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人的教育

2024-09-29

回归人的教育(共5篇)

回归人的教育 篇1

漂亮的婴儿车里, 一个粉嘟嘟的小天使正在酣睡。然而, 其身畔却静立着一块醒目的纸牌:高考倒计时6574天。请原谅, 作为一名普通乡村学校的一线教师, 在面对网络上这样一幅“搞笑图片”时, 我却实在笑不出来, 反倒内心震撼, 由衷喟叹。

当高考成了应试教育机制下横扫华夏、无可匹敌的“金箍棒”, 当类似“提高一分, 干掉千人”、“只要学不死, 就往死里学”的雷人口号成了响彻云霄的励志宣言, 当新华社记者将亚洲最大“高考工厂”有图有真相地推到你我眼前, 当神州处处上演全民让路、警车开道、带枪“护航”的纪实大片……那之前所谓的“素质教育”、“心智教育”便无可遁形地显出了“伪”或“假”的本来面目。有道是“假作真时真亦假”, 非常态、非理性与非本真的教育, 让慧眼独具、善察敏思且笔耕不辍的梁好痛心疾呼:让学校成为真正的学校, 而非应试机器的加工厂;让我们关注每一位学生, 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让学生在成才的同时, 更能成人, 成为一名真正的“大写”的人!

梁好在《回归真教育》中列举的一桩桩教学事件、教育现象, 几乎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司空见惯的。但难能可贵的是, 梁好并非如大多数人一样熟视无睹, 两耳不闻眼前事;或一笑了之, 今朝有酒今朝醉。梁好会主动关注, 积极参与:或迎难而上, 深入探究;或反求诸己, 见贤思齐;或犀利针砭, 秉笔直书——《总有一粒种子会开花》、《给学生努力去够的机会》、《名校的气度》……从“草根”教师到教研员、专职督学, 散发着油墨馨香的一篇篇教育文章, 见证了梁好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对教育理想的追求, 以及从未停止的成长与进步。

文章有长短, 教育无小事。如果梁好仅是就事论事, 发个牢骚, 混个虚名, 那样的随笔或时评自然会落入“人云亦云”“为文而文”的陈窠。梁好的匠心独运处, 在于其多以故事的形式阐释教育之理, 抒发教学之悟, 巧论管理之道, 并且删繁就简, 过渡自然, 不仅轻松地化繁难为浅易, 亦如风行水面, 在读者、同行们的心湖中激起层层共鸣的涟漪。此外, 梁好善于借喻造境, 看似寻常, 看似琐碎, 看似细微, 经梁好一引用、一整合、一创设, 故事便生动起来, 鲜活起来, 温暖且深蕴力量。譬如“庄稼、种子”之喻, “鱼缸、大海”之喻:譬如“跟摄影师学‘专业情意’”、走出‘毛毛虫怪圈’”、“发现每个孩子的‘五角星’”, 等等。

陶行知先生曾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个“真”字, 便是教育的真谛”所在。若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尺依然是分数, 若家长及社会对教育、对学校、对教师的满意度依然取决于升学率等, 那自然是教师的悲哀、教育的悲哀、家庭的悲哀与社会的悲哀。梁好通过五辑佳作, 敞心扉、坦真情, 以一腔赤诚热切呼唤教育正能量, 希冀教育回归本真, 回归科学之轨。可以说, 一则故事, 便是一次深刻反思;一次反思, 便是一记震耳警钟;一记警钟, 便是一回灵魂洗礼。而这一切的基础, 自是其十年如一日的潜读细研与勤学乐思, 对语文教学名师课堂的亲身聆听与真实体验, 以及梁好自己积跬步、汇小流, 躬耕实践与积累总结的结果。

《回归真教育》读完了, 但它带给我的思考远没有结束。愿我们每一个有良知的教育人, 都能守住一颗教育初心, 做最真实的自己;远势利, 摒功利:不为浮名所惑, 不因受挫而放弃。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合力, 祛疴除弊, 教育自会早早回归健康常态, 回归科学理性, 回归本真之道。

回归人的教育 篇2

邵 明 祥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都有过彷徨,也有过收获,但我们更多的是在反思。如何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拓宽认识,提高成绩,发展能力呢?鲁迅先生在《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这样说过:“本位应在幼者,却反在长者;置重应在将来,却反在过去。”我将之引申过来,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我觉得应该让我们的教育教学回归“本位”,可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完善和实践: 1.强化知识“本位”

