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真的体育课堂

2024-10-16

本真的体育课堂(共5篇)

本真的体育课堂 篇1

《美国教育》杂志上说:“教育不应该注重学生知识、技能掌握了多少, 更重要的是有没有培养学生勇敢参与学习过程的精神。”可惜, 现在的许多学校正陷入“一点也没有用”的怪圈, “重理论, 轻实践;重智育, 轻德育, 更轻体育。而实践证明, 惟有先重德育、体育, 再重智育的教师, 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光辉印象: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的德育;张伯苓先生的“强我华夏, 体育为先”的爱国教育……曾激励了多少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然而, 现在的德育教育、体育教学能有多少体现?时下素质教育观念深入人心, 教育改革轰轰烈烈, 本真教育理念便是在素质教育实践中创建和发展起来的。本真教育理念认为高中素质教育的课堂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 课堂对高中学生人格、品性、能力的培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真教育理念下的本真体育课堂教学强调师生互动, 反馈调谐, 体现一种典型的“在场”教学。它秉承了新课程对体育课堂教学的要求, 强调体育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互助的过程, 是双方平等的交流、视野的融合、心灵的对话、思想的交换、真朴人性的碰撞、科学价值观共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维、经验和知识、技能, 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观念, 丰富教学内容, 求得新的发展, 从而达到共识、分享、共进, 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所以, 在本真教育理念下, 学校体育教学应尽快回归本真的体育课堂。

一、本真的体育课堂是学生担当主体的课堂

本真的体育课堂是倡导务实求真的课堂, 是孕育高尚人格的课堂。人格的极致是真诚, “千教万教, 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 学做真人”。本真的体育课堂讲求的是“以人为本”, 是让学生担当主体的课堂。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把一节课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 而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让他们自己在互动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接受新的知识, 掌握新的技能。在这里, 教师只是课堂的策划者和组织者, 他对整个课堂起着调控作用。同时,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提倡个性发展, 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 尊重其主体感受, 发挥其主体作用。例如, 在一节跳绳课中, 笔者把花样跳绳的设计问题交给了学生, 学生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 最后学生开动思维, 最多的一组想出了12种跳法。纵览本真的体育课堂, 应该是“以学为本”, 真正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 几乎要做到人人参与, 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提高, 课堂上运用启发、提问、讨论、创造、展示、评价等多样化的学习方法, 学生不但牢固、灵活地掌握了知识和技能, 而且学得轻松、愉快, 真正体验到了做学习主人的无限乐趣。

二、本真的体育课堂是学与教都具有针对性品质的课堂

有人曾经调侃地说:“中国的中学学了6年, 为了后4年的玩, 外国的中学玩了6年, 为了后4年的学。”此话虽然浅显, 但反映出了一个问题, 教育的实质是什么?从教育过程看, “本真教育”更多地尊重学生的个性需要和个性特点, 因材施教, 因时制宜;它否定浮华, 足踏实地, 返璞归真。它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 学生的实践程度与知识技能掌握的效度。它强调遵循教育规律, 运用最好的教学方式, 获取最大的教育收益。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 “教育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之中, 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个阶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探索和行动。兴趣既是教学的手段, 也是教学的目的”。由此可见, 在本真的体育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当始终把引发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即个性兴趣和求知欲放在首要位置, 首先要关注学生“学什么”。因此, 教师在备教材, 选择教学内容时应多样化, 更多地从学生心理和生活出发, 所谓以“学”定“教”, 搞清楚了学生学什么, 教师再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学情, 选择精当且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做到“心中有教材, 眼中有学生, 手中有教法”, 这样, 知此知彼, 对症下药, 方能做到教学相长, 相得益彰。

三、本真的体育课堂是开放性的课堂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根本宗旨和核心理念。这一理念充分体现了学生是独立、富于个性且不断变化、发展的学生观。在这一理念关照下的本真体育课堂中, 教学活动要面向不同层面的学生, 尊重并试图满足每一位学生的独特要求。与此相适应, 教与学的目标就应具有开放性;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及其心灵世界, 教科书的“例子”性质更为突出, 与此相适应, 教与学的内容应具有开放性;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应是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等诸方面的自主建构过程, 其活动方式、过程、评价等也应具有开放性。

本真的体育课堂是开放性的课堂, 首先它是自由的课堂。孔子弟子三千, 在他讲学时, 学生们都会打断他说话, 说出自己的看法, 而孔子不愠不火, 一一为其讲解, 进而说出“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可见, 课堂上一定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 让每一个学生都“思起来”, 应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课堂上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体现学生的自主活动, 放手让学生质疑问难, 鼓励学生打破常规, 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和看法, 只要学生在动, 在想, 在听, 就不怕学生学不好、练不好。其次, 它是重实践的课堂。体育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一门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做到“精讲多练”, 尽量多地让学生自主练习, 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也可以师生互动, 一起练习、游戏、比赛, 共同吃苦受累, 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这样会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激情。归纳起来: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练习+思考+提问+讨论+合作练习+展示+评价=成功的本真体育课堂。开放教师、开放课程、开放课堂只是手段, 不是目的, 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全体学生主动、和谐、生动活泼的发展, 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有效开发, 体育水平和创新意识得到提高和加强, 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最完美的提升。

本真的体育课堂教学打破了“模式”对人的制约, 并由外在的规约转变为内在自主、自由、自觉发展的需要, 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教师主动创造, 合理采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师生在互动、互助中谋求发展, 教师教学活动中生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并生长出教育的智慧, 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培养良好人格和智慧, 形成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优秀品质和公民素养。“本真的体育课堂”应该是体育教学的最高境界, 是一种不加雕饰的自然, 是一种洗尽铅华的美丽, 这种境界需要实践和理论的共同支撑。体育教学实践是教学理论的源泉, 体育教学理论又是体育教学实践的升华。作为一线体育教师, 我们只有从体育教学实践出发, 通过认真总结和反思上升到理论高度, 再重新回到体育教学实践, 指导体育教学实践, 才能真正达到“本真体育课堂”的最高境界。

本真的体育课堂 篇2

——拜城县第二小学开展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大赛小结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圣地,开展法制渗透教育就是要在教书的同时达到育人的目的。4月3日,我校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课堂教学大赛如期举行。这次活动得到了县教育局教研室、校领导和各科室的大力支持,校长和老师们也在百忙中参加了听课活动。此次活动共有6名教师参赛,这次课堂展示涵盖了一至六年级,各位老师精心准备,积极参赛,参赛教师都能熟练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了不同的教学风格,可谓精彩纷呈。6位老师在课堂上都能关注目标的清晰、关注能力的培养、关注学法的指导、更关注面向全体学生。

1.定位准确。教师较好地把握住了自己的课堂角色,将自己定位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顺学情而导,课堂上呈现出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如薄启丽老师执教的《可贵的沉默》一文中现场给即将过生日的孩子带来惊喜,随即问孩子“平日里你们都是怎样过生日的?”,孩子面对感兴趣的话题,就打开了话匣子,营造“热闹”的氛围,为衬托后文的“沉默”做了有效的铺垫。

2.以读为本。注重引导学生潜心钻研文本,在文本中走上几个来回,做到了以读为主,努力体现以读代讲的教学理念。任绍华老师执教的《地震中的父与子》时,紧抓父亲的三次简单而又重复的回答,定格父亲的动作“挖”,关注一系列时间进程词语的罗列,扫描父亲36小时后的外貌描写,一次又一次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身临其境与文中的父亲对话,设计层次引读,一咏三叹,这“了不起”的父亲形象就在多角度的品读中不知不觉地烙在孩子的心头。也使得听课教师与课堂中的师生悲戚与共。

3.重视课外资源的补充与拓展。教师有大语文观,注重课外资料的补充。如刘惜惜老师执教的《两只鸟蛋》时,为了使孩子生动地领悟到“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于是她借助“图片资源”展示了鸟儿孵化历程,孩子都睁大好奇的眼睛见证了那神奇的瞬间,直观感知了鸟儿生命起源的里程。在邓华智老师的《草原》里,她紧握草原景“美”的脉搏,在欣赏天空美、草地美之后立即用《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赞草原!

