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审美教育

2024-07-06

初中审美教育(精选11篇)

初中审美教育 篇1

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默雷说: “如果可以用一个唯一的、压倒一切的目的作为当代音乐教育的特征,那就只能说这个领域正力图成为审美教育。”音乐教育的核心就是审美教育。在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今天,初中学生对审美的理解很片面,只是一味的追求时代潮流。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教师承担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责任。

一、初中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现状

1. 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对中学生的影响

受普遍教育观念的影响,大多数人认为音乐课就是歌唱课,把音乐课简单等同于唱歌课。唱歌只是音乐课程类型的一种,如果简单的把音乐课上成唱歌课,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提高与锻炼,使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受到局限。在所有的音乐课程中,音乐欣赏被视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欣赏课可以让学生充分的参与进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在欣赏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提高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但是现今的中学音乐欣赏课程很大程度上还是徘徊在“师授生受”的教学模式,他们忽视了音乐是时间的、表现的艺术,在众多艺术门类中,它的创作自由度是最高的。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主动性,审美能力不高,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为了不让我们广大的中学生在学习了解音乐的道路上走向误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2. 社会传媒对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影响

大众媒体的快速发展为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开辟了新的渠道,构成了中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大众传媒为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音乐文化范畴,可以让学生获得古今中外的各种音乐信息,把课堂延伸到更为广阔的创新空间。但一些落后的思想和不良的信息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也对成长中的中学生带来种种不良影响。中学生正确的审美标准还没有真正建立,自己本身的审美判断力很差,加上当今现代传媒宣传的主流是流行音乐,忽视了传统正规的音乐,特别是传媒以各种名义举办的选秀、歌唱各类大赛以及“假唱”,在很大程度上误导着缺乏判断和审美能力的中学生。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如果不加以控制,必然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抓好跨世纪一代中学生成长环境的治理,提高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已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音乐是人内心情感体验最直接的表达方式,是培养人审美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正因为它的这种特殊性,音乐教育在审美教育中的作用是其他艺术学科所不能替代的,是培养人的审美能力的最佳途径。那么如何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充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

1. 创设情境,感受音乐美

优美流畅的音乐使人心旷神怡; 欢快跳跃的音乐则令人轻松愉快; 缓慢低沉的旋律往往令人沉思忧伤。不同的音乐情境会带给人不一样的心情感受。而在音乐课堂上美好的音乐和教师富于艺术化的渲染,会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音乐之美,得到心灵的净化,从而实现审美主体的情感体验,学生有了体验,才会对音乐作品产生兴趣,才会从其它要素入手,理性地感知音乐。相反,若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或欣赏曲子前对这段音乐毫无理解,或是教师所创设的情景错乱,只会适得其反。

2. 放飞想象的翅膀,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

想象是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创造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音乐这门艺术的特点就是将美好的艺术情境用声音传达出来,所以,丰富的想象力是感知音乐的重要条件。学生只有充分调动自己的审美想象,才能感受并丰富音乐作品美; 同时,音乐美也只有借助学生的想象力,才能充分地显现出来。在欣赏《瑶族舞曲》时,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保持安静。教师用诗意的语言向学生娓娓道来: “在一个美丽的夜晚,远处传来瑶族长鼓动听的声音,它把人们引到瑶族山寨那和平幽静的意境之中。人们身着节日的盛装,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晚会的人越来越多,歌舞也越来越热情,晚会沉浸在一派幸福欢乐的气氛之中……”引导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在美好的境界中自由翱翔,对学生在体验音乐艺术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想象力要充分尊重,并鼓励他们求新求异。

3. 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学生进行美感培养

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感培养,必须先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入手。教师在教学中要多采用启发的方式,让学生用自己的情感,按照自己的思路,展开想象的翅膀,开启思维的创造力,达到美的最佳效果,音乐课堂就是他们展现自我、表现自我的新天地。如在课堂上组织排练打击乐合奏《彩云追月》时,教师可首先分组,让各组学生拍手、拍腿、跺脚,模仿伴奏乐器,其次按声部分小组练习,让大家都参与到活动中去体验作品的节奏美、旋律美、意境美,有的小组用竖笛吹奏旋律,有的小组用鼓为旋律伴奏,有的小组用碰铃来伴奏,有的小组用木鱼表演。教师还可以加入其他类型的乐器。音乐课堂上我们要不断调动学生去积极参与音乐、表现音乐,充分发挥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使音乐课堂气氛既情真意切,又活泼愉快。

4. 开展创造性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创造是初中音乐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项教学活动,开展音乐创造教学有利于学生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将音乐创造教学渗透到欣赏、歌唱、器乐演奏、律动等教学活动中去,做到任何教学活动都体现出审美创造的原则。如在学习歌曲的同时或学会歌曲以后,启发引导学生依据歌曲的主题、情绪、意境即兴创编一些富有生活气息的表演,以律动、表演、集体舞等形式表现歌曲。又如在学习和掌握了乐理知识后,引导学生大胆、自由地创编歌词、创编节奏、创编韵律等,进而让学生更好地展现自我、表现音乐,创造出美妙的音乐之声。值得注意的是在审美创造过程中对学生的创造成果教师切忌要合理评价,以赏识、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活动,从而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激发他们创作的热情。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能够欣赏懂得音乐,这是审美修养的基本标志之一。”从这个观点出发,教师一定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应用一切美的手段来带领学生走进音乐的殿堂,在轻松活泼的音乐气氛中去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与创造美,塑造美的心灵和美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音乐审美达到一种更高更深的境界。

摘要:人的审美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生活中审美实践培养出来的,这就离不开审美教育。人的审美教育有很多方法和途径,其中音乐教育就是实施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通过音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热爱、体验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结合具体教学经验和实践,就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具体分析,以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审美能力,音乐美,想象能力

初中审美教育 篇2

峨眉山市峨山中学孙碧英

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语文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必需的语言与文学知识,而且要培养和发展学生基本的人文素养,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操”,“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这表明审美教育已经成为我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明确规定和要求。既然如此,那么初中语文教学如何进行审美教育呢?

