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数学实验教学(共12篇)
职高数学实验教学 篇1
现在全国各地都在搞课改, 大家都在探讨适合学生的教材、教学模式、教学方式.职高的教学也跟着改革, 但不管如何改, 最终要找的是能调动学生上课积极性, 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教学方式.
职高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实在不高, 很多同学在初中时就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导致到高中时基础差, 跟不上;又由于职高数学较枯燥、抽象, 好多知识是脱离学生生活的, 而且职高生学习习惯差等原因导致职高生数学成绩难以提高, 只有充分调动职高生上课参与程度, 让他们感觉到数学也挺好玩的, 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进行数学实验教学.
什么是数学实验?数学实验肯定不同于物理实验、化学实验、生物实验, 但它与物理实验、化学实验和生物实验有相似之处, 那就是一种让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动起来, 思考起来, 学习起来, 从而爱上数学.如果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 能充分地认识到实验教学的积极作用, 相信它对职高生学习数学有很大帮助.
一、通过实验教学, 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提高上课参与程度
学生是主体, 只有让这个主体对学习感兴趣, 参与进来, 那么他就会主动地去获取知识了, 可是大多数职高生由于初中、小学时不受老师的关注, 甚至经常受老师的指责, 他会认为职高老师也一样, 只会打击他, 而不重视他, 所以他们一进来学校, 就会对数学厌学, 对数学有排斥感, 因此在上第一章“集合”时, 就应调动学生兴趣, 提高上课参与度.例如, 在第一章集合之间的运算教学中, 设集合A={班中所有男生} (站起来) , 集合B={班中所有住宿生} (站起来) , 那么请问:班中既是男生又是住宿生的是哪些人呢?构成集合C={班中所有男住宿生} (站起来) .这样让学生充分投入到学习中来, 参与到学习中来, 这样学习兴趣也就来了.
又如在高二学习“概率与统计”时, 让全班同学都进行抛硬币的实验:同桌两人为一组, 一个人掷硬币20次, 另一个人记录正面朝上的次数, 然后进行统计, 先以小组为单位累计统计, 再以一大组为单位累计统计, 最后累计全班同学的结果, 分别计算正面朝上的概率.这样全班同学参与了学习, 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自主探索以及合作交流, 提高了学习兴趣, 培养了合作交流能力及搜集信息、处理数据能力.
二、通过数学实验教学, 可以帮助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高中好多数学概念比较抽象, 学生对这些概念的本质属性的认识很肤浅, 只是机械地记忆, 教师在教学时, 要让学生多方位地认识这些概念, 通过观察、猜想、推理、实验等, 由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 从而更好地理解概念.
比如回忆家庭装修时, 木匠师傅常用一支铅笔和一根小木条就可以画出一个圆来, 那么在学习职高数学第八章解析几何的椭圆概念时, 可以让两名同学配合做这一个实验:取一条细绳, 把它的两端固定在板上的F1, F2两点处, 且使绳长大于F1F2的距离, 如图所示, 用铅笔把绳子拉紧, 使笔尖在板上慢慢地移动, 画出的图形就是一个椭圆, 然后让学生自己得出椭圆的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 F2的距离之和是常数 (大于|F1F2|) 的点的轨迹就是椭圆, 最后教师通过建立坐标系, 推理、计算、化简得出椭圆的标准方程.当然可以继续研究绳长等于F1F2的距离, 绳长小于F1F2的距离的情况.
又比如, 在学习函数的奇偶性和反函数时, 让学生动手折一下纸, 先叫每个同学在自己的一张白纸上画出一个偶函数在y轴右侧部分的图像, 然后利用偶函数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 让学生把纸沿着y轴折叠, 就得到另一部分的图像;在学习反函数时也一样, 让学生通过沿直线y=x对折, 把关于直线y=x对称的图像印出来, 得到反函数的图像, 从而更深地理解概念.
三、通过数学实验教学, 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学生在解决有些数学问题时, 有时无从下手, 不能全面深入地理解题意, 找不到问题的突破口, 难以解决问题, 如果我们通过数学实验尝试, 也许学生就能解决问题了.例如, 在学排列组合的相邻问题捆绑法和相间问题插空法时, 学生难以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叫几个同学上来演示, 对于相邻问题, 可以把两个同学捆绑起来, 看成一个人来考虑, 然后进行排列, 就找到了问题的突破口, 从而解决了问题;在解决相间问题时也一样, 叫学生上来演示, 先上来几个男生, 再在男生之间的空当插入女生, 从而理解了题意, 解决了问题.
又比如, 在高二学习第九章立体几何中的几何体侧面积公式时, 可以叫每个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各种几何体.譬如, 学圆柱体的侧面积时, 学生难以理解这公式, 如果让学生把自己做的圆柱体沿一条母线剪开, 展开来得到的是一个矩形, 这个矩形的下面一条边长等于这个圆柱的底面周长;另一条边长等于圆柱母线长.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 这个圆柱的侧面积公式学生很快就理解了.
四、通过数学实验, 可以帮助学生探究一些数学规律,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中好多性质如果只是老师简单地把结论教给学生, 只让学生记住, 不让学生知道这些性质规律是如何来的, 那么这些知识就很容易遗忘, 学生也会对数学慢慢地失去兴趣,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 可以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实验等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究, 相信对数学的教学更具有意义, 也许过五年、十年后书中的知识遗忘得差不多了, 但他们探求知识的方法和能力不会遗忘, 将伴随着他们的一生.
比如, 在学习高一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时, 可以让学生到计算机房去上课, 两人一台电脑, 教师在每台电脑中事先安装好“几何画板”的软件, 在学生看见了老师画的图像后, 让他们自己再利用“几何画板”, 通过变化底和自变量的值, 多做几个函数图像, 经过小组讨论观察, 探讨, 分析, 总结出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图像特征及性质.这样学生上课参与程度高了, 通过自己动手研究得到结论, 影响也最深了, 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来了.
再比如, 在教三角函数中的正弦型函数y=Asin (ωx+φ) 的图像和性质时, 也可以通过老师的引导和计算机辅助, 共同实验研究函数的图像与性质:①通过不断变化A的值, 让学生发现最大值和最小值是由A决定的, 当然也知道了y=Asin (ωx+φ) 的值域是[-|A|, |A|];②通过不断变化ω的值, 让学生发现, 最小正周期与ω有着密切联系, 最后总结出最小正周期是undefined;③通过不断变化φ的值, 研究φ对函数图像的影响;最后通过计算机让学生体验把y=sinx通过怎样一步一步地变化到undefined, 通过几种不同变化方法, 让学生认识到正弦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这样通过实验教学,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 培养了学生探究能力.
五、通过数学实验教学, 可以帮助学生猜想结论, 或验证结论的正确性
教学生数学, 最终是教学数学思维方式, 而数学思维方式是通过观察客观世界的现象, 抓住其主要特征, 抽象出概念或建立模型;进行探索, 通过直觉判断或归纳推理, 类比推理作出猜测;然后进行深入分析和逻辑推理、推理揭示事物内在规律, 从而使纷繁复杂的现象变得井然有序.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中, 可以通过数学实验, 再进行深入分析和逻辑推理, 通过类比推理猜想得到一些数学结论, 或验证的正确性.
比如, 当学生在学习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的应用题时, 让学生小组为单位做这样一个实验, 四人为一组, 每一组备一条40 cm长的绳子, 让学生实验研究当矩形的长和宽分别为多少时, 矩形的面积最大.再让学生猜想, 当周长一定时, 一根铁丝围成三角形、五边形…… n边形时, 什么情况下面积最大, 最大面积又是多少.再通过比较, 类比分析, 最终得到围成圆时面积最大.
又如, 在学概率统计中的古典概率模型时, 让全班学生做个实验, 通过掷两粒骰子, 先让学生猜想:如果你去赌博, 你会猜几点, 几点的概率最大.再通过实验, 统计全班同学掷的点数, 发现:掷2点和12点的概率最小为undefined, 而掷7点的概率最大为undefined
总之, 通过实验教学, 提高学生上课参与程度, 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 探索数学的概念、性质规律, 使数学知识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 使职高生从不积极到参与数学学习, 通过实验, 培养探索精神,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养成学习数学的良好品质, 使学生真正学会数学, 达到数学教学的目的.
