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读本

2024-08-13

高中语文读本(共12篇)

高中语文读本 篇1

一、课标对学生阅读量的要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要求学生:“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 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 读好书, 读整本书,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 (五部以上) 及其他读物, 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这就要求学生阅读大量古今优秀名篇, 不断积累词汇量、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和文化素养。

二、课本编排容量有限

高中语文课本的编排受课堂教学时间和教材容量的双重限制, 课本容量有限, 许多优秀的文章无法进入教材。而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除了语文知识学习和语文技能的提高外, 语感和语文素养的提高也很重要, 它们的提高需要学生大量的阅读。在阅读过程中, 反复体会, 不断熏陶感染, 学生在自我感悟中, 体会汉语独有的节奏美和音韵美, 从而将语文素养内化。

三、长篇阅读的不可执行性

“课标”要求学生自读五部以上文学作品, 但是在实际的学习中, 由于高中课业繁重, 时间有限, 造成学生挤不出时间去阅读长篇巨著。另一方面, 由于学生阅读的主动性不足, 造成课外阅读量大打折扣。

四、语文读本的选材特点及重要作用

语文读本作为学生课内学习的必要补充和有益延伸, 弥补了学生阅读量不足的缺憾。语文读本选材丰富, 各种文章体裁兼顾, 文学形式多样, 大多篇幅短小, 文质兼美, 主题鲜明而深刻, 和语文教材相辅相成, 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比如, 在教学《荷塘月色》后, 可以布置学生课外阅读《一朵午荷》, 通过对比, 更深刻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感情, 体味不同的语言风格。

五、教师要督促学生加强语文读本的阅读和利用

教师的态度和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对语文读本的利用。语文读本的编排和课本的编排基本保持一致, 这就为教师将课本和语文读本联系起来创造了有利条件。教师要善于依托课内教学带动学生对课外读本的利用, 促进学生对语文读本的阅读。比如, 进行了戏剧单元学习后, 可以利用一节自习课, 让学生阅读语文读本的“古代戏曲”、“中外话剧”、“银幕风采”的内容, 并提倡学生互相交流和探讨, 从而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带动学生广泛阅读。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将读本内容作为考试的材料, 引起学生对读本的重视和学习。

高中语文读本 篇2

基于高中语文读本资源开发教学的研究

本文试就新课程高中语文读本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学作探析,旨在阐述运用正确的教学策略对优化语文文本教学资源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理解感悟水平的促进作用.高中语文读本资源开发就是要在发挥文本资源的导学和导思的基础性功能,鼓励学生利用多元化的阅读理解思维模式对文本内容进行有效地利用和整合,以发挥文本资源的最大优势功效.高中语文读本资源开发和利用应该注重课程文本的`阅读理解教学、利用好地方校本资源、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和电子书等现代化的阅读途径采丰富自身的知识视野,从而帮助他们积累丰富的知识底蕴和文化内涵.

作 者:朱静 作者单位:靖江市刘国钧中学,江苏・靖江,214500刊 名:科教导刊英文刊名:THE GUIDE OF SCIENCE & EDUCATION年,卷(期):“”(3)分类号:G633.3关键词:高中语文 读本开发 策略

探讨高中语文教本与读本的使用 篇3

可是,《语文读本》在不少地方仍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有的语文教师只是轻描淡写地要求学生去翻翻这本书,至于如何阅读,很少加以指导。而学生呢,当然也就很少去顾及这些课外读物了。有不少学生在学期初领到《语文读本》之后随即把它搁置一边,等到学期末已完全忘记有这么一本书了。我感觉很遗憾,为此呼吁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重视《语文读本》,用好《语文读本》,使读本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近几年来,我在高中课堂教学实践中,注重把教读两本有机结合起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是我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提高认识,激发兴趣

《语文读本》所选的作品大多有着较高品位,文学色彩较浓,如果能在课堂上经常恰当地点击《读本》中的精彩片段,并给学生以必要的心理暗示,就可以把学生对课堂的兴趣迁移到《读本》的阅读中来,学生也就会因为需要而主动进入《读本》世界。

比如学习鲁迅先生的《为了忘却的记念》,在谈到鲁迅与白莽的关系时,我就朗诵了鲁迅评价白莽诗歌的那段著名的比喻:“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悠远之作都无从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另一世界。”(《白莽作〈孩儿塔〉序》)许多学生听了之后感触很深,对这段优美的文字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趁机告诉他们这段话就在《读本》中,让他们产生阅读的冲动,通过这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做好课前计划,注意知识的迁移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任何无计划的、随心所欲的阅读,都有可能流于形式;同样,无计划的处理读本,也会使读本形同虚设。

要指导学生阅读《语文读本》,教师首先必须认真地通读《语文读本》。它不仅有益于我们提高自身素质,更重要的是只有通过阅读,才能从宏观上把握整本书的大概,从微观上了解各篇文章的内容和特点。例如我在教曹操的《短歌行》之前,利用早晚读时间给学生们读读本节选诗经的《子衿》,让他们熟悉这首诗的内容,这对《短歌行》用典寓意的理解很有帮助,课堂上学生们联系到读本的内容,一下子就把握住作者的思想感情了。只有这样做,我们的指导工作才会有的放矢,得心应手。同时,教师要结合课内的教学进度,制订一份指导计划,并定期检查督促。这样,我们的工作才不会前功尽弃,才可能取得较为圆满的效果。

三、课本与读本相结合,对比分析

通过对比分析,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才更加的透彻,对比点可以是背景内容方面的,也可以是形式方法方面的。以第三册第二单元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为例,我们既可以选择吴伯箫的《话故都》作为对应文章,将对比点定在不同作家、不同文体的文章特点上,也可以选择郁达夫的《北平的四季》作为对应文章,把对比点定在同一作家、同一文体、不同场合的文章特点上。

在学习《荷塘月色》时,配合阅读季羡林的《清塘荷韵》,前者写月下荷塘的静态,力求描绘出物境之美,淡淡的喜怒忧愁弥漫在字里行间;后者写荷花从无到有、从弱小到繁茂的成长动态,重在表现莲荷顽强的生命力以及作者由此得到的欣慰与希望。同为文学大师,文章风格各有千秋。学生们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同时,还带着愉悦欣赏了美文,净化了思想,陶冶了情操,拓宽了知识面。

四、善于指导,相得益彰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教师应结合教科书,引导学生开展拓展阅读,与课内阅读相互补充,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师在指导阅读时有个问题需要引起注意:这就是要立足教本,适当延伸读本。如《庄子》一书,教本选《秋水》,《读本》选《庖丁解牛》,《秋水》的主旨在宣扬事物的相对性,却让我们看到了视野的局限和谦虚的必要,这种作者主观立意和作品客观意义相分离的主旨“分裂”现象,还在《庖丁解牛》中表现出来:《庖丁解牛》用故事演绎保身、全身、养亲、尽年的人生旨趣,主旨是消极出世的,却让我们看到了敬业求精、注重实践、把握规律的“言外”之意。从教本里学会阅读庄子的文章必须具备两套眼光,再延伸到读本中进行操练,很有意义。

