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艺术手法

2024-05-10

初中语文艺术手法(通用12篇)

初中语文艺术手法 篇1

关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艺术表现手法

对于古文中的“赋”“比”“兴”的理解

中屯乡平坝学校

余艳飞

在初中语文课本中,出现了陕北民歌体的《回延安》及古诗《诗经》中的《关睢》、《蒹葭》等一些篇目,其间都讲到了“赋”“比兴”等艺术表现手法,其中,在有的资料上,还把“比兴”判定为修辞手法。其实,不论是艺术表现手法还是修辞手法,都说得过去,但我们如果不了解,不掌握其中的涵义,就不可能很好地向学生讲析清楚,明析这一艺术手法的真正含义及其在文章中的作用。

究其实,“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主要表现手法,是中国古代对于诗歌表现方法的归纳,它是根据创作经验总结出来的。最早的记载见于《周礼·春官》:“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后来,《毛诗序》又将“六诗”称之为“六义”:“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对此解释说:“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这便是关于“赋”“比”“兴”的起源。

根据上文所述,即“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那么我们根据现代汉语语义来理解,就不难得出一个结论,要么它就是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要么它就是诗歌的写作方法。当然,从《毛诗序》来看,“赋”、“比”、“兴”都应属于《诗经》的三种主要表现手法。至于在现代文中把“比兴”作为一种修辞来判定,我认为,是因为古文学理论与现代汉语语法理论中的修辞出现重叠交叉现象而造成的。换言之,就是在现代汉语语法中,对某些修辞要义的解释与诗经中的“比”、“兴”的要义呈现一致的现象,从而根据要义解释,把“比”“兴”合并在一起(即我们常说的“比兴”)作为一种修辞来判断分析。这也就是说,在创作诗歌的过程中,“赋”、“比”“兴”是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来运用的。而就创作之后,我们对于诗歌的分析,针对诗歌内容,我们还是应该把这种创作方法叫做艺术表现手法。而根据现代汉语理论中,对于某些修辞的要义解释,我们可以把诗歌中的某些句子判定的“比兴”这一修辞。也就是说,对于整首诗歌在创作过程中,分析作者所使用的表现手法,可以叫作“比”、“兴”,也可以叫作“比兴”。而对于诗歌中的句子而言,则把某些句子判定为“比兴”的修辞。简言之,“比”“兴”作为艺术表现手法是针对整首诗的内容,而作为修辞则对针对诗句。究竟是不是这么一回事,我们还可以根据古代文学理论及现代文学理论对诗歌中“赋”“比”、“兴”要义的诠注来分析。

“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相当于现在的排比修辞方法。赋陈,一作铺陈。铺排,是铺陈、排比的简称。在篇幅较长的诗作中,铺陈与排比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用的。铺排系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在赋体中,尤其是富丽华美的汉赋中,赋法被广泛地采用。汉乐府和汉代某些五言诗也与汉赋互相影响,更将铺陈与排比相结合,相得益彰。

1、景观物象的铺排。即通过多侧面地描绘景观物象,以渲染环境、气氛、情调。如汉代乐府诗《江南》(一题作《江甫弄》):“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

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这可能是一首武帝时所采的《吴楚南歌诗》,是江南水乡渔家儿女与劳动相结合的情歌。诗中以“莲”谐“怜”(怜爱,爱恋),又以“鱼”谐“女”(女郎、渔家姑娘)。后面四个铺排句,仅仅换动了“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词,却富有情韵地反映了男女青年在采莲劳动中互相娘戏追逐的情态。

2、事态现象的铺排。在叙事诗中常以排比的句式铺陈其事。如北朝民歌《木兰诗》中就有好几处着意铺排渲染.这位古代巾帼英雄代父从军的典型事迹。诗中铺写她在出征前“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出征中“朝辞爷娘去,喜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鸡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瞅瞅”;归来时“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阀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装。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通过这些铺排抒叙,有力地突现了花木兰保家卫国、居功不傲的劳动妇女的质朴本色。读之,使人感到畅酣达意、痛快淋漓。

3、人物形象、性格行为的铺排。叙事诗中还有对人物一服饰装扮、年龄、言谈举止、个性气质的铺排抒叙,有助于多角度地塑造完整的人物形象。写人物的服饰装扮,借此以显示人物的身分和外表。如汉代《陌上桑》中描写秦罗敷的装束:“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意在突现罗敷的端庄和美貌。

“比”即“喻”,是其中最基本的手法,用得最为普遍。一般说,用来作比的喻体事物总比被比的本体事物更加生动具体、鲜明浅近而为人们所知,便于人们联想和想象。形象生动,鲜明地突出事物(事情)的特征。“比”相当于现在的比喻修辞方法。如李白的《宣州谢肌楼钱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以抽刀断水喻举杯销愁,真是贴切精当,妙语惊人。如李煜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乌夜啼〉)即以两种状态与动作,博喻愁绪纷乱、难以排遣

“兴”,就是以情寓于象中,此象乃是意象也,故“兴”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从特征上讲,有直接起兴、兴中含比两种情况;从使用上讲,有篇头起兴和兴起兴结两种形式。激发读者的联想,增强了意蕴,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黯然的艺术效果。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相当于现在的象征修辞方法。如《关睢》中“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用关睢鸟对爱情的专注来起兴,传说中的关睢、鸿雁、鸳鸯三种鸟类情有独钟,是专一爱情的代表。

总体来说,不论“赋”“比”“兴”是作为艺术表现手法或是作为修辞,我们只要弄清楚其来龙去脉,加以运用即可。我个人认为,作为艺术表现手法,还是就从针对诗歌表现形式入手,作为修辞,就应从针对句子入手。只要概念明晰,运用恰当,就不难讲清楚。

参考书目: 初中语文

《诗经》朱熹注

《古诗歌笺释三种》朱自清著 《风诗论钞》闻一多著

初中语文艺术手法 篇2

教学实践札记

在语文教学中古诗鉴赏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正确理解诗歌意境和主题的重要途径, 是对诗歌艺术手法的掌握。诗歌的艺术手法大致可分为三种: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对于这些, 老师首先应明确。下面就《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部分古诗 (7~9年级) , 简单地谈谈常用的艺术手法。

