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生态教育到教育生态

2024-05-21

由生态教育到教育生态(精选8篇)

由生态教育到教育生态 篇1

由生态教育到教育生态,创建创新教育的大众文化

朱昌球

一、改革招生制度,实现教育公平,体现真正的平民教育思想

1、从命题内容入手,实现评价公平,有利于教学改革的推进。

2、从考试科目入手,实现考查公平,有利于课程改革的推进。

3、从招生条件入手,实现机会公平,有利于教育改革的推进。

二、强化教师培训,推广志愿服务,落实整体的乡村教育思想

1、从教学示范入手,实现有效课堂,有利于学习质量的提高。

2、从理论提升入手,实现有效教研,有利于师资力量的提升。

3、从整体规划入手,实现高效办学,有利于人口素质的提振。

三、提倡文化立校,夯实基地建设,丰富民族的创造教育思想

1、从科技教育入手,更新知识教学,建立牢固的基础知识系统。

2、从技能训练入手,更新方法教学,建立灵活的基本方法系统。

3、从思维品质入手,更新思维教学,建立科学的综合思维系统。

四、推广生态教育,建设教育生态,创立大众的创新教育生态文化

1、从制度设计入手,修订考核标准,创立普适的创新教育制度文化。

2、从项目设计入手,修订教育条例,创立普惠的创新教育活动文化。

3、从愿景设计入手,修订发展规划,创立普及的创新教育愿景文化。

由生态教育到教育生态 篇2

此番描述似乎有些“耸人听闻”,但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美国《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失控》作者凯文?凯利不久前在中国的演讲中说:未来20年,最伟大的产品还没有被创造出来。生活在未来社会的公民如今正在或即将在中小学校接受教育。为此,我们不得不自问:我们的教育准备好了吗?

技术革新使教育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但有一点是从未改变的,那就是教育的本质。今天的教育还是“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育仍然如德国的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所说的:“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由此,我们必须尊重教育的常识,尊重教育发展的规律,以学生为中心,真正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来发展教育。

当前,“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入深水区,意味着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实验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好的经验已经不断融入教育实践,教育管理者和教育实践者都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破除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痼疾、难题,形成教育事业整体健康发展的新常态。如同国家治理新理念中的新常态是构筑社会新生态的开端一样,说到底,教育新生态首先就是要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快乐、有尊严地成长的绿色环境;其次,是要成为教育者和教育家得以成长的乐土。这是构建良好教育新生态的价值取向,也是所有教育从业者作风转变的根本。

教育改革的方式应该更加灵活和开放。教育管理者应该系统分析、综合诊断教育领域出现的问题,采用全面治理的方式应对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就要求教育管理者转变思路,协同创新、综合施策和系统设计,转变教育和人才的评价标准和方式,不唯分数,为学生个性化成长提供丰富的成长养料,不断丰富广义教育产品的供给,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自主、可选择的教育消费模式。

教育要努力构建基于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的基本公共服务。随着技术的发展,随时随地的学习、数据访问和教学效果追踪成为可能;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正在普及;学生与教师通过画图、语音、视频的即时交流,让作业讨论更加高效;基于地理位置的分组讨论和社交分享最终会超越课堂而存在;学生获取知识更加容易,知识刷新未来将会像刷微博一样简单。这就是基于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的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其宗旨就是增加优质教育资源和新教育服务产品的供给,统筹解决教育资源配给,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让学生实际获得公平的教育。

由“管学校”到“办教育” 篇3

关键词:课改;生本理念;教育观

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理念,既是一次教育观的转型,又是教育思想的返璞归真。然而,课改进程中出现困惑与死胡同现象屡见不鲜:一些学校只有皮毛的蠕动,没有本位上的推进;一些学校只是现象上的盲目效仿,没有实质上的开拓;一些学校瞻前顾后,作茧自缚,因怕受传统观念的指责,不知所措;一些学校则顾此失彼,淡化了德育与智育,歪曲了教育的真谛,似乎将全面发展理解成了另一个极端。因此,学校校长在课改中只有进行一次教育思想的洗礼,不折不扣地实现从“管学校”到“办教育”的理念转变,以生为本,因校制宜,才能使自己的学校在课改中出现生机,才能体会教育领导的本真,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对课程改革的再认识

1.一次理念的升华

传统教育在于教学生学会知识,即学会。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提出让学生“会学”,新一轮课改又倡导“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而杭州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童富勇教授提出:教育不能传递知识美德,而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知识美德,“教师是助产师”。教育已不再将目标聚焦在能力的造就上,而是深化到人格重塑的高度,高屋建瓴,深入浅出。人最可悲的是希望的磨灭,而对自己的发现,对自身的认同则是无穷的力量,教育就在于点燃激情,激发的潜能。

2.一次思想观的转型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李瑾瑜教授讲:“办教育”与“管学校”不同,“管学校”是正确的做事情,“办教育”是做正确的事。校长必须有思想、有梦想、有感情、有精神、有行动。正如陶行知与苏霍姆林斯基所倡导的教育思想:成功的教育管理者必须站得高、看得远、落得实;必须用终身的行动实践自己的思想;有高深的理论却不高谈阔论;必须在对话的境界中让人分享思想。而本人在长期的教育管理中习惯于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不敢突破。以不折不扣地贯彻上级指示为尽责,视学校秩序的平安稳定为守职,虽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学校特色的谋划上有过设想,但没下过实招,有时以有阻力或借口作罢。因此,自己的管理剥夺了教育应有的生机,阻碍了学校持续、长足地发展。实践证明,课改必须把“质量发展、精细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作为管理工作义不容辞的重大课题。

3.一次教育观的重塑

南京行知小学校长杨瑞清提出管理工作者要修炼花苞心态对待教育。他认为用花苞心态看待学生,学生有两种:美丽的鲜花和可爱的花苞。而含苞待放、生机盎然的心态应是我们每一位教育管理者孜孜以求的。对花苞这个生命的主体需要关怀,对其生长的过程应该关注,对其生态条件要予以关心,对其生机的评价更应关切。这就道出了教育的根深之基,诠释了教育的无为而治。现代的教育,作为管理者的校长尤其应在“花苞”生机的评价上下工夫,做引领。这便是教育的生机所在,教师的功力所在,学生的希望所在。

