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困惑

2024-09-16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困惑(共9篇)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困惑 篇1

高中语文学科新课改中的困惑

新课改在我省已经实施三年,2013届毕业的高三学生也参加了新课改高考模式下的考试。学校在上级部门的安排下,利用暑期对全校高中教师进行了全员培训,并且在同学科内展开讨论。现将语文学科讨论的困惑总结如下:

一:在高考模式下,如何让全体学生取得全面发展。

二:如何解决素质教育与高考成绩间的矛盾。

三:如何处理教时少与课程多、任务重的矛盾。

四:如何解决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与教师引领性作用的矛盾。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主体性发挥为根本,把学生看做主人,而教师只是负责课堂的组织者,对学生进行适当点拨,起引领作用。但是在农村地区的学校中,都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越是到高年级,学生越是不开口说话,他们习惯了被动地接受,没有了主动的出击意识。无论你启发、提问,也很少有人回答问题,造成教学上的尴尬。作为教师,又要在既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只能回归到以讲为主的教学方式中去。

五:如何解决学生被动学习与主动学习之间的矛盾。

高中的学生,一天学习内容多、任务重,各门功课轮番轰炸,搞得学生昏头转向,如何能给他们时间,让其有计划地进行科学、自主地学习。

六:如何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名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是细一调查,当代许多高中生存在很严重的厌学情绪,特别是语文学科。那么,如何培养高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成了每一位高中教师的紧迫而不可推卸的责任。

七:如何搞好高考作文的教学?

作文是高考的半壁江山,同样,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如何能够让学生在每一次作文中都能够充分发挥其潜力,写出富有情感之作,而不是畏惧写作或者敷衍了事、随意应付也应该是每位教师的责任与追求方向。

新课改刚刚起步,存在这样那样的困惑和问题在所难免、无可厚非。我们的任务就是迎着这些困惑和问题,去研究、探讨,寻求解决的最佳方案,甚至于有的困惑终其一生也很难找到答案。尽管如此,我们依然会正视困惑,认真研究、探讨方法,在研究中提高、完善自我,努力使自己早日成为符合新课改要求的高中语文教师。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困惑 篇2

一、高中英语课改教学中的困惑

(一) 如何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新课改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 牛津版教材中设计了许多师生互动的环节, 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 采用新的教学策略。但是许多教师已经习惯了传统的讲课模式, 并且担心讲少了学生掌握不了, 因此以往的教学模式很难改变, 从而很难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参加到课堂教学中。

(二) 如何处理大量的词汇

与以往教材相比, 牛津版教材的词汇量明显增大, 而且总体呈新、长、杂、多的特点。大量的词汇致使一些学生感到力不从心, 并且词汇学习从来都是学生学习的难关, 如何记忆这些词汇, 突破词汇难关, 也是教师们所困扰的难题。

(三) 怎样处理较难的听力材料

牛津版高中英语教材新增TASK板块, 主要以听力为主, 以此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但所有的听力都采用填空题的形势, 而且听力材料篇幅大多很长, 导致学生无法适应, 甚至产生厌烦的情绪。

(四) 怎样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新教材词汇量加大, 内容增多, 有些同学跟不上节奏, 记不住学不好, 产生厌学等负面情绪。有些同学刚开始上课也会注意听讲, 但是过了几分钟, 注意力就转移了, 还有些同学能够坚持几天, 也对学习英语没了之前的兴趣, 因此, 如何长久的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样是英语教师面临的问题。

(五) 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新课改强调英语教学要促进学生基本语言运用的能力, 着重提高学生的英语获取信息能力、处理信息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 这需要教师对学生长期培养, 因此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

二、解决教学过程中困惑的对策

(一) 改变教学方法, 使学生积极参与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 只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是组织者, 在课堂上起到桥梁的作用, 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因此, 教师在活动设计方面要保证学生能够进行具体的体验, 而且要明确目标和任务, 在师生交流过程中要正确引导学生, 让学生了解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同时, 教师也是辅助者, 在学生的具体活动中, 会遇到各种问题, 教师要从旁耐心讲解点拨。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 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

(二) 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在实践中, 教师不难发现, 单词的记忆是最让学生头疼的, 单词是学好英语的基础, 单词掌握不好, 阅读及写作就很难进行, 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指导学生, 以便更好地记忆单词。第一, 掌握英语音标和发音规则, 让学生看到字母就能知道读音, 看到音标就能写出对应的字母;第二, 在实际的练习过程中, 引导学生复习音节、重音、辅音连缀等重点读音规则, 以此来掌握英语单词的拼写规律;第三, 创建语境, 教师可以根据单词给学生提供例句, 让学生结合语境来记忆单词和短语, 这样就不易遗忘或者混淆。

(三) 设计过渡平台, 消除情绪障碍

牛津版教材中的听力大多篇幅较长, 因此在每次进行听力之前, 教师要先熟悉听力内容, 了解听力中的难点, 然后设计一些有关听力内容的问题,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材料, 从而完成听力题目。在进行听力时, 教师可以给学生时间阅读一下题目, 获取相关的信息, 知道自己要达到的目标, 促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听力上。如果学生在听力过程中遇到问题, 教师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消除学生的负面情绪。

(四)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要注意激发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 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教师可以与学生交朋友,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 态度亲切友好, 使学生进入最佳的状态, 从而促使学生产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英语学习过程是漫长的, 学生势必会遇到挫折和困难, 因此, 教师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例如,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同学进行鼓励和表扬, 或者向学生传递肯定的手势、眼神等, 让学生感到进步的喜悦, 增强学习英语的动力和兴趣。

(五) 设计课堂活动

牛津版高中英语教材的编写更贴近生活, 内容五花八门, 容易吸引学生, 同时也增强了话题性, 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来设计一些不同的课堂活动。比如, 对同学们都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或者辩论, 而且是让学生用英语表达;或者组织学生模拟情景进行对话练习;或者组织学生进行故事接龙等活动。通过这些课堂活动, 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而且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困惑 篇3

