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初中语文

2024-09-29

学好初中语文(精选12篇)

学好初中语文 篇1

冲出小学的迷雾, 驶进了初中的港湾, 这里既是充电加水的基地, 又是新航的起点, 我愿在怎样学好初中语文上为你充电加水, 备足动力。

一、多读勤思, 读思结合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读书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我们从中可以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 还可以从中汲取无尽的精神力量。我们不仅要多读, 而且还要勤思、善思。思考书中的观点是什么, 怎样评价作者的观点;思考怎样帮助自己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思考如何指导自己的写作, 提高写作能力等。“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要用自己独特的眼光来读书, 真正做到“读进去”“走出来”。

二、多说勤写, 说写兼顾

如果说多读书是基础, 那么说, 写则是发展。读是为了说和写, 读了大量书籍, 积累了大量知识, 思考了很多问题, 就会产生说和写的欲望。这时你只要大胆地表达出来, 注意说的方式、技巧, 就会提高自己说方面的能力。光说还不够, 还应该锻炼文笔。勤动笔, 随时记下自己的心得、感悟, 随时写出自己的心里话, 养成写作的良好习惯, 逐渐就会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三、抓住基础, 把握重点

初中语文在学习大量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同时, 还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有关学习方法浅谈如下:

(一) 阅读和写作记叙文

1、弄清记叙的要素和线索。搞清楚了记叙的要素才能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 弄清了文章的线索才容易理清文章结构、层次, 把握住作者的思路。

2、明确记叙的顺序和人称。记叙文的顺序一般有顺叙、倒叙、插叙。我们在阅读时要明确文章的顺序, 在写作时巧妙安排文章顺序, 很好地为表达中心服务。记叙的人称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一篇文章中, 或者只用第一人称, 或者只用第三人称, 也有少类文章第一、第三人称交替使用, 这样可以扬长避短, 发挥各自长处;有的文章中运用了第二人称代词, 一般多是出现在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述里, 有时是作品在同读者讲话, 有时是作者在同作者中人物讲话。

3、注意记叙文中的描写、议论和抒情。一般说来, 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叙述, 但常常辅之以描写、议论和抒情。通过分析叙述和描写, 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通过研究议论和抒情, 领会作者思想感情。

(二) 阅读和写作说明文

1、抓特征。把握关键句 (中心句) , 理解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特征抓住了, 文章也就清楚了。

2、理顺序。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 说明文就要遵循其规律, 否则行文混乱不知所云。

3、明方法。说明文讲究说明方法, 明确了说明方法, 就能更好地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三) 阅读和写作议论文

1、找准论点。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 是议论文的灵魂。只有准确地把握文章的论点, 才能了解文章中提出的见解和所要解决的问题。论点必须正确、鲜明、有较强的针对性。

2、明确论据。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材料厂, 是议论文的肌体, 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基本形式。有了论点, 有了充足的论据, 文章才会血肉丰满。论据必须典型、确凿。

3、弄清论证。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严密的逻辑性是论证的基本要求, 论证通常采用方法是摆事实, 讲道理。

(四) 初步欣赏文学作品

常见的四大文学体裁是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下面各种文学体裁的欣赏学习探讨如下:

1、诗歌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 饱含激情, 富于想象, 语言节奏鲜明, 韵律和谐, 结构上跳跃性大。我们要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 体会其中丰富的想象, 优美的意境和诗人抒发的真挚感情, 注意诗中运用的比喻、拟人、象征等表达方法, 揣摩诗歌形象、含蓄、精练的语言。

2、散文选材范围广阔, 海阔天空, 无所不能, 结构自由灵活, 表达手法多样, 有人称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我们要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 品味散文精美的语言, 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

3、小说多方面细致地刻画人物性格, 具有完整、生动的故事情节, 具体地描绘广阔的环境, 有人称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我们要弄清小说中故事情节, 分析人物形象, 理解环境描写作用, 体会小说反映的社会生活。

4、戏剧通常可分为悲剧和喜剧, 鲁迅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喜剧将那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戏剧最主要的特征是有尖锐的矛盾冲突。悲剧产生的是严肃沉郁的情感并倾向于崇高之美, 能够激发我们的正义感;喜剧一般是轻快、乐观的笑, 表示着对否定对象的轻蔑和对自己的信心。我们要在欣赏戏剧时得到身心的愉悦, 灵魂的净化。初中语文学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可谓承上启下, 只要你有坚韧不拨的精神, 对自己有坚定的信心, 鼓起风帆, 奋勇向前, 定会达到胜利的彼岸。

学好初中语文 篇2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句成功秘诀的名言 W=X+y+z.其中W代表成功,X代表科学的方法,y代表不懈的努力,z 代表少说空话.可见科学的方法对于成功多么的重要,学习语文也同样如此。

有些同学认为语文很难学习,学习语文兴趣不浓,成绩很不理想,其实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要想学好它其实并不困难.那就要看你有没有一套良好的学习方法。

作为刚刚告别小学学习生活步入初中的学生,对于初中语文的学习很是迷茫,不知道如何学习,为了使同学们快速进入学习初中语文的角色,我提供几种学习方法。

我认为语文主要记住重要的几个字:多积累,勤运用

语文学习无外乎是积累与运用,积累是学习语文的低级阶段,而运用语言才是高级阶段.我们所要努力达到的也就是学会运用语言的高级阶段。

语文学习主要侧重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培养.这四种能力的形成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下面我想从积累和运用两个方面谈谈如何学习语文。

A: 积累。

积累主要是课内积累和课外积累两个方面。

(一)课内积累。

课内积累是指如何学习课文并从中获得语文知识.语文课本是一个很好的材料库,它上面的课文多是选自古今中外名家作品,很经典也很新颖,有一定的高度,很值得我们学生学习.学习语文课本是我们现在学习语文的主途径.我们要把课文学习好,那样才会以点带面,用课本课文的“点”去带动生活语文的“面”。学习好课文的几个步骤:

1.预习课文。

此环节尤为重要,它关系到听课的质量的好坏。

(1)读课文

读课文可以分为朗读 快速读 默读…… 长期去做它可以形成良好的语感,有利于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的提高.通过读课文可以对于课文内容有较好的理解.听课就可以有的放矢的去听.这样学习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2)勾画法读文。就是带着问题读课文.从原文找答案或者画出不理解的地方,然后在带着问题去听课。

(2)积累字词。

课前利用工具书扫除字词音形义的障碍。

2.保障课堂45分钟的听课效率。

课堂45分钟的听课良好效率必须保障.要全神贯注听老师讲的每一个问题.重点听预习时不会的地方。

3.课后及时巩固,整理好错题本。

练习册选择要少而精,要做充分,不可以囫囵吞枣。

把做错的题目整理到错题本,并且及时去看看。

4.考前复习。

语文的考前复习不要集中,分散复习效果会更好.一星期一复习为好.复习不要背背答案就万事大吉,要注重答题要点,注重技巧性。

(二)课外积累。

中考语文课内考的分数很少,所以在做好课内积累的同时,更要做好课外积累.充分利用好身边的有限资源作好积累,如课本 优秀作文刊物 名著书籍互联网电视广播 …… 只要有益于我们的学习都可以积累到积累本上,教师要定期加以指导积累的资料的运用.材料要广博而新颖,时代感强,力争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样可以丰富我们的头脑.为阅读与写作奠定基础。

