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教育下声乐教育

2024-09-19

审美教育下声乐教育(精选9篇)

审美教育下声乐教育 篇1

摘要:民族声乐艺术是在汉语言发音的基础之上, 结合众多演唱技巧所形成的演唱艺术, 在我国源远流长。它声情并茂、字正腔圆、神形兼备、唱表结合的风格和技巧, 使得民族声乐具有独特的魅力。分析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将其运用到审美教育, 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民族声乐艺术,审美,演唱技巧

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历史悠久, 它是在汉语言语音特点的基础之上, 以民歌演唱为主体并以行腔韵味为特长, 与形体表演浑然一体的情、声、字、腔、味交相辉映的综合性演唱艺术。声情并茂、字正腔圆、神形兼备、唱表结合, 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殊的技巧。

一、字正腔圆

民族声乐的第一个特点是字正腔圆。字正腔圆作为歌唱的基本要求和美学标准, 在传统音乐理论中早有记载, 清代徐大椿所作的《乐府传声》总结道:“字若不真, 曲调虽和, 而动人不易。”字正意为字头、字腹、字尾三个部分的读念要准确, 包括出字、归韵和收音都要准确无误。在演唱中, 吐字时出字、归韵、收音要鲜明, 只有这样才能使观众通过演唱对歌词有明确的概念, 激发观众对唱词的理解和共鸣。腔圆, 指演唱者的音质要干净而纯朴, 音色优美而圆润, 高低声区的声音要流畅, 还要有一定的共鸣度。

准确理解作品, 包括对歌词的内容、情感表现、曲谱风格、节拍和润腔特色的总体把握, 然后以优美而圆润的声音, 充沛而准确的情感, 清晰的吐字和浓郁的风格, 细致的处理来完成作品的演唱。在我国传统戏曲的演唱中, “字”与“腔”的关系是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的, 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曾经说过:“唱腔不能给字音锁死, 字音也不为唱腔所破坏。”这句话非常准确地解释了“字”和“腔”的关系, 可以说是对“字正腔圆”的一个准确注解。

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主要是建立在汉语言发音的基础之上, 语言和音乐浑然一体。汉语主要是由单音节词构成的, 每一个音节包含着声母、韵母, 每个字或音节又有不同的声调, 所以在演唱时, 歌词的字调影响着曲调的发展趋势。同时, 声调的变化又要符合乐曲的内涵和意境, 这样才能使“字”与“音”表达完整统一。因此, 曲调在与字词调结合时, 不同唱腔总是受词意、乐意的影响, 而使腔调趋于多样化。声调是我国语言所特有的, 它不仅能够增强语言的韵律感和音乐性, 而且在演唱中能更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在演唱时往往要求曲调与声调一致, 于是要在歌唱中加入大量的装饰音, 即“润腔”唱法, 形成了“音腔”式的曲线运动状态, 使语言的情感表现更加细腻和丰富。腔由字生, 字由腔托, 字正腔圆, 是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审美的最高准则和根本特征。

二、各民族声乐的融合

我国领土幅员辽阔, 民族众多, 各民族都有各自的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 因此各个地区的民歌、曲艺、戏曲的唱法有着鲜明的特色。例如云南民歌的纤细委婉, 藏族山歌的豪放宽广, 东北民歌的热情豪爽, 新疆民歌的热烈欢快, 江南小调的秀丽柔美, 内蒙古民歌的辽阔浑厚等。

在我国民族声乐歌坛里, 由于歌唱者各自的嗓音音色、性格气质及艺术修养的不同,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如我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何纪光, 自幼受民歌熏陶, 曾向民间山歌手学会了高腔山歌唱法, 后师从著名声乐教育家王品素先生。何纪光在充分保留高音色彩的基础上, 借鉴了美声唱法的优点, 既掌握了演唱不同类型歌曲的技巧, 又发展了真假声结合、刚柔相济, 具有中国民族气派的独特唱法。他在其演唱的代表曲目《洞庭鱼米乡》里, 运用了独具一格的高腔唱法, 声音高亢辽阔, 中高声区音色变化自如, 其独特的演唱风格使歌曲的意境得到了升华。

三、情为声之本

歌的美就在于歌声中所表达的艺术家内心世界那种最深挚和最富于感染力的感情。自古以来, “情”一直贯穿着我国的艺术创作和艺术表演的审美思维中, 一直照耀着我们民族声乐发展的道路。我国先秦至汉初音乐理论名著《乐记》曾提出“大凡人之感于事, 则必动于情, 然后兴于磋叹, 发于吟咏, 而形于歌诗矣”, “情动于中, 故形于声, 声成之谓之音”, “感人, 合者, 莫大于情”。这些精辟阐述, 说明我国古代音乐理论非常重视情在艺术创作和表演中的重要作用。

情与声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 是完整的音乐形象, 二者缺一不可。掌握丰富的声音技巧, 完全是为了以声音技巧的全部魅力去表现深刻的内容, 塑造感人的艺术形象。没有一个成功的艺术家是不善于表情的。老一辈歌唱家郭兰英演唱的《绣金匾》, 就具有震撼人心的情的感染力, 她那种从真挚的感情中迸发出来的动人歌声沁透肺腑, 铭心刻骨, 当她演唱第三段“三绣周总理, 人民的好总理”时, 感情深沉, 眼含热泪, 引起人们强烈的情感共鸣。如果没有对总理的深切怀念和热忱爱戴, 怎会唱出如此大的感染力!尤其是唱到最后一句“我们热爱您”时, 感情充沛而热情, 音色饱满而有力度, 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民族声乐艺术是在继承和吸收传统的戏曲唱法、曲艺唱法、民歌唱法精华的基础上, 并且借鉴了美声唱法的科学训练方法, 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科学的混声唱法。民族声乐艺术可以说集各种唱法之大成, 声音表现技巧丰富而又独特。润腔美则是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美的重要构成因素。在民族声乐艺术美的创造中, 润腔成为了判断声乐艺术是否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重要标准。

早在元代燕南芝庵的《唱论》中就曾讲究“温替”、“撷落”等润腔内容。所谓“温替”即指装饰, “撷落”则指长音时有种种不同歌声的迁回。明·王骥德《曲律》所谓“乐之筐格在曲, 而色泽在唱”, “色泽”就是指行腔中的润色作用, 它以情为中心, 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 以各种手法对曲调进行润饰, 以弥补其表情之不足, 促进词与曲的和谐, 丰富音色的表现, 展示唱腔的意境。