4.注重语言文字训练。在六节课中,我们不难发现赛课老师都紧抓听、说、读、写,教学设计中都有说话或写话的练习,有的设计还比较巧妙。如梁洁老师执教《泉水》时,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第三自然段。

师:泉水,可真清啊!孩子们,你们发现了吗,这段课文中有许多精彩的词组,比如“火红的杜鹃花”“美丽的身影”“明亮的大镜子”,你还能在其它段落中找到这样的词组吗?

生:灿烂的世界,静静的山谷……

师:你能在下面的句式中用上“()的()”这样的词组来说说话吗?(课件出示例句“在泉水这面明亮的大镜子中,我看见了绿油油的小草在跳舞。”“在泉水这面明亮的镜子中,我看见了

的 在。”)生1:在泉水这面明亮的大镜子中,我看见了可爱的小鸟在快乐地飞来飞去。

生2:在泉水这面明亮的大镜子中,我看见了胖乎乎的白云宝宝在散步。

生3:在泉水这面明亮的大镜子中,我看见了笑眯眯的太阳公公在伸懒腰。

……

老师由词到句,步步为营,句式训练水到渠成。可喜的是梁洁老师还鼓励孩子可以用课外积累的词组来说一说。于是在老师的层层铺垫下,学生文思泉涌,语言的表达令人惊叹!从中我们感叹: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语言的内蕴!

5.以重点句切入。许多课文中都有一些能统摄、驾驭全文的重点句子,抓住了这些句子,就能高屋建瓴地俯视全文,对课文做出整体把握。任绍华老师执教《地震中的父与子》就抓住了“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薄启丽老师执教《可贵的沉默》就抓住了作为题眼的课题;江”亚老师也拎住了全文中心句“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提领而顿,百毛皆顺。

6、巧抓法制教育渗透点。课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阵地。利用课文向学生灌输法律知识自然是最直接、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6名老师都充分挖掘课文中的法制教育因素,把握时机,适时渗透,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法制教育。比如任绍华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中初读了课文后老师问: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是怎样的一对父与子?此问题抛出解决后出示地震影音,老师配以旁白:这是洛杉矶大地震后拍下的照片。高高的地交桥眨眼间变成了残垣断壁;漂亮的小轿车被倒塌的房屋硬生生拦腰砸断;这个消防队长望着豪华的商业街变成了一地瓦砾,束手无策;大地震后引发的大爆炸吞噬着人们最后的希望;昔日美丽的家园如今变成了这幅模样。灾难之后的洛杉矶遭到巨大的破坏,变得如此荒凉。随之,她问:当地震来临时,我们怎样做才能讲灾害降到最低呢?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抗震减灾法》。

薄启丽老师所选的《可贵的沉默》要渗透法制教育很有难度,然而她却将孩子的时空延展,通过娓娓讲述生活中一个鲜活的事例,激发孩子对不赡养老人做法的愤怒……那么在学生激烈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的同时,老师只需要再往深处引导一下,学生便会“向青草更深处漫溯”,思考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自然而然地就把他们的思维转向了对规则的认知上来,学会尊重规则,尊重法律,遵守法则,遵守法规,一切行为都要以法律法规为准绳,深化他们遵纪守法的意识,强化对法律法规的认知。从而达到渗透的目的!

让大家最难忘,渗透最妙的还是梁洁老师的《泉水》了!课末,老师激情创设情境

师:我们和泉水的旅行就要结束了,你们喜欢泉水吗? 然后梁洁老师话锋一转,师:“可是,前两天老师收到了一封奇怪的信,你们想知道内容吗?“

师:(老师配乐读信)听了泉水姐姐的信你想说点什么呢? 生1:我想对工人说,别往水里扔脏东西了!生2:别再往我身上插管子了!生3:…….师:如果固执的人们不听你的劝阻又该怎么办呢? ——-那就只好拿起法律的武器了!

情景交融,能使学生与文章作者产生共鸣,就在梁老师润物无声中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还能收到良好的环保教育效果。

让我们再看回顾江亚老师执教《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伊始,她极致渲染小村庄的美,当学生在受到美的感情激发和熏陶后,她又适时把小村庄美的景象与现实中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土地裸露的丑恶现象(出示图片)进行对比,自然而然就激发出学生对环境的热爱,懂得了正是由于有了人们的贪婪,肆意砍伐,小村庄才会被洪水席卷,大自然才会变得满目疮痍。学生在激昂的情绪中痛斥人们的无知愚昧,告诫大家只有多种树,我们生活的地球才会更加美丽。这样既提高了阅读兴趣,又使学生懂得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7.语文教师基本功素质提升。任绍华老师大改平日温婉的风格,充分展示自己教学激情;梁洁老师的范读,那清越纯美的音色,就犹如山间那丁冬作响,潺潺缓行的泉水…….薄启丽老师在视频不能正常使用下立即用讲故事的方式呈现,声情并茂的讲述反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体现了教师敏锐的课堂应变能力......因为这是一次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课堂大赛,所以我们更应该关注法的渗透,关注教师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如何凭借学科特点,挖掘教材内容,如何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法制教育和德育渗透,传授知识技能,也可渗透法制教育内容,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有法制观念,知道用法律保护自己,养成懂法守法的习惯,从而健康成长。

语文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十分重要,这既不能牵强附会,更不能喧宾夺主,因此,我们今后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必须将学科教学内容与法制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中恰当地把握尺寸,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

加强小学生法制教育,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责无旁贷!让我们语文教师一起努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提高学生明辨是非能力和法制观念,使他们成为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合格公民,将来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拜城县第二小学语文教研

本真的体育课堂 篇3

一、以学生需要为起点,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不仅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还应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片断一:

师:课前老师和大家一起玩了什么游戏?

生:套圈游戏。

师:今天这节课就从套圈比赛开始。(媒体出示:三年级一班的男女生进行套圈比赛,每人套15个圈。)他们想请大家来当裁判,愿意吗?