二、在生本理念下启程

1.坚定不移地实现学校特色发展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校已经确立了“让学校成为学生终生留恋的地方”这一办学目标。这一目标依靠质量立校,文化和育人两大理念作支撑,靠“成人”“成才”两大任务来促进。在践行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贯彻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坚持“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管理文化逐步明晰,教师的团队文化正在形成,学生的德育文化已形成氛围,学校教学质量在上级目标考核与社会评价中的位次不断上升。我们将在魏书生“松、静、匀、乐”的管理理念与“求实求是、滋养灵魂”的育人理念统率下,坚定不移地实现学校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民主化、人文化。通过师德师风建设,组织教师撰写职业感言,开展职业宣誓,评选最佳教师,开辟教职工文化生活阵地等拓展教师团队文化建设的途径。在固定学生的仪式礼仪文化、环境文化、活动文化、情感文化的同时,规范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进一步建设学校课程文化。

2.力所能及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我校教师队伍优劣势明显,我们已经对教师队伍建设作了具体的规划,我们将通过科学引导、柔性管理、优化考核的办法,形成学校学术氛围,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具体实施五大工程:即师表工程:内铸师魂,外树形象;规范工程:苦练内功,注重实效;青蓝工程:取长补短,齐头并进;提高工程:着眼未来,科研兴师;名师工程:树立品牌,示范辐射。

3.因陋就简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是在文化育人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前提下,通过经典诵读活动促进学生的人格提升,把我校读书诵经“五个一”活动固定下来。二是把我校已经立项的省级教育科研课题——“构建满足学生需要的课堂,以全体学生的发展留住每一个学生”抓细抓实,抓出成效。三是深化课程观念,使国家课程校本化,学校资源课程化。同时把学校已经开设的八个课程小组活动做得让学生乐意,让家长放心。四是坚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使学校即为学园,又为乐园,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兴趣得到培养。

台南生态景点:水雉生态教育园区 篇4

台南旅游旅游景点台湾生态介绍

台南旅游景点:水雉生态教育园区

水雉生态教育园区凌波仙子美丽倩影

水雉,有「菱角鸟」之称,为农委会公告第二级保育类野生动物,在当选台南

县县鸟。那漂亮的尾羽和行走于水面浮叶的.轻盈姿态,更为赢得「凌波仙子」、「叶

行者」的美名。台湾嘉南平原因为早期农业开发,因此埤塘、湿地相当普遍,成了水雉最

喜欢栖息的场所。目前因为栖息地的破坏加上捕猎关系,水雉数量已经减少许多,不过在

官田、柳营、下营和六甲一带的埤池、菱角田以及稻田仍有水雉踪迹。

在台南官田有一处专为保育水雉的水雉生态教育园区,目前规划为生态教育和休闲旅

游功能,结合多样水生植物以及水鸟生态,提供民众来台南旅游观赏水雉亲近大自然的机

会。根据官方数据显示水雉生态教育园区截至8月,园区内统计有44只成鸟和99只

雏鸟。

生态教育新论 篇5

——兼谈伊犁州生态教育建设的创新与发展前景

王友文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教育局 新疆 伊宁市 835000)

【内容提要】生态教育建设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本文提出了生态教育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命题,对生态教育的含义和特征、生态教育建设的标准和内容作了理论概括;对伊犁州生态教育的主要成绩和经验进行了简要总结,对伊犁州生态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分析;预测了伊犁州生态教育建设和创新的发展前景;研究提出了生态教育建设和创新的总体思路;从六个方面提出了促进生态教育建设和创新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生态教育建设 创新 发展 新论

[作者简介]王友文,男,研究员,伊犁西部生态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新疆社科院伊犁州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第一所长,伊犁师范学院伊犁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亚研究所教授,伊犁州广播电视大学兼职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涉外经济学、伊犁学研究。

教育有没有生态建设问题?这是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方针,伊犁州党委、政府提出了实施生态立州战略的重要举措后,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新问题。

回答是肯定的,生态教育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现教育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选择, 也是伊犁州实施生态立州战略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广大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对生态教育建设的创新与发展问题进行一番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一、生态教育的含义和内容

(一)生态教育的含义和特征

1、生态教育的含义。生态教育是指按照生态学的观点思考教育问题的教育观,是以生态文明为价值取向和教育目标的一种新型教育。是在克服了以往的灌输式教育、园丁式教育等一系列缺陷和不足后发展出来的新型教育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态教育就是和谐教育。生态教育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教育人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改变人们不适当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走可持续的良性发展道路,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生态教育的重要特征。在于它能够把物质层面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层面的理性思考结合起来,形成新的思维方式,从根本上摆脱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工业文明所造成的恶果,不可能靠工业文明传统的理念去解决,必须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深更远更全面,也就是说,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能只在物质层面上谋求解决办法,而应通过生态教育在思想观念和人文层面上开辟新的思路。在具体操作上,离不开科学技术,但必须在人文理性的思维方式引导下合理运作。

(二)生态教育建设的标准和内容

生态教育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生态意识、生态哲学、生态价值、生态伦理、生态文明、生态文化、生态环境等七个方面的内容。生态教育的阶段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职业教育;教育对象包括决策者、企业家、科技人员、普通公民和大中小学生;教育方式包括课堂教育、实验启发、媒介宣传、野外体验、案例示范、公众参与、建设绿色学校、构建和谐校园等;行动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学校、家庭、宣传出版部门、群众团体等。本文的生态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教育对象主要指大、中小学生。生态教育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生态观的重要途径。生态教育建设就是把生态意识和生态价值观渗透到各级各类教育中去,尤其是渗透到学校教育中去,使学生明确人在生物圈中、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清楚地认识到人类面临生态环境恶化的挑战,从而树立生态意识,培养生态价值观,为调控生态平衡,达到与自然协调而采取的策略和方法。学校教育中的生态教育建设要求从构建新型生态环境、生态校园、生态课程、生态教学等为切入点,使学生从小形成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性发展意识,使师生达到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能、形成科学的过程与方法、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与生态教育价值观,从而提升教育的新品质。以多种形式将生态教育融入大、中小学课程,把生态教育纳入课堂教学,使师生牢固树立人类与自然和平共处、平衡协调的自然观;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今世与后代公平、合理、和谐发展,确立人类长远利益为崇高目标的价值观;把关心和爱护生态系统纳入新的道德观念中,构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把物质层面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层面的理性思考结合起来,形成新的思维方式,才有望从根本上摆脱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