在民族声乐艺术中, 润腔大致可按表现风格和技巧分为“气质性润腔”和“色彩性润腔”两大类。气质性润腔是以突出音乐个性、气质为主的音乐表现手段, 主要体现在速度、节奏、力度的变化方面。其中速度在音乐中的意义是与音乐形象的特点紧密相联的。不同的速度表现不同气质和思想情感。如《兰花花》是一首陕北传统民歌, 它采用分节歌的形式, 一般为八段歌词, 词曲在结合时往往因情节和情感变化而受到影响。为使歌曲内容和叙事性的人物形象更完美地表现, 作曲家王志信根据原词曲, 在保持原有音乐风格的前提下, 在曲式及结构、速度与节奏方面进行了新的布局。该曲共分为五大段, 各段由于情感表现不同, 它们的速度、节奏均有变化。例如, 第一段速度为中速, 节拍为4/4拍, 语调亲切, 行腔舒缓, 赞美聪明美丽的姑娘兰花花, 突出其人物形象。第二段的速度比第一段要慢一倍, 节拍为2/4拍, 调性也有变化, 音乐色彩使人觉得沉重压抑。第三段速度为快速。第四段速度为摇板, 节奏较自由, 紧拉慢唱, 节拍为4/4拍, 表现了兰花花奋力抗争的可贵精神。第五段音乐是第一段音乐的再现, 表现了兰花花冲破封建势力, 终于和心上人团聚的美好情景。这五段音乐通过速度、节拍、节奏及力度的变化, 突出了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 使人物形象生动感人, 热情歌颂了一个封建社会的叛逆女性, 引起人们内心强烈的情感共鸣。色彩性润腔即为适应歌唱语言的需要或表现某种情感而增加的装饰音, 是一种“花奏”、“夹花音”的演唱方法。装饰音润腔发挥了修饰与润色语气的色彩作用, 它使旋律婉转起伏、迁回缭绕、血肉丰满、韵律和谐, 增强了细微末节的情感变化, 丰富了行腔的抒情色彩和感染力。装饰音润腔主要有波音、擞音、滑音等表现技巧, 每种装饰音各有其特点。如倚音十分轻俏、甜美, 波音显得活泼、敏捷, 回音柔和、委婉, 颤音滚动似银铃, 直音开阔、豪放, 滑音连贯、圆滑, 都对旋律起着装饰美化作用。波音又分为上波音、下波音、复波音与下复波音;擞音是一种表现力很强的装饰音, 它分为上擞、下擞、快擞、慢擞、长擞、短擞, 先直后擞或先擞后直等。

民族声乐的魅力, 孕育了众多优秀的歌唱家, 他们对于情、声、字、腔的要求, 有其独特的规律和鲜明的个性, 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 也造就了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百花齐放、千姿百态的繁荣景象。

参考文献

[1]霍玉魁.浅谈中国传统戏曲的群众性、艺术性、国粹性[J].齐鲁艺苑, 2001, (1) .

[2]王忠.我国唐代声乐艺术的发展状况[J].齐鲁艺苑, 2001, (4) .

[3]石险峰.浅论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之共性与个性[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4, (3) .

[4]戴雄.概述16世纪欧洲声乐艺术[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 (3) .

审美教育下声乐教育 篇2

1艺术教育可以陶冶情操

理性与情感对个体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感情往往通过艺术教育得以正确发展。艺术教育具有的审美功能,在陶冶人的情操和发展各人感情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审美教育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运用感性的、直观的方式,使审美个体切身体会美的标准、美的特质和美的规律。这种超越理性的观照方式,能够更加触动个体内心,从而对个体起到直接的、强烈的教育作用。个体情操的不断发展和完整,最终将促使个体间关系的和谐发展,这即是艺术教育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润滑剂”作用的最好体现。

2最重要的环节离不开艺术教育的培养

每个人都具有共性和个性两个方面,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创新往往与人的个性有密切关系。人的个性培养,需要获得方方面面的教育。在高校艺术教育过程中,注重学生感受的多样性,通过艺术教育使个体尽可能地获得丰富的独特感受,成为高校艺术教育者的共识。如果说智育和德育主要发展了人心智和德行方面的个性,那么美育则发展了人审美方面的独特个性。艺术教育的这一审美功能,促使个体在和谐的最高境界中追求“和而不同”,保持了个性的独立性。只有每个个体具有独特的审美认知,才能够达到整体的“百花齐放”,进而使校园文化建设充满生机,促使校园文化建设成为生动的而非呆板的、独特的而非随波逐流的、内容丰富的而非单一的发展模式。

3艺术教育可以促进人的心理健康

审美教育下声乐教育 篇3

關键词:声乐 美善合一 韵味美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审美观,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同样依赖于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中华民族文化底蕴深厚,音乐文化丰富绚烂,声乐艺术在音乐文化的发展长河中尤显光彩夺目。中国很早便有“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之说,强调弦乐、管乐再动听,也不及歌喉美妙,足以说明古人对声乐的喜爱。纵览中国的音乐发展史,从春秋的《诗经》《楚辞》,唐代的歌舞变文,元代的散曲说唱,明清的民间戏剧,无不以声乐为主,声乐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地位不言而喻。从中国传统文化审美特征来看,声乐艺术最显著的审美观与传统文化中的“美善合一”、“和谐统一”、“清新简淡”、“韵味美”相契合。既显示出了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特色,又具有强烈的音乐艺术感染力。本文从“美善合一”、“和谐统一”、“清新简淡”、“韵味美”四个角度探析传统文化审美视域下的声乐审美观正是对传统审美理想的尊崇与传承,也是对中国声乐审美观的再思考,对声乐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美善合一”的声乐审美观

在中国传统的音乐文化审美观念中,往往将音乐与道德关联起来。最早可追溯至音乐美学萌芽期,这一时期为正处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春秋时期,这时社会为大变革阶段,音乐实践也随之发生着改变,音乐由经验逐渐上升为理论,人们对音乐的优劣、美丑也有了最初的评判标准,最常见的审美标准为“平和”、“和平”,将“德音”(表现德行的音乐)视作最好的音乐。儒家音乐美学奠基人孔子的音乐审美思想为“尽善尽美”,其中,即对美和善进行了区分,同时又肯定了美与善的相互补充后的“美善统一”,将其视为最完备的音乐审美标准。孔子在对《韶》乐进行评价时,认为《韶》乐不仅具备美的形式,同时包含善的内容。孔子将善与美看作音乐艺术的最高形式,而儒家音乐美学观念的成熟则来自于荀子,荀子认为人的善是后天习得的,恶则是生来俱来的,他从功能的视角对音乐中的美和善作出了肯定,荀子认为音乐“善民心、感人深、移风易俗”,并将其看作“治人之盛者”。荀子主张用道德引导人们欣赏音乐,可带领人们感受音乐之美与善。

在儒家的音乐审美观念中,强调的是音乐的教化效用和社会功能,然而“美”属艺术,“善”为道德,音乐中要想达成“美善合一”的审美观念有赖于音乐结合文学的声乐形式,这是由于歌曲中的歌词能限制其中的道德内容。而声乐则是“美”与“善”结合后用以教化引领人们的最佳方式。在古代,音乐往往带有“教化”、“引导”等功用,因而在其审美观上便显现出浓郁的政治色彩。另外,声乐艺术作为抒情性较强的艺术门类,其抒情性即反映在音乐之中,同时也表现于歌词之中。声乐作为抒发感情的重要艺术形式,若完全受缚于“礼”,则在一定程度上有悖于声乐艺术本身的艺术特征。因此,声乐艺术应伴随着其发展在“美善合一”的基础上,被赋予更多内涵,使其更加符合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声乐艺术的审美追求。

