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本真的生态教育

2024-06-24

回归本真的生态教育(通用6篇)

回归本真的生态教育 篇1

不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社会,教育制度的发展都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近代制度化教育是指以学校系统为核心,根据一定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以此为参照,之前的非正式、非正规教育都可归为前制度化教育,而之后的非正式、非正规化教育都归为非制度化教育。本文力图通过分析中西方古代教育思想和现代制度化教育的特点与弊端,指出学习型社会建设是对制度化教育的反拨和补充,是对教育本真的回归。

一、古希腊和中国先秦时代的前制度化教育

古希腊教育思想,主要的是指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三位哲学家的教育思想。古希腊教育思想有两大特点:一个是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强调个人对城邦共同体的贡献;另一个是“为己之学”,强调教育的非功利性。古希腊人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使个体明白事理,懂得宇宙万物内在的规定性,从而达到生命的自觉;而不是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同,或者获得名利和地位。“个体通过接受教育,达到生命的自觉,从而以自由社会的自由公民的形态生存于世。”[1]

同为文化轴心时期的中国先秦思想家也提出相似的教育思想。与苏格拉底相似的是,孔子在施教对象上也主张有教无类, 孔子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因材施教,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之“成人”。孔子的教育方法最本质特征是启发式的,教育就是帮助人们发现自身本有的“善”,“成人”、“成德”关键要依靠主体自身。 孟子也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明人伦”;荀子的《劝学篇》强调教育对个人发展的作用。

由以上可以看出,在中国先秦和古希腊的教育家那里,教育形式是松散的,教育目的都是通过启发帮助受教育者发现自身的力量,启人心智,从而实现人自身的自由和尊严,而由这样的人组成的国家也必然是安定的、和谐的。

二、以学校制度为中心的现代制度化教育

制度化教育主要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之外,还包括适合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许多多专业课程和机构。“西方学校教育系统19世纪下半期形成,而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2]当今,制度化教育的影响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和各个方面,甚至可以用 “学历社会”来描述制度化教育对于整个社会的深刻影响。

教育制度化是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和要求。历史上,制度化教育以其较强的计划性、组织性以及集中性为大工业生产源源不断地提供了大量合格劳动力,为工业社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另外,制度化教育推行普及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强迫入学制度,从而扩大了教育对象范围,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公平,使更多的社会成员享受到受教育的机会,促进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

然而,形成于大工业社会的制度化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沿用了工业化的操作模式。学生就像原材料,集中在学校加工厂里,由教师按照标准程序进行思想加工,按照统一的既定标准来评价产品的优劣。这种理性主义在显示其效率的同时,也显示出其冷漠的一面,教育在追求自身规范化、科学化的过程中,手段和目的错了位,教育制度高高凌驾于受教育者之上,教育活动逐渐异化于人类求知活动本身,“教学成为教导的,而非援助的、激励的或挑战性的、自然的自组织过程。” [3] 苏格拉底式的“爱智慧”在这里已经失去意义,学生只能被动地、毫无选择地接受统一的教学大纲、固定的教材,服从单一的评价标准,以获得升学和就业的机会。制度化教育已经不再是“传授知识,启人心智,培养生命自觉的自由人”的爱智活动,而是服务于调教学生以配合各行各业雇佣的目的,从而成为选拔和筛选的工具。学生一旦在某一个阶段学业上失败,他将失去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被纳入社会主流的机会也就很渺茫了,甚至其整个人的能力都遭到否定,终生生活在失败的阴影里。我们的教育前所未有地被功利化了,在“教育=学校”的神话里,社会成员的求知欲不仅没有被激发和满足,反而被堂而皇之地剥夺和扼杀了。因为正如吴尊民教授所言,“教育必须从单纯的职业获得及人才的养成中解脱出来,而向人生真正价值的实现这一目标转换”。[4]

美国教育批判家伊凡·伊里奇(Ivan Illich)是美国上世纪70年代 “非学校化教育”的代表人物,他在《非学校化社会文集》中激烈批判学校教育的不平等、反教育和压抑人性,倡导非正式的、愉快的、自由的、积极的自主学习形式,吹响了非制度化教育的号角。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每一个人应该能够在一个比较灵活的范围内,比较自由地选择他的学习道路。如果离开这个教育体系,他也不至于被迫终身放弃利用各种教育设施的权利。 “学习权不是被动的受教育权,而是学习主体自觉、自主、自动、自由地把握学习机会、选择学习内容、确定学习方式、调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权利。”[5]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改变的不仅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而终身学习理念的提出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正是这种新型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和实现途径。

