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与审美教育

2024-09-02

古诗教学与审美教育(共12篇)

古诗教学与审美教育 篇1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将审美教育视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那么,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将新课标的审美教育理念落实到语文教学, 尤其是古诗词教学中呢?

一、读熟——感知诗词的形象美

非朗读无以体会诗歌的铿锵之声、音乐之美, 非朗诗无以了解诗歌的神韵、情感。朗读不只是活跃课堂和诱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更重要的是它让学生充分主动地学习。

别林斯基说:“诗人用形象来思考, 他们不证明真理, 却显示真理。”形象是意境的基础, 诗词所塑造的是美的形象。诗句“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所显示的是自然美;而“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野渡无人舟自横”、“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所显示的则是人格美。

人物的心灵美必然表现在外部, 产生语言和行为的美。对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进行感知, 因为感知是审感的门户。古诗词中展现了不少具有心灵美的光辉形象。自古及今, 有“羽扇纶巾”、“雄姿英发”的周瑜;有“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的曹操;有“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刘禹锡;有“化作春泥更护花”的龚自珍;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他们的身上体现的是人性的品质和情感, 体现的是人类追求进步时的苦难、磨炼和奋争, 体现的是一种坚强不屈的精神意识, 他们带给读者的是一股强大的心灵震撼力, 促使读者从他们身上汲取精神的力量——人格美。又如李白、杜甫、王维、苏东坡、辛弃疾、李清照等, 无不在自己的诗词中展示独特的人格魅力。

二、读懂——领悟诗词的意境美

诗歌 (尤其是古典诗词) 主要是通过创造意象和意境来传达思想感情的。什么是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呢?从古代的诗论家到现代学者有不完全相同的说法, 有的说的很玄妙, 带有某种神秘色彩。照我的理解, 意象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的融合, 而意境则是以有限表现无限, 以质实表现空灵的艺术境界。“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文心雕龙·神思》) , 因此诗歌的意象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的融合。情景交融是意象和意境的共同特征, 就是审美主体的审美认识与审美客体的审美特征之间产生的审美关系。这是诗人在创造意象和意境时所努力追求的。情景交融的产生, 有它的哲学基础, 因为无论是儒家思想还是道家思想, 都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都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这为意境的情景交融审美特质奠定了基础, 所以意境优美的诗词作品的感染力特别强。它会启发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 进入诗人所创造的那个无限丰富和广阔艺术的空间, 因而这种想象和联想产生的美感并不比作者笔下出现的形象美逊色。

例如, 陆畅的《惊雪》:“怪得北风急, 前庭如月晖。天人宁许巧, 剪水作花飞。”诗题的“雪”就是诗歌的意象, 即思想感情的载体。“惊”即惊讶、惊叹, 借雪花飞舞的冬景, 表现出诗人热爱自然风光、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操。又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借乌衣巷这个具体的“象”的今昔变化来表现“意”——历史的变迁和豪门贵族的兴衰。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这首诗借山寺桃花这个“象”表现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之情。再如, 陆游的《游山西村》对村庄周围景色的描绘:“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在这幅画面中, 乡村小道, 弯弯曲曲, 山重水复, 怀疑无路可走, 然一座村庄却掩映在柳暗花明之中。这是多么诱人的景色, 多么耐人寻味的意境!

中国古代诗歌十分重视对雄浑、俊逸、典雅、含蓄等境界的追求, 这些意境是生活形象通过作者的主观意图而创造出来的。教师只有恰当地加以点拨, 学生心中才能产生神奇的美感。若能再辅之以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 就能移入情感, 把学生带进诗的氛围, 使其如临其境, 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诗的内涵。

三、读透———欣赏诗词的语言美

“读一首好诗, 相当于聆听一道美妙的旋律;读一首好诗, 相当于与一位艺术家促膝谈心……当我们静下心来, 细细品味, 忽然间, 世界只剩下了自己与诗人, 想到间, 只脉脉地, 用目光交流, 那流淌在空气中的, 幻化出的七彩的烟波, 便是我们对于诗歌最好的理解!”中国古典诗歌是最注重精炼和含蓄的, 五言绝句只有20个字, 七言绝句只有28字, 就描绘生动的意象, 表达深刻的思想。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精炼和意蕴的深厚, 在世界诗歌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

中国古代诗人抒怀绘景特别注重字斟句酌。读文章要找文眼, 鉴赏诗词要寻诗眼、词眼。教师要抓住精彩传神之处, 抓住诗眼, 带领学生赏析, 学生才能顿觉“全诗生辉”、“境界全出”。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一个“圆”字、一个“直”字, 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 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感受, 诗人把自己孤独的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做到了情景交融。绘画能表现色彩, 但不能描摹声音;音乐能表现音响, 却不能表现颜色;诗歌则既能绘声又能绘色。诗中有画的情趣, 诗中有音响效果。李清照的《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词眼“绿肥红瘦”极富表现力, 它既体现在鲜明贴切上, 如用“肥”字写叶, 不仅有多、大之意, 还可以联想到润泽鲜亮之状;又体现在感情融注中, 如用“瘦”字写花, 不仅有少、小之状, 还可以感受到惋惜怜悯之情。“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句中“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色彩, 和着鸟儿的声音、身影一起, 形成了一种活泼、轻快的节奏和韵律, 充满了动感, 它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喜悦和欢快。这些绮丽的诗句都须欣赏玩味、想象补充, 把赏析过程当作带领学生进行想象画的过程。

美, 在语文和各种教材中, 并不缺少, 缺少的只是发现。我们讨论以上三个方面, 是为了根据诗词本身的特点, 在教学中适时地引导学生感受美、品味美、享受美、展示美。这样, 学生就会逐步形成爱美的情趣, 提高审美能力, 为将来创造美打下良好的基础, 达到美的形式与美的内容的高度统一、高度和谐。

古诗教学与审美教育 篇2

● 孙德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成为学生审美教育的主阵地。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异彩纷呈地闪耀着美的光华,令人为之心热,为之神往。教师要充分挖掘古诗中蕴含的美,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从而得到美的熏陶,提高审美能力。笔者以苏教版教材为例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以诗赏景,体会古诗中大自然的美 著名教育家凯洛夫说:“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本质在于理解自然和社会的美,理解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的美,在于以艺术眼光来认识周围的现实„„”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感知、理解、欣赏各种形态的美。美,无处不在;美,无时不有。在阅读教学中,学习语言文字、认识具体事物、体会思想感情为审美活动创造了广阔的环境和适宜的氛围。

大自然是美育取之不尽的源泉。古代诗人常常会为大自然中得天独厚的美丽风光所倾倒折服,并写下千古传诵的佳句。如在教学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受到了庐山瀑布一泻千里的磅礴气势,感受到了祖国山川的宏伟壮丽。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你对这美丽的景致也赞叹不已,流连往返,那么你的心也将开放出美丽的花朵来。”春花烂漫的季节也是最令人钟情的。杜甫在《江畔独步寻花》一诗中写到:“黄四娘家花满溪,千朵万朵压枝低。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通俗易懂的诗句中尽显田园风光。理解这首诗时,我引导学生在抒情的音乐声中边想象边描绘:在宜人的江畔,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伸向远方,路的两旁有无数色彩斑斓的野花竞相开放,差不多把路都给遮住了。美丽的彩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可爱的黄莺自由自在地唱着动听的歌儿„„一旦这幅清新自然的春日美景图展现眼前,教师无需多言,学生便感受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试问,这样诗情画意、情趣盎然的意境怎能不激发起学生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呢?