关键词:职业教育;历史教学;新课改

中国职业教育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也是最具发展潜力的职业教育,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垣曲县高级职业中学是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的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设音乐、体育、美术、英语、计算机、汽修、焊接等七个专业,其中音乐、美术、体育、英语等专业参加普通高考,历史学科是普通高考学生必考科目,但由于历史与现实生活之间存在一段距离,毕业后就业机会也少等诸多方面的原因而备受冷落和歧视。所以我们在历史教学中,颇具以下困惑:

一、教材形式的显著变化与历史知识体系的矛盾冲突

新课改从初中“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到高中完全抛弃历史学科体系,采用古今贯通、中外历史合编的专题模式。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必修Ⅰ主要讲述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历程,但是,主要讲述政治并不等于完全不去涉及相应的经济、文化等内容,如《辛亥革命》中,竟然对三民主义只字未提,由此造成的影响是我们对于其历史功绩和局限性的分析缺乏理论依据。完全打破学科体系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

事实上,新教材的教学实践表明,还没有掌握和理解历史背景就进入专题学习,要么是囫囵吞枣,要么就是将专题所涉及的大问题简单化,而最终流于形式。打破时序,不按历史发展的系统讲述历史,缺乏必要的历史知识与内容,而按专题组织教学内容,时间跳跃性和中外历史跳跃性都过大,学生不易形成完整的时间与知识概念,也不利于掌握基础知识,更不易形成清晰的历史发展脉络,无法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与揭示历史的本质,教学的难度可想而知。

二、历史知识庞杂,不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由于初中阶段没有打好基础,升入高中以后,才开始真正把历史作为一门课程来学习时,就不知如何下手了,不知道做课堂笔记,而是等老师在复习时给他划重点。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虽然认真听讲,甚至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但一到考前复习时,就不知道如何自主复习,理解地掌握历史知识。再者,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能通过平时的及时复习和适当练习来提升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课程改革的理念不能有效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

新课程实验以来,教师感到最困惑的是,参加了培训,对课程改革的理念也高度认同,可是一到课堂上,仍然不能将所学的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当中。教师的教学行为能否体现课改的新理念,是课改能否成功的关键,仅仅有观念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顺利实施新课程,除了确立正确的理念之外,还必须掌握适应新课程课堂教学方式的能力和技巧。

总之,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对广大高中老师来说是一次宝贵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有教材使用上的困惑,有教学模式选取上的迷茫,有知识储备上的尴尬,也有知难而进、不断思索的喜悦。教学是一种实践,更是一门反思中顿悟的艺术,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提高。也许正是有了不断反思后的顿悟,才不至于让课程实践迷失方向,才不至于在课程实践中陷入误区,才能更早融入新课程,才能够稳步推进新课程,寻求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玉民.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04.

[2]沈亚萍.新课改下历史教学反思[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28).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困惑 篇4

新课改实行以后,我充分看到了它的优势所在,但与此同时在教学上的困惑也越来越多。为了体现新课改理念,老师们绞尽脑汁去设计课堂教学,给学生自由的空间,但却总是感到力不从心,到底应该如何去教,学生又该如何去学?成了我们心中的困惑。从山东新课改观摩回来之后,我校就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新课改。新课改登台亮相后,我们作为新一轮课改的实践者,在实践中推行语文新的教学模式,半个学期下来,觉得心中的困惑越积越多,加上平日教学过程中各式各样的问题产生使我不得不发出疑问:新课改下的语文到底是什么?语文教学又将走向何方呢?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模式:教师备课模式,整体感知——自主合作探究——拓展延伸——情感体验。课堂热闹无比:老是被称为好的组织者,胡乱发言的学生被誉为富有个性思维。我感到很困惑,语文到底是什么,语文该怎样去教,怎样在有效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没时间看书,对名著书名作者一无所知。许多上了中学,写作水平却还没超过三四年级的水平,都是说的多且泛滥,一动笔便暴露出存在很多问题。课堂上,学生总是难以静下心来欣赏一些美的东西,不知是什么让他们的心远离语文,可能仅仅是为了高考分数去学吧。

我觉得语文不仅靠学的,还要靠一种感受,一种发自内心的亲近,只有让学生真正感觉到他需要语文,喜欢语文才能使他们自

然而然走进语文这个广袤世界,但现在学生有什么时间静下心来感受呢?语文老师很累,既要学生的素养,又要学生的分数,结果语文成了四不像,令人尴尬。

高中语文被模块化了,就其中的一些专题来说吧。文言文学习始终难以让学生对它产生兴趣,一方面太难,字词意义变化太复杂,学生总是希望老师讲;另一方面,整天听老师讲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句式、翻译······讲白了没多大意思,老是一个模式。现在文言文教学一般都少不了疏通文段,表面看是教师在尽解惑之责,其实它是造成现今文言文及教学模式僵化的根源,由于学生文言文阅读面狭窄,课外基本上很少有人阅读文言文,接触到的文言文材料有限,所以难以形成独立阅读能力,于是对教师产生依赖。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就应该充分的去体现新课改要求下的自主学习,有经验的老师绝不会对课文做简单的串讲直译,而是给学生提供工具书,逼着他们自己去阅读,但这样又会出现另一个问题,一篇很短的文言阅读就要好几课时才能完成,从而导致完不成教学计划,就这样语文教师在矛盾中重复挣扎。

在语文教学中,我总会产生这样的迷惑:我这样教符合语文教学规律吗?这样教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吗?教学理念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吗?越想越糊涂。我知道学习语文就是要大量阅读,也知道要勤练笔,也知道要体验与积累,但使我困惑的是,当我拿起一支笔进行教学设计时,常难以下笔,我怕我的设计体现不了先进的理念,怕我框死了学生的思路,更怕我的设计没有体现新课改

下语文课的特点。因此,设计中总是零零整整,越想越糊涂。好不容易设计完一个教案,自己觉得设计的已经很尊重学生主体了,很开放了,但在课堂中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部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够选择学习内容自主学习,甚至他们的交流能够启发我的思维,引发新的思考,这也许就是教学相长。可是在开放式的教学设计中,有些学生就显得手足无措,一个学习任务布置下去,他只能呆呆望着你,似乎说:“老师我该怎么做?”似乎在他前面有无数条岔道,他不知选那条。我总是会去帮他们一起学,可他们究竟学到多少,感悟能力提高多少,就很难知晓了。