三、大力加强学习型社会建设

学习型社会的概念是由学习型组织的理论衍生发展而来。1965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佛睿斯特教授(Jay Forrester)发表了《企业的新设计》 论文,提出学习型企业的最初构想。随后,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罗勃特·哈钦斯(R.M.Hutchins)于1968年在《学习型社会》一书中提出了学习型社会的概念。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把“学习型社会”看作未来社会的一个基本形态,并提出“向学习型社会前进” 的目标。[6] 学习型社会逐步从一种教育理念发展成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发展模式。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我们要全面地建设小康社会,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胡锦涛总书记也对此一再强调。学习型社会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狭义上的读书活动,而是以人为本,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进而为我们整个社会发展服务。

学习型社会的基本特征,一是学习进程的终身性。学习不再被限制在学龄期,而是成为个人生存、发展的基本方式,是终身教育。二是学习地位的平等性。学习型社会就是要建立一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人际关系,使所有希望与人分享知识的人都能找到有效的沟通渠道,同时为公众提供相应的提出问题的机会与交流平台。三是学习场所的开放性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进入信息化社会,先进的网络和通讯技术使“学习网”的理念得以一定程度上的实现, 家庭学校、远程教育、广播电视教学、师生在线交流、电话热线服务都成为灵活有效的学习方式。 尽管自学习型组织理论诞生以来,有很多人和组织在不遗余力地推行该理论,英国、美国、新加坡等也都通过各种途径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府和学习型社会,但是真正建成的国家还没有,学习型社会仍然是一种理想。

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和变革期,我们有庞大的人口和就业压力,国民素质偏低,教育不发达,社会贫富分化加剧,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作为一种战略,不仅需要对现行的教育和学校制度进行改造和调整,而且还要对财政、金融、宣传、法律进行变革,牵涉到各种利益格局和关系的调整,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任重而道远。在党十六大号召下,北京、上海、南京、常州、青岛、深圳、襄樊等城市在建立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政府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 他们的经验表明,学习型社会作为小康社会的基本形态,通过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和保障每一位社会成员面对知识的自由,提升了整个社会的竞争力。

然而,我国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误区。为了超越误区,克服不足,应加以改进和创新。建设学习型社会要结合地方实际,不能流于形式。目前,虽有很多组织和政府领导人在极力提倡、推动学习型社区和企业的建立,但其中不少只是一种“炒作”和宣传其政绩的一种方式,而实际工作则流于肤浅,表现在创建活动的公式化、形式化和表面化上。政府和企业应深入理解学习型社会的理论精髓,对先进典型的经验批判吸收;要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不能搞自上而下的政治命令和摊派任务。二是终身学习≠终身考证。终身学习应该是对学校教育的一种反拨和补充,而不仅仅是延伸。有些地方把创办学习型社会简单理解为提升学历要求,甚至把收入与学历挂钩,迫使人们不停奔走于各种培训班、考级班,这样不仅不能激发人们对知识的热情,反而在疲于应付考核下丧失了对知识真正的兴趣。地方政府、学术机构、图书馆、电大等应更多为社会成员提供便捷的学习资源,提供互相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形成人人爱学、人人乐学的社会风气,让学习成为提升自我、分享知识的内在要求。

在学习型社会中,“人生而爱知”的天性将得到满足,我们将带着幼儿时期对世界的好奇、对自身成长的企盼不断学习,不断在知识技能和德行上完善自身。学习不仅是“谋生”的手段,它不一定是为了“实用”的理由。学习是为了对真、善、美的追求,学习的目的就是对理想自我的渴望、对个人完满人格的向往,学习过程本身就会带来满足与快乐。这就是教育最原初的目的,是对教育本真的回归。

摘要:分析中西方古代教育制度和现代制度化教育的特征与弊端,可知构建学习型社会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是对教育本真的回归。应针对目前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一些误区加以改进和创新,以进一步建设学习型社会,满足每个社会成员的求知天性。

关键词:非制度化教育,学习型社会,教育本真,回归

参考文献

[1]李颖.教育的人性追寻——西方社会转型时期的教育转型及其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6:17.

