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的有效策略

2024-07-16

古诗教学的有效策略(共12篇)

古诗教学的有效策略 篇1

摘要:<正>我国古代诗词曲赋以其优美的词句传承着我国古老文明,这正好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遥相呼应。因而,根据诗词曲赋的文化内涵与小学生的成长特点,寻找一些切合实际的教学思路,就成了每一位小学教师都应承担的责任。

我国古代诗词曲赋以其优美的词句传承着我国古老文明,这正好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遥相呼应。因而,根据诗词曲赋的文化内涵与小学生的成长特点,寻找一些切合实际的教学思路,就成了每一位小学教师都应承担的责任。

一、以记为主,理解为辅

正是因为古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品起来有滋有味,所以能够影响颇深,但古诗词中文言文的使用,又给小学生的诵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比如,唐朝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等,诗词中古语特征明显,词意深奥,很多教师担心,学生因无法深刻理解诗词的含义,而无法诵读。其实,儿童心理和生理发展特征告诉我们,儿童的记忆力发展是优先于理解力的。经典古诗词诵读教学首先应重点训练他们的诵读能力,我们可以要求他们背熟一篇诗文,优先发展他们的记忆力,至于理解方面不作特殊要求,这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学习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的要求是一致的。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增加诵读内容,保证诵读时间,可以采用积少成多、化整为零的方法灵活安排。比如,每天坚持“晨读”、课前“小读”,中午“午读”,放学后家长监督下的“课外读”等。

经历了持续的诵读,学生的记忆储备将会更加丰富,比如,见山便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见雨绵绵,便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于高处时便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至于理解,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与阅历的丰富,其积淀的知识和能力也会自然发展,理解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二、调动情感,“人”“文”融合

小学生的情感比较丰富,容易被激发,而优美的诗文正是情感抒发的语言再现,倘若两者相融合,必能让学生兴趣盎然地沉浸在诗文的世界中。

肢体语言参与下的背诵。在诵读时,适当地加入一些肢体语言,容易引发儿童情感的共鸣,加深对诵读内容的理解。例如:学生背诵《清明》这首诗的时候,当背到“雨纷纷”“断魂”“何处”“遥指”这些词语时,教师除了适当地指导他们用合理的语气背诵外,还要引导他们运用表情与动作表现清明时节细雨绵绵的状态以及给人带来的“孤零断魂”之感。语态和体态的合理运用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加深了学生对诗词的印象,提高他们的记忆与理解能力。

按照文意分类背。按照诗文所描述的情境,或按照诗文选用的题材分类背诵。如,写“离别情绪”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送元二使安西》等;描写“花鸟虫鱼”类的《过故人庄》《春夜喜雨》等;描写“山水风光”类的《望天门山》《忆江南》等;描写“爱国情怀”的《春望》《过零丁洋》等。

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背。古代诗文的吟诵本身就与曲子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在学生背诵时,可以将诗境与学生的心境结合起来,促进他们的背诵。如,背诵欢快的《春雪》时,背景音乐要轻松活泼;背诵愁绪万千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曲子则要哀婉低沉;背诵风光美的《春江花月夜》时,则配以优美的风景画等。

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背。为调动学生的背诵兴趣,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背诵活动。如,竞赛背、限时背、速度背、接龙背、听写背、看画意境背、情景提示背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吟诵结合,强调熏陶

诗词是作者情感的表现,而古人对诗词所蕴含的感情主要是通过“吟唱”的方式来表达的,这对于现代意识较强的小学生来说,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如何让学生接受“吟唱诗歌”这种情感表达方式呢?经典诵读教学必须突出“经典”之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经典诗词知识观,消除学生的胆怯心理。教师既要主动示范,又要通过观看古代诗文的吟诵视频,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充满激情地去诵读诗文。

“雅言传诵文明,经典浸润人生”。教师要遵循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实现小学生诵读“量”的积累,在吟唱的精神熏陶下唤醒小学生智慧的灵气,达到传承民族文化经典的目的。

古诗教学的有效策略 篇2

【内容摘要】古诗词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千百年来,这些优秀诗篇合着中华民族的脉搏,时时刻刻撞击着国人的灵魂,滋养着国人的性情。所以,小学古诗词教学,对于小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当前,古诗词教学的弊端之一,侧重于对古诗词内容的单向“传递”和“告诉”,将作品的主题单一化,把学生的思维拘泥于其中,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悟。这种平面线性的教学方式阻碍了学生思维的驰聘,扼制了学生的激情和灵性。因此,我们应努力为学生构筑自由想象的空间,力求通过立体化的教学策略,让孩子进入诗词情境之中。

【关键词】纵引

横引

内激

外拓

纵引:提升“期待视界”,激发阅读兴趣

所谓“期待视界”是“读者在阅读一部作品以前由阅读经验、教育水平、文化修养、生活经历,艺术趣味等所形成的思维定向或先在结构”。具体来说,当学生面对一部作品时,他的“期待视界”总是纵向发展的,接着,创新期待作为“期待视界”中的深层因素便会浮现出来。因此在诗词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定向期待,但又绝对不能迁就,而是要把单纯的定向期待提升为活跃的创新期待,不断拓宽和建立新的视界,以此打开学生的阅读视野。

例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我从诗题出发,先让学生说说对“庐山”、对“瀑布”的印象。学生很快就在自身的“期待视界”内找到了相关的知识积累:有的结合学过的课文介绍了庐山千变万化的云雾,有的吟诵了苏轼的《题西林壁》,还有的则联系旅游见闻描述了瀑布的气势。然后我再询问学生还想知道些什么?学生的问题五花八门:“诗人是在哪儿望庐山瀑布的?”“庐山瀑布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诗人游览庐山,为什么单单对庐山的瀑布情有独钟?”此时,我再让学生带着疑问自读诗文寻找依据,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

横联:架设情感桥梁,实现心灵对话

刘勰所言:“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除了说明文学创作离不开情感投入,也说明没有情感的审美欣赏只能是被动的,不会获得深层次的领悟。古诗词教学中除了以美读悟真情之外,还应强调文学欣赏中的“移情”,即引领学生设身处地从作者的角度去体察其心情,以这种换位体验引起心灵的共鸣,真正走入诗词情境。

例如在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我请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如果你是李白,此时站在黄鹤楼上,目送着渐渐远去的船帆,你会在心里默默地对孟浩然说些什么呢?”学生纷纷表达了对好朋友的思念与祝福,体会到了朋友之间的那种依依惜别之情。

内激:开启想象窗口,回应“召唤结构”

德国美学家伊瑟尔提出了“召唤结构”说法,他认为文学作品中存在着意义的空白和不确定,这恰恰成为激发、诱导读者进行创造性想象的基本驱动力。诗词语言凝练含蓄且具跳跃性,存在着较大的空白;有限的词句内,容纳了大量的潜在信息,提供了无数的想象线索,召唤着欣赏者的创造性阅读。因此,我们应倡导见仁见智的个性化解读,学生的每一种想象,即使有再多的个人成分,只要能够成立,也都可视作合理。

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教学《江雪》时提问:“这么寒冷的雪天,这位老人真的是为了钓鱼而独坐江边吗?”学生的回答异彩纷呈。有的说:“老人是在独自欣赏雪景。”有的说:“老人内心十分孤独,每一行的第一个字联起来就是‘千万孤独’。”有的说:“这位老人看起来很清高。”还有一位学生的回答尤为精彩:“他是在钓一个春天!”

