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感悟教学(精选12篇)
初中语文感悟教学 篇1
《 语文课程标准》 明确指出:“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面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从提高人的素质看,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阅读过程是阅读个体的感悟和体验建构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 文本总是存在着某些“ 空白”和“ 不确定性”,因而读者阅读鉴赏过程中有着充分的能动性。
一、在文本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感知能力
对文本来说,老师是读者,每个学生也都是读者,老师、 学生都是通过文本去探寻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老师与学生的阅历不同,理解程度不同,因此对文本理解也不同;不同学生由于个性的差异,理解起来也有不同。 同时,老师、学生又都由文本而联系起来,老师既启发学生加深对文体的理解,又从学生那里受到启发,而达到教学相长。 体验之思,就是在老师、学生、文本的对话中进行。
阅读是极个性化的行为。 老师与文本的对话应在备课中完成。 课堂上,首先必须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独立阅读、独立体验、独立探究。 其次才是在学生有了初步感受的基础上,老师予以启发、引导,或组织讨论,学生则在老师的启发下,或者在讨论中,在相互启发下,使体验更靠近课文的思想感情,使探究更符合作者的思路。
《 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 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虽然各学段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 在这四者中,感受与欣赏、体验的成份多一些,情感的投入多一些; 而理解与评价,则探究多一些,理性思考多一些。 体验与探究可以有些侧重,但不可偏废,要有机结合。 既使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以感受为主,但也要有初步的理解、欣赏,甚至是评价。 在人教版的低年级语文修订教材中,编者就力图体现这一点,如第三册《 我要的是葫芦》 要求“ 说说可爱的小葫芦原来为什么都落了”,就含有探究理解原因的意思。 《 四季的脚步》 中“ 你喜欢哪个季节? 画一张画告诉大家”这一题,就含有欣赏的意思。 《 狐狸和乌鸦》 中“ 说说乌鸦为什么上了狐狸的当” 这一题在对乌鸦上当原因的探究中就含有评价的意思。“ 乌鸦喜欢听奉承话”,既是对乌鸦上当原因的分析,也是对它的评价。 将来,在根据《 语文课程标准》 编写的新课本中, 对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有机结合一定会体现得更充分。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挖掘教材因素,在上述四者的结合中引导体验之思。
《 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 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宽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 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的欲望,探究的欲望。 它是体验的引信,是探究的前奏。“ 阅读反思”,即是对阅读过程的再思考。 学生在阅读期待后提出问题和进行大胆假设,然后在阅读中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和对大胆假设进行小心求证。 阅读反思,就是对上述的阅读过程进行再思考,看求证的方法和结果是否正确,是否还有可以完善的地方。 而所谓“ 批判”,是分清在阅读过程中,哪些体验与探究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哪些是有效思维,哪些是无效思维。 阅读反思和批判,是更高层次上的体验之思,它是学生“ 有创意的阅读”的基础。 体验之思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中进行,才能开启学生的心智,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善于抓住文本切入点,有效进行多元解读
每篇文章都有很多“ 看点”,似乎也都可以作为教学的着力点,但我们在处理教材时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 一个教师教学水平如何,还可在处理教材上见功夫。 我们应该在处理教材时,善于抓住文本切入点,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效进行文本解读。 文本多元解读可从以下“ 两点”进行切入:
1.抓住文本内容。 一篇文章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是摇曳多姿的。 如一部《 红楼梦》 ,有人喻它为一部百科全书,里面有天文地理知识的,有琴棋书画的,有诗词曲赋的,还包含着医药学的、建筑学的、美学、哲学的,可谓包罗万象。 所以,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在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时,让学生先交流对文本内容把握情况。 如莫怀戚《 散步》 是一篇玲珑剔透、 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文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颂歌。 读这篇文章的历程,是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 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 学生在散读这一流程后,获得美好的阅读印象,完成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有的学生在交流中,谈到了一家人互相包容、互相体谅的精神,谈到了可贵的亲情、温馨的气氛,谈到了尊老爱幼的美德,谈到了春天美丽的景色、生命的气息……
2.抓住文本语言。 汉语言是世界上最美丽,最丰富,最细腻,最富有人情味的语言,可说是色香味俱全。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曾说过:有的文本语言“ 如清流,描物写态,细腻动人,脉脉含情;有的如惊雷,议论风生,振聋发聩,令人警醒;有的如平沙,质朴无华,平淡实在,耐人寻味;有的如红叶,娇艳华美,色彩斑斓,灿烂迷人……”但是汉语言又是最具朦胧、模糊,且多义性的特点。 著名学者金岳霖先生说“: 中国语言文字的特点是朦胧、模糊,它的涵盖面几乎无边无际, 暗示性几乎无际无涯。 ” 如一个算命先生给某局长算命,他说“: 你的这个位子会坐牢。 ”这句话,就具有多义性:一理解为你这个位子会坐得很牢固;另一理解为你在这个位子上会进监牢的。 所以,在对有些具有多义性模糊性的语言进行品味揣摩时,就可引导学生进行多元理解。
初中语文感悟教学 篇2
摘 要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阅读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语文教学质量的起伏,更切实关系到一个人今后的理解分析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等。
关键词 语文 教学 感悟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育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可见,阅读在一个人的教育历程和人生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基于阅读的重要性,在结合自己在农村的语文教学经验,笔者对新课程改革下的农村语文阅读教学有以下感悟。
一、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误区
(一)认识上的误区
作为以培养阅读能力为基本任务的初中阅读教学,应当具备独立的地位。然而当前的农村初中阅读教学在传统观念和传统做法的深刻影响下,还只是写作教学的附庸。其次,以应试为目的,凡是与中考有关的文章就进行没完没了的分析,且不少教师缺少自己的思想,漠视阅读主体,不问学生的兴趣如何,只是将教学参考书上的权威分析和标准答案灌输给学生。这样的教学,学生的个性受到压抑,情感得不到表现,优美的文学作品被公式化的字、词、句、章的分析所掩盖。
(二)操作上的误区
由于对初中阅读教学的认识不够,在实际操作即课堂教学中也不可避免存在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方面。
1.教学方法:严守传统
走进农村初中课堂,不难发现,课文教学模式基本上是灌输+接受。喋喋不休的烦琐阐释,千篇一律的条分缕析成了我们教师顺手的教学方法,无论阅读哪篇优美的文章,都从文题、作者、背景等说起,到文章中心,再到文章结构层次,文章写作特色,表达技巧……然后完成课后练习,完成练习册。如果是大纲规定的基本篇目,教者常常分析得更细致,更深刻,更透彻,而学生的听课笔记也会随之更翔实,且学生的练习也会更多,负担更重。由于教师教学方式的守旧性,使得学生在学习时,不能充分地用耳朵去“听”,用脑子去“想”,用“心”去体会,用眼睛去“看”,用嘴巴去“说”,用手去“做”,这就限制了他们能力的发展,往往只能靠死记硬背来获得分数。这是一种接受式学习,学生自始自终均未自主阅读,自行思考。
2.教学内容:死扣教材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句话告诉我们:教材是教师教、学生学语文的凭借。学生借助于教材,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文化素养,丰富自己精神生活。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但若仅仅凭借教材中有限的篇章,是难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的,我们知道,从知识到能力,必须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才能得以实现。可惜,目前相当一部分农村初级中学的阅读教学仍死死抱住一本教材不放。教材的内容非讲透讲烂不可,惟恐不能充分发挥“例子”的作用,更怕遗漏下什么重点,这样导致学生实际的阅读量偏少,阅读面过窄。
3.课外阅读:资源缺乏、缺少指导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新教材的采用,加之中考考试制度的不断变化,直接考教材内容的试题减少了。有些教师认识到死扣教材无法应付中考,于是开始重视课外阅读。但乡下中学本身资源就有限,老师又只是提倡,缺少必要的指导。主要不当之处表现为:一是将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隔裂开来,使课内学习的方法用不上,课外阅读的质量比较差;二是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不指导,放任自流,不选荐篇目,不指导方法,不检查督促,其效果可想而知。
二、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思考
针对农村初级中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误区,根据新课程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笔者对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几点思考:
(一)新课程背景下,师生之间的角色应发生转变
教师应该更新教学理念,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智力的开发,审美情趣的提高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改变“一切为了分数,一切围绕分数”,以考试为手段,以分数为标准的错误认识。改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一讲到底,满堂灌输,把学生当作一个个可以装东西的容器,而学生则是被动、单一的接受,几乎没有自己的主观感受、情感体验的情况。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要由传统的讲授者转换为新型的引导者,学生的角色要由被动的接受者,转换为主动的学习者。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要变成主导地位,学生应该成了教学活动的主体。
