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职高会计教学改革(精选5篇)
普通职高会计教学改革 篇1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进程的提高, 教育管理部门对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而在中职学校的各专业中, 社会需求大、培养难度高的会计专业, 历来是各中职学校的关注重点之一。会计是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岗位之一, 从业者必须具备严谨、务实、明确企业和国家相关规章制度并严格遵守。所以, 这就要去我们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学生对于这门课程必须要进行熟练的掌握, 学好方法和技能, 从而满足社会对专业性会计人员和财务管理人员的需求。但目前, 职高会计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要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会计人才, 就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加强师资队伍, 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关键词:职高,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实践
随着我国中职学校规模的逐年扩大, 其教育模式也发生着重大的转变。如今我国的中职教育大多仍在坚持着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所以中职学校在教育理论、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的与时代不同步的问题, 为了加强学生的会计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 造就符合时代特征的专业型人才, 就是要深化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学改革工作。会计人才的能力主要表现在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和合作、计算机操作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财务分析决策能力、信息获取及处理能力、经济业务处理能力等。因此, 中职学校有责任对学生进行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培养, 特别是在学校的会计专业教学中, 就要强调学生学习的应用性, 为了满足会计人才市场的需求, 就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改革。
一、职高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1、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重复性太多, 在一些学科中内容交叉性较多。
目前我国的职高会计专业教学的内容重复较多, 对于学生来说, 其学习起来就存在一定的难度, 使学生在对内容的理解上存在相当的困难, 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想让学生正确理解课程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就要将其有效的融合起来, 从而解决专业课程的内容重复问题。
2、会计专业的教材内容与会计学科的发展步伐不相一致。
会计专业的内容在程序上是一种固定的模式, 这种固定模式的存在使得最新的会计科研与实践成果与现实的内容无法融合。在国际上, 会计教学的内容要根据会计准则和理论来进行实践与更新, 但在我国职高的实际教学中, 学生们很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专业内容融合成一个完整系统, 从而达到完美的与世界接轨。
3、会计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目前, 教师对于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缺乏清楚的认识, 其知识结构往往局限于课本知识中, 在实际的工作中, 教师没有将会计专业的新准则、新规范带到课堂上来, 比较偏重于传统的会计教学理论。课程教学中, 学生面对的往往是大量的会计数据计算问题, 造成学生的一种机械式的学习态度, 从而使得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了厌烦的情绪, 不能够系统的、完整的掌握会计专业计算的实质。因此, 对于实际的会计计算工作就无法形成感性的认识。加之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手段仍比较落后, 使得整个会计教学过程的教学效果不理想, 对教学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1、对于基础课程与专业性的学科交叉作用要重视起来。
作为会计专业课程, 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 同时对于学生的基础也要有一定的要求。因此, 加强学生的相关基础知识的就显得很重要。针对职高会计专业教学的目标来说, 其重点就在于对会计人员和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的培养。会计课程主要是对基本的会计学原理进行注释。学生在对基础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要意识到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使得学生在会计基础课程上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师要制作会计教学多媒体辅助课件, 整合会计知识的体系结构。
会计教学课件的内容主要是对于基础资料进行演示, 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的转化出来, 把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信息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 使学生在对于企业会计工作情况有个全面立体式的了解, 让学生通过对会计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的学习, 使得其对会计专业内容有一个完整的、结构化的理解和掌握。这种讲授模式更加的直观, 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热情, 从而改进教学效果。
3、在会计课程中, 要构建实践性的教学体系。
在会计教学方法上, 教师应以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 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与实践能力。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的相关部门进行参观, 来感受其工作的氛围, 从而加强学生对会计过程学习的认识。
结语
职业技术高中的各专业中, 社会需求大、培养难度高的会计专业, 历来是各中职学校的关注重点, 但随着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 职高会计专业在教学方面也面临着改革与创新。职高会计专业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对会计专业的课程进行全面的了解, 教师在教学中要施展新的思路, 从而提高学生的基本会计技能, 增强学生在社会中的适应能力, 突出职高学校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这都需要职高教师们的充分思考与配合。