B: 运用。

运用最难.它是把积累的语言加以灵活运用,应用实践.这也是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要想看明白文章,写文章就必须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主要谈谈写作:

1.完成一学期10篇的作文。

所选习作作文要与学生写作水平相近,要选学生感兴趣的题目。

初一、二 主要练习情感作文和想象作文以及简单的话题作文,初三主要练习情感作文和哲理性作文。

2.做好教师的讲评作文工作。

(1)对于类型作文一定要讲细,以便于触类旁通。

(2)作文写法一定要引导好.大讲特讲。

(3)修改要到位。

3.充分利用好积累本。

要灵活运用所积累的材料与写作方法.这是重点的重点。

怎样学好初中语文课程 篇3

一、创设生活情境。用真实感悟来导入古诗文的复习

古诗文特定的语言环境虽远离我们。但其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精神风貌亦与今人有相通或相同之处,我们不妨用学生个人的生活体验来感悟古诗文中的人情世故,使学生产生一种感同身受的情感,为古诗文的复习做好情感态度上的准备。

在古诗文复习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几个复习策略:

1 教会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去体会古人的思维过程,用自己在生活中的感受去体会古人的情感,以己推人,回眸自己,体察别人。如七年级上学期的《童趣》,描绘的是一只大蟾蜍,如果学生不经过对自己童年生活片断的回忆,是不容易把握课文中的内容的,只有经过对童年生活的回味,才知道童趣的快乐。?????

2 学会从媒体、网络及影视资料来认识古诗文,通过电影或电视中的真实形象来了解文中的主人公,通过古装戏的生活片段来鉴赏和学习古诗文。

比如七年级的《木兰诗》,如果学生没看过木兰挂帅这一电视剧,就不会知道花帅为何许人,更不能知道她的长相。对这一则故事的人文背景也就无从了解。

3 学会通过思维空间的拓展和对现实客观景象的感悟学习古诗文。如唐诗中的《春江花月夜》:“江人何年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等优美句子,给人以古今一月的时空沧桑感。

4 善于挖掘古诗文中的名言警句,增添文章的色彩。如古文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能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提高语言的文化素养,实现对古诗文的活学活用,使古今文体在生活中实现无缝对接,浑然一体。

二、现代文阅读习惯的培养

在复习过程中应注意以下能力的培养:

1 注意课外书籍的阅读,博览群书是实现语文学习中曲径通幽的有效捷径。只有大量阅读课外书籍,才能从书中获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形成语言素材。如:课文阅读中对唐诗宋词的鉴赏,阅读文章时个人对文章内容的独到感悟等。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

2 善于独立思考,才能学会找原因、提炼文章的情节,深入文章的内部,解剖文章的内涵,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如能够对作者的前后心理活动进行鉴别,对作品具有更深透的了解和认识等。

3 重视阅读方法,以回忆的形式找到关键的词语和中心句子。通过理解,把握新旧知识的联系,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弄清文章的中心所在;通过研读,了解作者的观点、倾向,通过迁移,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比如能斟酌作者遣字造句的意义,清理全文思路的脉络化,用文采精美和感情洋溢的句子等。

4 通过对文章的鉴赏,了解作家和作品的风格流派及表现手法等,实现对现代诗文的整体感悟。比如: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拟人或比喻的修辞方法等等。

三、写作技巧的培养

在写作复习过程中。应做好以下能力的培养:

1 加强写作立意的训练。立意是作文成功的关键,只有立意新颖,方可文采飞扬,立意好的文章能给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的感觉。因此平时应进行多方面的阅读和练笔。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合理思考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并能做出正确的了解。

2 加强写作表达技巧的训练。表达技巧包括引用、改写、扩写、缩写、化用、修辞等多种方面,若运用得当,则整篇文章就会变得富有文采和活灵活现。因此,写作时应注意引用诗歌的文言名句,拓宽文章的纵深文学视野,把握与文章相关的历史人物。阐明主要发生的历史事件等。

3 加强写作语言规范性的培养。切忌出现生造字和含混词等现象。要注意文章结构的层次性和完整性,使学生的文章能做到段落清楚、结构清晰

浅谈初中生如何学好语文 篇4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生,学习

很多学生都认为, 语文是一门十分枯燥难学的学科, 有太多需要背诵熟记的死知识, 很难培养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其实不然,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且趣味性十足的学科, 首先, 语文的开放性是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比拟的, 它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是直接对等的, 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运用语文知识;其次, 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情感性, “文章不是无情物”, 语文教学中的每一篇文章、每一句话, 甚至每一个字词都是饱含情感的;再次是它的灵活性, 语文学科不像数理化那样有着严格的难度渐进, 语文教学是从整体上由浅入深的, 每一部分的知识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这三个特点就决定了教师在教学时没有必要一板一眼地进行机械式的教学, 而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感受, 从各个层面各个角度着眼, 指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初中语文。那么, 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这门学科呢?

一、指导学生重视语文学习, 养成良好的心态

态度是个人对一定对象比较持久的肯定或者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 对个人的行为、活动具有发动、维持、强化、调节的心理功能。好的心态是好习惯养成的前提, 也是好习惯养成的内在动力性因素。学生只有对语文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认识到语文是一个人整个知识系统的基础, 一定要认真对待, 只有具备了积极的学习态度, 才能产生强大的内驱力, 才能按照教师的指导渐渐形成固定的好习惯, 久而久之, 才能提高语文学习水平。

培养积极的学习心态, 首先要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根据初中阶段的学生具象思维占优势和好模仿、好竞争的心理特点, 教师在语文课上要少讲一些抽象的大道理, 要多多展现语文学科丰富、有趣的一面, 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好感。此外, 教师还可以多为学生提供榜样, 尤其是有着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榜样, 让学生于潜移默化中接受榜样的力量, 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养成优秀语文学习习惯的动机, 再由动机转化到行为中去。

二、指导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语文学习的主要目的有两个, 一个是说, 一个是写, 因此提高写作技能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语文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比如, 在看到一个写作题目前用5-10分钟审题、构思, 待“腹稿”基本成型后再下笔;下笔时保证卷面整洁、不写错别字, 正确使用各种标点符号;在写完作文之后, 学生也不能抱以一劳永逸的心态对待完成的习作, 而应该进行认真的检查和修改, 可以让教师或同学帮忙查看, 悉心听取他们的意见, 力求精益求精。

