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数学教学中的提问(共9篇)
职高数学教学中的提问 篇1
“学问”是边学边问,有效而恰当的提问,是师生之间交流互动与发展的过程. 这个交流互动的过程就常常要借助“对话”来实现,是双方在相互倾听、接受和共享中实现精神互通. 对话的形式多样,提问就是互动交流最常用、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教学互动的实际,也能从众多方面反映出教学的实际现状.
针对目前职高学生数学基础差,学习能力低的情况,数学教师必须深入思考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以下就是本人根据从事多年职教数学教学的实际经验并结合现代教学理念,从数学教学提问的角度提出以下体会,谨供同行们参考.
一、确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利用提问真正实现师生间的双向互动
数学是千变万化的. 教师正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教师要转变陈旧的教学理念,树立新的学习观、教学观、学生观、发展观. 教师在课堂上要放弃自己在课堂上已习惯性的“主体”,以学生学习的伙伴、促进者的姿态出现在课堂,扮演一个“平等者中的首席”,建立课堂平等对话原则、促进教学互动过程的实现.
1. 回答让学生自由些
职校学生数学基础差,答问中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少一些硬性规定,应允许学生自由回答,应尽量避免一来一往的“打乒乓球式”的对答式提问,鼓励学生与老师对话,在对话中允许学生随时提出不同的见解和疑问,让学生的“界外球”焕发出光彩,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在瞬间的爆发能力.
2. 问题让学生自己提
好多职校学生不敢,也不会提问. 例如,在讲解椭圆的基础知识时,当学生害怕的提问: “抽水马桶的盖子是不是椭圆”时,教师不要认为学生是调皮捣蛋,应肯定学生,积极地鼓励他: “你发现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很好! 想想还有其他例子吗?”这样,不仅达到了教学目的,尤为重要的是保护了学生好奇、好问的质疑意识. 对于学生的提问,教师要以鼓励为主,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感,并逐步培养学生掌握提问的技巧. 对于学生的疑问,教师要多一些微笑加鼓励,同时启发学生寻求答案,学生就能充分品味敢于提问的快感.
3. 提问面向全体学生
职校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较差,但在一个班级中毕竟还有一定差距的. 例如部分学生的高一入学成绩是60 - 70分,而有些人的成绩只有10 - 20分,有的甚至是个位数.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数学水平分层提问,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发展的机会. 提问对象也要顾及班里的一些成绩较差或者调皮的“弱势者”. 例如,在学习椭圆的性质这一节时,对于a、b表示的意义这种容易回答的问题,可让那些缺乏自信心、谈到数学就怕,见到题目就烦的“弱势者”来回答. 这样就能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都有成功的愉悦感. 提问时要面向全体,对于引路性的提问,要多问班里的优生; 对于锻炼性的提问,要照顾中等生; 对于鼓励性的提问,要穿插些后进生. 总之,课堂提问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启迪、使课堂变成每个学生施展才华,相互竞争的场所.
二、结合课堂实际,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调整问题数量
1. 丰富问题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有兴趣参与探究
提问的最基本目的是诱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活动中获取知识. 从学生的学习模式看,学生不仅要行为参与,更要情感参与,这样才能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一些形式多样、内容有趣的问题,学习兴趣就会大大增加. 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背景,多提出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并注意提问的内容和形式. 提问的内容要引起学生兴趣,努力使抽象的问题生动化、富有趣味性,让提问内容生活化; 提问形式要摒弃陈旧的提问形式,多运用各种不同的形式提问,激起学生求知欲望.
2. 调整问题数量,提有价值的问题
职高数学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水平,适当控制提问数量. 提问并不是越多越好,而且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能力来提问. 比如,在学习立体几何中多面体的内容时,不要频繁提问,应先让学生在课外做好四面体( 三棱锥) 、四棱锥、六棱锥的实际模型,然后在上课时让学生回答自己如何做模型的,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 这样,既让学生寻求到了答案,又让学生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又使学生学会了在实践中探索问题答案的能力.
三、提问中教师应特别关注的几个问题
1. 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
一个好的数学问题,常常有一定的思维性,学生必须认真思考一定时间后,才有可能作出正确的回答. 而在很多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往往为了追求一种表面上的热闹场面,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学生总是机械地回答老师的提问. 这样一来,学生一方面根本得不到思维上的锻炼,另一方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因此,教师提出一个好的数学问题后,需要一定程度的“冷场”.
2. 要学会倾听
当学生的回答与教师的设想不一致时,需要教师有耐心倾听,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在倾听学生的回答以后,教师还应该适度的作一些点评,及时地纠正学生思考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3. 要适当注意提问的一些方式
课堂的提问,很多学生是有顾虑的. 顾虑回答是否正确,其他同学会不会笑话. 因此,教师在提问时,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方式. 必要时要适当提示.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鼓励学生的学习情绪. 让他们更加主动的去学习,充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职高数学教学中的提问 篇2
[摘要] 在职业高中里,对于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各门学科的基础差异是很大的,并且他们中有想就业和继续升学两大目标并存,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模式完成教学任务,势必会出现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吃不饱”,另一部分学生则“吃不了”。本文认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借鉴复式教学方法,即在单式教学班级中应用复式教学法解决学生“吃不饱”与“吃不了”问题。
[关键词] 复式教学 单式教学 分层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我所教的是一所山区的职业高中,地理位置相对较偏僻,生源也相对较差,我现在任教的班级是高三计算机班。班级现在在校就读的只有二十几个人,其余都已经申请去实习,也许很多人就会猜想,那留下的应该都是基础较好的,我不敢认同这种说法,我只能说,这二十几个人是主观上较积极有上进心的,还想继续留在学校多学点东西的,但是基础参差不齐。班级中数学基础较好的只有两个,这两位同学能较快接受老师上课所讲的知识点,相对应的课堂练习也能自己独立且较快完成,所以他们渴望老师课堂能多讲解有深度的问题,但是老师为了兼顾其他同学,这两个同学往往就是形成了“吃不饱”的现象;课堂能听懂老师讲的知识点但是练习自己就无法从容对付,需要老师指点才能完成的有五位;上课能听懂部分内容或者感觉自己对部分内容比较熟悉的,但是解题时自己却根本无法下笔或者毫无思路的有四位;其余的同学主观上也想学习,但是根
13等本无法听懂老师所讲的内容,他们中有的假分数不会化成真分数,不会约分,像