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教学园地异常“繁富”,但是“繁富”当中,却也存在着真伪莫辨的现象。语文教学中有些过于“标新立异”,常规的教学中违背了语文教学的基本常识问题。有些一味地注重表面化而忽略了教学的主要目标,例如,现在许多教学中选择多媒体作为辅助工具,这是好事也是需要提倡的,然而往往有些教师偏离了主题,只是想用它来营造课堂的热闹气氛。计算机只是语文教学的辅助工具,阅读画面自然不能代替阅读文字,可是一些教师不深入钻研教材,不挖掘教材的语文教学因素,而一味地在多媒体运用上动心思,一味在课件制作上求花样,以致课堂上不见学生阅读鉴赏探究文本,倒形成了形态各异的课件大展示。

由此看来,新课标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才

高中政治课教学的困惑与对策论文 篇5

【摘 要】我们正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作为学校德育主渠道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却存在许多问题和矛盾。如: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偏低的矛盾,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矛盾等,这些矛盾和问题使高中政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碰到了几许尴尬与困惑。针对这些现状,本文在对策方面作了几点现实思考: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科学构建教学评价体系,全方位提高教师素质。

【关键词】素质教育 高中政治课 困惑 对策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创新型的人才,为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必须加快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作为中学德育主导渠道的政治课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然而,长期以来,高中思想政治课却无法从根本上摆脱应试教育的窘境,使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政治课教学实践中碰到了许多的矛盾和困惑。因此,我们尝试从学校、教师、学生等方面入手,探讨问题存在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的困惑分析

1.在教师层面,存在着素质教育与教师的整体素质偏低、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单一的矛盾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政治思想品德素质、业务素质、身心健康素质”三个基本素质;必须遵循“教书育人、乐教勤业和人格示范”等我国当代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然而,仅就业务素质而言,存在的问题首先是政治教师的学历水平偏低,就笔者所在学校情况来看,政治教师10人中,本科学历的仅有2人,中专学历1人,其余均是专科学历。其次是政治课教师缺乏,特别是农村教师,半路出家者甚多,笔者所在学校的10名政治教师中,就有2人是语文教师和历史教师转行来从事政治课教学的。由于缺乏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有些教师对某些内容自己也一知半解,所以只能是照本宣科,使政治课失去应有的魅力和教育功能,导致学生厌学,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众所周知,当今教育面临的困境是:今天的教师用过去的方法教未来的学生。大多数教师一直沿用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即: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宰,最优秀的学生也就是只能“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学生的自主的发展和主体思维活动被忽略甚至被教师代替。以笔者所在的重点高中调查表明,学生在课堂的发言中,主动提问、异议的比例仅占8.3%。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大多数的政治教师只是一味地强调知识点全面,一贯地注入式教学,使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也不会解决实际问题,必然缺乏创造性和进取精神。

2.从学校层面来看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矛盾

尽管在观念层面上,素质教育已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然而,在操作层面上,应试教育却依旧大行其道。不少学校的做法是:课下热热闹闹搞“素质教育”,课上认认真真搞“应试教育”,原因很简单――考试成绩、升学率依然是评价学校、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的唯一标准,高考的指挥捧依然强劲有力。

笔者所在学校,有个政治教师搞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教学过程中增加了一些与考试无关的内容,如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团结合作能力、抗挫折能力等,他带的学生的总体素质确实高于其他班级同学,但在学校组织的月考中,成绩却是排在后面。结果在领导三番五次的谈话下,最后只得按部就班地回到了应试教育的老路上来,一切与考试无关的教材内容被删掉了,所有与考分无涉的教育活动被取消了,所以教师唯考是教,学生唯分是学,导致有些学生考试高分,条条烂熟于心,但表现差劲。

二、关于解决高中政治课教学矛盾的对策分析

1.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是提高政治课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的成败,新时期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需要一支德、才、能兼备的教师队伍。

首先,政治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应具备为社会最高目标服务的价值观念和素养,加强理论修养,增强马列主义信仰和情感,“以德育德”。

其次,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确立新的师生观和教学观,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新型的师生观,要求摒弃片面强调“教师和教师的教”的“教师本位”的观念,实现“教本位”向“生本位”的转移。新型的教学观,就是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观念;树立学生自主学习,全面学习,全员学习的新理念;要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

最后,教师选择教学方法应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不必拘泥于固定的模式。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中得到知识和能力的全面发展。同时政治教师要尽快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及时引入教学,把呆板、生硬的记忆性传统教学变成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受青年学生欢迎的现代教学。

2.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制度,科学构建教学评价系统,是提高政治课教学实效的动力所在

传统的评价制度是通过规定考核范围、确定考试形式、设置标准答案,然后以卷面成绩为准进行分等排序,评定优劣,再进行优胜劣汰。这就迫使学生不得不走进预先设定的轨道,不断重复僵化的套路训练以求突围而出。而素质教育的本质是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这就意味着教学评价系统的构建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树立发展性评价观。发展性评价强调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促进教育实效的提高。因此,构建科学的发展性教学评价系统,必须把握好“三个是否有利”的标准,即教学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是否有利于使学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马春暖,曹志尧.试论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的矛盾和对策.思想教育,1994,(3).

[2]姚承忠.当前中学政治课教学的问题和对策.普教研究,1994,(5).

[3]洪中勇.浅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走出困境之路. 丽水学院学报,1995,(6).

[4]张林.高中政治课教学走出困境的途径.教育与职业,,(10).

