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的个性化教学策略

2024-09-22

古诗的个性化教学策略(精选10篇)

古诗的个性化教学策略 篇1

中国是诗的国度。 诗歌承载着上下五千年的中华历史和文化,是发展思维、培养语感、陶冶情操、滋养心灵、铸造灵魂、提高审美情趣的极好的媒介。 古诗语言高度凝练,思维跳跃,诗中涉及的事件远离现代生活。 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如何给学生学习古诗搭建一个合适的阶梯,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 泡”。 学习古诗,“ 就是要把诗中所提供的东西‘ 泡’出来”,“ 要把浓缩了的东西‘ 泡’开”,“ 这是诗歌学习中必经的一道‘ 工序’”。只有“ 泡”出了味道“, 泡“ 出了淳美,学生才能真正领略到诗的精髓,才能有所收获。 下面,笔者以教学《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为例,谈谈对古诗教学中“ 泡”的策略及思考。

一、发现变迁,“ 泡”出古今音义异同

古诗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载体,由于年代久远,有些字词的音、 义和现代汉语有较大差异。 不能理解词句,进入诗歌的情感世界、艺术境界就是一种空谈。 这就决定了古诗的学习必须从词句的解读入手“, 披文入情”。 理解词句,关键是帮助学生理解那些古今音、义不同的字词“, 泡” 出古今音、义的异同。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中的“ 衣裳( yī cháng) ”“ 妻子( qī zǐ) ” 的读音、意思和现代汉语完全不同,引导学生弄清音、义的变迁对于准确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情感非常关键。 课堂教学中,笔者进行了如下的教学环节:

师:谁来读读这首诗?

( 一生读)

师: 如果对照注释读一读, 你肯定会有新的发现。

( 生自读)

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

生:诗中的“ 妻子”不读“ qī zi”,而是读“ qī zǐ”,因为古时候的“ 妻子”是妻子和孩子的意思,是两个词,和我们现在“ 妻子”的意思不一样,现在“ 妻子”是一个词。

师:他目光敏锐,发现了“ 妻子”在古代是两个词,读音、意思和现在都不同。

生:我还从注释里发现“ 衣裳”的读音和我们现在也不一样, 读“ yī cháng”,它也是两个词。 古时候上为衣,下为裳( cháng),现在“ 衣裳”泛指我们穿的衣服。

师:“ 初闻涕泪满衣裳”,泪水不但打湿了上衣,而且还打湿了裤子,说明泪流之多,内心该是多么高兴。

对照注释学习古诗,是引导学生“ 泡”诗的重要方式。 学生弄清“ 衣裳”“ 妻子”的意思,对准确理解诗意,体会杜甫喜极而泣的狂喜大有帮助。

另外诗题中的“ 河南河北” 学生在理解时也容易产生困惑, 他们很容易解释为今天的河南省和河北省,这是因为他们不了解“ 安史之乱”那段历史,不了解当时唐朝军队与安史叛军作战的区域。 笔者是这样处理的:

师:“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河南河北你觉得指的是什么地方?

生:河南省和河北省。

师:这里的“河”是哪条河?

生:黄河。

师:河南就是———

生:黄河的南岸。

师:那河北是指———

生:黄河的北岸。 河南河北就是指黄河南岸北岸的广大地区。

师:是的,当时安史叛军就是沿着黄河两岸向西进军,攻陷唐朝的都城长安的。

引导学生“ 泡”开词义,首先教者要清楚古诗中哪些字词的古今读音、意思不同,然后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各个击破,引导学生真正理解词义。当然“, 泡”的方式除了借助注释、教师引导以外,还有其他的一些途径。

其一,借助工具书。 学生学习现代汉语没有《 新华字典》《 现代汉语词典》 不行,学习古代诗词,没有古汉语字典也不行。《 王力古汉语字典》《 古汉语常用字典》 之类的工具书要常备一本, 学习古诗,常查、常翻古汉语字典,对于“ 泡”诗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

其二,联系具体语境。 一个字词常常有多个义项,究竟该怎样理解,要联系文本,联系语境, 选择恰当的义项。 比如“ 漫卷诗书喜欲狂”中的“ 漫”字,究竟是“ 漫不经心”还是“ 胡乱”的意思呢? 结合具体语境,我们知道此时诗人欣喜若狂,想到的是“ 放歌“” 纵酒”,想到的是赶快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洛阳,因此顾不上爱惜书籍了,便胡乱收拾桌上的东西。 只有联系了语境,学生才会明白此处的“ 漫”是“ 胡乱” 的意思。

其三,注意字词的活用。 有些诗中的字词,属于诗人自己的活用、借用,若用平常的理解是无法说通的。 比如“ 青春作伴好还乡”中的“ 青春”,我们一般理解为“ 青春年华”,可此处诗人是借指“ 美丽的春天”。

理解词义是学生走进诗歌的基础,字词理解不准确,将直接影响对诗歌情感的把握。 元好问有诗云:“ 文章出苦心,谁以苦心为? 正有苦心人, 举世几人知。 ……文须字字作, 亦要字字读。 咀嚼有余味,百过良未足。 ”所以古诗理解需要慢慢地“ 泡”,需要细细“ 咀嚼”。

二、大浪淘沙,“ 泡”出诗人创作之源

《 孟子·万章下》 “: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是以论其世也。 ”知人论世,用于古典诗词学习,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只是近些年来受通篇诵读、不求甚解思想的影响,逐渐被部分语文教师所忽视。 了解写作背景有助于领会诗词的内在意蕴。 诗歌创作特别钟情于“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诗词所表达的常常是作者的经历、思想感情。 因此,我们教学古诗, 须先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情感,以及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个人遭遇作一详细了解。 如何“ 泡”出诗歌的写作背景,笔者认为,应做到学生自主阅读相关书籍和教师提供资料相结合。

关于作者写作背景的资料, 内容庞杂,浩如烟海,引导学生大浪淘沙、去伪存真是了解作者写作背景的关键。 学习《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之前,我向学生推荐阅读《 杜甫传》,重点了解在“ 安史之乱”中诗人自己和家人所遭受的无数苦难。 杜甫是个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同情百姓,目光时刻关注着苦难的百姓。 为了让学生了解“ 安史之乱”给百姓和社会造成的破坏,我根据史料,组织记录了下面一段文字:

公元755年12月,安禄山、 史思明率领20万大军从范阳起兵叛乱,叛军所到之处,烧杀掳( lǔ) 掠, 百姓家破人亡, 流离失所。

“ 安史之乱” 持续了八年之久, 老百姓遭到了空前的浩劫。 “ 洛阳四面数百里州县, 皆为丘墟” (《 资治通鉴》) ,“ 汝、 郑等州, 比屋荡尽, 人悉以纸为衣” (《 旧唐书》) , 出现了千里萧条、 人烟断绝的惨景。

