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的个性化教学

2024-08-28

高中语文的个性化教学(共12篇)

高中语文的个性化教学 篇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1]。”这为我们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 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 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中语文教学当中的个性化阅读进行探索。

一、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教材内容单薄的问题。

高中语文课本有6本。6本书的数量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来说, 内容上还是太过单一了[2]。语文是一门知识性很强的学科, 仅仅依靠6本语文课本是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的。从老师讲课的角度而言, 反反复复就围绕这几本课内教材展开, 就避免不了上课的内容受到束缚。基于此,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重视有选择地补充和丰富阅读教学的内容, 以拓展学生的阅读面。

2. 教材内容陈旧的问题。

高中语文课本中内容的相对陈旧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在高中的语文的课本当中, 文言文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而白话文的选材也基本都是20世纪的文章, 现当代的文章内容所占的比重少之又少。由于时间跨越的原因, 这些相对陈旧的内容使学生们在理解和感悟上有一定的难度。基于此,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适当引入现当代作家的优秀作品, 减轻学生在理解方面的障碍。

“教学是一门戴着镣铐跳舞的艺术”, 所谓镣铐即现行教材, 教师应在充分认识现行教材缺陷的现状下, 积极致力于探索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彰显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处理能力及对教学的组织驾驭能力。

二、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对策

1. 借助课外阅读, 拓宽学生视野。

“现在有许多学生, 除了教本以外, 不再接触什么书, 这是不对的。为拓宽学生的视野, 非多读不可。”[3]课外阅读本是阅读教学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是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固然要认真学习、掌握课本上的课文和有关知识, 但仅有课内阅读远不能满足培养读书习惯的需要, 因为它的内容、范围都极为有限;而课外阅读却可以把学生带入无比广阔的天地中, 接触到各式各样的文章。课外阅读的渠道很多, 比如网络、书刊杂志等, 可以是纸质的阅读, 也可以是非纸质的阅读。教师还可以组织读书会、朗诵和演讲等活动, 让学生有一个互相交流阅读经验、表达阅读感受的机会, 通过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 丰富学生精神世界, 提高学生文化品位, 让学生们爱上书籍, 把学生培养成读书人, 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带上一层文化的色彩和诗性的光辉。

2. 立足文本内涵, 设计教学方案。

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老师首先就要起到榜样的作用。一般对于语文老师的要求应该是很严格的, 语文虽然使我们的母语, 但是要让学生们信服, 老师最起码得是一个合格的阅读者, 要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当中的个性化思维, 老师在讲解一篇文章的时候, 就要以一个独立思考的人走进这篇文章, 以不同于教参当中的思维进行讲解。教师唯有静心潜入教材, 挖掘文本本身的存在及其体现的意义价值, 以文本作为基础, 尊重文本作者的意图之所在, 依托文本的时代背景、作者的情感题悟、生平阅历等, 精心设计阅读教学方案, 方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 并从个性化思考的角度对上课的内容展开讲解, 让学生感受个性化阅读带来的奇妙之处。

3. 落实学生主体, 呵护个性解读。

个性化阅读是一种自主性阅读。阅读的过程是阅读者自身走进文本, 依靠自己的修养和心智, 通过对文章语言的感知和理解, 从而把握文本的精神内核, 实现阅读的目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贴近文本, 让学生们通过与文本的深度对话, 从文本当中真正有所领会、有所思考。另外, 个性化阅读是一种差异性阅读。在文本解读时我们必须做到“目中有学生, 心中有学生”。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及知识的不尽相同, 对文本解读和建构也会不同, “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教师在进行文本解读引导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 也许学生们最终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 或是稚嫩的, 不成熟的, 甚至是不完全正确的, 对于这些, 教师应有包容接纳的胸怀, 通过赞赏鼓励、深度剖析及智慧引导, 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得以不断修正和完善, 使学生的心灵和得以熏陶和净化。

如在教学《菏塘月色》的感情基调时, 有学生看到课后练习题一中的“淡淡的忧愁”, 就提问:他为什么忧愁呢?老师适时抓住此契机引导学生自己找答案。在讨论中, 出现了很多答案:经济上有困难、身体不舒服、工作不顺心、家庭不如意等。学生的解读异彩纷呈, 面对这些答案, 老师或加以赞赏, 或加以点拨, 或互动辩论, 引导学生挖掘课文寻找答案。当然, 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时, 既要尊重学生的独特的个性化的体验, 也要注意以文本内涵为核心, 而非任由学生天马行空, 任意发挥解读。

总之, 对个性化阅读教学, 我们更多地应该把它作为一种教学理念, 而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这样, 我们才能在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从容应对, 临机处置, 适时引导, 使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活动向纵深展开。

摘要: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 阅读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高中语文采用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 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情感的表达、品格的打造等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在阅读教学中, 应重视引导学生对文章创造性地解读、感悟、评价和鉴赏, 促进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收获, 有所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静静.浅谈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施[J].读与写杂志, 2009, 6 (3) :104-105.

[2]邓德胜.高中语文教学个性化阅读探究[J].文学教育, 2011, (10) :92-93.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

高中语文的个性化教学 篇2

高中阶段是中等教育的重要环节,由于高考的存在,当前的高中语文发展被制约,语文的教育以应试化教育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的弊端,主要由以下几种:

1.现代高中语文所用的课本内容太单调

在高中的几年学习过程中,所使用的课本固定不变,教师的教学内容无论如何变化也脱离不了课本。课本的内容重点大多是文言文或前人的名篇,与时代相脱离,学生学起来也感觉枯燥无味,提不起兴趣。

2.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自我意识不明显

虽然新课改强烈要求教师将学生放在首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但在课堂上,教学过程仍然有教师掌管时间、过程,对教材的分析仍然按照课本从头到尾分解化讲解,教学模式一成不变。学生的自由阅读时间不多,独立思考能力不强,对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得不到提高。

二、个性化阅读的引用

个性化阅读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入,就是将教学重点由死板的知识转移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情感体验上来,使学生能够将书本上的文字转化为自身的情感,并转化为自己语言的表达。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将个性化阅读引入教学过程:

1.扩展阅读范围,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读物

高中生的阅读不能仅仅限于课本,这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对知识和信息的需求,教师要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扩充他们的阅读量。高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增长,但自我选择能力不强,对一些不良书籍的抵抗力弱。教师不仅要让他们博览群书,更要让他们读好书、读对书。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个性化进行正确的引导,选择适合他们的读物。

