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的语文教学(共12篇)
个性化的语文教学 篇1
教学是一门科学, 也是一门艺术, 语文教学尤其如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不仅要有理性的分析, 更要有活跃的思想, 深厚的情感、火热的激情、丰富的想象。思想、情感、激情、想象这些很难定量定序的东西, 在语文教学中往往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就需要教师发挥自己的个性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直接以自己的思想、情感去影响学生, 使课堂教学具有鲜明的个性。语文教学的个性表现在教师凭借良好的教学素质, 创造性处理教材, 合理地创设课堂氛围, 优化课堂结构, 指导学生充分训练, 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和学生的聪明才智, 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课堂上表现为学生乐学、教师善教、生动活泼。要创设语文教学的个性化,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课堂教学氛围的个性化
在教学中, 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学氛围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 使学生畅所欲言, 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信息进行全方位多向交流, 也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在课堂上, 努力创造一种民主、平等、竞争、创造的氛围, 学生可各抒己见, 也可自由讨论或进行针锋相对的辩论。总之, 要让学生有话可说, 有话能说。在实际操作中即使遇到学生偏激的言论, 也不轻易否定, 而是在维护学生个性的前提下提出中肯的批评指正。
二、教材处理的个性化
教材作为教学的依据, 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的特点, 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教学方法, 如何处理教材才能使学生顺利地吸收掌握, 因人而异。有的教师只是把教参简单地演化为自己的教案, 或者直接把教参抄给学生, 毫无个性可言。教材的处理应该在遵循教学原则的前提下, 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的创造力, 使教材的处理同样具有鲜明的个性。
三、教学结构的个性化
教学结构是指一堂课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组合顺序、时间分配。个性化的教学结构应该合理地分配时间, 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地、积极地获取知识, 增长能力。如在设计课堂结构时, 一般采用辐射型或向心型两种。在每单元的讲读课中一般采用向心型, 先明确单元训练重点, 然后由此目标设法解读课文。一堂课下来, 学生不仅明白了学习什么, 也懂得了应该怎样学习。采用辐射型结构没有一个固定的形式, 可以组织学生联系生活及课外知识进行讨论, 也可以布置几篇与理解课文内容有关的作文让学生去完成。这些要求能够让他们自由发表见解, 通过动脑、动手、动口, 广泛地获取知识, 活跃思维, 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四、学生训练个性化
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训练不是死记硬背各个知识点, 而是以思维训练为核心, 使学生在听说读写各方面都得到发展。在个性化训练中, 教师尤其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悟性, 既可以从道理上加以阐述, 也可以从情感上加以激发, 让学生心有所动, 心有所感。个性化的训练还要求全体学生全身心地参与, 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在讲课时让学生七嘴八舌地总结段意, 概括中心, 这种训练方法能使学生无拘无束地发表见解, 比只提问几个学生效果要好得多。
个性化的语文教学 篇2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由于学生个人的思维品质、价值取向、情绪体验等都存在差异,他们对事物的感受和认识也都各不相同。尤其是小学生,主观色彩更加浓厚,即使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也是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因此,在写作教学中就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善待学生的创见,引导学生自觉地追求创新,彰显个性潜能。
一、素材积累----个性化作文的基础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的“粮草”和“米”指的是什么呢?即为写作素材。因此,积累写作素材是写好作文的基础。目前,小学生中对作文不感兴趣或害怕作文的仍是为数不少,很大的原因就是感觉没东西可写。学生的思维往往局限于在家就是一日三餐,在校就是读书作业,两点成一线,视野狭窄,不能突破常规。事实上,事事都可作文,时时都有作文,四季变化皆可入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可是学生却对身边的宝库视而不见,这是因为他们误以为面包和盐既然不是黄金美玉,就不值得拾取和珍惜的缘故。一旦换个角度看周围的一切。他(她)们会如同骑在会飞的“飞毯”上降落在神奇的峡谷,忽然发现周围有无数的珍奇。个性化写作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打开身边宝藏的大门,让他(她)们乘上飞毯,飞进那神奇的峡谷。茅盾在《创作的准备》中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薄。无论到那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能有一双千里眼,一对顺风耳,做生活的有心人。人们常说:“作文功夫在课外”“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而,我们在重视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积累和捕捉素材之外,还要积极组织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吸收营养,拓宽知识面,增强语言能力,丰富写作素材。我让每一位学生都准备两个本子:一个摘抄本,一个观察记录本。这样当他(她)们经过换角度观察及体验之后,他(她)们会感受到世界的多姿多彩,会感悟人生的奥妙无穷,不断从周围的世界中发现属于自己的东西,用自己的语言说自己想说的话及自己真实的感觉和体验。
二、个性指导----个性化作文的关键
作文教学要以生活为本源,以课堂为轴心,作文写作以兴趣为先导,以个性的展示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主线,以习惯养成和培养创新精神为终极目标,动态地将老师个性化的作文教学、学生个性化的作文思维、个性化的作文语言,以及诸如个性化的阅读等其他层面的语文活动,有趣、有效的整合起来,从而取得个性作文训练的综合效益。
作文个性化正如老一辈语文教育家早就说过,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具体地说“假若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于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于事理的实际,切乎生活的实说;假若有所感兴,这当是不倾吐不舒快的,则必须本于内心的积郁,发乎情性的自然。这种要求可以称为„求诚‟”。他们还说,作文“最重要的原则”是“有话必说,无话不说,说须心口如一,不能说谎”。
由于迫于“考试”“评比”等压力不得不强化训练,疲于“围绕考试指挥棒押宝猜题”,作文已成了“凑、抄、套”的写作套路,“假、大、空”的习作内容,千
人一面,千篇一律。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必须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其次还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提倡自主拟题,文体不限。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引导学生着重不同点写出自己的个性,写出自己的独特视野。例如,在一次写与春天有关的作文中,学生们有写游记的,有写诗歌的,有写散文的,有叙事,有抒情,有议论。其中有一些写春雨的学生,不仅谈了自己对春雨的喜爱,也谈了自己对于春雨绵长,让自己无法外出活动的抱怨。另外,在一次自己最熟悉的亲人,有一位学生表达的是对自己取了后妈的爸爸的失望与满腹牢骚,这种灰色情绪,灰色作文对今后学生的发展不利。但它写出了学生真实的感受,发自学生的心声。课后,我找了这位同学,进行一次交流和谈心,让她从另一个角度去看自己的爸爸,去了解爸爸,最后,她能理解爸爸。实现学生本来的思想状态,然后让灰色变成亮丽的颜色。这样的过程才是充满人性、灵性、个性的。