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课的终极目标不在于给学生多少“金子”,而是要把“点金术”教给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使他们在广泛的课外阅读中“点石成金”,不断完善自我。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把读书方法教给学生,更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语文读本》,进而把目光投向更加广阔的世界,广泛涉猎,广收博取。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在阅读实践中不断提高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提高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成长为个性健康、人格健全的合格人才。

(责任编辑 韦淑红)

高中语文读本 篇4

一.《语文读本》的编排特征

(一) 专题导语的启迪作用

高中《语文读本》是学生自读的语文课外教材, 以拓展学生知识,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主要目的。所以在专题的编排设计上应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及启迪。简短的导语给予学生有益的阅读建议及对专题的感悟与思考。以苏教版《语文读本》为例, 其中“和平, 人们在期待”的专题导语以一段简短的文字对该专题进行概括, 将专题中的文章题目嵌入其中, 最终表达对战争中人性的思考。学生通过阅读专题导语产生继续阅读的欲望, 促进学生的主动能动性, 从而获得阅读体验并素材积累。

(二) 阅读选文内容的丰富性

高中《语文课本》的编排目的主要是为了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所以在其编排过程中的文章数量要比语文课本的数量多。除了数量较多之外, 《语文读本》的选材也很丰富, 古今佳作, 涉及领域极广。文学作品语言生动, 写法风格各异。体裁也涉猎诗歌、小说、书信等各种领域。

(三) 编排方式的助读作用

高中《语文读本》是高中生课外语文教材, 主要依靠自身的自觉性进行学习。为更好的促进学生对所选文章的理解, 激发其自觉阅读的兴趣, 《语文读本》在专题的最后加入了“感悟与思考”的版块, 为学生提供阅读资料的同时也对学生的思考能力进行了培养与训练。

二.《语文读本》的自身价值

(一) 《语文读本》彰显自身特性

1.贴近新课标教学目标

在现代教育体制的改革中提出了新课程标准, 其中对于高中语文的课程要求除语文课本的学习外应阅读课外文学名著, 保证数量不少于150万字。因为高考制度的严格要求, 学生的课余时间以学习专业知识为主, 很少能够自由支配。学生通过对名著的阅读不仅可以激发语文学习的成绩, 培养其语文素养, 同时也是提高阅读量的一种必然选择。苏教版高中《语文读本》的编写以教师课堂教学及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基础, 并且与语文课本的内容紧密相连, 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 在拓展学生知识及阅读范围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了课外文学学习的机会。

2.与课本内容相互补充

高中《语文读本》的文章数量远比语文课本课文的数量多, 因为学生的学习时间有限, 课余时间大多都在做练习题中度过, 所以很少有时间进行大量的阅读, 而高中《语文读本》则弥补了这一不足之处, 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阅读资源, 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此外, 高中语文课本在选取文学作品时不免选择篇幅较长的。而语文课本不能将其全文展现, 所以只节选全文中较为精彩的部分, 使学生不能全面的进行文学作品的赏读并理解。但高中《语文读本》的内容编排正好与语文课本内容相互补充。例如苏教版《语文读本》中对语文课本的《我与地坛》进行了文章内容的补充。由于语文课本中的作品篇幅不长, 只选取了全文的前两部分, 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全面。通过《语文读本》的补充, 让学生了解《我与地坛》的整体写作脉络, 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

(二) 《语文读本》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1.培养学生迁移能力

学生的迁移能力是对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分析并将其运用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主要以培养学生触类旁通能力为目的。语文课本与《语文读本》是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相互补充的关系。学生在高中语文课本的阅读过程中能够将所收获的知识迁移到《语文读本》上。语文课本中所学的知识很容易在《语文读本》中找到, 这对于学生的迁移能力培养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 所以对于提高自身知识及个人修养的主要方式还是自学。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 信息更新速度加快, 人们需要掌握的知识信息越来越多, 所以自学能力对于个人来说极为重要。高中《语文读本》为学生提供了课外阅读资源, 而有效利用这一资源, 主动自觉的进行阅读, 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3.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高中《语文读本》的内容选材十分广泛与丰富, 是一种专业的阅读教材。苏教版的《语文读本》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大量阅读的平台, 涉及领域宽泛, 体裁多样, 文学作品的内容也同样跌宕起伏, 形象新颖生动。学生通过对《语文读本》的阅读开阔了视野, 提升了思维能力, 加上文学熏陶, 使学生大量积累素材的同时, 提高了其自身的阅读能力。

三.《语文读本》应用现状

(一) 学生不重视《语文读本》的作用

高中生对于《语文读本》的态度比较冷淡, 大部分学生未读过《语文读本》, 即使读过也没有全部阅读。所以, 《语文读本》中的优秀文章并没有被学生有效的利用, 更没有体现其自身价值。

(二) 教师对《语文读本》的不重视

高中《语文读本》虽然说是一本课外阅读教材, 但学生的阅读情况与教师的指导有一定关系。许多教师对学生《语文读本》的阅读情况并未进行有效的监督与指导, 所以导致学生阅读《语文读本》的效果并不明显。

(三) 《语文读本》自身存在编排缺陷

《语文读本》的编排虽然进行了多次修改, 但始终不能迎合高中生的阅读喜好, 这是《语文读本》不受重视的主要原因。所以, 应根据高中生的阅读兴趣对高中《语文读本》进行一定的修改。

四.高中《语文读本》应用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 《语文读本》编制缺陷

高中《语文读本》作为高中生的课外阅读材料属于课外自学教材, 所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关键。苏教版《语文读本》中的课下注释偏少, 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不到位, 尤其一些文言文类文学作品, 学生因为不懂古汉语且课下注释少, 学生便失去了对文章深入理解的兴趣。其次, 对于《语文读本》中选取文章的资料链接内容并未对学生的疑惑进行解读, 资料链接这一版块没有体现其价值。此外, 《语文读本》往往不能为学生制定相应的阅读目标。苏教版《语文读本》中的文学作品阅读并未对学生提供相应的阅读目标, 使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没有明确的方向, 从中只能获取些许情感感悟而并非实际的语文知识收获。并且其中的“感悟与思考”版块设置简略, 思考问题简单, 不能使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 对学生思维拓展与思考能力的培养没有明显效果。

(二) 应试教育的影响

高中《语文读本》是一种课外的阅读教材, 与学生的高考内容联系并不大, 所以许多学生包括教师与家长都认为《语文读本》对学生的高考学习并没有太大的积极作用, 只会浪费时间。这种应试教育的思想使学生对《语文读本》的阅读兴趣大大降低, 导致高中《语文读本》的使用效果不理想。

(三) 媒体技术的冲击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一些新兴的电子媒体不断产生, 这对于纸质版的《语文读本》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促进了一批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电视、网络等媒体快速进入学生的视线, 尤其一些大型的网络游戏使学生沉迷其中, 对《语文读本》弃之不顾。网络媒体对学生的影响巨大, 导致高中《语文读本》的使用不如人意。