一、运用修辞

这些艺术手法在古诗中比比皆是。如“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中以“梨花”喻“雪”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中以“落红”、“沉舟”、“病树”等自喻 (《己亥杂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中以“浮云”比喻“保守势力”, 以“最高层”比喻“国家决策者” (《登飞来峰》) 。《使至塞上》中“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既是实写塞上秋景, 也是以蓬、雁自比。《过零丁洋》颔联用“风飘絮”来比喻国家无可挽回的败局, 用“雨打萍”来比喻自己坎坷艰难的政治命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运用拟人的手法, 使“明月”和“风”有了人性。它们能将思念的“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望岳》中“造化钟神秀”, 用拟人的手法, 将大自然人性化, 既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又表现了作者对泰山的喜爱。《雁门太守行》中“黑云压城城欲摧”, 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 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以“甲光向日金鳞开”隐喻守军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景。

二、引用典故

用典, 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这种手法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 也给我们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有时候, 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其中典故的含义, 就会直接影响对整个作品的鉴赏。所以古诗阅读必须对作品中的“典故”有个正确的理解。透过原来典故中的本意进行再理解, 理解出用典后作者想要表达出的新含义。如《雁门太守行》中“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引用“燕昭王设黄金台招贤”的典故, 既与战争地名吻合, 也是对天子和将士的称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了两个典故。“闻笛赋”表现对许多已经去世的旧友的怀念:“烂柯人”说明自己贬谪的时间太久, 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 不再是旧时光景了。《渔家傲》中“燕然未勒归无计”引用了“窦宪北击匈奴, 登燕然山刻石记功。”的典故。其它如李白的《行路难》、李商隐的《无题》、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都引用了典故。

三、以小衬大

《次北固山下》颔联“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清朝王夫之说其妙处在于“以小景传大景之神”。你看, 春潮涨平之后, 江面十分开阔, 这是眼中的大景;一片白帆顺风而来, 这是眼中的小景。通过小景与大景的互相映衬, 诗人描写了一幅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画面。

四、以小见大

《赤壁》是一首咏史诗, 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 可谓大内容、大主题, 但这大内容、大主题却是通过“小物”“小事”来显示的。诗的开头由一个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赤壁之战的风云人物, 后两句以“二乔”的命运来代表东吴的命运, 真可谓是“以小见大”最佳诠释。

五、曲笔委婉

《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表面上是指责歌女, 实则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座中的欣赏者———那些达官贵人。作者可谓“醉翁之意不在酒”, 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情感。

六、虚实相生

在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中, 虚, 是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实, 是指图画中笔画细致丰富的地方。诗画同源也同理。诗歌的“虚”, 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如《观沧海》“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诗人描写的大海, 既是眼前实景, 又融进了自己的想像和夸张, 展现出一派吞吐日月宇宙的宏伟气象。这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言为心声, 这样壮丽的诗境来自诗人宏伟的政治抱负, 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以及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

七、借景抒情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所有写景诗共有的特点。如《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当时范仲淹被派陕西, 镇守边陲, 防御西夏。这首词是他切身的体会。时间是秋天, 地点是塞下, 具体的地方是孤城, 人物是将军和征夫。他们离家万里, 在塞外看到雁南飞, 听到悲哀的胡笳羌笛声, 自然想家。但功未成, 不能回去。饮浊酒, 愁不能寐。词中所写的悲凉凄怆的景象, 特别符合当时守边将士的心境。情景交融, 使读者深切体会到这些在戍守边疆人的情怀。

音乐:语文教学的艺术手法 篇3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艺术手法 音乐

语文教学要取得突破性进展,教师必须应用适合成功教育的手段,使思想、艺术性俱佳的文章表达的内涵更富有立体感;使传统的语文课堂更具有新鲜的活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欣赏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一、配乐朗读课文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至关重要。有感情的配乐朗读,能使一首优美的诗歌,一篇抒情的散文,一个动人的故事更富有魅力。阅读通过视觉感受作品的语言艺术,配乐朗读充分调动学生听觉的审美功能,使作品的句子、高雅平实、含蓄明快,让学生双倍受到感染,使作品的色彩美、意境美、情感美,在音乐美的伴奏下,得到淋漓酣畅的表现。

语文借助音乐手法,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情感,调动学生热情,帮助理解作者与作品的思想感情和进行抒情文体的写作。

1.配乐朗读可创设教学中的意境美

“文学是借语言来作雕形描写的艺术。”(高尔基)语言本身虽然是抽象的扁平的,但创作成文学作品都是具体可感的、立体的。只要充分调动生活经验和阅历,就能在意象中“看到”“听到”作者所描写的事物,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正确、优美的朗读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配乐朗读更能起到渲染气氛、引起共鸣的作用。在读和听的过程中,为学生先创造优美和谐的环境,使学生感知语言,陶冶情操,达到揣摩作品的艺术境界。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朗读时,配上《春江花月夜》乐曲,渲染出夕阳映江、微风漪涟;江清月白、夜色朦胧的景象……教师指导学生边读边联想:亭亭玉立翩翩起舞的视觉形象,从中体味出水中荷叶轻盈舒展的秀姿。再指导学生以轻幽柔和的声音朗读,让读者和听者都领略到那飘忽不定、隐约轻微、时断时续的荷香,使学生流连于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中。

2.配乐朗读可激发教学中的情感美

优美的乐曲和文章的有机结合,能够烘托出更高的艺术气氛,给学生新的兴奋和刺激,让学生得到更完美的形象,脑海里浮现出更丰富更生动的画面,使文章的意境得到升华。

如分析《最后一课》的结尾部分时,要使那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感动读者的心灵,教师指导学生用沉缓的声音表现小弗朗士经历这难忘的一课后似乎一下子成熟起来,“祈祷的钟声”、“收操的号声”、“韩麦尔先生站起来”……都是一种无情的宣告——这难忘的一课不能不到此结束了。用哽咽似乎失声泪音读“法兰西万岁”,表达韩麦尔先生对失去国土的悲痛,对侵略者的憎恨和对收复国士炽热的信念。然后借助多媒体放出韩麦尔站起来书写:“法兰西万岁”后呆靠着墙壁,做散学手势的形象。这样学生边读边进入情感体验的佳境,仿佛看见小弗朗士怀着深深的敬意,望着被痛苦折磨的老师,和老师共同咀嚼着这苦涩的滋味。激发学生深切地理解法国人民当时的思想感情。