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 依靠的是日常一点一滴的积累。课外积累是写作的基础, 在课余时间, 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读书, 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随时记录疑惑、感悟;培养学生一“心”读书的习惯, 做到心不“二”用;养成疑问及时探讨、感悟随时交流的好习惯。遇到一些好文章, 学生要学会细读, 尤其对于一些经典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章, 要进行反复阅读甚至背诵, 将文章的精华内化为自己的写作素材, 这样才可以有效避免下笔时的不知所措。除了日常课外阅读的积累, 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 感悟生活, 因为生活是最好的素材中心。很多学生在写作时总是抱怨没有资料可用, 如果他们头脑中储存有大量的素材固然很好, 但是如果能将生活中的所见所感引入到作文中, 将可以大大丰富文章的内容, 并且还会使文章更加真实, 更具吸引力。

三、指导学生学会有效预习

有不少学生认为只要上课时专心听讲, 勤记笔记, 课后认真完成作业, 再加上自觉复习, 就能使成绩提高。其实, 这还不够。学习的最重要阶段是预习, 也就是说在教师上课之前, 学生要自己先学习一下课文, 在预习中要尽量运用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方法去主动地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 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 在上课时跟教师、同学一起学习讨论。课本要反复阅读, 直到把问题看得透彻了、明白了为止。为了获得更好的预习效果, 教师要鼓励学生最好在预习之后自己做一些练习, 这样不仅学习效果好, 而且培养了自己的学习能力。

四、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

学会使用课本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必要条件。具体做法是:在阅读语文课本的同时, 还要注意勾画出文中的重点句、生字词及疑难问题。鲁迅先生就喜欢边读书边在书上勾画, 浓圈密点、脚注眉批, 当有人向他借书时, 他总是另外买一本借给别人, 因为他的书经过勾画批注, 已变成他的服务工具了。日常生活中教师的教科书, 也是如此。这种在课文的字里行间勾画读书的做法, 既可以使学生读书时思想集中, 提高效率, 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学习习惯, 还有利于我们日后的复习归纳整理, 复习时只要翻翻书, 重点难点就能一目了然。勾画圈点的符号很多,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画在重要的句子下面 (中心句、重点句等) ;“~~~~”画在文章的主旨句或中心下面;“△”画在文章段落旁边 (精彩语段或结论) ;“?”点在生字、生词下面;“□”圈画出重要的字、词或优美词语;“!”画在某句、段旁, 表示此处需要认真思考;“ (1) 、 (2) 、 (3) ”标在有关文段、文句左上角, 一般表示文章有几个自然段, 或某段中包含了几个要点。这样运用统一、标准的标注符号有利于学生更快速、更清晰地做出标记, 在以后复习的时候也可以做到一目了然, 不至于混淆自己当初为什么这样标记, 从而提高学习语文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高燕.浅谈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J].现代阅读, 2012 (06) .

[2].郭永红.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中国校外教育.2009 (01) .

[3].潘云娣.精心优化语文作业,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新课程学习 (上) , 2011 (12) .

[4].曾仁斌.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剑南文学, 2011 (07) .

学好初中语文 篇5

第二、学会预习。

预习是学习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语文的预习重点在于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发现提出问题、自我解决问题、记录遗留问题。预习文章应该分为三个步骤,分别是:

⑴粗读,整体感知。粗略阅读课文,画出文中重点的词语,也就是自己把握不准或完全陌生的词语,然后查字典掌握这些词语的读音或解释。并且读完第一遍后,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内容,从而对文章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⑵细读,问题研究。细读就是要逐字逐段仔细阅读,要做到口到、眼到、手到、心到。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明确文章由几个部分组成,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文章的中心是什么;画出文章中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语句,试着从语言、结构、表现手法等角度进行赏析;对文章中难以理解的或重点叙写的部分用问题的形式反映出来,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就一带而过,不能解决的问题就重点记录下来,留到课堂上解决。

⑶回读,总结反思。再完整朗读一遍课文,将预习的成果系统化,就文章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进行思考,这里提供这样几种方法可供选择:①标题联想法,如胡适的《我的母亲》,由标题联想到为什么要写我的母亲?我的母亲有哪些优秀品质?②重点内容联想法,如鲁迅《藤野先生》,写到“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几件事情时,对藤野先生做了哪些描述?每件事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的什么品质?③疑难问题追想法,再如《我的母亲》,熟读课文,在对文章有所把握的情况下,就会发现文章前三段基本上没有提到我的母亲,那就要深入考虑一下这几个问题:这几段写的什么内容呢?为什么没有提到我的母亲?是不是离题了呢?如果没有离题,那这几点对于表现我的母亲起到了什么作用呢?如此追问,那文中这些比较深层次的问题的答案就会慢慢的揭开神秘的面纱,在你面前表露无疑。

有了这个充分的预习过程之后,那么课堂上的听课就变得简单有效多了,预习中没有解决的问题作为上课听讲的重点,已经理解的内容,要在听课过程中进行自检,查缺补漏,并做一次重复记忆,这样既能提高效率,又能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在预习的过程中,我认为还应该培养这样一种意识,那就是角色转换意识,面对一篇崭新的课文,不要总是把自己放在一个学习者的角度去加以观照,要试着站在一个考察者的角度去思考:假如我是命题人,如果要以这篇文章为蓝本做一个阅读理解的练习题,我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考察学生,应该如何命题?然后将自己考虑的问题挨个儿加以解答,最好是按答题标准以书面形式作答,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还可以训练做题能力和答题规范性,一举两得。

第三、学会阅读与写作。

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也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这两种能力之间是一衣带水的关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我们的语文学习中,可以把对二者的训练、培养结合在一起,融汇在一起,达到共同提高。那么如何培养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呢?

除了在学校的固定阅读和作文训练,还要重视课外阅读和写作的训练,因为学生的阅读与写作素材积累大部分来源于课外。要学会合理分配、充分运用自己的时间,大量阅读课外书。教学大纲要求,初中学生每学期应至少有五十万字的阅读量,很多同学还达不到这个标准。具体到时间上的分配,我认为寒暑假应分别阅读两部长篇读物,平时在校学习的时间多阅读《读者》等精短读物或是文学家们的短篇作品集,就不要再看长篇作品了,尤其是在学习紧张期间,否则,可能会影响正常的学习。

在阅读时要注意积累,好的语句,段落,触动你心灵的地方都要及时做摘抄,并写出好在哪里,为什么它会具有这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也就是要做好读书笔记。同时要注意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比如说这篇文章用到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或者是托物言志的手法,都要在读书笔记中体现出来并在以后自己的作文中加以运用,也就是学以致用。再一方面,阅读时要学会做换位思考,假如我是作者,面对这个题目,我应该如何来写。这些都要求学生要充分利用每周周记和摘抄的机会,将优美文段和自己在阅读时的思考都记录下来,并且要养成这种习惯,将其作为一种心灵上的需要来倾诉,切不可单纯当成一项作业任务,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不可敷衍了事,要知道,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是关乎一个人一生发展的重要方面。