知识本位,即在知识选择上特别重视学科本身的逻辑和结构。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唯书本论,课本上有什么我们就只讲授什么,应该既加强知识间纵向联系也要进行横向比较。根据知识教学的需要我们可以对书本上的例题进行改动,为知识教学和学生的知识架构服务。如: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中的例6和例7,这两道例题中都包含有两个小题,但这两个小题在教学时总是感觉不是很流畅,于是我把其中的两个第一小题与两个第二小题重新进行了组合,并归结为被除数中有0的除法竖式和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要商0占位两种类型,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另外,对于课本上没有明确命名的知识点,我们可以进行适当的命名,只要利于学生理解就可以。如:在四年级我们学习统计图时,有一种初始值与其他每格代表的数据不一样的统计图,学生在叙述起来总是觉得别扭,于是我把它称之为“压缩式统计图”,对于这一点我已经与人教社的丁国忠老师进行了交流,他也给予了认可。2.落实课堂“本位”

我们都知道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一节好的课堂不是热热闹闹,而是实实在在,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收获。因此,我在确定教学密度时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前提,并及时捕捉教学中的反馈信息,提高教学效率。面向全体学生,按照大部分学生的实际水平来授课,但每个学生在学习上又各有差异,这时就要通过研究反馈信息,及时掌握情况,采取不同的矫正、补救措施,因材施教,以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整体提高。对于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很重要,后面我还要与大家交流分享一个小案例。3.突显学生“本位”

学生本位强调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参与性。对于这一点我们在备课时要特别注意,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法都离不开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学生需要什么,学生的智力水平等,是我课前、课中、课后都要考虑的,课前进行预设,课中进行实施交流,课后进行回顾反思。

另外,教学中促动学生主动发展的内因,使其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也是一个有效的手段。在每学期的期末复习阶段,我都要学生经历一个“报标、论标、修标、验标”的过程,让其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最后的考核成功感。还有对于作业处理,我一直采用“老师我不会”这种方式,学生对于不会的作业只要写上这五个字,就算合格完成,这样老师可以获得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反馈。4.健全教师“本位”

教与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教师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应该能有效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亲其师,信其道”,当学生非常喜欢你的时候,一定会特别喜欢上你的课,当然,这个“亲”的缘由肯定不是靠表面上甜言蜜语“哄”得学生开心,也不是靠简单的小技巧、华丽花哨的表演吸引学生眼球,更不是天天挂在嘴上的“我都是为你好”,而是老师所具有的较高的专业素养。在我们小学数学界有许多名家通过自身的努力实践,走出了一条条小学数学教学的阳光大道,如:素有南许北徐之称的许卫兵、徐长青老师提出了“简约数学教学”,华应龙老师提出了“容错教育”等,但我要说在我们的教学中“拿来主义”不可取,我们要学会“悟”,悟出这些名师对于课程标准的理解、对于教材的把握,以及对教学技术和手段的恰当运用、对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需求的理解,结合自己的实际,潜心钻研,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羊肠小道”。5.合力教育“本位”

教育过程我的理解是无形在有形中游走。单纯的学校教育是不够的,合理的利用家庭和社会教育,形成教育的合力是收到良好教育效果的有力保障。在工作中,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可以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获得成功,我们常说的“人熟是一宝”就是这个道理。下面与大家分享一个我真实的教育案例《一次善良的暴力教育》。(略)

回归人的教育 篇3

是的,我最害怕这一生,在教育里,越是走下去,越是觉得脚步的犹疑与迟重,筱敏那句话始终呼响:“那些‘坏人是怎么‘教育出来的!”

复旦大学前校长杨玉良就当下教育,在2010年的时候就说到:中国大学精神虚脱。是的,看重即时利益成为当下教育的一个症结:升学率是校园网上最喜庆的年度大餐,是学校向社会交代的最丰实的业绩,是我们在家长那里最引以为乐的小苹果。教育,更多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可标的的产业,教育行为更多表达成为一种合格产品的生产行为,产品流放市场后,事不关己。

这是否是“对”的教育?物质器用与短期实利之外,有谁来思考、维系和传承可能的未来?教育,是助人“生存”,还是助人“存在”?