二、披文入情,体会古诗中语言文字的美

我国古代的诗词,流传至今的往往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它们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最为适宜。学习这些古诗文,体味作品反映的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久而久之,学生的审美情趣就会得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会得以提高。

1.议,体会古诗中的数字美。数字给人的感觉往往是单调乏味的,但古代诗人却把数字巧妙地融入诗中,起到了其它语言文字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增加了诗的美感。如宋代诗人叶绍翁在《游园不值》中曾写下这样的诗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在理解这句诗时,我紧扣“一”字,让学生反复品读讨论,使学生由这一枝独秀的红杏,“看”到了园里春闹枝头的繁华景象,体会到了诗人对这生机盎然的春天的热爱和赞美;再如李白的《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纵然桃花潭的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啊!诗人通过“深千尺”这个夸张手法的运用,使学生深深地了解了汪伦和诗人之间的真挚情谊。因此,谁能说这古诗中的数字不具有它独特的美呢?

2.画,体会古诗中的色彩美。一些描写颜色的词语对渲染古诗也有着独特的功效,能使人的眼前呈现出一幅五彩缤纷的图画,给人以一种身临其境、赏心悦目之感。如杜甫写的《绝句》中有这么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其中的“黄”、“翠”、“白”、“青”对事物的描写可谓栩栩如生、淋漓尽致;再如《鹅》这首诗中“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中的“白”、“绿”、“红”,又能使一身白毛、大红冠子的大白鹅在清澈的河水中尽情嬉戏的情景跃然纸上。教学时,我就引导学生读诗、画图、涂色来理解诗的意思,体会并表现诗中的美景。3.读,体会古诗中的韵律美。汉语是美的,尤其是古代诗人写诗都注意字数相等,用词精当,讲究平仄,重视押韵。美文就需要“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诸如此类。”(叶圣陶语)如《游园不值》中第一、第二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叩柴扉久不开。”及第四句“一枝红杏出墙来。”中的“苔”、“开”、“来”字押韵;再如《暮江吟》第一、二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及第四句“露似珍珠月似弓。”中的“中”、“红”、“弓”又均押韵,这样和谐协调、抑扬顿挫的诗句,学生读来琅琅上口,从中受到美的感染。

三、探求意蕴,体会古诗中蕴含哲理的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许多古诗立意高远,构思新颖,语言清新,趣味浓郁。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品味古诗,剖析其语言,探悉其趣味,以便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取古诗营养,探索古诗真谛,使学生渐渐充实起来,灵秀起来。

通过寥寥数行的古诗,我们不但可以领略到大自然美好的风光,感受到诗人多样的情怀,还能从中受到启发,悟明道理。如苏东坡的《题西林壁》一诗中:“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两句表面上是说由于站的位置、看的角度不同,诗人所见的庐山景色也不同。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分析了解,就不难使他们受到启发:对一些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观冷静地分析,就容易主观地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这个事物。这平淡无华的诗行间流露出的不正是这深深的哲理美吗?

四、品诗悟情,体会古诗中人物情感的美

在古诗中有许许多多感人至深的人物,这些人物形象能让学生深深地感悟到文中人物所具有的人格美,受到美的震撼,对于启迪学生美好的心灵,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淘宝商城女鞋 http://live.yy-movies.com/ 淘宝爆款 http://52yd.net/ 如陆游的一首《示儿》:“但悲不见九州同”写出了他终身的遗憾,“王师北定中原日”写出了他毕生的心愿,“家祭无忘告乃翁”写出了他临终的遗愿。教学这样的古诗,我都要求学生在课前查资料,了解诗人的生平事迹,课上进行交流,讲诗人的故事,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了解诗人的人品、古诗创作的背景。有了这些铺垫,学生体会诗中溢于言表的强烈的爱国之情,可谓水到渠成。这种美好的情感,怎能不令学生的心灵产生感应,情操获得陶冶,心智受到启迪,思想实现升华呢?

总之,古诗教学除了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的培养外,还要进行审美教育,古诗教学中美育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形象、情感去熏陶学生,丰富净化学生的情感,塑造学生美的心灵,而古诗中潜在的美育因素除上述种种外还有很多,只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挖掘、善于利用,相信学生定能得到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

古诗教学与审美教育 篇3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传承下来大量的优秀诗歌,承担着净化和美化人们的精神之使命,并启迪以真理。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编选了大量诗歌。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赖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而在诗歌教学中,我们如何引导他们使之接受诗歌的审美与情感教育呢?

一、提高教师自身情感修养,为学生创设桥梁,一起走入作者情感世界

“动乎情,明以理。”教师自身在教学中冷漠无情,语言乏味,就不能让学生“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情感,首先就要培养自己的情感。与此同时,必须贴近作者思想,深刻挖掘作品所表达的情感。而后,将自己体验到的情感融于教学之中,使他们置身于充满浓烈气氛的情境中,受到作品的感染和激励,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这和在语文教学中贯彻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也是相辅相成的。

大教育家孔子把“仁者,爱人”的精神倾注在学生身上,对学生怀着深厚的感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正是这种真诚无私的爱,使孔子赢得了学生的信赖与尊敬,成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师自身的情感修养提高了,自己成为情感丰富的人,教师的言行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开启学生情感的内心世界。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入情”了,兴趣也就来了。

二、营造声情并茂的朗读氛围,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朗诵是诗歌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梁实秋说:“诗不仅供阅读,还要发出声音来吟,而且要放声音来咏,这样才能陶冶性情。吟也是朗诵。”

古人云:“诗者,志之所至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以情感人是诗歌的特点,因此,诗歌朗诵要求情感真挚,要求通过轻重缓急的节奏和抑扬顿挫的语调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变化。

叶圣陶说:“所谓美读,就是指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教师在指导学生在“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的“美读”中,增强了语感,加深了对课文的感知理解。