[5]魏则胜,陈惠芳.中学政治课教学现状与改革对策初探.青年探索,,(5).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困惑 篇6

江苏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学 缪爱明

摘要:研究性学习的288个课时如何分解给学科老师?研究性学习成绩由什么人评定?怎样评定?学校或上级主管部门怎么评估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情况?这些高中语文专题类研究性学习实施中遇到的困惑,也是目前高中科任教师在实施研究性学习中的困惑。它需要学校整体计划、分步实施,创新解决。高中语文专题类研究性学习有其自身的特点,需要语文教师根据学生所在年级不同情况,落实指导重点,合理安排课时,侧重于开展选题比较研究、中期汇报展评和期末结题评估等活动。学生对课题或者项目进行研究的时间主要在课外,尤其是在寒假和暑假等节假日中。

关键词:专题类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策略

一、高中语文专题类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众所周知,“研究性学习”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理解。广义的理解,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也就是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建立和实施,应该贯穿在每一门学科的每一个课堂教学中,这是开展研究性学习最常规的最有效的途径。就语文研究性学习而言,也不例外。狭义的理解,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课本、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①即专题类研究性学习。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采用的是狭

义上的“研究性学习”概念,即“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

②修课程列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

教育部要求从2002年9月1日全国各省市高中全面使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该《计划》规定,研究性学习是必修课。对必修课,该计划明确规定了授课时数,像语、数、外,高中三年必修、选修课时数各是384个课时,而研究性学习则要求达到288

③个课时。

依据上述文件精神,语文专题类研究性学习指的是:它是一门以课题或项目研究为载体的以完成高中语文教学任务为目的的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必修课程,它要求高中生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研读课内外的语文现象,并借助汉语言文学这一工具去获取知识掌握事物规律,应用语文有关知识去寻求相关原因,去解决实际问题。

二、高中语文专题类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困惑

从《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的实施要求以及当前的实施情况来看,高中语文专题类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困惑,其实就是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困惑,或者说,目前高中科任教师在实施研究性学习中的困惑。1、288个课时该怎么分配给学科?

《指南》颁布6年多来,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已经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积极宣传和广大师生的普遍认可,一些做法与经验也得到介绍和推广,但是切实的行动很不令人满意。不少学校干脆没搞,搞了的学校大多停留在轰轰烈烈的对外活动、展示和宣传上,特点是班级少数学生或者年级、学校少数学生一学年(而且往往在高二阶段)在年级主任或者班主任的要求下做一至两个所谓的课题,在年级或者学校公开展示和评奖一下就算大功告成。我们知道,每一门学科都应该有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和要求,每一科任老师都应该有指导研究性学习的义务和责任。目前高中生所接触的课程有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音、体、美、信息技术等,可是,绝大多数学校研究性学习的时间、地点、任务和人员等等,完全没有落实到科任教师头上,完全没有落实到学科教学安排的课时和计划中,仿佛成了班主任一学年甚至两学年里搞的一个政治性的活动。笔者认为,这288个课时应该分解给各学科老师,应该纳入学科阶段教学的整个计划中。粗略算一下,像语文这样的学科,整个高中阶段应该需要30个研究性学习课时。

2、研究性学习的成绩由谁来评定和打分?

研究性学习学分在新课程设置中是占了很大的分量的。学生在三年中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在选修课中至少达到6个学分,才可高中毕业;而其中作为必修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学分就高达15分。像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各自的必修学分也不过才10学分。我们千万不能把研究性学习评分依据和内容等同于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它们分别也有各自的学分。现在的问题是,学生的这个成绩由谁来打?是学生同伴吗?是师生结合评定吗?那么又由谁来组织实施?是班主任还是科任教师?如果是班主任,那么,他(她)怎么来判断学生各自专题研究的含金量?我们目前的学校并没有专任的班主任,所有的班主任也承担着一门教学任务,或者说也只有在本门学科教学中他(她)才是一个相对的专家,如果学生选择的课题不在他的学科范畴之内,他(她)该如何科学认定?笔者认为,由于各个学科教师有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任务,都应该承担着指导学生进行选题、研究和结题的工作。这个学分,应该是在各个学科老师的组织下进行评定。

《指南》倡导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认为“评价者可以是教师或教师小组,可以是学生或学生小组,可以是家长,也可以是与开展项目内容相关的企业、社区或有关部门等等。如果有的成果参加评奖或在报刊上公开发表,则意味着专业工作者和媒体也扮演了评价的角色”。话,虽然不错,似乎也很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但是,很难落实。再说,具体的操作层面上,还是应该明确操作的主体。如果指导老师不能参与到评分的体系中,不能作为评分的第一责任人,这样的研究性学习必然会导致走过场,必然会成为形式主义活动。

3、研究性学习的成绩怎么来评定和打分?

15个学分怎么分配给学科?落实在语文科上应该是多少分?语文必修科开设时间到高二上学期末结束,高二下学期到高三上学期末是选修课阶段,高三下学期是高考复习阶段。作为必修课的研究性学习应该是什么时间结束?就一个学生而言,整个高中阶段应该要研究或参与研究几个课题?落实到学科上,一个学生应该在整个高中阶段研究几个语文课题?学生的时间是恒定的,我们不能因为重视本门学科就影响了学生整体时间的分配。以上几个问题不解决,这个学分,科任教师也是没法组织评定的。这些问题,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中均没有明确的“指南”,需要学校、年级、学科教研组创新解决。

4、高考试卷怎样体现对学生研究性学习成绩的评定?

如果高考不考查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或者很难科学地体现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水平,那么,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还将是流于形式。因为:学生查阅资料,综合灵活运用资料的能力,以及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等属于“软件”,是隐性的,也许到多年之后才能在学生身上得以体现。而家长是现实的,学校、学生、教师都是现实的,上高中就是要考大学,与其在看不到“成绩”的研究性学习上徘徊,还不如把大量时间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基础知识教学上来。如果高考体现研究性学习水平的考核,渗透在高考各学科的试卷中,这应该是最理想的一种状态,命题可以侧重在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上海、广东卷已经率先进行了尝试。随着研究性学习课程在全国的全面开设,高考对学生研究性学习考查的比重将会有所提高。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非高考科目的研究性学习如何去评估?如何去调动这些科目老师和学生开展这项活动的积极性?就是高考科目中的研究性学习考试的内容,如何去兼顾到城乡学生的差别?不同学校学生的差别?不同知识背景学生的差别?这会不会在学生负担很重的前提下又引起新一轮的带有“研究性学习特色”的新题海战?熟能生巧,大家会不会将“研究性学习”“演变”成新的应试?