2014年8月9日张维迎教授在“财知道·智友会”第二期上发表演讲:“99%的中国人不把自己当人看,亟需启蒙”。是的,生存,苟且是一种状态,清醒是一种状态,高扬是一种状态;从混沌而欲望的本我,到现实理性的自我,到至高至善、抵达理想的超我——教育,在何处作为?

面对这样的结果,我们是否应当在获取分值之外,来思考一下分值以外的问题:我们的教育过程是否基本合理?我们除了从升学数值上、还应该从什么意义上来衡量这个合理性?我们教育出来的孩子是否精神独立、人格美善,足以支撑他在以后的人生中达成自我实现?他们是否适应现代文明,并对现代文明有所作为?

这样思考并非是毫无意义的,人活在世界上不可能没有终极诉求,我们今天的教育之所以是乏力的,就是因为我们的教育行为遵循着分数法则而不对这个终极诉求有所思考有所回应。我们的眼睛向下,匍匐在地,“生存”,把我们彻底击倒了,我们逡巡在当下物质的饥渴里,养成了惯性,忘了去慰藉、建构我们的内心,终于,再多的物质堆积,再多的身体狂欢,也不能给我们片刻的安宁,我们成为荒野游魂,找不到归属,找不到存在感,找不到生命正确的打开方式。

而为人师的我们,面对生存,又何尝不是一副惶惶然不可终日的状态?可能企望这样的我们,去实现教育的启蒙?

这是一个坐立难安的时代,如何来安顿我们自身惶急不安的身体与灵魂?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这是陈寅恪撰写的王国维纪念碑文,也是读书与治学的规训:“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明心见性,认认真真,干干净净。这,就是书生的气象。

无论是学的一方,还是教的一方,都需有这样的书生气象。书生气象,不是制造器具的匠气,而是赋予器具以意义的精神;器具总会消失,而精神会创造出新的天地。五四一代,自称拥有35个博士学位的胡适之,开创了白话文时代。精通十几种语言的陈寅恪,与梁启超、王国维并称“清华三巨头”,从而开启“基本观念,是想用现代的科学方法整理国故”的清华新时期与人文科技的民国。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改造旧中国、建设新中国的“路向”的“中国最后一位儒家”梁漱溟,一生不断追求的两个问题:一是人生问题,即人为什么活着;二是中国问题,即中国向何处去,用自己的人文天下的理想,践行了一条善其身、济天下的大学之道。不唯如此,书生气象,乃可以立法与立命:苏格拉底以其一死确认了法的精神,为古希腊法治文明奠基;耶稣之死则显示了复活的奇迹,向人类预告了救世主的来临,确立了希伯来宗教信仰的根基。在这法治和信仰的基础上,敷演出了后来的欧洲文明。

书生气象何以可为?王阳明用兵,一生无败,他说:兵法之本,在于立心。立心以“定”,而有主体性;立心以“慧”,而有能动性。而心学,立定本心,打开慧门。“知行合一”,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完全打开。用兵有什么术!只要学问纯笃,养得此心不动,就是术,胜负在“此心动与不动之间”——这番逻辑,就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最好诠释。这也就是2014年8月22日的《中国青年报》专题文章所说的“理想的教育不会把人改造成工具”。

这是教育应有的清明。

有必要在此重申终极诉求的基本内容。

早在上世纪60年代,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一书中,把人类历史的载体确定为“文明”,把“文明”作为考察人类历史的基本单位,并认为文化是一个文明社会所特有的精神活动的总括,任何文明的运动过程本质上都是精神的提升与衰退的过程。而在上世纪之交,章太炎先生更早关注到在西方物质实利之外推动人类进步的真正力量在于精神的力量,并力图于知识和物质文明之外,寻找一种宗教的、精神的力量来增进道德、推动革命。“精神力的培育”“价值体系的建构”,这在人类学与历史学上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但这话题却并没有在今天我们的教育那里得到应有的回应。

因之,从人的终极诉求意义上说,今天的教育者实在、也尤其不必欣喜得到什么,而当去敬畏消失和即将消失的东西,去看到那些消逝并有所思考,在思考中建立有关“人”的课程价值。看重学业成绩的得失,本无可厚非,上海洋泾中学校长林海林老师——之前曾任过地方教育局长、大学教授,他直言不讳对升学成绩的追求,但也提到升学成绩一定不能作为我们终身学习的目标,而是一个必要也是最基本的基奠。是的,升学成绩终究难成其为终极价值,因而也不能构成可传承的意义;而一个只懂得止步于学业数值度量衡,却不懂得思考、懂得“人”的度量衡的教育时代,一定不能称作是进步的教育时代。

