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读本》

2024-10-01

初中《语文读本》(共9篇)

初中《语文读本》 篇1

学好语文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要广泛阅读各类优秀作品, 仅靠一套课本是远远不够的, 也很难达到让学生多阅读、多吸收的目的。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新课程的时代背景下, 为了实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每生每学期阅读量不少于一万字的要求,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编写组又编写了一套与语文教材同步的辅助教材《语文读本》。本套读本与课本上的内容相辅相成, 其目的也是弥补教科书某些方面的不足,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 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量。所以对《语文读本》的阅读和学习是十分重要的。笔者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 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充分发挥《语文读本》的最大作用。

一、读本选文与教材课文在课堂教学中的融合

1. 通过读本选文进行对比学习

在进行语文学习和阅读时, 不难发现苏教版初中《语文读本》中的选文《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与课文中的《一二岁的际遇》很具对比性。这两篇文章的共同特点都是文章作者对北大怀有的感情, 只是侧重点不同。课文中的作者通过回顾自己在北大几年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表达了自己对北大的无比热爱, 也赞美了北大人那种永不服输的精神, 同时表达了自己即将离开北大时内心那种依依不舍, 但又十分渴望自由和创造的情怀, 让学生学习过后也会与作者产生一样的离别感。而在《语文读本》中,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的作者仅用简单的几句话来表达自己对北大的无比向往和渴望, 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北大, 圆自己儿时美丽而羞涩的梦。文章中作者用了很大的笔墨来写自己并非平常人所讲的上天注定的“天之骄子”, 而是讲述了自己从幼儿园一直到高考这一求学阶段, 自己在学习和思想上所遇到的种种困感和不解, 以及自己对人生的思考, 从主观和客观、从现实和愿望等多个方面讲述了自己在求学中的态度, 养成的学习习惯和面对各种考试所产生的压力及自信等。两篇作品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学习, 就会使得单一的作品更加完整, 讲述得更加全面, 让学生一边感受北大魅力的同时, 慢慢地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为自己心中的远大理想而奋发图强。

2. 通过读本选文进行补充学习

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中的《三峡》, 它是写景的文章, 作品中十分简单地描写了三峡一年四季的景色, 对各季中景色美的描写很是不足, 特别是文中用“高猿长啸, 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来描写三峡秋天的景色, 很显然这样的景色远离了现代生活, 与现代生活不相吻合, 所以, 在讲读中很难让学生对当时景色进行想象。因此, 很需要有同步的作品对三峡景色的描写进行进一步的补充。这时我们就可以很好地利用《语文读本》中的选文《三峡之秋》来进行补充学习, 帮助学生更深入地去感受三峡四季之美。如《三峡之秋》中作者紧紧抓住三峡在中秋这一天的不同时间段的特点, 把三峡的秋季景色描绘得绚丽多彩, 生机蓬勃, 让学生阅读过作品后, 能被作品中三峡的秋景所折服, 能得到美的享受。通过对读本中的选文进行补充学习, 既帮助学生尽快了解教材内容, 又提高了学生对事物全面探讨的愿望。

3. 通过读本选文进行互换学习

把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中的课文与《语文读本》中的选文进行互换学习, 来提高学习的阅读量, 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例如课本中《我的母亲》一文就可以用读本中的《妈妈, 我不让你死》来替换, 因为从编排上来讲, 所安排的主题都是表达“至爱亲情”的。《我的母亲》一文主要表现父母对子女的那种不求回报的无私关爱, 而《妈妈, 我不让你死》中主要表现了子女对父母的爱, 从整个内容上来看, 后者更具现代气息, 更符合社会环境。现在的孩子个个都是小皇帝, 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无忧无虑的好日子, 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也从未想过这一切是谁给他争取来的, 一旦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 就会大发雷霆, 埋怨父母, 不会体贴父母, 对父母更谈不让关心了, 久而久之, 子女对父母的爱就被父母对子女的爱给淹没了。而读本中《妈妈, 我不让你死》的主人公洛迪在洪水中保护妈妈, 把妈妈从死神中拉回来的整个过程却让所有子女为之感动, 通过对这篇选文的学习, 相信很多学生都会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会重新审视一下自己对父母的态度, 会慢慢地对父母付出自己的爱, 培养了自己的感恩之心。

二、给予学生阅读《语文读本》的权利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去阅读《语文读本》, 这样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还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把阅读自主权交给学生, 当学生在阅读中遇到困难时, 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提示, 对于极个别学生给予单独辅导, 最后进行集体讨论阅读情况, 直到学生把选文内容读通、读熟、读懂为止。

三、定期检测学生学习《语文读本》的情况

语文教师除了在课堂教学中融入《语文读本》选文, 并让学生自主阅读选文以外, 还应定期检测学生对《语文读本》的学习情况。因为每册读本后面都附有“名句选读”, 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听写, 来检查学生课后阅读情况。其次读本中的词汇比较丰富, 教师可以把原来的词汇利用成语的形式, 或者修改错别字的形式, 或者选词填空的形式给学生练习, 检查学生对词汇的掌握程度。在不断的练习和检测中, 不仅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和阅读量, 还激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因此, 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对《语文读本》的阅读和学习。

初中《语文读本》 篇2

法国大革命期间,青年医生马奈特偶然目睹了封建贵族埃弗瑞蒙德兄弟草人命的暴行,因为打抱不平,反被投入巴士底狱,监禁了十八年。出狱后,马奈特之女露茜与仇家儿子达奈相爱。于是,在法国革命的旋涡中,一幕幕家庭的恩怨情仇上演。达奈主动放弃贵族一切,独自到英国做法语教师自食其力,马奈特心怀宽厚,不计前嫌,同意了他们的婚事。婚后的几年生活得比较平静,可是一封来自法国巴黎的信却打破了平静。那是原来的仆人写的,诉说了自己的不幸。而达奈为去营救仆人,身陷巴黎,被不公正地投入监狱。此刻,马奈特和女儿以及老朋友台鲁森银行老业务员劳瑞先生也赶到。所有人都为营救达奈而奔波着,然而“雅克”的代表人德日发夫妇以及复仇女却丧失理智,挥动着复仇的旗帜,一心将达奈置于死地。就在千钧一发之际,露茜的昔日暗恋者卡屯出现了,他们策划了整个营救计划,因为相貌相似,他甘愿替达奈一死,并且识破了德日发太太想斩草除根的想法。及早让他们撤离,逃过一劫。

故事背景进行了大面积的渲染,让人感受到当时英国和法国不同的社会氛围,尤其是阴森恐怖的法国新政权的描写,让我不约而同地联想起文化大革命。法国在推翻了封建贵族等级制度后,很快就陷入了复仇的狂热,极端分子无理由地杀害无辜平民,那私设的法庭上毫无公正可言,一批批的平民走上断头台。而只是那些极为可笑的罪名。在杀戳结束后,人们又开始狂欢,人们毫无是否判断能力,以法庭的裁定作为他们自己的标准。多么恐怖啊!难道这真得是法国大革命吗?