除了以上阐述的问题之外,我认为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还应该重视“四个一”,即培养“一种习惯”,提高“一种能力”,重视“一种工具”,掌握“一种方法”,具体来说就是培养思考与分析的习惯;提高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能力;重视工具书的使用;掌握积累与分类的方法。

小升初衔接:如何学好初中语文 篇6

关键词:小升初;初中语文;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8-0027

小学语文与初中语文无论是在学习心理,还是在语文目标的落实上都有很大不同,并且初中语文的学习方法和教师教学的方式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学生们要从小学“保姆式”的管理和学习方式中向中学“自主式”的学习方式过渡。因此,在初中语文学习中,需要注意调整心态,调整学习方法,将小升初语文衔接好,以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势。下面,笔者就从五个方面来谈一下“小升初衔接:如何學好初中语文”这个话题。

一、初中语文的特点——“新”

1. 古诗文大量出现。在选文上更加注重文言课文和古代诗词的收录,今后的中考语文卷也必将在这两个方面大做文章。

2. 文学作品比例大增。在现代文选文上更倾向于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篇幅普遍较长,文学化趋向明显。

3. 作文更加注重真话、实话、心里话,反对假话、空话、套话。作文形式更趋向于开放、宽泛、灵活,给学生自由发挥的余地和充分展示才情的空间。

4. 学习方式更强调自主、合作和探究,教师在课堂上将会少讲,更多的时间将让学生多读、多看、多写、多背、多思考、多讨论。

5. 语文评价的内容将以能力立意为主,更趋向于大语文的范畴,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强调朗读的方法与技巧。

二、初中语文学习的关键——兴趣

要想学好语文最重要的是培养兴趣。学生们都认为语文是一门很枯燥的学科,灵活性差,知识太死。其实不然,语文的特点主要有三:一是开放性。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相等,生活的任何内容都离不开语文,只要有意识地学习,在生活的任何场合都可以学到语文。因而语文具有最便于自学的突出特点。二是情感性。“文章不是无情物。”不仅文章,就连我们民族的文字也个个充满着感情色彩。教师带着感情教,才有可能教好;学生带着感情学,才有可能学好。离开了感情因素去单纯地学知识,是导致学生对语文厌学的重要愿意之一。三是灵活性。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呈现线形或链条形排列,而是螺旋式上升。因而语文学习的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是很严格的,是相对而言的。学习语文不能搞自我封闭,机械死板地学。

三、初中语文学习的习惯

良好的习惯是语文学习的有力保障。从总体上来说,语文的学习习惯就是听、说、读、写的习惯。1. 在养成预习习惯的同时,还要思考和记忆,注意记重难点。除此之外,多发言,发言时注意表达清楚流畅,并懂得讲礼貌。2. 要养成对文本质疑的习惯,也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有效手段。3. 养成自评作业的习惯。从方法上进行引导,学生自行批改,及时改错,从而及时地反馈出学习的效果。4. 要养成学完后应及时复习,再做作业的方法。5. 读的习惯,不仅仅是读课本上的课文,还应提出读书的要求,边读边思考,养成制作读书卡的习惯,培养圈、点、评的习惯。6. 查工具书的习惯。7. 养成善观察、多练笔的习惯。调动多种感官搜集资料,积累资料,筛选资料。8. 书写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平时要多多练字,注意书写工整、规范,卷面整洁。在作文评比中,书写尤为重要,书写潦草得不到高分。

四、初中语文学习的策略

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比小学阶段更为系统和完善。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是有规可循的,语文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比如“人文性”决定了其思想的广度和深度,而“工具性”则体现了其实用与具体操作的可行性。语文学习方法的摸索和形成是一项系统工程,为此,要给予正确的指导,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做有心人,不断加强积累,并使其上升为一种为我所用学习的策略:

1. 要学会有计划地学习

初中的学科较多,学习内容多而且深。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做好计划是很重要的。比如:有计划地预习课文、复习练习,有计划地安排阅读课外书籍(大量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有计划地进行练笔(日记、随笔、作文、素材积累等),有计划地随时查漏补缺。

2. 分模块巩固与加强

语文的知识点相对琐碎,学生们难免有无从着手的感觉。因此,初中阶段一般将语文知识点划分为基础知识(汉语拼音、汉字、词语、句子、标点符号);积累运用(创造性地理解运用所积累的语文知识进行古诗文的默写及阅读分析、进行口语交际的创意表述和理解);阅读理解不同文体的文章(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记叙文体、阐明观点,探究真理的议论文体、说明事物特征、传播科技文明的科普文章等);写作方面:能写叙事条理清楚、观点鲜明正确、感情真挚生动、描写细致传神的各类文体的大作文。这几大模块成为语文学习重要的“攻关对象”。

3. 发现规律,举一反三

具体到每类知识点的学习,又都是有一定的规律或方法可循的,只要学生们善于发现、总结,就一定能够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例如:以古诗文阅读为例来说,品味诗中所流露的情感是同学们遇到比较多的一类题,仔细总结不难发现,诗人往往会寓情于景,因此学生们在回答此类题时注意剖析诗中所写之景,体会其“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奥妙,便很容易把握诗人在诗中所流露的情感了。

4. 勤阅读,广积累

这两种策略是语文学习不可或缺的“秘密武器”,也经得起实践检验的语文学习的真谛,因为在语文学习中阅读、积累是不可忽略的。学生语文素养的绝非一日之功,广泛的阅读和积累,能厚实学生的语文功底,潜移默化地提升其文化内涵,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表现在写作上:阅读面宽,积累丰富的同学一般写作能力都比较强,他们的文章往往能具有深远的立意、深邃的思想和充满情感和智慧的表达。我们的阅读积累,除读《中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上的必读书目外,也可读读自己感兴趣的书,一方面积累好词、好句、好的写作素材,一方面也学习优秀作品在表情达意、阐释道理方面的技巧。

五、初中语文学习的方法

1. 基础知识 —— 生字词(包括文下注释和文后“读一读 写一写):要求自己能够会读、会默写,重点词语弄懂词义。 2. 要求背诵的课文、古文及诗词:要求学完即会背;对课外古诗词要求每天(指有语文早读的日子)背一首。 3. 练习中的阅读:要求每篇必做,且必须认真做;用好配发的语文练习,教师讲解阅读过程中,注意总结阅读方法。 4. 每周一篇作文,一篇美文贴评,小作文随课文要求安排;平时多看《语文报》和各大报纸的作文周刊。 5. 作业要求:态度认真,书写工整。 6. 每节语文课两分钟名人名言积累交流。7. 语言积累:要有语言积累本,摘抄词、句、段、成语、名人名言、名诗佳句或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段落。

最后,笔者希望大家能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从现在开始,长期坚持,获得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提升。以日积月累之功,收水到渠成之效。

如何学好初中物理 篇7

从初二开始, 就开设了这门新的学科——物理。在初三阶段以及高中各年级都将要学习这门学科。那么如何才能学好初中物理呢?

