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数学新教材的教法

2024-08-16

职高数学新教材的教法(精选5篇)

职高数学新教材的教法 篇1

新课程重要的是一种理念转变, 并不是一种模式的固定.教师应该关注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 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去转变, 要明白教师不是照本宣科的施教者, 而是带领学生探索新知的指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为了让学生在认知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建构新知, 教师应该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给足学生思考空间与时间.

实施素质教育, 可以说教学是主渠道, 而课堂是主阵地, 因此, 为了使学生在学好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 发展其探究能力, 培养其自学能力, 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充分利用课堂的时间, 这也是当前数学教学中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一、高中数学新教材的几点认识

1.新教材体现学生的认识过程

新教材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为思路, 让学生亲自理解知识的产生以及发展的过程, 使学生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 通过经历一系列的质疑、比较、判断、选择和相应的综合、分析、概括等的认识活动, 进行多种观点的比较、论证和碰撞, 从而得出结论.这种方式的教学能使学生达到真正的理解和巩固.

2.新教材下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式的更新

新教材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式, 新教材下的教学要求教师从课程的阐述者以及传递者中解放出来, 转变角色, 成为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以及参与者, 使教学成为师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的过程.

3.新教材下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

新教材要求学生在学习的时候, 充分发挥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 使学习变成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提升的过程, 成为一种自觉的精神解放运动.同时在教师的帮助下不断培养良好的观察、自学、实验、思维、创新的学习方式.

二、如何恰当使用新教材

教材是数学课程一个主要载体, 同时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 是实施课堂教学的基本根据.但是教师不能一味的崇拜教材, 依赖教材, 对教材内容的处理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面对教材变化, 应思考在教材文本变化的情况下, 需要怎样对教材的地位、意图、作用以及整体布局有一定的了解.此外, 在教材的处理上也不应该是盲目的, 同时对教材中蕴涵的新课程理念也要有准确的领会和把握, 并能将其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三、数学新教材教法的实施

1.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安排学生课前预习, 目的在于保持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新异刺激以及培养学生的思维敏捷性, 并进而训练学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加速汲取知识的能力.

2.教材的每一节课需要从“思考”开始.“阅读与思考”可以使学生养成阅读自学的习惯.“实习作业”为学生形成积极多样的、主动的学习方式深层次的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设置适当的问题情景, 从而引导学生去观察、归纳、猜想、推理, 进行自主探索.书中所设置的“探究”、“探究与发现”等项目可提供给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 可以促使他们在小组的讨论或者全班的交流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习.

3.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 应该应用于生活实践中.近年来在不断深化的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中, 数学的应用意识也得到充分的重视.无论是在情境的创设上还是在引入课题以及例题的设计上, 与以前的任何一套教材相比都显得更加的贴近生活, 数学应用应该贯穿教材的始终.

(1) 在习题、例题中适当增加相关的应用问题, 用来提高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2) 通过丰富的实例, 从实际背景引出数学新知识.

(3) 教材设计的“阅读与思考”涉及广告的数据的可靠性, 如何得到敏感性问题以及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图等, 既让学生长了见识, 又能让学生深刻感觉到数学在生活实践中的妙用.

(4) 教材设置的“实习作业”, 使学生在实践探究中学会应用, 从而使学生的应用意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四、具体教学实践中的困惑

1.由于高中数学新教材标准的原因,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能会对有些内容的安排感到不适, 例如不讲排列组合就讲概率等.

2.对于新教材中所增加的一些新内容, 比如算法、统计中的回归方程等, 在高考中有多高的层次要求等把握不好.

3.对于算法中有些案例的程序, 所编写的好像并不符合高中学生的思维习惯.

综上所述, 教师只有深刻理解了数学新教材内容的实际意图, 把握好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才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才能不断更新教学的理念, 从而最终达到真正激活课堂、激活学生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高慧明.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对人教A版数学教科书3 (必修) 的学习、教学与思考 (专稿) .2008.

[2]耿贵文.问题——阅读——研究:新教材的新教法尝试.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0 (6) .

[3]王丽.在高中数学新教材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思考.中国基础教育研究, 2009 (9) , 5卷.

[4]于秀兰.新教材研究性学习教学高中数学之我见.教学天地.

[5]吴杨.浅谈高中数学新教材“数列”一章.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15-2.

[6]张惠敏.如何利用高中数学新教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009 (7) .

[7]胡兰, 吕忠.适应新教材, 探索新教法——谈普通高中数学新教材的教学.江西教育科研, 2000 (12) .

[8]梁远榕.加强高中数学建模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学习与研究, 2009 (9) .