如,《蜀道难》这首诗中以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贯穿始终,已经显示了它的咏叹基调。统观全诗,诗人之叹有三: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这主旨句三次出现,朗读节奏的把握是理解全诗的关键所在:首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中,指导学生在“蜀道之难”处可读得平缓,略作停顿后,再用升调读“难于上青天”五字,如此则全诗主旨自明。第二次主旨句出现:“问君西游何时还……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指导学生用感叹的语调读主旨句,至“凋朱颜”略作一顿,以示意犹未尽。第三次主旨句出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这是全诗的结束语。主旨句第三次出现,指导学生要读得缓慢些,有深沉的慨叹意。“侧身西望”后稍作停顿,再用渐慢渐弱的声调读“长咨嗟”三字,若有余音,以发人深思。

当学生能够用或激昂或低沉,或急促或缓慢的声调来诵读诗歌,他们定然在心中有了属于自我的对诗歌的个性化的情感解读。

三、展开想象的翅膀,品味诗歌语言,反复揣摩意象,和诗人产生情感共鸣,领会诗歌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朱光潜先生曾指出:艺术的任务是创造意象。读者进入诗歌的意境总是从感受意象开始的。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感情的流露。诗歌往往以精练的语言,创造出鲜明、独特、内涵深远的意境,去反映生活,感染读者。意境是中国美学史上特有的美学范畴,也是诗歌美学中非常重要和基本的审美范畴。情、景是构成意境的两个最基本的因素,就是诗人强烈的感情与生动的客观事物契合交融,从而在诗中表现出来的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我们如何领会中国诗歌的艺术魅力,从抽象的文字符号到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画面的形成,这中间的桥梁便是想象思维。展开想象的翅膀,反复揣摩意象,品味语言,才能走近作者,感受中国诗歌的艺术魅力。

如,《琵琶行》这篇白居易新乐府诗的代表作。通过诵读后,他们大多能从找出写景的句子。这时,教师再引导他们对自己找出来的句子进行想象、勾画,用更丰富具体的语言将画面描述出来,不自觉中学生就进入审美的第二环节(展开想象)中来。篇首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诗人选取了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这些意象,构成清晰如画的意境——令人顿感秋凉袭身,曲曲传达出诗人凄凉愁惨的心情;“别时茫茫江浸月”,景中含情。茫茫江水,茫茫月色,无不弥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仿佛诗人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风物有了感应。“唯见江心秋月白”,写音乐结束时寂静的环境。音乐结束,但其感情仍在扩散,一直渗入被秋月照亮的江心,又仿佛江心秋月也在为音乐中的感情所打动。情景交融,烘托了音乐效果,形成令人回味的意境。诗歌中的风物成了溢满感情的意象,叠加在一起,使《琵琶行》整个诗境恍若沉浸在浔阳江头那一派忧郁的月光里,凄美哀人。情感的共鸣又驱使学生再次创造,在不断丰满形象的过程中,作品产生出强烈的美感,作品人物就折射出一种启真冶性的美感。

王国维认为,真景物、真感情融合形成的意境,正是中国古典诗歌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所在。

四、加强语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让多媒体教学带领学生走入一个有声有形、色彩绚丽的诗歌世界,使学生体验诗歌的音乐美、画面美、意境美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初步获得当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现代化的校园网,为我们的语文诗歌教学的创设情境创造了条件和机会。因此,在教学中设置必要的多媒体课件,将音乐、画面、图像等有机、艺术地融为一体,可以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们对音乐的体验,是一种心灵的体验与感受,如果借助音乐(配乐),让音乐的旋律将打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在心灵上得到感触,学生更能在心灵上产生共鸣。

物像是记忆的基础,教师还可以根据所教诗歌的内容,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联系诗歌内容,创作幻灯片,将学生带入了诗意盎然的文学境界,使学生在诗歌学习过程中得到的不仅是知识的学习,也是思想教育、审美情感熏陶的过程。而现代的多媒体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中做到声画同步、视听一体,使我们身临其境,领悟到诗歌的韵味、情趣,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还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

朱光潜说:“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媒介,能够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正确的了解,而且也绝不会觉得人生是干枯的。”新课标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因此诗歌教学作为文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所承担的审美情感的教育重责,真是责无旁贷啊!

小学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4

一、感知古诗语言之美

古诗绝大多数是有格律的, 比如七言律诗7字一句, 全诗8句, 五言绝句5字一句, 全诗4句, 长短句 (词) 则格律更为丰富, 诗句还有韵脚要求。由于古诗严格讲究字数、句数的均衡、整齐, 严格讲究合辙押韵, 诵读起来自然就朗朗上口, 产生乐感, 让人感受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 均匀和谐的节奏美———这是古诗语言美的表现之一。此外, 古诗选词、炼句方面更是追求精美, 常常运用贴切的修辞手法, 使诗句臻于完美境界。比如, 骆宾王《鹅》中的“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杜甫《绝句》中“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等诗句, 两个形成工整对仗对句中, 无论是从词性看、从景物方位看, 还是从描写对象的色彩看, 都形成了一一对应关系, 其中第二例甚至周密至上下联系的两句中内含的“二级”修辞手法———夸张手法都相同, 真可谓美至极致。类似例子, 在古诗中俯拾皆是。有鉴于此, 教学古诗时, 应该引导学生好好诵读, 从有板有眼地读, 到有声有色地读, 通过诵读感知古诗语言的音韵之美;还应引导学生用心研读, 字斟句酌, 通过研读发现古诗语言的表达之妙。有了这样的感知和发现, 即便不再外加其他工夫, 学生对诗句妙处的体会也就八九不离十了。

二、欣赏古诗景象之美

小学教材选编的古诗中, 相当数量的作品都是摹景状物的佳作, 它们绘声绘色, 情景交融, 在读者眼前展现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美不胜收的动人景象。在教学中, 要善于引导学生披文入境, 借助联想和想象, 再现诗句所描绘的种种景象, 进而在联想和想象的世界中欣赏这些景象。如在教学贺知章《咏柳》诗中“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一句, 应该引导学生想象出九九艳阳映照下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柳图”:高高的柳树好像是用绿色的玉石装饰成的, 千万条柔韧的柳枝, 好像是垂着的碧绿的丝带, 迎风轻动。在教学刘禹锡《望洞庭》一诗时, 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去“欣赏”这样的景象:夜幕降临, 静静的天空升起一轮明月, 月光倾泻在湖面, 轻纱似的, 增添了洞庭湖的神秘。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上没有一丝风, 水面平静得似一面没有磨过的镜子。远远望去, 君山碧绿如翡翠, 山点缀着水, 水环抱着山, 君山的影子倒映在水中, 就像是在白银似的盘子里放进的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如何引导联想和想象?笔者以为方法不一而足, 可以在教者入情入境的范读中展开, 可以在悦耳的音乐伴读中展开, 可以在闭目凝神的静听中展开, 也可以在直观生动的媒体演示中展开……无疑, 在想象的世界中, 学生看到了美, 也享受了美。