参考文献
[1]崔婕:《改进基础会计教学的若干思考》, 《广西教育》, 2010 (30) 。
[2]刘芸:《谈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 《新课程学习》 (下) , 2011 (05) 。
[3]刘庆:《对职校会计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职业》, 2010 (32) 。
[4]刘颖:《职业中专会计教学改革的几点探讨》,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 (12) 。
普通职高会计教学改革 篇2
【关键词】职高 基础会计 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2.051
基础会计对会计专业的学生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只有学好了基础会计这门学科,才能顺利的进行会计专业知识的学习,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职高基础会计课堂教学质量需进一步提升。本人作为一名职高基础会计教师,深深的认识到教师将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并在实际的教学中积极的将多种有助于提升职高基础会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有效的教学经验,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本人作为一名职高基础会计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深刻的体会到,要想使课堂教学顺利的开展,使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职高学生正处于叛逆期,同时大部分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那么,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将很难开展。虽然职高会计专业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叛逆性,但实际学生更需要教师的关心与爱护。教师在与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时,本人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做出努力:
(一)关心爱护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爱,学生能够体会得到,想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一定要对学生投入情感,使学生受到感化,不仅对教师本人产生敬仰之情,而且对教师所授课程也产生极大的学习动力。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就用一定的时间去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关心学生,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合理提升学习要求
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一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难以与职高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对学生提出的学习要求不够科学。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对职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积极性有清楚的把握,“厌学”“学习能力不强”是职高学生的特点,基础会计对职高学生而言是一门全新的学科,有些学生可能还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如果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对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自然会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学习压力,导致师生之间关系的不融洽。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科学定位,不仅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学科学习,而且还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上文已经提到“厌学”是职高学生的一个特点,作为职高基础会计教师,不仅要认识到身负的重要教学任务,而且还要采取有效措施完成任务,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科学习。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教师想要很好地将职高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就必须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并且教师要将提升教学的趣味性贯穿到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之中,一旦教师出现松懈的情况,学生的注意力会很快发生转移。有些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倾尽全力对学生进行基础会计知识点的讲解,结果发现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出现了严重的注意力转移的情况,教师只有通过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对学生进行耐心的引导,学生才能有效的掌握知识。教师在提升职高基础会计课堂教学趣味性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将一些职高学生这个群体感兴趣的话题运用于课堂教学,进而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列举一些与基础会计相关的有趣案例,也能够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三、教师讲解知识点要有耐心
虽然教师在职高基础会计教学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然而只要教师掌握有效的方法与技巧,依然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进行学科学习。教师越是对厌学、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授课越要有耐心,要逐步的对学生进行引导,直到学生能够有效的掌握知识点为止。本人作为一名职高基础会计教师,深刻体会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耐心的重要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职高学生在接受简单的知识点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因此,教师切勿出现简单的知识点一代而过的教学思想,即使是简单的知识点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也要耐心、详细的进行讲解,并及时与学生进行互动,有效把握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于难度较大的知识点,更需要教师花费时间对学生进行引导,本人在对学生进行难度较大的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不仅反复的对知识点进行解释,而且还通过不同的途径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逐渐对学生进行渗透,最终使学生真正理解知识点。
