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教育原点

2024-07-13

回归教育原点(共12篇)

回归教育原点 篇1

回到教育的原点反思教育, 旨在焕其元气, 步入“正轨”, 促其回归式上升。

“教育定位”再思考

教育是科学还是艺术?是学术界争议的老问题。

按三分法, 知识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前两者称科学, 科学的本质属性是可重复, 是规律的代名词, 掌握科学即掌握规律;后者称学科, “人文学科是那些既非自然科学也非社会科学”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知识”, 它是研究人性、教养等人本身的文化现象, 如哲学、宗教、神学、文学、心理、教育等, 是反应人的理念、信仰、精神、人格、期望、灵性、体验、境界等, 不具有规律的属性。

教育拒绝重复, 是创造。教育不是遵循规律育人, 而是育人去发现真理。至今为止, 被实践、实验证明, 学术界认可的根本性、全局性的教育规律还没有, 或者说还没有被发现。教育属于人文, 有不确定性, 是一种理想。教育的本质是创造, 属高层次的智慧, 最好不提或少提“教育规律”。

教育的对象是人,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故此,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教育的灵魂, 是人本教育的根本思想。

由此演绎推理, 教育没有统一, 也不必要制定统一的目标。创造永远是奇数, 是打破统一。同理, 进行历史反思, 我国教育一直强调统一, 教育改革 (含课改) 都是统一的变式、延续。教育真正的返璞归真, 是回到人自身, 实现人的解放。

原初的学校及其演进

人类初始没有学校。生产发展, 物质有了剩余, 少部分人从生产中解放出来, 成了悠闲者, 他们聚一起闲扯, 谈论趣文逸事……像今天的知识沙龙、茶馆聊天, 这就是原初学校的雏形。在希腊语里, 学校一词就是“闲暇”, 在希腊人看来, 学习属于动物摆脱生存繁衍之后的事情。据考证, 约公元前387年古希腊的柏拉图在雅典创办了一所学校, 称学园, 是松散、随意、自由交谈的地方。

早期的大学是个行会。大学来自西方, 出现在中世纪, 是少数人联合起来寻求彼此间的保护、援助组合的一种群体, 就是当时普遍存在的行会, 按现代术语称社团。由于教权 (宗教) 与王权 (政府) 相争, 他们钻了个空子, 在教权与王权相争的缝隙中找到了空间, 发展壮大起来。像所有的行会一样, 既不屈从于教权, 也不屈从于王权, 是天然的独立于宗教、政府之外, 孕育自由思想、按理性运行的一种中介 (立) 机构。

大学是“社会良心”。后来教权、政权合二而一 (政教合一) , 主宰社会, 干预 (影响) 民主、自由, 学校就演化为对抗、批判“政教”的力量, 西方大学就是在批判、对抗中产生的。历史证实, 学校和政权对抗可以避免被同化, 大学有大学的文化, 官场有官场的规矩, 两者保持距离可以双赢。学校独立、高雅、圣洁, 成了追求真理、引领文化, 公平、正义的“社会良心”, 知识分子以公证、讲理为己任, 沦为“公知”、说“反话”的人。

大学是研究学术场所。大学一开始就重视学术、研究学术。学术分两类:无用学术和有用学术。从希腊开始传统的认为, 学术的本质是无用的, 用庄子的话说, “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称无用学术;随着生产发展, 渐渐重视有用学术。“无用”、“有用”, 忠诚于知识是原初大学给后人留下的珍贵学术思想。

大学和教权、政权是分分合合, 到了阶级社会, 教育被定为“上层建筑”, 异化为政治的附庸、阶级斗争的工具。教育工具化——人工具化, 必然导至教育“无理”、“无家”, 进而失掉教育自身的独特性。

学校是出思想出智慧的地方。学校起源于悠闲。悠闲是学校的文化之母, “悠闲和单纯的消失”, 乃是“文化整个被连根拔起的征兆”。“金字塔的创造者不会是奴隶, 应该是一批悠闲的人”。教师是创造性的职业, 他们的自主权、悠闲太少了, 笔者赞成给教师设立学术假期, 每三、五年放一个学术假期, 由教师自己确定读书、进修、探险、旅游、做访问学者、亲近大自然……增长智慧, 体现教师的意义。

学校是意识形态的独立机构。原初学校是一部分悠闲的自由人聚在一起议论是非的地方, 大多数内容给社会主流意识、“政教”核心利益没有必然相关, “只管是非不管利害”。学校自治和政府保持一定距离是世界大学共同的特征。

学校的智力资源和批判精神。其一, 学校是智囊, 为政府决策、预测提供理论支持, 供政府选择;学校还有干预政府的功能, 即“学术干预行政行为”!这种干预的实质是理性的、积极的支持。世上没有完美, 干预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如果学校失去这种功能, 当下还没有任何一个组织可以承担这个任务。昔日的“大学合并”运动, 眼下教育的“均衡发展”措举等, 是缺少干预的信号。其二, 教师初始就是有叛逆个性、批判责任的人。当然, 中国知识分子和西方知识分子不同, 自古读书扮演“教化”、“忠君”的角色, 缺乏自觉的社会批判意识。

应保留学校的“行会文化”。大学自古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 可以原谅教师的不修边幅, 不能原谅他的肤浅无知。有建树的大家, 都有特殊的思维方式、不为人拘的执拗, 历史证实, 人类认识的飞跃很大一部分是这些“古怪”、“乖张”人的智慧。

“行会文化”就是给学校充分的民主、自由, 在学术的框架内, 允许无边界的谈论、研究、实验“无用的”、“离谱的”、“不搭界的”、“无人管的”、“高风险的”……问题, 开设“不相干”的课程, 教授可以讲授自己研究的成果, 自己有兴趣的、认为是最精彩的东西, 甚或艰涩难懂的内容。大学不是职业教育, 是出精英的地方, 不能太功利、太现实, 要有梦想、有点乌托邦精神。没有独立自由、异想天开的教授, 没有他们的奇谈怪论、轶闻趣事, 何谈大学精神, 何有科技、文化的繁荣。智慧、创造、大师是解放使然, 不是“规划”、“工程”制造的。

教学自然适应性法则

自然是天赐的最美的“诗性”。人无力改变自然的秩序, 只能安适于自然法则之中。

夸美纽斯 (1592~1670) 在世界第一本教育学《大教学论》中提出教学自然适应性法则。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源于自然, 归于自然, 教育必须“顺乎自然”, 教师“是自然的仆人”。换句话说, 教育是敬畏自然, 忠于自然, 不是“改造”、“驯服”!

近500年过去了, 实践证明, 自然适应性法则是教育的根本法则, 适应学生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 适应的实质是发展, 在适应与发展的矛盾统一中创造自身。素质教育、人本教育和法则一脉相承, 是法则的延续、升华。

建国后, 受反映论影响, 教育强调环境的决定作用, 受国体制约, 淡化了教育最本质的内涵——人。人本, 是以人 (性) 为本, 人本教育人是核心, 是保护天性、顺乎自然, 教育目的是人自身的提升、完善、美化;反思“应试”, 知识是核心, “教育”是为生活、生存进行的训练, 培养“接班人”、“劳动者”, 严格的讲, 不是教育, 是天性虐待。自然适应的内涵:

1. 顺应天性 (本性) 。

顺应天性是教育由国家立场回到人的立场, 由功利回到人自身。

天性是与生俱来的:其一, 天生潜能。潜能是土壤, 提供了教育的可能性。“临终忏悔”:一个牧师听了1万个人的临终忏悔。84岁时听了一个布店老板忏悔:我年轻时和卡拉扬一起学吹小号, 他的成绩不如我, 最后他成了世界最优秀的天才音乐指挥家, 我成了卖布郎。牧师的墓志铭:“如果时光可以倒流, 世界上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它启示我们, 人的潜能是巨大的, 选择得当, 用心去做, 人皆可成才;“巨大潜能”是共识, 潜能到底有多大, 还没有实验佐证!其二, 天生差异。遗传不平等, 马克思叫实质不平等。天性差异决定教育差异是教育的根本属性。对实质不平等的人进行平等 (均衡) 的教育是制造新的不平等 (不公平) ;遗传独特性, 每个人的遗传都有自己的强 (长) 项, 教育应扬其所长, 对没有天赋的项目强教是“骡子弹琴”、“草狗打猎”;其三, 天生爱心。爱是天性、是教育的起点, 因为爱他所以教育他;善心, 人人有善心, 要教人学会宽容、为善;爱美, 爱美是动物的本能, 如凤凰展翅……人来源于动物, 永远保有爱美之心;恋爱, 恋爱是性成熟的正常、健康心理, 青少年恋爱属纯恋, 是一次有益的生命体验, 就教育而言, 不是批判, 是指导;其四, 天性向上。“人往高处走, 水往低处流”, 向上、向前、向好是人的天性, 教育要相信人、尊重人, 以乐观的态度对待人;其五, 天生灵感。创造是人的潜质, 灵感有含智量的高低, 没有没有灵感的人, 要教会学生珍惜灵感、捕捉灵感;其六, 天生真实。真诚、纯洁、坦然是天性, 儿童起步的认知是具体思维、动作思维, 思维和实物融为一体, 他们的看、想、说、做几乎是同时进行的, 所以, 儿童最真实, 说实话、讲真言。反观, “说谎”是发展、是智慧, 是思维和实物分离、思维抽象的表征。这是认知层面;从道德层面讲, 教育是激活真实的天性。俨然, 教育不是讲理 (认知系统——是非判断) , 是唤醒 (心理系统——情动领悟) !其七, 天生好动。好动、好玩是天性, 是健康的表现。身心发育需要活动, 通过活动促其发展。当前教育的通病是儿童活动量不足、内容单调, 创造性活动更少;其八, 天生好问。好奇、幻想是天性, 孩子是做梦年龄, 对未来的憧憬、对知识狂热的兴趣等萌发的质疑思维胜于黄金, 是一切科学发明和人文思辩的源泉;其九, 天生内向 (或外向) 。人的内向、外向是天生的, 应扬其所长。市场经济有利于外向人的发展, 内向的人谨慎、稳重、善于倾听, 蕴含着一种内在的力量, 是领导角色的天然素养;其十, 天生自私。生物学确认基因是自私的, 叫“自私基因”。动物为繁衍自身期盼最大限度地和异性交配, 所以, 自私、嫉妒是动物的天性, “先为己后为人是科学的人生观”。可见, 教育不是批判自私, 而是引导做自己利益的保护者, 以自私为动力提升自我, 理性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2. 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是自然生长、发展不可改变的顺序、周期。一个天真的小朋友, 看到蚕蛹缓慢艰难的破茧过程, 好心剪口破茧帮其出壳, 快速出壳的蚕蛾十分砢碜, 成了沉疴。

如果将循序渐进和“速度”、“效率”联系进行思考, 循序渐进是“最快速度”、“最佳效率”。教育是播种, 教师是农夫, 植物不能揠苗助长、教育不能躐等飞跃是公理。所以, 教育教学一般不易提“高效”、“革命”、“跨越式”等激进的口号。过犹不及, 前苏联的“高难”、“高速”, 中国大跃进时的“教育革命”, 文革时的“开门办学”等, 足够使人清醒。

3. 普遍永恒。

普遍永恒是自然属性, 教育是自然的一部分、是个“普遍永恒的范畴”。所谓普遍, 凡有人的地方都有教育;所谓永恒, 教育和人共存亡。普遍永恒:其一, 教育是稳定 (或滞后) 的常态事业。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日积月累的过程, 是实实在在、点点滴滴、润物无声的常态事业, 所以, 教育不适宜轰轰烈烈, 经常开展运动式的检查、考核、评比和过度竞争性的活动, 现实证明, 这些打破正常秩序、影响正事、破坏自然的活动, 已构成教育的灾难!其二, 教育是人类共有的、共同的财富。国与国之间的教育有先进落后之分, 没有不可超越、不可学习等实质性差别, 所以, 教育应弱化国家界线、政治意识, 不易提“为政治服务”、“中国特色”等口号, 应提为“人类”服务、资源共享, 思考如何做出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类行为”! (未完待续)

从希腊开始传统的认为, 学术的本质是无用的, 用庄子的话说, “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称无用学术;随着生产发展, 渐渐重视有用学术。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源于自然, 归于自然, 教育必须“顺乎自然”, 教师“是自然的仆人”。换句话说, 教育是敬畏自然, 忠于自然, 不是“改造”、“驯服”!