三、挖掘古诗意蕴之美

诗, 所以美, 就因为它的诗情画意, 就因为它的内涵深广;而很多古诗, 它的诗情画意, 它的深广内涵, 往往体现在它的形象“背后”隐含的深刻意蕴, 我们教学这类古诗, 应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需要, 引导学生透过表象, 领悟内含的意蕴。如教学《题西林壁》一诗, 对“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句, 首先当然是引导学生体会诗人从不同角度观察庐山所获得的直观感受:“横看”, 是从正面观察, 庐山是雄伟奇特的大岭;“侧看”, 是从侧面观察, 庐山又成了高挺峻峭的山峰。“远”、“近”、“高”、“低”, 都是指诗人观察角度的变化, “各不同”则是庐山千姿百态的概括描述。在此基础上, 有必要适度启发学生领悟到:诗人不只是在表现庐山的姿态特征, 而且是在启示人们, 要站在不同角度观察, 才能真正认清事物的本来面目。再如教学《登鹳雀楼》一诗时, 对“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一句, 不只是让学生从观光角度去理解, 还应该启发学生发现其中蕴含的哲理:只有登得高, 才能看得远;人们在处理事情时, 一定要胸襟开阔, 目光远大, 不能井底之蛙, 不能鼠目寸光。

四、体验古诗情感之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大多是抒情诗, 有的是寓情于景, 有的是情景交融, 有的是直接抒情。吟咏这些古诗, 可以给人以情的感染、情的陶冶。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以情激情, 引导学生深刻体验, 具体感受作者的感情, 引起共鸣。如教《锄禾》一诗时, 启发学生想象农民在炎炎烈日之下劳动, 挥汗如雨的情景, 体会诗人同情和怜悯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 受到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又如在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时, 引导学生明确这首诗抒发诗人做客他乡时对兄弟非常怀念的心情:“独在异乡为异客”中的两个“异”字突出了诗人举目无亲、形影相吊的处境和复杂心情;“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倍”字表达了诗人“思亲”之情的强烈;“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的“兄弟”、“遍”、“少”等则表现了兄弟们在远处团聚时思念诗人的情景, 亦即从另一角度突出诗人对兄弟的无限思念之情。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表情朗读, 可以使学生“目视其文, 耳醉其声, 心同其情”, 增强美感效应。

五、探求古诗心志之美

古诗教学与审美教育 篇5

------浅论中小学古诗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我泱泱中华,自古至今都是一个崇尚美的国度,中华民族,历来也都是一个崇尚美的族群。中国古代审美教育思想源于孔子的仁学审美教育观。孔子始终强调诗教对于培养“仁”的作用。他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有助于心灵的净化。孔子从一个教育家的角度强调了运用诗歌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在对人的教育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宋明清时期,在审美教育方面最有建树的人是王阳明和王夫之。

王阳明认为,“今教童子”,“其栽培涵养之方,则宜诱之诗歌,以发其志意”,最终达到“入于中和而不知其故”的教育目的(王阳明《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在这里,王阳明论述了在对少年儿童的教育活动中,可以通过引起儿童的感性活动以调理其性情,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结果,强调了诗歌教育在整个教育行为中的重要作用。

王夫之也认为,教育必须“求适其情”,即教育必须陶冶性情。他提倡学《诗》:“《诗》教以荡涤其浊心,震其暮气”(王夫之《俟解》)。在王夫之看来,陶冶受教育者的性情,对受教育者进行审美教育,应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而达到这一目的的最佳手段是诗歌教育。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祖国壮丽的河山,秀美的景色,富饶的物产,灿烂的人文,这一切都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的主题、创作的源泉。从先秦《诗经》中先人们发出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千古咏唱,到大唐盛世“春城无处不飞花”的群芳竞秀、百代风流,诗人们品味着中华的音画山水,加入了自己浓浓的深情,酿造出了一首首足以让人陶醉千古的名篇佳句,启迪熏陶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弄潮世界竞风流!

而在我们现行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中,也都精选了许多这样的名篇佳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我们无数的人,不都是吟咏着这些熟悉的句子慢慢长大,飞出家门搏击风雨的吗?吟咏着它们,我们从懵懂无知出落得成熟洒脱;吟咏着它们,我们从浮躁狭隘修为得安详宽和;吟咏着它们,我们找到了自己、认同了自我──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我们虽经沧桑却依然美丽的祖国!这些让人如痴如醉的佳句,像细雨,像春风,滋润着我们的心田,使我们受益无穷、收获多多!由此可见,古诗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功能,对于人心灵的启迪,情操的陶冶,思想的升华,都有着积极的教育价值,对人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然而,笔者通过长期的观察研究和认真广泛的了解,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尤其是处于第一线的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中,不重视古诗文教学、忽视古诗文教学的现象相当普遍、十分严重。

其表现之一:对古诗文教学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既不引导学生对古诗文(词)进行认真全面的理解学习,更不会利用古诗文(词)中所包蕴的丰富内涵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思想教育,以陶冶其性情、净化其心灵。更有甚者,仅一句“将古诗(词)会背诵会默写”了之!试想,这样的处理方式,会对学生起什么教育作用?

其表现之二:教师以抄写古诗文(词)的字词句的释义,甚至是诗(词)的意境答案为教学之常道;学生以能记熟、会背诵、能默写字词句释义和诗(词)的意境描述为学习之能法。结果是学生背的“熟练”,老师教的“轻松”,当然了,实际的教育效果则归于零。

在我国古代,尤其是以八股取士的科举考试时代,主流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活动是排斥诗词学习的,并贬之为“杂学”。这就让我们很清醒的认识到,我们现实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那些不重视古诗文(词)教学的行为,其实就是这种传统思想的遗留,实践证明是不科学的。这种做法应当为我们所不取。

笔者作为一名长期工作、生活在农村教育教学第一线的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了一些古诗文的教育教学方法,深切的感受到了在古诗文教学中,如果能够巧妙、恰当地利用其审美教育功能,则将会春风化雨般地启发学生的智慧,对他们的发展会起到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具体地说来,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的。

(一)饱含感情的朗诵古诗文,引领学生体验古诗文的韵律美。

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及朗诵水平的提升,有赖于学生对阅读题材的美的体验和认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只有当处于学习主体地位的学生体验到了阅读题材的美,他们才会自觉养成阅读的兴趣而乐于读,进而提升朗诵水平,进入学习的自由境界。中国的古诗词是一种最讲究平仄对仗韵律美的语言艺术。如果老师引领着学生,以饱含感情的语调去用心朗诵一首首充满着音乐美的古诗文的时候,相信所有的学生一定会被古诗词优美的韵律所折服,一定会爱上古诗词──这些中华文化中的精灵,爱上我们伟大祖国的音画山水、壮丽山河,使他们满怀自豪的去学习和生活。

假如,刚刚踏进校门不久的一年级的孩子们,在音乐声中,在老师轻柔和缓的声音的引导下,共同朗诵《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可以想象,这些美丽的语句就会像是春风和细雨,拂过并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他们是会很乐意的去听、去读,并会很快喜欢上语文课的。因为,在他们听来,这优美的韵律,太像是妈妈教给他们哼唱的童谣了!这样,我们所要追求的教育目标不就是水到渠成地实现了吗?