三、多元评价----个性化作文的方向
作文个性化的评价应摆脱考试的压力,本着从学生自身出发,放大的看学生作文的优点,善于抓住学生细致的进步给予充分的肯定。因此我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哪怕学生用准一个词都 给圈点出来,予以鼓励。针对具体的作文,我采取综合讲评、佳作讲评、个别讲评相结合的方式,多鼓励,少批评,即使是滑稽可笑或哗众取宠,只要是“我手写吾心”“写出自我个性”就予以肯定,再根据具体情况去提高或引导。让其个性的火花成为燎原之势。
个性化的语文教学浅谈 篇3
倡导教学的个性化,是语文教育人文性的重要体现,也是《标准》所追求的目标。由此可见,语文教师追求个性化教学,是语文教学艺术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教师的魅力源于教师的个性,语文课堂的教学魅力也源于教师个性。为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我们应当大声呼唤有魅力的个性化的语文教学。
作为一位语文教师,追求个性化的语文教学应当做到:
一、有标新立异的胆识。
个性化的语文教学应是不迷信于名师、不拘束于教参、不走模式化的教学套路,而是敢于标新立异,有与众不同的见解和教学思路。教师教学有胆识,学生就会赏识。有个性的教师要敢于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表述自己的独特见解;艺术性地引导学生大胆思维,多方位、多层次、立体性地审视教材的立意、题材、结构和语言,从而去撞击学生个性思维的火花,让学生的个性闪光发亮。
二、有不同凡响的人格。
不同凡响的人格是教师人格魅力的灵魂,教师的人格直接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形成。教师的人格品位,包括道德品位、知识品位、才能品味、潜能品味。教师有高尚的人格、卓越的才能,就会让学生折服和仰慕,就会受到学生的欢迎;教师有超越常规的教学品位,就会追求与众不同的教学设计,并付诸实施,就会达到最大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横向涉猎、纵向求索,要为学生提供浏览知识的空间和时间,并给予点拨和引导。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去发展、培养学生的个性。
三、有说三道四的本领。
“说三道四”是个性化语文教师富有才华的具体表现。语文课堂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教师要大胆地将社会生活和社会现象引入课堂,教学内容可以是古论名篇轶事,今谈社会针砭,上引天文地理,下举百姓生活,教师这样教学,课堂上就能到处充满“魅力”和“磁力”。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开展教学活动。例如在导入新课方面,既可引用名人名言、俗语导入新课,以产生群情振奋的效果;还可用讲述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有趣或新奇的小故事导入新课,以产生一唱三叹的效果;也可利用影视歌曲导入新课,以叩击学生的心扉,点燃学生的激情,使学生进入文章的情境;更可用诗词导入法,在讲授新课之前,朗诵或播放、吟唱与课文有关的诗词,从而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四、有促进学生个性化地学的能力。
让学生个性化地学习是个性化教学的立足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创造性地教学以外,还要注意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进行指导,以培养学生发表独特见解的个性,教会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求异思维方式。要指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让学生对同一个问题会运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联系的方法进行思考与表达,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五、有画龙点睛的心态。
画龙点睛的心态是语文教师良好的个性心态。个性化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拓展学生思考和想象的空间。教师有自己的个性心态,才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魅力。“画龙点睛”能间接、凝练地处理教学问题,引导学生去体味作品的情趣、理趣、景趣、意趣,从而培养学生的个性。
六、有举一反三的才智。
举一反三是一种教学艺术,也是个性教学的生动运用。举一,是一种教学向导;反三,是触类旁通的领悟运用,是老师在共性知识中抓取一个有代表性的内容进行启发的讲解。举一反三,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由此及彼、以点带面的一种方法,能使学生从一个问题中联想到更多的内容,从而养成善于动脑、善于联系的习惯。
七、有尊重学生个性的理念。
语文个性化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是“一个都不能少”的教学。语文个性化教学主张语文教学过程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人成长和个体成功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尊重不同学生的禀赋水平,对每一位学生寄予成长的期待,为全体学生提供语文能力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应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充分张扬师生的个性,创造出有鲜明的个性色彩的充满生机活力的课堂氛围,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鲜活人格。
八、有新潮别致的语言。
如何实现语文教学的个性化 篇4
关键词:语文教学,个性化,艺术
个性化是语文教学艺术化的表现形式。语文教师追求教学艺术个性化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教学意识个性化是实现语文教学个性化的前提, 语文教学个性化可以增强语文教学艺术的生机和活力。
一、具备独立自主的教学个性
语文教师的个性有益于创造语文教学的艺术。教师有个性, 才有语文教学的艺术。个性意识强, 个性教学主动性明显, 愈能有效地进行和指导语文教学。同样, 个性意识越强烈, 教学创新意识就越强烈, 愈能创造性地运用于语文教学艺术之中。独立自主的个性, 是实施个性语文教学的前提。
二、设计独树一帜的个性化教学思路
思路要新颖、不同凡响, 就要别出心裁、不拘一格地设计教学思路。首先要有超前意识, 尽可能打破原先的课堂教学模式, 赋予新意。不拘泥于教参, 不受名人名言的束缚, 用自己的个性去演绎作品的个性, 更可以用自己的个性进行教学组织和课堂教学的再创作。其次, 找准教学“突破口”。教师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是教学思路的“突破口”。个性的差异和个体发展都要求教师因材施教, 有针对性、创造性地促进“有个性的个人”的全面发展, 使之形成优良的个性。教学的思路应该是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说个性的话, 说自由的话, 讲真实的事, 让课堂充满学生的个性活力。个性化的教学思路, 不是拘泥于一家之言、之行, 而是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尽展百家之长。也就是让学生自由地抒发、如实地描写自我个性, 从而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
三、寻求与众不同的个性化教学艺术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 而在于激励、启发、引导。教师的职责不只在于“教”, 更在于指导学生如何“学”。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 必须有轻松幽默的一面。轻松的教学、幽默的启发, 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 创设教学的情趣和氛围, 产生幽默中不失本分、欢乐中不乏启发的教学效果。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 还要有生动、精彩描写的另一面。入胜的细节描绘与非凡的思想境界相辅, 将学生引入教材美的境界之中, 引导学生在作品的鉴赏、联想、体验之中融入学生个性的理解, 将教学的情趣、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 从而创造“其乐融融”的课堂气氛。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 教学上要“运其才智, 相机诱导, 体悟传神, 发展个性”, 即就是运用教师的才智, 发展学生的才智, 以个性培养个性, 以情感增进情感, 从而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和个性。
四、塑造别具一格的个性化教学风格