笔者重点引导学生理解“ 洛阳四面数百里州县,皆为丘墟”, “ 汝、郑等州,比屋荡尽,人悉以纸为衣”。 通过记载的资料,学生感受到了国家、社会、人民因“ 安史之乱”所遭受的灾难。 学生只有感受到了人民的苦难、国家的灾难,才能真正感受到诗人为何在听到唐王朝的军队收复“ 河南河北”后的“ 喜欲狂”。“ 泡”出诗歌背后的历史背景,对学生正确把握、 深刻理解诗歌至关重要。

三、追根溯源,“ 泡”出诗人的心路历程

刘勰说:“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定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也。 ”抒情的古诗都有它们内在的情感经纬与情感脉络,解读、赏析古代诗词就必须探本求源,深入作者内心,把握诗人心声。 对于抒情的诗歌, 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到诗人的内心深处,体验诗人的情感,从而触摸诗人的灵魂。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教学的难点,是学生难以深刻理解杜甫为何在听说官军平定“ 安史之乱”时竟然欣喜若狂。 为什么难以理解? 是因为学生无法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走进诗人的心灵, 触摸诗人的灵魂。 所以,教学的关键是引导学生“ 泡”开诗人在“ 安史之乱”期间,颠沛流离、背井离乡的那段心路历程,“ 泡”开诗人面对烽火连天、民不聊生、山河破碎、国将不国时内心的痛苦、 悲伤。

1.“ 喜欲狂”原因之一“: 泡” 开诗人心之苦。

为了把学生带进诗人杜甫苦难的生活,我补充了杜甫自我写照的一些著名诗句,“ 泡”出诗人“ 安史之乱”八年中经受的苦难。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春望》

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

———《 述怀》

入门依旧四壁空,

老妻睹我颜色同。

痴儿不知父子礼,

叫怒索饭啼门东。

———《 百忧集行》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反映了诗人被安史叛军抓获,对亲人的思念、牵挂、担心,头发都愁白了。 诗人由于痛苦、烦闷,不停地挠头,头发都掉了,稀疏得连簪子都插不上了。“ 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写出了诗人逃离长安后的狼狈不堪。“ 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 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写出了诗人入川后家中一无所有,生活无以为继的窘迫。 孩子饿得实在扛不住了,哭着、喊着、闹着向诗人要吃的。 这一切苦难都因为“ 安史之乱”,现在这一切都结束了,诗人怎么能不欣喜若狂呢?

2.“ 喜欲狂”原因之二“: 泡” 开国家之殇。

杜甫是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都表达了诗人对穷苦百姓的深切同情。 杜甫“ 喜欲狂”还有什么深层原因吗? 课堂上我引入了《 春望》 中的诗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师:“ 感时花溅泪”, 诗人为何见花落泪? 为何看见美丽的花儿反而流泪呢?

生:因为“ 国破山河在”,往日亭台楼阁、繁荣昌盛的长安城如今是破败不堪,一片废墟。

生:往日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的长安街头如今是杂草丛生, 荒无人烟。

师:往日长安城里的人都到哪里去了?

生: 被叛军杀死的杀死,逃难的逃难,饿死的饿死,抓走的抓走。

师:孩子们,诗人看到国家遭受如此的灾难,想到无数的百姓家破人亡,死的死,逃的逃,他怎么能不悲伤得见花落泪呢? 此时的诗人最渴望“ 安史之乱”早点结束。

师: 公元763年的春天,这一天终于来到了,想到国家从此可以安宁,百姓从此脱离苦海,诗人怎能不“ 喜欲狂”呢?

往日车水马龙、繁华昌盛的长安城“ 国破”“ 草木深”,生灵涂炭,对于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此时内心该是多么的痛苦。 现在这一切都结束了,诗人怎么能不欣喜若狂呢? 大悲之后有大喜,个人的喜是小喜,国家、人民的喜才是大喜,才是“ 喜欲狂”。诗句的有机补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为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提供了抓手,学生深刻地感悟到了诗人为什么“ 喜欲狂”。

四、品味语言,“ 泡”出诗人神来之笔

“ 语文教学应把关注的焦点放在文本的言语形式上,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文本是怎样遣词造句的,作者是如何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古诗教学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引导学生关注表达,品味语言,在感悟的过程中内化习得表达的技巧。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一诗的描写极其生动传神,引导学生品味诗句,“ 泡”开诗人的神来之笔、惊人之语,感悟诗人如何表达自己的“ 喜欲狂”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只有“ 泡”开,学生才能走进诗歌;只有“ 泡”开,学生才能贴近诗人的心灵,触摸到诗人的灵魂;只有“ 泡”开,学生的眼前才会出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也只有“ 泡”开,学生才能真正感悟到诗人遣词造句的精妙。

1.“ 泡”开人物情态,感受传神写照。

师: 高兴得不知所措的诗人,回头看看妻子、儿女,他看到了一张张怎样的脸?

生:乐呵呵的脸。

生:喜笑颜开的脸。

生:挂满了灿烂微笑的脸。

师:他写妻子和儿女的喜悦是为了表达———

生:自己内心的喜。

师:此时,诗人不管看谁都是———

生:快乐的,微笑的。

师:看到你,你是———

生:快乐的。

师:看到他,他是———

生:微笑的。

师: 杜甫是写诗的高手,用妻子、儿女的高兴来衬托自己的喜悦。“ 漫卷诗书喜欲狂”在你头脑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生:我看到诗人胡乱地卷起书籍,再也无心读书,再也无心作诗了。

师:诗人这一举动正常吗?

生:不正常。 这一反常的现象说明他极其高兴,他已经不能控制自己了。

师:杜甫是个读书人,读书人应该是惜书如命,可是他竟然无心读书,漫卷诗书。 是什么搅乱了他的心绪? 究竟是什么让诗人竟然如此反常?

生:心中的狂喜。

师:诗人的一个动作“ 漫”, 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他内心的狂喜。 他是喜极而“ 漫”。

生:“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杜甫白天放声高歌,纵情饮酒,用高歌、饮酒来表达他内心的喜悦,说明他非常高兴。

师: 此时的杜甫已经52岁了,白发苍苍,他竟然放声高歌, 酒也不停了,而且尽情饮酒,一醉方休,可见他内心的狂喜。

生: 高兴的时候尽想好事, 他还想着在美好的春色中回到自己的家乡———洛阳。

为了表达内心的喜悦,诗人通过“ 涕泪满衣裳”正面表达狂喜;通过“ 却看妻子愁何在”侧面表达狂喜;通过“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的反常举止表达狂喜;通过“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虚写速度之快,实写心里愉快,一实一虚,相得益彰。 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面,一幅散发着浓烈喜庆气氛的画。教学中引导学生想象“, 泡”开诗中的每一个画面,让喜极而泣的诗人站在面前,让笑逐颜开的妻子站在面前,让漫卷诗书的诗人站在面前,让放歌纵酒的诗人站在面前,让伫立船头、意气风发的诗人站在面前。 在品味语言、 领悟表达方法的同时,再次体会诗人内心的狂喜。

2.泡出比较,感悟异曲同工。

生( 读):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师: 快不快? ( 生: 快! ) 即———立即,穿———穿梭, 下———顺流而下, 向———奔向。 诗人立即从巴峡穿过巫峡,顺流而下到达襄阳,奔向洛阳,弹指间已经回到了故乡洛阳。

师:你知道诗人杜甫此时身在何处吗? 在四川梓州,就是现在的三台县。

( 课件出示:四川、 湖北、 河南、重庆三省一市地图)

师:巴峡、巫峡在哪儿? 在现在的直辖市重庆境内。 襄阳在哪个省? 在湖北省。 而洛阳呢? 是在河南省。

师:( 指地图) 诗人还乡,要经过三省一市,真可谓山一程、水一程,千里迢迢。 有诗为证,诗人曾经在成都写过一首《 恨别》,其中有这样两句:

洛城一别四千里,

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

兵戈阻绝老江边。

师:多远? 四千里,但在作者眼里还远吗?