12于多少,他们不会通分,找不到公分母,像1(1)等于多少,他们不会负数的相加减,这群“吃不了”的学生,他们容易被冷落,渐渐的对学习越来越会失去信心,甚至厌恶学习,竟而导致在课堂上睡觉或者看小说打手机游戏,那么是不是这部分学生高考没有什么希望的学生,我们就开始放弃他们呢?曾经有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在掌握学习理论中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动机等多方面就会变得十分相似”,根据专家的理论,差生其实也是可以进行转换的。作为一个职高的老师及他们的班主任,我觉得应该将升学目标与就业目标并重,使毕业生有更多的选择和升学的机会,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我沉思了很久,这部分学生还留下来学习,他们自己也知道升学的希望不大,他们留下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提高自己个人素质及专业能力,为自己将来的就业增加筹码。所以我一直在寻思着解决上述这些问题的方法,一个按照分层教学策略的复式教学构思应运而生。即在单式教学班级中应用复式教学法解决学生“吃不饱”与“吃不了”问题。
二、什么是复式教学
所谓复式教学就是在远离城镇的偏远山区小学校或是深山老林中信息极为不畅、交通非常不便的教育教学延伸点里,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合编在一个班级,采用直接教学和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的方式,在同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它适用于人口分布相对稀少地区的一种特殊的教学形式。在单式教学班里应用复式教学法,就是一个班的学生在一节课中只学习一门学科,而上课是运用复式教学的方法进行。换句话说就是老师在单式教学班级里上课时有意识的把学生按照二至三个层次来教学,是分层教学策略的一个具体教学方法。
三、复式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 1.学生分层
根据高一高二两年下来的成绩,以及学生自己的意见,把他们分成A组(提高组)、B(水平组)、C(基础组)2.座位分组
按照以前从低到高由身高安排的座位,像那两个基础好的同学,位子相隔很远,根本不利于他们的讨论,如果旁边坐着睡觉的同学,那也会影响其他同学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我结合实际,加上我班在校的学生数少,我就把A组的同学排在一起,B组C组同学也分别坐在一起,这样下来,对于同等难度的问题,经过讨论,容易得出答案,而且,同水平的同学一起,也会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3.教学目标分层
根据A、B、C组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别制定教学目标。A组学生能对大纲要求的知识点通过横向联系,内在分析,从而达到广泛的落实。除了基本运算能力外,还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形结合能力,和简单实际应用能力,重点是面向高考。对B组学生,依据教学大纲落实单一知识点,了解基本概念,熟悉性质、定理,会套用公式解题,着重培养学生基本运算能力。C组学生,落实单一知识点,了解基本概念,熟悉性质、定理,对小学初中数学还没有掌握的知识进行填补,能够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数学应用。
4.课堂教学分层
在试验阶段,我采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职业教育中心编著的《数学》(基础版)。由于学生层次不同,教学目标不同,在讲授同一个知识点的同一条例题时,A、B、C组的处理方法也不相同。如在复习解一元二次方程这个知识点的时候,给出如下题目:
1、求一元二次方程x5x60的根;
2、若一元二次方程xax60的一个根为2,求出a的值和方程的另一个根
3、若一元二次方程xaxa20有两个根,求a的取值范围;若方程只有一个根,则a的取值范围如何;若方程没有实数根,则 a的取值范围又如何? 针对以上三题的难易程度,设置为三个层次讲授。对第一小题要求三组的学生都要掌握,接着C组的学生发给对应的练习(这些练习是我课前准备好并且打印出来的,其中的练习都是把例题中数值作简单的变动,而且答案附加在最后);接着讲解第二小题,它只要求A、B组的学生掌握,此题要求学生在会应用求根公式的前提下模仿例题相应的练习,接着B组的学生发给对应的练习(这些练习同样是我课前准备好并且打印出来的,其中的练习都是和例题比较相似的,着重提高学生的模仿能力,而且答案也附加在最后);在接下来讲第三小题,要求A组学生掌握,它关系一元二次方程根的讨论问题,以及根的个数和b4ac之间的关系,引导A组学生对三个例题进行对比,小结,给A组的学生很好的锻炼。5.练习分层
A组学生以创造性学习为主,启发举一反三,发散思维。课堂练习应是例题的的延伸,达到触类旁通。如上例,在练习时,可把二次项的系数改为2或者3,再求方程的根。经过这样的练习后,学生就能对上面提到的两个知识点达到融会贯通了。B组学生以模仿学习为主,所以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以讲过的例题为基础,通过修改数据,及改变某些条件来巩固知识点。C组学生以了解和掌握简单知识为主,所以课堂练习以讲过的例题为基础,通过修改数据,及了解某些简单的知识点。6.考查分层
在试验阶段,每一章节我们都进行了单元测试。A组学生的试题除一部分是基础题外,还涉及到往年的高考题,只有基础扎实的学生才能得高分。以此来促进学生查漏补2222缺,不断完善知识网。B组学生的试题以平时做过的练习和作业为主,只要课堂上专心听讲,课后稍加复习,便能得高分,以此来建立学生学习的信心。测验考试分数就以学生的原始成绩作记录。C组学生的试题以平时讲解的简单例题和生活中会运用到的知识点为主,着重为他们将来的就业服务。
四、我对复式教学法的几点总结和看法
作为职高的教育教学,我们的目的之一是培养他们学好专业理论和实践技术,将来更好的服务社会,之二是为高校输送优秀人才。所以作为他们班主任兼数学老师的我,自己苦点也不算什么,只希望没有踏进大学校门的这部分人走上社会,能有一技之长,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有更多的优势;也盼望有更多的学子能挤进独木桥,走进象牙塔去淘金。经过我半年多的努力和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我就谈谈几点看法:
1、这种分成次的教学,备课显然难于单式教学。因为三组学生的基础不一,他们的例题难度也就不一,所以为了讲解同一个知识点,你需要设计不同程度难度的题型,因此你需要翻阅各层教学所需的资料,而且复式的课堂,你给C组讲解完了,为了充分利用时间和提高课堂效率,你需要给C组同学布置任务,也就是相对应的课堂练习,这样他们才不至于无所事事,这些练习,需要你在备课的时候准备好,还要把它们打印出来,同样还有B组A组的练习,所以在备一节课的内容的时候,其实你需要编写三个教案,还要面面俱到,教师课前的工作量是单式教学的三倍。
2、在吃透教材的同时,首先要考虑到本节课的“动”“静”搭配。依据谁“动”谁“静”,然后分配时间。复式课堂的板书,既是教师对“静”态层次学生的符号性质辅助性语言,也是教师对“动”态层次学生的教学内容的概括和提炼,必须讲究精确凝聚、简洁、实用。对上课时板书内容与位置也要在备课时有所考虑。教师教学目的要求明确,教学过程要求精讲多练。“动”、“静”搭配和单式教学又有一个较大的区别,它的时间性最强。复式教学的本身就是与时间挑战,向时间要质量,向时间要效果,时间搭配十分重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使课堂紧张而活泼,达到“惜时增效”的效果。
3、对基础薄弱的C组学生的要求不同于A、B组学生,所以在分层次教学前,要发挥集体的力量,摸清基础薄弱学生的知识底数,研究教材,确定符合实际的教学标准和教学目标,避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基础薄弱学生需要更多的爱,对他们尚存的学习积极性要加倍地爱护,不论他们理解的多慢,都不能不耐烦;不论提出的问题多简单,都应当鼓励;不论取得的进步多么微不足道,都应当表扬。作为他们的任课老师要熟悉教材,教法灵活,语言通俗。
4、课后辅导时老师对各层次学生都要照顾到,还要让提高组的同学辅导水平组和基础组同学,自己会做题还不表示你真正弄懂了一道题,只有你能讲解后别人能听懂则说明你自己真正懂了。这样容易形成互帮互学的氛围,也利于班级同学的团结。
5、对于A、B、C的分组,不应该一层不变,否则容易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我们应该制定一个更好的分组细则,使他们重视自己所在的组别,还有对于从低一级组别上升到高一级组别的同学应该给予一定的奖励,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还要根据学生自己的意愿调整组别。