教学的个性, 体现在语文教学中, 就是将独创性教学方法和与众不同的教学手段相融合, 形成切合教师个性实际的教学风格, 从而在教学上产生对学生个性教育的最大效果。首先, 开放性语文课堂教学是独创性教学风格的具体体现。开放性教学, 教师要促进师生双边交流, 以及生生交流, 让学生在多种思想和观点的碰撞下, 触发思想火花, 产生学习的最大兴趣。同时, 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批判能力, 不迷信权威, 勇于评价他人与自己, 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 发展独立自主的个性和创新能力。其次, 开放性语文教学要开拓语文教学空间, 开展第二课堂的语文学习。教师要树立“得法于课内, 增益于课外”的开放性教学观, 多组织学生走出校门, 走上社会, 开拓学生的视野, 扩大学生的社会接触面和知识面。
五、展现略高一筹的个性化教学品位
教学起点高, 手法新, 品位高, 是个性化语文教学艺术的体现。品位高的前提就是教师要创建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和氛围, 同时, 也要建立融洽、相互理解的师生关系。个性化的教师成功之路, 在于帮助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良好的教学氛围关键之所在, 师爱和师生平等是个性化教育所要求的。因此, 高品位的个性化教学, 一是实行教与学民主、平等, 师生彼此尊重, 教学相长。没有平等, 就没有尊重, 更无从谈起发展师生关系。教师要具备民主、平等意识, 以及过硬的业务素质和表率的人格品位。二是开展合作学习。方法可采取小组讨论, 课堂讨论, 甚至课堂演讲、辩论等形式展开师生的情感交流, 活跃课堂气氛, 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合作学习是让全班同学共同参与, 全体发展。
浅谈初中语文个性化教学的策略 篇5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语文课程可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初中语文教学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学生的个性发展方面更是具有其他科目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和不可推卸的责任。初中是一个人性格塑造、人格养成的重要时期,而语文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工作中提倡“个性化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以下是本人根据多年教学经验,结合新课标要求,总结的一些教学方法。
一、因材施教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学生健康、快乐的发展为宗旨。同时,教师要前期准备充分,以顺应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生的兴趣、特长,尤其是语文学习方面的特点,来针对每一个学生制定相应的语文学习计划。正所谓:“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有分层次教学、差异化教学和教育资源差异化教学等。
1.分层次教学
学生主体本身由于先天差异和后天努力程度不同,会使得学生在语文课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上参差不齐。义务教育要求语文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因此,分层化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资质,将学生按照不同的学习层级要求分层。这样,在同样的教师教学下,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可以得到最大的发展。例如,在学习沈复《童趣》这一课时,由于其中的语言描写生动、有趣,这篇课文在新课标要求是精读篇。在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对语文文法、修辞的运用,学生对文章的掌握可分三个层级:能力最佳者需要全篇背诵并能默写;其次不要求全篇背诵,部分精彩的句子默写流利;接着语文知识掌握最差的学生可以只将精彩的句子默写即可。
2.差异化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要着重发展性别差异化教学和民族差异化教学。
(1)性别化差异是指教学时应充分考虑这个时期青少年心理和生理发育的客观因素。对男女学生实行侧重点不同的教学重点,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让学生能够在各方面扬长避短,身心健康发展。例如,在朱自清的《背影》课堂上,通过阅读文章学生可以深刻地感受到朱自清父子之间深沉的爱。这是一种男性表达情感的方式,沉默、不善言辞。在课堂上时,当提问学生:“爸妈经常怎样表达他们对你们的关心呢?”学生会说:“我爸爸也是像《背影》里的父亲一样,很少说话的,都是直接做动作来表示关心我”“我妈妈会唠叨个不停”……那从这里就可以给学生总结,男女在表达情感方面的差异,从而让学生更容易相互理解,增进友谊,同时教学任务也能顺利完成。
(2)民族差异化教学是指我国是融合多个民族文化的大国,各民族之间由于宗教信仰、生活环境、地域存在多多少少差异,使得人们要格外尊重每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认知。例如,在各地都有清真食店,因此相应的学校会有回族学生,那么在教课过程中教师应尽量避免说到使用“猪”的贬义词,以尊重回族学生。
3.教育资源差异化教学
教育资源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工具和手段,是实施语文教学的先决条件,而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大体上决定了教育资源的开发程度和水平。必须承认,教育资源的分布在地理上是不均等的,这与地域经济发展水平有着极大的关联。因而,更要求教师根据实际的教育资源,充分地利用和开发,以便为学生可以在有限的条件下创造无限的学习契机。例如,在学习《安塞腰鼓》时,由于学生未见过真正的腰鼓表演,所以很难深刻体会到课文中描写的黄土高原的苍茫、雄壮和腰鼓的粗犷、势气。教师可以从互联网下载安塞腰鼓的表演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一下,再接下来学习课文。这样,学生可以更充分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对课文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
二、充分整合教学资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将课文进行分门别类,以便在备课时可以事半功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打破常规,将语文篇目打乱原来的编辑顺序,充分进行整合,以一个整体授课的方式向学生讲授知识。例如,《中国石拱桥》《桥之美》《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这几篇课文,意在向学生传递中国古建筑的艺术审美和工匠的高超技艺。因此,在备课时,可以将几篇课文放在一起准备,教学时也可以一起平行授课。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习,在学习中比较。既可以让学生更准确地掌握知识要点,又可以让老师在减少备课时间的同时,向学生介绍更多的中国古建筑之美和艺术价值,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作为工作在教学实践与改革第一线的战士,在实际教学中,要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组织展开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因材施教,充分整合教育资源。根据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品格良好、有个性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叶敏。因材施教:让分层教育先行[J]。新课程学习,(12)。
[2]廖海兰。语文教学应实施个性化教育[J]。文学教育,(09)。
[3]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
浅谈中专的个性化语文教学 篇6
[关键词]中专教育个性化语文教学
一位名师这样说过:“我们希望严谨的教师创造出严谨的课堂,豪放的教师创造出豪放的课堂,智慧的教师创造出智慧的课堂,灵秀的教师创造出灵秀的课堂,幽默的教师创造出幽默的课堂。我们呼唤丰富多彩各具个性的新课堂!”这句话给我的感触很大,确实,教师的个性有益于创造语文教学的艺术,教师有个性。才有语文教学的独特艺术,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开展个性化语文教学非常必要。
1、个性化教学能张扬学生个性,发展学生潜能
现代教学论主张教学重在发挥人的价值,挖掘人的潜能,张扬人的个性。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使学生的个性更张扬,这就要求教师有个性化教学的意识,设计独树一帜的个性化教学思路。