生:不远,诗人转瞬即到。

师:读到这句诗时,有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想到杜甫的好朋友李白写的一首诗———《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师:在这首诗中,李白是用什么表达了他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返回的喜悦心情的?

生:“ 千里江陵一日还”,“ 轻舟已过万重山”。

师:杜甫是用什么来表达他内心的欣喜若狂的?

生:“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

师:在喜讯忽传之际,现实主义诗人也浪漫了一下,这一浪漫,竟然超过了他的好朋友,浪漫主义的诗仙———李白。 李白是“ 千里江陵一日还”,日行千里,而杜甫是“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瞬间走了四千里,快不快?

生:快!

师:是诗人的船快吗? 是他的马快吗?

生:都不是。

师: 那是因为诗人的心情———( 生:愉快! ) 此时的杜甫比彼时的李白要高兴得多了。

“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是理解的难点,不加以点拨,学生很难从中感悟出诗人的心中之喜。 李白的诗句“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学生非常熟悉,同时也知道此句表达了李白在流放途中遇到大赦的狂喜。 诗句的引入,学生的理解、感悟立即变得举重若轻。 关键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者有没有和学生一起“ 泡”出它们的异曲同工之妙。

五、朗读吟哦,“ 泡”出诗歌音韵之美

古诗讲究押韵和节奏。 古诗音韵和谐,节奏鲜明,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 所以古诗的教学尤其要重视诵读, 要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他们自己的理解、体会、感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但是,古诗的朗读又有其特殊性,它不同于一般的课文朗读。 王尚文在《 说诗的韵律》 中讲道: “ 诗的韵律对于诗的重要性超过了遣词造句的常规常理,因而在必要时可以为了韵律的需要破坏这种常规常理。”朱光潜认为: “ 读一首诗, 如果不能把它的声音节奏的微妙起伏抓住,那根本就是没有领略到它的味道。 ”所以,读古典诗歌,应当严格遵循格律———韵律的规范,即使违反“ 言之理”“ 意之需”也在所不惜。 指导学生朗读古诗,首先要“ 泡” 出诗的音韵、诗的节律。《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是一首七言律诗, 按照节律应该这样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此种读法与根据意思的停顿有所不同。 教者引导学生吟诵时应该按照格律,读出诗的节奏, 吟出律诗的味道,吟出诗的韵味。 平时,我们常常把诗歌当作散文来读,当作散文来教。 这个问题, 只有在教者能自觉“ 泡”出诗的韵律后,才能真正得到根本解决。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 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 ”教学的过程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要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 在这个问题上,叶老先生精辟的话, 现在已经众口传诵———“ 教是为了不教”“,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 古诗教学的“ 泡”, 是给学生一个示范,是为了带着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多“ 泡”上几回,在以后学习古诗时, 他们自己也就会“ 泡”了。

古诗教学的有效策略 篇2

下面主要以杜甫《绝句》一诗的教学为例,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一些做法和浅探。

一.积累回顾 检查积累导入,厚积古诗文底蕴,传承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课堂起始:“同学们,我们学会了很多古诗词,谁来背诵一首自己最喜欢的古诗?让大家分享。”尽量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接着,“你学习了唐代诗圣杜甫的哪些诗,能背一首让同学们欣赏一下吗?”由于课前预习,有学生就背诵了本节课要学的《绝句》,教师见机板书课题,释题指出绝句的特点和种类,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作者杜甫。

二.熟读成诵 读准字音,读顺诗句,读出感情。出示自学要求,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句(注意停顿和重音),轻声读、默读、诵读等,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圈画出诗中所描写的景物,想象诗句描绘的意境。“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是理解、体悟、情感升华的基础,这一环节很重要,需要时间长,老师要巡视指导、点拨,不可浅尝辄止,浮光掠影。以读为主,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在检查读的时候,定要求,有层次:一读重在读准读顺;二读重在理解诗句,如诗的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含”、“泊”、“千秋雪”、“万里船”,反复阅读揣摩、推敲,并借助课件呈现,引导理解诗中重点字词,进而诗句大意;三读重在赏景、明理、悟情,《绝句》主要是写景,景色远近结合,动静映衬,美不胜收。要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引领学生走进美景之中,感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自然美景,同时体会作者睿智的视觉、美妙的构思、绝伦的文笔,在朗读中逐步达到情感升华。

三.发散练说 主要是让学生汇报自己的学习收获,对诗意的理解、诗句的感受、学习方法等。“《绝句》中描写了哪些景物?”“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大意。”“《绝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卷?”“学习了这首诗,你想说些什么?想对作者说些什么?谈谈感受。”“请你小结一下学习古诗的方法。”在熟读理解诗文的基础上,学生汇报水到渠成。对于一些明理的诗词,教学时还要引导学生说说寓意、哲理、道理等。如《江雪》、《观书有感》、《题西林壁》、《示儿》等。

四.改写成文 学习了古诗,我们还要借助文本,对学生进行写话、作文的训练,如改写、扩写、仿写等。在教学《绝句》的最后,“请同学们拿起自己笔《绝句》中的美景用自己的话写下来”,学生认真观察、发挥想象,很快写出一篇篇写景美文,一些写景的古诗,都可以练习改写,如《山行》、《宿新市徐公店》等。学习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后,我启发学生用小诗写写送别的场面:诗中送别的情景如此感人,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遇到离别送行的场面,父母、兄弟姊妹、亲友外出远行……在依依惜别之时,同学们一定会有许多心里话想说,让我们都来学学作者,把心里的话写成一首送别诗,赠给自己最不舍的人。学生的灵感得到激活,兴趣盎然,跃跃欲试,纷纷模仿古诗书写出自己的诗篇。尽管不是那么工整,但都闪烁着智慧、创新的火花。

五、作画赏析 读诗作画,更能直观表现诗句所描写的意境,同时培养学生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一句一景,有动有静,有远有近,宛如一幅浑然一体的美丽画卷。其中对景物色彩的描绘有鹂“黄”、柳“翠”、鹭“白”、天“青”、雪“白”,还有诗中暗含的江水之蓝、船木之黄等。这些色彩绚丽的景物,远近高低相映成趣。教师在教学时,激活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抓住这些特征用简笔画勾勒,涂抹上色彩,把画好的图画粘贴在黑板一边,呈现欣赏,诗画结合,吟诵诗句,陶醉其间,和乐融融。一些写景的精美诗文,都可以引导有特长、感兴趣的学生作画,如《望庐山瀑布》、《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游园不值》、《山行》等。

