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教育与美术教学

2024-09-15

审美教育与美术教学(精选12篇)

审美教育与美术教学 篇1

审美教育, 即我们常说的美育。我国近代美学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美育者, 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 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

高中美术欣赏强调了以艺术观和修养教育为中心线贯穿全教材的指导思想, 以美术常识和欣赏为主导, 把美术语言系统的知识技能训练纳入美育轨道, 并在这种审美教育的基础上, 突出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可见, 美术欣赏教学对培养高中生的全面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与审美评价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美术欣赏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内容

1. 作品内容与形式

一般认为, 再现性作品形式服务于内容, 而表现性作品内容往往体现于形式的本体之中。在具象绘画中, 再现性内容处于显处, 而表现性内容处于隐处。如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音乐》, 乍一看, 使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理性秩序下的欢快气氛。这种错落有致的点线面构成失去了现实形象的支持, 事物在运动中处于一种均衡缜密、若隐若现的普遍经验。在冷色调中透出澄黄的直线;在线与线之间点缀着大小不一的深红、深蓝的色块, 仿佛像五线谱上的音符, 给人一种机械性跳跃的节奏感, 使我们感受而不是看到, 从中产生了愉快的普遍可传达性。中国画《泼墨仙人图》乍一看, 墨色淋漓, 或深或浅, 现实形象的支持极度的弱化, 但却使人感到清疏简括, 寥寥数笔, 神情俱现。对这些表现性内容的体验, 只要放弃从画中索取现实形象的要求就能得到。当年, 鲁迅先生语重心长地说过:“艺术之所以是艺术, 就因为它是艺术!”这句话道出了艺术的语言特性, 艺术终究不是日常语言现实的哲理, 艺术语言的特征决定了它所独具的与日常生活相差异的性质。虽然绘画具有多重性内容, 但在教学中必须分清它们的主次关系, 使我们的感知和审美评价有的放矢。

2. 形式美感的培养

作为视觉造型艺术的美术, 无不依赖形式而存在。学生接触美术, 首先接触美术的审美形式, 亦即构成美术作品的各种艺术语言因素, 如线条、色彩、质感、肌理等。面对自然界的各种美好事物, 也总是首先接触如诸如山势的高大雄伟、溪水的弯曲流转、花卉的艳丽妩媚等。学生们通过对这些形式美的感受, 构成了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整体知觉。但这些审美形式不一定一开始就能成为每个学生的感知对象。在没有经过老师的讲解、引导之前, 它们往往是一种潜在的因素。所以启发学生的审美感知、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力, 就成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方面。

3. 审美情趣的培养

梁启超曾说:“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是艺术……音乐、美术、文学这三件法宝把情感秘密的钥匙都把握住了。”美术作品常常对人产生情绪感化的作用, 《维纳斯》曾经征服过不少人, 许多人从中受到了爱美情操的感染;舍科特尼科夫绘的《又是一个两分》使很多学生为自己学习成绩的落后感到羞涩;徐悲鸿先生的《奔马》又使多少人有昂扬向上之感。美术课要善于发掘艺术作品内在的健康的感情因素, 转化为学生的高尚的审美情趣, 培养他们爱美的情操。

巧解高考完型填空题

●马迎君

“完形填空”题是英语试题中难度较大、得分率较低的题型之一。完形填空题既考查学生的语言的知识能力, 又测试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实践能力, 能较全面地反映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它涉及面广, 难度较大。因此, 做这项题型时, 不能争于求成, 而要经过一定的训练, 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 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充满信心, 沉着冷静

2.精读第一句

它是了解全文大意的基石。完形填空文章的第一句话, 常是没有空白的完整句子, 而且第一句往往是文章的主题句, 或是含有主题词的句子, 考生可以根据它来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为下面答题奠定基础。

3.通读全文, 掌握大意, 粗选答案

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在没有通读全文、弄懂大意的情况下就急忙边阅读边依空选择。这是一种不良的答题习惯。同学们在做题之前必须先集中精力将短文精读一遍, 掌握其大意, 同时要记住短文里的人物、时间或地点, 尤其要注意首句和尾句的含义。这样, 答题时才能心中有数。

4. 从上下文寻找信息词

完形填空所选的文章都具有逻辑关系、意义相符, 而词语的重复出现、同义词和反义词的使用是重要的连句成篇的词汇纽带, 因此, 在行文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词语的复现、前后同义词、反义词相互照应等现象。

5. 形意结合, 前后参照

完形填空所要求填的答案在意义上必须和短文内容相符, 形式上必须符合语法规则和习惯用法。同学们在选择答案时, 应先从意义上判断其是否与短文内容相吻合, 然后再从形式上

4.审美理想的培养

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和由此而产生的情感反应, 是审美评价活动最初的表现形式, 但这种感受和感化, 都受着审美理想的制约。青少年由于年龄和身心发展的局限, 往往把握不了什么是应该歌颂的, 什么是应该批评的。不同的审美判断往往会引起不同的情感反应, 一切优秀的健康的艺术作品, 总是引入生活这个大资源库, 集中拓宽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反映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艺术家正确的审美观点。反过来, 它又使欣赏者得到审美愉悦, 起着积极的审美教育作用。这种寓教于乐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正是艺术审美活动的特征, 也是我们美术教育的目的之一。

二、艺术的审美评价

审美价值的客观性并不排斥主体感受在审美现象上的多样性。欣赏是在主体参与下进行的, 个人的视野和知识经验决定了评价具有主观成分, 这些成分造成欣赏活动的复杂性, 也造成评价难于统一。所以在审美教育中, 教师对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应该是一种建设性的, 而不是指令性的。任何作品都是某一时代和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 (如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主谓一致、固定搭配等) 判断所选答案是否恰当, 前后参照, 连贯考虑, 提高选择的准确率。

6. 先易后难, 迂回解题

做完形填空时, 对于一时没有把握的题目, 在做完较容易的题目之后再回过头来思考那些难题, 同时把已确定好了的答案代入短文, 帮助理解。这样, 也许难题就不难了。

7. 把握文章组织结构

做题时, 要把准文章作者发展脉络, 文章的起承转合, 要注意段落与段落之间、句与句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领悟暗示, 选对答案。

8. 了解生活常识, 确定相关知识

9. 全文贯通, 复查核定

做完题目后, 要仔细复查核定。全方位, 多角度地检查所选答案。

要提高完形填空的得分, 除了上面介绍的方法技巧外, 考生一要积累并熟练掌握词汇语法等扎实的基本技能, 对于重要的语法项目, 如定语从句、状语从句、非谓语动词、名词性从句等, 要加以总结概括, 以便做题时运用灵活, 概念清楚。二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训练, 加强阅读, 提高速度, 培养语感, 在实践中感悟词语的辨析、搭配, 学会对文章进行逻辑判断及推理, 既要看懂表层意思, 更要理解深层次的含义。三要由简到难、由短到长地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训练, 材料要精选, 解题要限时, 体裁要多样, 运用正确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四要注意分析错题, 避免出现类似错误。

只要在冲刺阶段注意到这些方面, 应该说解答完形填空的水平就能得到一定的提高。

(冀州市职教中心)

反映, 作品审美价值的各种现象都有其局限性, 或侧重于技法、或侧重于观念;或侧重于唯美性、或侧重于文学性等等。只有用历史的辩证唯物的态度, 才能较全面而客观地评价作品, 所以教师在讲解作品前, 首先对自己的判断作内省的理性分析, 理清情感中审美的和非审美的成分。在教学中, 可用推测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感知和评价作品。如, “我体验到……”和“我感觉到……”等非定性语气。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评价也并非是权威的和终极的。于是, 学生也会进行自我分析, 避免在欣赏上的“伪敏感”, 即缺乏主见的泛泛而谈和人云亦云的假象。

综上所述, 欣赏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活动。审美教育的开展都必须依据学生前一阶段的基础, 提出具体教学目标的侧重点。尽管教学活动的各阶段和各层次都有不同的目的和要求, 但都必须围绕着以提高学生对形式的审美感知水平和对形式意味的直觉能力为宗旨。对实际作品进行多维的和有效的审美评价, 是达到这一宗旨的唯一途径。

审美教育与美术教学 篇2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审美教育,又称美育,是借助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手段,培养使人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修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从审美角度,通过人们对现实的审美视察,在审美实践中,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丰富其精神生活,启发其自觉性,提高人们对于美的感受、鉴赏能力,从而使人们自觉地遵循美的原则,发挥其创造能力。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提高青少年对自然美、艺术美、形体美的感受和欣赏水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更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需要。

美育是造就人才的重要手段,是引导青年学生走向美好生活的明灯,而语文教学的课堂,又是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阵地。实施审美教育是加强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对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能够作出它应有的重要的贡献。在实施审美教育中要明确语文教学采用此手段的紧迫性必要性以及它的基本任务,同时要注意在读写听说这四个实施点怎样去实施美育。