(二)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应发生转换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组织、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让大家踊跃加入到小组的合作学习中,积极地进行讨论,各抒己见,合作解决问题。教师也可以加入到他们的讨论中,并适当的点拨。当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各小组来汇报自学的情况,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适时进行指点、帮助。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新课程背景下,应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首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初中语文课本里的文章,大都是精品美文。作为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去细细品尝,去慢慢体会、感受。
其次是要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一点非常重要。作为教师,有义务也有责任让学生看到社会光明的一面,积极的一面,多给学生展示美好的东西。让学生辨清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就像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通过具体文章的学习,要让学生明白,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我们语文教学领域中一个永恒的话题,笔者在这里不过是一些粗浅的看法,意在抛砖引玉,其他的比如阅读的教学方法、过程,以及量的等等问题,还有很多,毫无疑问,所有这些,都有待于诸位同仁们的不懈探求。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感悟 篇3
一、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使学生信服你,认为你是他在求学经历中遇到的最好的语文老师,值得钦敬,值得崇拜。这样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团结在你的周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提高,学生的能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掘,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教学质量也就会得以提高。教师是学生的良师,又是学生的益友,融洽的师生关系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的互动。语文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同时也伴随着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用形象的话来说就是在知识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积极配合你的教学,在活跃的教学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定的目的,收到预期效果。
二、开展学习竞赛
组织学生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这种竞赛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也可以在课下进行。课堂上我经常以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比赛,第一名为龙队,其他三组依次为虎队、免队、龟队,一学期下来,哪一组得的“龙”最多,我就给这组的每一位同学发一份小礼物。课下我也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竞赛、古诗背诵比赛、故事会、辩论赛、手抄报比赛等等,通过这些比赛,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进行课外延伸
魏书生上课,总是能紧密联系实际,近联学生实际,远联“时代活水”,做到大小课堂有机结合。为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他还有计划地把有关心理学知识引进课堂,使学生不仅对学习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还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方法。与语文课的课内“小圈子”相比,课外是个丰富多彩、五彩缤纷的“大世界”。作为教师,必须时时注意,事事关心,勤于并善于博采。要善于从课外“拾趣”,不断从课外引进学生喜欢的东西,特别是面对着那些学起来比较枯燥的课文,更是不能放松这方面的努力。如在教《土地的誓言》时,我不仅讲述“九一八”事变、播放《松花江上》的歌曲,还在教完后,设计了一个问题:请你想想,我们家乡的工业区,最近几年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对我们来说,是好是坏呢?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思维也一下活跃起来,从环境、土地、就业、思想等方面谈得可热烈了。
四、引入音乐教学
音乐,不仅能陶冶人的情操,而且还具有启迪人的智慧、促进智力发展的特殊功能。保加利亚心理疗法专家、哲学博士扎诺夫指出:“让大脑在每分钟60拍的古典音乐中放松,然后再集中精力,能使大脑静静地想象,并幻想自己来到景色优美的地方,使自己的心境得到良好的刺激,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大脑大脑左右两半球协调一致地工作,使心跳、脑电波取得和音乐同步的节奏。”因而,课堂上响起节奏适当的音乐,无疑会提高教学的效果。如,在进行古诗教学时,配以中国古典的古筝或琵琶,教师范读、学生朗读,在悠扬古朴的乐曲声中,语言,显得那么富有感染力,就连自己,都禁不住沉浸其中,还有什么理由不快乐,还有什么理由不被课文所吸引呢?
五、扩大学科外延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决定了它是一门开放性的学科,自然的语文阅读教学也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实际上,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等,封闭起来,是学不好语言的。所以,语文学习,仅仅是在课堂上是不够的,我試着把语文学习搬到校园、社会、大自然这个课堂内进行。基础训练“听话、说话”中有一个当小导游的内容,在指导的基础上,我带领学生身临其境,来到校园中,以导游的身份向同学们介绍我们的校园。不仅是对课文的实践运用,还为习作训练做下了良好的准备。
六、开展实践活动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但学生学习的时间是无限的,要保持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并使之不断发展,这就要求由课上延续到课下,“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语文教育不能不能拘泥于书本和教室,应该开展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比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写日记,进行课前小讲演,给报刊或杂志投寄自己的习作……经过这样不断的训练,学生们不但学到了课堂上所传授的基础知识,同时在不断的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他们敢于发表,善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并能将自己的思想落实到行动中,这样一方面激活了初中语文的教学气氛,增强了学生学习初中语文的兴趣。
七、运用多媒体教学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在的学生学习语文为“苦”之者大大多于“乐”之者。致使语文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不高。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愉快而和谐的教学气氛中,学生心情舒畅,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接受信息处理信息迅速而敏锐,他们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敢于发表不同见解,进行创造性学习。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可以创设情境,可以充分调动情感因素,为学生创设一个最佳的学习氛围。如执教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一课,可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一个与诗的意境相近的课堂氛围,选择钢琴曲“星空”,并用powerpoint展示几幅城市夜空灯火闪烁的图片和暗夜星空的图片。再自定义动画使诗句字幕式的出现。在一幅城市夜空与星空相互辉映的图片上,此时要求学生不用看书,只需注视画面倾听范读。学生很容易投入到诗的意境中去。这种学习氛围是传统的讲和读所无法实现的。教师教得积极,学生学得投入。
初中语文感悟教学 篇4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学有效性,高效课堂,“问”中创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场“心灵的战争”, 课堂, 是“心灵战争”投射的真实影像。关注这场“战争”的现状与走向, 我们别无选择地将目光聚焦课堂, 尤其是课改的主战场、主阵地——农村课堂。因此, 如何使我们的教师提高40分钟、45分钟教学效率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有效途径, 也是一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内涵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从专业角度来说,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三维目标”方面获得协调发展。通俗地来说,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 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其核心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
课堂有效性包括:一是课堂教学的速度, 是指在恒定的单位时间里接受信息量的多少;二是课堂教学的密度, 它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一定质量教学任务的程度, 课堂教学传授新知识越多, 其教学密度越大;三是课堂教学的难度;四是课堂教学的时间。
衡量课堂教学是否有效, 不是光看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的认真不认真, 而是要看学生学得好不好或收获大不大, 即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就是看学生是否有进步有发展。衡量学生的进步不能仅限于知识的掌握, 而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 要看学生的个性化思维。
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做法:
1. 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
教学的民主程度越高, 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就越高, 课堂教学的效益也就越高。那么如何才能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呢?