教师正是抓住了诗中留白,巧妙设问,才打开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帮助学生完成意象重建,使课堂迸发出了智慧的火花。

外拓:建立开放平台,提高学习效率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如果把学生封闭在教材的框框之内,容易导致学生思维的线性延伸、平面滑行。教师要善于选取相关的文本资料,通过不同文本的交互辉映,为学生创建一种全新的,开放的空间,这种紧扣主题向外辐射的阅读方式可以把不同文本联结组合在一起,使它们之间产生一种立体的和谐效果,帮助学生举一反三地进行阅读理解。

我在教学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时,就以“梅”为主题,进行了尝试。我先把陈亮的《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消息,不拍雪埋藏”设计成谜语,让学生猜猜诗中写的是什么。这样不仅巧妙地引出了主题,亦使学生初步了解了梅花的品格。接下来我又结合词作内容指导学生欣赏王安石的《梅 花》和陈毅的《红梅》,使学生对梅花的不畏严寒留下了深刻印象。之后,我又出示了陆游的同名作品,请同学们体会两首咏梅词的不同风格。学生通过比较,意识到同是梅花,两位词人却从各自不同的人生阅历和时代背景出发,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情感倾向,从中体会到单篇文章所没有的意味,给人以更多的收获与启示。

只要我们为学生构筑自由想象的空间,力求通过立体化的教学策略,让孩子进入诗词情境之中。逐渐培养起学生学诗词的兴趣,就定会将诗词课上得兴趣盎然、有滋有味、摇曳多姿。让古诗词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展现古诗词教学无与伦比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去思考,呼唤着我们每一位教师去创新!

参考文献:

初探小学古诗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篇3

古诗文是一种审美文化,一种艺术文化,是浸透着礼乐精神的文化。中国古典诗词内涵深刻,意存高远,包含许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孩子们从小就接受古诗文的熏陶,可以引领他们走进宏大、开阔、高尚的精神世界,帮助他们有力地抵抗丑恶,改造贫乏和平庸,远离虚无和轻浮,同时获得对古典美、传统美的认识与理解。小学阶段的古诗文教学,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一、不要拘泥于教材中的诗歌,要进行组诗教学,培养诗趣

课改提出的新理念,“不能教教材,而要教材教”,即要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积极开展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我们更不能就诗教诗,要和学生一道开发和生成开放、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当有了一定数量积累后,完全可以跳出教材,进行组诗的教学。四古诗《江雪》的学习中,巧妙地整合了一个“垂钓系列”——《江雪》《秋江独钓图》《小儿垂钓》《渔歌子》,重点学习《江雪》,对比略读《秋江独钓图》,推荐阅读《小儿垂钓》《渔歌子》,这样的整合对比学习,既有利于在对比中深化理解,又对中国文人历来的“垂钓”文化进行了一次探索,同时,增加了学生的古诗词阅读量。还可以用复习的形式引导学生对已学的古诗进行题材分类——咏物诗、送别诗、思乡诗、爱国诗……自然过渡到本课两首诗《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的题材特点——哲理诗。然后将两首诗整合对比学习,同中求异,在比较中引导学生发现两首诗说理的不同方式——直接说理、借喻说理。这样的整合对比学习,节省了教学中无效的环节,对“哲理诗”这一古诗题材有了一个较深入的探究,事半功倍。

二、重视诵读,把古诗文教学的课堂推向高潮

为了优化古诗文的外部环境,我把古诗文的诵读积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比如“古诗文朗诵会”,学生或配乐朗诵,或浅吟低唱,教师则负责评选优秀。“古诗文游戏”,师生在拍手和跳牛皮筋的活动中把《望天门山》《如梦令》《三字经》等古诗文当口令吟唱。“演唱古诗文”,将已经有人谱曲的古诗文歌曲在校广播中反复播放,并在音乐课中由音乐老师教唱。对于其他的古诗请校音乐老师谱曲后再指导学生演唱。另外,还有“个人背诵”“合作表演”“现场作诗”等活动,把古诗文的诵读积累推向了高潮。

三、要求学生品读体会,教师也需适度地讲解

在古诗文教学中,我们提倡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但适度讲解也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很多诗歌既表现了诗人对宇宙万物关怀的情感,也表现了诗人的品格、修养和怀抱。如果教师能把诗歌中感人的力量表达出来,对于提高少年儿童的资质品格一定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如在教学《入京》时,适度讲解于谦为官廉法正直,深受百姓爱戴。这是托物言志法,作者以诗明志,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畏强权的意志和坚守高洁清廉情操的决心。然后,再引导学生的品读方式会

古诗声韵之美、情感之美,学生就能谈得声情并茂了。

四、要求学生要领略意境,体验情感,领悟哲理

古诗文教学中诵读积累的有效策略 篇4

对于我国传统文化长廊中最绚丽多姿的古诗文, 我们需要用什么样的策略来教学呢?实践证明, 我们只有采取最本朴最实效的诵读、积累、感悟、运用等策略来教学, 才能让学生把古诗文中的名言佳句、规范表达等领悟在心, 运用在手, 才能将优秀古诗文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髓以及所承载的民族精神内核镶嵌于灵魂, 传承给后代, 并使之生生不息、发扬光大。但要提高学生的诵读积累水平, 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 要靠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不断对学生进行训练。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诵读积累教学呢?笔者根据新课标的要求, 联系平时的一些教学实践, 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注重文章的选择, 架起文学桥梁。倡导学生诵读, 必先选择适当的文章, 并不是所有文章都需要诵读的。可以找语言优美朗朗上口的, 或是形象生动、扣人心弦的, 再或是哲理深刻、发人深思的文章。语文教科书每一单元都有古文或古诗, 每一册语文课本后面都有10 首课后古诗, 新课标规定对这些古诗文美文应要求学生诵读并学会欣赏, 而必背古诗文应要求学生反复诵读, 直至成诵。总之, 短小精美, 声情并茂, 这些课本中提供的材料就是学生选择诵读材料的主要标准。

2.激发学生的兴趣, 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好的诵读, 能愉悦人的心情, 陶冶人的情操, 还能让读者有一种成功的满足感。要达到这种境界, 首先要对诵读产生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通过课内诵读教学, 激发学生对诵读的兴趣, 让学生乐于参与, 无疑是培养学生诵读能力的前提与保证。课堂上, 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指导学生在诵读中想象, 使学生与文本融为一体, 这样既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 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是反馈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主阵地, 翻开现成的文本能发现有很多文章留给了学生想象与表达的空间, 要让学生诵读中的火花拥有燃烧的机会, 教师必须潜心钻研教材, 精心设计问题, 巧妙地搭建这座让学生自由表达的平台, 做到时间充足, 准备充分, 让他们树立自信, 享受诵读背后的精彩。发扬学生的个性精神和创造精神, 这样学生积极性会更高。另外, 在课堂上, 教师还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感染学生, 激发他们想读的兴趣。