摘要:职高有一部分学生不爱学习数学, 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 上课参与程度低, 要利用数学实验教学, 让学生由听数学到做数学, 玩数学, 使学生变被动地接受数学到自主地去获取数学知识, 理解概念,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数学探究能力, 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达到数学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实验教学,提高兴趣
职高数学实验教学 篇2
(北京市门头沟区中等职业学校)
摘 要:英语作为世界语言被广泛地使用着,无论是国际贸易还是电脑编程都可以看到英语的影子。学生学习英语的最初目的就是交流,能够听懂别人的意思,也可以把自己的思想用英语表达出来是一门语言的基础功能。结合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英语教学;课堂教学;英语口语
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职生是基础教育中的弱势群体,他们数学学习的特点表现为数学基础薄弱,缺乏学习自信心,学习比较被动,没有学习兴趣。而作为一种学习的内在动机,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要教好数学,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中职生学习兴趣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意志、情感、学习效果有直接影响的因素就是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对学生有爱心、真心和关心。教师对学生要充满爱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对于学生点滴进步和闪光点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对学生的错误和批评要客观、准确、实事求是,不要有成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要以实际行动表现出对学生的关心,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教师要对学生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在课堂上,每一个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应该是同等的,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学习反应,教师的态度要积极,目光要友善,语气要和蔼,让学生感觉到他们受到了关注。评价学生时要恰当,多给学生正面的评价,对于学生在课堂上错误的回答,也要发现其中的亮点,耐心听取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要轻易否定,以免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生沟通的方式恰当,学生才会信任教师,同时也会喜欢上数学课。
二、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
中职学生没有升学压力,所以,有一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也没有学习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介绍当前就业趋势和社会所需人才的要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让学生认识到今天的努力学习是在为今后顺利工作做准备,使学生逐步明确学习的目的。有目的就有动力,学生会从不愿意学习到有压力的被动学习再到主动学习。数学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专业介绍所涉及的一些数学知识,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的用处,从而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
三、数学教学要结合生活实际
数学给学生的印象是枯燥无味、不好学难懂,其中原因之一是因为学生认为数学离生活实际很远。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本身不是数学符号。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学习基础,联系职业岗位,尽量地实际化,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提供学生直观感受和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四、渗透数学文化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对数学发展史的了解,特别是中国数学发展史,通过发展史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自豪感,使他们产生学好数学的愿望。通过讲述数学故事,使学生受到数学家们不怕困难、勇于探索、无私奉献精神的感染,使他们的情操得到陶冶,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五、语言生动幽默
中职学生的注意力比较容易分散、数学基础和理解力普遍较差,如果要增强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数学兴趣,教师除了要融入真挚的情感,还要在语言上下工夫,在保证科学性的基础上,语言要准确、直观,具有逻辑性,同时要生动幽默,生动幽默的语言能活跃课堂气氛,强化学生的理解,使数学具有趣味性,学生会产生积极愉快的感受。
六、实施多媒体教学,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具有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等特点,它的形、光、色、声作用于学生的感官系统,将数学中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动态化,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使紧张、枯燥的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愉快,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浅谈职高数学分层教学 篇3
关键词:职高数学;分层教学
长期以来,职高数学教学由于受班级授课制的束缚,教师从备课、授课、作业、辅导、考查到评价,很少顾及好、中、差各类学生的智能差异,均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得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对所有学生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就不能适应所有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水平,更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由此就会导致教学班级中优秀的学生因“吃不饱”,使其潜能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落后的学生却因“吃不了”,而加重其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使其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打击而导致学习“掉队”。这不仅影响大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也会导致部分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在无形之中被摧毁,使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大大地降低,为此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六方面进行分层教学有效模式构建。
教学对象层次化
分层教学实际上就是以进步为前提,层次为基础,竞争为手段,辅导为重点,实现目标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调学生学有所得和个性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都能达到学会、学好的目的,从而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对学生进行分层是进行分层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因此从高一入学开始,可分成A、B、C三个层次,先让学生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层次(学生能实事求是地估计自己),教师再根据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教师自己掌握,学生本人知道,不宣布)。这样能使学生定位准确,又能使学困生不至感到难堪,自尊心不受到伤害,保持其自然、正常的学习心态。A层次的学生基本功扎实,学习主动,对数学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接受能力强,并有超前的学习愿望。B层次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有一定的进取心,可是接受能力稍微差,基础不扎实。但有一定的能力和潜力,需要老师扶一把,给以一定的督促和辅导。C层次的学生学习不自觉基础差。而且思维反映慢,在学习上有障碍,缺少家庭辅导条件,需要教师时刻关心和督促。然后把这三种不同层次的学生编排成若干小组,并设A层次的学生为组长,每位组长负责B和C层次的学生各一到两名,负责他们作业的监督和检查,公式的默写,疑问的解答等。但这样的层次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发展情况随时调整,这样分层设组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的数学水平就会大踏步的提高。
教学目标层次化
分层次备课是搞好分层教学的关键。教师应在吃透教材、大纲的情况下,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设计好分层次教学的全过程。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分清哪些属于共同目标,哪些属于层次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还应有具体的要求,如对A层的学生要设计些灵活性和难度较大的问题,要求学生能深刻理解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对B层的学生设计的问题应有点难度,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灵活运用基本方法,发展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对C层的学生应多给予指导,设计的问题可简单些,梯度缓一点,能掌握主要的知识,学习基本的方法,培养基本的能力。
如“圆”的教学目标可定为:
共同目标:掌握圆的方程及性质并能用它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层次目标:
A层: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会判断直线与圆之间的关系;并能熟练运用它去解决一些有一定难度的灵活性、综合性的问题;
B层: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会判断直线与圆之间的关系;会根据简单的已知条件求圆的切线方程,并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应用。
C层: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及性质,会判断直线与圆之间的关系;
课堂教学层次化。
进行分层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便是对学生实行分层授课。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和教学目标,对课本内容作相应的调整和组合,注意内容的难度和坡度,以适应各层次学生的水平。以第四册课本《指数不等式和对数不等式的解法》为例,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是这样处理教材的:在给全班学生复习了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之后,我便给学生讲解指数不等式和对数不等式的解题策略,便是将不等式进行转化,然后用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这时,我对不同小组的同学提出了如下不同的要求。我对全班同学说,在今天的例子中,例1和例2是教材中的例题,对A组的同学必须作出要求,用另外的话说,也就是C组的同学对例1和例2必须切实掌握:
例1 解不等式(见数学第四册P44例3)。
例2 解不等式(见数学第四册P45例4)。
通过对例1和例2的解答,我给C组的学生指出,对于指数不等式,我们首先要看能否将它们化为底数相同的不等式,然后由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得出指数间的关系。对于对数不等式,特别地给学生强调,对数的真数为正数这一条件,然后再根据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将其转化。
对于B组的同学,我除要求它们掌握A组的例题外,还要求它们掌握例3种较为复杂一点的指数不等式问题。
例3解不等式。
我首先引导B组的同学分析例3中数字间的关系,3与1/3,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在讲例3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先将其变形为,然后可以由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得出原不等式的解集。
对A组的同学我除了要求他们掌握B组的问题外,对A组学生的综合能力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我讲了例4,要求A组的同学切实掌握例4的解题思路及能力要求。
例4解不等式。
在解这个不等式的过程中,用到了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单调性,还用到了数学方法中的换元法,更为重要的是,例4中含有参数a,在解题的过程中必须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例4是培养优秀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好例题。
由于我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了对各组同学的具体要求,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便根据自己的基础掌握不同的内容,学生便不会出现因听不懂例题的内容而在课课上睡觉现象。
课堂作业层次化
传统的作业一般以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无视学生差异,统一要求,以书面作业统贯始终,机械模仿,造成优等生对大量的重复要求的作业又厌又烦,体会不到作业带来的创新感和成功感,而后进生,由于长期完不成作业,达不到作业的要求,久而久之就造成惧怕作业的心理,长期以往,不管是优等生或后进生,都会以一种应付差事的被动态度来对待作业和学习,产生厌学情绪,常常出现拖欠、抄袭、不交作业的现象。而分层设置作业,使作业要求有梯度,学生能做;作业评价寓于激励性,学生要做;作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富有思考性和创造性,学生想做。分层设置作业时,一般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层次(一般由低到高为C、B、A),低层次(C组)作业内容一般不低于课标的下限要求,可以是课本上的练习题或例题的简单变形题,同时要适时配置与新知识相关连的旧知识的补缺补差题,作业量要适中:中层次(B组)作业内容可以是课本上的习题及复习题中的简单的综合应用题,作业量要充足;高层次(A组)的作业内容,可以是习题或复习题中较难的综合题,或新知识的拓深拓广题。
例如,在“等差数列”教学中,“等差数列的概念”这一节的作业我是这样安排的。
第一组:(学困生做)
1.(1)求等差数列3,7,11,……的第4,7,10项;
(2)求等差数列10,8,6,……的第20项。
2.在等差数列{an}中:
(2)a1=12,a6=27,求d。
3.求下列各组数的等差中项:
(1)732与-136;
第二组:(中等生做)
1.(1)求等差数列2,9,16,……的第n项;
2.(1)已知等差数列{an}中,a1=3,an=21,d=2,求n;
(2)已知等差数列{an}中,a3=1,a6=7,求a10。
第三组:(优等生做)
1.已知等差数{an}中,a4=10,a6=6,求a8与d;
2.已知X,Y,5X,7,……是等差数列,求X;
3.在等差数列{an}中,若a3+a9+a15 +a17=4,试求a11;
4.在数列{an}中,若a1=0,an=an-1-4(n≧2),求an。
由于分层训练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学困生没有强迫性,不会产生抄袭现象。有的学困生还会尝试去完成第二组,甚至第三组的习题,收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课后指导层次化
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辅导是学生巩固和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课堂上我对学生实行分层授课后,在课外的辅导方面我采用了让学生之间相互辅导的办法进行学习辅导,即通过对口扶贫的方式进行辅导,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的办法是,我课外直接对A组的同学进行辅导,B组的同学由A组的同学进行辅导,C组的同学由B组的同学进行辅导,这样,将全体同学的积极性都调动了起来。我对学生说,自己会做题还不表示你真正弄懂了一道题,只有你能讲解后别人能听懂则说明你自己真正懂了。另外,我给学生说,你们都是老师的助手,你们之间的相互辅导实际上也是在减轻教师的负担,因为两个班有一百多名学生,全靠老师一个人是照顾不过来的,很难阳光普照,面面俱到。给学生讲明了这样的道理,学生都极为配合教师的工作。
考核测试层次化
分层考核是“分层教学”实施的必要补充。人的思维能力本身就存在着差异性,加之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教师切不可强求一律。考同一难度的试卷,优生、学困生差距越大,优生易满足,学困生便会丧失学习兴趣;一些平时学习虽然有一定进步,刚刚提起一点学习兴趣的学困生,如果试题过难考下来分数太低,必然会严重挫伤其自信心,而导致自暴自弃,所以考试前教师应在试卷里分配好A、B、C题。A是基础题,按高的分配计分,B是中等题,按中的分配计分,C题有一定难度综合性的题目,按低的分配计分,并设立附加题,要求优生必做,中等生、学困生选做。中等生做对一题,半倍加分,学困生做对一题,加倍加分,这样学困生的基础题中等题所得的分数不低。优生、学困生差距不大,这样无形中提高了学困生在同学中的地位,“跳一跳,摘到果子”,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重新找回自信心,燃起他们学习的欲望,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更加努力学习,逐步使一部分学困生转变为中等生,而促使中等生渐渐向优生靠拢,也无形中给优生增加了努力向上的竞争意识。
在对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中,学生的心理个性得到良性发展,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分层教学针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学生学习的兴趣被激发了,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并出现了“你追我赶,奋勇向前”的可喜局面。在取得的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发觉到了诸多的不足,如:分层评价方面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不能实现对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分层,虽然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堂提问、课后辅导、作业等方面,我们注意到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但对考试的最终评价上没有太大的改变,老师的心目中还是主要以考试成绩论英雄。但是由于高考的压力,很难找到一个比较合理的评价方式。
总之,实施分层教学虽然有一些困难和不足,但不能否认分层教学充分利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内在的需求,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而如何使这种教学方法更好发挥它的作用,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孔庆邮.数学分层教学及研究性学习的探索实践与思考[J].中学数学教学.