笔者觉得应当用平等的观念关爱学生, 以民主的气氛尊重学生。学生因为各种原因在学习上的表现是各有差异的, 因此在成绩、课堂反映等方面都会有所不同, 教师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一定要以生为本, 懂得用平等的观念给每一个学生平等的发展和学习的机会, 给相对弱势的学生以真诚的关爱, 这样在学生的学习上会产生积极地影响。
2. 教师要精心备课, 给学生提供最鲜活的养分。
“磨刀不误砍柴工”, 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研究备课, 然后将最精华的内容传递给学生;同时教师还要作教法和学法的研究, 让学生通过最有效的途径、最大限度的获得知识和感悟。所以笔者认为备课的研究应比教学其他环节的研究更为重要, 要大力提倡和实施有效备课如我校就采用集体备课形式, 大家集思广益, 使教学的效果有了显著提高。
备课的内容除了课本, 更重要的是备学生。关注学生, 以学生为本, 最大限度的了解学生, 才能使教学的方案更加科学有效。只有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角, 其创新思维的发展才能有一个比较大的空间。
三、教给学生有效的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
在教学的课堂实践中, 教师不仅要传递知识, 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有效方法, 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融会贯通;同时要注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 为学生的长足发展作引路人。我们作为一个教育者一定要真正的做到以学生的终生发展为目标, 以学生的长足发展为追求, 要真正的让学生受益。
四、教学过程要因人而异
学生的思维品质, 理解能力有差异性, 所以因材施教是符合教育原则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个人自学、小组讨论, 组织交流中去, 巡视指导接受能力相对弱一些的学生, 提高他的学习勇气, 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提示他们学习的方法和思考过程。
五、鼓励学生在“问”中创新
“问”的原因是学生不满足于现成的观点和结论, 有一种探究不止的愿望, “问”与“创新”相关。在教师的诱导下, 学生的思维火花会不断迸发, 问题会一个又一个地产生。学生可以考问文本, 可以询问同学, 更可以质疑老师。对于一些难度不大中规中矩的问题可通过点拨解决或引导生生对话解决, 不赞成问题一提出, 老师立即就抛出现成的答案, 这样只能养成学生的依赖习惯。而对于学生那些有创新价值的问题, 教师则要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开展讨论或辩论。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要一直注重学生对问题的质疑和反思, 在语文课堂中作个导航人。我们知道以往的教学是传授--接受式, 即使有启发, 但大多数情况都是教师设计一个又一个圈套给学生钻, 得出的结论也是大同小异, 学生的思想是教师给的, 学生就象工厂加工后的形态单调刻板的相同产品, 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悲哀。其实, 现在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都不错, 他们思考问题的独特角度有时会令我们成人惊叹。
初中语文感悟教学 篇5
论文摘要:改革学生参与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鼓励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
关键词:新课程;实践;课程资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人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
新 课改已经进入全面的实验阶段,新的理念、新的标准、新的教材,对每个老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它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理念,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带来 了巨大的挑战。“纸上读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参加新课改以来,我在不断学习与大胆实践中触摸着新课程,感悟着新课程。
一,改革学生参与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学会搜集信息带着初步认知进课堂,激活思维。
新 课程的定位不再是纯粹的文本,而是教师、学生、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的系统工程,是体验课程。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师生获得课程资源的方式基本上只有一种,那就是书本。这种单一化的课程资源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计算机专家、清 华大学 教授谭浩强说:“现在衡量人才的标准已经由知识的积累改变为知识的检索和知 识的创造,人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有效的方法获得原来不知道的知识,这是新时代的有学习能力的象征。”教科书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要改变过于注重书 本、机械训练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发现探究、交流合作,就必须开发校内外一切课程资源为实施新 课程提供有力的课程环境。如在学习《大自然的语言》一课前,我安排学生研究、搜集农谚的知识,课始进行交流。
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研究、搜集有关农谚的知识,谁来说一说?(生举手)生:我从网上知道农谚是:“农民在千百年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农业气象谚语。” 生:我向家人了解知道:“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生:我从《谚语大全》上知道:“柳毛开花,点豆种瓜。”......课前搜集信息是信息的储备,是知识的初生成。一方面学生带着自己的认知走进课堂,使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议,有感可发,积淀信息。同时可以关注学困生扩大学生的参与度。另外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又如:我指导学生写《说说我的村庄》作文,要求学生回家仔细观察自己的村庄,课堂上口头交流。同学们兴趣盎然,纷纷发言:
“我村在温阳路边上,远远就能看到村口竖起的大牌子:金解人民欢迎您!” “我村东头有条小河,两岸垂柳成行!”
“我村刚刚修了水泥路面,平坦又宽阔,再也不怕下雨天了!”......这样,既培养了学生们观察事物的习惯,又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进行综合性学习“追寻春天的足迹”时,我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摸一摸微润的土地,闻一闻迎春花的清香,看一看刚刚破土而出的小草,让学生亲身感受一下春的气息。这时我问:“谁告诉我描写春天的古诗文名句?”
学生争相回答: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没想到,学生竟然文思泉涌!这么多与春有关的诗句如妙语连珠。是大自然的景象吸引了他们,激发了他们的思维。
二,以人为本,还课堂于学生,还灵性于学生。
传 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只有一本教材,一份教案,以教师为中心,按照自己的设计思路去调整学生,调控课堂。新课标下,课程资源是丰富多彩的。既有社会的也有自 然界的,既有物力的,更有人力的。因此,教师是课程资源,学生更是重要的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将其转化为鲜活资源,让学生 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1,灵活捕捉资源,师生相长。新课程要求关注学生,捕捉来自学生的信息,关注学生的表现。学生的表现有时只是一个细节,但是这些细节背后蕴藏的是他们最真实、最原始的想法。我们要关注到学生这些细节表现,了解他们的想法,然后根据这些情况随机的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一次自习课,窗外飘着雪花,学生的小手小脸冻 得红红的。有的学生写几个字就放下笔哈着手。这时,一个靠窗的学生写一会儿作业,就偷偷向窗外望一眼,又偷偷看看我。我注意到了,便走过去问他:“你怎么 了?”该生迟疑了一下,站起来大声说:“老师,能不能让我们看会儿雪?”他这一说,有几个学生立即响应:“是啊老师,让我们欣赏一下雪景吧!”我心里一 动:是啊,与其让学生在挨冻中自习,不如就地取材,让他们观赏一下雪景,陶冶一下情操。需要时不一定有这样的机会。于是,我马上决定:“行,就按你说的 做!不过大家欣赏时要谈谈自己的感受!”班里顿时沸腾了。下面是他们观后的体验:
生1:雪是那么纯洁,我的心被净化了。
生2:雪花旋转而下,舞姿像蝴蝶一样轻盈婀娜。生3:雪花是孤独的,它盖住了万物,这是它的悲哀。生4,雪花是温柔的,落在手上脸上滋润爽滑。生5:雪晶莹灿烂,却经不住阳光的照射。生6:雪生时装扮世界,死后滋润大地。生7:雪纯洁无瑕,却是藏污纳垢的良所。......读着学生一句句意味深长的话,我庆幸当时果断的决定,否则我岂不成了扼杀学生潜能和灵性的刽子手?
2,开放课堂,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应努力营造和谐民 主的教学氛围,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学习。《海伦.凯勒》是一篇自读课文,学习时我对学说:“同学们,我相信大家的自学能力,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这篇课文,二十五分钟后,我让你们谈都学到了什么。”摘录教学片断如下:
生:“我从本课学会了这些生词:捻搓 迁徙 冥思遐想 期期艾艾。”
生:“海伦集盲、聋、哑于一身,却取得了惊人的成绩,是我们健全人学习的榜样。” 生:“海伦顽强的意志、对知识的强烈渴求和对生活的热爱深深打动了我增加了我学习的信心。”
生:“我觉得莎莉 文 老师是用爱和心教导海伦,作她的学生真好!” 生:“我觉得莎莉 文 老师的教学方式非常灵活,如果我的每位老师都这样,那我们就太幸福了!”