四、严格的监督措施
职高学生与大学生有着本质的区别,较之于大学生,职高学生的年龄较小,因此自制力不强,同时职高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不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监督。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下课为学生布置作业,并要求学生有效复习课堂上讲解的内容,学生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对下节课教师要讲解的内容进行复习。教师布置的这些学习任务,如果教师不采取严格的监督措施,学生很难做到。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针对职高学生的特点,采取较为严格的监督措施,进而更好的督促学生学习,对于上一节课布置的学习任务,本人在新课之始会进行检查,例如:学生要上交上一节课布置的作业,教师提问上一节课讲解的内容,并通过回答问题的形式考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对学生起到了良好的监督作用。如果教师只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对学生在课余时间的学习情况不管不问,那么就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五、以案例为依托对学生展开教学活动
基础会计研究的是会计学科最基础的知识,也是与生产实践联系最为密切的一个板块,更是学生有效进行会计专业学习的入门知识,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以真实的案例为依托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这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的含义,也能够使学生明白知识点是如何在生产过程中应用的。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就积极的搜集一些既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又能够帮助学生很好的掌握知识点的案例,整个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
职高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 篇3
加强会计实践性环节的改革力度,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一项基本内容。职高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理念应该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强化岗位实践教学为切入点,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整合教学组织,创新教学模式,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实现财会专业教学的新突破。
1. 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专业管理能力,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具备会计岗位工作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及会计职业技术能力,毕业后能够尽快胜任本职工作,成为有竞争优势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2. 人才培养理念
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思想。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注重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以会计专业特色课程为主体,建立会计专业分岗位教学的课程体系;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达到岗位合格为目标,按照“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顺序完成整个教学过程,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状况。
3.教学组织
合理调整教学内容,不断完善教学手段,科学安排教学秩序。要根据教学的培养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突出实用性、新颖性、科学性;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电教手段组织课堂教学,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具体,既开拓学生的思路又易于学生掌握。要建立课程教学、模拟实验室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秩序,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践技能。
4. 教学模式
建立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教学模式,在分析会计职业岗位所要求的具体业务能力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确定所需的专业和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把教学计划纳入动态管理。
二、职高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职高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以实现掌握较系统的专业理论和较强的实践能力为目标,将理论学习、实践技能训练和综合运用形成一个三位一体的教学过程。从分析会计岗位的职责入手,分解出需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法规、基本技能,在确立职业岗位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的基础上,构建起职高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如下图所示。
1.确立会计职业岗位的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