[2]付海峰.在层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3]马忠林、魏超群.数学教育评价[M].广西教育出版社.
[4]曹才翰、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浅谈职高数学分层教学 篇4
所谓“分层次”, 就是在分析教材知识结构与学生认识结构的基础上, 将教学内容及其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分解为若干个由低到高的梯度较小而又层次分明的问题, 使基础差的学生都能在这些问题的指引下, 达到本节课所要完成的基本目标, 同时又使学习基础好的学生能上到尽可能高的层次, 达到较高的教学目标, 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一、具体步骤
1.认真钻研考试大纲和教材, 做好分层次教学的准备。在假期里精读教材, 全面掌握本教材的知识体系和基本内容, 在此基础上制订出全学期授课计划, 从宏观上打好多层次教学的基础。
2.尽可能地掌握学生情况, 一开学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组合。按照学习成绩, 将学生分为上等生、中等生和差生三个层次, 这三个层次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 学生的成绩会有升有降, 名次也会发生变化, 这时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 及时进行调整。
3.认真备课, 制订出每个教案分层次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即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 根据知识的难易和重要性程度, 把教学内容分为“了解、理解、掌握、运用”四个层次, 使知识的层次与学生的层次有机结合, 充分设计好各个知识点的讲授方法, 编写出各个层次的学生所要完成的习题。
4.搞好课堂教学, 将分层教学落到实处。要特别注意学生在接受能力上的差异, 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 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课堂启发提问时要区别对待, 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例如, 在讲三角函数倍角公式时布置课堂练习:
①求cos215°-sin215°;②求
让相对差生回答①, 中等生回答②, 上等生回答③。
5.布置好课后作业, 可把习题分为基本题、中等题和提高题三类, 要求上等生做后两类, 中等生做前两类题, 差生只做基本题。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感。例如, 在讲二项式展开这节时, 布置如下的练习基本题:①展开二项式 (1-2x) 6。②求在 (2x+1) 8展开式中第三项的系数和x2项。③求
6.课后检查指导, 巩固分层次教学法的效果。通过批改学生作业、座谈、辅导、测验等多种形式, 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同时, 建立课外兴趣小组, 把相同层次的学生分在同一组, 这样有助于教学的进行, 和不同目标的完成。这是巩固分层次教学法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
二、实验效果
2009届新生入学以后, 选财会二班为实验班, 一班为比较班。这两个班进校时基础差不多, 然后经过两年实验比较, 得出如下数据:
1.数学平均成绩比较
2.数学成绩颁情况比较
3.对数学感举的学生数对比
从以上统计表中可看出:①从数学平均成绩上看, 入学时两班基本相同, 但以后四学期考试实验班成绩都高于比较班, 而且差距越来越大。②从方差的统计结果看, 开始时大致相同,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实验班方差明显小于比较班, 这说明实验班的成绩相对比较集中, 学生之间差距较小, 而比较班两极分化现象很严重。③实验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明显比比较班浓厚, 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喜欢数学的人数逐渐增加。
三、几点体会
经过教学实践, 笔者认为多层次教学法是符合教学规律和职教特点的教学方法, 具体表现为:
1.有利于激发和保持上等生的学习主动性和钻研精神, 还能有效地保持差生的学习热情, 使他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预定的目标, 品尝成功的喜悦, 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实际, 提高自己的学习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 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职高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篇5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为此要我们写一份总结。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职高数学教学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职高数学教学工作总结1
业高中的学生数学成绩普遍较差,已成为职业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中遇到的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如何成功地转化数学差生,就必须认真深入地剖析,找出这些数学差生产生的原因,然后才能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这是值得我们承担职高数学教学任务的每位教师认真反思的问题。
一、造成大量数学差生的原因
1、入学时数学基础差
随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家长们对子女接受教育意识的加深,越来越多的初中毕业生对自己受教育程度感到不满足,还需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历,读不了高中读职中已成为每位初中毕业生的选择。因此有大批升不了高中的学生就选择了读职中,特别是很多职业学校招收了大批没有参加中考的初中毕业生,这势必造成职高学生数学成绩普遍较差。
2.由于职高的学生大多是来自那些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落后,中考成绩不理想,再加上部分没有参加中考的学生,这些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没有对数学知识形成较好的认知结构,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而相对于初中数学而言,职高数学教材结构的系统性、逻辑性较强,首先表现在教材知识结构的衔接上,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面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其次还表现在掌握知识的技能技巧上,新的技能技巧的形成必须借助于自己已有的技能技巧。这样的教材结构,必然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连续的学习能力。这就恰好命中了很多升入职高学生的要害,这些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造成了后续学习过程中的恶性循环,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度,产生了数学差生。
3、学习目标不明确,对数学认识有偏见,学习动机过弱,期望值很低
目标是学习的动力,大部分职高学生由于不准备参加“三校生”高考,缺少高考的竞争。也就缺少了应有的压力和动力;有的学生对数学没兴趣。他们不投入,不愿学,有的甚至一学数学就头痛,有的干脆弃之不学。上了职高,实际掌握数学知识的程度大概只有初一年级的水平。同时,很多学生没有认识到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社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没有意识到很多专业技能的掌握要求有良好的数学功底作为基础。因此,大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满足于“六十分万岁”,学习过程被动,学习动机不明确,没有树立起“我要学”的思想。在这种状态下学习的学生,不仅学习成绩不会理想,还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变成数学差生。
4、意志薄弱,不能控制自己坚持学习
学习意志是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而努力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是学习能动性的重要体现。学习活动总是与不断克服困难相联系的,与初中阶段的学习相比,职高数学难度加深,教学方式的变化也较大,教师的辅导时间减少,学生学习的独力性增强。在衔接过程中有的学生适应性强,有的适应性差,主要表现在学习意志薄弱方面。有的职高生,一遇到计算量较大、计算步骤比较繁琐的题目,或者是一次尝试失败,甚至是一听是难题或一看题目较长就产生了畏难情绪,缺乏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坚韧意志和信心。还有些甚至因为贪玩,不能静下心来学习,也就经不起玩的诱惑而不能控制自己把学习坚持下去。时间一长,也就变成了数学差生。
5、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
初高中数学的梯度跨跃很大,许多同学进入职高之后,对学习职高数学仍然采用“穿新鞋走老路”式的学习习惯,还像初中那样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等着老师来填鸭式地喂知识,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有的学生只注重模仿,只会死记硬背结论,只会做见过的题目,只注意记题型,不会开辟新路子,灵活地运载所学的知识。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重视对概念的理解,不研究解题过程,只记结果,不想做题,不掌握典型的解题思想和方法。不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基本的公式和数据。对所学知识不会进行比较,不善于归纳和整理,又不重视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复习,仅把课堂听讲作为学习知识的唯一途径,导致了很多学生知识点零乱,掌握知识片面,死板,在解题时只要条件稍加变化便无能为力。
6、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法则掌握不到位
学习过程中的粗枝大叶,不认真钻研,学习上的马马虎虎,导致出现许多低级错误,以下是数学差生在运算中常见错误举例:
(1)分数四则运算出错:如等;
(2)符号法则用错:如;
(3)指数运算法则用错:如,,;
(4)对数运算法则用错:如,;
(5)公式记忆错:如,,;
(6)概念理解出错:如,;
(7)性质、原理运用错:如,等等。出现以上这些错误,充分说明了学生在学习上不肯下功夫,导致数学功底不牢,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到位。
由于各种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所导致的原因,从而造成了目前职业院校中存在大量的数学差生。
二、教学策略
由于大量数学差生的存在,如果这些差生年复一年地流向社会,因为这些差生缺乏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不强,使得他们很难尽快地适应社会,掌握在社会生存的技能,不能很好地为社会服务。甚至有的学生可能成为社会的负担,因此,成功地转化差生,从一定程度上讲,可以改变他们的命运,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针对职高差生的特点,教师的教学必须适应于学生的学习,在从事多年的职高数学教学中,根据造成差生的原因,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从基础抓起,做好查缺补漏工作
作为一名职高数学教师要尽量帮助学生弥补基础知识上的漏洞,这是成功地转化数学差生的关键步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知识的因果联系,对于那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有着重要影响,但学生没有掌握到位的基础知识,要注意查缺补漏,防止学生产生知识上的漏洞,同时,帮助学生建立起系统、连惯的`数学认知体系结构,辅助学生做好前后知识和技巧的衔接,为学生自主地进行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条件。