师:“你们说得棒极了!看来海伦.凯勒和莎莉文这两个人物形象大家把握得都很好,通过分析它们,对每位同学都有不同程度的启发和教育,我真为你们高兴!”话音未落,班里响起了一阵掌声。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能够放飞思维、启迪智慧,师生能够奏出和谐的乐章。
三,以人为本,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
《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阅读方面提出要求有:自信负责任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冠、不偏离话题。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践。
1,复述课文。这些要求复述的课文故事性都很强,语言文字很优美,我教给他们复述的方法,同时他们还可通过自己的想象,添加自己的语言,把复述的内容讲得更加生动、具体、完整。例如复述《芦花荡》一课,同学们大胆想象,效果非常好。
2,讲述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故事。
学习了有关鲁迅的作品后,我让大家讲关于鲁迅的故事;上完《再塑生命》,我让学生讲有关海伦.凯勒的故事;学过《芦花荡》,我让学生讲抗战时期,八路军打鬼子的故事等等。同时还举行了讲名人故事比赛,让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锻炼自己,让名人的思想、道德激励自己。
3,讲述自己的故事。
上 《背影》一课时,学生们被课文中所表现出的父亲对儿子的无私的关爱所感动了,在这样的情景之下,我说:“同学们,在你们的成长过程中,得到了亲人的关心和 帮助,一定也有着自己感人的故事。好好回忆回忆,先在小组里交流,然后选出代表在班上比赛,看谁讲得感人。”学生很愿意这样做,而且做得很好。因为他们在 书本上感受到了亲情,在生活中体验到了亲情,让他们把自己的感人故事讲出来,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是多么有意义的事啊。
如何激发初中生语文感悟能力 篇6
一、准确定位,当好初中生阅读的“导游”
初中语文教师的角色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是“导游”,在学生阅读前,应设计最佳路线,并有渐入佳境的整体规划,步步扣人心弦,并且在每一景点都为学生选择一个最恰当的观察点。然后,让他们自己去尽情欣赏和享受那美丽的风景。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时,任何“引导”都应当有利于学生从感受中领悟。教师的“引”就是要选择呈梯级状的阅读对象,确定教学目标,制订阅读步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导”就是要指导阅读方法,组织阅读交流,进行阅读评价。
1.循序渐进,先读后悟。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教学一定要让学生阅读,学生自己阅读课文是他们感悟课文的基本方式。这一阶段千万不能少了“朗读”环节,尤其是有感情朗读文本和集中注意力的“默读”文本。“读”便是感受的过程,“见”就是领悟。学生的阅读能力绝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悟”和“练”出来的,课本的提示和教师的讲解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感受。在具体操作中,教师要防止学生还未有所“感”,便要求学生有所“悟”;要防止少数学生囫囵吞枣,望文生义,主观臆断。我的做法是:先以生动的语言导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吊起他们的胃口”,然后告之阅读的初步目标,并明确要求以较快的速度通读全篇,画出文章中有助于表现中心的关键语句,从而把握全文的中心。这样的做法好处在于能让学生一步步进入阅读境界,有所感,进而能有所悟。
2.大处着眼,整体感悟。心理学研究表明,所谓知觉并不是先感知到各种成分再注意到整体,而是先感知到整体的现象而后才注意到构成整体的诸成分。阅读教学应当始终把课文看成一个整体系统,注重从整体上感受和领悟。对课文某一方面或某一个局部的感悟,都应放在整体中进行,具有整体观的意识,即“小处着手,大处着眼”。如对课文结构和表现手法的感悟,就不能离开课文内容的感悟;反过来,离开课文的形式也不能感悟、分析结构。
二、巧布疑阵,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苗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这样的话:“开始我做语文教师的时候,以为备课就是备知识,就是备教材。其实不然,这里有很重要的一环,就是备思考问题,看怎样的问题问下去可使学生的脑子动起来。”我在讲授《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时,曾先后提出这样两个问题:首先,皇帝赤裸着身子,光溜溜地走上大街了,出这个丑应该由谁来负责任?为什么?学生反响热烈,阅读之后形成了两种意见:一种是皇帝咎由自取,另一种是骗子太狡猾,经过辩论,大家的意见得到了统一,“苍蝇不叮无缝的蛋”,骗子可恶,但皇帝这“破蛋”实在是又腥又臭。在此基础上,我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哪些人能说真话?哪些人尽讲假话?学生带着问题再一次阅读课文,经过讨论,学生很快便明白了作者的写作用意。
为什么“问题”对阅读教学如此重要呢?首先,“问题”能刺激学生的探究欲,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将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深入。其次,“问题”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恰当的问题,是阅读目标的具体化,凝聚着教者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它引导着学生积极主动而又目的明确地进行阅读,从而使学习活动活泼有序地进行。再次,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读书、思考、品味、感悟,自然而然地成了阅读活动的主人。“问题”使“感”落到了实处,“悟”也有了方向。
需要强调的是,要根据不同的文体要求,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设计问题。同时,问题的设计还要符合学生的能力实际和学生的思维规律。既可以提出有关思想内容、结构思路方面的整体性问题,也可以提出一些引导学生反驳的迷惑性问题;既可以要求学生联想、想象,也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评析。
三、指点迷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感知是阅读的开始,理解是阅读的核心,最关键的便是思维活动,恩格斯曾把思维称颂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要激活思维,需要科学的阅读方法点击,同时阅读能力也要通过一系列的阅读方法的历练才能综合形成。
发展思维能力,最主要的途径便是做到思维训练与语言训练的有机结合,并把这种训练放在讀写听说的过程中进行。语文的思维是凭借语言这个工具的思维,思维的内容又必须凭借语言这个工具来表达,二者结合的方式就是读写听说。如在教学《鞭儿脆脆响》这篇小说时,我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小说设计了二嘎子考验丁区长这个情节,文章表现出一种民主、平等的干群关系,有没有你熟悉的类似的影视文学作品或社会现象同样表现出群众民主意识的觉醒?学生很认真地思考,很快便有人想到了《秋菊打官司》,想到了“民告官”。分析结束时,我又布置了一个作业:如果二嘎子认错了人,来者不是关心群众、任劳任怨的丁区长,而是骄横的“张区长”,故事又会怎样呢?写一个300字的片段。这两个问题的设计,便是从训练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联想、想象能力着眼的,效果显著。在学习说明文时,我常会问“这种说明顺序是不是最佳的选择?”,而在教议论文时,则会问,“你能否再举出一两个论据来?”,以此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优化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仅要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还应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开放的环境。具体地讲,分为两个方面。
1.民主宽松。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曾说过:“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自在地呼吸。”给学生以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宽松时空,才能最大限度地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课堂上,有的学生会喜形于色,有的学生会手舞足蹈,甚至还有的学生会情不自禁地打断别人的发言……所有这些,以传统的观念可能看不顺眼,其实,这正是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的表现,应该给予适当的鼓励。
同时,还应该让学生自由地表达他的思想、他的“感悟”,要防止以教师的“悟”取代学生的“悟”,以教学参考书的“标准”答案,取代学生的“悟”,因为这是一种扼杀学生思想活力的教学专制。对学生的一些独特看法和“出格”的理解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允许他们对一些权威的观点和传统的结论进行大胆的颠覆。我们培养的应该是有独立个性、有创造精神的人,而不是奴性的人。如初三教材中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的中心,教参上延续至今的说法依然是“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难道“嫌贫爱富”真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专利”吗?如果以这样的“答案”去“统一”学生的“悟”,作品的人文精神、教育意义便大大削弱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何谈起?