五.苏教版《语文读本》的价值利用

(一) 采用悬疑方式吸引学生

对于高中《语文读本》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时间过少, 所以学生对于其阅读激情并不高, 而教师有效的引导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老人与海》一课, 教师在课上可以通过对学生感兴趣的事情进行提问, 引领学生对作者海明威的日常生活进行想象与探究。对于海明威这一作家在《语文读本》中有所记录并详细介绍。教师对学生的正确引导使其对海明威的情况产生兴趣, 学生为了满足自身的好奇心阅读《语文读本》, 这种利用悬疑的方式是促进学生阅读《语文读本》的有效方法。

(二) 对代表性文章进行点评

学生在现代教育体制中是课堂的主体, 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分组讨论并进行点评。高中《语文读本》中有许多精彩的典型文学作品, 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并进行小组内的阅读讨论,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及写作手法进行详细的讨论并对其阅读过程中的感受进行评价与分析。这种课堂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实践活动中, 亲身体验并感知其中所蕴涵的真谛。

(三) 进行迁移阅读

苏教版《语文读本》的选文是独立的, 但与语文课本内容却相互补充。所以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针对课本内容对《语文读本》进行一定的延伸, 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对《语文读本》进行合理的阅读。通过语文课本与《语文读本》的对比, 使学生学会思维的发散, 提升学生的思维高度及广度, 同时也是对学生阅读思考能力的培养。

本文以苏教版《语文读本》为例, 通过对高中《语文读本》价值与应用现状的详细分析, 总结出具体的价值利用方法。苏教版《语文读本》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 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对其予以一定的重视。对于《语文读本》中所蕴含的文化资源应充分学习并运用, 实现《语文读本》的自身价值。

摘要:高中《语文读本》作为高中语文教材的组成部分, 其中所记录的教学资源相当丰富, 不仅与高中基础语文课本的内容相关联, 同时也对其进行了拓展阅读训练。所以, 高中《语文读本》对教师的语文教学与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一定的价值。由于教学课程的编排较为紧凑, 所以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并未对《语文读本》的重要性给予应有的重视。本文以苏教版的《语文读本》为例, 对《语文读本》的特征和作用及其应用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 总结出高中《语文课本》的自身价值及有效应用的措施。

关键词:高中《语文读本》,价值,利用

参考文献

[1]刘峰.谈谈苏教版高中《语文读本》的价值及有效利用[J].文学教育 (中) , 2013 (2) .

[2]王合娟.高中《语文读本》有效应用研究——以苏教版为例[D].聊城大学, 2013.

语文读本读后感 篇5

这本书里讲了许多许多的故事,其中我对《糕点的故事》这篇文章印象极为深刻,它是摘自《儿童时代》里的一个故事。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子绝不会狼吞虎咽的吃下去的,要嗅个够,才开吃,吃得细致久长,有时候要留下一点儿,馋着看看。”我的脑子里呈现出了作者吃果子时的画面,作者把对子的珍爱之情写得多么生动细致,那副画面清晰的在我的脑海里回荡着……,好的文章就会让人身临其境!

这本书里不光有许多好看的文章,还有语文兴趣活动版块。里面有许多有趣的语文小活动:教你说相声、教你给老师写一封信、走进奇妙汉子王国等等。

听了我给你的介绍,你是不是也爱上了《新语文读本》了呢?

高中语文教本与读本跨联策略 篇6

关键词:语文 考试 性格

高中语文教学课标要求高中生课外阅读不少于300万字。据此,人教社同时编写了必修的教本和读本,而且规定读本须与教科书配套使用,且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然而,现状如何呢?或荒废“读本”,或随意处理“读本”。结果是各级统考偏偏多从“读本”中取材,学生多数因教师一般性倡导所误而招架不住败下阵来。真所谓读本都读不清楚,更遑论300万字。

那么,怎样较好地使用好教本与读本,使教读两本有机结合起来,进而落实教师指导呢?

一、跨文本强化考试需要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原理, “需要”往往就是动力。有目的地持续地满足“需要”能够收到强化激励的实效。因为考试要考“读本”,学生又有“得分”的需求,这样便可以生成“利益驱动” 效应。为此,执教者首先应当界定一个概念,考试不是考教本,考试考的是教材。所谓“教材”,指的是国家明文规定必修的教本与读本,当然也包括《课标》所列的课外阅读篇目。特别是“读本”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因为“教材不过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犹如理科的例题。概念明确了,导向就清晰,加之抓住了“考分”这条筋,运作起来也就比较顺畅。诚然,抓好落实,少不了各种措施的及时“跟进”。譬如,做每周读本札记,课堂配合使用读本中的同类文章,课堂选用读本文章的语基及阅读分析进行小测等等。

二、跨文本比较人物性格

新教本有一个文言单元塑造的是一组古代说士形象:有勇赴国难的烛之武、隐忍有远见的文仲,有善于讽谏的邹忌、委婉机智的触龙。教师在完成教本作品内部的这种形象比较分析之后,可以及时将阅读比较的触角伸到读本里去,如要求读《晏子故事两则》,寻找晏子的性格特点,从“使楚”看晏子幽默机智的外交辞令;可以教读本上的《召公谏厉王止谤》,让学生揣摩出召公的政治远见和直言不讳的勇气。还可要求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如《荆轲刺秦王》,分析荆轲与读本中几位说士性格的不同;荆轲主要不是依靠机智,而是依靠那种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精神去维护国家的利益、去实现一种人生的追求。这种跨文本的人物性格比较,可以扩大学生的文学视野,积累写作的材料。

三、跨文本探究人物成因

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之后,不少学生认为像烛之武这种人在先秦很多,不足为奇,他们倒很欣赏那个隐忍不乱、及时撤兵的晋文公。可利用教本课下注释:“即晋文公曾在外流亡19年……”一句,向读本延伸,晋文公曾经是个无赖贵公子,他后来是怎样成为胸有全局、临危不乱的君王的,可以让学生从读本《重耳之亡》一文中找到答案。通过阅读,学生认识到,没有遭受卫、曹、郑的无礼甚至侮辱性冷遇,没有19年遍尝颠沛流离之苦,就没有《烛》一文中那位从容镇定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这就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样一来,不但扩展了对人物的理解,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人生观。这就是在教本里建立形象,再在读本里探究这个形象的原因,从人物的“心路历程”上补充对形象认识的厚度,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四、跨文本感知人性多维

孔子是经师也是人师。学生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里看到的是他“循循善诱”的一面,学完教本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之后,要求学生以《我心中的孔子》为题练笔,不少学生谈到孔子耐心地引导四位学生各言其志,而不是武断地否定学生的选择,并且客观地评价他们不同的志趣,但是,这是否是孔子的全部呢?或者说,孔子还有哪些性格层面的东西值得关注呢?这样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一定还有他人格魅力的另一面。这就把话题自然延伸到读本里去了。在读本《季氏将伐颛臾》里,我们看到了孔子“金刚怒目”的一面——他“当仁不让”,在“主义”和信仰面前决不后退半步的形象也是具有多重性的。