生:愿意。

师:做裁判一定要公平、公正,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他们的比赛成绩。(出示图)

我在这节课开始时从学生感兴趣的套圈游戏入手,创设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数学情境。在课前,我和学生一起玩了套圈游戏,学生情绪激动、兴趣盎然,为新课的导入做好了铺垫,同时引出辅助题和例题的教学,由于学生有了刚才的亲身体验,他们的注意力特别集中。

二、以学生实际为根本,让数学知识生活化。

《课程标准》还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既要贴近学生的实际,又要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在教学中,我还结合教材内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把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融进课堂,引导学生领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掘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利用身边有效的数学资源学习数学知识。

教学片断二:

师:正巧,最近冬冬小朋友就在他的生活中遇到了许多有关平均数的问题,一起来看看吧!在他的书桌上有这样三个笔筒(分别是6支,7支,5支),出示图片。(学生自己主动在练习本上解决这道题目。)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解答的?

生1:我是这样列式的:6+7+5=18(支)18÷3=6(支)。

生2:我用移多补少的方法,从第二个笔筒里拿1支铅笔给第三个笔筒,这样每个笔筒里就都是6支了。

师:你们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道题目,真了不起。有一次,冬冬和他的爸爸妈妈一起散步来到了一个池塘边,看到了这样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平均水深110厘米。冬冬可高兴了,原来他说:“我身高140厘米,下水游泳不会有危险。”你们认为:冬冬说的对吗?

生:不对。因为这个110厘米是河水的平均深度,而实际上河底有些地方浅,也有些地方会很深,可能超过冬冬的身高,这样他还是有危险的。

师: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老师拍了一张河底的照片。(课件展示)夏天到了,大家在游泳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学会保护自己。

在上述教学片断里出现的练习题,它们是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我所选的内容也都与学生生活非常贴近。如:第一题是装铅笔的笔筒,第二题是下河游泳。这两道巩固练习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之中有数学,生活之中处处用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极大的兴趣,主动地去学数学,用数学。

三、以学生思维为纽带,引领学生不断发展。

《课程标准》还指出: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不仅让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还应该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片断三:

师:冬冬想自己动手做一件礼物送给他爸爸,于是到商店里买回了三根彩带。长度分别为:8厘米、13厘米、9厘米,这三根彩带的平均长度是多少?

生:8+13+9=30(厘米)30÷3=10(厘米)

师:后来冬冬发现黄色彩带(就是9厘米的那根)不合适,又回去调换了一根,现在的平均长度变成了11厘米,请问:换回来的黄色彩带的长度是多少厘米?

生:13厘米的那根比平均长度多的2厘米给8厘米的那根,它还比平均长度少1厘米,这1厘米就必须要从黄色彩带里移给它,所以黄色彩带必须比平均长度要多1厘米,也就是11+1=12厘米。

师:你说的真是太棒了,能灵活地运用本节课学习到的平均数的相关方法和规律解决问题,老师把掌声送给你,除了这种方法以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生:先列式11×3=33(厘米),求出三根彩带的总长度,再列式33-8-13=12(厘米)就可以求出黄色彩带的长度了。

走向智慧打造本真的课堂教学 篇4

某实验小学参与了田慧生先生主持的教学课题研究活动, 在前期研讨中, 学校课题组编拟了这样一道“数学”题, 让一名数学特级教师从低、中、高三个年段分别随机抽取20名学生进行测试:一条船上载了25只羊、19头牛, 还有1位船长, 请根据已知条件求出船长的年龄是多少?大多数学生居然都算出了具体“结果”, 只有少数学生对试题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 且质疑者低年级学生居多, 中年级次之, 高年级最少。

看了这个案例, 我们不能不为之困惑, 也不能不为之感慨。儿童原本是充满好奇心、求知欲的, 一开始看这个世界, 他们有许许多多问题, 并以种种努力探究问题、寻求答案。然而, 进入学校, 随着教学时间的增加, 他们为何变得这般呆滞和麻木, 这般缺乏敏感和灵气呢?无疑, 主要根源在教育、在教学、在我们的课堂教学缺失了智慧。如何理解这样的归因?如何让教学走向智慧?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智慧生存:人类生命的本质表征

大千世界, 芸芸众生, 各有生存之道, 然而, 作为生命进化阶梯上最高形态的存在物, 人类的生存之道却是其他任何生命所不可同日而语的。

一般生命, 包括一般高等动物, 都是直接同一于自然的、自在的生命存在。即它们存在着, 却不能意识到这种存在;它们与外物关联着, 却没有所谓自我和所谓外物的概念;它们与一切存在物共同构成一个物质世界, 却没有反映这个物质世界的精神世界, 没有表达这两个世界及其相互联系的符号系统和话语体系。由于不能分离出 “自我”与“自己”进而反观自己及其与自我的关系, 也不能分离出“自我”与“外物”进而认识外物及其与自我的关系, 因而, 它们的生存活动完全在“混沌”状态中展开, 一切行为都是在外物刺激及本能驱动之下所作的条件反射, 显得机械、单调、无意识, 没有任何新的生成、新的发明和新的创造;且所有个体的基本生存技能和行为方式都是由先祖在基因中赋予的, 彼此“千篇一律”毫无差异。很显然, 它们的生存完全没有超越族类的先天反应特性, 也根本无法摆脱生存环境的重重制约, 活动效率、生存空间、发展质量都处于低水平状态。

人与其他生物包括一般动物有着本质的不同:人之所以为人, 是因为他是具有主体性的生命存在。即他已经从自然中分离出来, 将自然作为自己的意识对象和行为对象, 他 “在自然中, 又在自然外;脱胎于自然, 又超越于自然;关注物质世界, 又不懈地探求着体现生命价值的意义世界, 希冀精神有所安顿, 有所栖居。”换言之:人存在于两个世界, 且关联着两个世界, 一个是自我——主观的精神世界, 一个是他者——客观的物质世界 (包括自身的自在世界) 。由于人能够将物质世界置于对象地位去意识它、理解它, 能够构建一个精神世界去反映它、把握它, 能够形成一种文化方式去解读它、生发它, 能够制造完备的工具延伸自己的器官去改造它、利用它, 能够发明完善的符号系统和话语体系表达它、定格它和传播它, 因此得以在精神家园的镜子里观照和鉴别物质家园中的良莠、利害和雅俗, 又在物质生活的土地上体味和享受精神生活的情趣、意趣和乐趣, 得以超越此时、超越此在, 从容地行走于两个世界之间, 由有限时空不断地向无限时空延展, 为自己赢得极多的发展机会和极大的生命自由。

综上所述, 我们不难发现一般生物的生存之道与人类的生存之道的本质差别在于:前者仅能从族类承袭那由“先天”反应特性演变而来的生存技能, 且仅能“运用”这些生存技能去获取生存资源, 维持和繁衍其生命, 这些技能从“承袭”到“运用”, 都只是一种复制, 由长至幼, 由此及彼, 没有量的增加, 更没有质的提升——换言之, 一般动物凭借知识生存着, 是一种经验重演式的适应性生存状态。后者则能随时调动个人意识, 并借助类的文化力量, 以敏感的认知、准确的判断、正确的路径以及独特的行动方式能动地应对外部世界, 创造美好的生存境界。换言之, 人类不是纯粹以知识求生存, 而是运用智慧驾驭知识来展开其生存过程, 是一种智慧引领式的、超越性生存状态。由此, 我们说:智慧化生存, 是人类生命活动的根本表征;而教育作为传承文化、整体提升人之素养的特殊实践活动, 其初衷就在于以合乎人之发展需求、顺乎人之身心规律、超乎人之常规经历的优越方式使人得以实现最快发展、最佳发展和最独特的发展, 其行为过程是智慧的, 其价值追求也在于让人走向智慧。