2.做好阅读记录,学习阅读方法,教会学生进行反思

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不是看热闹,而是学知识长能力。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读书方法,在阅读的过程中做好自己的疑难点记录,对阅读文章进行自我分析和反思。例如,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制作阅读卡,共分三项。第一项为阅读预习,主要解决阅读过程中的字词和主旨进行记录和总结,对自己学习到的写作方法进行记录。第二项为阅读心得,学生可以在这项中记录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道德情感体验,以及自己的一些思考。第三项为见解发表,学生在阅读后可以写下自己的感悟,并发表演讲,对一些争议性的问题开展辩论,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发挥自己的见解。

3.将多媒体教学引入课堂,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对于一些趣味性或操作性很强的文章,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阅读并利用电脑制作动画。计算机的操作一直都是学生很感兴趣的一门课程,他们对其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可以根据阅读内容适当地引入计算机的信息化教育。如,对《荷塘月色》进行阅读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制作动画,并进行配音。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三、个性化阅读应注意的地方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仍起到引导作用,但要注意将学生放在首位,注意不要将自己的见解强加给学生。同时不要将答案固定化、模式化、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不迷信盲从的能力。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学必须根据新课标,逐步进行改革,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阅读的能力。并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罗成然。追求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效性[J]。教育教学论坛,.

[2]邹敏。试论语文阅读个性化阅读教学[D]。湖南师范大学,.

高中语文的个性化教学 篇3

关键词: 高中语文 个性化阅读 教学策略

个性化阅读虽然是新课标中提出的新语文教学理念和要求,但与一般阅读教学有所区别,比较注重在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基础上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为找出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有效策略,下面先对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一、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本质是以阅读为核心,是在一定基本规律上进行改革和创新产生和发展出的新概念。因此,高中语文实际教学中应围绕基本教学规律和阅读规律实行个性化阅读,并不是学生想怎么读就让他怎么读,想读哪部分就让他读哪部分,也不是学生想怎样理解就让他怎样理解,很多文章都需要通过整体感知掌握主要内容和主旨[1]。因此,应该有效平衡好教材特点和阅读规律同学生个性特点和认知结构间的关系,兼顾学生个性发展与教学基本规律。

其次,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解能力的掌握是实现个性化阅读的前提和基础。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个性化教学时应重视基本解读,首先以正确理解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和创造性解读。

最后,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认识到教师在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应注重提高知识素养,总结教学经验,创新教学手段,充分发挥个人品格魅力,形成有特色的教学风格。

二、高中语文阅读个性化教学具体实施策略

(一)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教师应该在阅读课之前对文本进行全面、细致、深入的分析,准确掌握文本的内涵和主旨,预先设计出与文本个性一致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在对本文进行个性阅读的基础上张扬个性。

(二)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传统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基本以教师为课堂主体,学生大都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通常都是教师问什么,学生回答什么,既没有主动思考,又没有积极提问,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比较单调和模式化[2]。因此,教师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时要考虑到学生在知识储备、基本素质和社会背景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了解学生的优缺点及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进行适应其能力水平的教育,尊重学生对文章中人物、事件和思想情感的有自己特点的个性化理解,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会学生阅读基本方法和技巧,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思维发散,从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适当辅助学生解读文章,最终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同时实现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适当采用课堂评价进行激励。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课堂评价有一定程度上的关联,如果学生做和不做没有差别,那些缺少自信和惰性强的学生自然不会主动参与课堂活动[3]。因此,教师应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寻找最佳时机,恰当运用激励式导向性评价,避免“一棒子打死”,挫伤学生积极性和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知欲,培养创新意识和自信心,同时不应只注重结果评价,要综合各阶段的学习行为和取得的相应成效进行全面、综合、有针对性的评价。此外,评价语言要准确、简洁、幽默,并具有鼓励性。

(四)课内课外相结合,拓展阅读。

语文素养的培养需要大量阅读,所谓三分课内,七分课外,明确指出了课外阅读对语文学习和语文素养养成的重要作用[4]。因此,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课外针对与课内相关的内容进行扩展阅读,既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课上所学文章,又有助于学生重拾阅读兴趣,拓宽阅读视野。同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针对课堂教学延伸和文学体系两方面给学生推荐一些适合的阅读内容,并鼓励学生扩宽阅读范围和领域,进行广泛阅读,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同时提高文化素养。

(五)避免课堂交流形式化。

课堂教学中应一改以往将学生对话掌制在教师预设框架内的状态,以平等、民主的方式进行对话,明确教师只是比学生更早了解某一方面知识而已,同时学生与教师一样拥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与教师一样享有表达自身情感、认知和态度的权力。

人们通常通过阅读获取知识,阅读在提高素质、熏陶心灵、健全人格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同时是学习高中语文的重要方法。为更好地贯彻落实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必须以高中语文基本阅读规律和教学规律为基础,积极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延锋.谈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策略[J].新校园(上旬刊),2013(9):173-173.

[2]董林.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策略初探[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2(26):52-52.

[3]达珍.探析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11):339-339.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阅读 篇4

一、走出传统阅读误区, 充分认识语文个性化阅读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 教育一直把培养理念化和理想化的人才作为目标, 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 使学生在富于个性的阅读活动中发展阅读能力, 提高阅读水平。个性化阅读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等新课程改革理念。在教育教学中, 我们要打破传统的阅读教学观念, 走出误区, 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二、个性化阅读的内涵和意义

个性化阅读是指在阅读活动中, 教师根据学生个性差异, 让学生自主阅读, 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和探究性阅读的一种阅读方法。个性化阅读要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宗旨, 要尊重学生个性,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早在两千多年前, 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观念, 顾名思义, “因材施教”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彰显学生个性。在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 实施个性化阅读有着重要的意义。个性化阅读是因材施教教育观的具体体现, 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个性化阅读充分体现了语文重实践、重人文精神的培养;个性化阅读不但能促使学生的个性发展, 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在阅读活动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使学生“亲其师, 信其道”, 乐于学习, 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个性化阅读的方法

1. 创设良好的个性化阅读环境。

在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帮助学生创造良好的个性化阅读氛围,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创造良好教学氛围的基础, 师爱和师生平等是个性化阅读所要求的。教师要具备民主、平等意识, 以合作学习、课堂讨论、辩论等形式展开师生的情感交流, 活跃课堂气氛, 构建良好的阅读情境。

2. 培养学生正确的个性化阅读观念。

阅读能陶冶情操, 使人身心愉悦。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个性化对话, 重视学生情感的融入, 让学生愉悦地读, 快乐地读, 从中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让学生享受到审美的乐趣, 培养学生正确的个性化阅读观念。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实际发展水平指导学生阅读文本, 因材施教, 发展学生个性, 培养学生正确的个性化阅读观念, 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个性化阅读。