回归教育原点 篇2

这位母亲在表扬了女儿之后,一纸诉状把微拉小姐所在的劳拉三世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幼儿园剥夺了女儿的想象力。因为她女儿在认识“O”以前,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鸡蛋等圆形的东西,然而自从幼儿园教她认识了26个英文字母之后,女儿就失去了这种能力。她认为幼儿园剪掉了女儿想象的翅膀,她要求幼儿园对此负责。

孩子什么时候认识“O”是可以讨论的,但关注孩子的想象力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故事阐释出这样的道理:教育过程中,所有施教者始终不应忘记,教育的本质是成就人的丰富心灵,教育的原点是关注人的发展。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最近几年,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与投入前所未有,但一些老大难问题,如素质教育的推进、学生课业的减负却始终无法找到解决的根本路径,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

回归教育原点 把握教育方向 篇3

台湾之行现场1:捷运车内空着的座位。晚饭后,和几个朋友相约乘坐捷运车去101大楼。恰逢下班高峰,乘车的人很多,奇怪的是靠门处有一个座位一直都空着,就是没有人去挤占。同伴好心地对身边一位大姐说:“大姐,这里有一个位置,你坐呗。”“不,这是博爱座。”大姐婉言拒绝。原来博爱座是专门为老幼病残准备的专座。哪怕是上下学时,中小学生也都站在博爱座前聊天,绝不占座位,特别有规矩。更令我惊讶的是,即使捷运车站里人满为患,也不显喧闹。大家都自觉地尽量保持安静,以免影响他人。在站内上下自动扶梯,所有乘客都会自觉地站在右侧,空出左边,让赶路人行走。这一点让我想起一句话:“喧闹与文明成反比。喧闹之地,必是文明低落之处。喧闹度越高,文明度越低。而凡文明之地,自然不见喧闹。”

台湾之行现场2:厕所门前整齐的拖鞋。台南市私立慈济高级中学,简称台南慈中、慈济高中,位于台南市安平区,2007年成立,为目前台南市最新的高级中学,附设国中部及国小部。慈济高中的曾校长热情接待了我们,还提供了物理、英语和历史共三节课,让我们进行现场教学的展示和交流。但这个学校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记不是课堂的美丽,而是厕所文化的新景象。我们每一个同伴都赞赏学校的厕所能给人一种干净、清新的感觉,尤其是厕所门口的木架,整齐地摆放着几双拖鞋。教务主任介绍说,这是负责打扫厕所的学生准备的,为了尽量保证厕所的干净和整洁。我们不得不佩服学校教育的细致入微。教务主任还强调说,在这里,打扫厕所可是一堂宝贵的生活教育课程,所以都是由学生负责的。能去扫厕所的,都是班上精挑细选的优异学生,通过这种体验,能有效培养学生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放学后,我特别留意观察,结果发现,打扫时间一到,值日生都兴奋地拿着打扫工具,进厕所,弯下腰,每个小细节都做得很认真。

台湾之行现场3:被汗水湿透的志工服。在高雄瑞祥高中吃完午饭,几个穿着志工服的学生一直在会议室的门口乖巧地陪着我们,当我们处理用完的饭盒、吃剩的饭菜时,他们积极主动地帮我们。那天天气并不太热,但学生们忙得满头大汗,豆大的汗水从额头轻轻滑落,一滴一滴滴在了志工服上,慢慢地湿透了衣背。可是他们浑然不觉,依然专注地忙着自己的服务工作。这一幕让我们很受感动,很多老师都情不自禁地拿出相机,希望把这一刻的感动带回去,与我们的学生分享。学校的老师介绍说,志工就相当于我们说的义工,在这里,他们之所以不叫义工,是因为他们认为做服务不只是学生的义务劳动,更应当成为学生的一种志愿和志向,所以,他们成立了很多这样的服务社团,统一称为志工。希望通过这些社团活动,让学生获得更丰富的生活和人生体验。

台湾之行现场4:课堂里饱满的精神状态。我们在不同的学校一共听了70多节课。在台湾中小学校,基本上都是50分钟一节课。50分钟的学习,对学生的意志是一个挑战,尤其是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在观课中,我发现大部分台湾老师上课都不太注重教法,更多的是以讲述为主,课堂的容量非常大,学生较少进行问题探究。但无论是历史、地理还是英语课,在50分钟里,几乎没有一个学生开小差。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能在枯燥的课堂中保持着旺盛的精力?仅仅是因为小班化?或是有老师入班听课?很明显不是,因为在小班里同样存在不同学习程度和性格特征的学生。这一点在课后的交流中得到了印证。授课老师告诉我们,上课专心听课是对别人的尊重,学生非常愿意尊重别人的劳动。我突然明白了:原来是教育才是教学的最大的精神动力。

思路梳理:微视角透视大世界

一直以来,台湾地区以全人教育为目标,以渐进的方式进行教育的革命。台湾佛光大学杨朝祥校长说到:“在华人社会里,升学主义、文凭主义或应试主义仍是无法完全排除的教育毒素。我们要以渐进的推动方式,逐步改变教师、家长及学生对考试的观念。虽然观念改变的工程往往是耗时费力的,但量子动能积累一定程度后,思维典范就会产生哥白尼式的革命。”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可见,我们所见的台湾最美丽风景,正是台湾教育人一直坚守全人教育的成果。台湾的全人教育内容广泛,核心是“三品教育”。“三品”即“品德、品味、品质”,具体而言是指“做人讲品德、生活讲品味、做事讲品质”,是台湾教育部门推行的教育思想。我觉得,能有效串起台湾教育美丽项链的,正是台湾一直历行的“三品教育”这根绳子。

借鉴1:评价意识——没评价就是最好的评价。有一种说法,评价是教学变革的瓶颈。这种说法的指向很清楚,作为“指挥棒”的评价制约或阻碍了教学变革,它让我们的教育教学落入了因评价而教的误区。在台湾,教育行政部门没有用升学或考试成绩来评价学校与老师,学校没有高考先进与落后的评价,教师也没有诸如高考奖或中考奖的奖与罚,更不会有职称评审的烦恼,只要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教师就能一辈子从教无忧。所以台湾的老师内心没有太多的压力,他们教得轻松,工作舒心。也许正是因为没有来自评价的压力,他们更愿意,无论在课堂内还是在课堂外更多的关注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努力和用心践行“三品教育”的宗旨。“教师是一项凭良心的职业”,他们也一样有模拟的月考或联考,学生也一样经常会天未亮就爬起来读书背书,教师也经常会有迟不归家的陪读与指导。所以,转变教学评价,就要变教学评价的“指挥棒”的功能,变“指挥棒”为 “服务器”,让评价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这样才不会让老师因为升学的功利而变得短视。

借鉴2:课程意识——在课程教学渗透育人理念。课程建设是培养学生健康品格最重要的途径与渠道,所以学校非常重视挖掘每一门课程的德育内涵,比如,物理、化学、数学、生物等课程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语文、历史、地理等课程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公民教学课程对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在课程设计与实施时,教师经常就道德的敏感与感悟,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的积极情感。台南市私立慈济高级中学致力于将“生命教育”与“静思语”融入各科教学课程,以此期待给孩子们生命的能量,让孩子们学会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另一方面,台湾学校非常重视德育课程的开发,很多学校都开发了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他们结合学校和当地实际,结合社会上发生的各种幸与不幸,自编课程内容。这种课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获得一次次不同的内心感动与震动,滋补心灵成长。对于这些课程,学校领导说,已经成为学生,哪怕是高三学生也不可或缺的成长鸡汤,滋补着他们的品格与人生。

学校非常重视把一些生活体验活动当作学生成长的实践课程。我们所到的很多学校,校方都有意安排学生负责校园迎接、学校解说和生活服务,这些活动,在台湾教育人的眼中成为课程宝贵的资源,应被充分利用。学校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期待,通达生命的交会、真实的体验,让孩子们学会与人相处的勇气和热情,开启人与人之间的生命密码。

借鉴3:行为意识——让品格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成功的品格教育,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在生活中规范自己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对此,印象最深的还是台南市私立慈济高级中学。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的绅士风度,小到如何端碗喝汤、抓筷夹菜,都有明确要求。在午饭时,我们真实地体验了良好生活习惯养成从“有意识到无意识再到潜意识”的艰难过程。学校领导还专门带我们参观了学生厕所,在干净的学生厕所墙上贴有“五省”的倡议广告:省时省力省水省电又省钱。曾校长说:“希望通过以上这些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学会一种本领,养成一种品质。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欢乐中获得知识;在活动中丰富情感。通过学生亲自参与道德实践活动,促进了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拨云见日:返璞归真让原点回归

纵观东西方教育发现国内外成功的教育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点,那就是“爱”的教育。一句话,教育就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扬起希望的风帆,让每个教师都能领略教育的趣味,让每个父母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台湾最美丽的风景是人,是什么让台湾人如此“美丽”呢?这就是台湾地区长期坚守的以“三品教育”为核心的全人教育。这也是我们教育最本真的追求。教育的原点归纳起来只有两个字——育人,即一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摒弃形式主义和负载的功利目的,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合适的教育,才能创造我们教育美丽的风景。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呼吁所有教育人:让教育原点回归,在提升学生应试能力的同时,不忘育人的本真。台湾经验一再告诉我们,教育的“返璞归真”,需要我们以沉静的心态,从细处入手,努力做到:摒弃浮躁,回归成长规律;摒弃功利,回归精神陶冶;摒弃歧视,回归一切的孩子;摒弃花哨,回归自然与生活。

对职业教育回归原点的思考 篇4

什么是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如对职工的就业前培训、对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等各种职业培训以及各种职业高中、中专、技校等职业学校教育等都属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 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 职业教育侧重于对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那么从以上分析可以简单总结:职业教育实质上就是为培养能承担职业岗位工作的, 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人才观和职业观的各类专门人才的教育。

那何为原点呢?原点也就是起点, 即出发点。就是说职业教育目前发展应从它最初的起源和目的来考虑其发展走向。

1 对职业教育原点问题的不同观点

对于职业教育到底该如何发展, 以何为原点呢?目前有众多观点, 笔者罗列如下。

一是素质本位是职业教育的出发点。有人认为能力本位、人格本位和素质本位是三种不同的教育理念。基于岗位工种的能力本位只重视物而忽视对人内在精神的培养, 基于道德概念的人格本位也有失偏颇, 只有基于培养人的职业变通力的素质本位才是职业教育的出发点。笔者认为从全面发展的长远目标来看, 这个观点是可取的。

二是生命是教育的原点。提出生命教育之说, 认为教育的目标是:认识生命之可贵, 珍惜生命之存在, 欣赏生命之美好, 提升生命之意义, 实现生命之价值。从教育发生学的观点来看, 教育因生命而发生, 教育是生命的需要。本真的教育是以生命为原点, 关怀生命, 提升生命质量的教育。所以要实现生命化教育, 学校应该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环境, 包括课堂文化、学生文化、教师文化、校园文化等, 学校的生活应该是人文化生活, 充满人文关怀、爱和理解。这种观点可以找到其存在的历史依据:杜威把活动的重要性提高到“做中学”的高度, 提出所有的学习必须在“做”中进行。陶行知当年提出“六大解放”, 也是要给学生活动的权利, 给学生生长的空间。所以生命化的职业教育也可谓是我们最终追求的目标。

三是教育的“人文性”是原点, 包括品行、道德、思想。凡是作为一个基本的人所应该具备的生命的意义所在, 才是教育的本源。只有一个健全、独立、有思想、有个性的人, 才具备不断创新与发展的能力, 才是不可替代的。教育不能回避功利性。因为我们不是生活在真空中, 功利性是我们教育的一个方面, 但不能止于功利性。教育的功利性是历来就有的, 只不过我们现阶段的教育, 过分追求教育的功利性, 以至于教育的人文性严重缺失。该观点认为学校为什么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是专业设置与相应的课程设置问题。现行学校的专业设置过分讨好社会, 流行什么就设置什么专业, 而忽视了人需要什么。该观点认为学校在教育细节上要始终关注人的需要, 这是可取之处。

四是认为教育的起点在于明确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按差异进行施教。这是基于具体教学而提出的。该观点认为学生的学习差异, 既表现在认知方面, 也体现在情感方面。就认识方面而言, 学生的记忆力、观察力、注意力、思维能力、想像力不一样, 智力水平不一样, 所以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也不一样;学习习惯差异更明显, 许多学生就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掉队。就情感方面而言, 学生学习的兴趣、动机、意志、态度、自信心等集中表现为学习的持久力, 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强弱都会影响这种持久力的长短。

五是认为教育的原点是人, 是学生, 教育应回归其原点, 从人出发。让教育回归原点, 就是要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教育模式,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被作为我国新时期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的今天, 和谐教育这一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的重视和青睐。

