小故事, 让学生听后自己去感悟, 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这样的方法要比单纯地对他们说“不要怕, 要战胜困难”效果要好得多。这也要求教师平时多学习多积累, 同时也要有一颗豁达的心。教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 如果教师在遇到问题时, 自己能开导自己, 能用智慧平复自己, 那会给学生带来无尽的积极影响。

五五、在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凝聚力量

学校总要定期举办一些课外活动, 开展各种活动月。我们要认真对待, 善于利用这些活动的机会, 使学生在各个方面, 尤其是心理及情感上得到锻炼与升华, 切不可敷衍了事。比如在学校开展的感恩活动月期间, 我决定开一次以《父母、兄妹和我》为主题的班会。班会前的准备最重要, 它是班会是否取得成功的关键环节。在我们的具体要求下, 全班同学都做了认真的准备。在班会上, 同学回忆起一个个父母辛勤劳作、兄妹间彼此相让的瞬间, 学生们和我一次次被感动得热泪盈眶。班会过后, 学生们变得“深沉”了一些, 因为他们的内心承载着父母兄妹沉甸甸的爱, 想要用行动给他们一个回报。

央视近几年每年开展一次“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 在此期间我都会利用教室的多媒体组织学生观看。透过那些平凡的人、感动的事, 让学生觉得好人就在身边, 没有那种遥不可及的感觉。试想如果我们还能一次一次被感动, 还沉浸在那些优秀人物的事迹中, 那么我们还有哪些理由, 还有哪些可能去怀疑他人、怀疑社会?也许作为一个平凡的人, 无力去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 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别人做些什么, 那世间怎么还会有那么的争斗与凶残?同样身为平凡人的我们, 也可以像那些令我们感动的人那样去感动他人, 回报社会。

六六、专注地学习, 快乐地生活

解不完的数学题, 背不完的政史地, 过了月考, 又迎来了期中考试, 高中生活固然紧张, 但这不能成为我们不快乐的理由。在课堂上, 我尽力多用一些教学工具, 动用学生的各个感官, 发挥学生听说读写看多方面的能力, 使他们精力集中, 提高学习效率。在发现学生溜号、犯困、课堂沉闷时, 我会及时抓住某一情节, 适时地和他们开了玩笑, 学生们的一阵大笑, 会赶走一些不良情绪。

同时, 作为班主任, 我们要协调好每天的各门课程的松紧度, 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疲劳度, 适当地上一节体活课, 而且要亲自参与其中, 还可以在自习课开展一些活动, 比如我们利用多媒体与学生一起观看一些美妙的心理图片《画中有几个人》《老妪与少女》《画中有几个士兵》等等, 感受到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的道理;欣赏叶芝的著名诗歌《当你老了》, 感受其中深沉的父爱, 同时也教会了我们如何去孝顺父母;一起学唱《感恩的心》, 我们边学着手语边歌唱, 爱从我们的心底蔓延;让学生朗诵《花开不败》《高四只不过从头再来》等, 在主人锲而不舍的奋斗中, 我们也在努力找寻自己那个可追寻的梦……我和学生在平时的工作与学习中, 不断地收集这方面的素材, 感动到自己的事与人, 也让它感动全班同学。

另外, 教师要学会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 找寻克服学生自卑心理的对策。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的方法很多, 但我想, 最后的方式就是给他们体验成功的机会。班主任要想办法创设这样的机会, 比如学生在课堂上的一次成功发言, 一次理想的测试成绩, 让学生在同学面前表演一首歌曲, 朗诵一篇文章, 办一期板报, 参加一场篮球赛等等。让学生在成功经历中树立自信, 是克服自卑心理最好的对策。

教育名言

师范二字的意义, 是说既可为师, 又能做范。有许多做先生的不见得就能够做人的模范, 能够做人模范的, 却都可以做人的先生。

浅析德育的生态性功能 篇9

人们对德育功能的认识大多局限于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协调方面, 这其中并不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是随着技术革命的发展, 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大大地扩展, 随之出现的是人口、能源、环境、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性危机。为了解决这种生存危机, 除了要调整科技、经济发展战略, 加深对自然系统全面的科学认识, 还必须要树立一种积极的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观念, 通过道德观念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控制人对自然的盲目行为, 寻求“自然道德”“生态良心”。而马克思、恩格斯也早就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为道德观念应反映的现实关系之一, 指出:“这些个人所产生的观念是关于他们同自然的关系或者是关于他们之间的关系或者是关于他们自己肉体组织的概念。”[1]学校德育必须在生态危机面前扩展其功能领域, 重视其生态性功能的发挥, 培养和塑造具有人与人、人与自然规范的“完善伦理”的下一代, 这是生态危机对德育提出的新课题。