2、抓好初中数学知识与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衔接
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职高数学知识也涉及到初中的内容。如立几何中的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初中几何中的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的概念,为集合定义给出了几何模型。可以说职高数学知识是初中数学知识的延拓和提高,但不是简单的重复,因此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二者的衔接,深入研究两者彼此潜在的联系和区别,做到新旧知识的串连和沟通。为此在职高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必须采用“低起点,小步子”的指导思想,帮助学生温习旧知识,恰当地进行铺垫,以减缓坡度。分解教学过程,分散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已有的水平上,通过努力,能够理解和掌握知识。如:学习“函数概念”、“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等内容时,可以先复习初中学过的函数定义、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每涉及到的新概念、定理,都要结合
初中已学过的知识,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针对当前职高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主要采用了分解难度,淡化理论的方法。如职高数学第一章是“集合与函数”,为了讲清函数的概念,帮助学生克服“恐函症”,我首先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虽然学生在初中学习了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但学生只知道这几个函数的表达式,而不理解函数的概念,针对学生的基础,我就采用先让学生讨论圆面积与半径这间的关系入手来说明什么是函数。再如,我在讲增函数和减函数的内容时,先从函数图像特征入手,来分析函数的增减性,然后再用代数的方法来证明函数的增减性等等。3、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树立学习的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始终坚持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让学生有:“读完初中读职中,就业致富一路通”的学习理念,而学好数学是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的基础,学好数学不仅为今后“三校生”高考提供保证,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和锻炼逻辑思维能力,为今后走向社会,掌握各种有用的社会技能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数学差生由于成绩不理想,产生了自卑心理和畏难情绪,但他们也有自尊心,他们在课堂上怕老师提问,课后怕老师问学习上的事,这其实是一种自尊心的自我保护,因此要注意维护好数学差生的自尊心,这是成功转化数学差生的前提条件。对此,老师首先要倾注爱心,尊重他们的人格,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同时还要做好差生的思想工作,多与他们进行交流沟通,让他们体验到老师的一片爱心和殷切希望,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在平日的交往中,对差生多加以表扬和鼓励。我们坚信,只要关心、爱护差生,真诚和蔼地对待他们,并且给予他们一定的尊重和信任,就能唤起他们对学习数学的信心,表扬和鼓励是推动学生进步的动力,也是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的知心朋友关系。学生的学习质量是取决于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双向努力的。
4、诱发强化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的产生来源于学生的学习动机,科学选取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实践证明:数学课一味的讲授,容易养成学生的惰性和滋生抽象乏味的感觉。数学差生的心情大多处在厌烦的抑制状态,常感到学习数学很无聊、枯燥无味,学习没劲头,学习数学只是为了应付差事和免受家长及教师的责备,而逐步丧失学习的原动力,对学习的厌恶和抵制则日盛一日。但我们知道,绝大多数学生对新鲜事物都有敏感性、好奇心,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和好胜心理,根据这种心理,应改变传统的讲授方法,设计出新颖的教学过程,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刺激物,从而引发其产生进取心,我们还要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例子、别开生面的课堂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差生的自觉性,最终达到转化数学差生的目的。
5、实施分层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对于部分数学差生,可以采取适当降低要求的方法,做到“低起点”,“小步子”,“多鼓励”,“少批评”,可以用“少吃多餐”的方法,一步一步慢慢来,为后进生创设成功的机遇,让他们能够经过努力,基本上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闪光点,这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制力,逐步培养他们顽强的意志力和拼搏精神,敲开他们追求知识的心灵之窗,努力学好数学。
6、加强学法指导,教给数学差生学习方法
我们教师要通过实际生动的例子,说明数学的严谨、抽象等特点,使之习惯数学的思维方式和熟悉用数学知识与思想解决问题的方法。介绍学习方法,介绍解决数学问题的常用方法。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比学习书本上有限的知识更为重要,而且会使他们终身受用,受益匪浅。从实际情况来看,有相当多的学生,因为没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在学习上事倍功半,效率很低,有的甚至逐步丧失学习兴趣。由于“不会学”而导致“不爱学”和“不愿学”的情况为数甚多。所以,在教学中帮助差生克服不良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他们能否由“厌学”变成“爱学”的关键所在。正确的学习方法一般由以下几个主要因素组成:
(1)预习,找疑难。
(2)听课,边听边思,解除疑难。
(3)巩固,积极操练所学内容。
(4)课后复习,独立作业,记忆所学知识。
(5)科学用脑,合理安排时间。
7、加强辅导,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
首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让差生对基础知识产生一种不以为然的态度,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质是构建数学大厦的基本框架,框架不牢,整座大厦都会动摇,要坚决杜绝有的学生“眼高手低”的学习态度,同时要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品质,避免学生出现“难题不会做,简单题又做不对”的情况。其次,要指导和帮助学生对基本的解题方法进行认真的分类总结。再次,要加强对学生的运算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最后,要加强对数学差生的辅导,可以根据学生对知识掌握的不同情况分别采取个别辅导、分层辅导的方法,逐渐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数学差生的产生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出现的,是多年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缺陷积累的结果,数学差生的转化也不是短期努力就可立竿见影的,需要广大的职高数学教师付出艰辛的努力,更需要全社会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关心和努力,只要大家都意识并重视这一问题,更多地关注职高数学差生,为他们创设更多成功的机会,职高数学差生多的现状一定可以得到改变。
职高数学教学工作总结2
我市中职数学教研组全体兼职教研员同仁,在市职成科的直接领导下,在各中职学校领导大力支持下,积极进取,团结协作,勤恳耕耘,默默奉献,认真履行教研员职责,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运用全新的教育理念,积极探讨中职数学课程改革,以常规教学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认同为准则,以课程改革为主要途径,积极参加并开展教研活动,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逐渐形成自身的特色,努力打造教学质量这一品牌。一年来,全体兼职教研员同仁,经过系统而深入的理论学习,使得大家在观念上发生了很大的飞跃,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无论是在教育教学,还是在教学改革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显著的成绩。大家亲密无间,团队精神初露端倪。坚持“勤学、善思、细研、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同时我们也在冷静思考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积极改进工作。现将数学组本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加强修养提高素质,认真撰写教研论文
为加强修养,提高素质 ,宣城市中职学校教学课例案例和教学随笔评选活动一年一度如期举行,分布在各个学校的数学教研员承担着参与指导任务,使得我市数学教师在此项活动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有多篇论文案例获奖或在刊物上发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如果不学习,教研活动就会成本“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当今信息时代也使数学教师懂得,只有认真学习“数学教学论”,“成功教育理论”以及“数学课程标准”等教学理论,学习学科刊物,才能了解教研课改信息,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同时探索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在理论学习、教改实践的基础上,认真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才能更进一步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二、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提升自己业务水平
我组老师积极参加市、区域、校各级教研活动,不光是校内、市内的教研活动,每年还有3-4次参加市数学研讨及参与宁国职高、广德职教中心教学开放周等教学研究活动。宁国职高还组织数学教师参加了在浙江杭州市举行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说课比赛及数学论坛。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得数学教师开阔了眼界,教学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有力地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效益,优化了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我们通过坚持开展听、评、说课活动,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我组已把这个活动作为一个重要的教研活动内容,长期坚持下去。一年来,教研组积极开展有目的、有主题、有计划的多种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面对机遇与挑战共存的二十一世纪,数学教研组坚信:只有团结一致,求实创新,才能为提高全市的数学教学质量作出更好的模范带头作用,才会迎来宣城职教更加灿烂的艳阳天!
