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精选12篇)
高中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篇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程, 也是锻炼和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它一方面帮助学生掌握有关作文知识和技巧, 培养综合运用所学语文知识提高作文水平的能力, 一方面又是对教师整体知识水平的一种检验和体现。但它的实际内涵却远非如此, 而应是多种师生关系的浓缩, 它将教师与学生的行为、心理等多种关系熔于一炉, 使之在作文教学中得到体现和实现。它所包含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不是一种简单的、机械的、死板的说教和接受过程, 而是一种以作文教学为纽带, 进行探索、增进了解、加强认识、以求得共同进步的双边动态关系。可以说, 作文教学过程是一个多方面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过程, 是多种师生关系的一种曲折展现, 又是一种特殊的师生交流方式。在这众多的关系中, 则主要表现出师生的行为关系和心理关系两方面内容。
作文教学中所表现出的主要关系之一是教师与学生的行为关系, 即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能动结合以达到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目的。教学过程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 作文教学则是教师通过讲授作文知识技巧来指导学生进行相应的写作训练的过程,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作文教学中表现为“一放”和“一收”的辨证存在。作文教学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基础课程, 它的成效与接受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也就是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密切相关。一般我们的作文教学往往是与本单元的文体样式或主要表达方式相结合的, 当然现在的作文教学趋向于只规定题目或给出材料, 淡化文体, 但即便如此, 也要求教师先介绍有关的文体知识和表达技巧, 然后再由学生进行个体的练习。这就要求学生更多地参与到作文教学过程中, 即在了解掌握一些基本的文体知识和作文要求基础之上, 能运用某种表达方式写出明白晓畅、言词达意的文章。而写作文的过程是一项极富创造力的心智活动, 作文则是学生个性的直接展现, 是学生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等的综合结果。作为教师要充分把握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既要认真细致地介绍有关文体和表达方面的知识, 根据教学要求布置学生相应的作文训练, 又要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文体知识和表达技巧是对前人创作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其意义在于启迪而非束缚。因此, 作为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 恰如其分地把握好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 对于激发和活跃学生思维, 促进其作文水平的提高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作文教学中所表现出的另一主要师生关系则是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关系, 即教师利用心理学方面的某些研究成果进行引导, 以促进作文教学有效地开展和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这些心理学原理如兴趣、创造性思维、发散思维、想象等, 都可以不同程度地在作文教学中发挥其积极的作用。教师的教学过程也就是利用学生某些心理因素实现作文教学质量提高的过程。在诸多心理因素中, 我认为, 兴趣是最基础的、最重要的, 它决定了人的想象的发挥和创造性思维的展开, 对于作文教学乃至其他学科的教学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探究、掌握某种事物、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着的, 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专心致志地钻研它, 从而提高效果, 作文教学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行循循善诱的心理诱导, 有利于形成良性循环, 促进语文能力的综合发展。教师能不能发现并把握学生的兴趣, 使这种兴趣持续下去, 决定着学生对待作文的态度和良好作文习惯的能否形成。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大胆地想象、设想、推理, 选取生活中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来描写论证,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乃至学习动机;激发兴趣的另一方法则是让学生多看、多读好的范文, 它能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形成广阔的想象空间, 提供给学生多种表现手法的运用示范, 增强学生的语感, 从而使他们由别人的成功作文激发起自己的尝试欲望, 激活自己的兴趣动机, 在头脑中建立起注意观察和善于思考的情志, 进而逐步形成良好的作文习惯。另外, 作文教学中教师还可利用学生的发散思维来开阔思路, 对于一件事物, 引导他们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一种方法, 而是从各种可能出发, 求得多种合乎条件的答案,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提高作文质量。
作文教学中, 教师与学生的心理关系不仅仅表现在教师利用学生的某些心理因素进行正面诱导, 提高作文质量方面, 还应包括教师与学生的心理交流, 即教师在把握学生个性心理变化基础上, 使学生增强分辨能力, 认清好坏善恶, 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教师可以通过作文的批阅及时与学生进行心理交流, 认可或否定其意见、观点, 对于帮助学生及时改正错误、认识事物、树立正确观念是非常有益的。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出, 作文教学不仅是一门帮助学生掌握作文知识和技巧、培养作文习惯、提高综合语文能力, 检验教师整体素质的课程, 还是师生行为关系、心理关系存在的舞台。它所包含的这两种主要师生关系对于学生个体向积极方向发展及师生关系的拉近都起到一种催化作用。教师应充分重视并把握好作文教学中存在的这两种微妙可观的主要关系, 摆正个人在作文教学中的位置, 恰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适时利用学生心理因素, 实现作文教学与师生的双重进步。
摘要: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既要对每次的练习有一定指向性, 又不能在辅导上过于死板、具体、统得过死, 更不能用条条框框去套学生的习作, 要恰当发挥其在作文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而学生则在教师和知识技能的引导下进行大胆实践, 积极尝试, 并自觉向所学知识靠拢, 实现主体的自由性和自觉性。
关键词:作文教学,师生关系,高中语文
高中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篇2
黄荣 宿州学院 音乐学院
摘要: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音乐教育事业也在与时俱进的发展着,教学创新与师生互动已经成为高师声乐教学中两种发展的必然趋势。就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大支柱—认识论和方法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就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教学创新是一个深奥且复杂的问题,要谈到声乐的教学创新,首先得找出其根本原因,就如一句话说得好:“对症下药.”那么声乐教学亦是如此,首先探讨声乐的教学现状,然后再对所出现的问题拟定一个可观的计划,最后再实施有效的方法进行解决。声乐教学模式的创新本文将会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述。一:学校领导、老师的重视;二:将这种模式很好地实践下去。三:将这种模式很好地实践下去。怎样加强声乐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呢?一:首先要尊敬老师,老师也要热爱自己的学生;二:教师教学要做到因人而异;三:需要建议一个气氛融活跃的课堂;四:老师需要有耐心;五:老师在教的同时,也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六:学习需要方法。
关键词:教学创新 师生互动
社会在发展,科学技术在进步,一切都在改革与发展中变化着,我们伟大的科学家达尔文说过一句名言:物竞
天择,适者生存,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生物相互竞争,能适应者生存下来。既然一切都在与时俱进的发展,我们高师声乐课堂的教学模式也需要创新,如果这种旧的教学模式得不到创新,那么我们的高师声乐课堂也会像困在牢笼里的小鸟永远得不到自由与飞翔,换句话说就是音乐教育事业将会停止不前。
那么目前的高师声乐教学是怎样的状态呢?先来说说,目前我国广大的师范院校基本上都还是沿用以前的教学方法,但是师范院校有没有想过他们培养出来的音乐专业人才以后走入社会是做什么呢?是当歌唱家还是当老师呢?如果是当老师的话,那么这种教学模式是达不到要求的,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单一的“一对一”的模式,只能在学生演唱的技巧上面有个针对性,但是对于学生以后出来当老师,一个音乐老师不仅要在专业上面有一定的技能,还要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素养表现在:不仅要知道该怎么去教学生,还要具备一些内在的涵养。这些内在的涵养包括对歌曲的鉴赏能力、对歌曲的分析能力以及对音乐的创新能力。音乐它是富有灵魂的,如果光有其表而没有内涵的话,那么就如一个被掏空了心窝的人,只有一副躯壳,那是很可怕的。所以说我们的声乐教学模式应该要不断地创新,让广大的师范院校的学生不仅在专业技巧上面有所收获,也能当好音乐老师,现在的社会需要这样的综合型素质人才,力图这种创
新模式能够打造出全面型的人才,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加优秀的全面型的人才。
要想音乐教育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高师声乐的教学模式创新起到一个很大的作用,因为辩证法说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下面我就我自己本身对高师声乐的教学模式创新体会来谈谈怎样改变我们上课的模式。教学模式的创新:音乐学专业是音乐专业一个很重要的专业,从这几年自己的学习中深有体会,这个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以后基本上都是当老师的,本着这一点,我们的教学模式也需要改进、需要创新。教学模式的创新从三个方面来进行,一:学校的领导、老师的重视;二:开设集体声乐大课模式;三:将这种模式很好地实践下去。
一:领到、老师的重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首先如果学校里的领导不去重视、不去改革这种新的模式,就算老师想去改革、想去创新,那么这个计划它也是没有切实可行的。领导本身就是要起带头作用的,只有领到去重视了,愿意真的去落实这个新的教学模式,那么一切都可以慢慢地解决。首先由领导开会商讨该如何去启动这个新的教学模式,然后把各项任务都分配下来,其中一项任务就需要老师来落实。老师也只是负责去执行这个计划,所以说领导的重视还是极其重要的。
二:开设声乐集体大课模式。传统的高师声乐课堂模式是“一对一”的上课模式,那么这种单一的上课模式有什么局限的地方呢?所谓的“一对一”也就是一个声乐老师面对一个学生,进行授课。这种授课方式在训练学生的声音技巧方面的却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作为授课老师有没有想过,这样的授课方式教出来的学生应该以后是往歌唱家这方面发展的,但是普通的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一般情况下都是当老师的,那么既然以后的大部分学生出来都是当老师,那么这种教学模式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当老师是要知道自己本人该怎么去教学生,面对学生怎么样教、用什么样的方法教、以及怎样让课堂中的气氛活跃起来等等。在这个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进行了创新,那就是集体大课模式。集体大课模式有三种方式,一:集体大课的模式;二:集体大课和小组课的模式;三:集体大课和一对一的模式.a)1:集体大课模式:集体大课模式大致是这样的,一节课大概有20-40个学生在一起上课,也就是一个老师面对几十个学生,这样的课堂模式有利于老师在给别的同学上课的时候,其他的同学可以旁观听讲,其实听课也是一门学问,听课的过程中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每个人在进行演唱自己的曲目时有什么缺点,别的同学都可以给指出来.同时也提高了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互动的气氛.集体大课模式还有一种形式就是合唱,合唱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模式,所谓合唱那就是很多人在一起共同的唱歌。这是通俗的说法。合唱不需要每个学生唱出自己的个性,而是几十个人在一起唱出共性,需要大家在一起合作,共同完成这个任务。