3. 在个性化阅读中引导学生大胆质疑, 勇于创新。

在阅读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敢于跳出课本, 从一个大的视野来把握课文, 要时刻注意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 引导学生勇于质疑, 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主阅读。比如, 教师在进行一篇文章的教学时, 可以同时选择几篇同类或观点相反的文章, 展开比较阅读, 让学生学会批判, 学会同中求异, 在阅读中引导学生大胆质疑, 勇于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 精心设计个性化教学思路。

个性化的阅读思路, 不是拘泥于一家之言, 而是在尊重教育规律上各展百家之长。简单地说, 让学生自由地抒发, 如实地描写自我个性, 从而创造良好的课堂阅读环境。教师的个性有益于创造艺术的个性化阅读。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精心设计阅读过程, 认真安排每个阅读环节, 真正使个性化阅读落到实处。

四、个性化阅读中应注意的问题

1. 应有适当而明确的教学目标。

个性化阅读不是放羊式阅读, 教师的统领是确保阅读教学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其中, 最为重要的一点便是教学目标的选择与确定。个性化阅读教学目标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扩大知识视野, 拓展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个性化阅读教学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个性化阅读教学目标应充实学生的阅读知识, 使之构成有序的系统。

2. 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个性化阅读中, 教师要注意保持自己的主导作用, 要关注学生的阅读审美经验。在个性化阅读中学生不免会有一些不正确的理解, 甚至是荒谬的地方, 对于学生的这些体验, 教师要多一些尊重, 多一些交流, 要给学生敞开心扉说想法的空间, 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 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个性化教学设计探索·高中语文 篇5

成都@@

田@@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传统教学模式受到了不可抗拒的挑战,尤其在大力倡导个性化教学形势下,作为主张和力求引领个性化教**流的教学机构,更加体会到这过程中的重任。

一个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应该有更深的理解,那就是,新课改所要到达的目的,是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设计教学,从而达到张扬学生个性,引导发挥学生各自特长的学习效果。因此,语文老师首先应建立大语文观,在这个前提下对整个语文概念的解读应具有自己的个性,即这种解读不仅仅是停留在语文本身所具有特征上,而是应该更多的放在目前社会生活层次不断丰富的大背景下和学生实际思想和认知水平上。在这个基础上,语文老师的眼光和思维就会更加独到和宽广,从而使自己的语文课设计符合新颖、融合时代特征、学生乐见和乐于接受并提高的要求。

语文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获得一堆概念化的知识,而在于使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学会自主地发挥自我的个性,以求得持久的可持续发展。那么,教学中要真正做到这样的以人为本并不容易,因为教学是高级活动,不是普通的人事管理,就不能停留在表面,这需要知行合一,知是个性化的,行是人文化的。语文老师多年的教学实践,积淀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可以做到信手拈来,侃侃而谈,从字音、字形到语法,从文章阅读到诗词鉴赏,从变着花样的语言运用到文言文„„,似乎不这样规范就不能称之为遵从了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因而包括对高考的考点解读,走入了不是模板的模板中去,一个模板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只能是模板的复制,难怪有人撰文称,多年的高考状元,无一例外的一事无成。甚至有人高呼:为什么我们学生的语文素养越来越差。把零分作文当笑料,把所谓“雷人”试卷晒网络,其实这恰恰是语文老师的悲哀,而不是学生水平的下降。

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作了一些粗浅的探索,在这里介绍如下,希望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在个性化教学中有一些启迪。一是语文教学要开阔学生的视野,不受传统教学的束缚,把语文知识的积累延伸至课文外。所以,对每一册语文课本,我不是按教学计划逐一进行,而是把选择课文的权利交给学生,当然也包括老师的选择(老师也把自己放到学生当中去参与讨论),大家都不喜欢的文章我们就大胆的放弃,一本教材也就剩下不到一半的篇目了,剩余的课时我们用来推介同学和老师选择的其他文章或读本,这些篇章可谓包罗万象,涉及面广,包含励志、人生、情感、趣文、网络文学、新闻热点、经济热点等等,不一而足。比如高中语文现行教材第二册。小说单元我们除了《祝福》之外,把沈从文的《边城》扩展为对沈从文的文风探讨,延伸在学生写作中去。第二单元我们既然放弃了鲁迅的《拿来主义》而先择了聂绀弩的《我若为王》。该册的文言文选择权利老师没有完全放手,但把重点放在必学课文上的„„其余的文章,有个性别喜欢的同学可以自己学习,老师指导。二是在教学中,几乎完全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除了不能放弃的语文基础积累的内容外,在教学中,老师重点放在了对课文的感悟引导上,而不是字词句篇章、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等。所谓感悟,是从整体上进行的,老师抛出问题,学生各抒己见,然后由学生来总结文章的得与失,好与不好。这一点在诗词鉴赏中尤其发挥得淋漓尽致,欣赏诗词就像欣赏一朵花,不能把花掰碎欣赏,中国古典诗词的鉴赏也是如此,学生认为感觉就是好,但说不出好在哪里,老师的引导就尤为重要了,比单纯的讲授意像、讲授技法、讲授思想要灵活和易接受。这样在欣赏中学习,在学习中拓展,语文的感悟由此而生。三是把语文和生活严密的结合起来,人说文章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我说语文也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社会处处不语文。既然建立了大语文观,那么生活中语文无处不在,我们把生活中的种种语文现象引入课堂,既联系了实际,又运用了语文,还发挥了语文的教育作用。比如街头广告,比如店铺招牌,比如新闻热点,比如网络热点等种种社会活动,做语文老师要有这样的本事:随时关注热点、潮流,随时把握学生追求动向,及时了解学生需求,甚至要阅读浏览大量的流行杂志„„教学中信手拈来,不是为了表示老师有多牛,而是把这些作为引导、教育学生基本材料,我在《新时期语文老师的另类思考》一文中曾经举过周杰伦歌曲词作者方文山的例子,一个墙面清洁工居然有如此厚实的文化底蕴,来自于与工作无关的大量语文积累,更重要的是有如此的精神追求,无形中激励了学生,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知识,这才是根本。四是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首先是重视个性化阅读,而不是按什么优秀教案预先的设计来教学,这种阅读的结果你会发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其实比老师想象的要深刻得多;其次是多元化阅读,正如人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正好这次在学大教育辅导了三个高一学生,他们都恰恰是文言文底子较弱,在重新解读《鸿门宴》这一课时,我都问了同一个问题:你最感兴趣的人是哪一个。结果是三个答案,三种理由,但都无一例外的把握住了人物重点。在多元化阅读和学习中,老师还不能忽视学生的奇思妙想,因为这正说明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我们培养学生不正是这个目的吗!这就是下面要谈到的又一个问题: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张扬个性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的,也不是什么场合,什么情况下都可以进行的,而语文教学课堂才是适合它生长的土地,因此它是与语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在上高中戏曲单元(学生居然全选了该单元)中,是学生自己解读的,而且把《茶馆》推荐为我的公开课,以情景再现的方式帮我完成了该课教学,结果是校长惊奇,老师感到新鲜,这不是说这堂课有好成功,而是说学生居然有这样的表演天赋,角色演得栩栩如生。像这样课有时候我都要随时高度紧张,被学生撵着走的情形并不多见,但就是因为老师你给了他们发挥个性的空间,长期积累的结果就是学生得到了锻炼,有助于百年树人„„