一、诵读——让学生感受美。

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诵读是理解课文基本内容的起点,是进入课文情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一条最有效途径,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诵读,能变视觉为听觉,使读者在美的音韵中,发现美的思想,体验美的感情,进入美的情境,受到美的熏陶。初中生仍较多地沿袭小学时保留下来的喜爱诵读的习惯,这正是强化诵读教学的一个便利条件。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对学生的诵读训练:

(一)示范。在语文教学中,范读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取代。其原因在于它能较真实地展现课文蕴含的情感,为学生阅读课文和准确地感受、理解课文内容提供学习、借鉴的榜样。一篇文章,特别是诗歌、散文,都有鲜明的节奏和优美的语调,通过有声有色的范读,其声的表现力就足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感情反应。范读包括教师范读和学生范读两种方式。教师范读主要是通过教师亲自诵读,为学生提供榜样,以激发学生兴趣,融洽师生感情,活跃课堂气氛。学生范读则可以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并为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提供真实的、鲜活的案例。

(二)指点。诵读者的声音高低、轻重、缓急等是反映课文内在思想感情的重要表现。加强对学生诵读的指导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实践中,教师要立足于对课文内容的准确感受与理解,加强从速度、轻重、停顿、韵律、节奏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诵读技巧的指导,使学生带着美好的情怀,用优美的声调,抑扬顿挫地诵读课文,从诵读中感受课文优美的语言,进而感知课文的美情美意。

(三)感受。了解、感受课文的思想内容是诵读的基本要求。结合各种形式的诵读,要对学生提出“进眼、出口、闻耳、记心”的质量要求,克服“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弊病。为此,要注重引导学生把思考、想像与阅读结合起来,使课文内容形象化、审美化。如:《秋天》的课前提示说“反复朗读,直至成诵”,其实就是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沉浸到诗的意境中,仿佛听到诗人何其芳深情的絮语,仿佛看见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等一幅幅绚丽多彩的乡村风景图。这样,通过诵读,学生既可以得到文学艺术的滋养,又可以得到审美的陶冶,更能激发学生热爱美好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入境——让学生体验美。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觉亲。不入境,就不能感受美,学生只有进入“角色”,1

进入课文情境,让自己的心灵与作者的心灵沟通起来,才能进入到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的状态,才能有深刻而敏锐的理解能力。优秀的作品往往一句、一字、一点,都渗透着作者深刻而丰富的思想感情,这就要求读者把握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地位、思想倾向,设身处地地体味文字中包含的意思。高尔基在《论文学》中说:“书和人一样,也是有生命的一种现象,它也是活的、会说话的东西。”我们只有用心灵去体味,才能与会说话的文字展开对话,才能真正读懂古今优秀的作品。因此,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尽快进入情境尤其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唤醒经验。学生的生活经历、体验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也是实现学生的审美素质得以发展与升华的基础。唤醒学生的生活经历、体验是引导学生入境的起点和关键,是学生与课文内容产生情感共鸣的基础。学生必须具有积极主动的阅读经验和期待视野,才能产生审美创造动力的接受动机。从实践来看,教师宜依据课文内容,从问题设计与引导入手,着力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例如我在《烈日和暴雨下的祥子》(小说片断)这篇课文的讲授过程中,首先就让学生口述自己在烈日、暴雨等恶劣天气状况下的所见所感,再导入课文学习,让课文中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有贴近之处,使学生能很快进入课文情境,唤起学生的感情共鸣。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文学大师老舍先生景色描写的语言的精妙所在,更深地领悟环境描写对于人物悲惨命运的烘托作用。

(二)鼓励想像。大量的研究表明,审美心理主要由四种因素构成,即感知、理解、情感和想像等,如专家所言:“人们欣赏文学作品,是从形象感受开始的,形象作用于读者的感觉和感情,使读者受到艺术感染,于潜移默化中逐步体会到包含于其中的思想。”(《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文学鉴赏”条)想像是审美活动中最重要的心智活动,是完成审美体验的重要环节。它可以使课文的意境形象化、具体化,使读者产生的与作者类似的情感得到升华。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未必赶得上成年人,但他们的想像能力却绝不比成年人差,他们可以并擅长通过想像深入到课文的情境中,真切地感受,尽情地体验,这是他们的优势所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调动学生依靠想像去体验课文情境,努力避免学生刚一接触文学作品,就带领他们立即进入主题探讨、思想分析。事实上对学生来说,想像的功夫做得越充分,对作品底蕴的感受、理解就越深刻。例如在《春》的教学中,给学生设置这样的练习题目:“想像‘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情景,你能说出‘偷偷地’和‘钻’用得好在哪里吗?”“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是什么感觉?春风除了像母亲的手,你觉得还像什么?”如此等等。这样做,更能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作者笔下的春天所充满的生命鲜活的温情,从而被作者所描写的蓬蓬勃勃的春天所感染、所打动。

三、鉴赏——让学生评价美。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过:“各师成心,其异如面”。成功的艺术作品中,都显现着艺术家对美的独特感受和个性理解。“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学生对同一艺术作品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在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应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看法,引导学生发现真善美,摒弃假恶丑,建构起属于他们个人的理想生活和审美生活,让学生的内心世界逐渐丰富起来,发现生活的诗意并尽情享受它。初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主要包括:

(一)鉴赏语言。文学鉴赏中少不了语言揣摩,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也时时渗透着文学鉴赏的成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欣赏

优美、精彩的语言”,并具体化为 “积累、感悟和熏陶”的教学要求。其实质是对学生在鉴赏方面提出的要求。引导学生鉴赏课文语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对词语或句子含义和作用的品析;(2)对语句表现的哲理或表达的感情的分析;(3)对“炼字”或“诗眼”的分析;(4)对修辞手法的分析;(5)相关语句的比较;(6)相近词句的积累等等,从而引导学生在理解语言、运用语言中感悟其遣词造句之美、感悟其谋篇布局之美。

(二)鉴赏形象。人物、景物是初中语文教材大量存在的两类形象。它们是真善美的载体,也是假丑恶的载体。对于课文中的各种形象,要给学生以思想的自由、欣赏的自由和发表见解的自由,在学生对审美对象的美丑、好坏、高低的分辨和评价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形象背后深藏的含义,进而引导学生提升和美化平常的、生活化的、非审美的情感,也就是将自己的情感调适到审美的、优雅的状态中来,使学生受到生动而具体的审美教育。比如读《孔乙己》,我们一方面会为孔乙己的性格和命运而哂笑,而深思,另一方面又会为作者创造了这样一个具有典型性的人物形象而赞叹,尽管孔乙己本人形象丑陋,但他身上凝聚了作者的心血和智慧,体现着高度的艺术性,如同一件可视可把玩的艺术品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尽情欣赏,这里的“赞叹”之类的心理活动就是审美或审丑的活动,而“艺术性”之类的特性,就是化丑为美的表现。

四、仿写——让学生试着表达美。

“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的语文教学新理念为我们指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的重要路径。茅盾说:“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人无模仿,无以立世。“应用、拓展”的第一步应该就是“模仿”。模仿是实现“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的开始和重要环节。而语文学习中的模仿往往表现为仿写。仿写可以使学生学会借鉴别人的优秀思路,积累优美的语言,丰富自己的情感,激活思维能力,进而增添学生发现美、表达美的乐趣,为学生奠定创造美的基础。在实践中,要坚持模仿与创造结合。

新编教材上的课文,文质兼美,从内容、语言到表达形式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范例。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现有教材,让学生从模仿开始,在每个单元向学生推荐一篇较典范的课文,让学生进行仿写,慢慢地步入作文的大门也是大有好处的。如在学完课文《陋室铭》之后,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对《陋室铭》进行仿写,有一个学生这样写到:“林不在美,有水就行。水不在深,有鱼则灵。在此泉旁,神智清醒。鱼跃水中悠,蝶舞水面映。泉水叮咚响,春风柔和吹。可以赏桃林,聆泉音。无噪音之乱耳,无污水之扫兴。济南趵突泉,峨眉老松林。游客云:孰比我清!”此文比照《陋室铭》的体裁,表达了作者对山水之美的赞叹,对明媚春光的喜爱,并表达了对噪音污染、水污染的批评,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给人赏心悦目之感。在模仿过程中,学生在内在情感的驱动下,动用典型化的手法,对以往储存在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充分发挥创造想像,从而表达美、创造美。