b)2:集体大课和小组课的模式:小组课模式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大致是5-10人一组,第二种大致是5人一组;分成这两组是有原因的,之所以分小组课是因为,学生刚上大一的时候,对声乐知识的接受程度也是有一定的限度的,那么到大二的时候,学生学了一年的声乐,对一些基本的声乐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像歌唱的基本姿势、怎样去正确地呼吸、一些基本的练声曲目等等,基本的知识了解以后就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学习了。那么接下来就需要开设小组课了,一:5-10人一组,这种小组课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每个学生的声音特点都不同,有好的也有差的,这样的话声音好的就可以把声音差的带动起来,很多学生在唱歌的时候都不自信,这种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在演唱时的心理素质,加强学生在演唱时的心理素质也是声乐教学中的一个大问题.二:5人一组,针对一些声音特点相同的可以安排到一组去上课,这样不仅可以给授课老师节省时间,还能加强学生在演唱方面的技巧。老师在小组课的授课中就更有针对性对跟学生进行深一层次的沟通。
c)3:集体大课和一对一的模式:一对一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直被广泛地应用于广大的师范院校,这种教学模式虽说有局限性,但是也有它的独特性.所谓地“一对一”的含义就是一位老师面对一个学生,进行授课。这种“一对一”的模式,给了学生和老师单独接触的时间更多,对学生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又提升了一个层次,对学生的声音技巧和情感表达的训练又上了一个台阶,同时对于专业能力的提升又迈了一个很大的步伐。它的独特性就体现在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声音进行附带有情感的技巧上的训练,让学生在声音的技巧上和情感的表达上发挥的更加地淋漓尽致.三:实践这种模式。如何更好地去实践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呢?要实践这种新的教学模式需要靠领导与老师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声乐课堂上老师上课的积极性,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在演唱方面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对于一个声乐学习者来说可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家说过,拥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就等于是成功了一半。就像常人所说的一句话:时常有一颗平常心。但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做不到的,拥有一个好的心理素质,只有极少数的人是天生的就心里素质好,但是80%的人都没有,那这就需要去锻炼,只有失败了99次才会迎来那一次的成功,所以说声乐学习者将来是要站在舞台上的,站在舞台上是会紧张的,但是只有不断地去上台,上台的次数多了才会表现得越来越好。
以上说了声乐教学中的教学创新方面,那么下面就来简单的谈谈师生互动方面的话题。声乐课堂是一个以声传情、以情传情、声情并茂的一门课程。人都是有感情的,同时声乐课堂也是一门以感情为基础的课程。四年的声乐学习生涯中,我深刻地意识到师生互动也是高师声乐课堂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在传统的声乐教学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与交流,这就直接地影响了老师给学生上课的情绪,使得课堂上的气氛僵硬,这要想教学质量从根本上得到提高,就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才能充分地调动起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积极性与能动性。才能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首先教学质量都得不到好的提高,又何谈教学创新呢?同时学生也要积极发挥自身的作用,做到学有所获。这让老师也会感受到学生在积极地与他们配合,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大大地提高了老师授课的信心,使得教学效果更加地显著。
那么怎么样去加强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一:首先要尊敬老师,老师也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声乐课堂本身就是一门感情色彩很浓厚的课程,老师与学生之间是直接地、面对面地进行接触,接触的空间更大,而不想别的文化课程老师面对的是几十个学生,所以说声乐课堂中老师与学生就有过多的接触,那么学生就更加要尊重老师,不要说一些顶撞老师的话,如果课堂上出现一些类似的问题,老师可以以沟通的方式与学生交流,而不要以打、骂的方式进行沟通,那样学生会对课堂更加地感到害怕。这就要求了老师也要热爱自己的学生。二:教师教学要做到因人而异。为什么要说到这一点呢?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嗓音条件、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包括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也不一样,对声乐的悟性方面等等那些客观条件都是不同的,在这一点上,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就不得不因人而异了。比如说这位学生他的嗓音条件好一些,他可以演唱偏大一点的曲目,但是相反呢,条件差点的,可以先从小的曲目开始演唱。这是在演唱方面的例子。感情的涉及应该是在大三大四的课程上,因为声乐演唱上的情感处理是一个非常抽象的课程,需要有一定的声乐基础以及对作品情感的理解才能有所感触地。
三:需要建立一个气氛活跃的课堂;话又说回来了,声乐课本身就是一门面对面地有过多地接触和交流的课程.那么在这种形式下,更加地需要有一个很好的课堂气氛来活跃这个课堂,要建立一个气氛活跃的课堂,需要老师和学生双方的配合,首先有了这么一个活跃的课堂,那么老师授课的情绪都会是主动的和高兴的,学生在这种活跃的气氛下演唱的会更
加地精彩,老师在这么一个开心活跃的氛围当中,能够更好地给学生授课。
四:老师需要有耐心。这一点在很多人看来觉得不重要,但其实耐心是每个人都有的,只是每个人的耐心都是有极限的,如果老师碰到条件不好的学生,或者说碰到在声乐方面悟性差一点的学生,那么老师的心态不应该是急躁不安的,而是需要耐心地跟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与沟通,可以给他们一点建议或者时间,让他们私底下琢磨琢磨。因为不是每个人对同样一件事情都有很大的悟性的。所以说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
五:老师在教的同时,也要不断地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一切事物都是处于发展当中的,无论是做哪一行的职业,都需要与时俱进的,如果你在自己的行业老是不思进取、停止不前的话,很快你会被开除的。那么声乐老师扮演着师范院校一个重要的角色,俗话说得好:名师出高徒,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老师在教授学生课程的同时,自己本身也要不断地学习,因为如果有一天你的学生在声乐方面出现的问题,但是老师却不知道该怎样去回答他,那么老师在他们面前就没有太大的说服力了,老师在授课的时候学生会对你的教学能力产生怀疑,他们就不愿意和你虚心学习了。所以说老师也是需要学习的,也有一句老话是这样说的:“活到老,学到老”。意思是:“人只要活在世上的一天就应该不断地去
学习。”只有不断地去充实自己的头脑,才会有更加精彩的片断来和学生们进行分享与交流,同时老师自己本身也在不断地提升,那时一种境界。一种高学府的境界。
六:学习需要方法。有的人呀,他的的确确一天到晚地学习,但是学的很累,你问他们他们却说不知道学的是什么,所以说每个人学习要学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套方法,这样才会学有所获。这样让老师感觉还没有白教你一场,老师辛辛苦苦地给你讲了一大堆地知识,但是到头来你却什么都不知道,当学生回课的时候,学生的演唱并没有达到老师要求的水准,老师感觉到学生还是没有花到功夫,对老师接下来的授课情绪会有影响的,学生不光要学会怎么样去学,而且要找到学习的方法,最后才会学有所获。
总结:声乐的教学创新和师生互动是个可塑性强且复杂的问题,不是说解决就可以解决的,教学创新和师生互动是需要长期来进行改善的,根据现有的政策和解决方案进行一定的实践,估计这个过程也是很漫长的,四年的声乐学习生涯,也有深刻的体会。就如我们中国的传统思想,好歹声乐教学并没有像中国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所以说改观的前景还是很大的,这中间有很大的空间的,但是需要大家的努力,只要按照正确科学的可行性方法来进行实践,慢慢地很多问题都可以得到改善,声乐教学的创新前景还是一片广阔的,期待这创新的教学到来。
参考文献: 1:杨晓青 改革声乐课教学 加速音乐教师培养[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5.2 2:乔爱玲 高校声乐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No.22 3:杨立刚 2007.8 4:韩敏华 关系
科技咨询导报 2007.No.04 5:王朝刚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6.161 6:赵兰 2011年第2期
7:吕志杰 旬刊 2011.07
声乐教学法 上海音乐出版社 [M]高文哲 浅谈高效声乐课中互动教学器乐演奏技能教学创新论 [M]—195
高中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篇3
【摘要】上个世纪,国外一些教育家就开始进行有效教学的研究,探求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或好的教学(good teaching)的途径,其核心是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学生是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只是外因,只有通过学生的内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才能实现。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学是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这就要求课堂中要给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教学氛围。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相互讨论,打破了老师“给水喝”的局面,学会“找水源”的方法,通过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轮流变换争当教学活动中的不同角色,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培养和锻炼。
【关键词】高中数学 ; 激励 ; 师生互动 ; 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3-0223-02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只是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师是教学中的主角,上课只是传授知识,是单向的付出。学生作为教学中的配角,上课只是聆听知识,是单向的接受,从而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健康课堂需要师生之间相互沟通的双边互动教学,教师在课堂中由“演讲者、表演者”,转化为“引导者、管理者”,由“一言堂”变为“众言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当“小老师”。给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现自己、锻炼自己的平台。
在数学健康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师生互动,实现有效教学,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实践证明,学生往往先喜欢老师,再喜欢老师所教的那一门学科。因此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并理解他们,对学生抱有亲切感,信任感、期望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老师重视的、被老师所关注的,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要爱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感情去引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
二、形成师生互动的学习方式。
要灵活运用多种学习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教师的教学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师生互动要指导学生培养自学能力。
华中师范大学附中高二数学“三自课堂”就是课堂教学形式的变革尝试,“三自课堂”即倡导学生自我提问、自我设计与自我评价。课堂教学由学生唱主角,教师傍敲侧击,由学生自主构建学习的知识体系,参与教学设计,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在教师的协助下,突出学生地自主探究,由学生提出研究性课题(导学案),以个人探究和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学习,以自评为主、他评为辅(小组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实施学习成果展示。数学高效课堂,简单地说,就是一堂高效的或好的数学课,教师要从尊重学生的差异出发,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让课堂真正地“活”起来,践行“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围绕“动”千方百计地彰显学生的“主权”,既要让学生学会、会学,还要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真正地促使教学效益地提高,以“学”评教, “学得怎么样”的评价概括为五个层次,即“懂、会、熟、巧、通”。