总之,在单式教学班级里应用复式教学是一种难度较高的教学形式,同时对于我们老师的要求也就提高了,教师需要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才能提高复式教学的质量,同时也要不断地转换教案、转换教学思路、转换学生学习量的分布及转换教学方法等,客观地讲,复式教学的难度更大,任务更艰巨,执教者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没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敬业精神是难以胜任的。参考文献
职高数学教学中的提问 篇3
1 课堂提问的种类
传统的提问是千篇一律的教师提问学生, 学生回答, 一问一答或一问齐答, 这一固定的提问模式会造成学生思想懒惰、盲目附和, 学习被动。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我认为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提问方式, 为学生创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 要鼓励学生大胆的提出问题。在提问与回答的过程中, 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正确答案就会牢固地印在脑海里。课堂提问的种类有如下几类。
1.1 按提问的人员分
1.1.1 教师提问。即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回答
精心设计有启发性的问题, 可引导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探究的积极性,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建构过程, 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避免重蹈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容器式”学习方式的覆辙。
1.1.2 学生提问。即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回答
鼓励学生向老师提问, 给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挑战的机会;平时教育要为学生创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 鼓励学生大胆的提出问题。在提问与回答的过程中, 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正确答案就会牢固地印在脑海里。
1.2 按提问的方式分
1.2.1 直问和曲问
直问是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这种提问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引导他们积极地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曲问是一种迂回的问法, 问在此而意在彼。选用悬念式提问创设问题情境, 容易捕抓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 急于求知的心理, 为整堂课的主动学习埋下伏笔。
直问开门见山、单刀直入, 曲问曲径通幽、发人深省, 运用得好, 都能起到激发思维的作用。
1.2.2 单问和重问
单问, 就是仅提一个问题, 然后释疑。一堂课往往就是由一个或几个单问组成的。设计合理的单问既形成线索, 又会显出层次。
重问指连续的问, 即在短时间内多次提问。教师也可以把所要复习的内容设计成一连串的问题, 让学生去讨论。
单问具有稳扎稳打的效果, 重问则有步步逼进的气势, 在讲课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2 课堂提问的艺术
教师的课堂提问既是一门学问, 又是一种教学艺术, 授课时不在于“多问”, 而在于“善问”、“巧问”。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 要努力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 紧紧抓住学生求知心理进行设疑、导疑和释疑, 只有这样, 才能允分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 才能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2.1 提问的凝聚性
课堂提问时要留给全体同学积极思考和准备回答问题的机会。目光要扫视全体同学, 不要盯着可能叫到的同学, 使每个学生感到都有可能被叫到, 同时使他们注意听并积极反应。老师所设计问题的目的, 是从外部来控制学习者的注意, 并采用适当的策略促进学生学习和理解。老师既要照顾举手的学生有不可忽视不举手的同学。这样减少了成绩好的学生的机会, 尽量使班里每个同学被提问的机会均等。
2.2 提问的层次性
设计提出的问题要分出层次、有梯度, 让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桃子。
计算机教学法有其特殊性, 很多的总是不是通过语言来回答, 而是能过上机实践来完成, 那么在设计上机任务时, 也应注意层次性。
2.3 提问的启发性
所谓的启发性是指提问要给学生有思考的余地, 能引起思索。若用启发性提问或谈话式开始一堂课, 如同磁铁一样吸引住学生, 使之产生新鲜感, 集中注意力, 学生便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 可以说启发性提问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 提问时多使用激励性语言
提问时教师表情要自然, 目光要温和, 语气要亲切、柔和, 要不失时机的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重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当学生回答得很好时要对学生不时地说表扬的话语。当学生回答得不很满意时, 你可给以安慰的语言。即使学生回答错了或不准确时也不要损伤学生的自尊心, 影响学生的情绪和学习效果, 这样使其在心理上获得自尊、自信和成功的体验,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诱发其学习兴趣。
3 课堂提问的注意点
3.1 提问要结合生活实践, 要有兴趣性
在计算机教学时, 注意把知识内容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 在设计问题时, 同样要注意。一方面是学生关心的话题, 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使学生迫切想知道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培养其运用计算机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识。
3.2 提问要有探索性, 使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课堂小结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起着提纲契领, 画龙点睛的作用。它通常是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和思想方法及关键点的归纳。小结时, 假如教师巧妙提问, 有助于学生主动认清所学知识的本质, 理清所学知识的脉络, 使知识系统化, 同时, 更有助于学生课后的主动学习。
3.3 提问要有激发性, 促使学生主动获取课处知识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分成三种, 一是以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可以马上解决的问题, 这一类问题应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同学之间的合作得到很快解决。二是在以后的探索活动中可以得到解决的问题, 应引导学生自己在实践中找到答案, 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到学习知识的现实意义, 认识到知识的价值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责任感。三是得不到解决的问题, 这就要使学生明确认识到:提出问题的目的不在于当时都能得到解决, 而是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 它是科学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必备能力之一, 让学生逐步建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去图书馆和书店查阅资料、上网搜索、访问专家……尽可能多地获得相关信息, 从而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获取新知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余胜泉.教育技术理论导读——信息时代的教学与实践[J].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10.