[2]叶上雄.中学教育学:新编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0.

[3][美]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87.

[4]吴尊民.现代国际终身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23.

[5]张峰.保障学习权:学习型社会的战略基点[J].成人教育,2007(6):47.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回归快乐本真的自己 篇2

我马上要上初中,但心里一直很着急。倒不是怕学习难度增加,而是我要去的是我们市里最好的初中,高手如云,我真担心自己当不上班长。我小学六年一直当班长,如果初中被挤掉了,该怎么面对父母和小学的同学啊?

小 丹

碰到这样的事情,的确任何一个学生都会觉得委屈,感到郁闷;碰到这样的事情,任何一位校长都会觉得生气,都可能对学生进行训诫。有些事情来龙去脉很简单,但由于当事人站的角度不一样,就很难形成共识。就如楼上楼下两个人对视,朝下的看不到天空中的云彩,朝上的见不到大地上的鲜花。作为校长,他当时肯定看不到你对同学大方友善的“云彩”,“高高在上”的他见到的只是你们的娇气与违纪,因为他没有像你们一样刚完成一场长跑模拟考试,没有你们那种运动后口渴难挨的生理反应,买饮料的行为很难取得他的认可。至于你们是AA制还是谁请客搞慈善,我估计他更不可能获悉真相。就这样,他不分青红皂白地责罚你和你的好兄弟,让你们七八个团结友爱的小伙伴在火辣辣的骄阳下喝着“透心凉”的饮料,这“水深火热”的滋味肯定不好受。那么校长真是一个大煞风景的家伙吗?NO!我看他与你一样,也是同病相怜的被误解者。你看,校长为了你们体育考试有个好成绩,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带大家去其他学校模拟体验,其实作为领导,他的压力是非常大的。来去路上的分分秒秒他都在为你们的安全提心吊胆,要知道一旦真的在路上出个车祸之类的意外,家长和社会舆论哪个会放过学校?是责任与压力让那位校长对你做的好事产生条件反射:马上制止!严厉训斥!你没在信中提及校长批评的内容,但我猜想他是批评你们擅自离队进小店,无组织无纪律,都像你们这样想干吗就干吗,整个队伍行进秩序怎么保证?没有秩序与规范,安全怎么保证?出了事谁负责?这严厉的背后是对你们的爱护与责任。如果你学会顺着对方的眼光看世界,就会看到盲区里的鲜花:做好事,被冤枉的,有你,也有校长。这只是一个美丽的误解,师生之间,不必怨恨,无须道歉。

回归本真的体育课堂 篇3

一、本真的体育课堂是学生担当主体的课堂

本真的体育课堂是倡导务实求真的课堂, 是孕育高尚人格的课堂。人格的极致是真诚, “千教万教, 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 学做真人”。本真的体育课堂讲求的是“以人为本”, 是让学生担当主体的课堂。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把一节课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 而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让他们自己在互动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接受新的知识, 掌握新的技能。在这里, 教师只是课堂的策划者和组织者, 他对整个课堂起着调控作用。同时,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提倡个性发展, 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 尊重其主体感受, 发挥其主体作用。例如, 在一节跳绳课中, 笔者把花样跳绳的设计问题交给了学生, 学生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 最后学生开动思维, 最多的一组想出了12种跳法。纵览本真的体育课堂, 应该是“以学为本”, 真正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 几乎要做到人人参与, 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提高, 课堂上运用启发、提问、讨论、创造、展示、评价等多样化的学习方法, 学生不但牢固、灵活地掌握了知识和技能, 而且学得轻松、愉快, 真正体验到了做学习主人的无限乐趣。