高中语文的个性化教学 篇6

一、营造氛围,激发个性

要想达到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的目的,首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和谐、自由的课堂阅读环境。一般来说,在课堂上的阅读教学是一种集体性的阅读。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自我意识是潜藏起来的,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个性化阅读是要求学生具有自我意识的,因此,在课堂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就要充分调动课堂气氛,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营造一个氛围良好的课堂环境,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引导学生去主动专注地阅读文章。学生处在一个平等、自由的阅读环境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才能够真正地对话,才能够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在阅读中的主动性。学生的积极性越强,个性的展示越明显。

例如,笔者在讲《我与地坛》这一课时,应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通过展示残奥会上运动员们奋力拼搏争取胜利的影像,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残疾人的那种意志坚定的奋斗精神,这样,学生在再次阅读的时候内心就会带着残奥会运动员拼搏的画面,能够深切地体会到残疾人的顽强与坚毅。这样做,不但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章,还能够帮助学生准确地掌握文章的核心思想。

二、引导阅读,独立感悟

学生的独立感悟是达到个性化阅读目的的关键。由于学生的阅读习惯、认知水平、知识积累和生活阅历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因而对于同一篇文章或是在相同的阅读环境下,学生阅读后所产生的感悟也存在个体差异。这种差异属于客观的存在,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因此,对于这种感悟多元化的现象,教师要尊重并且提倡,进而培养学生丰富多彩的阅读个性。

学生在阅读中形成的感悟和体会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甚至会相互矛盾,但是只要教师能够在其中捕捉到闪光点并加以引导,就能够培育出个性化的观点。比如,在学习《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时,许多学生都为李教授与台湾青年在余震中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为小强捐献骨髓的事迹所感动,他们勇于奉献的大爱精神可敬可叹,而有的学生就会提出:小强被病魔折磨却在剧痛下仍旧不畏惧,没有放弃治疗,小强对人生的期望和不屈的性格也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这位学生能够从文章中挖掘到不同角度的积极思想,这是个性化阅读的最好体现,于是我借着学生提出的话题对学生进行了珍惜生命、坚定信念的教育。这样,通过一篇文章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感悟能力,也让学生感受到了语文阅读的魅力。

三、培养质疑,拓展思维

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学贵有疑。我们把知识丰富的人称为“有学问的人”,学问就是不但要学还要问,问从何来?即从质疑而来。语文阅读不但要读懂,还要学会质疑,富有批判意识。没有质疑就不存在动脑思考与探索研究,阅读能力就很难得到提升。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的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培养、锻炼学生的质疑提问的能力。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提出疑问,并且把提出的问题归类整理出来,如对语句的理解和文章结构的分析,文章的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方式等,然后将自己梳理后的疑问作为基础开展阅读教学,并且让学生自由发言,一起讨论各自的问题,最后解答问题。在教学任务完成之后,再让学生点评之前提出的系列问题,让学生们明白该怎样处理不同类型的文章,对不同类型的文章该如何提问。

四、鼓励创新,张扬个性

首先,教师应深入挖掘文章更深层次的意义,尽量不以参考书上的人物形象分析和主题思想总结为定格标准,影响学生的独立思考,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其次,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再创造的空间,努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适当引导,精心点拨,让学生放开思想禁锢,热烈讨论,与作者达到心灵的共鸣。

再次,教师要把自己威严的身份放下,为学生的阅读营造宽松的心理空间,让学生的个性思维得到更好的发展。

高中语文的个性化教学 篇7

一、概论个性化阅读

所谓个性化阅读就是学生从相应的书面语言当中获得一定信息并同非认知因素进行相互影响的活动, 在其中具有很强的个体差异性。个性化阅读过程为学生进行阅读过程当中同作者进行相应的心理交流过程, 具有非常明显的个性化特点, 同时, 还是教师引导学生们进行探究性学习、产生创造性感受、学会欣赏评价的一个过程。

二、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个性化阅读

1. 有效激发学生对个性化阅读的兴趣。

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能够有效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所以, 要想让学生们充分重视个性化阅读教学方法, 就必须有效激发学生对个性化阅读的兴趣, 使其充分感受个性化阅读带来的快乐。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的时候, 必须高度关注学生个性化理解和感受。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 一些语文教师喜欢对教材上的内容进行照搬照抄式的讲解, 从而不能在教学中进行有效的突破及创新。所以, 进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当中, 教师必须重视学生们在个性化阅读当中的主观能动性。例如讲授鲁迅先生的《祝福》的时候, 相应的语文教师就要有效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积极营造出一种封建礼教社会氛围, 有效把握文中祥林嫂的形象, 这样促使学生对小说内涵进行更加深刻的理解。

2. 在阅读中渗透生活实际。

组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 对文本的阅读离不开对实际生活的情感体验, 所以, 要想提高学生对相应文章的个性化理解, 必须在个性化阅读当中有效渗透生活实际。生活是人们最好的老师, 把实际生活当中的元素有效融入到相应的语文阅读教学当中, 不光能够方便学生理解文本, 更能够促进学生同作者进行心灵沟通。部分语文教师组织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 仅仅对相应教材中的情感及知识进行讲解, 不重视将文本情感同现实生活进行结合, 严重制约了学生们的情感抒发。所以, 为了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化思维的发展, 必须高度重视学生们在现实生活当中的情感体验。比如讲授曹禺的《雷雨》的时候, 教师就要吧教材内容同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进行课程导入的时候有效渗透时代背景, 从而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旧社会的悲剧性色彩。此外, 分析人物的时候, 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深入探讨“梅侍萍”、“周朴园”等任务在生活当中的再现, 从而深化学生们对中国悲剧的认识和思考。