[9]杨志文.高中数学新教材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认识.中国数学教学参考, 2009 (6) .

[10]罗锦华.高中数学新教材的几点认识.陕西教育, 2009 (6) .

初中数学新教材教法探究 篇2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材 教法

现在社会处于信息化时代,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得到的信息也很广泛。而初中年龄段的学生求知欲望较强,对新生事物接受特别快,但不喜欢数学中抽象乏味的东西,所以很多学生不喜欢数学,感觉只有乏味的计算、抽象的概念,难于理解的严密推理过程,缺乏创造性和趣味性,而现代数学教材內容可谓丰富多彩,教学方法五花八门,教学对象个性差异大,教学观念也层出不穷。因此,我就新教材在教学方法上作了如下几方面的探究。

一、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能够最佳地接受教学知识,并能够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自觉地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活动,所以教师在课前要认真设计好学生的课堂(做数学游戏,讲数学故事或联系实际等)活动,在上课开始时作为创设情境、积累经验和提出问题之用,从实际问题中设置悬念导入新课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中,必须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要从知识的形成过程出发,要贴近学生生活,并要带有刺激性和挑战性。把握教材知识体系,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具,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手脑并用,通过做一做、摸一摸、摆一摆等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具体做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每堂课的开始设计一个好的导语,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2.借助教具、学具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3.课堂上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增加学生的兴趣。

二、建立师生互动关系,激活课堂学习氛围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学习活动不能仅依赖模仿与记忆,要打破传统的由教师一味讲授,强求学生理解记忆的方式,应把握教材知识要求、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手脑并用,提出问题,分小组探讨,教师指导,培养学习技能、技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通过摸、摆、做等活动,使学生在感性基础上自主获取知识,在操作中激起智慧的火花,从而发现和创新。作为教师应立足于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寻找活动的最佳途径和方法,反思教法和促进学生的学法,正确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探索研究的学习品质,给不同基础的学生都带来成功的愉悦,以获得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要把握数学活动的本质方向,让学生明确目标进行定向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质疑问难,学习讨论等环节,使得课本上枯燥的规则和抽象的概念向自身内化,同时要进行目标检测掌握学生达标情况。此外,教师要营造宽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师生互动、平等参与、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学生。

三、重视数学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学习技能

数学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听、说、读、写、想等方面的能力,是学生学习的前提且不可缺少的学习能力,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保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听”就是学生首先要认真听课,同时也要听同学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课后的感受,教师要向学生传授听课技能,使学生能在课堂活动中抓住重点,明确目标,提高学生对知识要点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效益。“说”就是要求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并能参与同学之间的讨论探究,且能向老师提出问题。“读”就是学生的阅读能力,鼓励学生阅读课本和课外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养成一种自学的好习惯,从而增强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性。“写”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决定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想”就是要让学生发挥独立想象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想象中对数学知识不断探索加深理解,从而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因此,作为一位数学老师就应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尽量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形成数学能力提高的条件,并不断探索出新的有规律的教学方法。

总之,我们教师面对新课程,在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上都要有根本性的变化,打破传统师生关系的模式,放下“架子”,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学生能力发展为宗旨,这才是探究新教材教法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吴倬.探索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方法[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农村小学数学新教材教法探究 篇3

一、联系生活, 找准切入点

数学来源于生活, 又应用于生活。数学教学可以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 唤起其原有的经验, 能使学生学起来感到亲切、实在、有趣、易懂。数学新教材的特点是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开放性, 它的编写及呈现是以活动为主线的。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的“分类”时, 新课开始问学生:你们家养有鸡和牛吗?是不是都把它们放在一起圈养?为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家里总是把鸡、牛分开圈养, 因为如果把它们关在一起喂养, 牛会把鸡踩死。教师告诉学生, 这就是要把同一类的东西放在一起进行归类, 接着让学生说出在日常生活中还在什么地方发现这种现象, 并把自己的发现跟同桌说一说……课堂气势活跃, 学生都会根据不同标准正确地分类, 轻松愉快地掌握了分类, 而且还亲身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吃透教材, 激发兴奋点

在偏僻的农村小学, 怎样才能使新教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功能?教师要吃透教材, 理解编者的意图, 然后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经验出发, 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 把知识点放到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中进行教学。如教材二年级下册的“锐角和钝角”一课, 教科书上是呈现一幅上海黄浦江斜拉桥的夜景, 通过斜拉桥上拉绳与拉绳、拉绳与桥面间所成的角, 引入认识锐角和钝角。教师顺势引导让学生找出不同的角, 并让学生代表上台指出找到的角, 然后让学生用三角尺和图上的角比一比, 看发现什么问题。学生通过比一比之后发现有的角比直角大, 有的角比直角小, 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锐角和钝角。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口、手、脑得以并用, 在民主的氛围里建立了锐角和直角的观念。