中国古代文化较为重视“美”与“善”的统一,往往将对艺术的审美与欣赏视为教化引导、塑造人格的修养之道。千百年来,这种“美与善”始终影响着声乐艺术的审美观及其发展,成为声乐审美观的重要体现。

二 “心理和谐”的声乐审美观

和谐是美的最高理想,是艺术的共性。在艺术的创作和对艺术的欣赏上,中国惯于利用艺术显示主体的心理和谐,从而达成对人格的塑造,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沟通。同时注重审美主体的心理体验与艺术本身所传达的意境美,进而浸润影响审美客体。从古代开始,中国的艺术便注重和谐统一,要实现内容与形式、理性与感性间的诉诸和谐,古代儒道互补正是力求达到人与自然、社会之间和谐统一的美学实践。音乐是文化与自然的和谐产物,儒家文化非常注重音乐对和谐起到的积极作用,以“礼”将人的情感和行为方式纳入道德体系,以“乐”将“礼”转化为君子的文化审美和价值取向,从而实现心理与精神的和谐。这一礼乐思想将礼乐融入到人与社会的和谐之中,使之成为指导现实的行为规范。儒道皆以中庸为最高标准,古典艺术中较为重视人格与伦理的和谐,进而实现了礼乐协调,构成了和谐的传统音乐风格,同时影响了历代声乐艺术审美观的发展。

三 “清新简淡”的声乐审美观

儒家认为,音乐应平和、淡泊,道家主张恬淡、无为,认为音乐应是“淡兮其无味”。儒道所提倡的人生哲学和审美观念,影响了琴歌的艺术风格,形成了后来阴柔空灵的琴乐风格和飘逸淡雅的琴歌特色,使得琴歌琴曲多为曲淡节稀之风,琴歌旋律质朴、节奏平缓、恬静淡雅、气疏韵长,没有复杂繁琐的音乐表现手段,仅以简洁的音乐语言,清淡的旋律节奏寄托思想情趣。例如,司马相如的《凤求凰》正是琴歌的代表之一,运用骚体中参差的句式、清丽流畅的文辞,自由的音乐节奏,简淡清雅的旋律,细腻深刻的感情,整体风格自然淳朴,将爱慕思念之情进行惟妙惟肖地刻画,将爱恋之心充分地表现了出来。还有刘禹锡《竹枝词》流畅清美,曲调自然恬淡,意境深邃悠远。纵览历代琴歌不难发现,这些琴歌皆是以简单质朴的音乐语言倾诉深远的思想情感,展现的是古代声乐清新淡雅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神韵。

中国艺术为抒情的艺术,古典诗歌、戏曲等皆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通常与意境美紧密相连,因此,往往将有无“意境”作为中国艺术的衡量标准之一。在中国诗歌中,情景交融是重要的表现手法,是创造意境美的重要因素。在文学艺术上,便形成了一种诗化的美学风格,造就了传统艺术中含蓄的意境美。这种含蓄的美感要通过欣赏者对美的体味与想象、思索来获取,这种想象是艺术的想象,对意境、神韵的向往和追求,在这种意境美的影响下,对声乐艺术清雅简淡的审美追求成为音乐艺术的又一审美方向。

四 追求“韵味美”的声乐审美观

中国的声乐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积蕴,成熟的唱功技法,丰厚的理论知识,在传统的声乐宝库中有很多关于歌唱规律的见解,其中对行腔吐字的归纳成为声乐艺术的又一美学特色。“韵味”是中国传统的一种美学概念,这种美学概念,既指艺术中美的境界,又指审美欣赏中的审美感受,能激发情感共鸣,获得美的感受。歌唱是音韵美的最佳体现形式,汉语自身特点也形成了歌唱中特有的行腔咬字,在中国的声乐理论中尤为讲究“韵味”的生发。韵味成为声乐作品中独特的艺术表现力,有韵味的声乐艺术才能引起音乐上的共鸣,加强音乐表情,激发音乐感染力。

韵味作为特殊的美学特征,广泛地体现在中国传统的诗歌、戏曲、曲艺之中。从宋代南戏到明清传奇,越来越多的文人参与到戏曲的创作之中,这些创作不仅对文辞、格律非常考究,更看重其中的音韵与意境。文人创作后经艺人编演,在历代戏曲艺人对唱本、剧本的二度创作中,将生硬的文辞、格律进行打磨。使后期的戏曲作品更显光彩熠熠。艺人在演唱过程中也更加追求自然、生动与深远的韵味。长期以来,中国传统曲艺的演唱与创作从未因历史的发展以及时代的变迁而忘却对“韵味”美的追求,这种追求在对中国戏曲一代代的传承中保留,并成为窥探声乐艺术的重要美学观念,中国观众也将声乐艺术中有无韵味作为评判声乐作品优劣的重要标准。

在中国,汉民族语言最讲究声调和韵,这种特性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语言的音乐美,尤其是曲艺,戏曲产生之后,则更加细致地挖掘出了其中表情达意的功能,其中的音乐性和表现力尽显无疑,使演唱艺术可以利用这些优美的语言、多变的节奏呈现出更加丰富的情感变化,更大程度上地展现了音乐的美,同时促进了声乐艺术的发展。中国的曲艺、戏曲基于民歌演化而来,同时长期的露天表演,要求表演者在演唱时要将声音尽量送得远,咬字要更加清晰,因此,在演唱时则要注重字的声、韵、调等,从而使中国的声乐演唱更具韵味,也更具特色。

近现代以来,从20世纪40年代的秧歌运动,到以《白毛女》为代表的新歌剧的到来,中国歌剧创作逐步繁荣,并滋养了大批声乐艺术家,为中国当代声乐艺术的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代代歌唱家在声乐艺术的舞台上脱颖而出,当代声乐艺术开始继承和发展,同时在字、声、情上也从未停止对“韵味美”这一声乐艺术审美观念的追求。

五 结语

美依存于社会,并在社会中深化发展,每一种审美观念都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沉蕴积淀,而任何一种审美观念都离不开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与历史背景。中华民族特殊的文化发展历程,造就了以价值观念为基础,以民族文化为核心的审美体系。将声乐艺术放置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大视域之下分析探究其审美观念,充分遵循了声乐艺术的历史发展特性,深切体悟到声乐艺术的审美价值取向。传统文化中的“美善合一”、“和谐统一”、“清新简淡”、“韵味美”决定了声乐艺术以简单的音乐语言、和谐的艺术思想、字里行间、行腔咬字的韵味,呼唤人们对美的尊崇,对善的向往,实现美与善的统一。在以传统文化为视角,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声乐艺术审美观的探索中,声乐艺术开始逐渐完善其以美学概念为基本特征的声乐审美理论体系,不断满足大众对音乐艺术的审美需求,促進声乐艺术的前进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峥嵘:《从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审美视角论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2] 吴国玲:《文化视野下民族声乐艺术研究——评〈民族声乐艺术的文化研究〉》,《中国教育学刊》,2014年第3期。

[3] 靳相林:《浅析中国声乐审美观》,《黄河之声》,2013年第15期。

[4] 陈龙:《美学视域下的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群文天地》(下半月),2012年第2期。