二、本真的体育课堂是学与教都具有针对性品质的课堂

有人曾经调侃地说:“中国的中学学了6年, 为了后4年的玩, 外国的中学玩了6年, 为了后4年的学。”此话虽然浅显, 但反映出了一个问题, 教育的实质是什么?从教育过程看, “本真教育”更多地尊重学生的个性需要和个性特点, 因材施教, 因时制宜;它否定浮华, 足踏实地, 返璞归真。它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 学生的实践程度与知识技能掌握的效度。它强调遵循教育规律, 运用最好的教学方式, 获取最大的教育收益。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 “教育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之中, 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个阶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探索和行动。兴趣既是教学的手段, 也是教学的目的”。由此可见, 在本真的体育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当始终把引发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即个性兴趣和求知欲放在首要位置, 首先要关注学生“学什么”。因此, 教师在备教材, 选择教学内容时应多样化, 更多地从学生心理和生活出发, 所谓以“学”定“教”, 搞清楚了学生学什么, 教师再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学情, 选择精当且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做到“心中有教材, 眼中有学生, 手中有教法”, 这样, 知此知彼, 对症下药, 方能做到教学相长, 相得益彰。

三、本真的体育课堂是开放性的课堂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根本宗旨和核心理念。这一理念充分体现了学生是独立、富于个性且不断变化、发展的学生观。在这一理念关照下的本真体育课堂中, 教学活动要面向不同层面的学生, 尊重并试图满足每一位学生的独特要求。与此相适应, 教与学的目标就应具有开放性;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及其心灵世界, 教科书的“例子”性质更为突出, 与此相适应, 教与学的内容应具有开放性;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应是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等诸方面的自主建构过程, 其活动方式、过程、评价等也应具有开放性。

本真的体育课堂是开放性的课堂, 首先它是自由的课堂。孔子弟子三千, 在他讲学时, 学生们都会打断他说话, 说出自己的看法, 而孔子不愠不火, 一一为其讲解, 进而说出“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可见, 课堂上一定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 让每一个学生都“思起来”, 应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课堂上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体现学生的自主活动, 放手让学生质疑问难, 鼓励学生打破常规, 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和看法, 只要学生在动, 在想, 在听, 就不怕学生学不好、练不好。其次, 它是重实践的课堂。体育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一门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做到“精讲多练”, 尽量多地让学生自主练习, 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也可以师生互动, 一起练习、游戏、比赛, 共同吃苦受累, 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这样会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激情。归纳起来: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练习+思考+提问+讨论+合作练习+展示+评价=成功的本真体育课堂。开放教师、开放课程、开放课堂只是手段, 不是目的, 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全体学生主动、和谐、生动活泼的发展, 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有效开发, 体育水平和创新意识得到提高和加强, 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最完美的提升。

回归本真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篇4

一、当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分析

1.写作教学重点的失衡。写作教学中,学生不是主动去收集、整理资料,而不自觉地凭主观臆想去揣摩题意,抒发“文情”,而不是个人的主观感情。写作教学受到“立言、立德”的钳制,学生要有鸿鹄之志,要肩负“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使命感,以至学生大说空话、套话,呈现出千人一面的盛况。

2.写作教学体裁的失衡。学生为能在高考中拿高分,会选择得心应手的议论文,能鲜明地表明观点,而应用文的写作受到排斥,教师片面认为应用文的写作趋于“程式化”,导致学生甚至连写个请假条都漏洞百出,存在严重的格式错误。

3.写作教学知识的匮乏。由于缺少写作教材,教师大多采用“读写合一”的模式,使写作教学缺乏系统性,导致知识无序、结构松散、跨度过大,影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二、回归本真的语文写作价值分析

1.走向未来。一味描摹往事、感伤时事的传统写作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师要在注重“生活化”的基础上,要紧跟时代节拍,向真实的生活转变,要以动态的、建构的、跨领域的观点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为最终目的。

2.走向理性。写作教学应关注社会发展,强化与社会事务的交流接触,合理地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教师要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学会理性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

3.走向自由。写作教学要摆脱传统伦理和主流文化的枷锁,革除“主题”、“立意”的约束,引导学生对真实生活的关注,让学生通过对主流文化的质疑、批判,从而走向自主、走向独立。

三、回归本真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1.重塑写作行为

我国古代历来注重遣词造句,讲究推敲,“僧敲月下门”、“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敲”和“绿”已成为千古佳话。通过润色、修饰作品,使语句通顺、书写规范,文章变得丰满、生动。

(1)建立任务图式。写作者要以对自己的初稿进行批判式阅读,不满足于纠错字词,要找出用词不准、表达不清、结构不严等问题,写出修改的任务图式,包括评价阅读、解决问题等系列活动;修改内容、避免错误等分项目标;修改采用的特定策略。通过对文章进行全面修改,进一步提高文章的质量。