一、带着求知的渴望进入物理的世界

物理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在我们的周围, 大至整个宇宙, 小至我们身边, 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种种的物理现象。千变万化、日新月异的科技信息, 犹如五光十色的万花筒。要问:“天有多高?”那就要研究大气层及更遥远的空间。在大自然, 会发生惊天动地的雷鸣和划破长空的闪电。可是, 你有没有注意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雷”和“电”是怎样产生的, 为什么我们会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也许不少同学都看过杂技“飞车走壁”吧, 在倾斜度很大的墙壁上, 一辆摩托车或小汽车在高速行驶, 却不会掉下来, 坐在汽车里的演员显得那样悠然自得。你在惊讶之余, 也许会佩服演员高超的技艺和过人的胆量。其实, 这些都是运用了物理中力学的一些原理。把筷子斜插入玻璃杯中, 从正面看上去, 筷子为什么被折断了?戴着紫色太阳镜看白纸, 为什么白纸变成了紫色?坐车时, 当车子突然启动, 我们为什么会向后仰, 而突然刹车时, 我们又为什么会随着刹车而向前倾?大型拖拉机和坦克为什么要安装上履带, 自行车的车轮外胎及钢丝钳口上为什么要有花纹……这些问题, 学习了物理, 就能得到答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刚刚学习物理的同学, 首先需要的是兴趣。自然界万物的运动和变化, 以及人们创造的一切, 都是我们兴趣的取之不竭的源泉。让我们在自己的心灵中点燃起强烈的求知的火花, 以浓厚的兴趣进入物理的大千世界, 在学习中体验自己智慧的力量, 体验求得知识的欢乐。让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你处于欲罢不能, 顽强奋进的状态吧。

二、乐于观察、善于观察, 做学习中的有心人

观察也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学习物理时, 更要认真采用观察的方法。

1.多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 特别是小细节。慢慢地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

2.当老师做演示实验时, 要目的明确地观察, 在做演示实验之前, 老师往往会讲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 采用什么仪器, 仪器如何放置, 实验怎样做, 希望同学们观察些什么。这些话都是很重要的, 是我们观察的依据, 我们都要听清楚, 还要边听边思考, 想一想将会得到什么结果。

看演示实验必须全神贯注, 因为演示实验是在讲台上做, 仪器有时比较小, 而实验现象往往变化很快, 这就需要集中注意力才能看到现象, 而且最忌只看结果而不看过程。我们必须全神贯注跟着老师的操作, 看清每一步骤中的变化。实验中的每一步骤有的快, 有的慢, 快的要不遗漏, 慢的要有耐心。很多实验往往又分几个步骤。例如验证牛顿第一定律实验, 是让小车先后3次从斜面的同一高度下滑, 而桌面处3次分别放上光滑程度不同的表面。我们要认真注意到3次放的高度是相同的, 并要想一下为什么, 然后注意观察在3个不同表面上运动的小车所走距离有什么不同, 这3个不同的表面提供了什么不同的条件等等。

希望同学们可以重视现象中的点点滴滴, 做学习中的有心人。

三、手脑并用做好实验

实验, 在学习物理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能加深我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培养动手能力。在实验中应通过自己动手, 边观察、边分析、边总结, 解决下面的问题:

1. 通过实验, 对许多抽象的物理概念和定律有丰富生动的感性认识, 从而易于理解。如物质的三态变化, 从固态到液态要吸热, 晶体熔解时温度不变, 这些现象通过苯的熔解实验后, 将深信不疑, 印象深刻。

2. 通过动手操作, 更仔细地认识各种物理仪器、装置的构造和性能, 知道怎样正确使用常用仪器。物理实验使用的各种基本仪表和装置, 就是今后工农业生产和科研中使用的各种仪器装置的基础, 今天学会了操作, 将来就有了操作的技能基础。

3. 在实验中掌握一些基本测量方法。例如测定细小金属丝的直径, 采用多绕很多圈来测量的“以大量小”法;在测定未知电阻值时可以用“替代法”, “比较法”;为了减少实验误差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等等。这些实验的基本方法都将大大提高同学们的实验能力。

4. 在实验中应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遵守实验室纪律, 爱护仪器;实验课前做好预习;实验时认真操作, 细心观察, 忠实记录, 按时完成;保持清洁, 做好收尾工作, 完成实验报告。养成这些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品质, 将来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生产者和科学工作者。

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完善笔记

1.课堂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阵地。

上课要认真听讲, 思路紧紧跟着老师走。

2.认真做好笔记。

上课以听讲为主, 还要有一个笔记本, 把知识结构, 好的解题方法, 好的例题, 听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记下来。

五、课后开动脑筋、勤于思考、多讨论、多请教、多练习

没有积极的思考不可能真正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我们从初中开始, 就要养成积极动脑筋想问题的习惯。

1.课后整理笔记, 好好“消化”老师传授的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 就需要同学们自己下功夫了。要理解和掌握好物理概念, 就要思考这个概念是怎样引入的?定义如何?有什么物理意义?例如对于密度, 要搞清楚是怎样引入概念的?密度的定义是什么?它的单位是怎样规定的?怎样测物质的密度?等等。当遇到有疑惑的地方可以多和同学讨论, 或者请教同学或老师, 这样, 才能够“消化好”新的知识。做到及时处理问题, 不拖欠。

2.课后练习独立思考, 独立完成。

慢慢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 不断地提高自己分析能力。

在解题时请同学们正确使用数学工具。要把概念、规律的数学公式, 与用文字、语言叙述结合起来, 真正理解式子的物理含意, 不要单从纯数学关系上理解公式, 避免产生物理意义上的错误。例如, 物质密度的定义式是ρundefined我们能不能根据这个式子的数学关系, 说物质的密度ρ与质量m成正比, 与体积V成反比呢?不能, 因为密度ρ是描述每种物质固有特性的物理量。例如, 铝的密度是 2.7×103kg/m3, 不管把铝做成小铆钉, 还是大铝块, ρ都是这个数值, 怎能说它与质量成正比, 与体积成反比呢?所以公式ρundefined只是提供了一种测量和计算密度的方法, 即当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就可利用这一公式计算出构成这一物体的物质的密度。

另外在进行物理计算、推理时, 要把物理计算和简洁的文字说理结合起来, 才能使解决问题的过程物理思路清晰, 方法简明严格。计算得到的结果, 也要明确它的物理意义。

还要注意要养成用作图来表示物理过程和规律的习惯, 如画物体受力图, 简单机械的力图, 晶体的熔解曲线, 物体的运动情况图, 光路图等。自觉学会按题画图, 看图识义, 提高正确用图的能力, 克服做练习不画图, 不用图的坏习惯。

3.注意将自己学到的知识, 用到生活中去。

运用物理知识解释一些自然现象。把学到知识变得更加灵活。

通过同学们这样不断地思考, 不断地总结得出结论以外, 同学们还要对物理学习中不清楚和不理解的问题与老师或与同学进行讨论, 交流, 以培养自己与他人合作能力和钻研的精神。 提高自己的能力, 并且可以从中总结出一些更加适合自己的方法。