二、智慧缺失:现代教学的严重误区

人是智慧的存在, 人的生存是智慧化生存。教育, 是人的智慧的集中体现, 是人走向智慧、提升智慧的实践活动。然而, 人何能生智?教育何以有智?亚里士多德早就说过:“闲暇出智慧”, 意思是只有在开放的情境中, 在自由的状态下, 在主体高度沉潜、心无旁骛的时候, 才能学而有心得, 思而有顿悟, 行而有独创;而教育的最大智慧即在于视学生为主体, 给学生以自由。但是, 当今教育已渐渐远离了它的初衷, 渐渐地违背了人的生命本质, 偏离了人的生存正道, 丢失了人的发展理想, 把人引向愚钝, 使人沦为物件。本文开篇的案例足以说明:当今缺失智慧的教学确确实实已经使人变成了“物”。在教学实践中, 通过观察、反思教师的教学行为, 我们认为, 教学智慧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三个维度。

1.教学内容的知识至上取向, 使智慧失去了自由的思想空间

尽管, 我们已经深知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它在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严重破坏了人类生态环境, 危及了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 工业社会推崇备至的“知识就是力量”的信条却依然顽固地根植于人们的意识或潜意识中, 也依然严重影响着学校教育、课堂教学, 教师的教学行为依然没有摆脱“知识至上”的传统观念。直至今天, 课程改革全面推开并走向纵深的今天, 许多教师仍然不愿怀疑知识的绝对真理性, 不愿确认知识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 而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不能绝对准确无误地概括世界的法则, 也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表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过度倚重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 过度屈从所谓的核心价值, 习惯于搬用“官方”话语, 沿袭既成结论, 照本宣科, 言传口授。这在教师看来, 无须用心追求普遍原理的个性表达, 无须充分预测知识理解的多种情形, 无须精心设计教学实施的最佳方案, 可谓简便易行, 万无一失。在学生看来, 学习只是直接从结论开始接受知识, 缺少了探究或验证结论的过程, 缺少了遭遇和应对失败的经历, 缺少了感受和享受成功的体验。结果, 教学沦为一种技术流程, 师生都被捆绑在这一流程之中, 失去了自由思想的空间, 失去了张扬个性的冲动, 自然就无法表现出智慧来。

2.教师中心取向使智慧失去了宽松的心理环境

教师与学生, 分别代表着成人与儿童两种角色。两者之间, 年龄上该分长幼, 生活经历上确有多寡, 人生感悟上通常也确有深浅。但是, 作为与成人完全相同的一种生命存在, 他们每个人都是主体, 都属于自己, 都享有自我主宰的权利, 都享有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世界、认识事物的权利;在经历了重大变革的现代教育理念中, 他们早已无可非议地被确认为主体了。但是, 在实际教学场景中, 在教师的潜意识里, 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着“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 这种观念常常不知不觉地左右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在经验总结中、在教学论文中、在正式场合的发言中, “师生平等”、“尊重学生”声音喊得义正词严、喊得情真意切, 到了课堂上, 大都变了味、走了样, 成了哗众取宠的点缀, 教师还是摆着知识富商、学术权威的架势, 还是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课堂“主宰”的角色, 还是掌控着主流文化的诠释权、课程内涵的话语权和学习效果的评判权。在这样的课堂上, 教师的尊严从来不容亵渎, 教师的号令必须绝对服从, 同时, 学生时时须循规蹈矩, 处处要安守本分, 插嘴则挨批, 歪坐则讨骂, 求异失度被视为打岔, 质疑过火被斥为发难——一句话, 学生高举的小手上紧系着无形的绳索, 快乐的情绪里潜藏着痛苦的“呻吟”, 踊跃的参与中隐含着被迫的无奈, 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 “等候”随时可能降临到头上的批评、指责, 怎么可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呢?

3.教学方式的训练本位取向, 使智慧失去了厚实的生成土壤

我们不否认,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必须将培养学生该门学科的基本功作为一项重要目标, 因而都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扎实的基本功训练。但是必须指出:学科基本功培养不是学科教学的全部目标, 基本功训练也不应该是学科教学的唯一任务。作为教师, 如果确认自己懂得教学, 就能够, 也应该懂得这一点, 同时还应该进一步懂得任何一门学科基本功都不是孤立地存在于主体身上, 而是存在于主体关于该学科的整体素养之中, 甚至是存在于主体素养的有机整体之中, 任何一门学科基本功都不可能在单纯的“本位”训练中达到最佳状态和最高水平。换言之, “赤裸裸”的基本功训练是低效的、不可取的, 然而,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却程度不同地存在将课程“换算”为技能, 把学习过程降格为技能训练的不良现象。比如, 指导朗读, 往往忽略引导品味体验, 却代之以提示音调高低、语气缓急;指导解题, 往往忽略把握题旨实质, 却代之以锁定题型模式、解题套路;指导习作, 往往忽略丰富题材激活感触, 却代之以讲授章法结构、语言技巧……于是, 无休止地读读背背, 没完没了的默默写写, 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色调, 甚至成了学习生活的主旋律, 学生因此被剥夺了置身生活情境的时间, 失去了在真实的生命体验中提升整体素养的机会, 却在十分枯燥、单调的操练中消磨了灵气、压抑了个性、窒息了智慧生成的通道。

三、走向智慧, 打造本真的课堂教学

缺失智慧的教学, 使课堂变得死气沉沉, 使生气勃勃的学生失去灵气、失去聪明、失去智慧, 严重影响了人的素养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生命的整体提升, 这种状况令人忧虑。因此, 近年来, 我们学校致力于培育教师的教学智慧, 打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 主要进行了两个层面的探索研究。

1.教学智慧的素质系统研究

审视教师的缺失智慧的教学行为, 我们认为, 影响教师教学智慧发挥的根源在于教师作为特殊职业的特殊的素质支持系统, 课堂教学案例分析表明, 这一素质支持系统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博大的生命情怀。

作为人, 有其区别于一般动物的生命情感, 这种生命情感的最高境界是爱人;作为教师, 有其区别于一般人的职业情感, 这种职业情感的最高境界就是爱教育爱学生。从事教师这一特殊的职业, 置身课堂这一特殊的场景, 那就注定了必须拿爱奉献给教育、奉献给学生。这种爱, 就是教师的生命情怀。这种生命情怀, 具有强大的感召力, 它能召唤教师超越功利, 倾心于教育, 钟情于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寻求生命的乐土, 享受生命的诗意, 丰盈生命的意蕴, 实现生命的价值;能引领教师将自己的生命与学生的生命融为一体, 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包容学生、呵护学生, 给学生以足够的自主, 让学生有充分的自由, 为学生快乐学习建设一种平等、民主的教学环境, 也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情感空间。这样, 教师与学生便能沉醉于闲适宽松的互动之中, 不断闪现智慧之光。