五、跨文本把握倾向基调

概括文章重点很重要的一点,是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和基调。通过教本和读本同类作品的对照阅读,可以磨砺辨析和把握要点的眼光。教本中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涉及对都市文化的解读,也涉及对传统文明的评价,可以和读本中贾平凹的《西安这座城》、王安忆的《上海的弄堂》对照阅读。三人都面对传统都市文化,但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达感情:汪曾祺是在怀旧的无奈中惆怅低徊,从都市胡同里咀嚼北京人的特点;贾平凹面对“废都”古城墙,却昂扬出一种有中国文化魂魄的大气和自豪;王安忆则是从多个角度刻画了托起上海这座城市躯体的无数个弄堂,呈现了上海的历史沧桑。把阅读的视角定位在感情比照上,有所取舍地确定要点,可以比较好地开发出读本的价值来。

六、跨文本拓延文章主旨

作者的某一种著作一般有一个基本精神即主旨,教本和读本同时选了里面的几篇文章,也就意味着与这种主旨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教师在指导阅读时有个问题需要引起注意:这就是要立足教本,适当延伸读本。如《庄子》一书,教本选《秋水》,《读本》选《庖丁解牛》,《秋水》的主旨在宣扬事物的相对性,却让我们看到了视野的局限和谦虚的必要,这种作者主观立意和作品客观意义相分离的主旨“分裂”现象,还在《庖丁解牛》中表现出来:《庖丁解牛》用故事演绎保身、全身、养亲、尽年的人生旨趣,主旨在消极出世,却让我们看到了敬业求精、注重实践、把握规律的“言外”之意。教师甚至还可以引伸至《逍遥游》,庄子在《逍遥遊》中指出无论是大鹏、蜩与学鸠还是宋荣子和列子,都是“有所待”的,都不能达到所谓“至人”、“神人”和“圣人”的绝对自由的“逍遥遊境界”,但是,庄子这种贬抑大鹏、为自己追求绝对精神的主旨张本的做法,并不能减弱我们对大鹏神奇浩大形象的向往,“鹏程万里”绝对是极富正面意义的形象。从教本里学会阅读庄子的文章必须具备两套眼光,再延伸到读本中进行操练,很有意义。

高中语文读本 篇7

《语文读本》的出版说明中写道:“学习语文首要的是在课内学习教科书。但课时有限, 课文数量不能多, 只凭一套教科书培养语文能力, 显然是难以奏效的。因此, 还必须加强课外学习, 扩大视野, 增加积累。这套《语文读本》正是适应这种需要编写的。”鉴于此, 笔者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确定了高中《语文读本》的自读指导原则, 即:得法于课内, 运用于课外。

的确, 既不能占用较多的课堂时间, 又要让学生自主去读《语文读本》, 这是一个矛盾。为了解决这一阅读矛盾,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两年多来, 笔者积累了《语文读本》的以下几种自读指导方法。

一、师生共读, 开启心智

教师必须比学生先一步阅读《语文读本》, 有条件的话, 最好在开学一两周内全部读完, 做到运筹帷幄。在课堂上, 教师在讲授课文知识点的同时, 要有意识地涉及《语文读本》。如在教完第一册《季氏将伐颛臾》后, 便从孔子教育弟子的不同角度出发, 诱导学生延伸阅读《语文读本》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并当堂拓展讨论, 学生兴趣浓厚。又如课本中有许多文章都是节选的, 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 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阅读《语文读本》上相关的文章, 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久而久之, 就会逐渐开启学生的心智, 提高其阅读品味。语文新课标关于阅读与鉴赏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 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 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 发表不同意见。”因此, 要培养学生的各种语文能力, 需要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和鉴赏。但是由于应试考试的影响, 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 对于与高考无关的内容并不重视, 读本对于他们来说也只是一本学生课下的读物而已, 课上无需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并且对于课下阅读也不给学生建议和指导。这种教学态度和方法很难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 致使学生的阅读空间越来越小, 主动性和积极性也逐渐消失。例如阅读文言文, 如果教师按照教材中的文言文学习方法引导学生, 或者干脆不闻不问, 学生自然难以有所收获, 甚至感到百无聊赖。如阅读《郑伯克段于鄢》一文, 教师可以以课后的习题为切入点, 让学生根据问题评价庄公是仁慈和忍让, 还是老谋深算, 工于心计?这样学生必然会带着疑问认真阅读和理解课文, 从中找出符合自己观点的内容, 从而达到对课文的深刻理解, 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

二、课余落实, 形式多样

在课余时间, 原则上要求学生每人每天自由看一篇《语文读本》中的文章, 并通过多种途径, 展示学生阅读《语文读本》后的成果。

(一) 演讲、写作

课前三分钟演讲, 可以让学生自由评价《语文读本》涉及的人物、事情等, 特别是那些学生感兴趣的和容易接受的, 如《十八岁出门远行》《垓下之围》等, 也可以在每周随笔、读书笔记中, 抒发自己的独特感受。

(二) 整理、摘抄

在《语文读本》的文章中, 有许多词语、句子、语段等可以作为课文的补充, 积累此类词句, 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量, 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让美好高尚的情操陶冶学生的心灵。如《与陈伯之书》中的:“暮春三月, 江南草长, 杂花生树, 群莺乱飞……”此外, 要求学生阅读时将自己认为精彩的名言警句、优美语段摘录下来或将阅读感受写成心得体会, 每周至少一篇。

(三) 比较、鉴赏

课外要求学生把相似的几篇文章, 自行进行比较。如同样写北京大学的文章,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增进相互了解, 加强友好合作》与《永远的校园》就可以进行比较阅读;《杜鹃枝上杜鹃啼》与《螳螂》, 也可以比较写作手法的异同;《茶花淀》与《小二黑结婚》可以体会艺术风格的不同;《守财奴》和《死魂灵》也可以比较作者的创作目的、创作手法以及两个吝啬鬼的异同, 加深学生理解。

三、阶段测试, 反馈总结

对《语文读本》学习的真正落实还得依靠阶段测试这根指挥棒。在平时单元测试中, 课外阅读可以从《语文读本》中精选, 让学生学有所用, 及时对每阶段的《语文读本》阅读有反馈, 有总结。但教师要认真研究, 无论是题型的设计, 还是材料的处理都要精心考虑。尽量在不额外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 努力把握好“得法于课内, 运用于课外”的自读原则。

《语文读本》资源的使用 篇8

《语文读本》就像中学生的袖珍图书馆, 内容丰富, 文体多样。具有很强的知识性、文学性和可读性。纵然它有百种优点, 若如不加以运用仍是一堆废纸。要想充分利用《语文读本》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一、教育理念急需转变。