六、重视学习资料的收集, 整理及积累

1.阅读适量的课外书籍 。

怎样学好初中数学 篇8

一、学习态度

对数学持有什么样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就决定着这个学科的学习成绩。例如, 有个学生说:“我可喜欢生物老师了。”那么, 这个学生的生物成绩肯定不错。因为只有学生对这门学科的教师感兴趣之后, 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入到这门学科里面, 而且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很积极和主动, 相应地, 学习成绩也会很好。所以, 要想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就应该让学生对教师感兴趣。那么, 我们教师怎样做才能让学生感兴趣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具有扎实的基本功。

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现在的学生都是90后的学生, 自尊心很强, 如果我们教师对学生充满了尊重, 对学生的生活了解, 对学生给予关怀和帮助, 那么, 学生就会慢慢喜欢上教师, 从而会喜欢上这门学科。在良好、融洽的感情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能提高教学质量, 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其次, 要帮助学生去获得成功。当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之后, 才能促进他们向更成功的地方去努力。所以, 帮助学生去获得成功, 让他们找到学习数学的自信, 才能使学生持之以恒地学习下去。再次, 要给予学生奖励, 使他们为获得夸奖或是为了奖励而有目的地去学习。最后, 要在课堂上进行改革, 变枯燥死板的课堂为启发开放的课堂。一堂活跃的课, 可以使课堂的氛围很活跃, 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学习的人生观

由于现在的初中生大多数都是13、14岁, 还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 所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很有帮助。那么, 怎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呢?

首先, 我们可以通过主题班会, 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 从小就被家人宠爱着, 生活历程一帆风顺, 毫无坎坷, 基本没经历过风雨, 所以责任心不太强, 意志力比较薄弱, 集体感比较差。我们教师应该根据这些特点, 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去教育他们, 引导他们。例如, 举行“感恩”“亲情”“爱国教育”等活动, 让学生参与其中, 使他们真正认识到人生的价值在于学会感恩、学会爱父母、学会爱国等等。通过多种形式的主题班会, 让学生在参与中去感受一个青年人应该有的责任与抱负, 让他们为了自己、为了家庭、为了国家而去奋斗, 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其次, 我们还可以把学生带到社会上, 让他们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比如, 组织“绿色行程”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主人翁意识, 而且可以使学生真实体验社会。

总之, 初中的学习时期, 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 一定要在正确的时间段, 及时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让他们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 并能在一个和谐、奋进的氛围中学习。

三、学习目的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没有航行目标的船, 无论来自哪个方向的风, 对于它来说, 都是逆风。由此可见目的的重要性。怎样才能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呢?

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教师要指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的, 而且还要经常去检查。比如, 对于学习前几名的学生, 我们可以在学习完二元一次方程之后, 让他们去预习预习二元二次方程。对于学习成绩中间的学生, 我们应指导他们掌握好课本的知识, 并且做出相关的练习题。对于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 我们就不能和要求之前两类学生那样要求他们了, 他们只要把今天讲述的内容看懂了就可以了。无论对于哪种学生, 我们都要及时鼓励和表扬, 不能讽刺挖苦差生, 这是教师必须要做到的。

四、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长期积累下来形成的。良好的习惯, 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而不好的学习习惯, 会让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那么, 学生应养成什么样的学习习惯呢?首先, 学生应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教师或是家长的督促只是暂时的, 只有学生主动去学习, 才能真正提高学习成绩。其次, 学生应养成按时完成作业和制定计划的习惯。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鞭策着自己“今日事情今日毕”, 为以后的学习腾出时间。此外, 学生还应养成预习的习惯, 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 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的习惯, 课后及时、认真复习的习惯等等。例如, 在讲授二元二次方程时, 我出了一道三元三次方程的题, 并告诉学生和二元二次方程的解析过程一样。然后, 我问学生有谁愿意到黑板上做一下, 有一名学生很积极主动, 虽然最后做错了, 但经过我的指导他明白了如何正确解答。到中期考试的时候, 我出了一道三元三次方程的附加题, 全班只有这位学生答对了。由此可见,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 能很好地促进能力的发展。

如何学好初中化学 篇9

一、认真观察实验

由于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学习化学当然就离不开实验, 因此如何观察实验对于我们学习化学是非常重要的。

1、应认真阅读实验目的要求, 明确我们要干什么, 从而确定实验观察的重点。

只有明确重点观察的内容, 抓住本质的现象, 才能有效地观察、有效地学习。如在初中化学课中讲解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时候所设置的几个实验, 实验的目的就是通过反应前后物质的比较看是否发生质变, 从而让学生顺利理解和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因此, 观察的重点应放在反应前后物质是否发生质的变化上。再如教材讲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时候, 我们则应该把观察的重点放在物质本身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及发光、变色等实验现象上, 而不应放在生成物的上面。

2、明确观察的要素和程序, 全面、有序地进行观察。

对于实验, 特别是一些过于复杂的实验, 往往存在多个实验观察的要素, 实验过程中必须全面、有序地进行观察, 才能实现实验教学的目的, 从而深入、全面地掌握化学知识。那么, 如何有序地、全面地观察化学实验呢?实验前观察要素为:反应物的物理性质 (如反应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反应条件 (如是否加热、光照、通电等) ;反应装置 (使用哪种实验仪器、该装置有何特点等) ;操作顺序 (如何组装实验装置、添加药品先后顺序如何等) ;其他 (如药品的用量、实验注意事项等) 。实验中观察要素:反应过程中的主要现象 (如是否有颜色变化、是否有气体生成、是否有沉淀析出、是否发光、放热等) 实验后观察要素、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新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等;仪器拆分顺序、仪器整理等。例如第二单元关于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 学生就应认真阅读教材的活动与探究。实验前要仔细观察高锰酸钾的颜色、状态、形状等;实验要用到那些器材、操作顺序怎样、有那些注意事项等。实验中应注意观察高锰酸钾有那些变化, 是否有气体产生, 怎样收集气体等。实验后也应认真观察生成的固体和气体、他们的颜色、气味、状态;先移的导管还是先灭的酒精灯;实验完成还要干什么等。其实在很多实验中, 还需要借助手、鼻等感官。只有这样, 才能全面获得感性的材料。

3、一定要记好笔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做好笔记不但可以加深观察的印象, 而且可以为以后复习提供资料。

二、善于记忆

每门课程都有其专业词汇, 化学也不例外。与数学、物理相比较, 化学称为理科中的文科, 可见记忆对化学的重要性。如果记不住一些基础知识就想学好化学, 那无疑是一句空话。这是因为:第一、化学本身有着独特“语言系统”──化学用语。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 对这些化学用语的熟练掌握是化学入门的首要任务, 而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必须记忆的;第二、一些物质的性质、特点、制取方法、用途等也是必须记忆的, 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它们的规律。也许你会问:“这么多东西怎么记得住啊?”所以记忆也要讲究方法。首先, 对于元素符号、化合价和一些物质俗名及某些特性则要巧记;例如:编成诗歌、顺口溜等。这样既容易记住知识, 又增加了学习乐趣;其次, 对于概念、定律、性质等要认真听老师讲, 仔细观察老师演示实验, 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最后, 要不断地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记忆方式, 善于总结规律, 这样才能花时少, 效果好。