初中语文审美教育的培养 篇3

关键词:审美教育;素质教育;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贯彻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审美教育与素质教育相适应。语文学科在审美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课文中的人物所具有的心灵和形象美,使学生感受怎样做人;课文中具有的情感美,可以使学生的感情丰富多彩;课文中具有的语言美,能够使学生切实感受祖国优美的文字,并使用美的语言描绘美的生活。二是素质教育与审美教育具有相互契合的特性。素质教育强调使每一名学生都得到主动的发展,而不能对学生形成束缚,要引导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审美教育自觉自由的特性正好与素质教育的理念相契合,审美教育对学生来说不具有任何的压力,也不强迫学生,而且学生完全依靠美本身的魅力去接受它。

(二)贯彻审美教育能够使语文教学摆脱“困境”。长久以来,语文教学存在很大的弊端,那就是一篇课文本来充满着完整的情感,但是却被教师在教学中分解为零零碎碎的语言点;文章本来蕴含着作者对于生命、人生的感悟,但是却被人为地割裂了;文字和语言失去了情境价值。总之一句话,语文教学走入了低效率的困境中。而贯彻审美教育能够使语文教学摆脱“困境”。这是因为:一是教学目的和内容决定语文教学要贯彻审美教育。二是语文教学的过程必须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美的创造的过程。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突出审美教育,不仅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审美知识的传授,还要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审美意识。只有两者相互结合,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初中语文审美教育的实现。

(一)在课堂中设置情景教学模式。要想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提高审美教育的效果,那么教师在课堂中就要设置适当的情景教学模式,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了解到作者在创作文章时所体现出的情感。一般而言,教师可以在讲解唐诗、宋词、元曲的时候设置相应的情景。比如,教师在讲解《秋思》一词中进行情景模拟,可以使学生在脑海中描绘背井离乡的画面,体会到对家乡以及家人思念的感觉,从而更好地理解全文。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理解能力。语文教材承载着各种各样的美,而且不同的课文其表现出的美的内容也各不相同。有对于伟大的歌咏、对于平凡的歌咏、对于善良的歌颂、对于纯真的歌颂;有对于丑恶的鞭笞、对于奸妄的鞭笞、对于落后的批判、对于黑暗的抨击等等不一而足。例如:学习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因为该词具有宏大的场面、开阔的意境,所以要注意引导学生仔细体会词中蕴含的时间流逝,世事沉浮的情感,进而帮助学生由表及里,把作者当时被贬黄州不得志的思想情绪,同“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一时多少豪杰”、“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理解作者敬慕周瑜的雄姿英发、建功立业,以及苏轼“人生如梦”的由物及人、由人及己的心路历程,并从中得到切实的审美体验和感受。

(三)培养学生各种审美的整合应用能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的是,前文提到的培养学生具有的各种审美能力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渗透和联系的。也就是说,教师必须注意引导启发学生调动所有的生活知识和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想象和联想,从而把审美对象中所包含的情感因素进一步丰富起来,使学生能够理解形象美的意义,明确情感美的理性。因为,只有诸多心理要素如感知、想象、情感和理解充分地结合起来,并处于协调自由的状态,才能真正形成一个完整的审美系统和心理结构。也只有如此,才能产生真正的愉快的审美体验。学生处于这种状态下,不仅可以发展审美能力,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完善人格修养。

(四)传授学生鉴赏美的方法。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学的教育是指在教师的指引下使学生具备欣赏美的能力与方法。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对学生传授鉴赏美的方法,使学生在自我理解下对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美学知识进行评价与分析。

(五)积极推行语文实践之美。语文教学的本质,是要让学生展开语文实践,将语文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为此,语文审美教育就要从语文实践入手,让学生从实践中建构美的事物,从而获得情感的愉悦,从中得到感化和陶冶。

三、结语

初中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篇4

一、初中语文教学与社会美的教育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审美观形成的时期, 因此对他们进行社会美的教育,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审美观, 显得十分重要。初中语文教材中社会美的素材非常丰富, 我们所提倡的“五讲四美”中的“四美”都可以从中找到例证,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完全可以进行“四美”教育。“四美”的核心是心灵美, 而社会美的核心也是心灵美。心灵美是相对于人的仪表美而言的, 现在的初中生普遍比较注重仪表美。人固然应该讲究仪表美, 但更重要的还是内在美即心灵美。心灵美是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基础, 它借助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表现出来。反过来, 通过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教育, 又有助于陶冶美好的心灵。

初中语文教材具有语言美的特色。语言美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从形式美来说, 语音、语调、语法、句法正确, 速度适中, 就是美的, 否则就是不美的;从内容来说,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很多内容就是语言美的体现, 鉴于以上所述, 可以说初中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行为美素材, 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材料的教学, 以及布置适当的活动, 对学生进行行为美的教育。

二、初中语文教学与自然美的教育

自然美是相对于社会美而言的。自然美包括两种:一种是未经人类加工改造过的;一种是经过人类加工改造过的。“五讲四美”中的“环境美”主要是指自然环境美, 尤其是经过人工改造过的自然环境美。

初中语文教材中亦不乏自然环境美的材料。在教学中, 就可以渗透这一主题, 从而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要保护自然环境, 同时按照美的规律来改造环境, 美化环境。

三、初中语文教学与艺术美的教育

初中语文教材中不乏可以用来进行艺术教育的资源。教师在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可以开展以下活动。

1. 自制语文教学挂图。

可能有人会认为教学挂图仅限于英语等学科, 其实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具像化的事物和场景, 其中一些已在教材中的插图的方式反映出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这些插图放大、加工成彩色挂图, 也可以不拘于教材中的插图, 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 以图画的方式将课文内容描绘出来。

2. 根据课文内容排演短剧。

初中语文教材中几乎每册中都有由多个角色可组成的文章, 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改编成短剧, 自己演出。

四、审美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相长”

审美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审美教育可以通过具体可感的生动形象来感染人、启发人, 这就与智育的抽象概括和德育的理性论证区别开来。情感性是审美教育的特殊功能, 审美教育将理性蕴含在感性之中, 以情感来维系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而不像智育和德育那样的理性来维系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审美教育不靠灌输, 更不靠强迫, 它是自由而轻松愉快的, 正如黑格尔所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审美教育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对人的作用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 这也使得它较之于某些抽象的说教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试论如何提升初中语文审美教育 篇5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审美教育;教学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203-01

初中的语文课本中囊括了许多民族以及国家的优质的文学作品,包含了众多的审美方法以及审美要求,因此,在初中语文方面的教学中加强语文审美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初中的语文具有较清晰的内容体系,内容层次是多样的,所以就其自身来说,就是一个比较完善的审美体系。对于学生来说,加强了初中语文的教学,能够对学生们的全面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一些老师对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并没有加以重视,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方案。

