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中的美感教学(共9篇)
高中语文中的美感教学 篇1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开展美感教学, 有助于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强化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使其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有利于学生把握文本构架, 体会文本的形式美, 感受文本语言美, 领悟文本意境美;有助于培养学生想象思维, 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使其获得情操陶冶, 情感熏陶, 进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分析人物形象, 体会文本情感美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 选入的文章多为优质文学作品。在每篇课文中, 其字里行间蕴涵着丰富多彩的情感, 有着形象逼真、多元化的人物形象, 给人以思考, 给人以美的感受。因此,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注意剖析文本情感, 以自己的感知与丰富的想象思维在头脑中形成生动、真实的人物形象, 然后指导学生借助想象与联想来细细品味课文中的人物特点, 发掘人物形象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与文本产生思想共鸣, 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其次,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对人物的细节描写, 以小见大, 由细节突显浓浓的情感, 使学生体会细节描写对情感表达的重要作用。
如在教学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捕捉典型, 通过分析细节描写来感受母爱的深沉。在写作中, 利用几件事情来体现人物, 这是惯用的写作手法。而本文作者并未选择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件”来描写母亲, 而是捕捉一些生活典型, 利用细节描写来反映出母亲那深沉的爱。如在文章第二节中, 主要表述了史铁生缅怀已过世的母亲以及对自己当时未能及早感悟母爱的深深忏悔。在这一节中, 虽然作者主要着墨在忏悔与反思上, 对母亲进行直接刻画的语言较少, 然而在寥寥数语中依旧可找出与母亲有关的细节描写, 蕴含着浓浓深情。譬如: (1) “每次我要动身时, 她便无言地帮我准备, 帮助我上了轮椅车, 看着我摇车拐出小院。” (2) “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 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去, 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 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 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 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虽然对母亲的直接刻画着墨不多, 但这些典型细节将一位母亲对儿子的担忧以及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再如“曾有过好多回, 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 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 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 她就悄悄转身回去, 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其中“悄悄转身”体现了母亲对儿子的呵护是不露声色的, 她关爱儿子却又不让儿子发现。这让我们充分体会到母爱的深沉与蕴藉。通过这些细节描写, 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沉的愧疚以及无尽的追思。这样, 通过分析典型, 使一位伟大无私的母亲鲜活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让我们感受到文本的浓浓情感。
二、抓住文章布局, 体悟文本形式美
在一篇优秀之作中, 谋篇布局是尤为重要的。对于一篇文章而言, 其构成材料是多方面的, 但若想巧妙构思成文, 实现文章结构的流畅生动、和谐统一, 则需下一番功夫。在语文学习中, 若学生把握了这些方面, 那么对增强学生阅读与写作水平有着极大的帮助。一般而言, 语文写作包含三部曲, 即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和精雕细琢。其中, 谋篇布局就是审题与选材, 把握文本组织结构, 提前构思各段落与各环节。因此,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感知篇章结构, 树立全局观念, 学会品味文本结构与形式之美, 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提升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
如《十八岁和其他》, 本文结构严密, 首尾呼应。文章开头与结尾在内容方面基本一致, 其感情基础也一样, 均是回忆对儿子的爱, 都是感叹着儿子成长之快, 因而首尾照应。其次, 文章的大标题是“十八岁和其他”, 而其小标题则分别为十八岁 (开头:儿子十八岁时的感受) ——两代人的矛盾 (期待做一对朋友父子) ——读书的苦乐 (鼓励儿子读好书) ——青春 (结尾:希望儿子做一只鹰) 。这几个小标题相整合则是大标题内容, 因而标题与文章内容相照应, 把握了这些文本结构, 语篇脉络则清晰可见。再如《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梁实秋) , 在课文开头, 作者是要赞扬国文老师, 而由第二小节起, 作者则连用四个小节, 描写了国文老师的绰号, 怪异的相貌、狰狞的凶笑以及不良习惯等, 如“鼻尖有一些红, 像酒糟的, 鼻孔里常常藏着两桶清水鼻涕, 他用手背一抹……”。乍一看, 感觉所描绘的人物不仅丑陋, 还邋遢可笑。但这些看似贬损的笔墨描写却并没有恶意, 实际上, 作者借助这些具有个性化特点的描述展现了国文老师的可爱和有趣, 与下文写国文老师的爱生、敬业、认真形成了表与里的一种反向衬托, 由外在丑衬托出内在美。这也是文章的结构特色——欲扬先抑。这样, 通过抓住文章篇章布局, 既可以梳理文本脉络, 也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 更为学生写作提供借鉴。
此外, 教师还可引导学生细品文本语言, 体悟语言之美, 感受文本意境之美。在文学作品中, 其美往往蕴含在文本的意境之中, 蕴含于艺术形象给读者留出的审美空间之中。因此,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挥丰富想象, 体会文本语言所描绘的意境美, 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力。如《荷塘月色》一文, 本文既写荷塘也写月色, 月色为荷塘上的月色, 而荷塘为月光下的荷塘。这样巧妙地把月色描写与荷塘描写相结合, 利用优美动人、隽永清新、准确精练的语言, 突显了幽静、朦胧、幽雅的物境之美。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开展美感教学, 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分析人物形象, 体会文本情感美。抓住文章布局, 体悟文本形式美。
关键词:美感教学,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高中语文中的美感教学 篇2
湛江太平第三初级中学
陈明荣
从教多年的我,深刻地体会到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兴趣诱发、视野的开拓、重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一向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感的培养,是对学生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需要。语文教学不能脱离人,不能脱离对人的教育与感化。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美感培养是非常必要的。阅读教学中的美感培养是对以往以字、词、句、章为中心的呆板的教学模式的突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只有坚持系统论的原则 才能完成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一个不知美为何物的人,一个没有美感的人,他的情感是不健全的。
那究竟我们所说的美感是什么呢?美感是人在对外界事物的美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肯定、满意、愉悦、爱慕的情感。语文课是一门审美内容丰富多彩的课,学生面对语文课文,不仅仅是一大堆语言文字,而且是面对美、面对美的生活、面对美的精神,因此,认识语文教育必须超越实用主义的局限,从精神的开拓,从人的发展的高度去把握,才能领会语文所包蕴的丰富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美感的培养与引导势在必行。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谈谈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美感的培养。
一、美感培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也很重视孩子审美能力的培养,大多借助旅游去感知大自然的美丽,清新,了解风土人情,开拓孩子们的视野。或者学习各种艺术门类的学习班,如音乐、美术、舞蹈、书法等等,陶冶孩子们的情操,培养孩子们的艺术修养,艺术的鉴赏水平和能力。同样,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也是培养学生美感的一条途径。美感是人在感受事物的一种特殊心理现象。近代中国提倡美育的第一人梁启超就提出了美育的重要性。被誉为“美育之父”的席勒说:“如果要把人变为理性的人,唯一的途径就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对学生进行美的事物、美的榜样的诱导、启迪,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培养他们美好的品质和崇高的情操是现代教育的首要目标。中学生的思想基础、学习基础相对较薄弱,而他们恰恰需要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审美素养,这种素养的形成过程是长期而艰苦的,需要各方面的努力。语文学科在其中就担负着重要的任务,其美育特点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学习课文中人物的崇高品质,让他们在情感和思想上都得以熏陶,以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初步具备在实践中创造美的能力。