3.体会作者的情感, 尊重个性化理解。叶圣陶曾经说过诵读就要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这样才是好的诵读。要达到这个目的, 首先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局面语言文字的内容、思想。教师要指导学生对书面语言中所包含的意义、思想、意境、感情进行认真准确地理解, 深入体会, 展开联想和想象, 让学生慢慢融入到作者的情感中去, 如此才会使诵读事半功倍。如《行路难》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会李白的悲愤与苦闷, 体会他的追求与幻灭, 体悟他浪漫主义的特点。教师要引导不生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入长安而不断遭到权贵排挤谗谄的时候, 虽因理想不得实现而悲愤万端但仍未失去进取的信心, 这为学生诵读作了求通达悟的前提准备, 如此学生在诵读时便容易进入语言环境, 产生移情体验, 充分体会诗中人物的心情, 达到有感情的诵读。

4.指导朗读的技巧, 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古诗文教学的育读积纱, 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也是至关重要的。学生朗读中缺陷较多, 教师应针对学生普遍音量偏小, 速度过快, 破句多等到缺点加以指导, 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直至熟读成诵。

(1) 首先要响亮。朱熹说:“须读得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一字, 不可多一字, 不可倒一字, 不可牵强暗记。”在响亮的基础上要达到纯熟, 达到自然成诵。学生诵读时要特别强调运用普通话, 教师要注意纠正某些学生先天性、生理性、地方性不正确的发音方式, 并要求他们吐字清楚, 声音响亮。

(2) 处理好重音。平常读书所强调的重音表现在一句话里的关键词语上, 重读词语一般可用凸现明朗的态度、观点和形象鲜明的事物。处理好重读音节, 能让朗读做到抑扬顿挫。

古诗教学的有效策略 篇5

摘要:我国是一个诗歌的王国,诗人灿若星汉,诗作浩如烟海。同时,我国还是一个十分重视诗歌教育作用的国家。然而在传统的古诗教学中,我们似乎在走模式化的道路,“释题目,知诗人;解难字,译全篇;悟情感,齐背诵。”似乎已成为古诗教学的万能钥匙,不假思索地套用这三步曲,熟悉用之。古诗教学最终被简化成会背诵似乎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许多古诗教学课堂上缺乏对古诗词的热爱,课下没有注重古诗词的延伸,缺乏对诗人、诗情的共鸣,缺乏对古诗词语言文字的研究,学生们似乎只是机械地“翻译”,背诵。然而在学生眼中古诗却如过眼云烟。因为他们没有从古诗教学中体悟其魅力,没有从教师那里感受到民族文字的挚爱,没有情感,何谈滋养?优秀文化遗产又如何继承和发展?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词教学 问题 对策

孔子曾教育儿子孔鲤说:“不学诗,无以言。”当时的人认为士大夫若不学习诗歌,踏入社会交际后,不会在适当的时机借诗言志,说话就没有说服力,由此可见诗歌的重要性。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精炼的文字、深刻的思想、优美的意境,开拓视野,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文修养。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古诗词在语文教学中被越来越重视。引导小学生学好诗歌,对语文教育工作者是不可忽视的责任,因为教师身上肩负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古诗词中有着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淀。学习古诗词,是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绝好途径,古诗词也是小学生接触古典文学的最佳启蒙教材。古诗词作为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和精华,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十分重要,可以说,重视古诗词教学,对培养小学生的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爱国情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古诗词教学越来越引起众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许多教育工作者也开始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寻找各种好办法引导学生品味诗词意境,感受诗词意蕴上。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在目前小学古诗词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诗词的积累背诵。缺少兴趣引导

虽然小学升初中己没有了考试压力,但是有的老师还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时,仍然重于让学生做大量的习题而忽略学生诗意的感受。教师的“教”中忽略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一味强调学生学习古诗词机械记忆的能力。课堂上、放学后,要求学生能背出或默写出正确的诗词字形。教师的“教”并不以塑造出“感性的人”为目的,甚至有的语文老师也在生活和喧闹中,忘记了诗歌是什么。尽管有的老师也朗诵古诗词,但那些诗词对他们而言只是课文,也许他们自己都没弄明白要讲授诗词的意蕴和情感。

2、教师在教学中重积累,轻感性体会

当前我国的古诗词教学还停留在为应试教学的需要阶段,这样在教学中对于教学内容难免出现偏差,影响整个小学古诗词的教学。(1)在教学中重背诵默写,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其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感叹地说:“一般青年都欢喜听故事而不欢喜读诗。”青年尚且如此,何况是小学生呢?要引起学生读诗的兴趣,首先要让他们感兴趣,因此,贴近小学生生活的诗词才更容易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从现在小学课本来看,教材选取的诗词大都通俗易懂、贴近学生思想,有的富有哲理,有的感情真挚,这些诗歌从内容上符合小学生的理解与认知能力,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的欲望,这一点教材的选取是很科学的,这使他们初尝了学习诗词的甜头,他们觉得诗词并不是那么难懂。然而兴趣的步步深化和提升则有赖于教师的教学工作了。(2)在教学中对内容的讲解详细,但缺少对诗词意境的讲解。每首诗词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意境。心情、感悟、情怀或是美好的图画。试想,当我们刻意把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用现代汉语译出“一会儿抬头看看月亮,一会儿低头想起了自己的家乡”时,这首千古流传的名诗中那份淡雅而动人心弦的境界岂不毫无感觉?读来味同嚼蜡,还有何美感可言呢? 诗词的学习不只是内容上,还要注重对诗词的感悟。教师在讲解基础知识的同时传授对诗词鉴赏和审美的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3、教师引导太多,且主观倾向性太明显

在教诗词时,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心中有答案,但学生的回答同老师色理解或答案不符,于是教师就开始千方百计的引导、想把自己的思想,引导给

学生。教师本应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结果教师却成了教学的主宰和中心。其实,诗词是凝聚着作者个性魅力的作品,学生的理解也大可见仁见智,为什么学“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就一定要引导分析出是对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学“高处不胜寒”就一定要讲出是对当时社会背景、作者遭遇的影射?没有了自由理解的权利,诗词理解对学生而一言,只能是死背答案,学生不感兴趣也就不足为怪了。如何激起小学生学诗词的兴趣?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激发学生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浓厚的学习兴趣将使小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形成强大的学习动力。

4、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对策

(一)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意境美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符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有效教学方法,它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能使小学生入情入境,深刻感悟,使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真实地感知古诗词中所描绘的意象和意境,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不知不觉地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教学古诗时,这样,课前的导人就显得必要而重要了。导语的设计应与古诗联系密切,新颖自然,引人入胜,强烈的好奇心会使小学生以积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根据小学生思维发展规律,他们对形象、具体的事物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教师在讲解诗词时,完全可以通过利用电脑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引学生入“境”。具体方法有很多,主要方法有这几种:(1)教师要向学生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介绍作者生活的那个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使学生把握作者作诗时的特殊心情。(2)联系现实生活,把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古诗中,拉近距离,搭起入境桥梁。(3)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通过出示幻灯片、图片和录音等辅助手段再现古诗词的意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4)指导学生想象诗中的情节、场面,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古诗词情景,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内容和意境。

(二)以读代说,注重自身感悟

古诗具有独特意境美、语言美、音乐美、形象美的特点。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读古典诗词。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读古典诗歌时,必须指导学生在咀嚼、体会、感悟和创新上下功夫。在中国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中,就方法而言,“读”是第一大

朱熹甚至提出了读的严格规范:“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当然,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诵读方式,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进行科学的诵读指导。读准诗句的节奏,有利于理解古诗的含义,读出语气和语势,则有利于体会古诗的感情和气势,表现出诗的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节奏感。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诵读,学生必然会被古诗的韵律美、节奏美深深感染,欲罢不能,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诗文的感知。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兴趣,而且为学生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启发学生联想和想象。