[2]张雪峰.浅谈计算机课的教学艺术[EB/OL].http://www.tyzx.com.cn/bmay/jks/jksl/ACCESS/Article-Show.asp?ArticleID=16.
[3]王丽荣.学习理论的新发展有对现代教学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 2000 (4) .
浅谈职高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教 篇4
浅谈职高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教学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浅谈职高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教学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浅谈职高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教学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根据职高生语文程度较差,文言学习兴趣不高的特点,职高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教学应有别于普高教学,要有自己的特色。笔者认为,最主要的是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辅以适当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愉快而轻松地完成文言文教学。
[关键词]职高语文教学 文言文教学 教学方法
文言文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作品中的语言。我国有悠久的文明史,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有许多珍品,它们大多数都是用文言写成的。我们要继承它,就要学习它,研究它。学习文言作品,可以使学生吸取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丰富自己的语言,又可以从中学到写作的方法和技巧。所以说,文言文教学也是职高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但是,据调查,当前很多职业高中(包括职业中专)的文言文教学陷入一种尴尬局面:学生上课不爱听,老师上课不爱讲,教学越来越难以开展。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方法较差。在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尤其是我们职业中学更应注重素质教育,因为职教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大批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合格劳动者。可见,文化素养是一个合格职高毕业生的必要组成部分。而文言文教学的缺失将会造成语文教学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针对职高文言文教学的特点和现状,我经过几年工作积累,有了一些肤浅的认识,形成了自己的一些具体方法,现在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激发动机,使学生愿意学
动机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它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主观因素,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如果学生不愿学,甚至厌学,那么就无法教学生“学会”,更无从教学生“会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求知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职高生不爱学文言文,首先,应是教师的责任,因为他们没有向学生讲解文言文的社会功能,学生不懂得自己为什么要学习这些“之乎者也”,学它干什么,好像不学也可以。其次,教师自己对文言文教学的思考力度不够,即不够重视文言文教学,也未找出一套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案,致使学生对那种老套的教学手段毫无兴趣,更谈不上自己去主动地学。最后,当然是我们教学的主体——学生自己重视不够,认为文言文离现在太远了,现代人又不说文言文,学了没有用处。因此,要把文言文教学从怪圈中引出来,必须要从我们教师自己做起,去解决学生思想方面的误区,去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这方面我的经验是这样的:首先,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知道自己的学生心里在想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对什么厌恶,知道学生的语文水平,智力情况,这样就能占据主动,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其次,教师一定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特点背课,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让学生有所收获,难度要合适,太难学生会失去兴趣,太简单学生又不屑一顾,要多用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提高他们的能力。
二、因材施教,使学生有收获
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是职高生,目前,从总体情况看,职高生素质偏低,我认为照搬普高教学方法,会事倍功半,收效不佳。故职高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手段和方法必须有别于普高教学和初中教学,根据学情,有自己的特色,才能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获。
首先,体现在教学内容上:(1)教学内容要有吸引力。我认为职高文言文教学基本上
不存在升学压力,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上大做文章,根据学生实际,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对他们以后就业又有一定帮助的内容。例如,成语、诗词名篇、文言小故事等。通过引导,由浅入深,一步步地把学生引入文学殿堂。(2)教学内容要有实用性。有用才会爱学。因此,文言文教学一定要体现实用性。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文言文是有用的,文言文是有趣的,是有生命力的。所以,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专业密切相关。职高学生大多重视专业而往往忽略文化课,这时,语文教师就要以专业为突破口,巧妙地把文言文与学生的专业联系起来,使学生喜欢并重视文言文学习。其实,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需要教师动一番脑筋,当然也不要牵强附会,关键是要把文言文作品附与时代精神,使学生认为文言文决不是死的、毫无用处的,而是充满生机的。教师要学会把教学与时事结合起来,新旧结合学生会更爱学。
(3)教学内容要体现美。文言作品是中国古代精英文化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内涵。所以,文言文教学既要让学生学到知识,还要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什么是美,要让他们受到情感的撞击,和良好的道德教育。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1)要重视诵读指导。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或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篇目,加深对文言文的文意理解,对培养语言感知、直觉、积累、顿悟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字音读准确,是诵读的起码要求。文言课文中有大量的生僻字、通假字、破读字、古音字(如古人名、古地名、古官职名、古器物名称)等,如不首先解决这些字词的语音问题,那就根本谈不上诵读。因此,一篇文言文,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试读一遍,或全班齐读,或个别朗读,从试读中发现他们读字读音中出现的问题,然后一一板书纠正,并由老师再范读一遍全文。熟读和背诵使学生逐步积累起比较丰富的感性材料,对古汉语的用词、造句以及某些特殊的表达习惯也逐渐熟悉,这就为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2)以欣赏为主,淡化语法分析。目前,职高文言文教学最大的弊病是什么?就是教师上课“字字落实,句句清楚”,学生听的索然无味。我在教学中并不死抠字句,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提供必要的作者和写作背景资料上,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或作品产生的深层原因,有利于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如果学生对归有光的遭遇一无所知,漠然相对,就不会去用心体会《项脊轩志》中蕴涵在日常琐事中那份深沉的情感。学生了解了《鸿
门宴》一文的历史背景及刘项的相关情况后,就会很有兴趣地去体验那宴会里的刀光剑影。精彩的故事情节、深刻的思想内涵、优美的语言比生涩的“古语”更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和美的享受。(3)用现代视野关照文言文,拉近学生和文言文的心理距离。寻找课文和学生现实感触的共振点,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产生与作者、作品的情感共鸣。比如,学习《游褒禅山记》,课文关于“志、物、力”的论述对学生很有教育价值,教师只要点一下,学生就自然联想到自身学习的实际情况,引起共鸣。这样,学生和作者、课文就一下子沟通了。
“教师给一块蓝天,学生就能飞翔”。总之,在职高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教学、教法的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努力使职高文言文教学走出低效的怪圈,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职高英语教师课堂提问调查 篇5
一.教师的课堂提问及其重要性