(二)轻松愉悦地欣赏古诗文,引领学生感知古诗文的意境美。

中小学现行的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词,都是一些意境优美、深入浅出的优秀作品,有的甚至是流传了千百年家喻户晓的佳作。我们对这些古诗词的教学处理,不应仅仅是让学生能够记住这些名篇佳句,而应当是让他们能够透过作品,在老师的引领指导下,欣赏到古诗文背后那令人陶醉和神往的美的意境,去感受伟大祖国那烟雨江南的风韵,长河落日的雄浑,高山流水的雅致,人面桃花的唱吟┈┈只有当我们的学生实实地体会、欣赏到了这些优美的意境,那么他们就会发自内心地爱上学习,爱上我们悠久的传统文化,爱上神州中华的山山水水!在我带领学生学习宋代大诗人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一诗的时候,我用多媒体设备给孩子们播放了古典名曲《春江花月夜》并配上了一组次序展开的江南春来风光图片。在古筝浑厚的弹奏似波浪翻滚涌来、美丽的江南春景冲入眼帘的时候,孩子们的眼睛瞬间被点亮,所有同学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激情齐声朗诵: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此情此景,惠崇大师所描绘的江南春江晓景就此深深地印在了孩子们的脑海中。事后,一名同学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从来没有能像今天这样,通过一首诗就可跨越千年,理解了古人当时的心境!

同样的,当我们学习杜牧的《清明》时,如果我们能够带领着学习者真正感受了作者的心情,进入到那清明飞雨、杨柳如烟的意境中,怎能会不勾起大家淡淡的哀思,怎能会忘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样的千百年来为人传唱的奇文佳句呢?我想,我们这样的教学处理所起到的教育效果,恐怕是那些简单的让学生会背会写的方式所远不能比的吧?

(三)全面细致地理解古诗文,引领学生享受古诗文的思想美。

“文以载道,书以言志”。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是作者思想的外现,闪耀着作者永不熄灭的思想光芒,古诗词也不例外。

每一首优秀的古诗词,字里行间都奔流着作者真实的情感和思想。他们或浪漫夸张、豪迈奔放,或求真务实、疾世愤俗,或寄情山水、闲云野鹤,或金戈铁马、大漠雄关!所有的这一切都表达了先贤大家们对世对事对人对物的真实感受及他们的喜怒哀乐;所有的这一切就像是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无处不闪烁着他们永恒的思想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千年之前的怒斥,是诗圣对富者的挞伐,是对贫者的同情;“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穿越时空的咏唱,是孟郊对父母的感恩,是对后人的垂训!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吟哦声里,我们感受到了陶渊明远离世俗、与世无争的境界;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气概中,我们体味出了苏东坡洞明兴替、世事沧桑的感伤!只有让学生感受到了这些先贤大家们的思想,享受到了色彩缤纷的思想美,他们就会更深一层地理解古诗文,理解作者的思想,就可以穿越时空与这些千百年前的先贤大家们进行心灵的对话,接受思想上的洗礼,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和对人对事对社会的认识水平!

综合以上论述,我们不难发现,在中小学的古诗文教学中,如果我们善于并能够利用其中的丰富内容进行审美教育,并主动的将审美教育所产生的积极效果反过来作用于教育教学活动本身,那么我们就能够真正实现古诗文教学价值的最大化!

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浅谈 篇6

一、把握审美感受的诱发点

在古诗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首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审美感受。审美感受是由美的对象所引发的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需要人的感觉、知觉、情感、想象等心理因素的积极参与才能完成。因此,审美感受的诱发点是多层面的,如古诗中美的语言、形象、色彩、声音和情感等。在教学中,教师要灵活把握,选取最易直接感知的诱发点,把学生引入古诗优美的境界之中。如教《游园不值》:以出墙的“红杏”这一色彩鲜明,富有动感的艺术形象为美的诱发点,让学生想象春天的美丽,再由物及人,由景至情,感受诗中蕴含的自然之美,提升学生对美的整体感受能力。

二、活跃审美想象的激发点

教師要善于创设情境,利用古诗优美的语言在学生的心灵之间搭建起一种能够触发的多向的审美联系,让学生在美的时空中展开自由想象的翅膀。古诗中的艺术形象,是审美想象的最佳激发点,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让艺术形象在学生的脑海中“活”起来,“动”起来。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要抓住诗句中关键性动词,拓展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对瀑布的浩大气势,壮美景色展开再想象,再创造,激发学生对祖国锦绣河山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三、建立审美情感的共鸣点

小学教材中选编的古诗,内容丰富多彩,语言朴实优美,情感真挚动人。有的古诗以盎然的童趣动人心弦(如《小儿垂钓》),有的以优美的情景引人入胜(如《咏柳》),还有的以深刻的哲理发人深思(如《题西林壁》)……在古诗的讲解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在师生的互动交流中建立起审美情感的共鸣点,以此来推动学生情感活动的自由抒发和扩展,让学生在欣赏美、发现美、体验美的过程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鉴赏能力和创造欲望。

四、以诗明理,体会古诗中的哲理美

经由寥寥数行的古诗,咱们不但笼统领略到登峰造极的景色,感触到骚人多样的情怀,还能从中领悟到新诗中所包括的情理。如苏东坡的《题西林壁》一诗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两句外观上是说诗人所处的职位差异,看的角度一致、书生所见的庐山的景色也不同,再让学子解析练习,就不难使他们受到开导:对于对立事物要是不能客观从容地发展赏析,就简单地被部门征兆所引诱,不能正确地认识这个事物。可见,在这朴实无华的诗里行间流露出这深深的哲理美吗?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新诗中的哲理美。

五、品诗悟情,体会古诗中的心境美

有些古诗蕴含内容深刻,更能拨动学子的心灵,铸造他们的爱国之心。如杜甫写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里行间表露出作者闻听胜利后的喜悦心情和深深的爱国之情。

把审美教育融入小学古诗教学之中 篇7

选编入教材中的很多古诗, 诵读起来琅琅上口, 铿锵有声, 让人感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 均匀和谐的节奏美。如, 李白的《静夜思》中的“光”、“霜”、“乡”押韵, 句内平仄交错, 句间平仄相对, 充分显示出语言的音韵美。古诗的语言美, 还指语言的精确美、凝练美。每首古诗的字数有限, 因而诗人十分讲究用词的精当确切、凝练含蓄, 有时一字一词, 包含极丰富的内容。如, 李白的《望天门山》中的“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一句中的“出”和“来”化静为动, 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天门山地势的险要, 给人以动态美。