这样才能有效地依托文本,更好地“用教材教”,体现大语文观,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实现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古诗词教学的策略 篇3

一、重朗诗吟诵, 读出诗词的韵律美

古典诗词非常讲究韵律, 不仅要求押韵, 还要求平仄相间, 这是诗词朗朗上口的重要因素。朗读是诗词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诗歌的意蕴固然要深刻领悟, 但在学习阶段要想深入领会诗意, 须进行有效的诵读。因此, 诗歌教学首先要教会学生诵读。古诗词的朗读又特别强调把握感情, 没有感情地朗读就不能深入品味诗词的语言;缺乏感情地朗读就无法领略诗的意境;矫揉造作地朗读就会歪曲形象, 亵渎感情。因此, 要指导学生把握诗词的主题和感情基调。另外, 在语音、语调和感情方面的表达也有一定的要求, 还必须掌握一定的规律。朗读要尽量做到语音准确、吐字清晰;妥善处理语调, 做到轻重有致、抑扬顿挫;恰当地掌握速度, 做到快慢适中、节奏和谐。例如, 在教学李煜的《虞美人》时, 笔者先让学生听录音, 对词的内容感知了解, 再让学生朗读, 开始时学生只是机械朗读, 没有读出凄楚哀婉的情感节奏。笔者就指导学生:词的上、下片句式及字数均相同, 每片四韵, 两平两仄, 仄在前, 平在后, 整片应是先抑后扬, 谓之升调, 要读出对比情调才好。笔者边讲解边声情并茂地示范, 再让学生朗读, 此时效果就好很多。再趁势从背景分析入手, 把握“故国之恋”的主旨:一个亡国之君念念不忘他过去的美好生活, 自然会招来杀身之祸, 朗读自会明白此理。笔者又播放歌曲《虞美人》, 让优美凄清的旋律伴着这首词的内容深深烙在学生们的心里, 达到了朗读吟诵理解把握词意的效果。

二、重赏析品味, 品出诗词的意蕴美

“品味”就是从“美”的角度、“妙”的角度、“好”的角度对诗词进行体味、揣摩、品评, 欣赏文中不同凡响的表达艺术。品味可以从诗词的字里行间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与用心, 看出文中的美点妙要, 品出丰富深厚的意蕴。例如, 杜甫《蜀相》中的“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两句, 诗人准确选取“映阶碧草”和“隔叶黄鹂”这些最能表现秋天气氛环境特征的景物, 烘托出寂静、肃穆的氛围, 借以表达在这种氛围中诗人的特定心境。其中“自”和“空”二字用得极妙, 既含有碧草与黄鹂并不解人事变迁和朝代更替的意思, 又慨叹人们对武侯呕心沥血所缔造的事业有所遗忘, 表面上写荒凉之境, 实际却是抒发寂寞之情。由于自己心目中所景仰的英雄已经见不到了, 所以尽管映带在台阶两边的碧草并非不悦目, 那藏身柏叶中的黄莺的歌唱也并非不悦耳, 但诗人都无心赏玩。“自”“空”互文对举, 可以“互训” (互相对调, 无妨原意) 。唐人李华《春行寄兴》“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鸟空啼”中的“自”“空”二字亦可“互训”。诗人在此明为写景, 实为抒感, 寄情于物, 托感于景。这两句为全诗创造了气氛, 奠定了基调, 只有细细品味, 才能体会出诗人锤字炼句的语言功底和深沉悲痛的感情。

三、重感受领悟, 悟出诗词的境、情、理

1.悟境

意境就是作家的主观感情和客观情景或氛围的有机融合, 是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间、物我同感的美好的艺术境界。读诗词就是要运用形象思维, 使词语文字转化成可见可感的生活意境, 要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 善于捕捉形象, 领略意境, 让诗词中描绘的景、物、人、声、光、色, 能像画面一样在头脑中显现出来。例如, 王维《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两句, 要领悟出月光流泻、松影婆娑的动景, 给幽冷的松林笼上一层柔和的月光, 避免过强的色调反差, 造成一种朦胧的美感。两句有明有暗, 有动有静, 意境宁静清幽。

2.悟情

“融情于景物之中, 托思于风云之表” (费经虞语) , “一切景语皆情语” (王国维语) 。情和景是诗词创作的两个要素。“景乃诗谋, 情乃诗之胚” (谢榛语) , 古诗词不但意境引人入胜, 情感更是深沉多样。因此, 读诗词就要准确和深入领会作者在诗词中所表达的感情。例如, 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两句画面惨淡, 气氛悲凉, 映照出诗人心里的凄凉。特别是“猿啸哀”和“鸟飞回”这两个细节, 跟诗人素有的伤时感情联系起来, 就是包括诗人在内的千千万万个流离失所者的写照。“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两句从落叶的“萧萧”声, 长江的“滚滚”之势, 看出诗人心情激荡不已:叶落意味着一年将尽, 有韶光易逝之感, 从而加重了作者的乡愁, 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这四句将诗人的“艰难苦恨”包含无遗, 若不能从景中深层领悟到作者深沉的感情, 则是很大的缺憾。

3.悟理

古诗词虽是意境优美, 语言凝练, 感情真挚, 但有些古诗词在显明诗情画意时, 还给读者以某种哲理的启示, 在意境美之外还蕴藏着理趣美。宋人徐林在《韵语阳秋》序中写道:“理与情者, 志所寓也, 苟通也, 辞为可略。”即“理”和“情”是“志”的寄托, 那么作为“言志”的诗就寓“情理”于其中。例如, 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 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 具有相当高的理想、艺术境界和深刻的哲理。现在又赋予它“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新陈代谢、吐故纳新是客观规律”的深刻理趣。还有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等, 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小学语文的古诗教学策略研究 篇4

【关键词】欢乐介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

小学生对待晦涩难懂的古文时往往都是不知其所言的,而且枯燥的古文学习学生们也大多提不起兴趣,如何营造一个轻松的古文学习环境,并让学生们有效的掌握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一、作品整合

教师可以把表达的主题、情感类相同或类似的文章整合,尽管这些诗词可能背景不同、作者不同,但是其表达的思想是一致的,以送别诗为例: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抒发了与友人惜别之情;《赠汪伦》中,李白写以歌送友的汪伦,用桃花潭水比喻朋友之间的情谊至深;有《送元二使安西》中,王维借青柳、朝雨,以酒送友表达有人离去的惜别伤感之情;《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李白以目送友,借长江之水比喻朋友之间的情谊绵延不绝。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合理的归类分析资源整理,将传统的一首诗、一首诗的讲解教学转变为主题凝聚的“逐环教学”,将单一的诗词归纳为诗词圈。