[5] 郑璐:《略论民族声乐演唱技法与艺术风格之辩证关系》,《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6] 曾美良:《中国古代“美善合一”的声乐审美观初探》,《电影评介》,2008年第14期。

[7] 王铭敏:《试论声乐艺术中的美感》,《大众文艺》,2014年第15期。

[8] 赵雅芝:《声乐艺术的审美特质分析》,《黄河之声》,2010年第8期。

声乐课在审美教育的作用 篇4

声乐课是一门思想性、教育性很强的课程。健康向上的歌曲具有感召力, 可以培育学生追求真理、崇尚真、善、美的优良品质, 是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最好形式之一。歌曲是诗的升华, 每一首歌都是诗与曲的组合。古今中外每个音乐家都是怀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热爱生活这种朴实的感情来创作歌曲的。我国著名音乐家聂耳, 用音乐做武器, 吹响了时代的号角, 激励着无数的热血志士, 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奔赴抗日战场, 保家为国, 流血牺牲, 因此, 优秀歌曲的使命以其美的光芒笼罩着真理, 引导和激发着人类的心灵。

声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情趣, 净化人的心灵, 使学生的思想更加高尚、更加丰富。学生通过学习和演唱优秀的中外歌曲感受歌曲中旋律的美、意境的美、形象的美、思想的美, 丰富学生的情感和生活。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意大利蒙泰尔迪说:“一切好的音乐都是为了拨动心弦。”声乐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寓教于乐”, 学生在演唱歌曲中会很自然地联想到歌曲中所描绘的情景, 应抓住声乐作品中的情与美去感染学生, 从而在心灵深处播下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种子, 在优美的旋律当中树立起以爱为美、以德为美的思想, 这是在其它学科当中都做不到的。

声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感情世界, 有助于发展全面思维的能力。面对二十一世纪飞速发展的时代, 教育在培养创新精神, 培养创造人才方面, 肩负着特殊的使命。那么, 想象力就尤为重要了。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则是无限的, 它推动着社会进步, 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而声乐课正是一门能培养想象力的学科。例如:当学生在演唱《思乡曲》时, 会不由自主地借助音乐形象唤起对相关视觉形象、听觉形象及有关事物的联想, 让学生尽情畅想远在海外, 中秋时节望着一轮明月, 思念家乡, 想念亲人的场面, 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声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把一首歌曲演唱好, 必须做到声情并茂, 这就需要学生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 在想象的基础上把握住歌曲的情绪, 在情感、节奏、速度、咬字、力度等细节一卜加工和处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锻炼、发挥和表现。

声乐教学有助于学生记忆力和知觉的发展。在歌曲演唱过程中, 学生全身各个器官都能活跃起来, 在提高兴趣和注意力的同时, 会全身心地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 用音乐去感受、用生活经历去感受、用文化修养去感受、用意境想象去感受, 从而达到了提高记忆力和知觉力的作用。

声乐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社会是一个尊重个人创造和自我发展的社会, 更是一个强调合作、强调沟通的社会。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 教会学生热心参与、相互合作、善于应变的能力尤为重要。声乐课以其独特的优势, 将成为学生更好地与社会相沟通的有效手段, 为学生交往能力的提高和协作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途径。独唱可以发展个性与特长, 合唱可以增强合作意识, 有利于学生开朗性格和良好品质的形成, 为其将来适应不同的人际组合, 更好的参与社会竞争奠定了基础。

那么, 在教育改革全面开展的今天, 怎样在声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呢?这是我们声乐教学中所而临的重大课题, 也是每位声乐教师所要研究的重要教学任务。

首先, 教师要树立现代的声乐教学观念:教师要努力掌握新的声乐教育理论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及信息, 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 在形式上.一卜要多样化, 以人为本, 开发学生的潜能, 创造学生声乐领域里的可持续发展和培养创新人才的新观念。

在声乐课中还要以人为本, 乐中施教, 强化道德情感。声乐课是以歌唱为媒体, 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来完成的教学活动。所以, 一节课中应重点放在以下四个步骤来完成审美教育, 提高教学质量:

1. 通过教师的范唱和现代化的音响导人新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活学生的学唱心理。

2.通过生动、精练、启发式的语言, 讲述歌曲的时代背景、思想感情、音乐风格、节奏特点、曲式结构等。

3. 学唱歌曲。这个过程是对审美对象的反复琢磨, 认识和理解, 从而提高审美表现力的过程。可以指导学生关注歌曲的韵味, 为下一环节的展开做铺垫。

4. 声情并茂地演唱。

总之, 新的时代需要高素质的人才, 声乐教育也将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所突破, 充分利用声乐课的特殊功能, 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 是我们当代声乐教师面临的重要任务。

摘要:声乐课是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 是一门思想性, 教育性很强的课程。它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情世界,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因此, 教师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素质, 掌握新的教学理念, 提高教学质量。

声乐教育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篇5

一、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声乐教育的重要一环

若给声乐教育的音乐审美能力下一个定义, 笔者认为审美能力就是一种高度综合的心理能力。简单来讲, 就是从声乐艺术中认识和发现美的能力。它包括对音乐的感知力、想象力、理解力、创造力等, 主要涵盖三方面内容:一是音乐的审美趣味。即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某些对象的某些方面的主观情趣。如学生喜欢什么音乐, 不喜欢什么音乐,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音乐审美趣味, 这与个人的生活经历、社会条件、教育程度有一定的关系。二是音乐的审美想象。即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联想力和构想力。三是音乐的情感抒发。即声乐情感的运用和表达, 就是学生在演唱和聆听作品中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

对于高校的学生来说, 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应该是主要目标, 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意学生声乐基本技能、技巧的训练与运用, 还要突出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个性发展。

二、声乐教育中培养审美能力的途径

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说“音乐的本质在于对情感的反映”。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 不如说是一种情感过程———审美体验。音乐教学依其学科的独特性, 是进行审美体验的有效途径。

第一, 利用外界因素营造审美氛围。主要是指从美化环境、创设情境感受美。音乐教室是学生们的音乐乐园, 优雅整齐、美观的环境会给师生带来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影响, 唤起学生们对美的共鸣与追求。学生们在紧张的文化课后, 迈进教室的一刹那, 无不被这优美而富有艺术氛围的环境所感染, 沐浴在艺术殿堂中, 会感到身心的愉快和美好。

第二, 从教学内容创造审美想象。主要是结合学习内容感知美。教师把音乐内容中的知识点通过美的体裁、美的调式、美的旋律、美的节奏、美的和声、美的肢体等层层展现给学生们, 引导学生进行声乐作品、器乐作品的改编、伴奏、电脑音乐创作、为音乐编配舞蹈等, 不仅能提高创造美的能力, 也能在合作中感受、体验和谐之美。