3.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同传统的阅读教学比较, 个性化阅读主要是从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出发, 积极扭转以教师为主的教学理念。为了充分实现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目标, 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在个性化阅读当中的主体性地位, 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的积极性。因为不同的学生对于相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 因而必然会在阅读教学中具有比较明显的差异。所以语文教师要从全局出发, 关注所有学生, 重视学生们的个性化发展。组织阅读教学的时候, 语文教师应积极鼓励所有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比如教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时候, 为了有效实现相应的个性化阅读目标, 语文教师必须充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要求学生自主阅读并对文章蕴含的情感进行分析, 引导学生充分体会借景抒情和情境交融的写作手法, 有效让学生们感受作者比较复杂的思想情感。

3.高度重视个性化解读。

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 绝不仅仅是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更要把个性化元素充分融入到教学活动当中。在学生了解了相应文本内容以后, 教师应有效掌握学生内心真实的情感体验, 从而积极突破传统阅读思维。相应的语文教师设计问题的时候, 必须重视相应问题的扩散性, 有效引导学生按照文章内容进行积极思考。例如讲解《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 语文教师就必须关注学生们对文章的个性化理解, 在传统的教学当中, 语文老师一般都会详细讲解林黛玉在进贾府时的所见所闻, 描述贾府的环境及人物。但是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 教师则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利用多种教学手段, 促使学生重新解读贾府人物。

总之,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 高中语文教学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个性化阅读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满足语文教学需要, 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及思考能力, 因而高中语文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积极采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教育事业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近年来, 我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并积极进行新课改, 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高中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 不仅担负着传授学生相应语文知识的责任, 更负有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及性格的责任。在语文教学中应用个性化阅读教学方法, 能够有效保证教学质量。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高中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李育源.《将相和》个性化阅读案例评析[J].小学时代.2012.

浅析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 篇8

一、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个性化阅读的意义在于它非常注重学生情感的表达, 提倡大力发展学生的思想和情感。正如我们所知道的一样, 高中的同学们心理已经比较成熟, 生理方面也达到了一定的阶段, 有比较好的独立生活性。高中生的情感相比其他阶段来说更加细腻, 也更加敏感。他们在阅读课文时对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有着很敏锐的观察能力, 能够切实感受到书中情感的波动。他们的情感也很容易被作者捕捉, 因此, 需要教师对其加以认可和正确的引导。如果老师在学生的阅读方面能够加以正确的疏导, 就会让学生更加愿意用心去阅读, 这样会取得很好的阅读效果。

纵观我国的传统教育, 一直来都重视学生阅读数量, 而忽视了学生阅读的质量。在老师布置繁重的阅读量下, 学生知识简单粗糙的去浏览文本, 就像机器人一样, 只是简单的重复着从左到右, 从上到下的动作, 他们阅读时往往不带有任何的情感。现在所提出的个性化阅读, 它提倡学生在阅读的时候积极进行思考, 积极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 要结合自身的经历去阅读。个人化阅读对学生思维能力、创新精神都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个性化阅读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享受到属于自己才能领略到的情趣, 得到一些只属于自己的精神享受。

二、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具体实施

1. 教师要努力建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

根据以往的教学方式, 老师和学生之间往往有一条很难跨过去的鸿沟。课堂上老师讲的津津有味, 而学生却只是简单的坐在下面做笔记, 学生对老师往往有一种畏惧感, 害怕和老师进行交流。传统课堂上, 老师往往喜欢乖乖型的学生, 喜欢符合自己思维习惯的学生。因此, 很少有学生敢于向老师提出一些独特的想法, 也很少有学生敢去质疑老师。而个性化阅读教学与传统教学不同, 它需要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 这样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我, 敢于完全去展示自我。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思维更加活跃, 更加大胆, 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 个性化阅读的实施首先要保证有一个比较宽松、比较愉悦的氛围。

2. 简化教学的步骤, 学生作为展开教学的核心。

高中生在学习时有着很大的压力, 因为他们要面对考大学带来的巨大压力。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下, 学生很少会自主拿出时间去进行文本的阅读, 因此课堂上教师对学生阅读的指导非常关键。由于高中生阅读时间非常紧张, 因此在课堂上老师要尽量简化教学步骤, 对作者的来历等要尽量做简要介绍, 不能拖泥带水。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要将学生放在重点位置, 要考虑学生的感受。教师要抽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来对课文进行阅读, 然后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文章的见解。这样学生可以有一定的时间来认真阅读课文, 可以充分将个人情感和对作者的情感进行交流, 从而领会到文章的内涵。学生一旦对文章产生了自己独特的感受, 就会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从而阅读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3. 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老师迫于学生给其制定的学生升学率的压力, 对学生阅读的限制往往较多, 很少有老师主动要求学生阅读考试范围以外的文章。个性化阅读要求学生扩大他们的阅读量, 从而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感悟。

三、个性化阅读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个性化阅读在实践当中需要注意许多问题, 笔者将其归纳如下:首先, 老师要从自己做起, 转变教学观念, 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其次, 提升学生阅读的主动性, 要鼓励学生多自己去阅读;再次, 对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的新鲜观点和思想要予以肯定和接纳;最后, 要给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的平台, 课堂上可以让他们阐述自己的观点。

探讨高中语文教学个性化阅读 篇9

关键词: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

高中语文新课改指出, 阅读属于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教师需要加以启发, 不能够以自身的分析取代学生的阅读和思维, 需要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以及思维活动过程中进行学习、理解、感悟, 进而使学生的思想受到启迪、情感得到熏陶、思维有所激发。下面, 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个性化阅读进行了简要地分析。

一、创设和谐宽松的阅读气氛

可以说, 注音、解词、分段、主旨是传统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模式。所谓的阅读教学, 顾名思义是让学生自主地阅读, 而个性化的阅读就是要求学生自主阅读, 教师仔细地设计教学知识, 给学生创设和谐宽松的阅读气氛, 从而激励学生自主阅读。为学生创设一种自由的环境, 就是为了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集中思维, 从而形成关于文章的独到观点和看法。并且, 教师还能够激励学生在教学课堂上说出自己的读后体会, 以及为其他的同学推荐自己感觉比较好的文章和读物。教师还能够组织学生针对一篇文章说出自己的看法, 要求学生积极地参与, 创设一种活跃的教学气氛, 推动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当然, 教师提倡个性化阅读, 并非放任学生, 其要求教师进行正确地引导, 在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基础上, 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切实实现自主合作探究。而提倡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各作探究, 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创设富有特色的教学气氛, 以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竞争之气与和谐之美。需要注意的是, 教师应当为学生讲解语文的知识点, 让学生以此作为前提条件进行交流与沟通, 从而推动学生进一步地解读文章。

二、全面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高中时期是学生形成人格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 倘若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那么能够使学生受益终身。而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方式能够对学生的终身学习产生影响作用, 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增强能力、提高素养等。为此,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需要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与思维活动当中进一步感悟与理解, 重视累积知识、培养语感、体验情感, 且受到思想教育、获得审美情趣、陶冶情操, 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而不能够以教师的分析取代学生的自主阅读实践。此外, 教师还应当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 让学生明确鉴赏与理解文学作品的方法, 从而塑造个性和丰富精神世界, 使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变得更加灵活自如。