诗歌是精炼的语言艺术,因此“诗贵含蓄”。古代汉语在有限的文字里反映了最充沛、最饱满的思想感情,语言凝炼、内容集中,形成了古诗的主要特色。如“春风得意马蹄疾”“ 露从今夜白” “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字风流,境界全出。老师就要启发学生通过联想、想象,再现春江碧透、柳绿桃红、蜂蝶翩跹、莺飞鸟鸣或者月影姗姗、风来花动、含羞逗影的情景,才能领会诗句深遮的意蕴和含蓄的感情,获得阅读欣赏的愉悦和二次创造的满足。老师的教导代替不了学生的联想、想象,学生也不可能通过老师的联想和想象走进诗词的意境、诗人的世界。学生只有在教师启发下进行联想,想象才能实现读者与文本的对话,最终实现一切意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古诗词的特点,教学着眼点应放在学生对诗的情境的体会上,采用各种方法激发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使学生更深刻地把握古诗词的内涵。

(四)拓展阅读范围,升华诗词情感。

教材只是个“教材”,其选编的古诗词是有限的,教师要在教学古诗词时,注重课外的选择,这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的内容,对于更好地掌握古诗词文化的概貌都是有益的。其中拓展同诗人的作品,不仅可增加学生对不同语言风格的感受力,还可加深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对该作者写作风格的把握。比如,学习课内经典古诗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带动学生学习李白的其他作品《早发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广陵》;学习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后,补充学习《鹿寨》《送元二使安西》;在此基础上,利用班队课、晨会课开展古诗综

合实践活动—— “了解诗仙李白” “探访诗佛王维”等,丰富学生的古诗词知识,激发他们不断积累的兴趣,达到以趣生情的效果。

5、结语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这是我们民族几千年传承、积淀下来的文化。什么是中国人?生在斯、长在斯就是中国人吗?不一定。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就是中国人吗?不一定。余秋雨先生曾说,中国人是一个文化的概念!当你的身上流淌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经》文化的时候,当你的身上流淌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论语》文化的时候,当你的身上流淌着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时候,你才是一个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

参考文献:

[1]张燕《新课程标准与小学古诗教学》,《成都大学学报》,2007年第9期。

[2]王俊杰《多读多感多悟—关于古诗词教学的思考》,《语文教学之友》,2007年第8期。

[3]施茂枝《疏言显象悟意化言—古诗词的基本思路》,《语文建设》,2006 年第1期。

古诗文教学中诵读积累的有效策略 篇6

对于我国传统文化长廊中最绚丽多姿的古诗文,我们需要用什么样的策略来教学呢?实践证明,我们只有采取最本朴最实效的诵读、积累、感悟、运用等策略来教学,才能让学生把古诗文中的名言佳句、规范表达等领悟在心,运用在手,才能将优秀古诗文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髓以及所承载的民族精神内核镶嵌于灵魂,传承给后代,并使之生生不息、发扬光大。但要提高学生的诵读积累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要靠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不断对学生进行训练。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诵读积累教学呢?笔者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联系平时的一些教学实践,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注重文章的选择,架起文学桥梁。倡导学生诵读,必先选择适当的文章,并不是所有文章都需要诵读的。可以找语言优美朗朗上口的,或是形象生动、扣人心弦的,再或是哲理深刻、发人深思的文章。语文教科书每一单元都有古文或古诗,每一册语文课本后面都有10首课后古诗,新课标规定对这些古诗文美文应要求学生诵读并学会欣赏,而必背古诗文应要求学生反复诵读,直至成诵。总之,短小精美,声情并茂,这些课本中提供的材料就是学生选择诵读材料的主要标准。

2.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好的诵读,能愉悦人的心情,陶冶人的情操,还能让读者有一种成功的满足感。要达到这种境界,首先要对诵读产生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通过课内诵读教学,激发学生对诵读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参与,无疑是培养学生诵读能力的前提与保证。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指导学生在诵读中想象,使学生与文本融为一体,这样既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是反馈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主阵地,翻开现成的文本能发现有很多文章留给了学生想象与表达的空间,要让学生诵读中的火花拥有燃烧的机会,教师必须潜心钻研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巧妙地搭建这座让学生自由表达的平台,做到时间充足,准备充分,让他们树立自信,享受诵读背后的精彩。发扬学生的个性精神和创造精神,这样学生积极性会更高。另外,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感染学生,激发他们想读的兴趣。

3.体会作者的情感,尊重个性化理解。叶圣陶曾经说过诵读就要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这样才是好的诵读。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先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局面语言文字的内容、思想。教师要指导学生对书面语言中所包含的意义、思想、意境、感情进行认真准确地理解,深入体会,展开联想和想象,让学生慢慢融入到作者的情感中去,如此才会使诵读事半功倍。如《行路难》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会李白的悲愤与苦闷,体会他的追求与幻灭,体悟他浪漫主义的特点。教师要引导不生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入长安而不断遭到权贵排挤谗谄的时候,虽因理想不得实现而悲愤万端但仍未失去进取的信心,这为学生诵读作了求通达悟的前提准备,如此学生在诵读时便容易进入语言环境,产生移情体验,充分体会诗中人物的心情,达到有感情的诵读。

4.指导朗读的技巧,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古诗文教学的育读积纱,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也是至关重要的。学生朗读中缺陷较多,教师应针对学生普遍音量偏小,速度过快,破句多等到缺点加以指导,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直至熟读成诵。

(1)首先要响亮。朱熹说:“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在响亮的基础上要达到纯熟,达到自然成诵。学生诵读时要特别强调运用普通话,教师要注意纠正某些学生先天性、生理性、地方性不正确的发音方式,并要求他们吐字清楚,声音响亮。

(2)处理好重音。平常读书所强调的重音表现在一句话里的关键词语上,重读词语一般可用凸现明朗的态度、观点和形象鲜明的事物。处理好重读音节,能让朗读做到抑扬顿挫。

(3)学会正确停顿。在诵读文章时,注意一定的停顿,既可以使语义鲜明,又可以调节呼吸。一句话之内,或是句与句之间,还有段与段之间都需要停顿,只不过注意时间长短。在实践中注意这个问题,对初始诵读的学生比较重要。

古诗教学的有效策略 篇7

研究学情就是以生为本理念的具体行动, 是确保顺利实施教师的“少教”和有效地促进学生“多背”的重要前提。研究学情就是既要研究学生的既有与需要, 也要研究学生的可能与期望, 对学生的基本特征和学习基础了然于胸, 特别在意学生的此时此刻, 寻找到其学习起点和可能起点, 做到因材施教。

1.不能激发兴趣的内容少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此, 教师也是这样。这是我们课堂学习的出发点, 也是探索前行的不竭动力。当我们自己觉得这些内容无色无味, 让人昏昏欲睡时, 就不要讲给学生听。“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因为, 此时我们的讲解一定是照本宣科的, 而不是声情并茂、眉飞色舞的。要想吸引学生, 我们必须对手中的内容进行包装处理, 整合、增删……如烹饪一样, 色香味俱全时, 学生才可能垂涎欲滴、眼前一亮, 从而实现真正的主体能动, 主观参与。