第三, 从欣赏鉴赏培养审美情趣。包括对名家、名曲的欣赏, 教师良好示范的欣赏、同学之间表演的欣赏及自我表现的欣赏。音乐对人的感官的冲击力很大, 知觉的美在欣赏音乐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名家名品的欣赏会使学生感到崇高与敬仰;教师像舞台上一样的现场表演会深深地打动学生, 唤起学生美的共鸣;同学之间表演的欣赏, 能更充分地建立自信心, 发现同伴身上美的闪光点, 更好地促进情感沟通, 共同感受“美”。

第四, 从鼓舞启发实现自我审美价值。在老师的指导下, 学生对美的理解和领悟会不断加深。情感中对美的抒发、表达的愿望和激情在逐步加强。教师要把握时机, 给学生尽情抒发、表达的机会, 他们会在欣赏和赞扬声中把表现美的能力不断深入发展。

第五, 从“心随乐移”创造审美感知。想象是创造的源泉,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对创造能力的实现有着举无轻重的作用。音乐的不确定性、模糊性为学生展开想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根据标题进行想象, 就是学生依据标题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形象, 虽然各自不同, 但都统一在标题含义下;也可以想象后改标题、填标题, 这是更大胆、更广阔的想象, 这些会使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感受到美好和愉悦。

三、审美能力的培养要在艺术实践中汲取营养

美的艺术实践是实现自我发展个性的体验。不同层次的艺术实践、艺术创造活动, 使人的内心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有利于满足个性发展自我实现的要求。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歌唱技巧后就可以让学生进行艺术实践, 把课堂上学到的发声技巧运用到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和创造中, 获得进一步的审美体验, 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演唱水平得到锻炼和提高。

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而言, 音乐实践首先在于大量的演唱或演奏。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将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唱、奏的技法指导中, 一切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出发, 教会学生科学的自我训练方法, 帮助学生积累对于不同类型乐曲的审美经验。同时, 尽量创造机会组织学生多进行一些课外的音乐实践活动, 如经常举办各种层次、内容的音乐会、联欢会、慰问演出、艺术采风等, 帮助学生汲取校内所不能学到的知识, 拓宽思维, 开阔视野, 用知识、经历的不断丰富带动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从而开拓更为广阔的音乐审美天地, 使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不断完善和提高。

审美教育下声乐教育 篇6

一、声种基本美的决定因素

那么声乐中的美究竟在哪里呢?怎样审美呢?审美因素包括很多方面,如意境美、音韵美、曲调美、语言美、旋律美等。我认为,声乐中的基本美取决于以下几点。

(一)声音美。

声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也是一门声音的艺术。它是以声音构成的物质材料,在其运动组合中来表现主体心理情感的艺术,它通过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等多彩的变化,在一定的时空内塑造音乐形象,反映内心与社会生活,使人赏心悦耳,得到美感享受。人声是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也是人们最能接受的一种艺术形式。优美动听的音色从感官上会给人一种快感。这是一种物理生理上的反映,是一种初级的美感。在我国古代就有“金不如丝,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的声学审美观点。

(二)语言美。

声乐是音乐化的语言艺术。诗歌化的文学语言与音乐相结合,歌曲是诗歌与音乐融会的产物,而声乐艺术是用人声唱出来的,带有语言基础。我国《尚书·舜典》中有“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的说法:在意大利有“歌词为先,节奏次之,声音句末”的声乐美学原则。由此可见语言在歌唱中的重要性。任何一个民族的歌唱艺术,都是根据各自民族的语言规律来表达情意的。因此,歌唱者了解歌词的含义,从语言的角度,体验其中真切、深刻的内容是必要的。歌唱者要深入对歌词的情感体验,以语言的高度准确和鲜明的形象激发生动的感情,享受到语言中的魅力,以达到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三)旋律美。

旋律是音乐中最基本的要素,是声乐中是诗词音乐化的手段,是使声情与文情达到一致的方法。千百年来,艺术发展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旋律曲调。如我国的民族旋律调式就独具特色,其来源主要是民歌曲调口头创造的旋律和口头语言紧密结合。旋律以五声为主,三音列旋法,充满诗的韵味和美感。总之,旋律是激情的语言,其抽象性可给人更多更广的想象。无疑,在声乐艺术中,旋律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审美资源。

二、实施声乐中的审美教育

(一)教师必须有明确的思想意识

传授歌唱的基本技能是首要的,没有掌握歌唱的技能技巧,就无法自由歌唱,也就不可能表现音乐,就像建造高楼大厦的基石一样重要,必须打好基础工程。许多刚考进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并没有扎实的基本功,而是凭嗓音条件考进来的。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声乐基本功的训练。有些教师忽视了歌唱技能的基础训练而片面追求教学进度,甚至一味强调教材级别、曲目难度,忽视声乐学习循序渐进的原则是不可取的。

(二)教师要明白歌唱的基本技能技巧是为歌唱服务的

学生在掌握了科学的发声方法、正确的歌唱技巧后,必须向表现音乐的美、创造音乐的美的方向前进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表现音乐的美,享受音乐的美的目的。否则,只能停留在机械的发声阶段,低级的审美趣味,毫无音乐表现力,成为一个只会发声的机器。

(三)教师要确立声乐教学的审美意识

教师应该将其纳入以审美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范畴,将声乐教学和音乐审美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技术训练和美的表现、美的创造融为一体,使声乐教学能够从纯技术的歌唱技能技巧的樊篱中解放出来,体现其应有的美学品质和人文精神,以提高本学科的艺术品位,实现其美育功能,而达到培养人的目的。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应对声乐教学的目标看清一点,看深、看远一点,在明确正确的歌唱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把对声乐中的音乐美的感受、表现、鉴赏、理解、创造贯穿到教学过程中来。既要重视声乐的技能技巧,又要重视声乐的审美功能,使学生有正确的声音概念、科学的发声方法,还要使学生能够弹唱、表演,能够拿下艺术歌曲和咏叹调,并使学生学会教学。

(四)应建立适合声乐审美教育教学机制

在具体的操作上,我们要通过思考去改革、去实践,逐步建立使用审美教育规律的教学机制。

1. 让学生多听、多欣赏一些优秀的歌唱家的演唱。

声乐本是听觉的艺术,只有经常听好的歌唱家的演唱,学生才能在脑海中建立一个真确的声音形象。假如连自己的发声对错都分不清的话,还有什么审美可谈呢?老师应该选大量的中外著名的歌唱家演唱的CD、录像、录音给学生观摩、欣赏,引导学生们去感觉、去鉴赏,使他们逐步建立起正确的歌唱意识,并懂得什么样的歌唱才是美的。

2. 不论是练声还是唱歌,都必须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学生首先对声音要有正确的声音观念,不要只用嗓子唱,而要用脑子唱;方法科学,声音要自然、圆润、通畅,培养审美感知能力。教师对学生一定要因材施教,遵循循序渐进的方法,对于不同嗓音条件、不同程度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歌曲。因为高师声音课时有限,教师对学生一定不要急于求成,追求高难的曲目,否则只能毁坏学生的嗓音,一定要选一些适合他的音色和歌唱能力,以及能理解的作品。