(二)自主探究、合作教学。
多年来教师习惯于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课堂沉闷、压抑、无趣。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基于自己的经验的背景,不同的学生会对某种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通过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他们会看到各种不同的理解和思路。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而合作学习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合作学习还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從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积极的自我表现,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在讨论前要考虑各小组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组内讨论交流,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小组讨论的时候,教师要深入到小组当中,了解合作的效果,讨论的情况等等,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
(三)师生互动评价及师生共同管理。
仅靠老师单向评价而忽视学生评价,不仅不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而且还让学生失去一个认识自我和相互学习的机会。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平等的参与评价,实行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通过自评让学生客观认识自己的优点,树立自信,查找不足。小组互评,可以补充自评的不足,有效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同时也是一个相互学习的机会,学生可以客观地评价别人,欣赏别人的优点。师评是对自评和互评的有效补充,更明确的指出学生的成功之处和须改进的方面。这样,三结合的评价方式更客观、公正、全面,学生乐于参与、乐于接受。课堂管理是每位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师要引导每一位学生参与到教学管理中,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性,鼓励他们积极动脑,动手,大胆实践。小组长的工作在课堂教学管理过程中最具体,最繁琐。我把小组长的工作分解开来,让小组内的学生轮流担任学习组长,纪律组长,在课堂上参与教学管理,大家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既加强了同学间的合作意识,又强化了团队精神。
教学是一个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双方面积极性的充分发挥与协调配合,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说到底就是要改变“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全程互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切实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因此,只有变教师的“独角戏”为师生的“交响乐”并让互动成为其中的主旋律,师生才能在和谐配合的过程中更好地教和更好地学,最终达到师生共赢。
参考文献
高中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篇4
一、师生互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 高中历史教学中师生互动教学有了较大的发展。教学中, 师生通过创设各种情境, 运用各种手段, 真正互动起来了。在互动中共同探究, 体验生活, 获取真知, 升华情感。然而, 我在教学实践, 以及和同事互相听课的过程中, 总觉得师生互动还有许多地方不尽如人意, 存在着一些误区和偏差。
1. 师生互动教学成形式主义。
《高中历史新课标》要求设计有学生活动的内容, 有的教师为满足新课标的要求而设计师生互动活动, 效果如何没有考虑, 师生间互动交流成为“走过场”, 只是有“做秀”、“装点门面”的作用, 从而失去真正的教学意义。
2. 师生互动教学设计出偏差。
或者出现教师成为旁观者, 或者出现学生成为简单的参与者。我在高中历史教学听课学习中, 有时发现教师在给学生布置完学习任务后就在教室里兜圈子, 学生则冥思苦想, 教师似乎成了旁观者, 仅仅是看看哪些学生回答的答案与自己的一致。还有的教师设计的问题较为简单, 师生一问一答, 也称为师生互动教学, 使互动教学沦为机械重复。学生学之无味, 造成不良的教学氛围和效果。
3. 师生互动教学形式出偏差。
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公开课, 一堂课经常的形式是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大组讨论, 似乎缺了哪一个讨论这堂课就不完善。过份追求完美的环节, 唯恐漏掉任何一种讨论形式。最后是形式面面俱到, 教学效果却相形见绌。
4. 师生互动教学定位出偏差。
在听课学习中, 我经常看到的是大组讨论。大组讨论究竟有多少成效?学生听了些什么, 说了些什么?是“做秀”摆设, 还是增加讨论的氛围?是真正的互动教学的典范吗?课后进行学生访谈, 他们大都一脸茫然。这种讨论令人深思。
5. 师生互动教学缺乏感情色彩。
“师生互动”应是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 当然情感的交流也应是其中之一。但在实际的教学中, 存在着为交流而交流的情况, 师生情感交流为互动教学所淹没, 从而失去互动教学的意义。
6. 师生互动教学中对学生表扬的评价过滥。
有的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管对错一律肯定表扬, 这种过滥的评价, 会使学生不知所以然, 无所适从, 从而有悖于师生互动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7. 师生互动教学气氛过于宽松, 导致学生纪律松散,
讨论自由化, 从而给教师自身教学和学生课堂管理带来不良影响。教学中, 为了创造宽松民主的互动学习氛围, 常常是讨论显得热闹, 课堂秩序乱糟糟。
二、师生互动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反思
高中历史教学中采取互动的教学模式, 活跃了历史课堂, 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与偏差, 这需要高中历史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下面我就在上课、听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以及自己的一些反思与大家交流。
1. 师生互动教学定位要注重实效
现象:曾参加一次市级历史活动, 公开课课题是人教版必修2的《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教师组织学生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利弊进行大辩论, 将五十二位学生分为二大组, 组成正方、反方。
反思:这样的讨论辩论看似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凸显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教学理念, 看起来学生热热闹闹的, 但实际效果是每个学生都调动了创新思维了吗?每个学生都发言了吗?就是按大组每个人都交流, 课上时间也不允许。实际上, 每个大组的同学都会推选出平时发言热烈的几个学生作为主发言人, 余下的同学都成了观众, 从而使看似全体参与的创新活动, 仍然沦为少数“贵族”的发言和思维活动。与其两大组圈起来讨论还不如两大组中再分为若干个四人的小小组来讨论。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权利, 每个学生都有动脑创新的需要, 两大组辩论中每个成员都可以成为主发言人, 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才符合《高中历史新课标》的要求。
2. 师生互动教学要有灵活性
现象:有位教师进行《发达的古代农业》一课内容教学时, 围绕着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采取了分组讨论。
反思:这部分知识学生在初中尽管已有初步的了解, 但由于学生基本来自于城市, 对农村、农业的情况知之甚少, 因此, 这样的内容对他们来说相对抽象, 完全可以通过师生讨论交流的形式进行反馈。这位教师别出心裁, 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以调节课堂气氛。这种互动式教学未免有些牵强附会, 与其这样还不如灵活地设计一些生动的图片, 引用一些相关的资料, 特别是生活化的感性材料, 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情况, 提炼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这样更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学生也更感兴趣。
3. 师生互动设计和教学要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
现象:有教师在讲授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时, 布置学生自主探究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含义、内容等内容后, 自己就没事了, 在教室里踱步, 学生则忙着找和记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相关内容。
反思:在师生互动教学中, 教师应主导互动教学整个过程, 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始终处于自主学习的地位。中央集权制度的这么多知识点不是一下就能找到的, 有些需要教师利用资料加以补充, 学生才能理解与懂得。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向学生展示相关文献资料, 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相关内容, 并和学生一起探究, 让学生自主发言讨论, 成为学习的主人, 增强对中央集权制度的感知, 在感性材料中获得理性真知。在活动中, 教师不仅始终是主导者, 而且是参与者, 学生是活动中的主人, 从而把学生学习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的积极性调动到最高状况, 以利于学生的创新发展。
4. 师生互动教学要注意民主性和权威性的统一
现象:有教师在教学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围绕如何评价国家对经济干预政策时, 让学生进行讨论发言。有的学生说, 应选择自由放任;有的学生说, 应选择政府行政干预;有的学生说, 应选择建立极权统治, 等等。教师对这些同学一律给予肯定的表扬, 并没有深入评价。
反思:师生互动教学要体现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理解和宽容性, 上面师生互动活动似乎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回答的理解尊重、平等对待的原则, 其实并未做到:学生的回答都有不足之处, 教师在肯定学生回答的同时也要进一步提出问题与学生进行探讨, 这才体现教师和学生在知识、学术探究上的平等和民主性, 同时教师又技高一筹, 画龙点睛, 又凸显出教师的权威性。如上针对同学提出的每一种选择, 教师可以表扬其点子不错, 同时指出每一种选择的缺陷, 从而使学生懂得应该根据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来调整经济的重要意义, 加深对“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经济理论和政策也在不断地调整与变化”理念的认识, 使学生的认识又向前迈出一大步, 从而凸显教师在民主平等的互动教学中的权威性和民主性。
5. 师生互动教学要体现情感性和严肃性相结合
现象:有位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如何看待中国加入WTO问题时, 也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与学生打成一片, 结果讨论声越来越大, 有的同学甚至开始嬉戏, 在交流中, 有同学在下面七嘴八舌, 即使在教师评价时也有同学在不断小声说话。
反思:在师生互动教学中, 教师应以情感人, 以渊博的知识吸引学生, 以精湛的教育水平赢得学生的尊敬并树立自己的课堂教学权威性。这位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 以情感人与学生打成一片, 却没有把握好分寸, 以致在平等中失去了威严, 导致课堂教学秩序失控。教师应在与同学讨论时, 和善平等地对待认真讨论问题的同学, 以既亲近又严肃的态度对待讨论不严肃、讲空话的学生, 使认真学习的学生感到老师的可亲友善, 以及对自己的肯定, 使淘气的学生感到老师可亲可畏, 不敢胡来, 认真思考动脑。此外, 教师还应尽可能多地参与各个小组讨论, 了解学生, 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激励学生动脑创新。教师在与各组交流时也可以对淘气学生进行监督。这样的互动教学活动既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亲近, 又维护了课堂的严肃性, 从而使师生互动教学活动朝着良性循环方向发展。师生互动教学在平等友好的气氛中进行, 同时教师又有效地监控了课堂教学秩序, 保持了课堂的严肃, 使学生朝良性的方向发展。