2.学生自己跳一跳就能得到的少教。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说的是传授给人知识, 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要善于让学生掌握划船的本领, 这样才能使孩子在“学海”里从容不迫。这就要求教师能甄别教材中的重难点, 有针对性、有侧重地讲解, 同时善于为学生留足空间, 引导学生逐步提升自主探究的能力与习惯。

3.不能举一反三的不教。思维流淌的课堂才是最智慧、最有价值的课堂。因此, 教师的讲就应该服务于学生的学, 要善于诱思, 引导学生不断思考并进行质疑。

4.未经慎思的少教。不管是什么内容, 只要是经过了教师认真的思索, 只要能增添一些新鲜的元素, 形式上也否符合孩子的接受能力, 细节方面更加趋于完美, 就都可以教给学生。但是如果没有经过深思熟虑, 不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程序或问题, 就不要信口雌黄, 免得浪费时间而毫无效果。也就是“不打无准备之仗”。

二.理清教路, 以教导学

理清教路的着力点可以概括为两大方面, 一是准确定位教什么, 二是胸中了然怎么教, 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从“教什么”的视角看, 就是聚焦于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内容的确定必须固守语文学科本质, 又体现文体特质和文本个性。从“怎么教”的视角看, 课标中的“建议”最具权威性, 语文“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 提供有利条件, 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 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 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 发表不同意见。”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凸显“少教”, 力求以教导学。导者, 引导、指导也, 就是启发、点拨, 使学生想学、会学、乐学。教师既需引导学生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由浅入深逐步领会, 开拓思维, 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对学习怀有持久的兴趣, 还要精心指导, 对学生的疑难问题, 要精心组织学生合作探究深入思考, 对学生思路不畅混乱, 教师要耐心疏导, 使学生从混沌走向清晰, 理顺思路把握规律。

三.优化过程, 追求双赢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 因此优化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优化教的过程和学的过程, 既要关注教的活动也要关注学的活动, 既要真正追求“少教”, 做到以一当十、以少胜多, 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学的活动得到充分的展开, 能够“多背”。

通过智慧地“少教”, 让学生“多背”, 理解文本且学会建构。古诗教学中教与学的过程应该是师生共享的过程, 通过解读文本, 不断提高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 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文本是已然性和期待性文化的交汇, 作为已然性文化, 是对文化传统加以整理、保存、复制的独特系统, 这就必须尽可能走近文本所呈现的文化“生态”, 尽可能全面的理解其丰富的意蕴, 文本的期待性则要求在解读过程中要自觉地自我建构, 对文本进行新的现代诠释, 以让学生学会创造。因此解读文本既要尊重文本, 寻求理解又要超越文本, 学会建构。教师的“少教”就在于“对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指导应该有所侧重”。教学古代诗文, 则“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工具书, 自行解决古诗文阅读中的障碍。”诚能如此, 学生的“多背“就应该是必然的了, 教与学的双赢也将是必然的了, 师生双方都得到发展。

摘要:“少教多背”的“少”与“多”是个相对概念, “少教”是教得更好, 教得更精, 教得更有实效, “多背”不仅仅是数量增加, 而且是学得更主动, 学得更科学, 学得更有用。

高中古诗词有效教学实施策略 篇8

一.当前高中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古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时下中学生处于快节奏的“读图时代”, 他们对古人的情感意趣、审美观念以及含蓄隽永的表达方式都较为陌生。因此, 使他们“认同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传统, 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绝非一朝之功。然而, 当前的古诗词教学存在着以应试为出发点的“轻文本”现象。

(一) 古诗词教学中的“轻文本”现象

过分关注作者及时代, 用分析作者、时代来代替分析作品。这种唯作者、唯背景论的诗词教学的观念忽略了创作风格的多元性。作者的创作风格并不是静态的, 一位诗人在不同阶段其作品风格也往往不同, 而即使是同一时期创作的作品也会因为诗人具体情感、心境的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如陆游《钗头凤》与《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高考复习资料中经常出现古诗词常见意象诠释, 而这些诠释往往会导致学生以偏概全。例如大部分资料都会提到月亮代表思乡, 而事实上这些意象的解释都不是单一的。同是明月, 王维的“明月松间照”, 李白的“举杯邀明月”, 杜甫的“月是故乡明”, 所表达的意思就各不相同。这些似是而非的归纳往往会使学生把一首首灵动精致、意趣各异的诗理解成了一成不变的意象, 这类用归纳代替理解, 意象符号化的做法的确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的正确解读。

时下一些古诗词教学的公开课过于追求形式的热闹, 例如诵读法的滥用。诵读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 但是诵读本身并不是古诗词教学的唯一目标, 更不是最终目的, 如果诵读没有与文本细读相结合, 只是注重这种课堂形式本身, 而轻文本内容, 仅仅把学生能否背诵课文, 能否模仿教师 (或录音) 朗读课文作为教学成功与否的标准, 则未免有失偏颇。

与此同时, 还有部分教师认为, 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难以提高, 而古诗词的背诵则容易见效, 因此把古诗词教学的主要内容放在督促学生默写上, 因此, 学生往往是死记硬背、生吞活剥, 默写时往往出现让人啼笑皆非的错误。

(二) “轻文本”现象的成因

在过去的若干年里, 历史主义文学观是我国文学阅读鉴赏的主流观点, 阅读者受这一传统文学阅读观念的影响, 过分关注作家生平以及作品产生的历史环境。在这样的阅读背景下, 阅读教学的“轻文本”现象愈演愈烈。

作为高考应试语文试卷中的“保留项目”, 古诗词鉴赏一直备受关注, 备考的目的性过强往往会使古诗词教学背离本来的轨道, 而出现一些以解题训练代替文本研读, 以技巧讲授代替感悟理解的急功近利的做法, 最终导致学生与文本的疏离。

二.古诗词有效教学的几点策略

(一) 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设立合理的教学目标, 首先要确立一个目标核心, 这个核心即新课标所说的:学生能“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 “着重理解其思想内涵, 领略其艺术特色”。

其次, 要有一定的体系。目标设计要有整体意识, 教师在备课时应认真钻研教材, 形成单元知识体系和能力培养体系,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切实感受到自己的提高, 激发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

(二) 注重积累, 扩大知识面

要学好古诗词, 就要让学生突破文化障碍。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够明白, 为什么那么多诗人, 总是为国家的命运担忧;为什么那么多的雅士, 渴望与山水为伴”;而这一切离不开广泛的阅读, 深厚的积淀。

(三) 从文本出发, 细品精读

把握文本细读的原则, 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读在讲先。正所谓“书忌耳传”, “文贵自得”, 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走近文本, 通过自己的涵咏品味, 走进作品中。例如, 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为例, 我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 然后各抒己见, 在思想的碰撞中去完善自己的理解, 最后再把感受记录下来。

其次, 师生共读。教师应该首先对文本进行细读, 形成自己的理解, 然后在课堂上与学生对话, 交换阅读体验, 从而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文本。还是刚才的例子, 学生对词的最后一句“一尊还酹江月”争论不休, 这时, 我顺势跟学生讲我的理解, 讲我对苏轼的了解。最后, 有学生在读书笔记中写道:“没想到, 那一直在我心中洒脱如太白的大学士, 那高呼‘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大学士, 那吟唱‘天涯何处无芳草’的大学士, 心中却是承载了那么多的苦难。太多的话, 无法述说, 所以他无言, 所以他拿起了手中的酒, 洒向江月。”