关于英语课堂提问的调查, 笔者采用了自然调查方法和问卷调查的方式, 对鄞州职教中心4个班的英语公开课进行了随堂听课 (每节课40分钟) , 并将录音转写成书面文字。有关录音和文字材料统计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 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对于职高英语教学有着重要意义。在职高英语课型, 如听说课、阅读课、语法课, 复习课和习题讲评课中, 课堂提问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所占比重为75%, 仍然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占主导地位。但有些课型, 比如听说课活动中, 学生主动提出的问题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明显多于其他课型。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提问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但是, 仍有部分课型沿袭传统的单向授课方式, 缺少必要的双向互动。
注:n=提问总数, t (min) =回答话语量, %=提问在课堂教学所占的比重
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 但提问的数量和质量受课型、教师的教学风格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教师的课堂提问用语因教师个人的教学态度、学识水平及教学方法等有差异。因而, 研究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 对提高职高英语教学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二、教师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课堂提问在职高英语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 大部分教师对课堂提问也有充分的认识, 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问何种类型的问题?何时让学生回答?如何提问?如何反馈?学生没有给出正确答案怎么办?这些都是我们在向学生提问时应该考虑到的。笔者经过听课和问卷调查发现, 教师在课堂提问时, 常出现以下问题:
1. 问题类型重复单一, 探究性问题引导缺失。
英语教师的课堂提问有不同的类型。笔者参考Nunan (1990) 的研究将课堂提问分成回忆提问、理解提问、运用提问、综合提问、评价提问和开放性提问六种类型进行调查 (见表2) 。其中前三者属于限答式陈述性提问, 后三者属于非限答式的探究性提问。
调查结果显示, 除听说课以外, 职高英语课上需要学生回答的67%的问题为陈述性问题, 陈述性问题的使用频率远高于探究性问题。限答式陈述性问题类型比较单一, 主要指简单再现已有答案的问题, 有的只需回答Yes/No或True/False, 有的只需在给出的几个答案中选定内容, 有的则是以“who/what/when/where/how”等词开头有固定答案的提问。学生回答这类问题的主要心理活动是回忆和再现已有的背景知识。重复单一的问题很难集中学生的思维, 容易形成单一的思维模式和统一的问答模式。
但是问卷调查表明, 学生对探究性问题却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而且学生回答两个探究性问题所用的时间及输出的话语量, 明显高于回答四个陈述性问题所用的时间和话语量。我们应该提倡在英语教学中更多地采用探究性问题来组织课堂教学, 着重理解和应用层次, 让学生进行更多有意义的交流, 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话语量, 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2. 提问方式单一, 双边活动缺乏普遍性。
英语教师提问的方式对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英语教师的提问方式主要有:指定学生回答、学生集体回答、学生自发回答和教师自问自答等几种形式。表3是这几种提问方式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情况的统计。
调查表明, 指定学生回答和学生集体回答在课堂提问中的使用频率较高, 分别占了50%和20%左右, 学生自发回答的频率较低, 只占了15%左右。笔者观察发现, 英语教师的提问还存在一定的区域性, 坐在前几排的学生被教师提问次数往往高于坐在后排的学生;自发回答的学生仅局限于少数成绩较好、外向的学生。教师的提问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高频率的指定回答和单一的局部提问无法调动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的自问自答固然节省了课堂时间, 但不能激起学生思考。
问卷调查显示, 不同学生对于教师的提问有着不同的反应。50%的学生选择了希望教师在课堂上“多提问”, 25%的学生选择了“少提问”, 5%的学生选择了“不提问”, 20%的学生表示“我没有特殊要求”。半数左右的学生希望教师在课堂上多提问, 表明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和参与教学的强烈愿望。部分学生希望教师少提问或不提问, 大多是因为英语基础差或害怕暴露自己的问题, 也不排除个别学生有放弃学习英语的倾向。对于这些学生而言, 课堂提问可能会带来一些压力。教师要善于针对不同学习对象, 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
3. 提问关联性不高, 与学生英语能力结合不够。
在英语课堂上, 根据课堂内容提出的问题一般都具有关联性, 因为提问内容和答问要点基本来自于课文。但在每个单元的lead-in部分, 教师提问的灵活度和自由度较大, 也因此出现一些问题。问题提出之后, 学生对与之相关主题的思考通常需要一段时间, 但教师积极启发引导学生的办法不多:刚提出问题, 马上就叫学生回答 (占65%) ;不能 (没有) 把思考方法由浅入深、层次分明地传授给学生。因此, 或者依赖于个别优等生;或者只好由教师自问自答 (占这类提问的32%) ;又有不少教师 (占52%) 把探索性的问题分解为认知水平较低的回忆性问题, 而且这种分解总是在教师指导牵引下进行的, 虽然便于学生回答, 但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抑制。
4. 提问反馈不够及时, 较少对学生答案给予评价。
英语教师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做出反馈。研究表明, 教师积极的反馈不仅能帮助学生正确地完成任务, 同时还能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但笼统、机械的反馈, 如“Good”“Very good”等, 并不能产生很好的效果。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和自然观察发现, 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 大部分有反馈, 如:“Right”“OK”“Good”“Excellent”等, 但也经常不做任何评价。至于所做的评价, 也都是简短的一个单词的表扬, 不能够充分达到以评价激励学生的效果。教师对学生的反馈或回答过于简单, 容易让学生认为这只是教师的客套语, 不能让学生产生被称赞的愉悦感和成就感。教师对学生的表扬应该具体一些, 至少应该指出学生哪里表现好, 值得表扬。
三、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的反思
调查表明, 大量反复的语言实践是形成语言能力的关键, 语言知识必须通过一定的技能训练才能转化为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英语课堂上, 教师灵活地运用各种提问模式, 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 提供学生语言实践机会。
1. 提高教师的提问技巧。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 虽然教师意识到了提问的重要性, 但是提问缺乏技巧, 停留在无意识、自发的水平上。如何有效地提问, 使课堂上的每一个提问都是有目的的、恰当的, 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帮助的, 这是英语教学应该研究的课题。
提问的技巧是指促进有效提问的方法。课堂提问最能体现教学的艺术, 它为师生提供了思想碰撞的机会。提出问题往往比回答问题更重要, 教师“想”好、“问”好, 是学生“答”好的重要前提。首先, 为保证课堂提问的有效进行, 教师的课堂提问要有计划性, 要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精心选择和设计恰当数量的问题。教师可将所提问题分门别类, 明确哪些问题是陈述式的, 哪些问题是探究式的, 哪些问题由学生个别回答, 哪些问题由集体回答。其次, 教师要适当控制提问的时间或进程、问题的难易程度等。所谓在恰当的时间提出恰当的问题。再次, 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 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积极的反馈。教师的积极反馈比消极反馈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 采取适时而又恰当的反馈策略。
2. 提升教师提问的灵活性。
提问的灵活性是指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学生需求、层次, 选择适合的课堂提问方式。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选择不同的提问句式。一般而言, 用一般疑问句、选择疑问句、特殊疑问句和反义疑问句四种形式。可以采取提问诱导策略:教师可适当提示, 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答案;教师可重新措辞, 帮助学生听懂问题;教师可补充问题, 帮助学生澄清思路;教师可鼓励学生预测答案, 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3. 控制提问中问与答的时间差。
教师在对学生的问题回答上可采用弹性时间, 把握好提问的等待时间。教师提出问题后不要急于让学生回答, 而根据问题的性质留给学生适当的考虑时间。一般来说, 对于考查学生对已学知识掌握的低级认知问题, 等待时间1~2秒为宜;而对于高级的拓展性问题, 等待时间要适当延长。另外难度偏大的问题也可让学生讨论后回答, 有些问题还可以让学生课后加以思考。
摘要: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最常用的手段之一。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的形式、内容和质量影响语言教学的各个环节。文章分析了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意见。
关键词:课堂提问,职高英语教学,提问方式,提问类型
参考文献
[1]金传宝.美国关于教师提问技巧的研究综述[J].课程·教材·教法, 1997 (2) .