3. 在教学中要重视范唱,特别是进行有感情的范唱。

声乐是歌者对作品的艺术升华和情感的宣泄,没有感情就没有音乐,也就没有审美可谈。许多教师有只讲不唱的习惯,如果教师能范唱作品,把作品的艺术升华和情感的审美内涵生动地表现出来,则既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又能发挥“样板”效应,让学生心悦诚服,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4. 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内心听觉。

所谓内心听觉即强调以内心的感知听得自我所发歌声的真实,而且与外界听众的感受和拍的音质效果,即以化于内的感知、领悟成于外的效果。只有学生建立了好的听觉才有可能分辨声音的好坏,才可能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有质的飞跃。声音学习和其他的学科是一样的,分辨能力强,才能自学。学生自学的能力加强,意味着对老师的依赖减少。为建立好的听觉,学生要多听、多比较,在听和比较当中提高自己的分辨力和审美能力。

5. 帮助学生分析作品和处理作品,教会怎样处理作品。

当学生拿到一首作品,唱会旋路和歌词之后,千万就此结束,而应及时进入作品的处理。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深入作品,除了在前期对作品的时代背景、曲式结构进行必要的介绍之后,还要讲歌词、讲作品的风格味道和地理环境,发挥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积极情感从歌词深入体验,投入到理解、表现和创造中,开启音乐表现的无限空间;再对声音的运用,咬字的处理,如何融入感情而达到声情的统一,逐步使学生的歌唱能力得以提高,潜移默化地让学生理解、体验、表现歌曲,提高声乐审美能力。

6. 要多让学生参加艺术实践。

歌唱同样是一门实践的艺术,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在学校,要让每个学生都有上台表现的机会是很难的。有些学生一个学年除了两次考试,从来就没有上台表现的机会,那么老师应经常性地为他们提供机会。如每个学期增加两次声乐汇报,让同学们共同来观摩、交流,让同学自己谈感想,谈体会,相互评价,相互促进,老师来点评。还可以让学生参加合唱,适当地安排小组观摩、实践教学,从而在歌唱实践中培养学生对歌唱基本方法的正确感知,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培养他们的乐感,从中获得歌唱的良好审美体验。

7. 教给学生声乐审美标准。

声乐审美标准是学生鉴赏和评价声乐美的尺度,是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和相应的美学知识的总和。所以,在声乐审美教育过程中,除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外,还要教给他们一定的美学知识、文学、艺术修养方面的知识,让他们掌握和评价声乐审美的科学方法,明确声乐审美评价的客观标准。这样既是对学生音乐修养的加强,又是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总之,声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音乐教育本质的要求,其过程是极其复杂的,由于它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着独到的育人功能和丰富的审美功效。因此,我们应该对此深刻认识,加强实践,探索其中的特点和规律,更好地为培养合格的音乐师资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次炤编著.音乐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IS-BN:704004772, 2003年5月第一次出版.

审美教育下声乐教育 篇7

一、素质教育对声乐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素质教育”是适应社会和教育改革需要而产生的一个概念。目前,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素质教育有多种定义。王奕萍认为素质教育是指教育应着眼于开发人的潜能, 使每个学生的先天素质得以充分发展, 同时使他们获得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品质。熊华生以提高素质为目的的教育, 其基本涵义可用“三个要义”概括: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让学生主动发展。在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 素质教育对幼儿声乐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1) 更注重情感陶冶。对幼儿来说, 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同时更多的是要培养他的情感, 成为一个感情丰富、想象丰富的人。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之一。因此, 幼儿声乐演唱不仅是有音调的声波运动, 而且是通过情感的注入引起深层心理体验, 赋予无生命的歌曲为生命的活动。因此, 幼儿声乐教育就应该在对作品理解、体会, 在内心有强烈共鸣的基础上进行。

(2) 更注重全面教育。孔子提出“所教无类”, 即教育者应平等同样地对待每一个受教育者, 不应有所区别有所差异。但是在任何教育中, 都有一些小孩性格开朗, 在某些领域更加突出, 而总有一部分小孩刚开始学习时会比较困难, 这时, 老师往往对前一类小孩投注更多的关心, 对后一类的小孩不自觉的忽略。但是, 素质教育是全面的教育, 这个全面不仅指个人在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也指全部教育对象享受同样的关注和同等的教育质量

(3) 更注重激励教育。在心理学上, 有一种现象叫“习得的无望”, 即在长期在同一个地方受到阻碍, 就会在心理上产生规避心理。久而久之, 即使这种阻碍已经不存在, 主体也不会再去尝试。素质教育的本质就要求教育者当采取各种措施规避受教育者这种情况发生。因此, 素质教育要求在幼儿的声乐教育中更加注重激励教育。给幼儿更多鼓励, 让他们在赞赏、希望中学习。

(4) 更注重创造力的培养。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说, 只有当大脑右半球也充分得到利用时, 这个人才有创造力。而大脑右半球长于音乐、颜色、想象、空间位置。因此, 幼儿声乐教育是有利于孩子右脑半球的开发和发展的。在素质教育下, 声乐教育过程更要注重引导孩子的想象力、记忆力的培养。

二、幼儿声乐教育的问题分析

声乐教育对幼儿的发展有重要的助益作用, 但是纵观我国目前幼儿声乐教育的现状, 存在的诸多问题让人沉重。

1、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技巧, 忽略情感教育。

在声乐教育中, 老师往往更注重教给孩子怎么唱, 要求孩子把每一句话唱准, 每一个音发到位。于是孩子跟着老师的指导, 一个字一个字的发音, 唱歌。但是唱出来的歌却没有感情, 呆板死沉。唱歌, 首先要对歌词描绘的内容有所理解, 有所共鸣, 唱出来的歌包含情感, 才能感动人。而这种忽略情感教育, 只注重技巧的教学方式显然是不恰当的。

2、不当的舆论导向。

我们现在经常能看到“某某之星”、“某某宝贝”在舞台上穿着大人的衣服样式, 唱着大人的歌, 跳着大人的舞, 引来观众阵阵掌声。新闻报道、广告宣传、各种选秀节目随之跟风而来。给大众造成一种错误的舆论导向。其实, 孩子的音域比大人更窄, 不适合唱大人的歌, 一方面孩子无法领悟歌词的内容, 无法真正表达歌曲思想, 充其量只是模仿;另一方面, 孩子唱大人的歌曲有损嗓音健康和心理健康。

3、不当的标准要求。

在现实中, 我们经常听到老师这样要求, 唱歌大声点, 再大声点。没经过训练的孩子要求用这种自然状态的声音大音量讲话、唱歌时, 过多使用的是孩子那稚嫩的声带和胸腔共鸣, 会对声带造成严重的损。儿童的发声器官和成人的一样, 包括声带、肺脏、喉腔、咽腔、口腔、鼻腔、额腔、蝶窦腔、胸腔等, 但儿童的这些发声器官还在生长、发育中, 非常娇嫩。这种不当的要求, 对幼儿的发育是非常有害的。

三、对策及建议

基于上文的分析, 我们认为, 幼儿声乐教育应该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对于目前存在的问题, 我们结合素质教育的观念, 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1、幼儿声乐教育需选择适宜的内容。