(2) 厚实的专业功底。

教学的过程, 是调动和整合课程资源, 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技能训练、智力开发、能力培养、情感熏陶、价值观培植的复杂过程, 教师组织和实施这样的过程, 必须以厚实的学术功底作为坚实的专业支撑。首先, 必须具备关于课程内容的学科性知识, 比如语文教师须掌握读写知识和语、修、逻知识, 兼懂文史哲知识等;数学教师须精通代数 (算术) 、几何、三角等方面的公理、定律、法则体系以及相应的应用技能。其次, 必须具备关于课程实施的原理性知识和操作性知识, 原理性知识即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论、教学论等, 它们关系着教育教学行为是否科学合理;操作性知识即设计、制作、操作用于演示或呈现教学内容的实物媒体的技能和能力, 它们关系着课程资源是否充分而有效地利用。再次还必须具备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它关系着师生之间是否能够顺利展开课程对话和情感沟通。上述专业性知识 (或技能) , 教师应尽可能地掌握宽泛些, 力求消灭盲区;尽可能理解得透彻些, 力求融会贯通;尽可能运用得熟练些, 力求运用自如。这样, 才可能在教学中信手拈来、娓娓道来, 使教学过程流畅顺利, 对话交流痛快淋漓, 而师生在这样的课堂生活中必能充满智慧。

(3) 良好的心理素质。

面对外物, 尤其是面对未曾预料的情况, 主体的心理接纳能力或心理承受能力是因人而异的, 这就是心理素质。当状况, 特别是意外状况发生时, 心理素质好的人, 能遇事不慌、临阵不乱、处变不惊, 表现出独特的沉着, 由于有了这份沉着, 就可能急中生智, 产生一种独特的敏感, 想到一种独特的方式, 去认识、判断和处置面临的状况。由此可见, 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主体智慧的发挥极其重要。教师, 作为主导课堂教学的人, 正需具备这样的心理素质, 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心理素质, 才可能从容驾驭教学现场, 机智应对一个个随机事件, 圆满解决一个个教学问题, 进而自然顺畅地推进教学过程, 一步步达成教学目标;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心理素质, 才可能让教学走向智慧境界, 不仅将课前预设演绎得淋漓尽致, 而且敏锐地捕捉、充分地利用生成性资源, 创造意外的精彩。反之, 如若缺乏这样的心理素质, 课前的设计再精心, 资源“筹备”再充裕, 师生对话的构想再理想, 课堂上也无法“潇洒”起来。而且, 遇到“变数”便紧张、慌乱, 便行动拘谨、语无伦次, 连正常演好“教案剧”尚且不能, 何以谈得上彰显教学智慧呢。所以我们说,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课堂教学走向智慧的内在保障。

(4) 敏锐的现场知觉。

以班级授课为基本方式的现代教学, 在面对身心发展水平相对平衡的一批学生进行内容相对统一、要求相对一致的集体教学方面, 无疑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 它极大地提高了课程资源 (包括施教主体在内的人力资源) 的使用效率。然而, 这样的教学比起古代以诵经读典为主要内容、以言传口授为主要方式的“私塾教学”来, 过程要复杂得多, 对教师的要求也高得多。所以复杂, 是因为我们面对了数十名学生, 他们的心智水平并不整齐划一, 他们的喜好嫌恶并不彼此相同, 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价值观念和情感反应特征并不相互一致。所以说对教师的要求特别高, 是因为在课堂上必须随时关注这么多学生因种种个性差异而产生的种种不同表现, 既要听懂一些同学以有声言语表达的意思, 又要 “听懂” 一些同学以“无声言语”表达的意思;既要关注一向引人注目的“名角”的课堂反应, 又要关注内向沉静的“普角”的学习状况。课堂上, 只有具备了这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敏锐的知觉能力, 才可能及时地发现学生的困惑、期待、满足, 正确实施临场应变, 有效利用生成性资源, 迅速调整教学策略, 使每个学生都以最大的热情投入课堂生活, 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智慧。

2.教学智慧的表现方式研究

生命情怀、专业功底、心理素质和现场知觉等构成的素质系统支持下, 每个教师在其教学行为中都会从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自己的教学智慧。通过对诸多课例的观察、解剖, 进行分析和综合, 我们对教师课堂教学智慧的表现方式作出了如下归纳:

(1) 沟通的智慧。

课堂不应是教师唱独角戏, 只有教者独白不行;也不应是学生演自由剧, 任由学生闹腾也不行。课堂是师生的协奏曲, 师生之间必须有高度的默契和流畅的沟通, 才能顺利地展开对话, 达成目标, 生成价值。由此, 教师应该放下架子, 蹲下身子, 走进学生, 读懂学生, 以生为伴, 以生为友, 以情激情, 以情动情, 以情育情, 消除师生间由身份、年龄以及传统的“师道尊严”文化所导致的心理“落差”, 融入彼此平等、彼此融洽、彼此愉悦的情感河流, 让学生敢于平视自己, 乐于亲近自己, 善于读懂自己——这就是沟通的智慧。这种智慧, 往往是不经意间一个理解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谅解的抚摸、一句鼓励的言语、一番聊天式的交谈;这种智慧, 总是从心坎里自然流淌出来, 它传递了关爱、呵护了尊严、滋润了心灵, 使学生不再羞怯, 勇敢地敞开其心扉, 展示其才智, 成就其精彩。

(2) 点火的智慧。

知识总是在学习者自身的图式背景之上建构起来的, 而不同的学习者, 其图式背景是各不相同的, 这种差异往往表现为对新知理解视角的不同、认识深度的不同、探究方式的不同等等。这些差异在课堂上不应被当做教者实施教学达成目标的牵制因素甚至是阻碍因素, 而应当做宝贵资源。当学生在课堂上出现这些分歧苗头的时候, 教者不应急于以所谓的“核心价值”去暗示或明示学生的思维路向, 而应以这种分歧苗头为引信, 有意“激化”分歧, 用心点着不同学生多元价值的碰撞之火, 让他们展开一场讨论、辩论。如果是原则问题, 便在讨论和辩论中真正看清是非曲直;非原则问题, 便在讨论和辩论中看到“百花齐放”。这就是教师“点火”的智慧, 这种智慧点着了学生的兴趣之火、情感之火、思想之火, 让课堂真正充满了生命活力, 真正成为师生智慧生长的地方。