把握同题材作品,将题材作为桥梁,带动不同题材的诗歌的学习,运用上一首诗中学习到的知识,自己分析整理学习另外一首诗词。学生在学习中不仅对之前学习的内容做到了复习,还能从二首诗的意境、事件、地点、人物中分析要得到的答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下,带动学生能动意识、求知意识的提升。

一个诗人不会只有一首诗,而且一位诗人在他的一生中所著之诗感情大部分都会相同,比如辛弃疾“老发聊发少年狂,不思量,自难忘。”他的诗为豪放派诗人的代表因其所处历史背景多战乱,因此他的诗多为爱国情怀;如李清照,她是婉约词派的代表,“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多婉约的阐述自身的情感。因此教师可以延伸同一个诗人的作品,这样做的目的有二个,一是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古文内容的理解与对作者文风的把握,二是可以增强学生对不同语言的风格的感受力。

二、想象

对过去的经验于已有记忆表象进行深入的加工与改造,形成新的观念或意向的心理过程称之为想象。为什么说要重视想象呢?因为诗词本身就是重视想象的,没有感情的投入就没有艺术,没有想象的空间就没有审美。在古诗词的教学中要唤起学生对情感的体验,要让学生与作者诗人的感情产生共鸣,让学生由此即彼,引起联想,调动自身的生活经验,重现诗人作品中的形象或是感情,才能使自己真正的明白诗中的洞天意境。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入境”,进入想象的空间去领会作者的真情实感,理解诗词歌赋的内涵。

三、朗诵

俗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诗词的朗诵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也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诵读去体会诗词中情感的表达。通过朗诵营造学生、教师、诗人之间心灵的交流、情感的交流,从而产生情感的共鸣,使学生能力、知识、审美、文化等综合素养得到提升。在朗诵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诗词的韵脚、合适的音调以及诗词的意境节奏,恰当的展现诗词中的情感思想。

四、课堂小组学习

古文的学习是枯燥的,因为它的晦涩难懂,所以学生们学起来也大都感觉乏味。而课堂学习小组的建立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把班级的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个讨论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聚拢在一起,之后教师可以布置本堂课学生要自己学习的内容,比如:安排背诵任务,看哪个小组的成员把本首诗背下来的最多,或者翻译这首诗的大意,或者让学生阐述诗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这样的任务布置之后可以让学生在组内自行研究讨论,在课时要结束的前10分钟或者20分钟,要求每个组派出一名同学把本组研究的结果公布出来,研究的透彻、表述的好的同学及其所在的组可以有诸如学分奖励、小红花奖励等奖品的授予。根据小孩子争强好胜的心理辅以适当的奖励,让学生自行研究讨论,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的氛围更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待人接物的交际能力、表达能力、观察分析能力以及整理归纳能力。

五、课堂前后问题利用

在课堂学习中,传统的45分钟教学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变化,课堂学习的结构也不仅仅只在这45分钟的课时中展现。教师通过在课前进行作业的布置,使得学生能够带着信息和问题来学习,课程结束后,又能够带着新的问题离开,并自行去找寻答案。课时的结束不再是句号的体现,教师可以通过拓展多元化方向的诗词,充分利用课后的问题去开拓学生的视野。

六、结语

总之,面对枯燥的文学教育,教师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学生情操、能力的培养与引导。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充分的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应用性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多元化的教学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全面充分的打造现代化的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韩例芬.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2,05:61.

[2]王海霞.小学语文的古诗教学策略探析[J].学周刊,2013,18:117.

[3]张歆沂,杨其勇.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课堂美育探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09:89-92+110.

新课标下的小学古诗教学策略 篇5

一、整合:增强学生感受

入选小学教材的古诗在文字上比较通俗易懂, 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本的注释来理解诗句应该说不难, 但要学生较好地体验诗人的思想情感, 领悟深远意境, 就比较有难度。因为其中的情感和意境大多是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 是需要学生自己从中去感受, 去反复体会的。限于小学生的阅历和经验, 他们面对文字所能产生的表象和情感体验是有限的, 所以制约了学生对美好情感、意境的体验和领悟。《标准》中提出“应拓宽语文学习的和运用的领域, 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 提高学习效率”。我们在古诗的教学中可以将多种方式进行整合应用, 如把图画、音乐、散文甚至是相关的生活场景整合到古诗的教学中去, 这对学生获得真切的感受是大有帮助的。

二、设疑:引导学生探究

古代贾岛和尚“推敲”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推”和“敲”一字之差, 贾先生为何茶饭不思, 值得后人深思, 更值得我们在学习古诗时进行“推敲”了。贾岛和尚反复琢磨“推”和“敲”哪个更好, 他也是在进行探究。在新课程的改革中, 我们积极倡导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和能力。而字词凝练、讲究意境的古诗又是一个很好的载体,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有的一首诗之精、神、韵就体现在一两个字词中, 如《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句中一“绿”字, 《江雪》“独钓寒江雪”句中一“钓”字, 《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句中一“裁”字, 等等, 在学习中是很有研究价值的。

三、活动:鼓励学生创新

古诗具有简洁而意境深远的特点, 注重诗句的言外之意, 这对于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不能不说是一个有益的契机。研究表明, 广泛的实践活动有益于学生创造人格的培养, 活动过程中遇到困难, 产生的新需要, 往往会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一) 演中创新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时组织指导一位学生演一演李白是怎样送别老朋友的。这位学生在久久注视“天边”之后, 忽然用袖拂面, 并作举杯喝酒状, 还以指代笔在空中“画”了起来。老师问他在干什么?他解释说李白送别老朋友时, 想起这一别后不知何时方能相见, 心中自然伤感, 会忍不住流下眼泪, 所以用袖子擦眼泪。又因为李白是个豪放的诗人, 心中有感, 自然马上要喝酒写诗了。师生都不禁为他鼓起了掌。这样的表演不是好看, 而是让学生对诗句进行深入地阅读, 展开了联想, 继而进行了有创意的表演, 真正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 画中创新

课堂上画古诗是指以“画”为手段,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一位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草》时, 就引导学生画一画诗中描述的“草”。学生在细读诗句后, 有的画了嫩黄色的草, 说从“春风吹又生”这句中看出来这草刚长出来, 应该是这种颜色;有的画的草是斜着的, 说是诗中写“春风吹又生”, 肯定当时吹着风, 那么草肯定是斜的。学生在画画中主动地读悟诗句, 并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 这自然是一种创新。

(三) 写中创新

在学生学习了古诗, 对其形式、意境、构思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 教师再加以适当的点拨、诱导, 触发学生的灵感, 让他们学习诗中的写作手法, 对古诗进行改写。例如, 在《赠汪伦》一诗教学的最后, 老师进行这样的启发:诗中送别的场面是如此感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遇到离别的场面, 同学转学、亲人远行……在依依惜别之时, 大家一定会有许多心里话想说, 让我们都来学学作者, 把心里的话写成一首送别诗赠给他。在老师的鼓励下, 学生的灵感得到激发, 兴趣盎然, 跃跃欲试, 纷纷模仿古诗书写出自己的诗篇。