二、伊犁州生态教育的主要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教育建设取得的成绩

1、生态教育的法治和制度建设得到了加强。伊犁州党委、政府为了实施科教兴州战略,构建和谐教育,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文件,形成了良好的发展生态教育和构建和谐教育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

2、加大了在生态教育方面经费投入。伊犁州各级党委、政府在建设和谐教育和生态教育方面,为了实现自治区“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百分之百的指标,提高农村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以体现教育公平,在生态教育方面加大了经费投入:一是伊犁州各级党委、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支持尼勒克、昭苏、伊宁县、巩留、富蕴、青河、裕民、阿勒泰、托里9个县(市)“两基”攻坚工作,积极向国家和自治区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和各项资金援助,同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二是全州2005-2007年共得到国家贫困地区第二期义务教育工程、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等各类教育建设项目资金52491万元,完成了“普九”欠债清查工作,州直县市完成教育基本建设任务9872.6万元,校舍建设面积达11.47万平方米,现已建成了112所农村寄宿制学校。三是农村教育在“控辍保学”方面成绩显 著。切实把提高入学率、降低辍学率、关注到校率、控制留级率、确保完成率落到了实处。四是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和“两免一补”政策取得实效,确保了不让一个适龄儿童因贫困而辍学。七是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民办教育有了新的进展,州直各县市职教中心的建设得到加强,进一步扩大了办学规模。八是各类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州直县市已完成国家部委“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示范工程”,伊宁市、霍城县、察布查尔县等县市的215所项目学校价值520.5万元的远程教育设备全部启动使用。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教育投入了大量经费,为改善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办学条件,倡导生态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采取积极措施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教育资源。伊犁州各地、县市结合当地实际,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完善制度,推动了学校环境保护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与中小学校长签订《学校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州环保局与教育局积极联合开展“绿色学校”创建活动,截止2007年州直有自治区级“绿色大学”1所;自治区绿色学校7所、州级48所、县级46所。通过“绿色学校“创建,提高了广大师生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改进了学校环境管理,改善了校园环境。在“绿色学校”创建活动中成长起来的广大青少年学生已经成为伊犁州环保的一支重要生力军。为了进一步增强教师和大、中、小学生的环保意识,州环保局和教育局还建立了自治区级环保教育基地1个,自治州级环保教育基地3个。学校将课堂教学内容与生态环境教育有机整合,营造了和谐的生态教育氛围。

4、生态教育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伊犁州在教育改革中注重生态教育建设,努力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采取措施促进农牧区少数民族教育发展,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对建设和谐伊犁产生了积极影响。

(二)生态教育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生态教育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对国家有关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教育的部分政策法规尚未完全落实到位。二是生态文明教育建设滞后的现象未根本扭转。全民的生态教育、和谐教育意识不高;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对师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对学校生态建设和环 境保护的认识不到位;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中存在重视学习成绩的提高,忽视生态教育的的现象;三是大、中、小学的生态文明教育还没有形成制度化,没有统一的生态文明教育教学大纲和教材;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较薄弱,生态文明教育还没有成为必修课,学校的“常明灯”、“常流水”等浪费现象时有发生;四是生态文明教育缺乏专职教师,大多数教师在生态文明知识、环保技能和环保法规方面未接受系统的培训,影响到了生态文明教育工作的大范围开展;五是各级各类学(院)校学生态文明教育的资金匮乏,影响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

2、生态文化和生态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一是部分领导存在着重经济发展速度轻生态教育建设的“一手硬一手软”现象。教育追求短期行为、急功近利,背离自身宗旨和规律的功利倾向较为严重。二是部分单位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做法是国家生态教育建设政策不能在基层落实到位的主要原因。三是地方财政困难是对生态文化和生态教育建设投入不足的客观因素。目前各县乡经济缺少有活力,民营经济比重低,经济增长缓慢,经济总量小;传统农牧业仍占主导地位,农牧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农牧民增收的步伐缓慢;缺少工业支柱产业,工业化程度低;第三产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对地方财政的贡献少。四是宣传舆论工作不到位使社会上尚未形成人人重视生态教育建设的良好氛围。目前,缺乏对生态教育建设多形式、多方位、多层面的宣传,未能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生态教育建设的良好氛围,没有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宣传生态教育,网站发布的生态教育建设信息甚少。五是教育行政执法检查不够,影响了生态教育建设。只是重视教育行政监督,忽视依法保证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致使教育改革缺乏强有力的法律调节机制和保障机制,执法职责不清,检查工作有一定盲目性。在教育执法中,部分干部执法意识不强,认为教育法律、法规是软法,约束力不强,思想不重视;有的工作依权不依法,以行政命令代替法律,使教育执法力度弱化,影响了生态教育建设的进程。六是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不够健全,生态教育现状与生态立州战略的宏伟目标不相适应。伊犁州目前还没有自然博物馆,广大群众没有一个固定接受生态教育和学习生态知识的场所;没有专 门的生态教育机构,缺乏长远的生态教育规划,很少组织大型的生态教育的宣传活动;缺乏适合伊犁州情的生态教育科普读物、生态旅游手册和大、中、小学生态教育教学参考书。

三、生态教育建设和创新的发展前景和总体思路

(一)伊犁州生态教育建设和创新的发展前景

伊犁州生态教育建设和创新的发展前景是,在“十二五”期间,伊犁州在努力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加大生态教育改革力度的同时,在生态教育建设方面,应当把构建新型生态校园,在中小学开设生态课程、加强生态教学等生态教育内容提到党委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在全州范围内初步建立生态教育框架体系。全州创建绿色学校的覆盖率达到560%以上,创建和谐校园覆盖率达到60%以上,并重点发展生态教育示范地区、示范学校,同时组织专家对我州的生态教育特点进行潜心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的生态教育方案。具体目标是: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入学率达到95%以上,基本扫除农牧区青壮年文盲,文盲率降低到5%以下,基本普及学前幼儿教育,适龄幼儿入园率达到85%以上,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使初中毕业生高中阶段升学率达到85%以上(含中等职业学校入学率),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使普通高中学校与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比例达到1:0.8,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校生在2008年的基础上翻两番。基本实现城市教育与乡村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民语教育和汉语教育、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优质学校教育与薄弱学校教育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在全州范围内基本实现生态教育,改进和完善生态教育方法,内容,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科学合理的生态教育体系,初步构建和谐教育。