六是教育的国际化观点。教育国际化本身不是目的, 教育归根结底是要实现人的国际化。从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信息化或网络化等不同角度提出了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教育的变革对策。在职业技术教育领域, 要建立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职业学校, 以确保我国职业教育在全球化的教育市场中具有竞争力, 使人性回归到完满的原点上, 以肩负起全球一体化时代所面对的人生使命和民族使命。这种回归主要体现在教育内容的革新和学校课程的改革中, 从学科需要、科学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出发, 着眼于培养人的基本品质。首先要坚持“三位一体”, 以素质为中心。其次, 要坚持以发展为根本。通过各种类型的课程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形成基础、特长的发展形态, 并最终成为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再次, 要坚持以能力为目的。学生发展的灵魂和动力是创新, 课程教材改革要把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突出位置, 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即不仅仅要关注对学生基础性学习能力 (知识、技能、态度三元一体的学习能力结构) 的培养, 更要关注对学生发展性学习能力和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从上述观点中, 我们可以看出大家依据的角度和论点有所不同, 但不论是以素质本位还是生命教育为出发点, 或是强调教育的人文性、差异性, 但回归到原点问题上其实就是一个字———人。人是教育的原点也是职业教育的原点, 如何围绕人来做文章, 笔者认为就是做好以人为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就是学会认知 (learning to know) 、学会生存 (learning to be) 、学会做事 (learning to do) 、学会共处 (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 。这就要求我们的职业教育发展要以人的发展、人的生存需求和职业需求为导向、为目标、为原点, 来构建和谐的职业教育体系, 在追求和谐教育的过程中, 先让学生解析人生密码, 懂得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道理, 这才是原点。如果搞清了原点问题, 我们的教育改革、课程改革、教学实践和学生未来的就业问题就找到了根基。

当前, 我国的职业教育正处于良好的发展机遇期, 也可以说其已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职业教育的培养规模持续扩大, 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办学实力也得到了明显增强。但在实际运作中我们常常发现在职业教育中还存在一些误区, 偏离了原点。

2 职业教育发展中常见的误区

2.1 职业学校在发展中的误区

一是认识上的误区。近年来,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措施, 但在具体的理解和落实上, 有些职业学校还存在一些片面的认识。比如, 认为“以就业为导向”就是只抓技能培训, 无节制地缩短文化课课时, 加大实践课时量, 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认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就是让学生在学校学习一段时间, 再到企业工作一段时间, 忽视了对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的引导和培训;认为课程改革是上级部门的事, 忽视了对所设置课程的整合优化及校本课程的开发。

二是实践中的误区。由于认识不到位或者运行机制不顺畅, 有些职业学校消极应付上级的政策要求。比如, 在试行“学分制”时, 仅仅是把“百分”换算成“学分”, 这种做法只是给“学年制”换了种表现形式而已。另外在理论课的教学中, 仍没有完全从普通教育的教学模式中脱离出来, “满堂灌”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

三是改革上的误区。职业教育在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展和改革的主体是学校。在实践中, 有些职业学校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 工作上消极被动, 从而丧失了发展机遇;有些职业学校对改革的目的认识不清, 一味求新、求异, 或者不经考察论证就仓促开设新专业、新项目, 偏离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人的发展的教育目的;有的职业学校不立足本地、本校实际, 盲目照搬、照用外地、外校经验, 改革搞得轰轰烈烈, 收效却不大。

2.2 职业教育与就业教育关系的误区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指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创新, 要牢牢把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办学方向。强调目前职业教育应发挥其就业功能。就业是民生之本, 服务于解决大多数人的就业问题, 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发展变化的就业、转岗以及下岗再就业的需求, 这是职业教育当前的立足之本, 但不是职业教育的惟一功能和终极目标。在不同时期对职业教育与就业教育的关系不能片面理解, 很多人将其错误理解为职业教育办的好坏, 就业率是惟一的衡量标准;课程设置只按“订单”所需进行改革;对学生的培养忽略了素质教育而只追求岗位能力培养, 由于这些错误理解使其进入了误区。

一是理论误区。首先, 从逻辑学的视角看, 职业教育与就业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两者不能等量齐观。从内涵上讲, 就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属概念下的种概念;从外延上讲, 就业教育完全包含在职业教育概念之中。就业教育虽然是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 但职业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就业, 促进就业只是职业教育的功能之一。除了就业功能外,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 它还具有育人功能、经济功能、先进文化的传播功能等。黄炎培说:“用教育方法, 使人人依其个性, 获得生活的供给, 发展其能力, 同时尽其对群众之义务, 此种教育名曰职业教育。”基于此, 职业教育的功能就其理论价值而言在于: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其最终目的是:使无业者有业, 使有业者乐业。所以它不仅仅是为了就业, 还对那些已就业者提供培训, 以提高他们的内在素质。职业教育普及化是职业教育的最高层次,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职业教育的最高境界。职业教育首先要考虑的不是就业问题, 而是提高个人素质的问题, 这就是回归了原点。其次, 从历史发展的视角看, 就业教育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伴随而产生的。就业教育是直接面向就业岗位的教育, 它具有明确的指向性, 要求整个教育过程都要围绕能胜任就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来组织、实施, 而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体制, 不仅毕业生“统包统分”的优惠政策不复存在, 而且人力资源也不是由政府来统一配置, 而主要是由市场来配置的。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 取决于学校能否准确把握市场需求信息, 并按市场需求信息来组织招生和设置专业、课程。再次, 从社会就业环境的视角看, 提出就业教育的前提是有业, 在无业可就的情况下提就业教育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反而会加重毕业生的心理负担, 误导毕业生往被动就业的“独木桥”上挤, 从而重演前些年我国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悲剧。因此就业教育的提出是以宽松的就业环境作为背景的。

二是实践误区。片面强调就业教育, 对我国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第一, 导致学生创新能力缺失。就业教育就是直接面向工作岗位, 为用人单位培养适合其岗位需求的人才。它通常采用“订单培养”的方式为用人单位培养人才。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所要形成的知识、技能结构都局限在“订单”的范围之内。“订单教育”虽然较好地解决了“学用分离”的问题, 增加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有利于强化职业能力培训, 对帮助学生就业有积极意义。但是, 从目前许多职业学校的实践结果来看, 其弊端还是比较明显的,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学生所学的知识及技能只局限于某一企业的需求, 而未能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学习。学生素质跟不上, 即使能够就业, 也一样会下岗。职业学校只有转变教育观念, 用“智慧创造型”教育取代“器具型”教育, 才能成为创造型人才成长的摇篮。

第二, 导致学生形成单一技能, 不利于学生适应未来职业岗位不断变化的需要。目前的就业教育是在为社会培养现在的就业者、未来的失业者。要使职业学校学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并站稳脚跟, 职业教育的目标应由目前单纯针对职业岗位需要扩展到着眼于劳动者的整个职业生涯, 其性质也应由终结教育转变为终身教育。这个观点实际上与职业教育回归原点的论点不谋而合。

第三, 导致学校工作偏离人才培养这个重心。在就业教育思想的影响下, 政府、社会把学生就业的责任推向学校, 并将毕业生的就业率作为评判职业学校教育质量的主要甚至是惟一标准, 更有甚者是把毕业生的就业率作为限制学校招生和设置专业的筹码。目前, 就业教育所引发的片面追求就业率的现象, 不仅严重扰乱了一些职业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而且助长了职业教育的短期行为, 降低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

3 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定位

职业教育已被列入未来五年我们国家的发展战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进一步明确了“十一五”期间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具体内容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 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结构合理、形式多样, 灵活开放、自主发展, 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十一五”期间, 要使我国劳动者的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普遍改善, 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质量效益明显提高。

在国家的定位下, 我们的职业教育就应该从原点出发, 作出回归的教育战略。

4 职业教育如何回归

教育要回归原点, 就要把握这样几个原则:一是要构建和谐的人本教育。学校环境建设、校园文化建设都要立足于以人为本, 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 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二是让学科回归教师, 让课程回归学生, 让评价回归学校, 让教育回到最自然的状态, 学校、教师要按教育规律办事, 学生按自然规律成长。三是所有的教育都必须建立在尊重人性、弘扬人性的基础上, 舍此则不能称之为教育。要回到教育的原点, 必须让学生在各种丰富的创造性活动中看到自己的价值, 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当他们处在创造的过程中时, 会永远保持着对生命本身的好奇心与热情, 永远不会被重复机械消磨掉自己的心志, 从这个意义上讲, 教育即创造, 教育即人性的激发与提升。教育教育要真正回归原点, 从事职业教育者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1 人才培养要以市场为导向

职业教育要使自己培养的人才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就必须以劳动力市场为导向。首先是人才培养要有合理的体系。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也是一个有多元结构的系统, 已经形成中职、高职等不同层次的一个较为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这是劳动力市场对人才需求相对接的需要。其次是专业设置要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不同的职业学校由于基础不同、层次不同、学科 (专业) 结构不同, 因此其应该有不同的办学模式、不同的功能侧重、不同的培养目标和服务方向, 并且还要根据对科技进步与人才需求变化的预测, 不断地调整办学方针和专业设置, 以满足未来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再次是人才培养应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这就要求职业技术院校在人才培养的专业方向上应与当地产业结构相适应, 否则毕业生就很容易陷入就业困境。

4.2 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

人们接受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要获得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职业教育应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这种需要。有相当一部分职业学校为了确保生源, 入学标准几乎降至最低。另外, 由于各职业教育自身的因素, 例如师资队伍、教学设施、指导思想等, 也对教育质量存在着较大威胁。职业学校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提高教育质量, 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因此, 在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 职业教育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将显得极其艰巨和迫切。

4.3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关键

职业教育办得好坏, 教育质量的高低, 师资可以说是关键。然而, 我们的一些教师在许多方面的表现却是不尽如人意, 无论是在职业道德还是专业水平上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肩负着教书育人重任的教师必须要具备基本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教育的成败系于教师, 职业教育要发展, 必须要重视建设一支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师队伍。

4.4 坚持以改革促发展

职业教育作为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分支系统, 其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与社会发展应该是紧密相连的。职业教育的改革将是一场极其深刻的总体性、结构性改革, 它涉及到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建设和全社会传统教育观念的更新等许多方面, 因此我们要除去那些妨碍职业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 为职业教育造就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铺路搭桥。

4.5 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促进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是承担教育的重要场所, 是育人的地方, 学校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教育质量的高低。学校管理必须建立在科学化和规范化的基础上, 创建合乎时代特征的教育管理调节机制, 调动学校的各种要素, 形成学校发展的各种合力和优势, 使学校在教育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职业教育在中国发展了一百多年, 其教育目标取向走过了一个在社会与个人之间选择的过程, 其内容也多次发生变化。现在职业教育的发展正处于一个新的时期, 机遇与挑战并存, 职业的教育目标是什么, 定位在哪里, 这些问题会引起人们有益的思考。好的教育政策必定要兼顾社会功能和个人发展, 职业教育的发展总是和职业学校学生的命运沉浮相依相存, 所以职业教育最终要回到原点来发展。

参考文献

当一切回归于原点情感散文 篇5

活在过去,总是会失去的更多,活在未来总是会有很多的迷茫与恐惧,每个人都知道这个道理,只是只有仅仅几个人才能够做到活在当下。得不到的,已失去的,不知道该怎样挽回,亦或是就不应该想到挽回,现在有人在为你付出,有人在为你辛苦可是自己却总也看不见。

不要把什么都当作理所当然,把什么都自认为能够抓得住,其实除了你已经拥有的,你什么也做不到,不要总想要得到现在已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它注定会消散在岁月中,你再怎么努力也不会得到,有些东西不是没有出现过而是它出现的时候你在追忆曾经不见了的感情,你在妄想着回到过去跟自己喜欢的人再续前缘,到最后你什么都不会得到,你也不可能拥有什么。

翻阅着别人的留言,曾经温馨的,浪漫的,暖心的现在看来是那般可笑,总是不相信自己会有幸福,自己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坏的人,自己不管何时总是会活在路上,在寻找一个可以陪伴自己终生的人,一个不介意自己缺点的人,一个能够相互包容的人,一个我深爱一生的人。

可是当自己遇到那么一个人却未曾真正的珍惜过,认为她只不过是自己的过客而不是真爱,所以对她百般挑剔,对她不管不顾,对她冷言冷语,觉得她不是那般完美,即使她已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改变了,可是自己却总是不满意,有些爱可能真的不是属于自己的吧。

当有一天她已经累了,自己在她的眼中也以变得什么都不是了吧,也许自己就仅仅是她的伤痛与疤痕了吧,没有什么东西是戒不掉的包括爱,当深爱的人远去之时也许会很痛苦,会觉得很伤心,但过去了便会觉得其实那也没什么了。

对吧,曾经对我好的人。我不知道你曾为我哭过几次,但现在我想你已经恢复过来了,若是没有我朋友告诉我,我们曾经的事对你伤害那么大,我想我现在还是一如既往没心没肺的生活着吧,不会有反思亦不会有些许愧疚,你的有些伤痛我可以弥补,但有些东西我想我永远都不可能对你有所偿还。你的爱,你的情我只想说你所托非人,你把一段感情寄托在一个混蛋身上怎么可能会有所收获呢。

一直没有机会对你说声抱歉,我想我以后也不会有机会了吧,这谁也不能怪,只能说自己当时还是太年轻,太稚嫩,太幼稚,不懂得珍惜,当真正的失去后在追悔莫及,这也只能算作一种自我安慰了,有些过错,人真的无法去补偿,你也无从去补偿,你给她的一切痛苦也仅仅只有她能了解,别人是无从得知的,带来伤害的那个人是不可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