一、在课文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美。

普列汉诺夫说:“美则凭直感的能力而被认识。”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它包含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及。教学形式也是多种多样,预习课,讲读课,讨论课,展示课,无所不包。不管是什么内容,也不管是什么形式,都不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美的渗透,美的熏陶。如何在教学中渗透美育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阅读中品味语言美。

叶圣陶说过:“读的方面,它是包含了了解的程度及欣赏的程度,就像一幅画,你觉得它确实太好了,但问你好到什么境地,那得由你自己体会,从体会的能力就见出欣赏的深浅”。的确,读的过程是对教材加深感觉,形成体验的过程。只有通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才能不知不觉使学生的心情得到陶冶净化。如《珍珠泉》这篇文章所用的字语虽然寻常,作用却实为瑰妙。以“镶嵌着不大整齐的石头”“开放着的野花给珍珠泉编了个朴素的花环”“水太清太凉了”描绘珍珠泉的地理环境。还用了“晶亮的”“饱满的”“一嘟噜一嘟噜”来形容“水泡”从潭底冒出来。深入文章,发掘语言的内涵,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感受语言的魅力。学生在读中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在读中进入美的意境,在读中感悟美的语言。在这样的美读中,学生不仅获得了愉悦的审美体验,还可以品味到文章的语言美。

2.在阅读中品味节奏美。

洪镇涛先生说,朗读是语文的第一教学法。朗读不仅是将每个字的音发出来,而且要将字音与字义结合起来,遵循词类和句法原则,注意停顿和轻重,进一步到用审美的读法,要能表现文学趣味和兴趣,要注意声音的抑扬顿挫。

诗歌的语言富于节奏感、音乐美。诗的内容,诗人的情感是通过充满节奏感和音乐感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地吟诵才能体现出来。通过朗读,品味诗句,让学生逐步学会欣赏诗歌鉴赏诗歌,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如在指导朗读《小小的船》时,教师联系课文内容,结合多媒体设备,边作生动的描述,边用亲切的语气朗读。“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然后提问:假如你坐在小小的船里,会有什么感觉了?让学生展开想像 的翅膀,进一步体会情境,激发美感,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学生朗读的的语调的高低、语音的轻重、节奏的快慢、停顿的长短、感情的流露都恰到好处。力求声音与意义的完全融合,对语言的品味,对作品意境的体验,使语感进一步趋于细腻,让学生感觉到语言(声音)的韵律的优美。

3.在阅读中品味音韵美。

汉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它具有音美,形美,意美三重美。三种美有机结合,该引导学生进行品味和欣赏,从而感受美的熏陶,增强美的享受。美感能力的培养还应培养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情绪体验。一切美都能触动人的情感。没有美的情绪体验,就不能获得美的感受。“文章不是无情物”,文学作品倾注着写作者的感情,富有复杂的人物情绪。因此,教师应善于让学生置身于作品的意境中,去感受领悟美。同时也要求学生能亲自用自己的情绪,去获得美感的愉快和自由。

例如在讲授《再见了,亲人》时,利用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根据课文内容设置了特定的情境(图像),并配上比较忧伤的纯音乐。营造了一个充满伤感、离别的氛围,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亲人之间的依依不舍之情。利用音乐的感染力来激发学生感恩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与文字语言的结合,拓宽了学生的审美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操。

4、在阅读中品味神韵美。

语文“阅读”教学所蕴含的美学因素是丰富广泛的。语文课本课本身的思想内容、体裁、结构、风格、语言表达等都是美的,因此要让学生会欣赏、受陶冶。并且这些文章大部分都是“文学作品”,叶圣陶认为“文学作品可以使学生领会什么是美,花木山川的美,城市的美,道德品质的美,广大群众为伟大目标而斗争的美,都可以从文学作品中得到深切的体会”。

例如小学三年级上册的课文《秋天的雨》以“清凉”,“温柔”和“轻轻地”,就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用黄色给银杏树的叶子做了一把小扇”“用红色给枫叶做了一枚邮票”“给田野铺上了一片金黄色的海洋”“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使抽象的“秋天”有形、有色、有声、有神、有情,喷射出诗意的光辉。又借助视觉、听觉等感官手段,把秋天五彩缤纷的景色,小喜鹊造房子,小松鼠觅食,小青蛙睡大觉描绘成了一幅动人的、立体的、充满神韵的秋天的清丽明朗的水彩画,使读者如临其境,感同身受。文章字时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写物附意,扬言切事,抒发对秋天无比热爱和热情赞美的深沉感情。因此,必须指导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笔下的美并加以具体的分析感受,要看到作者笔下的栩栩如生的美的形象,使学生的审美、立美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二、在写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感知美。

1、在作文训练表达中,拓展学生的想像美。

写作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去表现美、创造美。审美创造的基础是审美观察。而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儿童作文同样不能离开生活。别林斯基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因此,要让学生到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去领悟到实际生活中的美,要让学生深入到现实中去发现美、欣赏美,同时要求学生在作文表达训练中去创造美,更深刻去理解美,在这种“美是生活”的实践中努力提高审美立美能力。要指导学生平时关注生活,体验生活,作生活中的有心人,领略到生活中实实在在的美。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渗透美的教育,使学生

创作出“文质兼美”的文章来。例如:要求学生写《我的妈妈》这篇作文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既可以从大的方面去写,也可以从小的方面去写。但总的一点就是应该让学生通过内心去抒发出对生活的“美”来。可以去写“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时,就应感受到妈妈无私的美;可以去写“唱《感恩的心》”时,就应体会到伟大母爱的美;可以去写“唱《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时,就要对过去、现在生活中所蕴含的美进行阐释。要让学生明白,作文要从美学的角度,去立意和析理,要认识到作文的美,就是真实,就是和谐,就是人的愉快和美。使学生能够按照美的规律借鉴创造出美的文章来。

2、在书法训练中,体会创造美。

书法是一种极其丰富广博、涵盖诸门艺术的综合性极强的学问。书法是一门艺术,它以美好的希望和慰藉,丰富和充实着人们的生活,更能净化和提升人生的境界.能让小学生懂得书法艺术的美。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书法水平,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俗话说:“文如其人,字如其人。”这是因为字写得如何,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学识、性格、气质、风度等。汉字作为方块字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本身含有美的因素:线条美、结体美等等。因此,语文教学实施美育时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书法课教学。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是学好书法的关键。我们在教授书法的同时,可以利用课内外时间,让学生了解祖国悠久的文化历史和汉字的演化过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给学生讲述一些通俗有趣的著名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如“草圣”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怀素无钱买纸,以蕉叶代之;王羲之为了练字,用了十八缸水等轶闻。从而使学生在榜样的熏陶下,培养热爱书法、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同时组织学生参观书法圣地和欣赏临摹一些名家书法作品等等,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书法艺术的无穷魅力,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学习书法艺术的兴趣,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爱上书法。比如,颜真卿的《多宝塔碑》。最后要做到背临,包括意临和临意,必须建立在“对临”的基础上,在反复临习书法作品的同时,尽可能背诵作品文字内容。凡是临摹各家,不过窃取用笔,非规矩形似只取大意,尊古为实临,意临为求新;同时也可以抛开章法临意,借“意”书写,做到走出字帖,写出自己的风格。《小仓山房诗文集》中说,不学古人法无一可。竟似古人何处着我。可以说,临帖知识学习书法的前提途径,是一个“跳板”。一旦离开“跳板”,就得走自己的路,不能老停在“跳板”上,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取其各家长处,为我所用,慢慢形成自己的特点风格。

三、在倾听中领悟独特美。

语言学家指出,人类语言交流中,听说占90%,读写只占10%。美国口语专家罗斯的一份报告表明,听是获得信息、摄取知识和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每个人成长的亲身经历也告诉我们,人们最初学习语言都是从听别人说,到自己模仿别人说开始的。

1、激发听的兴趣感受美。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仍然是无意注意占优势。他们的注意不稳定,不持久,很容易分散,而生动、具体、形象的事物,形式新颖、色彩鲜艳的对象,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吸引他们的注意。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听力”,选材必须儿童化。选择的内容要新颖,要有一定的情节,词语要通俗,学生能听懂,为满足新时期儿童的求知欲望,特别要选择一些学生从未听过但又急切需要知道的内容作为听说教材,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听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为此,我们安排了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知识性故事、抒情散文及他们渴望了解的最新科技信息作为培养学生“听力”的教材。如:《找春天》,《笋芽儿》,《泉水》,《难忘的泼水节》,《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恐龙的灭绝》,《蜜蜂引路》等,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况下听记。