德育生态性功能的表现

1. 发挥德育的生态性功能, 形成新的人生观、自然观

面对着日趋严重的生态危机, 德育首先要使受教育者在思想上树立起新的人生观、自然观, 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要使人们加深对自然的认识, 顺从自然规律, 取消以往成为自然界主宰的思想, 形成新的生态观, 即充分认识到世界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是有规律、有秩序地联系在一起的。“当这种联系各组成部分的规律、秩序一旦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 事物运动的动态平衡就会被打破。”[2]同时还要“帮助社会群体和个人获得有关环境的一系列价值观念和情感, 并形成积极参与环境的改善和保护的动机”, 即认识并承认自然环境的价值。“只有认识到环境对人类的重要价值和环境问题的危害性, 才能激发人们解决和预防环境问题的良好愿望。”[3]环境价值包括供人类栖息价值、经济价值和审美价值等方面, 德育强调环境价值旨在引导人们认识和体验环境对人类的多方面价值, 学会珍惜自然, 热爱自然, 承担起对自然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所以人对自然资源的态度应是取之有道, 既要维护生态平衡, 也要强调人类利益, 既不能将人与自然对立起来, 也不能肆意贬低人的地位, 自觉树立生存平等, 发展平等的人与自然平等观, 同时还要维护生物多样性, 学会欣赏自然并积极美化自然, 坚持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共同利益的原则, 进而将人们的“人类中心”思想转变为人类不能离开自然而发展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观念。

2. 发挥德育的生态性功能, 认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善与恶

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 在促进自然完美后会获得一种自豪感, 拯救一只动物后又会收获一份幸福、一份愉悦, 而对滥杀动物, 滥砍滥伐等行为则会感到愤怒、内疚。在我们所感受的这些自豪、幸福正是人们对自然环境产生的一种生态道德情感, 这种生态道德情感是“人对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交往行为、方式是否符合自己的道德需要而产生的内心体验, 是人对建立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在情绪上的认同、共鸣, 也是人对维系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道德理想、道德建构的向往之情”。[4]德育不是仅仅使人们从思想上认识自然、了解自然, 更是要让人们从情感上对自然做一次内心的体验, 明确自己在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上是与生态道德基本原则相符或相违背, 即是善或恶。

“人们懂得在与自然交往之中的是非与善恶, 从而得以对个人及社会行为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 自觉按照一定的善恶标准来选择、调节自己的行为, 并将这种道德认识与判断内化为个体人格的一部分, 提高人类精神文明的水准和境界, 使得人们在与自然交往中超越自我和浅近的视野, 从人类世世代代生存可持续发展的利益出发, 从对人类生存的根本利益出发来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当前和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5]

3. 发挥德育的生态性功能, 规范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

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 即生态道德交往, 是“人为着自己的生存必然与自然发生关系但保持道德性的活动, 把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当成日常生活的行为方式”。[6]德育的生态性功能就是要通过各种活动, 规范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使人们养成生态道德行为习惯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人与自然的道德交往行为与其他道德行为一样, 都要经过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这样一个发展逻辑, 没有了对自然的正确态度与行为, 人们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就不会得到积极的改善。因此, 德育工作还有一个重要功能, 就是使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 并最终转化为自觉的生态道德行为, 利用真实情景的熏陶, 使人们将所学的自然知识与自然现象的真实表现结合起来, 实地考察, 强化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 并通过内心真实的切身体验, 唤起自然道德, 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深入人心, 从而采取尊重自然, 保护生态的自觉行为。