一、分析初中语文审美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

初中语文的审美教育一直以来都应当是比较重要的内容,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然而,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并没有起到它应有的作用,教育工作者们并未将其作用完全的发挥出来。

1、教育工作者并未重视审美教育

在中学的语文教学当中,诗歌以及散文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对诗歌以及散文的教学中,老师是十分重要的角色,只有通过老师利用教学的内容来对学生作审美观念的引导,才能以此帮助学生树立一种正确的审美态度,这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是极其重要的。美学的范围广泛,不仅包括了形式的美,也包括内涵美,例如一篇文章所具有的悲剧性或者喜剧性,以及文章中某个人物形象的美与丑,这些都是语文的教学中审美教育所应包含的内容。然而,在语文教学中的某些教育工作者,由于其个人的观念素质以及教学思想的不同,并对审美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无法在教学的过程中顺利开展较高的文化层次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尽管老师们付出了许许多多的经历,但是她们教学的重点只是文字,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并未有提升。在语文教学中,能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是语文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初中语文的审美教育能够促进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对审美教育进行一定的加强,能够让学生更深层次地进行对人性的思考,并引导学生培养人文关怀。

2、审美教育的内容和目标不够明确

传统初中的语文教学中,教育工作者重视语文只是的教学与提高,将提高学生们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及语言的能力视为最重要的教学目标。虽然新课标标准对审美教育作了一定的要求,突出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性。然而一些初中语文的教育工作者并未将审美教学列入教学的内容以及目标中。在教学方法上存在教无定法的问题,只是盲目地引导学生通过对语文的学习来体验情感。这类教学虽然能够对学生想象力有一定的开发,但是还是缺少了教学规范性。若教育工作者目标缺失可能导致学生盲目的学习行为。若是长期进行类似的语文教学活动,那么学生们虽然可以减少课业负担,想象力也得到了发展,但是对于语文的学习能力并没有很大的进步。

二、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对初中的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对审美教育的正确方法进行开发应是当代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工作目标。下面对初中语文审美叫哦与的方法进行一定的分析。

1、语文教学中通过阅读等加强审美教育

初中语文教材的内容中具有许多的审美教育元素,许多作品中包含了丰富的审美对象,这就给初中语文审美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于文学作品来说,其文学性以及美学性都能够在字里行间体现出来,构成了十分重要的审美元素。因此,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对文学作品进行相关的阅读以及赏析,能够熏陶学生的情感,并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老师应当通过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做一定的赏析,对于一些能够在朗读中体会到其文学美的文章和作品,应当引导学生们有感情地进行朗读,让学生们能够从朗读中体会出文学作品所具有的韵律美。然而对于一些需要深入阅读才能体会其文学美的文学作品,老师应当引导学生们对于关键的字词、语句或段落等进行深入的分析,并结合文章的内容以及结构,促进学生们提高审美能力。

2、教育工作者提高自身素质

对于语文教学内容中所具有的众多的审美元素,作为初中语文教师,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老师应当肩负起引导学生、教育学生的重任。当代教育工作者应当加强自身的审美元素的开发,并促进审美教育的内容的丰富度。在教学活动时,老师应作为模范,以自身的行动影响学生们的行为和思想。老师所具有的审美能力能够对学生的审美能力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审美教育的过程中,老师应当体现正确的审美态度以及审美情趣,以便学生通过模仿,能够很好的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强化自我学习的意识,并通过专业知识的丰富以及观察能力的提高来促进自身文学素养有一定的提高,能够依靠自己知识与人格形成学生们的榜样。

3、教育工作者应注重因材施教

对于学生来说,其审美能力以及鉴赏能力并不是由于客观事实决定的,而是由自身情况决定的,因此在进行审美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能够充分认识到学生自身具有的特点,并根据其特点进行语文审美教育。因为中学生们都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对新鲜事物渴望了解,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巧妙地对学生们寻觅美、发现美的兴趣进行激发,并调动他们学习语文提高审美能力的积极性。由于初中生具有较强的记忆力,他们更易理解并能接受审美教育,且初中生也具有较丰富的想象力,教师们可以让学生们充分的发挥想象,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文学作品的美。

参考文献:

[1] 刘 璐.初中语文新诗的审美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03-01

[2] 陶 宣.试论初中语文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8-15

浅谈初中语文的审美教育 篇6

美育是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方式。“美育与智育、德育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而语文教学为审美教育的渗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那么, 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渗透审美教育呢?以下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在课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首先, 在于教师的正确引导。

我们知道, 语文课本的内容思想性和审美价值都很高。那么, 我们如何与学生一起去欣赏这些美的情感与世界呢?这就要求教师成为美的第一挖掘者。教师必须先去领会、挖掘教材的深刻内涵, 感悟了解文章的美。

例如, 在教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内容时, 我先布置学生阅读 《蝉》《贝壳》《紫藤萝瀑布》这三篇文章。通过比较阅读, 要求学生划出文中你认为美的语句, 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然后通过讨论由学生归纳文章的主旨。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读、谈、议三步来完成美的传播。“读”的过程是学生感受美的过程;“谈”的过程是学生领略自然美、分析语言美、感悟生命美、想象生活美的过程;而“议”的过程则是学生以美启真、以美引善、以美导行、以美激情的过程。这三篇文章的阅读讨论, 学生自觉地投入到了关注生命、热爱生命的境界, 他们真正意识到了生命的可贵与美好。

语文课本中这样的文章很多, 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安排和引导, 才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因此, 美育的渗透与教师的正确引导是分不开的。

其次, 要注重学生的感悟。

现行教育思想特别强调学生自主完成学习过程、自己探索学习方法。这样, 全体学生在课堂上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更要加强。而学生的基础、思想和操作能力并不在同一起跑线上, 作为教师, 我们没有全盘否定学生思维的权力, 我们要有发现学生闪光点的慧眼。用教师美的心灵和语言去鼓励学生, 鼓励他们去发现美、创造美。这样, 不同程度的学生才会不断进步, 成功的喜悦会激励他们发现自身的价值, 同时也会促使他们去追求那些美好的东西。

比如, 学习美国诗人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时, 由于是自读课, 我只要求学生阅读后写一写自己对诗的理解即可。收上来的条子却让我感慨万千。有同学写到“人生的路就像摆在我们面前的两杯茶, 一杯是甜的, 一杯是苦的。那杯甜茶在我们不经意间喝光了, 而那杯苦茶我们喝得很慢, 正是在慢慢地品味中, 我们悟出了人生的真正意义”;有同学写到“人生的路有两条, 一条是正道, 一条是邪路, 那些走上邪路的人也是由于偶然的一念之差导致了自己罪恶的一生, 而他要改邪归正有时也很难, 因此同学们要走正道, 千万不能走邪路”, 像这样富有哲理性的语句还有很多, 我就此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通过激烈的讨论, 更加深了学生对是非美丑的识别和理解能力。由此可见, 学生的感悟能力有时会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 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说明学生不但在自觉地发现生活中的美, 而且在创造美了。作为教师, 这怎能不使我们感到欣慰呢?