三、减少负担, 向课堂要质量

农村的孩子家务负担过重、但早懂事。数学作业, 应以课本为主, 不搞偏题、怪题, 不搞题海战术, 题量要适中, 可以结合学生能力, 分清轻重, 不搞“一锅端”。注意引导掌握学习、思维方法, 发现解题规律。数学题目变化多样, 但类型和规律都是有限的。引导学生抓住解题规律, 这是提高作业质量, 减轻作业负担的根本途径。

初一《英语》新教材的教法 篇4

一、使用新教材的看法,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使用新教材几年下来,发现初一《英语》教材很有特色。无论从教学思想、教学原则、编写体例等宏观方面,还是从语言结构与功能关系的有机处理、教学内容循序渐进的安排、教学方法介绍、练习精心的设计等微观方面,都给广大师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它既表现了语言地道的教学优势,又突出了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既注意到语言功能及其运用的重要性,又不忽视语法结构的必要性。使用英语新教材后,我认为其主要特色:一是内容生动有趣,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切合教学实际。初一新生的教学内容,主要反映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课文设计了中外学生同校学习的情景,便于介绍英语国家的生活习俗与风土人情。二是图文并茂、形式活泼多样,很有吸引力。新教材尽量利用有限的词语,向学生提供尽量可能多的、具有实际意义的、形式多样的语言交际材料。例如,情景对话、听力材料、小故事、小品、短剧、诗歌、谜语、游戏、歌曲等。它不仅包装精美,而且内容形式更具内涵美。三是融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贴近学生学习与生活实际,学生学起来感到很有趣味。四是练习题题型灵活多样,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做起来感到轻松,不会感到困难。

讲授新教材伊始,我曾一度不太适应。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的实质把握不够,以至于出现思想和方法上的混乱现象,使英语教学陷入盲目性,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那时候,我总是不自觉地按照过去的做法来上课,每教一课都试图找出其中的语法重点、词汇重点和句型,不懂得如何利用教参中的教学建议,全凭个人经验任意取舍。此外,口语训练能力也表现出不足。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才能适应新教材教学的实际。

二、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初一《英语》教材的特色和优势,最终要通过素质优良的教师来体现。针对自己教学的教材的不足,我采取以下新举措。

一是学习新课标,研究新教材,树立新理念。我通过教研组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英语课程标准》等,充分认识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即通过听、说、读、写的强化训练,使学生从中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掌握运用英语的能力。根据新课理念这个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教学原则,即变单纯以语法项目为主要脉络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为依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和兴趣需要,把教学功能(如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实际用语)以及语言结构(如语言、词汇、语法等)紧密结合起来。

能驾驭教材是英语教师最起码的业务素质。因此,面对新教材,我认真钻研教材,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实际情形,领会编者意图,了解单元教学目的要求,熟悉练习册,考虑练习题的选用,然后在熟悉掌握教材的基础上精心写好教案,甚至自己说课一遍。通过学习新课程和研讨新教材,我逐步适应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教材的教学。

二是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例如,在讲授新语法项目方面,我充分利用实物和图片,借助动作与面部表情,利用图表、卡片解释或听录音、看录像,有时采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弄清楚新语言项目的意思及其结构形式。又如,在练习方面,我根据语言的复杂性,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比如替换词对话、情景对话、问答练习、扮演角色、做游戏、猜谜语和唱歌曲等方式方法。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新教材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训练法,取得了明显成效。例如,每节课前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我在每节课前进行3分钟左右的“Free talk“,师生之间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谈。这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课堂气氛和谐而又愉悦,教学效果好。

我根据新教材的内容安排,充分发挥新教材的知识性与趣味性,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兴趣具有动力功能。学生对有趣的学习内容就学得积极主动。我平时教学经常通过演、唱、画、游戏等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调动了广大学生自觉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追求寓教于乐、寓教于赛是教学的最高境界。于是,我让学生快乐地在课余时间学英语,让英语给他们带来兴趣与快乐。如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结合新教材内容,开展小对话、唱英语歌、表演、讲故事、朗诵比赛等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这样既巩固了课堂英语教学内容,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作者单位:江西省信丰县第四中学)

创设情境,新教材的首选教法 篇5

创设情境教学,有利于人的情感产生和发展,在学与教中互动。那些怎样才能创设情境教学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渲染扩大情境,让学生触景生情