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读本的使用 篇3

一、把读本的选文当作课本内容延伸的文本来读

课本一般用于课堂,由于受学时的限制,教师往往难以发挥自身的教学水平,特别是对其包含的文化因子难以为学生一一解读。而读本则在这一点上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如戏剧单元,教材中共有四篇戏剧,而读本中则尽可能地介绍了戏剧文学的相关知识,并与其他传统的文学样式加以比较。这样读本中不仅对戏剧文化有一个较全面的介绍,而且与其他艺术的相通之处也作了介绍,能使学生充分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特色,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素养。

也许学生们一时无法理解“假如我是一只鸟”中主人公的种种决绝的选择,但当他们读了《大堰河,我的保姆》,了解了诗人与祖国、与人民的血肉联系之后,我们自然会理解诗人那种“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情感。在诵读了第一册教本的诗歌后,再读读本上的诗,能够让学生站在更广阔的背景下理解现代诗,把握现代诗的表现手法和抒情特点。

二、把读本的选文当作完善学生的语文知识体系来读

教材是按照四大体裁的形式安排各年级的教学内容的,每一种体裁又分别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安排作家的作品,非常有系统性。教材中只选取了各个时期的部分作品,这就有必要联系读本,完整地学习这一历史时期的文学特征。读本不仅补充了许多作家的作品,而且还有一些相应的文艺理论文章。这些小文章可以帮助学生加强文学的系统性,扩大知识量。如第三册第二单元学习的是唐宋诗词,只选取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主要代表作家的部分作品,读本就相应补充了另外一些作品,如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柳永的《望海潮》等,并且还补充了唐宋其他的著名诗词作家的作品,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颀的《古从军行》等。这种全方位的接触无疑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也让他们较为清晰地认识了这些作家的个性、情感、文学风格。课外布置学生阅读可使他们的知识再一次系统化,像一条线一样将学过的诗词串起来。

读本的知识体系往往具有“趣味性浓、知识性足”的特点。对此,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认为,利用读本的知识结构来梳理学生的语文知识体系有利于克服教本的“枯燥单一”。其实,读本正是对教本的拓展延伸,有利于学生更为深刻地了解文章主旨,扩大学生的视野。例如,我们可利用第一册读本的《先秦诸子散文》一文,制作表格,列出诸子各家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基本观点、写作方面的主要特征等要素,在学完该单元文章后,填表作业,这就自然延伸到读本的篇目。读本中儒家著作《孟子》中的《鱼我所欲也》、墨家著作《墨子》中的《非攻》、法家著作《韩非子》中的《五蠹》、兵家著作《孙子兵法》中的《谋攻》等与教本的篇目构成互补的关系,可以充分利用这种互补的关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形成先秦诸子散文的知识系统。

三、把读本的选文与课本选文进行比较性阅读

语文读本为教本提供了大量的比较阅读的材料,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问题,解答问题,这才是教材编写者的真正意图。如何发现问题呢?比较无疑是发现问题的最好途径。我们通过对屈原的《离骚》(节选)和《涉江》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在《离骚》《涉江》以及许多诗中,诗人反复地进行着关于死亡的思考,死亡对于屈原来说,是一种表达方式,他走向死亡时是那样清醒、从容、镇定。进而,我们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屈原“世人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特立独行的人格之美。

古代的仁人志士往往具有与众不同的性格特征,其文学作品也各有特色。第一册教本第五单元有一组古代策士形象,如勇纾国难的烛之武、隐忍有远见的文种、善于讽谏的邹忌、委婉机智的触龙。完成教本作品内部的这种形象比较分析之后,可以及时将阅读比较的触角伸到读本里去。如要求学生课外阅读《唐雎不辱使命》,分析唐雎与读本中几位策士性格的不同。要求学生读《晏子故事两则》,归纳晏子的性格特点,从“使楚”看晏子幽默机智的外交辞令。

教本中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涉及对都市文化的解读,可以和读本中贾平凹的《西安这座城》、王安忆的《上海的弄堂》对照阅读。三人对传统都市文化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达感情:汪曾祺是在怀旧的无奈中惆怅低回,从都市胡同里咀嚼北京人的特点;贾平凹面对“废都”古城墙,却昂扬出一种对中国文化魂魄的大气的自豪;王安忆则是从多个角度刻画了上海的无数个弄堂,呈现了其历史的沧桑。将阅读的视角定位在感情比照上,有所取舍地确定要点,可以很好地开发出读本的价值。

语文课的终极目标不在于给学生多少“金子”,而是要把“点金术”教给学生,使他们在广泛的课外阅读中“点石成金”,不断完善自我。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把读书方法教给学生,更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语文读本,进而把目光投向更加广阔的世界,广泛涉猎,广收博取。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在阅读实践中不断提高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提高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成长为个性健康、人格健全的合格人才,我们才能完成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读本》 篇4

《施舍的树》出自七年级上册语文读本《阅读空间》(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6月版),本文源自美国作家谢尔·希尔弗斯坦创作的一部轰动世界文坛的经典绘本《The Giving Tree》。绘本教材,这在小学教学中较为常见,而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几乎没有。编者选入读本时,把图删去,保留了文字,这无疑给初中学生阅读谢尔的作品打开了另一扇门。

《施舍的树》没有浓墨重彩的渲染描绘,没有鞭辟入里的分析,没有激情喷涌的抒情,作者借鉴了美国乡村布鲁斯音乐的表现手法,运用纯粹的故事手法,语言平白、简朴、干净,但给读者留出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这篇文章语言虽然平白,但却给人以心灵的撞击,字里行间还氤氲着一丝淡淡的哀伤。于阅读而言,它是一份心灵的鸡汤,于写作而言,它拥有丰富可“开掘”的空间。

一、常物解用为妙词

教育家布鲁纳说:“没有预料到的结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孕育着创造,蕴藏着生成。如果教师对课堂及教材中出现的“常物”予以高度关注,及时“解用”,定能生成“妙词”,让平淡的课堂变得趣味无穷,让平静的课堂变得跌宕起伏。教师课前精心预设,课上顺势而导,课堂会因教师对“常物”的“开掘”而美丽,会因对“常物”的“解用”而精彩!