若是知道便不会再给别人带去痛苦、迷茫、伤痕以及痛不欲生的感受了。人生就像一杯茶,斟上一杯芳香四溢,谁也无法阻挡香气的弥漫,只是喝下去时会有些许苦涩,会有些许的甘甜。当饮完这一杯时,便会记得这一杯的滋味,总是寻找那一杯的感觉,于是开始了不停地饮用,不停地斟茶,只是再也找不到那一杯的感觉了,而接下来真正的甘甜也被自己当做白开水一般饮用,它真正的香甜醇美亦是不可能感受的到了。

感知教育:回归儿童学习的原点 篇6

感知教育的核心品质是丰富和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并将这种体验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实施感知教育,必需立足于学生的体验和感知,为学生提供众多生动鲜活的学习资源,让学生亲历实践和自主探究,并在此基础上获取真切自然的认知和能力。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江苏省无锡市新区南丰小学开辟了感知教育的诸多路径和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课程开发—构建多元适切的学习资源

课程是学习的主要载体,也是学校的核心资源。如何有效地开发课程资源,让师生之间的教与学达到一种高度的融合,这是感知教育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同时,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考虑的是学生的能力和喜好,以及学校自身的条件。我们需要调研的是学生究竟喜欢什么样的课程,现行的课程必须做出怎样的改革,我们目前能够做到怎样的课程开发,等等。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我们确定了三块课程开发取向,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开发意趣课程。这类课程完全属于校本开发,表面看来等同于当下诸多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兴趣课程。其实,这类意趣课程有着自身独特的内涵和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它的“有意思”“有意义”和“有趣味”。开发这类课程,我们首先考虑的不是一味地迎合学生心理,片面地追求学生的兴趣,而是以“价值”为课程开发和选择的基点。也就是说,这类课程的学习,对学生个人的成长和未来发展究竟能有多少帮助,在哪些方面会有帮助,是学生现阶段必需学习的,还是可有可无的,这些都是需要反复考量的。接下来,就是考量这些课程对学生学习的适切度,包括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喜好。也就是说,学生有能力学习这门课程吗?学生喜欢这样的课程吗?如果不喜欢或能力上有偏差,就要对这类课程在知识结构、呈现方式及编写形式等方面做出调整,直至学生满意。否则直接放弃这类课程。最后还需要用心做好的是,如何让这类课程“接地气”,如何让学生的学习“在场”。通常的做法是组织学生在活动中“亲历实践”或“虚拟实践”,让学生在“动态”的学习中感知事物、体悟真谛。例如,《了解土壤》这类课程,我们从中划分出了“关于中国土壤种类的调查与研究”“关于土壤里小动物的作用调查与研究”“关于校园土壤的组成成分的实验与研究”“关于校园土壤渗水性的实验与研究”等诸多板块内容,这些内容不光是学生熟知的,也是他们乐于探究的。同时,在学生探究过程中也会自然引发出环保意识和科学生活意识,是很有价值和意义的。

2.国家课程校本化。现在各省或全国通用的基础教育课程,在内容和形式上皆为蓝本,理当成为感知教育的优质资源和重要依托。但国家课程在编写上关注的是全国或全省文化认知的平均水平,无法顾及到不同区域学生的文化和认知差异。也就是说,不同地区的学生使用国家通用课程均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局限,这样的课程不能完全达到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能发挥。相反,感知教育恰恰是立足学生的兴趣和求知需求,给学生以生动鲜活的学习内容和认知对象,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兴致,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素养和认知水平。因此,为了达成感知教育要求,我们对国家课程进行了二度开发,也就是进行校本化研究,使国家课程切合我校学生的认知心理和求知倾向,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就目前国家课程校本化情况来看,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重新调整教材的编写内容。包括按难易程度调整教材内容的编写顺序,可以就一个单元来调整先后顺序,也可按整套教材重新梳理出内容的逻辑顺序。例如,依照我校学生现有水平,我们将内容较浅的篇目放到低一个年段或两个年段学习,将内容较深的部分调整到高一个年段或两个年段学习。按实际情况,可以将单元内容和知识点提前或放后学习。二是删减、替换或增补课程内容。例如,一个单元的几篇课文,有些远离学生生活,可以将其删去,也可以替换上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有些内容的编写对知识点的解读有所欠缺,可以替换上有利于知识点化解的自编内容。三是改变课程的呈现方式。从内容的编写逻辑、学习方式及语言形式等方面进行课程改造,让课程以学生最喜欢的样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开发地方文化课程。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文化,而且这种特有的文化是学生熟知的,也是倍感亲切的。感知教育就是要利用身边的地域文化赋予学生生命的感知,让学生在触摸和感知地域文化的过程中感受生命的律动和成长。目前,我们开发了《感知无锡》文化课程,从“眼中的无锡”“耳中的无锡”“舌尖上的无锡”三个方面展开对这块土地吴文化的深切感知和体悟。我们组织学生走进“古运河南长街”,观摩粉墙黛瓦、大窑群遗址;走近太湖,领略无锡的人文历史和风景名胜。我们利用学校电视台或自编节目,让学生感受《珍珠塔》《孟丽君》等锡剧名曲,自导自演江南水乡特有的民歌佳作(《无锡景》《秦淮景》)。我们开办“锡言童语”栏目,揣度无锡方言的韵味。我们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近无锡的饮食文化,悉心品味“舌尖上的无锡”。这众多的地方文化元素,都是学生乐于学习和深入探究的课程资源。

二、技术支撑—创设具体可感的学习情景

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自我探究性学习,必须有一定的情境设置。学习情境就是学习者在进行学习和探究时,需要凭借的物质和技术手段,是实践研究过程中必需的材料和工具。而且这种情境越真切越具体可感,就越能生发出学习的潜质和功效,对学生的心智和实践历练就越有价值和意义。感知教育可以通过物联网、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三个方面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

1.物联网技术。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我们利用无锡市电教馆提供的“微软-物联网技术”,开辟学生的学习情境,让学生通过传感技术在“物”与“象”、“宏观”与“微观”、“直感”与“分析”、“整体”与“数据”之间穿梭。不光身临其境地观摩和感知,也可以影像传感读出事物变化的整个过程和每一个细节;不光可以独自感知和读出事物的信息,也可以同本地区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学生进行感知信息交换或通信,从而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事物、领会问题。

nlc202309082004

2.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是现代人学习和生活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必要条件和有益补充。感知教育作为一种可以触摸和体会的教育方式,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介入。或者说,在某种程度上,感知教育需要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学生与事物主客体之间零距离的交流和对话,从而实现生命体的感知性生长。在互联网的应用上,我们主要通过视频、图像及文字三种资源的互动与交流实现感知教育。例如,视频上,我们主要是为了解决学习期间无法做到的实验或活动,采取“拿来主义”,将别人那里已有的“现场”以视频的形式来填补学习上的亏缺。当然,也可以是“模拟视频”,目的就是为学生提供真切可感的“现实”体验。此外,图像这一学习资源由于具有一定的“现场感”和“可信度”,也常被应用于感知教育。文字信息更是学生自主探究所必需的资源,可以说学生对任何一个问题的自主性探究,大多来自互联网上文字信息的查寻、分析和判定。

3.实物技术。所谓实物技术,就是以各种物质材料和工具等为基本构成的具有一定思维取向和逻辑结构的依托或凭借。实物技术是一种传统的技术,也是教学中最常用的技术手段。从感知教育角度上讲,实物技术也是最有效的,因为在实物技术下的情景学习,学生与事物或学习对象是直接接触的,是最可感可触可及的,因此学习也必然是最真切最有体验的。实物技术在自然科学和综合实践及研究性学习等学科领域最为常用,比如:科学课上研究“电磁铁”,就必须准备铁钉、漆包线、电池、回形针等材料,否则实验研究就无法进行;劳技课上学习“煮面条”,首先要置备锅、水、燃器、筷子等器具,它们缺一不可。当然,很多情况下老师只是把方法和道理介绍一下,学生也会了解其中的一些知识和技巧,但这种教育由于不是“感知”的,学生不光没了兴趣,更不会真正掌握“煮面条”的知识和本领。所以说,从这一层面上讲,感知教育,就是教给学生带得走的能力。

三、课堂教学—搭建积极主动的学习平台

课堂教学是感知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感知教育能否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关键所在。如何改革课堂教学,使感知教育得到有效实施,这是我们几年来着力思考和实践的一个问题。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体验性学习是我们不断尝试并归结出的三种感知教育的有效学习方式。

1.自主性学习。没有“自主”,就没有“感知”。自主性学习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感知教育不是把“现场”提供给学生就能实现的,面对“现场”,很多学生也会“置若罔闻”“熟视无睹”,原因在于学生“不喜欢”或“不愿意”。究其根源就是教师管得过多、统得过死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和自我需求,致使学生在学习上变得懈怠和应付。如果是这样,感知教育便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实施感知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行处理学习问题。为了有效实施自主性学习,我们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和组织形式上制定“备课单”,并且对教师讲解时间、学生学习时间及合作探究等方面都作了基本要求,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亲临事物、亲历过程、亲身体验。

2.研究性学习。与一般的学习不同,研究性学习在深度和宽度上有更高的要求。凡事走到了研究阶段,就是走向认知的细致和深入、体悟和生长。研究性学习一般需要一个较长周期来完成,因此,这种学习大多在课外或校外进行。例如,水域调查研究、蚕的一生观察研究、向日葵生长情况研究等,都是需要长期实地勘探调研,并作好记录与分析的。其突出特点是,注重实地勘探,是一种实践性认知活动,学习本身就是感知教育。对于这些周期性较长的学习认知活动,教师在课堂上要做的,就是与学生一起设计研究方案,帮助学生梳理研究主题、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一个阶段研究过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汇报交流,并对学生学习上遇到的问题给予一定的指导和点拨,帮助学生改进研究方案,促进学生更好地完成研究性学习任务。另外,对文化史学类的项目研究,我们会设定许多诸如“名人研究”“石拱桥研究”“茶文化研究”等专题,组织学生在课上课下、校内校外、教室或图书馆以独立或合作的方式开展研究性学习,不管是查阅史料还是实地考察,都能引发学生的主动感知和实践探索。

3.体验性学习。学习是一种认知,更是一种体验。没有体验就没有学习,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知识积累和认知结构非常单薄,很难从知识的推演获取对未知领域的理解和认知。天性使然,小学生爱动手爱实践,凡事都想去尝试一番。他们对鲜活的事物和现实很感兴趣,但对静态的文本常表现得很漠然。可以说,体验性学习是学生最喜欢,也最能入心入脑的实践活动。当然,由于文本内容和其他条件的限制,让学生完全进行体验性学习是不现实的,但我们要求教师每个知识单元或每周开展一次体验性学习却是可行的。例如,语文课上,文本的角色扮演、课本剧可以是体验性学习,习作训练可以到校园或校外采风;数学课上,可以通过拼接图片理解图形、计算图形,可以操作量筒和不规则杯子置换实验认识“升”的概念及掌握不规则容积大小的判定知识;科学课上,很多都是以各种材料的操作和实践,来完成体验性学习的。实践证明,体验性学习是提高学生学养和认知态度最佳选择,也是后发学习和感知教育最强劲的推动力。

感知教育是学生与认知对象进行深度交融和置换的最佳途径,也是促成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有效方式。践行感知教育,不只是为了达成有效的教学目标,更在于把学生的行为引向客观世界的本原,让学生在与客体对话中实现生命的重塑和勃发。

一汽丰田“回归原点” 篇7

与全年50万辆的预期相比, 一汽丰田截至8月共售出32万辆汽车, 64%的计划完成率没能达标, 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这一数字仅为24.1万辆, 完成率还不足50%。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销量增速的减缓, 一汽丰田并非唯一承受着销售目标重压的汽车制造商, 但与别的汽车制造商相比, 丰田的压力要大得多, 因为他们同时还不得不应付来自母公司丰田汽车的种种负面传闻, 这令这个组建不足18个月的管理团队面临大考。他们不得不试图在没有任何一款全新车型的2010年, 用令人眼花缭乱的改款车和促销策略重树市场信心。

9月26日晚, 一汽丰田执行副总经理田聪明在北京公布了卡罗拉改款车型12.38万-19.98万元的全新价格体系, 这距离该公司发布新款锐志只过了一周时间。增加配置和降低售价成了两次发布仪式的共同主题, 三个月前才投放的改款普拉多和花冠也同样如此。

看起来, 丰田打算起码在性价比上“回归原点”, 这一指标是在卡罗拉上市当晚被多次提及的字眼。“新卡罗拉得到很好的强化, 而部分车型价格还有所下调, 极大提升了卡罗拉的性价比和市场竞争力。”田聪明说。

但在行业分析师看来, 一汽丰田此举其实是为了稳住丰田汽车不断下滑的市场售价。“价格持续下跌十分可怕, 这加重了买家的观望情绪, 而新款车型能转移关注的焦点, 对稳定价格秩序最为有效。”一位分析师称。