(二)伊犁州实现生态教育建设和创新的总体思路

一是加强生态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好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和观念问题。在实施生态立州战略的过程中,应将生态教育摆在重要战略地位,通过生态教育来提高人们的认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行为、价值观念,最终使每个公民自觉维护与其自身生存和发展休 戚与共的生态环境;认识到为官一任不仅要造福一方,而且要造福子孙、造福后代。要建立健全生态教育建设机构,吸收一定数量的大学教授、中小学教育专家、社区教育工作代表及相关方面专家参加对政策与法规的调研,对生态教育方案的实施与推进提出意见,使伊犁州生态教育建设决策科学化、程序化、制度化,为生态教育建设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是研究制定地方性政策法规,为加强生态教育提供法治保证。应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自治州生态教育建设的的地方性政策法规,对生态教育机构、人员、内容、方式、检查惩戒等进行规范,明确规范各级政府和政府职能部门、各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在生态教育建设中的任务、职责、权利与义务,使生态教育建设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逐步走上法治轨道。

三是组织人事和教育部门要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组织人事部门要建立吸引人才、引进人才的工作机制,为实施生态立州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教育部门在教学与管理中,要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建设和谐教育。培养和造就生态教育创新型人才,为加快经济发展,奠定教育基础和人才保证。

四是要加大对生态教育建设投入力度。要在校园文化中体现生态教育,需要对校园环境、校舍、教学设备进行更新和改造;要让生态教育和生态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课本、进学生头脑;要对教师进行培训,需要编写本土生态文明教材;要让学生进行生态教育实践活动,需要组织参观、体验等等,这一切都离不开政府财政的支持。

五是加强对创建和谐校园和绿色校园的领导。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在全国中小学开展创建和谐校园的意见》,在全州按照以人为本,落实安全、健康、文明、和谐的总要求,以解决事关师生安全、卫生、环保、生态等突出问题为重点,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家长好社区的积极性共同推进和谐校园的创建活动的开展。努力使学校成为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创建学生喜爱、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平安、健康、绿色、文明和谐校园。

(三)促进生态教育建设和创新的对策措施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发展生态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通过扩大生态宣传,广泛引导全社会的生态意识。可利用多种媒体扩大对社会舆论和民众生活的影响,开展丰富多彩生态教育和生态文化的社会活动,例如结合“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土地日”、“世界水日”、“中国文化遗产日”等节日,积极开展群众性生态科普教育活动。充分发挥伊犁州生态环境优势,建设更多的具有集生态文化和生态教育、生态科普、生态旅游、生态保护、生态恢复示范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景区。要利用日益涌现的环保组织带动公众共同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国际、国内合作与交流,争取全社会对生态教育建设的支持。林业部门应结合特有的生态资源现状,加强生态文化基础建设,逐步抓好森林博物馆、森林标本馆、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林业科技馆、城市园林等森林文化设施建设,保护好旅游风景林、古树名树和纪念林。要支持伊宁市、塔城市、阿勒泰市、乌苏市申报和建设森林绿化城市。充分挖掘森林文化、花卉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生态旅游文化、特色林果文化等生态环境发展潜力,丰富生态文化内涵,满足社会需求。

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合理利用生态教育资源。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而可持续发展讲求循环利用,反对浪费。进行生态教育建设,同样要充分运用广大居民身边、当地、日常生态教育资源,更好地让居民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生态问题,动员协调社区、家长共同参与,使其发展得更健康、更主动。要把生态教育资源的有效使用和争取更多生态教育资源看成同等重要的两件事。伊犁州有着丰富的生态教育资源,那就是:伊犁州的干部群众有着较强的环保意识,对伊犁“塞外江南”的美誉特别珍惜,让伊犁保住秀美山川的愿望非常强烈,这一心愿代代相传,以至于青少年也在家长的言传身教中受到这种意识的熏陶。还应整合利用的现存的社会生态教育资源,教育部门要与国土资源、环保部门加强合作,开展生态教育活动,提升生态教育的品味。

3、构建生态教育建设与经济发展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随着伊犁州经济的加速发展,教育与经济的关系越来越接近,教育不再游离于经济发展之外,教育发展必须与经济发展接轨,实现良性循环、协 调发展,这就是生态教育发展在经济发展中的定位。发展可持续经济要求培养具有创造性、生态意识和生态价值观的人才,要求构建生态教育建设与经济发展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要通过创新教育手段,加快各类教育发展;通过各类实验室教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生态环保能力;通过校园网站突破时空限制,增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通过教育城域网的建设与应用,使更多的学生能够通过网络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缩小城乡学校在资源配置上的差距,使更多的学生平等地接受优质教育。把教育单纯的规模扩张、数量增长,转移到以制度变革和品质提升为主要内容的轨道上来,加强生态教育建设,促进教育的和谐发展,提高教育的效率,增强教育的活力,增加教育的丰富性,成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人才基础。

4、以构建和谐教育促进生态教育建设和创新。要转变教育发展观念,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构建和谐教育。生态教育强调教育的和谐发展,教育统筹、均衡、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教育的重要方面。要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教育、民汉教育、基础与职业教育、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要均衡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让所有适龄儿童和少年平等地接受优质教育。通过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确保教育公平,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和构建和谐教育。要财政重点倾斜,扶持农牧区学校,加大对农牧区薄弱学校基本建设投入力度,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要强化规划建设,合理布局学校,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扶持少数民族教育,实现民汉教育均衡发展。