2.拓宽延伸。“拓宽”,即把阅读对象从文体拓展至作者、时代背景、思想修养、同类作品以及其他相关的作品,“拓宽”避免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能使学生对文章的感悟全面而深刻,有利于创造精神的培养。“ 延伸”便是将学生的感悟延伸至社会生活。学习是为了“学会生存”,只有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于初中语文教学的一点感悟 篇7
读了《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 反思自己的语文教学工作, 我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有了一点感悟。
《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必须使学习有明确的目的性。我在学校里工作了35年, 而直到20年前我才明白, 在课堂上要做两件事:第一, 要教给学生一定范围的知识;第二, 要使学生变得越来越来越聪明。”初中语文三年的教学工作, 最终要接受“中考”的考验。我们的教学是有目的, 有计划的。
汉朝刘向说:“书犹如药也, 善读可以医愚。”如何“善读”, 就是有目标, 有计划, 有选择的读。这是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的最好方式。我们面临的实际情况是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 因此, 我将阅读落实在每天的语文课前五分钟, 有目标, 有计划, 有选择的将好文章读给学生听。这样做第一是要以朗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第二是以课前表情的朗读, 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从而促进学生课外多阅读;第三是要想过阅读上量的积累最终促使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
一、有目标, 有计划
《给教师的建议》中写到:“一个好的教师, 好就好在他能感觉出课的发展逻辑, 使课的结构服从于思维的规律性。”在明确中考的前提下, 对于初中三年, 初一是最重要的。一方面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第二是学习习惯的养成, 比如说:“不动笔墨不读书”等。初二, 学生学习习惯已养成, 有一定的基础后加大阅读促进写作。初三, 在大量积累的前提下多作题, 确保语文成绩的稳定与提高, 最终冲刺中考。
《给教师的建议》中曾说:“在一至四年级, 每天最少有半个小时用来对新课文进行有表情、有理解的朗读。必须做到, 使每个学生学会在阅读的同时思考, 在思考的同时阅读。”而我们初中语文教师要做的工作是,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读美文, 明白道理。针对这三年教材内容的难度不断加深, 学生成长阶段的不同特点, 我们的阅读内容是有目标, 有计划的。每一学期开始, 我就已经列好了阅读篇目, 每一节语文课前朗读。
二、精选文章
针对初一, 配合教材内容, 我选择文章的重点是放在人生目标的确立, 为理想而奋斗上。初一年级的第一节语文课, 我会选择毕淑敏的《每一个小狗都有目标》读给学生, 让学生明白上初中以后要思考“人生”的大问题了。通过朗读文章, 促使学生确立目标, 并有为理想付诸行动的决心。同时循序渐进的让学生懂得科学的学习方法。如朗读陶行知先生的《每天四问》一问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二问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三问自己担任的工作有没有进步?四问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在朗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健康第一, 做学问要专一, 要会搜集, 要钻进去, 要会分析。
初二年级, 学生已经过一年的积累, 对好文章有了一定的欣赏能力, 有了一点自己的思考。这时我会选一些有难度的文章, 如《分段实现大目标》《沉醉在语文的世界里》《创造出来的优势》《可持续性成功》《控制时间的艺术》《挫折与失败》《急功近利与厚积薄发》《漂亮的借口》《雕琢之痛》等等。有计划的选择这些文章, 是想让学生明白:一个人学习或做事, 百分之八十五来自于他的态度, 而只有百分之十五取决于他的智力。我想通过朗读告诉学生, 初二年级, 重要的是要学会“坚持”, 积极的去学习, 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平稳过度到初三。
初三年级, 教材内容难度加大。中考的目标明确。我选择有深度文章的同时, “中考”阅读题目的选择也是重点之一。如《成熟的稻谷会弯腰》《不完满才是人生》《怎么跌得有尊严》《藏在木桩中的椅子》《谈尊严》《三思而行》《人性的爱抚》《最美的善举》。因为有计划, 因为有了初一、初二两年的阅读积累, 学生对于中考文章读过之后都能感悟一、二。在读懂的基础上, 朗读之后了解阅读题型成为这一阶段的重点。
这三年, 我精选文章, 课前朗读, 使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明白了很多道理, 变得更聪明。
《给教师的建议》中曾告诫教师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你面对的是儿童的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 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的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 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因此我想说:我将自己想让学生明白的道理, 用读文章的形式传递给学生, 避免了空洞的说教, 也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有利于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形成。这是一个意外的收获。
三、声情并茂
对于初中三年的语文教学, 有了计划, 有了好文章, 这是不够的。语文教学工作是一种“有声”语言的传递。“三分文章, 七分读。”只有将好文章内在的美和自己的感悟声情并茂的读出来, 才能使学生热爱语文, 享受语文。中央电视台CCTV10有一个节目叫“子午书简”给了我很多启示。这个节目播放前引用了苏轼的名句“旧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就很令人深思。节目安排上, 每天只有短短的十分钟, 但因其所选文章名家名篇, 主持人的朗读感人肺腑。所以听后给人的感觉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我将节目的这种形式带到课堂中来, 抄写名句, 每节课前将选择好的文章朗读给学生听。在课堂上, 我朗读的时候, 会在意自己拿书的姿势;注意自己站立的位置, 为了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不分心, 我尽量少的走动;我重视对文章主旨的把握;我注意抑扬顿挫;希望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事实上, 学生用他们的成绩, 用他们听朗读时的眼神已经告诉我, 他们喜欢这种表情的朗读。我朗读的时候, 他们比上课的任何时候都要专注。我在享受语文, 与他们一起感受着语文的魅力。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因为我热爱语文, 热爱朗读, 班里有的学生读到好文章, 总是兴奋的跑到我这来, 要读给我听, 要读给全班的学生听。这时我会想到《给教师的建议》中说的:“真正的教育开始于自我教育”。
四、冲刺中考
中考毕竟是一次选拔性的考试。《给教师的建议》提到:“必须把儿童的生动词语和儿童的创造作为教学体系的基础。不要重复别人的思想, 而要创造自己的思想。”这正如《中考复习建议》中曾说, 应注重阅读欣赏, 强调整体感知, 彰现个性解读。阅读注重对文章整体的感知, 理解和领悟能力的考查。命题注重文本的理解, 从词句理解、内容概括到文章分析, 问题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读懂文本, 尊重文本, 强调个性的理解和感悟, 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我们必须教会学生阅读。“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在初一、初二就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阅读、书写、推论、观察和表达思想的能力。在初三的阅读中才能不断的提升, 最终在中考中取胜。
初中语文感悟教学 篇8
一、促进学生感悟需让学生在读中敞亮心灵
初中教材的阅读篇目, 一般篇幅较长。由于一堂课的时间太短, 学生往往没有时间去充分地读。“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要促进学生的阅读感悟, 首先必须让学生花足够的时间去充分地读。这样, 才能让学生在循序渐进地读中逐步地敞亮着自己的心灵, 形成自主阅读感悟的快感, 成为阅读感悟之真实意义上的“行者”。一些精选的文本蕴含着丰富的文学意义和深刻的文化意义。让学生充分地、逐步深入地读, 能促进学生对文学价值的感悟和对文化意义的领悟, 形成自身阅读感悟的心灵敞亮。如梁实秋的《鸟》, 其颇具散文特色, 字里行间脉脉含情。教学中, 多让学生以多种形式去读, 学生便容易抓住相关的笔触感受到作者对鸟的一种相当特殊的爱鸟之情, 获取自身心灵的敞亮。
二、促进学生感悟需让学生在悟中敞亮心灵
初中语文教学, 学生的读是前提, 学生的悟是途径和根本。阅读教学的课堂如果离开了学生自主性的悟, 是不可能促进学生真正感悟的, 其心灵也完全不可能达到敞亮。对学生的悟, 我们也是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 或比较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讲授, 或比较现代意义上的合作探究。但这些形式在获取一定效果的同时却有悖于语文课程的学习规律。因为语文阅读感悟, 其本身应当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如果我们教师以讲授或学生的讨论交流去替代学生的个性化感悟, 那极有可能让学生的感悟迈进不可敞亮心灵的歧途, 形成不了文学作品感悟之“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喜人局面。所以, 促进学生反复阅读, 让学生自己去悟, 是敞亮学生心灵的前提。还以欣赏梁实秋的《鸟》为例, 梁先生之所以那样地爱鸟, 是因为那鸟太美了, 美得那样地感人心扉。让学生去读, 去悟, 便悟出先生笔下的鸟是如此的声美, 那样的形美及生活习性的美。学生在阅读中感到, 先生对鸟的刻画是那样的细腻又不显烦琐, 起到了声形并茂之效果。如学生看到先生绘鸟鸣的清脆、嘹亮, 先排除“叽叽喳喳”“呱呱噪啼”, 再刻画其长叫而音阶丰富, 短叫圆润而不单调, 似独奏, 似合唱, 又似一场极为和谐的交响乐。学生便由衷地感受到先生是这样细腻地创作出了鸟儿悦耳的情景。