(2)转变角色修改作品。写作是表达思想、与人沟通的过程,而大多数学生很难从读者的角度审视作品、发现问题。教师要将学生置身于观众的角色,从读者的角度评价作品,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有效地修改作品。

(3)注重文意错误的修改。部分学生不能满足于修改错字漏字、标点符号、遣词造句的表面错误,要针对文章的文意不清、结构混乱、违背事实等问题有所重视,从本质上提高文章的修改质量。

2.拓展写作资源

(1)从生活中开发写作资源。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自然、社会、生活中吸收有价值的信息,挖掘写作资源,让写作教学源于生活,回归本真。如坚持写“道德长跑日记”,记录见过的人、做过的事、用过的物,记住经验和教训,反思人性的美丑、善恶。日后常去翻一翻,不至于迷失自己,使自己保持真善美的一面。

(2)从实践情境中开发写作资源。教师既可以根据真实的背景、情节、素材等开发写作资源,也可以人为设置情境,再现原汁原味的生活,促进学生思维的参与、认知的发展。教师要引领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将社会热点融于写作之中,如牛群面对《中国星跳跃》,力排众议,在未接受任何训练情况下执意从10米台跳下;成龙将4幢徽派古建筑捐赠新加坡高校,引起人们对文物保护的关注。学生从人性、生命、历史、爱国等不同角度对社会现象的分析,能产生新的思考,为写作教学引来了“源头活水”。

(3)提高语言的输入。“以读促写”旨在通过阅读积累并提高写作技巧,而“读写结合”不仅能够学习写作技巧,还可以不断地拓宽阅读资源。

3.强化写作训练

(1)写作实践训练。高中每学期的写作训练大概有5次,远远不能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教师要加强学生的课外写作训练,让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报告、写日记和读书笔记、写生活随笔,让他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教师在注重“量”的同时,要注重“质”的提高,要以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为最终目的。

(2)强化写作技能训练。教师要有步骤、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规范化、系统化训练,让学生掌握文体特征、写作技巧,让其有章可循,避免作文的随意性。教师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训练,设置有梯度的训练任务,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通过不定期评讲、检查等方式,达到培养写作技能的目的。

4.完善评价方式

(1)评价多元化。教师要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发挥评价的甄别、反馈、促进作用。评价的内容不仅包括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修辞风格等技术性内容,还要关注学生的信息收集途径、文章构思、文章修改等写作过程的评价,以及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习惯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评价,旨在引导学生走近自然、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思考人生。教师要丰富评价形式,以评语和等级的书面评价为主,辅以口头评价、成长记录袋等其它形式。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主体,除教师评价外,还应包括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和家长评价。

(2)评价合理化。部分教师批阅作文时走马观花,草草了事,导致学生抱着应差的心态去写作;部分教师越俎代疱,一味以教师评价替代学生互评,忽视了学生修改能力的培养;部分教师评价语言不够中恳、真挚、婉转,把学生批评得一无是处,导致学生产生厌烦情绪;部分教师评价评价语言过于简单,重点不突出,缺乏针对性。写作评价要科学、合理,教师要用严肃的态度、慎密的思维、激励的语言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提高。

总之,在高考升学压力的影响下,作文训练变得程式化、作文教学忽视人文关怀,导致学生的情感日趋冷漠。我们语文教师要树立全新的课程理念,要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采取有效的策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写作教学回归本真!

回归本真的生态教育 篇5

关键词:兴趣,内容,呈现,强化记忆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 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是基础。没有词汇, 人与人之间的有效交流与沟通就很难实现。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 使其能“学会”, 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技能, 使其“会学”。

一、精彩纷呈枝繁叶茂

教师根据需要, 以不同形式呈现单词, 抓住学生的好奇心,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给学生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 可以为单词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1. 直观呈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如:教coffee这个词时, 我在课前准备好一杯热咖啡, 并事先不让学生知道。当要教coffee这个词时, 我先拿出单词coffee让学生拼读, 当学生们整齐地把这个词拼读出来后, 我马上亮出装满热咖啡的杯子说:“coffee!coffee!”学生们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 争先说出其中文意思:“coffee!咖啡!”我一边让学生操练, 一边让读得最好的学生品尝一口杯中的热咖啡, 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