2、以目助听感受美。

现在的学生普遍都活泼好动,上课注意力很难集中。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必须从低年级新生入学开始就教学生“以目助听”。因为,人的感觉器官是相互联系的,其中耳与目的关系尤为密切。教师要教学生听别人说话时,眼睛要注意讲话的人,留心讲话人的姿势、神态和表情,当讲话人变换时,听的人目光也随之转换。如:老师讲述时看着老师,由老师讲转为同学回答时,大家的目光应转移到正在发言的同学身上。在听的过程中,力求目光不去注视周围与听讲内容无关的任何景或物,要集中到讲话人身上。在教学活动中反复训练学生努力使自己的眼睛为耳朵服务,并告诉学生,听人说话时看着对方,也是尊重他人的表现。长此以往,学生就能逐步养成集中注意力地听人说话的好习惯,为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听力基础。

3、用心欣赏去倾听感受美。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利用已有生活经验课文中的情境,让学生在倾听同伴生动的描述中感受美。如:老师范读课文或放录音范读,让学生边听边看文,心里记住并在文中做上该读轻、重、缓、急的记号,然后模仿着朗读。又如:教《桂林山水》一文时,变换一下通常边看边听的方法,采用放配乐的课文录音,让学生将眼睛闭起来,侧耳细听,此时课文中优美的语言集中地通过鼓膜,流入心田,学生仿佛跟随导游荡舟漓江,心旷神怡。在学生意犹未尽时,再让他们和着音乐练习朗读。这种做法既可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4、多种形式听感受美。

小学生具有好奇的天性,最容易受情感因素的感染,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如果课堂枯燥无味,学生的注意力肯定容易分散,倾听就无从谈起。研究表明,学生在老师讲故事、举例子,以及游戏、组织小品表演、小组讨论、小组竞赛等参与性的活动时,听得最认真。因此在形式上要讲究方法,如:“用悄悄话传口令”、“打电话”,做“打开知识宫”、“寻找百宝箱”等游戏,寓听力训练于游戏活动之中。如上《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时,为便于学生听记海底千奇百怪的鱼,课前我配置好录音,绘好幻灯片,设计游戏、活动。课上,采用视听结合的方法指导学生抓住重点听,海底有哪些千奇百怪的鱼,它们有哪些特点?孩子们带着问题,一边聚精会神地听配有优美音乐的录音,一边全神贯注地看色彩斑斓的幻灯片,注意力是那么的集中,兴趣是那么浓厚,一篇210个字的短文,学生听一遍录音后就能听出重点,并能按老师的要求进行复述。我还组织“小小考察队”到“百宝箱”中去寻宝。“考察队员”汇报考察情况后,组织听话比赛,比一比哪位同学听到的“宝藏”最多。造成一个人人用耳,个个动口的良好的听说情景,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即使是听说能力较差的学生,在游戏的热烈气氛中也跃跃欲试,主动接受训练,这就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听的能力。

四、在口头表达中,拓展学生的整体美。

说话能力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在当今社会人们交往中,说话能力已成为认定个人整体素质的重要因素,培养小学生的说话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新课程改革所应具备的。

1、创设情景,体会对比美。

李吉林老师曾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所以,为学生巧妙创设交际情景,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积极地观察、思考、想像。这样,他们的语言才会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低年级每单元都有一节口语交际课,我认为口语交际课是集中训练学生说话能力,教给学生说话方法的好时机。教师在上口语交际课时应精心设计好教学步骤,扩大训练面,增加参与量,提高参与训练度。可根据学生的基础,把总的课堂教学目标分解成几个分目标,创设情景,逐步训练。分步训练要循序渐进,化难为易,放缓坡度,让全班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而后在分步训练的基础上把一段话连贯地说出来。

在教学《地震中的父子》一文时,我就采取口语交际的形式进行情感的训练。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角色来扮演,例如:被救的孩子、路人、记者、消防员、家长等等。然后通过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对人物的诠析,全心投入情景中去。使学生通过实际的口语交际,加深了对文章所表达的情感的理解。从而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珍惜,学会关爱,学会承担责任。真正使语文教育体现知识和情操的美的教育。

2、以述促听,体会哲理美。

叶圣陶说过:“读和听是一回事,写和说是一回事,不能丢开听说不顾,光管读和写。”复述是进行说话训练的一种好形式。促进理解,锻炼思维,在机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放下书本,进行理解和记忆性复述。选择生动的童话故事、成语典故,生活常识为其主要内容,采取简单复述、创造性复述、内容提要简述、听取别人复述后复述、多人接力复述等,既能促进学生记忆和理解能力,又可培养学生初步的思维想象能力,说话有条理,用词正确,提高逻辑思维的敏捷性。

2、以述促听,体会哲理美。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一切语文从实践去学习比用规则学习来得容易。”在教学中,经常选择一些学生身边的话题,让学生进行自述和简要评说,由于贴近生活,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相互交流,依据这一点,我们可以设计出许多的自述内容——各种童话图画、我的家,我的小伙伴、买物品、迎客人、向教师请假、上学路上的新鲜事等等,自述形式采取大家互相交流、对话、自由插话。我在一年级上学期就曾搞过许多游戏,如“打电话”。这是一种对话性的说话趣味活动。其目的在于:训练学生问答一致、条理清楚地口述和正确转述的能力。示范表演如下:教师扮妈妈,一个同学扮小明,另一个同学扮爸爸。妈妈的电话:“喂,你是小明吗?妈妈今天晚上开会,晚一点回家吃饭,你和爸爸先吃。”小明告诉爸爸:“妈妈在电话里说她今晚开会,晚一点回家吃饭,叫我们先吃。”表演完请同学评小明把电话内容传达得是否正确。再请三个同学分别演妈妈、小明和爸爸,示范一次。同桌两人互相扮小明和爸爸,把电话内容传达一遍。

4、语感训练,体会层次美。

加强语感训练是提高学生说话能力的重要方法,学生语感能力越强,说话能力就越好,分析理解能力就越强,语感训练的内容以说一明确的话题或一件事为材料,强调说前准备,培养先想后说的能力,写好说话提纲,言之有序。其形式可采用故事会、演讲、辩论会等。要求讲述清楚明白,完整畅达,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语词准确丰富,语调、语音适当,表情姿态自然大方,说话语言表达上要更接近于书面表达的要求。重视语感训练。一方面可提高说话能力的水平,另一方面也为儿童从说话表达顺利向书面表达过渡打下良好的基础。

初中历史教学与审美教育 篇3

一、努力创设历史教学过程的行程美

历史教学过程决不应归结为讲、抄、练、背、考等枯燥死板的过程模式,而应是一次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美的行程。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好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在美的情境中感知信息。

1.建立师生和谐关系,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共同活动,要使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关键在于师生的关系是否和谐。如果师生间民主平等,是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教师乐于“传道、授业、解惑”,就会出现一个心理相容、思维沟通、情感交流的教学状态。当师生心理相容时,教师的言行就会引起学生肯定的反应。同时,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尊重、信任和期待的信息就可以通过一言一行输送给学生,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得到认可、信任,并产生情感交流和共鸣,从而成为学生认真听课,努力学习的一种动力。

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学生是有血有肉、有需要、有情感、有独立人格和个性的人,教师应理解和尊重学生,主动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志同道合的朋友、情投意合的伙伴。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民主、平等。以学生为主体,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使教学活动在和谐的气氛中进行。

2.创设师生思维同步,设置优美的教学过程。心理活动的状态决定着人们获取信息量的多少,人在积极的心理状态下所获取的信息量多,反之,获取的信息量就少。所以,教师应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使学生大脑皮层处于受刺激状态,从而进入最佳学习动机。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途径,莫过于让学生直接体验课堂思维劳动本身的乐趣。在思维过程中,层出不穷的推理,茅塞顿开的领悟等等。都可令学生享受到参与思维的幸福感,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而这些都要求教师既要深掘教材内涵,又要把握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因时、因地、因材施教,使其思维发展过程与教师同步运转。

二、努力锤炼历史教师的语言美

美的语言往往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历史涉及的知识丰富,联系的事物广,这些都要求历史教师具有较高的语言素质和修养,只有将历史和科学性、思想性融汇于美的教学语言之中,才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中更多的是借助教师那倾注感情的、充满魅力的语言。教师形象生动的语言可以呈现给学生一幅幅逼真的图画,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从而获得必要的感性知识,加深对历史知识、历史现象的理解。

三、努力追求历史教学手段的艺术美

彩图、剪贴图、模型等是传统的历史教学手段,教师在教学时要选择富有表现力、感染力、艺术性强的教具,使学生愉快地感知教学内容。如在《昌盛的秦汉文化》一节教学中,为了突出“甲骨文”这一教学重点,我利用本书彩图——殷墟出土的刻有文字的龟版和本课记有的日食的甲骨文,让学生对甲骨文有些感性认识,然后叙述甲骨文记载着商朝生产者、阶级关系,以及商王对风雨大小、战争胜负、猎获多少的占卜结果,是我们今天研究商朝历史的宝贵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有文字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输出信息的渠道越多,其输出效率越高。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幻灯、投影、电影、录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越来越广泛地被引进到历史课堂教学之中,它们可以直观形象地再现历史知识,使学生在感知美、鉴赏美的愉悦中形成历史的科学概念。如果在展示这些知识的同时配上优美的音乐和生动的解说,则更加能增强课堂教学的真实性、新颖性、趣味性,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教学气氛更加和谐。◆(作者单位:江西省临川第二中学)