新课程理念倡导传授知识与生活经验相联系, 倡导互动、合作、探究。师生互动教学开展得好, 才能真正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才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以上我仅谈了一点个人的教学观感, 不够成熟, 诚望同仁建言, 共建新课程良好的师生互动教学氛围。
摘要:“师生互动”应是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如今的课堂教学中, 师生互动往往存在着诸多偏差, 鉴于此, 文章作者结合教学实践, 在分析具体课例的基础上, 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 探讨了纠偏被正的措施。
高中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篇5
单 位 濮阳工业园区赵葛寨中心小学______ 姓 名_ 季利娜___________ 职 称__ 中学二级________ 联 系 电 话_ ***________
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师生互动研究
摘要:“教学是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角色不同,行为亦有差异。师生互动是师生双方在教育活动中相互交流、影响的一种不断作用的状态。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如何应用互动交往策略,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思考,去实验,充满信心的去探索呢?
关键词:师生互动;优化;合作;策略;主体
一、师生互动的含义师生互动是在师生之间进行的一种交流与沟通,师生之间的交互影响、交互活动、共生共创的过程,是一个以文本为中介所产生的思想碰撞和情感交流的过程。师生互动不是教师对学生或学生对教师的单向、线性的影响,而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交互的影响,是师生共同对互动情景的界定过程,又是教师和学生相互碰撞和调整的过程。同时,师生之间的这种交互和影响又不是一次性的或间断的,而是一个链状循环的连续过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师生正是在这样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中不断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所以要使“师生互动”这一理念真正内化到课堂教学方式中,教师必须带着富有创意的设想和对学生恰如其分的期望,学生应带着努力创新的愿望,共同步入教学天地。教师不断提供创新机会,学生积极投入创新活动,师生互为动力,在共同营造的宽松自由、活泼愉快的氛围中,教学相长,互相激发更多灵感,追求更多更新的创造。
二、师生互动的特点
1、自主性
师生互动策略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全过程,保证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他们在课堂中充分发表意见,大胆质疑,求异创新,有一个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机会,有利于拓展他们的思维,有利于他们的个性发展。课堂教学成了学生成果的展现,学生感受到在课堂中的成就感,受到极大鼓舞,创造力被进一步开发出来。
2、综合性
(1)知识综合:师生互动不但要求学生具备学科知识,还要具备如何质疑,如何观察,如何调查,如何社交等方面的知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2)能力综合:不但要具有一般的学习能力,还要具有获取信息,研究问题,归纳信息的能力。(3)活动的综合:不但有师生的教学活动,还有个体活动;群体活动;理论探讨活动;实践调查活动;经验积累活动;开拓创新活动等综合性的活动。
3、研究探索性
师生互动教学策略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师生共同建立起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教师成了课堂的组织者和发动者,教学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传授知识上,而是放在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上,放在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课堂上也不再仅仅放在获取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上,从被动的接受方式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索学习,在学习中联系实际,通过亲身体验,去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从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影响师生互动的主要因素
1.制定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
合理的学习目标是师生互动与合作的基础。学习目标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大多数学生“跳一跳够得着”,从而保持兴奋的持久性,学生为了达到学习目标增强了探索新知识的求知欲,学生有能力实现有效的互动。这样师生双方为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就会同心协力,彼此主动协调,采取策略,努力实现目标,从而发生师生双向的良性互动。
2.教学情境,陶冶情操
教学情境是影响师生互动的重要外部因素,它是一种精神的、文化的、心理的氛围。在课堂教学
活动中,为了达到既定的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搞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良好的教学情境是以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基础的,只有师生之间关系和谐、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才能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为师生的良性互动奠定基础。
3.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
教师与学生对自己的角色定位越准确越有利于互动。现代教学的特征之一是“以育人为目的,把课堂还给学生,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使每个学生各得其所地得到发展,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得到充分的提高。”而这时的教师就不应该是单纯的知识的讲授者,而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教师必须变“师本教育”为“生本教育”,使学生成为合作者、竞争者和学习者。师生只有通过不断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使其相互匹配,才能形成良性互动和和谐的师生关系。
4.让教师与学生了解与适应
教师不仅要备课,而且要备学生。首先,教师对班级中每名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学识能力要有充分的认识与了解,根据学生的特点“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也就是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为了使双方的交流与沟通能够有效进行,学生也必须了解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策略等,即学生也要适应教师的教。
四、师生互动的必备条件
1.教师的热情与学生的悟性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思维活动,认知活动的情感活动的统一。教师的情感与知识传授有机组合的外显行动情感认知协同发生变化的关键。其核心几是调节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形成以求知欲为主的需要结构。因此,教师应有正确的人生观,充分认识小学语文是一门思维性、科学性、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应具备扎实的科学文化水平,辨证唯物主义熏陶每一个学生的情感,从而在教学中加强情感意识,使师生间产生情感的认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每一个学生体验喜悦,以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能力,小学语文课文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育内容,教学时教师运用情感,去拨动、震撼学生的情感之弦,学生就会情动辞发,捕捉到作者镕铸在作品的情和意,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
2.教师的监控和学生的自律
无论传统教育还是现代教育,都非常强调组织管理对于教育效能的影响。赫尔巴特早就郑重指出:“如果不坚定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相对于成人,学生由于年龄小,心理脆弱,具有突出的依赖性和向师性特点,所以教师必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并实施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但是,学生又是迅速发展中的个体,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和心理可塑性,所以教师在加强纪律约束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品质,逐步养成其独立自主、自我监督和自我教育的意识与能力。在教育活动中,规则是监控和自律的基础,宽松、自由的教育氛围是建立在一定规则之上的。教师只有同学生一起不断地建立规则,并引导他们遵守规则,才能在师生之间建立起相互的尊重和信任,教学活动也才能真正实现宽松自由和民主平等。有了这样的前提,教师就可以有比较充分的精力和时间组织活动、参与活动,并从旁指导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总之,在教育活动中,既需要教师一定程度的监控,也需要学生的自近代。只不过随着活动的进展和学生的发展,教师的监控程度愈来愈降低,而学生的自控程度则会越来越增强。
3.教师的善教和学生的乐学
师生互动要借助于知识的传输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角色不同,行为亦有差异。教师是学生心智的培育者,承担着对来自社会实践的知识经验筛选、加工、整理,然后以学生能够理解、接受、便于掌握的方法传授给学生的职责。由于教育设计、教学决策与技能本身带有极大的智力创造成分,所以非常需要教师发挥主动施教、愿意施教的热情与自觉性,需要教师抛弃那种机械单调、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能否做到这一点,主要取决于教师自身。教师要彻底消除消极应付的教育心理,而代之以饱满的热情、旺盛的精力以及积极探索的态度,善于使用简洁明快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努力成为教育改革和高效教学的追求者。当然知识的传授不是单向的,它还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由于参与活动和动手操作易于引起学生求学的乐趣和探索的热情,所以寻求知识的活动化、游戏化,为学生营造自由、宽松、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也是非常必要的。当学生出现了乐学的热情时,说明其精力
已真正投到了教育过程中。
五、“师生互动”方式的实现
从“师生互动”三个必备条件中得知,要想再课堂教学中实现师生互动,教师必须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同时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创造自由、宽松、民主的环境,让学生自我去体验、构建、生成自己的知识体系。1.教师在课堂上巧提问。
在一般的教学中,教师就问题提问题,较直观,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分析、综合等能力。而应该将问题从各个角度,各个层次分解成若干小问题,使每个问题既紧扣大题,又有一层的价值,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回答中得到分析问题,综合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样,学生的思维就越来越灵活,更富有创意,培养出时代的新人。2.在教学中实行“学生老师”教学方式。
这种方式能真正充分的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能从当“老师”的过程中发现不足,各方面还远不如教师,从而他们佩服教师,服从教师的正确管理,积极主动的去学习。从“学生老师”教学中,学生能学到一般教学方式学不到的知识,能尽量发挥自己的一切潜能,使学生从各方面都得到了锻炼,成为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栋梁之材。
3.教师应组织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小组,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