《施舍的树》之所以感人,一个重要原因是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文中大树的无私和宽容、慈爱和善良与男孩的不断索取、冷漠无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给读者以巨大的情感冲击,从而触动灵魂,令人心醒动容。在执教时,教师可加强比照,让学生在文本阅读中自然地感受到对比手法的艺术魅力,从而唤醒情感体验,引发情感共鸣。学生会由此体悟到,真爱是无私无悔的付出,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懂得如何去爱。尤其是在对树和男孩的言行感受的品读过程中,资源的恰当运用与渲染,逐渐将情感的体验转化为学生内在生命成长的体悟,转化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个好的文本其内涵往往是多元的,谢尔的作品不只是吸引儿童,还能掳获大人的心,在施与爱,在爱与被爱之间,它留给读者的思索既多且长。在教学本文时,教师可以在流动的课堂中捕捉时机,使得教师在课堂中“平等中的首席”地位得以充分体现,师生共享生成的美妙。

其实教师在结语“这是一棵撼动心灵之树”时,可机智地顺势追问:“课文题目却是‘施舍的树’,你觉得这样妥当吗?”对“树”这一“常物”的“开掘”,便能激起思维的火花,将思考引入深处。然后在学生充分表达自我观点的基础上,教师巧妙总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实这个标题老师也不大喜欢,树为男孩倾尽所有,无怨无悔,我们还去苛责,情何以堪?不如更多地反思自我!”再自然过渡到:“读此文,有人三岁,有人八十岁,读完它,有人花了三分钟,有人用了一辈子。我们的父母读了此文,又有怎样的想法呢?又有怎样的话对我们说呢?”接着让学生阅读父母的信,与父母进行一次心灵的交流。这必将融入学生最真切、最独特的体验,同时学生也在父母的信中自然感受到读者对文本的多元解读。这一过程当中“体验”和“多元解读”即为“妙词”。

二、但肯寻诗便有诗

作为读本上的一篇文章,如何以“用”辅“学”,以“读”促“写”,“本”尽其用,这就需要教师有一双慧眼,做写作教学资源的开发者。其实,文本不仅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凭借,也是习作训练的直接资源,习作既可以“取其法”,还可以“用其材”。“写”要有生长点,准确把握练笔的时机,激发学生情感,激活学生思维,才能“写”出语文课的精彩。

在本节课上,设计的机动环节——阅读来自父母的信,并书写回信,就是借助文本阅读学习之机,挖掘出写作亮点,将文本阅读延伸到写作当中的尝试。

课堂中,学生此时的情感体验已达到高潮,把真实感情倾述笔端,这是内化的过程,也是表达的过程。教师要及时抓住情感的触发点,将学生的回信落到实处,这样的读写结合才是最有效的。

其实,课后教师若能深入挖掘文本,《施舍的树》在写作上的“开掘”还能继续深入。阅读教学之后,如何引导学生巧妙运用这一文本资源进行“练笔”呢?我觉得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写作“开掘”:

1.模仿文本。经典的文本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能举一反三,练成阅读与作文的熟练技能。

①仿构段练笔。《施舍的树》开篇概叙一笔,“树很爱男孩”,“男孩也很爱树”,然后铺叙四笔,从男孩的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四个人生阶段去娓娓叙述树和男孩彼此爱着对方。树给男孩果实卖钱娱乐,给男孩树枝满足他取暖和成家立业的需要,给男孩树干让他去追梦,给男孩树墩让他老了累了可以休息。可以说作者在材料的选择的广度和跨度上,涵盖了人的一生。这样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文章的构段,分析文章的思路、材料的取舍,可以训练学生在习作前斟酌该如何构思成文。

②仿立意练笔。《施舍的树》巧设主题,用同一字“爱”表达不同的内涵,让读者挖掘“爱”之真正内涵。树和男孩彼此“爱”着对方,树的爱是一种无私的爱,而男孩的爱是一种自私的爱。这样立意的方法独具匠心,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模仿课文作者确定主题和表达中心的方法,能提高学生的立意能力。

2.拓展文本。好的文本在描写中都留有一定的空白,教师要善于抓住空白点,挖掘意犹未尽之处,创设情境,激发思维,拓展文本。

①补白拓展。《施舍的树》的文字简约,如一首朴实的歌。文字背后蕴含着丰富的空白点,言有尽而意无穷,给学生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找准训练点,创设情境,让学生根植于课文,想象于课外,有利于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解决练笔时“无米之炊”的困难。其实课堂品读环节中从树的角度解读爱之内涵时,老师可以这样示例,当男孩爬上树,采下果子,拿走果子时,树感到很“幸福”,这时她想:“孩子,果子卖了,你就有钱了,有钱你就高兴了,你高兴,我就满足了。你的高兴就是我的幸福啊!”这是一个心理活动描写的补白。学生从树完成爱之举动后,感受、想象树的心理,就自然走进了她无怨无悔付出、只求男孩幸福快乐的内心世界。

②文尾续写。好文章的结尾往往是意犹未尽。《施舍的树》中树满足男孩不同的“要”之后,“很幸福”,“很高兴”,“很欣慰”,每次爱的举动之后,都写了树的感受,故事在“于是男孩坐在树墩上”,戛然而止。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这样的结构是否完整?树此时怎么没有感受了呢?如果你觉得结构不完整,你会写些什么?如果不是,这样的结尾是不是更耐人寻味?教师的设问将激起学生的连锁思考,感受文章结尾的艺术,借此可以训练学生在习作完成时思考该如何结尾,从而提升作品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当然,学生也可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顺着作者的思路进行想象式练笔。这样能让每一个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情感活动中,加深阅读体验,享受审美情趣,进而迸发创造热情。

通过课堂上的阅读感悟,学生对文本中的典型构段和谋篇有了深刻领会,就容易从范例中获取表情达意的语言模式,习作水平也会不断提高。

3.比较文本。将读本与教材中的系列文章比较鉴别,求同求异,或举一反三,或触类旁通,一方面可以加速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学会迁移和运用,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给学生营造一个多维的写作空间。

《施舍的树》与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至爱亲情”的主题密切相联,在进行本单元学习之前,学生就已学了此文,这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感情基调。就体裁而言,《施舍的树》是寓言,《背影》是叙事散文,《父母的心》与《甜甜的泥土》是小说,这些文章放在一起学习,就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不同的文学样式。