首先要有超前意识,尽可能打破原先的课堂教学模式,赋予新意。用自己的个性去演绎作品的个性,用自己的个性进行教学组织和课堂教学的再创作。
其次,教学的思路应该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说自由的话,讲真实的事,让课堂充满学生的个性活力。个性化的教学思路,不是拘泥于一家之言,之行,而是在尊重教育规律上各展百家之长。引导学生在作品的鉴赏、联想、体验之中融入学生个性的理解,将教学的情趣、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激发其潜能,从而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和个性。
2、个性化教学有助于师生间的交流融合
个性化语文教学要求教师要创建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也要建立融洽、相互理解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良好的教学氛围关键所在。这要求在课堂上教师要施行开放性教学,教与学民主、平等,师与生彼此尊重,教学相长。
开放性语文课堂教学是独创性教学风格的具体体现,教师要促进师生双边交流,以及生生交流,并及时和正确加以引导,让学生在多种思想和观点的碰撞下,触发思想火花,产生学习的最大兴趣,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
3、个性化教学是语文老师提升生命价值的方式
个性化教学是建立在教师深厚的知识积累、文化修养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体现出来的风格和技巧比作冰山一角,那么教师的知识积累、文化修养则是沉没于海面之下的庞大冰山。冰山越大,它的承载力也就越强。知识积累和文化修养越深厚,教学中所体现出来的风格也就越突出,个性也就越鲜明。一般情况下,一个教师独具个性的教学风格,是他在日益积累教育理念与教学经验,并不断探索、不断创造的过程中渐成的,是教师的文化内涵、专业素养、思维能力、性格气质等综合的体现。
我们每每聆听完一些名优教师的公开课,总被他们极具个性的教学风格与教学艺术所折服,把他们当作崇拜的对象和效仿的榜样,甚至立志形成教学个性把自己也打造成一位名师。可以说是个性化教学,激励着年轻教师不断充实自身的文化底蕴与专业素养,从而一步步登上新的教学台阶。
作为一名中专语文教师,我也希望能把自己的所学向学生倾囊而授,但我发现现在的中专学生对学习的认识目标和态度非常不明确,对学习没有兴趣,视学习为负担,尤其是对语文这种从小学就开始学习的科目更是不重视。有的学生则认为上了专科学校学习专业的知识就够了,语文课根本没必要上。因此,在语文课上学生态度散漫,听课也不专心,在这种情况下,要提高学生对语文课的重视和兴趣,就必须利用个性化语文教学。
1、营造开放型的语文学习环境,提高语文学习兴趣
现在的中专学生,除了学习以外,对什么都感兴趣。作为教师,我们要把他们的注意力和兴趣引回课堂,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需要为他们创设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培养学生敢于说话,敢于争辩,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
比如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我在上课时,并没有一上来就按照课文进行讲解,而是先问同学们吃的荔枝是什么样子的(可以用比喻来说明),分成几部分,荔枝的产地是哪里,家里是如何保存荔枝的,等等。这些基本问题学生回答踊跃,活跃了课堂的气氛。然后,老师在投影仪上放一些和荔枝有关的诗词和历史文献,帮助学生发现诗词和文献中的问题,自由讨论发言,再根据课文找到相关的解释。这样,学生就在轻松的课堂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启发、引导。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如何“学”。个性化的语文教学,必须有轻松幽默的一面。轻松的教学、幽默的启发,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创设教学的情趣和氛围,产生幽默中不失本分,欢乐中不乏启发的教学效果。
2、鼓励创新,保护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
现在的中专学生思想比较活跃,想法也很多,他们的意识带有强烈的现代气息,对一些课文的理解和教参、老师的见解不同。老师不能全盘否定学生的想法和观点,在语文课堂上,只要言知有理,我们允许不同观点的存在,给学生留下创造的空间。
比如,在学习《项链》这一课中,我要求学生给课文续写一个结尾,是一次想象力的训练,大部分学生在最开始时都是沿着课文的思路给女人公一个悲剧的结局,不是疯了就是死了。另外那部分学生写女主人公幡然醒悟。可以说这是最普通的两种结局,没有什么新意。在这种情况下,我帮助学生拓展思路,要求他们把自己当作女主人公,想象自己会怎样,加入现代意识和价值观念,这样,学生的想法变得多种多样,有的想象女主人公得回项链捐给了贫困的孩子,有的想象女主人公利用项链的钱自己创业,成为真正的贵妇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
传统的教学方法“一支粉笔,一本书”在现代教学中已远远不够。学生对于这种教法也已经厌倦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在目前众多教育教学手段中,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化教育手段当属教育的前沿科技手段,教师在课堂中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教学,不但能借助媒体吸引学生眼球,还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因此,我们要在语文课堂教学尽可能多地运用视听、音像、电脑等媒体辅助教学,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各种知识积累、释放、组合、撞击的舞台。
比如学习如《林黛玉进贾府》一课,如果大量的影视资料不加运用那是非常可惜的。在学生观看视频的过程当中,不但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还可以引导学生将视频短片与课文进行比较,提出这样的问题:第一,影片展现的故事情节是否与小说相吻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第二,就某一具体情节,谈一谈影视艺术与文学艺术哪一种的表现效果更好?学生畅所欲言。通过比较,对小说的特点有了更准确地把握,而且对影视与文学两种艺术形式也有所认识。
论语文教学能力的个性化发展 篇7
一.语文教学能力的个性化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
语文教学能力的个性化内化为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 不同的教师展现不同的教学风格, 表现出不同的特色。事实上, 由于人都存在着个体差异性, 语文教学能力也必然存在着个性化。
语文教学能力的个性化是教师社会属性个性化的必然结果, 然而在教育规律的客观基础上, 教师潜在的个性逐渐转变为教学过程中的大众化, 即根据学生的不同阶段接受理解能力不同而采取的因时制宜的教学方法。但教师的性格特征和其他因素使教师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同时也在教学能力上出现个性化。从教师性格上讲, 有内敛含蓄型、热情奔放型、传统中庸型等之分;从治学态度上讲, 有逻辑严密性、奇思妙想型、踏实敬业型等之分;从个人特性上讲, 有目光敏锐型、口若悬河型、台风俊逸型等之分。无论是性格特征、治学态度还是个人特性都会使教师在教学能力上表现出个性化, 从整个教学大纲和教学规律上讲这并不会影响教师传授知识, 但从语文学科自身所具备的人文性上讲, 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本学科的关注程度, 甚至影响学生知识结构、文化水平、性格形成等、
语文教学能力的个性化是在完成教学任务同时的个性化, 所以符合教学发展规律。语文教育新观念认为, 语文课程不是一门单纯的知识课程, 而是一门实践养成课程, 因而不必传授系统而完整的基础知识。学生在接受教师讲授知识的同时, 也在潜移默化地接受着教师个性化的教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学生才是实践发展的主体, 教师的作用虽然较传统教学有所淡化, 但其所处的引导地位却让教师的个性化发展意义愈加彰显。一名优秀教师, 只有利用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营造独特的教学氛围, 才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也传授一种思想、一种气质、一种理念, 培养出具备鲜明个性, 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二.突出语文开放性, 将个性化转变为有特色的优势教学
所谓开放, 就是整个社会开放, 广阔的社会生活是语文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显性或隐形地语文学习是无处不在的。突出语文的开放性, 就是要将多种教学手段、多种教学风格融于语文教学中, 在显性上突出知识性, 在隐形上表现人文性, 全方位塑造学生创新习惯, 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