在课外活动中师生、生生之间通过信息互递,思维得到激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兴趣及创造力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为让“互动”能动起来,教师除了事先要准备好“情景”——如图片、道具以及相关的各种数据、问题外,还必须采取一些相应的策略:①教学民主。②人格平等和师生互爱。在快乐的课外活动中学生获取新知识、新技能,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不断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而达到共创、共进。4.学生议,教师导
“议”就是让学生讨论,这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打开思路,同时老师参加议论,及时了解情况,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对重点处、疑难处作重点讲解。
六、师生互动的教学策略
1.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和谐互通
教学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的业务能力,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师生关系所处状况。教师要赢得学生的信任与热爱,首先要关心尊重每一个学生,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创建良好教学情境的前提。只有师生在互相尊重、和谐的环境中,学生才能敢于发表见解,学生只有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才有可能将个性的主体力量充分释放。
教师尊重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这也是师德的基本要求。我们必须把学生作为一个有思想、有看法、有需求的“人”来看待,要正视他们的存在,理解他们的愿望,看到他们的努力,赞赏他们的成就。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把“爱”奉献给每一个学生。“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教师必须承认并重视这种差异,使各种类型的学生都得到关注和尊重,使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展。教学中尊重学生,还要围绕学生的兴趣点设计课堂,尊重学生的创造。内在的兴趣与动机,是学生创造力和主动性的源泉,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鼓励学生能够提出与我们看法不同的意见。
2.情感交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使教育的过程变成师生情感互动共鸣的愉快过程,教学中教师要以情动人,用自己的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基础。
首先,教师可以用语言来营造师生情感交流的气氛。例如,使用“很好!”“你真聪明!”等鼓励性语言激励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勇气和欲望,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切忌用刻薄、挖苦的语言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产生障碍。其次教师也可用正确的体态性语言来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体态性语言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目光、举动、表情等。教师要充满热情用信任的目光、赞许的微笑、激励的动作等体态性语言,表示对学生的关心和热爱,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融洽师生关系。
3、优化教学结构,形成良好心理准备
教学结构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组织,促进教学内部诸因素间形成比较稳定的联系,进而产生积极的整体效应。教学结构的优化,不仅决定着教学环节能否自然流畅,时刻体现学生现时需要,也决定着教学诸因素的交往是否协调发展,是促进互动交流的关键。教学结构优化包括教师、学生、教材、媒体之间的横向组织结构的优化,也包括激活学生内部动力,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纵向结构的优化
4、培养创新能力,树立学生开拓进取的信心
创新能力在教学中主要表现为对已解决问题寻求新的解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和创新。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探索未知领域,寻找客观真理,成为发现者,要让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这一探索过程,不断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不仅对知识理解更透彻,掌握更牢固,而且从中受到观察、猜想、分析与转换等思维方法的启迪,思维品质获得了培养和锻炼。同时学生也从探索的成功中感到喜悦,使学习的兴趣得到了强化,知识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5、运用合作策略,实现和谐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可以运用人际合作的教学策略,让教师的神态、动作、语言激励学生。评价的作用不仅在于评价对知识的理解是否正确,更在于评出自信,产生激励效应,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师生互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实现和谐的师生互动。
总之,师生互动作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方式,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我们不仅要在理念上重视它,更要在实践中处理好互动中形式与实质的关系,要以平等的师生观来指导与学生交往过程,通过师生平等对话,构建起轻松和谐的数学课堂“学习共同体”。让我们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在教学中大胆实践,总结经验,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在师生互动中得以升华。
参考文献:
[1]陈心五著《中小学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版。第87页。[2]古人伏 《师生互动准则初探》,《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版》2001年第1期。第23页。
[3]肖锋 《课堂语言行为互动分析——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研究工具》,《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第63页。
[4]张秀丽 《重视师生互动提高高校教学的有效性》,《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4年第3期。第27页。
高中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篇6
[关键词]地理教学 互动 技巧 效率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60128
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良好的师生互动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前提。学生在与教师互动交流的过程中,会逐渐提高对地理课程的兴趣,对掌握地理知识以及拓展思维等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与学生时刻保持交流状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消除学生的紧张感,让学生敢于发言、敢于交流,最终实现满意的教学效果。
一、转变教学观念,营造教学氛围
传统地理课堂上,教师“霸占”了整节课的时间,单方向地向学生传输知识,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没有机会与教师进行交流,这严重阻碍着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时也造成了教学氛围过于严肃的现象,久而久之,学生对地理课程学习的兴趣就会下降,进而影响学习成绩。为此,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将课堂还给学生,在课堂上要和学生一起学习,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并且努力营造和谐、活泼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与教师的不断交流中完善知识结构、加深理解。
在课堂上,教师要利用幽默的语言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善于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交流探讨,积极鼓励学生,对于回答出错的学生,教师也不能进行批评,要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答案,从而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学习。举例来说,在学习《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讲述自己对荒漠化出现的原因及其防治办法,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教师也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样,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不知不觉间就将知识传输到学生脑海中,教学效果更加明显。
二、合理设置问题,展开课堂讨论
在课堂中开展激烈的讨论,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层次理解。教师在设置问题引导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问题要难易结合,并且按照先易后难、逐层递增的方法,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及时恰当地给予引导,让学生独立完成,并保证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培养学生的讨论习惯。
具体实施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比如,教师可以在班级内进行分组,在解决问题时,每个小组的成员先在各自组内进行讨论,之后各组之间再进行讨论,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指导,得到最终的结果。以学习南北方地区知识为例,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南”、“北”两组,要求学生通过查找教材以及其他资料,掌握关于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内容,之后两组再进行阐述,这样,两组之间互相补充、互相学习,在交流的过程中轻松掌握了知识,也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三、开展辩论赛,激活地理课堂
除了问答式的互动方法之外,一些活泼有趣的互动方式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而开展辩论赛是非常好的方式。教师在选择辩题的时候,要注意结合教材内容,要确保通过一场辩论赛,学生能有收获,切不可只流于形式、华而不实。
比如,以“工业发展与工业污染之间的冲突”为辩题,教师可设置如下辩论赛:正方认为工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发展重于工业污染;而乙方认为工业污染影响人类生存,不能舍大保小。目前我国工业发展与由其带来的环境污染是热门话题,也是高中地理的教学内容。在辩论开始之前,教师要给学生留下搜集材料的时间。除此之外,为了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教师可以选择一方加入其中,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学生参与的热情会大大提高。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辩论赛结束之后,要进行客观的评价,并回归教材内容。这样,能够趁热打铁,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会更加深刻。
四、组织课外活动,提高师生接触度
教师应该定期带领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提高教师与学生的接触度。在课堂外,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感情更加容易培养。教师要把握课外活动的时间,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培养师生感情。我国地广物博,教师要利用一切教学资源,让学生实地体验,这对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也有很大帮助。