3.配乐朗读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如果说一篇课文是第一文本的话,那么通过读者的阅读参与自己的感情体验再造的作品是第二文本。第二文本才会产生接受美学的审美理想。教师在朗读教学中将教材本身具有的审美价值充分显现出来,让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创造美的,然后诱发学生,进入创造美的活动,激发学生朗读好课文的欲望。

如朱自清的散文《春》,蕴含一种顽强的生命力,讲析时放贝多芬的《春天奏鸣曲》让学生感受作品所描写的恬淡明丽的春景:“春草”鲜美,“春花”明艳,“春风”和煦,“春雨”迷蒙,“春天的人们”充满活力,无处不美。学生于朗读中如能融进关于“春”的体验,以自己的感觉和知觉将作品中的空白填补起来,从心灵深处产生美的感受、联想,在朗读中就能把课文描述的“春之美”和自己从音乐中感知的“春之美”融为一体。教师析春,学生赏春师生沉浸在春意盎然的气氛中。

通过多次配乐朗读教学,可以体会它的价值所在。首先,配乐朗读产生的艺术情境,容易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文章中深刻地感受。其次,配乐朗读可达到以读代讲的效果。

二、听音乐写作文

学生写作文往往有一难一弊,难是不会观察生活或不能有意识地积累生活,写起作文无从下笔。弊是由于没有情境,只好胡乱编造拼凑几百字交差。这样尽管文章写得不少,作文水平却不见提高。

音乐像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它能调整情绪,促使人大脑的细胞兴奋、动情,乐章、音符好像魔术师手中的金属棒,把人大脑里贮存的记忆和材料抖出来,与写作情感链接,供写作者选择、发挥、构思,再加上教师的启发学生可以写出流畅感人的文章。

如让学生听钢琴曲《愉快的假日》写作。学生想象力奇特,文章出乎意料。开始播放活泼欢快、旋律优美、节奏性强的音乐,反复听后,一个学生这样描写:暑假的早晨我和几位同学骑车去郊游,晴空万里,柔风送爽。车轮飞转,微风轻拂,我们穿过了高耸的楼群;车轮飞转,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和拥挤的人流;车轮飞转暂离开妈妈的唠叨和老师的批评;车轮飞转,车转飞转,为我们插上了翱翔的翅膀……这种表达是凭想象任意发挥的,是根据生活的真实感受编织的。音乐有助于培养想象力,激起完成作文的强烈愿望。

初中语文修辞手法知识点:对偶 篇4

1、从内容上进行划分:

正对偶:上下联表达的意思是同类的.或相近的,是互为补充的。例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反对偶:上下联表达的意思是相反或相对的,多指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例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串对偶:即“相串成对”,它的起句与对句是从事物的发展过程说的。例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从结构上进行划分:

成分对偶。如:“峰回路转”、“晓风残月”。

句子对偶。例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修辞手法对偶的作用

初中语文艺术手法 篇5

来源:《海峡科学》第09期

文学作品是有感而发,表现形式由作者自身的经历、个性、爱好、文采、特长所决定,所以表现手法也因人而异,多种各样,这样,就使文学园地异彩纷呈,奇葩怒放,增添了文学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纵观初中语文教材的文学作品,有几种特殊表现手法用得巧妙,恰到好处,对培养学生的素养,大有裨益。

1 象征与影射

象征是把内在本质相似的两者巧妙地联系起来,表面上言此,实际上意彼,这种手法多数是作者不便直接写某一事物,或直接写某一事物会过于苍白、直露的情况下,采用以一物衬托另一物的效果。影射即俗话所讲的含沙射影、指桑骂槐,通过一物参照与桥梁作用,把歌颂或讽刺的对象包裹起来,投石问路,摆渡过河,比较典型的象征有第四册课文《白杨礼赞》,借白杨树象征无产阶级革命先锋战士。又如:第五册课文《藤野先生》中作者写到日本学生在黑板上所写的广告的最后一句“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漏”字下边加圈,即影射藤野先生把考题泄漏给鲁迅先生,才使鲁迅先生考试及格,真是用心良苦。第五册古诗中,有“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句,即用诗中“后主”影射唐代宗李豫,李豫当政时许多地方极像后主刘禅,对“万方多难”负有责任。《梁父吟》是诸葛亮未遇刘备,躬耕陇田时吟唱的,影射自己怀才不遇。

2 烘托与渲染

烘托是指在众多人物中突出某个人,“绿叶衬红花”,“众星拱月”,就像比赛获胜后,大家把冠军举过头顶,甚至抛向空中。渲染是指为了强调某种事件的重要性和严重性,想方设法从外围蓄足声势,达到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的表现力。如第四册课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鲁达痛打镇关西场面时,作者写道,“店小二把手帕包了头,正来郑屠家报说金老的事,却见鲁提辖坐在肉案门边,不敢拢来,只得远远立住,在屋檐下望”,接着写道,“店小二那里敢过来,连那正要买肉的主顾也不敢拢来”,写“郑屠从肉案上抓了一把剔骨尖刀,托地跳将下来”,“众邻居并十来个火家那个敢向前来劝,两边过路的人都立住了脚,那店小二惊得呆了”,“两边看的人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街坊邻居火家,谁敢向前来拢他”。这样的烘托和渲染足以向读者显示出场面的火爆,先声夺人,鲁达的疾恶如仇且武艺高强自然就不用说了。第六册课文《竞选州长》,对手给候选人马克?吐温先生戴上“伪证罪”、“蒙大拿的小偷”、“盗尸犯”、“酒疯子”、“肮脏的舞弊分子”和“可恶的讹诈者”以及“私生活放荡”等罪,一个接一个,一个愕然接一个愕然,为达到击败对方的目的`,不择手段,这样的层层渲染,推波助浪,无中生有,欲置之死地而后快,使读者充分了解到资本主义社会竞选的虚伪性和残酷性。