语文是各门课程中占时最多、美的内容最丰富的一门课程。“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基本教学理念之一。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苏霍母林斯基说:“美育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灵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
语文课是一堂最具有浓郁的美育特色的课。文章不是无情物,任何体裁的文章都含有感情,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衣以入情。”作者在写文章时,在自己情感的带动下,手中的文字如同长了灵魂一般,知情知理,善解人意,把读者深深地打动,一发不可收拾。说来也怪,“感情”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可却成为联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借助于课文把学生的感情调动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和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在诱发学生的情感中我抓住文中的词语、句子、对话、事情发展,用作者的感情去感动学生的心,达到心灵相吸。
二、如何在语文教学阅读中进行美感的培养
(一)在教学过程中着重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达到培养学生美的情感
阅读兴趣的培养要求在具体的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经常不断到设法激起学生的阅读需要,让学生通过具体的阅读实践,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普列汉诺夫说:“美则凭直感 的能力而被认识。”文学艺术作品是人类的一种特殊创造。它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的,所以它本身便具有美的特性。在学习鉴赏活动中,当我们感受到某种美的事物、事物美的言行、美 1 的情操时,就会产生一种兴奋、愉悦和满足,进而激起我们向往和追求美好生活、培养高尚情操的理想和愿望。而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把教材中的美感展现在学生面前,启发他们去追求美、创造美。《观舞记》是当代散文中以生动优美的语言来写视觉形象的绝妙佳作。印度舞蹈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用语言表现这种舞台艺术是很困难的,需要高超的语言技巧。冰心用她细腻的笔触、精妙的语言、丰富的想象,运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卡拉玛姐妹舞蹈的精妙,使我们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从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不仅是因为它感情强烈,意境深邃,内涵丰富,还因为它在形式上富有音乐美。通过朗读让学生领略其内在的韵律,显现出它的音乐性。让学生在“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之中,理解美好的事物,接受美,并奋发努力创造美。
语文阅读教学中对朗诵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直觉美的方法之一。比如朗诵《钱塘湖春行》,在教师的指导下凭着学生自己的理解,去朗读出含蕴于字里行间的深切的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的喜悦心情,读出诗的从崇高美,学生的情感会完全沉浸于诗的深幽的境界之中。教师适时适度的角色化表演,形象而具有整体性的板书、直观生动的画图,也能激起学生的审美直觉,并且经过学生生活经验的参与,会使学生创造出更深刻的意境。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情景,激发审美情感
心理研究显示,美的事物往往能引起审美主体的强烈审美愉悦,而作为文质兼美的典范性文章,通常也能激发学生获得审美的心理期待,正是教师实施美育的最佳契机。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应采取有效的方法,创设课文需要的情境,将审美期待这种内在的情境外化为审美注意。
⑴充满激情的语言渲染。
作为语文教师应是语言应用的典范。语文教师规范、简洁、幽默、严密且富有情感的语言,是“粘”住学生的最好手段。如果教师的语言真正做到了规范、简洁、幽默、严密且富有情感,那么学生就会情绪高涨,心潮澎湃,激起一种强烈的求知欲。规范的语言使课堂产生良好的学习气氛;简洁的语言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的印象;幽默的语言使学生造成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严密的语言会使学生富有逻辑思维;富有情感的语言可以减少师生间的角色差异。例如教《济南的冬天》时,为了创设情境,可以设计这样的导入语:“现在是初冬季节,一提到冬天,大家也许马上联想到一幅白雪皑皑冰清玉洁的图画,也许会想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佳句。可是在我国1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却有一个地方,它的冬天温暖如春,给人一种温情脉脉的感觉,下面,让我们随着老舍先生,到济南城去走一走,看一看它的冬天是怎样的一幅图景。”事实证明充满感情色彩的语言,易于拨动学生的心弦,易于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从而化为学生的内在动力。
⑵借助媒体创设美的情境。
媒体是语文教学直观的教学手段。通过媒体,能将语文教材内容、结构、写法、语言等方面复杂、抽象、潜隐的问题,清晰、明确、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既便于教师处理教材,组织教学,又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记忆和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在教《最后的一课》时,再现当时的情景,使学生加深印象。
(三)吟咏诵读,美在感受。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也是审美传情的极好手段。叶圣陶先生称之为“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昻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委婉,诸如此类。把文章的神情理趣,通过声调、语气传达出来,让学生耳与心谋,得到深切的了解。不知不觉地,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叶老所描述的这种境界,就是通过吟咏诵读所达到的审美境界。教师的感情倾向对学生的内心体验,情感诱发有直接的影响作用,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范读、导读,让学生把真情实感倾注于课文中,进入情融融、意切切的情感熏陶中,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感情共鸣,这种以读激情、融情入文的方法,能激起感情的浪花,从而在教材内容的感召下,引起文体意 2 识的觉醒,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教育。如教《琵琶行》一文,教师可通过刻意突出诗歌的节奏以及富有艺术性、音乐性的演奏技巧的范读,来传达出作者对琵琶女的深切同情及自我身世的感慨,使学生受到音乐美感情美的感染,体会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悲惨际遇,情感迅速融入诗的意境中。又如教《回忆我的母亲》,教师可通过平和温情的朗读,使学生从平实的叙述、诚实的报答、深切的思念中,感受到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形象。这种“以读激情、融情入文”的方法,体现了少一点进解,多点感情朗读的情感审美教育的优势,即在阅读教学中强调情感熏陶,强调情感因素的教化作用。另外,教师还要注意必要的指导,使学生掌握朗读的方法和技巧,懂得重音、停顿、速度、语调等要领,并在反复吟诵中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的艺术效果。
(四)细嚼课文,美在品味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学最要紧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领会那话中的话,字里行间的话。因此,要充分体会文章的美感,还要咬文嚼字,把储蓄在话里的意思和情趣都体会出来。要从文艺修辞的角度,指导学生体会文章的遣词造句,注意其修辞的美妙动人之处,深刻感知作品所表达的丰富内涵,注意其形象感、情趣感、意蕴感,引导学生从形象入手,借助联想和想象,再现作品的意境,感受其意境美,要引导学生抓住“文眼”(或诗眼),挖出其深刻的内涵,感受其意蕴美,例如朱自清的散文《春》,一开头就写道:“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为了让学生充分品味这一句的美妙之处,我将这句改成:“盼望着的东风来了,春天来了。”让学生比较哪一句写得好。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当然是原句写得好,原文用了反复、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了人们急切盼望春天来临的思想感情,又把春天拟人化了,使人把春天想象成一个春的使者”。通过两相比较,原文的美妙之处,就被品味出来了。又如《茶花赋》中对茶花的描写:“每朵花都像一团烧得正旺火焰”,“时时望见竹篙茅屋旁边会闪出一枝猩红的花来”,“红彤彤的一大片,简直就是一段彩云落到湖岸上”。这些描写能帮助学生具体感受作者所描绘的事物,在学生脑海中留下鲜明的印象。又如在结尾处从童子面茶花的含露乍开,写到花的生机勃勃,笑脸鲜红的儿童,再写到童子面茶花,这茶花正可以象征无限的生命和真挚爱国之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浓郁的诗意。细细品味这诗一般的语言,会使学生陶醉在美的享受之中。由于语文阅读教学内容十分丰富广泛,所以我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类型的文章,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1、写人写事文章的美感培养