二、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作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一项活动, 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同样重要。因为教师教学生写作文的过程不仅是培养写作技能的过程, 还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陶冶学生美好的心灵、塑造学生崇高的道德情操的过程。学生从构思到完成一篇文章, 也是他们寻找美、想象美、体味美、创造美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已经在有意无意地渗透审美教育了。

在此, 我重点谈谈教师在作文评语和讲评中审美教育的渗透。

一般来说, 学生喜欢不喜欢写作文与教师有很大关系, 尤其是刚升入初中的学生, 他们完成作文后, 最想知道老师对他文章的评价。我们就应抓住学生的心理, 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适时适度地给他们一个评判。学生是不愿看到格式化的评语的。他们希望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和理解, 甚至是老师的表扬, 哪怕是一个红圈, 这些都会激发他们再创作的欲望。因为只有心与心的交流才会产生情感的共鸣。所以, 语文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语要讲究艺术美、含蓄美, 以及情感投入的美。

在讲评作文时, 审美教育的渗透也要把握好时机。当然, 形式也可以是多样化的。好作品可以由学生本人朗读, 从而树立榜样形象。也可以提供给学生共同来欣赏, 以便获得更高层次的美的享受。对于问题多的作文, 教师可采取面批或请同学们分组修改、评议的方式, 既可以增添审美情趣, 又为合作学习提供了方便。教师的品读分析同样会使学生产生一种追求美的愿望, 力求自己的作品也成为典范性的有价值的美文。

综上所述, 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教学中人文美的因素, 运用寓教于乐、寓教于美的方式去感染、净化学生的心灵,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使学生的精神生活得到愉快、健康的发展。长此下去, 学生就会自觉地把审美活动变成振奋精神、陶冶情操、自我教育的乐园。让我们共同撑起一片徜徉美的天空。

摘要:审美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陶冶学生的情操, 因此,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要进行审美教育的渗透。教师可以尝试在课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使学生的精神生活能够得到愉快、健康的发展。

浅谈初中语文的审美教育 篇7

一、在课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首先,在于教师的正确引导。

我们知道,语文课本的内容思想性和审美价值都很高。那么,我们如何与学生一起去欣赏这些美的情感与世界呢?这就要求教师成为美的第一挖掘者。教师必须先去领会、挖掘教材的深刻内涵,感悟、了解文章的美。

例如,在教学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内容时,我先布置学生阅读《蝉》《贝壳》《紫藤萝瀑布》这三篇文章。通过比较阅读,要求学生划出文中你认为美的语句,并谈谈自己的理解,然后通过讨论由学生归纳文章的主旨。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读、谈、议三步来完成美的传播。“读”的过程是学生感受美的过程;“谈”的过程是学生领略自然美、分析语言美、感悟生命美、想象生活美的过程;而“议”的过程则是学生以美启真、以美引善、以美导行、以美激情的过程。这三篇文章的阅读讨论,学生自觉地投入了关注生命、热爱生命的境界,他们真正意识到了生命的可贵与美好。

语文课本中这样的文章很多,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安排和引导,才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因此,美育的渗透与教师的正确引导是分不开的。

其次,要注重学生的感悟。

现行教育思想特别强调学生自主完成学习过程、自己探索学习方法。这样,全体学生在课堂上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更要加强。而学生的基础、思想和操作能力并不在同一起跑线上,作为教师,我们没有全盘否定学生思维的权力,我们要有发现学生闪光点的慧眼。用教师美的心灵和语言去鼓励学生,鼓励他们去发现美、创造美。这样,不同程度的学生才会不断进步,成功的喜悦会激励他们发现自身的价值,同时也会促使他们去追求那些美好的东西。

记得我们在学习鲁迅先生的《故乡》时,学生通过自学,用列表的形式分析“豆腐西施”杨二嫂的形象。学生分析总结后,我把特意准备好的红玫瑰花举起来,右手的一枝鲜艳欲滴,左手的一枝有点枯萎了。正在同学们莫名其妙的时候,平时最调皮的一位学生已开腔了“老师手里的玫瑰花正是杨二嫂二十年前后的真实再现。”其他学生投来赞许的眼光,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顷刻间,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此情此景,还用老师多说什么呢?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感情和兴趣的投入能达到情与美的有机结合,不但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印象,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再如,学习美国诗人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时,由于是自读课,我只要求学生阅读后写一写自己对诗的理解即可。收上来的作业却让我感慨万千。有同学写到:“人生的路就像摆在我们面前的两杯茶,一杯是甜的,一杯是苦的。那杯甜茶在我们不经意间喝光了,而那杯苦茶我们喝得很慢,正是在慢慢地品味中,我们悟出了人生的真正意义。”像这样富有哲理性的语句还有很多,我就此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通过激烈的讨论,更加深了学生对是非美丑的识别和理解能力。

二、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作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一项活动,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同样重要。因为教师教学生写作文的过程不仅是培养写作技能的过程,还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陶冶学生美好的心灵、塑造学生崇高的道德情操的过程。学生从构思到完成一篇文章,也是他们寻找美、想象美、体味美、创造美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已经在有意无意地渗透审美教育了。

在此,我重点谈谈教师在作文评语和讲评中审美教育的渗透。

一般来说,学生是否喜欢写作文与教师有很大关系,尤其是刚升入初中的学生,他们完成作文后,最想知道老师对他文章的评价。我们就应抓住学生的心理,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适时适度地给他们一个评判。学生是不愿看到格式化的评语的。他们希望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和理解,甚至是老师的表扬,哪怕是一个红圈,这些都会激发他们再创作的欲望。因为只有心与心的交流才会产生情感的共鸣。所以语文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语要讲究艺术美、含蓄美以及情感投入的美。

在讲评作文时,审美教育的渗透也要把握好时机。当然形式也可以是多样化的。好作品可以由学生本人朗读,树立榜样形象,也可以提供给学生共同来欣赏,以便获得更高层次的美的享受。对于问题多的作文,教师可采取面批或请同学们分组修改、评议的方式,既可以增添审美情趣,又为合作学习提供了方便。教师的品读分析同样会使学生产生一种追求美的愿望,力求自己的作品也成为典范性的有价值的美文。

初中审美教育 篇8

一、学习动机的激发———兴趣

音乐兴趣,是指人在接触和认识音乐时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容易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这种无意注意往往是形成兴趣的基本心理因素。在任何学习中,兴趣都是一种无形的学习动力,对音乐的学习也是一样。学校音乐教育和生活中对音乐的接触存在着不同的要求,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更要寻找和创设学生的兴趣点,而且能有一定的持续性,每个兴趣点能够让学生主动掌握一定的知识或是对音乐有更深的认识。