3 含蓄与悬念

含蓄相对于直言来说,是一种委婉曲折的表达方式,包含有言下之意的潜台词,耐人寻味。悬念是在故事情节高潮时嘎然止步,揪紧读者的心,使读者不知下文茶饭不香。第五册课文《陈毅市长》就很成功地运用了这种手法。如陈毅(打量房间)“齐先生就住在这里?”意即房间这么简陋,这么破旧,与海内外知名的化学家身份太不相宜。齐仰之“我这个知识分子身上还有不少酸性”意即我太清高,太固执了,以至看不起人;陈毅“我是说齐先生对我们共产党人的化学全然不知”意即齐先生对共产党变革社会,改造社会,使社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不知道,不了解;陈毅“我是个剂,是个催化剂”意即希望齐先生能够尽快融入到社会变革的潮流中去,为新中国人民谋福利。第四册课文《老杨同志》结束时,老杨同志见他(广聚)不走开大家不敢说话,已猜着大家是被他压迫怕了,想赶他走开,便问他道:“你还等谁?”意思就是说你在这里碍手碍脚,快滚开。悬念的例子如课文《陈毅市长》,陈毅“可是对有一门化学齐先生也许一窍不通,三分钟已到,改日再来奉告”,结尾时陈毅“不,我马上要赶到发电站去,连三秒钟也不能耽搁”。

4 欲扬故抑

这种表现手法有点象侦破小说中欲擒故纵,“擒”和“扬”是目的,“纵”和“抑”是手段,是为了更好地达到“擒”和“扬”,文章曲折跌宕,富有起伏,给读者一种恍然大悟的感受。如课文《白杨礼赞》,先写黄土高原广阔无限,景色单调,令人“恹恹欲睡”,这是“抑”,接着写突然出现傲然耸立的白杨树,令读者耳目一新,感到惊奇,这是“扬”。如写白杨树外貌,先写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这是“抑”,接着突出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不屈、挺拔,这是“扬”。这样“扬”的效果比没有“抑”的陪衬要好得多,也使文章有张有弛,变化有致。

5 铺垫与伏笔

铺垫即在情节的开端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做准备,下文需要什么,上文就要有所安排,以免事出突然,影响可信度,就像一个人要睡觉了,就得事先把床铺收拾好。伏笔讲究细节,就好像拍电影的道具师一样,凡是下文所涉及到的相关“零件”,上文都要有所“埋伏”,以免挑剔的读者说你无中生有,来路不明。第五册课文《白毛女》场景转移到地主黄世仁家时,舞台说明中有一句“烛光照着帐本、算盘、砚台、水烟袋等”,这就为下文狗腿子穆仁智打算盘算计杨白劳的高利债作准备。黄世仁出场时有这样的台词:“女人嘛,那还不是墙上的泥坯,剥了一层又一层,我要是想要谁,比如今天晚上这个吧,那还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吗?”这就为下文逼杨白劳卖女抵债拉开序幕。

6 融情于景

艺术手法有哪些 篇6

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包括对比、联想(想象)、托物言志 、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写景抒情、叙事抒情、借物喻人、直抒胸臆 、欲扬先抑、顺叙(倒叙 、插叙 ) 。

2.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如文学创作中各种叙述、描写以及讽刺、夸张、象征、比喻 、对比、借代、拟人、排比、对偶、层递等方式。表达方式应当为在用语言、艺术、音乐、行动把思想感情表示出来时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

3.修辞手法

初中语文愉快教育的艺术 篇7

一、愉快教育的前提

1. 尊重每一个学生

要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有用的人才, 就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 尊重他们的喜好, 尊重他们的个性。我想要真正做到尊重每一个学生就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不要把不良的情绪带到课堂中, 教师是人, 在生活中难免也会发火。但是在上课之前, 正确地说, 在进入教室之前要先把不良的情绪消灭在教室之外, 以免影响学生。

第二, 在课堂上, 难免会有学生冲撞教师, 这时, 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不要让自己做出出格的事情。

第三, 学生有时没有按时完成作业或者没办法达到教师的要求, 教师要进行反思, 布置的作业是否太多, 难度是否太大, 学生是否有别的客观方面的原因没办法完成, 等等。

2. 要有渊博的知识

要给学生一滴水, 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这就对教师的知识储备提出一个很高的要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更应该有非常渊博的知识。语文这一学科涉及的内容比较广, 相关的时代背景、人物事迹有很值得研究的地方, 学生对这些方面也很感兴趣, 加上学生的求知欲望也是非常强烈的,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博览群书, 历史类的、文学类的、时事类的, 不一而足。学生很喜欢知识渊博的老师, 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多读些书呢?

3. 要有出众的口才

能言善辩的人往往能把一个枯燥无味的道理说得生动感人, 把课文知识讲得妙趣横生, 把一个故事讲得让人回味无穷。语文教师经常教学生写作文要懂得采用夸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其实在平时的生活当中自己也可以尝试一下, 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来进行训练, 相信一定会有进步的。拥有一个出众的口才无疑是让学生听课时非常愉快的事。

二、语文愉快教育的艺术

1. 创设良好氛围, 让学生笑出声

因受到考试、升学等因素的影响,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 学习是一件很累的事,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就显得很重要。有专家做过专门的测试, 学生心情高兴时, 他的理解能力、记忆力是平时的好几倍。我们语文教师就应该多想想办法创设氛围, 让学生笑出声来。

可以借题发挥。初中生是活泼好动的年龄, 上课偶尔说说话, 做一做小动作也是很正常的, 更何况是听了好几课之后, 难免会烦。这时, 如果大声去批评学生, 会让他觉得很没面子的。不妨和学生讲一个故事, 说一个笑话。我喜欢结合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编一个故事, 创设氛围, 让学生笑一笑, 轻松一下, 调节一下课堂气氛。这样做, 不认真听课的学生也较容易接受。

可以顺水推舟。学生在回答问题时, 有时答错了, 我们可以顺着学生的思维发挥一下, 把学生的错误想法可能会出现哪些可笑的现象都设想出来。可以想像:会出现一些荒谬的问题。学生立刻就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想法, 别的同学也会受到启发而开心地笑出声来。

不过要记住, 以上这两种方法要点到为止, 不要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 否则, 那就事与愿违了。

2. 给予表现的机会, 让学生有成就感

创造机会, 让学生有表现的机会。初中阶段的学生表现欲望很强烈, 他们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教师应该多创造机会让他们表现自己, 朗诵能力强的, 多给他们朗读的机会, 演讲能力强的同学多给他们演讲的机会, 书法好的同学可以让他们表演书法的机会。学生在擅长的领域里再现自己的才能, 可以大大地增加他们的信心, 激发他们的潜能, 促进他们的特长发展。学生有成就感, 心情也就高兴, 上课积极性高了, 教学效果就好。