歌唱可以培养孩子们的音准、节奏感、听音、视唱能力、乐感、表现力等, 会促进孩子们对美的感受, 从而潜移默化地起到陶冶情操、改善行为气质、提高艺术修养的作用, 使孩子获得身体、智力、情感、个性和社会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但是这一切益处必须以孩子听好歌、唱好歌为前提。所谓好歌, 是指适合孩子的, 旋律简单, 音域较窄、篇幅较短、歌词形象分明的歌曲, 如我国传统的优秀儿歌, 卡通歌曲、外国经典儿童歌曲等等。这类歌曲符合儿童身心发展需要, 形象分明易于儿童展开丰富的想象, 内容贴近儿童生活, 更易引起儿童的共鸣。

2、设置符合儿童身心阶段的目标。

符合儿童身心阶段的目标, 一方面要求目标设置要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 要充分考虑儿童生理发展的需要, 如前文所陈述的现象, 一味地要求孩子大声再大声, 这种有损孩子发育的要求就是不合理的。另一方面要求目标的设置符合“跳一跳, 摘到苹果”的原则。让孩子通过一定的努力就能达到目标, 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3、注重情感引导。

音乐家贺绿汀说过:好的音乐之所以能感动人, 也就因为它有真实的情感。门德尔松也说过, 只有歌曲才能告诉人们同一的东西, 唤起同样的情感。明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提到:“口中有曲而面上, 身上无曲, 此所谓无情之曲……虽腔极板正, 喉舌齿牙极清, 终是第二第三等词曲, 非登峰造极之技也。”只有包含感情的作品, 才能生动地传递喜、怒、哀、乐。在幼儿声乐教育过程中, 教师首先要引导孩子理解音乐作品, 要对声乐作品中表现的内容展开丰富的联想。歌词与孩子产生共鸣之后, 才有可能由唱歌的孩子口中获得新的生命, 从而感染更多的人。

四、结论

素质教育下, 声乐教育在幼儿的身心发展中具有更加重要的积极作用。同时, 素质教育对幼儿的声乐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家长和教师应充分了解素质教育的要求, 和儿童身心发育的特点, 科学合理地对幼儿进行声乐教育, 促进其智力、非智力因素的全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秦玮蔚.儿童声乐教育中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技资讯, 2009 (10) :188.

[2]李福.论赏识教育在几童声乐教学中的应用[J].音乐天地, 2008 (11) :15-16.

[3]沈晓燕.浅谈对儿童声乐教育的认识[J].艺术教育, 2005 (10) :110-111.

新形势下大学声乐教育创新探讨 篇8

关键词:大学声乐教育,创新特点,创新策略

声乐教学是大学音乐教育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 同时也是高校美育的关键元素。伴随着高等教育体系架构的不断调整与完善, 声乐教育也呈现出新的特征和内容,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育体系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亟需进行改革创新。鉴于此, 对新形势下大学声乐教育创新展开探讨与分析, 将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声乐教育创新的特点

高校声乐教学的创新应突出以下特点:

(一) 创新性。推行大学声乐教学的创新, 应先有创新之义, 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 引入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点, 在知识渗透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人性化”的实质, 从而深入探究学生心理, 理解学生学习声乐的心理特征和心理规律, 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声乐知识。

(二) 系统性。声乐知识是一个系统化的体系, 当中所涉及到的各种知识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吸收、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 要立足于声乐知识系统化这一特征, 以西方先进的系统理论知识为标志, 逐步形成一个多学科密切融合的知识系统, 以帮助学生强化知识的应用。

(三) 理论性。声乐教学所涉及到的各种知识, 最初基本都是以理论知识的形式出现的, 并以此为基础, 显示出相关的教学经验总结。教学活动实践过程中, 教师应进行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最佳融合。

二、新形势下大学声乐教育创新策略

(一) 革新教育理念, 创新声乐教学思维。声乐的本质是一种艺术, 教师在实施声乐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应把重点放在创新上, 从而为声乐教育的发展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传统模式下的大学声乐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 忽略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导致最终的教育成效甚微, 无法满足学生的艺术素养发展需求。结合社会发展潮流, 我们可以看到当代音乐选秀类节目所具备的流行性特征与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截然不同, 在流行性的驱动下, 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对声乐文化进行探索。为此, 教师应紧抓时代发展脉搏, 充分发挥声乐教育所具备的模糊性及自由性特点, 在教学中给予学生足够的思维想象空间, 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勇于思考、积极创新。

(二) 以就业为导向, 实现知识向技能的转化。结合高校声乐课程设置来看, 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论课和技能课两种。相比星海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专业院校的“一对一”授课方式, 高校的授课模式局限性较大, 授课内容也缺乏一定的系统性, 使得高校声乐教学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高校的学生应具有一定的声乐演唱、音乐鉴赏的能力, 为了解决当前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两大能力”, 必须要增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扩展性, 发展学生的音乐素养。为此, 教师可以在选修课的计划内增强实践课时比例, 开发多种类型的创新实践课程, 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其次, 学校还可以尝试设置声乐节目鉴赏、音乐美学、歌剧赏析等课程, 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此外, 教师还可以进行课程的优化设计, 进行声乐文化起源、声乐乐理知识、声乐发音技巧以及声乐鉴赏的融合教学。相信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及对声乐创作背景的清晰阐释, 学生在此过程中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声乐内涵, 自然地形成文化认同。

(三) 切实加强声乐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随着现代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的不断深入, 给高校声乐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声乐教师必须具备独到的时代认识和较高的教学素养, 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需要, 才能满足学生音乐能力的发展需要。为有效地促进声乐教学工作的开展, 相关教育工作者应切实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 以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习成效的评价者。譬如说: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 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 由于部分教师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欠缺, 他们在带领学生鉴赏某一作品时, 无法针对性地做出客观评价, 导致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打击, 学习声乐的兴趣也随之受到影响, 久而久之, 声乐教育的质量也会下降。可见, 要想进行声乐教育的创新, 必须要从师资队伍建设入手, 切实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 现代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不仅给高校声乐教育工作提供了全新的平台, 同时还为其拉开了新的帷幕。新形势下, 高校声乐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相关教育人员必须要更新自身知识, 明确创新发展方向, 加大对教育模式创新的研究力度, 不断创新思路和方法, 才能紧握时代脉搏, 全面提升声乐教育的管理质量, 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赖显明.网络教学:普通高校公选课教学的新趋势[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1 (11) .

[2]王路.试析高师音乐教育开设声乐理论课的必要性[J].安徽文学 (下半月) , 2008 (10) .