一个独立人格、自由精神的真正的人所具有的品质是怎样的呢?哲学与心理学家弗洛姆说,就整个人而言,肉体的诞生之后,人的诞生过程仍在继续,人的整个一生不是别的而正是诞下自己的过程。这种诞生,即是指精神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应当是一种助产术,帮助每个人认识到自己生命的需求,并使之得到满足与维护。

不管现在我们正在做着什么,以后将会走向哪里,都要去想一想“教育的责任”这个问题,因为我们花了太多的时间在教育里“生存”,这个生存,教的一方和被教的一方各自将怎样来负责?

怀特海说:教育的目的——生命,生活,生长。谨奉前训,我当谦卑于我的教育身份;并因为这样的谦卑,审慎于我的教育行为——我希望我为学生打开的这扇门,更可能是一扇通向无限可能无限自由之门,一扇面对生命此在意义与未来意义之门。因之,我坚持我的“精神语文”之路,坚持以反思的姿态面对教育。我相信,精神的真实、独立、超拔、创造,在局限中寻找可以走向的自由之维,这是一个教育者应有的觉知。我知道,因为这种独立思考精神的坚持与突围,教育者几乎就是那悲壮的西西弗斯,冲破群体的围蔽,引领被教育者去行走真正属于自己的自由之路,去面对自己的灵魂,拷问存在的意义,这是他此生的命运,也是智慧。

倾听 让教育回归教育 篇4

1. 氤之以爱,氲之以心。

马丁·布伯说:“一切真实的生活乃是相遇。”相遇是赤诚相见,不带任何杂念。视对方为工具、手段与对象的“交往”是浅薄的,又岂能与对方在灵魂深处相遇?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与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它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教育需要触及人的心灵,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及到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就不成其为教育。”最远的“教育距离”就在身边却彼此相隔。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才是真正的教育。《庄子·人间世》道:“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因此,倾听更重要的是一种心心相惜、一种心领神会、一种感情倾注。夏丏尊说:“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不成其为教育。”倾听,须臾“氤之以爱、氲之以心”以濡染。上德若谷,甘处谷底,才能把教育托举得更高一些;上善若水,宛若深潭,才能让孩子啜饮生命的甘泉。当爱的芬芳弥漫,才能让学生在寂然无声的浸润中获致心灵的安顿,在“天堂不远处筑起自己的小屋”,才能让教师在“大写的人”的书写中捕捉属于自己的“春天”,缔造“第56号教室的奇迹”,敏锐地把握学生学习的脉动,静心地捕捉学生认知的差异,积极地创设思维碰撞的情境,有的放矢……爱,就在理解的尽头。于是,当倾听成为一种关心情愫和爱的絮语时,就不再局囿于“耳朵”或听觉,而是弥漫于人的整个身心——关爱、关切、关联……

2. 屈己之先,尊人之见。

诗哲泰戈尔说:“不是棒槌的敲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如此光彩亮丽。”教学,作为“我—你”“在场的相遇”,是“敞开”与“接纳”、“承认”与“包容”,是相互理解与自我生成,是寓于“生活深处”的高峰体验。灵魂不应束之高处,教育不应“爬梳剔抉”,“兼容并包”才能呈现“万紫千红总是春”的胜景。因此,倾听,须臾“屈己之先、尊人之见”以延宕。“尊重每一个学生的认知与表达的个别性,交流每一个学生的形象和思考的个别性,开拓课堂语言的多样性、多层性。”康德说:“一个人只有当他尊重、热爱所有的人性与自由,同时自己的自由与人性也受到所有人的尊重、热爱与支持时,他才能真正成为一个人。”费孝通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尊重差异的教学才会产生真正的学习。而倾听“让教室里的学习成为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尊重、每个学生都能放心地打开自己的心扉、每个学生的差异都能得到关注的学习。倾听,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法,并与之心心相印。教师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润泽的教室。”“关上教室的大门,教师就是国王。”“屈己尊人”、“民主内生”的教学“微改变”,恰如滋润人心的化雨春风;无论学生的水平如何,都体验着被尊重的感觉,都饱含着说的勇气和冲动,都期待着“可以跳摘的苹果”;克莱蒙·马修式的胸怀、包容与理解,恰如一缕阳光直射“池塘之底”,盼来了“放牛班的春天”。