5、加强对大中小学生的生态文明和环保教育,增强环保意识。一是坚持生态教育从少年儿童抓起。在小学和幼儿园开展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教育,让少年儿童真正了解我国面临的资源与环保压力,牢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的要求,扎扎实实地抓好生态教育工作,从源头上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切实达到生态立州的战略目标。二是要从组织、管理方面解决中小学生态文明和环境教育责任不明确的问题,改变多年来由环保部门和其它方面的少数志愿者奔走呼号,而教育部门反应微弱的状况,把 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教育体系中去,成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中小学的重要职责,使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由目前的个体自发抒为,变成政府行为。制定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大纲、教育教学目标、教学原则和教学要点,在教学基本方法、课外、校外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等环节提供一般的建议和指令说明,据此制定对生态文明教育过程和效果进行考核、评估、奖惩的具体细则。三是运用学生所学知识,引导他们分析国际普遍关注的生态文明和环境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意识。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法规宣传,利用世界日,取得当地环保部门支持,让学生们在宣传中,了解我国有关这方面的法规,提高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环境管理、环境文化方面的认识。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对当地生态保护区、水土保持区、环境污染区进行实地考查。成立“青少年生态警示教育基地”或“青少年生态教育基地”。尽快制定实施《学生循环使用教材管理办法》,使教科书循环使用落到实处。四是要把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的师资培训工作纳入到教师教育的规划之。作为伊犁州实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与振兴行动计划》的一部分,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培训中小学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的重要内容。五是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学校领导和教师进行生态教育培训,组织人员编写富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教育教材。针对普遍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需要,制定专门的生态文明教育师资培训规划,对中小学在职教师进行有关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与方法的培训,保证各地、各个中小学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师资配备。六是要在各级师范院校以及其它各类院校普遍开设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教育公共课程。教材根据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别学校的特点分别编写。既对大中专学生进行普遍的生态教育,又为今后准备从事中小学生态教育的师资,使未来的教师队伍以及其它多方面人士普遍具有良好的生态意识和从事生态教育的知识、技能基础,使中小学生态教育在中小学教育整体发展与改革的过程中逐步走向深入。

定稿时间:2012年12月10日作者联系方式:

王友文 电话:0999—8229846 0999—8167613(办)

通信地址:

新疆伊宁市斯大林街上海城碧溪湾6号楼1单元102号信箱 单

小学生态文明教育案例 篇6

活动背景:校园文化是在一定社会文化大背景下,学校内影响和制约师生活动和发展的各种文化因素总和,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教育成功的重要基础,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营造高雅的校园文化,建设赏心悦目的人文生态校园,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种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教育氛围,这是基础教育对素质教育的呼唤。学校利用身处农村的优势,围绕建设“生态校园、人文校园、和谐校园”的总体目标, 整体规划,科学设计,合理布局,功能完善的原则,用心建设校园文化,全面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着力体现“为人生奠基,对未来负责”的办学理念。

活动内容:

第一:让人文性的环境培育人。为了扩大生态校园的宣传教育作用,打造绿色校园文化,学校不断加大生态文明建设投入力度,学校不断优化花草品种,栽种松、柏、榆200余颗树木,让校园彰显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二是精心营造墙壁文化、教师宿舍励志文化、生态校园创新工程文化,在教室墙壁传播国学文化,绘制作品50余块,包罗文、史、经、哲、管等方面,让学生积累知识,受到教育和启迪,成为高智商、高情商、高德商的“三高”之人,让终生学习的理念从小树立。

第二:让启迪性的石文化惊醒人。在校园四处的不同看点点缀了5个文化石,石头上镌刻“格高志远”、“厚德载物”、“修身德真”等启迪性石刻,文化石与花草树木相互辉映,师生们置身其中,将得到精神文化的熏陶,加深对绿色、生命意义的理解。

第三、以各项活动为载体,丰富生态文明校园内涵,全面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我们注重全方位的开展人文生态校园活动,各类活动做到班班行动,人人参与:(1)把升旗仪式、、晨会、班会、专题教育作为人文生态校园的常规活动;(2)把各种活动作为人文生态校园的有效载体,如学雷锋活动、祭扫烈士墓、“五四”青年节、社会实践活动、革命传统教育等;(3)把家长会、家长学校、社区实践活动作为人文生态校园的延伸部分;(4)把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文化节、读书节、合唱比赛、广播体操比赛等作为人文生态校园的有机组成部分。(5)开展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教育。利用植树节、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等节日,开展了环保知识讲座、环保知识竞赛等宣传教育活动,在校内组织学生做环保小卫士,开展垃圾分类收集、废旧物资回收活动,并引导学生走出学校,参加“保护家乡”、“捡拾白色垃圾”等环保社会实践活动,进而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环境道德观念,解决环境的具体问题,使学生养成珍惜资源的习惯。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达到了在活动中锻炼、塑造人,弘扬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的活动目的。

活动效果:近两年来,学校用生态文明的理念来引领学校发展,营造人文氛围,形成了让校园富有生态文明、让生态文明着装校园。整洁美丽的绿色校园,处处呈现着生态文明的鲜明特征,充分显示了人文生态校园的巨大功效与魅力。

事件分析:用总体规划、系列活动的形式,便于学校活动的开展,系列化的活动,有利于活动的持久深入的开展。

经验分享:学校生态建设能否深入人心,不在一次两次活动的效果,而在持之以恒的坚持。

由生态教育到教育生态 篇7

一、孔子的教育生态理念探析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观博大精深,蕴涵着极其丰富的教育生态学观点,特别强调教育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特质。

1.“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体现了教育公平性和多元性。

“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可以说是中国高等教育生态化理念的最早体现。这一理念强调了尊重社会的多元性和人人受教育的权利,奠定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和学习型社会的基石。孔子一生开门办学,有教无类,终身学习求索,不断“温故知新”。《论语》的第一篇就是“学而第一”,主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孔子对受教的弟子来者不拒,年龄不限,有的小于他几十岁,有的如子路仅小于他9岁,由此可见,弟子在孔子心目中的重要。他的说教对象,上至国君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深入浅出地诠释了“修身、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这些都体现出了教育应体现多元性、公平性的教育生态平衡思想。

2. 立足社会,注重实践,因材实教,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创建了中国高等生态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首先,孔子已