中学生正处在品德形成阶段,是非善恶的鉴别能力还是有限的。语文教学中可以对学生进行美德教育。初中课文中诸多古今中外、各行各业的优秀人物表现出来的行为美就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优秀人物品格能使学生心灵产生感应,情操获得陶冶,心智受到启迪,思想实现升华。通过他们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剖析他们的内心世界,挖掘他们身上所具有的高尚品质和可贵精神,是语言教学审美渗透的首要内容。如杰出的爱国科学家钱学森;不畏艰难、机智勇敢、奋不顾身的革命先驱;不畏强暴,热爱劳动人民,关怀进步青年的鲁迅;所有这些人物的高尚情操,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在教学《我的信念》、《最后一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些课文时,课前,我布置了学生查资料、收集图片等,而我就从别的媒体上扫描、剪辑与课文有关的图片、图像,调集声、光、色等现代科技手段,融音乐、声响和画外音为一体,适当地再配以文字说明,营造出特殊的课堂气氛,强烈渲染、烘托出主体形象,从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唤起学生对相关背景知识的回忆,使文中人物的品德感动人,信念鼓舞人、理想教诲人,心灵震撼人。这样,课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精神品德的概括提炼就水到渠成。
2、描写自然景色文章的美感培养
“自然美,就是现实生活中自然物的美”。大自然的美是千姿百态的,中学语文课本中许多文章从不同角度对大自然美丽的自然风光作了深刻细腻的描述,无不显现出大自然山河的锦秀。如《济南的冬天》中冬天的美丽景色;《威尼斯的小艇》中特有的威尼斯水上城市风光;《春》中大地回春、生机勃发的景象;《索溪峪的野》中的山野、水野、人也野等等,而这些美好的景物,绝大部分学生不曾真实领略观赏过,单凭读和想是很难理解的。因此,在 3 语文阅读教学中凭借多媒体的功能,通过优美风景的录像、录音,再现课文景物,使学生真切感受大自然的美。这样学生通过形象的景物,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文章内容,同时,也受到自然美的熏陶。
3、古诗文鉴赏的美感培养
古诗文教学注重背诵,在背诵中体会诗歌含义。在编入中学语文教材的古诗,以极简炼、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深挚的情感,千百年来脍炙人口。诗中的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我在教学中体会到,引导学生从古诗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古诗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
古诗的语言极为精炼。仅仅通过接触语言来学习古诗,儿童对古诗画面美的理解就会是笼统的、模糊的。我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通过作画,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画意,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画面美。如在教学《天净沙
秋思》一诗时,我将一幅黄昏的秋思图用简笔画勾勒出来,展现在学生面前,在观察图画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理解诗句。诗画结合,一个高瘦、无奈的游人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就活起来了。如《望庐山瀑布》一诗的教学,师生分三步读诗作画。第一步,我在解题时,边讲边画出诗人李白仰望瀑布的简笔画,让学生一开始就进入诗境,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形象。第二步,读完第一、第二句诗后,我让学生想象诗的意境,添画“香炉峰”、“生紫烟”、“瀑布挂前川”,突出瀑布的背景美。第三步,读三、四句诗后,为了突出“飞流直下”的气势,我在学生画的瀑布上用粉笔横着由上往下添上有力的几笔,让学生感受瀑布的动态美。
如在教学《观沧海》这首古诗时,我先剪辑了一段有关汉末战乱的录像,再配以背景介绍,学生边看边听,好像一下子回到了公元207年,进入到当时的情境中。再出示曹操本人的图片,附上作者简介的滚动文字,学生就会比纯粹的看书更感兴趣。诗歌教学主要是能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熟读背诵诗歌。所以我在学生朗诵时配上音乐,屏幕上的诗句随着朗读的节奏颜色发生变化。律诗的吟诵很讲究顿挫,我又在关键字上做上不同的符号,提醒学生注意顿挫和重读。伴着流畅的音乐,学生们跟着节奏的朗读出奇的好。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再调皮的学生也总能做到全神贯注,生怕错过了哪个美丽的镜头。到课快结束的时候,连平时最胆小、最怕背诵的一个学生也怯怯地举起了手,要求配上音乐进行背诵。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启发学生体验美和感受美的过程。
(五)训练想象,美在创造
对美的自由延伸极为重要,联想是由当前所感知的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而想象则是在联想的基础上改造,加工记忆表象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联想和想象是艺术的翅膀。借助它作者就能沉浮想联翩。“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创造出生动的形象和感人的意境。像范仲淹从未到过岳阳楼,却写出了千古绝唱的《岳阳楼记》。《浪淘沙•白戴河》的词人毛泽东面对眼前的“大雨、幽燕、白浪”,却联想到岛外汪洋中一片茫茫不见踪影的渔船,想象到千多年前的魏武帝曹操,在此策马扬鞭,东临碣石时写下的“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的恢宏诗句。给全诗提供了无限的时空想象,丰富了诗的意境。中学语文课荟萃的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教师在教学中要使这些作品的语言文字不成为“死板的符号”。就要启迪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联想和想象,通过联想和想象,学生就能体会到作者的写作情感,把握作品的写作格调,理解作品的思想主题,受到作品中审美形象的感染和意境的熏陶。如教《荷塘月色》一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大量新鲜的比喻,进行再造想象,如抓住“舞女的裙”“零星地点缀的白花”“月光如流水”“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像笼着轻纱的梦”“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等句了。以及关于蝉声、蛙声的描写进行品析,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将这些景物连缀起来,在脑海中呈现出一幅素淡朦胧的荷塘月夜图,然后,再指导学生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细细品味,体会作者所创设的情境中,与作者共振共鸣。中学生阅历浅,知识少,对阅读思想性,艺术性较强的文学作品,教师一定要精心指导和点拔,要充分调动学生平时积累的知识和生活进行自由联想和想象,使学生从无 4 声无色的文字中听到,看到有声有色的形象,有血有肉的人物,仿佛身临其境,不然就是“美”在眼前也发现不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念了半天也领悟不到那种塞外风光的意境。此外,对美的想象和延伸能力的培养,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想象的作文来训练。如写一段话,放一段录象,然后让学生把内容补充完整,或利用诗句进行想象,写景状物,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诗句,或布置一些科幻作文,如《假如我是„„》、《22世纪的中国》等,让学生驰骋想象,展示自己的才华。
对于美的品味,由于个体间的差异,在欣赏同一作品时,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对于同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了看见缠绵,革命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事„„对于中学生文学欣赏的多样性,教师不应遏制,而要因势利导地教育学生认识作品中的“精华”与“糟粕”,去粗存精,去伪存真,自觉地欣赏作品中的自然美、真实美、高尚美,而不是那种庸俗的,不健康的,低级趣味的东西。
总之,学生通过课堂审美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能感受到美好,领悟到含蓄,融情于境,呈现愉悦,这些都是还只停留在欣赏美的层次上,是不够的,还要通过比较、鉴别和深入思考,使审美主体进入审美对象所蕴藏的完整意蕴、理趣等深层次,并调动全部心智,尽可能地开发创新,才能过到自身更高更好的层面上,将审美活动推向更高级的阶段。这就是说,教师在培养学生欣赏能力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性格所必需的领悟性,目的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以美启真,以美扬善,以善治性,形成健康、全面人格之日的。
三、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审美素质
名师出高徒,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载体,教师的审美能力决定着学生的美感分界线。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了不可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教师虽然不是演员,但是他调动感情的功夫决不能逊于演员,否则他不很难感动学生并赢得学生的共鸣。“创造的热情和激情是主体创造动力机制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一个丧失热情和缺乏责任感的人,是不可能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投身于创造活动中去的。”
在心理学上,激情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积极的激情和消极的激情。积极的激情能鼓舞人、振奋人,催人向上,克服困难,成为正确行动的推动力。创造意识和创造精神强的教师,一般都富有激情,他们“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以他们自身的情感张扬,强烈地感受染学生的身心,激发他们的创造冲动。人文学科是这样,科学学科也不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对科学家和科学发现的无限崇敬之情,怎么能不让那些莘莘学童激动不已而矢志追随呢?
消极的激情会带来不良的后果,作为教师要有清醒的意识并及早设法控制,以免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譬如在教师当中常见的情绪低落,表现为愁眉不展、唉声叹气、悲观失望、缺乏生气、抑郁沮丧、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不愿与人交往、自悲自责等这种低于正常情感的激情,在心理学上叫做“情感减退”。再如情感的反映与相应的环境刺激和内心体验不符,表现为对能引起悲伤的不幸事件反而表现为喜悦或无所谓的样子,而对能引起喜悦的愉快事件反而痛哭流涕。这种激情表现,在心理学上被子称为“情感倒错”。不管是“情感减退”还是“情感倒错”,还是诸如此类其它方面的一些消极激情,都不利于教师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地开展,所以千万不可视为小事而掉以轻心!