教师的个性化是表现和突出语文开放性的最佳手段, 在此过程中, 如何将个性化转变为有特色的优势教学则是关键所在。要形成有特色的优势教学, 一方面要发挥个体优势, 另一方面进行立体化教学。
发挥个体优势, 就是将教师的不足用教师的专长弥补, 变个性转变为优势。上文已经列举教师在教学中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优异个性, 但同时也必然相对性地存在不足之处。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劣势将会表现出来, 但若教师能够灵活处理, 正确看待自己的不足, 则能化腐朽为神奇。学生学习也并非一个被动接受过程, 中间存在自己的理解, 在漫长的学生生涯中, 一位教师的指导是有限的, 若能在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带给学生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也是教育的成功之处。如教师普通话好, 口若悬河, 但逻辑思维不够严密, 教师则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长处, 在说话上做功夫, 一方面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讲好普通话, 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说话能力, 树立和塑造良好的气质, 以思想取胜。在讲台上教师若无意识地梳理文意, 随便引用并不合时宜的话语为佐证, 则无疑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相反, 若教师逻辑严密, 思维清晰, 但是在说话表达时稍欠流利, 则不适宜也不可能在气势上影响学生, 教师则应发挥自己的长处, 经常帮助学生引导分析课文, 培养学生形成逻辑严密的习惯。如有可能, 甚至可以辅助、引导学生走向科研的道路。当然, 若教师面面俱佳, 当是最好了。在这个过程中, 关键的地方有二, 一是教师要能通过与学生谈话或者是一些调查, 了解学生的特长和爱好, 以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特别是对一些意向强烈的学生更是应当加以关注、辅导。如学生对科研好奇, 有很强的求知欲, 教师正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则应该多加关注、引导。二是教师要认清自己的能力, 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若不能认清自己, 过分暴露自己的缺陷, 无论是对教师本人还是对学生、教学效果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立体化教学就是让不同的教师对学生授课, 让学生深刻理解语文教学的深刻内涵, 多方面、多层次地理解本学科。钱理群先生曾经回忆说, 北大教师给学生上现代文学时, 并不是让一个老师讲, 而是“抬课”, 即每一位老师讲一位作家或一部作品, 让学生感悟不同的教学风格, 领悟到本学科的多重思维方式。这正是对教学能力个性化的最好诠释。学生在语文学习中, 需要多角度理解本学科。而一位教师的从一而终只会让学生形成单一思维习惯, 进行立体化教学, 充分展现教师的长处, 让学生无论是在思维方式上还是在性格塑造上都颇有益处。当然, 立体化教学并不是随意让教师去讲任意一章或一节课程, 而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优点, 有针对性地去讲解。如对于诗词, 比较适宜朗诵, 就该由激情充沛、普通话较好的教师去讲解, 让学生置身于作者所处意境中, 深刻感悟诗词魅力。立体化教学关键所在是做好教师的协调工作, 对教师无疑是充满难度的, 但对学生却是极有好处。
语文教学能力的个性化发展就是在语文开放性背景下, 充分发挥教师个性, 将个性转变为优势, 全方面提升学生的知识素养和文化素养。
三.形成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能力需要不断地自我创新、自我完善
个性化教学并不是由单纯性格特征、生活习惯而形成的教学方式, 而是在科学指导下将特色转变为优势的教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除了习惯性因素之外, 教师还需要不断地自我提高、自我完善, 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
教师需要按照一定科学依据, 考虑诸多因素, 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不断地进行总结、创新, 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要吃透教材, 在教法上下功夫、进行创新, 同时也要积极拓宽学生知识面, 让学生能以多种角度看待问题, 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如果教师只知道模仿、墨守成规, 教学就注定丧失活力。没有生命的教学注定是失败的教学, 不然难以达到教学目的。
同时, 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尽可能将一些深奥的东西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使知识通俗化, 降低学生的理解程度。在教学过程中也不局限于教师的单方面讲解、学生被动接受, 可以让学生自己讨论, 自己得出结论, 把课堂让位给学生。当然, 这更具有一定难度, 教师必须要进行积极和必要性引导, 避免学生转移话题。
此外, 还应将课堂与课外时间相结合, 对学生的考核不仅局限于考试, 而应是多种渠道。在语文教学中, 也应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从而让学生形成爱思考、爱钻研的习惯,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 享受学习的快乐, 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四.规范教学, 对语文教学能力的个性化发展进行节制和引导
语文教学能力的个性化发展并不是随意性和任意性地发展, 而是要在完成教学任务、符合教育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发展。教师教学能力的个性化能在一定程度上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 但如果控制不好, 则会使教学秩序混乱, 教学内容不够丰富, 这就需要在教学能力的个性化发展上进行一定的节制。教师必须认清所授课程内容, 准确把握课时, 梳理重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时间、内容。在进行立体化教学中, 教师必须进行协调, 充分发挥教师个性化教学能力, 使教师有用武之地, 也让学生有所收获、感悟。
语文教学能力的个性化发展也需要一定引导。这就需要学校和当地教育部门对教师个人和对当地教育实际情况的充分认识。学校只有充分相信教师, 教师才会具有个性化发展的空间。当然是在教学任务中的相信, 对一些个性强烈的教师, 学校及教育部门一方面要进行引导, 让教师认清自己、认清学生的接受能力。另一方面, 也要正确看待教师的长处, 让教师有充分发挥自己优势的空间。
规范教学, 这是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教学原则。引导教师教学能力的个性化发展, 延伸学生思维空间, 这就需要教师和教育主管部门之间的良性互动。只有不断总结, 学习, 吸取经验, 才能使语文教学能力的个性化转变为有特色的优势。
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对策 篇8
一、多维分层——确保目标有效
目标是人们从事一切事情的出发点, 教学目标更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 而教学目标是否科学合理更关系到我们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科学合理的阅读教学目标, 可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展开阅读, 可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过去有些老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 要么是参考《教师教学用书》, 要么直接引用网上资源。要实行个性化阅读教学, 考虑到学生在阅读上的个性特征, 首先要确立个性化的教学目标。具体说来需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设立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多维分层教学目标;二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目标的制定, 以确保教学目标切实有效。