职高数学教学工作总结3
开学以来来,在学校领导的引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在教学工作中与全体老师一道勤勤恳恳,认真负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更新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顺利地完成各项教学工作任务,取得一定成绩。为总结经验,争取更好的成绩,现将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在教学工作中主要认真做好备课、上课、巩固应用、课外辅导等环节工作。
1、备课。首先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阅读有关教学参考资料,深入钻研教材。熟练掌握教材的全部内容,学期初制订好各阶段的教学计划,确定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关键,使教学工作循序渐进,有条无紊,按进度、按要求进行教学工作。同时,根据每个班级数学基础的好坏准备难易两种教学思路,使得各班级同学均能学有所得。
2、上课。①认真组织教学,目标明确。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于教学全过程,并特别注重解题过程与方法。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策略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②准确地把握每一课的知识结构。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加工或调整,变“教教材”为“用教材”。使知识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东西。③重视设计教法学法。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教学活动,形式灵活多样,运用恰到好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问题,适应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尊重学生,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差异,鼓励学生敢于发言,使课堂气氛、平等、民主、合作、融洽。师生、生生多向交流,形成互动,共同发展,使学生在课堂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心情愉快,使学生变“学会”
为“会学”,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养。④注重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这学期我主要教二汽1班以及二幼5班两个班级,其中汽修班均为男生,且数学基础较差,而幼教班以女生为主,且数学基础相对较好。因此,在汽修班上课时我以课本例题为主,重点在于将例题讲细、讲透,使学生能基本掌握该堂课的知识点。而在幼教班,我主要在例题讲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我解题能力,以例题为基准往外衍生多种类型的习题来使学生能够将知识点融会贯通。
二、重视自身素质的培养。
我不断加强教学理论学习,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同时不断吸取先进教学经验,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课改活动。
总之,开学以来,我在数学教学上有很大的改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距新时期新课标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如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比较薄弱,主要原因一是班主任管理任务较重,时间不足,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职高数学教学工作总结4
我校的课程改革工作从组织到实施已经半个学期了。在课改实验中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改工作在探索中行进,在理解中发展。
分层教学是素质教育、因材施教思想的延伸。分层分班教学,更有利于老师课堂教学的操作,有利于根据学生的需求组织教学,有利于激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现就半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实验带来了教师观念的更新:由教师本位转为学生本位,真正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实验中,教师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此次课程改革中,新课标强调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积极精神,自主、合作、探索教学模式已逐步深入人心。
新的数学教材是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拓展”的基本模式展开的。在每一节课的开始,实验者都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有意识的创设愉悦、探究的教学情境,力争做到“课伊始,情趣生”,力争将导言导得新、导得巧、导得趣,导出学生急于探究的心理,力争让学生在良好的问题情境中去探索、去发现、去求知。
二、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动眼,还要让学生动口、动情,寓情于教、寓情于学,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我们一致认为: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情境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在实验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去求知,这也是我们实验中要重点研究和深入研究的。
三、新课程,昭示了教师角色发展的一般趋势,教师在每一节课中,应得到生命创造的满足,感受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欢愉。
在实验者的课堂上,学生不但是“听”者、“答”者,而且是“问”者、“思”者、“说”者,并且从“学”的领域扩展到“教”的领域,部分已成为“教”者。学生在课堂的“风采展示”栏目中成了一个个“小老师”。教学中,实验者是这样做的:新课教学中,把一节课中学生易疲倦、易忽视或重点、难点问题交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讲。
课前教师适当引导、点拨。如在学习《梯形的中位线》时,教材中的方法省略了很多思维过程,不仅抽象,而且难于理解。于是教师让学生当“小老师”,准备这部分知识的讲解,并引导他将梯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来研究,课上,他采用了两种方法讲解,并让学生多中择优,选择简单的方法,学生俨然是一位“小老师”。
语言也颇有启发性,如“同学们请观察……”,“同学们,你发现了什么……?”,“能说说你的思路吗?”等等。实验结果表明,不仅“小老师”教得认真,获得了成功感,而且学生也听得投入、听得专心,他们瞪大眼睛以便使自己发现别人的毛病,等别人讲完后好争着抢着评价。这样,学生觉得课堂气氛自由、民主、开放,所以能够乐学、爱学、善学、勤学。师生互教互学,实现了教与学方式的初步转变。
四、通过印发“学习方法指导”,教给学生如何预习。
要求学生学在前面,使他们掌握学习的主动权,通过预习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构建知识结构,并提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课上做预习汇报。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判定》时,学生根据性质猜想得出5种不同的判定方法,其中包括教材中没有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在学习《矩形》时,学生提出: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平行四边形是不是矩形?
这也是新教材中没有的;在学《正方形》时学生又提出:正方形、矩形、菱形之间有何关系?不仅新课学习中,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自己构建知识结构。在复习课中,实验者也同样重视让学生构建一章的知识结构。如在“直角三角形的计算”一章的复习课上,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了知识结构。
将这一章的重点内容基本总结出来了,然后通过互助、补充的方式,学生将此知识结构进一步完善,即“先建骨架,渐丰其体”。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不断地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再认识,对各种观点加以组织和改组,进而提高自主构建的能力。
课程要求的教学改革,应当贯彻“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策略思想,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注重培养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生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让学生更情愿地、自主地、有效地实现数学学习过程”,这也是新的课程标准力争实现的目标,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现在学生课前能够主动预习的占50%,一章结束后能主动复习的占43%,课堂上发言的同学多了,学数学的同学多了。
五、注重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动手操作,体验、感受知识。
重过程轻结果,开发潜能,自主编题:在学习中,实验让学生操作,图形让学生画出,规律让学生发现,结论让学生总结,用学生的活动代替教师的讲、做、说,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表现自我。如结合所学知识自编题,并鼓励编题别树一帜,标新立异,求异创新。注重让学生探索、搜集信息、感受知识。于乐中学,使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既有趣又有用,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高兴地看到,学生喜欢这样的数学。
六、有句话说得好,“你可以把马拉到河边,却无法迫使它饮水。”
我们深深体会到:我们可以把真理奉送给学生,但他们的内驱力、自主性却是我们奉送不了,也“灌输”不了的。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做了知识的代言者,控制着学生的学习,决定学生学什么、如何学、何时学、何时答等问题,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感受,没有考虑到主体参与学习的程度,我们所教的知识不能内化为学生个人意义的材料,也就更不能外化为能力,被动的、机械式的学习使学生成了学习的奴隶,学生的天性受到了摧残。
新的课程改革赋予了课堂教学以新的涵义:“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地、生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以上这些体会,使我们感觉到我们正在向新课程迈进。
但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1、尽管我们重视学生动口、动手能力的培养,但是学生仍“不会说话”——不会完整、准确的表词达意;学生动手能力也很差,如不能正确规范的画图,不会使用画图工具等。下一步实验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动口、动手能力的培养。
2、课堂教学中,尽管互换了师生角色,也能够让学生走上讲台分层教学,但教师对课堂的控制仍过“死”,有些地方总是不相信学生,不能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下一步实验中,要彻底转变教学观念变以“教师为本位”为以“学生为本位”。
3、课堂教学中,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思想限制了学生的活动程度和时间,因此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仍然存在,教师过于看中学生回答问题正确与否的“果”,没有把学生的交流看作是学生心灵间的沟通。下一步实验中,要放手让学生探究、交流、合作,重结果,更重过程。
4、学生个体存在差异,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采取更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分层复式教学法。
改进措施
1、科学的测量、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应采取的方法。
2、正确有效的处理好层次关系。
3、学生个体存在差异,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应采取更为行之有效的途径。
本学期,数学教研组以学校“立足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课题为指引,加强学习,更新观念,以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统领教学及教研工作的全局。全体组员共同努力,踏踏实实的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主要工作回顾
1、倡导学习之风
本学期,数学组大兴读书学习之风,读课标、读教材、读理论以促进教师自觉将新课改理念融入课堂,指导教学改革活动。
2、狠抓常规教学管理
要求每位教师要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务必做到:认真备课、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辅导差生。分管行政加强了全册教学计划、课时教案撰写的指导、检查和修改督促工作。数学组的常规教学资料从规范和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在教研室的集体视导中也得到了较高评价。下期拟针对其中的不足,进一步给老师们提出完善要求。
3、继续组织好双周一次的业务学习。
本学期数学组业务学习的重点是探索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不管是教材分析、理论学习、观摩教学、业务竞赛均围绕目标展开,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面仍一如既往,延续了我组教研之风的优秀传统。
4、继续完善素质教育质量监控机制,强化质量意识。
重视教学质量分析,鼓励教师把教学质量分析纳入到日常教学工作中去。争取每次测试后,都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纵横比较。如试题的难易度、学生做题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由此反映出教学中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明确改进的方向。毕业会考及三年级监控考试及其它年级期末考试成绩较好,班级与班级差异不再明显.。
5、研究实效课堂,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为了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和实际的问题,从而树立研究课堂、改造课堂、把握课堂、享受课堂,向每节随堂课要效率和质量的意识,本期我们开展了全体50岁以下教师参与的校际随堂赛课、展示课活动。
本次活动参与面广,历时较长,成效较高。此次活动我们邀请全体教师作为评委,发放评分表,统一计算平均分的形式决出成绩。此项举措在提高了活动本身公正性和透明性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老师们的参与积极性和主人翁意识,得到较好评价。
为将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赛课活动后,又单独针对此次赛课活动举行了诊断分析会,分析会上也是人人发言,坦诚相谏,邓老师的引领更为分析会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职高数学教学工作总结5
本学期来,在学校领导的引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在教学工作中与全体老师一道勤勤恳恳,认真负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更新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顺利地完成各项教学工作任务,取得一定成绩。为总结经验,争取更好的成绩,现将本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在教学工作中主要认真做好备课、上课、巩固应用、课外辅导等环节工作。
1、备课。首先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阅读有关教学参考资料,深入钻研教材。熟练掌握教材的全部内容,学期初制订好各阶段的教学计划,确定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关键,使教学工作循序渐进,有条无紊,按进度、按要求进行教学工作。其次认真做好课前准备,要求学生先预习,画出不理解的部分等。
2、上课。
①认真组织教学,目标明确。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于教学全过程,并特别注重过程与方法,以体现课改精神。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策略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制定的目标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知识为中心,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②准确地把握每一课的知识结构。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加工或调整,变“教教材”为“用教材”。使知识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东西。
③重视设计教法学法。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教学活动,形式灵活多样,运用恰到好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问题,适应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尊重学生,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差异,鼓励学生敢于发言,使课堂气氛、平等、民主、合作、融洽。师生、生生多向交流,形成互动,共同发展,使学生在课堂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心情愉快,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④注重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二、重视自身素质的培养。
加强教学理论学习,更新教学理念,应用新课标理论指导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同时不断吸取先进教学经验,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课改活动。
职高数学实验教学 篇6
江苏省在中职学校实施高职校“注册入学”制度后,由于缺失了职高升学考试的要求,职高学生没有了升学上的压力,加上初中数学学习的良好习惯没有养成,学习能力和成绩偏差,他们怕学数学,厌学数学,有的同学认为数学是一种不可理解的“事物”,学数学就是让人受罪.带着这种心态开始就对数学产生排斥心理,更不要说学好它.本人就我校08级、09级和10级三个单招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从以上调查看,学生对数学课不感兴趣的原因是教学内容繁琐和过程难,因而觉得枯燥和乏味.这可能就是这些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失败较多,感受不到成功乐趣的原因.而现在的职高课程,教学内容脱离学生实际,教材的理论性、系统性强,加上教师仍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和途径进行教学,与学生的专业相脱离,因而不要说学生学习没乐趣,即使单独招生考试下的学习责任也荡然无存.这就要求教师在处理教材及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与学生的知识结构、数学基础、心理需求、实际需要相匹配.因此只有改变传统、机械、呆板的教学方法和途径,将数学教学转到尊重学生基础和需求上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实生活中探讨数学现象与规律出发,使教学内容真正成为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自身感到数学是“有趣”的,让学生从心底喜欢数学.陈省身教授在世界数学家大会上提出“数学好玩”的理念激起了大家的共鸣.“还数学以美丽”成了数学界的共同呼声.这也说明了让趣味数学走进职高数学课堂的必要性.