语言教学与审美教育 篇4

随着当今文化之间交流的加强, 传统的学科界限已经变得模糊。这就必定带动传统教育体系的变革。尤其当今语言和审美教育的结合, 将深刻地影响今后的语言教育。语言和审美价值的共同学习教育今后语言教育的趋势。

1、美育教育的由来

语言教育课程因其教育内容的固定性和学习难度的高强度性, 往往造成语言教学课程的枯燥。不受当今学生的接受和欢迎。所以, 如何提高语言教学的效率的传达性。提高学生对于语言学习的兴趣将是当今的语言教育者们值得研究和分析的问题。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只要是学校中的课程, 都与美学教育存在密切的关系”[1]。其深刻地揭示了传统教学科目与审美教育之间的关系。在学校的课程教育中, 文科教育课程尤其是语言教育课程与审美教育的联系最为直接和紧密。因为语言教学主要还是通过中外名著的学习来实现对于语言的教学目的, 而一般来说, 语言名著的写作都是作者对于生活已经的审美体验。都是作者运用自身对于语言的审美情趣的理解来达到对于文章的创作。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情绪抒发往往是通过对于心理、场景、叙事的语言文字描写来实现的。语言教育和审美教育是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整体。两者的有机结合和运用既让学生增加了对于语言教学的兴趣和增加了语言教育中对于审美情趣的理解和把握, 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审美学习的文学基础。

2、美学价值和语言教育的结合分析

2.1 文字教学与美育的关系

语言是人们记录生活事件的载体, 语言是文字形成的基础。人们在对于语言的创造、学习、整理、记录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进行了审美情趣的融合。从我国的文字来看, 象形文字的运用就是人们对于现实事物通过审美加工的结果。从古认为遗址中挖掘出来的很多甲骨象形文字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后来演变的多种文字字体都是人们对于生活审美的理解和领悟。例如:金文的丰满粗矿、篆书的婉约圆转、隶书的蚕头燕尾、楷书的威严庄重, 所有的文字都是人们对于审美情趣的表达[2]。

2.2 词汇教学与美育的关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 我国的文字已经摆脱的传统的只限于事物记载的需求逐渐成为人们一种对艺术的追求, 审美的需要。在世界文化中, 我国的词汇与教学都是绝无仅有的。在汉语词汇的表达与应用中, 古代单音节词语所占的比例十分重大, 而后又逐渐转向双音节的反映。在单纯词中, 重言辞与连词的审美价值都是最高的。这是由于重言词能模拟失误的形状和声音, 有很好的审美意义。如《文心雕龙》中就有对于《诗经》的语言文字论述, 重言词的效果主要来自于其对色彩、形状、声音等的独特的审美表达[3]。

2.3 语法教学与美育的关系

在目前存在的各种语言中, 汉语是一种语法形式使用最为广泛与普及的语言之一。汉语的语法存在多种变式, 而其中语法的使用往往是汉语词语的使用想结合。所以其组合形式可以灵活多样, 多姿多彩。一般为了起到语意强调的作用常常会把宾语前置, 实际需要可根据语意而定。例如《春秋》中的“十有六年, 春, 王正月, 戊申, 朔, 陨石于宋五。是月, 六臆退飞, 过宋都。”《公羊传》的理解是:“先言陨而后言石?陨石, 记闻, 闻其然, 视之则六, 察之则五。何为先言六而后言益?记见也, 视之则石, 察之则五。徐而察之, 则退之。”按照一般语法规则, “陨石于宋五”正常的写法应该是“五石陨于宋”或是“石五陨于宋”。在古籍中的谓语前置是为了实际叙事的需要[4]。这样描述往往更能展现实际情况, 能让读者更深刻的体会当时的见闻。在语法规则上视允许的, 但是改变几个字的先后顺序即达到了叙事贴切, 情感表露的目的, 这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以大成就。

3、结论

语言教学的进一度深入是我国文化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 在日益追求语言规范化的今天往往忽视了文字语言教育与审美情趣的结合。任何一个国家的语言都是其国家文化的展示, 这就要求人们在实际的语言学习中注重对语言审美情趣的把握与整体理解, 对于人们来说这是一中帮助深入理解的有效方式。

摘要:语言教育是当今文化教育的基础性课程。传统的语言教育主要注重的是语言自身的教育, 即只关于语言教育中字、词、语句的理解和表达、运用的学习和理解。虽然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理解语言的基础知识, 但在当今新的教育要求和教育目的的要求下传统的单语言教育以不能满足人们对于现在语言的学习。语言的教学必须结合相应的审美教育, 让学生理解语言学习的意境, 理解语言的审美价值,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对一种语言的充分把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审美学习是现代语言学习的基础。

关键词:语言研究,审美教学,分析与研究

参考文献

[1]蒋念祖.美育与中学语文教学[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王一民, 干建亚.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 (4)

[3]王晓辉.语文课堂中的审美教育,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 (5)

[4].彭立勋, 曾军.审美教育与语文教育.[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 (7)

浅谈中学美术与审美教育2 篇5

摘要:审美教育不仅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而且更是美化人自身,即帮助学生树立美的理想,发展美的品格,培育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因而,美育的根本宗旨是培育学生的人格和心灵,让学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审美能力。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就是借助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手段,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趣味,从而使他们按照美的标准和规律欣赏美、创造美,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作出贡献.,当然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还必须依赖于审美能力的培养,这里我们将谈到在“新课标”下美术教学中怎样渗透审美教育。关键词:中学 美术 审美教育 一.对美的曲解

爱美是人的天性,中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通过各种渠道,正在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追求美的方式。对什么是美,怎样表现展示自己的美含混不清,追求美,却不善于识别。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对于区别美与丑的标准往住是模糊的。青春期的中学生有着特别强烈的好奇心理,他们常把“新”、“特”、“奇”视为美,把港台歌星、影视红星视为自己的偶像加以迷恋、崇拜,有的甚至达到了癫狂的程度。受知识和社会阅历的限制,他们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于浅表层的外在美(有的外表修饰根本就不美),而不善于发现深层次的内在美。他们往往认为仪表的漂亮就是美,而不懂得美具有广泛复杂而又深刻的涵义。因此,许多中学生在刻意修饰外在美方面大下功夫,认识不到内在的心灵美和气质美的魅力。二.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及中学美育的任务。

美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在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爱国主义感情,陶冶高尚的情操。”并要求“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根据教学大纲提出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在处理教材方面,目前全国在“新大纲、新课标”思想的指导下,编写了新版本的中学美术课本,这总体上体现了大纲的精神,注意到了美术的基础文化教育作用,涉及造型艺术的各个领域,又突出了审美教育的主线。这些新编教材的特点,是打破了长期以来在绘画教学上以写生为基础的技能训练传统,强调了以艺术观和修养教育为中心线贯穿全教材的指导思想,以美术常识和动手为主导,把美术语言系统的知识技能训练纳入美育的轨道,并在这种审美教育的基础上,突出了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们认为,审美教育就是培养人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点的教育。它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的新人。具体地说,审美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端正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情感,美化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

在学校教育中,音乐、体育和美术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课程。但光靠这几门课是不够的,这个任务的完成应该由各门课的教学来共 同承担。而音乐、体育、美术,特别是美术,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和措施,并主动配合学校教育的各方面,构成美育的统一的整体。三。中学美术课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我们将“新课标”下美术教学大纲有关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条文进行剖析,并结合上面所叙中学美育的任务,在中学美术课中将做好如下的审美教育 : 1.感性教育的培养。

作为视觉造型艺术的美术,无不依赖形式而存在。学生接触美术,首先接触美术的审美形式,亦即构成美术作品的各种艺术语言因素,如线条、色彩、质感、肌理等。面对自然界的各种美好事物,也总是首先接触如诸如山势的高大雄伟、溪水的弯曲流转、花卉的艳丽妩媚等。学生们通过对这些形式美的感受,构成了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整体知觉。但这些审美形式不一定一开始就能成为每个学生的感知对象。在没有经过老师的讲解、引导或指导学生写生之前,它们往往是一种潜在的因素。所以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力,就成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方面。