[2]穆凤良.课堂对话和提问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0 (11) .
[3]卜玉华.新基础教育—外语教学改革指导纲要 (英语) [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4]王恒年.课文教学中的提问[J].外语界, 1993 (1) .
[5]王蔷等.第三届全国中学英语优质课竞赛课堂教学观摩分析报告 (上) [R].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1 (12) .
[6]王银泉.教学方法和非语言因素对英语教学的影响─第33届IATEFL年会侧记[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9 (4) .
[7]武海燕.培养教师反思能力的意义与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1 (6) .
论职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提问 篇6
一、问题设计要有目的、抓典型、有深度
(1)要“有的放矢”。“有的放矢”即应该有重点、有目的地进行提问,而不是为了提问而提问。有位教师在执教《孔乙己》时这样提问:“孔乙己叫什么?”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孔乙己。”教师又问:“孔乙己是他的名字吗?”学生稍微一沉吟,回答道:“是绰号。”教师追问:“孔乙己读了一辈子的书,为什么连个名字都没有?”学生面对这个突兀的问题,不禁沉思起来,头脑的平静和课堂沉闷气氛被打破了,思维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从而能够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因此,语文教师在面对职高学生设计提问问题时,要增强问题的针对性,考虑职高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能力,注意低层次与高层次的问题设计相结合,从简单的低层次“是非问”出发,再提出一些启发式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2)要“投石激浪”。“投石激浪”要求教师要善于抓住典型,通过教师点拨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例如,在教授《祝福》这一课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作品反映的仅仅是祥林嫂一个人的遭遇吗?”这个问题促使学生从祥林嫂身上想到了千千万万个受压迫的妇女,想到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这样的问题设计能够使学生运用联想的方式来进行认知,加深对文章在思想内容上的理解,认识到文学作品塑造典型形象的意义,学会了典型形象的写作方法,这是一种“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可以采用这种点拨的提问方式,促使学生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经过分析得出结论。
(3)要“奇峰突起”。“奇峰突起”要求教师设疑时要善于运用异向思维,从反面入手来切中问题的要害,力求牵一发而动全身。例如,钱梦龙先生在教授《多收了三五斗》一文时,他是这样设疑的:“有人认为要反映旧社会农民的悲惨生活,写少收了三五斗不是更好吗?或者进一步写一个大灾年,颗粒无收,农民卖儿卖女,逃荒要饭,这岂不是更能反映农民生活的悲惨吗?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这一问题独特的设计,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学生们开始积极思考,随后竞相发言,主动参与到讨论中,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在不断深入探索中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作用
增强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在于提问教师本身行为的表现。课堂教学的双方是教师与学生,教学艺术是通过师情、生情、文情的交融和谐来创造的,教学行为必须做到“目中有人”。如果教师提问时语调亲切,面带微笑,且能做到热情鼓励、耐心指导,则学生可以从教师的行为中获取信息,得到鼓励和启发。反之若教师表情严厉,急躁不安则会增加学生的紧张感,也抑制甚至破坏师生的情感交流。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在提问时,脸上总是洋溢着和蔼可亲的微笑,给学生一种亲切感。学生在经过充分思考准备后站起来答问,由于课堂环境轻松无压力,学生答题时声音洪亮,充满自信。除此之外,教师在问题表达上要清楚明白,采用通俗易懂的日常语言,切忌生硬刻板的表达。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是课堂的行为者,他们在课堂的表现效果是衡量有效提问的标尺,职高教师的课堂提问应该根据职高学生的实际情况,发挥教师主体的能动作用,结合教学实际进行精心设计,力求提问能做到恰到好处、切中要害。当学生提出质疑时,教师不能越俎代庖,而是要耐心鼓励,积极引导。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独立自主中获得知识,从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职高语文教师来说,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不仅能促进师生交流,而且对于语文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也是大有裨益。
三、结束语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艺术,教师上课时合理设计课堂提问,积极引导学生融入课堂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职高语文教师在教学提问的环节中应针对职高学生学习的特点,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要求教师对问题的设计要有目的性、抓典型和有深度,还要发挥职高教师的主观能动作用。精心地进行提问,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摘要:职高语文教师在教学提问的环节中应针对职高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要求教师对问题的设计要有目的性、抓典型和有深度,还要发挥职高教师的主观能动作用,促进师生交流,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关键词:职高学生,有效提问,问题设计,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汤火强.关于开展中职语文实践活动的几点思考[J].中等职业教育,2010(18).