二、 趣味数学进职高数学课堂的策略
为了更好地让职高生感受到中职数学课堂学习的趣味性,笔者认为职高的数学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组织职高数学课堂教学,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从而最终达到接受数学的目的.
1. 教学的故事化导入
职高学生不喜欢数学的原因是觉得数学总是在不断地做习题,总是在与单调数字打交道,格式基本相近的演绎原理和做题步骤,使学生觉得做数学习题千篇一律,没有新鲜感,从而感到厌烦,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便每况愈下,而老师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但如果我们老师在数学课堂上,经常穿插一些数学历史故事,那效果就可能大不一样了.这是因为通过数学史的渗透活动,可以培养学生数学素质,提高学习欲望,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感到数学是有趣的.
当然这就要求职高教师首先要善于结合课本内容适时导入极富艺术性的、溶知识性、趣味性、启发性和教育性为一体的数学史;其次,适时地进行所授知识内外的渗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厌学数学” 的学生重新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增强克服困难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对数学家们的思想、方法和心智活动逐步模仿与内化,以克服过去厌学,怕学的情绪和思想.
中学数学课本里的韦达定理、球体体积计算的推演、圆锥曲线的发现、二项式定理的杨辉三角、对数的发明、排列与组合的历史、三角函数的起源、倍角公式的发现、函数定义的简史,以及一些数学符号、数学术语的起源等等,在课堂上,让学生了解这些数学史料,学生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心里便会舒坦许多,也知道了本部分数学知识是怎么一回事了.这样的数学史料,有趣而自然,诱发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思维、陶冶了学生情操,学生由此便开始觉得数学有点“意思”了.
2. 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中职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就是:让学生在专业实践中,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发展数学.尤其在职高数学课堂中,更应注重“生活化”教学,把教材内容与生产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教学,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从而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改变他们讨厌数学的心理,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身边的数学知识走进学生视野,走进课堂,使课堂上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具体、更生动、更有趣,同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去体会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这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还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也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了生活也离不开数学,增加了对数学的兴趣,觉得数学“有点用”.
3. 教学过程的游戏化
数学是严谨的事物,游戏是闲暇的娱乐,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但如果寓游戏于数学中,却能产生良好的效果:一方面,数学因与游戏的结合而不再乏味;另一方面,游戏也因有了数学的参与而不再空乏.数学教学的游戏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激情,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4. 效果检测的多样化
职高学生往往上课能听讲,但不愿意做作业.因为他们觉得作业都是在套公式,应用公式,纯粹是在抄书本……觉得没有实际意义,于是,做作业时,互相抄作业,或是胡乱做一下,应付了事.这就要求老师改变训练和评价方法,比如将练习题内容尽量与他们的实际生活、专业知识挂钩,让他们产生为更好生活,将来更好工作而练习,感觉到作业是就业前练智慧、练本领,不可不做.教师布置的作业,形式不要太单一,可以多样化:
(1) 让学生写数学日记.
让学生记录生活中发现与课堂内容相符的生活问题.在日记中,体现他们对数学的发现、应用和理解.如在讲《函数的奇偶性》时,可以布置此类作业:在教室里,找出与黑板对称的实物,并画出示意图.或者是让学生写“数学作文”,题材可以自己选择,也可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写,如讲y=sinx《图象的性质》时,让感兴趣的同学对某一股票进行追踪调查,绘制出它在一个月内涨跌情况图象,并简单地分析此股票特点,布置此类作业,老师既可以让学生感觉到“新鲜而有趣”,又可以检测他们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对知识的实际操作能力.
(2) 不一定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可以在生活中演练发现后完成.
一次作业可以是一节课完成,可以是一天完成,也可以是一个礼拜完成,甚至更长的时间.如课本上的练习题,就要求他们在课堂上完成;日记或者作文则要求他们一天或者稍长时间完成.这样可以保障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完成自己的作业,尽量让他们交上认为是最满意的作业.
(3) 分层作业,让学生都能获得成功.
分层作业时根据学生智能水平,从实际出发,布置各层次水平的作业内容.如智能水平好的学生的作业层次高点,智能水平差的学生,则对他们的要求就低点.
(4) 采用无对错校正批改法,激励学生自觉纠正错误.
所谓无对错校正批改法是指教师在学生的平时作业考查以及期中、期末阶段性考试批改时,只用“√”,强调正确部分,不用“×”批改,对错误之处,使用问号、提示批语等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分析,以激发学生校正错误的思维方法和错误的计算结果.
总之,采取多样化的效果检测方法,不但能培养职高生的数学兴趣,更能提高他们自信心,让他们觉得数学是“可理喻”的.
职高数学教学之探索 篇7
一、数学教师应做好两个方面的更新
1. 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
职高数学教材近年来改革的幅度很大,这就要求教师教学理念要及时改变,摆脱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要一味地用成绩来衡量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鼓励多于批评,重塑学生信心,使他们相信自己能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能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新世纪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实际上,在未来社会中, 获取知识的能力比获取知识本身更重要, 获取信息的方法比获取信息本身更关键。数学教师给学生的应该是方法库、工具库。
2. 教师知识体系的更新
新教材分为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有些内容是教师以前学过的, 也有些内容教师没有学过。因此为了适应教学, 数学教师应多参加国家和省里的培训班的学习, 同时也要自学,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另外, 可以通过学校订制的报刊、杂志、网络等收集有关的教育教学资料, 充分拓展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教师尽量用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
教师人格魅力的影响是巨大的,对学生有强烈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可以给学生以震撼人心的影响和冲击。
1. 数学教师要诚实守信
职高教师的道德和业务水平尤其是以诚实守信为核心的师德, 对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教师的行为具有欺骗性,那么一些学生会认为整个社会是颇具欺诈性的不公正的社会,日后他们会把相应的欺诈行为“回报”给社会。因此教师首先应以身作则。
2. 数学教师要充满爱心
2008年汶川地震,很多教师向全世界展示了他们的大爱之心,而我们的教育对象——职高学生也需要爱,有些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往往只对聪明勤奋的学生倾注满腔热情、偏爱有加。其实更需要理解与尊重的是那些暂时落后的学生。只有真正地理解、尊重他们,他们才会有前进的信心和动力。一次数学课上,我问大家:负一的零次方是多少。结果没人知道,我当时并没给出正确答案,而是要求大家有谁想出来的,课后可以到我办公室里跟我说。大概课后五分钟有个叫付世浩的同学跑来对我讲:“老师我知道答案了,是一。”我点了点头。下节课,当我刚走进教室,有的学生就说他是问隔壁班学生的,不是他自己想出来的,没什么了不起。我微笑了片刻,然后对大家说:“他能向别人请教并能到我办公室告诉我,这已经很不错了,说明他有上进心,有勇气,有借助他人智慧的头脑,大家都应向他学习。”班级里顿时掌声一片。从那以后,上数学课,有更多的同学踊跃地回答问题。即使回答的不对,我也不会批评他们,因为他们更需要鼓励,更需要爱。
3. 数学教师要重视语言的幽默
幽默的语言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润滑剂,幽默感能调节师生情绪。富有幽默感的教师,容易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也更能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来处理矛盾,从而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气氛。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应努力让自己的语言幽默风趣,创设愉悦的学习气氛。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从而去主动探索新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以专业需要重新构建数学教学体系
职高数学教师应对各个专业目前所需用到的数学知识作一个详细的调查,同时还要与专业课教师建立沟通的渠道,了解数学内容对各专业所需的时间段和侧重点,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从而重新构建以专业需要为主的新的数学教学体系。我们通过调查确定了各专业的侧重点:财会专业要以学习函数、概率与统计初步等知识为主;电子电工专业要以学习三角函数及复数等知识为主;汽车和数控专业要以学习立体几何、平面几何、三角函数等知识为主;计算机专业要以学习算法为主。实践证明调整过的职高数学教学,一方面学生表示热烈欢迎,普遍感到学习数学是有用的,不是空洞的;另一方面专业教师也积极反应,普遍认为这样的数学教学有力地服务了专业知识传授。
总之,作为职高数学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职教事业中来,要有社会责任感和紧迫感,大胆探索,努力创造出适合职高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掌握较多的实用的数学知识,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为祖国的未来培养出更多的有用人才。
摘要: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职高数学教学进行探讨:一是数学教师应做好两方面的更新;二是数学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三是以专业需要重新构建数学教学体系
关键词:数学教师,职高数学,人格魅力
参考文献
[1].翁立港, 戴雪梅.《对技校生学习心理的调查》.职业教育研究.