三、调动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

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 因为学生的学习负担比较沉重, 再者, 学生受到现代信息技术、课外杂志报纸阅读流行等要素的制约, 导致学生的课余时间比较少, 所以导致学生丧失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并且学生还受到应试教育的束缚, 教师的讲解依旧占据主导地位, 而常常不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与经验的累积, 这都导致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比较低下。鉴于此, 怎样才可以调动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呢?教师能够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一些趣味性的要素, 像是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有效地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从而统一阅读教学课堂与多媒体技术;在阅读课堂上, 教师一定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探讨空间与时间, 以使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让学生以语言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悟与学习方法等。

四、通过课外阅读实现学生学习视野的拓展

当前,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不少学生感受接触课外书是浪费时间, 这显然是片面的看法。为了实现学生学习视野的拓展, 适量地阅读课外书籍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是因为在阅读教学系统当中, 课外读物属于一个子系统, 也是阅读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学生当然要认真地学习和掌握教材知识与有关内容, 然而, 仅仅凭借教材或者是课内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以及激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 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广泛地阅读课外读物。其中, 有着非常多的课外阅读方式, 像是非纸质的阅读素材以及纸质的阅读素材;教师也能够组织演讲活动、朗诵活动、读书会等等, 进而让学生互相沟通阅读感悟、阅读方法、阅读经验等等。总之, 通过课外阅读的方式, 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更加容易实现, 以及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提升了学生的文化品位。

五、结语

总而言之, 高中语文教学的个性化阅读方式是一种必然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来讲, 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习主体性, 注重探究有助于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的教学模式。只有如此, 才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才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语文素养, 从而更加有效地服务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参考文献

[1]黄瑞作.浅谈语文朗读教学的重要性及训练方法[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3 (3) .

[2]徐玉兰.执迷主做奴痴狂人变鬼——解读《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3 (3) .

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行动研究 篇10

现代心理学认为, 阅读过程是动态的, 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主动而有意义的交流, 并将阅读定义为“读者根据其知识经验从文本中构建意义的过程。”这就为个性化阅读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一、关心和尊重人的自主性

树立“以人为本”的阅读教学理念, 为学生个性的彰显、心灵的放飞营造良好的环境。

在传统的课堂阅读教学中, 教师的传授代替了学生的思维, 学生的“听话”掩盖了学生的“刁钻”。学生即使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也很难有机会说。他们不是没有表达的欲望, 而是欲望被隐藏在教师看似流畅、从容的课堂之中。因此, 教师要善做一个“构建”者, 构建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环境,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思考、交流、表达, 使课堂教学成为多边交流、多向流动的过程。教师要善做一个“鼓动”者, 热情鼓励学生敢于说、敢为人先、标新立异、发表自己的见解, 让他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教师还要善做一个“引导”者, 认真倾听学生的“芸芸众声”, 善于觉察他们独特新颖的视觉, 捕捉有价值的问题。再为学生搭建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 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让他们相互切磋、相互启发, 在“仁者”、“智者”的交流碰撞中悟出“真谛”!

惟有这样, 学生的个性才会得到充分的彰显。

二、关注与重视人的发展性

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 让教师做学习型教师, 为个性化阅读教学提供保障。而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 我更有理由认为:教师本身必须是“个性化”的。我们必须有深厚的底蕴, 有深刻的思想, 能不断地给学生带来新的观点、新的理念以及新的思考;教师自身的文本解读也应该是“个性化”的。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展示自己的个性化阅读体验, 或以敏锐的洞察力, 或以渊博的学识, 或以独特的见解, 或以丰富的感情, 或以乐观的天性, 或以幽默的语言, 形成自己鲜明的教学风格、教育思想和理念, 为个性化语文阅读教学找到注脚。

原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明确指出:“只有当教师给学生带来思考, 在思考中表现自己, 用思考来指挥学生, 用思考来使学生折服和钦佩的时候, 他才能成为年轻的心灵的征服者、教育者和指导者。”而当他成为了“年轻的心灵的征服者、教育者和指导者”之时, 学生对他的景仰与信赖会使他更接近一个“艺术家”。因为教师不是一个仅以追求教学方法与技巧为主的“教书匠”, 更不是一个教参话语的复制者, 也不是作者作品与学生之间的“二转手”或“中介人”。

语文教师应是一个艺术家, 他始终要有一种独特的“语文味道”, “以情语文”。精心构建每一堂课, 给学生以学习语文是享乐的感受, 激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张起他们个性化阅读的风帆。再赋以自己的个性化阅读体验, 找到阅读的突破口, 让自己感动, 让学生感动, 共同开创出个性化阅读的广阔、深远前景。

三、实施个性化的课堂阅读教学

在阅读教学中, 不同的阅读主体, 其理解、分析、体验、感悟的能力是不同的, 在理解和接受文本意义时也是不同的。而且,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逐步成熟的时期, 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和社会认识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他们不是教师了无生气的产品, 而是朝气蓬勃、具有无限活力与独特个性的青年, 不会满足于做个被动的、忠实的听众, 而是渴望积极参与、自我实现。这就为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个性化阅读教学提供了现实的基础。语文教学应以唤醒学生生命的灵智和求知欲为使命, 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 构建发展学生主体性的课堂导学模式, 达成教学的内在和谐, 使学生的语文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1. 重视学生对文本的个性体验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 学生阅读文本的时间不多, 对文本缺乏真切深入的体验;有的教师对文本阅读的作用认识不足, 或远离文本、架空分析, 或漠视文本, 做大量练习, 使学生如坠云雾, 盲目接受。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 就这样在对文本的冷落和疏离中, 忽视了文本对个性发展的积极作用, 走进了文本教学的误区。没有学生对文本的真正参与、真情体验、真切感悟, 也就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活动。这对语文阅读教学来说是釜底抽薪, 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个性发展更是致命一击。

新教材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 所选的文章都是文学宝库中的精品, 蕴含着丰富的美的因子。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把学生带到教参那里, 而是要把学生引导到文本中去, 让他们反复阅读、揣摩、体味、理解, 充分感受文本的情感, 从中接受熏陶、感染。同时, 教师要以平等合作的态度对待学生的每一个问题和观点, 激发学生多方位地思考问题, 积极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观点, 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良性循环。