在教学中, 该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古诗的语言美呢?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 体会诗歌的音韵美、节奏美, 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查阅资料弄懂诗中的词义、句意, 正确理解诗的内容, 并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最后指导他们反复吟诵, 进一步感受古诗的语言美。

比如, 学习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节奏进行如下划分:“生当做/人杰, 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七言诗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可以进行如下划分:“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从而让他们感受到古诗的语言显示出的一种疏密相间、缓急交替的节奏美。

二、用“美”的画面, 引导学生想象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诗与画之所以能够相通, 是因为两者有某些共同的特性。如, 诗与画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等。教师不能忽略诗句所描绘的画面, 不能只让学生理解了诗句字面上的意思, 就认为把古诗教好了。殊不知, 一首好诗, 就是一幅优美的画。如, 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诗人着眼于小池, 抓住泉眼、树阴、小荷、蜻蜓等景物的特点, 用清新活泼的语言, 描绘了一幅静谧、温馨而富于生机的“泉池小荷”图。教学时, 教师可以运用画简笔画的方法, 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体会诗中有画的形象美, 想象诗人所描绘的画面, 让学生通过视觉去感受图画中的美, 想象诗歌所描述的意境, 以此获得美的享受, 进而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课外,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诗的意境, 通过想象绘制彩色图画, 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三、用“美”的意境, 沟通学生的情感

意境是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意, 指作者的立意, 即思想、情感;境, 指作者所描绘的环境,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谓意境, 是艺术家的审美体验、情趣、理想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情境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古诗的意境美, 是诗人在创作中刻意追求的。因此, 在古诗教学中, 教师应该重视引导学生领悟诗中的意境美。那么, 该如何引导学生领悟古诗的意境美呢?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诗人“情动而辞发”, 故诗中蕴含着丰富的感情。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披文入情”, 才能使学生领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进而领悟诗的意境美。具体说来, 主要应做到以下两点:1.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动之以情, 从而让学生“晓理”。这就要求教师讲课的语言、表情、动作要富于感情, 切忌死板、僵化的章法讲解。2.教师应根据每首诗的不同特点, 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出发, 启发学生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既要从一首诗的整体上去把握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又要体会诗中某些词句的感情色彩。如, 教学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时, 教师既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体会诗人如何借江畔雪景和垂钓“寒江”的渔翁, 来寄托自己的清高和孤傲, 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心情, 又要引导学生抓住“绝”、“灭”、“孤舟”、“独钓”、“寒江”等词语仔细品味、体会诗人用词之精妙所在。

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浅谈 篇8

一、把握审美感受的诱发点

在古诗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首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审美感受。审美感受是由美的对象所引发的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 需要人的感觉、知觉、情感、想象等心理因素的积极参与才能完成。因此, 审美感受的诱发点是多层面的, 如古诗中美的语言、形象、色彩、声音和情感等。在教学中, 教师要灵活把握, 选取最易直接感知的诱发点, 把学生引入古诗优美的境界之中。如教《游园不值》:以出墙的“红杏”这一色彩鲜明, 富有动感的艺术形象为美的诱发点, 让学生想象春天的美丽, 再由物及人, 由景至情, 感受诗中蕴含的自然之美, 提升学生对美的整体感受能力。

二、活跃审美想象的激发点

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 利用古诗优美的语言在学生的心灵之间搭建起一种能够触发的多向的审美联系, 让学生在美的时空中展开自由想象的翅膀。古诗中的艺术形象, 是审美想象的最佳激发点, 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 让艺术形象在学生的脑海中“活”起来, “动”起来。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要抓住诗句中关键性动词, 拓展学生的视野, 引导学生对瀑布的浩大气势, 壮美景色展开再想象, 再创造, 激发学生对祖国锦绣河山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三、建立审美情感的共鸣点

小学教材中选编的古诗, 内容丰富多彩, 语言朴实优美, 情感真挚动人。有的古诗以盎然的童趣动人心弦 (如《小儿垂钓》) , 有的以优美的情景引人入胜 (如《咏柳》) , 还有的以深刻的哲理发人深思 (如《题西林壁》) ……在古诗的讲解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在师生的互动交流中建立起审美情感的共鸣点, 以此来推动学生情感活动的自由抒发和扩展, 让学生在欣赏美、发现美、体验美的过程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鉴赏能力和创造欲望。

四、以诗明理, 体会古诗中的哲理美

经由寥寥数行的古诗, 咱们不但笼统领略到登峰造极的景色, 感触到骚人多样的情怀, 还能从中领悟到新诗中所包括的情理。如苏东坡的《题西林壁》一诗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两句外观上是说诗人所处的职位差异, 看的角度一致、书生所见的庐山的景色也不同, 再让学子解析练习, 就不难使他们受到开导:对于对立事物要是不能客观从容地发展赏析, 就简单地被部门征兆所引诱, 不能正确地认识这个事物。可见, 在这朴实无华的诗里行间流露出这深深的哲理美吗?在教学中, 应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新诗中的哲理美。

五、品诗悟情, 体会古诗中的心境美

有些古诗蕴含内容深刻, 更能拨动学子的心灵, 铸造他们的爱国之心。如杜甫写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诗里行间表露出作者闻听胜利后的喜悦心情和深深的爱国之情。

再有, 李白的《赠汪伦》以夸张的手法颂扬了朋侪间的深厚情谊, 这些情绪怎能不令学子的心灵产生感应, 情操得到陶冶, 心智得到启示, 从而思想实现升华呢!