卡罗拉受挫

除了花冠以外, 一汽丰田的主力车型在今年8月都没能逃过同比销量下挫的命运。支柱车型卡罗拉共卖掉13343辆, 比2009年8月减少了7%, 受上海大众途观的冲击, RAV4的降幅接近8%, 而皇冠销量缩水四成至2115辆, 盖世汽车网提供的数据这样显示。

在去年5月才接掌一汽丰田的新经管会 (在一汽丰田销售公司的架构中, 经管会直属于最高决策层董事会, 负责公司日常业务处理) 高管们尤其没法接受卡罗拉的业绩不振, 其与凯美瑞并称为丰田发迹史上的明星车型, 对一汽丰田的意义不言而喻。

“自诞生以来历经44年的革新换代, 丰田COROLLA连续33年获得日本国内汽车销量冠军, 截至2009年底, 全球销量累计超过3600万辆, 成为当之无愧的家用轿车NO.1。”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松木秀明称, COROLLA系列在一汽丰田, 乃至丰田全球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一汽丰田成立的7年间, 累计售出180万辆汽车, 而包括花冠和卡罗拉在内的COROLLA系列多达86.5万辆。”田聪明告诉记者, 该车型支撑着一汽丰田销量的半壁江山。

受丰田汽车召回事件影响, 卡罗拉的明星光环开始褪色, 其月销量在9000辆至1.6万辆之间剧烈波动, 先后被北京现代悦动和上海大众朗逸、上海通用科鲁兹以及一汽大众新宝来超越, 甚至每每使一汽丰田被挤出中国十大轿车制造商的排行榜。

一汽丰田的高管们希望以增加配置、并用CVT无级变速器取代陈旧的4速自动变速箱来扭转卡罗拉的颓势, 他们还新增了2.0升版本, 试图反击大众强劲的1.4升涡轮增压引擎。然而, 主动安全配备的吝啬再次成为卡罗拉的软肋。相比全系标配ESP车身稳定系统的一汽大众速腾, 卡罗拉显然没打算在安全性上挑战对手, 其1.6升及1.8升主力车型都未能提供这一装备。

争夺定价权

当经销店等来新款卡罗拉时, 其旧款车型的市场促销幅度已经高达3万元。

“在6月份汽车销售开始放缓的时候, 经销商们为促销纷纷加大折扣力度并推出了更多激励措施。但这些促销措施, 再加上今年余下时间中国汽车市场的销售前景黯淡, 促使一些顾客推迟了购买计划, ”丰田驻北京的发言人Hitoshi Yokoyama公开表示, “他们期待更多的折扣。”

丰田品牌的汽车在中国变得廉价, 对这家全球第一大汽车制造商而言难以接受, 他们更愿意采用变相的促销方式。

今年7月3日-9月30日, 一汽丰田针对旗下主力车型卡罗拉开展了“零负担”购车活动, 贷款购车的用户可享受零利率、零月供等车贷优惠, 而全款购车的用户能免费得到一份汽车保险。他们甚至为9月30日前购买一汽丰田任何新车的买家延长保修期至3年或10万公里。“当然这也是一种促销手段, ”丰田中国总代表服部悦雄说, “我想这样会使用户对丰田售后服务的评价提高, 并对促销起到积极作用。”本月1日, 一汽丰田宣布将这一激励政策延至年底。

这种方式显然不如现金让利那么有效。“因为推出新款卡罗拉的计划, 公司要求缩小减价幅度, 不少本来已决定买车的消费者放弃了购车计划。”一位该品牌经销商告诉记者, 一汽丰田希望以适度的价格调整换得市场定价的主导权。

利润换销量

价格震荡同样在冲击着丰田大规模召回的“震中”—北美市场。丰田汽车对8款2010年车型提供5年期零利率贷款, 并对9款车型提供500-3000美元的现金返款, 还向老客户提供了2年免费维修服务。3月份丰田汽车向美国购车者提供的平均补贴达到了创纪录的2743美元。相关调查显示, 丰田今年在北美用于现金优惠、零利率贷款以及经销商奖励等的投入将高达10亿美元, 以期拉动销售。

“需求的萎缩正在让丰田回归其正常的品牌价值, 而这是一场全球范围品牌溢价策略的调整。”北大营销管理专家薛旭教授说。

对田聪明而言, 眼下利润和销量如同鱼与熊掌一样难以兼得。

与旧款相比, 7月在长春车展投放的新款花冠主力车型的降幅均超过1.1万元, 9月19日发布的7款新锐志售价区间在20.98万-32.68万元, 指导价亦比老款锐志降低万元。

“牺牲利润、力保销量的策略势在必行。”一位行业分析师对记者表示, 一旦50万辆的销售计划落空, 一汽丰田面对的将是库存积压、产能放空、员工闲置, 以及年初确定的零部件采购合同无法消化, 这对经管会是比销售利润更为严峻的考验。

在今年的前8个月, 中国乘用车市场同比累计增幅达40%, 而一汽丰田的官方数据显示, 其32万辆销量的增幅为27%。“我们虽经历风雨, 却收获成长。”田聪明说。

随着汽车市场销量增速的减缓, 一汽丰田并非唯一承受着销售目标重压的汽车制造商。

让儿童习作回归原点 篇8

一、小学生习作教学的原点内涵

小学生习作教学的原点是什么?可以从3个层面来理解:

1. 习作教学的目标原点

小学低年级写作要求是写话,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到了高年级也只是要求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2. 习作教学的对象原点

习作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在写作教学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用自己的双眼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双手去书写自己最具个性的作文。习作,是自我内心表达的需要。

3. 习作教学的功能原点

习作是一种交际工具,是用书面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它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项基本活动,是与他人交流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习作教学不单是指导学生学习如何运用文字来表达,更应该是一种综合性教育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学生主动有目的地生活实践,包括在实践中丰富情感、体验,包括学习、探索如何表达,包括通过表达来服务生活,包括表达交流后自我满足的体验等,这些都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我们不能奢求,孩子在每一个阶段的习作都是精美的作品,每个人的成长都有一个过程,只要他们在习作这条路上不断进步、不断成长,那么就会收获成功的喜悦,收获作为一个作者的幸福感。

二、儿童习作回归原点的对策

那么,如何让儿童习作回归原点?

1. 遵循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不是有这样的体会:许多意想不到的语句会从孩子的口中不经意地流出,使你对他刮目相看。比如,孩子会对着天上弯弯的月亮说:“妈妈,那片指甲真大。”会歪着脑袋问:“爸爸,天上有条银河,我能到银河里游泳吗?”“爸爸、妈妈,我们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啊!”等等。确实,许多东西不是非得教他后他才知道,因为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有关研究表明,3~4岁为儿童词汇量迅速增长阶段,4~5岁为言语交往异常活跃、发音明显准确阶段,5~6岁为词汇和句子质量显著提高阶段,6~7岁为讲述内容丰富生动、讲述层次明显清晰阶段。同时3~6岁的儿童其掌握词汇量的情况大约分别是1700、2500、3000和3500”。这说明,作为母语,儿童在入学前后已经有相当厚实的口语基础。他们有言语表达的愿望和言语表达的能力,能够轻松地运用语段讲述一段话,说清一件事,正确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我们应该遵循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提早让孩子动笔写。

有人可能会说,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段学生只提出了写话的要求,通常的做法是一年级写一句话,二年级写几句话,三年级开始写段,四年级以上才成篇作文。要求刚入学儿童写作文是否要求太高,会为难我们的孩子?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美国教育家格雷夫斯早就有过实验,他认为,只要有思想,孩子们就一定会本能地使用“写作”这个工具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百分之九十的孩子在开始上学的时候就认为自己会写作;而认为自己会阅读的孩子则只有百分之十五。”苏联教育家赞可夫也认为儿童入学前就会讲故事了,讲自己看到的或想到的事物,在内容上是他们自己的东西。他要把自己喜爱的故事、自己的见闻、自己的意见讲给别人听,并且尽量设法让别人听懂他的意思,这就是他的口头“作文”。所以他积极性很高,用手势,用半通不通的句子,用表情,总之,用一切办法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思想。既然儿童有了这种需要,就可以引导他们进行书面表达。因此赞可夫认为:“从一年级起就可以让学生写小作文;不要写别人的思想,而要写儿童自己的思想。”笔者非常赞同这一观点。

人都有展示自己才能实现自身价值的需求,儿童更甚,诚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童真无忌,儿童是最真实的生命体,他们总是尽情地表达着自己的喜怒哀乐,很少会掩饰自己。同时,只要有可能,他们什么都想尝试一下,总是尽可能表现出自身的存在,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望,这也是我们需要珍惜并加以充分利用的一种教育资源。如何让孩子们在踏入小学校门的那一刻起,敢于表达,乐于表达,以表达促写作,从而达到以写带读、以写促读的目的,这是作文教学回归原点的关键。

2. 注重学生的语言实践

学生不写怎么能学会写?这个道理跟学游泳是一样的,不下水永远学不会游泳。学生最好最广阔的语言实践场地就是大自然,要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

孩子的灵性需要自然的滋养。“自然主义课程论”的倡导者卢梭设计的课程大部分都是在大自然里进行的,他甚至认为“受了15年教育以后,对于生活有了一定的准备才能到腐化的城市去而不受污染。”的确,大自然中许许多多美妙的事物,能带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给人以启迪,是孩子们成长的好课堂。孩子们走进大自然,能获得体力的锻炼,经验的积累,智力的发展,情操的陶冶,从而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促进其个性的良好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经常带孩子们去野外,尤其是春天,要带领孩子们找春天,画春天,颂春天,写春天,唱春天,让孩子从小爱自然、爱生命,从一棵小草一片绿叶中领会诗意,感知生命。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孩子们的语言丰富而灵动。

比如,描写阳光的:

阳光照射在每一朵花、每一棵草、每一片树叶上。阳光真暖呀!阳光就像我的影子,不管我走到哪里,它都跟到哪里。阳光真可爱呀!阳光闪闪亮,有人说:“阳光比金子还珍贵。”是的,没有阳光就没有生命。

今天,阳光灿烂,妈妈把我的被子晒了晒。晚上钻进被窝,哦,好香啊,我闻到了阳光的味道。

描写树叶的:

今天,天气阴沉沉的,天空中飘着凉凉的小雨,西风一个劲地吹,把树上的黄叶吹落下来,地上到处都是树妈妈的孩子,树妈妈一定很伤心,我想对树妈妈说:“树妈妈,别难过,等到明年春天,你的小宝宝又会回到你的怀抱的。”

如果我是一片树叶,我会随风飘呀飘。飘到草地上,给小毛虫作个摇篮。飘到小河里,和小鱼小虾游戏。飘到小朋友的耳边,轻轻地说:“小朋友,别贪玩啦,快回家做功课吧!”

描写天气的:

前几天春娃娃和乌云吵架了,一连哭了好几天,我们每天上学放学都得带伞,好麻烦哟。今天,春娃娃终于露出了笑脸。春娃娃笑了,我们也笑了,享受阳光的日子可真好啊!

今天天气太冷了,好像天也结冰了一样,下午下起了大雨,是不是太阳公公冻得感冒了呢?直流鼻涕。

生活处处皆语文,教师要用自己的一双慧眼,引导学生找寻生活语文教学的撞击点,挖掘其中的素材,让语文学习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教学中,我们也一直把在生活中找寻教学素材作为教学的一种理念。为了促使学生养成有计划地积累的良好习惯,形成丰厚的人文积淀,我们还特别重视在生活中观察积累,并设计了观察感悟卡,引领学生真实地记录生活,促进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选取部分学生的观察感悟卡如下:

观察对象:蜘蛛

我的发现:我发现我家门口的草地上有蜘蛛,而它时常在树杈上织网。今天风很大,蜘蛛织的网一下子被风吹破了,可它毫不气馁,继续爬上枝头开始织,又被风吹破了……就这样,蜘蛛一直在网上织啊织啊,等黄昏我再去看,它已稳坐网上等猎物“自投罗网”。

我的感悟:做人不就应该像蜘蛛吗?碰到一点困难就退缩了,怎么可能成功呢?我要像蜘蛛那样,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努力,面对失败毫不气馁,决不轻易放弃,相信我一定能成功。

老师的话: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更有一个善于思考的脑袋,因为你能从观察自然中获得启示,获得进步的力量!

观察对象:川德火锅的伙食房

我的发现:川德火锅伙食房就在我家小区门口,每当我走过小区门口时,就能闻到一股难闻的味道。只见火锅店的员工把买来的土豆、猪肚肠、鸡鸭等生菜放在地上,然后往盆里倒满清水后开始清洗,洗下来的杂碎放在地上,引来了苍蝇在上面嗡嗡地飞,真是太脏了!

我的感悟:我觉得川德火锅店的员工不应该在小区门口洗菜,一来给进出的行人、车辆带来了不便;二来门口灰尘多,容易落在洗好的菜上;第三破坏小区环境,影响市容。希望他们能够改正,这样我们的城市才够格评上文明城市!