在故事情节安排上,《父母的心》采用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笔法,把故事写得波澜迭起,委婉动人,这一波三折的情节也正是人物心理活动“一波三折”的外在表现。《施舍的树》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树的情感的微妙变化,从“感到很幸福”到“心里很高兴”到“很欣慰,但心底却更难过”直至最后没有“感受”的留白描写,几经变化,显得起伏曲折,让人也读到深沉的爱中蕴含的一丝忧伤。文似看山不喜平,学生在作文时,也可以借鉴、学习这种用心理活动或情感的变化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技巧。

在表现手法上,《施舍的树》《甜甜的泥土》主要运用对比手法,《背影》《我的母亲》主要运用截取法,在进行单元作文教学时,可要求学生在习作中将这两种表现手法都尝试运用。在学生学习完《施舍的树》,阅读了来自父母的亲笔书信,写回信时,也可让学生运用截取法回忆描写一个与父母相处的感人瞬间,将在课本中学到的方法迁移至练笔中,两“本”交融,互相渗透。

读本与课本交相辉映,共同铺路搭桥,为学生营造了多姿多彩的写作环境,当写作不再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而成为一种兴趣爱好时,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使他们得到一种精神享受。

初中《语文读本》 篇5

“读本”是在教师指导下供学生课外阅读的优秀文本, 它内容丰富, 视野开阔, 文质兼美, 具有“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的教学意义, 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途径。能否充分认识到使用“读本”的重要性, 能否充分使用好“读本”, 体现了一个语文教师是否转变语文教学理念和如何看待语文教学改革的问题, 意义重大。

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 应试教育的压力使得许多老师只注重教材, 对“读本”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不够, 在如何看待和使用“读本”问题上认识模糊:有的敷衍了事, 有的听任学生想读不读。究其原因, 一是先前的《教学大纲》没有规定必须上“读本”中的内容;二是教材没有具体要求, 只说“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 且缺乏相应的教师参考书。

其实, “读本”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既可以让学生延伸对教材中重要课文的理解, 也可以帮助学生丰富文化素养, 还对语文基础知识作了较详细的归纳小结, 是语文教材的必要补充。因此, 需要教师深刻领会“读本”的编写意图, 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认真研究它, 形式多样地灵活处理, 使“读本”的阅读真正落到实处。

笔者在十来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 一直尝试利用“读本”来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解决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些困惑,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堂上比较阅读, 分析异同, 提高教学效率

比较阅读是指把内容或形式相近的两篇或两组文章放在一起, 对比着进行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 抓住文章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构思立意、选题选材、布局谋篇、人物塑造、环境描写、情节安排等方面分别比较、对照和鉴别, 从而发现异同, 把握特点, 总结方法, 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

“读本”与教材是配套使用的, 编排体例与教材基本一致, 其延伸性的作品内容和教材相关, 它的每篇文章都有简短的内容提要或课后思考。因而, 每学期的第一节课, 我都要要求学生对课本与“读本”作总体浏览, 从“读本”中找到与教材相对应的篇目, 让学生心中有数。而在具体的教学时, 我将教科书上的课文与“读本”的有关篇目同时阅读, 在比较中辨异同, 见高低, 进行有计划的比较阅读。

高中语文第一册的五六两个单元内容是先秦历史散文, 而学生刚从初中进入高一, 无论在历史背景的理解上还是文言知识的掌握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困难。于是, 我指导学生筛选“读本”上与之对应的文章, 选出《先秦历史散文》、《先秦诸子散文》、《浅易文言文界说》作预习研读, 使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初步的了解, 有利于学生开始高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 可谓事半功倍。

第二册教材的小说单元选编了孙犁的《荷花淀》, 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小说, 是“白洋淀”派的代表作品, 我教学时将之与“读本”上“山药蛋”派的代表作《小二黑结婚》作比较阅读, 分析归纳出两种文学流派的不同创作风格。使学生在鉴赏文学作品的同时, 也学习了不同流派的创作手法, 扩大了文学视野, 丰富了文学底蕴。

教学第三册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时, 让学生阅读朱自清的《执政府大屠杀记》、林语堂的《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石评梅的《痛哭和珍》, 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 比较分析在面对同一题材时作者不同的感情表现和语言表达的不同风格, 这对学生以后的写作大有裨益。

执教第三册作文第二单元《议论要有条有理》这篇知识短文时, 我引导学生阅读“读本”中的《先觉者与群众》、《国民性批判》、《永远的巴尔扎克》等文章, 从中寻找各篇文章所采用的或总分式、或并列式、或层进式、或正反对照式等论证结构, 进而让学生深刻领会议论文的思路一定要清晰明朗, 才能议论透彻,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通过堂上的比较阅读, 发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会更深刻更全面, 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的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而我的语文教学时效性也得到了加强。

2.课下自主阅读, 大胆质疑, 教师定期检查

新课程理念主张:语文教学“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 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要强调课内外的沟通”。实践证明, 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 语文教师如果积极倡导课外阅读, 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就快, 语文的教学时效性就高, 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所以“读本”中大量的文章还是放到课外去读, 向课外延伸。

在阅读时间安排上, 我每周晚自习的最后一节课都作为学生的自读时间, 同学们选择“读本”上的一篇文章, 先自学, 再小组讨论学习, 要求他们针对文中某一个点 (主题、选材、组材、语言等) 发表各自的见解, 学生可探讨, 可争论, 在比较、沟通、析疑的过程中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另外, 在学生课下自主阅读后, 教师要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光读书不做笔记, 效果远远赶不上边读边记, 因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指导课外阅读时, 教师应首先做好写读书笔记的相关指导, 从积累词语、品味语言、获取信息、感悟主题、讨论内容等方面入手, 教给学生以方法。

然后规定学生在“读本”上勾、圈、点、画, 做好记录。学生或摘录一些重要词语;或分析文中的关键语段;或注明重要引文的出处;或补充对作者生平、重要作品及风格的认识了解;或写出对文章思想情感内容、艺术手法的大胆质疑等等。这样, 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一段时间后, 教师再定期地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 每十天上交一次, 老师检查时要指出成绩, 找出不足。最后, 再安排一节课的时间, 在班上组织各种形式的阅读交流会, 相互借鉴, 资源共享, 共同提高。这样的检查方式能够较好地掌握学生阅读文章的情况, 能更好地指导学生下一步的阅读。

在检查学生读书笔记的同时, 我还向学生介绍“读本”选文的出处, 推荐当代的优秀文学刊物, 如《人民文学》、《小说选刊》、《作品与争鸣》、《名作欣赏》、《收获》、《当代》、《十月》、《中篇小说选刊》、《散文》、《译林》等等, 将学生引入层次较高的文学殿堂。