另外, 在一个班级中, 学生的水平难免参差不齐。不要老是照顾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 更要注意培养水平差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 或者做小游戏时, 可以根据难度的大小, 给予基础差的同学表现的机会, 让他们也有成功的机会, 有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 有得到老师和同学肯定的机会, 他们有了成就感, 学习也就不都是苦的, 也会有乐。

3. 充分利用教材, 让学生学有所获

教师不能停留在教教材, 应该懂得充分利用教材, 把教材当作给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工具。如果把教材内容照抄照搬给学生, 那这样的教师不能算是教师, 只能算是搬运工。真正的教师要懂得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引导学生去探索课本的知识, 去思考教材所蕴含的真理, 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其实, 教材上的知识要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知识是非常需要教师的创造性劳动。这就需要教师认认真真地备好每一堂课, 真正吃透教材, 上课不大用书, 但是胸中有书。上课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重要的知识重点探讨, 次要的知识可引导学生自行探究。争取每一堂都有不同的收获, 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求知欲望得到满足, 学生的也会对语文这科感兴趣的。

4. 巧设问题, 调动学生进行思考

愉快教育艺术之一, 就是调动学生进行思考, 要进行思考, 就要提问题。这就对教师的创设问题能力提出重要要求。巧设问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难度不同的问题。对于能力较好的同学可以提一些难度大的问题, 而相对于那些水平差的同学, 就得适当降低要求。但是所提的问题要求能让学生经过认真的思考能回答出来的为好, 也就是说就像是学生摘桃子一样, 跳一跳够得着。

学生如果能回答出一定难度的问题, 我们可以根据情况, 适当加点难度, 引导学生去进一步思考, 启发他们的思维能力。经过一番番用心的思考, 学生还是能回答出较大难度的问题, 相信他们是会喜欢上语文的。

5. 分组竞赛,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

未来的社会是竞争的社会, 懂得和别人合作, 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胜利是很重要的。语文课上, 语文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精神, 可以把学生分为几组, 各组的好、中、差要均衡。可以提问题让学生进行集体思考、交流探讨、合作抢答, 以计分的方式看看哪组取得的分数最高, 培养他们的团结合作精神。也可以在复习课上以这种方式测试一下各组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在合作中, 思维的碰撞、交流, 会产生快乐的火花, 在分组比赛中如果能取得胜利, 那将更能调动学生的情绪, 让他们感到更加愉快。

初中语文留白艺术探索 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留白  想象创造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2-0048-01

留白是一种重要的艺术表达手法,绘画讲究水墨留白,以虚衬实,无画处皆成妙境,如此才能令人遐想万千,余味无穷。书法讲究留白艺术,虚实相生,密不透风疏可走马,如此才能气韵生动,富有灵动感和空灵美。音乐讲究留白艺术,休止或停顿,有张有弛,无声胜有声。同样,在文学作品中,大凡优秀之作,无不讲究留白艺术,“笔中藏锋”,如此才能让读者在空白中凭借想象进行再创造,用心感受作品意境的深邃隽永。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语文的独特魅力,享受美的诗篇,教师要重视“留白”艺术,讲究留白技巧,巧用留白策略,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巧借插图想“留白”,再造想象,探得风雅无穷意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扩展读者的想象。”在现行语文教材中,课文插图是重要的课程教学资源,是帮助学生深化知识理解,激活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借助形象直观、富有启发和趣味性的插图,巧妙运用留白策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对比图文,认真揣摩思索,进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以补充文本留白,更好地把握文本深层意蕴,从而发展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以古诗文教学为例,要想让学生更深刻地、有创造地感受古诗文的诗情画意,领略其深远而韵味无穷的意境美,则需要结合画面,挖掘空白点,鼓励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大胆联想,进入诗境,领悟留白所蕴含的空灵与韵味。比如,欧阳修《醉翁亭记》一文,构思巧妙,想象奇特,山光、水色、人情、醉态并于一画,别具匠心,意境优美,富有诗情画意,给读者以独特的审美感受。在学习时,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先引导学生欣赏插图:近处是一张石桌,“醉翁”手持折扇,边自酌自饮,边欣赏美景。远处山石层峦,林壑尤美,迤逦连绵,醉翁亭中人影散乱,瀑布飞泉从山谷中倾泻而出,水声潺潺,浪花拍击岩石……然后要求学生找出与图中对应的文字,说一说自己的理解,通过图文对照,想象再造,体味“纵情林木,醉意山水之意”,领会作者文中蕴含着的“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感受文本情景交融的艺术魅力。

二、挖掘标点补“留白”,联想思索,此时无声胜有声

标点符号作为书面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学作品不可或缺的重要细胞,其多样性和丰富性特点为文章增添了内涵,使表情达意更为生动,更具韵味。尤其在有些课文中,作者在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时,会巧妙地运用省略号留下艺术空白,语断意留,语意含蓄,给读者无限的情感想象和思考空间。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标点符合,深入挖掘标点符号的留白艺术,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联想,积极思索,进行艺术再创作,有效填补留白,将静止的标点符号变为朵朵思维火花,从而发掘文本更深远的意义,让学生更深刻地领悟文本内涵,把握文本文本思想主旨。例如,鲁迅《故乡》一文中当“我”听母亲说分别二十多年的少年好友闰土要来时,我说了这样一句话:“这好极!他,——怎

样?……”短短七字的一句话,运用了五种标点,表现出了极为复杂的思想感情,颇具艺术张力,让人无限遐想。此时,笔者是这样设置留白的:“我”当时心理是怎么想的,请在各标点处加一句话,以反映“我”当时的心情,,从而引导学生对每个标点符号进行分析探究,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深刻理解人物形象。这样,通过标点符合填补空白,既激活了学生思维,发展了学生想象力,又深化了学生知识理解,对文本思想内涵的把握。