从以上的所说的我们不难看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美感培养是不可忽视的,是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之一。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感的培养,需要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渗透,让学生通过听、说、读、看等形式去发现美、感受美、体验美和想象美;同时,也需要语文教师具有良好的审美素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美感的培养,要真正作到感性和理性的统一,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努力探究和潜心钻研。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感教学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美感教学初中生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30012
很多学生认为语文就是枯燥的文字,其实不然,语文的意义在于文字所描绘的美妙的意境。学生正是缺乏这种审美的能力,才会觉得语文索然无味。作为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去发现并感悟这种婉约而震撼的美感,在美感中学习语文。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体会到语文的美呢?怎样才能让课堂变得有吸引力呢?我认为应该建立以美感为关键的教学,让美感教育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作用,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可以大大提高学生感知美的能力。
一、指点学生感受文字描绘的意境,用心体会,变字为画
语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门艺术。大多语文课本中的教材选自名家名篇,作者以思想为画笔,文字为颜料,勾勒出一幅幅生动优美的画。作者将自己的情思融入这些画面中,教师若能将主要的描写提出来与学生共同分享,学生一定能感受到语文中的意境美。
名家朱自清所写的《荷塘月色》是一篇经典的写景抒情散文,读着这篇散文,仿佛置身于荷塘,与作者一同感受无边的荷塘月色。一幅清新的景象立即浮现在眼前:婀娜多姿的荷花,亭亭玉立的荷叶,月色朦胧,清香阵阵,那清香就像远处高楼上传来的渺茫的歌声似的。教师可抓住这篇文章中的景色描写与学生展开讨论。比如,都说“文章宜曲不宜直”,《荷塘月色》一文中,景物描写曲折有致,抒情叙事含蓄委婉,处处体现了曲折美。还有,作者在描写荷塘的时候采用了比喻、通感等修辞,令笔下景物妙曼多姿。另外,文中的意象选择追求完美,整个画面由多个意象组成,由上至下的各个空间都被涉及的意象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产生一种美感。各个画面汇聚在一起,形成一幅具有多种思想的整体画面,杂而不乱,和谐之美跃然纸上。
二、带领学生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悟其所感,产生共鸣
每篇文章中的主人公都不是随意编造出来的,他们是作者表达自己思想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作者为人物设计的简单的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都是有意义的。想要全面地了解作者所想表达的思想,就不能只是观察文字的表象,更重要的是带领学生剖析其内在本质。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准确深刻地分析,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读懂作品,感悟作者所赋予人物的丰富的思想内涵。
鲁迅先生所写的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是鲁迅对20世纪初自己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经历的回顾,重点叙述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通过对藤野先生独特的外貌描写和典型事例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文章开始用了白描的手法,初见藤野先生时,他黑黑瘦瘦,留着八字须,戴着眼镜,夹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声调缓慢而顿挫。一个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已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了。这是作者,也是我们读者对藤野先生的初步了解。接下来作者又举了几个事例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藤野先生的人格美。从藤野先生纠正学生解剖图这件事中,我们能看出他对学生严格要求、循循善诱、尊重科学的品质。从藤野先生了解裹脚,我们不难看出他认真求实的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作者通过几个特殊事件让我们更深地了解到藤野先生的正直为人,他真诚地关心着鲁迅,热情地帮助鲁迅,对待鲁迅没有丝毫的民族偏见。结合写作背景,我们也能看出鲁迅先生在表达对藤野先生的赞美的同时,还追述了自己弃医学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使作品更有深度,使藤野先生的形象更为感人,将藤野先生的人格美彰显得淋漓尽致。
三、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的语言用词,细细推敲,运用自如
有时两个词意思几乎相同,用在同一句话中表达的效果却相差甚远。这时我们就需要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地锤炼推敲和创造性地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
古人写诗十分讲究炼字,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原句是“春风又到江南岸”,后来改为“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把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动人景象表达出来了。由此可见,一字之差,呈现在眼前的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画面。教师可多举一些关于炼字的例子,让学生意识到炼字的重要性,感受语言美,并在自己的文章中自如运用。
高中语文教学需要美感与深度 篇4
先说缺乏美感。许多语文老师讲课, 在学生那里的反应是, 你不讲还好, 我自己读课文感觉很美, 你一讲, 大跌眼镜, 大煞风景, 甚至觉得恶心。我常常感到:如果课文是一个人的话, 他一定会把语文老师告上法庭, 罪名就是语文老师虐待课文, 经常对课文施以野蛮残酷的家庭暴力。语文老师要“讲”课文, 这就离不开“分析”。“分”和“析”从造字法看就是用刀、斧 (斤就是斧子) 将物体肢解。许多语文老师倒是“深明”祖先造字本意, 把课文“分析”得支离破碎, 断臂少腿, 血肉模糊。这样分析的结果是:课文本身的美荡然无存。在语文教学科学化理念指导下, 许多老师讲课文时重视科学分析, 但是忽视了审美沉醉。如果以纯粹的科学方法来分析文学课文, 就会使优美的文学作品带上工厂熔炉的烟火气, 会煞风景的。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白璧德曾担心对科学的过度崇拜会损害人文学科。同理, 对教学科学化的过度崇拜也会戕害语文教学的。语文教学科学化必须辅之以艺术化才能富有生命。看来, 语文教学应该回归审美了, 语文教学应该“回娘家”了, 审美是语文最亲切的“娘家”。回归审美, 是对当下语文教学的一种矫正。回归审美, 首先要求语文老师的教学语言应该舞蹈起来。语文老师是用自己的语言影响学生的语言, 所以语文老师的教学语言除了准确、规范、深刻以外, 还应该富有美感、幽默感。在语文课堂上, 一女生一脸迷惑地问了一个非常天真的问题, 别的学生表示不以为然, 而语文老师则评价道:“多么轻盈的迷惑啊!”这就是富有美感的语言。我在讲《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在易水畔唱的两句悲歌时, 是这样总结的:“这两句诗穿越了时空, 表现了人类普遍的情感。大家想一想, 虽然你不是壮士, 但是假如你置身于一条寒冷的水边, 置身在瑟瑟的秋风中, 虽然你不是壮士, 你也必有壮士的情怀。所以这两句诗不仅属于荆轲, 它还属于我们每一个人, 它表达了人类永久的、普遍的情感。这也是易水送别能够在历史上那么有名, 成为千古一别的重要原因。”这种设计, 体现了一种审美追求。
回归审美, 还要重视课文的艺术性。课文不只是哲学和科学的容器, 不总是意识形态的载体, 课文作为语言的艺术品, 自有其伟大之处, 自有其不可小觑的艺术性。所以, 课文的艺术问题是课文教学的重要问题。如果只顾挖掘课文的认识价值而忽视作者形式上的努力, 那就枉费了作者的巧思妙构。告诉学生课文的认识价值, 只是在向学生灌输观点, 而告诉学生作品好在哪里, 尤其是引导学生领略作品更幽深处的风景, 则是在培养学生的艺术感觉。课文的艺术性, 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追求。
再说缺乏深度。如果课堂上只有笑声和掌声, 只有音乐和画面, 就是没有深度, 那就是虚假繁荣, 是不值得提倡的。深度语文课堂才是具有持久魅力的课堂。我曾听到一个高三的学生说:“现在的语文课我从来不听, 因为他 (指他的语文老师) 讲的我都会, 我不会的他也不会。”从这个侧面可以看出, 我们的语文课堂缺乏深度。
什么叫有深度?除了指教授的知识深, 更应指教授的问题在思想认识、思维方法、审美判断上有启迪作用。比如古诗词中一般都说“西楼”, 如“无言独上西楼”“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基本不说“东楼”, 为什么?因为“西楼”是思念者所居之地, 日月都是东升西落, “西”有走向落寞、走向尽头、走向悲伤、走向生命的黄昏之意。这就给人以启发。讲《归去来兮辞》的自我实现、精神还乡, 这就叫有深度;讲《赤壁赋》表现出的自我救赎, 这就叫有深度;讲《老人与海》表现出的重压之下的优雅风度、现代人自我角色价值不能实现的困境, 这就叫有深度。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感教育 篇5
那么,语文教学中的美感教育该如何去进行呢?以下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 领悟作品中蕴涵的丰富多彩的美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其中孕育着无穷尽的美。从教学内容来看,天文地理、百味人生、诗文词赋无所不有。从教学形式来看,听说读写全面训练,课堂内外不拘一格,展现出生动活泼多姿多彩的学科特色。在语文教师面前,呈现的是海阔天空、鹰翔鱼跃,是可以施展抱负和才能的广阔天地,任语文教师放开手脚,自由驰骋,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美。实际上,好的文学作品都是作家在对生活的观察体验中被强烈吸引,从中领悟到的某种独特的情感价值和美,它凝结着作者的心血、汗水甚至生命。因此,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把握作者思维的神经、感情的脉搏,寻求作者悟性的触发点,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思想悸动和微妙的审美感受,从而将学生引入美的境界。