按照职高会计专业教育培养目标,科学确定职业岗位知识要求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知识要求包括:学生应该掌握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和知识,掌握企业资金运作和财务分析、经济活动预测、决策分析的基本知识和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职业岗位能力是指:学生应该具有会计核算能力及收集、加工、分析经济信息能力;应用有关计算机软件能力和财经应用文写作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实践,达到具备科学理财能力,参与企业预测、决策等经营管理能力。同时要求取得相关的资格证书,如会计从业资格证、电算化资格证、计算机等级证、初级会计师资格证等。
2.会计职业群体的岗位设置和岗位教学模块设计
根据知识与能力要求,结合会计职业群体的岗位设置,设立课程模块。《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工作规范》中规定: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需要设置会计工作岗位。会计工作岗位一般可分为:会计主管、出纳、财产物资核算、工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财务成果核算、资金核算、往来结算、稽核等。开展会计电算的单位,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相应的工作岗位,也可以与其他工作岗位相结合。会计工作岗位,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一岗多人。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应当有计划地进行轮换。目前我国企事业单位会计机构岗位设置的现状,因单位规模大小而异。一般情况下,小型单位一人多岗;大中型单位一人一岗或多人一岗,定期轮岗。这就要求对学生的培养不能建立在单一岗位的要求上,而应使学生成为能够全面掌握各岗位知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不同岗位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根据各会计岗位的责任制要求,在教学内容上,突出各会计岗位承担的目标责任、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让学生以实际掌握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为主;在教学方法上,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践性教学,加强专业技能训练。
3.合理确定会计实践教学的阶段性功能和衔接
会计实践教学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指一般课堂的实践性教学。其目的是采取模拟的形式使学生认识和了解技能。一般课堂实践教学是实践和理论联系最紧的交汇点,这一环节是实践教学的开始,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又是实践教学的关键一环。第二阶段是阶段实训,突出技能训练。由实训课程组成,较第一阶段的实践性教学相对要集中。本阶段是通过较集中的训练使学生达到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的目标,同时促进知识技能向能力转移,以及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第三阶段是综合实习,包括社会调查以及毕业实习,以毕业实习为主。本阶段是以前两阶段的实践教学以及理论教学为基础,又是前两阶段教学的升华,突出技能的综合运用,训练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此外,为使实践性教学能系统地充分地落实,制订实践性教学指导方案十分必要。实践性教学指导方案应明确技能教学的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建议以及教学评价等内容。
三、职高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实施
职高会计专业课堂教学的方式通常是,教师首先对会计理论或方法进行阐述,然后运用大量的案例对所阐述的会计理论与方法进一步进行论证。如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模拟所阐述的会计理论与方法在实际的工作是如何运用的,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可以更加直观、生动,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在教学中,要加大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加深学生对会计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建立起一套适合职高实际教学需要的会计电算化案例教学体系。
1. 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建设的原则和要求是:(1)营造会计仿真的工作环境,利用实验室仿真的环境,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保持时间上的衔接。(2)保持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在内容上衔接密切。在建设实验室的同时,可以建立企业实习基地,开展校外实习。也可以聘请有多年实践经验的企业高级会计师到学校来做报告和举办讲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动力、创造能力。
2. 完善会计模拟实习教材
建立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必须完善会计模拟实习教材。所选资料应具有代表性、全面性、合理性,在实际资料的基础上,经过综合加工、整理而确定,要考虑到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全面性、代表性和逻辑性,对企业供、产、销各个阶段所涉及的业务进行整理,对一些业务进行有客观依据的虚构,编制出一套完整的涉及各方面经济业务的模拟实习资料。
一是实验教材的配备。目前使用的实验教材大多属于综合性实习,一般适宜毕业前校内实习。由于在时间上与会计理论教学相脱节,失去了直观教学的意义。而按会计岗位设计的实验教材可以满足分岗位、分阶段实习的需要,需要进一步开发。
二是会计专业课的教材配套。目前使用的会计专业课教材侧重点在会计的理论知识,学科体系的理论性较强,淡化会计的实践教学,很难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按会计岗位设计的会计专业课教材可以满足分岗位教学、实习的需要,保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协调性。
3. 培养高素质的“一体化”师资
普通职高会计教学改革 篇4
一、职高会计专业实践性知识的特点
实践性知识在教师、律师、医生、工程师等职业中的研究比较多,其实会计也是一种专业性职业,其作为专业的职业,必须经过长期的培训与训练,并需要不断地学习进修。会计实践性知识具备以下特征:
1.会 计 实 践 性 知识是 学生 个 人 的 知识
会计学生的实践性知识存在于学生以往的学习经验和操作经验中,存在于学生现时的身心中,存在于未来的计划和行动中,个人的实践知识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实践过程。学生实践性知识使用的是学生个人的概念和语言, 体现的是学生个人对自我的认知,对会计理论知识的认知和对政策、法规社会、环境、企业、人际的认知,等等,是一种“行动的理论”。
2.会 计 实 践 性 知 识是 缄默 知识
会计实践性知识具有默会性, 是与显性理论知识相对的一种知识形态。波兰尼认为,默会知识是人类和动物共同具有的一种知识类型,是人类非语言智力活动的结晶。默会知识不能通过语言进行逻辑的说明,不能以非常规则的形式加以传递,但它存在于学生的观念中,具有隐形和直觉的特点,极大地影响学生的会计操作的思考和行动方法的选择。