对于目前的教育评价体系,我们的家长和学生,甚至靠学生才能生存下来的基层普通高中,往往只是重视最后的高考成绩,而不重视研究性学习本身给学生带来的学习方式改变下各种综合能力的提高。要想从根本上保证研究性学习这门课程的实施,可否将过程性评价也融入高考中?比如将研究性学习的成绩、鉴定作为必需材料,列入高考考生档案;将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作为必备材料,列入高考考生附件等。

三、高中语文专题类研究性学习实施的策略

1、整体规划与学科分解策略:

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年级组、教研组和备课组必须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学习评定和统筹协调等方面对师生实施研究性学习落实相应的措施。就我校而言,早就建立起相应的指导、管理小组,负责过程落实、实施检查等项工作的统筹安排。每一届新生入校时,学校均有相应的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三年规划。在计算教师工作量制度上、课程实施情况的评价制度上、教师指导经验的交流制度上等,已经使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和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的轨

道。比如说,关于研究性学习学分的量化,我们就分解在各个学科中,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每门学科各1.5分,剩余1.5分由班主任、音体美和信息技术教师代表,共同根据该生研究性学习的综合表现予以给分。

2、指导重点与分步实施策略:

高一年级: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为核心,从学科延伸中落实研究内容,以知识探究型为主要类型,让学生学会用汉语言文学去解读汉语言文学。具体操作上,可围绕每个模块的语文学习内容,在学生学到某方面知识时,教师指导拓宽学习范围,促使学生获得学习经验甚至形成学习报告。教师有必要教会学生查寻资料的方法以及使学生理解研究方案是如何设计和进行的,帮助学会寻找解决方案的途径,选择研究成果的表述方式等等。尤其是要引导学生学会提问题。现在,我们的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很薄弱。提出的问题不是没有研究的价值,就是过大、过泛或是没有创新。语文教师要不唯书,不唯上,做好“提问”的示范,让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提问下,不仅掌握语文知识,而且能体会到学习中经常会有哪些方面的问题?在什么情况下可能产生问题?针对具体内容可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这个阶段最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和研究书本上的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要注重语文学科内容的前后联系,学科知识的连接贯通,学科技能的综合运用,学科实践的趣味活化,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得到整体推进和提高。

语文研究性学习,首先应该姓“语”。也即以汉语言文学问题或汉语言文学内容为触发点,以引发的新问题为研究对象,师生探究加深对汉语言文学内容的理解,同时也突破汉语言文学内容有限的弊端,拓展学生的视野。

高二年级: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从学科综合中落实研究内容,以准学术研究型为主要类型,让学生学会用汉语言文学去解读高中阶段的知识结构。通过跨学科领域的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在学科相互渗透、整合中开阔视野提升语文的学习能力。只有在实践中,人的特征才得以形成和发展,人格的各种要素才得以产生并结合成一个整体。人的活动越丰富,人的发展就越充分,越全面;人的活动越深入,人的探究意识就越强,研究也就越深入。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政府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很重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多次强调和提出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但是实际情况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一直不能得到很好解决,原因之一就是教材内容的有增无减和课时减少的矛盾,使得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对新课程教材也要进行大胆整合删减,真正实现超越教材,宏观把握教材,使学生把研究性学习和整个语文学习过程联系起来,统筹兼顾,合理安排课内外学习时间和内容。

高三年级: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核心,从社会生活、自然现象中落实研究内容,以创新研究型为主要类型,让学生学会用汉语言文学去解读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这个阶段,学生再花大量的时间去进行调查研究、走访、访问等活动是不可能了,但是,我们并不能弱化他们关注社会生活,关注大自然,关注人生的意识和行动。因为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万花筒,生活中的可研究的事物无处不在;因为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由于高三阶段每人每学科只在高二期末的暑假中做一个课题,因此,对这个课题的研究评价,相对要求要高一些,指标要全面一些。教师不仅要看他们的探索创新欲望,看他们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看他们的思维活动,看他们获取、整理和归纳信息的手段、途径与方法,还要看他们的研究成果,看他们合作的意识和能力,看他们的科学态度和意志品质。在这个阶段,语文教师还可结合培养高中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和语文思维的目标与要求,对研究性学习中如何提出问题、撰写方案、收集材料、处理信息、调查比较、解决问题、结题论证等过程进行回顾、归类和总结,可以提供一些材料和问题背景,让学生讨论如何去做方案,如何去深入开展研究,以使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这既为他们进一步深造,也为他们迎接选拔人才的高考奠定坚实的基础。

3、课时安排与成绩评估策略: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的语文专题类研究性学习,要求每个学生以个人或者小组形式在高一至高三上学期末自选五个与语文相关的课题进行研究,一个学期只研究一个课题,一个学期也必须研究一个课题,学生的研究时间主要在假期和课外活动期间;语文老师的组织、指导和评价则主要在课堂上,一般一个学期6个课时,其中2个课时为选题指导,2个课时为中期成果展评,2个课时为结题评估,五个学期循环进行辅导和开展活动。每个课题结题后评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参加该课题研究的人员均相应能得到这四个等级。

如果某个学生在高中毕业时,语文学科上参与研究了5个课题,其中有3个(含3个)以上拿到了合格等级,那么,这个学生的语文研究性学习就能拿到1.5分。我们深知:对于学生而言,探究的价值不在结果的大小而在于参与的过程,在于通过独立的探究而获得的能力;对于研究性学习而言,其基本特征就在于注重过程、强调体验、突出应用等。因此,我们最后给学生评分,基本上采用的是模糊评分的办法。

关于选题指导:以教师和学生观摩上一届学生或者上一学期的研究课题为主,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分析,每学期进行一次,共2个课时。在选题指导前,教师要首先让学生明确本学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辅导内容和活动安排,辅导内容包括《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课题内涵、选题方法、研究方法、研究方案制定方法、问卷调查方法、调查报告撰写方法、中期研究工作汇报方法、研究成果展示方法等等;活动安排主要指的是选题比较研究、中期汇报展评和期末结题评估。