指导学生读好《语文读本》 篇6

语文教材除课本外, 还有一部配套的《语文读本》 (以下简称《读本》) , 并明确“说明”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既然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读, 就不应把它当成可有可无的内容, 完全放任自流, 而要把它当成高中语文学习不可或缺的部分, 尽可能发挥它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作用。本来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的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的基础, 也是从事一切工作的基本要求。而中学阶段的阅读, 对青少年语言与思维的发展、知识和能力的构成、思想和性格的培养,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育部颁布修订版语文教学大纲, 第一次明确指定中学生 (包括初中和高中) 课外文学阅读必读的30种文学名著和中学古诗词背诵篇目, 以及阅读总量。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 好的推荐书目和正确的阅读指导对健全中学生的心灵, 提高中学生的素质有重大作用, 社会各方面已经形成共识。它是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所以编这套《语文读本》的目的也就在于此。

如此庞大的工程, 怎么做才得法呢?古人云:“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这很形象地说明了传授知识与指点方法、培养能力的关系, 更强调了指点方法与培养能力的重要性。当然, 由于课时有限, 对《读本》不可能像教科书那样精读, 所以笔者采用指导学生把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 运用到《读本》, 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 而且使学生易于养成阅读的习惯, 从而获得独立阅读的能力。

《孟子·尽心上》中说:“君子引而不发, 跃如也。中道而立, 能者从之。”指导学生阅读方法, 就应在这个“引”字上多下功夫, 笔者尝试了以下几种阅读方法:

一.《读本》与课本巧妙勾连法。

1.学法。比如教学课本第一册第一单元“学习重点”时, 让学生课前去读《怎样读一篇文章》、《谈〈飞〉》。《谈〈飞〉》文中指出, 读一篇文章, “单从词句的字面去理解它还嫌不够, 必须依据自己和旁人说话想心思的经验, 从词句的背面去理解它。换句话说, 理解了词句能表明的意思还嫌不够, 要进一步理解它为什么这么表明;含蓄在话里的意思和情趣, 都要把它体会出来”。这正是第一单元的一个教学重点。教学第二单元时, 我们引导学生读了《怎样锻炼思路———谈文章的结构》、《评〈读和写〉, 兼记读和写的关系》, 因为第二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把握文意, 理清思路, 本文正好给学生做了一个理清思路的示范。学生从这些文章中得到了某些方法的理论指导, 既减少了老师的讲授时间, 又弥补了老师讲解的疏漏之处。

2.比较阅读。在指导学生体会《十八岁和其他》一文行文貌似“东拉西扯”, 不用心表达什么, 却传达出作者丰富的文化知识, 以及散淡的心境的写作特色时, 我们让学生读了具有同样风格的《螳螂》。因为张中行的这篇小品文也是极耐读的。课外让学生自己尝试运用比较的阅读方法将《风筝》与《满天的风筝》进行比较。

3.补充式阅读。课本中有些文章是节选的, 过去没有读本, 学生无法通读全文, 现在可以弥补这一缺憾。比如《逍遥游》, 使学生对原文总体结构的把握和文意的理解都加深了。

二.课堂五分钟阅读演讲法。

为了加大阅读输入量, 加速学生阅读的自我进步, 也为了充分利用好《读本》, 我们在所教班级开展了“课堂五分钟阅读演讲”活动。基本想法是:以《读本》为主体, 向课外伸出一只手, 把课外星星点点的, 全凭兴趣的阅读活动纳入课堂教学, 使多少带一点消遣意味的、即兴式的阅读成为有计划的展示和交流, 以课外丰富课内, 以课内推动课外。具体做法是这样的:采用教师推荐与学生自荐相结合的方式。

笔者欣喜地看到, 学生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有跑来向老师请教的, 有自己跑图书馆、资料室的, 有几个同学一起交流心得的。演讲方式也多种多样, 不拘一格。有介绍作者生平经历的;有朗读精美文段与同学一起欣赏的;有介绍内容梗概的;有写读后感的。台上同学讲得起劲, 台下学生听得入神。笔者也不失时机地把学生写的读书心得、读后感向校文学刊物《星帆》推荐发表, 以鼓励学生。

三.适时课外延伸阅读法。

阅读, 从文本中获取信息, 它的本质是吸收。但是, 在吸收的过程中, 读者绝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而是主动的创造者, 因为阅读就是一种创造, 特别是文学作品的阅读。既然阅读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那么教师就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去扩大学生创造的空间, 把阅读的自主权还给学生, 让学生在弘扬人文精神、吸收人类进步文化的同时, 发展艺术想象力。

在教学《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时, 学生对汪曾祺的《胡同文化》《自报家门》很感兴趣, 我就适时地向学生介绍了汪曾祺的散文创作和小说创作的成就。并与学生一起快读了自读课文和《读本》所选的汪老的《金岳霖先生》, 还当堂朗读了汪老的散文名篇《跑警报》, 同时把事先印好的汪曾祺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受戒》、《异秉》发给学生让他们进行鉴赏性阅读。同学们都发出了“原来小说也是可以这样写的”的惊叹。有的同学还在课后写了读后感:有对小说人物的评价, 也有对小说情节设计的分析等。

此外, 还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阅读课与学生一起鉴赏《读本》中的名作, 并把课外的知识补充进来。比如沈从文的小说代表作《菜园》, 《读本》中有阅读提示, 文后还有精当的评点, 可引导学生默读, 以品味沈从文小说“冲淡而又情深”的总体艺术风格。同时把有关沈从文先生的有关资料发给学生, 并向他们推荐沈先生的重要作品《边城》。课后就有同学上图书馆借书, 一睹为快。

四.晨间著名片段熟读法。

古人说得好:“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吟诗也会吟。”意思是说, 读得多了、熟了, 就能增强语感, 逐步理解文章内容, 掌握知识的有关规律, 对提高阅读能力, 无疑大有裨益。

因此, 充分利用早自修语文晨读, 让学生朗读《读本》中的一部分散文 (包括后面的诸子百家散文) 和所选的9首精美的现代诗, 课代表每次晨读前在黑板上抄一首唐诗, 让全班学生一齐诵读。熟读成诵, 可以让那些传统经典中的好文章, 灌溉和滋养学生的心灵, 使学生有涵养和情趣。

五.作文借鉴阅读法。

高中阶段语文训练的重点是阅读训练和写作训练。《读本》分阅读和写作两部分, 虽侧重阅读, 但写作部分的编写, 与课本写作部分的内容联系密切。它包括三类文章:一是作家创作经验谈, 二是学生谈写作体会, 三是优秀的中学生作文。