经具有了教育自然性的观点。孔子“因材实教,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实际上与后来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提出的“应把遵循自然的教育原则列在教育首位”的高等教育生态观相一致,即强调教育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发展的规律,教育要研究人的本性,在人发展的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教育,这是任何教育的首要的最高的规律[1]。其次,孔子还指出了教育生态化中教育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孔子提出教育必须要立足社会,注重实践。孔子批评有些人熟读《诗经》三百首,交给的政务不能完成,派他出使外国,又不能随机应变,专以应对,书读得再多,又有何用?这些观点正与现代高等教育也要注重培养创新与应用人才,为社会服务的社会化职能的理论基础。最后,孔子在学风上也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耻下问”、“温故知新”、启发式教育等,诠释了教育的目的和学习的基本规律,对于现在的高等教育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3. 将教育和知识分子命运与国家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教育生态化的价值观和最高境界。

由于当生态学发展到人和自然普遍的相互作用问题的研究层次时,就具有了哲学的性质,它已经形成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理论视野与思维方式,具有了世界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的性质[2]。孔子的教育观本质上就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观,他倡导以“仁义礼智信”教民与治国。即教育的目的应包括促使受教育者坚定信念,勤奋好学,矢志不渝地坚持高尚的道德情操,要把国家的兴衰与自己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所学的知识和本领奉献给祖国。这些观念对于改变目前中国高等教育中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轻价值观道德观的培养所造成的教育生态失衡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二、西方教育生态学的兴起及其特点分析

20世纪中期,受生态学思想的启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克雷明(Gremin L.A)和美国教育学者阿什比(Ashby E)分别提出了“教育生态学”(ecologyofeducation)和“高等教育生态学”(ecology of highereducation)的概念。教育生态学是教育学和生态学相互渗透的结果,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科学,它把教育与生态环境联系起来,并以其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作为研究的对象,是跨越教育学和生态学两个领域的新兴交叉边缘学科。

1. 高等教育的生态环境是以教育为中心,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元环境体系。

西方教育生态学认为,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各因子都有机地联系着,而且这种联系又动态地呈现出一致与矛盾、平衡与不平衡,把教育放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规范环境中,研究这三种生态环境和人的生理、心理环境的各种生态因子与教育的相互关系。

2. 良好的高等教育生态结构与功能,是建立学习型社会和创新性社会的重要条件。

高等教育生态结构与功能,是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科技、伦理道德、哲学、民主与法制、社会风气习俗等的集中体现。教育生态学揭示了教育的生态结构、教育的生态功能、教育的生态原理、教育生态的规律、教育的行为生态、教育生态的演替等等方面的内容,并与教育学和生态学的其他分支学科有着内容上和方法上的交叉和联系,起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一个国家(地区)拥有合理的高等教育生态结构与功能,可有效促进社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3. 高等教育生态的动态平衡规律,要求人们不断揭示教

育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教育机制创新,从而推进教育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中,无论是国家与国家、学校与学校,还是人才之间,从教育生态系统到群体、个体,竞争都是长久存在并导致优胜劣汰。竞争可以促进整体教育改革,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与渗透,推进学科之间,院、系间的协作,促进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的提高。从相互竞争到协同进化,这是管理者、教育者、受教育者的共同愿望。尽管有时不适当地竞争也可能导致相反的结果,但对教育生态系统而言,动态平衡和协同进化是基本规律。

三、吸收中西方先进教育理念,营造教育的最佳生态环境

1. 改革高等教育行政式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投入机制,遵循教育客观规律,建立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

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教育资源配置应合理,教育的规模、层次、速度、质量必须协调发展,量力而行,否则便会产生教育生态失衡。然而,目前中国对高等教育评价制度和投入机制却导致:(1)高校重“设”不重“建”。一些高校不顾自身条件和教育资源的承载能力,盲目追求规模扩张,中专升大专,大专升本科,本科院校急于设立学位授予点。这使高校间专业和课程设置趋同,教育资源分散,人才争夺激烈,强势学科不强,高校核心竞争力下降,学校间形成恶性竞争。(2)高校普遍重“研”轻“教”。目前高校评价上特别强调学校各级各类课题的数量与层次,专利发明数、发表论文数、档次和引用频率等。这使高校也以这些指标作为教师考核、职称评聘和评奖激励的重点。这样的制度导向下,高校教师热衷于做课题写论文搞项目,忽视教育教学,致使高校教育质量不升反降。这些都是中国目前高等教育生态失衡状况的表现。

因此,首先,必须调整高校与政府的关系,改革高校评估制度、重点学科评审制度和经费投入激励制度。要改变政府将对高校高度集权的行政控制方式,强化高校办学自主权,理顺政府与高校的管理投入体制。改变政府主要依据重点学科数量、学位授予点的多少及层次来评价高校及决定经费投入的机制设计,建立良好的生态制度环境[3]。要促使高校真正能立足于自身特色和教育资源针对性地进行学科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进行长期规划,强化保障措施和效益观念,集中各种资源构筑创新平台,强化学科优势和竞争优势。考虑到高校内与高校间学科之间的关联性,通过政策鼓励相关高校探索学校内部及学校间资源共享、学科共建和人才共同培养等多种形式的协作机制与模式,形成高校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动态平衡和协同进化状态。其次,根据国家和地方对本科、专科和研究生教育的整体规划,各类高校要突出自身特色,实现高等教育各层次的协调发展。各高校应根据自身人才培养目标和资源承载力确定其发展战略、人才培养的层次类型,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实现高等教育结构平衡和多元化。由于实用技能型、研发创新型、基础研究型等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目标、方式有很大差异,所以高校不要盲目追求上层次“升格”而要强化人才培养特色,探索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方法。

2. 以培养高素质公民和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为目标,从

根本上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保证教育生态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中国高等教育产出中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大学生就业难。虽然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急需各类专业人才,但与此同时大批大学毕业生却找不到合适工作,就业艰难。二是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道德素质不高,部分学生不具备正确的价值观。高校教育中忽视素质教育和德育教育,造成部分大学生毕业生团队合作意识差、事业心和责任心不强、不讲诚信、过于拜金等。因而要解决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脱节,加强就业教育和道德素质教育,营造良性循环的教育生态系统,具有战略意义。