新课标倡导师生关系应该由原来的教与学的关系转变为平等、民主、合作的伙伴关系。由于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主要实施者, 师生关系直接影响课程实施的成效。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发生根本性改变, 新课程就没有实质意义。《语文读本》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体现, 教师除了在课堂上用教材教学生基础知识以外, 更要同学生在其他时间一起好好利用《语文读本》充分挖掘有益资源, 共同学习。比如说在早读时间或活动课时间进行快乐阅读, 老师参与在内, 和同学一起探讨分析读本中的疑惑, 互相解答。

二、学生要树立阅读目标, 追求成功的阅读。

没有目标的努力是没有实际价值的, 而没有目标的指引, 孩子的兴趣也是无法培养和释放的。当孩子追求成功的阅读时, 意味着阅读主体经过认真深入的阅读和钻研以后, 对所读书本内容及各部分间的相互关联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 并能阐明道理和规律, 融会贯通或者写出心得体会, 参与讨论。只有当学生有了成功阅读的决心, 阅读兴趣自然就会在字里行间产生进而发挥良好的作用。

三、《语文读本》作为教材的辅助性读物, 在学习中, 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师不必像学习教材那样条分缕析, 只许给出中心思想, 指出误区即可。让学生自己借助读本教材, 主动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获得情感熏陶和思想启迪, 通过对读本文章的学习领悟到课本以外的东西, 从而获得学习方法, 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综合提高语文素养。

四、《语文读本》在某种程度上要比教材更具有趣味性, 教材只是截取了一段精彩部分, 而读本则更详细。

如此一来, 教师就可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 结合读本与教材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恰如其分地运用于实践, 在实践中锻炼, 在实践中成长。例如给学生一次当老师的机会。在课前十分钟要求一个同学上讲台给大家讲故事, 故事来源于读本教材。所话说“世界上没有一片相同的叶子”, 尽管是相同的文章经过不同学生的加工, 我们听到的意蕴就不一样, 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何乐而不为呢?

五、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做到课本与读本相结合, 进行对比分析。

比如在学习《荷塘月色》时, 配合阅读季羡林的《清塘荷韵》, 前者写月下荷塘的静态, 力求描绘出物境之美, 淡淡的喜怒忧愁弥漫在字里行间;后者写荷花从无到有、从弱小到繁茂的成长动态, 重在表现莲荷顽强的生命力以及作者由此得到的欣慰与希望。同为文学大师, 文章风格各有千秋。学生们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同时, 还带着愉悦欣赏了美文, 净化了思想, 陶冶了情操, 拓宽了知识面。

六、根据《语文读本》的设置, 学校可以创设多彩的校园环境以利于其学习。

譬如说校园广播, 在课间大休息或吃饭时段播放《语文读本》的精彩片段, 并加以指导阅读, 熏陶学生的情感。相信学生回到教室会加以细致的阅读。合理地利用校园、教室等场地排话剧将读本上的精彩内容赋予人物的加工制造, 会更加深同学的印。同时可以开展以语文读本为材料来源的征文活动, 将优秀文章刊登在校报上, 或者是板报宣传让学生在多彩的校园环境中通过各种渠道感受语文、学习语文、在充满真、善、美的环境中陶冶情操, 健康成长。

七、《语文读本》可以在试卷中占有一定比例, 这样老师和同学就不会仅仅为了考试而只关注教材, 从而忽视了读本上的有益内容。

现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 越来越灵活的试题开始出现, 像《西游记》第几章的题目是什么, 这就要求同学们在看电视剧或书籍时着重题目的理解而不是一览而过。

参考文献

[1]百问百答.新课标百问百答[N].中国图书商报, 2004-11-12: (A18) .

[2]翟启明.新课标语文教学论研究[M].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5 (08) :198.

指导学生读好《语文读本》 篇9

语文教材除课本外, 还有一部配套的《语文读本》 (以下简称《读本》) , 并明确“说明”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既然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读, 就不应把它当成可有可无的内容, 完全放任自流, 而要把它当成高中语文学习不可或缺的部分, 尽可能发挥它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作用。本来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的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的基础, 也是从事一切工作的基本要求。而中学阶段的阅读, 对青少年语言与思维的发展、知识和能力的构成、思想和性格的培养,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育部颁布修订版语文教学大纲, 第一次明确指定中学生 (包括初中和高中) 课外文学阅读必读的30种文学名著和中学古诗词背诵篇目, 以及阅读总量。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 好的推荐书目和正确的阅读指导对健全中学生的心灵, 提高中学生的素质有重大作用, 社会各方面已经形成共识。它是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所以编这套《语文读本》的目的也就在于此。

如此庞大的工程, 怎么做才得法呢?古人云:“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这很形象地说明了传授知识与指点方法、培养能力的关系, 更强调了指点方法与培养能力的重要性。当然, 由于课时有限, 对《读本》不可能像教科书那样精读, 所以笔者采用指导学生把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 运用到《读本》, 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 而且使学生易于养成阅读的习惯, 从而获得独立阅读的能力。

《孟子·尽心上》中说:“君子引而不发, 跃如也。中道而立, 能者从之。”指导学生阅读方法, 就应在这个“引”字上多下功夫, 笔者尝试了以下几种阅读方法:

一.《读本》与课本巧妙勾连法。

1.学法。比如教学课本第一册第一单元“学习重点”时, 让学生课前去读《怎样读一篇文章》、《谈〈飞〉》。《谈〈飞〉》文中指出, 读一篇文章, “单从词句的字面去理解它还嫌不够, 必须依据自己和旁人说话想心思的经验, 从词句的背面去理解它。换句话说, 理解了词句能表明的意思还嫌不够, 要进一步理解它为什么这么表明;含蓄在话里的意思和情趣, 都要把它体会出来”。这正是第一单元的一个教学重点。教学第二单元时, 我们引导学生读了《怎样锻炼思路———谈文章的结构》、《评〈读和写〉, 兼记读和写的关系》, 因为第二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把握文意, 理清思路, 本文正好给学生做了一个理清思路的示范。学生从这些文章中得到了某些方法的理论指导, 既减少了老师的讲授时间, 又弥补了老师讲解的疏漏之处。

2.比较阅读。在指导学生体会《十八岁和其他》一文行文貌似“东拉西扯”, 不用心表达什么, 却传达出作者丰富的文化知识, 以及散淡的心境的写作特色时, 我们让学生读了具有同样风格的《螳螂》。因为张中行的这篇小品文也是极耐读的。课外让学生自己尝试运用比较的阅读方法将《风筝》与《满天的风筝》进行比较。

3.补充式阅读。课本中有些文章是节选的, 过去没有读本, 学生无法通读全文, 现在可以弥补这一缺憾。比如《逍遥游》, 使学生对原文总体结构的把握和文意的理解都加深了。

二.课堂五分钟阅读演讲法。

为了加大阅读输入量, 加速学生阅读的自我进步, 也为了充分利用好《读本》, 我们在所教班级开展了“课堂五分钟阅读演讲”活动。基本想法是:以《读本》为主体, 向课外伸出一只手, 把课外星星点点的, 全凭兴趣的阅读活动纳入课堂教学, 使多少带一点消遣意味的、即兴式的阅读成为有计划的展示和交流, 以课外丰富课内, 以课内推动课外。具体做法是这样的:采用教师推荐与学生自荐相结合的方式。