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 篇6

我国古代诗词曲赋以其优美的词句传承着我国古老文明,这正好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遥相呼应。因而,根据诗词曲赋的文化内涵与小学生的成长特点,寻找一些切合实际的教学思路,就成了每一位小学教师都应承担的责任。

一、以记为主,理解为辅

正是因为古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品起来有滋有味,所以能够影响颇深,但古诗词中文言文的使用,又给小学生的诵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比如,唐朝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等,诗词中古语特征明显,词意深奥,很多教师担心,学生因无法深刻理解诗词的含义,而无法诵读。其实,儿童心理和生理发展特征告诉我们,儿童的记忆力发展是优先于理解力的。经典古诗词诵读教学首先应重点训练他们的诵读能力,我们可以要求他们背熟一篇诗文,优先发展他们的记忆力,至于理解方面不作特殊要求,这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学习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的要求是一致的。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增加诵读内容,保证诵读时间,可以采用积少成多、化整为零的方法灵活安排。比如,每天坚持“晨读”、课前“小读”,中午“午读”,放学后家长监督下的“课外读”等。

经历了持续的诵读,学生的记忆储备将会更加丰富,比如,见山便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见雨绵绵,便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于高处时便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至于理解,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与阅历的丰富,其积淀的知识和能力也会自然发展,理解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二、调动情感,“人”“文”融合

小学生的情感比较丰富,容易被激发,而优美的诗文正是情感抒发的语言再现,倘若两者相融合,必能让学生兴趣盎然地沉浸在诗文的世界中。

肢体语言参与下的背诵。在诵读时,适当地加入一些肢体语言,容易引发儿童情感的共鸣,加深对诵读内容的理解。例如:学生背诵《清明》这首诗的时候,当背到“雨纷纷”“断魂”“何处”“遥指”这些词语时,教师除了适当地指导他们用合理的语气背诵外,还要引导他们运用表情与动作表现清明时节细雨绵绵的状态以及给人带来的“孤零断魂”之感。语态和体态的合理运用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加深了学生对诗词的印象,提高他们的记忆与理解能力。

按照文意分类背。按照诗文所描述的情境,或按照诗文选用的题材分类背诵。如,写“离别情绪”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送元二使安西》等;描写“花鸟虫鱼”类的《过故人庄》《春夜喜雨》等;描写“山水风光”类的《望天门山》《忆江南》等;描写“爱国情怀”的《春望》《过零丁洋》等。

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背。古代诗文的吟诵本身就与曲子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在学生背诵时,可以将诗境与学生的心境结合起来,促进他们的背诵。如,背诵欢快的《春雪》时,背景音乐要轻松活泼;背诵愁绪万千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曲子则要哀婉低沉;背诵风光美的《春江花月夜》时,则配以优美的风景画等。

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背。为调动学生的背诵兴趣,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背诵活动。如,竞赛背、限时背、速度背、接龙背、听写背、看画意境背、情景提示背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吟诵结合,强调熏陶

诗词是作者情感的表现,而古人对诗词所蕴含的感情主要是通过“吟唱”的方式来表达的,这对于现代意识较强的小学生来说,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如何让学生接受“吟唱诗歌”这种情感表达方式呢?经典诵读教学必须突出“经典”之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经典诗词知识观,消除学生的胆怯心理。教师既要主动示范,又要通过观看古代诗文的吟诵视频,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充满激情地去诵读诗文。

初中古诗词教学的策略研究 篇7

因此, 当今的语文教师, 应该既是语文教学工作者, 又是中国五千年民族精神的传播者。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初中古诗词教学的策略有了一定的感悟和思考, 现与同行切磋。

一、创设情境, 培养学生的诵读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让学生们对古诗词有所热爱, 就必须让他们对古诗词感兴趣。我在教学中, 制作精美课件, 精心选择可用音乐, 努力营造浓厚的学习古诗词的氛围。比如在赏析晏殊的《破阵子》时,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名句“池上碧苔三四点, 叶底黄鹂一两声”的意境, 我以课件的形式, 展示出一幅幅怡人的春景图:新社之时, 只见燕子成群翩翩而飞, 万朵梨花争相竞开, 池上碧苔点点青翠, 叶底黄鹂声声娇啼, 漫野柳絮轻轻飘散;赏析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时, 我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曲, 那豪放、悠远而略带苍凉的歌声, 与词的风格相近。在这样的引领下, 学生们兴趣浓厚, 热情高涨地徜徉在诗的海洋里, 毫无倦怠之感。

二、欣赏品读,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吟诵的时候, 对于探究所得的, 不仅理智地了解, 而且亲切地体会, 不知不觉间, 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 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生在长时间的古诗词熏陶中, 领略了中华古诗文那丰富的内涵, 欣赏了中华古诗文那特有的美, 从而受到心灵的震撼, 人格的提升。

在“古诗促我成长”主题班会中, 许多同学深有感触地谈到了古诗词对于个人人文素养的提高。甲同学说:“透过‘家田输税尽, 拾此充饥肠’、‘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这些诗句, 让我了解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艰难生活, 感悟到当代人民的幸福与和谐。”;乙同学说:“读了‘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诗句, 让我想到了我们的老师, 他们也同样具有奉献精神。长大了, 我也要做一个乐于奉献的人。”丙同学说:“滴水之恩, 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等诗句让我明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置身在金碧辉煌的中华古诗文殿堂, 学生流连忘返, 边读边品, 边品边悟, 悟中学习了古人的传统, 悟中内省了自我的行为, 逐步提高了素养。

三、实践演练, 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入选教材的古诗词, 都是脍炙人口的名作, 朗朗上口的佳作。为了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吟诵这些优秀的诗作, 我设计了一系列活动, 让学生展示自我, 实现自我价值, 获得成功的愉悦。

1. 摘抄古诗词。

学生自由选择, 摘抄感兴趣的、有感悟的古诗词。有学生以手抄本的形式, 持之以恒地摘抄, 并给自己的集子取了富有个性的名字, 比如“三色花”、“七彩阳光”、“我手摘我诗”;有学生以手抄报的形式, 通过小组合作, 选材、摘抄、美工各有负责人。摘抄的过程, 其实是一个合作探究的过程, 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

2. 朗诵古诗词。

学生自由选择各自欣赏的古诗词, 把自己对古诗词的理解融于声情并茂的朗读之中, 符以肢体语言, 或大江东去般富有激情, 或小桥流水般充满柔情, 或指点江山般豪情万丈, 或江南雨季般缠绵悱恻, 或恨其不争般痛心疾首……你方下台我登场, 学生们踊跃参与, 热情高涨。

3. 表演古诗词。

学生选择诗词作品或诗人故事编写出短剧, 自导自演。比如学习《羌村三首 (之三) 》时, 我请几位同学扮演作者和父老乡亲, 他们边诵边演, 加上适当的语气和动作, 不仅有助于记忆, 还有利于学生体会诗词的意境。尤其是作者表演者语至沉痛, 含蓄深沉的语调, 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他对父老盛情的深挚谢意, 又有对动荡时局的悲叹。