教育系统培养人才应以外部需要为依据,实现高校生态系统与外部社会交换的动态平衡。高校要以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作为学校建设与发展的立足点和使命,着眼于国内外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整合优势资源,营造适应市场需求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为此,高校教育应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教育思路,除了提升自身师资力量和水平来提高理论教育水平外,还可聘请校外企业家和实践技能强的专业人员走进课堂,将校外实践学习课列入教学计划,实现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办学、订单式人才培养、为学生开设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系列选修课、组建学生科技类社团、创办创意节、举行各类的创业比赛、建立结合专业的校外实践基地等营造创业和了解社会的氛围。

此外,教育生态学本身就强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高校应强化对学生的素质和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实现高等教育体系与社会和良性互动。可开设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艺术与社会、世界政治思想和伦理学等人文社科方面的课程使学生受到道德熏陶,提高道德判断力,强化对中国文化和精神传统的体验和理解。在理科教学中也可以渗透德育内容,如要求学生对主修专业要从历史、社会和伦理学多角度学习研究。此外,还可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职业道德教育、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建立爱心社团等形式发挥学生自身积极性,潜移默化地达到对学生人格塑造、心灵净化和精神关怀的作用[4~5]。

3. 因材施教,积极创造培养创新型甚至大师级人才的土壤条件,实现中国科技、教育与人才的同步发展。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成长发展,需要沃壤与呵护。根据高等教育生态学原理,高等教育应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发展的规律,为社会培养创新人才甚至大师级人才。因此,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必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的内在需求,满足高等教育生态的自然性属性。好奇心是创新的源动力,高校应创造条件培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兴趣,为他们营造创新氛围,帮助他们寻找自身兴趣和潜能的结合点,建立完善丰富的学习创新载体,使学生会创新、能创新,学以致用。比如,可根据学生个体差异、结合专业特点及学科特色,构建多层次的专项基金支持学生进行创新立项,建立校院两级创新训练体系;开展科技竞赛;建立大学生创新基地;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实行学校实验室开放制度等,为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和习惯、交流学术思想、扩大求知领域、参与科技创新提供软硬环境的支撑。让每个学生提升自我、参与创新的机会[6]。

此外,在高等教育系统内要营造浓厚的学术信仰,对学术忠诚的氛围。通过高校分配制度的改革和激励机制引导教师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严于律己潜心研究,这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们也养成了潜心研究学问,不受世俗风气影响,耐得住寂寞,胸怀天下的好学风。这样的学习环境才有可能培养出具有独创精神、刻苦钻研、极具创造力的创新型乃至大师级人才。

参考文献

[1]贺祖斌.高等教育演化的新趋势:生态化[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98-102.

[2]佘正荣.生态智慧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3]贺祖斌.以制度创新促进高等教育制度生态环境优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5):26-28.

[4]李训贵,张晓琴.教育生态化的高等教育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4,(10):43-44.

[5]佘红艳.试论美国高校德育对中国的高校教育启示[J].南方论丛,2004,(2):96-100.

由生态教育到教育生态 篇8

关键词:“生态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本旨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2-0051-03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形态的新拓展,近些年不断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例如,有的学者区分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有的学者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提出的缘由和实现的路径,有的学者建构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内容体系等等,但是鲜有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与培育“生态人”的关系问题,本文研究了培育“生态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本旨这一论题。通过展开对“生态人”的研究,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研究思路,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

一、培育“生态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本旨

(一)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这一概念的提出是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回应,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人的精神世界和现实需求的关照。万光侠认为,“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就是基于生态的价值上,通过改变人的思想和行为,调节人与生态的关系而体现出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于生态的意义关系。”[1]项久雨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生态环境教育,是指以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其生态价值在于使生态意识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对人们进行生态教育,从而明确人在生物圈中、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清楚地认识人类面临生态环境恶化的挑战,从而树立生态意识,为调控生态平衡,达到协调而采取积极的对策。”[2]通过以上两位学者给出的含义,我们不难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在于调节人与生态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因此,要正确处理人与生态的关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必须培育人的生态意识,追求一种“生态人”的理想人格。可以说,培育“生态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本旨追求和核心诉求。

(二)培育“生态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本旨的原因

“生态人”原本是循环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和生态文化学的研究对象,现将其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领域,并将其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本旨,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1.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理论支撑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辩证地分析了人与生态的关系。第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依赖于自然界而存在,人在自然界中谋取满足人们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3],人具有自然属性,是一个有生命的实体。马克思说:“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本身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4]第二,劳动是人与自然的中介。“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5]。人通过自己的劳动能改善生态环境、美化自然,创造出“人化的自然”,形成了“人—自然—社会”的良性生态系统。第三,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类违背了自然规律。受“人类中心主义”思维方式的支配,人类征服自然的举动对生态环境构成了威胁,甚至造成了生态危机,而生态危机又会威胁到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明确提出“生态人”的概念,但是他们所说的“自然—人—社会”中的“人”是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也即“生态人”。因此,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培育“生态人”提供了理论支撑。

2.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拓展:现实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很长一段时期,这里的“人”被认定为“政治人”,目的在于培育社会成员的基本政治认同,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質。相应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人学把人的价值身份仅仅局限在政治层面。然而,随着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的加剧,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逐渐受到重视,这必然要求在学理上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范式由“政治人”向“生态人”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旨在探寻一种新的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模式,这不仅仅是为了调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更高意义上,是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彰显,即通过‘理性生态人的培育和建构,实现人的新的生存状态,这种生存状态是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价值目标的积极回应。”[6]因此培育“生态人”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由“政治人”向“生态人”的转变,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本旨的诠释,是对人的生命存在状态的理性思考。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积极回应生态危机的现状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培育人的生态意识,塑造“生态人”,才能体现自身对于维护生态平衡的价值。

二、“生态人”的含义及人格动力结构

(一)何谓“生态人”