笔者欣喜地看到, 学生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有跑来向老师请教的, 有自己跑图书馆、资料室的, 有几个同学一起交流心得的。演讲方式也多种多样, 不拘一格。有介绍作者生平经历的;有朗读精美文段与同学一起欣赏的;有介绍内容梗概的;有写读后感的。台上同学讲得起劲, 台下学生听得入神。笔者也不失时机地把学生写的读书心得、读后感向校文学刊物《星帆》推荐发表, 以鼓励学生。

三.适时课外延伸阅读法。

阅读, 从文本中获取信息, 它的本质是吸收。但是, 在吸收的过程中, 读者绝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而是主动的创造者, 因为阅读就是一种创造, 特别是文学作品的阅读。既然阅读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那么教师就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去扩大学生创造的空间, 把阅读的自主权还给学生, 让学生在弘扬人文精神、吸收人类进步文化的同时, 发展艺术想象力。

在教学《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时, 学生对汪曾祺的《胡同文化》《自报家门》很感兴趣, 我就适时地向学生介绍了汪曾祺的散文创作和小说创作的成就。并与学生一起快读了自读课文和《读本》所选的汪老的《金岳霖先生》, 还当堂朗读了汪老的散文名篇《跑警报》, 同时把事先印好的汪曾祺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受戒》、《异秉》发给学生让他们进行鉴赏性阅读。同学们都发出了“原来小说也是可以这样写的”的惊叹。有的同学还在课后写了读后感:有对小说人物的评价, 也有对小说情节设计的分析等。

此外, 还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阅读课与学生一起鉴赏《读本》中的名作, 并把课外的知识补充进来。比如沈从文的小说代表作《菜园》, 《读本》中有阅读提示, 文后还有精当的评点, 可引导学生默读, 以品味沈从文小说“冲淡而又情深”的总体艺术风格。同时把有关沈从文先生的有关资料发给学生, 并向他们推荐沈先生的重要作品《边城》。课后就有同学上图书馆借书, 一睹为快。

四.晨间著名片段熟读法。

古人说得好:“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吟诗也会吟。”意思是说, 读得多了、熟了, 就能增强语感, 逐步理解文章内容, 掌握知识的有关规律, 对提高阅读能力, 无疑大有裨益。

因此, 充分利用早自修语文晨读, 让学生朗读《读本》中的一部分散文 (包括后面的诸子百家散文) 和所选的9首精美的现代诗, 课代表每次晨读前在黑板上抄一首唐诗, 让全班学生一齐诵读。熟读成诵, 可以让那些传统经典中的好文章, 灌溉和滋养学生的心灵, 使学生有涵养和情趣。

五.作文借鉴阅读法。

高中阶段语文训练的重点是阅读训练和写作训练。《读本》分阅读和写作两部分, 虽侧重阅读, 但写作部分的编写, 与课本写作部分的内容联系密切。它包括三类文章:一是作家创作经验谈, 二是学生谈写作体会, 三是优秀的中学生作文。

讲解课本写作部分内容时, 因每个单元的知识短文都可以从《读本》中找到相应的辅导文章, 让学生在课外超前阅读, 可以大大节省课堂上指导的时间。如上《要善于想象和联想》单元时, 让学生阅读《读本》上的郁达夫的《想象的功用》和朱光潜的《美感与联想》这两篇文章。而10篇优秀的中学生作文及文后的评点正好给学生提高写作能力提供了学习、模仿和借鉴的素材。

此外, 《读本》中有相当一部分文章在文体上形式多样, 比如8篇科技说明文、9首诗、6篇小说、6篇人物传记及一部分散文。既有注重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为主要的作品;也有考虑到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 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的现实而增加的作品, 如8篇科技说明文。因此, 《读本》是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速读能力的一本好读物。鼓励学生课外进行自读, 让他们尝试运用精读、略读、朗读、浏览、比较、圈点、批注等多种阅读方法, 让学生做简单的读书笔记, 并对学生自读的情况进行定期检查, 以确实达到督促学生认真自读的目的。

高中语文读本 篇10

一、读本选文与教材课文在课堂教学中的融合

1. 通过读本选文进行对比学习

在进行语文学习和阅读时, 不难发现苏教版初中《语文读本》中的选文《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与课文中的《一二岁的际遇》很具对比性。这两篇文章的共同特点都是文章作者对北大怀有的感情, 只是侧重点不同。课文中的作者通过回顾自己在北大几年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表达了自己对北大的无比热爱, 也赞美了北大人那种永不服输的精神, 同时表达了自己即将离开北大时内心那种依依不舍, 但又十分渴望自由和创造的情怀, 让学生学习过后也会与作者产生一样的离别感。而在《语文读本》中,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的作者仅用简单的几句话来表达自己对北大的无比向往和渴望, 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北大, 圆自己儿时美丽而羞涩的梦。文章中作者用了很大的笔墨来写自己并非平常人所讲的上天注定的“天之骄子”, 而是讲述了自己从幼儿园一直到高考这一求学阶段, 自己在学习和思想上所遇到的种种困感和不解, 以及自己对人生的思考, 从主观和客观、从现实和愿望等多个方面讲述了自己在求学中的态度, 养成的学习习惯和面对各种考试所产生的压力及自信等。两篇作品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学习, 就会使得单一的作品更加完整, 讲述得更加全面, 让学生一边感受北大魅力的同时, 慢慢地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为自己心中的远大理想而奋发图强。

2. 通过读本选文进行补充学习

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中的《三峡》, 它是写景的文章, 作品中十分简单地描写了三峡一年四季的景色, 对各季中景色美的描写很是不足, 特别是文中用“高猿长啸, 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来描写三峡秋天的景色, 很显然这样的景色远离了现代生活, 与现代生活不相吻合, 所以, 在讲读中很难让学生对当时景色进行想象。因此, 很需要有同步的作品对三峡景色的描写进行进一步的补充。这时我们就可以很好地利用《语文读本》中的选文《三峡之秋》来进行补充学习, 帮助学生更深入地去感受三峡四季之美。如《三峡之秋》中作者紧紧抓住三峡在中秋这一天的不同时间段的特点, 把三峡的秋季景色描绘得绚丽多彩, 生机蓬勃, 让学生阅读过作品后, 能被作品中三峡的秋景所折服, 能得到美的享受。通过对读本中的选文进行补充学习, 既帮助学生尽快了解教材内容, 又提高了学生对事物全面探讨的愿望。