分层教学在职高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篇7
一、分层教学的原因
1. 职业高中数学的要求。
职业教育是在我国正常的教育外最实用的教育手段, 职业高中数学课的教学要求有三个。第一, 数学是学生文化课最基本的科目之一。第二, 教会学生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第三, 学生升学必须学会的科目之一。
2. 职业高中数学的学生情况。
现在各类大专学校不断扩招, 职业学校生源较少, 分数线也越来越低, 到职业学校读书的同学基本上都是基础不好的学生。由于数学是理科, 学生的数学成绩更是糟糕, 而且学生的厌学情绪严重, 知识链接不上, 数学的基础层次不同, 数学的教学工作非常复杂。
3. 分层教学的指导思想。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高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职业高中, 这部分学生属于学习层次较低的学生, 他们的文化基础较弱, 主要体现在数学课程上。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又存在能力差异, 导致不同学生对知识的领悟与掌握能力差距很大, 这势必对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带来负面影响。面对这些现实情况, 在职业高中数学教学中试行分层次教学, 就显得格外重要。
二、分层教学的意义
1. 符合学生的情况。
职业学校的生源来自全国, 教学水平和教育程度不同, 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也不相同。利用分层教学可以更好地符合学生的情况, 有利于学生的个体发展, 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
2. 减少教学的困难。
职业学校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 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利用分层教学的方法, 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 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计划。这减少了教师对于数学教学的苦恼, 有利于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三、分层教学的应用
1. 根据学生情况分层。
职业高中数学的分层教学中, 首先要把学生分层次。第一, 要考虑学生的学习专业、对数学的要求、毕业的使用、数学的基础、学生的能力和态度。第二, 根据学生情况分为A, B, C三个层次, A层次同学要有较强的数学能力和基础, 能够独立完成作业和掌握课堂教学内容。以后需要继续学习数学。B层次同学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和良好的学习态度, 以后升学还依靠数学。C层次同学数学基础差, 或者是以后不需要使用数学。第三, 同学的层次划分不是一成不变的, 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考试成绩及时改变。
2. 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课前方案。
根据学生的分层特点, 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A层次同学要能够掌握学习的全部知识, 完成教师布置的习题。B层次同学需要完成课内的教学部分。C层次同学理解基础数学知识。根据不同层次教学目标, 教师需准备不同的教学方案, 并把教学内容中需要记住和需要了解的内容标记出来, 做到心中有数。
3. 课上分层授课和辅导。
在课堂教学中, 第一, 教师分层进行教学, 把C层次教学内容面对全班进行基础性教学。然后, 把B层次教学内容针对B和A层次学生进行精心教学。最后, 针对A层次学生, 教师讲解一些课外的提升知识。第二, 教师进行分层次辅导, 可以采用学生互帮互助的形式, A层次学生辅导B层次学生, B层次学生辅导C层次学生。老师对A层次学生进行辅导, 这样既节省时间, 又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上进心。
4. 课后的分层作业和分层测验。
第一, 为了减轻学生课后的压力和负担, 课后作业可以分层进行。把作业分成必选作业和选作作业。必选作业是课内的基础知识和要求掌握的基础数学知识, 选作作业是教师为A层次学生准备的提高题目, 其中一些比较简单的提高题目B层次同学可以尝试。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相应的作业, 节省了时间, 也增加了信心。第二, 学习一段时间后, 课后的测验是必不可少的。可以把试卷分为三个层次, 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层次选择试卷答题。教师根据测验成果调整学生的层次划分。
浅谈职高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活动 篇8
一、注入情感, 诱发学生爱数学
在数学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信念、态度和情绪等情感因素, 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以学生的兴趣、内在动机来引导学生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不仅要有知识技能的信息传递, 更要有情感态度方面的互动.因而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创设和挖掘教材情感教育的素材, 构造适宜的环境, 形成情感教育的素材, 把握运用的时机.如“集合”概念, 课本上的定义为:“一些能够确定的对象的全体所构成的一个整体叫做集合, 其中构成集合的每一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不妨解释为:“学生甲、其父、其母三人构成的一个整体 (家庭) 是一个集合, 其中这个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这个集合的元素.”集合具有确定性、互异性, 显然, 这个三口之家是确定的, 家中三人各不相同.
在职高数学教学过程中, 注入情感, 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对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 同时更应该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和反应, 及时与学生沟通, 采取积极的评价, 使学生体验到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情感.特别对于基础差的学生, 教师要更加关心, 要根据学生个性的差异, 寻找他们的闪光点, 及时进行表扬, 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 给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 使他们意识到只要自己努力, 学习成绩就会提高, 同时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让他们热爱数学, 学习数学.
二、创设情境, 促使学生学数学
枯燥的数学知识苦涩得难以下咽, 科学适度的情境引入是很好的餐前开胃酒.情境可以说是一种“氛围”, 它就像是作品的序言、乐曲的前奏, 它可以是真实的生活环境、虚拟的社会环境、经验性想象环境、抽象的数学环境等等.创设情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感受数学的力量和美, 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现和形成过程, 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要善于将那些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有趣、诱人且易于接受的问题, 使学生在对这些问题的积极思维中去品尝学习的乐趣.
案例有位教师讲“数列”之前教学片段
师: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与学生做了一个有趣的摸糖果小游戏:事先准备了45颗糖果, 请一名学生和教师一起轮流从盒子里摸糖果, 并让学生先摸.规定每次最多摸出10颗, 最少摸出1颗, 谁摸到最后一颗算输.
生:明确游戏规则, 游戏开始, 一生先摸.
(游戏数据记录如下:学生1, 4, 5, 9, 1;教师10, 7, 6, 2, 0)
生:无可奈何地摸出最后一颗糖.
师:适时启发学生思考, “为什么老师会赢呢?你能找到制胜的诀窍吗?”
生:顿时,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开始展开讨论.
师:从旁点拨, 请学生注意黑板上的这列数, 它们存在怎样的规律?
生1:很快喊了出来, 除最后一组之外, 每组数的和都是11, 56=11×5+1.
大家恍然大悟, 老师必定会赢.
师:游戏结束把糖果分给学生.引出本堂课的知识点:数列及其规律……
生:分享着糖果, 想到自己探索得到了“真理”, 心里甭提有多高兴呢!