3. 洞以机敏,察以智变。

倾听学生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很多教师并不缺少倾听,但他们只是摆出一副倾听的姿态,仅仅是用“耳朵”听声甚或“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对学生的发言不置可否,未能让学生的声音在自己的内心激起哪怕是微小的涟漪。与其说他在倾听学生,不如说是在倾听自我。这种以己度人式的倾听对教师、对学生、对教学又有何益?当教育进行时,“生命”不在场,学生的声音被拒斥、遗忘和漏听,教师对回荡于他四周的生命之维也就充耳不闻了。要知道,学生的自然天性和潜能不是等待成人挖掘的宝藏,而是主动寻求生长发育的精神种子。因此,倾听须臾“洞以机敏、察以智变”以“耳治”,以自己的身体语言和情感去与学生的动作和起伏的情感共振。杜威说:“教师不仅要感受儿童用文字表达出来的意义,而且要注意身体所体现出来的各种理智状况,如思想状态、认知理解等。”言有尽而意无穷。教师应秉持教学机智,俯下身去,察言观色,用倾听触摸不言之声,把隐藏在沉默背后的声音转化为语言,洞察课堂上稍纵即逝的教学契机。如,从学生微妙的表情变化中、喃喃的低声细语中、细微的肢体动作中,读取其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对学习参与的程度、对学习方式的体认,进而不断调整教学活动,而非沿着预设毫无顾忌地“潇洒走一回”。

《落叶归根》:回归人的本真 篇5

关键词:根本诚实守信

“落叶归根、入土为安”,这是深深扎根在传统中国人心中的朴素观念,然而在异乡打工的老赵为了完成工友最后的心愿——“落叶归根、入土为安”,毅然千里迢迢.背尸还乡,而在护送工友落叶归根的旅途中,也让我们找到了人的根本。

“人无信不立。”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然而当今社会市场经济的背景下,金钱成为构建社会关系的最终和最切实的桥梁,它深深地冲击着传统的人与人之间靠感情维持的关系,为了更多的攫取利益。背信弃义、坑蒙拐骗屡见不鲜,诚实守信倒显得迂腐傻气不合时宜《落叶归根》中老赵帮抛锚的汽车推车,汽车发动起来后却一溜烟跑掉了,完全不顾刚才说的让老赵搭一段车的承诺,气得老赵只有骂他“缺德带冒烟”;工友死了,老板大发善心,然而给的那五千元全部是假钞;路边小店一顿仅用以果腹的饭菜,却被讹去600元,你想理论,就围上了一大帮青壮小伙子:献血车旁边有“血头”非法买卖血液:公路边随时有可能出现的劫匪;小旅馆里的偷窃。在这样一些人充斥的社会里,老赵的信守承诺,带给我们无法言喻的感动。东北农民工老赵与重庆民工刘全有,在深圳一起打工四年,结下了很深的友情。刘全有在打工期间因饮酒过量引发心脏病死亡后,老赵因与刘全有约定在先,保证刘全有能落叶归根入土为安,因为联系不到他的家人,于是自己决定想方设法也要把刘的尸体运回他的老家重庆。这几乎是一个荒诞的承诺,作为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老赵没有钱、没有可利用的资源,有的只是一颗仗义之心,一身用不完的蛮劲。老赵就这么或背着,或拉着,或滚着。或奔跑,或气喘吁吁,一直走到重庆。无垠的旷野下,蜿蜒的公路边,老赵的身影,蹒跚、渺小、孤独,他被劫过、被偷过、被讹过,历尽千辛万苦。他只有一个最单纯的想法,就是实践自己的诺言。这样的义举,甚至赢得了“上抢天,下抢地,中间抢空气,有钱的拿钱,没钱的借钱给”的劫匪的尊重。“他们的想法可能跟现代人的东西格格不入,但也许就是这个人身上的这么一点执著、承诺、信誉,让我感动。”导演张扬说。在利字当头的今天,肝胆相照的友情还有吗?在老赵千里背尸归根的路途中,带领我们看到了人之为人的根本:一腔情义。若把人比作树,那么诚信就是其赖以生存的根,失去这根,它就会失尽其青翠和灵性,无以立足,沦为一根没有灵魂的腐木,行尸走肉般的苟活。