3.会 计 实 践 性 知识 具 有情境 性
伽达默尔曾经指出, 实践知识与掌握一般规律的理论知识的根本不同在于它是针对具体情况的, 因此它必须把握情况的无限多样性,并通过具体运用发展和充实一般。会计专业的学生掌握的实践性知识总是和一些具体的情境联系在一起并储存于记忆中。
二、职高会计专业学生获取实践性知识的教学途径
会计专业最终是关于实践的。理论知识是从业资格的基础,专业实践本身是知识指向的终极目的。长期以来,职高会计专业的学生对于实践性知识的获取途径大多囿于课堂中对理论知识的了解和感悟,缺乏鲜活的生命力。职高会计专业的教育实践不能仅囿于传统的教育实习, 应该从注重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转向德性、理性、能力的培养,探索实践性知识和实践智慧生成的有效途径。围绕这一理念,笔者认为有以下教学途径值得探索:
1.通 过 “在 场性 ”,习得 实 践 性 知识
针对职高会计专业学生,应当把突出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岗位适应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来抓。提供给学生主动接近、参与的实践性操作,将枯燥的课堂讲授变成学生看得见的经济活动过程,有助于学生掌握实践性知识并感受实践智慧,培养职业热情。例如:支票的填写、材料采购的过程等内容,既可以用课件的形式进行展示, 又可以用实物样本进行操作演示,使课堂教学变得活跃,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讨论教学告一个段落或一门课程讲授完毕时,立即进行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对单元知识的理解并训练其动手能力。待单元性实训结束,讲完全部会计专业课程后,再组织进行一次综合性的实训,以利于会计实训的循序渐进,做到单元实训和综合实训的协调统一,全面提高运用技能的能力,铸就就业本领。
(1)模拟
单元知识的实践性教学在教师讲完某一会计课程的章节内容或该课程全部内容时进行,主要采取模拟的形式。例如教师在教完《基础会计》的材料采购业务知识时,可组织一次模拟:从采购计划开始到由谁经办,须经过哪些手续,会计上需要哪些凭证,如何记账等几个环节都进行模拟操作。现在财务软件的发展已经越来越成熟, 但是教师在课堂上还是首先以手工方式从建账到做凭证、登账簿、编报表、整理归档做一遍,这样才能真正理解账务处理程序。教师再以金蝶财务软件演示讲解一遍,并让学生操作。这样学完后,不管是手工账还是软件记账,学生都能应对。
(2)实训
实训分为章节内容实训、课程实训和阶段性实训。章节内容实训是会计实践性教学的关键一环, 课程实训则比章节实训的内容要集中一些, 每结束一门课程的教学就组织一次阶段性实训。例如:《基础会计》课程的实训在于突出从填制原始凭证到编制会计报表的全过程, 加强学生对会计工作过程的感性认识,而《企业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课程的实训则在于对会计核算技能的提高, 学会解决会计实务中出现的简单问题。通过较集中的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该课程的专业技能促进知识技能向能力的转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从而实现理论学习结束,实践技能就到位的目标。
(3)实习
在结束所有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后, 采取校内模拟实习和校外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实习加强对所学的专业课程的运用。它也是会计人员对自己将来的工作岗位进行的模拟性练习, 一般包括会计岗位的基础常识和系统性的全部工作,对整个做账流程和报税的学习。实习叙述学生在教学中经历的改变,包括知识、行为、态度、工作技巧、期望、关注、重要经验,一方面促进实践者对个体的习得进行反思,另一方面使他们在实践中初步了解会计职业特点, 感受作为会计的职业认同感,最终构建实践性知识体系。
2.通 过 “交 往 性 ”,培养 实 践 性 智慧
在会计实践性知识教学中引入“团队教学法”,有助于解决学生的知识面狭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弱,团队合作差等问题,培养学生实践性智慧。教师把会计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综合性问题作为实践教学的一个项目, 结合各相关学科的学生组成一个团队共同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法的好处:一是实践内容来自实验,真实、可信且具有实际意义。二是团体成员既可以优势互补,又可以相互启发,开阔视野。三是可以增强团队意识,融洽关系。
3.通 过 “情 感 性 ”,增加 职 业 认 同 感
职场如磁场,引力越强,被吸引住的人就越多。学生对会计职业的引力可以理解为对会计职业的认同感, 这是学生择业过程中和履行职责过程中的内在动力。加强实践性课程建设,让学生边学习边实践体验,在体验角色责任、分享角色情感的过程中,赋予会计这一职业以丰富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全方位体验会计的职业生活细节, 客观公正地评价会计职业价值,明确会计职业的意义。
在实践性课程中,创造和专家近距离接触的场景,以专家的职业发展历程和情感故事坚定会计生的职业情感, 使其初步形成对会计职业的认同并体验会计的幸福, 这是会计实践性知识的重要内容。可以将当年我国及世界上发生的职业道德领域的典型事例收入课堂教学中, 给予学生正面引导或反面警示。
三、提高职高会计专业学生获取实践性知识的教学反思
1.提高会计 实践教学体 系的系统性
职高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包括基础会计学、企业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现在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多是基础会计的内容,浅尝辄止,或再深入一点的企业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实验,而其按岗位和实际业务处理的仿真实验却没有开设。会计实践内容应该从基础会计开始,到纵深的企业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再到横向的税收等内容,进而实践具有综合性的实验,形成从摇篮到墓地并呈螺旋式上升的整个会计课程实践体系。
2.提 高 会 计 实 践 教学 体 系 的实 践 性
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实践机会。加大实验经费投入,建立仿真性强,能全方位模拟日后工作流程、工作环境、职能岗位的会计模拟实验实训室。同时拓宽建立校外实践基地的思路,把财会工作有创新、有成果的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作为首选目标,走校企合作办学的道路,因为这些企业的会计核算比较贴近现代财务会计, 教师通过调查和收集资料, 有利于使校内的实践性教学资料较为贴近实际的要求,同时为学生校外实习提供最适当的场所。在学生对这些企业的生产经营已有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再学习有关会计知识,进行会计模拟实训,这会促进学生将会计知识转化为自身处理经济业务的技能,这样既巩固了会计理论知识,又提高了运用知识的能力。
3.提高 会 计 实 践 教学 体 系 的 先 进 性
随着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一般学校都建有会计实验室,但实践教学主要以集中式的手工记账为主,而且仍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先由教师讲解或演示,再由学生实际操作,实践内容涉及的会计凭证、账簿种类有限,业务范围狭窄,会计电算化模拟一般没有实践教学环节。另外,会计教学手段仍是以“教案+粉笔+黑板”为主,运用多媒体教学较简单,技术含量低,多为文字,效果不好,因此很有必要提高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先进性。