在中学美术课的最初阶段,往往首先引导学生去认识线条的魅力。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条是造型的基础,各种不同粗细、浓淡、干湿、疏密、轻重及抑扬顿挫、刚柔并蓄、变化莫测的线条,表现了不同造型、不同质感的千变万化的事物。在这里,线条具有神奇的魅力。美术教师要善于选择有代表性的优秀传统作品指导学生去进行欣赏和分析,然后通过白描练习加深理解。在素描和西画中,线条不仅 用来勾画轮廓,而且是表现对象形体结构和质感的造型因素。在课堂中则通过临摩优秀素描作品和写生,来培养学生对这一造型因素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在色彩方面美术课中我们通过讲解、观察、练习,使学生懂得色彩的一般知识和调配方法,培养他们对色彩的观察分析能力。进而掌握这一造型语言。在图案课里,则让学生了解诸如均衡、对比、统一、变化、节奏、韵律等形式法则,并通过图案组织规律的训练,系统地了解和初步掌握造型艺术美和色彩美的规律。

因此,感性教育十分的必要,它反映了人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反映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们甚至完全有理由这样说,如果今天再不重视人的感性发展,如果再不把作为感性教育的美育纳入现代教育体制,人自身就没法发展,现代化也不可能最终实现。2.审美情趣的培养。

美术作品常常对人产生情绪感化的作用,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曾经征服过不少人,许多人从中受到了爱美情操的感染。舍科特尼科夫绘的《又是一个两分》使很多学生为自己学习成绩的落后感到羞涩。美术课要善于发掘艺术作品内在的健康的感情因素,转化为学生的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爱美的情操。这种情感教育可以通过参观、作品欣赏、写生和临摩优秀作品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也应该从自然、社会和艺术等范围多方位地展开,当然平时教学中更要积极运用自身的语言、教态、知识和各种形象的手段(如投影、范画、故事、音乐等)通过有声有色、有形的环境氛围。使学生在处于浓厚的兴趣 和强烈的求知欲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美的熏陶,从而提高了学生审美情趣。

3.通过正确的方法、深层次的诱导,加深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建构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

学生在上美术欣赏课时都有一个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的过程,最初是从他们个人的角度开始的。他们觉得画得“像”的就是好。而有些画得不“像”的作品就看不进去,而有些看起来不“美”的作品却被老师当成世界名画加以介绍。正是这些反差,他们渐渐会发现艺术品并不是以画得像不像做唯一标推。有了这些思考以后,学生才会关心艺术到底是什么。教师不要从理论上空洞的介绍艺术,应当从上而下地将美学中艺术的不同观念在不同的作品中介绍给学生。在引导学生欣赏具体的美术作品时,应该注意选取不同理念的作品,使学生认识到在艺术史上这些观念并存的局面,从而拓宽他们的思路和限界,而不要把学生框死在一个固定的欣赏模式里。比如在出示徐悲鸿的作品时,学生情不自禁地发出一片赞叹声,而出示刘海粟的作品时,学生则显得茫然不解。这是两种不同的画种,画家运用不同的技法和材料,但是不管那幅作品画得像还是不像,都务必使学生明白这是画家对自然美的追求。引导学生领悟画家在美的艺术形象中所要表达的纯真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欣赏那些栩栩如生的卵石,蜻蜓的神情和动态或者色彩鲜艳,线条简练,形象夸张的金鱼时,更要欣赏画家在作品中所倾注的对生活强烈的爱和淳朴的思想感情。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使学生的艺术情趣和生活情趣也受到影响,从中受到了教育。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就是要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教师就是要用人类艺术精品和大自然的美,社会的美,帮助学生提示出美的规律,打动学生的感官,从而培养学生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4.审美理想、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

一切优秀的健康的艺术作品,总是集中地反映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艺术家正确的审美观点。反过来,它又使欣赏者得到审美愉悦,起着积极的审美教育作用。这种寓教于乐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正是艺术审美活动的特征,也是我们美术教育的目的之一。美术课中,教师选择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并通过与学生的谈话分析,或辅之以简单的命题创作,都可以收到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的效果。美术教育不以培养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为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审美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以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从事改造生活的实践。著名美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说过:“想像是绘画上极其重要的一事,有形的东西,可用想像使它变形;无形的东西,也可以用想像使它有形。”孩子们充满幻想,我们应该因势利导,将他们的丰富的想像力转化为审美创造力。这种艺术的审美创造活动,以他们逐渐形成的想像力为前提,又以在美术课中逐渐学到的技能技巧为必要途径。所以美术技能技巧的训练在中学美术课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学生们运用所学到的有关线条、色彩、比例、构 图、透视、解剖、质感、肌理等造型手段,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就能够变无形的 想像为可视的形象,创造出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美术作品来。美术不限于绘画。随着商品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美术的触角已伸向了商品经销、印刷工艺、建筑装饰 和服装设计等广泛的领域。培养未来劳动者素质的美术教育,理应在上述这方面发挥作用。新编美术教材中,列入了诸如纸盒包装,广告招贴、标志设计、壁挂设计、服装设计、折纸建筑等内容,都是为了教给学生实用美术的知识,并训练其进行实际设计的初步技能。这些课题内容的教学并不要求学生成为将来的设计师(当然不排除这种可能性),目的在于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激发其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愿望和追求。

5不断加强学生对美术作品评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欣赏美术名作时学生都有一种自己初步的印象和感觉,而教师如何抓住学生的最初感觉,可以做为深入分析作品的起点,积极引导学生对具体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比如在欣赏徐悲鸿先生的《奔马图》时,我要求学生仔细地观察作品,用语言简单的描述自己看了作品以后的心理感受,课堂呈现一片活跃、热烈的气氛。在充分地肯定了学生的回答以后,趁机简单地介绍画家的生平和创作这幅画的时代背景,然后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这时学生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把马的思想和画家的思想联系起来,而且把马的精神升华到民族的精神,学生们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一堂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同时也获得了美的享受。实践证明这样做的结果,使学生增强了对理解新事物的自信心,培养了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给学生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使 学生评论有序进行,避免出现随意的现象。

总之在初中美术课的教学中,教师应牢牢把握住审美教育这条线,切忌把教学变成“蜻蜓点水”,不深不入,应该把审美教育作为贯穿美术教学的始终,使审美教育成为中学美术教育的一条主线,并用这条主线将看似独立分散的各课题联系起来,组成一部主旋律强劲的美育乐章。把审美教育提到一定的高度,这也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未来文化艺术素质的提高。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篇6

许多教师讲课时生动有趣,其目的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字、词、句、修辞等方面的知识,并未更多地考虑到文章的美和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一提起美育,人们想到的往往只是音乐、美术等艺术类科目。其实,相比之下,在美育方面,语文教学有着更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是由语文教学与美育的特殊关系所决定的。

语文教学和美育的关系

叶圣陶先生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 可见语文教学是文化学习的基础。早在文字产生之前的原始社会,人类就通过神话故事的传播来进行美的教育了,比如对火的敬畏,对上帝的赞美,对天地日月的崇拜,对风雨雷电的想象,等等。

文字产生以后,语文课的美育功能便更形著了。语文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继承祖国的语言文字传统,而且要使学生获得各种文化信息和美的享受,并以此启迪智慧,陶冶情操。

美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语文课中的美育内容有高度的综合性,课文内容涉及美的各个领域和各种形态。语文教师如果注意到了这些内容,稍加点拨,就会为学生打开一扇无比丰富的美的世界的大门,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的美的陶冶。

叶圣陶说:“欣赏文学要由老师指一点门径、给一点暗示……单教学生逐句听讲,那么,纵使老师的讲解尽是欣赏的妙旨,在学生只是听老师欣赏文学罢了。”

这就是说语文课是师生共同的欣赏实践。老师指给学生欣赏的“门径”和相关的“暗示”,启发与引导学生去揣摩语意、体味感情、发挥想象、理解思想,在反复的朗读实践中体会语言的美和思想的美。

比如余光中《乡愁》那种一唱三叹的结构,又如何其芳《我为少男少女歌唱》抒情基调的单纯和飞扬等,如果不去反复吟诵和体味,是感受不到其中的美的。

语文课中的美学内容恰好以深刻的理性色彩区别于音乐和美术,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例如,《秋色赋》中谈到秋色之美是“因为它表示着成熟和繁荣,也意味着愉快和欢乐”,则点出自然美的问题。这些穿插于文学作中的议论性文字,为美育增加了理性的色彩。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中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杨义曾说:“语文学习应该让学生具有文学的感觉、艺术的感觉、美的感觉,要通过语文教育,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杨义曾把语文的作用归纳为三个“感觉”,就是在强调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感性特征”。

我同当代著名学者杨东平在《语文课,我们失去了什么》一文中指出: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一言以蔽之,是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将充满人性之美、最有趣味的语文,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成一种应试训练”。他认为,语文应该是一门充满趣味的学科。

语文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培养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对优秀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主要指能通过对文学语言的品味建构文学形象,感悟作品意蕴,从中获得审美享受,并能对作品的成败优劣做出自己的判断。

第二,对不同类型、不同风格文学作品的广泛容受力和精细辨识力。广泛容受力主要是指学生能接纳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精细辨识力主要指学生对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能用专业化或者说审美化的阅读方式去品味,去欣赏。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艺术品位。