囊中羞涩、赤手空拳的老赵要把工友的尸体送回千里之外的故乡,一路上困难重重,但老赵从不曾抱怨,总是积极的想办法,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他把老王伪装成醉鬼,混上了长途汽车:为了在路上拦车,把尸体假装成急救病人:要解决吃饭的问题。他到别人的葬礼哭丧;要掩盖尸斑。他请发廊女为老王化妆:要解决钱的问题,他去卖血。每当他解决一个问题,他就会发自内心的快乐起来:老人为他做了一辆小车。免除了他的背尸之累,他拉着小车欢快的跑了起来,甚至还和牛车赛跑,他得到一个废弃的轮胎,把工友的尸体放在轮胎中,他滚着轮胎,哼着军歌,迈着军步,雄赳赳,气昂昂,好象是个威风的将军,当他搭上车后,他开心地唱起“路边的野花”;当他坐在飞驰的卡车的货堆上,旁边是死去朋友的尸体,他竟然诗兴大发,抄起尸体戴的墨镜,发自肺腑的朗诵诗歌“我多么快乐”。他时时感受着生活的美好,体会着生活的快乐。他身上洋溢着蓬勃向上的生命力。积极乐观的情绪,一路辛苦,却能苦中作乐。快乐人生是每个人从懂事的时候就把它当成一生的追求和向往,但曾几何时,快乐成了稀缺物质,离我们越来越远,虽然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越来越不开心了,越来越感受不到快乐了。物质拥有的同时带给了我们更多的不安全感,拥有的越多,害怕失去的就越多,防备就越多,轻松快乐的感觉越来越少。得到的同时,我们也失去了一些珍贵的东西。老赵让我们看到,其实快乐来自于简单,想要的东西越少,快乐就越多。“多则惑,少则明”。老赵挣扎着生存在社会最底层.最基本的衣食都没有保障,可是他在得到一頓饱饭或者搭到顺风车之后,就很知足.会感到快乐。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面对这样那样的困难,就应该积极面对,乐观前行。

影片中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开手扶拖拉机的,养蜂人夫妇,发廊女,拾荒人,他们都是穷人,但他们有一颗热乎乎的心肠,有着善良而美好的人性,在别人需要的时候搭把手,给予无私的支持:开手扶拖拉机的看到路边有人求救便毫不犹豫的搭救.并且帮人帮到底;发廊女对老乡的请求义不容辞:孤寂的老人帮忙做的小车。他们更看中的是人本身:拾荒人卖血也要卖干净的血,不能害了别人,养蜂人,为了毁容的妻子能快乐的生活而辞职,到远离人群的地方养蜂,粗茶淡饭风餐露宿却踏实温暖-老赵并不把工友当作一具冰冷的尸体,他屡次和他说笑。唠嗑。在麦田里.他找不到尸体就叫起了他的名字,甚至他还担心把尸体摔疼了,这看似荒诞,实际上,他根本没有把他当做一个死人,他们之间的感情还在旺是这些如大地一般朴实、毫不起眼的小人物身上依然葆有人应该有的朴素、善良的美德,焕发出耀眼的光芒,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祖祖辈辈相传下来的血脉,传统文化的美德存在于这些没有接受过多少现代文明熏陶的老百姓当中,尤其是在利令智昏的今天,他们就更让我们感受到人的温暖。而那些衣着光鲜、体面的人却往往冷漠无情,他们或者袖手旁观,或者群起而攻。举手之劳都不肯付出。面对劫匪大气不敢出的乘客们,一旦知道他们跟死人同车时。他们没有一个人感谢老赵的仗义替他们留住了被抢去的财物,而是毫不留情地把他赶下了车子。由于塌方堵塞了交通,纷纷从车里走出来的人们,看着背尸的老赵,他们好奇、不解、看着热闹,但没有人施以援手。而一辆一辆开着小车的有钱人就从苦苦等待援助的老赵身边扬长而去。这似乎在告诉我们商业社会对人的异化,人性会随着物质的丰富而远去。他们看似光鲜、体面。实际上他们是远离了人的根本的可怜虫。

上一篇:简约知识下一篇:培养学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