再者, 细品慢嚼。教师要通过文本的细读来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让他们进一步体会作品语言文字的韵味和张力。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 学生在自读环节就对“卷起千堆雪”一句进行了细读, 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质疑, 如“为何是雪”;“‘堆’字可否改为‘层’”;“‘千’字强调什么”;“为何用‘卷’不用‘激’”等一个又一个的问题, 不断补充想象, 对词中这一句所描绘的情境有了深刻的印象。

对文本细读的方法, 我们已有很多可借鉴的形式,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多尝试充分使用。这就可以多注重以下几个要点:

首先, 要提倡多读。诵读是古诗词教学中整体把握文本的重要手段, 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加强诗文的朗读和诵读, 在朗读和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 得到情感的体验, 心灵的共鸣, 精神的陶冶。”诵读的方式可多样, 如范读、齐读、轮读、自由读等, 效果各有不同。范读在渲染情境方面效果较好, 齐读、轮读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字音、节奏, 自由读则给了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天地, 有利于学生形成自己对文本独特的理解。

其次, 要注重拓思。阅读需要交流, 因此教师要创设环境拓宽学生的思路, 让学生对文本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探究。拓思的方法很多, 例如交流阅读心得, 互相讨论, 互相质疑等, 通过这些形式, 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注重对作品的多元解读, 不过于追求统一答案。”

再次, 要加以比较。文本细读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比较。诗人为什么用这个字, 不用那个字;为什么用这个意象, 而不用另一个意象;同一个意象在不同的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是否一致;同一题材的不同诗各自又有什么特点……通过比较, 学生对诗歌的意蕴、意境就会有更深入的理解。

最后, 要勤于动笔。仅仅在口头上对文本进行分析探讨是不够的, 还要用文字或符号将思考的结果或感悟的内容及时记录下来。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动笔, 通过动笔来达到整理思路, 加深理解的作用。动笔的形式可多样, 可要求学生写一段鉴赏文字, 写一篇阅读随笔, 也可要求学生将古诗词改写为一篇美文。

古诗教学的有效策略 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文,有效性,教学策略

古诗词是我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伟大成就, 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学瑰宝价值。古诗词利用其较文章而言更加简短的篇幅、凝练的字句, 表达诗人的情感, 或豪放, 或叙事, 或寄情山水, 或儿女情长, 或报效祖国, 或思乡无眠, 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诗人内心的深厚情感在诗句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对于初等教育的小学生来说, 学习古诗词不仅仅是为将来学习古文做铺垫, 而更是要培养小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思维捕捉力以及感受语言美感的能力, 从而起到陶冶情操、培养小学生文化素养等方面的作用。

一、意境赏析、以图辅之

古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丰富的想象力是进行古诗意境赏析的起点, 帮助小学生在思维脑海中形成诗中的意境图。然而, 这种想象力却着实不够充分, 对于想象力还比较模糊的小学生来说, 想象出的意境会显得苍白无力。图画、漫画在这时就弥补了小学生想象力的不足, 为古诗词的意境赏析打开了一扇大门。

例如, 在教授南宋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时, 教师在讲解诗句“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时,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在脑海中勾画出诗人游园未成, 却仍感叹“春色满园关不住”的雀跃心情, 以及诗人对于春天的喜爱之情的意境。而后,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游园不值》的图画, 使学生对于诗中诗人所说“不值”、“应怜”、“久不开”、“关不住”、“出墙来”等意境产生深刻的理解。

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时, 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及年龄特点, 小学生对于图画的喜欢更胜文字, 教师要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这一点, 促使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 想象力更丰富。

二、诗中情境、以演践之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 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重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 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有效性教学亦离不开这种教学方法。在许多古诗词中都有情境的体现, 比如一些田园诗, 田园式的创作风格或体现童趣, 或抒发作者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 在这类诗中不难看出诗人对于仕途不如意的自嘲心态。教师在教授这类诗作时, 要把握住诗中活灵活现的情境, 让学生成为诗中的主人公, 亲身表演出诗中的情境, 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 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 诗中写道:“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注意本诗后两句:“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这两句描写的是, 儿童们奔跑着追捕那翩翩飞舞的黄色蝴蝶, 然而, 黄色的蝴蝶却飞到一片金灿灿的菜花丛中, 孩子们再也找不到了。这两句描写的孩童追蝶图, 是一个持续的动态图, 教师可利用此点, 让小学生们自己表演追蝶嬉戏的画面, 充分体会诗中的童趣。

小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好奇程度很高, 也喜欢表现自己, 教师根据小学生的这些特点, 创设一个轻松的教学环境, 激发小学生的创造力, 让他们通过表演展示更好地理解诗中的情境, 为教师的情境升华做铺垫。

三、体会诗情、以诵悟之

古诗词的写作形式, 体现出我国古代书面语形式, 无论从何种角度看, 都与今时今日有着巨大的差异, 对于小学生而言, 理解起来比较吃力, 教师也要进行充分的备课才能讲解好, 而诵读便是能够解决这一困扰的有力手段。“诵”是一种学习方法, 是小学生必用方法之一。古诗词便需要小学生多“诵”多“读”, 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理解诗中包含的韵味, 体会作者想要抒发的情感。

例如, 在讲授王昌龄的著名边塞诗《出塞》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诵读, 体会诗情, 领悟作者想要表达的含义。诗中写道:“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此诗被称为“唐朝七绝之首”, 是著名的感慨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教师讲解诗意以及诗中所含情感后, 让学生朗读进而背诵下来, 体会作者的无奈, 以及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 希望卫青在世的深沉却又激昂的爱国情感, 引起学生的爱国情感的共鸣。

诵读是学习古诗词的基础, 教师在引导学生诵读的同时, 还要将所包含的作者的情感传递给学生, 让学生在体会作者内心昂扬激愤的爱国情操的同时, 引发内心的思考,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结。

综上所述, 在古诗词的意境讲解中, 教师结合图画使枯燥的文字更加生动逼真, 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深刻的图文概念, 以图辅之;在讲解古诗词的情境时, 教师不妨将讲台让给学生, 让学生亲身体验诗中描绘的动态图, 以演践之;在讲解诗中所包含的情感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多诵, 让学生更好地领悟作者的深沉情感, 以诵悟之。总之, 对于小学生来说, 想要深刻地理解古诗词的传神意境并不容易, 这就需要教师在不断的教学过程中积累经验, 挖掘能够降低古诗词教学难度的教学方法, 寻找捷径, 为小学生的古诗词学习铺设坦途, 让小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陈晓秋.新概念指导下的古诗教学——试论古诗教学的有效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 2004 (10) :34-3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夏丏尊.夏丏尊文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3.