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响应这一号召。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工业园、展览馆、科技厅等,让学生与自然和社会有更广的接触,帮助学生存储有用的信息资源。对于一些难以参观的地形等,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选择合适的图片、视频等来进行展示。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要从多方面带领学生感受地理知识的魅力,培养学生对地理的热爱之情。在课外活动的开展中,教师要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讲解,在潜移默化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良好的师生互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注意培养与学生的良好关系,通过分小组学习、开展辩论赛等方法,与学生打成一片,课上与学生共同讨论学习,课下带领学生参观交流,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
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师生互动 篇7
一什么是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是指发生在师生双方间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心理学家认为, 师生互动不仅仅表现为控制—服从, 还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师生间的交流、平行影响与相互作用等, 他们强调将参与程度和交往的情感质量作为理解师生互动的主要方面。
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 对学生而言, 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学生在互动的氛围里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平等、民主和尊重。对教师而言, 互动的师生关系意味着教师上课不是在传授知识, 而是一起分享理解。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相互影响, 相互补充, 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因此, 最生动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 是学生不由自主地举起双手抢答的课堂。
二如何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1. 要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教师要认真与学生交流看法, 在课堂中营造民主气氛, 让学生敢说话、敢提问。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积极引导, 认真分析, 多鼓励、少批评。心理学研究表明, 融洽的师生关系, 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 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喜欢老师, 自然就会喜欢他讲的课。例如, 在学生自主阅读或小组活动时, 教师要融入到学生的讨论中去, 这样就能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然后有针对性地集体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多让学生发言, 试着先由学生自己解答, 在学生解答的基础上, 教师纠错总结提升。在课下, 多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 让学生亲近老师, 敞开心扉。
2. 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要激发学生思维, 让学生有话可说。如在讲政治生活《民主管理》一课时, 谈到村委会、居委会的相关知识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所在地区, 说说自己的村委会、居委会是如何选举、决策、管理、监督的, 这样学生跃跃欲试, 争谈自己地区的情况;然后教师抓住热点问题即时对学生进行教育, 强调我国民主政治的进步不但要靠制度改革, 还需要每一个公民提高政治素养, 认真行使好自己的政治权利, 从而升华了学生的情感。
3.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政治课本来就应该非常鲜活, 用时政素材丰富课本, 让学生想听、想说、想知道事件背后蕴含的道理。学习高一政治生活第二单元《为人们服务的政府》课时, 为了帮助学生分析政府的职能与权威, 教师可结合食品安全这一热点问题, 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 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香港奶粉限购事件发生后的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 全国政协委员、政协新任新闻发言人吕新华引用国家质检总局的数据说:“内地奶粉99%是安全的。”但却遭来媒体和民众的一片质疑。据此,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政府的权威从何而来;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认可和接受, 这是区别有无权威的政府的标志;食品安全监管成效对于维护政府形象, 提升政府公信力有密切联系, 否则会打击公众对政府行政能力的信心等知识。引导学生学习政府树立权威的途径有: (1)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审慎用权、优化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 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与人民群众保持和谐关系。 (2)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业绩。 (3) 政府工作人员要重品行、作表率, 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这样就使学生明白了整个第二单元讲的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是政府监管部门的使命。政府只有改变传统行政理念, 强化服务职能, 为维护食品质量安全提供充分的监管服务, 才能树立起政府的权威, 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三结束语
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符合新课程理念, 在这样的课堂中, 师生都处在质疑或释疑的过程中, 通过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 从而将平淡的课堂变为生动的乐园。
摘要:传统满堂灌的政治课, 不利于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提倡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锻炼学生的思考表达能力。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中的师生互动 篇8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进入教育系统时间相对比较短, 尚未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系统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 不免会有一些弯路, 一些探索, 以下是我在教授高中信息技术的几年实践中, 所做的一些尝试及得到的一点体会, 谈一下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 师生之间如何相处, 及师生互动的必要性、实践原则、方式等, 以期抛砖引玉。
一、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 师生互动的必要性
由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实践性及特殊性, 且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其内容新颖、活泼、形象, 很多同学都很喜欢这门课程。在现阶段, 很多同学已经通过各种渠道或多或少地接触过本门课程所涉及的内容、知识, 比如, 网络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等等。但是毕竟不是所有的同学学习活动情况都是一样的, 所以,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需要经常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不要只是一味地教授, 不考虑学生特点与实际情况, 在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 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 师生互动, 有助于及时了解学生, 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 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 能使教师及时对学生的反馈信息做出恰当处理, 可以及时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进行弥补。
由于学生情况的各不相同, 例如, 家庭环境、学生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理解能力等, 有些学生可能对一些知识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 而有些学生可能在此领域从未涉足、接触过。有的学生从小就开始接触计算机, 上网、玩游戏、用各类软件等, 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相对其他学生比较了解。而有的学生却连基本操作都不能很快上手。这时, 必要的师生互动就显得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收集学生上课感受, 及时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有详尽的了解。
因此, 师生互动, 可以使教师及时了解到学生进度及知识掌握情况, 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手段, 使不同阶段的学生都能学到知识、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2.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 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 可以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
既然是教学活动, 自然免不了有教有学。而且由于信息技术的特殊性, 其实践性比较强, 往往会形成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疏远, 形成“你教你的, 我学我的”的不良局面。
而有效的师生互动, 可以交流师生感情, 使教师更清楚学生的兴趣点, 学生的需要, 对症下药, 接近师生关系, 使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到学生的需求, 也使学生敢于对教师吐露真心。在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下, 学生往往会情绪高涨,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 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 能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自主、高效地学习, 提高学习能力
实践证明, 良好、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积极性,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 会更加积极思索, 大胆求知, 勇于探索, 使自身能力得到充分提高。
当然, 什么样的情境对于学生来说是轻松愉悦的, 需要师生互动交流来合作共建, 教师通过师生互动, 交流感情, 才能了解到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时, 需要什么样的情境, 或是引导或是质疑或是音乐或是实践等等, 只有通过对不同学生的了解, 才能创设出对学生有利的学习情境, 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使学生真真切切地得到能力的提高。
4.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 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 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刚开始学习信息技术课程, 很多同学都会有新鲜感, 很乐意去学, 去练习, 然而随着所学知识的深入, 学生心中所想相对枯燥起来, 比如, 有的学生感觉学习信息技术就是去上网、玩游戏、聊天, 当发现还要学习诸如计算机原理, 还要学习软件的应用, 还要学习一些编程基础时, 很大一部分学生就没有了兴趣, 感觉到了枯燥。这时的师生互动就显得非常重要且必要了。
教师要利用师生互动, 交流心得, 将一些枯燥的知识, 以其他形象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 激发学生兴趣, 或适当利用其他诸如游戏法、比赛法等, 化抽象为形象, 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活跃课堂,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二、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 师生互动需要遵循的原则
1. 及时性原则
教师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惑应该及时做出处理, 及时修正教学方法, 维护学生兴趣, 促进教学。