根据小学生注意力易分散、持久性不长的特点。教师有必要故意渲染扩大数学教学内容情境,以便学生深入情境。研究表明,情感一般是对事物的感受后产生的。当人们习惯于以概念、逻辑思维等去间接地了解事物时,事物的很多真实、鲜活、具体的东西就会被过滤掉。所以如果我们在课堂中只是空洞、呆板的讲解。即使语言再优美、条理再清晰,也无法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只会让学生觉得乏味,失去兴趣。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上面教师讲的头头是道、一脸满意,下面的学生却是云里雾里。所以简单的语言情境是达不到让学生触景生情的效果。我们都会有这样的体会:使用一种电器或是手机之前都会去认真阅读说明书,但是结果是一点也看不懂。你若是边对照机器边看说明,那效果会是好的多。故让学生触景是很有必要的,也是适合新教材的教法的。

例如,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如果只是教师出示几张在讲台上介绍就过去,那学生还只是一知半解。这时完全有必要创设一个让学生充当售货员或顾客的角色去交流人民币,进一步去认识人民币。再如,第一册“11—20各数的认识”中的“过马路”图,在教学时,我们也可以模拟书中的情景,让学生切身体会其中的内容,这样会比只看图解说更易达到预期效果。

二、人人参与,亲身体会,移情入境

课堂教学上,教师容易关注到自己的教学内容,也易关注到学生的学习;但我们教师只会片面做到这些,很难全面关注到每个学生的数学发展。课标中要求,不同的学生要达到不同的数学要求。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是没有体现出这一点的,只是要求齐步走,一刀切,但是最终还是无功而返。

而如今的教材要求大家务必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式,创设一个人人都可以参与,乐于参与的学习情境。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亲身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研究表明,体验是一种包含感受、情感、理解、领悟等诸多心理成分在内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在深刻积极的体验中,主体会有一种强烈的趋近客体的、与客体同一的心理倾向,达到“与物同一”、“物我一致”的体验境界。因此,我们要让学生真正融入情境,亲身体验。多让学生做到“我来说一说、做一做、演一演、假如我是……”等方法让学生体验数学。

例如,“找规律”的教学教师可以多准备几组教材,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造规律”当中,同样都给每组学生一鼓励,营造一个宽松氛围。再如,教学“统计”,让每一个都去统计自己同桌或是同组的学习用品等其他物品。尽量做到让学生亲身体会,大面积让学生参与。

三、反复体会,沉浸于情境中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的实施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大面积参与,而且要让学生反复体会,沉浸于情境中。如果只是一带而过,犹如蜻蜓点水,那同样也是体现不出课改新理念。因此,在课堂上,我们教师要完全放手让学生借助情境,反复体会,沉浸于情境之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去理解,去想象,使其在自己感悟中有所创造。

例如,教学“百以内数的认识”中‘25这个数字时,可以让自己与同桌互说是由“2个十,5个一”组成也可举出同样的两位数由学生自己体会,争论,反复探讨,由他自己得出“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数就是“几十几”的写法。这样不仅大大减少了教师一个一个“几十几”教的时间,而且学生自己会体会的更深刻。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会让学生反复诵读优美语句,体会其中的意境。然而在数学教学中也可以创设一个由学生自己反复体会数学语言或是数学图的意境。我们古语也说:听过了不如见过,见过了不如做过。小学生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本的数学语言、数学图的意境指导学生去感受、体会。

四、移心入境,自由发挥创造个性

课堂教学,不仅是一个学生凭借书本,在教师指导下把知识对象化,以获得客观的,精确的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凭借自己的情感、直觉、灵性等直接的直观的感受、体味、领悟,去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数学的课堂教学更是如此,更要融会贯通,以点盖面。课堂教学中更要将知识生命化、个性化而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

学生成长的规律告诉我们,不同的人在相同的环境,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受到影响都是不相同的。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上,我们要让学生从各种形式的束缚下解放出来,释放自己的个性,用心灵去体会情境,去实现自己个性的发展。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有很多图、题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如,“你能提出什么问题”、“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数学游戏—听反话”等等。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不需要太多的语言,不需要把学生的思维牢牢套在自己的思维之中,而应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与课本“对话”,使他们的思维在图像意境和文字意境中自由倘佯,鼓励他们用个性化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见解。只有在宽松的氛围中,学生的心情才能轻松自由的在情境中解放。

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给教师的教学固然会带来很多困惑,所以我们现在的教师不得不要转变观念,研究新课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我们要做到:唤醒学生生命的活力,应拨动他们心底的兴趣,激起智慧的浪花,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所需的数学。

上一篇:英语词汇学习之记忆法论文下一篇:T型逆变器