首先,教师对音乐教学内容要表现出自己的喜好,洋溢出热情。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一定的榜样作用,教师的激情在课堂教学中是不可忽略的,所谓言传身教也就这个意思吧。如果教师自己表现出冷漠、随便、不积极,那么学生也很难会有较大的激情。因此,在课堂上要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应当让自己进入角色。教师乐观、积极的情绪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甚至立竿见影地影响着学生快乐、向上的情绪,教师应当用自己热情的情绪状态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其次,激发学生的良好心境。学生处于良好心境状态,思维状态就积极活跃,注意力就高度集中,想象力就丰富发散,记忆力就清晰迅速,求知欲望就强而持久,学习效率就高。因此,音乐教学中师生均应保持良好的心境。教师要善于观察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自觉激发学生良好的心境,有意识地调节和消除学生的不良心境。

第三,教师应善于抓住学生的音乐偏好,教师对学生的音乐偏好的了解有助于提高音乐教学效率。虽然每个学生的偏好会因个体个性、性别、地域等不同而产生差异,但是在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选取大多数或者在差异中寻求共性。当然关注学生的音乐偏好并不是一味地取悦于学生而忽略音乐教学中应该落实的教学任务,要让学生的偏好转为音乐趣味,成为一种长期的音乐价值观。

二、教师教学方向的定位———审美

音乐是美的艺术,它给人的美感能对学生产生深刻的感染力,会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音乐之所以能打动人心,完全在于对生命的那种真诚和执著。音乐教育通过对人审美能力的发掘和培养,通过建构人的审美心理结构,达到人的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

音乐的材料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声音,而是一种非自然性、非语义性的,具有审美属性的声音。它是建立在创造性基础上的,这种创造因素又蕴涵在模仿、象征、暗示和表情等表现手段之中。音乐在表现情感上受到理想化的规范,音乐的内容也是情感陶冶的产物。音乐的抽象性使音乐远离具体的现实生活,同时又超越人们狭义的原始情感,使学生体验到更为广阔的人类博大的精神境界。所以说音乐能启迪人的智慧,美化人的心灵,激发人的创造力,因为音乐艺术自身就是美的化身。这个特征决定了音乐教育必需把这种“美”传递给学生,同时也说明了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定位———合作者、促进者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任务,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应积极探索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从而促使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新型的教学方式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此时教师在其中充当的角色要发生重大的转变,那么在新课程实施中我们该怎么样来充当这个角色呢?

首先,要有活泼开朗的性格。音乐艺术是擅长于表情的艺术,乐观向上、朝气蓬勃、落落大方的性格,有助于教师对音乐艺术的表达,使自己在不同的音乐艺术情境中都能较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音乐技能技巧,较坦率地表现自己的内心活动,同时也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

其次,要有民主的教学态度。音乐教学具有音乐情感体验的多向性和音乐艺术的表现多类性特点,音乐教师的民主态度是让学生在“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前提下接近艺术本质的心理保障。把学生当作和自己平等的、具有独立音乐个性的“音乐人”,把所教授的内容看作是开放性的艺术客观存在,允许学生对同一作品有多种不同见解。在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音乐个性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张扬和展现。

第三,要具备一定的敏感性。在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中对学生所出现的情绪信息能作出相应的心理判断,及时发现原因,作出有效分析,加以引导。米德说:“设想处于他人的角色,从他人的角色的观点观察自己从而提高交往效率。”老师也应常常处于学生的角色去想问题。教师是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针对初中生这一特定年龄段,青春期的到来对各种事物都充满着好奇,以及大脑的迅速发育以致思维更加敏捷,从这方面着手抓住学生心理特点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巧妙地把音乐知识融入在充满活力的教学活动当中。同时由于学生的心理发育不成熟,容易导致情绪的不稳定,难以持久地专注于单一的学习活动。因此,在做到以上三点基本课堂构建的前提下,还应做到运用多种学习方法来引起学生的关注程度,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让音乐更好地发挥育人作用。

摘要:音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反映。让音乐课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使学生懂得用音乐去美化人生,进行审美教育。

初中语文审美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篇9

一、审美教育的实施途径

教育过程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审美教育也不例外。所以,审美教育不能独立开展,而是要综合、全方位地进行,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由于学生的生活环境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所以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就要从这三个途径进行实施。

1. 把学校特别是语文课堂作为审美教育的主阵地

学校是专门培养人才的教育机构,是审美教育实施的主阵地。因为学校的工作主要是教学,所以审美教育主要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

语文教学的课堂是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阵地。语文课的审美教育就是通过语文中的文学教材,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即教师按照一定的审美意识(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借助语文课本中的文学教材(美的事物)向学生施加审美影响,在审美愉悦中达到陶冶性情、塑造心灵的目的。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实施审美教育,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素质,当学生在生活中有所闻有所感时,就可以调动自己的能力,激活自己的灵感,挥毫泼墨,抒发情怀。

除了课堂教学外,语文课外活动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是有益的补充,是课内审美教育的继续。通过课外活动,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如通过朗诵比赛,可以让学生感受语言美,感悟意境美,体验韵律美,既而激发创造美的冲动。通过书法比赛,可以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字的结构美、艺术美,激发学生探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美。

2. 把家庭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家庭中的良好环境、和谐气氛及家庭成员的内在美、形象美的展现,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美育作用。因此,良好的家庭对学生的美育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家庭中的美育能够巩固学校美育的成果。

单就语文中的审美教育而言,家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像名著之类的书籍在学校是很难完成其阅读的,而且学校图书馆也不会存有多套,这时,家庭对于完成这类书籍的阅读任务就显得极其重要。而且实际上,中小学生阅读的许多书籍都是家庭提供的。

3. 把社会作为审美教育的大熔炉

家庭和学校都只是美育的小环境,只有社会是大环境。学生总有脱离家庭、学校的一天,作为社会成员,他一生都受到社会的影响。社会教育在人的一生中更广泛地影响人的审美观的形成和发展。在社会中弘扬真、善、美,鞭挞、惩治假、丑、恶,利用多种社会活动、多种宣传、多种艺术形式对学生实施美育,有利于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与进步。社会每时每刻都在对人产生影响,美育活动的减少与美育效果的减弱就意味着丑与恶的滋长与蔓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社会美的程度如何,那么学生受到审美的成效也如何。“只有进入了人的生活而成为他精神世界的一部分的那种美,才会唤起美感。”所以利用社会美来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让他们能够发现心灵之美,品德之美”。

二、审美教育的实施方法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有着本质的必然联系,语文教学是中学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阅读教学、朗读教学、作文教学、识字和写字教学等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1. 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语文教材中各类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值得发掘的审美因素极为丰富,都能给学生以美的启迪和陶冶,因此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教师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阅读是一个理解、分析、概括、联想、鉴赏和评判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这个过程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这个过程可分个三个层次:理解、分析、概括作为一个层次,联想作为一个层次,鉴赏和评判为一个层次。

(1)通过理解、分析、概括,让学生领悟:

第一,心灵美。

心灵美是人的内在精神的美。这种内在美必然表现于外部,即语言和行为的美。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有主要地位。”形象是作家按照美的规律运用一定艺术技巧创造出来的。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语文教材中记叙描写了众多的优秀人物。这些优秀人物具有崇高的品质,他们的思想优美,心灵优美。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刻地揭示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剖析他们的性格特征,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明确善恶、美丑的标准,激发蓬勃向上的热情和追求正义的感情,并逐渐形成优秀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语文教材中有许许多多“心灵美”的光辉形象,如坚持正义为理想献身的屈原(《涉江》);有忠贞爱国顾全大局的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有正气浩然,“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有献身于革命事业的林觉民(《与妻书》).;有在残酷斗争中觉醒的愿意抚养革命后代的自觉反抗者老妇人(《夜》),等等。教师在讲到这些课文时,要善于从美学因素这一角度,引导学生理解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想象,使学生从人物的心灵美中得到陶冶,产生一种愉悦之感。这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且促使他们以作品中的光辉形象为榜样,努力追求心灵美,做些有益于人民的事,从而培养学生审美的激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作为艺术形象都是有审美价值的。教师应该使学生认识到这样一个规律:经过提炼、概括、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丑恶,就具有批判丑、揭露丑的不合理性的强大力量;同时也就肯定和表现它的反面,即作者要求改变现实、追求正义、光明、美好生活的美学理想。这也是一种艺术美,是寓肯定于否定之中,寓美于丑的艺术哲理。《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是一个自私、顽固、守旧的人物,是丑的化身,但在艺术中却是美的。这里作者化丑为美的艺术手法,把生活中的丑转化为艺术上的美,一方面揭露了丑,引起读者的憎恨、厌恶、嘲笑,从而间接地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另一方面采取夸张、讽刺、对比等艺术手法,对丑的事物进行了艺术加工,从而使丑的形象变成了美的艺术。又如周朴园的伪善,康大叔的残忍,鲁四老爷的虚伪,葛朗台的吝啬等等,都能使人通过对这些性格的憎恶而产生对与之截然相反的美好性格的追求,同样具有审美价值。

第二,意境美。

文学作品一般都是在景物的传神写照中,自然而然地流露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这眼前的景物的传神写照,即是“境”;而其中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就是“意”。这“意”与“境”是天衣无缝般的融合,就构成了作品的艺术境界。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必须带领学生进入意境,不进入意境,就不可能有对美的感受,也就谈不上理解美、欣赏美、表达美了。

利用意境美进行美育,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课文中表达的与形象密切相连的感情。要顺着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导之入境,细心体味,使作品的此情此境化为学生的我情我境,把作者的创作过程与学生的认识过程有机地融合,使之与课文中艺术形象产生强烈的共鸣,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如《沁园春·雪》展示在我们眼前的是晴日映照时的分外妖娆的北国茫茫雪景。讲述这篇课文,要充分利用文章中的“景语”,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想象诗人所描绘的生活图画,从而自然地透过这一幅动人的画面,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就是使学生能融情入境,情景交融,物我两忘,达到审美的效果。

第三,语言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作家塑造艺术形象,描绘生活图画,抒写内心感受的根本材料。一篇成功的文学作品总是包含了语言美,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无不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上,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语言美,体味语言美,从而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语文学习的自学性。在语言的审美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做到:

①领悟语言的形象美。

文学作品语言的形象性表现在能够生动逼真地刻画形象,绘声绘色,细致入微。如朱自清的散文《春》所描绘的春天的景象:“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朱自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

②领悟语言的生动美。

语言的生动美主要体现在动词的提炼和选用上,还体现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上。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写出了春风给江南大地带来了无限生机,显出江南初春景色的美丽,风光宜人。

③领悟语言的音乐美。

文学语言的音乐美表现为均衡美、错综美、抑扬美和回环美。语言的均衡美表现在对偶、对照、排比、顶真等上。语言的错综美主要表现在长短句、偶句与散句的综合运用上。语言的抑扬美表现在语言的平仄上。语言的回环美就是用前一句的结尾做后一句的开头,又回过头来用前一句的开头做后一句的结尾的语言格调。

④领悟语言的情感美。

别林斯基说:“美文学感受力在一个人身上是被美文学作品本身发展起来的。”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包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对敌人的刻骨仇恨,毫无奴颜媚骨的高尚品德;对人民的无限热爱,甘做孺子牛的精神,表达了鲁迅爱憎分明的原则立场和爱国爱民的情感美。

第四,结构美。

作品的结构是形象思维的集中体现,是对整个作品的精心设计。它既包含了素材的提炼和剪裁、意境的展现和烘托、事件的安排和铺叙、细节的精选和描绘,也包含了名种写作手法的运用以及语言的推敲等等。

一篇美文的结构,既会有常见的结构方式的影子,更会有作者自己独特的构思。教师既要引导学生领悟文章中常见的结构美,更要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独特的艺术构思美。如叶圣陶写的《苏州园林》,文章没有取一般按照空间位置、游览路线介绍名胜古迹或其他处所的结构方式,而是以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形式,抓住了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从几个角度分别解说,写得谨严有序,条理分明。全文先总后分,总说高度概括,统辖全篇;分说条分缕析,分项成段,各段多设中心句,且与前文总说相照应,显得脉络清晰,文意显豁;分说各段又有主次之别,前主后次,详略得宜,使全文构成了一个严谨的整体。

(2)启发联想和想象,把文字美转化为形象美。

别林斯基说过:“在艺术中起着最积极和主导作用的是想象。”因而语文教师的责任就是在审美对象(课文)和学生的审美能力这间巧妙地建立联系,给学生开辟一条道路,引导学生通过作品展示的生活画面,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联想和想象,把课文中的文字描述转化为具体的形象,让形象在脑中活起来。如《陌上桑》里的罗敷,美在哪里呢?作者写道:“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在这里,罗敷究竟怎么美,一句也没写,作者只是从美的效果来写。读者可以从这种美的效果无拘无束地联想和想象人物有多美,把这种美的效果转化为具体的形象美。

(3)通过鉴赏和评判,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鉴赏的前提是鉴别,而鉴别则和理解相通,离开了理解就无从鉴别;鉴赏的核心是审美,即挖掘作品中的美的因素,达到某种美感享受;鉴赏的目的是批评;批评也是一种审美活动,它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审美判断,评价作品的优劣得失,或联系实际,展开联想,获得某种新的感受和认识。鉴赏不仅可以提高阅读和认识水平,而且可以培养创造性思维,陶冶思想情操。

2. 在朗读中体会美

语文教学活动中,审美对象的显现是以课文为主的,选文内容就成了学生最直接感知的材料。所以,课文的朗读就是激发学生美的情趣,培养美的意识,增强美的感受的重要方法之一。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把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的精彩片断的意境和神韵形象地展示出来,这是一种审美传情的好手段。朗读可分为教师范读(或录音范读)和学生自读,这两种方式通常是结合在一起的。如在教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教师先用饱满的激情、昂扬的声调进行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细致体味语气、声调、节奏,感知其意蕴,然后要求学生自己反复读,读准字音、因音求义、因声求情,进入身临其境的境界。