2. 学生自主性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 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自主操作、学习、实践, 教师则退到辅导、启发和控制的地位, 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原则
由于信息技术教学中, 信息丰富、容量大, 可以开阔学生视野, 有利于学生开放思维, 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使学生能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 勇于探索, 敢于质疑,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此外, 在教学过程中, 师生互动要注意采用合理、科学、有效的方式, 根据不同的情况,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从实际出发, 采用不同方式, 注重师生双向互动, 使师生互动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责编齐秋爽】
摘要:社会在进步, 而社会进步表现非常明显的一个方面就是科学技术的进步, 它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就是信息技术无所不在的应用, 信息技术已经应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 如学校、单位、医院、超市等与普通百姓相关的领域都有着信息技术的身影。本文就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 如何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谈谈自己在师生互动上的一点心得。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探究 篇9
由于我国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面临着双重任务, 一方面, 根据高中英语教学大纲, 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包括听、说、读、写等, 以实现和义务教育阶段的衔接, 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另一方面, 高中又担负着为我国高等院校输送合格人才的任务, 所以在不同程度上, 教师又需要重视学生知识运用、转化的能力。由于这两种双重任务, 很多高中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有效地开展师生互动, 而师生互动程度开展的成效, 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了更好地实现课堂师生互动, 本文着重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模式进行探究。
二、研究意义
英语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有效开展, 不仅有利于按照新课标的要求, 推行素质教育, 而且有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 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 从而达到新课标培养学生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
三、实际分析
我和同事对我市部分高中英语教师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的互动教学的态度、模式等各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总结。通过采取不记名问卷调查的形式, 发放问卷30份, 有效回收28份, 基本情况分析见下表。
从上述表格可以分析, 由于教师对待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态度、采取的模式及开展的频率等各方面的不同, 从而导致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成绩的不同。所以高中英语教师能否积极开展课堂教学, 创新教学方式, 直接影响了互动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的成效。
四、影响因素
影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因素很多, 但是根据调查分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教师态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 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对待师生互动的态度直接影响了课堂活动的开展方式、开展成效, 以及学生参与度。
开展方式:教师开展师生互动活动方式只有多样化, 才能够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 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从而使学习过程变得有趣而不单调乏味。目前由于各种因素, 我国高中阶段的教育还不能完全实现新课标的预期目标, 素质教育还有待进一步推行。部分高中英语教师开展师生活动形式还不够多样化。大部分还采取教师主讲、学生参与的方式, 这种方式有助于教师按照课程进度完成教学任务, 但这在很大程度上会限制学生创造性的发挥。
学生方面:由于面临升学压力, 或者认识不足, 不少学生还不能认识到通过师生互动这种双向交互方式来提高自己英语运用水平的重要性。
其他因素:包括教师缺乏创新性、教学评估方式的局限性、师生人际关系、学生个性的差别等, 同时由于处于信息时代, 学生获取资源的渠道拓宽, 对传统教学方式缺乏兴趣。
五、应对策略
英语教学有自己的特点, 由于中西方思维、文化等各方面的差异, 进入高中阶段的中学生在不同程度上会进入一个“高原期”, 即学习英语一段时期内很难实现质的突破。同时因学科难度增加, 学生学习阻力加大, 自信心受挫, 从而影响到了学生参与整个教学互动过程的热情。只有探究切实有效的模式才能实现师生的真正互动。
策略一:教师要转变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 教师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应该实现从控制者 (Controller) 到组织者 (Organizer) 、参与者 (Participant) 的转变。英国教育家J.Harmer指出教师最重要的角色应该是组织者。在互动过程中, 教师要重视任务型 (task-based) 活动的开展。
策略二:作为英语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坚持终身学习理念。尤其是在信息发达的当代, 教师必须积极地学习先进教育理念, 同时要敢于走自己的路子, 敢于突破传统教学方式。教师要借助先进的网络资源来为教学服务, 努力提高学习的趣味性。
策略三:英语课堂师生互动活动的开展看似是简单的师生课堂交流过程, 其实不然。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 应该建立在师生平时良好交际关系基础之上。作为英语教学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如果缺乏有效地沟通, 学生会产生抵触“外来语”的不良情绪。
六、互动模式
根据高中英语教育的实际状况, 提出如下建议:
模式一:激发兴趣, 开启互动。作为一名英语教师, 我们应该积极结合中西方文化, 融合现代教学理念, 做好课堂第一步——导入环节, 可利用现代化的媒体资源, 比如相关图片、视频、社会热点事件等导入英语教学。积极有效地导入有利于短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迅速进入课堂状态。
模式二:情境教学, 教学相长。教师在落实任务型教学活动过程中, 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分享学生成功的喜悦。比如老师加入到学习小组中进行讨论, 和学生交流, 从而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使英语教学事半功倍。
模式三:强化巩固, 稳步提高。由于高中英语知识点较多, 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之后, 要重视对学生知识点的巩固。比如, 在讲独立主格结构时, 老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复习分词方面的知识。同时教师可以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比如单词记忆比赛、演讲比赛, 从而实现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强化。
七、结语
新课改更加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更加重视素质教育。作为高中教师, 我们应该转变教育理念, 顺应素质教育的主流,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师生互动模式, 为素质教育的开展探索新方法。
参考文献
[1]王蔷.英语教学法 (第二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高中英语新课标, 2006.
高中英语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研究 篇10
一、教师应不断转变教学观念
传统“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是课堂的核心和主体, 学生只是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 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其需求和潜能未能得到重视, 主体性也未能得到充分发挥。长此以往, 学生的能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制约, 学习积极性也会受到严重地抑制。因此, 高中英语教师必须不断转变教学观念, 在备课时, 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 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 培养师生之间的情感, 促进师生之间的共同交流与探讨。
英语作为一门具有很强交际性质的语言学科, 只有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 才能促进学生的英语技能训练, 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其英语信息获取和对外交流的能力;同时, 营造和谐、平等、自由、轻松的课堂氛围, 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 为其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和自我表现与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鼓励其通过实践、体验、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自身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培养学生开朗的个性和积极向上的学习精神, 提升其沟通、协作的能力, 增强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二、加强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英语的某些知识比较枯燥且乏味, 学生不易产生兴趣, 而为了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其学习兴趣, 就可以运用一些辅助设施, 如多媒体等技术手段的帮助。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 也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例如:有关文物—Amber Room的单元讲解时, 教师就可以在进入主题之前,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相关文物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用更加直观、形象、具体、生动地画面带给学生以感官刺激, 激发其产生继续学习的兴趣与欲望, 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 创设一个师生互动的话题, 如“TheGreat Wall of China”, 师生之间共同交流、讨论, 探索一下自己所知道的历史, 以及对这些古代建筑或文物的有效保护措施;然后, 带着问题去思考Amber Room是什么样子的?
师生之间共同阅读课本, 实现良好的互动的同时, 共同描绘, 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充分激发其学习热情。在多媒体技术这样的辅助教学下, 师生之间更能实现良好的互动, 从而加强英语训练, 提升英语能力, 帮助学生提高对英语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激发其学习兴趣, 从而调动起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
三、善于创设师生互动的良好课堂情境
实际上高中英语知识比较枯燥且无味, 学生不易产生持久学习的热情与动力, 因此, 教师应善于课堂教学情境的合理创设, 致力于一个平等、自由、轻松、和谐的师生互动氛围的营造, 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其学习兴趣, 从而更好地实现师生互动、生生活动, 最终不断提升其英语综合素质与能力。
例如:在Aid的相关急救内容的教学中, 教师就可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实际生活中常出现一些相关的急救场景或关于急救知识的抢答赛等, 在做出解说的同时, 引导学生思考:
What is happening in the picture now?
What is the reason of accident?