(一) 美读,以声传情
“美读”是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一种朗读方法,即读出作品的兴味,传达出作者的感情。根据课文题材不同而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是调动学生很快进入课文的极有效的方法之一,它能使学生和作者在心灵上很快地相感、相通和相知。语言训练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这一环节,用美的语言,通过诵读的形式,加强对学生的语言训练,完成美感教育。而且,教师的指导不能只限于范读,还应包括学生在教师的感染下的自由诵读。在课堂上,可采用学生对读、齐读、分小组读、分角色读等形式,训练学生的朗读技巧和水平。在诵读中,教师要及时进行指导,使学生由声入手,以声带情,在音韵美的感受中得到陶冶,走入文字的深处,品味文字所蕴涵的各种美,进入语文学习的至境。
(二) 品评,披文入情
审美感受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它带有深厚的情感因素。它是一种精神的愉悦,要求“赏心悦目”,因而是人的一种高级情感活动,正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激活学生的感情,充分利用作品中的情感因素,沟通学生与作品之间的情感,披文入情。教师作为学生与作品之间的媒介,在深入钻研中心灵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感染。没有教师动情地教,就没有学生动情地学。就教学经历而言,笔者一次次与那些陌生而又熟悉的灵魂交流与碰撞,一次次地被感动,从鲁迅的《祝福》到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从柳永的《雨霖铃》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从老舍先生的《想北平》到沈从文的《边城》……带着感动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真切感受,向学生传递激情,叩击他们纯真的心弦。这不仅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更对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心灵塑造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 营造课堂良性互动的和谐美
语文学科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审美内容,它涉及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形式美等。语文教师的责任在于引导学生联系各自的生活情感经历去感受文章中的艺术形象,从而丰富自己的情感,提高鉴赏美的能力,得到不一般的美的感受,为自己的生活增添美的色彩。教师应尽可能地将课文的审美因素与学生的审美经验“接轨”。这种“接轨”要求教师在分析课文、阐释问题以及提问时,恰当地融入学生社会生活和课余生活的内容中,启发学生进行“勾联”“嫁接”和“回忆”“联想”等。联想会使学生产生愉悦的美感,联想的结果是学生的思维超出了作品本身。吟诵杜甫的不朽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现在人的脑海里的何止是长江呢?当然,想象在人们头脑中也会呈现出许多波澜壮阔的画面,使审美的感受更丰富了。诚然,一篇课文中的审美因素很多,教学中宜抓住课文中最能反映中心主题的、反复出现或突出表现的主要人、景,抓住凝聚作者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焦点的“情结”,诱导学生阐发、品味。所以,要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思考练习”设置想象、联想。如《荷塘月色》一课中有这样一道题目:“作者是抓住荷塘、月色的哪些特点来写的?……并联系写作实际说说如果不这样写,还可以有怎样的写法,效果会怎样?”这是指导和提示学生进行想象和联想的,教师可以根据题目设计出各种有益于想象、联想的训练台阶,使学生得到发挥想象和扩展联想的实践锻炼。
三、 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延伸美
课外活动是在课堂之外的、以学生实践为主的教育形式,它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补充,是实践美、延伸美、创造美的重要场所。它能打破单调、固定的课堂教学结构,冲破时空局限及封闭式的教育模式,把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学科与学科、课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等有机自然地联系在一起,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多种多样的形式有机地使学生从课堂走出来,自己动手、动口、动脑。对学生来说,它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在活动中,学生的特长得以发挥,观察力得以提高,审美情趣得以陶冶,审美能力得以提高。
实践证明,生动、有趣的语文教学课外活动,能让学生感受到美,体验到乐,保持轻松、愉快、乐观的良好情趣,对学习充满兴趣。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四、 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学生在学习和鉴赏一篇篇佳作之后,会或朦胧或强烈地产生一种创作欲望,这是学习心理的正常反映。语文教师要努力保护它、引导它、发展它、利用它,给学生设置良好的创作环境,并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去捕捉写作感触点。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对校园生活作深层次的思考,努力挖掘表现校园生活的团结美、严肃美、追求美、活力美,从而揭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这一含有哲理美的格言;另一方面应将学生的视野引向广阔的社会,使他们明白眼之所及、耳之所听、脑之所悟、心之所思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仿写训练。如一句话作文训练、联想想象训练、综合整体训练等,学生的兴趣很高,每次练笔都有令人称道的好作品。读着那些美文,不能不让人觉得是一种美的享受。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美感培养 篇6
一、语文阅读教学中美感培养的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育是一种心灵的体操———他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灵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从教学内容看, 自然人生、天文地理, 包罗万象;诗文辞赋, 姹紫嫣红。从教学形式看, 听说读写, 全面训练;课堂内外, 不拘一格。文章不是无情物, 语文教学的情感因素十分突出, 如何批文入情, 以情动人, 增强感染力, 使学生顿感“无边光景一时新”, 从而产生一种愉悦, 一种共鸣呢?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美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揭示语文的审美性质。但是, 语文阅读教学容易陷入枯燥的段落分析或者单纯的知识灌输, 往往会忽略了文词之美、意境之美、人文之美。课文在审美鉴赏中, 作为客体, 是依赖主体 (学生) 才成为审美对象的。没有主体的能动的审美, 没有主体的良好的审美态度和审美心境, 客体就失去了审美价值。所以,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 一定要唤起学生的审美心理, 根据美感性特征, 激发学生兴趣。
二、语文阅读教学中美感培养的方法
1.在诵读中把握作品的节奏美。
教学中的美感培养, 是教师“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传达给学生, 使学生为这些感情所感染, 也体验到这些感情” (托尔斯泰语) 的过程。感情的传达借助的是语言, 语言艺术可以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白居易说:“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 莫始乎言, 莫切乎声, 莫深乎义。”美的一切就该用美的语言来表达, 前苏联教育家斯米尔诺夫曾说:“作品的朗读占着我们工作的大部分。假如我认为朗读的材料是第一流的作品, 那么这种作品的艺术方面:色彩、形象、语言的生动必须用这样的方式来教。那是保证学生对美的理解, 作品读得越好, 学生就越能懂得和受它感染。”三分文章七分读。美读把教材的无声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 把文中静止的感情变为真情实感, 把学生带进课文的情境中去, 让学生认真地感受作者的感情, 感知作者所描绘的形象, 使学生更加深刻、强烈地感受课文所表现的美, 从而增强美读的效果。所以, 通过朗读可以传达师生的审美理解, 使学生从多方面感知作品的内容, 形成立体思维, 获得较多的审美感受。
(1) 通过老师的范读获得美的熏陶。
文学是借助语言来描写的, 许多优秀文学作品都蕴含着美的情感, 给读者以赏心悦目的美感。作为语文教师, 应具备饱含感情色彩的语言, 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情感有着重要的影响, 尤其是语文教师的朗读, 成功的表情朗读, 可直接给学生一种美的输入。它会将无声的语句变为有声的语言, 通过对文字信息的再创造, 把课文中最美、最富情感的地方凸现在学生面前, 使学生感到活生生的形象, 对作品内容心领神会, 从而收到“其义自见”的效果。充分利用这一手段, 以情发声, 以情带语, 根据不同作品的不同内容, 用不同的语音、语调来进行朗读, 该昂扬时昂扬, 当低沉时低沉, 让浓郁饱满的情感进入学生的心田。
(2) 通过学生的朗读感受作品的语言美。
作者赋文学形象以“情感”, 写得“动情”, 要让学生学得“动情”, 反复诵读是关键。诵读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的再创造、发现美的过程, 这是一个潜滋暗长、积少成多、由感到悟、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我很注重指导学生诵读。如“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溯游从之, 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我让学生反复诵读《诗经》中的这些诗句, 领会诗中朴素的节奏美、语言美以及其中蕴含的撼人心灵的美, 感受那种求索不止的执著。带有强烈的美感节律性的美读, 会帮助学生深入地体会文章的美感内涵, 发挥艺术的感染和熏陶作用。
2.通过想象培养学生的美感。