三、抓住结尾悟“空白”,拓展延伸,余音绕梁味无穷

在文学作品中,有些结尾戛然而止,发人深思,使读者从未之不尽的余意中受到感染和启迪;或设置悬念,留有余地,意趣无穷,给读者广阔的想象回味和思考探索空间,此时我们可以抓住文本结尾空白点,拓展延伸情节,启发学生想象思考,填补空白内容,充分发挥潜能。另外,对于一堂课堂教学而言,课堂结尾并非意味着教学的终结,而是启发学生思维,提升学生能力的新起点。课已结束,而学生的思维活动仍持续活跃,一曲弹罢,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这是课堂教学的最佳境界。于结尾处讲究留白艺术,巧妙布白,往往可以深化巩固所学知识,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渴求心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结尾环节,教师要注意巧妙设置留白,引导学生去回味、去想象、去探究,去体验,去感悟,将课堂“留白”、学生思维延伸到课堂之外,从而拓宽学生思考空间,深化学生认知识,达到 “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比如,鲁迅先生《孔乙己》一文结尾处写道:“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此处“大约”与“的确”相互矛盾,孔乙己最终的结局到底如何?让人无限感慨,此时笔者要求学生抓住这一空白处,联系文中孔乙己社会地位、性格特征进行思考,续写结局,或发挥想象,进行故事创编。

《蜀道难》艺术手法分析 篇9

李白的诗向来以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而引人入胜、给人回味。《蜀道难》更是将李白式的想象与夸张发挥到极致。

之所以冠以“李白式的想象与夸张”,是因为在李白的诗里,想象与夸张的运用很独特,同时两者又往往是融为一体的,即诗中的想象与夸张同时出现,彼此交融,共同营造美妙奇幻的艺术境界。品味《蜀道难》中想象手法的运用,可将之分为两类。

一类是神话式想象,即在诗中穿插神话传说,引人想象。

诗的.开篇在写蜀地闭塞时,用了“蚕从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两句。蚕从、鱼凫都是远古蜀王的名字,具体事迹难以考实,但在这里,我们却能随着诗人的引导展开想象,似乎看到这些蜀地先王们开国的艰辛,也似乎看到了蜀地百姓生活之艰难。

五丁开山的故事只是一个美丽而悲壮的传说,诗中加以引用,不仅是在说蜀道由来,更能让读者想见蜀道开辟过程的艰险——很多人为开辟蜀道而失去生命,为全诗增添一种朦胧之感。

引用六龙的神话是说,即使这样高行空中的神龙之车也要绕过高标之山,可见蜀道之高,上通青天了。诗中运用这一神话,激起读者的想象,仿佛见到那高入云端的蜀道,为之咨嗟!

另一类是写实式想象。李白的诗中更多的是主观的写实式想象。这种想象是从诗人主观角度出发,使用一些常见事物来加以发挥,也更易引起读者的主观体验、更易为读者所接受。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句在全诗中共出现三次,可谓一唱三叹,同时又给读者造成切实的想象:要翻越蜀道,比登天还难啊。

蜀道究竟有多么险?诗人的回答是,“西当太白有鸟道”,只有鸟能飞过去。读者不禁要想:这样险的道路,人该怎样才能穿越啊。紧接着诗人用“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不断冲击读者神经,把读者带入到无边的想象之中:波涛翻滚,黄鹤高飞,猿猱哀绝。

诗人展开想象描绘“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等一幕幕景象,从侧面渲染了蜀道之高险难以穿越,激起人们悲情愁绪。“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急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又分别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来写想象中见闻,让人感到蜀道之高险不可攀越。

其实,全诗都可以说是在想象中完成的,因为诗人所写之蜀道并非眼前之蜀道,而是胸中之蜀道,想象中之蜀道。蜀道之高,蜀道之险,也全乎出于诗人之想象,并把想象之景外化为实在之景。

诗中的夸张手法,也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数字式夸张。数字上夸张,是李白诗常用的手法,它为李白的诗营造了磅礴的气势、宏大的意境。

诗的开篇便有“尔来四万八千岁”一句,这里所列“四万八千岁”当然并非确指,而是夸张,并从时间的长度上来限定后一句“不与秦塞通人烟”,一下子就把蜀地的闭塞展现出来。

“百步九折萦岩峦”中的“百”和“九”夸张地说明蜀道的弯弯曲曲,难以行走。为何如此弯曲?因为蜀道太高。“连峰青天不盈尺”又使用缩小夸张的方式,给人视觉上的印象——山峰离天都不到一尺远了!“砯崖转石万壑雷”,一个“万”字形象而生动地刻画了蜀道两旁山崖中奔流飞腾,强力冲击山崖的景象,从听觉上给人以强烈的震憾。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和“万”形成巨大反差,对比中凸显剑阁的雄险,为“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作出铺垫。

另一类是形象式夸张。所谓形象式夸张,就是使用一些人们常见的事物(而非数字)从感觉上夸大(或夸小)对象,从而达到一种奇妙的艺术效果。《蜀道难》中大量使用了这种方法。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句在诗中反复出现三次,意在说蜀道的难以穿越,比上青天还难,夸张得形象可感。“西当太白有鸟道”“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等句,用“鸟道”来说蜀道之窄小,用“黄鹤”“猿猱”来说蜀道的难以穿越,夸张处不着痕迹,咏读时又真切可感。

“扪参历井仰胁息”和“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有同工之妙。蜀道再高,也不可能“扪参历井”。“仰胁息”这一细节描写,则形象地夸大了蜀道之险:在穿越时,连大气都不敢出。

李白的夸张总是信手拈来,如“飞流直下三千尺” “桃花潭水深千尺”“白发三千丈”“天台一万八千丈”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等,无不脍炙人口。李白的夸张,使用的数字往往都很大,但却并不失真,这为李白的诗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牵牛花》 艺术手法分析 篇10

《牵牛花》是著名作家叶圣陶的作品,作者先写种花,后写赏花。是种是赏,都透露出人格。文章写得细致、实在、朴素,这恰恰也就是人的精神和品质。栽种“三四年”,瓦盆“十来个”,肥料“一包”,麻线“十条”,条距“七八寸”,高矮“三尺光景”:文字叙述的精细,表现出小品文的作者为人处事的精细。全文任何一句都是实实在在的,是“可操作的”,就像一个养花多年的老农,也想朋友们的酒后闲话。没有修饰,不含浮夸,朴实自然,平和亲切。这是文章的风格,也是作者的人格。人品和文品高度统一,增加了作品的真实性,缩短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也就自然地加强了作品的效果。