(3) 等待的智慧。

不同的学生, 其原有经验背景、认知图式除了在平面维度上优势模块和运作方式的不同之外, 还确实存在着心智水平及其敏感程度的差异。因而, 在课堂教学的场景中, 一些心智水平和敏感程度相对薄弱一点的学生, 对正在感知中的教学内容的反应速度往往明显低于教者预期, 理解正确性和接受能力往往跟不上大伙儿, 会出现思维不畅或语言卡壳等情况, 由此造成有限的时间定数与无常的事件变数的矛盾。面对这种状况, 成熟的教师不会因时间紧迫而情绪激动地催促学生, 也不会急不可待地越俎代庖直接给出问题的答案, 而是满怀希望地等待、满怀鼓励地等待, 把时间留给学生、把机会留给学生, 让学生从容地继续他们的思考探究, 直至凭自己的努力逾越了障碍, 解决了问题, 这就是等待的智慧。这种智慧让学生感受到尊重、感受到信任, 更享受了努力之后获得成功的快乐。

(4) 指路的智慧。

在感知教材、探究问题、寻求知识果实的过程中, 思维一时难以“启程”, 或者思维在进程中突然“搁浅”, 陷于“迷路”的困境, 这是学生在课堂上经常发生的现象;相应地, 引导、点拨学生, 将学生从探究的迷惘和迷途中“解救”出来, 启迪和重新打通其探究的航道, 也就成了教师真正发挥其主导作用、实现其作为教育者生命价值的主要使命所在。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知识、经验的形成过程必须由他们自己去经历, 科学文化的甘甜果实必须由他们自己去撷取, 这就要求教师以最恰当的方式给学生指路, 而且仅能指路不必带路, 也不必送行。这就是指路的智慧, 其主要方式有:“摆渡”正指, 即在学生思维受阻的“地方”, 提示一下, 给他一个支点, 将思维继续推进;“迂回”旁指, 即不直接从当前问题上给予提示, 而是提供诸多与之相关的侧面信息, 让学生通过“相关链接”寻求正确答案;“归谬”反指, 即有意地从学生的错误见解出发, 进行逻辑延伸, 得出荒谬结论, 进而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正道。

(5) 解围的智慧。

课堂上学生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形:经过一番思考后, 对一些问题已经有了自己的认识, 有时甚至觉得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比较独特, 便兴致极高地跃跃欲试, 迫不及待地想表现一下, 可是, 当老师让他发表意见时, 他讲了几句就忘词了, 一副“茶壶里煮饺子”的难堪。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不是冷眼旁观看笑话, 更不是借机挖苦他刚刚太过得意、太过“骄躁”, 而是十分理解地表示已经“听懂”了他未曾讲清楚的意思, 并且以征询的语气说“哦。老师知道了, 你的意思是不是……”, 将他“想说”的传达给大家, 而且还很真诚地当着大家赞赏他的敏捷和勇敢。这就是解围的智慧, 这样的智慧能够帮助学生消除羞怯, 竖立信心, 增强勇气;经常为学生解围, 就会使那些内向或学习不是很出色的学生逐步确立自信, 勇于挑战自我, 不断战胜学习上的困难。

(6) 曲说的智慧。

人是在经历错误和挫折之中成长和成熟的, 错误和挫折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儿童处在人生起步的重要时期, 知识与身体都在特别迅速的成长过程之中, 无论是生活学习上还是在行为习惯上, 发生错误是不可避免的。课堂是学生精神生命成长的地方, 在探究未知世界汲取文化营养过程中, 经历失误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基于这一理解, 教者教学的智慧在于:当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精神状态不佳、探究方法不对、甚至学习态度明显存在问题, 且这些情形已足以让人感到不可理喻时, 成熟的教师不会怒不可遏地当即给予学生疾言厉色的否定和尖锐严肃的批评, 而是以和悦的态度、委婉的言语暗示学生失当、失误或错误所在, 使之既明白了老师的意思, 又不感到尴尬, 这就是曲说的智慧。这样的智慧, 既善意地指正学生的问题, 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 使学生心灵不受到丝毫伤害。

(7) 传球的智慧。

文本内涵的多元性, 学生心灵世界的丰富性, 以及课程资源相互作用的复杂性, 决定了课堂教学事件的多变性和不可预测性。当课堂上出现学生提出一些预设之外的新问题, 而教者当即尚无清晰的思路和比较成熟的考虑, 一时无法给予学生以明确的答案时, 如果教者愣在当下, 或者凭想当然支吾搪塞, 显然会引起课堂气氛的冷却或学生情绪的骚动, 出现教学过程的中断或僵局。这时, 有经验的教师只是略略沉吟一下, 便不急不慌地问一句:“是啊, 谁有同样的问题?又有谁能够帮助这位同学解决这个疑问?”这就把“球”传了出去, 传给学生去思考、去讨论, 待到差不多的时候, 又把“球”给接回来, 还给学生一个比较明白且确切的答案, 这就是传球的智慧。这一传, 不仅自己赢得了回旋的时间, 能够进行比较缜密地思考, 并能从学生的讨论中汲取有益的借鉴, 还让学生之间有了思维碰撞的机会。

(8) 抛锚的智慧。

课堂上, 当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的时候, 往往会出现想象随意、思想脱轨的情况, 他们讨论的内容、发表的意见大致有这些可能:一是有价值, 但与本课教学内容无关;二是有价值, 但内容对教者来说很生疏, 无法与之展开对话;三是有价值, 但时间已经不允许, 也不必在当时展开对话。在这种情形下, 教者如果不能及时地加以引导、调控或扭转, 课堂上就会发生无序甚至混乱的局面;但以什么方式去引导、调控或扭转?很生硬地阻止学生讨论, 或者很恼怒地否认学生的表现, 无端地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 显然不妥。有经验的教师会和颜悦色地肯定学生所说问题的价值以及他们的探究热情, 同时, 当即坦诚地表示:“不过, 今天时间不允许了 (不过, 不好意思, 这个问题老师还得请教有关资料后才能说得清楚”) , 咱们换个时间专门讨论讨论行吗?”就这样暂且把“无谓”的问题搁下, 继续原来的进程, 这就是抛锚的智慧。这种智慧是教者自己给自己台阶下, 既表现出教者的谦逊, 又及时拨正课堂教学的航向。

(9) 放弃的智慧。

在教学过程中, 往往有可能因教者预期跟学生普遍的接受水平差距过大, 导致教学过程确实无法正常推进;有可能因学生或教师的心境存在异常并相互严重影响着, 导致教学进程艰涩不畅甚至几近停滞;有可能因课堂上突然发生了某种比较“惊人”的意外情况, 导致学生注意以及思维的兴奋点陡然发生了转移, 凡此等等。面对此情此景, 一些教师往往太过强调计划的作用, 执意要在预设的“轨道”上继续走下去, 结果, 师生都被折腾得兴味索然, 自然无法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反之, 有这样一种情形:当预期之外的事件出现, 干扰或阻断原有计划实施时, 教者不是视若无睹、死守计划, 而是灵机一动, 立即停止执行计划, 静下心来梳理一下头绪, 寻找“出口”以便“突围”, 这就是放弃的智慧。这样的放弃, 避免了课堂由僵局走向无效的恶性发展, 为自己另辟蹊径、“再展宏图”留下了时间和机会, 实是舍卒取车, 以小弃而求大得的明智之举。