2. 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个性化的阅读教学中, 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指导学生当好学习的主体, 不把学生当作自己的配角。教学过程中应坚持“扶”“放”结合、循序渐进等原则, 为学生创设最佳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在课堂预设时, 教师不仅要设计自己的教学活动 (讲授内容、提问设计、板书内容、作业要求等) , 更要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从学生认知能力、思维速度、学习态度、情感状态和阅读材料入手, 选择适合于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在课堂上, 教师应给学生读书的时空, 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 采取多种形式, 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读中发现, 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分析题目、寻找规律, 鼓励班级开展研讨, 并注重讨论的实效性。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主导作用很重要, 有了教师良好的启发和引导, 学生才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以学习主人的身份, 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真正地发展和完善个性, 提高自我。

四、加强个性化的课外阅读教学

新课标强调, 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阅读, 对于学生扩大学习空间、拓宽知识面、发展个性特长、培养独立创造能力, 具有课内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 主动参与, 自觉探究。而现在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普遍存在危机:阅读量很少, 而且有些课外读物的负面影响很大;阅读随意性强, 一般只关注情节, 走马观花, 方法不当, 效率低下, 缺乏深层的理解与归纳。语文教师应对这种阅读危机引起足够的重视, 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与指导。

高中语文的个性化教学 篇11

【关键词】高中语文 个性化阅读 教学

将个性化阅读教学引入高中语文课堂,这可以让学生在文章的学习中更加轻松愉快,并且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要加强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的融入,让学生对于阅读教学的投入热情更充分。这样学生对于文章的学习才会更加积极主动,也更容易领会到文章的内涵和情感表达。

一、鼓励学生对于文章的个性化理解

个性化阅读有各种体现形式,结合不同的文本类型可以采取的教学切入方式也会存在差异。首先,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对于文章展开个性化的理解,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要鼓励大家就文章表达自己真实的理解与感受。阅读教学和其他范畴的知识教学有所差异,对于文章的理解本来就个性化较强,同样的文章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层面进行解读。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一定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要鼓励学生有更多创造性的文本理解与剖析,并且在课堂上真实表达自己的各种想法感受。这不仅充分体现了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内核,这也会给学生营造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会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阅读过程的乐趣。

比如,讲解《江南的冬景》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自由阅读,同时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作者笔下的“江南”是指哪些地方?(2)将描写江南美景的段落画出来,并给不同的画面拟一个标题。(3)作者笔下的江南冬景有什么样的特征?(4)通过描写江南的冬景,作者想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感情?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角度来思考这些问题,在解答时也可以表达各种个性化的观点。这样的教学引导方式会让学生迅速融入课堂,融入文字中,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凝聚力。

二、师生间进行有效的对话与碰撞

个性化阅读教学同样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开放性上,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和学生进行更多有效的交互对话,可以在碰撞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活跃。对于有的文本的讲解过程,教师要善于透过对于学生的引导启发来慢慢将学生引入文章中,让学生能够逐渐读懂文章,并且有效的把握文意。这样的教学形式将会发挥更加显著的教学效果,能够让学生更迅速的把握文章的内核,并且能够在文本分析时有更多的个性化表达。

比如,讲解《边城》这篇课文的时候,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学生了解到了故事的梗概。当学生基本掌握了故事梗概之后,教师可以和学生展开交流互动。教师可以问学生:在这个故事中蕴藏着几种感情?这些感情分别是什么?有的学生会说是爱情,有的会说是亲情,还有的会说友情……从学生不同的答案中我们可以看出每一位学生对文本做出了个性的反应,以及学生解读文本的创造性。教师要多展开这种对于学生的有效启发,透过引导的过程来促进学生更充分的融入到文章中,并且加强学生在阅读中的文本体验。

三、让学生有更多个性表达的空间

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不断增强,对于文章的体验能力的一点点加深,教师可以慢慢在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有更多个性化的表达,让学生能够在阅读中有更多的独立思考。阅读教学其实是一个激发学生思维的过程,透过阅读文本来一点点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感受到文章所要传达的深层次含义,这才是阅读教学应当实现的内在目标,这也是个性化教学模式下可以达成的一个目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不断深入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阅读中以及在文本的剖析中有更多的个性化表达,这样才能够丰富学生在阅读课堂上的有益收获。

高中语文的个性化教学 篇12

一、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导入需要巧妙的切入点

在个性化阅读课堂中,文本的切入点是个性化阅读有效性的突破口,是高效完成教学目标的最佳捷径。因此,寻找巧妙的切入点是创设导入环节的着眼点。

教学同一篇课文,可以从不同的地方切入,但教学效果却大不一样。笔者曾听过三位教师执教的赛教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甲引导学生给全文分段落,以理清文章的结构作为突破口;乙根据课文注释,简介《水浒传》的经典内容,点评其中的精彩刻画;丙则抓住标题中“风雪”一词切入,让学生思考完整回目“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教学效果反馈比较:第一种切入,学生对新课文(长文名著且节选)未做深入理解,如此不易诱发其深入学习的兴趣,难以激发学生继续探究课文的热情。第二种切入,执教者似乎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然而学生对于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了解泛泛,兴致寥寥,如此切入很难把学生牵引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深刻内涵这一教学主旨上来。而第三种突破,我们就可以看出它的优势。其优势如下:

1. 以学生学习文本为中心,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系古典名著节选。教师以对标题中“风雪“理解的切入,可以最大化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以此诱发学生的探究欲,实现以学生学习文本为中心的个性化阅读。

2. 以教学重点为主要导向,旨在创建高效课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教学重点应该是“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从而认识封建社会里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教师以对标题中“风雪”理解的切入,通过引导学生对“风雪”动词性的理解:“风雪”可以理解为“愤怒地雪耻”,“雪”本有动词的义项,含“洗刷”之意。如此,学生就可以初步把握到林冲由逆来顺受到奋起反抗的性格变化。

3. 以研读文本为主要核心,不游离文本,不脱离文本。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风雪”既是故事发生的重要线索,也是文中主要刻画的自然环境,同时“风雪”恶劣的自然气候暗喻黑暗的社会政治。教师以对标题中“风雪“理解的切入,可以让学生初步把握到文本中人物所遭受的险恶境遇,进而理解文本中“官逼民反”“逼上梁山”的主旨。事实证明,任何个性化阅读都必须建立在文本之上,游离文本,甚至脱离文本,无异于空中楼阁,画饼充饥。

切入点的选择,必须依据学生学习文本为中心;必须整体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必须以研读文本为主要核心。这样,才能把学生引入教学情境,使他们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与情感。

二、个性化阅读过程是整体阅读文本的过程,不是“碎片化阅读”的过程

个性化阅读倡导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独特的情感经历生活经验,自由地联想尽情地想象品味探究,从而达到不同层面多元化的解读。但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常常出现“用自己的方式朗读课文,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用自己的感情体会课文,你想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如此,造成学生杂乱无章的碎片式阅读,进而产生学生误读错读文本的现象,违背了我们倡导个性化阅读的初衷。