德育生态性功能的发挥

德育生态性功能的发挥要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面出发, 充分挖掘各自的育德优势, 要认识到“学校的教育是重要的, 家庭的熏陶是不可忽视的, 环境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社会的锻炼是最终得以成就的关键。”[7]首先因为儿童的可塑性大, 家庭教育对于形成儿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观念具有极大的作用, 所以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其次要利用好学校教育这个主渠道, 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生态知识教育和生态道德的培养;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 构建人文环境。最后运用社会这个大环境“对广大公民进行全方位的生态教育活动, 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舆论工具, 大力宣传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宣传控制人口增长, 珍惜节约资源, 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人类长远利益的重要意义”。[8]激发广大民众参与生态资源保护的热情和责任心, 转变长期以来与自然对立的态度和行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

[2][3]佘正荣.中国生态伦理传统的诠释与重建.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4]曾建平.寻归绿色——环境道德教育.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5]鲁洁, 王逢贤.德育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6]朱家安.发挥德育的生态性功能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教育探索, 2006 (10) .

[7]朱家安.论德育生态性功能的发挥.教育评论, 2006 (4) .

深化职专德育课改,营造课堂生态 篇10

关键词:职专德育,课堂生态,师生关系,教学过程

多少年来, 人类无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对其肆意掠夺, 教育同样无视教育对象自身的发展和需求而对其盲目开发, 由此付出不可估量的代价。教育应当和环境一样, 注意生态效应, 顺应自然, 尊重孩子内心的发展需求, 应势利导, 帮助孩子寻找最适合自身发展的成功之路。本文从德育学科的特点出发, 大力推行政治课改, 努力营造课堂生态, 践行新课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一、在师生关系上, 营造学生自由成长的生态环境

1.教 师由 知 识 的 权威 走 向 平 等 中 的 首席

在传统德育教学中, 教师是知识的权威, 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 不敢质疑发问, 势必限制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其实, 任何教师都不可能是知识的权威, 教师在教学中应放下架子, 向学生承认自己不懂的问题, 请学生帮助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 让学生消除学习中的“神秘感”, 建立平等的共同探究学习的师生关系。在这种互动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当然, 这不意味着德育课堂上教师可以放手不管, 教师应当凭着自身的知识优势, 在探究学习中发挥组织、引导和促进的作用。教师应充当“平等中的首席”。德育教师走下课堂的“神殿”, 放下居高临下的态度,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这是打造生态课堂的必要前提。

2.课 堂 从 封 闭 、专 制 走 向 开放 、民主

传统课堂追求一种“静”的境界。教师唱独角戏, 学生默默地观赏。教师负责“教”, 学生负责“学”。教支配学、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教, 教学由双边活动变为单边活动, 学生的独立性、独立品格丧失, 教学日益走向封闭和专制。这种德育课堂摧残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禁锢了思想的自由飞翔。德育新课改要求教师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 承认每个学生拥有的权利、尊严、思想、情感和需求。教师要放弃“满堂灌的做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参与课堂, 踊跃发言, 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为学生的成长培育自由的土壤。德育学科的特点要求学生站在现代人角度, 以历史的、辩证的方法, 从不同的角度, 分析有关的社会、政治、经济现象, 思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问题。教师作为 课堂的组 织者应当充分利用德育课的智育、德育等功能让学生畅所欲言让课堂 从封闭、专 制走向开 放、民主 , 这是营造 课堂生态 的重要保证。

3.关 注 学 生 的 个 性 存 在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一位学生应当为德育课堂的主旋律。每个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有个性尊严的人, 教师应把全班学生都作为自己的关注对象, 宽容、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 因材施教, 用“心”施教。不论学生智商如何, 我们都应当一视同仁, 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 让他们动手、动脑, 查阅、收集信息, 学会探究、体验政治, 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分享成功。教师尤其要引导性格内向的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这对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甚至改变学生的人生轨迹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总之, 德育老师应立足学科资源, 关注学生个体存在, 欣赏学生灿烂的生命, 还给学生自由生长的时间和空间, 这是营造课堂生态的核心内容。