三、促进学生感悟需让学生在创中敞亮心灵
新发展时期是极需要人们去创新、创造的, 语文教学也肩负着创新、创造能力培养的基础性责任。学生在阅读感悟中的创新、创造性感悟如何, 将直接决定着未来人才的创新、创造的能力。所以, 学生阅读感悟之心灵敞亮, 必须让学生去创新感悟。可是, 在我们学生平时的诸多阅读感悟中, 学生的创新是怎么体现出来的呢?应当说还没有得到充分意义上的体现。因此, 学生阅读感悟的创新, 是迫在眉睫。对初中学生阅读感悟的创新, 我们不要去求得能够获取令人拍案叫绝的效果, 只要能够从课堂抓起, 从阅读感悟的点点滴滴抓起, 学生的创新创造性阅读感悟还是能够获取一定的效果。笔者曾拜读过江苏省名教师曹津源的《曹津源文选》, 获益匪浅。先生没有发出什么比较惊人的宏论, 全是些比较实践性的操作, 但对学生的创新创造是极具培育力的, 如先生在教学中, 为学生创设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如先生利用文本去引爆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如先生接通比较艺术去优化学生的思维流程。一个个看似比较简单的教学细节, 却是那样的在培育着学生的创新感悟能力。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只要我们能够去精心设计, 也只要我们能够放手于学生, 文本内都有着能够培育学生创新感悟的因子。也只要我们真正让学生去自主感悟, 其创新感悟的可能是完全具备的。某些意义上讲, 不是学生不能创新感悟, 而是我们教师缺少促进学生感悟创新的方法。譬如教学《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这是战国时期孟子的代表作, 孟子是伟大的政治家, 被后人尊称为“亚圣”, 也是儒家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学习此作品, 为了达到学生能够创新感悟的目的, 必须让学生能够比较理想地接通相关的信息, 譬如孟子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学生会理解孟子他们在那动荡不安, 人民生活极其痛苦的社会环境下, 拿起自己手中的笔, 写出如此具有感染意义的文章来, 实属是对社会具有实质意义的担当。学生亦便产生这样的感悟, 任何一个人都生活于一定的社会, 也应当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职责。
敞亮学生心灵, 促进学生感悟, 还需要我们在阅读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我相信, 在不断深入地阅读中, 学生就会有个性化的感悟, 甚至是创新性的感悟。
参考文献
[1]祁智.剥开教育的责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2.
[2]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初中语文感悟教学 篇9
一、师生课前准备, 做到心中有数
首先教师要在课前进行批注。课堂是在预设和生成中发展的, 课前批注就是一种预设, 在预设中, 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 要和学生一起对文本的批注进行心灵对话, 在充分把握教材和学生知识基础、特点等的基础上, 才能运筹帷幄, 这样也才能保证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如《爱莲说》中有“菊, 花之隐逸者也”一句, 对“菊”的批注为“隐士”, 《饮酒》中有“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一句, 教学中将两者联系起来, 结合文本内容, 引导学生对“菊”的象征意义进行分析, 就显得稳当多了。
其次是学生在课前的批注。学生在课前进行批注才能让“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文章变得“一览众山小”, 才能在整体感悟的基础上去“删繁就简三秋树”, 才能将疑惑述诸笔端, 再在学习中提出问题, 以便探究, 获得解答。就学生批注而言, 第一步要通读课文, 总览全篇, 即要在对文本阅读的基础上了解文章为何而写、怎么写、从哪里批注、如何批注。第二步则要提纲挈领, 理清文脉, 即要在阅读中理清文章的脉络。如阅读《变色龙》, 对奥楚蔑洛夫斯基的“变”是如何变化的, 有几次变化就需进行批注;《背影》中父亲几次穿越栏杆的描写也需进行批注, 诸如此类。第三步则是细读文本, 多角度批注。如《孔乙己》中“排出九文大钱”的“排”字, 为何要用“排”而不用“摸”, 孔乙己此时心里怎么想, 他为何要这么做等, 对这些不懂的地方要做好批注。最后则是要在自我阅读中找出自我感悟的部分, 即通过上述步骤后, 再细读作品, 从中生发出自我的体悟而进行批注。如《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何如此感人肺腑?“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为何牵动游子之心?诸如此类都可进行个性化批注。
二、课中对比, 在对比中探究
课前是准备, 课中批注则是展示自学成果、张扬个性、共同探究总结的过程。在课中进行批注式阅读教学时, 首先要确定目标, 指明重点。课前阅读中的批注是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目标或者自我计划进行的, 但这不一定和该课时的教学目标相吻合。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就需出示课时目标, 指明重难点, 让学生和自己阅读中的批注进行对比。如《孔乙己》的教学中, 对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就是重点, 但教师揭示了这一重点后, 就要引导学生看自己的批注是否突破了这一重点, 有哪些地方做到了, 哪些地方还不足, 然后再进行阅读、讨论, 如此步步为营, 方能奏效。
其次教师要做好示范, 适时点拨。批注是一种阅读方式, 一开始学生并不一定会批注, 教学中教师就需引导学生批注。教师可用幻灯片进行演示。如教学《雪》, 第一部分批注为“江南的雪, 滋润美艳”, 第二部分批注为“朔方的雪, 如粉如沙”。对“在晴天之下, 旋风忽来, 便蓬勃地奋飞, 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 如包藏火焰的大雾, 旋转而且升腾, 弥漫太空, 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批注为“勾画出雪孤独不妥协的姿态, 有动感, 有斗志, 如一个奔放的挑战者”。在示范的过程中还要进行点拨, 让学生“拨云见雾”, 如对“排出九文大钱”一句批注为“来之不易;大钱少;拘谨迂腐又那么善良朴实”。最后要引导学生之间对自己的批注进行对比赏析, 在展示和交流中求同存异。
三、课后批注反思, 提高阅读能力
其实, 课后反思是一个对比生成的过程。首先, 对比是将自己的阅读批注和教师、同伴之间进行对比, 在对比中找出不同点, 再形成自己的体悟。如“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 在自我阅读中批注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课后批注为“苦闷抑郁而激荡万千, 脱苦闷而多信心”, 虽然在意思上相当, 但后一批注结合全文来对该句进行分析, 更加深入。其次, 结合文本的内涵和自我的理解进行个性化批注。阅读本身就是充满个性化的行为, 如果说课前阅读是初步认知状态, 那么课后反思就是升华。在这个升华过程中, 更多的是要加入自己的个性成分。如有的学生对“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一句批注为“流浪的心声, 漂泊的哀叹, 几时才能回到久别的故乡”。后来方知这是一个从远方来这里读书的学生, 也由此可见批注式阅读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
初中语文感悟教学 篇10
一、强化学生知识的全面性,以积累带动感悟
感悟作为一种重要的思维过程,这种思维过程的优化必须依托于充足的人生经历和知识积累。因此,要想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升感悟能力,必须强化初中生的知识覆盖面。首先,强化课堂知识积累。在这一环节中,知识获取和积累主要靠教师的帮助来实现,老师一定要选择合适的知识点进行扩展延伸,在语文阅读课程中引入军事、社会、科学、经济等方面的相关知识,紧扣阅读课程的内容,一方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另一方面,使学生的视野不断开阔; 与此同时,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切忌死读书、读死书,初中语文阅读一定要在阅读中真正挖掘课文内容的人文内涵,真正走进社会、走进生活,缩短学生与课文的距离,开发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养。其次,加强课外知识积累。课外知识积累主要就是靠学生自己,学生在课下要多多阅读相关的书籍,加强积累,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学习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语文老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帮初中生找到源远流长的知识泉眼,开拓学生阅读视野。同时,老师应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文阅读条件、有目的、有计划的推荐一些优秀作品,选择与课文有关的作品让学生加强阅读,在阅读中不断积累,在积累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感悟能力。
二、提升学生学习的情感性,以情感提升感悟