关于中期成果展评和期末结题评估:以本班学生汇报交流中期研究情况和学期末研究结果为主,每学期进行一次,共4个课时。从实践情况来看,一个班一般会出现8-10个课题或项目,只要时间安排得当,每个课题组均有上台在同学们面前展示的机会,或者通过张贴和印发的形式,交流各小组的研究设想和成果,这当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同学之间的咨询和评估活动。学生对课题或者项目进行研究的时间主要在课外,尤其是在寒假和暑假的节假日中。现实中,我们的学生常常疲于应付各种考试,属于自己的时间很少,而有效的研究性学习在查阅资料、相互交流、进行反思等各个环节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利用寒暑假最为合适。在此,我建议全国高中所有的学生在寒暑假里不补课,不做其他作业,就是搞各个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随着教育体制、评价机制、教材编排改革的一一到位,实施过程中的困惑和困难只是暂时的,研究性学习的春天一定会到来。

①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纲要〉解读》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2001.8,钟启泉等编著,第130页。

② 《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年4月8日颁发。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困惑 篇7

一、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困惑

1.剧本的困惑:教材

新教材与老教材比较, 新教材中的 名词、概念出 现得少了, 结论性的阐述少了, “活动”“阅读”“案例”等问题探究的形式多了, 文字篇幅明显减少, 插图数量增多, 甚至许多地方以图代文, 还删除了一些难以读懂、不易理解、过时陈旧的内容, 在设计上明显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新教材本身也存在许多方面的问题, 比如淡化知识间的逻辑联系, 过于看重感悟、探究和活动, 以开展探究活动来达到降低难度、贴近学生生活、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目的, 但基本知识、基本观点的阐述不够简洁明了, 缺乏严密 性。比如必修2第三课讲到我国政府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但权力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 的内容要到该册的第五课才会学习, 所以在知识框架体系的逻辑关系上出现了倒置、混乱的现象。

新教材试图通过探究活动的设计,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 比如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这样无疑是对的, 但由于探 究活动的设计较多, 在课堂上完全交给学生去讨论的时间有限, 因此学生根本不可能就所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 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变成了一知半解。如必修1中关于“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这一观点, 设置了以牛蒡为素材的探究活动, 然而这一素材既不具有典型性, 又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教师可以在生活中找到更鲜活的例子取代它。人教版教材中的素材选取多为全国性的, 有些例子脱离了地方实际, 如果围绕某个探究问题有更生动、更显地方特色的事例, 可以考虑替换。

2.角色的困惑:师生关系

有些教师为了应付学测和高考升学率, 虽然知道传统教法有弊端, 但认为其还有一定的教学效果, 于是坚持走老路。某些政治教师师道尊严, 认为自己教学经验丰富, 自己的答案 就是标准 的正确答 案。在课堂教 学中, 有时候学生讨论很激烈, 学生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但一部分学生不认同另外一部分学生的答题结果, 这时有些教师 就会把自 己认为的 定论作为 标准答案。教师不习惯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 但在实际的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 学生会遇到许多现实的问题, 而教师的标准答案偏偏就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降低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要改变“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 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主动学习, 主动思考, 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3.编剧的困惑:教法学法

在政治教学中, 采用有效的合作学 习方式, 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合作讨论的过程中, 点燃思维的火花, 开启心智, 而且能够使 学生在这 样和谐的 合作学习 的氛围中, 享受知识所带来的能量, 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真正达到学习目的。然而在现实中, 合作学习流于形 式, 四人一组或六人一组, 不论课堂有没有必要进行讨论, 一律分组进行合作学习, 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形式, 无法实现真正的教学效果。还有的教师只用二三分钟时间让学生去合作学习, 学生还没有真正到达合作学习的状态, 就马上结束。或者合作学习的时间太长, 学生讨论漫无边际, 抓不住重点, 把一些鸡毛蒜皮的东西全部呈现在课堂上。另外, 不少教师还患上了“课件综合征”, 课堂的每一个教学过程, 每一个教学步骤, 都要用课件, 离开了课件就没有办法开展教学。由此来看, 过度使用多媒体, 不仅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 也给学生造成了额外的负担, 反而降低了教学效果。

4.影评的困惑:评价体系

将政治学科作为必修课的江苏省考生, 目前对其终结性的评价, 是江苏省统一命题、统一阅卷、统一计分的学测考试, 但这种终结性评价只能反映出考生的知识层次或模块成绩, 对学生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评价却无法呈现。在实际教学中政治教师的精力有限, 学科地位决定政治学业成绩评价无法呈现多元化, 评价体系单一。

二、针对上述问题的对策

1.剧本要精选

高中政治课一般每周只有两节, 每一课时要上完一个框题, 而每个框题的教学内容都比较多, 包含的信息量很大。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备课, 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 找出教材的重点难点和新旧知识的连接点, 找出学生学习的易错点、易混点和易漏点, 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环节, 选取有价值的案例、材料, 给学生以有效的刺激, 达到调动学生思维、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2.角色定位要清晰

陶行知先生说过, 如果你按住鸡脖 子喂米给 鸡吃, 它乱叫乱挣也不会吃, 如果你松开手, 等它闲时饿时, 它就会自然而然地啄起米来。这启示我们, 课堂上要懂得放手, 不要给学生 太多的清 规戒律, 把课堂还 给学生。教师要扮演 恰当的角 色, 能处理好 主导和主 体间的关系,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活他们的思维, 实现有效教学。

3.编剧要适合

探究活动要围绕一定的任务展开, 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实践的能力, 提升思维的品质。活动安排适量, 设置点准确, 具有一定的思维价值和挑战性, 就能提高探究活动的实效。活动背景材料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只有贴近生活的材料才有生命力和吸引力, 才能刺激学生的思维。问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台阶, 把问题序列化, 形成一定的问题链, 不可以一步到位。问 题指向要明确, 材料和问题的粘合度要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让学生对知识点达成共识, 提升思维品 质。无论是传统的黑板教学还是多媒体教学都各有利弊, 到底选用哪种形式要依据教学内容, 不要喧宾夺主、画蛇添足。