“整体阅读”,既不是学生解读文本时答案的统一性,也不是集体赏析文本时所思所想的一致性。此处的“整体阅读”是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学生对文本探究所具备的整体问题意识。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最大限度的整体阅读呢?执教者在预设教学生成时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1. 问题的设计必须兼顾文本内容与单元目标的整体性。我们都知道教学问题的设计依据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而生成,而难点重点是建立在单元目标之上的。所以个性化阅读的教学问题设计,必须兼顾文本内容与单元目标的整体性。

以《祝福》为例,其目标之一是“欣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注意人物的成长变化、人物性格的形成”。于此,教师可以把文本探究环节放在解读祥林嫂的“眼睛”上,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祥林嫂“眼睛”变化的文字,并要求学生透过“眼睛”的变化体会“人物形象的变化、心理的变化、人生的遭遇”这三个层面的内涵,从而达到了解读文本与完成单元目标的整体性。

2. 问题的导向必须重视文本教学与课程标准的统一化。“课程标准”是个大方向,是语文教学的准则。要想提高学生独立的个性化阅读的能力,就需要按照《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以《兰亭集序》为例,基于课标“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考虑,《兰亭集序》不只是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更重要的是借此来抒发作者个人的感慨和志趣。因此,在品读探究时要从整体上感知文本,深入体会文本中的“乐———痛———悲”情感变化。

3. 教学生成、文本阅读与技能运用的三合为一。“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学习的最高目标在于运用。虽然我们执教者不可能全面掌控个性化阅读中的教学生成,但是我们可以尽可能地做到动态生成、文本阅读与技能运用的三合为一。

以王勃的《滕王阁序》为例,在课文中有一句:“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是文本中最富有思想意义的警语。笔者曾尝试以此为切入点,贯穿了听说读写训练的全过程。“读”即是让学生对此句熟读成诵,积累语言精华。“写”依据自己的感想,及之前学过的相似名言警句,写一段关于“穷且益坚”的作文。“说”即是各小组将组员在作文中举例的名人事例汇集,进行小组式的演讲比赛。

三、个性化阅读教学拒绝课堂活动的表面化

例如有的教师在执教《孔雀东南飞》时,让学生改编文本,以新编的形式演课本剧。在学生演《孔雀东南飞新编》中,文白夹杂的对白和对文中爱情观的扭曲误读,引得学生哄堂大笑。这时教师没有正确因势利导,还示范表演。如此“为活动而活动”的“个性化阅读”,干扰了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完全扭曲了个性化阅读的宗旨。

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须注意以下三点:

1. 活动的特征必须以学生学习语文为核心。“以学生学习语文为核心”,既不能等同于“以学生为核心”,也不能异化为“以学习语文为核心”。“以学生为核心”的课堂活动会背离语文课程标准,从而丧失了语文课程的特点;“以学习语文为核心”的课堂活动,会违背新课改及个性化阅读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宗旨。

例如在执教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一)》时,笔者在导入环节,请学生分小组竞赛:比比哪一组积累的古今中外关于秋天的语句最多。这一环节设计,既可以让学生积累秋天景物描写的优美语句,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这首关于秋天的唐诗的兴趣,还可以在无形中让学生比较《秋兴八首(其一)》,与之前所学的秋天课文在感情基调方面有何不同。

2. 活动的准则必须是源自文本、立足文本、回归文本。语文课堂开展活动是为了学生更有效地理解文本的结构、品析文本的艺术特点、拓展文本的知识,所以个性化阅读的课堂活动不能脱离文本而展开。

例如在执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第二课时中,笔者立足文本,选取张纪中导演的《水浒传》相关视频片段导入,然后请学生找出视频的情节与课文的情节之差异,加强对文本的梳理,从而达到源自文本、探究文本的教学目的。最后请学生们说明视频的情节与课文的情节不同的缘由及看法,于此顺理成章地回归到文本阅读中。

3. 活动旨在建构高效的语文课堂,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素养。例如我校语文组坚持开展的“课前五分钟”活动,旨在通过“今日时事”、“我来推荐”、“每日一词”等活动,作为常规课堂教学环节的“热身”。这样的活动既可以使学生“说”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和提升;又可以使学生获得表达的自信,大大促进了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四、个性化阅读教学必须杜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弱化、边缘化。

个性化阅读教学强调“学生本位”,但不是将教师弱化,甚至边缘化。教师关注学生的解读文本时,一定要建立在教师自身有效优质的解读上。关注个性化的“学”,必然先关注个性化的“教”。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师生二者之间应始终保持动态的平衡,在平衡中完成教学目标。执教者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扮演好以下四个角色:

1. 做一个清醒的引领者。自从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是引领者”这一口号,已经深入每一个一线教师的心中,但是有些教师还是没有明了“引领”的含义。在个性化教学过程中,“文本的教学目标”就应该是我们这些引领者依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高考考试大纲》、教材单元目标、学情四合一清醒清晰清楚地制定出来的。独此一家,别无分店,否则就是教学失误。

2. 做架设学生与专家的桥梁。每一个行业都离不开专家的专业引领和评判标准。教育专家就是拿着高考指挥棒的魔术师,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不能忽视他们所指定的相关标准(例如课程标准),不能无视他们所编著的教材用意(例如单元目标)。教师应该用专业素养架设一座沟通专家与学生两者的桥梁,让学生在高考独木桥中顺利通过,更让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提高审美情趣,学会运用我们的语言文字。

3. 做一个理想的(解)读者。鉴于语文教材的特殊性与语文科目的功能性,笔者更乐意把我们一线教师看作是“读者”,而非“解读者”。我们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文学艺术的整体,是不可分的,更是不能肢解的。教师应该是一个理想的读者,引领学生品读赏析含蓄隽永的古典诗词语言。

4. 做语言文字乐园的坚守者。当今社会人心浮躁,信息膨胀,我们语文教师应坚守这一方净土、这一片乐园,坚信只要有人类的存在,就会有文学的出现;只要有文学的生成,就少不了语言文字的灵动闪现。从我们登上讲台的那一天起,我们就已然成为中华民族语言文字乐园的坚守者。

综上所述,我们在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应该要向维特根斯坦学习,学习他“贴着文字步行,不在云端跳舞”。

摘要:本文以一些片段教学为例,提出在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的四点思考,并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教学切入点,课堂活动,师生定位

参考文献

[1]陈旭远.新课程新理念[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编辑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上一篇: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下一篇:测量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