想象对于审美非常重要, 英国批评家艾狄生曾说:“一个人如果想真正鉴赏一部作品, 并能给予恰当的评价, 他就得天生有很好的想象力。”因为文学有着超越文字表面的丰富的意象世界, 如果不能领悟文章深层次的意境, 就无法感受到其中的审美价值。一部部文学作品其实就是一个个具体而微化、人化的自然, 就是一个个森罗万象、神秘多元的世界, 这也是美的根本源泉。学生走向这个美的世界就是从阅读开始的。他们从一个个抽象的文字符号出发, 凭着他人的描述, 透过意象, 通过想象, 使那些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形象鲜活起来。这种审美想象力越丰富, 他们对审美对象的认识与把握就越具体, 对审美对象的再造就越真实。“形美以感目, 音美以感耳, 意美以感心”。语文教师应借助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 指导学生通过诗歌的意象、散文的意境、小说的情节和环境的蕴含、戏剧的潜台词, 结合他们的生活体验去感受和想象, 让作品中的画面活在眼前, 使作者的意蕴酿于心中, 以此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和对作品优劣的判断能力。
(1) 通过散文的意境进行想象。
文学作品, 尤其是散文, 具有较高的审美属性。有人说, 散文是情感树上的果实, 这话一点也不假。然而, 初中学生受时代阅历特别是情感体验的限制, 作品情感与学生情感上的参差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因此, 在课件的设计中, 教师首先可以利用计算机媒体调控自如的优势, 将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立体交叉, 有声无声结合的画面图式, 以造成特殊的情境, 叩击心灵, 将学生的情感流向引入轨道, 以期引起审美共振。
例如, 在教《三峡》时, 我先利用多媒体播放剪辑好的三峡风光的录像, 让学生欣赏三峡山势雄奇险峻, 江流奔腾湍急, 峡区礁滩接踵, 夹岸峰插云天奇丽景色, 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 在学生读过课文后又出示三峡之秋色彩鲜明的图片, 引导学生概括出不同时刻三峡之秋不同的特点———早晨的明丽、中午的热烈气息、下午的宁静、夜晚月色的清冽。最后以三峡之秋的夜景图配上重点语段的呈现, 让学生体会比喻修辞的妙用, 激发他们对美的追求。整节课上形声构图, 给人以美的熏陶和启示。学生自觉地随同作者的描写和感悟, 想象自己置身于三峡, 进而体验作者对三峡独特风光的喜爱之情, 并化为自己灵魂个性的精神血脉, 渗入心田。
(2) 从诗歌的意象进行想象。
诗歌中的意境, 是诗人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和谐统一形成的艺术境界, 作者的思想感情或喜悦、或忧伤、或赞扬……无不流泻在作者的字里行间。所以, 诗的意境是千姿百态的, 有的雄伟壮阔, 有的绚丽纤细;有的悲凉凄婉, 有的豪放旷达;有的含蓄典雅……景象万千。一首诗就是一幅画, 除了画还有蕴含其中的情感。因此, 诗歌的教学必须引导学生根据诗中所提供的信息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去。如《再别康桥》是一首缠绵悱恻、艳丽动人的抒情诗。不必说那哀而不伤的离情别绪, 令人荡气回肠, 也不必说那起伏跌宕的韵律节奏, 让人朗朗上口, 单就那清新明艳的康河景象——西边的云彩、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阴下的一潭、一支长篙、星辉———就足以使人心驰神往。但怎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意象所表达的美感呢?对, 再创造。在教学中, 我让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 把这些意象所在的诗节从色彩和动感上描绘成一幅画, 进而深切地体会作品意象美。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 呈现在我面前的有千种的康桥。如一位学生写到:“河两岸碧绿的垂柳, 在夕阳的照射下, 仿佛镀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 伴着温和的春风, 柔长的柳丝轻轻摇曳, 多像一位秀发飘逸, 风姿绰约的新娘。她的艳影倒映在波光里, 也投影在诗人的心河里, 激起层层情感的涟漪。”看到这些文字, 毋须多言, 我已感知学生们都沉浸在自己的康桥中, 和徐志摩、康桥景物同喜同忧了。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感培养 篇7
美感是人在对外界事物的美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肯定、满意、愉悦、爱慕的情感。语文课是一门审美内容丰富多彩的课, 学生面对语文课文, 不仅仅是面对一大堆简单的语言文字, 而且是面对美、面对美的生活、面对美的精神, 因此, 认识语文教育必须超越实用主义的局限, 从精神的开拓, 从人的发展的高度去把握, 才能领会语文所包蕴的丰富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讲, 加强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美感的培养与引导势在必行。
那么,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感呢
一、 创设情境, 形成美的氛围
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家提倡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把情境放在学习环境四大要素的首位。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具体生动的场景, 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掌握知识, 发展思维。
在教学中, 教师应运用多种手段再现作者苦心经营的艺术境界, 使学生不仅身临其境, 而且心入其境, 产生美感体验。创设情境的手段有多种, 常用的有录音、录像、图画、 表演等。语文教材中的许多篇目都是文质兼美, 充满了诗情画意, 尤其是那些诗词散文所描绘的意境更是令人心驰神往, 有些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这就更需要借助这些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再现文中画面。创设情境也可以充分利用课本中的美感教育教材, 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 激发学生美感体验的内在需要和内在动力, 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 在愉悦与享受中培养美感, 在审美过程中净化自己的心灵, 陶冶自己的情操, 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
二、 培养语言魅力, 关注情感共鸣, 让学生主动体验美感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但长期以来, 语文教学的弊端在于用冷漠的理性分析取代了辨证的语言感受, “技术化”的训练模式吞噬了学生的思想、情感。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却被肢解得支离破碎, 了无生气。文章的气脉、作者的思路便埋没在这些琐屑的分析中, 学生的思想、共鸣、情感熏陶又从何谈起呢
要想让学生真正深入文本, 进入角色, 就需要教师增强语言魅力。俄罗斯有句谚语:“不是蜜, 但它可以粘住一切的是语言。”优美的课堂教学语言如春风化雨, 常常能使学生如沐春风, 获益匪浅, 自然而然地产生美感体验。讲事件, 讲得有声有色, 把简单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具体的画面;讲人物, 讲得栩栩如生, 让学生与文中的人物直接对话。要增强课堂的语言魅力, 需要教师具有三方面的素质:
学识。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 而且要将知识系统化、内化, 形成对知识的独立见解、创新认识, 才能打破知识的学科界限, 产生对知识、人生、社会、教学的深刻体验, 课堂教学的语言也就会丰富多彩。
智慧。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从本质上讲是智慧, 是“禅机”, 这就需要教师有对作品、对人生的真知灼见, 创新之见。
激情。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 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情感是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 是教学过程的灵魂。课堂教学如果缺乏教师激情的投入, 必定是死水一潭。要想学生主动体验美感, 教师需要浸透感情, 用心激情, 以情感人, 他们必然会亲其师而信其道。
增强语言魅力。用美的语言去描写自然的美、人物形象的美, 再现生活的美, 揭示人生真谛和科学真理, 这样, 把传授知识和审美教育融为一体, 既培养了学生的美感, 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素养。
三、注意课堂的开放性, 培养学生的美感
我们要沟通课堂内外, 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 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使学生在广阔、自由、宽松的氛围下主动去体验美感。
可先让学生自读文章后, 将感受最深的片段细节说一说, 这样, 既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又初步感知了文章的美感。教学过程中, 可以把表演引入课堂, 给予学生更多的心灵自由, 满足他们的“游戏冲动”和“角色幻想”的需要。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活跃课堂气氛, 而且还能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美感体验。
此外, 还可以通过辩论、故事会、朗诵赛等多种实践形式, 让学生乐于探究, 主动培养美感。
四、强化“读”的训练, 培养美感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读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感悟与理解。可采用朗读、默读、选读、品读等各种方式来读, 同时展开联想与想象, 在潜移默化中加深美感。
模仿朗读。让学生听录音, 听老师范读, 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文内容, 还可以再现文章所描述的现象, 把学生吸引到作品的情境中去, 唤起与作者感情上的共鸣, 享受到美感的熏陶和教育。
配乐朗读。在优美的轻音乐声中, 通过联想、想象令学生沉浸在如诗如画的情境中, 漫漫地声中融情, 景随声出, 在享受美感的同时陶冶情操。
此外, 还可以采用小组互读、美读等方式进一步加强“读”的训练, 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还能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美感感悟。
高尔基说:“照天性来说, 人都是艺术家。他们无论在什么地方, 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所以, 未来的世界是审美创造的世界, 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个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美感, 是真正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必要条件。