古诗教学的有效策略 篇10

一、古诗词错别字类型

1.同音异形字。

同音异形字是学生默写过程中出错误率最高的。 古诗词中同音异形字很多, 学生遇到默写时, 就会出现混淆, 出现错别字。如, 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中的“雁”字, 学生常写作“燕”;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燕”字却又写成了“雁”, 导致丢分。 再如, 辛弃疾《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与诗经《关雎》“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中“州”和“洲”是学生主要的写错对象;又如曹操《观沧海》秋风萧瑟的“萧”字与陆游《游山西村》“箫鼓追随春社近”中的“箫”因读音相同, 字形相近, 成为学生书写的一大难题。

2.通假字、本字和古体字、今体字的错用。

无论诗词还是古文都有通假现象出现, 再加上学生对文章句义的理解, 古今写法的不同, 默写过程中通假字与本字的混用, 古今字的错用, 成为学生古诗文默写的第二种常见错误。 如, 陶渊明《桃花源记》中“便要还家”, 本字是“邀”, 课本用的是通假字“要”, 很多同学默写时, 把“要”写成了“邀”。 再如郦道元《三峡》“两岸连山, 略无阙处”默写时, 学生根据对意思的理解, 把“阙”写成了“缺”, 反而成了错别字。 又如《论语》“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把“说”写成“悦”, 就是古今字的错用。

3.不理解句义, 记忆囫囵吞枣。

考试之前, 我总会问学生, 诗词背会了吗? 学生都会很痛快地回答背会了, 但考试过后才发现, 背会却拿不到分的现象比比皆是。 因为文意理解不到位, 出现错别字是古诗文默写错别字的第三种常见错误。 如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中“汗青”总有学生写成“汉青”。 再如杜牧《泊秦淮》“夜泊秦淮近酒家”总会把“近”写成“进”。 又如陶渊明《桃花源记》题目中的“源”经常被“园”字代替, 这都是对诗文理解不到位造成的。

4.随意增减笔画, 书写不规范。

第四类是个别学生常犯的错误, 书写随意性强。 如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 巴山楚水凄凉地”, 写着写着“ 凄” 字两点水就魔术般地变成了三点水; 而 “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中总有学生会在“赋”字右边的武上加上一撇。 再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不经意间会有学生把“宦”的宝盖, 换成了穴宝盖。

二、纠正古诗文错别字的有效策略

1.深入探究中国汉字的文化内涵。

学生缺乏必要的语言文化常识, 不能理解同音异形字的文化内涵, 导致古诗词中同音异形字的混用。 针对经典的错误, 教师需要把字的文化内涵阐释清楚, 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例“雁”与“燕”:

雁是古诗中常用意象, 代表诗人对故乡、友人的思念。 如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雁儿都毫无留恋地回南方去了, 自己什么时候能像雁儿一样回去呢? 范仲淹是苏州人, 此时诗人远在边塞无法回乡, 思乡之情借“雁”传达出来了。 这种意象还有王湾《次北固山下》中“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雁是一种候鸟, 入秋南徙, 因此“雁”是秋景中经常出现的意象。 如:范仲淹《渔家傲》中的“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燕”是春天的信使, 因此“燕”是早春常见的意象, 是生机勃勃的象征。 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 于是就有了“春燕”和“秋雁”的区别。

燕还有一种特殊情况, 读yān时, 通常做地名, 战国时燕国, 即现在的河北。 燕然山这个地名, 在边塞诗中也经常出现, 如:范仲淹《渔家傲》“燕然未勒归无计”, 王维《使至塞上》“都护在燕然”等。

只有让学生了解“燕”和“雁”的文化内涵, 加上在背诵时的理解, 默写的时候就不会张冠李戴。

2.准确理解诗意。

理解诗意, 可以有效减少诗词默写中的错别字。 学习《过零丁洋》时, 学生总会把“汗青”写成“汉青”, 就是不理解“汗青”的意思造成的。 纸张发明之前, 古人记事要用“竹简”。 但是制作竹简, 工序却非常繁琐, 首先要选择上等的青竹 (绿色之竹) , 称其为“青”, 接着, 削成长方形的竹片, 再用火烘烤一片片的青竹, 一方面是为了便于书写, 另一方面了为干燥防虫。烘烤之时, 本来新鲜湿润的青竹片, 被烤得冒出了水珠, 像出汗一样。 这道烘烤青竹的工序就叫做“汗青”。 “汗青”本是制作竹简的一道工序, 渐渐成了竹简的代名词, 再后来又代指史册。 理解了“汗青”的词义, 书写错误自然会避免。

3.用智慧的幽默代替收效甚微的惩罚。

针对学生古诗文默写的错误, 既单独指出过、讲解过, 又罚他们多遍默写过, 但效果并不显著。 这次改正了, 等过一段时间遇到同样的默写, 学生依然故我, 错误依旧。 我开始改变策略, 惩罚不明显, 换一种方式, 既利于学生接受, 又可以让学生记住, 岂不是一举两得? 如一次考试, 诗词默写考到了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许多同学把“烛”错写成了“竹”, 在讲评试卷的过程中, 我就很自然跟学生说:“我们班最近出现了许多大熊猫, 考试还想着竹子呢, 晚上照明的蜡烛哪去了?”全班都笑了, 错误得到了纠正。 又如刘禹锡的“怀旧空吟闻笛赋”学生总会在武字斜钩上面多一撇, 我总会开玩笑地说, 武字的斜钩好比人高高举起的胳膊, 部分同学总是要在人家的胳膊上砍上一刀, 岂不过分。 或许不是所有词语都适用这种方式, 但希望我们努力创造一些这样的幽默笑话, 帮助学生纠正古诗词书写中的错别字。

除此之外, 准确的朗读、注重积累、学会整理默写中常犯的错误, 避免默写过程中负迁移的影响, 都能有效避免古诗词默写中的错误。

纠正古诗词默写中的错别字任重道远, 它需要学生时刻做学习的有心人, 更需要教育者不断在教学中思考与探索。

摘要:学生应该做到按照要求准确地默写出相关内容。但在实际默写过程中, 很多同学经常出现错别字, 无论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 还是学习成绩好的同学, 无论是平时练习, 还是考试, 甚至是中考。古诗词默写书写错误, 不仅影响学生考试成绩更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本文通过对初中生古诗文默写常见错别字的调查, 探究分析学生书写错别字的类型, 结合语文教学实际, 深入探究纠正学生错别字的有效策略。

古诗教学的有效策略 篇11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古诗词 教学实践

随着高中语文地位的上升,语文学科被划分得越来越细致。过去语文中的细节划分都被放在语文课中,现在的教学中语文重点教学枝节被划分出来,比如语文写作的讲解、古诗词的讲解、阅读的讲解等。我重点对如何做好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进行以下方法分析。

一、通过吟诵从整体上把握古诗词

要做好对一篇古诗词课文的深入学习,首先要从朗诵上把握。试想,连读都读不好的文章,何来学得好,背得好,写得好。所以,朗读古诗词,在朗读中解决一些难懂的生僻字,在朗诵中把握文章的总体是深入学习古诗词的基础。老师首先应该把一篇古诗词分为几个章节,比如《关雎》这篇古诗词中有很多生僻字,老师在第一课时带领学生学习,一定要解决这些生僻字,让学生朗读流利。为了辅助教学,老师可以给学生听课文的原文朗诵录音,让学生跟随课文朗读音频的节奏和感情进行模仿。只有在感情基调上掌握课文,才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在有些古诗词中,词尾会进行押韵或者是平仄上的加工,老师一定要在学生朗诵时,传授技巧。老师还应该具体地给学生介绍作者写这篇诗词的背景,让学生在了解时代背景及作者经历的前提下,更深刻地体会作者的情感。比如《行路难》这篇文章是因为李白受到当时朝廷里小人的排挤,被赶出长安,在回去的路上愈发觉得自己的豪情壮志及才华不能得到舒展,从而产生愤懑压抑之感,感叹人生前进道路上的艰险。学生只有在了解这些背景之后,才能设身处地地站在作者的角度试着感受课文中的情感,才能更好地朗读表达出来,从而进一步学习。