人类文明依次要历经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嬗变,相应地人的存在范式逐渐由“自然人”、“道德人”、“经济人”向“生态人”转变。“自然人”是指没有独立的意识和个性、个人完全臣服于自然的人;“道德人”是指以道德作为内心的法则、重义轻利的人;“经济人”是指贬低道德、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人。“生态人”是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新的人的存在范式,它是指“善于处理与自然、他人及自身关系,保持良好生命存在状态的人”[7],是人类应该追求的理想人格和完美境界。“生态人”是对“经济人”的超越,他克服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整体,具有良好的生态素养,此时人的生存状态体现为人对自然的尊重和关怀。并且,在经济活动、社会活动中能够尊重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人”的人格动力结构

“生态人”是生态文明建设对理想人格的诉求,培养“生态人”必须明确它内在的人格动力结构。陈秉公认为,“正确的人格动力结构应当是:在环境刺激下,‘人格需要力与‘人格判断力相结合产生动机和行为的结构。”[8]依据这一原理,我认为“生态人”的人格动力结构由人格需要力和人格判断力构成,并且在生态环境的刺激下,发挥人格需要力和人格判断力的作用,从而产生生态行为。

“生态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具有生态生活的需要,这是维持他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此外,“生态人”还有生态归属需要和生态审美需要,这是更高层次的需要。因此生态生活需要、生态归属需要和生态审美需要是“生态人”的人格需要力。

“生态人”的人格判断力是产生生态动机和行为的决定力量,它由生态意识、生态价值观、生态思维和生态责任构成。生态意识是人们反映、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具体包括对自然规律的认知,关爱自然、敬畏自然的情感意识,理性反思生态危机和生态矛盾的忧患意识。培育“生态人”首先是使人们树立生态意识,所以生态意识是“生态人”人格动力结构的核心。生态价值观是人如何看待自身在整个生态系统内的地位、作用以及生态对于人的意义,它包括和谐的生态观、协调的发展观以及绿色的消费观。生态思维是个人和群体在生产和生活中坚持整体的、全面的、开放的思维,摒弃只追求眼前现实利益而忽视后代利益的思维方式。生态责任是人们维护生态平衡的一种自觉的行为,它既是人们的道德义务,也是人们的法律义务。

总之,“生态人”在人格需要力和人格判断力的作用下,能够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促进生态平衡、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三、“生态人”培育的向度

培育“生态人”的关键是形成它的人格判断力,即形成生态意识、生态价值观、生态思维和生态责任。要做到这些,必须结合时代需要,实现生活化的育人方式,开启法治化的育人思维,探索双主体的育人模式。

(一)实现生活化的育人方式

生活化是指德育以生活为场景,从书本转向活动、从课堂转向现实生活的育人方式。培育“生态人”必须使思想政治教育回归人的生活世界,促使教育方式由单纯注重生态知识的传授向更加注重生态体验的教育方式转变,启发人们的生态道德觉悟。

生态体验是让人们在大自然中亲身体验生态环境,使人们产生喜爱优良的生态环境、厌恶被污染的生态环境的情感体验。一方面,在生态体验的过程中要使人们认识到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从而激发人们热爱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道德情感,最终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升人格的教育目的。另一方面,生态体验不但可以激发人们的生态情感,而且可以增进人们的理性认知。在生态文明的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是引导人们“反思人的存在意义与价值,探究生活的真谛与感悟,进而在能动性的催进中,不断改变自身的生存状态与空间。”[9]在生态体验的过程中引导人们反思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从而激发人们的生态忧患意识,形成整体的生态思维方式,培养高度的生态责任感,最终实现生态平衡、社会和谐以及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这种生活化的育人方式能将抽象的理论还原为生动的情境,将价值理念内化为人们的道德觉悟,这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实现途径的新探索。

(二)开启法治化的育人思维

培育生态人固然需要激发人们的生态道德觉悟,然而在新形势下还需要开启法治化的育人思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10]法治化的育人思维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育人层面的新要求。具体而言:

第一,制定和完善生态法律法规。目前生态法的制定缺位,法规也不明细,不少人钻法律的空子,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存在侥幸心理。另外,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它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规定并不详实完备,有待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因此,必须制定严密的法律,发挥健全的法律体系对于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

第二,大力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法律是靠国家的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具有很强的约束力。培育“生态人”必须向人们宣传《环境保护法》等法律知识,让人们了解其立法目的和立法原则,让人们学法、懂法、守法、用法。贯彻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最终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围。

第三,健全法律约束机制,提高全民的法律素养。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有些人明明知道他们的行为违反了环境保护法,但是仍然肆意妄为,致使生态危机更加严重。这就需要健全法律约束机制,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严厉惩罚,使人们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让人们在法律的惩戒和约束作用下,不断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实现法治的现代化和社会化。

(三)探索双主体的育人模式

“双主体说”认为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互为主客体,从施教过程看,教育者是主体,教育对象是客体,从受教过程看,教育对象是主体,教育者是客体。“双主体说”在现实的教育层面就体现为双主体的育人模式,即双向互动、平等对话和互相評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第一,构建生态教育课程体系,为双向互动奠定基础。在横向上,生态教育面向社会大众,要根据不同人群的认知特点和素质结构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并采取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在纵向上,生态教育贯穿一个人的始终,必须构建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的课程体系,坚持层次性和连贯性的统一,明确规定各个学段的培养目标,并将生态知识渗透到各学科之中,使他们在双向互动中内化各自的生态价值观。

第二,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网络教育四位一体的教育合力,为平等对话营造氛围。要使生态行为外显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就必须营造良好氛围,形成多股教育合力,让人们在平等对话与和谐相处中养成良好的生态行为习惯。

第三,完善“生态人”的评估机制,为互相评估提供制度安排。在这里教育者与教育对象都可以成为互相评估的主体。评价一个人是不是“生态人”,不能仅仅依靠生态知识的考试成绩来衡量,而应该重点评价他对生态的情感,包括生态归属感和生态责任感,评价他的生产生活方式能否与自然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万光侠.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7.

〔2〕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44.

〔3〕〔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7,95.

〔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01—202.

〔6〕王学俭,魏泳安.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探略[J].思想教育研究,2013,(5).

〔7〕顾智明.论“生态人”之维——对人类新文明的一种解读[J].社会科学,2004,(1).

〔8〕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150.

〔9〕万光侠,张九童,等.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中的思想政治范式转换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68.

〔10〕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4-10-29(01).

上一篇:道路货物运输合同标准版下一篇:停机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