(10) 转向的智慧。

本真的体育课堂 篇5

今天, 在教育教学深度变革的中国, 有这样一所学校, 正是立足于“自然教育”原则, 展开了一场反响热烈的“自然课堂革命”。致力于在课堂教学领域践行“自然主义教育”的这场学习革命, 其意义不仅仅是实现了从“教的解放”到“学的解放”, 更主要的是还原出一幅最本真的小学课堂教学的靓丽图景。不少人, 正是透过这幅图景, 也展开了自己的教学革命。

这所学校叫河北沧州派尼学校。派尼, 取自英文单词PIONEER, 先锋。

小学课堂原本什么样

派尼学校的“掌舵人”名叫张润军, 年轻的“老教育人”。他的矢志教育的理想和情怀来的突然, 却十分坚定。大学期间, 他的成绩十分突出, 尤其英语一科更为擅长, 大学毕业就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这为他后来投身基础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毕业后, 张润军从事过好几份工作, 三资企业的翻译、部门经理、合资公司的执行总经理等等。但在他内心深处, 一直有一种浓厚的教育情结。真正促使他投身教育事业缘于一件小事:一个教育界的朋友找他做“枪手”去参加一次英语考试, 他委婉地拒绝了。这件事让他意识到, 最适宜学习的时机恰恰是儿童时期, 尤其是语言学习, 一旦彼时耽误, 将延误一生。而在当时的小学, 还很少有开设英语课程的先例。张润军果断辞职, 张罗起了自己的第一所学校———小学英语培训班。

短短一年, 他培训班的少年儿童已达700余人, 依靠租赁公立学校的校舍已经不能满足上课的需要了, 张润军开始把目光放得更远———办一所以英语教学为特色的全日制高端小学!

派尼学校拔地而起, 应运而生。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发展人, 成就人, 幸福人”。张润军说, 真正好的教育仅仅追求“三个高”还不够, 还必须能让学生实现“快乐学习、幸福成长”。派尼学校正是在践行这样的目标中一步步成长。

张润军说,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 尽管我们可以简单地用课堂效率去评价一节课, 用它去衡量教学目的的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学习实现的程度。但课堂效率不仅仅是一个简单层面上的问题, 放到学生终生发展的层面, 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些年派尼学校所要做的不仅仅是完成学习目标的高效率, 还要把课堂作为培养孩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舞台,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派尼人“教育为学生一生负责”的抱负。张润军说, 不是派尼推陈出新, 造新概念, 而是小学课堂就应该是这样做的, 派尼只是在还原课堂本来的状态。

“孩子快乐成长的家园”

从1998年创办希望之星 (PROMISING) 英语学校开始, 为了让低龄段、零基础的孩子们学会英语, 派尼学校引进了台湾阶梯美语和以母语教学法为主的一套完整教法, 这套教法到现在仍然是低龄儿童最佳的英语学习方法。2000年派尼英语小学提出“六个学会”, 到2003年派尼学校提出“教育为学生一生负责”, 把办学思想定位在“负责任的学校”上, 到现在把学校的发展方向确定为建设“孩子快乐成长的家园”, 学校的发展思路逐步清晰、明确。

张润军说, 学校就是学生们的“家园”。把学校建成“孩子快乐成长的家园”, 就是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就是要求所有教职工都要树立学生即“‘我’的孩子”的观念, 这个孩子不是“人家的”也不是“大家的”, 在“我”负责期间就是“我”的, 这就是派尼人的学生观。

派尼学校的老师们有一个共识, 孩子的学校生活的常态应该是快乐, 而快乐的常态是建立在自我提升、感受成功的基础上的, 没有进步与成功, 孩子是不会有快乐的。故此, 学校要求每一名教职工要在本职工作中, 让每一名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要做到用孩子们的一个个成功, 砌筑起孩子的成长, 唯有这种成长才是教师追求和家庭渴望的;孩子们享受了在学校的成功与快乐, 学校才能给孩子以家的温馨和留恋, 校园、环境、领导、教师、同学才能给每一个孩子共同组成一个充满阳光与欢乐的家园。

这个理念的核心词是“家园”, “孩子快乐成长的家园”, 既是给每一名同学创设的美好愿景, 更是派尼办学的目标。

围绕着“高效学习”, 他们从建设高效课堂出发, 创设出“读写序列化”、“专题知识工程”、“9个1工程”等一系列的高效 (教学) 学习模式;围绕着自主管理, 他们要求孩子:每人坚持一种自己喜爱的运动、每人学会一种自己喜欢的乐器、每学期读一本名人传记或名著或其他美文、每学期读一本英语课外读物、每学期学会一首英文歌曲、每学期坚持做一件有益于班集体或小组的事、每学期改掉一个坏毛病、每月做一件让父母高兴的事、每月写一篇自己满意的习字;围绕着“健康成长”、“快乐发展”, 他们创建了以“快乐学习”、“绿色家园”、“艺术家园”为核心的“快乐家园工程”, 从构建学生“多元智能俱乐部”出发, 让学生在寻找知识中拥有广泛的知识来源, 学会学习、学会观察, 读知识、读环境、读社会、读文化。

快乐家园工程, 家园里快乐的不仅是学生, 还有老师。孩子快乐、教师幸福是快乐家园的特征, 更是派尼学校追求的教育之魂。

张润军说, 老师也是孩子。学校本身就是教师的家, 教师是“家”的成员, 教师是校长的合作者。这十年, 学校一直坚持在岗培训, 而不是像一些民办学校只重使用不重培养。“既然学校是一个家庭, 就有责任有义务促进每一个教师的健康成长。正如家长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一样, 校长也要关心教师的职业锻造。”

“四课型”高效课堂模式

张润军说, 过去的课堂, 包含太多教师的设计和驾驭, 从孩子真正需要出发, “自然课堂”真的要成为一种共同的追求, 不然对儿童的愈演愈烈的控制和驾驭, 可能会对孩子产生不可预见的重要影响。

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

派尼学校对课堂的理解不仅在教育理念上谙合了基础教育的内在本质, 其“先锋”色彩还更多地体现在派尼人先进的教学模式上。

经过多年不懈探索与尝试, 学校终于打造出了以“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固化科学的学科思维”为内涵的“四课型”高效课堂学习、教学模式。其中, “固化科学的学科思维”是“四课型”的灵魂, 是打造学习力的课堂诉求, “固化”的意义在于形成阶段性的成果。

“四型”是单元教学的四个课型。即导学课、共享课、训练课、提升课。导学课注重夯实基础, 共享课注重体验、拓展。训练课注重技能熟练和知识巩固, 提升课注重总结、梳理、收获, 四课型层层递进, 环环相扣, 解决了小学课堂活与实的关系, 既达成积极的课堂常态, 又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追求。

“导学”的“导”是引导、指导, 是教师的作用。先把学生引入学习, 再进行学法指导;“学”是学习、学法, 学习的工具是教材、起点是学生的现状。“共享”是分享知识理解与知识拓展, 全体同学进行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训练”是教材单元的巩固性学习, “提升”是结果、是收获、是思维建构。四个课型使课堂立足实然目标, 使学生不断满足小目标达成, 并不断超越小目标, 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求, 体验成功的快乐, 享受满足的幸福。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和谐师生关系, 还学生主人地位。通过独学、对学、群学, 使学生人人参与、个个精彩、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地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之路。