二、详细讲解课文,提高学生的诗词想象能力

通篇朗诵一篇诗词及把握主题情感之后,老师应该带领学生对课文进行详细的解释。每一句话的意思,每一行诗所运用到的手法,在讲解过程中,老师更应该让学生试着想象诗词中的意境,意境中有哪些意象,甚至老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想象和分析将所想画出来。比如在教学《饮酒》这首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老师可以把这首诗从整体上分为两部分,前四句为一部分,后六句为一部分。前四句主要描写了作者厌倦官场,不愿同流合污,洁身自好,后六句则是作者隐居后的美好生活。在文章进行如上述的分析之后,可以让学生画出这首诗中的一些意象,在画画的过程中在老师所分析的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自己的想象和创造,画出一幅“采菊东篱下图”。画画的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乐趣,又让学生将所学的内容进行了整体的复习和概括,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

三、利用多媒体尽心教学和检测

随着时代的进步,对文章的讲解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黑板板书和口述。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渐融入教学中。传统教学方法是老师朗诵诗词,学生跟着老师读,老师在黑板上板书,学生记笔记抄下来。新时代下的教学可以加入更多的时代元素,比如,进行对课文的朗诵时,老师可以提前备课下载好音频,让学生跟着音频朗读,这样既方便又准确。又如在第二点的对文章的分析中,老师可以利用PPT将上课所要讲的内容放在PPT上,让学生更方便快捷地记笔记,提高教学效率。关于古诗词中所提到的意境,老师可以利用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播放出来,让学生更形象更生动地理解课文,感受课文传递的感情。在多媒体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一些下划线、加重字体等方式,让学生知道课文的重点在哪里,次重点在哪里。运用多媒体的好处就是,老师可以方便操作,学生也能看得清楚明白。学完古诗词,老师可以在提前备课中准备一些练习,让学生在学完课文之后进行整体复习。老师还可以把操作权放到学生手中,让学生操作多媒体,解答问题。在解答问题检测学习效果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把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问题接力,回答对最多的小组胜利,老师可以进行一定的表扬,对于没有赢得胜利的小组,也要进行鼓励,争取在下次检测中取得胜利。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有效地检测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还能让学生更好地查漏补缺,在小组合作中互相帮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和加强。

四、 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高中课文中所学习的古诗词,在高考时是不会出原题的。这就是说,学生只有真正掌握以课文为代表的古诗词分析,才能更好地解答在以后题目中遇到的问题。高中语文课本中出现的古诗词课文,都是精挑细选的古诗词代表,包含各方各面的古诗词特点及一些技巧,学生一定要在熟练掌握课文学习的基础之上,进行延伸,对类似的课外的古诗词进行赏析和解答。比如一些手法,一些韵律的使用,还有在诗词中包含的意象,学生都要举一反三地运用。

总而言之,学习古诗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需要老师长期地指导和教授,也需要学生多看多写多背诵多积累。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试着转换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和现代文之间很好地转换,新时代的老师要积极学习好信息技术的运用,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实现教学的方便高效。古诗词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也是重点,一定要持之以恒举一反三地学习才能有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冯春琴.论如何搞好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4(6).

初中古诗文教学的有效拓展 篇12

一、在重点词语处拓展

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的两句“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漫”是“随便”的意思, 是一个副词。像杜甫这样的大诗人, 对诗书应该是非常爱惜的, 在一般情况下, 是不可能“漫卷”的, 这里写他“漫卷”正反映出杜甫听到胜利消息时欣喜若狂的神态, 他乐极忘形, 以致使他一反常态, 连最爱惜的诗书也胡乱地卷起。同时, 这“漫卷诗书”的行动, 也反映了杜甫归家的急切心情。他想到即将结束多年来漂泊流离的生活而要返回家乡, 激动的心情自然难以平静, 于是他“漫卷诗书”, 似乎马上就准备动身返乡了。这个“漫”字所营造的情境是异常丰富的, 真可谓“言已尽而意无穷”。

二、在重点内容处拓展

《桃花源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原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 而《桃花源诗》虽然所写内容重点及表现手法与“序”有异, 但它们的主题是一致的。这就为拓展提供了条件。据此, 我将《桃花源诗》作为课外阅读练习印发下去, 要求学生对比阅读, 以文解诗。为帮助学生领会诗的大意, 训练文言语感, 我还设计了以下练习。

找出诗中与下列语句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诗句填在括号内:

1. (自云) 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嬴氏乱天纪, 贤者避其世。) (伊人亦云逝。)

2.寻向所志, 遂迷, 不复得路。 (往迹浸复湮, 来径遂芜废。)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桑竹垂余荫, 菽稷随时艺。)

4.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荒路暧交通, 鸡犬互鸣吠。)

5.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童孺纵行歌, 斑白欢游诣。)

学生在拓展阅读中, 更加深了对《桃花源记》主题的理解。

三、在想象中拓展

欣赏李清照的《醉花阴》“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橱, 半夜凉初透”句, 可以引导学生联想重阳节的诗句, 来理解景中寓含的相思之愁、孤独冷清之感。重阳节与家人或朋友相聚一起赏菊饮酒、插茱萸登高的习俗, 在古代很盛行。唐代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尾联写道:“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表现得更为清楚:“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到来之时, 这自然会使词人联想到往日家人团聚, 共度美好时光的欢乐情景, 往日欢乐情景与眼前孤独寂寞的情景使词人倍增相思之苦;重阳佳节, 孤零零地在纱帐中, 自然辗转反侧, 难以入睡, 秋夜凉风袭来, 不禁又使词人增加一层冷清之感。

四、在比较中拓展

教师要善于选取相关的教学资料, 把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诗词加以对比,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在比较中拓展延伸。如在学习王维的《渭城曲》时, 让同学们回忆《别董大》、《赠汪伦》这两首诗, 并让他们比较三首写离别的诗在意境上有什么区别。学生通过品味、理解, 发现《渭城曲》是以乐景写悲情,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凄凉让人心酸;《别董大》却是以悲情写豪情,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奋发精神尽显其中;《赠汪伦》却是叙事抒情,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感激、依恋全在诗句之中。还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类似体验, 比较感受离别时的情怀。

五、在文本空白处拓展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文本中作者有意或无意留下的, 没有写明的“空白”之处, 进行文本拓展, 激活读者的思维, 使读者对作品的意义达到个性化的理解。

如:有一次我进行课外诗词赏读——李清照的《声声慢》, 多数同学认为词中所言之“愁”仅是一个闺中少妇独处之闲愁。于是我投影以下资料:李清照生于1084年, 年轻时与赵明诚结为伉俪, 情趣相投, 感情甚笃, 搜集整理了大量的金石书画。但1127年北宋灭亡, 女词人与赵明诚避乱于江南。不久, 祸从天降, 赵明诚因病而故, 词人孤独一人, 生活悲苦, 再加之自己与丈夫所好之金石书画等又散佚殆尽, 她愁肠百结。后来她在战乱中只身辗转流徙, 晚年十分凄苦, 《声声慢》正作于此期间。学生了解后, 立刻明白词中之“愁”不仅仅为一般“闲愁”, 有国破家亡之愁, 亦有只身孤苦之愁, 也应是兼有绵绵恨意于其中。

上一篇:新农村家庭文化建设下一篇:专题片的拍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