3. 从识字、写字教学中挖掘审美内涵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拙,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为,开信是也。”这四种造字方法,反映了汉字字形与词义的密切联系。汉字本身具有的形象性的表意特征,有利于在识字教学中体现审美功能。儿童阶段的识字教学,应着重于形、音、义的基本联系的初步形成,而上了中学就应当逐步深化,由形、音、义的单项联系发展到多项联系。这有助于发掘作品的审美内涵。

虽然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写字教学不能上成书法教学,但在写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把粉笔字写成书法的粉笔字,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

4. 在作文中表达美、创造美

创造美是审美教育的归宿,是最高阶段,不仅是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的最佳过程,还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最佳途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表达美、创造美,即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去表现美的感受,这便是作文。作文就是学生心灵的外化。在作文指导中要渗透审美素质教育,让学生写作的同时,感受审美的愉悦,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意境择词选字,借景抒情,借文移情,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见解,把已知的材料合理的想象加工,创造新的图景,新的形象。持之以恒,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获得艺术享受,消化知识的同时又得到美的熏陶,强化了表达情感的能力。这样,既提高了写作水平,学会了表达美和创造美,又提高了审美水平,净化了思想。

摘要:语文教学中,美无处不在,美育与语文教学密不可分,“没有美育,语文教学是片面的;没有审判,人生是残缺的。”本文从审美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来谈初中语文学科的审美教育。

关键词:初中语文,审美,途径,方法

参考文献

[1]张玉能.荧学教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18.

[2]聂愿青.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J].语文教学阵地.1993(2):3-4.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10

一、以美的画面感染学生

很多作家往往通过作品再现自然美景。如朱自清在《春》中所描绘的景物,充盈着跃动的活力与生命的灵气,融入了作者的感情,表达了作者的情思。一幅幅美妙的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使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教师如果能和学生共同赏析文中描写的景物片断,学生定会为那美丽的春光所陶醉,为那洋溢的热情所感染,为那盎然的生机所激励。

又如鲁彦在《听潮》中对海潮声响和情态的描绘,展现了大海神奇变幻的景象,歌颂了海的伟大力量。作者为我们描绘了海睡图、海醒图、海怒图等画面,它有时温柔静谧,有时雄壮有力。从中任意选择一幅图,师生都能领略到大海的神奇变幻,感受到大海的雄壮美是“伟大的乐章”,是催人迎战困难、迎战挫折、搏击风浪、勇往直前的号角。

二、以美的形象鼓舞学生

初中语文教材为我们描写了众多的优秀人物形象,这些优秀人物是社会美的典型。深刻地揭示这些优秀人物的内心世界,能震撼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蓬勃向上的热情和追求正义的感情。

例如《背影》记叙了在1917年冬天,因祖母去世,作者随父亲一起回乡奔丧后,父亲送作者回北京求学的事情。作者选择了新颖而别致的角度,独具匠心地描写了父亲“蹒跚地走到铁道边”“穿过铁道”“爬上月台”“用两手攀道”“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流下来了”。透过背影,折射出父亲爱子的真情实感。学生在读过课文后,也都深深地体会到无私和伟大的父爱。

三、以美的意境陶冶学生

文学作品创造的美的意境能强烈地感染学生。古诗词就是美的意境的仓库,它们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具有永恒魅力、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

美的诗词就是思想的光辉。我国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道向虚中得,文人实处工,经世致用,笃行不倦。”引导初中生从古典诗词中赏析美,领悟生活哲理,感受生活真谛,将会使他们终生受用。

四、以美的语言训练学生

语言训练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务必抓住语言这一环节,加强学生的语言训练,完成美感教育。

加强语言的美感训练,必须引导学生立足全篇,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加强语言的美感训练,必须加强朗读训练,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节奏,把握好语速的快慢,注重语调的变化,把无声的文字化成有情的语言,唤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让他们接受美的洗礼;加强语言的美感训练,必须引导学生字斟句酌,在遣词造句上进行推敲,如骆宾王的《咏鹅》,用短短的18个字就描绘出了一幅具体、动人的画面——白白的鹅毛、红红的鹅掌、绿澄澄的水,多么鲜艳、悦目!“向天歌”“浮绿水”“拨清波”精确地抓住了鹅儿浮水的特点,让人感受到鹅在水中浮水的情态美。

(作者单位:江西省鄱阳县湖城学校)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11

一、诵读———让学生感受美

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诵读是理解课文基本内容的起点, 是进入课文情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一条最有效途径, 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 发展语感, 加深体验与领悟。”诵读, 能变视觉为听觉, 使读者在美的音韵中, 发现美的思想, 体验美的感情, 进入美的情境, 受到美的熏陶。初中生仍较多地沿袭小学时保留下来的喜爱诵读的习惯, 这正是强化诵读教学的一个便利条件。

二、入境——让学生体验美

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觉亲。不入境, 就不能感受美, 学生只有进入“角色”, 进入课文情境, 让自己的心灵与作者的心灵沟通起来, 才能进入到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的状态, 才能有深刻而敏锐的理解能力。因此,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 引导学生尽快进入情境尤其要注意唤醒学生经验并鼓励学生想像。

三、鉴赏——让学生评价美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过:“各师成心, 其异如面”。成功的艺术作品中, 都显现着艺术家对美的独特感受和个性理解。“有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学生对同一艺术作品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在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应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看法, 引导学生发现真善美, 摒弃假丑恶, 建构起属于他们个人的理想生活和审美生活, 让学生的内心世界逐渐丰富起来, 发现生活的诗意并尽情享受它。初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主要包括: (1) 鉴赏语言。文学鉴赏中少不了语言揣摩, 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也时时渗透着文学鉴赏的成分。 (2) 鉴赏形象。人物、景物是初中语文教材大量存在的两类形象。它们是真善美的载体, 也是假丑恶的载体。对于课文中的各种形象, 要给学生以思想的自由、欣赏的自由和发表见解的自由, 在学生对审美对象的美丑、好坏、高低的分辨和评价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形象背后深藏的含义, 进而引导学生提升和美化平常的、生活化的、非审美的情感, 也就是将自己的情感调适到审美的、优雅的状态中来, 使学生受到生动而具体的审美教育。

四、仿写——让学生试着表达美

“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的语文教学新理念为我们指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的重要路径。茅盾说:“模仿, 是创造的第一步。”人无模仿, 无以立世。“应用、拓展”的第一步应该就是“模仿”。模仿是实现“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的开始和重要环节而语文学习中的模仿往往表现为仿写。仿写可以使学生学会借鉴别人的优秀思路, 积累优美的语言, 丰富自己的情感, 激活思维能力, 进而增添学生发现美、表达美的乐趣, 为学生奠定创造美的基础。在实践中, 要坚持模仿与创造结合。

新编教材上的课文, 文质兼美, 从内容、语言到表达形式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范例。因此, 教师可以利用现有教材, 让学生从模仿开始, 在每个单元向学生推荐一篇较典范的课文, 让学生进行仿写, 慢慢地步入作文的大门也是大有好处的。

上一篇:多学科研究方法下一篇:改性沥青的相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