设立多维分层次的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我们:“课程目标根据知识能力,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三个方面互相渗透, 融为一体, 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也就是说, 教师在制定阅读教学目标时不仅要考虑知识能力, 还要关注学生获得知识能力的过程和方法以及阅读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 三个维度构成一个立体全面的目标体系, 缺一不可。为使个性化阅读教学切实有效, 教师更要充分考虑学生生活经历, 情感体验, 兴趣爱好, 思维方式等诸多个性差异, 在三个维度的每个维度设立层级目标:基础目标、提高目标、发展目标。其中基础目标, 是所有学生在三个维度都必须掌握的, 提高目标和发展目标则不必整齐划一的做出要求,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 选择实现。使不同学习程度、不同学习偏爱的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 积极主动展开阅读, 有效实现个性化阅读。
鼓励倡导学生参与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目标, 对学生而言即学习目标。我们知道, 过易过难或空洞的学习目标都是不切合教学实际的, 都不利于阅读教学的展开, 教学目标必须符合学生实际, 起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指向作用。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 倡导把阅读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主动进入阅读, 对文本展开个性解读。教学中,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预习时, 先自行确立学习目标。学生独立阅读文本时教师不作任何暗示来左右学生思维。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文本的特点确定一些问题点, 哪些是应该了解和掌握的内容, 哪些是自己困惑而无法解决的。教学中, 教师组织学生将选出的问题点进行讨论, 形成班级共识, 最后教师再对目标进行甄别, 筛选有价值的目标, 再补充很重要的而学生没有意识到的目标。这样通过学生讨论自求阅读目标的生成, 尊重学生主体需要, 阅读教学的目标也更切合学生的实际, 对学生有更大的吸引力, 积极的调动起他们阅读的积极性。
二、尊重个性——把握阅读特点
课改提倡新的学习方式, “自主”二字充分体现出了个性化阅读的显著特点。教师在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时必须紧紧把握这一特点, 在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1.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对象。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经常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一两段阅读材料加以细细体味, 这样学生会学得很轻松。2.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 教师加以适当引导。如有教师教学朱自清的《春》, 当学生选择学习“春花图”这一部分时, 师问:“你准备怎样领略‘春花图’的美呢?”学生提出了好多办法, 如抓重点词句欣赏、读文看图欣赏、边读边想象语言文字描绘的情景……爱好音乐的学生则提出边欣赏笛子曲或钢琴曲边赏析语言文字……师于是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欣赏“春花图”美之所在。这样, 教师就给了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 学生就学得主动积极, 读书效率也高。3.自由书写初始感悟。学生进入初中后, 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就会用自己的大脑去深入思考问题, 并初步具备了个性化的审美观念, 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技巧也开始尝试研究。如果还是以问题为核心, 以口头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学生的问题虽然解决了, 但讨论难以使所有学生积极深入地进入思考状态, 获得深层次的认知, 而且学生初始的灵感会被一点点蚕食, 从而导致讨论后书写的感悟“千人一面”, 缺少充沛的感情、飞扬的文采。阅读也是研究, 而研究是最具个性化的事情。如果没有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个性化阅读研究活动就失去了坚实的基础。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 我采用了“自读自悟——自由批注——组内交流或全班交流——教师点评——成果鉴定”的“先写后说”教学模式, 即教师给予学生自读自悟、自由批注的机会和权利, 让他们充分调动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 自由联想想象, 捕捉个体对作品的初始感悟, 把稍纵即逝的快乐体验和灵感用笔用“心”写下来, 让初始的感知为研究学习铺路奠基, 成为个性化阅读的有力前奏。结果我发现, 自由书写阅读后的初始感悟, 放飞了学生的情感, 让学生的思维在未开垦的广阔原野上自由驰骋, 实现了个性化阅读的飞跃。
三、教化点拨——确保阅读质量
个性化阅读并不意味着学生怎样解读文本都是正确的。因为学生自我经验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个性化阅读中不免会有一些不正确的理解, 甚至是荒谬的地方, 对于学生的这些体验, 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尽管同一读者在不同阶段对同一文本也有不同的体验, 但作品的客观蕴涵却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伊瑟尔曾经说:“文本的规定性也严格制约着接受活动, 以使其不至于脱离文本的意向和文本的结构, 而对文本的意义作随意的理解和解释”。因此, 教师心中对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应有一把尺来衡量。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 要确保教学效率和质量, 教师必须进行适当的点拨。
教师对学生的教学点拨既包括知识方面的障碍也包括情感心理上的障碍, 同时也有思想上的误区, 这种点拨要及时适当, 可以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 启发学生开动大脑, 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 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办法, 以达到掌握知识, 并发展能力的目的。从本质上说这是一种教师指导、参与下的对话式教学。这种点拨能够体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性, 也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与学习方式的自主性、个性、个别性。而这三者正是评价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个性化的标准。中国传统教学也认为,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通过点拨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 形成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才能使其受益终生。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阅读 篇9
一、走出传统阅读误区, 充分认识语文个性化阅读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 教育一直把培养理念化和理想化的人才作为目标, 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 使学生在富于个性的阅读活动中发展阅读能力, 提高阅读水平。个性化阅读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等新课程改革理念。在教育教学中, 我们要打破传统的阅读教学观念, 走出误区, 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二、个性化阅读的内涵和意义
个性化阅读是指在阅读活动中, 教师根据学生个性差异, 让学生自主阅读, 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和探究性阅读的一种阅读方法。个性化阅读要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宗旨, 要尊重学生个性,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早在两千多年前, 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观念, 顾名思义, “因材施教”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彰显学生个性。在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 实施个性化阅读有着重要的意义。个性化阅读是因材施教教育观的具体体现, 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个性化阅读充分体现了语文重实践、重人文精神的培养;个性化阅读不但能促使学生的个性发展, 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在阅读活动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使学生“亲其师, 信其道”, 乐于学习, 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个性化阅读的方法