二、构建和谐、多元的生态课堂

1.转 变 学 习 方 式

改变学生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 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这是新课改的核心任务。很多教师反映学生喜欢政治, 但不喜欢德育课, 主要原因是传统的德育课教学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学生为中心, 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体验, 通过创设个案情境、角色扮演、智力竞赛、讲故事、辩论会等形式, 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社会服务等活动, 让学生设身处地感受、体验, 并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愿分成几个学习小组, 推举小组负责人, 成员既分工又合作, 在形式多样的合作学习中获取政治知识, 掌握学习方法, 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形成合作、竞争的生活能力。转变学习方法, 建立丰富、多样的德育课堂生态, 有利于学生健康价格的形成, 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地发展。

2.拓 宽 教 学 视野

传统的德育课教学偏重于德育学科体系的把握, 没有充分挖掘德育学科的教育功能, 没有重视学生的价值观念、道德品格、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良的知识营养造成许多学生成长过程中性格的不健全。德育学科肩负着雕塑学生灵魂的重任, 德育教师应开阔教学视野, 给学生“补血”、“补钙”。

3.构 建 评 价 体 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 :“要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且要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了解学生发展中需求,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确立自信。”德育教学应该采取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评价方法, 打破仅以笔试成绩作为教学评价的唯一依据, 评价重心逐渐转向关注学生的求知过程、探索过程和努力过程。首先, 建立学生自评法。学生依据每周、每月以来的学习情况, 对自评表中的“整合知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活动参与积极性”、“沟通合作技能”等指标自我量化评价, 通过分析总结优缺点, 确定补救措施及以后目标。其次, 建立教师评价法。教师对学生在日常课堂内外学习中表现出的能力、态度、情感效果进行评价, 并以建设性的方式反馈给学生, 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再次, 建立成长记录袋。坚持宽容、激励的原则, 通过多种形式记录学生成长的足迹。在德育课教学中采取多元的评价方法有助于学生激发兴趣, 参与课堂, 体验知识, 有助于教师充分挖掘德育教育功能, 营造自由的成长氛围, 促进学生的性格完善、全面发展。

总之, 德育教学应顺应新课改潮流, 整合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这四个因素。追求学生成长环境的和谐、平衡和可持续性, 为学生的自由发展营造动态的、生长性的教育生态。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创建草根社团 营造生态德育 篇11

破土抽芽

学校地处下城区北部城郊结合部,生源复杂,近郊农民孩子及外来务工子女占大多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这里的孩子过于腼腆、缺乏活力和自信。针对队员这些实际情况,在多次尝试和摸索中,笔者决定从队员感兴趣的活动入手,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发展,在发展中成长。

活动是孩子们彰显生命活力、感受幸福快乐的舞台。生态的校园里每个孩子都应该是独特而优秀的。基于这种理念,一种“自下而上”的,完全以队员兴趣自发自主成立的“草根”社团,在胜蓝小学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葫芦丝社、苗苗社、巧手社、空竹社、射击社、技术精英社、机器人社、竹竿舞社、小报编辑社、剪纸社……相继挂牌成立。

[案例1]

苗苗社——学校的操场边有不少空地,2007年3月,一(2)班家委会提出想利用这些空地开辟一块供队员们种植、观察的种植园。于是,在家长、学校和社会热心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在四个月的时间里开辟出了一块300平方米的“浙大新品种试验田”。从在校园里开辟种植园到因土壤问题引起杭城媒体关注,从“胜蓝小记者新闻答谢会”的召开到市委王国平书记的回信,这块小小的土地引来了30多次媒体的报道,苗苗种植园里的蔬菜也成为了2008年杭城最“贵”的蔬菜产品。2008年1月19日,队员们参与了团区委、区少工委组织的爱心拍卖活动,他们把自己种的青菜、萝卜、芹菜、蒿菜装篮美化,5篮蔬菜被3.9万元的高价买走,其中最贵的一篮蔬菜卖到1.1万元。“蔬菜有价,爱心无价”,孩子们把这些爱心浇灌出来的蔬菜通过拍卖把爱心扩大化,传递给了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们。2008年苗苗社被评为全国优秀红领巾社团。

只有自己感兴趣的事做起来才会有激情,才能持之以恒,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做出成绩,从而达到个人和集体的双赢。苗苗社的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开始寻找属于自己的舞台。