What can we do to solve the problem……
在这个问题提出与回答的互动过程中, 学生也会加深对相关急救词汇的理解与掌握, 为其补充一些生活常识外, 引导学生树立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思想意识, 从而促使其更好地学习与生活。
再比如:在《The Olympic Game》教学中, 教师可提前为学生布置家庭作业:自己查找一些相关现代奥林匹克的资料与历史, 并于课上进行小型演讲, 说一说奥林匹克的“前世今生”, 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英语口语的表达能力等;然后,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将课堂创设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现场, 让学生充当记者, 而教师扮演运动员, 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采访, 问自己想问的问题等等,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从而促使其主动参与英语课堂教学过程, 不断提升英语知识积累和英语实践能力。
四、将互动教学模式拓展于学生的生活领域
课堂上45分钟的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 而为了满足高中生的求知欲, 就必须将互动式教学模式延伸于学生的生活领域, 通过与实际生活密切相联系的大量练习与复习, 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 提升其英语能力。
例如:在“school life”一课的教学后, 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家庭作业, 引导学生将一天的校园学习生活用英语讲给父母听, 增强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互动, 拉近家长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同时加强学生英语训练, 提升其英语素质与能力;此外, 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成立小组, 为每个小组精心设计英语主题, 促使其分工明确地完成英语练习任务,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不断提升其英语综合素质与能力。
高中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篇11
【关键词】高中数学 师生协作 教师自身素质 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171-02
一、高中数学的教学特性
在学前班时,我们就开始接触数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它。作为高中生,对数学并不陌生,无论在那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数学都是一门无法避免、让人又爱又恨的学科。高中数学有着极强的连贯性,环环紧扣,紧凑的思维思考的特性。高中数学不仅要以初中数学做为基础,又要为将来大学中的高等数学做铺垫。而且作为理科生都知道数学好,物理才好,而得物理者得天下。数学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
课改后苏教版的高中数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强化了学生的数学思考模式,注重学生理性思维的发掘。同时增加了问题情景、学生活动等版块,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增加了可行性。苏教版的高中数学把知识体系分为几个几条不同的模块,每个模块之间相互独立,但是内部的知识点又相互关联,成为一个紧密的知识体系。编写时以现代背景为依据,积极以生活实际经验举例证明,满足了时代进步的要求,与时俱进。书本中各章知识点以由易到难,层层布设,逐渐上升的难度启发式学生思维。
二、师生协作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就是一个一个的讲知识点和例题,学生就是扛着脑袋坐着提着笔照着板书把黑板上的文字挪到书本上,至于多少挪到了脑子中就不得而知了,至于听进去了几句,听懂了多少我们也无从考究。课下学生就是拼命做题,每位莘莘学子被迫淹没在题海中无法自拔。
不过在新课改的教育改革浪潮中填鸭式教学已经被我们淘汰,它消失在历史的滚滚长河中,取而代之的就是师生协作互动的教学策略。在尤其重要的高中数学中,把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那实在是功德一件。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足以说明学习学习兴趣的重要性,这就相当给学生请了一位二十四小时贴身一对一私人家庭教师。而师生协作互动的教学策略就很好的解决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不高的情况。这种教学策略重点在于协作互动,讲究的就是师生之间的配合问题,打破了以往大多数师生之间相处的传统模式,我们是师生关系,但同时我们也是朋友关系,亦师亦友相互协助共同进步更好的相互配合相互学习。在拉近情感上的关系后,学生更愿意亲近教师,自然在不知不觉中就会更加愿意跟教师探讨一些数学上的问题。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基于学生的好感之下开展教学活动或者讲解一些知识点时候时学生也会更加精力集中,在提问环节听课时学生也会更加配合教师,这就提高了课堂的时间利用,教师讲课的有效性也会随之提高。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了学生的探索精神,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地位,学生有了主人意识后,学习兴趣会大大增加,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后,数学成绩自然水到渠成更上一层楼。
三、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老师站在三尺讲台上,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要想你的学生对你心悦诚服,首先自己的专业知识要过硬,自身素质要达到为人师表的程度,教书育人关系到的是一个国家的前景与命运。讲台上教师说的每一句话都有可能影响到学生,作为一名教师,应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的开展质量,在师生协作互动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作为同等的地位,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教师把课堂的主动权交还一部分给学生,教师退居二线变身成为指导辅助的角色,教师必须站在更高的高度才能正确指导,指出正确的方向。
新课改后,对教师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时候教师的素质就不仅仅体现在课堂的教书方面,更重要的体现在对学生的思维启发等素质方面。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无限大的,作为教师我们要用适当的方式,因材施教慢慢激发学生的潜能,这种潜能不是固定在学习方面的潜能,也可以是其他各方各面。教师培养的不是学习的机器而是会思考敢创新的人才,我们的国家需要形形色色的人才,百花盛开的局面才是最好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多多鼓励学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找到学习的乐趣。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新课改后师生协作互动的教学模式中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加严格,可是想要协作互动更加顺利在教师素质提高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素质就显得更加重要。学生的素质体现在:(1)学生对求学的态度(2)学生对现在和将来学习的目标(3)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学习的兴趣程度(4)个人的心理性格差异兴趣爱好等几个方面。
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了他对待这件事的认真程度,那么这件事的成功几率与他的态度成正比,可见态度决定成败。有着清晰目标的和对将来有着清晰规划的人比没有的人有更加坚定的信念和勇往直前的勇气,它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学生对过去知识的理解直接关系到现在教师教学活动是否可以顺利展开,基础知识扎实的就更容易理解接受现在的新知识,也能更好更快的掌握知识点。前面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那么自然学习起来事半功倍,所以教师应当着重培养学生这几个方面的素质。为了学生可以很好的与教师互动协作互相学习进步,也为了学生的将来可以更好的发展。
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上采用协作互助的教学模式,重要的是师生双方面的配合,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有了坚实的情感之后,充分了解到高中数学的教学特点,兼顾到新课改的思想,加强双方的素质,互相配合相互协作自然可以呈现给人们不一样的富有生机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王义斌.学术期刊、《怎样更专业-浅谈教师专业素质》,2014年15期.
[2]陈湘.学术期刊、《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2014年5期.
高中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篇12
一、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对于高中音乐课堂的重要性
(一) 转变教学模式, 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传统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目标性不强, 很多学校开设这门课程只是为了配合考试, 并没有将教学重点放在提升学生音乐素养上, 因此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也没有针对性, 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在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下, 师生角色进行了调整,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绝对主体, 教师起到引导、启发的作用, 这样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而且师生互动、交流的增加可以活跃课堂氛围, 学生、教师可以在民主、轻松的课堂气氛中学习音乐知识, 欣赏、感受音乐的美。这一点在教学实践中有明显的体现, 比如在《天鹅湖》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 视听结合, 共同讨论《天鹅湖》情节发展过程, 并应用课本剧的形式, 在生动的课堂氛围中鉴赏《天鹅湖》。
(二) 增强师生间的情感互动
音乐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模式不同的是, 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情感态度去感染学生, 以增强学生对音乐学习、欣赏的热情和对音乐作品更深的情感体验。“教师对于音乐作品的情感也会影响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反之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感受也将感染教师的思想感情。这是一个师生之间心意相通的过程”。[1]
二、高中音乐课堂师生互动教学模式中的不足之处
(一) 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
高中音乐课堂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开展还属于探索阶段, 极易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比如: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课堂, 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课堂教学方法单一, 单纯以讲授音乐知识为主。这些传统的教学观念不容易被打破, 严重影响了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形成和深入。
(二) 缺乏实践和创新性
在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 很多教师已经认识到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但是他们在具体运用时, 不能结合本校或者是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策略, 教学设计千篇一律, 导致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缺乏实践性。另外, 无法根据社会、时代的发展提出独创性的策略, 导致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缺乏创新性。
三、促进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形成、深入的策略
(一) 丰富教学方式, 开展多样的课堂互动活动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和欣赏方法,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结合实际教学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以增进师生互动。例如在进行《黄河大合唱》的教学时, 教师可以在课前预习的环节安排学生收集相关资料,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让学生选听四个乐章, 选取《保卫黄河》进行教师范唱与学生轮唱相结合, 并结合抗日战争的视频资料, 让学生切身体验作品的情感。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对本课的学习进行总结、交流。多样教学方式的采用不仅能增强高中音乐课堂的吸引力, 提高教学质量, 还能在讨论、探究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加师生间的互动、交流, 为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形成打下基础。
(二) 鼓励学生交流, 形成师生互动教学理念
学生是音乐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坚持师生互动的教学理念, 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学习状况。同时, 教师也要创造机会多鼓励学生向老师反馈自己的学习状况和感想, 形成师生互动的氛围。在学习完《音乐与人生》这一课后, 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以“音乐与人生”为主题的交流活动, 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选出代表介绍本组同学所选出的对人生有积极意义的音乐作品, 并阐述该音乐作品对自己的影响。通过这类活动, 不仅有利于形成轻松、积极的课堂氛围, 还能进一步加强师生交流。
(三) 融入时代特点, 刺激学生兴趣
“学生是否拥有学习热情, 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2],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立足于时代背景, 将学生感兴趣的歌曲与课堂教学结合, 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 创造话题, 刺激他们交流、互动的欲望。教师在授课时结合时代发展要求, 激发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兴趣, 与学生共同成长、进步是形成、深化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关键所在。
四、结语
音乐课堂中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增强学生学习热情, 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坚持积极的师生互动理念, 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 使用多样的教学方法, 鼓励学生与老师进行交流、互动。
摘要: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该坚持积极的师生互动理念, 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 使用多样的教学方法, 鼓励学生与老师进行交流、互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热爱音乐课堂,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高中音乐课堂,师生互动,教育
参考文献
[1]姜雲.高中音乐课堂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学周刊, 2015, (07) :195.
【高中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推荐阅读:
英语教学中的师生互动11-02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论文05-24
高中英语互动教学06-05
课堂互动教学高中地理08-25
高中英语互动式教学07-23
互动式教学中高中数学09-18
互学互动教学高中化学06-27
高中英语的互动式教学07-12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上的互动10-11
历史教学师生如何互动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