人格是什么?是善。人格美是一种道德美。语文教学中的美育与健康人格的塑造密切相关。这种相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可以通过促进人的感性发展进而塑造人的健康人格。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可以使人迟钝、麻木的感情变得日益敏感和丰富,使人性得到升华。一个受过良好审美教育的人,在情感生活方面必然有较高的品位,必然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其次,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可以通过促进理性和感性的协调发展进而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语文审美教育是沟通学生理性和感性的桥梁。

比如在对待大自然的态度上,由于受古诗影响,对花落泪、对月伤神,似乎成为一种情感思维的定势,而如果把花开花落当作大自然的奇观,把斗转星移当作是宇宙发展的规律,这就比较达观了。

如果能由此感悟人生,觉悟到人生有涯,如何才能不虚度此生,这样的人一定会活得更积极,使生命焕发出璀璨的光芒。

最后,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通过赞美人类的理想世界来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中学语文课本中,不乏对人类生活中理想的人性、浓厚的人情的抒写和赞美。语文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在对这种理想境界的欣赏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格的熏陶。

比如《故乡》对记忆中的故乡那种富有朝气、富有生命力的人性的赞美,对现实中故乡那种“辛苦麻本而生活”的人的失望,都充溢着作者对理想故乡的希冀。又比如《边城》中所描写的自然与人的和谐、淳厚、美好的人性美,是人类永远的向往。这些作品所表现的美好的风俗画卷和人情、人性,必然有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篇7

一、培养审美感受能力

1. 通过初读感知美

出示一篇课题后, 要通过读让学生感知课文中的美,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荷花》一文的教学时, 我从整体感知—深入了解—细致体味—领悟深化的总体教学思路, 引导学生去理解和领悟。初读功能被充分发挥出来, 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 强化了学生对深读课文的兴趣。

2. 利用多媒体感知美

恰到好处的运用多媒体, 能开拓学生的视听渠道, 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 变抽象为具体、形象、生动。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 运用多媒体让学生亲眼看一看圆明园, 使学生仿佛置身于辉煌的圆明园上空。那美不胜收、引人入胜的仙境足以使学生留恋、赞美, 清晰的画面把远古的历史事件, 把遥远的地域一下子展现在学生面前, 既给人以形象美, 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审美想象及联想能力

直观手段与语言描绘的结合, 可以使小学语文教学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利用情境向儿童展示的是可感的生活的场景、生活的画面、音乐的旋律等具体生动的形象, 为儿童理解语言做好认识上的准备。

如在教学《看菊花》这篇课文时, 在课前可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学会欣赏路边的花, 在指导观察时可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 探究菊花的生长成因。上课时, 可通过实物演示加以导入, 充分启发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后, 教师就用声情并茂的语言描述菊花的形象, 这样利用学生对菊花形象的情趣, 激起了学习兴趣。在学生初读课文后, 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菊花, 融入课文情境中, 通过菊花这一典型形象感受美。

三、创设美的课堂, 激发审美情趣

1. 妙用导语感受愉悦美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开头非常重要。精妙的导语能够调节学生的心理, 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求知欲望投入到学习中去。如在教学《特殊的葬礼》一课时, 教师这样设计导语:“同学们, 你知道葬礼是指什么吗?”有同学回答说就是出殡。教师接着问道:“人死后我们为死者出殡, 可是, 你见过为瀑布出殡, 也就是举行葬礼吗?人们为什么会为瀑布举行葬礼呢?人们又是怎样为瀑布举行葬礼的呢?”听了教师的问题, 学生们一个个兴趣盎然, 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原因, 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老师成功地调动起来了, 在后来的学习课文中, 学生依然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2. 把握诵读体会节奏美

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 要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学生与课文之间架起感情的桥梁。如教学《船长》一课时, 可以引导学生与主人公进行角色换位, 尝试亲身体验。学生在换位中, 对哈尔威船长油然而生出一种崇敬的心情, 此时再现朗读课文, 学生带着崇敬的心情朗读, 内心的情感就会被激发, 被感染, 学生与作者就会产生情感共振, 在共振中迸发情感, 在读中悟出人生的道理。

3. 演中体验美

在阅读教学中, 表演也是对课文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 学生把抽象的文字变为形象的身姿运动, 在角色中内心获得体验, 迸发出内心的情感。如《小露珠》的教学, 在读小露珠与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的互相问好的对话时, 可以引导学生自找伙伴进行表演。在表演中, 学生不知不觉进入课文意境中, 喜欢上美丽可爱的小露珠。接下去, 演在露珠的滋润下的各种动植物是那么充满生机, 此时的学生兴奋极了。太阳出来了, 小露珠向动植物们话别。学生此时更是依依不舍。

4. 放飞想象的翅膀, 品味语文意境美

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所描写的景物融为一体所达到的一种艺术。在语文教学中, 对意境的分析容易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要领会意境, 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 抓住作者所描写的景物, 结合作者的情感, 使学生深入作者所描写的意境之中。

教学《夜宿山寺》一诗, 学生很难把握诗歌的意境美, 教师就必须要创设一个让学生进入有效学习的情境, 通过想象帮助学生领会李白诗歌的意境。在感受意境美的同时, 学生也会回味欣赏了诗歌意境美的过程。

语文阅读教学与审美教育 篇8

一、引导学生感知美

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知开始的, 审美也不例外, 通过感知形成表象, 入境见形, 从而激起美感, 产生美之愉悦。

(一) 巧妙入境

美学原理告诉我们审美感知是审美心理结构的第一要素。通过审美感知, 可有效引起学生心态的系列变化, 教师应该采用易于启动审美主体情感的方式, 以诗歌、绘画、故事、音乐或谈话等导入, 让学生情感开始启动, 自觉地对审美采取一种开放性的态度, 教师再用自己的激情以适当的方式叩击学生的心扉, 引起他们共鸣, 开启审美之门。

(二) 感觉动情

情感是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审美感受的最基本最显著的特征是审美情感, 即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产生的情绪愉悦和精神快感, 这种体验既决定于主体是否情绪专一地进入审美活动, 也取决于主体是否准确把握了审美对象所包含的情绪因素。因此,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将听觉、视觉、触觉、心觉等多种感觉交错运用去完整地把握审美对象, 多方刺激感官所产生的是多点透视般的立体形式, 单一的感官刺激难以产生理想的审美知觉。如在讲朱自清的《春》时, 先播放展现春天美景的课件———田野春耕图、刚刚解冻的溪水、鸟语花香的农家小园, 并辅以音响。引导学生明确作者是如何运用多种感官去感受春天信息的, 再让学生结合自己在春天的体验, 了解春天是四季中最美的季节, 产生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的真实感情。

(三) 联想体验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审美过程中, 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作状貌和形态的感知, 产生了对先前相关、相似、相反的生活经历或感受的联想, 于是就能使审美感受由浅层趋于深层, 因此, 当感官被刺激时, 原来的审美体验也随之被调动, 并在新的审美对象的观照中获得新的审美体验。如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作者用工笔描绘出一幅荷塘的优美图画, 将月下的莲叶、荷花想象成了风姿绰约的少女, 有不尽的诗意。这时, 我稍加提示, 学生就很自然地想起《爱莲说》中的“花之君子”, 一个是阴柔之美, 一个是阳刚之美, 这便是由联想体验而引起的审美的位移。

(四) 情境悟理

在审美感知中, 思维的主要表现是直觉思维, 它是审美感受到达一定程度后, 对审美对象的本质意义产生的顿悟。在阅读教学中, 仅让学生感知外在美是不够的, 教师应由表及里强化训练学生能对课文各部分意义及其整体意义的直觉思维, 把学生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 揭示形象的内在美, 深化学生的美感。如《白杨礼赞》一课, 作者一唱三叹, 反复歌咏“不平凡”的白杨树:生长环境不平凡, 外部形态不平凡, 内在气质不平凡, 这样, 从白杨赖以生存的“景美”, 说到白杨自身的“形美”, 又进而提示白杨内在的“神美”, 由远及近, 由表及里。

二、带领学生鉴赏美

鉴赏美比感知美更高一个层次, 它不仅包括对审美对象的性质的深刻理解, 而且包括对审美对象的美丑识别。大部分的语文课文都附带着作者的情感, 都能在一定的程度上折射出作者对于美的认识, 因此, 教师就要让学生学会该如何把握作者赋予文章的美, 并且进一步挖掘, 使学生能够从文章中吸取作者所创造出的美, 并且从中受到熏陶, 从而进一步对于作品的优劣有自己的判断与评价。如在教《泰坦尼克号》时, 教师先找来VCD光盘播放电影片段, 结合剧本的文字描写感受电影镜头所表现的视觉形象, 让学生更深切地感觉到主人公的处境和命运, 然后采取座谈式的方法, 让学生放开思想, 各抒己见, 为课文及文中的人物“定性”, 最后, 引导学生进行了归纳和拓展: (1) 《泰坦尼克号》不光重视写纯真的爱情故事, 更注重其中折射出来的伦理光芒。 (2) 在女主人公罗丝与其母亲之间, 在男主人公杰克和罗丝的未婚夫卡尔之间, 在以身殉职的船员与排挤妇孺的乘客之间, 存在着真善美与假恶丑之间的鲜明对比, 显示了扬善贬恶、褒真斥假的强大的道德力量。老舍曾说:“悲剧是描写在生死关头的矛盾和冲突, 它关心人的命运, 它郑重严肃, 要求自己具有惊心动魄的感动力量。”学完本文, 学生着实感受到了悲剧是崇高的集中形态, 是一种崇高的美, 即壮美。