三、选择性练习

无论学习哪一科都要做一定的课内练习和课外练习题, 学习化学也不例外。特别是课外练习, 各科累计较多, 因此很多同学觉得课后作业负担重。其实做题在于精而不在于多, 所以我建议选择性练习。那么如何选择呢?第一, 你完成的每道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比如类似的题目你盲目的做十题倒还不如把其中的一题完全弄懂学透, 这样不但有利于提高解题的准确性, 而且做同类型题时还能举一反三;第二, 做不同类型题目练习。比如讲到氧气时, 可把关于氧气的选择、填空、实验等题各做一些;第三, 不会做的题一定要多问, 多思考, 直到弄懂为止。只有这样通过不断的做习题才能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 才能够牢固的掌握和检验出自己学习中的某些不足, 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四、总结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要学好化学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尤为重要。俗话说:“师傅领进门, 修行在个人”。同一个班的学生成绩之所以不同, 其关键在于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不同。如果有学生问世界上到底有没有最好的学习方法呢?那么我会告诉他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例如:有些学生智力不是很好, 但成绩确很好, 因为勤能补拙;有些学生经常在球场上运动, 成绩也很优秀, 因为他劳逸结合。因此我们平时就要注意总结、善于反思, 总结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一旦被学生掌握, 不但有助于学生学好化学, 而且学生也将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如何学好初中数学 篇10

一、加强数学概念学习

概念是初中数学的灵魂,每一个概念都是实际问题或具体数学对象的抽象和概括。数学中有许多概念,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学习中,要注意归类、比较、分析概念之间的从属关系,区分它们的异同之处,平时学习数学概念要自觉地、有意识地按老师的方法去理解概念。

1. 抓住概念的本质。

每个概念都有确定的含义,即区别于其他概念的特殊性质。

2. 理解概念的条件。

定义是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它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的,所以我们要分析定义中的条件,能否减少或增加条件。

3. 学会顺用逆用定义。

所有的数学定义都是可逆的,概念定义的顺用可以判断某事物是否符合这个概念,逆用可以得出这个概念所具有的性质。只有学会了顺用和逆用定义,才能灵活地运用定义去解决实际问题。

4. 深刻理解数学符号的含义。

数学符号是数学概念一种表达方式。它简单明了,易记易用。

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 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

课前预习而“生疑”,“带疑”听课而“感疑”,通过老师的点拨、讲解而“悟疑”、“解疑”,从而提高听课效率。

2. 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听是主要的,听能使注意力集中,把老师讲的关键部分听懂、听会,听的时候注意思考、分析,但是光听不记或光记不听必然导致课堂效益低下,因此应适当地记笔记,领会课上老师的主要精神与意图,五官能协调活动是最好的。

3. 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目是难免的,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一本错题集,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

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让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脑兴奋,思维敏捷,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实践证明:越到关键时候(考试时),你所表现的解题习惯与平时练习无异。如果平时解题时随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非常重要。

4. 养成归纳总结的习惯,提高概括能力。

每学完一节一章后,要按知识的逻辑关系进行归纳总结,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专题化,这也是再认识的过程,对进一步深化知识,积累资料,灵活应用知识,提高概括能力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提高听课的效率

听课的效率决定着学习的效果,要提高听课效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课前预习能提高听课的针对性。

预习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可进行查漏补缺,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困难;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预习后把自己理解了的东西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思维水平;通过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2. 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别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并积极发言。总之,听讲要做到手到、口到、眼到、耳到、心到。

3.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抽象逻辑思维的训练。

针对后进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不适应数学学习的问题,从初一代数教学开始就加强抽象逻辑能力训练,始终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还学到了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4. 总结方法的指导。

在进行单元小结或学期总结时,初一学生容易依赖老师,习惯让教师带着复习总结。我认为从初一开始就应培养学生学会自己总结。在具体指导时可给出复习总结的提纲。要做到一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内容;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相当于写出总结要点;三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一些各种档次、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的各种题型及解题方法。应该说学会总结是数学学习的最高层次。

学生总结与教师总结应该结合起来,教师总结应达到精炼、提高的目的,使学生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

5. 指导复习、预习。

复习、预习的时间定在每天晚上,在完成当天作业后,将第二天要学的新知识简要地看一看,再回忆一下老师已讲过的内容。睡觉时躺在床上,脑海里像过电影一样将老师上课的过程“看”一遍,如果有什么疑难,爬起来看书,直到搞懂为止。利用每个星期天进行一星期功课的小结复习、预习。这样对学数学有好处,并且掌握得牢固,不易遗忘。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相联系的,任何认识过程都伴随着情感。初中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情感密不可分,他们往往不是从理性上认为某学科重要而去学好它,常常因为不喜欢某科任老师而放弃该科的学习。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和促进学习的重要因素,特别要对后进生热情辅导,真诚帮助,从精神上多鼓励,学法上多指导,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学好初中语文 篇11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方式;愉快学习

在新形势条件下,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怎样做才能既适应时代的要求,又能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好语文呢?结合新教材教学实践工作,我认为要从这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要引导学生重视语文

为什么要学语文?不学语文行不行?这是很多语文学困生的疑惑,也是他们学不好语文的主观原因。笔者在工作中向学生通俗地讲解了关于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是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的科学论断。当然,学生不一定能完全听懂,但他们对语文科重要性的认识,一定是清晰的。

二、要激发学生爱好语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消除学生对语文的惧怕心理,我向学生简要传达了语文新课标精神,并庄重宣告学习语文人人大显身手的时代就要来了,这一招尤其让那些语文学困生深受鼓舞。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开展了课前演讲、朗诵比赛、成语接龙、课本剧表演等等活动;还向学生介绍了一些文学作品,让他们感受到文学殿堂的庄严神圣,进而产生要深入学习语文的强烈愿望。

三、要培养学生自学习惯

要培养学生对语文的自学习惯,具体说来就是要培养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课外阅读和勤于练笔的习惯。每堂课一开始,我都会提几个上节课讲过的或很久以前讲过的问题让学生回答,有时还让两个学生就某篇课文一问一答。以此来培养学生养成课后及时复习、定时复习的习惯。

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上,我是这样指导学生的:第一,向他们讲清了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直接与学生是否重视课外阅读有关的道理。第二,我把新课标上要求中学生每年要读2~3部名著,阅读量达80万字的条款进行了强调。第三,要求他们多读书、多看报、多背古诗词,并学会写读书摘录、做读书笔记。