4.评价要多元

政治学习评价的多元化, 包括以下几方面。评价形式多元化:模块检测法、观察法、谈话 法、调查法等。评价主体多 元化:教师测评 法、学生自评 法、同学互评 法等。评价内容多元化:政治必修的课程标准中“双基”学习评价、政治研究性学习评价等。评价成果多 元化:时事知识竞赛、新闻小报制作、政治小论文等。考试 方式多元化:开放型考试评价、合作研究型考试评价、笔头测试型考试评价等。这就要求学校、政治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这些阶段性学业水平成绩评价, 以体现政治学业水平评价的有效性, 而不能仅用一份考卷的成绩来作为学生政治学业的最终成绩。让每个学生能及时认识自我, 拥有自信, 挖掘潜力, 发展特长, 从而有效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浅谈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中的困惑 篇8

【关键词】新课改 ; 教学实际 ; 教材编排 ; 课程目标 ; 学生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126-02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广大教师在教学理念上有了很大程度的更新,新课改的精神已经能够较好地渗透到日常的教学行为中。但是,面对新的语文教学理念,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些理论和现实难以逾越的矛盾。

一、教學实际与教材编排的矛盾。

高中语文必修系列教材是体现新课程理念、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一套教材,但是在语文新教材的教学使用方面却是教师继续沿用旧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还是旧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就是教师以讲授为主,学生以被动接受为主,课堂教学实质并无多大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无多大的改观。

新课程改革中对语文知识大加砍削,语文基础知识的缺失,让身处一线的语文教师面对升入高中的学生在实际教学中举步维艰,又忙字词,又忙语法,又忙阅读、写作,又忙会考、高考。四面楚歌,束手无策,不知如何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完成教学要求,实在尴尬。

教材篇目多与教学课时少的矛盾。教学内容太多, 按正常的教学方式处理教材,根本不可能完成教学任务。教材新,容量大,课时紧,教材如何选用,时间如何安排,这也让身处一线的教师大伤脑筋。

新课标要求高中语文课程联系学生生活,向学生展示层次多样的语文课程内容,提供丰富的语文营养和多种发展途径,加强语文实践能力。但是,现在许多学校采取不鼓励、不支持、不反对的态度,因为学校担心出现安全问题,担心家长反对,担心冲击课堂教学,担心教学质量下滑。

高中语文新课程选修课程有五个系列。选几个系列。是让学生自由选择,还是有一定限制。学校教学资源是否允许选这个系列。如何进行考试评价。都是在实际教学中必须面对的实际存在的矛盾。很多学校在无可奈何之下,就把选修变为必修。

新课标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但是现在评价体系应试味道浓厚,是过程评价价值大大缩水,包括学分认定在内的过程评价真正成了在“走过场”,高考作为最终的结果性评价依然占据评价的统治地位。在这种忧虑之下,许多学校采取双重评价制度,即等级制度和传统考试制度同时进行。

新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教学,这是一种教材编写上的重构和创新。它力图通过对传统选文和单元结构编排的调和,把语文的工具性功能通过语文的人文性功能传递出来,这无疑给语文教学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但是按照专题编排的类似人文读本的教材缺少系统性和操作性,能否顾及学生理解能力的现状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否与教师的教学水平相吻合,还需要时间和实践来检验。

二、课程目标和学生能力的矛盾。

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听”是课堂学习的起点,“说”是课堂思维火化的碰撞,“读”是课堂情感体悟的迸发,“写”是课堂增量的显著标志。这些能力的养成和提高需要学生从学前教育开始一步步的积累完成。高中语文教学已经进入基础教育的尾声,学生的许多学习习惯已经养成,教学工作的开展很难收到成效。新课程语文教学又过于注重学生的阅读感悟:一节课下来,学生除了读,就是悟。最基本的字词教学环节,教师往往一带而过;学生几乎没有动笔,教师也没有对生字、生词进行讲解。据调查,学生进入到高中,读过四大名著之一的不到百分之十!学生阅读能力差,缺乏应有的阅读水平。这怎么让他们“悟”呢?许多高中学生连最基本的段意都不能准确地概括,连基本的议论文都不会写,作文语句不通,字迹潦草,错别字处处皆是,甚而至于整篇文章没有标点符号,让人不堪卒读。究其原因,初中语文近几年一直在搞大量读写,强调整体感知,未能重视语文的基础教学。因此,高中语文教学还是要多让学生练习书写生字、生词,教师也要进行字词的分析和讲解。这样才能实现课程标准对学生掌握字词的数量要求。也只有掌握了足够的字词,完全理解了词义,才能很好地阅读和感悟文章的思想,才能达到新课程语文教学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所谓的大量阅读是指读书呢,还是大量做阅读题呢?近年来,为有利于对考生能力的测试和人才的选拔,语文高考命题材料几乎全部取自课外,这也使学生产生了一种错觉,认为课本对高考已经没有作用。于是,本来就有投机心理的学生对复习资料倍加青睐,却把语文课本束之高阁。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所有的目标全指向了代表功利的分数、指向了高考。要知道大量做阅读题是代替不了大量阅读书籍的功效的。学生课业太重,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思完成课外阅读,语文课堂被异化了,把精神关在了门外,把功利放在最重要、最显赫的位置。教师和学生皆成惰性状态:教师讲解紧扣高考这一中心,没有也不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学生依赖教师,成了“接受知识的机器”。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更大发挥,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但却出现了一个很令人意外的现象,那就是许多学生在课堂上说得头头是道,但动起笔来却无所适从、笔不成文。新课程还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无疑是好事,但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能力基础普遍较差,语文的阅读能力层次普遍偏低,要想在短期内达到新课程的能力要求,绝非易事。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困惑 篇9

通过各级各类培训及一线教学的实践,我对新课程的实施有了自己的点滴体会,教学中也有诸多问题与困惑。从新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来看,其核心就是要求教育把人类素质中更多的新潜能都解放出来,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我们的教学究竟是把现成的结论通过讲解放在学生面前,让他们去记取呢?还是通过引导、启发,让学生从已知的材料中概括出应有的原理、原则、规律来,从而获取知识,发展聪明才智呢?这是值得深思和研究的问题。