讲解课本写作部分内容时, 因每个单元的知识短文都可以从《读本》中找到相应的辅导文章, 让学生在课外超前阅读, 可以大大节省课堂上指导的时间。如上《要善于想象和联想》单元时, 让学生阅读《读本》上的郁达夫的《想象的功用》和朱光潜的《美感与联想》这两篇文章。而10篇优秀的中学生作文及文后的评点正好给学生提高写作能力提供了学习、模仿和借鉴的素材。

此外, 《读本》中有相当一部分文章在文体上形式多样, 比如8篇科技说明文、9首诗、6篇小说、6篇人物传记及一部分散文。既有注重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为主要的作品;也有考虑到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 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的现实而增加的作品, 如8篇科技说明文。因此, 《读本》是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速读能力的一本好读物。鼓励学生课外进行自读, 让他们尝试运用精读、略读、朗读、浏览、比较、圈点、批注等多种阅读方法, 让学生做简单的读书笔记, 并对学生自读的情况进行定期检查, 以确实达到督促学生认真自读的目的。

语文教材及读本引进的现状和问题 篇7

一、引进版教材和读物的优势

引进版教材和读本在2011—2014年的几年间达到了一个高潮, 恰好和《开明国学课本》掀起的老教材出版热相接续。引进版的教材和读本鲜明的特点和优势决定其广大的市场需求:

1. 引进版教材视野广, 选文经典优美, 具有优秀的适读性。

以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的《美国小学语文》为例, 从单词开始循序渐进, 由单词而短句, 由短句而对话, 由对话而诗歌、故事, 进而大段的文学名著节选, 场景也由简单逐渐进入复杂多元。教材整体上呈现的梯度非常贴合儿童成长和语言发展的历程, 同时在童真童趣的氛围中, 也很自然地渗透了各种知识。

2. 倡导独立思考与探索, 强化跨学科学习。

以《美国语文》中《美国的危机》一课的课后练习为例, 要求学生根据文中的观点设计一份征兵海报 (艺术连线) , 并对潘恩的早期生活进行研究 (社会研究连线) 。甚至有些作业要求根据文本信息画一幅画, 编演一段舞蹈等。

3. 文化价值、社会价值, 国家使命感渗透在编书的细节中, 不僵硬不抽象。

国外教材重视“以情动人”, 没有刻意拔高人物, 也没有标准化的立意引导, 并且贯穿着民主意识, 因此更容易让学生在共鸣中树立道德观。

4. 遵循语言发展规律。

着重语言内在的音韵节奏以及传递的美和力量, 而非语法。目前引进的外版教材不仅为读者学习语言提供了捷径, 更让人们熟悉了其他国家的文化和思维方式。

5. 引进版教材编著优秀, 经历过时间的考验。

世界各国在新课程新教材建设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一本普通的中学课程教材常常汇集数百人甚至上千名专家学者共同编写, 其覆盖面之宽、内容之广大大超越单一学科知识范围。

6. 更新速度很快。

当今世界最新发生的事件、最新观念、最新成果几乎同时被迅速引进教材。其中包括海湾战争、朝核问题、“9·11”袭击等重大事件, 甚至许多仍在争议的“无国籍化”、“老龄社会”、“无人在校日”等现实思潮也转化为新教材发到学生手中。

正因为这些吸引读者的特点和优势, 引进版教材和读本才会为触感敏锐的出版人所捕捉, 竞相出版, 展开了新一轮市场激战。

二、引进版教材和读物的出版现状

2008年, 新华出版社引进台湾高中课本《国学基本教材》, 这是大陆出版业首度引进的台湾教材, 但市场反应平淡。2010年以后, 教材和读本的引进才开始逐渐升温, 多家出版社参与市场激战, 美国语文、英国语文、澳大利亚语文、加拿大语文等相关教材和读本都进入大众视野, 在不同程度上了满足了读者的需求。这些图书在出版上有以下两个特点:

1.“扎堆”出版。

这种“扎堆”出版现象业界人士心照不宣。“这是正常的市场行为, 出版社可以自由选择出版领域”, 有专家如此界定, 只要没有扰乱市场秩序, 只要提供的是健康内容, 就无可非议。但是, 重复出版的背后暴露的我国出版产业粗放经营的问题也值得我们深思。文化产业就是要讲求差异化竞争, 像《美国语文》这样的公版书, 在“拿来”时要有新的创意, 要有优质的服务, 如果只是换换封皮, 改改目录, 就是低层次的重复出版, 只会造出巨大的文化垃圾。

2. 重视本土化的改编和后期服务。

有学者认为, 本土化是外来文化与本民族传统文化相互沟通、融合的过程, 是外来文化及传统文化改变自己的初始形态以适应社会文化发展要求的过程, 也是两种文化发生碰撞所必然要出现的一个阶段。引进版教材和读本的本土化体现在出版过程中, 其浅层的工作是通过改造加工使外来文化的内容和形式适合本土需要。在《美国语文》的诸多版本中, 出版者为了版本突显差异, 吸引读者, 不仅在封面的显眼位置标示“无障碍双语插图版”、“英汉双语朗文版”、“英汉双语插图珍藏版”字样, 在编排上也添加了诸如背景介绍、知识链接, 生词短语注解等内容, 有些版本在相关网站上还提供音频资料的下载。在中华书局引进的台湾高中国学教材《中华文化基础教材》中, 出版方邀请权威专家对原教材内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学术修订, 并邀请北京市第四中学、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等高中的一线语文骨干教师对原教材中的“今人今事”和“历届大考试题”等教学模块进行了全面改写。

三、语文教材和读物引进的反思

引进版语文教材和读本这一轮出版热和老教材出版热一样, 和国内众多专家读者对现行本土教材的批判形成了富有讽刺意义的对照。本土语文教材不仅在选文的优美和经典上受到质疑, 其知识性和价值引导方式更是饱受诟病。另一组令人困惑的对照是, 引进版语文教材和读本虽然呼声高, 名声响, 却常常止步于校门。据《北京青年报》报道, 从台湾引进的《中华文化基本教材》, 目前使用的只有武汉四中、太原外国语第二学校、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郑州五中等学校, 由于高中阶段升学压力的负担和国学师资的严重缺乏, 让大多数学校对这套教材望而却步。命运相连的英语体系引进读本也基本难以踏入学校和相关的英语教育机构。

在传承汉民族传统文化呼声益高和全球意识成为主流的形势下, 老教材和外来教材引发的出版热潮, 应该引发我们对现行教材、教育体制存在的种种问题的反思。出版业在引进国外最新课程教材成果的同时, 更为艰巨和神圣的使命在于凝聚优秀的教育家、作家、编辑家, 出品有着我们独特的母语文化基质、有胸怀有魅力的教材和读本, 从而使我们民族的文化身份得到世界的确认, 并在课程文化的国际交流中达到视界的融合。

参考文献

[1]邱福明.论语文课程文化的本土化生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2010 (2) .