高中语文中的美感教学 篇8
一、语文阅读教学中美感培养的意义
语文课承载着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责任, 教师必须重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美感培养, 使学生心灵得到净化, 感情得到升华, 情操得到陶冶, 造就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一) 为美感培养提供着优越条件
语文阅读教学能为美感培养提供着优越条件, 这主要表现在语文学科具有鲜明的文学性。文学是艺术美中的一个重要类别, 它可以综合反映和表现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美, 因此文学正是绝佳的审美对象。其它非文学的议论文、说明文等, 都有一定的典范性, 在思想内容、结构、手法、语言上有着美的品质, 也不失为审美的对象。由此可见, 语文教材本身就是美的结晶, 为美育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同时, 既然语文教材以美为其本质属性之一, 那么语文教学就必须贯穿着美育, 必须从审美入手, 引导学生对课文的艺术形象和艺术形式作出审美感知, 进而作出审美的判断和评析。总之, 语文教学与美育有着质的统一性,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美感培养, 乃是势之必然。
(二) 语文教学是美感培养的优选途径
从方法论的角度看, 语文阅读教学是美感培养的优选途径。美育具有多端性, 可以选择多种入手处进行美感培养。例如, 可以引导学生接触多彩多姿的大自然, 使学生从大自然中获得美的感染和熏陶;可以引导学生接触异彩纷呈的社会生活, 使学生从社会美中去辨别善恶美丑, 塑造美的心灵, 这些都是美育的途径。艺术美可以使学生集中地感知美、理解美、体验美, 受到美的教育, 在中学美育中, 艺术美则是重要的审美对象, 艺术学科的教学则是实施美育的便捷途径。其中, 语文教学以其课时多、内容广博的特点,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行美感培养, 自然地成为实施美育的最佳手段和途径。
(三) 语文教学是美感培养的重要渠道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渠道。中学教学的特殊性, 如中学生年龄、阅历、知识、心理发展等方面的特点, 决定了中学不宜开设专门的美学理论课, 中学美育的主要任务便只能交给艺术类学科去完成。音乐与美术当然是美育的基础课, 且相当专业, 但是, 这两门课程的学时少, 实难起到完成中学美育任务的主要作用。语文作为学生的主课, 是学生接触量最多的学科, 内容又集中了深广的美, 因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美感培养, 来得更切实和有效。
二、语文阅读教学中美感培养的具体内容
(一) 鲜明的对比美
对比可以截取两件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 两相比较, 使形象美丑显得更加鲜明, 双方特点比得更加显著, 正反道理说得更加深刻, 矛盾问题揭露得更加尖锐。
1. 烘托突出。
高尔基的《海燕》一文, 突出地运用了形象对比的手法, 把歌颂与暴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乌云、狂风与波浪、大海形象的对比, 暴露沙皇反动统治的黑暗与腐朽, 从而歌颂了如大海般激荡的人民革命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斗争精神。作品又通过暴风雨即将到来时, 海鸥、海鸭、企鹅们“呻吟”“飞窜”“恐惧”“躲藏”等惊恐万状的丑态, 与“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飞翔”的战斗英姿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了海燕的高大形象。
2. 揭露矛盾。
柳宗元在《捕蛇者说》中, 借蒋氏字字血、声声泪之口, 通过层层对比, 揭示了赋敛之毒甚于蛇这一主题。 (1) 通篇以蛇毒与赋税之毒相比。 (2) 将纳税者与捕蛇者的存亡状况相对比。 (3) 将纳税者与捕蛇者的心境相对比。 (4) 将纳税者与捕蛇者危险次数相对比。 (5) 将纳税者与捕蛇者死亡的时间相对比。通过这一组组对比, 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罪行。
3. 强烈爱憎。
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 通过百草园自由欢乐生活与三味书屋单调枯燥生活的对比, 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欢乐生活的思想情感, 同时也表达了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制度的憎恨。
在平时的语文阅读教学中, 不妨更多地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解美与丑、善与恶、黑与白等各种对比, 让他们感悟对比美。
(二) 淳朴隽永的自然美
“自然美, 就是现实生活中自然物的美”。[3]自然美在语文阅读中琳琅满目, 美不胜收。
1. 赏析自然美的途径。
(1) 美读法。“美读”是感知语文教材的主要方式, 是获得文章美感的主要途径。有声有色的美读, 能渲染气氛, 激发情感;能变无形为有形, 变抽象为具体, 变平面为立体。 (2) 直观法。通过图片、音像等直观教具来理解, 增强欣赏自然美的能力。如学习《苏州园林》, 通过多媒体, 把苏州园林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等直观性展现, 从而使学生欣赏到苏州园林的自然美和和谐美。 (3) 移情法。所谓移情, 就是主观情感向客观事物的表象移入, 达到物我同一。如杜甫《春望》中“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一句, 艺术家把情感“投射”到被表现的对象中, 把原本没有生命的自然现象和事物, 幻化为有生命的东西, 仿佛它们也有人的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 这样它们才感人至深, 具有艺术的魅力。
2. 赏析自然美的特点。
(1) 具有作者的主观色彩的特点。作者对现实中自然美的描写, 不是纯客观的描摹, 而是对自然物进行选择、想象、加工、创造过的, 有着作者的主观色彩。 (2) 具有整体美的特点。在艺术作品中, 通过艺术家的艰苦劳动, 自然美的主要特征得到多方面、多层次的反映。因此, 人们欣赏艺术作品就能够获得自然的整体美。 (3) 具有象征美的特点。这类自然景物, 由于其外在特征与人的美好品格和精神相似, 所以成为审美对象。茅盾的《白杨礼赞》中的白杨, 它是北方农民的象征, 是在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少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的象征。欣赏这类“自然美”, 要力求准确地把握作品中自然物的情感表现性, 提示其象征意义。
总之, 语文阅读中的自然美, 因经作者的审美处理, 比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美更精致、更完美、更细腻, 更激动人心, 更给人以美感。
(三) 丰富奇异的想象美
阅读欣赏是启动和培养想象的最佳园地, 因为优秀的作品本身就含有诱导读者想象的机能。
1. 运用联想法感受想象美。
联想就是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的一种思维活动。如鲁迅所写的《雪》的深刻思想和真挚感情, 就渗透在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所创造的意境之中。作者描绘江南和朔方两幅雪景图, 展开想象的翅膀, 由“朔方的雪花”联想到“暖国的雨”, 由“雨”联想到“江南的雪”。由“雪”联想到山茶、梅花盛开的“雪野”, 由“雪野”联想到孩子们塑雪罗汉的动人情景。即使描写现实中的“朔方的雪花”, 想象也“飞腾”起来, 浮想联翩, 神游宇宙。正由于作者的联想力和想象力极其丰富, 所以才创造了雄浑壮丽的意境, 给读者留下广阔的联想和想象的空间。
2. 利用“意义空白”感受想象美。
在中国画技法中, 非常讲究“空白”艺术。这种表现手法, 如果运用到文学作品之中, 就形成了作品的“意义空白”, 而这种“意义空白”恰恰是启迪学生想象的“亮点”。如鲁迅的《孔乙己》的结尾处: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孔乙己最终的结局怎样, 学生展开想象, 既开拓了思维、获得了艺术美的享受, 又能加深了对文章主题的人物形象的认识。
三、语文阅读教学中美感培养的方法
(一) 美好情感, 引发共鸣
课堂教学师生的情感美就是指教师以情感人, 以情动人, 与学生一道接受艺术作品的思想与情感熏陶, 引起内心震动, 以达感情共鸣。如《岳阳楼记》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成为千古不朽的美文。教学时学生对“一阴一晴”两种不同景色而带来的“一悲一喜”两种不同的心情的理解和认识, 有着现实生活基础, 容易产生共鸣, 是理解全文思想感情的着眼点和着力点, 所以必须引导好并细细品味。这样, 学生对“迁客骚人”因环境的好坏, 以个人宠辱为转移的悲喜观便会产生认同和共鸣。这是学生理解作者一生的“古仁人”那种“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的旷达胸怀和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那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的基础。接着提问:作者、古仁人、迁客骚人的悲喜观之间有何区别和联系?你的悲喜观如何?通过讨论、分析、比较, 学生对追求古仁人的那种悲喜观便会产生强烈的共鸣:身处逆境不自悲, 身处顺境不自喜。继而对作者“吃苦在前, 享乐在后”的崇高抱负产生了强烈共鸣。这样, 教师与学生自然而然地一起接受艺术作品的思想与情感熏陶。
(二) 巧妙设计, 营造氛围
课堂教学结构的艺术, 是把教学所选取内容按一定的方式和顺序结合的艺术。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课前对教材和学生的特点认真研究, 对教学方法, 教学步骤作一番精心的设计, 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都巧作安排, 使课堂结构具有匀称、疏密得当的特点。如学习《周总理, 你在哪里》这首诗时, 可选择周总理生前的一张照片, 引导学生走近周总理, 用悲壮的语言导入课文, 然后播放配乐诗朗诵, 让如诉如泣, 催人泪下的朗诵激起学生的共鸣。在学生领会课文内容时, 把诗歌的主要内容浓缩在黑板上。最后让学生带着悲壮的感情朗读全诗, 教师的板书设计美、教学思路、教学层次也在这个动态流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巧妙设计的课堂, 布局合理的课堂教学, 对于学生来说, 带来的是快慰, 是乐趣, 是享受, 它的感染力量, 它的熏陶作用, 并不低于电影的、戏剧的、音乐的艺术效果。
(三) 优美语言, 直击心灵
大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 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那么, 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语言美呢?