具体来看, “四课型”的操作流程可以分为以下五个环节:

(一) 导学课

1.教师导入, 认定目标。2.学生自学, 勾画疑难。3.小组研讨, 解决疑难。4.全班交流, 巩固基础。5.达标测评, 掌握学情。

(二) 共享课

1.前测, 了解学情。2.自学, 巩固知识。3.研讨, 产生问题。4.交流, 体验拓展。5.检测, 验收效果。

(三) 训练课

1.教师导入, 认定目标。2.学生解题, 巩固双基。3.学生互批, 找出错题。4.全班交流, 明晰错因。5.整理学案, 更正错题。

(四) 提升课

第一课时:1.认读目标。2.学生自学, 梳理构建知识体系。3.小组交流, 充实单元知识体系。4.全班交流, 完善单元知识体系。

第二课时:1.学生尝试出测试卷。2.学生独立完成测试卷。3.学生互批试卷。4.统计得分与纠错。5.公示所有试卷。

派尼的“四课型”课堂学习、教学模式的内在支撑是对各学科知识结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的思考和探索, 课堂学习的主线是学习能力的提升, 所以, 各学科的相同课型的流程大致相同, 但是, 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活动的方法却大不相同。

从引入高效课堂的理念到创造出适用、实用的派尼课堂模式, 派尼学校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问道派尼模式构建的高效率时, 张润军说当认识到教育的功能就是发展学生、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这个结论时, 教育就回到了提高学生学习力的起点上, 新课堂的构建突然变得非常简捷、简单, 简单而直接地回到了课堂和教育的本质, 一切都成了一种自然。

“自然课堂革命”

随着派尼学校课堂学习、教学模式的成熟, 对学生课堂生命力的关注, “派尼模式”受到了基础教育领域一线专家们的交口称赞。不经意间, 派尼人掀起了一场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风暴, “四课型”高效课堂学习、教学模式和“快乐成长的家园”办学理念正走向全国各地。

尽管派尼学校已经声名在外, 然而张润军却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 他的思维已经超越了那一间小小的课堂, 他开始思考一种更深刻也更本质的教育形式———生态教育, 一项称之为“自然课堂革命”的探索正在把学校引向课堂教学的第三个阶段。

张润军认为, 生态教育是指按照生态学的观点系统思考教育问题, 在优化教育外部生态环境下实现教育内涵的科学、全面、协调发展和不断创新, 从而为学生的生存与合理发展寻找最合适的道路, 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发展, 在学校范围内打造出教育的理想高地, 成就教育的理想王国。“生态教育符合教育规律, 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更符合国家和市教育工作会议以及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的要求”, 张润军强调, “教育也要跟搞环境一样, 注意生态效应, 要顺其自然, 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否则的话, 孩子的天赋得不到开发利用, 反而会引起恶性循环”。

自然课堂是追求课堂生态的结果, 尊重生命是其最主要的特征。教育首先要尊重生命、尊重孩子, 尊重孩子内心的发展要求。“从孩子出发, 向孩子学习, 做孩子的朋友, 倾听孩子的心声, 尊重学生的智慧, 关注他们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把孩子当成能够独立成长的生命个体。”这是派尼学校对每一个教师的基本要求。“你看, 森林里总有高大的乔木, 丛生的藤萝, 也有不起眼的小草, 更有见缝插针生长的苔藓等等, 每种生命都各得其所, 各安其身, 构成一幅和谐的生态画面。”同自然界一样, 每个人的存在都是“生命的一个永久的奇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 不同的生命特质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人类社会。学校、教师要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宜的土壤、阳光和雨露, 然后, 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家长和教师都不应该一开始就设计好孩子的人生, 而应该在一种自然宽松的环境下让他自由成长, 逐渐发现他的天赋, 然后才有的放矢地施肥灌溉。在他的观念里, 世俗的成才观是一种扼杀孩子的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成才观, 他极力倡导快乐的、符合自然天性的、充分展现自我的成才。自然的成才观应该是让孩子成为他应该成为的那个人, 而不是任何别的。张润军说:“自然课堂是回归教育本质、回到教育起点、落实课标要求、践行素质教育的课堂。”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是自然课堂的另一个重要特征。不可否认, 人的天赋有高低, 个体智能也有差异, 教育的目的是在每个学生的能力范围内促进他们最大限度地发展。张润军认为, 正确的教育方式应该像自然界一样, 学校为每个学生创造适合的条件, 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优生和差生总是相对的, 素质教育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 单纯以成绩评定优劣的标准本来就是片面的, 优生有不足之处, 差生身上也有潜在的优点。在派尼学校的课堂上, 没有优生、差生之分, 每个学生都有充足的展示自我的机会, 教师也会主动为那些接受有困难的学生设定梯度问题, 在实现学生阶段性发展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而派尼学校异彩纷呈的校园大课堂成为孩子们的最爱, 各种活动课程的设置为孩子的特长发展创造了充分的条件:武术、音乐、绘画、剪纸、摄影……, 课内课外两种课堂都是学生快乐成长的天地。

师生共生是自然课堂追求的目标。生态教育思想不仅强调了学生的自然生长, 同时也重视了教师的和谐共生。张润军认为, “自然课堂应该是一个动态的、活生生的、教师和学生共同交流促进、共同成长发展的场所,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和谐、相融共济的”。派尼学校的课堂真正做到了动态生成, 合作学习是课堂的主要学习模式, 学生的座位不拘一格, 有不懂的问题可以随时举手发言, 还可以通过表演、歌唱、绘画等各种表达途径强化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教师没有预设的教案, 只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学案, 甚至连很多学校引以为豪的“师生互动”都不多见, 有的只是教师作为“掌舵人”的画龙点睛式的纠偏、引导和点评。在派尼学校充满生机活力的课堂上, 学生的潜能被发掘, 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激发, 各种创造性思想和突如其来的巧妙问题层出不穷, 这既是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考验, 同时也是教师不断提高自我的动力, 传统的“教师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的思想在派尼学校的课堂上已无立锥之地。为了提高自然课堂的教学效果, 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派尼学校强调了集体备课的重要性, 注重教师的共同提高, 同时学校还通过各种途径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国外考察、名校交流、教育培训机构进修研修, 参加各种全国性名师课堂观摩会、研讨会等等。在派尼学校, 我们看到了一支不一样的教师队伍, 一支不断进步、斗志昂扬的教师队伍。我想, 也只有这样的队伍, 才能打造如此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

近四年来, 已经有来自广东、江西、安徽、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内蒙、辽宁等省份的几千名校长、教师到沧州派尼学校参观学习, 派尼学校也先后派出近百人次教师分赴广东、河南、安徽、江苏等诸多省市讲学, 传授课堂教学改革“真经”。派尼的课堂建设经历了积极课堂、理性课堂之后, 已经开始构建自然课堂。课堂的自然按照张润军的设想就是孩子们的知识学习和生命发展呈现一种生态的、自然的生长状态。

上一篇:经济空间演化下一篇:生命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