[2]靳忠良.借鉴国外课程引进最新教材[N].现代教育报, 2009-02-22.

初中《语文读本》 篇8

一.《语文读本》的编排特征

(一) 专题导语的启迪作用

高中《语文读本》是学生自读的语文课外教材, 以拓展学生知识,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主要目的。所以在专题的编排设计上应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及启迪。简短的导语给予学生有益的阅读建议及对专题的感悟与思考。以苏教版《语文读本》为例, 其中“和平, 人们在期待”的专题导语以一段简短的文字对该专题进行概括, 将专题中的文章题目嵌入其中, 最终表达对战争中人性的思考。学生通过阅读专题导语产生继续阅读的欲望, 促进学生的主动能动性, 从而获得阅读体验并素材积累。

(二) 阅读选文内容的丰富性

高中《语文课本》的编排目的主要是为了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所以在其编排过程中的文章数量要比语文课本的数量多。除了数量较多之外, 《语文读本》的选材也很丰富, 古今佳作, 涉及领域极广。文学作品语言生动, 写法风格各异。体裁也涉猎诗歌、小说、书信等各种领域。

(三) 编排方式的助读作用

高中《语文读本》是高中生课外语文教材, 主要依靠自身的自觉性进行学习。为更好的促进学生对所选文章的理解, 激发其自觉阅读的兴趣, 《语文读本》在专题的最后加入了“感悟与思考”的版块, 为学生提供阅读资料的同时也对学生的思考能力进行了培养与训练。

二.《语文读本》的自身价值

(一) 《语文读本》彰显自身特性

1.贴近新课标教学目标

在现代教育体制的改革中提出了新课程标准, 其中对于高中语文的课程要求除语文课本的学习外应阅读课外文学名著, 保证数量不少于150万字。因为高考制度的严格要求, 学生的课余时间以学习专业知识为主, 很少能够自由支配。学生通过对名著的阅读不仅可以激发语文学习的成绩, 培养其语文素养, 同时也是提高阅读量的一种必然选择。苏教版高中《语文读本》的编写以教师课堂教学及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基础, 并且与语文课本的内容紧密相连, 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 在拓展学生知识及阅读范围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了课外文学学习的机会。

2.与课本内容相互补充

高中《语文读本》的文章数量远比语文课本课文的数量多, 因为学生的学习时间有限, 课余时间大多都在做练习题中度过, 所以很少有时间进行大量的阅读, 而高中《语文读本》则弥补了这一不足之处, 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阅读资源, 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此外, 高中语文课本在选取文学作品时不免选择篇幅较长的。而语文课本不能将其全文展现, 所以只节选全文中较为精彩的部分, 使学生不能全面的进行文学作品的赏读并理解。但高中《语文读本》的内容编排正好与语文课本内容相互补充。例如苏教版《语文读本》中对语文课本的《我与地坛》进行了文章内容的补充。由于语文课本中的作品篇幅不长, 只选取了全文的前两部分, 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全面。通过《语文读本》的补充, 让学生了解《我与地坛》的整体写作脉络, 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

(二) 《语文读本》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1.培养学生迁移能力

学生的迁移能力是对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分析并将其运用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主要以培养学生触类旁通能力为目的。语文课本与《语文读本》是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相互补充的关系。学生在高中语文课本的阅读过程中能够将所收获的知识迁移到《语文读本》上。语文课本中所学的知识很容易在《语文读本》中找到, 这对于学生的迁移能力培养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 所以对于提高自身知识及个人修养的主要方式还是自学。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 信息更新速度加快, 人们需要掌握的知识信息越来越多, 所以自学能力对于个人来说极为重要。高中《语文读本》为学生提供了课外阅读资源, 而有效利用这一资源, 主动自觉的进行阅读, 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3.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高中《语文读本》的内容选材十分广泛与丰富, 是一种专业的阅读教材。苏教版的《语文读本》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大量阅读的平台, 涉及领域宽泛, 体裁多样, 文学作品的内容也同样跌宕起伏, 形象新颖生动。学生通过对《语文读本》的阅读开阔了视野, 提升了思维能力, 加上文学熏陶, 使学生大量积累素材的同时, 提高了其自身的阅读能力。

三.《语文读本》应用现状

(一) 学生不重视《语文读本》的作用

高中生对于《语文读本》的态度比较冷淡, 大部分学生未读过《语文读本》, 即使读过也没有全部阅读。所以, 《语文读本》中的优秀文章并没有被学生有效的利用, 更没有体现其自身价值。

(二) 教师对《语文读本》的不重视

高中《语文读本》虽然说是一本课外阅读教材, 但学生的阅读情况与教师的指导有一定关系。许多教师对学生《语文读本》的阅读情况并未进行有效的监督与指导, 所以导致学生阅读《语文读本》的效果并不明显。

(三) 《语文读本》自身存在编排缺陷

《语文读本》的编排虽然进行了多次修改, 但始终不能迎合高中生的阅读喜好, 这是《语文读本》不受重视的主要原因。所以, 应根据高中生的阅读兴趣对高中《语文读本》进行一定的修改。

四.高中《语文读本》应用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 《语文读本》编制缺陷

高中《语文读本》作为高中生的课外阅读材料属于课外自学教材, 所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关键。苏教版《语文读本》中的课下注释偏少, 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不到位, 尤其一些文言文类文学作品, 学生因为不懂古汉语且课下注释少, 学生便失去了对文章深入理解的兴趣。其次, 对于《语文读本》中选取文章的资料链接内容并未对学生的疑惑进行解读, 资料链接这一版块没有体现其价值。此外, 《语文读本》往往不能为学生制定相应的阅读目标。苏教版《语文读本》中的文学作品阅读并未对学生提供相应的阅读目标, 使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没有明确的方向, 从中只能获取些许情感感悟而并非实际的语文知识收获。并且其中的“感悟与思考”版块设置简略, 思考问题简单, 不能使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 对学生思维拓展与思考能力的培养没有明显效果。

(二) 应试教育的影响

高中《语文读本》是一种课外的阅读教材, 与学生的高考内容联系并不大, 所以许多学生包括教师与家长都认为《语文读本》对学生的高考学习并没有太大的积极作用, 只会浪费时间。这种应试教育的思想使学生对《语文读本》的阅读兴趣大大降低, 导致高中《语文读本》的使用效果不理想。