4.提 高 会 计 实 践 教学 体 系 的 技 能 性
现实社会对会计人员的从业要求越来越高, 用人单位希望新吸收的会计人员能立即进入角色,开展工作。但是在会计实践教学中,往往忽视了一些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点钞、装订凭证、装订账簿、电算化操作等,使得学生毕业后并不能立即走向岗位,胜任工作,形成了“供给”与“需求”相背离的就业状况。
普通职高会计教学改革 篇5
翻转课堂又称为反转课堂, 是指学生在课前观看相关教学视频, 在上课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进而实现知识内化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最大特色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所扮演以及充当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占用课堂时间来讲授信息, 而是布置作业, 与学生协作配合完成。而学生也不再是传统教学模式下被动填鸭式教学的听众, 而是需要在课后完成自主学习, 通过自主实践、探索、合作、群组等各种方式获取并理解知识, 利用各种渠道, 如视频、电子书、网络等与别的同学讨论, 以及查阅相关需要的信息材料, 真正把实践学习落到实处,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的能力。
二、翻转课堂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一) 制作微课视频
翻转课堂模式最主要的特色即是教师与学生课堂任务的变换。在传统教学模式中, 是教师在课堂中传授讲解理论知识, 学生课后实践、完成课后作业。而翻转课堂教学使课前自主学习成为可能与必然。当然, 这种条件的前提在于课前教师已经制作好教学视频。教师在课前可以充分整合教学信息, 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 在多媒体技术支持下制作方便学生观看与学习的视频。因为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 视频长度总体应在20~30 分钟。视频内容应该主要集中于教学重点, 或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填写支票等学习兴趣点。微课视频的格式以及发布渠道要尽可能简单化与多元化, 以便学生下载存储与观摩。微课视频的特色在于“微”, 而“微”中必须要“精”。脱离于传统教师框架以及固定黑板的教学场景, 在翻转课堂下, 学生学习时间、地点的自由性会大大拓展, 这就需要教师制作极其精细、优质的视频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 分组合作学习
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是一个抽象的但又实质化的过程。单纯的知识教学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作用甚微, 需要知识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共同促进。翻转课堂模式的基础就在于知识能力的掌握与实践活动的锻炼。在会计教学中, 知识的传递与课堂作业不能简单依靠学生个人完成。会计教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学生只有感同身受, 才能加深对枯燥理论知识的理解。因而组织学生小组活动、分组竞争比赛、模拟活动等的应用更适合学生的现实情况。比如, 可以组织学生模拟财务主管、出纳员、财务总监、会计员等参与课题讨论, 活跃课堂气氛, 加深知识传递。
(三) 多元考核评价
翻转课堂模式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能够顺利建立师生自评与互评模式, 实质上也就是建立一种小组评价与个人评价的模式。翻转课堂的最主要特色即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多媒体教学。这种多媒体技术的支撑点, 即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为多元考核评价体系的建构奠定了基础。学生可以在网络技术条件的支持下, 大胆、客观、合理地指出别人的优质点, 并毫无保留地为他们解释缺乏之处。在评价过程中, 利用多媒体展示师生之间的实践活动作品, 既能使学生准确全面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 又能使小组人员欣赏到别人的优秀作品。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会计教学中的积极影响
(一) 培养学习兴趣
俗话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知识有浓厚的乐趣, 就会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如果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没有学习欲望, 就无法集中精神听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 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 创设跟教学内容相关联的、有趣的、贴近生活的情境, 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如借助多媒体课件, 用相关的视频或是音频资源, 创设一个具体的、形象的教学情境。通过创设情境, 有利于促使学生对知识点产生共鸣, 激发其学习兴趣, 使学生对知识点有更加深刻、形象的了解与认识。
(二) 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只是静待老师提问, 才解决问题, 懒于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翻转课堂的应用,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指导学生运用反问法、类比法及联想法等方法提出问题。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既可以培养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的习惯, 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与成长, 也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准确地掌握每个学生在会计理论课程中真实客观的学习情况, 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对待会计实用性的态度与实践方法, 有利于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辅导策略, 促使教学与评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高效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卜彩丽, 马颖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国高等院校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软件导刊, 2013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