[2].常平福.《就业与创业指导》.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浅谈职高数学教学 篇8
一、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职高数学老师在平时课堂教学过程中, 如何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是个不容忽视的环节。数学老师可以先放低要求, 从简单着手, 针对不同学生的基础, 设计数学问题的梯度和难度。在举例题时, 最好多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变式题, 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让学生觉得“我也能行”。哪怕是那么一点点进步, 教师也要抓住机会对学生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及时给予鼓励, 以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 使他们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 一定会有所收获。要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达到的, 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需要数学教师细心的观察和引导, 在备课和课堂中运用适合职高学生的方法, 不断尝试并总结经验。
二、体现职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体地位
由于职高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 若在教学中用同一把尺度, 就会让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 基础差的学生吃不消, 因此在教学中不能“一刀切”, 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分层教学, 力求做到因材施教, 有的放矢。
1. 备课中制订不同程度的教学目标, 把学生分成优、中、差三个层次, 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不同的学习要求:基础差的学生适当降低起点, 力求学会最基础的知识, 并逐步掌握基础知识能灵活运用;对中等学生要求在“熟”字上下工夫, 对所学知识具有分析归纳的能力和应用的能力;对优等生要求深刻理解, 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知识, 启迪思维, 培养创造能力, 发展个性特长。有了备课时的准备, 对学生分层教学, 学生的信心就会增加。
2. 在授课过程中有“难、中、易”层次的问题, 在提问时, 基础题鼓励差生回答, 中等生补充, 让优等生做适当的评价;中等题让中等生回答, 优等生补充, 由教师作评价, 再让差生继续回答;难题让大家讨论, 由优等生回答。这样全班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 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他们各抒己见, 互相启发, 互相补充, 达到互相推进,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在平时教学中, 教师适当引导是有必要的, 但更要留有足够时间让学生独自思考并完成一些问题, 哪怕是一点也总比“不经思考的接受”来的更有效果。学生只有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形式参与知识形成发展的全过程, 才能从中提炼出数学思想, 形成数学方法, 激发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 真正体现自己的主体地位。
三、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改变教师教学心态
教师教学水平固然重要, 但也不能忽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作为数学教师, 我们不仅教书还要育人, 当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 要多与他们沟通, 多鼓励, 帮助找原因、找方法, 学会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人非草木, 孰能无情”, 作为青春期的高职生也自然会理解教师的一番心意, 在学习数学上, 也会自然而然地接受老师的引导, 不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后, 他们会变得非常积极, 甚至会主动找老师探讨问题。师生关系做好了, 对教学效果能有更好的促进作用, 因为多数学生对自己喜爱的老师所任教的课相对重视些。
同时, 作为职高数学教师应勇于面对现实, 不能抱怨我们的学生数学基础差。学生初中上来的基础已成定局, 要想改变学生数学状况, 唯一先要改变的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从而影响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只有这样, 才能逐步提高学生数学成绩。
四、加强课外辅导, 重启发,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补充,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 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阅、学生提问等多种手段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及时给予不同的帮助和指点。根据学生的情况, 可采取启发式、指导式, 或是个别辅导, 让他们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基础知识, 如对差生出现基础性的问题, 应帮助其复习学过的旧知识举浅显易懂的例子, 使旧知识自然过渡到新知识;对中上层学生出现一般问题, 一般不去直接讲解, 而是多进行启发, 做到点到为止, 尽量让学生自己领悟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课外练习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必不可少的环节, 它既可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又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外练习布置的如何也直接关系到职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数学成绩。我们要让课外练习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布置课外练习要体现课堂教学应达到的教学目标。
职高数学中的实验教学探究 篇9
早在20世纪初,英国数学家贝利就提出“通过实验、训练技能,让学生探索事物本身的规律”。数学实验教学就是指恰当地选用数学模型或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通过问题情景创设,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自主探究、相互合作,主动积极地发现问题,大胆地猜想,让学生勇于解决问题验证猜想的一种比较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有效的教学活动。
传统的数学教学主要是以教师讲授、学生接受为主要手段,这是一种被动的单向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这尤其不适合现在的职高生,因为他们的理论基础普遍较差,上课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喜好多动。所以,传统授课方法有可能就变为催眠曲,对学生的发展很不利。而数学实验教学,可以深刻理解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可以实现数学的再发现和再创造,可以应用数学创造与发现过程中的归纳过程,在“做”数学中学数学。这应该是职高数学教学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法。根据实验手段的不同及发生的先后顺序,数学实验教学可分为:传统的数学实验教学和现代的数学实验教学。以剪拼图纸、折纸来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以实物操作来建立数学模型,为问题解决提供猜想和验证,都称为传统教学。而以计算机与教学软件为平台,模拟实验环境,结合数学模型进行教学的新型教学活动称为现代教学。两者各有千秋,对职高生来说都比较有用。当然,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现代数学实验教学模式应用更广。
二、数学实验教学实施环节
(1)问题、实验。在这种“实验教学”的教学模式下,不是先有数学的结论,而是某些数学规律可以通过学生参与实验,对数据的度量,统计与分析,对现象的观察,对各种情况的归纳总结得出,从而将知识的学习建立在学生亲身体验的基础上。
(2)交流、合作。数学实验活动中,主体总是以自己已有的经验、认知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选择一些信息,丢弃一些信息。但是,如果缺少个体间的交流与合作,个人的见解可能不完整和缺少深意或新意,更可惜的是失去了深挖学生潜能的好机会。而在数学实验活动中,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同学之间的讨论,很好体现了他们的合作意识,而合作学习能帮助学生更快掌握新知,大大提高职高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效能。
(3)猜想、验证。学生在老师设疑、提示、任务的引导驱动下进行观察、实验、猜想的程序后,能及时将感性认知转化为理性认知,提升自己的能力。数学需要去发现,需要大胆猜想,而实验刚好是证明或否定猜想的科学方法和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反过来,数学不能只有实验数字而没有理论的支持,只有通过推理证明的命题才是数学的真命题。
三、案例简析:关于《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实验教学
在新课标下,对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有这样一段要求:能借助于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函数的图像,探索并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在说明与建议中再次强调,鼓励学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学习,探索和解决问题。例如,利用计算器、计算机画出图像,探索比较它们的规律,研究函数的性质。因此,本节课笔者借助于计算机,利用几何画板应用软件来进行实验教学。
具体设计如下。在创设问题情景引出对数函数的定义y=logax(a>0且a≠1,x>0)后,与学生共同设计研究出以下步骤进行实验。
步骤1,通过列表描点利用几何画板应用软件作出函数y=logax,y=log1/2x的图像,猜测它们图像的变化趋势。步骤2,同时绘制y=2x,y=logax的图像,猜测判断两函数图像之间的关系,再绘制y=(1/2)x,y=log1/2x的图像检验你的结论。步骤3,按a取值的大小顺序列举一些对数函数,将它们的图像在几何画板中绘制出来,根据图像,观察、探索函数图像的特征规律。步骤4,在给定的实验平台中,改变参数a的值,追踪函数y=logax的图像,在图像的动态变化中,进一步观察、探究其变化规律。步骤5,根据你的操作和观察,再和同学交流后,试将你得出的关于图像特征和函数性质的结论加以整理,填写相应的实验报告,并作好交流准备。步骤6,通过学生交流发言,师生合作完成实验报告。
由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是运用计算机来作函数图像,一方面节省时间,另一方面引起学生极大兴趣。而且,运用计算机描绘动态图像来探索图像的性质,显得简洁而明快。这种由学生直接作出函数的图像,探究出规律,彻底改变了过去的教学和学习方式,使得整个课堂更具互动性、互助性和学生解决问题的主动性。
四、在数学实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为使数学实验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精选数学问题,提供学生亲身感受、体验的机会。二是课堂环境好坏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重要,因此教师有责任为学生创造和谐的课堂学习气氛。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同时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谐统一了,才能充分体现出好的教学效果。三是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去激活教材,并通过设计活动使学生乐于参与教学活动,平等地与学生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教师不能为学生筹划一切,包办代替,忽视学生的独立性,从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也不能刻意地找学生的错误,对一些小错,最好让学生相互纠正。这样才能更好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思考,发展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真正培养学生会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态度。
通过几年的尝试,自我感觉收获较丰,学生收益就更多。他们在兴趣、积极性、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方面都有极大提高,从而课堂气氛有了极大改善,学生的成绩提高了好多。实验教学在职高数学教学中大有作为,值得提倡。
摘要:要通过应用数学实验,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参与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从而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解决问题。要突破传统教学方式,对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进行探索和尝试。
职高数学实验教学 篇10
一、做好入学工作, 打好教学基础
对于高一新生来说, 学习环境是全新的。另外, 进入职业中学的学生, 由于中考的失败, 会产生一些畏惧情绪。再者, 由于高中数学概念一开始就比较抽象, 这样就更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因此, 在开学初, 就必须摸清班级的学情, 并以此来规划自己的教学和教学要求, 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同时找出初、高中教学知识的衔接点, 降低教学难度, 让学生感到不生硬、不突然。
二、克服教材差异, 做好内容衔接
初中数学教材内容从表述上通俗易懂, 内容上经常重复出现, 题型单一, 量少而简单, 数量以常量为主, 侧重于定量计算。而高中数学内容较为抽象, 多研究变量、字母, 不但注重定量计算, 而且计算的技巧加强。高中数学还注重理论分析, 强调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因此,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 不要急于进行新内容教学, 应先对所需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同时, 要求教师要从初中知识开始找准切入点, 由浅入深到高中内容,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来进行表述, 这样就可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为今后有信心学好数学奠定基础。