文学舞台因为有丰富的活动体验和感受,有了很多写作的素材和灵感,所以孩子们写的文章充满童趣和真情实感,很多刊登在全国各级刊物上,他们通过文字把快乐传递给同龄的小伙伴和全社会关注孩子成长的热心人。一次次的刊登让孩子们越来越喜欢写作,越来越会挖掘活动中的趣事。“为了不害怕菜地里的虫子,社长马简宁给虫子取了个外号,叫‘虾仁’(因为那些虫子身上有一圈圈的纹路,和虾仁有一些相像)。这样一来,虫子就变得不那么可怕了。看到‘虾仁’的时候,同学们就会很镇定地告诉自己,这不过是‘虾仁’,然后小心地把它踩死。”(摘自《中国少年儿童》)特殊的活动经历让孩子们学会提炼和总结,加上语文老师的适当指导,许多“小作家”脱颖而出。

在长时间与媒体的接触中,队员们意识到宣传的重要性,一大批“小记者”也闪亮登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小苗苗”们,联手“小记者社”写信给市委王国平书记,邀请他参加孩子们的感恩盛会,而王伯伯居然还在百忙中给他们回信了;他们又请周培植局长亲自题词《青果园》,与“小记者社”“小报编辑社”联手编辑了首张校报;这还不过瘾,又和其他好几个社团联盟,一起创办了多个全国各级媒体及刊物的“记者站”,将校园新闻、童年随想、评论杂感第一时间进行播报;小记者们活跃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喊着“我的世界我做主”,唱响了一曲新时代的小主人之歌……

演艺舞台因为活动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所以经常有电台、报社来校进行采访,苗苗社的孩子由一开始害怕面对镜头到现在抢着镜头侃侃而谈,其进步之大让大记者们都为之惊叹。《小智情报站》《小芽儿》《阳光午餐》等知名少儿节目里经常活跃着孩子们的身影。在“胜蓝小记者新闻答谢会”上,“小苗苗”们还拉着爸爸妈妈在田埂上走起模特秀呢!

体验舞台在苗苗园里孩子们体验着劳动的甜酸苦辣,学会了基本的种植技巧,也学会了分享和感恩。“玉米节”里,他们千里迢迢把摘下来的玉米送到校外辅导员农科院沈教授那里;“萝卜节”上,他们把挖出来的萝卜送到学校食堂,请全校师生一起品尝;“蔬菜节”里,他们把蔬菜分到同年级每个家庭;“番薯节”上,他们把番薯送给关心他们的全校老师们……他们体验着劳动的艰辛,体验着大地妈妈的神奇,体验着分享的快乐,体验着“小人国”里的社会生活。在生态校园里,他们的土地情结在体验中升华。

原先因地处城郊而显得闭塞的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里开始频繁地接触社会,自信开始蔓延,个性开始闪光,校园开始变得朝气勃勃,生态德育在胜蓝草根社团里破土抽芽。

茁壮成长

生态校园中,教师的使命就是如何为孩子创造快乐的场景来让他们感悟幸福。在频繁的活动交流、社会实践、演出互动中,胜蓝的孩子们找到了自信和快乐,活动中的成功促进了他们学业上的进步。

[案例2]

xx班是全校有名的“乱”班,31个学生来自不同的10多个学校,很多孩子在原来学校是出了名的“刺头”,其中有3个是谁见谁头疼——上课随便插嘴甚至走动,喜欢和每个老师对着干。作为他们的辅导员兼音乐老师,我在接触他们后发现了他们的闪光点——热情,个性鲜明。小尚和小胡表演才能特别突出,于是我推荐他们参加了“小伢儿剧团”,充分发挥他们的表演天赋,还推荐他们当了“回收公司”的经理。他们一下子找到感觉,整天粘着我寻找“出风头”的机会。我借机使他们成为我课堂上的拥护者。特殊家庭出来的小陈个性很强,吃软不吃硬,是“课堂杀手”,很多时间都会因为他的故意捣蛋而无法开展教学工作,但他对喜欢的课程接受能力却特别强。在空竹社里他学得特别好,于是我为了亲近他,故意拜他为师,渐渐地和他成为了好朋友,上课再不和我玩“对抗赛”了。看到他们因为个性得到张扬、闪光点得到赏识而慢慢进步,我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是人的本性。赏识能使人愉悦,赏识能激发潜能,赏识能开启心智。放大学生的优点,给学生“戴高帽”“出风头”的机会,真心实意地表扬学生、赞美学生,和他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学生就会给你意外的惊喜和回报!实践证明,过去在我们眼中看来不怎么起眼的孩子,只要你给他闪光的机会,他一定会如彩虹般光彩夺目起来。