4. 配画古诗词。

为了营造浓厚的文化气息, 将诗文和书法绘画相结合, 在走廊上开设“漫步诗林”专栏。工整雅观的书写, 再配上一幅幅精美的彩图, 营造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使学生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5. 改写古诗词。

在大量诵读、多方熏陶的基础上, 鼓励、指导学生进行改写。比如在学习杜甫的《石壕吏》之后, 引导学生将第三人称改成第一人称, 学生感情自然融入诗境之间, 并将“我”对百姓的同情, 战争的厌恶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6. 感悟古诗词。

在把握作品情感基调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内心情感去体味作者与作品, 最终实现对作品深刻的感悟。比如学了《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有学生谈到感悟:大漠茫茫, 狂风卷地, 飞沙走石, 加上一支威武之师, 读来让人平添满腔豪情, 由此可见,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是英勇善战的, 是神勇无比的……随着学生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的不断提高, 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也随之提升。

四、解读形象, 触发学生的报国之志

诗歌中的人文形象给学生的人生发展以明确的指向。在教学过程中, 我大量引入古代诗词, 尤其是引导学生解读王维、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等人的作品, 这些优秀的古诗词对陶冶学生思想情操、增强情感体验、捕捉美的能力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如“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沦海”这些诗句, 抛开文字的韵律美育功能不谈, 其背后有着强烈的人性美, 可激发起学生的正义感、报国情、英雄志。

五、挖掘熏陶, 凝聚学生的爱乡之情

我校地属诸暨市赵家镇, 该镇具有1 000余年的悠久历史, 人文底蕴丰厚, “九十九间半”依稀可见昔日的繁华;人杰地灵孕育北大首任校长何燮侯、海洋学家毛汉礼、太平天国将领何文庆;更有脍炙人口的诗句流传于民间, 朱用调对秀丽山水的描写“归去枫溪好, 千山如画图。花边欹老屋, 竹里见睛湖”、林则徐对诸暨朋友的深情“苎萝山下间风雪, 留与诗人理钓竿”、苏东坡对特产香榧深情的赞美“彼美玉山果, 粲为金盘实”……我们利用这些文化优势, 采用“走出去, 请进来”的方式, 一方面将学生带到香榧公园、香榧博物馆去感受赵家镇山水的魅力, 另一方面邀请退休教师赵校根老师、“工会讲师团”陈钦甫老人来校解读特有的乡土古诗词, 大大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山山水水的热情, 推动了诵读工程的开展。

古诗词课堂教学策略的探讨 篇8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为学生营造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在想象中领悟诗词中蕴含的情感,感受诗词的意境美,提高古诗词学习的兴趣,实现良好的学习效果。例如《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震林樾。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正处在茂密的森林中, 让学生骑在桌子上,想象自己就是骑黄牛的小牧童,吹着手里的短笛。忽然听见一阵知了声,想象自己抬起头,看见知了在树枝上歌唱,然后停止自己的笛声,从牛背上跳下来,走到大树下。教师通过自己的描述,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然后提问学生:你认为小牧童现在的心里在想些什么?通过情景的创设,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景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

二、运用多媒体开展古诗词教学

每一首古诗词描述的都是一幅画,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诗词中的画面,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图画、音乐等更好地理解诗中的内容,提高学习的效果。例如学习《咏鹅》 这首诗,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音乐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清澈的湖面上,矗立着一座亭台,杨柳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飘摇。河岸边,一个小孩朝着湖中游玩的大白鹅抛散谷粒。教学时,将古诗词与画面对照,让学生更加真实、形象地观看诗中的景色,引导学生融入到诗歌教学中,然后让学生根据画面中的内容描述生动活泼、天真可爱的白鹅形象。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中的内容,体会诗中的景色以及鹅的细致描写,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达到良好的古诗词课堂教学效果。

三、朗诵体会古诗词中的语言美

古诗词虽然短小,但是其中的字词的使用十分讲究。教师进行教学时,在指导学生理解整篇古诗词含义的基础上,也要指导学生对其中个别字、词进行重点理解,更加深入地领会诗中的意境及思想内涵。例如学习《泊船瓜洲》时,教师抓住关键词“绿”,让学生换上“到”“来”“入”“满”等词,并要求学生换字朗读。通过朗读,学生体会到“绿”字用得好,不仅写出春风又一次吹遍了江南岸这一事实,而且把春回大地,江南岸披上了绿装这一幅春天美景图展现在读者面前。接着教师充满感情地范读诗句,把学生带入意境,体验其中的情感。然后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细心体会诗句意境,学生也很快理解了诗句的内涵。

四、感悟古诗词中的哲理

我国的古诗词有着悠久的历史,诗词的种类很多,其中蕴含的哲理也很多。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要深入分析,让学生感受古诗词中的哲理。例如北宋著名文学家、思想家苏轼的《题西林壁》中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教师要告诉学生领悟其中的哲理: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看待问题和事物,就会有不同的答案和结论,要从事物的本质出发,从多个角度去客观、准确地分析和观察问题。再如南宋著名哲学家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告诉我们:读书需要求异求新,学习要不断读书,不断从读书中汲取新的营养,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 源头活水不断,池水才能清澈见底映照出蓝天云影,人只有经常开卷阅读才能滋润心灵焕发神采。半亩大的池塘像明镜一样, 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以源头活水比喻读书学习,要坚持开卷不断汲取新知,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教师要通过精心讲解,让学生深刻感悟其中的哲理。

五、拓展延伸练习,加深学生的理解

古诗词的年代比较久远,学生的知识和阅历比较少,要想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中的含义,教师应指导学生对写作背景、 作者的经历等进行了解,并指导学生将自己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在拓展延伸中融合,加深学生的理解。例如学习《示儿》一课, 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拓展练习。师:现在让我们乘坐时光车,来到七百多年前。现在你是陆游的儿子,看到此时久卧病床的父亲,心中依旧挂念着中原的收复。他虽然面容枯瘦, 但是眼神却依旧坚定,充满着信念。他用缓慢而深沉的语调表达自己死后无牵无挂的豁达,但又希望家祭的时候,能够告诉他中原收复的消息。作为陆游的儿子,你想对他说些什么?陆游对侵略者满腔的恨,对祖国和人民无限的爱感染了学生。此时此刻,学生乐于表达,愿意动笔,对陆游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

六、结束语

高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策略 篇9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3-0256-128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3.024

如何做好语文古诗词教学已经成为我国教育部重点讨论的问题之一。古诗词通常是作者表达内心感受和情怀的一种表达方式,如果教师没有合理运用教学方式,就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和感受到古诗词的真正意义。因此,教师需要研究我国语文古诗词的教学策略。