老师的话:你能关注生活中的不良现象,很好。老师建议你,给城管局打个电话,如实反映你发现的问题,如何?

用感悟卡启发学生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鼓励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热爱生活,感悟生活,从自己熟视无睹的生活中挖掘写作源泉,有意识地扩充自己的见闻。在品味与提炼中,学生的观察敏锐了,情感丰富了,思考生活的能力在逐步提升。

重视生活的积累,不仅是学习语文本身的需要,更是学生生命发展的需要,因为,这些积累将对学生的一生产生影响。我们应当确立这样的理念:生活第一,而不是作文第一,让儿童有更多的自己的生活,尤其是精神生活,特别重要的是儿童自己支配的闲暇生活,否则,“原点”会贫瘠而枯涸。

3. 用儿童的立场去评价学生的习作

激发表达的欲望,让作文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情动而辞发”。我们来看看这篇只有107个字,但却获得首届冰心作文奖小学组一等奖的文章,静静地读一读,你感受到了什么呢?

妈妈回来了(郦思哲)

前段时间,妈妈去杭州学习,去了好长时间,可能有一个月吧。今天,妈妈终于从杭州回来了,我非常高兴!因为妈妈的怀抱很暖和,因为妈妈回来了,爸爸的生日就能过得更好,因为妈妈在家里会给我读书……

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很想她,想妈妈的感觉,是一种想哭的感觉。

其实,这个孩子的习作很朴实,没有长篇大论,没有华丽的词语,但字里行间却流露出强烈的真实情感,这就是孩子的心里话,这就是孩子的表达特色!作为教师,面对学生的习作,要多一些宽容,不要横挑鼻子竖挑眼;要多一些尊重,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去评价;要多一些自由,不要用条条框框去约束。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避免“挤出”老气横秋、千篇一律的“美文”,孩子们才能达到“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的自由写作境界,孩子们才能用自己独特的眼光、独特的感受、独特的思维写出充满童真童趣的习作来。因此,要回归作文的原点,一定要改变成人化评改习惯,让作文回归儿童化。

李肇星在《儿子三岁》中说,儿子常常自己提问题自己解答,比如,“为什么小树不会走路呢?”“噢,因为它只有一条腿。我有两条腿,太好了。”又比如,“大海为什么不停地喊呢?”“有的浪跑得太远,大海叫他们回来。”“为什么许多字不认识呢?”“它们没告诉我它们的名字。”……儿童总是以他的眼睛看世界,他们有他们的观察方式、思维方式、解释方式和表达方式。童心,总是把我们导引到一个新的视域、一个新的高度;教育,如果轻慢了、忽略了、挤压了童心,那绝对是无用的,而且是有害的。

总之,儿童是习作教学之本,我们要遵循儿童语言发展规律,让他们放松心情,觉得作文好玩;放开思维,天马行空般自由;放低门槛,降低评判标准。唯此,儿童习作才能真正回到原点。

参考文献

回归语文原点的考试改革探析 篇9

一、试题答案的单一为语文教学带来的困境

新课程的实施对语文试题的命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套成熟的试题形成,既要立足于新课标,还要考查到学生的基本素养,从材料的选取到试题形式、分值等的完善都反映出命题的指导思想、目标指向。

1. 试题命制中主观意向明显

就目前的语文考题设置存在两种明显的主观意向:试题内容对知识积淀丰富、思路开阔的学生思维的“框定”,同时也是对一些文字鉴赏水平较低者的一种“暗示”:沿着这种“框定”和“暗示”,考生不管是否有所得,都会按照命题意图“强为之说”,出现虚假认知,丧失了一些虽有创见却不符“命题意图”的个性化观点。这种命题方式由于设问局限,学生在尺幅之内基本仅能回答“所是”,却难以很好地回答“所以是”,无法全面地了解考生自我观点的思维过程,和新课标倡导的整体理解、个性理解、多元理解不相符。这种方式之所以会在考试中普遍采用,重要原因就在于它适应“考试”,答题方向明确,便于用比较统一的答案批改评阅。但这种迎合考试的方法却偏离了语文阅读理解的本来轨道,变得没有个性、缺少创新而“众口一辞”了。可以说,语文教学中不少阅读课的琐碎提问、条分缕析,与这种考试命题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2. 选择性客观试题让猜选答案成为可能

语文高考的选择性试题不但存在于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应用中,还大量存在于阅读理解试题中。内容丰富容量大是选择题的长处,但同时也使考生猜想答案成为可能,考查到的不一定是学生的真水平。语文考试经历了“去标准化运动”,但仍较多保留选择题检测方式,这与选择题客观公平且易于批改有关。但语文学科既不同于理科课程也不同于其他以知识性检测为主的某些文科课程,如何看待和处置其客观性试题,有没有更合理的检测方式,是当前我们需要探究的问题。

3. 试题未能顾及学生的个性化、多元化学习

语文课程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应该坚持个性化和多元化学习。新频布的新课标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鼓励阅读写作时的多元理解与表达,高中阶段还将选修课作为语文课程的半壁江山。然而实际的语文教学情况是,大量的课外阅读没有了,课堂上的多元理解变得谨慎了,最尴尬的是选修课教学,因为这种个性化选择难以符合高考的衡量“标准”,尽管无数考题命制者作了各种尝试,但收效甚微,选修课教学成为“必修课”或为“不修课”,失却了课程设计的初衷。

二、语文教学的应然追求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获得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然而实践中,由于应试的需要,语文失去了其本真,在此有必要对语文的涵义、目的、方法进行再论。

1. 什么是语文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语文课程的学习内容主要有:一是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应用,包括汉字词汇的正确识记和汉语词句的基本应用,以及重要文言诗词名句的识记理解。二是文本的正确理解与评价,包括现代文体的非文学类(实用类、论述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以及汉语文较为特殊的文言文本。“理解”是指领悟于心,“评价”是指诉之于言,课外阅读主要是领会于心,既可以是偏于感性的消遣性阅读,也可以是偏于理性的批判性阅读,课堂阅读作为阅读的一种特殊方式,则必须是感性体验与理性省思的结合,并将理解所得诉之于言。三是信息、观点与思想情感的表达与交流,高考主要涉及书面表达,即写作,同样分非文学性写作和文学性写作,但实际上,高考是一种类似文学创作的写作,需要同时注重思想情感、语言表达及结构技巧,以做到文质兼美。

2. 语文学习的必要性

语文学习有两大目标,生活之用与精神之需。作为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着眼于构建学生的知识与能力体系,其次是愉悦身心、滋养心灵、塑造灵魂的精神价值。首先,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特点与其他诸多课程不同,即以言语理解与表达为主的语文能力基本上是综合的,大多数人的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会普遍表现在各种体式文本的阅读与写作上。因此,我们对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进行检测时,不必过分拘泥于涉及所有体式文本。其次,语文课程学习的生活之用与精神之需深具黏合的特性而不可分割,因此,所谓的语文知识与能力常常表现为一种融汇了宽广文化视野和浓厚情感志趣的语文综合素养,是一种情、理、智统一的“言语智慧”。因此,一个人的语文能力需要通过深拓广延、层叠累进的方式予以培养,而不能期望通过一蹴而就、条块分割或局限于课本内容的方式形成。再次,既然语文学习主要指向未来生活,那么它就应该关注和对接未来生活状态下的语文体验方式,比如生活中真实的文本阅读一般具有理解评价的整体性、自主性和个性化特征,写作除应用性写作具有一定他主性和格式化,文学和“类文学”写作则具有较多的选择权(题材、体裁、结构、主题等)和个性化。

3. 语文学习的方法

新课标要求学生牢固掌握语文基础知识,以培养学生灵活而可迁移的应用能力。首先,教学中课内文本阅读不应采取琐碎提问和条分缕析的客观分析方法,而应以学生的自主性发现和个性化理解为主,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披文入情,析文入理,注重观点生成和理解依据,展现思考问题的理路。其次,应倡导大量课外阅读,通过课外阅读培养宽广的文化视野,并配合课本阅读层叠累进生成能力与智慧,设定较为明确而又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外阅读书目,包括经典的文学文化名著、优秀时文及自选优秀读物,通过畅通多种读书渠道并确保一定自主阅读课时将课外阅读真正落到实处。再次,写作教学要在阅读积累基础上,将指导性的命题写作和自主性的写作结合起来,重点探索和践行形式多样的自由写作,鼓励学生开展各种文学及类文学创作,不断培养学生的写作素养。

三、回归语文原点的考试改革探析

在厘清了语文的本质内涵后,针对语文考试中的问题,以使考试回归语文本位,导向学生个性化体验化的语文学习,丰富学生的人文积淀。

1. 优化“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应用”的考查内容

当前全国各类语文高考试卷的“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应用”部分,内容大同小异,但存在不足:选择性试题太多;检测内容重复繁杂,文言诗文名句的理解与积累基本都另置他处。“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应用”的考查内容应从汉语词的正确读写、汉语词句的理解与应用、基础性语言表达、文言诗文名句积累、经典名著与优秀时文阅读等五个方面进行设计,考查方式总体上应减少选择题,增加自主作答问题,以检测学生实实在在的汉语词读写、名句积累、语句理解与运用等基础知识与能力。尤其是经典名著与优秀时文阅读考查方面,受高考应试影响,目前高中阶段的语文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为引领语文教学注重广泛课外阅读,高考有必要与推荐阅读的文学文化名著和优秀时文对接,对接方式包括本部分的基础考查和阅读理解部分的阅读选材。为避免经典名著及优秀时文阅读的考查成为识记与应试之举,应不停留于作者、人物、时代背景等常识性检测,要深入文本内容选取考核点,分值设定恰当,引导师生通过“不备之备”的真实阅读而自然收获。

2. 改进“阅读理解与评价”的设问方式

当前高考阅读理解与评价不仅存在范围狭窄、框定僵化及选择题较多等问题,命题者还有一个认识误区,即对各种体式的文本总想处处兼顾,导致试卷结构繁冗。为此,对“阅读理解与评价”板块尝试可按照“文言文阅读理解”“现代非文学文本阅读理解”和“文学文本理解与评价”三方面设计,以减少选择题方式,探索更多题型。

其中“文学文本理解与评价”的考查,是三类文本考查中问题最为突出的部分,是关注的重点,其考试应该减少题目、开放问题、增加试题深度。命题者可根据一篇文学文本的特点,从其作品形象、作品语言、作品结构、作品思想情感及艺术手法等诸多方面中选取一至二个方面设置问题,问题要相对宏观、中性,把以前的“简答题”变为“论述题”,通过比较完善的答案系统展示应考者的全思维过程。这种结构完整、理据充分的“微型文学评论”考查方式有许多优点:能解开考试带来的束缚,尽可能接近非考试状态下个体阅读的真实性,考查到学生的真思想真素养;答题容量大,能较为完整地展示考生披文入情、析文入理的全过程,给考生搭起展示文学评价才华的舞台;由考生自主提炼观点并论证观点的评论方式不容易肢解文本,这与真实的阅读是非常相符的。这种方式要求我们不必再将答案细化为一个个孤立僵死的“关键词”“得分点”,按点给分,而是立足整体,重在思路,其基本要求是“观点鲜明、理由充分、思路明晰、忠实文本”,其创新性要求则是“理解深刻、有所创见”。这就要求评阅教师评阅的重点应放在短文的思想理路上,语言表达仅作参考,且不必兼顾各种文学体裁(包括古典诗词),以一驭万、随机出现的体裁反倒能减少学生答题的宿构套构,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生成。命题者对阅读选文可适当选取推荐阅读书目的内容,以引导落实课外广泛阅读。这种文学鉴赏考查方式,能很好地引导语文阅读教学朝着“学生自主、个性探究、言之有理、广泛涉猎”的健康方向发展。

3. 改革学生写作评判的标准

(1)增强评判标准的科学性。现有作文评分标准过于繁冗不便于操作:“基础等级”已经按照“内容”和“表达”分四等量分,又画蛇添足地加上“发展等级”,其实所谓“发展等级”就是“内容”和“表达”的更高水平表现。因此,高考作文的赋分标准完全可以简化为“内容”与“表达”的横轴和四个等级的“纵轴”,将发展等级的所谓“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等作为学生“内容”与“表达”的最高等级。

(2)创设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自由选材、个性表达是写作的本质要求。但高考作为人才甄别与选拔活动,为避免宿构套构,写作不得不依据他人命题的命意。经过多年探索,目前以话题材料为主的写作能给考生提供较大的个性化展示空间,但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思考,比如可否给出多个选题供考生选择?是否可以放开诗歌写作?这都有待进一步思考与探究。

(3)探求文质兼美的评判方式。受中国几千年偏重“诗教”“文德”的传统影响,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虽有“内容”与“表达”分类赋分,但“表达”并未获得与“内容”平等地位,而基本是在“立意高远思想积极”的主标准下附带关注作文语言及形式技巧的。这一评判倾向使作文教学较少关注“表达”的艺术而更重“内容”的构设,考生常有为迎合阅卷者口味而编织假话、空话、套话。文学的功能并不仅是“言志”,还要“娱情”,文学的语言及形式技巧本身就具有相对独立的艺术审美价值。因此,可否适当放宽主题统领一切的评价标准,给学生留出一定的语言表达及形式技巧的空间。