一、教师要更快走入新课程。

1、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更新教育观念,转换教师角色

观念是思想,观念是生命。教学的本质是催生新观念的过程,而不是传递现成知识技能的过程。

新课程要求确立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形式,以促进学生和谐均衡、个性化发展。发展个性的理论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而赋予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改革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及去记忆教师讲授的固定知识,而不能去自主探究、讨论和发现新知识,自己主动寻求问题的答案的现状。所以说,面对新课程,教师要及时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如在讲授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时,在某个班级上课时,我很自然地想到先给学生明确实验的步骤、注意事项等等,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课本上的实验规程进行实验,可谓目标明确、结构严谨、层次清晰,结果却发现课堂中师生交流严重受阻,课堂气氛沉闷死寂,就连几个平时喜欢化学课的学生也极少投入课堂讨论,只是机械地做着笔记。也许通过课堂的讲授,原来计划的教学目标是基本达到了,但通过这节课,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发表自己看法的习惯,自主学习的态度却丧失了。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局面呢?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授课过程,我发现了一个严重的不足:没能考虑学生的主体意识,一味强调知识的传授和落实。确实,在课堂教学的设计和组织过程中,如果不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将学生的情感置于教学设计之外,那么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将成为知识的奴仆,只能被动地接受,课堂将变成一言堂,教师也将沦为传声筒。因此接下来在另一个班上课时,我改变了教学方法,由学生自己去阅读实验规程,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例如在转移溶液时用玻璃棒移液体,学生常出现液体溅洒出容量瓶的现象,而且也比较难操作,在做实验时,有的学生提出怎样才能既达成实验目的,又操作简便的方法。问题产生了,学生自己提出了他们想要研究的问题,我就因势利导,我先不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问他们自己是否有什么改进措施。有的学生提出:能不能用漏斗代替玻璃棒移液?而且说出了用漏斗的好处就是移液快且液体不容易溅洒,但他没有注意到用漏斗不利的一面,我让其他学生提出意见,学生们很踊跃,有的提出应用分液漏斗,有的说要加铁架台增加稳定性,还有的提出要注意对漏斗的洗涤等等。我没有直接下结论,只是提供相关的仪器,让他们自己去验证。而且随着验证的深入,他们提出的问题越来越多,也对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掌握越来越深刻。我真切地感受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不断诞生精彩的观念,犹如姹紫焉红的鲜花在春天绽放。

此过程中学生亲历了探究的过程,发现了问题,创造了知识。这个过程可能复杂了,但是,学生经历了分析的过程,以后再碰到这样的问题,他也能够自己去查找相关资料,去分析,去创造。自此以后,我明确了通过“给予”永远只是给死的知识,而“引导”却能激活活的源泉,关键在于怎么去引导。

教师习惯于直接“给予”知识,有时候已经成为一种无意识的行为。新课程渴望更多精彩的回答是从学生的嘴里说出来的。很可能,经过引导,学生仍然不能知道,但是,经过了引导和没有经过引导,在学生的脑子里留下的痕迹是很不一样的。因为,学生经过了自己的思考,哪怕一分钟,都是有效的。这就是“引导”的价值。

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就是要为学生创设合作交流的时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的价值,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的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辨明方向;引导也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时,教师不是拖着走,而是点起他内在的精神力量,鼓励他不断的向上攀登。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

总之,教师要重新认识教学、认识课堂,在新型师生互动关系中重建自己的角色。

2、教师在教学中要“用活”教材、全面了解教材,准确把握教学要求

教师必须理解新教材所体现的新理念,了解新教材编制的思路和特点,才能在教学中创造性地开发和使用新教材。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的用教材,首先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

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是广泛的,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只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材料都可作为学习内容。教师“教教科书”是传统的“教书匠”的表现,“用教科书教”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

在教学时,要努力学习课程标准,严格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广度和教学要求,克服传统惯性和“一步到位”的思想,不要随意提高难度。比如: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于“离子反应”,要求学生知道溶液中离子的来源(电解质的电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以及简单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对于“氧化还原反应”,要求知道有电子转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课程标准中有些知识的教学要求,在教科书中不是在首次出现时一下子达到的,而是通过内容的延续逐步完成。

3、加强对高一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从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学生学习无计划,课前无准备,不爱预习,精力不集中,解题粗心大意,作业拖踏,抄袭现象严重,学习的盲目性、随意性大,厌学情绪浓重。基于高中化学新课程新教材对学习习惯的要求,我认为:只有认真落实高一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促进学生自主、有效的开展学习,才能有效地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才能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为此,教师应经常从学习常规入手,按照学习常规的要求,对学生化学学习的全过程所包含的预习、听课、复习、小结、作业、评价等环节的学习习惯进行指导与培养,从而提高学习目的性、学习的效率、学习的质量等。

4、加强教学研究活动,交流合作,共同提高

由于新课程在教材的整体结构编排、栏目设置等均有较大的变化,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和问题,这就需要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研究、实践思考来解决这些问题。备课的质量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集体备课是提高备课质量的有效手段,是教学研究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解决教学中存在问题的重要途径。集体备课能促进教师整体专业素质的提高,其作用不容小视。集体备课时,老师们及时交流,分享资料,相互启发,集思广益。通过集体备课使每一位老师在上课之前,对教材、教法等都能做到心中有数,针对不同形式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上几点是我在教学实践和学习时的心得。

二、教学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困惑

1、教学内容难以把握,“夹生饭”现象仍然存在。

新教材内容涉及面广,内容多,时间紧,一节课可能要在许多个知识点中切换,而每个知识点在旧教材中都有其系统,现在却是浅尝辄止,不深不透。新课程要求学生敢于质疑,多问几个为什么?但因为时间紧,教师往往无法展开,加上课外习题难度普遍高于教材,因此极易造成学生“夹生饭一锅”的现象。

2、对于一些新增内容、不知如何下手、比如各种探究性课程、实践活动等。

3、课时不足与教学容量大的矛盾非常突出。

4、初中和高中课程衔接困难的问题。

上一篇:关键节点的控制措施下一篇:初中班级周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