一、语文古诗词教育现状

高中古诗词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也是高考必考内容之一。然而,不少高中语文教师在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方法上存在一定的误区,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以下几个原因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其一,传统的教学方法导致古诗词情境过于简单。大多数的语文教师在教授古诗词过程中为了配合高考,大多以古诗词的背诵为主要教学内容,在描述过程中忽视了古诗词的情境。这不是高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目标,使得学生在乏味枯燥的教学过程中逐渐丧失了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造成学习效率低。其二,忽视情境设置。对于教学过程中枯燥的学习氛围,教师应该加强对古诗词意境的创设,使学生身临其境,充分感受古诗词带来的美感。其三,重点不突出。造成高中古诗词教学一直停滞不前的另一原因来自于学生自身,大部分学生因为不能把握重点,进而丧失了学习兴趣。

二、高中古诗词教学的策略研究

如果语文教师希望学生在高中古诗词方面取得好成绩,就必须采取独特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方面进行提高:

(一)创设教学情境

语文古诗词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精华,是诗人表达感情的主要方式,很多诗人通过创作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崇高的理想和爱国的情怀。所以,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由内而外地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才能更确切地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才能更好地抓住诗词的重点并掌握,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例如,诗仙李白的《蜀道难》一诗,篇幅虽然不长,但是通过对危险地形和秀美山川的描述来说明“蜀道难”,给人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表现出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情怀和浪漫的诗人气质。在学习中,学生可在教师创设的环境中感受到诗人的深刻情怀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每一首古诗都有自己的情境设定,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歌想要表达的情境,也才能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写作目的。例如《再别康桥》一文,由于诗词内涵深远、意境抽象的特点使教学方法不好掌握,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形式,使诗歌的美、人性的美融为一体,向学生直观地展示出文中想要表达的意境,让学生通过这些短片并结合自己的想象,营造出特殊的课堂氛围,强烈地渲染出诗歌的主体形象,让学生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和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强化学生的表达能力

任何的词汇都是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的,特别是高中古诗词,更需要用优美的语言来表达,才能更加强烈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语文教师要加强自身的语言技巧,通过丰富的语言表达出古诗词的情境,引导学生掌握古诗词的精神境界。教师可通过各种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提高理解力,提高自己对审美的辨别能力,为学好古诗词奠定坚实的基础。如在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一文时,教师通过对该文进行细致的讲解,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说出对这首词的感受。某学生是这样进行描述的:“这首词是以月亮起兴,作者运用形象的描写手法勾画出明月当空、亲人身处异乡的画面,反衬出自己的孤独情怀,并围绕中秋时节月圆之时展开想象和联想,反映出作者矛盾又复杂的心情。”学生通过组织和丰富自己的语言,将这首词的意境描绘得淋漓尽致,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达到了学好古诗词的目的。

(四)美化古诗词情境

在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情境是古诗词的精髓所在。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尽量优化古诗词的情境,全面而细致地把握诗人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古诗词的优美情境。如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的《锦瑟》一诗,貌似在咏物,事实上是在借琴瑟来隐题的无题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李商隐妻子去世后,所以李商隐在创作时有了此诗的第一句“锦瑟无端五十弦”,因为根据史诗记载古代的琴弦只有二十五根,琴弦断了才会出现五十根,所以这首诗中的“五十弦”很有可能有琴弦断裂的含义,表达出李商隐对过往美好生活的怀念。作者在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能够给学生带来一种朦胧美。所以,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只有尽量将诗句优美化,才能使学生转化为视觉享受,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并以此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

新课标下的古诗词教学策略 篇10

一、多媒体辅助, 事半功倍

在古诗教学中, 我利用多媒体技术极大地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 较完美地展示古诗的艺术魅力, 从而提高了学生自能学习的能力, 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利用多媒体可以创设意境, 激趣冶情。古诗很讲究意境及其韵味, 因此, 我把古诗教学着眼点放在创设情景上, 以激起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真切地去感受诗人的情感。多媒体能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于同一界面, 具有声情并茂、视听交融、动静交错、感染力强的特点, 为学生拓宽视野, 提供生动活泼、具体形象的思维材料。让学生在学习古诗时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直观地理解诗意, 体会感情, 起到激趣引情的作用。

二、以读代讲, 注重感悟

古诗具有意境美、语言美、音乐美、形象美的特点。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读古典诗词, 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读古典诗歌时, 必须指导学生在咀嚼、体会、感悟和创新上下功夫。在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学生的个性特征采取不同的诵读方式, 或听读、或范读、或领读、或齐读。初步朗读, 读准诗的节奏, 要求在语言层面上读通全诗, 做到停顿正确。当然, 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诵读方式,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进行科学的诵读指导。引导学生把握诗句中音节语句的声调节奏及其变读, 真正体现诗句朗读中的音乐美, 它包括纠正学生的读音, 适时讲解古诗的押韵、平仄, 以便读准节奏、读出语气和语势。读准诗句的节奏, 有利于理解古诗的含义, 读出语气和语势, 则有利于体会古诗的感情和气势, 表现出诗的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节奏感。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诵读, 学生必然会被古诗的韵律美、节奏美深深感染, 欲罢不能, 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诗文的感知。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兴趣, 而且为学生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启发联想和想象, 进行诗词文本与生命灵魂的对话

中国古典诗词言约意丰, 贵在含蓄, 时空跌宕, 跳跃腾挪, 非联想、想象不能领悟其意境、意趣。“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 一字风流, 境界全出。老师就要启发学生通过联想、想象, 再现春江碧透、柳绿桃红、蜂蝶翩跹、莺飞鸟鸣或者月影姗姗、风来花动、含羞逗影的情景, 才能领会诗句深邃的意蕴和含蓄的感情, 获得阅读欣赏的愉悦和二次创造的满足。老师的讲析代替不了学生的联想、想象, 学生也不可能通过老师的联想和想象走进诗词的意境、诗人的世界。学生只有在教师启发下进行联想想象才能实现读者与文本的对话, 最终实现意义的建构。读者阅读的过程, 就是以自己的全部生命体验、生命情感和生命意识与文本背后潜藏着的生命对话的过程, 就是实现读者自我生命成长和提升的过程。联想和想象是这个过程的催化剂和通衢大道。

四、拓展阅读和创作, 注重积累和想象

课改提出的新理念, “不能教教材, 而要教材教”, 即要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 积极开展课程资源,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我们更不能就诗教诗, 教师要勇于把语文课堂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 也就是学生的生活和大自然。要和学生一道开发和生成开放、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古诗词距离学生遥远, 有很多诗词都有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 这就要靠学生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学习诗前要阅读、收集大量与本诗有关的资料, 以便更好、更深地理解。在这一次次的积累中, 学生的语文功底, 领悟理解力才能渐渐地厚重起来。

为了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古诗课堂, 当学生已水到渠成之时, 启示学生自己去创作作文, 再现古诗意境、开绝句佳词赏析会、结诗社、写读书笔记、点评诗文, 进行研究性学习, 为自己出诗集、办诗文报等, 学生从背诗、赏诗到作诗, 经历了一种生命的快乐。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 走进诗词歌赋的王国, 享受美感体验和挥洒才思的愉悦与幸福。

上一篇:桩基试验下一篇:加宽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