语文是最富有情感的课程,这是它区别于其他特别是理科课程的最主要的因素。情感性是指语文教学要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它通过美的事物激发人们的情感,唤起情感共鸣,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和学的积极性,通过在阅读中情感能力的培养,不断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首先,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环境,认真把握阅读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例如,在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人教版) 《献给母亲的歌》课程阅读中,教师可以通过饱含深情的朗读和庄重肃穆的音乐来烘托氛围,进而培养自己对母亲的热爱和思念之情,让学生们明白,当我们相加思乡的时候,当我们身处困境的时候,母亲是我们最坚实的感情寄托,然后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唱响一首献给母亲的歌; 其次,不断强化老师和学生的沟通。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对学生倾注更多的爱,只有从内心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才能够真正了解学生,把握学生心理需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采用多种方式鼓励学生自行阅读、自行体验,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真正融入到学生之中,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 再次,用真情教育学生、感化学生。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相互感染的,教师用美好的情感和言行去感染初中生,必定会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情感教育的良性发展。教师给学生讲解“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时,让学生认识到时间的宝贵,时间一去不复返,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好好学习,进而告知学生生命是有限的,应该珍惜生命,热爱生活。通过语文阅读中的情感教学,真正提升初中生的情感感悟能力。
三、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以实践带动感悟
感悟能力作为一种学生必不或缺的综合能力,它不仅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情感感化,还需要实践的内化。“博于问学,笃于务实。”要想更好地培养初中生的阅读感悟能力,必须培养初中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水平,在实践中实现感悟的升华。
1. 积极引导初中生进行语文社会实践。其一,为了培养初中生的阅读感悟能力,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专题报告会、读书会、问题研讨会等,在交流实践中提高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其二,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作文竞赛、朗诵比赛等,在比赛中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 其三,积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关系社会。语文感悟能力的培养除了需要深厚的文化功底,还应该从生活中获取点点滴滴,在实践中感受社会、感受生活,进而提升自身的感悟能力。
2. 培养学生感悟内化能力。从人的本能角度来看,一种是消化能力,另一种就是内化能力。在初中语文阅读学习中,内化就是把自己的知识掌握、实践感悟与自己的文化结构有机融合起来,用“内心”去品位、体悟思想,进而用自己的言行把自己的思想充分表达出来。
四、引导学生的联想意识,以理解推动感悟
说到底,感悟能力也就是更高一层次的分析能力和联想能力,在初中语文阅读中,学生可以通过在阅读中对一些关键词、关键语句的把握和联想,进而提升自身的感悟能力。详细来讲,就是需要老师培养初中生“窥斑见豹”的能力,斑指的就是阅读中的关键句、关键词,学生通过对关键词句的深度分析,联想自己以往学习的知识点,不断拓展对文章内涵的理解; 豹指的就是文章的中心大意或者主旨,初中生在充分了解了课文主要内容之后,通过主题更好地感知全文,进而实现对全文的把握。比如,在学习《背起行囊走四方》阅读材料的时候,学生应该抓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思想,以“家乡”“亲人”“梦想”为关键词,通过联想以往所学习的内容和知识点,对“行囊”等词语进行重新诠释,不断提升自身的感悟能力。
初中感悟作文教学初探 篇11
作文感悟法,就是给学生提供借鉴点多而且优秀的范文,让学生认真阅读,细心感受,然后总结出从中感悟到的可以借鉴的内容和方法,进而运用感悟到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来进行写作训练。
以下面一篇散文为例来谈谈这种方法。
1.阅读范文:
此生从未去过江南,徘徊于山水之间,那一片烟柳繁华时常摇曳在梦中。看惯了浩荡金风中起舞的白桦林,看惯了茫无边际的林海雪原,在天苍地茫之中,心里就下起了杏花春雨,笼罩了古诗中的四百八十寺。
仿佛展开了一幅画卷,千里莺啼,水村山郭,缓缓绘成了梦里清丽温婉的背景。没有寒冷,没有冰封雪盖,有的只是杨柳微风,杏花春雨,有的好似永远是人间最美的四月天。将脚步放逐于幽深的雨巷,让心轻轻地承载丁香的惆怅。在那样的情景之中,哀愁也变得美丽起来。
江南的女子,该都是亭亭玉立,浅笑低回,驾一叶兰舟,轻舒皓腕,采一朵火红的莲,于时光深处悠悠而来。或人面桃花,倚墙嗅青梅,或秋千院落,裙裾飞扬,或蹙眉深坐,挑尽残灯。千般情态,万种风情,那张微笑的脸,从婉约的宋词深处慢慢地漾上来,直印进我向往的心里。
江南的男儿,该都是满腹才华,风流倜傥,轻摇纸扇,漫步于薄雾轻笼的郊外,或思饮艳遇,或提酒携樽,登楼作赋,把一片情怀挥洒于山水之中。他们的诗词歌赋,让江南的历史承载了太多眷眷的深情。让远在天涯的我,于书卷的清芬中神飞千里。
江南的才子佳人,男儿的才思,女子的多情,相遇后便演绎出许多故事。于是便有了男儿的铭心之思,女子的无边清怨。有些故事,历尽千年,早已成为后人口口相传的传奇,成为一份直指人心的美丽。
其实,更吸引我的,是江南的历史底蕴。无数次的兴衰更替,造就了它沧桑的厚重。江南的风物,吸引了无数统治者的心,他们一心想占领江南。江南在他们的梦里,是一个欲望。当时柳永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曾引得金主完颜亮亲临江南,在西湖上,饱览江南名胜之后,慨然写下:“万里车书尽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由此可见其志。
有春风十里,珠帘漫卷,也有故垒萧萧,山枕寒流。无边风月,映衬着沧桑之美。这就是江南,水蕴灵性,山藏厚重,人拥至爱。这样的江南,怎能不成为千百年来人们的向往之地?
我梦里的江南,如一朵洁白的莲花在缓缓绽放。
2.学生自主探讨,积极去感悟,把众多的感悟点理清楚,形成最终的感悟收获。可借鉴的知识点如下:
可以借助联想和想象来作文,运用间接得来的经验,可以写出精彩生动的文章。
比喻、引用、化用唐诗宋词中有关江南的诗词句,可以让文章的语言很出彩。
散文体现了“形散神不散”的特点:用女子、男儿、才子佳人、历史底蕴来充实文章内容。
四字短句的运用,能让作者的情感深情流露。情感外露类的文章可用此法。
平时要了解历史文化名城,关键时刻就是绝佳的写作素材。
向往名胜古迹:洞庭湖、岳阳楼、黄鹤楼、兰亭、赤壁、醉翁亭、石钟山、北固亭、桃花源、天姥山……
向往人物:陶渊明、李白、杜甫、司马迁、李清照、辛弃疾,诸葛亮、杜甫……(風雅之事、忧国忧民、英雄壮举、壮志未酬……)
对某处地方的向往,不能单叙地方景物,要有底蕴的东西在其中,如人物事迹、精神风貌、历史典故、民族精神……
3.快乐写作。揣摩了范文,收获了感悟,之后就是快乐写作了。学生可以天南地北、天马行空地根据自己感悟到的内容与方法进行练笔。或以联想与想象取胜,或以语言精彩见长,或以历史底蕴显深厚,或以名胜古迹表情怀。因为悟到了写作中的一些窍门,所以学生的作文中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作品,真正做到了“悟文而作文”。下面是优秀的作品展示,我们从学生的作文中可以看到他们“悟”痕迹。
佳作1:《但愿长梦不复醒》
我想我一定是梦游了,不然怎能这样幸运地和你,诗仙李白一同看世界、品人生。
年轻的你有着“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壮志凌云,我跟随你出三峡,泛洞庭,东游吴越,北上太原,游遍大江南北。走过山迢水远,穿过云缭雾绕。我们来到这入蜀之路,在这里我看到的是天梯石栈,冲波逆折、枯松倒挂,飞湍瀑流;听到的是悲鸟号古木,子规啼月夜,连我也要感叹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步入中年的你,并不因年长而锐减飘逸豪迈之气。此时,你应邀入宫,供奉翰林,演绎了一段“力士脱靴,贵妃捧墨”的传奇。一曲“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唱出多少豪气。可你这位御用文人,因小人排挤,仅一年便被赐金放还,从此你不再受宫廷的羁绊,浪迹天涯,以诗酒自适。
走出黑暗的朝廷,天地为之一宽。在青山绿水之间放歌,在花影迷离之间畅饮。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仕途不畅那又怎样,天生我材必有用,一身清贫那又怎样,千金散尽还复来。我们烹羊宰牛,一饮就是三百杯。你径须沽取斗酒十千,洒下了一路豪迈,饮出了一世英名。
尽管之后你受判长流夜郎,最终在寂寞飘然中远去,但那又如何,你自己将清新飘逸的文笔飞扬了大唐的山山水水。留下了“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的不朽赞誉。
与你一同走完这轰轰烈烈传奇的一生,我的梦也醒了,此时的我意犹未尽,体味着你教我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与不羁。我愿长梦不复醒,与你在月下共酌,同销那万古愁情。
佳作2:西塘寻梦
西塘,一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江南水乡女子,静静地横卧在浙江嘉善太湖东南流域的水网地带,展露着自己令人心醉的绝妙风姿。她激动着多少人的思潮,引动着多少人的遐想,更牵动着多少人的梦境!