而随着叶长花开,作者的语言在平实中又显得精细传神。“今年的叶格外绿,绿得鲜明;又格外厚,仿佛丝绒剪成的。”寥寥数语,一个贴切简洁的比喻,写出了生长之叶的质地和生机。“嫩绿的头看似静止的,并不动弹;实际却无时不回旋向上……缀一两张长满细白绒毛的小叶子,叶柄处是仅能辨认形状的小花蕾,而末梢又有了绿豆般大一粒嫩头。”作者生动形象、细致入微地描述如婴儿般柔嫩的初生花蕾,让我们好像也能感觉到作者惊喜而又深情的注视。这一处写得如此逼真、传神,是因为作者不是为写景而写景,而是把对“手植之花”的喜爱、呵护之情渗透在里面了,因而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这篇文字的神韵更表现在赏花一段。那 “早上才起,工毕回来”,在花前“小立静观”的人的神态和思绪,如一卷淡淡的水墨画,是一种静态的美。体能安,心能静,不浮躁,无奢侈,是祥和之兆,是平实的征象。在花前“小立静观”,那牵牛花所呈现出来的嫩绿的叶、新生的条、含苞待放的花、生机勃勃的力,尤其是作者所强调的“生之力”,才是本文神韵之精髓。作者说,对此他可以“浑忘意想”,完全溶入景中,进入忘我境界;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很难达到的一种境界。作者的文章写到这里,气韵升华了,已经于平实的叙述之中,由物升到心灵;读者读到这里,灵魂会净化,暂时忘却世俗的烦嚣,去体味自然赐与的清新与流畅、生机与活力,从而激发起一种感情,生发出一种力量。

初中语文课程合理导入艺术 篇11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语文  导入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73-01

在新课改的一路发展的过程中,很多老师都尝试过在初中语文的教程中导入艺术,但是都未能获得很好的效果。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就要求在老师教学的过程中添加艺术。俗话说“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提高整个课堂的效率,让学生在亢奋中接受艺术的洗礼,实现精神上的升华。尽管目前初中语文课程导入艺术的方式有很多,但是都不够成熟,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掌握科学的导入方式,成功的将艺术导入语文课堂。科学的导入方式是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关键,本文就是从教材内容,教学的需要和学生接受的特点等方面做出分析,给出一些比较具有参考性的意见。

一、感情基调的营造,丰富教学的艺术性

在语文的教学中,只有将艺术导入语文课堂中才能表达课程深层次的情感。导入的艺术决定着整个语文课堂的教学氛围,导入的艺术是奠定语文课程教学的基调。所以如何将艺术导入语文课堂,是老师值得考虑的问题,成功的导入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人教版教材中我们不难发现,整个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是非常科学的,另外内容的情感也是十分饱满。这就要求我们设计一些比较简单的情感、情节安排在教学的过程中,这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海燕》一课中,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海燕迎暴风雨在大海上飞翔的视频,给学生展示一些海燕的图片,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海燕的勇敢,同时也会被海燕所感染,对课文产生兴趣,带着问题去学习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很容易的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初中的语文课堂重在营造感情基调,为课堂注入活力,所以老师要科学的将艺术导入课堂,丰富教学的艺术性。

二、朗诵表演式的导入

在人教版的教材中有很多诗歌、诗词、话剧和戏曲,这为朗读提供了基础。朗诵作为艺术表现的形式之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适当地运用朗读的方法,来提高艺术的导入量,也是增加艺术导入的途径。初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诗歌郭沫若的《雷电颂》,在教学中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有感朗诵。这首诗歌文字流畅,语言生动而细腻,是比较富有激情的,适合学生在课堂上带有感情的朗诵。老师在安排诗歌朗诵的时候,可以多安排几组学生,让他们在朗诵的同时也可以欣赏其他同学的表演。这样就可以带动整个课堂的气氛,学生的积极性就能得到大幅度提高。在朗诵诗歌之前,老师应该对学生的情感、语调、姿势等方面做出一些指导,尽可能的让学生体会并表现出诗人当时的思想情感。对于话剧或者戏曲的表演,老师可以请教相关艺术老师或者让艺术老师做出一些必要的指导。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的感受诗歌带来的艺术熏陶。学生在朗诵时应该语调和诗歌自身一致,真实的表达。

三、讲述相关的故事或者传说

中学生的好奇心普遍都很强烈,对语文相关的故事或资料很感兴趣。因此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应该进行课外扩展,课堂延伸,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兴趣。抓住中学生心理好奇的特点,把课文的知识用故事的形式讲出来,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进来,跟着课堂的节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根据课本知识查找一些相关的资料,进行课堂延伸,丰富课堂的内容。在资料查找方面,老师应该从教学内容的需求和学生接受能力等方面考虑,合理的安排,查找一些积极向上,对学生有很大影响的资料。例如:在《论语十则》的学习中,老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些关于孔子的小故事:孔子时常去列国周游,再去晋国的路上,被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拦下,让孔子回答两个问题才给他让路。其中的一个问题是:天鹅的叫声为什么那么大呢?孔子回答到:因为天鹅的脖子比较长,所以它的叫声大。接着小男孩又问:青蛙的脖子短,为什么它的叫声也那么大呢?孔子惭愧了,无言以对。孔子在给他们学生说:我不如小男孩,他可以做我的老师了。孔子的这则小故事,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对课文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有了更深的了解,有了新的认识。所以,初中的语文老师应该结合教材给学生讲一些小故事,这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进行知识的延伸,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四、设置疑问,增加悬念,激发学习兴趣

在语文的教学中,老师应该巧妙的设计一些疑点,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解决,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比如,在上《皇帝的新装》时,老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皇帝为什么会那么愚蠢呢?为什么那么多人都不敢指出皇帝没穿衣服,而只有一个纯真的小孩子指出来呢?这篇文章揭露了那时社会怎样的问题呢?接着让学生做出探讨和思考,学生会从当时的社会环境,思想文化等方面做出探究,老师最后逐步做出讲解,让学生认清当时那种灰暗的世态,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现实,虽然那种社会已经不存在了,但对现在的学生依然有着历史的认识作用。这种设置疑问法可以让学生轻松的理解课本知识的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各国文化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这也是艺术导入的重要形式之一。