2. 体态语言呈现。

学生开始可以通过模仿老师的动作和单词读音学习单词, 用自己的方式向老师和同学表达单词的意思。如在教学rabbit一词时, 我用手模仿兔子的耳朵, 一边跳, 一边向学生示范rabbit的读音。太拘谨表达不出意思, 太过夸张则会弄巧成拙, 这都达不到教学的效果。

3. 谜语呈现法。

谜语因其趣味浓厚、内容丰富、通俗易懂, 深受孩子们喜爱。例如, 在呈现单词clock时, 我让学生猜:“I have two hands and a face, but no arms and legs。What amI?”学生们听了, 好奇心十足。不一会儿就有学生想到这个物体, 但是不会用英语说, 此时我利用这一兴奋点, 揭晓谜底并板书, 学生们便很快投入到单词clock的学习中来了。

二、巩固单词变被动为主动

在呈现了单词, 学生掌握了单词的读音后, 我们就要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记忆, 运用各种方式操练巩固单词。

1. 看口型猜单词 (M agic eyes) 。

老师不发音, 只做口型, 要求学生仅通过口型来判断老师说的是什么单词, 比一比谁的反映最快。这个游戏可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从而让学生很好地融入英语课堂。

2. 字母串烧。

这种练习有一定难度, 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单词的拼写后才可以做。例如, 给出字母串m a p t s, 要求学生把它串成一个单词, 对单词熟悉的学生很容易找出答案stamp。这类的练习可以检查学生对单词的熟练程度。

3. 囊中寻宝。

事先准备好一些单词卡片 (有的写中文, 有的写英语) 和图片。将卡片和图片放入一个布袋子里。开始时我告诉学生袋子里装的是许多宝物, 让他们上来轮流摸宝。如果他们摸到的是写有英语的单词卡片, 则要翻译成中文;如果是中文, 则要翻译成英语并拼读出来;如果是图片, 则要看图说英语单词并拼读出来。

三、巧记单词受用无比

有句话说得好:“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时候, 也应该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知识的方法。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 注意联系, 以旧带新。

学生学习的单词有了一定的量后, 在教学新单词时, 我们要注意新单词与学生已学过的单词的联系, 作出及时的归纳总结工作, 教给学生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例如, 我要教学生right这个单词, 由于之前学过另一个单词light, 因而我可以先把light和right这两个单词同时写在黑板上, 让学生观察这两个单词有什么相同之处。本来right对于学生来说是个陌生的单词, 这样一比较起来, 学生就会觉得这个单词有点熟悉, 只要把light的第一字母换成r就可以了, 因而不用5秒钟就记住了。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注意归纳总结, 课堂上才可以高效地教学。

2. 力求“过目不忘”。

“过目不忘”是指记忆一个单词, 在音节划分后, 根据单词难易程度给出相应长短的几秒钟准备, 即要求背出。如:bee只给2秒;photo给4秒;quarter给6秒。快速记忆刺激学生的兴趣, 让他们挑战自我, 提升他们的斗志和信心, 并能较快产生成功感。当然, 课后他们会忘记一部分, 或是全部忘记, 但是没有关系, 我们有很多机会去巩固。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竞争刺激中感到:记单词——不难, 那我们就成功了一大半。

回归本真的生态教育 篇6

一、情境刻画, 置身其中真体验

初中阶段的学生不仅在生理上有了明显的变化, 在心理上也逐渐形成了独立了的自我, 因此, 在口语教学中, 我们要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 精心刻画, 贴近他们的内心, 彰显教学特色, 创建具有生活气息的口语情境, 充分发挥情境的会话功能, 让学生在情境中触发心灵的共鸣, 萌发“想说”的冲动。作者在日常教学中, 十分注重教学情境的设计与刻画, 做到切点小、入口深, 联系生活, 结合教材, 让情境有情绪、有活力, 能够吸引学生置身其中, 激发他们内心真实的情感体验。值得注意的是, 我们应尽可能为学生创设开口“说”英语的机会, 引导学生根据情境的指引, 尝试用英语去表达自己的想法, 尤其要关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情境中的互动对话。

例如, 在讲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7 Shopping这节课时, 在教学导入环节, 作者创设了一个“shoppingonline”的教学情境, 以时尚的购物方式导入“shopping”这个教学话题, 引发学生对教学内容自觉的关注。

T:Boys and girls, how are you today?