1. 创设良好的个性化阅读环境。
在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帮助学生创造良好的个性化阅读氛围,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创造良好教学氛围的基础, 师爱和师生平等是个性化阅读所要求的。教师要具备民主、平等意识, 以合作学习、课堂讨论、辩论等形式展开师生的情感交流, 活跃课堂气氛, 构建良好的阅读情境。
2. 培养学生正确的个性化阅读观念。
阅读能陶冶情操, 使人身心愉悦。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个性化对话, 重视学生情感的融入, 让学生愉悦地读, 快乐地读, 从中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让学生享受到审美的乐趣, 培养学生正确的个性化阅读观念。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实际发展水平指导学生阅读文本, 因材施教, 发展学生个性, 培养学生正确的个性化阅读观念, 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个性化阅读。
3. 在个性化阅读中引导学生大胆质疑, 勇于创新。
在阅读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敢于跳出课本, 从一个大的视野来把握课文, 要时刻注意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 引导学生勇于质疑, 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主阅读。比如, 教师在进行一篇文章的教学时, 可以同时选择几篇同类或观点相反的文章, 展开比较阅读, 让学生学会批判, 学会同中求异, 在阅读中引导学生大胆质疑, 勇于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 精心设计个性化教学思路。
个性化的阅读思路, 不是拘泥于一家之言, 而是在尊重教育规律上各展百家之长。简单地说, 让学生自由地抒发, 如实地描写自我个性, 从而创造良好的课堂阅读环境。教师的个性有益于创造艺术的个性化阅读。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精心设计阅读过程, 认真安排每个阅读环节, 真正使个性化阅读落到实处。
四、个性化阅读中应注意的问题
1. 应有适当而明确的教学目标。
个性化阅读不是放羊式阅读, 教师的统领是确保阅读教学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其中, 最为重要的一点便是教学目标的选择与确定。个性化阅读教学目标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扩大知识视野, 拓展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个性化阅读教学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个性化阅读教学目标应充实学生的阅读知识, 使之构成有序的系统。
2. 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个性化阅读中, 教师要注意保持自己的主导作用, 要关注学生的阅读审美经验。在个性化阅读中学生不免会有一些不正确的理解, 甚至是荒谬的地方, 对于学生的这些体验, 教师要多一些尊重, 多一些交流, 要给学生敞开心扉说想法的空间, 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 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语文个性化教学的新思路 篇10
一、目标明确, 内容多样
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社会输送生产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教学内容多样化, 是指教师在深入理解教学目的的基础上, 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地选择并确立教学内容, 促使学生从更广博、更开阔的视野获得信息、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的审美体验。因此, 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内容必须进行改革, 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 在应用文写作、口语训练、阅读探究三方面下功夫, 充分体现职业中学的语文教学内容实用化、专业化、生活化的特点。
二、因材施教, 教法灵活
因材施教, 是指确定教学内容后, 也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探索与实践。中职语文教学应以启迪学生人文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为主。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的角色应该是指路人、引导者, 把学生引入到学习状态中。
1.自主探究法。所谓“自主探究”, 即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则以一种“导演”的身份参与、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 让学生主动地获取新知。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 以课堂书本为中心的局面, 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在课堂上多给学生思考、动手的时间, 少点老师唱独角戏;使学生能够根据学习任务和生活情景自己提出问题, 并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研究与探索。
2. 多种课型交叉运用。根据中职学生好动爱玩的特点, 我们可以把语文课变成表演课、朗读比赛课、演讲课、讨论课, 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提高语文运用的能力。这样, 学生不仅学会了相关知识的运用, 实践能力也在无形中得到了提高。其实上课有时像做菜, 要多换口味, 这样学生的“胃口”才会大开。
3. 添加幽默佐料。在教育法和教师法中都提到要在教学中做到师生关系的平等, 所以教师上课期间大可不必板起脸孔, 我们可以就篇章教学, 将学生分角色、分小组, 且在分工时教师要各显其能、团结合作, 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 充分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 提高课堂效率, 使学生在积极活跃的参与过程中学到知识。教师渊博的知识, 幽默风趣的语言, 精心选择的教学方法, 良好的人格魅力, 都会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加快学习的进程。
三、多维设计, 手段出新
心理学研究证明: 单调呆板的刺激容易使人疲劳, 容易分散注意力;灵活多样的刺激, 则使人精神焕发, 不易疲倦。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没有升学压力, 学习上相对于普通高中的学生更缺少紧张感, 因而课堂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相对差些, 注意力也往往容易分散。针对这种情况, 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手段更不应该单调呆板, 而要突出灵活多样, 以提高学生兴趣。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与普及, 多媒体可以把静态、枯燥、难懂的材料融入到三维空间中, 集文字、图形、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 产生极其活跃的动态画面, 具有直观、新奇、生动、形象的特点, 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身临其境、视听结合、图文并茂、声像并茂的体验, 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阅读 篇11
关键词:语文教学 个性化 阅读途径
新课标修改稿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那初中语文如何实现教学中的个性化阅读?