草根社团为胜蓝的孩子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在“快乐”征文活动中,胜蓝孩子们稚嫩的话语说出了他们的幸福感悟:

“我终于扬眉吐气,再也不是一个什么都不好的人,因为我是空竹冠军,连大队辅导员都是我的徒弟哦!”——陈达

“我们成立了雏鹰回收公司,换来的钱放在雏鹰基金中用来购买队报队章……一年里我换得的机绣章都挂在了绶带上,我好自豪啊!” ——莫一涵

“去年,我终于如愿以偿地成了《杭州日报》的一名小记者,看着自己的一篇篇日记在报上发表,语文成绩步步上升,心中的喜悦溢于言表!” ——张逸

……

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赏识,每个孩子都有渴望成功的热情,每个孩子都有值得骄傲的闪光点,每个孩子都是一座等待发掘的宝藏,只要我们为他们增加一点自信心,多为他们创设展示自我的机会,他们定会放射出奇异的光彩!

由辅导员、家长和孩子们自主创建的“草根”社团,以其独有的特色和魅力,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去体验去感受。孩子们在实践中发挥着无限的想象,用童心勾画出创意无限的作品。这些社团在丰富校园生活的同时,也促进了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快乐和自信开始写在胜蓝孩子的脸上……

渐成大器

学校丰富多彩的草根社团活动,让每个孩子灿烂闪光,而在幕后策划指导的老师们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感受和正确定位,越来越多的老师加入了自愿辅导员的行列:从当初的2个社团发展到现在41个社团;由原来应付德育活动到现在自主创新开展社团活动,主动要求承担各级活动的承办、参与;老师的专业发展途径从原来只有教学一条路拓展到教育教学两条路,她们也开始在寻求自己最适合、最喜欢的发展之路。这些承载着师生幸福感受的草根社团曾象一颗颗美丽的珍珠洒落在胜蓝校园里,尔今却变成了一串光彩夺目的珍珠项链——蓝精灵社团(经全校师生民主推评而得出的胜蓝社团总称),成了胜蓝人引以为荣的、远近闻名的社团品牌。

如今,孩子们在“草根”社团里找到了成功的喜悦,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自信和快乐!每个孩子都变成了快乐的小精灵,也许这就是生态德育所散发出的魅力所在吧!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

胜蓝教育集团学校)

中职德育生态课堂实践探索与思考 篇12

一、何为生态化课堂

生态课堂是以生态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为主阵地,以训练学生的思维为重点,以教学内容为载体,师生彼此碰撞思维,共同构建知识与能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主要体现的特点有:

(一)整体性

生态学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各部分、各因素之间相互关联。因此,生态课堂是师生与环境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人是环境中的人,环境能够影响人,同时人可以改变环境,两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二)独特性

生态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每一个学生的需求、欲望和意识,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结合现代课堂教学手段,实现教学与学生发展真正统一的课堂。因此,生态课堂非常注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因材施教,使学生各显其能。

(三)协调性

生态课堂从生态学的角度关注课堂中的每一个生态因子,既包括生物又包括非生物,既涉及物质的又涉及精神的,还有动态和静态的,这些因子相互依赖、和谐共生,任何因子的变动都有可能引起其他因子的改变。把握课堂各个部分、环节的联系性,形成多向互动作用,是生态课堂的要求。

二、中职学生德育课堂学习现状分析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及各种思想文化交流,新时代学生思想独立,但对于一些事情的看法往往较片面。在德育课堂表现上,中职学生出现了以下特点:

(一)学生学习现状分析

1. 理想信念方面。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德育老师通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学习目标不明确。或者有些同学认为来学校仅仅是为了拿到文凭,至于选什么专业,学到了什么都不重要。导致这些想法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学生对德育课堂兴趣不浓厚是一方面。