3. 通过读本选文进行互换学习

把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中的课文与《语文读本》中的选文进行互换学习, 来提高学习的阅读量, 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例如课本中《我的母亲》一文就可以用读本中的《妈妈, 我不让你死》来替换, 因为从编排上来讲, 所安排的主题都是表达“至爱亲情”的。《我的母亲》一文主要表现父母对子女的那种不求回报的无私关爱, 而《妈妈, 我不让你死》中主要表现了子女对父母的爱, 从整个内容上来看, 后者更具现代气息, 更符合社会环境。现在的孩子个个都是小皇帝, 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无忧无虑的好日子, 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也从未想过这一切是谁给他争取来的, 一旦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 就会大发雷霆, 埋怨父母, 不会体贴父母, 对父母更谈不让关心了, 久而久之, 子女对父母的爱就被父母对子女的爱给淹没了。而读本中《妈妈, 我不让你死》的主人公洛迪在洪水中保护妈妈, 把妈妈从死神中拉回来的整个过程却让所有子女为之感动, 通过对这篇选文的学习, 相信很多学生都会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会重新审视一下自己对父母的态度, 会慢慢地对父母付出自己的爱, 培养了自己的感恩之心。

二、给予学生阅读《语文读本》的权利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去阅读《语文读本》, 这样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还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把阅读自主权交给学生, 当学生在阅读中遇到困难时, 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提示, 对于极个别学生给予单独辅导, 最后进行集体讨论阅读情况, 直到学生把选文内容读通、读熟、读懂为止。

三、定期检测学生学习《语文读本》的情况

高中语文读本 篇11

关键词:高中《语文读本》;困惑;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9-047-1

一、面临的处境

1.认识的困惑。在教学中,许多教师对如何使用《读本》认识模糊,一则课程标准也没有什么规定,二则教材也没有什么具体要求,《读本》的说明中只是说“由教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再说也没有相应的教学参考书作指导,于是出现了与教材宗旨相背离的种种做法。

有的把《读本》当教本,把《读本》与教本放在同等的位置上,以“讲”代“读”。由于《读本》篇目多,再加上教材的内容,有些教师便无所适从。一会儿教本,一会儿《读本》,弄得师生紧张兮兮,结果该讲的课文没讲深,该读的《读本》没落实,致使教学陷入无序之中,处于两难的境地。

有的把《读本》当课外书,既然是读本,既然是课外阅读,便由学生听之任之,随便读读就行,因此无组织、无计划、无指导、无落实,《读本》成了一种摆设。结果可想而知,阅读的收效甚微,这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不可低估的损失。

2.时间的困惑。我们知道阅读《读本》必须有足够的时间作保证,一般来说,学生只能在课外阅读《读本》,而读本中的文章又比较长且有些内容也难懂,一篇文章如果仔细分析研究,需要花很多的时间。每学期的《读本》文章篇目很多,如要全部完成,在目前的形势下是不可能的。

3.选文的困惑。无可否认,《读本》选文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新颖,给传统的语文教学带来了强大的冲击力,但是《读本》的这些文章强调与教科书的对应,其中包含政治、物理、生物等专业性较强的内容,学生难以读懂,限制了学生阅读的兴趣,这也成了学生阅读《读本》的瓶颈问题。

二、使用策略

1.学会取舍,重点突破。

读本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文化经典,既有传统经典,又有现代经典。在教学时可以把读本中的经典之作引进课堂,使之成为必修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例如:必修五读本中的《左忠毅公逸事》、《梅花岭记》、《与妻书》以及“永不退缩的友情”专题中简短易操作的诗、词、曲等诸多传统经典,还有《阿Q正传》等现代经典,完全可以放在课堂中引导学生重点赏析,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儒雅的精神气质、积淀厚重的文化底蕴,形成淡定的人生态度;也能让学生认识社会百态、透视人生本质、逐渐丰富情感、培养审美情趣。

当然,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大胆取舍课本与读本的内容,选择一些重点作为突破口,全面撒网,全面开花只是一种理想。

2.广泛阅读,读写结合。

在指导学生阅读《读本》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并重,写读相长。

我们平时都有作文训练,经常会为作文题目犯愁,常常是利用各种资料找题目。其实课本与读本上面有很多作文素材。如:结合课本的第一个专题“科学之光”和读本的第一个专题“创造!创造!”,就可以围绕“成功”这一古老的话题展开。从这两个专题中,可以思考出成功需要非凡的智慧,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需要有改造世界、造福自身的勇气,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有创造力的劳动者,必须善于学习,必须具备独立思考意识,必须坚持己见,还必须具备想象力,有些成功的发明可以改变人类文明的进程等。如果引导学习从其中的某些角度展开深入思考,再结合社会实际,那么学生的作文水平肯定有较大的提高。因为这些观点可能学生平时很难想到,如果能运用到作文里,那么学生作文可能会做到:观点新颖,见解深刻,思想有深度。

当然,如果不能写大作文的话,还可以考虑让学生写点评。评点法讲究的是过程体验,对话交流。与文本对话,侧重理解;与作者对话,侧重体验;与读者对话,侧重感悟。

很多老师都要求学生写周记,内容和主题往往很自由,要么学生自选,要么老师随意给一个。其实,读本中就有很多现成的话题可供学生写点评或周记用。如:在必修五《读本》第三专题主要是让我们通过柯尔、萨顿和冼鼎昌所指引的路径走进科学美的世界。让我们懂得科学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没有停止过对美的追求,正如人们也时时能够从艺术中捕捉到科学的灵光。我们可以围绕“美”这一话题,让学生写一些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如果补充一些现实生活中一些美的事例,如:流行的“最美”一词,有“最美妈妈”、“最美奶奶”、“最美乡村女教师”、“送水哥”、“板凳妈妈”等等,引导学生理解原来“美”可以如此的美!再结合广受关注的“彭宇案”“小悦悦”等事件,引导学生思考目前社会道德勇气的缺失,“道德生态”被破坏,道德冷漠感越来越在社会上弥漫。如果学生将这些感受写进周记,写进作文,那么,学生不仅加深了对“美”的理解,而且学生的心灵本身也在接受“美”和道德的洗礼。何乐而不为呢?

3.结合考试,加深理解。

目前,考试是引导学生最好的指挥棒。为了促进学生阅读语文读本,可将《语文读本》上的经典篇目纳入考试内容。用考试这支指挥棒来引领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命题教师可以用《读本》上的选文作为测试材料,精心设计试题进行测试。如:必修五的《读本》中有一个文言文专题《生与死的对话》,选了三篇经典的文言文,这些文言文难易适中,将这些文章作为测试材料无疑是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典型性。这样,学生既阅读了文章,整体把握了文意,又能落实重点字词,还学会了鉴赏评价,无疑是一石多鸟。

高中语文读本 篇12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本,读本,阅读整合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程体现出必修与选修并重、教本与读本并列、基础与发展并举的特色, 并构建了立体化的教材体系。语文读本是新教材体系的一大亮点, 它与教本相辅相成, 互相结合, 标本兼容。入选作品文质兼美, 贴近学生生活, 有的与教本内容相联系, 有的与课文写作方法有关联, 有的与课文作者的其他文章相比勘, 这对于帮助学生丰富人文底蕴、提高文学素养, 充实语文知识、增强读写能力都有很大好处, 还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维品质, 避免了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但在实际的教学中, 学生常因时间紧、学习任务重、考试功利驱使等原因, 使心态变得浮躁, 无暇顾及读本。很多教师常因课时紧, 几乎不在课上使用读本, 并且不重视对读本的辅导。笔者认为, 师生都应更好地用好教本与读本, 把两者有机地整合起来, 做到“整”之有法, “合”之有效。下面结合语文新课程教学实践, 就此作一探讨。