一、营造轻松、平等的课堂环境
教师要善做一个“构建”者,构建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思考、交流、表达,使课堂教学成为多边交流、多向流动的过程。教师还要善做一个“引导”者,善于觉察他们独特新颖的视觉,捕捉有价值的问题,再为学生搭建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让他们在轻松、平等的课堂环境相互切磋相互启发。在教学中,师生在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读书、讨论、研究、争论,教师应是一名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并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不仅教师可以问学生,学生也可以问老师。教师在语文教學中还要让学生拥有充足的独立阅读思考的时间,让语文课本成为学生阅读作品后尽情挥洒感受的园地。让学生在独立阅读过程中,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感知,对语文的内容、思想感情、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等,在进行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具有阅读自主权,学生通过有感而发或有疑而问,满足了学生个体的学习需要,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从而在宽松的课堂中促进个性化阅读的形成。
二、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
自主学习是合作与探究的前提,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产生实质性变化的基础。因而,能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能否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对语文教学改革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要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既要实行教学民主,做到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的权利,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指导,使学习成为目标明确、氛围愉悦、人人投入、个个实践、生动活泼、省时高效的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可谓“授之以渔”。
三、尊重学生独特的感悟
引导学生感悟是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核心。教师要引导学生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唤起学生原有生活积累与现时感悟的冲突,激活思维,形成独特感觉。读过的作品,即使有个人的独特见解,生怕说出来会贻笑大方,总要求得个十拿九稳,于是就不敢交流,这是虚荣心在作祟。久而久之,导致心理痼疾,越怕说越不敢说,越不敢说就越怕说,个体的、独到的甚至哲理性的顿悟在一而再再而三的遮遮掩掩中消弭殆尽了。阅读教学必须让阅读主体明白:个体文化差异、社会时代背景的差异,毫无疑问会影响到对作品原初寻绎理解上的差异,有差异才是正常的,每个人的见解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还有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应让他们明白自己是阅读的主人,谁也代替不了也是无法替代的。面对文本时,要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了解文本所表达的信息,同时伴以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质疑,选择出适合自己的,有所感悟,有所思考。经典的解读永无止境。如《锦瑟》的阅读中,可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在初步感悟诗情,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给学生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请分别用《锦瑟》中的一联诠释一种感情或诠释一段故事。创设的情境给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和自主创造空间,所以,学生的讨论非常热烈。其实,这样的设计正是化难为易,化生涩为易解。学生的知识储备中或多或少都会有跟《锦瑟》中朦胧的感情相似的内容。只要他们能够理解诗句的大意,个性解诗就不成问题。
四、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
语文教师在教学之前就应充分认识学生的一般心理特征及智力水平,使语文阅读教育目标尽可能地适应他们应有的发展水平。对于悟性较强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发现问题,质疑思辨,张扬他们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对于大部分的学生,要积极的引导、培养他们独立阅读、思考、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习惯,而对于一些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则重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有耐心去阅读,去思考。不要苛求学生,要让学生放下思想包袱,轻松、愉悦的去读书,去思考。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分层制定教学目标的方法来解决学生的个性层次差异的问题,力求使每一层次的学生在阅读中都能够有所收获。阅读认知理论认为,阅读主体对于文本中的言语,只有在他的信息储存中能够找到文本言语具有相似性的信息模块以后,才能进行相似匹配,相似激活,从而识别文本中的信息。由于阅读主体大脑贮存的相似模块各不相同,因而即使是阅读同一文本,也会形成各自不同的相似选择与相似匹配,进而产生见仁见智的个性化理解。可以说,个性化阅读结果实质上是作为阅读主体的个人对阅读材料的一种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理解、感悟和体验,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这种差异性。要想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彰显个性的风采,前提是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强调的是阅读文本要披文入情,要潜心吟味,这样文本的意义因读者的感悟体验,而彰显价值,感悟体验不但根植于文本,而又超越文本。
参考文献:
[1]赵其美《论阅读教学中学生生命灵气的点燃》。
基于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的探究 篇12
一、影响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的重要因素
随着素质教育如火如荼地开展,教育部门以及学校等各个方面对学生的个性发展都越来越重视,但是在个性化教学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的重要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教师因素。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一种主导地位,是个性化教学推进的主干力量。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师的教学素养、教师的品质与职业道德等方面素质和字节关系到个性化教学 能否顺利进行。个性化教学的实施,主力军就应该是教师队伍,学校和教育部门的实施方案必须经由教师的认真执行才能够真正实现个性化教学。第二,学生因素。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一种主体地位,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教学的目的归根到底就是学生的发展。
二、实行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的措施
1. 塑造个性化的教师,关注教师 独特风格的形成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职业特点具有模范性。教师的言谈举止、性格品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作用。如果教师在为人处世、日常教学过程中毫无 个性,总是按部就班,那么所带的学生也就故步自封,毫无个性可言。教师是提高教师质量的主要力量,只有培养出高素质的教师才会带动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比如说在讲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课文《窃读记》时,教师可以讲述一些自己的读书经历,尤其是那些独特的读书经历,引发学生对读书的兴趣,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读书方式。塑造个性化的教师,关注教师独特风格的形成,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与学生应该保持这样的关系:教学内容上的授受关系,人格上的平等关系,社会道德上的互补关系。总之,要创建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要尊重学生,重视学生不同的理解思维和学习方式,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对于学生独特的想法,教师不应该泼冷水而是应该积极鼓励,这样学生才会养成积极思考、勇于创新的习惯。
第二,教师除了以上的努力之外, 还应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教师要传授给学生一滴水他就要有一桶水,所以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自身修养与知识。教师的综合素养,主要包括专业基础、道德品质、学科教学能力以及教育心理学知识与能力。教师具备这些能力之后,就会将许多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只有在抓好基础、学好基本知识的前提下,才能够充分发扬个性, 有所创新。教师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不断补充自己的知识,要善于从课外吸收更多的知识来充实自己的课堂。学生尊重教师的前提也是教师必须具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并将无穷无尽、丰富多彩的知识补充到课堂中,才会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无穷无尽的魅力。
第三,教师必须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与特色。教学风格是一个教师多年积累下来的适合自己的独特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应该多加创新,使自己的教学方式多样化,改变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同时,由于各个学生身心发展具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教师要学会因材施教,学会运用多种措施,用个性化的教学方式面对每一个充满个性的学生。
2. 培养个性化的学生,注重学生 独立意识的培养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展特点, 不能让学生变得千篇一律。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所以创新品质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而创新意识培养的途径之一就是个性化教学。个性化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比如说教师在讲解《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时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意识,要学生畅所欲言,让他们谈自己对圆明园的毁灭这一事件的理解。学生没有必要对教师的观点亦步亦趋,也不需要对课文中的观点完全认同。在此过程中,学生会逐渐形成自己独立思考的意识,并逐渐形成习惯。培养个性化的学生,注重学生独立意识的培养主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倡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法。教师应该传授给学生学习方法而不是一味的将知识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这样学生只会成为学习的机器,而不会成为学习的主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
【个性化的语文教学】推荐阅读:
个性化的教学06-19
初中语文的个性化教学06-08
高中语文的个性化教学08-28
语文阅读教学的个性化10-26
个性化的语文课堂07-05
作文教学的个性化08-11
语文教学的个性化意识11-20
语文的个性化教学论文08-05
语文假期作业的个性化05-08
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尝试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