4. 尝试评卷教师资格制度

高考评卷是高考语文的重要环节。如果文学文本理解与评价考查能够真正采用更加充分的短论方式,那么其答案就不再是冷冰冰的“得分点”,而是灵活多变充满个性的“言语智慧”,这对阅卷者个人的语文综合素养提出很高要求。如果高考作文能将语言表达及形式技巧提升到与“内容”同等重要地位,这对阅卷者自身的文学修养和评价能力也是一大考验。这就需要实行阅读理解和作文评改教师的资格遴选制度,选取文学修养好、擅长写作、有较为宽广的文艺理论视野的教师担任此两类试题评阅。

文学阅读和写作改革以及与之对应的评阅教师资格制度,将引导更多的语文教师努力提升自身的文学理解与表达水平,而各地在选拔高中语文教师入职时也会更加重视其以文学性言语理解与表达为主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回归写作原点,摆渡语言之舟 篇10

一、作文原点的流失日趋严重

习作不能脱离真实的生活环境与经历, 即使是作家, 也不能靠闭门造车就能创造出经典的著作。习作应该是自然、生活与个体的心灵相互体验产生的美妙情感, 并以自己的文字丰富生动地表达。可当我们直面现在学生的习作现状时却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 生活经历的流失愈演愈烈

我们的学生是在象牙塔中长大的, 几年前, 曾经有一位四年级的家长得意地告诉我, 她的女儿背下了描写一年四季景色的范文, 作文考试无论考到哪一个季节, 都能应付自如。我感慨不已, 她的孩子是从书本上死记硬背四季, 而没有写出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孩子长时间地生活在四角房间里, 甚至没有时间也没有情趣去感受一年四季大自然的变化, 他们麻木地写着“秋天真美啊”, 却从来没有感受到秋天的果园此时正孕育着成熟的秘密, 他们的生命也正如果实一样可以交换着生命的密码。只有自己有了经历去写作, 才能写出自己眼中的世界, 自己心中的故事。在国内, 好几次媒体报道, 高考作文中出现了谎言, 例如为了写出自己如何克服困难, 竟然编造在一个事故中失去一条腿, 或编造从小失去母亲。这种现象让我们痛心疾首。单一的生活方式, 势必造成了生活经历的流失, 而导致习作原点的偏离。

2. 自我语言的流失悄无声息

当孩子无米可炊时, 家长便向书店求救, 书店里琳琅满目的各种作文范本, 做家长的恨不得买回后都藏到孩子的脑子里, 可是孩子这类标准的作文读多了, 会找不到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写着写着, 总写得和别人的一样了。题材一样, 思想一样, 主题一样, 表达的语言也一样。与其如此, 还不如少买作文书, 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 给孩子玩耍的时间, 参与家庭劳动, 多和同学交往, 相信他们不但会寻找到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 而且更会有自己的真实的感受。我们的习作训练应该让孩子学会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 而不是重复别人的话。

3. 生命情感的流失不容忽视

习作的意义应该是生命情感的真实表达, 它就如一个你找到了另一个你, 文字寄托着你的真实情感, 每一个生命的瞬间都是不可复制、转瞬即逝的, 但文字是脚印, 留下了你的生命足迹。阅读它, 就如同看见过去的自己, 触摸自己的心灵, 看到最真实的生命轨迹。经常有家长问我, 好作文的开头、正文、结尾怎么写才是标准。我想, 如果习作都能这样一一按标准来写, 那么习作的过程, 和操作机械的过程有什么区别?更为可怕的是孩子的作文和机器生产的产品有什么区别?文字是内心的一汪泉, 而不是量身定做的服装可以标准化, 对于孩子来说, 我觉得最主要的是帮助孩子观察事情, 体验生活和大自然, 鼓励他们表达出内心的真实感受, 而不是急着为他们设置标准。

有首写百灵鸟的诗说:“百转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自然, 人鸟也同理, 只有放开孩子的手脚, 打开捆绑他们思维的锁链, 遵循习作的原点, 打破常规作文教学的模式, 与多彩的生活相融合, 记生活之事, 抒体验之情, 才能真正把习作的过程当成生命表达的过程。

二、呼唤原点的意义

1. 唤回生活真实的体验

如果一个学生没有真正接触过户外的大自然, 教师教他认识书本上的动植物, 教他们什么是鸟类, 却从来不带他们到野外观察自由飞翔的鸟;教他们什么是植物的茎、叶、果, 却不领他们去观察一棵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活的植物;教他们动植物有什么作用, 却从不教他们欣赏大自然的美, 那么学生从书本上学到的是死的知识, 永远不能触及或打动他们的心灵。我们的习作也正是如此, 学生的习作应该是自然与心灵的产物, 而不是一种模式、一种套路、一种规章, 只有尊重作文的原点, 才能真正去思考该怎样打通学生与生活的链接, 去发现、去经历、去体验各自的内容, 唤回生活真实的体验, 畅写真实丰富的文字。

2. 唤回生命真正的价值

没有生命力的文字, 即使再丰富的表达顶多也是苍白的喋喋不休。真正能触动人心的, 往往是有灵魂的文字。读者爱读的, 往往是能与生命发生共振的文字。文字能够圣化成物, 而穿越时间, 成为经典与永恒。没有真实情感的文字, 必然是浮光掠影。呼唤与遵循作文的原点, 就是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世界, 不矫揉不造作, 不夸张不越界, 不偏离不浮华, 我思故我写, 写作是我生命表达的自由方式, 是我情感世界的唱片, 跳动着我内心世界的喜怒哀乐, 牵动着我细腻的秘密, 探索着生命的本质。

三、守护写作原点, 摆渡生命之舟

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当我们顺应人的天性来做事的时候, 一切都将变得非常简单。”做任何事情如此, 那么习作更是如此, 当我们守护了写作的原点, 就会找到打通文字与内心的路径。习作回归于学生的生活、学生的活动、学生的心灵, 文字即是他们生命的缩影, 浓缩了他们的旅程, 文字即是他们生命的镜像, 放大了他们内心的细节。他们的生命之舟徜徉在文字之海, 享受着表达的温情。

1. 走进生活密林, 丰富习作素材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 它离不开生活。”生活如源泉, 文章如溪水, 泉涌丰盛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可是, 学生天天在生活, 却往往感觉粗糙, 没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没有敏锐的捕捉能力, 这时教师就要通过巧妙的引导, 让他们在平凡的生活中捕捉习作的素材, 激发他们创作的热情。

例如, 有一次我和学生聊起, 我们天天走着路, 穿越过平湖的大街小巷, 那你有没有留意过一条你自己熟悉的路, 你追寻过它的历史吗?它也有着自己的生命结构, 或许就在这条路你目睹过一些感人的故事, 甚至自己经历过难忘的事情, 在你心里, 去一个地方不止这一条路, 但是你会情不自禁地选择这条路, 如果让你给这条路取个名字, 你会取个什么名字。我也告诉孩子, 在我记忆深处, 一直有一条小路在我心里延伸着, 它狭长而幽静, 我从7岁开始沿着这条路去上学, 一直走到了16岁。春暖花开, 冬雪寒冰, 在这条路的尽头, 会永远站着我的父亲, 远远地, 我就会看到他等待我回家的身影……我的话语, 打开了他们的生活的过往, 勾起了他们的回忆。课后, 他们有的查找资料, 有的询问家人这条路的前身与当下相比较有什么变化, 交上来的作文, 都把自己观察到的, 体验到的或是想到的都写了出来, 很真实, 很感人, 有的写到了曾在这条路上和妈妈一起看过瓜灯, 有的写到了城南路的历史, 以及希望有关部门铺上盲人道……我边看边想, 遵循了习作的原点, 就该如此, 回归生活, 寻找素材之源。

2. 关爱生命发展, 真情展示原生态

作文教学难, 首先难在学生没有原始的、基本的冲动和兴趣, 其次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对他们而言, 确实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所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显得尤为重要, 这也体现了作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就在于:真诚地去关爱每一个生命的发展。因为尊重了他们的生命需求, 我们的学生才能做到生命原生态的表达, 即没有任何扭曲和约束, 没有任何遮掩和伪装。也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实现童言无忌、童真可贵。

例如, 在一次语文课上, 突然教室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一只绿色的昆虫爬上了一位女生的书桌, 大家都非常好奇, 好些男生伸长了脖子, 此时原先设计的阅读教学被打乱了秩序。但是学生就是这样对变化充满好奇, 我想既来之, 则安之。既然学生对这位不速之客这么感兴趣, 何不把阅读教学课改为自然生成的习作课呢?于是我让学生放下书本, 过来仔细观察昆虫的外形, 猜测它真正的名字。我还请了科学老师一起过来和学生进行研究, 现场打开教室的网络, 查找它的资料, 它的真实身份终于被揭开了, 原来它叫豆蛾。这天, 虽然阅读教学的课程被打乱了, 但是学生一篇篇生动的文章也诞生了, 那真是原生态的创作, 字里行间流露着他们对生命的感动与欣喜。

原来, 它还有自己的名字, 叫豆蛾, 现在它还是幼虫, 主要吃大豆与绿豆。它昼伏夜出, 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在连云港地区, 它还是一道美味佳肴, 叫灌云豆丹。既然它来到了我们的教室, 是与我们冥冥之中有着不解的缘分吧, 胡老师和我们一样, 尊重它的到来, 还为它安了家, 小豆蛾呀, 你就在这里和我们朝夕相处, 做好朋友吧。

这些文字, 都是学生没有经过教师任何习作的前期指导, 完全是自发地抒写出来的, 我庆幸自己那天没有做一个扼杀生命的冷漠之人, 而是友好地善待这位不速之客, 并尊重了学生的创作原点, 给予了他们自由的时间与空间, 才保护了他们真性情的流露, 真性情的创作。

3. 鼓励多维开放, 创意表达生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要求我们在紧扣学生生活的基础上,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加强平时练笔指导, 改进作文命题形式, 提倡学生自主拟题, 少写命题作文。因此, 在平时的习作训练中, 要让学生言之有物, 挥洒自如, 就要放开学生的作文思路, 让他们有话可说, 有话可写, 对于作文的命题不能搞“一刀切”。只有这样, 学生的写作思路才会宽泛, 在写作时才会眉飞色舞, 才会写得特别有劲。

(1) 开放命题, 创意表达。讲到开放命题, 我也曾尝试过类似的作文训练, 如设计一些带有“ () ”类型的作文题目, 如我对“ () 的了解”,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某一事物或一个国家。这样的作文, 目的在于让他们进一步开扩视野, 多了解社会, 多了解世界, 通过查阅有关资料, 积累更多的文化。我给学生的时间是两个星期, 从学生交上来的习作看, 有描写美国军事方面的, 有描写西欧风土人情的, 还有描写某一个国家国旗知识以及经济发展情况的, 等等, 可谓千姿百态。我读后不禁感慨万千:谁说学生的能力有限, 你瞧, 他们对世界充满了探索的欲望。

(2) 开放文体, 个性表达。学生到了高段, 在阅读教学的学习中, 已经学过了小说、说明文、访谈录、议论文、儿童诗、词等不同的文体。在课外阅读中, 肯定也阅读过散文、小品文、小说等更丰富的文体。阅读的过程, 也是不断吸收、借鉴、学习的过程。鼓励学生多形式地表达, 亦是遵循了创作的原点。

例如, 到了十月, 便是秋的季节。在一个月的时间里, 我和学生尽情观察, 享受秋之旅。我安排四堂体验课, 分别是秋之声 (聆听秋雨、落叶、秋虫、果农笑声) 、秋之美 (到学校的小花园踏秋、赏秋) 、秋之思 (鉴赏关于秋的诗歌) 、秋之韵 (欣赏关于秋的乐曲) 。四堂丰富的体验课上下来, 学生对秋天不仅有了观察与认识, 而且更有了文化的熏陶, 我让他们以秋为主题, 可以写诗歌, 可以写散文, 可以写童话, 可以写绘本, 可以在文字上方配上精美的插画。学生很感兴趣, 跃跃欲试。尽管与大师的文学作品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但是他们充满了创作的欲望和成就感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4. 弹性习作时间, 呵护心理需要

学生作文时要像安徒生童话中那个敢最先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小孩那样, 不但有敏锐的观察力, 更需要有强烈的如实表达的欲望。著名教育心理学家赞可夫指出:“只有当学生有敏锐的观察力, 并在情绪高涨时, 才能产生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 才能产生出使儿童作文具有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反之, 学生对写作毫无激情, 不感兴趣, 自然只能敷衍塞责, 即使勉强成篇, 这种“强扭的瓜”又怎能甜呢!