(三) 媒体技术的冲击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一些新兴的电子媒体不断产生, 这对于纸质版的《语文读本》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促进了一批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电视、网络等媒体快速进入学生的视线, 尤其一些大型的网络游戏使学生沉迷其中, 对《语文读本》弃之不顾。网络媒体对学生的影响巨大, 导致高中《语文读本》的使用不如人意。

五.苏教版《语文读本》的价值利用

(一) 采用悬疑方式吸引学生

对于高中《语文读本》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时间过少, 所以学生对于其阅读激情并不高, 而教师有效的引导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老人与海》一课, 教师在课上可以通过对学生感兴趣的事情进行提问, 引领学生对作者海明威的日常生活进行想象与探究。对于海明威这一作家在《语文读本》中有所记录并详细介绍。教师对学生的正确引导使其对海明威的情况产生兴趣, 学生为了满足自身的好奇心阅读《语文读本》, 这种利用悬疑的方式是促进学生阅读《语文读本》的有效方法。

(二) 对代表性文章进行点评

学生在现代教育体制中是课堂的主体, 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分组讨论并进行点评。高中《语文读本》中有许多精彩的典型文学作品, 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并进行小组内的阅读讨论,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及写作手法进行详细的讨论并对其阅读过程中的感受进行评价与分析。这种课堂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实践活动中, 亲身体验并感知其中所蕴涵的真谛。

(三) 进行迁移阅读

苏教版《语文读本》的选文是独立的, 但与语文课本内容却相互补充。所以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针对课本内容对《语文读本》进行一定的延伸, 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对《语文读本》进行合理的阅读。通过语文课本与《语文读本》的对比, 使学生学会思维的发散, 提升学生的思维高度及广度, 同时也是对学生阅读思考能力的培养。

本文以苏教版《语文读本》为例, 通过对高中《语文读本》价值与应用现状的详细分析, 总结出具体的价值利用方法。苏教版《语文读本》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 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对其予以一定的重视。对于《语文读本》中所蕴含的文化资源应充分学习并运用, 实现《语文读本》的自身价值。

摘要:高中《语文读本》作为高中语文教材的组成部分, 其中所记录的教学资源相当丰富, 不仅与高中基础语文课本的内容相关联, 同时也对其进行了拓展阅读训练。所以, 高中《语文读本》对教师的语文教学与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一定的价值。由于教学课程的编排较为紧凑, 所以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并未对《语文读本》的重要性给予应有的重视。本文以苏教版的《语文读本》为例, 对《语文读本》的特征和作用及其应用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 总结出高中《语文课本》的自身价值及有效应用的措施。

关键词:高中《语文读本》,价值,利用

参考文献

[1]刘峰.谈谈苏教版高中《语文读本》的价值及有效利用[J].文学教育 (中) , 2013 (2) .

[2]王合娟.高中《语文读本》有效应用研究——以苏教版为例[D].聊城大学, 2013.

初中《语文读本》 篇9

1 开展英文简易读本活动的意义

(1) 激发阅读兴趣, 培养阅读能力

英文简易读本选取的都是经典文学读物, 既有古典名著又有近现代作品, 内容丰富充实, 故事情节曲折, 趣味浓厚, 可读性强。比如童话类故事《苏格兰玛丽女王》、《潘德尔的巫师》、《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等, 它们情节生动, 人物形象各异, 内容充满新奇与独特;人物类简易读本有《威廉·莎士比亚》、《大卫·科波菲尔》等;历险记类读本如《格列弗游记》、《鲁宾孙漂流记》等, 内容跌宕起伏、引入注目;还有经典名著读物如《呼啸山庄》、《雾都孤儿》、《简爱》以及《傲慢与偏见》等等。这些简易读本思想性、文学性和故事性强, 极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因此, 开展英文简易读本活动, 对于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 训练阅读技巧, 拓展阅读视野, 提升阅读能力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 形成良好氛围, 创建外语特色学校

在初中生中开展阅读英文简易读本活动, 是我校创外语特色学校所开展的课外辅助活动之一。首先, 有趣的简易读本活动, 让学生们热爱阅读, 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 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其次, 通过阅读简易读本, 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 开阔眼界和视野, 让学生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更多的跨文化知识, 对于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大有裨益。最后, 开展简易读本活动, 必然会带动出一系列的读书比赛、演讲比赛、经典话剧模拟表演、情景剧表演、英语角等活动, 这些活动无形中为学生学习英语营造出良好的语言环境。

2 开展英文简易读本活动的策略

如何在初中生中有效开展英文简易读本的读书活动呢?笔者认为, 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思考:

(1) 课内合理引导

要想让学生在阅读简易读本过程中, 有所思有所悟有所获, 教师的合理引导和技巧指导至关重要。英语教师可以每周安排一堂课左右的时间专门指导学生如何阅读简易读本。以经典名著《简爱》为例, 教师可以选取其中的经典片段, 与学生一起阅读和欣赏。首先, 带领学生大声朗读片段, 培养语感和朗读兴趣, 获得对内容的初步认知。其次, 指导学生精读重点片段, 对于其中的重点单词、语法句义、习惯用语等进行重点理解记忆和掌握, 巩固英语基础知识。接着, 鼓励学生快速阅读, 注重对内容梗概的理解, 在较短的时间内吸收更多的语言信息量。最后, 在快速阅读完成之后, 用自己的语言, 简单概括《简爱》的故事情节和主要内容, 也可以写一写自己的读后感或读书笔记。

(2) 课外广泛阅读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庞大工程, 短时间的课内指导显然是不够的, 学生需要在课余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广泛阅读简易读本。在简易读本的选择上, 尽量多元化、多样化, 这样学生既能读到自己感兴趣的类型读物, 也可以了解更多其它方面的知识, 接触到地道的英文文学, 对于促进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很有帮助。

(3) 开展多元化活动

为了让简易读本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可以不定期地举办一些朗读比赛活动、经典名著的表演活动、电影欣赏活动等等。例如, 在全校范围内举行英文朗读比赛、英文辩论赛;开展表演活动, 学生们可以将《傲慢与偏见》、《五个孩子和沙精》等文学作品中的内容改编成话剧或情景剧, 进行表演和演绎;观看英文电影, 如《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格列弗游记》、《海蒂》、《王子与贫儿》等电影。通过开展这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 一方面加深学生对简易读本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了解更多英美国家的社会风俗及文化知识;另一方面训练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姜玉庆.读英文简易读物, 提高英语学习能力[J].文理导航, 2011 (32) .

[2]王芳.英语简易读物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南昌高专学报, 2009 (2) .

上一篇:蛋鸡优质高效养殖技术下一篇:茶树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