古诗教学与审美教育 篇9

一、抒发作者因多年离乱, 渴望收复失地, 反映百姓疾苦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按照现实生活的本来面目反映生活,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就是这样做的。他“上感九庙焚, 下悯万民疮” (《壮游》) , 就是怀着忧国忧民的强烈感情观察现实, 描写现实, 写出了“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自京赵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等能够触及社会本质的诗句, 唱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冻死亦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这样同情人民, 感人肺腑的歌声。从“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春望》) , 到“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 (《石壕吏》) 。这些诗无不抒发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感情;无不表现了诗人国破家亡, 离乱伤痛。所以, 郭沫若称颂杜甫:“世上疮痍, 诗中圣哲;民间疾苦, 笔底波澜。”

教师在讲解这些诗歌时, 必须就作者生活的环境和时代背景向学生作简略介绍, 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比如, 在学习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澜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时, 教师在讲解时可以联系学生从前学过的, 以加深理解。当然, 古诗诗句深奥, 须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 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这些诗所体现的爱国主义情感, 并从中获得“济时敢爱, 寂寞壮心惊”的悲壮的审美感受。

二、古诗中对祖国大好山河的描绘, 可以激起学生的丰富联想, 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中国古代诗歌的“言诗”多以“赋”“比”“兴”等修辞手法表现出来的, 而这些手法在咏物抒情上往往独具匠心, 能产生出强烈的艺术效果。其中形象思维是极其重要的。《东坡志林》说:“味摩洁之诗, 诗中有画, 观摩洁之画, 画中有诗。”浓郁的诗情画意是王维诗作最大的艺术特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30课《诗四首》王维的《使至塞上》的千古名句“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诗人用朴素、自然的语言, 描绘出大自然的本色美, 意境雄浑, 让人如身临其境。这两句诗给读者呈现的画面非常开阔, 气象雄伟。边疆沙漠, 浩瀚无边, 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 没有什么奇观异, 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 因此用了“孤烟”。一个“孤”字, 写出了景物的单调。落日, 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 这里用了一个“圆”字, 却给人以亲切、喜悦的感觉。简单几笔把景物写得情真意切, 很有个性, 真所谓“状难描之景如在目前” (宋梅尧臣语) 。初中语文课本除了收录王维的诗之外, 还有陶渊明、杜甫、李白等大家的诗。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积极引导学生循序渐进, 重视积累和感悟外, 在学习山水诗时, 如果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将诗、画、乐同时展现在学生面前, 就会使学生真正领略到山水诗的自然美和艺术美。

三、友情诗寄托着诗人在交往中值得珍爱的美好感情, 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初中语文课本中收录的友情诗大多集中在唐代。唐代是友情诗的顶峰, 不仅数量多, 而且质量也高, 是任何朝代都无法比拟的。其中, 名篇佳句美不胜收。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光无故人”。凡此等等, 哪一首不是从肺腑中流出, 感人至深, 千古传唱?特别是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被认为是古代赠别诗中最富盛名的一篇。曾被谱入乐府, 当作《送别曲》或“友谊曲”, 并把末句“西出阳光无故人”, 反复重叠歌唱, 故称之为“阳关三叠”或“渭城曲”。诗的前两句写景, 交代了送别的时间、地点及环境:“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朋友元二代表朝廷出使安西, 本应在都城长安与之送别, 可是诗却点出离长安近百里的渭城。这说明诗人是头天从长安送友先到渭城的, 住在客舍里, 第二天早晨饯行, 季节是春天, 一场春雨, 使渭城这个原秦国的京都路面湿润, 尘土不得飞扬, 空气显得格外清新、爽洁, 正是行人上路的好时刻。这“浥”字用得很形象, 也很贴切, 写出了春雨不大不小, 澄埃尘而不泥路, 恰到好处。若是换成别的什么字恐怕就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了。古人一向把杨柳当作离别的象征, 那修长的柳枝轻轻佛动, 似依依不舍的样子, 焉能不使人触景生情?这里的“新”字, 写出了雨后柳色的特点, 极见功力。

四、古诗哲理性强, 具有寓教于理的作用

哲理诗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 它以质朴的语言, 鲜明的形象, 生动的描写, 精彩的议论, 通过明喻或暗示的手法, 向人们揭示出了某种闪光的思想。由于它内涵丰富, 意境深远, 言简意赅, 较之其他诗更能启迪心扉, 发人深省。初中语文课本中收录最多的是描写人生理想的哲理诗。这些诗往往都是诗人的感情宣泄, 真实自然, 如从肺腑中流出, 读了催人奋起。如曹操的“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龟虽寿》) ;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西洋》) ;乐府诗中的“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杜甫的“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望岳》) ;朱熹的“间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一》) 。诸如此类。这些诗句都从不同角度阐明了不同的哲理, 寓意极深, 颇有教意。

教学实践证明, 古代诗歌情景交融、意境深远的特点对中学生的审美教育具有一定的意义。只要教师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把古诗的美学寓意讲透, 就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更重要的是对陶冶学生的情操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对古代诗词的学习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 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 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古诗教学与审美教育 篇10

可是,如今高中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古诗词教学已经逐渐沦为文言文教学的附庸,并在渐渐丧失它的审美属性。当前语文教学开始呼吁语文的“本色”回归,古诗词教学也应返璞归真,以期还原学生独特的审美体验。那么,就应该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透过文本本身去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一、从形象中观察美

诗词的形象就是浸润了作者主观情感的意象,它是诗词艺术的灵魂,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诗词所追求的是生动而美妙的艺术形象。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象,创造出富有审美意蕴的艺术形象,是诗词艺术创造的根本宗旨。我们应该在鉴赏诗词的同时感受诗词的形象美。如杜甫的《登高》中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选择了有代表性的景物。全诗连用多个意象,既展示了节序的苍茫、凄清、肃杀的气氛,又烘托了诗人悲怆、愁苦的情怀。

二、从意境中感知美

意境是古诗词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诗歌创作离不开意象,但意象的选择只是诗歌的基础。

三、从语言中品味美

古典诗词是一种典型而精美的语言艺术的存在,给人以美感的享受,所以我们在品读诗词的时候同样也能从诗词的语言中品味美。首先从韵律上来看,古诗词让我们感受到了抑扬顿挫、平仄中清晰的音乐美。

四、从情感中体悟美

诗词是诗人用自己充沛的热情、睿智的眼光去审视、感悟生活后,呈现出的产物,所以诗词必然是作者主观情感的流露,是人性的展示,是情感的宣泄。阅读诗词,我们要通过解读诗词,去理解作者的情感,体验他们别样的人生,从而感悟作者的人格美。

古诗词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对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从中发掘审美因素,能够使学生更愉快地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所以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研究更是应该得到重视,更多地应用到课堂中,从古诗词的方方面面去感受古诗词带给我们的审美享受。

浅谈古诗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11

一、诵读——纵情地渲染美

古诗是古典文化的精髓,其凝聚在诗文中的智慧、风骨、意境,已成为一种民族化的文明素养和精神底蕴,其四声抑扬顿挫、联绵词回环响亮、叠音词声情并茂、对偶句节奏和谐等特点,表现了汉语的独特魅力。朗读是学习古诗的重要方式,通过朗读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古诗的思想内容,而且能助其体会到古诗语言的韵味,在反复的咏诵过程中,学生能获得更多的感知和体会。

童年阶段是人类最好的记忆时期。低年级的古诗教学,应顺应儿童爱读、爱背、记忆力强的特点,要求学生读读背背,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消化和吸收。在课堂上,可引导学生通过范读、跟读、听同学读、小声读、大声读、自由读、分组读、齐读等形式,反复地朗读,让学生读出兴趣、读出新奇、读出韵味、读出感情。