回归教育原点 篇11

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春天里,学校教育工作要不断发扬进取精神,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精神,紧跟改革发展的时代脉搏,锁定“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强区目标,深入落实金州新区教育“高品质课堂与教师专业成长”主题年的各项工作。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七中学在培养领导干部、班主任和青年教师三支队伍方面做了一些思考与实践,旨在回归“立德树人”教育原点,直击教育的内涵建设核心问题。

一、教育家办学的理念

引领卓越干部领导团队快速成长

社会呼唤教育家办学,就是让真正懂得教育、热爱教育、钟情于教育的人来当校长,其核心价值在于尊重、遵从教育本身固有的规律,让教育能够返璞归真,实现科学发展,在内涵发展过程中实现立德树人。

1.让教育问题居于校长和副校长工作的首位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竭力做到使居于我这个校长首位的,不是事务性问题,而是教育问题。”对教育问题的研究、实践与反思会促进校长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不断更新校长的教育理念。面对社会对学校的期待与希冀,开发区第七中学一直秉承“创办卓越教育·成就幸福人生”的办学思想,遵循“多元发展·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本着“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的工作思路,走“以育人为根本,以质量为生命,以校风为灵魂,以队伍为关键”的内涵发展之路,以加强常规教育、教学管理为基本点,以师德建设为支撑点,以卓越课堂教学模式探究为关键点,以国际化特色项目建设为亮点,以扁平化管理为生长点,全力打造卓越教师、全程培养卓越学生,全面构建卓越文化,实现学术强校、教科研强校,创办让人民满意的卓越学校。

校级领导团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导师,校级领导的示范、引领作用无处不在。无论是教学副校长还是德育校长都应该具备“五力”,即洞察力、执行力、判断力、凝聚力、学术领导力,对于学校教育教学来说,学术领导力是学校领导力的核心。学校德育副校长在开展德育活动设计时要有课程理念,德育活动要课程化、系列化、多样化,德育活动课程要与学生不同阶段不同学科学习内容相结合。教学副校长在开展高品质课程研究时要首先明确育人为本的评价标准和导向,高品质课堂要注重学习活动的开放、多元与立体。这样教育和教学副校长才能真正做到分工不分家,才能真正创新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只要我们坚持“办全面和谐发展的卓越教育、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我们的教育就会回归教育原点,学校领导的研究就会直击教育内涵。无论是想当教育家的校长,还是副校长,跟随苏霍姆林斯基同行,就会发现我们专业成长的道路就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之中。2014年自上而下开展的全校全员参加的家访,让社区百姓看到了七中领导团队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暖心行动。

2.在扁平化管理中提高中层领导班子领导力

开发区第七中学拥有一支年轻富有激情的干部队伍,学校中层领导干部平均年龄为35岁。为了强化干部队伍建设,突出中层干部的示范与引领的作用,提高干部的学术领导力,学校对领导班子团队提出“让卓越成为一种习惯”的要求。日常工作中领导干部要做好“三个表率”,即学习的表率、工作的表率、团结的表率;强化“三种意识”,即时间超前、责任超标和素质超群的意识。周工作例会实施“五个一”流程,即分享一个学习成果,总结一个工作亮点,发现一个实际问题,传递一个重要信息,形成一个工作日程。在教育教学实践与理论学习中,实现队伍培养的“三高”目标,即管理高层次、服务高质量和做人高境界。

管理就是沟通、服务和引领。学校实施年级部负责制,配以副校长跟进一站式扶持与培育的管理模式,确保管理重心下移。强调五大中心即教师发展中心、学生成长中心、国际交流中心、科研信息中心和后勤保障中心的服务功能,强化领导干部的服务意识,构建“专业、分权、民主、问责”的管理范式。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寻找亮点和“问题发现”中引导干部关注工作的落实;在项目活动的组织和“问题解决”中提高干部的领导力和执行力;在特色创新和“问题研究”中培养干部的学习能力;在教育教学一线的实践中提升领导干部的学术领导能力。学期末,中层干部面向全体教师图文并茂的述职演讲,促使中层干部对自己所负责的部门工作进行了认真的反思与创新。目前,学校形成了一支肯于实干、乐于学习、勇于创新、善于合作的领导干部队伍。

二、立德树人为本的追求促进班主任队伍专业成长

学校可以一日没有校长,但不可以一日没有班主任。班主任是学校教育的中坚力量,是学校德育的主力军,是学校领导实施学校管理的有力助手。同时,班主任的工作关系到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因此,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是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重要体现。

1.坚持恒常的班主任校本研修提高班主任自生力

学校班主任校本研修的方式丰富多彩,实践研究表明班主任主题论坛是学校校本研修的高效方式之一。班主任自生力的培养离不开“读万卷书的自主学习”,更需要“立足岗位的自省自悟”,以及“专家引领的高人点拨”。每个月一次的班主任主题论坛引导班主任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不断为自己的教育实践寻求理论支撑,不断吸纳新的教育观念于日常班级管理与实践创新之中。坚持恒常的班主任校本研修助推班主任专业成长根植于先进的教育理论与鲜活的教育实践之中,这就保障了班主任自生力得到可持续地发展。

校本研修要突出一个“真”字。首先,研修从“真实”情景开始,鼓励班主任记录真实发生的典型案例故事,发现真实的问题,做有意义的研究,寻求具有实效可操作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其次,研修过程贯穿“真情”。鼓励在研修论坛中流露师生的喜怒哀乐真情实感,抒发班主任的教育感怀,传递爱的正能量。最后,基于真问题和真情感的研修要揭示教育“真谛”。研修最终要提炼出做人做事和教书育人的道理,传递人生的信条,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理想。《我们的教育故事》文集里,班主任们在自主梳理反思中实现自我提升,体验职业幸福。“让事业成为喜悦”的跨区校际班主任研修与论坛活动,引发班主任们对教育更深入的思考。班主任的校本研修为班主任专业成长不断提供养分,以区域德育导师于启泓老师为代表的青年班主任迅速成长,学校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和教育科研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2.有声有色的卓越文化建设加速班主任专业成长

文化育人是育人的最高境界。依托新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多元开放,国际融合”的整体发展理念,以“小海娃成长记”为载体,确立“卓越品质成就幸福人生”的德育理念,学校文化建设的德育功能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彰显。学校“向善、明礼、博爱、本真、卓越”的核心价值观在自然人文相得益彰的庭院文化、柿树一银杏-绿竹牵动的厅廊文化、开放友好的功能教室文化、灵动鲜活的卓越海娃社团课程文化、多元共生的国际化教育展廊文化中流淌出来。学校整体卓越文化有声有色滋养师生的心灵,更带给班主任对于上善若水的班级文化建设的理解和启迪。

班级的核心文化建设的功力是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文化整体建构中坚持“点面结合,重点扶持,树立典型,逐层推进”的工作思路,每学期定期开展卓越班级文化“定位建设-展示互学-反思提升”系列拉练活动,帮助班主任在较短的时间里形成向上的班风,形成鲜明的班级文化特色。市区内外兄弟学校的班主任老师们来访时不由地赞叹:“环境浸润,让教育润物无声;载体多元,让师生体验感悟;师表引领,让学生耳濡目染;平台展示,让发展自觉自信。”如今,每个班级的卓越文化如涓涓细流在师生的文明友好的举止间、在智慧碰撞的课堂里、在异彩纷呈的校同文化活动中、在学生清澈明亮的眼睛里、在激情洋溢的歌声里潺潺流淌出来。开发区第七中学于2014年被评为首批全国“校本德育创新基地”学校。卓越班级文化特色建设中形成了一个个优秀班集体,班主任在优秀班集体的成长中,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水平。

三、大德育观

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育人主力军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和进步对学校的未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学校开展青蓝丁程,让青年教师与老教师结成对子,跟着老教师学做真学问,学做真人,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成长之路。以“绽放青春,迈向卓越”为主题的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系列活动,根据大连金州新区“高品质课堂建设与教师专业成长年”的工作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扎实开展高品质课堂与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五个一”活动,即上一节高品质微课,写一篇微课反思,练一手好字,参加一次团队互动活动和一次演讲?学校在青年教师成长上搭舞台,压担子,树旗帜,充分发挥教研组科研实体作用,强化集体备课功能,挖掘学科内容承载的德育内涵,形成青年教师的自生力、凝聚力和创造力。

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永恒的主题,在大连金州新区“矢志不渝的创新精神,至真至爱的教育情怀,精益求精的学术品质”的文化浸润下,任新区“内外兼修,立德树人,治学有术,博闻强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师标准要求下,七中人不断发扬进取精神,在实践中不断追求卓越,在高品质课堂与教师专业发展主题年开展的各项教育教学研修与实践中,努力打造七中卓越教师的九种品质,即阳光的心态、健康的体魄、高尚的师德、广阔的视野、宽厚的胸襟、规范的操守、渊博的知识、专业的能力和自主的合作。七中的卓越队伍建设发展永远在路上。

谈回归语文教学原点的策略 篇12

课堂是教学质量的保障。当今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花大量的时间讲授“重点”知识, 学生却心不在焉;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 学生却不感兴趣;教师感到课堂很活跃、很顺畅, 学生却感到不快乐。为什么教师煞费苦心, 学生却不懂教师的心?我们常常抱怨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不愿开动脑筋, 究其原因, 固然有学生的因素, 但是教师在课堂内设置的问题真的符合学生的需求么?教师所讲的内容, 真正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么?

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和有识之士都提倡让语文教学回归原点。笔者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多年,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怎样回归原点、营造一个有价值的课堂, 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经过努力实践, 笔者对回归原点的语文课堂提出了一点自己的建议, 在此求教于同仁。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它首先是语言、书、活生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更加关注学生、激活学生, 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了解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兴趣往往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因, 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 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个性喜好与对语文学习的需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爱好组织教学, 根据学生的需求来设计师生间的对话, 且要考虑多层面的接触, 争取做到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诚然, 一个好的课堂应当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 现在需要学习什么, 未来又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这样的课堂离不开师生的共同努力, 从教学语言到环节设计, 每一步都需要脚踏实地, 给学生最好的成长空间。

二、挖掘学生阅读求知的潜能

许多教师都读过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始终强调“读书”的重要性。然而, 面对这个语文教学的第一常识, 很多语文教师视而不见。身边有些教师将讲读课文变成了一连串的提问, 问题问完了, 课文也学完了。这样下去, 很多学生连最基本的课文都不能读通顺。从长远的角度来看, 真正的阅读不但不会耽误考试, 反而有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叶圣陶先生曾说:“多读作品, 多训练语感, 必将能驾驭文字。”他对于学生读书能力的培养, 要求是很高的。对于课文, 要达到“透彻理解”的程度。他强调:“要教会学生读书。”笔者认为, 语文教学可以多读书, 兼学教材;多写随笔, 少做练习;学生多读, 教师少讲。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语文教学应重视阅读, 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 让他们在读中悟, 读中思, 读中品, 使每一个学生都“想说”“会说”“能说”,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课堂内读书的方法有很多, 如泛读、精读、通读、跳读、默读、朗读、写读等。教师要营造读书的氛围, 争取在课堂上使学生对课文有正确的把握, 语感得到培养, 记忆力得到增强, 让学生沉醉于阅读。

三、带领学生走进教材

教师的教学能力, 体现在教师对教材的认识和处理上。教材是教学的媒介, 是一个引子, 是一个例子。对教师而言, 它是施教使用的材料;对学生而言, 它是学习的材料。《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用教材教”, 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充分挖掘资源, 根据学生的知识和理解水平, 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 可以采用“调、联、扩、删”等方法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展、重组, 并注重教材与学生经验及社会生活的联系和融合, 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使深奥的知识浅显化, 抽象的原理具体化, 根据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同时, 教师也应有对教材深入挖掘和延伸拓展的能力。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适时进行深化, 从“旧文”中挖出“新意”, 让学生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同时要走出课文, 把与教材相关的内容或具有强烈时代气息的人或事引入课堂, 变有限的教材为无限的教材,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因为教材是有限的, 课文提供的知识也是很少的。学生窥一斑未必见全豹, 如果只是就课文讲课文, 即可能陷入死读书、读死书的怪圈。

语文课堂要加强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 如果能够深入挖掘课文内容, 联系生活延伸拓展, 给语文一个大的背景, 那么, 知识必然能点燃智慧的火花,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进而充分发挥教材中非智力因素的教育价值和思想的教育价值, 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四、信任学生, 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

陶行知先生曾说:“孩子不但有力量, 而且有创造力。我们要钻进孩子队伍里才能有这个新认识与新发现。”在教学活动中, 学生往往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会产生多元的感受和独特的体验。教学不只是一种讲授, 更多的应该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与感悟。教师要善于驾驭课堂, 通过启发、讨论、对话、读书指导等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在“导”上下工夫。课堂上要围绕相关联的、有价值的话题展开平等的碰撞交流。其实, 对有价值问题的巧妙设计, 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讨热情、思维快感和对语文的兴趣, 且常常会闪烁出意想不到的智慧火花。

上一篇:AC/DC开关电源下一篇:经济新闻报道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