2. 道德方向方面。

所谓中职学生,就是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后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从年龄上看,这些同学的生理正不断健全,心理上正经历着由单纯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在人生观价值观认识上还有所欠缺,没有足够的能力分辨事物,道德方向容易迷失,所以德育课往往教学效率较低。

(二)教学环境分析

1. 学校对德育教学观念存在误区。

对于不少人而言,其对职校的概念局限于学技术,导致德育在学校成了薄弱的环节,一些学校出现了“重智轻德”的现象,忽视了德育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以及德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保障性作用。往往等到学生出现问题了,才意识到德育的欠缺。

2. 课堂以讲授为主,学生缺乏参与度。

新课改强调,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论述强调了学生地位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学方法仍以讲授为主,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课堂缺乏多样的活动,学生参与度不高,课堂教学效率较低。

结合以上的理论指导及对教学现状的分析把握,我对生态课堂进行了如下实践:

三、德育生态课堂实践探索与思考

(一)生态环境的创设

1. 民主平等,和谐共生。

现代课堂教学普遍存在“假民主”的问题,看似是给予学生权利,但是最后的话语权仍然在教师那边,或者真的给学生权利了,但是由于学生已经习惯了老师包办,给了权利也不领情。民主平等,强调充分尊重学生,耐心了解学生,积极鼓励和激励学生,用对待生命的态度对待学生,而不是形式上的民主。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了这样的现象:有的时候学生上课认不认真,往往不在于你所授知识有多重要,而在于你是谁,你与他们的关系如何。很多学生认真听课可能仅仅是因为他们喜欢该任课老师,喜欢这个老师与他们的相处方式。我非常注重与学生的沟通,甚至是下课十分钟的闲聊,从沟通中获取有效信息(如他们的兴趣爱好),然后课堂上“投其所好”,把课堂内容与他们所关心的人或事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有更多的话语权,把课堂教学模式从单一的教师讲解变成师生间的探讨活动。这样课堂氛围活跃,课堂教学效率比较高。

2. 生态育人,和谐共振。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对以教案为本位的传统课堂教学有一段生动的描述: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作出回答,教师的任务就是努力引导学生,直到得出预定答案。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而生态课堂则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的需求,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结合现代课堂教学手段,实现教学与学生发展的真正统一,在教学过程中鼓励教师采用多样的并且有效的教学方法,甚至可以运用实践活动完成。在德育教学方式的选择上,我推荐采用课外活动的方式展开教学,这种方式当然很受学生欢迎,课堂氛围比较活跃,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非常好。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外,还要注重对于学生个性的了解与培养,使学生各显所长,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在职校你会发现有些同学理论知识学不进去,但是动手能力却非常强,碰到这类学生,我在教育过程中经常会结合他们的实践经验解释理论性的知识,同时鼓励他们多实践,实践出真知。

(二)建立教育生态的评价体系

生态课堂主张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我们要给学生制定多元的评价标准,而不是唯成绩论优秀与否。学生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学生都各有优势,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不是单一维度的数值反映,而是对多维度、综合能力的体现。因此,对学生学习评价应该是多方面的、多元的。我们要用赏识的目光发现学生的突出特长,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这是对每个生命体的尊重。在我的德育成绩评定中,我通常会按比例分为以下两个部分:50%试卷加作业成绩,以此评定对理论知识的掌握;50%活动成绩,用来衡量其他方面的表现。在活动方面则采用多样的方式进行,如演讲、讲课、辩论、游戏,等等,主要考查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这样的评价模式下,我发现了很多同学的特长及潜力,最重要的是同学发现了自身的长处,从而变得更加自信与乐观。

生态课堂使各要素各显其用,各彰其能,让课堂师生关系、师生与环境、师生与资源、师生与教学方法等关系更加和谐。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思考、不断改进,才能真正实现各要素的和谐统一,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成为“完整的人”。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更应协调好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性发展特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灵活地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德育不再成为枯燥的说教,而是滋养生命健康成长的沃土。

参考文献

[1]叶澜.基础教育改革与中国教育学理论重建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吴鼎福.教育生态学[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3]鲁洁.德育社会学[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1:187.

[4]孙芙蓉.国外课堂生态研究与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6(10).

[5]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M].南海出版公司,2011-11(第二版).

上一篇:深基坑支护新技术发展下一篇: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