三、激励学生创造美

由感知美、鉴赏美到创造美, 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这是一种吸收、加工、输出的反馈过程, 而所谓的“输出”就是学生对于美的创造。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 需要在一定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成果相结合的基础之上, 加之自己的审美理想, 创造出具有发散性、新颖性以及独创性的美来。如我在讲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后, 让学生结合电视剧《水浒传》写读后感, 大多数学生都是赞扬这位疾恶如仇、见义勇为的英雄好汉———鲁智深, 而有位学生却独辟蹊径:“……类似于鲁智深的梁山好汉虽是替天行道、打抱不平, 但也有滥杀无辜的时候, 这些人每天杀人放火抢东西, 喝酒吃肉, 他们只在生产关系领域翻江倒海, 而不搞‘生产力’的革新。如果一个民族不在‘生产力’领域里下工夫, 那么这个民族的前景未免会黯然。”读完这篇习作, 我为之一震。今天的学生已经走出思维禁锢的藩篱, 开始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思考、判断, 这便是创造美的魅力所在。

初中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篇9

一、培养审美感受能力

视觉、听觉是审美感知的两种主要功能。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

文学作品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 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 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剖析, 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也可以运用朗读, 使学生的审美感知的指向隐含于审美对象的美, 激发起审美主体心理上的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 让学生体会到审美的音乐美、语言美、情感美。

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的,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中人物或景物的形象美进行剖析, 让学生感知美。例如, 《风景谈》一开头, 出现在我们视野中的是作者为我们描绘的一幅“沙漠驼铃”的画面, 望不到边际的沙漠“白茫茫一片”, 发着“微微的白光”, 突然, 地平线上出现了“黑点”, 逐渐变成“黑线”, 微风送来铃铛“丁当, 丁当”的“柔声”, “昂然高步”的驼队排成整齐的方阵, 加上那“长方形猩红大旗”与那“苍茫”“寂静”的沙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给人一种“庄严、妩媚”的感觉。我们可以抓住以上这些词语从色彩、感情、声音及动静变幻去指导学生感知形象, 从中欣赏到大自然的阳刚之美, 领悟到大自然的粗犷及人们战胜大自然的伟力, 进而理解“自然是伟大的, 然而人类更伟大”的深层内涵。

二、培养审美想象及联想能力

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将课文的审美因素与学生的审美经验“接轨”。这种“接轨”要求教师在分析课文、阐释问题以及提问时, 恰当地融入学生社会生活和课余生活的内容, 启发学生进行“勾联”“嫁接”和“回忆和联系”。

奥地利心理分析学家马赫曾对联想做过这样精辟的论述:“……在两种突然同时迸发的意识内容A和B中, 一种内容在出现时, 也唤起另一种内容。”这种联想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快感, 联想的结果是学生的思维超出了作品本身。吟诵李白的不朽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 出现在人的脑海里的何止是黄河呢?也许是浩瀚无际的大海, 也许是一泻千里的黄果树瀑布, 也许是滚滚东去的长江……想象在人们头脑中迭现的是许多波澜的画面, 使审美的感受更丰富了。

一篇课文中的审美因素很多, 教学中宜抓住课文中最能反映中心主题的, 反复出现或突出表现的主要人、景, 抓住凝聚作者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焦点的“情结”, 诱导学生阐发、品味。所以要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思考练习”, 设置想象、联想的阶梯。如《荷塘月色》第二题:“作者是抓住荷塘月色的哪些特点来写的?……并联系写作实际说说如果不这样写, 还可以有怎样的写法, 效果会怎样。”这是指导和提示作想象和联想操练的, 施教者可以根据题目设计出各种有益于想象、联想的训练台阶, 使学生得到发生想象和扩展联想的实践锻炼。

三、培养审美情感及审美理解能力

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 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内容。有的歌咏伟大, 有的歌咏平凡;有的歌颂善良, 有的歌颂纯真;有的鞭笞丑恶, 有的鞭笞好坏;有的鞭扯落后, 有的鞭挞黑暗……这些丰富多采的语文内容无不寄寓了作者的审美情感。这就要求去启发、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了解人的自身, 了解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读苏东坡的意境开阔、场面宏大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要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时间流逝, 世事沉浮的怀古之幽情, 就必须帮助学生从作品的表层走进作品的深层, 把“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联系起来, 同苏轼当时被贬黄州不得志的思想情绪联系起来, 体会作者对雄姿英发的周瑜建功立业的敬慕, 体会作者感慨今昔, 由物及人, 由人及己, 抒发“人生如梦”的心理历程, 由此而获得自己的审美感悟。

审美教育与美术教学 篇10

书法艺术的美育功能是指的书法艺术为手段, 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以促进学生的心灵净化和个性完美的社会实践活动。书法是我国的传统艺术之一, 也是中华民族珍贵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依附于一定的文字内容, 使用毛笔和纸、墨、砚, 通过对汉字的书写来表现特有的意境和情趣的独特艺术, 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们和喜爱与推崇, 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我国很多书家都强调书法的独特审美功能, 林语堂先生认为书法提供了中国人普遍的美学原理和美学法则, 梁启超认为在各种艺术中书法为最高。由此可见, 书法作为育人的手段, 在我国是有其历史性的。

1. 书法可以陶冶思想道德情操

汉字是世界上少数以“象形”为基础的现存的文字。就字的结构来看, 它启示我们做人要谦逊、大度、宽容, 尊重他人。整幅书法是单字的组合, 又是另一种美, 这就需要团结、需要集体的凝聚力。书法还能够将作者主观的思维与精神状态表现在书法创作当中, 反映出其神采来。书法的美育功能, 为陶冶情操、提高修养、怡心养性, 架起了宽广的桥梁, 提供了无限的空间。

2. 书法可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我国书法艺术所具有的美学特征, 主要是它具有文学的字义, 其中包涵着情理;有形象点画 (类似绘画描线) 结体的造型美, 抑扬顿挫音乐的旋律美。此外, 书法的内在美更需学生去审视。因为每一个字的点捺都有生命的顿挫, 每一根线条的流走都有人性的重量和质感。学生透过文字的痕迹可以感受到书法者的喜怒哀乐与悲欢情愁, 感受其无穷的魅力。

3. 书法可以培养严谨踏实作风

中国汉字最为讲究向架结构的, 学生在练字的过程中, 会有自然地形成一丝不苟的习惯, 久而久之, 就会养成一种严谨的作风。写字是这样, 学习、生活都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而且, 要想练好字, 并非一日之功, 要经过长时间的耐心的持之以恒的学习。学生循序渐进地书写训练, 可以有效去掉浮躁, 养成沉稳, 踏实的良好作风。

4. 书法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在长期的书法学习中, 由于经常用分辨美丑的眼光审视自己的书写, 就自然而然的培养了审美的观念, 提交了审美的水平, 形成了追术美得习惯, 美化净化了心灵。培养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乐观、热情、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种健康的心态必将为社会、为国家、为他人提供正能量, 为传承民族文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书法课堂中审美教育教学方法研究

1. 将历史人物的传统美德渗透到书法美育教学之中

学习书法需要坚忍不拔的毅力, 持之以恒的精神。然而这正是有些学生多缺乏的, 在他们身上往往急功近利的思想比较严重。针对这一现象, 可搜集历史上各人学书的事迹, 介绍给学生。如:柳公权的“心正则笔正, 笔正则字无不正”的优秀品格, 曾巩的“墨池记”的来历, 以及王献之刻苦完十八缸水, 最后和他的父亲王羲之并到成为“书法史上”“二王”的故事, 怀素用完一万株芭蕉的叶子练习书写的事迹等等。都为学书者树立了美好的形象, 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学好书法的作用, 从而使美育教育得到健康发展。

2. 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提高书法美育功能

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状态创设各种教学情境, 以激起学生的兴趣, 增强美育的实效。

教师可创设生活情境, 联系生活实际, 引导写生感知美;创设游戏情境, 引导学生观察美;创设音乐情境, 引导学生创造美;创设视觉情境, 引导学生鉴赏美。使学生在各种情境中享受美感, 得到熏陶, 很快地进入学习的角色, 专心地、快乐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身心得到了净化, 人格得到了提升。

参考文献

[1]图说天下.国学书院系列.长春:吉林出版社, 2008.