在这种情境下, 导入数列及其规律, 寓教于乐, 水到渠成.不但引起了学生追根求底的好奇心,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还将学生置身于欲罢不能的境地,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联系生活, 引导学生用数学
职业高中学生的普遍特点:文化课基础差, 厌学情绪浓, 数学在他们的意识中是一门枯燥的学科, “学数学无用”的想法就成了他们认真学习数学的拦路虎.数学源于生活, 生活中无处不存在数学, 数学只有用于生活中去, 才会显示其价值, 展示其魅力.学生只有回到生活中去用数学, 才能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在现实生活中采撷教学实例, 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 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践活动的过程中, 建立“用数学”的意识, 培养“用数学”的能力, 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职高数学教学中的提问 篇9
关键词:职高数学,信息化,资源库,微课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唤醒”是一种教育手段,微课就是当下最盛行的一种唤醒手段,这种教学模式具有精炼、主题明确的特点,能够利用视频的方式将原本抽象化的数学知识点变得生动、形象,优化了职高的数学教学,已经成为了职高授课的重要选择。如今,微课教学模式在职高的教学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给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挑战、新风貌。
一、职高数学教学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1. 缺乏分层次教学
几千年前,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过“因材施教”,教育应该是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成绩。但是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老师分身乏术,很难兼顾到每一位学生,采取的都是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职教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这种统一的方式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听课吃力或不想学数学,而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却“吃”不饱,想要拓展知识点的愿望也不能予以满足,使得职高的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一直提高不上来。
2. 课堂时间有限
职高数学的课时少,每节课的教学任务非常重,上课的时候多数老师为保证课堂进度,没有过多的时间指导学生预习和复习,基本就是一笔带过,这样的教学往往只是“蜻蜓点水”,容易造成学生掌握知识不牢固,降低了数学的教学效果。
3. 课后作业利用效果不明显
课后作业既可以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又能让学生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点,及时进行查漏补缺。但是很多老师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没有投入过多的精力,就是以教材上的习题或配套练习本为主,这样统一的作业缺乏针对性,如果又没有作业反馈,课后作业的作用就体现不出来;而且基本就是纸质作业,没有跟上时代的潮流,容易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厌烦的情绪。
二、在职高中使用微课的教学方法
1. 利用微课进行预习,提升学习效率
由于数学有很多知识点都是比较抽象的,学生在预习上会有一定的难度,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利用微课来解决这一问题。如在学习《函数的概念》的时候,对于函数这一抽象的概念,学生们自行预习的时候容易出现理解困难的情况,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利用微课。老师将函数的相关知识点分别制作成一个个的小视频,上传到学习平台上,学生在预习中遇到不懂的时候就可以在平台上有针对性的选择相关知识点的视频进行学习。借助微课预习新课之后,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根据自身掌握知识点的情况,有重点的去听老师的讲解。提前的预习可以使他们的听课更加有目的性的,更有效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2. 制作实验型微课,激发学习兴趣
据有关调查显示,在职高的学生中,视觉型的人数要远远多于听觉型的人数,所以立体、形象、动态的表达能够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在这方面,微课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老师可以录制有趣的实验微课视频来辅助教学内容的讲解。例如,在讲解“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动画的方式进行实验,并制作成教学视频,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移动直线在平面的位置、角度,让同学们清晰地了解两者之间的各种位置关系,再配合几何画板做成微课,这样既让教学变得立体有趣,学生容易接受而且乐于学习,又避免了课堂的空间和教具限制的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还可以采用小组学习法,让学生分组对视频中的知识点进行探究和讨论,互相帮助、及时查漏补缺。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有效带动数学课堂的学习气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3. 借助微课反馈作业问题,提高作业点评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因为上课时间有限,教师还要开展新课教学,没有多余时间在课上进行作业点评,即使在课上进行点评,也会因为时间匆忙而导致学生难以完全理解。如果应用微课,老师可以集中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录制视频,学生可以有选择性的反复学习,解决了课堂时间局限的问题,同时还有效提高作业反馈的针对性。
4. 实施分层教学,增拓展课时
职高教育中,数学属于没有个性化的,分层严重中庸的教学模式,基本上都是千篇一律。对于数学微课,学生可以进行自由的选择,已经掌握课程内容且有精力去学习更多的学生可以选择延伸课外知识的微课视频,而没有完全掌握的学生则可以选择反复观看课堂知识的重点、难点视频,不断地学习自己不会的知识点,直到学通学懂。例如在录制“平面和平面关系”的微课教学视频,里面不仅包含平面和平面不同位置的动画,还有二面角的概念以及如何判定平面与平面垂直和其性质等知识点,在视频中还可利用软件制作多样化的相关习题,学生在使用微课视频学习的时候,需要回答不定时出现的问题才能继续的学习下去。这样方式不但实现了在教学中与学生的互动,还可以让学生及时针对自身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高效的进行学习,课外时间得到充分的利用。
三、利用微课教学应注意事项
1. 要设计互动环节
在制作微课的时候,要考虑到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不要只是录制教师的“独角戏”,这样是不能充分发挥微课的作用的。设置相关的习题不仅可以和学生进行互动,而且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进行自我检测,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习题也要多样化,不但可以配置选择题,还应加入填空题和匹配题等,这样既能充分检测知识点,增加答题的趣味性,也能有效避免学生在做题时出现投机取巧的情况,保证微课的利用质量,可以更好地达到微课所倡导的个性化教学,一对一教学的目标。现在微课的信息资源在不断地拓展,随着信息量的加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应的微课来获取数学知识。
2. 课堂教学要分解
微课和课件的区别就是它的短小、精炼,老师一定要正确的认识微课,不要单纯地觉得微课就是教学课件。在制作微课的时候,要将所要讲解内容进行分解,针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单独的录制,只有这样的形式才能将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讲解,收到的最有效的教学效果。
相对于传统的信息化教学,微课精简、主题明确的授课形式,可以实现学生自主利用时间,根据自身的情况有目的地进行学习。逐步建立微课库,不断完善微课资源,不仅可以改善以往因为上课时间不够,知识点讲解不够细致深入,无法顾及到每个学生的情况,更能实现学生利用自己的智能手机或者其他的移动设备,可以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不限制次数的学习。在制作微课时,由于数学的特殊性,有些知识点是抽象的,一些公式和图形需要的专业软件的辅助输入,这就对数学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来了新的挑战。
随着智能手机以及移动设备的普及,微课这一新型教学模式逐渐给职高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改革,新的挑战,势必会越来越受到大众的追捧,会逐渐成为教育教学运用中的先驱。因此,微课将会成为职高数学教学中的一盏明灯。
参考文献
[1]陈莹.小身材、大作用——浅谈微课在职高数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15,(04):80.
[2]黄一波,叶爱英,管丹.高职院校微课的设计和建设[J].职业教育研究,2014,(06):168-170.
[3]冯建春.高职数学教育中微课应用探讨[J].科技视界,2014,(34):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