二、感悟——尽情地欣赏美

古诗文异彩纷呈地闪耀着美的光华,其描景记事写人表意,无不悦人目、动人心、触人思、怡人情。一首诗就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诗的意境是诗人匠心经营的心灵王国。诗歌“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因此,引导学生学会感悟、意会比繁锁的讲释要好得多。教师应着力于引导学生读悟欣赏诗文,在学生提出疑义的地方,酌情点拨,指点迷津,以此引发学生对诗文的情感体验,感受诗歌形象的完整性和艺术感染力,感知美的情愫,产生心灵的共鸣。

首先,在课堂上,教师应用娓娓动听的话语点拨学生,引导学生感悟古诗的美。教师可以描绘诗中的景象,让学生萌发对“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的乡村美景的向往;可以用饱含深情的语气,引导学生体验农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劳;还可以用惟妙惟肖的体态语表演诗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情状。

其次,课本中每首诗都有插图,教师可以借助图画和各种教学媒体,将诗句描写的情景再现出来,使内容变得具体生动、形象可感,帮助学生读悟诗意。

再次,悦耳悠扬的音乐可以渲染诗歌气氛,使人心驰神往。另外,古诗的语言高度凝炼,时空限制突破感强,诗意跳跃性大,给阅读者的意会增加了难度,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积极想象,用“过电影”的形式引导学生感悟。

三、体味——入情地再现美

古诗文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语言的艺术、智慧的结晶、思想的光辉,是一座取之不竭的美的宝藏。学习古诗,可以启人心智,可以陶冶情操,可以净化心灵。而诗的这种功能的发挥,是通过潜心地体味欣赏而获得的。通过体味,学生发现了美,读懂了美,而美也感染了学生,启迪了学生,从而达到了诗与人相谐相融的境界。这种体味,是一种流动着的心悟,它要求学生不但动口,还要动手,更要动心,同时把作者的思想与自己的感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体验中再现美的情景、升华美的格调。

诗从自然中来,从劳动中、从生活中来。在教学活动中,为了让学生受到直观的熏陶感染,我们还可以开展一些有创意的活动,如带学生走出去,下乡村欣赏“一去二三里”,上田头体验“汗滴禾下土”,临池畔倾听“曲项向天歌”,在夜晚模仿“举头望明月”……这样,诗与意相印证,情与景相交融,可使学生在真切的体验中怡情、悟性、开智、明理。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的审美教育 篇12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进行美育的意义

“审美教育, 通称美育。指自觉的和非自觉的一切审美活动本身所具有的感染人、影响人、陶冶人的教育功能, 以及社会、学校或家庭有意识地利用审美的特点对人进行塑造的种种教育活动。”美育是一种独立的教育形态或类型, 它有自己独特的性质、特征、功能、规律和方法, 有自己独立的目的, 这个目的就是培养完善的人。而要培养完善的人, 就应当从人的童年时代开始。西方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必须从童年时起就对人实施严格的教育, 这是因为, “一个儿童从小受了好的教育, 节奏与和谐浸入了他的灵魂深处, 在那里牢牢地生了根, 他就会变得温文有礼;如果受了坏的教育, 结果就会相反。再者, 一个受过适当教育的儿童, 对于人工作品或自然物的缺点也最敏感, 因而对丑恶的东西会非常反感, 对优美的东西会非常赞赏, 感受其鼓舞, 并从中吸取营养, 使自己的心灵成长得既美且善。”这即是说, 小学时期正是人的性格形成的开始阶段, 任何印象都很容易在小学生纯洁的心灵上留下深刻的烙印, 因而对小学生教育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他一生的发展。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主张审美教育从儿童抓起, 他说“儿童的思维是艺术的, 形象的, 饱含情感的思维, 儿童思想的本性要求有诗的创作, 美和活跃的思想犹如阳光和花朵那样有机地联系着。”他特别重视美育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 因为在他看来, 儿童时代美育的缺失所造成的损失可能是一生都无法弥补的, 7~11岁孩子的审美感知以及同审美感受范围有关的积极活动, 将会在人的情感记忆里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由此可见, 一个人美感和情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学时期对审美能力的培养。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美育与智育的失衡

1. 教学过程程式化

许多老师把古诗词鉴赏课几乎上成了文言串讲课, 只注重诗词句义的静态阐释, 忽视了审美情感在课堂中的流动, 忽视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未免就“小学而大遗”了。这样就导致以语言、分析为主的逻辑思维得到了片面的发展, 而以非语言、非逻辑为主的直觉思维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 使得学生的思维结构失衡, 不利于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古诗词的美育作用也得不到有效发挥。

2. 理性分析代替感性领悟

现在的小学教学参考书、复习资料把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按中心思想、段落结构、人物形象、艺术手法、写作特色、修辞手法、精妙语句、词语使用等分门别类地进行归纳, 一些教师以这些参考书为依据, 向学生灌输标准答案式的结论, 以教师的独断专行代替学生的多元理解, 学生自己的理解空间极小, 感性的领悟就无从谈起。

三、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进行美育的实践

1. 反复诵读, 感受音乐美

在所有文体中, 诗词的音乐性是最强的, 黑格尔说:“至于诗则绝对要有音节或韵, 因为音节和韵是诗的原始的唯一的愉悦感官的芬芳气息, 甚至比所谓富于意象的华丽辞藻还更为重要。”诗的节奏是适应舞蹈和吟唱需要而形成的, 比较注重押韵、对仗, 读来朗朗上口, 具有音乐美, 它是人的生理节奏和生活、自然节奏的统一, 人的情感的起伏、波动和生活节奏的张弛决定了诗的节奏。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应注意朗读指导, 使学生能够在朗读中感受到音乐美。

2. 初步感知, 体会画面美

我国很多古诗词可以说是“诗中有画”, 一首诗就是一幅色彩鲜明、动静相宜的图画。因此, 在进行古诗词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初步感知, 体会古典诗词的画面美。

如杨万里的《小池》一诗, 诗人着眼于小池, 抓住泉眼、树荫、小荷、蜻蜓等景物的特点用清新活泼的语言, 描绘了一幅静谧、温馨而富有生机的“泉池小荷”图。又如杜牧的《清明》, 写的是漂泊异乡的游子在清明时节遇雨的情景。诗人捕捉到一个小景, 描绘一幅精彩的画面:在春雨绵绵的路上, 行人一问, 牧童一答, 使得山村酒店, 酒旗招展, 如在眼前。

3. 深入理解, 挖掘思想美、哲理美

在进行古诗词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 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深入理解诗歌, 挖掘古典诗词的思想美、哲理美。

4. 展开想象, 领悟意境美

意境, 是创作者的审美体验、情感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挥想象, 领悟古诗的意境美

上一篇:气相色谱法:食品安全下一篇:高原情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