为了让学生养成勤于练笔的习惯,我对学生周记的一个重要评价标准就是要有真情实感,要从生活中选材。学生为了符合这个标准,就必须写平时观察到的人和事。作文课就让学生从自己的周记中选一篇修改而成。学生明白了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课余练笔是作文的素材宝库的道理,有了勤于练笔的习惯,那种作文时怕写、无事写、无话说问题就可得到解决。

四、要改进课堂教学方法,让研究性学习走进语文课堂

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意味着在课堂上,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让研究性学习走进语文课堂,就是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和在小组的合作中解决问题。我是从从两个方面来做的。

(1)重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要让学生多读多思多说多写。多读就是在课堂上让学生多朗读课文,这是语文课的特点。“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与理解、朗读与写作的关系都很密切。在课堂上只要学生搞不懂的地方,我就让他们反复读,不急着讲。我认为只有这样,学生的感悟才是自己的,印象才深刻。多思就是让学生自己去质疑求解,教师的引导要恰到好处。多了,就会取代学生的思考;少了,学生的学习便是低效率。我认为,教师的引导就应该像那块能激起千层之浪的石头,要把学生智慧的大海中激得波涛汹涌,让学生思维的波圈一环一环地拓展开去。多说就是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积极提出问题、发表看法,并能领会对方的观点和意图。我在课堂上讲到一个问题都鼓励学生讨论,但当我说结束讨论时又要必须立即肃静,做到收放自如。多写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即兴仿写名句、佳段;课后续写、改写课文。我认为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有感而发、快速成文的能力。

(2)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做到精讲巧练。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精神就是要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这就决定教师的讲只能是精讲。要达到精讲,我认为就必须做到两点:一是做到一课一得或两得,不可贪多求全。每篇课文值得探讨的知识点很多,但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就要抓住教学重点,大胆地裁剪取舍。二是要实行巧练,要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不感到繁重枯燥。我有时是用开展生字听写比赛代替生字抄写练习,用排练课本剧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让学生合作编写复习资料、出考试题来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编创作文自选集和共创校园长篇小说来加强作文训练。采用这些巧妙的练习后,就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就把学习任务完成了。

学生重视语文了,有了兴趣,掌握了方法,加之教师引导得当,学生能轻松愉快地学好语文,也就不是难事了。

参考文献:

[1]刘亚莉.论学好初中语文的重要性及影响[J].中学语文,2015,12:130-131.

[2]张丽霞.浅谈如何学好初中语文[J].学周刊,2015,28:88-89.

如何学好初中化学 篇12

首先, 坚持课前预习

叶圣陶先生指出:“不教学生预习, 他们经历不到学习上很有价值的几种心理过程”。课前预习就是通过阅读新课, 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 然后找出难点, 对不理解的地方做出标记, 以便于听课的针对性、有效性, 再就是温习以前相关内容, 作为学习新课的知识铺垫。例如, 对氧气的制法一节来说, 通过对教材的试题的试解后, 就能理出本节的重点内容是: (1) 制取氧气的原理; (2) 制取氧气的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 (3) 催化作用和催化剂的概念 (4) 分解反应概念、特点等。

其次, 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活跃课堂气氛

上课是学习的主阵地, 是决定这节课能否取胜的关键, 听课不仅要用耳, 还要眼、手、脑等多种感官并用, 用“眼”去观察老师讲课的一举一动, 实验操作及现象;用“耳”去听;对于重点、难点、关键点一定要仔细听, 对老师讲到自己通过预习经掌握的内容可稍放松一点, 对老师多次强调的内容, 还要动“手”记下来, 当然要记要点, 提纲式, 不能全记而妨碍听课;还要用“脑”去想, 多问几个为什么, 随老师的思路去分析, 去理解, 只有多种感官并用, 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听课时要注意力集中, 才能真正地积极主动地学习。新课标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所以学生要真正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当老师引入新课的时候, 应注意听老师是怎样提出新问题的。有的课也可以让学生预习后自己提出问题。当老师演示实验时, 可以放手让学生做一些实验探讨观察到那些现象?授课后让学生进行课堂小结, 学生千万不能只记不听不思考。

第三, 及时复习, 巩固所学内容

记忆就是和遗忘作斗争的结果, 根据遗忘曲线, 防止遗忘最好的办法就是“在遗忘之前及时复习, 而不是忘了后再重新记忆课后复习是巩固知识的需要。不能因课堂上基本听懂, 就放弃重温教材或课堂所学内容, 就直接做作业、练习, 这样往往不能得心应手、费时、效果差, 其原因在于对知识的没有真正理解。这就需要再次阅读教材, 能够“学新悟旧”, 做好知识整理和归纳, 学生之间可以开展小组讨论后再做作业为好。同时要常让头脑再现教材的知识主线, 从而发现遗忘的知识点, 并及时翻阅教材相关内容以弥补。当然除老师布置的作业外, 还应多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生活问题及适当的练习题。

第四, 重视化学实验

新课标下的初中化学更加重视实验教学与探讨, 化学实验不但能培养自己的观察、思维、动手等能力, 还能加深对相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也是考试的重点, 所以必须重视化学实验。做实验时要善于多问几个为什么, 思考如何做, 为什么要这样做, 还可以怎样做, 从而达到“知其然, 也知其所以然”的境界。例如:在观察铜、锌分别投入稀硫酸中的现象时, 要想为什么会看到锌放在稀硫酸中会产生气体, 而铜放在稀硫酸中却无气体产生呢?通过思考, 把感性知识升华, 就会获得较深的认识:锌的活动性比氢强, 能将氢从酸中置换出来, 而铜没有氢活泼, 故不能置换酸中的氢。

第五, 建好“错题本”

由于要记的化学知识点比较多, 如果靠死记硬背是难以记牢的, 所以应学会巧记。化学上常用的记忆方法有:比较法 (常用于容易混淆、相互干扰的知识, 使理解加深, 记忆牢固。) 、归纳法、理解记忆法、实验记忆法等。对于平时出现的错题, 应做好修正并记录。记录时应详细分析出错的原因及正确的解题思路, 不要简单写上一个答案了事。

第六, 灵活记忆

初中化学知识点多, 涉及面广, 易学难记, 如元素符号、化合价、化学式、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等。同学们普遍反映化学课“学得会, 记不住”。针对这种状况, 我们可以在学习中改进记忆方法, 加强记忆方面的训练, 提高记忆效果。如在学习“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 我们用“氢气早出晚归, 酒精灯迟到早退”来记忆实验的操作顺序。此外还可用图表记忆、对比记忆、数字记忆、规律记忆、浓缩记忆、联想记忆等方法, 把枯燥的化学知识趣味化, 这样就能记得清, 记得牢。

总之, 只要学习方法正确, 相信同学们都会轻松学好化学的。

摘要:对于初三学生来说, 化学是一门全新的学科。它作为科学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同时使学生从化学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 分析社会现象。因此, 初中化学不仅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 而且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发展、研究化学会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沉管施工下一篇:传统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