小学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篇11

一、如何在語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

(一)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

语文教学的美育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对作品所创造的艺术形象、艺术境界进行感受、体验、领悟、理解、玩味,得到赏心悦目、怡情养性的审美享受和思想认识、道德情操等方面教益的过程。

1. 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语文教材内容丰富,不仅有美丽大好河山,也有动人的人物故事。对内在情感的体验、认识和积累往往是通过感官对外部自然形式和艺术形式的把握完成的。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语文教材里的文章都是经过精心选编的名篇佳作,是作者通过观察慧眼和独特的视觉,用自己的匠心,创造了完美的艺术形象,从而对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和社会生活做出的反应。

3. 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凭借生活的逻辑,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或化抽象为具体,化实物为虚幻,化静止为动态,化无声为有声,塑造鲜明、生动的审美意象,更集中、更理想地反映现实生活。

(二)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1. 要做到与时俱进。按照《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要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补充必要的新知识、新信息,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语文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等各个方面要有强烈的时代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实施审美教育。

2. 要做到呵护学生个性。语文教育活动的开展是师生双方相互协调的过程,其中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语文教育的主体,学生的艺术审美愿望、兴趣以及表现能力是语文教育开展的根本动力。

3. 要做到以“景”感染。这是一个形象作用于直观产生的感染过程,进而使受教育者情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情感随之升华,在这个过程中,直观感受具有不可取代的触发作用,形象具有不可取代的激发作用,而感染则有微妙的升华作用。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对策

1. 教材明确美育目的。语文学科居于教改前沿,是领头学科,在优化人的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过程中,没有别的哪一个学科能像语文学科这样全面深刻地经常性地发挥作用。成功的语文教学能直接促使受教育者在理智认识、思想意志、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基本能力、基本素质方面,得到如夏丐尊先生所说的“调和发达”,从而养成“灵肉一致的人。”所以我们在教学中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的培养,实践证明,通过探索文章的意境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对美的感悟,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美的想象力。

2. 引导学生感受美、培养美。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几乎囊括语文教学的全部手段,可以落实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从传播文化知识,训练读写能力,增强思维意识,到陶冶性格情操,确立人生理想,无所不包。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作文教学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走出教材,加强课外阅读和作文实践既是必要也是有广阔的操作余地的。

3. 提升教师审美教育能力。教师作为小学语文课堂的指导者和主讲者,应该设身处地地体味文中的情感和美的内涵,这样,学生眼前的文字符号就会变成充满激情的语言,字里行间就会出现栩栩如生的画面,受到审美形象的深深的感染,从而得到美的享受。

4. 合理设计审美教育形式。如《海上日出》,可以使人感受朝霞、旭日的梦幻般的色彩之美;《观潮》使人领略到奔腾壮观的声势之美;《桂林山水》可以使人感受山水的清、静、奇的玲珑剔透的图画之美。“留恋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可以使人感受到婉转悦耳的音乐之美。当然,语文教材中关于自然美的描绘,不是自然的复现,而是作者意象的凝聚,因而引导学生学对教材中所描绘的自然美进行鉴赏时,不能局限于自然美的外部形态,还应该包括作者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通过合理设计不同的审美教育形式,让学生获得美、培养美。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文献综述 篇12

《国家教育方针》指出,我们的教育要使受教育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新课程标准》把审美教育看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也提倡注重教育的“三个方面”,进行全面育人的素质教育。这是我们当今现代教育的要求,同时新时期对语文教学的美育功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在这一形势背景下,教师应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针对这一问题我进行了文献综述。

二、文献的来源与国内外审美教育的研究动态

(一)文献来源。

本次所综述的文献,大部分来自《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其中少部分来自书籍和报刊。

(二)研究动态。

随着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审美教育越来越成为国内外教育界比较热门的话题。西方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美育就是当时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曾对美育有过深刻的论述。而在中国,先秦时期的孔子把“礼乐”定为学校教育内容“六艺”的首位,其中“乐”为审美教育的范畴,到了近代,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先后提出了美育的主张。至今,国家一直在提倡审美教育,虽然由于历史原因一度中断。

近些年来,语文教学虽然不断地进行改革,但以传授知识为主要内容的高中语文优秀论文唯理性教学模式与按“知识点”的高中语文优秀论文条条框框和思考题逐一分析、解答、落实的应试教学模式妨碍了学生对文章美的直觉感知和体验,不能让学生从整体上来感受到美的魅力。如何扭转这种不良现象?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塑造、建构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而学生的审美心理的建构是要通过审美教育来实现,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通过各种审美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审美感受能力呢?

听觉和视觉是审美感知的两种主要官能。朱光潜曾经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

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作者们用来表达思想情感和审美观点的,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剖析,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也可以运用朗读,使学生的审美感知的指向隐含于审美对象的美,激发起审美主体心理上的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让学生体会到审美的音乐美、语言美、情感美。

还有的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中人物或景物的形象美进行剖析,让学生感知美。

李岚清同志在《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奠基工程》的讲话中曾指出:“素质教育要彻底摈弃应试教育的片面教育观,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扎实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特别是进入现代工业社会的今天,国民素质直接影响到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在素质教育中,美育具有重要的位置。审美教育是以美学和审美教育理论为指导,自觉遵循“美的规律”,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心理结构和审美创造能力为直接目的,以塑造全面发展的完美个性为最终指向,通过各种美的形态所进行的教育。其中语文审美教育又是进行美育的一个主要阵地。语文审美教育是通过语文学科教育活动进行美的教育,教育学生怎样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美,进行美的创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

三、审美教育的含义

综合对众多文献资料的分析,虽然研究者们对这一概念的表述有所差异,但大体可总结出审美教育,就是指有计划地通过各种美的事物和具体审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

四、主要观点的陈述

就这一问题,研究者们都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见解,本文在对所收集到的文献进行归类、分析后,尝试将它们归纳如下。

(一)借助教材,依托文本。

研究者张金坤一贯认为“充分运用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内涵丰富的文学作品”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在不断地获取和增强美感的过程中提高语文水平”。(张金坤,《谈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11期)张文清和杨淑妮则指出:“审美教育与小语教学密不可分”,“美就蕴含在教材中”,所以“对小学生实施审美教育应该从教材抓起”。(张文清,《如何结合小学语文教材实施审美教育》(二)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美。

美,是通过具体的情境使人感受到的。“由于儿童年龄较小,对美的鉴赏能力还很低,要使儿童感受到美,就必须让儿童面对一个个具体的审美对象,凭借这些审美对象,激发他们用愉悦的心情来感知美的形象”。(杨春银,《创设情境培养审美情趣》,《文教资料》,2006年11期)。

教材中的美感大多是以形象为载体展现给学生。然而,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对美的鉴赏能力还很低,往往只会注意事物的外表,还不能从本质上区别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而学习情境则是一个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美的实质的途径。当然,创设学习情境的具体途径有很多,刘统江认为:“可以借助音乐、图画、多媒体等来创设情境。”同时情境也是一个可以引起学生兴趣的好方法。因此善于创设学习情境,将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到美、理解美。

(三)重在启发思维、激发想象,体会与挖掘美。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思维正处在活跃发展想象力的最佳时期。在这样的条件下,应因势利导,诱发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从中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念与审美能力。想象与美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因势利导,经常选择教材所描绘的含有想象余地的部分,适时、准确、恰当地揭示出来,诱发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从中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念”。(刘华江,《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甘肃教育》,2000年04期)张和生则认为:“启发学生想象,激活形象思维”,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作品蕴含的各种美”(张和生,《〈繁星〉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四)反复诵读课文及课外书籍从中体验美。

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欣赏美,关键在于对教材的深入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深入体味、感受作品。唐华玉认为:“正确、流利、富有感情的朗读是一种美的享受。”(唐华玉,《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科研论坛》,2002年06期)苏凤军认为:“通过反复诵读课文,在头脑中出现想象的画面,可以不同程度地进入课文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通过读来感悟语言的含义,体验文章的情感,在浓烈的读悟氛围中,移情自我,受到情感陶冶”(苏凤军,《谈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关于“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这一问题的探讨中,大部分研究者都是在自己的教学工作实践中得出的成果,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搞好审美教育提供了众多的参考途径。然而它毕竟是较大地依赖个人的经验总结得出,怎样才能做到较普遍地适用于语文教学当中,应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钟彩莲.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教育论坛, 2001, 6.

[2]杨春银.创设学习情境与培养审美情趣[J].小学语文教学, 2002, 6.

[3]新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7.

[4]彭剑飞, 冯周卓.新课程教法新研[M].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4, 7.

[5]潘桂云.强化审美教育策略[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02.

[6]赵温叶.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教育论坛, 2008, 3.

[7]杨淑妮.怎样结合语文教材实施审美教育.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1, 07.

上一篇:燃气压力下一篇:4-氯乙酰乙酸乙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