审美教育下声乐教育 篇9

关键词:审美,钝化,审美教育

在物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 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余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益高涨。“日常生活审美化”曾经是一个哲学命题, 如今也具体化到我们的生活。“日常生活审美化”所追求的大众化、世俗化、生活化, 使得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别消失, 艺术内部的界限消失, 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界限被融通, 地域界限的模糊和消失, 甚至年龄界限的消失, 审美变得轻而易举、雅俗共赏、老少咸宜, 可以说“日常生活审美化”为大众生活质量的提升、审美教育的普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 当艺术在人类生活中达到了无所不及、无所不包的地步, 甚至带来了审美的泛化, 也因此引发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大众审美能力的钝化。

一、大众审美能力钝化的现象与表现

审美能力钝化, 顾名思义, 即大众对美的事物的敏感度和辨识度的降低。其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美的事物不再敏感, 如曾经令人感动的一首曲子如今听起来却索然无味, 一件设计精良的产品抑或是一幅出色的油画作品均无法引发人的审美感受, 一言以蔽之, 即感觉“美”的事物“不美”;二是美与丑的界限的模糊, 即大众无法辨识“美”与“丑”的事物。笔者认为后者是由前者引发而来的, 两者均是大众审美能力钝化的表现。前者引发的现象是人精神的空虚, 在艺术领域的表现即为创作主体或艺术家竭力创造一种审美奇观以对峙大众的审美疲劳, 如屡次触及道德底线的行为艺术、电影中暴力、血腥的视觉场面逐渐取代情节成为吸引大众眼球的首要因素等等;后者引发的社会问题是“审丑”愉悦的趋势。“日常生活审美化”让艺术触手可及, 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在生活环境中感受到“美”的因素, 可以随时随地悠闲地欣赏音乐、绘画甚至是电影, 然而媒介的多样与信息的庞杂让人们逐渐变得迷失, 以网络杀人游戏为代表的暴力文化、以形形色色的网络色情为代表的色情文化、以电视相亲节目和凤姐、芙蓉姐姐等人的低劣表演为代表的低俗文化等甚嚣尘上, 充斥了电视和互联网等各类媒体。审美能力钝化进而导致了大众审美甚至价值观的偏移。

二、大众审美能力钝化的原因

大众审美能力钝化的现象日益凸显, 导致其原因有很多:一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趋势带来的审美的泛化。艺术本存在于精英式的乌托邦中, 高高在上凌驾于大众的世俗生活, “日常生活审美化”犹如一场革命, 将艺术从神坛上拉扯下来, 审美变得不再那么神圣、玄妙, 而是具体化到生活。艺术给人的神秘的、玄妙的感觉逐渐被消解, 人们本介于“猎奇”心理对艺术保持的新鲜感也逐日递减, 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愈亲近, 对艺术的敏感度和感悟力就愈弱。陶东风先生认为:“审美化的基本含义是:今天的审美活动已经超出所谓纯艺术/文学的范围、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 艺术活动的场所也已经远远逸出与大众的日常生活严重隔离的高雅艺术场馆, 深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空间, 如城市广场、购物中心、超级市场、街心花园等与其他社会活动没有严格界限的社会空间与生活场所。在这些场所中, 文化活动、审美活动、商业活动、社交活动之间不存在严格的界限。艺术与商业、艺术与经济、审美和产业、精神和物质等之间的界限正在缩小乃至消失。”当人们面对来自外界的五花八门、光怪陆离的信息爆炸, 审美的疲劳感与日俱增。美成为金钱的婢女, 审美设计也只是以赏心悦目为标准, 给人的只是快感而非美感, 艺术不再稀奇, 但人们仍有“猎奇”的需求, 于是各种审美奇观应运而生, 血腥的、暴力的、色情的视觉冲击带给人们更强烈直接的快感刺激, 如此审美化的生活能够带给人们的片刻的欢愉与身体的解放, 却往往致使人们陷入娱乐透支后的身心疲乏和性感聚焦后的精神空幻。

其二, 在消费时代, 审美化的商品同样也是一件消费品, 其背后蕴含着复杂的物与物的关系。韦而施在其《重构美学》中认为:“迄今为止我们只是从艺术当中抽取了最肤浅的成分, 然后用一种粗滥的形式把它表征出来;这其中, 美失去了它更深邃的感动人的内涵, 充其量也是游移在肤浅的表层, 更甚者是伟大的崇高堕落成了浅薄的滑稽。”消费是一个无所不在的力量, 它用世俗化的方式消解了艺术, 并将其纳入市场的范畴里, 成为消费对象。既然艺术成为消费品, 必然要遵循市场价值规律的制约, 艺术消费品不得不出于满足消费需求的目的而加以泛滥复制, 最终将导致日常生活的审美疲劳和艺术疲劳。一方面是大众审美能力的钝化, 另一方面是市场为迎合这种钝化了的趣味变本加厉, 结果是审美能力的进一步钝化。因此, 出于市场的需求, 暴力文化、色情文化、以电视相亲节目和凤姐、低俗文化等恶俗文化才会屡禁不止, 人文观念才逐渐被市场化、功利化和娱乐化。傅守祥在《审美化生活的隐忧与媒介化社会的陷阱》一文中批判到:“‘日常生活审美化’具有感性和享乐性倾向, 不管其表现形式如何, 追求与身体直接相关的享乐满足始终贯穿其中;它过分强调了审美的享乐作用, 夸大了视觉影像快感的效果, 容易使人们在视觉影像的享受中裹足不前、在片面的快感中不思进取、在‘可望’的满足中放弃实现的‘可及’, 因此说它只是一种消费式的审美解放的幻象。”

三、审美教育的当下反思

刘悦笛在《生活美学——现代性批判与重构审美精神》一书中认为:“美与生活应被置于一种‘辨证对话’的关系中来考察。”以往的“日常生活审美化”, 只是要求艺术成为改善生活的工具, 英国学者迈克·费瑟斯通认为, 所谓“日常生活审美化”就是“直接将审美的态度引进现实生活, 大众的日常生活被越来越多的艺术品质充满。在大众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用之中, ‘美的幽灵’无所不在——外套和内衣、桌椅和床具、电话和电视、手机和计算机、住宅和汽车、霓虹灯和广告牌, 无不显示出审美泛化的力量, 而当代设计在其中充当了急先锋;就连人的身体也难逃大众化审美设计的捕捉, 从美容、美发、美甲到美体都是如此。”如此以来, 虽然艺术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一些改变, 但艺术之美也就降低到浮浅琐碎的生活层面, 仅仅流于外在的改善。而且千篇一律、五花八门的审美化的消费品, 只会加快大众的审美疲劳感, 使审美能力逐渐钝化, 其背后甚至也藏匿着自我的失落和意义的虚无的隐忧。

其实, “日常生活审美化”“最重要的不是日常用品和日常生活的审美具体化, 而是人的精神审美追求, 是在日常生活中追求一种更美的精神境界, 是一种诗意生存的情感追求在生活中的反映和体现。”现代审美教育理应注重开放创造性、情感和谐性以及精神愉悦性的内在层面。追求“精神上的和谐”是现代美育的主旋律。人只有内在的品味、鉴赏力、审美趣味与审美能力得到提升, 才能由内向外地改善生活, 诗意地栖居。所以我们现在是要理清“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内在逻辑, 先有审美化的身心, 日常用品和日常生活的审美具体化也就相伴而生。有意识地提升“日常生活审美化”精神性, 才是解决问题的本源。

参考文献

[1]弗里德里希.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冯至, 范大灿,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

[2]刘悦笛.生活美学——现代性批判与重构审美精神[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5.

上一篇:头部结构下一篇:分离器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