Ss:Fine./It’s OK./Just so-so.

T:But I am not happy today. (摆出不开心的样子)

Ss:Why?/What’s wrong?

T:I buy a dress from Taobao, but it doesn’t suit for metotally!I don’t know how to do with it. Can you help me?

S1: You can ask for another one.

S2: You can return the dress.

S3: Why don’t you buy another one?

S4: What kind of dress do you like? We can chooseanother one for you.

Ss: …

作者考虑到大部分初中阶段的学生已有网购经验, 且对网购充满兴趣, 因此, 在这个教学情境中, 作者首先以网购导入“shopping”这个话题, 引导学生在对网购流程的讨论中, 对“shopping”这个话题产生初步的见解。

二、模仿专场, 惟妙惟肖品真味

模仿是语言学习的第一步, 也是练就原汁发音与原味语调的必经之路。因此, 在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发挥模仿在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时的特殊功能, 提高学生口语模仿的积极性, 让他们乐于模仿, 并在模仿的过程中找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同时, 我们还要教授给学生口语模仿的技巧, 让他们在模仿的过程中树立口语交际的信心, 完善自己的语音语调。作者在日常教学实践中, 就为学生精心打造了“模仿专场”, 在这个专场中, 作者根据教学内容, 通过网络资源, 为学生截取了一些影视作品中的经典对话, 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仿, 创造性地开展如电影配音大赛、模仿大比拼、小组模仿秀等活动, 在惟妙惟肖的模仿过程中引导学生细品英语的“真味”。

例如 , 在讲授初 中英语七 年级上册Unit5 Let’sCelebrate这节课的复习课时, 作者在模仿专场中仿造学生喜欢的音乐评论节目———“中国好声音”的模式创设了“TheVoice”的音乐模仿秀。在这个活动中, 作者引导学生结合本单元所学的各种节日, 如Halloween, Christmas, New Year, Mid-Autumn Festival等, 以小组为单位挑选出一首庆祝这些节日的英文歌曲, 以小组合唱、男女对唱等形式, 表演出歌曲的高潮或其他部分。在这个模仿专场中, 以英文歌曲的形式开展口语模仿活动, 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尝试唱, 在唱的过程中抒发情感, 实现了口语教学的多元化。

三、实践发酵, 畅所欲言真个性

实践是新课程改革中我们说得最多的关键词之一。但是, 如何真正地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实践探究活动,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却并非易事。在口语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发扬学生的语言个性, 让学生的“真个性”得到发展, 以学生为主体, 依托问题、活动任务、网络资源等媒介, 让学生亲身参与到语言活动的探究过程中, 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创造, 让他们在完整的任务中, 学会独立思考, 学会相互合作, 学会用英语表达自己。值得注意的是, 这并不表示教师撒手不管了, 而是要充分发挥教师在其中隐性的引导与组织作用, 对学生的实践加以引导, 提出建议, 并给予帮助。

例如, 在讲授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 5 Films这节课时, 为了考查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作者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一个以“OurFavorite Film Star”为主题的陈述报告活动 (Presentation) 。在这个活动中, 作者引导学生根据本课所学, 以小组为单位, 选出一位大家都喜欢的电影明星, 并收集与他 (她) 有关的资料, 撰写出一份报告, 并根据报告制作PPT, 在汇报环节, 选派1~2名小组代表上台陈述。在这个实践互动中, 作者将知识的回顾与创造和口语实践与训练融合在一起, 有效地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和合作探究, 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尽其所能参与到实践互动中去, 促进了学生语言个性的发展。

总之, 初中阶段的英语口语教学应发自语言真意又不失青春活力, 既要充分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 体现英语语言的内在魅力, 在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 陶冶学生的语言素养与审美情趣, 又要充分考虑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 彰显他们的青春活力与语言个性。这就要求教师要对语言的“真”有更深入的理解, 要对学生的“真”有更深入的了解, 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与教学能力, 让英语口语教学既贴近本真又贴近学生。

参考文献

[1]孟轲南.浅谈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活动的策略和反思[J].今日南国 (理论创新版) , 2010 (3) .

[2]张晓川.初中英语口语交际教学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6) .

上一篇:服务型行业下一篇:我国奥运营销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