西塘寻梦,便是我的夙愿。
一部美国的《廊桥遗梦》,无论是小说抑或是电影,都曾经那么强烈地震撼着我的心灵。罗伯特金凯和弗朗西斯卡在廊桥上展开的爱情故事,深深地铭刻进我记忆深处。自此,“廊桥”在我的字典里,就有了特殊的含义。
西塘是个小镇,水河绕街道流淌。家家户户的屋檐下,都搭起斜斜的屋面,形成长长的廊棚,保留着明清时期水镇街市的遗风“街衙依河而建,民居临水而筑”这就是西塘的最大特色。吱吱嘎嘎,人力车的轮胎压着古镇的青石板路,一路清风吹拂,穿行在粉墙带瓦之中。稍倾,便到了“送子来凤桥”。这就是典型的“廊桥”。“廊桥”是传统文化的延伸,保持着民间淡泊和朴素的风格。不知道西塘的“廊桥”是否演绎过像罗伯特 金凯和弗朗西斯卡那样绮丽的爱情故事?且看这座“送子来凤桥”是否有了爱情的结晶?我沉浸在美妙的梦想之中。
游西塘,不能不说西塘的弄堂。
“门前街道屋后河,深长弄堂白条多”。作为市镇和宅屋建筑的一个部分,有着深邃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北京的胡同和上海的里弄,仅可作行人的通道。然而西塘的弄堂,它既是民居,又是小街,还是商铺。故此,西塘人把弄堂看成是他们的命脉。
最有趣的是那条总长68米,宽仅0.8米的“石皮弄”。因其地上铺的石板薄如皮而命名。它又深又长,又暗有狭,幽深曲折。雨天行走,一把伞就撑满了整个弄堂;两人相遇,必须侧身而过。弄堂两边是深宅高墙,打开各自的窗户,可以倚窗谈心,交手传筒。如若张生和崔莺莺在世,也用不着红娘忙乎了。
西塘的梦,穿越历史的隧道,就飘飘忽忽在这些谜一般的弄堂之中。
告别这位清新婉约的江南水乡女子,心中留下一串串如咀嚼橄榄般的回味无穷的梦。
西塘寻梦……寻梦西塘
总之,引导学生去感悟,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方法是多样的,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更好的方法。这里只是谈了一些自己浅陋的见解和做法,还有很多内容需要去学习和改进。在这里抛砖引玉,期待收获更多的感悟。
参考文献:
1.《感悟学习》 姚伟文
2.《生本教育》 郭思乐
初中语文感悟教学 篇12
一、优化朗读,渗透情感
学习语文就是体验语言情感的过程,而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便是“读”。教师一般通过让学生朗读课文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因为在朗读过程中,学生会慢慢领悟文章中所表达的内涵,也有利于学生增强语感。叶圣陶说过:“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无论是文言文还是现代文的教学,只有让学生在不断朗读中,才能渐渐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情感,在朗读中渗透自身情感, 将自我沉浸于文章中。课堂中的氛围也会变得愈加浓厚,激发更多学生的情感,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与感悟。教师的标准化朗读同样可以让学生得以领会情感所在。例如:在教学《木兰诗》这首诗时, 教师可以以身作则,自己带着学生朗读一遍,接着让学生自己朗读, 在朗读过程中有什么不懂的先放着,多读几遍,再去看看不懂的地方是否明白了。学生初读文章或许会不太明白文章所言,但是通过老师融入情感的朗读,先奠定感情基调,接着通过自己阅读一遍, 找到不懂的地方,带着自身的情感,融入其中阅读,接着通过不断的阅读,领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出的那份情感。
二、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情境教学,也就是利用相关性, 通过找出新鲜有趣的且与所教学内容有所关联的事物,给学生铺设一个情境,在此情境下给学生奠定一个感情基调,从而有利于学生领悟文章的感情。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就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关于父亲的题材,比如图片或者经典语句等,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激发学生心中的情感,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在教学 《春》时,展现给学生一个绿肥红瘦、万紫千红、春暖花开的场景, 让学生慢慢体会春的感觉。学生在看完幻灯片之后,产生一种对于春天那美好季节的向往之意,接着教师让学生朗读课文,以自身情感融入其中,阅读课文的效果自然是显著的。教师是学生的指引者, 教师创设一个好的情境对于学生能够体会文章内容是十分有利的。 学生在学习一篇文章时没有一个情境衔接,会觉得十分突兀,要融入文章也需要一定时间。利用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理解文章,有个感情基调,激发情感。
三、领会情感,适当泻情
学生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常常带着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去感知教材。教师作为学生的指路人,引导学生正确领会文章的情感。在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去阅读的时候,当学生的情感与作者想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时,教师应当把握这个时机,让学生在情感的熏陶中将自己所想表达出来。正所谓“情满而溢发”。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写的方式将情感表达出来。例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这一课程时,在学生体会嘲讽意后,将自己所感悟的用笔写下,可以写读后感,当然也推荐学生写类似的文章。课堂时间有限,但是如果让学生利用课后的时间来写,由于渲染的氛围慢慢减退,可能效果不理想。那么可以让学生用说的方式来“表情”,可以小组讨论,也可以举手发言。例如:教学《孔乙己》时,就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自己讨论:孔乙己为何命运这么悲剧?从中你能感悟到什么?教师要抓住让学生动情的“泻情点“,在学生沉浸文章中时,利用以上方法来“泻情”。学生通过这种“泻情教学”可以让自己所感更加清晰,更好领会文章中的情感。
四、品读感悟,升华情感
“学而不思则罔,罔而不学则殆”。读过一篇文章之后,要有所反思,有所感悟。语文教科书上的题材可谓包罗万象,各种情感都有,十分有利于学生感悟情感。教师有着导向作用,要让学生能够用正确的价值观去对待作品,不能偏激。当学生用正确的价值观去看待一个作品时,并且在教师的引导下,融入情境,安静下来, 会发生读者与作品之间的情感共鸣。学生在了解文章情感之后,必定会有所感悟,会联系实际有所想、有所思,教师应当给予学生时间去感悟。反过来又会强化对于作品的理解,对于情感进一步升华。 著名文学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优秀的作品中总是会有着各种各样的情感,学生通过学习感悟,可以升华自我,提高品德素养。例如:在教学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时,首先通过朗读感受作者的大致情感, 接着进一步探讨,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探讨对武陵人的所作所为的看法。在不断感悟中,升华自我,提高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