1. 具有曲折变化美。
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 教学语言也不能刻板, 要注意变化。语速语调应随着课文内容的变化而变化, 遇悲凉处当沉缓, 遇激昂处当迅急, 正如琵琶女的弹奏, 变化万端各臻其至妙。
2. 具有情感美。
教师要努力挖掘课文中的感情因素, 以富有感情的语言架起学与教之间的桥梁, 激起学生的喜怒哀乐, 引起学生的共鸣。
3. 具有清晰圆润美。
语文教学中首先要讲求发音正确, 吐字清楚, 清晰圆润, 明朗动听。切忌出现发音不准, 含混不清甚至错读乱读等现象。
4. 具有逻辑美。
语文教学中的语言应该是前后连贯、条理清楚的, 有一种内在的逻辑美。切忌出现逻辑混乱, 前后颠倒, 前言不达后语的现象。
总之, 美的课堂教学语言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语文课成为一种美的享受。
综上所述,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美感培养是不可忽视的, 是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之一。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感的培养, 教师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 而要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时时熏陶感染, 让每一个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追求美, 丰富审美情趣, 净化心灵, 升华情感。
参考文献
[1] (德) 席勒.美学书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 (5) :66.
[2]语文课程标准[M].2004, (2) :3.
[3]刘叔成, 夏之放, 楼昔勇, 等.美学的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 (8) :123.
谈如何提升高中语文课的美感 篇9
关键词:高中语文 提升 审美能力
自古以来音乐和文学就是相互辅助相互映衬的,他们就像同一棵树上的两片翠绿的叶子,融于一体。从《诗经》到唐诗再到元曲,无一不可吟唱。音乐反映着社会现状和人们的情感,反过来也影响着人。激动昂扬的乐曲使人精神振奋、低沉的哀乐使人黯然神伤,在烦躁时,一支轻柔的小夜曲能让我们平静下来;快乐時,欢快的音乐会让我们更愉悦。有人说音乐是世界上最美的东西,它是人类感情的凝聚。
在语文课堂上,音乐也发挥着它无限的魅力。对营造课堂氛围、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等都有着良好的催化作用。所以,在语文课堂中恰当的运用音乐,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营造音乐氛围,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人的情感随着情境发生变化,所以课堂氛围的和谐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接收效果。好的课堂氛围可以给教师极大的激情,学生也能觉得非常轻松,在这样一种情境中师生都可能进入一种忘我的状态。常此以往,潜移默化,学生的审美能力自然而然地就得到提高。
例如在《琵琶行》中,上课之前可以给同学们放一段琵琶曲。从音乐中,体悟白居易这个大家在描写音乐时的大手笔,特别是其中几句诗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丝雨”“大珠小珠落玉盘”;让学生感受到美、体味到美、理解美。也可以播放古筝名曲《高山流水》一段,了解“摔琴谢知音”的历史佳话。从而引入白居易和琵琶女这对因音乐而结为知音的话题,从而引出主题“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一举两得。适宜的情境可以唤起相应的情感,由音乐营造的生动和谐的氛围可以使音乐与心灵发生碰撞,在不知不觉中,把握诗歌的重点,提起学生的兴趣。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讲授《荷塘月色》可以播放配乐朗诵磁带,让同学们在感受优美文字的同时,也感受到荷塘的动态美;《鸿门宴》一课的讲授则可以通过《十面埋伏》这首琵琶名曲的欣赏让学生看到古战场的刀光剑影,万军厮杀的激烈战斗场面;……此外,古代诗词的学习,音乐更是不可小看。比如在学习词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唱《虞美人》、《一剪梅》、《明月几时有》等。不仅增加了学生浓厚的学习热情,也能更好地体会诗词的意境,产生相应的反应,主动兴奋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借用音乐环境,扩大学生想象空间
想象力的培养是思维能力训练的一个方面,课堂中,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去作一番心灵的游历,充分感受美的魅力,对提高课堂效果无疑是大有裨益的。而音乐这个媒介正可以使学生快速的进入想象的天空,给学生以充分的享受,让学生感受文学艺术魅力的同时,活跃学生的思维。如上沈从文的《边城》这篇文章时,为了体会作者对人物的刻画,引入黄磊的《等等等等…》,随着音乐节奏的高低起伏,或舒缓,或轻快,或高亢,或低沉,让学生闭眼暇思,既了解了课文,感受了语言的魅力,也理解了主人公的命运.又如上《念奴娇.赤壁怀古》,为让学生体味一下词的豪放和苍凉,就放了《三国演义》片头曲,当“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旋律响了起来,可想而知学生所受到感染有多深,效果特别好。
课堂中,因为学生缺乏生活的实际,有些内容很难深入理解内涵,用一些音乐来启迪思维,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他们的理性思考。如上《雷雨》时,放了电影版的《雷雨》,优秀的演员可以使作品更优秀,具有生动的形象和经久不衰的生命力。事实证明确实如此:当看到鲁侍萍撕支票时的骨气与尊严,学生认识到了鲁侍萍对命运的抗争和善良正直的个性,也深刻理解到鲁侍萍备受欺凌的社会悲剧。
三、巧用音乐收尾,拨动学生心灵之弦
文学就是语言化的音乐,音乐就是音符化的文学。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文学的妙处可以借音乐的手段得到渲染,文学的意境可以在音乐中得到升华,“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同样,课堂教学也是这样,头开得好,能调动学生情绪的高涨,能为课堂增色。此外,课堂的结尾也很重要。好的结尾能让课堂再起波澜,引起学生的共鸣,将学生的思维想象推向新的境界,达到余音绕梁的效果,让学生在下课之后回顾起来,还能有深刻的印象。
如在讲《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时候,先播放一点充满柔情的音乐,同时补充一些相关的文章,如《血色母爱》,让同学感受一下母爱。整堂课都笼罩在浓浓的亲情之中,老师趁机让同学们写写我的母亲,并让同学们起来读自己的母亲,触动他们的内心世界。
当感动的泪水流下来的时候,让满文军演唱的歌曲《懂你》缓缓响起,音乐在教室里回荡。“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这样一个充满深情的音乐感染下,谁的心灵之弦不会被拨动呢?那一句句歌词触动着每个人的心。学生的脸上能清晰的展示出他们内心的激动与歉疚,甚至可以看到有人的眼睛里已经噙满了泪水。可想而知他们的心里此时已经是心潮澎湃,整个课程在高昂的气氛中结束。
从这一课的学习,让我体味到音乐那巨大的煽情魅力。寓教于乐,使学生爱学、会学,犹如在春风化雨中,获得了满足,促使学生的知识道理、语言个性得到和谐的发展。
【高中语文中的美感教学】推荐阅读: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困惑10-19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幽默06-11
浅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06-27
微课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07-10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10-14
浅议反思性教学在高中语文中的应用论文05-26
高中数学中的对比教学05-26
高中数学中的情境教学05-30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读09-02
高中教学中的师生互动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