综上所述,语文课程的艺术导入是一项具有科学和技巧的“工程”,需要老师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合理的安排。在挑选导入艺术的内容上要有针对性,和教学的内容要相呼应,方便学生的理解。主要是从情景再现,多媒体应用等方面着手,真正把学生带入艺术的氛围中去,让艺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梦,徐永红.变语文为生活,变生活为语文——浅谈语文教学中兴趣的激发[J].中学教学参考2010年13期

[2]杨李.浅谈创新性语文教学——让语文课堂“动”起来[J].语文天地2010年22期

初中语文教师语言表达艺术 篇12

教师语言表达艺术的三种表现

一是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这是教师语言表达艺术的基础级。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说话务求正确, 每个词都有自己的含义, 不善于选择恰当的词, 无异于美术课上不用削好的铅笔而用钉子去绘画。”在课堂教学中, 如果教师的语言表达不准确, 不仅不能恰当地揭示出课文蕴含的意义, 有时还会因此而引起歧义, 造成学生理解失误或产生新的疑点。因此, 无论是课文分析, 还是作文评讲, 教师都应该一语中的, 让学生掌握要领。而要做到这点, 语文教师必须对所讲的内容有精深的理解, 对知识点有深入的研究, 然后再通过你精确的表达, 打破和消除学生理解与感悟中的阻隔, 从而进入洞明之境。如上郁达夫《故都的秋》一文时, 很多教师习惯用教参上提出的“秋花图”、“秋槐图”、“秋果图”等词语来概括文中的几幅画面, 这样的概括虽然也符合文意, 但却不能将语言文字中所流露出来的悲凉之感表达出来, 而且学生如果仅从“秋花”“秋槐”“秋果”的字面去理解, 反而感到一种诗意盎然;因此我在教学本课时, 就改用“破屋蓝花”、“秋日青果”、“落蕊轻扫”这样三个关键词组, 引导学生准确地领悟到郁达夫眼中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对郁达夫通过这段貌似诗意浓郁实则悲凉感伤的文字有了更为深刻地感受。

二是语言表达的丰富生动性。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希望自己的讲解能吸引学生的目光, 引起学生的兴趣, 从而能调动、激发学生主动性。而欲达此目的, 一个好语文教师在讲堂上会激情饱满, 通过自己富有张力的语言, 让学生沉浸在课文的语境之中。比如, 我在讲《葫芦僧判断糊涂案》一课时, 对课文中贾雨村听了原告哭诉冤曲后, 起初也欲拘囚被告秉公判案, 但听了门子一番“护官符”的高论后, 立刻“变色”, 终而循情让元凶逍遥法外, 办了一个糊涂案的所作所为, 我先是给学生讲了契诃夫《变色龙》中那个巡警奥莫洛夫不断“变脸”的故事, 然后结合课文, 用讲故事的形式, 和生动的现代语言, 讲述了一个富有情趣的现代版贾雨村判案经过, 讲述过程中我还在黑板上写下这样两组词语, 概括总结了贾雨村前后不同的性格心理和两种不同的角色形象:

始则心存良善法不容情一股豪气———没有失去良知前的“人”。

终则为虎作伥循私枉法胆小如鼠———失去良知后的封建“狗”。

这样, 由于自己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的引导启发, 学生便与教师产生共鸣, 课堂教学气氛自然活跃起来。当然, 要达到这样的境界, 前提是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充满激情, 只有在激情四射的情况下, 教师的教学语言表达才会抑扬顿挫, 绘声绘色, 才会使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乐不可支, 也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 师生才能同时沉浸在“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栩栩如生”、“历历在目”的情境之中。

三是辞约意丰的凝练性与循循善诱的启发性。课堂上的语言表达, 若过于冗长复沓, 必然造成语无重点, 令学生听了摸不着头脑。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注意自己教学语言的凝练性, 努力做到通过自己精练的语言表达, 不仅能让学生很容易地把握住每一句话、每节课的重点, 还能便于学生能从重点中联想到其他的知识点, 这对学生的知识积累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 在介绍屈原的生平经历时, 不少教师都会用很长的语言文字来介绍屈原的生平遭遇, 这样既费时费力, 还让学生不知所云, 因此, 我在课堂上是这样讲解的:先在黑板上写下“身经三代”、“两遭放逐”、“一颗赤心”三个词组, 然后围绕三个词组进行解释, 这样既使学生很容易理解, 也便于记忆, 这十几个辞约意丰、提纲挈领的字, 却给学生留下了鲜明深刻的印象。

为了提高语言表达的艺术, 语文教师应该从三个方面去进行努力。

一是注重知识积累, 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在知识更新频率极高的当下, 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交叉、借鉴与吸收越来越普遍, 语文知识的天地越来越宽广, 因此, 一个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尽管不可能做到无所不晓, 但除了要拥有丰富的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之外, 至少还应该在哲学、历史、地理、音乐、绘画, 甚至在自然科学等方面都要有一定程度的知识涉猎, 努力在自己头脑里建起一座知识的“仓库”, 努力使自己的语汇更加丰富、更具现代性, 这样才不至于在语文教学中因为语言表达的原因而影响了教学过程中的交流和沟通。

二是注重语言新因素新形式的学习和运用。语言是伴随社会生活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的, 在社会生活发生激剧变化、学科知识更趋渗透融合的今天, 许多新鲜活泼的新词汇、新句法不断涌现, 因此, 一个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 除了己有的语言积累外, 还要密切关注新出现的语言现象, 努力向生活和人民群众学习新的有鲜活生命的语汇、语法, 建筑起自己始终丰富多彩的“语言仓库”来。语言仓库里的东西多了, 教学当中, 教师的语言使用才会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讲起课来才会有趣、有味、形象、生动。

第三, 勤于学习更要勤于实践。我们都知道实践出真知、熟能生巧的道理, 语言运用的能力也是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提高的。语言表达的艺术, 就象戏曲演员的表演艺术一样, 必须“拳不离手, 曲不离口”。因此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 即使是老教师, 也要加强备课, 对自己每堂课的教学语言都要反复琢磨, 每句话都要再三推敲, 只有勤学苦练, 才会技高一筹。

上一篇:大学生个人生活总结下一篇:我最敬佩的人400字作文-我最敬佩的人小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