三、选择教学方法, 保证教学效果
初中数学课时多, 容量小, 教师讲得细, 类型归纳得全, 学生只要记准概念、公式、定理及教师所讲例题类型, 就可以取得好成绩。因此, 初中生独立思考能力较差, 对教师依赖性强。而职业高中由于开设专业课, 课时少, 内容多, 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应用形式和题型讲全讲细。这就要求学生要勤于思考, 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所以,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立足于课标和教材, 根据学生实际多举实例, 增强教材趣味性, 多用教具展示,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同时, 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 有侧重地进行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进行学法指导, 提高自学能力
职高数学实验教学 篇11
关键词: 职高数学 自主发展 教学模式
职高数学对学生在职高的学习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时却依然难改老一套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有很大的阻碍作用。教师要提高学生的成绩必须不断创新,提高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这样不仅能让学生的成绩得到提高,而且教师的教学效率也能得到提高。
1.职高数学的现状
1.1学校方面
当今许多学校都在提倡素质教育,学校要培养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却忽略了像数学这样基础课程的教学;学校对学生的专业课安排了足够的时间去学习,却忽视了学生在基础课程上的学习,间接影响了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学校要重视像数学这样基础课程的安排,让学生能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学校的教学设施对学生学习起到很大的作用。教学设施完善的学校在教学上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发展。例如,如果多媒体能够在全学校投入使用那么就能够十分有效地拓展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所以政府需要加大对学校的资金投入来完善学校的硬件及软件设施,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有好的学习环境。
1.2教师方面
教师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没有很大的帮助。老一套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学生却在讲台下听得昏昏欲睡,这样的教学完全起不到的作用。所以,要想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就必须不断推陈出新,想出好的教学方法。课堂上应该多与学生互动,以此带动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得到提高。
1.3学生方面
学生在课后不能及时回顾上堂课的知识,这样达不到好的记忆效果对学生后续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影响。老一套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教授的知识,在课堂上不主动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这些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也影响了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部分学生甚至在数学课堂上看其他学科的书,这不仅是对教师的一种侮辱,而且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2.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发展
提高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一直是在当下教育中职高教师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职高数学的自主发展对学生有很大作用。下面针对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自主发展能力展开分析研究。
2.1活跃课堂气氛,营造良好氛围
传统的职高数学教学中,教师注重的是对学生的讲解,新课改之后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讲课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在课堂上多引导学生。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多与学生互动能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改变以往的单调枯燥的教学模式。教师还应该注意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在教学过程中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以此提高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
2.2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在职高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例如,每次数学考试结束后,成绩排在前几名的学生可以适当地奖励一些小礼品,比如糖果或者笔记本之类的小物品。虽然礼品的价值不大,但意义却是不一样,这样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学习。所以在职高数学自主发展的构建过程中,教师应该多增进与学生之间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能够详细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求并加以解决,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兴趣。
2.3培养良好的数学素养
培养数学自主发展能力对数学成绩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在培养数学自主发展能力的前提下我们还应该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例如,在数学课上课前学生就应该提前做好预习,这样学生就能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哪些地方有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减轻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压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学生还应该在课后对教师上课时重点强调的内容进行多次的复习,并进行强化训练,将老师教授的知识在脑海中形成一张知识网,在需要用到数学知识的时候能做到信手拈来。
2.4因材施教
因为学生先天及后天等因素的影响对数学的爱好程度各不相同。对于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教师在教学时只需要稍加点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而对于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学生教师应该耐心教导,由简入繁,监督学生独立完成作业,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
3.自主发展的意义
职高数学的自主发展有很重大的意义。数学成绩的提高离不开学生的自主发展,新课改之后已经不仅仅靠教师就能提高教学质量,在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是需要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数学的自主发展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能力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数学的自主发展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生以后的工作生活也有很大的帮助。
4.结语
职高数学自主发展的教学模式是当前职高教育面临的难题之一。要解决这一难题不仅仅需要政府、学校及老师的努力,更需要学生自己能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提高职高学生的数学发展能力势在必行,教师必须坚持不懈地改革创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学生也应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为将来走上社会做好充足准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试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论职高数学如何进行情境教学 篇12
一情境教学的重要性
提问起于数学情境, 情境是产生问题的沃土, 没有情境就不可能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主动探索, 在老师的引导、启发、点拨下悟出道理、得出结论, 问题情境若具有趣味性、启发性、科学性, 学生在这一环境内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探究欲。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过程精心设计, 创设各种学习情境, 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 问题情境创设得好能吸引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 使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 变“苦学”为“乐学”, 变“学会”为“会学”, 体味数学的美好和趣味, 产生学习意识和情感共鸣, 真正体现课程标准的理念。
二创设多种情境教学
1. 创设趣味故事和数学史话问题情境
如在“等差数列的前几项和”一节的教学中, 我先讲了一个数学小故事:德国的数学家高斯读小学时, 老师出了一道算术题:1+2+3+…+100=?老师刚读完题目, 高斯就写出了答案:5050, 其他同学还在一个数一个数的相加进行计算。高斯是用什么方法做得这么快呢?这时学生出现惊疑, 产生一种强烈的探究反响。这时我点明课题:这就是今天要讲的等差数列的求和方法——倒序相加法。
从一个有趣的历史故事,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其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很大的发挥, 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 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创造潜能得以发展。
2. 创设真实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好奇心
以上问题情境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观察、联想、抽象、概括、数学化的过程, 给学生提供了动脑的空间, 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并提高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去积极思考, 便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新知识, 促使学生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提高实践能力。
3. 创设直观性问题情境加深概念理解
如“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 就可以按照上面的方式设置问题情境, 如:请写出下列两个命题的否定, 并指出它们各自的特点与联系:命题1:高二 (3) 班的所有的学生都是男生, 否定:高二 (3) 班至少存在一个学生是女生;命题2:高二 (3) 班至少存在一个学生是女生, 否定:高二 (3) 班的所有的学生都是男生。
特点与联系:命题1是全称命题, 它的否定是特称命题;命题2是特称命题, 它的否定是全称命题。
通过对上面问题的思考与讨论, 学生很轻松地理解并掌握了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的否定的概念与写法。
4. 通过操作试验创设问题情境
讲椭圆的概念时, 先让学生用事先准备的两个小图钉和一长度为定长的细线, 将细线的两端固定, 用铅笔把细线拉紧, 使笔尖在纸上慢慢移动, 便可画出一个椭圆。
然后提出问题思考讨论: (1) 椭圆上的点有何特征? (2) 当细线的长等于两定点之间的距离时, 其轨迹是什么? (3) 当细线的长小于两定点之间的距离时, 其轨迹是什么? (4) 你能给椭圆下一个定义吗?最后教师再揭示本质, 给出定义。这样, 学生经过了感性认识——分析思考后, 就能很好地掌握椭圆定义的实质了, 不会出现忽略椭圆定义中的定长应大于两定点之间的距离的情况。
5. 创设“阶梯性”“有序性”问题情境便于学生接受
创设的问题情境既要反映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又要考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认知活动过程, 使知识的探索过程和获取过程有机统一。其次, 必须具有有序性和阶梯性, 即针对知识的系统性和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有序性。教师设置问题要坡度适中、排列有序、循序渐进, 形成有层次结构的开放性系统, 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有阶可上, 步步登高”的愉悦感, 也才能兴味盎然地接受知识、训练能力、体验成功。如在学习“对数函数及其性质”一课后, 让学生比较loga3a与loga5a的大小, 学生很难回答上来, 所以应该补充两个题目作为过渡: (1) 求loga3与loga5的大小 (2) 比较loga3与loga5的大小, 这样, 学生就有了头绪, 也完成了从具体到抽象的迁移。
6. 创设纠错情境使学生学会自我诊断
学生在解题时, 常常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 对此, 教师应针对学生常犯的一些隐晦错误, 创设纠错情境, 引导学生分析研究错误原因, 寻找治“错”良方, 以弥补学生在知识和逻辑推理上的缺陷, 提高解题的准确性, 增强思维的严谨性。如学生常常想当然地把平面几何的有关性质照搬到立体几何中, 教师在黑板上很难表示清楚, 学生也难以理解和想象。所以教师可以应用几何画板设计创作相应的课件, 由学生通过网络访问教师放置在服务器上的课件, 让学生自主探索, 自己纠错。
【职高数学实验教学】推荐阅读:
职高数学教学方法07-25
职高数学教学设计07-31
职高数学教学论文范文09-21
职高数学教学中的提问07-12
职高数学课堂09-28
职高数学概念课08-15
职高数学复习策略09-29
高三职高数学试题08-28
职高数学的兴趣培养06-04
职高数学的趣味课堂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