一、补充阅读, 跨文本主辅整合

语文读本是重要的教辅读物, 一般要求略读, 如能引导学生运用课上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自主、灵活地阅读, 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语文读本在拓展学生阅读面、丰富学生语文知识、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要在以教本为主导的前提下, 充分发挥读本对教本的补充和拓展功能, 帮助学生更正确、全面、深刻地理解课文。例如, 《庄子》一书, 教本选有《秋水》, 《读本》选了《庖丁解牛》。《秋水》的主旨在于宣扬事物的相对性, 却让我们看到了视野的局限和谦虚的必要, 这种作者主观立意和作品客观意义相分离的“主旨分裂”现象, 也在《庖丁解牛》中有所表现。《庖丁解牛》用故事演绎保身、全身、养亲、尽年的人生旨趣, 主旨在消极出世, 却让我们看到了敬业求精、注重实践、把握规律的“言外”之意。可见, 教本与读本兼容, 能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庄子的思想。

二、选取阅读, 跨文本精疏整合

学习语文, 首先是学好教本, 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好入选课文显然很不够。新课标视角下的教师既是教本执行者, 更是课程开发者, 教师既要用好教本, 又不能受制于教本, 要大胆取舍和整合, 有所为有所不为。实践证明, 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定的阅读量必不可少, 但仅仅依靠课堂阅读是不够的。为此, 笔者在教学中尝试把教本与读本打通, 使两者互为补充, 甚至互换篇目。在遵循新课标理念和确保教学进度的前提下, 对于读本中更经典、更具文学性, 且学生易于接受的一些文章, 或者学生十分感兴趣且艺术价值高的一些篇目, 都可当作课文来精讲。学生在老师指导下, 把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 积累的阅读经验, 运用精读的技能去独立阅读, 这不仅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量, 而且易于养成阅读的习惯, 更有利于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发展想象、思辨和批判能力。譬如课上精讲了《荷塘月色》后, 就可及时引入读本中的《清塘荷韵》、《雅舍》和《我的空中楼阁》这三篇风格相近的美文, 虽不可能都在课上精讲, 但完全可能选其中之一来比较精读, 结合其他两篇的自主阅读,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文章中的空灵清雅之境, 体验作者的淡定从容之情。

三、迁移阅读, 跨文本内外整合

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应与学生生活、社会实践、其他学科紧密联系, 这既是信息社会的需要, 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 许多新的内容会进入语文课程, 现代人的读写范围也在扩大, 必然涉及以前未遇到或较少遇到的概念和非文字材料, 涉及许多自然科学知识。因此, 语文学习领域会更广阔。语文教师应确立“生活语文”和“大语文”的课程观。语文读本入选的时文中约有30%的文章涉及其他学科, 这不但为我们跨文本迁移阅读提供了素材, 而且为我们跨学科综合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如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导言》是一篇很重要的科技文, 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科技文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精神。然而我们也得承认, 这“进化论”虽是生物科学发展史中的一个里程碑, 但自身也有其局限性。所以, 让学生结合语文读本“达尔文和进化论”中赫胥黎《支持“物种起源”的学说》、赵连玉《达尔文进化论的诞生》、徐靖华《达尔文的错误》进行“研究性学习”, 就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达尔文, 了解进化论, 了解进化论的社会和哲学意义, 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历程。这在促进语文综合性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中都具有教本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辐射阅读, 跨文本点面整合

本着“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教学的继续和补充”的新课程教学理念, 笔者以课本内容为核心向读本延伸, 尝试采用“课内学一篇, 课外带几篇”的诱导教学法。

做法之一是:学过某位作家的文章后, 引入读本中这位作家的另外作品。如学习《孟子》中的《鱼我所欲也》后, 可阅读《寡人之于国也》, 加深理解孟子说理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手法多样、论证严密的特点。将同一作者的不同文章整合在一起阅读, 可加深对课文的认知, 并开阔阅读的视野。

做法之二是:学习一篇课文来带动阅读一个专题。如教本中选取了朱自清的《春》、郦道元的《三峡》、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梁衡的《夏》。而读本中相对应收录了峻青的《海滨仲夏夜》, 文章通过描写海滨仲夏夜特有的景色和劳动者闲适、欢愉的休憩场面, 抒发了对美好景色、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方纪的《三峡之秋》先总写了三峡的特征“成熟”, 然后按早晨、中午、黄昏的时间顺序分别描写了三峡明丽、热烈、平静的特点。还有著名散文家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 文章用江南冬天跟北国之冬、南国之冬比较, 着力刻画江南冬天“明朗的情调”;抓住江南水乡的特点, 写“微雨”, 写“雪景”, 极力渲染江南冬景的迷人。通过相同的题材来了解不同作家的风格, 这样由点到面, 辐射阅读, 学生不仅能掌握阅读技巧, 提高阅读素养, 更能接受人文滋养, 拓宽人文视野。

五、比较阅读, 跨文本同异整合

所谓比较阅读, 是指把内容或形式相近的两篇或两组文章放在一起, 对比着进行阅读, 读本的文章往往与教本有着密切联系, 在阅读的过程中对其有关的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 从而发现矛盾、把握特点, 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教师可指导学生将教本的篇目与读本的有关篇目进行比较阅读, 就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构思立意、选题选材、布局谋篇、人物塑造、环境描写、情节安排等方面分条列表, 进行比较, 归纳出异同, 总结出方法, 不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而且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例如, 学习苏教版必修2苏洵的《六国论》后, 就可指导学生阅读读本上的《六国论》 (苏辙) 、《六国论》 (苏轼) 及《过秦论》三篇文章, 让他们比较这一组文章写作背景、写作动机、各自观点、论证方法、文章思路、语言特点等的异同。在比较中, 让学生既学会聚焦求同, 又学会发散求异;既加深思维的深度, 又拓展思维的广度;既授之以渔, 让学生初步掌握了比较阅读的方法, 又举一反三, 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 读本是教本的拓展与延伸, 是丰富学生语文知识不可缺少的重要载体, 两者的合理整合定能产生1+1>2的效果。教学中将教本与读本进行“联姻”, 进行教学资源的优化组合, 就能真正发挥整体教学的效能, 就能促进师生在达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的过程中, 不断创新阅读教学方法, 实现师生合作互动、共同发展的新课程理念。

参考文献

[1]王修娥.世界学生阅读能力比较[J].上海教育, 2003 (11) .

[2]钱理群.新语文读本:一段历史, 一个故事, 一个未完成的过程[J].社会科学论坛 (学术评论卷) , 2007 (03) .

[3]朱安平.国外开展课外阅读给我们的启示[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5 (20) .

上一篇:公平的市场环境下一篇:糖尿病的饮食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